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关于先烈们的事迹材料 | 722字 | 3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270人 |
关于先烈们的事迹材料 | 2514字 | 14段 | 9分钟 | 14分钟 | 20分钟 | 118人 |
关于先烈们的事迹材料 | 999字 | 8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73人 |
关于先烈们的事迹材料 | 947字 | 5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20人 |
关于先烈们的事迹材料 | 824字 | 4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87人 |
关于先烈们的事迹材料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22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70位用户喜欢。
杨菊,上海市人,高中文化程度,家庭经营较宽裕。他在青年时代,受进步思想的熏陶,一心追求真理,向往革命。为了寻找抗日救国的道路,1940年春,他毅然离开了亲爱的父母,温暖的家庭,告别了繁华的大都市,只身来到苏北。起初落脚在启东县大丰乡,不久找到了当地抗日政府,领导同志见他文化较高,安排他当小学教员。他一面在学校里坚持抗日教育,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一面积极协助乡政府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由于杨菊工作积极主动,迫切要求进步,1942年被领导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委派他担任大丰乡乡长兼税收员。他斗志高昂,不辞辛劳,日夜奔波,勤奋工作,使该乡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调动了群众的提议积极性,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敌人对杨菊早已怀恨在心,处心积虑,妄图谋害。但他在群众的掩护下,如鱼得水,敌人的阴谋一直未能得逞。
1946年下半年,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形势紧张,大小集镇被敌人侵占,给解放区经济造成很大困难。当时杨菊在海门县财粮局工作,一次奉令来到敌我斗争最激烈的富余区组织抢运公粮,变卖公棉,任务艰巨而复杂。杨菊竭尽全力,发动群众,及时完成了任务。
1946年12月29日,杨菊在富余区六平乡郁家大坝附近执行任务时,发现敌人从三面包围上来,此时有不少区乡干部和民兵正在附近开会,讨论抢运公粮的具体措施,尚未得知敌人前来包围,回去通知他们疏散已来不及,情况危急。杨菊急中生智,果断地鸣抢报警;时同只身向敌人冲去,敌人呼喊着要活捉他。他眼看无法脱身,就高呼口号,用最后一颗子弹射向自己,壮烈牺牲。杨菊为了掩护众多同志安全转移,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此种可歌可泣的献身精神,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称颂。1948年1月28日出刊的《海启大众》第16期刊登了有关报道,高度赞扬杨菊烈士的崇高品质。
关于先烈们的事迹材料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514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4分钟,慢速需要20分钟,有118位用户喜欢。
陆一鸣,又名陆秀山,海门县海一区泗芳乡横沙镇(现秀山乡秀山村)人,1919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7岁上学,小学毕业后,进入杨氏私熟专修国文,后因母亲病故,父亲失业,家庭经济窘迫而辍学。
1938年,日军侵占海门县城及各主要集镇,横行霸道,蹂躏百姓,陆一鸣看在眼里,恨在心头,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939年,他在坝头镇附近,组织起一支小游击队进行抗日活动。1940年9月,茅珵率领崇明民众抗日自卫总队进驻海门三星镇、桃源镇一带。陆一鸣毅然投奔茅珵部队,参加抗日。1940年底,陆一鸣转入汤景延领导的通海自卫团工作。不久,被分配到新组建的三余区队担任班、排长等职。1942年,组织上指派陆一鸣云东台县抗大分校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43年春,为了适应抗日反“清乡”斗争的需要,中共通海工委决定开辟通海东区(海门长兴镇竖河以西,包括原海一区、海二区,后改称汇通区),委派张绍仪任东区区委书记,陈润东任副区长,陆一鸣任区队副。1944年春,陆一鸣任汇通区区长兼区大队长等职。
1943年至1944年间,正值反“清乡”斗争最紧张阶段,陆一鸣带领区队多次打击敌人。一次,在太阳桥河东钱家埭,打死日军和翻译各一名。1944年12月,陆一鸣率领的区队配合通海自卫总队,在坝头镇南管家木行头,打了一次漂亮的伏击战。一举击毙日宪兵队长藤原以下日晕11名及伪区长黄春生,俘虏伪军政人员10余名,缴获轻机枪1挺,长短枪20余支。战斗结束后,汇通区队和陆一鸣受到上级领导的称赞和表扬。
1944年4月某日上午,陆一鸣与陈润东、袁南山等同志正在坝头镇东严家宅开会,敌人的便衣特工队突然出现在严家宅周围,作扇形状包围过来,开会的同志只有陆、陆两支短枪,情况危急。此时陆一鸣镇定沉着地指挥大家准备突围,陈润东抑起一个大木臼,从屋后转到东北宅角,先朝天放了一枪,随即将木臼扑通一声投入宅沟里,枪声和水声惊动了宅外的便衣特务,他们高呼:“共军扑沟逃跑了,快追呀!”敌人一窝蜂似地向东北方向追去,陆一鸣乘机带领战友们朝西南方向安全突围。
敌人对陆一鸣恨之入骨,时刻图谋缉捕杀害他,但他机智灵活,敌人无可奈何,于是就对其亲属进行报复。一天深夜,日伪军如狼似虎地闯入陆一鸣的老家搜索,将其父陆彦祥和堂兄陆秀文全家逮捕,关押在茅镇敌据点内。敌人对陆彦祥软硬兼施,用尽酷刑,迫他交出陆一鸣。陆彦祥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使敌人一无所获,结果惨遭敌人杀害于顾大成镇附近。其堂兄陆秀文经有关方面营救并典卖了4000步土地,才将他自己和妻子、儿女赎出来。陆一鸣在国难家仇面前,毫不动摇,更坚定了革命的意志。
陆一鸣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常常饱一顿、饿一顿,生活艰苦,因此身体瘦弱,有一段时间胃病严重发作,领导上动员他到北兴桥附近的老根据地去休养,他女方婉言谢绝了领导的关怀与照顾,坚强地说:“我离不开通海人民,通海人民离不开我。”继续在原地坚持工作,受到同志们的赞扬。
陆一鸣在工作岗位上,不仅处处以身作则,而且对部下严格要求。一次,他从通海工委开会回来,听说汇通区队一个班长带领10多个战士,到一个“两面派”乡长那边喝得酩酊大醉,影响极坏。陆一鸣立即召开会议,对参加吃喝的班长和战士进行了严肃批评,并再三告诫,类似错误不准重犯。通过批评教育,区队的作风有了很大的转变,在人民群众中提高了威信。
1945年七八月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陆一鸣一度调任南通警卫团参谋和情报站站长。1945年9月至1946年9月担任中共海西区委委员。1946年9月间继任海西区区长兼区大队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陆一鸣与海西区委领导干部一起发动群众开展惩奸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
海西区的惩奸运动重点放在接近敌占区的思源乡(今平山乡境内)。1946年3、4月间,先后逮捕了该乡10名汉奸,发动数千群众到一个伪乡长宅上去算帐。同时,选出了人民法官11人,纠察队19人,组成有160人参加的审判委员会,审判罪行重大的汉奸5名,对他们分别采取罚粮及没收土地等处罚。
1946年秋后,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陆一鸣积极响应党组织提出的:“一手拿枪一手拿算盘”的号召,带领区乡干部深入农村,一面扩展人民武装,对付反动派的进攻;一面发动贫雇农向地主算帐,进行土地改革。此时,陆一鸣经常在磨框镇西北的老区做群众工作。土改工作基本完成后,陆一鸣与海西区委同志又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动员农村青年报名参军。1946年9月间,海西区200余名青年光荣参军,会同吕四区的参军青年组成新兵团二营,开赴阜宁县,编入华中野战军。
1946年10月,陆一鸣与海西区领导干部率领海西区队分三路连续19天开展破击袭扰活动,沉重地打击了来犯的国民党军及还乡团。10月4日,海西区队一部,在常乐镇附近公路上,扰击出去拉夫修路的通东还乡团70余人,经5分钟战斗,当场击毙还乡团4名,敌扑河逃窜时淹死4名,缴获轻机枪1挺,步枪4支。10月8日,海西区队发动民兵和群众700余人,对茅三公路进行破击。1946年11、12月间,海西区队深入敌占区,多次袭击敌人,击退下乡抢劫的还乡团3次,粉碎敌军包围1次,击毙、伤、俘敌人9名,缴获步枪4支,子弹200余发。陆一鸣带领海西区队在每次战斗中,总是沉着指挥,冲锋在前,奋勇杀敌。
1947年2月9日(农历正月十九日)晚,陆一鸣偕同民治乡副乡长、共产党员樊发俊,冒着雨雪去汇通镇西北(今三星乡益民村)工作,当夜住宿在贫农方信文家的一间小草屋内。是夜,寒气逼人,滴水成冰,两个亲密战友挤在一条又薄又破的棉被里取暖,商讨着对敌斗争的大事。当他俩住进方家时,适被顽保长袁德昌之子发觉,当夜赶到三星镇敌据点告密。2月10日晨,顽保长袁德昌带领40多个还乡团前来,将方家宅团团围住。陆一鸣和樊发俊听见屋外有杂乱的脚步声,知道情况严重,突围已不可能。这时敌人在屋外大声呼叫,要陆一鸣出来投降,同时向草屋连连开枪射击。陆一鸣举起驳壳枪从窗口还击,不料子弹几次瞎火,驳壳枪已失去作用。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对樊发俊说:“我们死之前也要拼掉一、二个敌人才够本。”这时他手持菜刀隐藏在门内,等到两个还乡团员推门进屋时,突然从门旁跳出,双手举刀向敌人当头砍去。就在这时,还乡团的两支快慢机射出了罪恶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陆一鸣当即牺牲。赤手空拳的樊发俊也当场被捕,被押解到三星镇敌据点,受尽酷刑,一星期后也惨遭杀害。
解放后,陆一鸣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的出生地被命名为秀山乡,一直沿用至今。
关于先烈们的事迹材料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99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73位用户喜欢。
俞国范,海门县富余区富南乡(现树勋乡国范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上过4年初小,稍长,即随亲戚去上海嘉定拉黄包车,1937年抗战爆发后,返回家乡务农。
1941年底,上级党组织派罗洪、许翠萍等前来富余区做开辟工作,俞国范在这些同志的启发引导下,懂得了抗日救国的道理,参加了革命活动。不久,担任富南乡农抗会主任。1942年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俞国范工作认真,经常走东家,串西户,发动群众,开展“二五”减租运动。一次,他组织全乡200余名贫苦农民,打开一个大地主家的粮仓,把囤积的大批粮食分配给缺粮、断粮的贫苦农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通过“二五”减租,农民发动起来了,相继建立了民兵、妇救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政权得到了巩固。俞国范被推选为平安乡乡长。
1943年,日伪军实行疯狂的“清乡”,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俞国范站在反“清乡”斗争的前哨,带领乡游击队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敌人对俞国范怀恨在心,把他带领的游击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一天清晨,从富安镇内四处搜索,妄想逮捕俞国范,结果一无所获。敌人就拿他的妻子问罪。不多几天,敌人把俞国范家仅有的3间房屋烧毁。在敌人的残酷压迫下,俞国范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更加坚定了抗日斗争的决心。
1944年,敌伪把平安乡作为重点“清乡”区。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中共富余区委决定拆除富安镇据点,并把此项任务交给平安乡乡长俞国范。他接受任务后,召集乡干部详细研究行动方案,首先分头发动群众,做好思想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紧张的准备工作,在一个晚上,利用敌人兵力空虚的机会,发动全乡民兵群众在区队掩护下,把富安镇上的房屋全部拆除;动员镇上所有在小商店都转移到香台庙、黄家仓等地,设立流动市场。使炮楼里的敌人吃穿困难,走投无路,不得不撤出富安镇。
1945年10月,俞国范受党组织的派遣去九分区干校学习。年底回来时,富南、平安两乡合并为富南乡,实行新乡制,俞国范当选为富南乡乡长。
1946年,从海西区运来万余斤公粮,县委交给富余区保管,俞国范负责把公粮分散保管在可靠的群众家里。是年底,国民党反动派向我解放区大举进犯,俞国范响应县委提出的坚持原地斗争的号召,带领其它干部坚持原地斗争。
1947年3月13日,俞国范和陈耀轩、王宝善3人正在云龙村梁家宅侦察敌情,不幸被敌人发现,俞国范等急忙后撤,敌人紧追不舍,3人随即分散突围,陈、王两人向西南突围出去了;俞国范吸引敌人向北,边撤边还击,不幸小腿中弹,跌倒在油菜田里,但仍继续还击。在战斗中连中3弹,光荣牺牲。
关于先烈们的事迹材料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4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20位用户喜欢。
王祥(又名王强),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时,父母双亡,由邻居收养,让他上学读书,还教他打猎,自小练就了一手好抢法。1941年日伪军侵犯兴化,国民党军队不战而溃,王祥被敌人抓去当了伪军,随军进驻海门灵甸镇。王祥一心爱国,不愿当亡国奴,不久,他就从伪军中拖枪反正,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富余区西四乡联防队任军事指导员。一次被敌人包围,王祥被伪军抓到悦来镇据点,坐牢60多天,又被迫在伪军中当兵。几个月后,他利用伪军官兵之间的矛盾,带了3个伪军士兵和4支枪进行二次反正,重新参加了富余区队。
1942年10月20日,富余区队一部在范龙小店与凤凰桥、悦来镇出动的伪军袭击。区队仅有王祥等一个班,他们面对强敌,毫无惧色,沉着地指挥战士,利用有利地形,隐蔽在西河中间的要道口,王祥枪法准确,敌人过来一个就被他撂倒一个,吓得敌人不敢前进一步。正在这时,东南方向传来了密集的枪声,我东南警卫团一个排增援上来了。王祥当机立断虚张声势地高喊:“一连从东北面冲上去,二连从西南面包围上来!”7个战士同时跃出沟头,向敌人冲杀,吓得敌人抱头鼠窜,最后拖着12具尸体和不少伤兵逃回据点去了。此次战斗后,王祥担任了区队的副排长,在训练神枪手的过程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1944年7月30日夜,富余区队奉命袭击入侵富安镇之敌。王祥带领一个班担任正面攻击,他利用富安镇周围的断壁残墙作掩体,隐蔽在后面,密切注视着300米外敌人据点里日伪军的动向。直等到天刚蒙蒙亮,隐约看见20多个日伪军在据点的场心里洗脸刷牙,屋顶上站着一个瞭望哨兵。王祥一声令下,首先举枪把屋顶上的的敌哨兵撂倒,接着战士们的机枪步枪齐发,向场上的敌人猛烈射击,打得敌人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一个敌人从屋子里窜出来拉受伤的同伙,被王祥一枪命中,倒毙在房门口。
王祥参加我军两年多时间里,参与大小战斗数十次,打死打伤36个日兵和10多个伪军。他的英勇善战,百发百中的声誉威震东南地区,使敌人闻风丧胆。1944年夏,在东台县三仓河集训时,创造了三枪三中的优秀成绩,成为全训练团的第一名射击手,并入了党,当了排长。1945年3月,王祥出席了苏中四分区群英会,评为分区“一等神枪手”。回县后,升任东南警卫团二连副连长。
抗战胜利后,王祥所在连奉命上升为华中野战军1师某团,王祥任该团连长,随部队北撤。1947年1月,在山东枣庄战斗中光荣牺牲。
关于先烈们的事迹材料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2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87位用户喜欢。
秦干庠,1931出生,7岁入学,在海洪乡池棚镇小学读了几年书,日伪军占领该镇,学校成了伪军的据点,就此失学。日本侵略军投降后,15岁的秦干庠参加了江中乡游击队。因从小识些字,后来又坚持自学,有一定的文化,1946年秦干庠当了税务员,活动于汤家镇、大洪镇一带。此时,海门茅镇、三厂、青龙港等还驻有敌人,实际上,秦干庠的税收工作地区处在对敌斗争的前哨。
当时,生活和工作都很艰苦,税收人员不多,区里一般四、五个人,税票税款全放在小篮子里。无固定办公地点。所收款项全部作为区游击营的给养。秦干庠胆大心细,许多艰巨的任务收他去完成。他经常到大洪镇敌据点内油坊、商家去登门收税,既讲清我党的税收政策,又交代责任。秦干庠思路敏捷,出言成理。既是宣传员又税收员。
1946年10月30日吃过早饭,税所负责人陈耀阶找秦谈话,要他担任海西区税务所副所长。党的重托,领导的信任,他受到莫大的鼓舞。当天下午,他和所里几个同志去汤家镇西竖河玉龙桥地段征税。此地常有贩卖烟酒迷信品的商人出入。在那里时间不长,但已超计划地完成税收指标,正欲回所时,忽报大洪镇顽军出来袭击,转眼间,敌人已蜂拥而来。在4个税务人员中,只有所长邢企高备有匣枪,其余3人手无寸铁,他们折过玉龙桥,越过小横河,顺着河岸由南岸向东撤退,敌人紧追不舍,不一会儿,枪声大作。此时,秦干庠走在最前面,他明知可以脱险,但他想到篮子里的税票税款以及其他税务人员的安全,毅然斜插向接近敌人的方向奔去,顽军马上把视线转移到秦干庠身上,邢企高等3个同志由于芦苇遮眼,甩脱了敌人的追赶。秦干庠奔到一条斜港,往水里钻云,税票、税款塞进了水底污泥,水面推上水草,当敌人赶到时,剩下的是空篮子一只,人已泅渡到对岸,敌人嚎叫着扑向沟去,企图抓活的,秦干庠拾起碎砖块抵敌,敌人终于射出了一颗罪恶的子弹,秦干庠应声倒在血泊中。
为悼念秦干庠烈士,海南区平港乡干部群众在地主家搞到一口黑漆棺材,举行了由当地党政军领导同志参加的隆重的遗体安葬仪式,并把烈士灵柩运回家乡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