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中国科学家的事迹 | 846字 | 8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10人 |
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事迹简介 | 1325字 | 10段 | 5分钟 | 8分钟 | 11分钟 | 193人 |
感动中国科学家事迹 | 589字 | 5段 | 2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282人 |
中国近代科学家的事迹 | 821字 | 4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26人 |
关于中国科学家的优秀事迹最新 | 1177字 | 5段 | 4分钟 | 7分钟 | 10分钟 | 210人 |
中国科学家的事迹 | 548字 | 4段 | 2分钟 | 3分钟 | 5分钟 | 161人 |
感动中国科学家事迹材料 | 513字 | 7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218人 |
中国科学家光辉事迹最新 | 972字 | 11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66人 |
有关感动中国科学家事迹材料 | 1150字 | 7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132人 |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事迹介绍一览 | 2077字 | 43段 | 7分钟 | 12分钟 | 16分钟 | 230人 |
中国科学家的事迹 | 451字 | 4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58人 |
有关感动中国科学家事迹材料 | 1004字 | 6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65人 |
中国近现代科学家事迹精神有哪些优秀作文 | 550字 | 4段 | 2分钟 | 3分钟 | 5分钟 | 113人 |
中国有名科学家事迹优秀范文 | 305字 | 3段 | 2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227人 |
中国著名科学家有哪些及事迹 | 2290字 | 17段 | 8分钟 | 13分钟 | 18分钟 | 296人 |
中国科学家的事迹 | 789字 | 10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00人 |
中国科学家的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6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10位用户喜欢。
一个杰出的航空科技学家回到农耕社会,能做什么呢"?但钱学森的回答是:“在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行,如果我想我可以种苹果”,最终在1995年钱学森回到自己的国家,开始研究中国航天事业。
但回国后面临种种的困难和挑战,首先钱学森在工作上最迫切的,最需要是人,要有大批专业知识的骨干力量,并且还要有地方,因此大批的知识骨干抛弃妻子儿女,保守国家机密,默默在内蒙古的一个“巴丹吉林沙漠”研究奋斗;同时钱学森为了国家、
为了人民在那样的恶劣气候中与战士们一同研究制造,不怕苦、不怕累,夜以继日讨论研究,终于在1960年,第一枚东风一号导弹完成试验,并且他还说“不要服我,要服科学”,的确钱学森为了中国航天事业以及国防建设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做出了多少的贡献,这不得不让每个中国人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肃然起敬啊!
不过航天事业是一项巨大而又艰难的科学技术,有成功也有失败,每次的挑战遇到的困难是在所难免,
当然为了追求每次进步和技术层次,在1962年自动设计的东风2号发射过程中由于弹体和螺仪的震动而导致发射失败,也就仅仅8秒的时间火箭旧坠地,那么在钱学森的指导和鼓励下他满怀信心、胸有成竹的说“不就是天上掉下来个东二吗,今天掉下来明天再把他射上去,但今天这个事情也教会我一点,一定要把一切错误消灭在地面上,导弹决不能带着疑点上天,这个原则坚决不能动摇”。
他的信心和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每个普通工作人员也怀抱信心,有着坚定的科学信念,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不断拼搏和奉献。
奇迹就在这了诞生了,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加强国防力量,为我国军事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写下了精彩绚丽的篇章,相续1966年钱学森又组织了我国第一枚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导弹飞行爆炸试验,即“原子弹、导弹”两弹相结合试验。核弹头在预定地点实现了核爆炸。此举也震惊了中国乃至世界,为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又一次实现了历史性跨域。
作为一代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的目光总是具有前瞻性,第一枚导弹成功不久,在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又向世界宣告新中国迎来了航天时代的黎明。
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事迹简介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25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93位用户喜欢。
2021年3月22日,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动力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在京逝世,享年96岁。作为核工业战线的一名员工,通过视频直播平台观看“时代楷模彭士禄先进事迹报告会”。
净化思想,鉴明初心
上世纪二十年代,出身工商地主家庭的彭湃,冲破阶级的“枷锁”,成为“中国农民运动的第一个战士”。1929年,彭湃在上海被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高唱《国际歌》,慷慨赴死。而作为彭湃二子的彭士禄,在经历了千难万险后终于回到党组织的怀抱,在党组织的培养支持下,成为了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彭湃烈士与彭士禄生于不同的时代,但却都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彭湃抛弃了荣华富贵的生活,走上革命的道路;和平年代,彭士禄根据国家需要,隐姓埋名数十载,为国家能够挺起脊梁甘于奉献一生。彭氏父子的生平事迹,完美传承了红色家风。同时他们的革命精神、献身精神,以及不畏万难的斗志,在这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时代,为年青一代的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当前社会的稳定繁荣来之不易,这是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不应成为消极懒惰的借口,我们要做红色家风的继承者,净化不良思想,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感受颇深,进一步鉴明了新一代共产党人的初心;作为新时代的核工业人,唯有持续发扬老一辈核工业人艰苦奋斗,用于奉献的精神,立足岗位干实事,方能对得起自己肩上的职责。
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让我对这位低调的核潜艇之父产生了更为强烈的求知欲,系统学习了“彭士禄传”一书,彭老的生平事迹,为了国家利益,选择了改行;为了国家的利益,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开展潜艇核动力装置的开发;为了国家利益,不断攻关改进,掌握了核动力装置的基本原理及各系统、各专业间的内在关系,成为了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国家强则民强,国家盛则民安。爱国,应作为当代青年最基础的政治品质,只有深爱我们的国家,才能自觉做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精益求精,勇攀高峰
尖端科学讲究精细严谨,但彭士禄偏偏“大胆”。当某个技术上的问题意见不一致,甚至经常发生激烈的争论。他就对研究人员说“不要吵,做实验,用实验结果说话。根据实验结果,我来签字,我负责!”
作为一名现场科研技术研究人员,更应该向彭老学习勇于担当的精神,面对制约生产的卡脖子问题,要善于分析各类数据,以实验数据为依据,发现制约生产问题的关键因素,大胆的提出解决措施。同时要有一个虔诚的态度,面对决策中的失误,要有勇于承认的勇气,及时完善改进,利用团队的力量解决将问题彻底解决;同时在科研工作中,既要做到稳中有细,又要做到大胆创新,在前汲取前人工作经验的同时,发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将先进的技术引进应用于科研攻关当中,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把对核事业的坚守和信念转化为果敢行动敢于负责的力量。
赓续红色基因 建功新时代
学习他勇于创新、担当使命的务实作风,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顶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彭大胆”“彭拍板”,把对核事业的坚守和信念转化为果敢行动敢于负责的力量。作为新一代核工业人的我们,为把内蒙古建设成高质量的天然铀大基地,要赓续红色基因,扎根于祖国的北疆荒漠戈壁,为核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动中国科学家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82位用户喜欢。
坚持才是王道飞人也差点中途放弃
终于开始了正规的短跑训练,苏炳添的天赋更是一下子展现出来。有一次苏炳添家聚会,苏炳添问表哥蔡健发100米的'成绩是多少,蔡健发说11秒多。苏炳添就笑话表哥,“这么慢,我可以跑到11秒以内。”表哥蔡健发根本不信,当即和他打赌,如果苏炳添能够跑进11秒,可以答应苏炳添要求,“要什么就奖励什么。”结果,他们就到附近一个学校测了一把,苏炳添跑出了10秒7,这个速度把当时一旁上课的体育老师都震住了。
不过,真正的体育训练并非那么轻松。苏炳添在20__年代表古镇参加了中山市运动会,被当时中山体校的教练发现,并将苏炳添从乡下中学带到了中山市体校。刚到体校的时候,苏炳添对于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训练并不适应。而且,由于刚到市体校,又没有朋友,苏炳添一个人哭了好多次,甚至一个人3次从体校跑回家。体校教练发现后,就动员杨永强教练再去苏炳添家里做说客,劝说苏炳添回去。
之后随着成绩越来越好,苏炳添在新学校也开始有了新朋友,才慢慢安心下来。20__年,苏炳添代表中山市参加了广东省中学生比赛,暂露头角。于是,苏炳添成为了广东省田径队的一员,真正进入了专业运动员的行列。
即便成为了专业运动员,苏炳添也一度险些放弃。在田径队成绩中游,苏炳添一年之后遭遇成绩瓶颈,甚至还有些下滑,他也一度想过放弃。后来很多人都劝他留下,帮助他坚持渡过瓶颈期。这才有了后来短跑名将袁国强发掘出苏炳添,一路成就中国速度的故事。
中国近代科学家的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2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26位用户喜欢。
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他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直至1949年奉命北上筹建中国科学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于1962年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他为发展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呕心呖血,他不愧是我国近代科学家、教育家的一面旗帜,气象学界、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竺可桢在东南大学时有两个得意门生:一位是中国地理学的开山大师、后来创办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张其昀,另一位便是后来做过中央大学教务长的中国人口地理学的奠基人胡焕庸。
1928年胡焕庸学成归国。此时的竺可桢,既是中央大学地学系的主任,又是筹建中的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竺可桢认为大学和研究所都急需胡焕庸这样的俊彦英才。如何发挥胡焕庸的作用,一下子倒成了竺可桢无法解答的难题。他只好叫胡焕庸自己作主:“你喜欢在哪边工作就到哪边去吧。”而此时,胡焕庸也正在左右为难:“一切遵从老师安排就是。”这样一来,竺可桢就更犯难了:“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必须兼得!”竺可桢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两者必须兼得”,微微一笑,问胡焕庸:“你是不是既想到中央大学搞教学,又想到气象研究所搞研究?”“是的,是的。”竺可桢紧接着又问:“可是你却觉得既不能去中大,也不能去研究所?”“对极,对极!”竺可桢双手一抬,愉悦地说道:“关键是要两全齐美,这样吧,你在两边工作,半天在系里,半天在所里,工资各领一半,不偏不倚,你就做第一个合聘者吧。”胡焕庸听完老师的话,不由笑了。
一年以后,竺可桢辞去了系主任的职务而去任气象研究所所长,胡焕庸接替了系主任一职,并将“重心”逐渐过渡到了系里;不过,师生两人仍在继续为“对方”工作,只是都变成“兼职”了。
关于中国科学家的优秀事迹最新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7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10位用户喜欢。
今天,我读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我再一次地被深深地震撼了。掩卷沉思,邓稼先爷爷心系祖国、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那一幕、一幕,在我的脑海中怎么也挥散不去......
当我读到“1950年,年仅26岁的邓稼先在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的第九天,就毅然登轮回国,开创性地开展了对原子核理论的研究。”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邓稼先爷爷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如果像很多科学家,他的邻居兼好友杨振宁那样留在国外继续学习、工作,他有可能会获得更高的荣誉,甚至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是邓稼先爷爷不论自己在国外有多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不论自己在国外将会由多好的发展前途、有可能取得多高的荣誉,毅然选择回到当时还很贫穷落后的祖国,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国情怀啊!试想想在我们当今的年轻人中,当面临着邓稼先爷爷这样的情况时,有多少人能义无反顾地做出像同样的选择呢?
当我读到“邓稼先带领他领导的一班青年人夜以继日地轮班进行紧张的计算,得出了与苏联专家结论完全不同的突破性结论。该结论最终被从苏联回国的物理学家周光召加以了证实,从而成为指导原子弹研制的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关键性理论成果。”时,我不禁拍手叫绝,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因为邓稼先爷爷与各个科学家废寝忘食地工作,经过周密的计算,才换来了成功,换来了中国原子弹事业的突破性进展。造出了“两弹”,帝国主义列强就不敢轻易地来欺负我们中国了,所以说邓稼先爷爷是我们中国的大功臣啊!而我们呢?面对困难有邓爷爷这样的钻研精神、刻苦精神吗?多么惭愧啊!我的很多同学,也包括我自己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时,经常是稍微想想,想不出来就去问妈妈或者干脆不做了。假如邓稼先爷爷也像我们这样,中国的“两弹”可能会迟很多年才能造出来或者到现在还没造出来呢!
当我读到“1979年,在一次航弹试验时,因降落伞破裂,原子弹从高空坠落地上。为了避免毁灭性的后果,他竟冒着生命危险一个人抢上前去,抱起摔破的原子弹碎片仔细检验,由此受到致命的核辐射伤害...... 1985年邓稼先爷爷因辐射致癌而因公殉职。弥留之际,他还用生命的智慧和最后一丝力气,与于敏合著了一份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向祖国献上了最后的一片赤诚。”时,我更是被邓稼先爷爷这种不顾生命危险而尽忠报国的爱国壮举深深地震撼了!邓稼先爷爷的一生虽然不长,但是他却为中国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真的无愧于“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两弹元勋”等光荣的称号!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应该学习的榜样!
邓稼先、詹天佑、钱学森、李四光......一个又一个爱国科学家的故事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向我们诠释了和平年代爱国的真谛。对于我们少年儿童而言,最好的爱国方式就是了解自己的使命,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的强大做贡献。所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为祖国的未来加油吧!让我们一起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吧!长大后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无愧于祖国的人!
中国科学家的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8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61位用户喜欢。
曾经有这样一位英雄,在那个艰难的年代、在那个特殊的战场上,用自己的武器,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打下一个又一个漂亮的胜仗。他用那份固执和可贵的纯净,向世人展现了一位举世闻名科学家的高大。他,就是钱学森。
他拳拳爱国之情,令我感动。当年仅35岁的他已成为加州理工学院的终身教授,在美国有房有车,有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幸福的家庭,在美国的军界、科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钱学森的报国情怀是多么的真挚,他回国的决心是多么的坚决,哪怕是忍痛割爱离开了他挚爱的科技事业,被美国移民局软禁了五年之后,都没有动摇回国的信念。最终,钱学森几经辗转回到了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
他辉煌的一生,促我进步。他拥有奋斗与创新的一生,拥有不断学习与进步的一生。他是幸运的,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曾给他提供了汲取知识和展示智慧的舞台;他是伟大的,他的一切成就来源于他对真理与国家的无限热爱。按他自己的话说,他的一切成就归于人民。
读《钱学森故事》一书,给我许多启示,他用史实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执着的信念,没有什么事情是干不好的,没有知识是不能学的,没有零件是不能造的,没有粮食是不能种的,我们要坚信共产党的领导,不断的付出和努力,时时刻刻心系祖国,为人民服务,听从党的号召,报效祖国,真正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变成世界第一大强国而奋斗终身!
感动中国科学家事迹材料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13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18位用户喜欢。
说到体育,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些耳熟能详的运动员,如苏炳添,孙杨,张继科……大家一定是某一位体育明星粉丝吧!我的偶像就是以速度著称,号称“亚洲飞人”的——苏炳添。
苏炳添,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中国国家田径队队员,是中国田径的主力军。男子60米、100米亚洲纪录保持者,号称“亚洲飞人”。20__年2月6日,苏炳添以6秒43夺得国际田联世界室内巡回赛男子60米冠军,并刷新亚洲纪录。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的两大体育盛事吗?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那就是20__年俄罗斯世界杯和雅加达亚运会。
苏炳添在雅加达亚运会中有一张精彩绝伦的比赛——男子100米决赛。
比赛开始了,苏炳添风驰电制,如箭离弦般地冲向终点。他拼尽全力,因为他知道,自已背负着使命,有13亿双眼睛在盯着他,为了金牌,为了自己和国家的荣誉,冲啊!苏炳添,你可以的,你是“亚洲飞人”。果然,苏炳添以9秒92的'成绩,获得了雅加达亚运会男子100米冠军,并刷新了亚洲纪录,他是我们国家的骄傲。
自从这场比赛之后,我更彻彻底底地迷上了苏炳添,成了“苏粉”。我爱“亚洲飞人”苏炳添。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到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这是强者留下的箴言,也是成功的借鉴。专注执着,科学追求,是打开成功之门的三把钥匙。
中国科学家光辉事迹最新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72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66位用户喜欢。
吴文俊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也许无法想象眼前这位鹤发童颜、乐观开朗的老先生,就是年逾8旬的著名数学家:步履矫健,连小伙子有时都赶不上;思维敏捷,稍不留神就跟不上他的思绪。
2001年2月19日,82岁的吴文俊从国家主席江泽民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这位平时十分低调的科学家顷刻间成为举世瞩目的新闻人物。
(一)
虽然是杰出的数学家,但吴文俊小时候却喜欢看历史书籍,对数学并没有多大兴趣。在大学二年级时还曾一度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想辍学不念,是一位姓武的老师的精彩课程,改变了他对数学的看法。大学三四年级时的刻苦钻研,更使他打下了现代数学的基础。大学毕业后正值抗日战争,吴文俊在中学默默任教了5年。此后,和数学大师陈省身的结识,使他走上了拓扑学研究之路,并以自己的天才和功力很快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一发不可收拾。半个世纪里,在拓扑学、数学机械化和中国数学史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世界级贡献。他的成就奇迹般地大大缩短了中国近代数学与国际间的差距,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位于中关村腹地的吴文俊的家,朴实无华,五个居室里几乎摆满了书。古今中外的书包围着一张陈旧的藤椅、一张斑剥的书桌和两台电脑,这就是吴文俊的工作间。吴文俊78岁的老伴陈丕和捧出了一叠获奖证书:首届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陈嘉庚数理科学奖、第三世界科学院数学奖……“这次是他第8次获大奖了”。
“梅花香自苦寒来。”携手走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陈丕和最了解吴文俊,淡淡数语,仿佛是他一生最好的注解,“他是一个搞学问的人,一心只搞学问。”
剑兰、龟背竹……盎然的绿色使房间里充满了温馨和暖意。五六十年代添置的红木家具虽然显得陈旧,但图案依旧精美,见证着这个家庭的风霜雪雨,见证着吴先生的攀登科学之路:即使在六七十年代,受到冲击的吴文俊 仍然抓紧时间从事科研。科学的思维从未停止过,创新的脚步也从未停歇过。
(二)
在吴文俊的学生、中科院数学机械化研究中心主任高小山的眼里,“吴先生是一位典型的科学家,是创新的典范,他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我们尊重他不仅仅是因为他年长,更因为他的人品,因为他的学问。”
早在半个世纪前,吴先生就把世界范围内基本上陷入困境的拓扑学研究继续推进。45年前的1956年,37岁的吴文俊因其在拓扑学上的杰出成就,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当时的“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年他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有关感动中国科学家事迹材料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5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32位用户喜欢。
近日,一篇公号文章《请暂时遗忘袁隆平,我们应该认识一下这些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们》,让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朋友圈获得了一波“新流量”。
首先,“请暂时遗忘袁隆平”,这个论题根本立不住脚。凭何让人们忘记袁隆平,又如何可以让人们忘记袁隆平?“吃水不忘打井人”,今天我们吃着袁隆平培育出的大米,你又让我们忘记袁隆平,除了忘恩负义,世上有这样的人吗?
其实,公号文章只是想说明: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名不符实;“给我们米饭吃”的人,除了袁隆平还大有人在;袁隆平的成就被“过度放大”,应该被“暂时遗忘”,把“舞台”留给其他科学家。真是岂有此理!我们不否认,“给我们米饭吃”的人不止是袁隆平一人,但仅仅是因此,我们就该忘记袁隆平吗?再说,现在是创新创造的时代,“舞台”就摆在每个人面前,用一句广告语来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广。”“舞台”岂是给让出来的?君不见,占着茅坑不拉屎、在学术荣誉上殚心竭虑地造假者比比皆是,却不思如何作为,难道是社会没有给他们“舞台”吗?
再说,袁隆平是谁?相信多数的中国人都知道,他就是闻名中外的“杂交水稻之父”。但这个“荣誉”绝不是吹出来、夸出来的,而是他数十年孜孜不倦、潜心研究,用勤奋努力的汗水换来的。袁隆平是我国第一个发现水稻杂种优势现象的科学家,他1971年找到雄性不育系,1974年找到三系配套模式,此后成立“全国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1976年我国就实现了三系配套大规模制种,不到6年时间完成这些工作,速度之惊人,难道这些是能够让出来的吗?袁隆平的敏锐洞察力、超强组织力和坚定执行力,业界无不佩服,这也不是可以让出来的。
我们不妨看看央视《感动中国》节目给袁隆平的一段颁奖词:……民以食为天,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饥饿的抗争,从未停歇过对粮食的渴望。面对严峻现实,世界陷入了粮食恐慌,人们连连发问:谁来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世界?20世纪70年代,中国通过对杂交水稻的成功研究,最终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并推广2.3亿多亩,增产200多亿公斤。这些事迹都归功于今天的获奖者——袁隆平。
事实胜于雄辩,袁隆平今天依然奋斗不止,显然,公众号文章是罔顾事实,说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名不符实、成就被“过度放大”了,大有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意味。袁隆平,毕生梦想就是消除饥饿,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事实上,不论过去、还是今天,像袁隆平,还有屠呦呦一样成就卓著的科学家很多,他们淡泊名利,默默无闻,致力于科学研究。我们只见有学术造假者,从没见过哪位科学家的成就是被人让出来的。
可以说,袁隆平不可遗忘,也不可能被遗忘,他的科学贡献不但是对中华民族的,也是对世界的。他追求科学的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做人当有良心,那些鼓吹遗忘袁隆平者,那些妒忌袁隆平科学成就者,还是好好学习一下袁隆平的创造精神吧,别辜负了这个时代,要用自己的汗水去努力创新创造,机遇历来就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舞台就摆在每个人的面前。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事迹介绍一览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077个字,有4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230位用户喜欢。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便会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尤其是有名人离世的时候,这种消息更是会持续发酵。
但2017年9月25日,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离世,整个热门网站以及各个社交平台,竟看不到一点关于他的消息。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南仁东究竟是谁?
他是“天眼”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这个项目的成功,让中国领先世界20年,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且当初他为了回国,主动放弃了国外开出的300倍的薪资,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但就是这样一个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去世时,居然无人问津,让人十分心寒。
沉迷天文无法自拔
每一个伟大人物的背后,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但南仁东的故事却很简单,他出生于我国东北地区,性格豪爽,为人真诚善良。
从小就被称为“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上从来没有让父母操过心,是典型的“学霸”。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南仁东并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他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旅游、画画等等。
这些在小小年纪的他看来,都有着让人着迷的吸引力。之后,他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清华大学,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
进入大学之后,南仁东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这些未知的东西。临近毕业,却正好赶上“上山下乡”运动,于是,毕业后的他,被安排到了一个进厂的车间。南仁东对此并没有任何怨言,而是踏踏实实地做起了车间工人。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学业上名列前茅的人,到了车间自然也不甘心落后于人。南仁东靠着不断努力,很快就坐到了无线电厂技术科长的位置。
而这时的他又觉得,在电子厂的生活太无聊了,尤其是自己晋升为科长之后,完全没有了当初的那种“血气方刚”。
于是,他便想着,要继续提升自己,就这样他开始了考研生涯。因为大学时深深迷上了天文学,所以他把目标定在了中国科学院天文学专业上。
自律的人,总是有着巨大的能量,南仁东又一次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读了研究生之后,南仁东第一次觉得天文学是多么迷人,多么深奥。
他也彻底爱上了这门学科,研究生读完之后,他又继续深造,读了博士。学业上的巨大成功,也让南仁东成为了天文学领域的佼佼者。
拒绝高薪选择回国
后来赶上出国热潮,读完博士的南仁东,也想要出去见识更大的世界。于是,为了增长见识,他接连跑了多个国家,几乎去过了世界各地的观景台。
在扩充眼界的同时,他也主持完成了欧洲以及全世界十多次的观测,一时间南仁东声名大噪,成为享誉全世界的顶尖天文学家。
就在其他国家愿意出高薪聘请南仁东的时候,他却做了一个看似不合常理,但又在情理之中的决定。
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国,因为在他的眼中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国的,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一定要将自己毕生所学,全部用在中国的土地上,这样才不辜负祖国的培养。
于是,他拒绝了国外的300倍的薪资邀请,回到了中国,担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的副台长。
值得一提的是,南仁东如果愿意留在国外的话,他在那边一天的薪资,就顶上在中国一年的工资。而且当时国内的工作环境,与国外相比,也有着巨大的差异。
但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更需要南仁东这样的技术人才。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正是有了无数个“南仁东”这样的人,才有了当今快速发展的中国,才有了我们先进的科学技术。
他们放弃了高薪诱惑,甚至有的远离亲人朋友,不图回报地为祖国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时刻与祖国站在一起。
呕心沥血建立天眼
1994年,中国开始重视天眼计划,正因为这个计划,南仁东整整付出了22年的时间。
工程的第一步,就是选址。首先,这种大型的射电望远镜体积重大,需要足够大的占地面积。
其次,这类望远镜,对于周围的环境要求十分严格。要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绝非易事。
为了选址,南仁东整整用了11年的时间,走过了中国的大部分土地,最终选定云贵高原喀斯特洼地,这里就是项目的最好位置。
位置选好之后,接下来就是项目的执行了,这么大的一个项目,所需要的经费是超乎想象的。
当时的中国,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钱,用于此项目的建设。为了项目能够顺利执行,南仁东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奔波。
本来应该是用心钻研项目的科学家,但他却南来北跑,为了项目建议书审批四处奔波,低三下四地寻找多个合作单位。
也许是被南仁东的坚持打动,也许是大家看到了天眼项目的未来,最终都选择伸出援手,帮他挺过难关。
到了2007年,国家终于复批天眼项目的申请,于是这个项目便开始了正式动工。而南仁东作为此项目的总工程师,可谓是亲力亲为,每一个环节,他都用心用力地参与主持。
但在项目还未完工的时候,南仁东便查出了癌症,他忍着化疗的巨大痛苦,依旧选择了坚持。这个项目就像是他的孩子一般,只要自己一天不倒下,就要坚持做下去。
后来,这个“天眼FAST”项目终于完工,建造了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也让中国顺利成为了世界上看得最远的国家,此消息一出,震惊国际。此项目的成功也证明了中国至少领先世界20年。
但是在天眼项目运行一周年之前,南仁东因癌症离开了人世,这个时候,他才刚刚被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在离世前,希望自己的后事能一切从简,且不要举办追悼仪式。
所以,他去世后,无人问津。直到现在,也很少有人知道有这样一位将自己毕生心血都用在了天眼项目的人,在2017年9月25日与世长辞。
中国科学家的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58位用户喜欢。
他,一个视世界上最便宜的东西为钱的人;一个恪守--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人,是他使中国拥有核武器的大国梦得以实现。他就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次年赴美留学。在美期间,他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1949年中秋之夜,月圆夜静,在美国的十几位中国留学生围坐在钱学森周围共度中国的传统佳节。他们怀念故国,传递着新中国诞生的喜迅,一个个归心如箭。当夜,他们悄悄地商议了回国的计划。
美国海军部次长金布尔知道后,气急败坏地说:“钱学森知道得太多,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然而,阻力在于他来说便是动力,疯狂的迫害,百般的阻挠更激起他归国的意志。1955年10月1日,坚持了五年回国斗争的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后,钱学森撰写了《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论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等作品。
“我本人只是沧海之一粟,渺小的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就是钱学森,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肺腑之言,一位人民科学家的真诚心声。
有关感动中国科学家事迹材料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0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65位用户喜欢。
“隆平高科”是我国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股票,2000年上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现任该公司名誉董事长,持公司5%股份,每年分红20多万元。10月6日,重回母校、出席前身为博学中学的武汉四中110周年校庆的袁隆平,在回答记者“是否关注‘隆平高科’的股价”的提问时,平静地说:“我从来不管这个事。”
袁隆平是人不是神,他也要吃饭穿衣,自然不能脱俗地拒绝金钱。但是,他尊重自己,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袁隆平说:“我的主要精力是做研究。只要田里有稻子,从播种到收获,每天都要下田,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也是我的兴趣。”
与此事业观相呼应的是袁隆平的平民生活观。他说自己每月工资6000多元,还有股份分红、稿费、咨询费等“额外收入”,每年总共有30多万元收入。这位八旬老人坦承自己的财富观:“钱是要的,因为要生活,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是拿来用的,该用则用,不挥霍不浪费,不小气不吝啬。”
所以,袁隆平对“隆平高科”股价的“从来不管”,语气虽然“平静”,却让我们看到了一名科学家对名利的淡泊,对科技事业的执着。没有正确的荣辱观,没有对毕生追求的事业的热爱,面对滚滚而来的股票红利诱惑,也许就不会有头顶烈日、脚踏泥地进行田间科研的耐心,超级杂交稻亩产700公斤的纪录,也许就将作为袁隆平一生的终结标签载入历史。但是,我们的亩产现在达到了800公斤。袁隆平还说,杂交稻亩产900公斤有希望在2012年实现,比预计提前3年。
有目标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才能有实现梦想的可能。不是说袁隆平就应该劳作一生,“每天都要下田”,用稻穗书写成大写的人,只是当我们听老爷子表述着自己只管自己份内的事,学有专长的事,我们才感到,人原来并不是万能的主。袁隆平当然可以挂着他“杂交水稻之父”的招牌,坐在气派的“隆平高科”老板桌前“指点江山”,而且我丝毫也不怀疑以他的聪明才智,赚取的必将是大笔的钞票。但袁隆平的“兴趣”却让我坚信,即便他家中多出了成吨的票子,世界却少了亩产900公斤1200公斤的水稻田,袁隆平一定依然若有所失,视为人生的耻辱。一份评估机构的报告称,作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价为1000亿元。袁隆平说:“用财富衡量科学家价值太低级、太庸俗。”或许,他就觉得这是对他的侮辱。
都说“术业有专攻”。袁隆平对持有5%股份的公司“从来不管”,当是对许多自诩的“能人”当头棒喝。用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一心无二用地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谋求更大的作为,这是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也是对自己一生的珍惜。学学袁隆平对“本职工作”内外的“野心”和“平静”,也许会有更多的人能用平凡充实的人生创造出不平凡的功勋。
中国近现代科学家事迹精神有哪些优秀作文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3位用户喜欢。
张衡很小的时候,小张衡就是奶奶的小尾巴,不管奶奶走到哪里,后面总会有小张衡的影子。他总是缠着奶奶给他讲故事。老人家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又加上十分喜欢这个聪明的孙子,所以只要小张衡提出要听故事,奶奶就给他讲。在这些故事中,小张衡最喜欢的是北斗七星和月亮的传说了,他总是一边抬着头望着天空里眨眼的星星,一边听奶奶讲,还不时地问奶奶:星星怎么不会像苹果一样掉下来呢?星星害怕下雨吗?
对于聪明孙子的问题,奶奶当然也回答不上来,这让他越发觉得浩渺的夜空里会有无数的宝藏,同时也在他的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无数的好奇的问号。从奶奶那里得不到答案,小张衡就急切地读书,他希望能从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在他十岁那年,祖母和父亲相继去世了。舅舅送张衡到书馆里去读书。他深知读书对他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因此非常刻苦。不久,小张衡开始作诗了。他作的诗常常受到老师的夸奖呢。为增长知识,小张衡博览群书。一天,他看到一本叫《鹗冠子》的书,被书中按北斗星定季节的四句话深深吸引住了。
从此,他常常仰望着星空,观察北斗星的变化,日积月累,发现北斗星在围绕着一个中心转,一年转一圈。他自言自语地说:"啊,我终于明白'北斗星移',是怎么一回事啦!"由于勤学好问,随着一天天地长大,张衡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了,终于成为了科学家。
中国有名科学家事迹优秀范文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05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27位用户喜欢。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奖项。[1]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中国著名科学家有哪些及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90个字,有1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8分钟,有296位用户喜欢。
翻开共和国的年谱,人们清楚地看到,从1956年到1968年,短短的12年间,中国在一无资料、二无技术,经济基础薄弱,外国专家突然撤走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因难,自行设计、制造,试验并成功地发射了导弹、原子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取得了进入世界军事强国行列的入门卷,令世人刮目相看。这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创造的近乎天方夜谭式的神话。
“两弹一星”,石破天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欢欣鼓舞,帝国主义胆战心惊。
这一伟大成就是巨人的决心,伟人的筹谋,将军的指挥和广大指战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团结奋斗的结晶,是火箭、导弹和卫星的总设计师钱学森精心绘制的杰作。
本文将与读者一起重温这段历史,回顾钱学森走过的光辉历程,展现世界科学巨星的高风亮节。
1911年,钱学森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钱均夫,杭州人,早年就读于杭州求实书院(浙江大学前身),后留学日本、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他忠厚善良,博学多才,谦躬自守,为钱学森营造了一个宁静求实的家庭氛围,开启了他们人生的智慧之窗。钱学森始终认定“我的第一位老师是父亲”。
3岁的钱学森随父母从上海迁居北京,先后就读于北京女子师大附小(北京实验二小)和北师大附小(北京市实验一小)。两所附小办学正规,师资力量雄厚,钱学森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当时的北京正值清王朝覆灭,动乱纷繁,人们崇尚权谋,鄙薄实务,社会环境恶化。钱学森有幸进入了北京师大附中这所得天独厚的有利人才培养的好学校,因为这里有一批不甘于祖国沉沦,矢志教育救国的忠诚爱国的知识分子。校长林砺儒是教育家,解放后曾担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几何教师傅仲孙是一位功底深厚的数学家,他的教学工作十分出色,他经常对学生讲:“我讲的道理是纯粹推理,这样推出的道理,不但教室里如此,全中国也如此,不仅全中国如此,全世界也如此,不仅地球上如此,到了火星上也还得如此!”钱学森对此记忆犹新。
北师大附中课业繁多,教学要求高,但文理皆备,音乐美术也受到重视。不求学生死记硬背,提倡重在理解,鼓励学生在学好必修课的同时,按文史、理工两部再学选修课程。钱学森选学理工,除了理工部正课,还加修了大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非欧几何、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以及英语、德语和伦理学。虽然课程多,但思想上没有压力,学得生动活泼。钱学森在耄耋之年,仍然十分怀念母校,“我在那里受到的良好教育,是我终生难忘的。”
1929年夏,钱学森考入了仰慕已久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历来以“起点高,基础厚,要求高”的教学传统名闻天下,“求实学,务实业,苦干实干”是交大的一贯学风。交大上下“严”字当头,考80分的不算好学生,学校规定对重要课程的课文,必须熟读硬记,原原本本地背下来。这与北师大附中宽松的环境大相径庭。钱学森深深懂得“严师出高徒”的道理,十分理解老师们的良苦用心,他自觉适应交大的学习氛围,刻苦努力,博学强记,以浓厚的兴趣和顽强的毅力学好每门课,成绩都达到95分以上。一册《分析化学》,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竟能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钱学森在回忆交大时,激动地说过:“交大教学严,要求高,我十分感谢老师们使我学到了许多终身受用不尽的知识。”
1935年,钱学森从交大机械工程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毕业一年后,决定到欧美国家去深造。他认为,中国的落后主要在于经济技术的不发达,而日本的崛起则完全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经过考试,他取得了清华大学公费留美的资格。他决定到美国学习飞机制造,因为这是一门中国没有的新兴工业技术。
1935年夏,钱学森告别父母,乘上美国“杰克逊总统号”轮船启航美国。20天后登上了彼岸,来到了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的坎布里奇市,这里只有10万人口,却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大学城,因为两座世界有名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都在这里。
钱学森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这是一所名师荟萃,驰名全球的理工类学院,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和国家工程院院士都在这里执教,条件优越,环境幽雅,学风严谨,钱学森如愿以偿,似饥如渴,一年之后便以优异成绩获得航空系硕士学位。学工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到飞机工厂实习与工作是不可或缺的步骤,但美国航空企业不欢迎中国人去,这是钱学森没有想到的。一个标榜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国度,居然存在着如此的种族歧视,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钱学森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祖国强盛的可贵。
冷遇和挫折并没有动摇钱学森强烈的求知渴望,反而增添了他顽强拼搏的勇气。
1936年秋,钱学森飞到了洛杉矶,径直来到了加州理工学院,因为加州理工学院同样是美国的理工科大学之一,有着最负盛名的力学和航空动力学研究中心,享誉“超音速飞行之父”的世界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就在这里。慕名而来的钱学森站到了冯·卡门面前,谦恭地自我介绍:“尊敬的先生,我是从麻省理工学院来的。我想由航空工程转学航空理论,也就是力学,请您告诉我,我的想法对吗?”
冯·卡门听完了年轻人的诉说,不觉露出了欣喜的目光。在他看来,一个从事技术工程的年轻学者不满足已有的专业知识,感悟到理论的重要性,这正是有远大志向的表现。为了了解他的专业功底,冯·卡门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钱学森对答如流,反应之快捷,回答之准确,使大师赞叹不已。他用惊异的目光打量着这位头脑清晰、思维敏捷、才华横溢的中国学生。他当即十分高兴地答应了钱学森希望攻读博士学位的要求,接纳这个令人喜爱的年轻人。
从1936年10月起,钱学森在冯·卡门指导和领导下进行了长达10年的学习与工作。
冯·卡门是匈牙利人,自1934年起定居美国。他是一个坦诚直率、性格开朗而又十分谦逊的长者,也是美国航天科学的之一。他十分赏识钱学森的才华,在他身上倾注了很大的心力。钱学森则以他非凡的勤奋与智慧,以出类拔萃的理论与实验成果,成长为冯·卡门的得意学生和不可缺少的助手。
中国科学家的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9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00位用户喜欢。
钱三强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作了科学的解释 。
钱三强于20世纪50年代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仪器设备。使中国的堆物理、堆工程技术、钎化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性同位素制备、高能加速器技术、受控热核聚变等科研工作,都先后开展起来。在苏联政府停止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后,一方面迅速选调一批核科技专家去二机部,直接负责原子弹研制中各个环节的攻坚任务,一方面会同中国科学院有关领导人,组织联合攻关。使许多关键技术得到及时解决,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一定的工作。早在1960年,即在原子能所组织中子物理理论与实验两个研究组开展氢弹的预研工作,为氢弹研制作了理论准备,促成了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仅两年零八个月,就研制成了氢弹。
学术交流
1949年,北平解放后,中共中央派钱三强到去巴黎出席保卫世界和平大会 。
1956年,钱三强带领40多名科学工作者在苏联实习考察。刚从美国回国的钱学森,也来到苏联和钱三强一同考察 。
人才培养
教育谏言
1990年5月7日,钱三强向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写了一封署名信。他写道:大家对中国人才“断层”问题深表关切和担忧。人才断层不仅表现在中层,还表现在高层,例如代表中国最高学术荣誉称号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也面临这种状况。6月2日,李鹏总理在办公室约见了周光召院长,就学部工作进一步听取情况汇报,进行研究。同年11月16日,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增选学部委员的请示,还规定增选学部委员每两年进行一次。自此,学部工作开始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实践,学部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
教育思想
钱三强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科技人员的要求必须是又红又专的。他曾用数学中矢量的概念比喻红与专的关系:矢量中的箭头为前进的方向,代表“红”;箭头长度为专业水平,长度越长表示专业水平越高。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必须有爱国、敬业、奉献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