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名人事迹

最新中国名人事迹材料(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5-29 09:25:02 查看人数:19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最新中国名人事迹材料 234字 3段 1分钟 2分钟 2分钟 127人
中国历史名人主要事迹范文 398字 9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09人
中国的名人优秀事迹 593字 7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29人
中国现代名人事迹范文 1644字 18段 6分钟 9分钟 13分钟 122人
感动中国人物于敏事迹 1513字 33段 6分钟 9分钟 12分钟 224人
中国文学名人故事 787字 5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51人
最新中国名人事迹材料 1093字 7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246人
关于中国名人事迹材料 2348字 21段 8分钟 13分钟 19分钟 130人
中国名人主要事迹优秀作文 909字 9段 4分钟 5分钟 7分钟 286人
感动中国事迹彭士禄事迹简介 937字 7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50人
”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主要事迹 942字 10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93人
中国现代名人事迹材料 576字 3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68人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事迹 564字 5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97人
中国名人事迹范文 892字 15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58人
张桂梅感动中国事迹概括 1358字 5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293人
中国现代名人鲁迅相关事迹 438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35人

最新中国名人事迹材料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34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127位用户喜欢。

张顺东6岁时被高压电击伤,失去右手,双脚严重受伤;李国秀生来就没有双手。这样一对身体残缺的夫妻相互扶持,成了彼此的“手足”。

张顺东说:“夫妻同心,黄土才能变成金”。为了美好生活,他们付出常人千百倍的'努力,张顺东的双脚也因过度劳累溃烂,不得不接受截肢。尽管生活中有不少困难,但这对夫妇却没有向命运屈服,把日子过得像花儿一样。

张顺东、李国秀颁奖辞:山对山来崖对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顺风顺水出山来。李家大姐人才好,张家大哥看上她。没脚走出致富路,无手绣出幸福花。

中国历史名人主要事迹范文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98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09位用户喜欢。

孔融

孔融(公元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为当时着名的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丰。孔融是当时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刚直耿介,一生傲岸。最终为曹操所忌,枉状构罪,下狱弃市。

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中国的名人优秀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3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29位用户喜欢。

苏武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匈奴中有人造反,苏武的手下牵连其中,苏武知道自己有辱使命,决定自尽,未遂,单于就把他关押起来不给饭吃,苏武吃雪和毡毛活了下来,匈奴人认为很神奇,就把他流放北海边牧羊。所有羊都是公羊,要求他让公羊生下小羊才让他回来。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后来汉朝又有使者来到匈奴,苏武的手下悄悄与其取得了联系,告诉他们苏武还活着。这才让苏武返回大汉。这中间度过了十九年。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

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中国现代名人事迹范文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44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22位用户喜欢。

《江山美人》、《独臂刀》,他的邵氏电影曾垄断香港电影工业;《上海滩》、《霍元甲》、《射雕英雄传》,他的TVB仍是屹立不倒的电视巨无霸;逸夫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他的名字同慈善事业紧密相连,“逸夫楼”成为中国校园的一大特色。2014年1月7日,“六叔”邵逸夫于香港安然仙逝,享年107岁。

染坊里的“娱乐心”

清光绪年间,邵逸夫生于宁波镇海一个富商家庭。其父邵玉轩育有五男三女,邵逸夫排行第六,故后人称他为“六叔”。

邵逸夫出生三年后,邵家举家从镇海迁往上海。父亲邵玉轩开设了当时颇具规模的颜料号“锦泰昌”,一心想的是实业救国。但上海滩十里洋场灯红酒绿和洋学校里的日日熏陶,邵家四兄弟仁杰、仁棣、仁枚、仁楞都生出了“娱乐心”:

长兄邵醉翁下决心买来一部电影摄影机并成立了中国电影赫赫有名的天一影业公司,邵醉翁自己任制片人兼导演,妻子陈玉梅领衔主演,老二邵邨人做编剧,老三邵山客主管发行,中学生邵逸夫也在片场中觅得“伙计”一职,从摄影、编剧到导演,很快便对电影制片的各个环节了如指掌。

1924年,父亲邵玉轩的颜料号已经日趋衰落,但儿子们的电影事业却已经初具规模。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

1924年,天一影业出品了中国历第一部故事片《立地成佛》,大获成功。随后,邵山客转战新加坡开辟南洋电影市场,中学毕业的邵逸夫也追随而至。那也是邵逸夫的第一次创业,兄弟二人带着一架破旧的无声放映机和“天一”影片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各地华侨众多的农场搞起了“流动放映”,四年内几乎走遍了两地的大小乡镇,直至1930年,邵氏兄弟公司在新加坡成立。

尽管事业初成,但美国经济危机引发的全球性大萧条也让邵氏兄弟二人时刻都面临着可能前功尽弃的风险。20出头的邵逸夫决定放手一搏向美国学习开拍有声电影。

“当时大家都困难,舍不得拍有声电影,我们正好乘虚而入,捷足先登。”1931年,邵逸夫前住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落水的他紧抱一小块木舢板,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一夜后终于获救生还。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从美国好莱坞买回的“讲话机器”让邵氏兄弟在一年后完成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银幕中的人从默默无语到开口讲话,观众的反应用震惊形容毫不为过,据说放映时,只要一有声音出来,观众就会大声欢呼,更离奇的是有一次在泰国放映,不解的观众硬是把留声机砸开,要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里面,害得邵逸夫以后每次放电影都要派专人保护留声机。

准确的眼光和的技术让邵氏兄弟的电影版图日益扩大,到1937年,邵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139家电-和9家游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称雄东南亚影业市场。

但这一切都在随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付之一炬。1945年战争结束,邵逸夫开始第二次创业。1957年,邵逸夫正式移师香港并于一年后再次与三哥共同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但与之前的邵氏兄弟不同,这一次,邵逸夫是绝对的主角。

他在每部邵氏作品的包装上都印上“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宣传语,一旦发现无法补救烂片,他便将其烧掉。邵氏成立三年后,便在清水湾建立了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邵氏影城,就在这座影城中,《江山美人》《貂蝉》《梁山伯与祝英台》《大醉侠》《独臂刀》等一系列深受观众追捧的电影先后问世,邵氏也开始了对香港影视业长达十几年的统治。

邵氏的壮大自然会带来人才的成长,而这些人才在羽翼丰满后如果选择反戈一击,这也将是对邵逸夫的打击。

老臣邹文怀“叛逃”创立嘉禾,李小龙横空出世,“冷面笑匠”许冠文在李小龙死后也“叛逃”嘉禾,嘉禾借此完胜邵氏。《唐山大兄》创下香港本埠有史以来票房纪录,《精武门》在刷新香港票房纪录的同时还打开日本、欧美等国际市场,《猛龙过江》票房最终达到惊人的530万,《鬼马双星》甚至超过了《猛龙过江》……邵逸夫也再一次败在了自己人手上。

尽管在此期间,邵逸夫也集结了手下的精兵良将发起反击,但嘉禾的实力随着此后洪金宝、成龙等人的崛起进一步壮大。

目光精准的邵逸夫眼见大势已去便逐步淡出电影界,并于1987年宣布正式停产。尽管最终选择撤退,但邵逸夫在电影领域绝对不是一个失败者,作为已经品尝过成功滋味的商人而言,他的目标则是品尝更多的成功。

感动中国人物于敏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13个字,有3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24位用户喜欢。

于敏,一个曾经绝密28年的名字

他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他是于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国产专家一号”——人们这样亲切地称呼于敏。

没有留过洋,却也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

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一切从头开始,装备实在简陋,除了一些桌椅外,只有几把算尺和一块黑板。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需要解决各方涌来的问题,仅有5%的时长可以留给氢弹设计。

科研大楼里一宿一宿灯火通明,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于敏的报告,与彭桓武、邓稼先等人的报告相互穿插,听讲的人常常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

“百日会战”令人难忘。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新华社对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用热血书写历史丰碑

有人尊称他为“氢弹之父”,于敏婉拒。他说,这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

1926年,于敏生于天津一个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进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连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与邓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分析我国相关实验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

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1000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45次,不及美国的二十五分之一。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们用热血书写的一座座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这是参加“两弹一星”研制的科学家代表、“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在大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 摄

如一滴水,融入大海

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

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地低调。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愿将一生献宏谋!——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中国文学名人故事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51位用户喜欢。

谈起自己如何走上文学道路的,余华毫不回避当初的选择有一定的功利性。“毕业以后我干牙医,一干就是5年,一点不夸张地说,这5年我拔了至少有1万颗牙,每天7点就上班,干8个小时,感觉自己就像笼子里的鸟。有时我站在窗户前,发现隔壁文化馆里的人成天在街上闲逛,我就问他们不用上班吗?他们告诉我这就是工作,我当时就想:‘这工作好’。后来我问文化馆里的一个朋友:‘怎么样才能进文化馆工作?’他告诉我写小说吧,我想我认的汉字也有五千多个了,做音乐、画画不行,写小说大概行,于是我就开始写小说了。”

开始写小说的余华在文学道路上有些幸运,他的一篇短篇小说被《北京文学》相中,请他到北京进行修改,这在余华当时所在的海盐县是件大事,用余华的话说:“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是我们县第一个上北京改稿子的人。回来后县委宣传部的人说我是个人才,不能让我再干牙医了,干什么呢?进文化馆吧,这一下满足了我的愿望。”

没有冠冕堂皇,却是那么的真实,这就是余华。余华说他到文化馆第一天上班时故意迟到了两个小时,结果到单位一看自己竟然还是第一个上班的,于是他心里第一个念头是:这个单位我来对了。此后他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后来成了每个月只有领工资的时候才去单位,最后干脆辞职,走上了职业作家的道路。

大概文人都有自嘲的特点,有时候还愿意拉上一些同行,余华在说完自己从事写作的原因后又补充了一段:“后来我发现我们这批人里面和我一样的有不少,有一次我和莫言、王朔几个人去意大利,主办方让我们写一篇‘我是如何走上文学道路的’的文章,我才知道莫言是为挣钱买一双皮鞋,王朔则是为了换个工作,和我一样,谁也不比谁好多少。”

不过自嘲归自嘲,但和每一个成功的作家一样,余华对自己的文学创作是严肃的,“现在我写作已经完全是因为热爱,没有一点功利性。其实作家在从事写作的时候,大部分人可能都会有功利的一面在内,但当他真正进入到这个领域之后,功利性就会慢慢消失了。”

最新中国名人事迹材料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93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46位用户喜欢。

我于1962年6月22日出生,历经50余年的风雨人生,薄有微名。一直以来,我的作品都是以轻喜剧的方式,诠释着一个小人物怎样经过努力奋斗,最终获得成功。这种表演习惯,一直持续到我的电影《长江七号》,才告一段落。

在《长江七号》中,我一直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建筑工人,我也很努力,努力奋斗却没有成功,因为,知识和勤奋才是当代社会真正的力量。所以,我才将我的儿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去念书。我不相信什么神奇的外来力量,即使在七仔的超能力帮助下,获得再生的机会,我也清楚,自己依然是一个普普通通、努力赚钱却连家都养不起的建筑工人。就是在拍摄《长江七号》这部作品时,我才真正认清了自己,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有着普通人的生活,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当我真正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真的很幸福。尽管还是一名建筑工,但是因为我拥有善良、真实、人性、执着和我所爱的人,所以这样子的我真的很帅。

许多人都认为我一定很幸福,有无数的名誉、金钱、朋友和崇拜者。其实我一直都不怎么快乐!第一次表达这种心情,是在我的作品《喜剧之王》中。我曾经也用认真和执着的态度坚持着我的梦想,但始终都没有人来欣赏。那时,我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每天都要和各色的底层人物一起生活,一起奋斗。当然,尽管那时的生活很坎坷,却也不妨碍我寻找自己的生活和追寻自己的梦想,不妨碍我和大家之间发生的那些情与爱。

但真正诉说我的不快乐,是在那部被大家称为经典的《大话西游》中。这部经典的喜剧,也是我对多年来人生的无奈和感慨的集中提炼。举个其中的例子,大家也许就会看清楚我当时拍这部剧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还记得那段剧情吗?至尊宝在老牛的婚礼上,去寻找紫霞,想劝说她骗取老牛的信任,拿到月光宝盒,然后让至尊宝好去找他的至爱晶晶姑娘。没想到,紫霞用她的七星宝剑抵住至尊宝的喉咙,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候,我只有急中生智,编造了那个我人生中最大的谎言。一炷香的时间之后,紫霞彻底地爱上了我。刚搞定紫霞,铁扇公主和牛魔王又进来了,我只能将谎话一直这样编下去。当时,尽管我欺骗了所有的人,但大家对我的表现只能用两个词来表达:高兴、感激。在这个谎言里,没有人去计较后果,所以才会有后来的那段血案。这样的剧情在此片中还有许多。

现实就是这样,当你还没有成功的时候,没有人会来欣赏你的真实。好些时候,我都在违背自己的初衷,把悲剧用喜剧的形式表达出来,大家笑得最开心的时候,都是我最不快乐的时候。我自己曾经也模糊了我的初衷,不再计较谎言与真实谁更重要。

这种心情一直伴我多年,直到遇到了《长江七号》,我才找回了那个久违的我。所以,现在的我真的很帅。我找到了自己,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真相:我就是一个演员。

关于中国名人事迹材料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348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9分钟,有130位用户喜欢。

说起王宝强,人们会自然想起那个扮演“傻根”、“许三多”、“顺溜”等形象的憨傻青年。估计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已成为一线明星的草根小子,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众所周知,王宝强来自河北邢台农村,父母都是极其朴实的农民。而他的妻子马蓉则是一个主持专业毕业的美女校花,一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85后独生女。那么,王宝强与马蓉组建家庭后,农村土里土气的公婆与马蓉这个洋气的城市儿媳,能和谐相处吗?王宝强夹在中间,又如何处理父母与妻子之间的矛盾呢?

王宝强与马蓉相识于20__年的一次采访。那时,21岁的马蓉还是西北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大三学生,在北京电视台实习。在采访中,王宝强对漂亮清纯的马蓉一见钟情,而马蓉对善良、朴实的“励志偶像”王宝强也颇有好感。不过,憨厚的王宝强从来没有谈过恋爱,他不但不敢向马蓉表白,甚至连正眼也不敢看人家。幸好,马蓉也不是特别爱说话,两个人很是默契。就这样不温不火地接触着,日久生情,两个慢性子的人终于水到渠成地走到了一起。

20__年,马蓉大学毕业,从西安来到了北京发展,并进入北京电视台。工作和情感都稳定下来后,两人在父母的催促下,于当年10月在北京低调结婚。

蜜月刚过,王宝强就诚恳地与妻子商量:“我8岁去少林寺学武,10多年来与父母团聚的时间加起来不到365天。爸妈正一天天老去,我想把他们接到身边尽孝。”马蓉一口应承:“我赞成。你爸妈这辈子不容易,现在咱们条件好了,是该让老人享享清福了。”

11月3日,王宝强和马蓉一道赶赴老家河北邢台南和县。父亲王银生和母亲刘焕的刚从地里摘棉花回来。望着父母皲裂的双手和黝黑的面孔,王宝强情难自已:“爸妈,我和马蓉这次来,特意接你们去北京生活一段时间。” 王银生和老伴见儿子媳妇如此真挚,便爽快答应下来。

王宝强的家是一套200平米的复式楼。本来王宝强夫妇的卧室在楼下,担心父母年纪大了,爬楼不便,小两口便将卧室腾出来让父母居住,自己搬到了楼上。

朴实善良的王宝强在演艺圈有着良好的口碑和人缘,片约不断。马蓉作为北京电视台的编导,也经常加班,因此,夫妇俩难免不时将父母抛在家里。

20__年4月13日,王宝强从黑龙江拍完影片《冬天不冷》回到家,见父母站在阳台上争论不休,王宝强疑惑地问:“爸妈,你们在争什么呀?”王银生长叹一声:“唉,我和你妈一天到晚窝在家里没事干,在数小区里的汽车。我数了一共82辆,你妈非说是81辆。”

晚上,王宝强把父母数汽车的酸楚告诉了妻子。马蓉十分理解丈夫的心情,她告诉王宝强:“既然咱们将爸妈接来了,就得让老人过得舒坦、踏实些。你安心在外面拍戏吧,照顾爸妈的任务就交给我了。”

然而,马蓉一旦与公公婆婆紧密接触,矛盾就出来了。马蓉从小在城市长大,爱干净,公公婆婆的床单被罩她一个星期洗一次。刘焕的和老伴在农村生活时,床单至少两个月才换洗一次。媳妇的举止,让老两口以为儿媳妇嫌他们脏。等王宝强从外地拍戏回来,王银生对儿子说:“我和你妈在这里住不习惯,想回老家了。”王宝强忙问:“爸,你怎么了?”王银生于是将自己的猜测倾吐出来……

当晚,王宝强对妻子发火了。等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时,马蓉委屈地哭了起来,向丈夫解释:“这都是误会,是生活习惯造成的误会。宝强,你应该了解我,我不是那样的人啊……”王宝强冷静下来,是呀,自己土得掉渣,马蓉没说过半句嫌弃,怎么会嫌弃他的父母?作为丈夫和儿子,自己应做家庭的润滑剂,将这对农村公婆与城市儿媳黏合在一起。

于是,王宝强向父母解释:“她不是有意的,时间一长,你们就会了解她的为人。”见儿子“庇护”儿媳,老人不好再说什么。但在他们心里,总觉得与儿媳间多了一层隔膜。

儿子出生婆媳矛盾加剧怎么办幸好,就在这当口,马蓉怀孕了。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中,也暂时放下了彼此的罅隙和矛盾。

然而,平和的表象下暗涌丛生。王银生和老伴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希望马蓉能为王家生个儿子。当天晚上老两口在卧室嘀嘀咕咕:“不知媳妇怀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刘焕的诡秘一笑:“我会看肚脐眼,孕妇肚脐眼凹进去,怀的就是男孩;凸出来怀的是女孩。”“那你一定找机会看个清楚。”

一天下午,马蓉躺在浴缸里洗澡。刘焕的一会儿借口送浴巾,一会儿又借口试水温,在浴室进进出出好几回,每次眼睛都偷偷往马蓉的肚脐眼上瞟,可马蓉身体被泡沫覆盖,根本看不清楚。马蓉不知婆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大为气恼:“妈,我在洗澡,你老进来干什么?”刘焕的尴尬一笑,悻悻离去。

老伴一进客厅,王银生就迫不及待地问:“到底是凹的还是凸的?”刘焕的一脸落寞:“没看清楚。”王银生遂埋怨老婆“没有用”。

这年10月,马蓉顺利产下一个健康男婴。这意外的惊喜让王银生夫妇喜极而泣,王银生抱着孙子左看右看:“果真是男孩,我们王家有孙子了!”婆婆刘焕的也眉开眼笑。

王宝强想请月嫂来家里照顾马蓉和儿子,可刘焕的.却主动请缨:“我们手脚灵便,可以自己照顾马蓉和孙子。月嫂毕竟是外人,花钱多少不说,照顾起来不可能像我们一样贴心。”老两口每天乐呵呵地为孙子洗澡、换尿片,一边忙碌,还一边哼着河北梆子。

王银生夫妇毕竟是农村人,卫生习惯远远达不到马蓉的要求。孩子一出生,马蓉就一再叮嘱婆婆:“妈,你冲牛奶时每次都得给奶嘴消毒。”刘焕的嘴上答应了,可她不是忙忘记了,就是用自来水将奶嘴草草一冲了事。起初,听见马蓉数落自己 “妈,你也太不上心了。孩子小、身体免疫力弱,奶嘴不消毒,他会得病的。”刘焕的开始还顺从地答应着,见马蓉的态度越来越不耐烦,她忍不住回敬起来:“我3个孩子都是这么带大的,个个都健康,你哪来那么多规矩?”婆媳俩争执了几句。

此后,马蓉“剥夺”了刘焕的照顾孩子的权利,这让刘焕的更不满了。20__年6月中旬,王宝强结束电影《最爱》的拍摄返回北京,进家门没多久,马蓉就在他面前数落婆婆的不是。王宝强本来想回家放松一下疲惫的身心,他皱着眉头训妻子:“老人千错万错也是长辈,你就不能多迁就她?没想到你也这么狭隘俗气!”马蓉生气地收拾行李就要住到单位去。王银生狠命将她拉了回来……

中国名人主要事迹优秀作文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09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86位用户喜欢。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身历七十余战,攻无不克;起兵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中第二册学习了课文《鸿门宴》,让我们对项羽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原文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却……”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摘自《鸿门宴》

从上段节选中可见沛公能亲自的忍辱屈从,这正是大丈夫的襟怀,也是他后来能成就帝业的性格因素。然而,一生总是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的项羽,对沛公来赴鸿门宴赔罪,不但心里毫无疑惑戒备,反而出卖了为他通情报的曹无伤。不但如此,自己还坐在宴席上的尊位,一副天下非他莫属的傲气,而对范增决意要杀刘邦的示意示而不见,以为刘邦早晚得臣服于他。

适用话题

项羽性格上的某些闪光点,如不畏强暴、不耍阴谋诡计、光明磊落应当给以肯定,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心灵的选择”、“诚信”、“张扬个性”、“倾听”、“快乐幸福与思维方式”等;而性格上的缺点如刚愎自用、缺乏远见、软弱、优柔寡断等则应该扬弃,此性格特点适合话题“包容”、“人与路”、“谈意气”等。

感动中国事迹彭士禄事迹简介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3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50位用户喜欢。

尖端科学讲究精细严谨,但彭士禄偏偏“大胆”。

在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开发前期,许多人对核动力的知识都几乎为零,他们有学电的、有学化工的、有学仪表的,对某个技术上的问题意见不一致,甚至经常发生激烈的争论。出现这种情况,他就对研究人员说“不要吵,做实验,用实验结果说话。根据实验结果,我来签字,我负责!”

1970年7月,反应堆开始缓缓提升功率。每提高一档功率,出现的险情也越多。问题不断增加,反对继续提升功率的意见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彭士禄力排众议,继续提升功率,8月30日,他决定实现主机“满功率”。这一天,实验现场围满了人,负责数据运算的黄士鉴并不知道彭士禄满功率的计划,下午六点多钟,黄士鉴发现,竟然满功率了!他以为自己算错了,继续算第二遍、第三遍,第三遍,他才确定。

彭士禄的“大胆”,并非有勇无谋,“拍板”也并非胸中无数。有一次,有人问他:“为什么敢于拍板?”他说:“其实,有个秘诀,一定要用数据说话。”牢牢掌握实验数据,是他大胆决策的科学依据。也有人问他,“在潜艇核动力研制过程中,那么多次拍板,有没有拍错的时候?”彭士禄毫不掩饰地说:“有啊,怎么可能没有。错了,我就改过来,再继续前进。只要三七开,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就可以干,不然,都准备好了,要我们干什么?”

就在核潜艇进行最后调试工作时,剧烈的胃疼袭来,彭士禄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了,医生诊断为急性胃穿孔,这一次手术,彭士禄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那一年,他才49岁!他说:“我喜欢这个工作,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就是死了也是值得的!”1988年,彭士禄又担任了秦山核电二期工程董事长,成功实现了我国核电由原型堆到商用堆的重大跨越。

彭士禄曾在自述中写到:“也许因是属‘牛’的吧,非常敬仰‘孺子牛’的犟劲精神,不做则已,一做到底。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群体团结,是合力,至关重要,最怕‘窝里斗’,分力抵消,越使劲越糟糕,最后变成负力,悲矣!尽自己的力气去做正功,没有白活。”

大国重器,以命铸之。他们在祖国贫弱的年代,创造出了荫护万代的财富,用自己坚挺的脊梁,给了整个民族以力量。几十年后,中国大地上已建起了一座座安全、高效、清洁的核电站。一代又一代核工业人不弛于空想,不鹜于虚声,将青春年华化作深海中前行的潜艇、澎湃动力的核电站,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主要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42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93位用户喜欢。

1931年夏天,钱伟长高中毕业,他再次面临失学的境地。然而,机遇似乎很眷顾他这个有准备的年轻人。上海天厨味精厂创办人吴蕴初先生那年决定设立“清寒奖学金”,以考试选拔补助家境清寒的高中毕业生上大学。钱伟长抓住了这个不可多得的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一个月内在上海分别参加了清华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和厦门大学五所大学的入学选拔考试。原本是打算多争取被录取的机会,结果,钱伟长居然都考中了。在时任北大教授的四叔钱穆的指导下,他选择了清华大学。

那年9月10日,钱伟长走进了清华园。历史系的陈寅恪、中文系的朱自清和闻一多都喜欢上了这个文史知识积累都不错的“才子”,最后他选择了中文系。

刚刚入学,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的东北大地。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钱伟长和班上的同学一起走进了圆明园,实地感受了一段中华民族曾经的被侵略的屈辱史。曾有“东方凡尔赛宫”之称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已是满目疮痍。看到那些,钱伟长震惊了、愤怒了,决定弃文学理,他要研制飞机、大炮,要科学救国。

从圆明园回来的第二天,他找到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教授,要攻读物理系。吴有训教授查看了他入学考试成绩后,对他说:“你的数理化总共得分25分,中文考这么好。你还是读中文系吧!”

“我读物理是为了将来为祖国造坦克,造大炮,是为了救国。”钱伟长说。

“学文也同样可以救国呀!”吴有训反驳说。

钱伟长并不接受吴教授的逻辑,他就是要读物理,而且他有他的招。从被拒绝的那天起,吴有训走到哪里,钱伟长就跟到哪里。没办法,吴有训教授有条件地让了步:“你先试读一年,在这一年中,化学、物理、高等数学这三门课,你每门都要能考70分,才收你。若有一门考不到,就转回文学院。”

这个条件虽然很苛刻,但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对于有“追求”的钱伟长来说。从此,这个身高只有1.49米的小伙子拼了命,开始恶补数理化。在同学们那里,对他的印象就是,天天躲在一个小角落里,不停地在草稿纸上演算。

那段时间,他一天最多睡5个小时。早晨5、6点起床到科学馆去读书,晚上学校10点熄灯后,他就躲在厕所的角落里看书,直到凌晨才悄悄返回宿舍。

一年后,钱伟长成功地越过了吴教授给他设定的门槛--通过了物理系的考试。和他一起转进物理系的有五个人,他是唯一一个留下的人。四年后,他更是成了清华大学物理系最出色的学生。

中国现代名人事迹材料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6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68位用户喜欢。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闯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写作谋生;1928年至1930年,沈从文被徐志摩发现,将这位小青年推荐给中国公学校长胡适,在上海中国公学任,兼《大公报》《益世报》等文艺副刊主编;1931年至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编全国中小学国文教科书;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学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任文物研究员;1978年至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任研究员。

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沈从文先生不仅是的作家,还是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着,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的一项空白。

早年有人劝沈从文入党,他冷笑:没兴趣。建国后一番改造,让他惶恐无地。57年反右,他竟然诬陷自己的弟子萧乾是特务。但是萧乾不敢跟老师计较,多年后去看望沈从文,发现他住在一个小黑屋子里,就出面替沈从文要房子,不想沈从文大怒,吼曰:我还要入党呢!从此与弟子绝交。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97位用户喜欢。

柳公权是唐代着名书法家,柳公权书法以楷书着称,骨力劲健,自成一家,与颜真卿合称颜柳。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在村旁的老桑树下摆了一张方桌,举行“书会”,约定每人写一篇大楷,互相观摩比赛。公权很快就写了一篇。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

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柳公权不相信,他悄悄给家里人留了纸条,就独自往华京城去了。柳公权一进华京城寿门,见北街一颗大槐树下挂着个白布幌子,上写“字画汤”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笔法雄健潇洒。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去看,不禁惊得目瞪口呆。只见一个黑瘦的畸形老头,没有双臂,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右脚夹起一支大笔,挥洒自如灿在写对联。他运笔如神,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看客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这才知道卖豆腐的老汉没有说假话,他惭愧极了。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中国名人事迹范文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92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58位用户喜欢。

开放的科研

从这年10月,袁隆平他们开始到气候炎热的云南和海南去南繁。

遍寻资料,他发现海南的野生稻资源最多,所以,1970年秋天,几个人的科研小组又到了海南岛崖县的南红农场。

这时候刚好《人民日报》发表《农业学大寨》评论,后来袁隆平得意地说,"在外面搞科研,成了“逍遥派”,两头都不管。"

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上了袁隆平的课,就意识到农场附近的"假禾",很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野生稻。它们一大丛匍匐着,穗粒又小又少,一碰就掉,看起来就像野草。他约了袁老师的助手李必湖一起去辨认,然后挖回了一兜雄花异常、花药细瘦没开裂的稻穗。

这株被取名"野败"的野生稻后来成了所有杂交稻的母本。

1971年初,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又组织了一个全国性协作组。3月下旬,全国18个科研单位的一百多名农业科技人员都来到了南红农场。

此时"野败"的杂交第一代正在抽穗,还没有人知道其科研价值,但袁隆乎却毫无保留,把"野败"材料分送给大家做实验。

"他这个人做什么都很坦荡,最恨那种保守、自私的做法,"湖南农学院教师罗孝和也是1970年才进入这个科研小组的,他发现,袁隆平从来不搞"山头","只要表现出对课题感兴趣,他就欢迎,给外单位的讲课也一点都不保留"。

人多力量大,很快,在用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上万次回交转育后,结果,湖南组和江西组、福建组都培育出了几个优良的不育系和保持系。

1974年,袁隆平育成中国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经试验种植,两季水稻产量都比常规水稻增产30%以上。

随后,他又设计了父本与母本分垄间种的栽培模式,还创造出用竹竿"赶花粉"的土办法,将种子产量从亩产5.5公斤提高到40公斤以上。

1976年是很特别的一年。稻田边的广播里,不时播出周恩来逝世、唐山大地震、毛泽东逝世等大事件。稻田里面,稀稀疏疏的杂交水稻却长出了粗壮饱满的颗粒。这年,全国大面积试种,208万亩杂交水稻,增产20%以上。

杂交稻面积开始急速推广,到1998年,全国有一半的稻田都在栽种杂交稻。

等到1981年6月,推了一个光溜溜的__头的袁隆平上了北京,领了我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特等发明奖。

张桂梅感动中国事迹概括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58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93位用户喜欢。

一名女老师,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现状,从无到有,四处“化缘”,曾被人误认为骗子,被人放狗咬,经过多方奔走和政府扶持,终于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女生的高中;一个患有骨瘤、肺气肿、小脑萎缩等多种疾病的小老太,坚守贫困山区办学12年,总共走出了1600多名学生,让她们飞出了大山,考上理想的大学。2019年毕业的118名学生中,109个达到本科线,其余学生也都上了专科,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她就是被誉为“燃灯校长”的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张桂梅老师。

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平凡的生命如此神奇呢?我个人认为,这是她对党的教育事业至忠至纯之心付之于行动的结果,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无私心,无杂念,专注于一件事,千锤百炼,锲而不舍,谓之精;有担当,有行动,言行合一,至死不悔,谓之诚。世事纷繁,欲海无涯,红尘俗事,纷至沓来。张桂梅老师,如一盏明灯,照亮的不仅是大山女孩们的梦,更是在无尽的选择中挣扎的人们的一道光,尤其是我们当代老师永远的楷模。当代教师面临更复杂的教育环境和不容乐观的教育形势,我们急需凝炼出一颗精诚之心,才能不迷茫,勇往直前。

一名当代教师,拥有精诚之心,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日复一日辛勤地备课改作业,难免枯燥;年复一年在讲台上声嘶力竭,难免让人倦怠;一次一次地面对孩子犯同样的错,难免心烦意乱。这需要强大的精神力,才能始终保持那颗“一切为了孩子”的初心,才能“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对学生如初恋”。63岁的张桂梅老师,她仍每天坚守在校园做着“老动作”。每天清晨5点15分,她都会准时从学生宿舍的床上爬起,坐着宿管员的电摩来到教学楼,在学生到来前,把每层楼的灯一一打开,照亮学生的上学路。白天上课时,她要把课堂都转一遍,确保学生认真听讲。她在食堂督促学生抓紧吃饭,省出时间学习。学生上课走路稍慢一点,她都会举起小喇叭一顿催促。直到深夜12点多查完宿舍,学生入睡,她才回到宿舍休息。张桂梅老师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心如有一点不精,一点不诚,只怕很难坚持到现在。

一名当代教师,拥有精诚之心,才能安心教学,以教书育人为乐。一个人,能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是很幸运的,一个人的工作恰好是他喜欢的,那是幸运中的幸运了。一个自己都不喜欢教育事业的教师,是很难真正做到以身作则,用言行去正面影响孩子的;一个自己都不以钻研教材教法为乐的教师,是很难做到业务上的精纯的。我曾问涟水学校名师陈璐飞老师:“你开始接手的生源并不十分优秀,但你却神奇地将许多初中毕业生送到了重点高中,很多调皮的孩子在你的教育下成人成才,你是怎么做到的呢?”他说:“要转变一个学习习惯差的孩子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需要老师想许多不同的办法,需要老师付出许多的心血。而我乐意不断地想办法,乐意付出心血,因为我觉得看到一个孩子在我的班上有好的转变,看到他的成绩慢慢好起来,我心里就很快乐。”多么朴素的话,大道至简,这又是多么让人醍醐灌顶的一句话呀。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张桂梅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为张桂梅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证书。她是我们教师的楷模,也是各行各业的楷模。让我们向张桂梅老师学习,拥有一颗至精至诚之心,在各自的岗位上,不再彷徨,扎实工作,埋头苦干,为自己、为他人点亮一盏心灯吧!

中国现代名人鲁迅相关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38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35位用户喜欢。

鲁迅先生出生于官僚地主家庭,原本是个不愁吃穿的“小公子哥儿”,但13岁那年,远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最终家境败落下来。

在败落困顿中,鲁迅先生看清了人世间丑恶的面目。父亲辞世前,人们还带着羡慕的眼神看着鲁迅。可惜,人走茶凉,父亲因为庸医的医治遗憾的离开人世后,彼此间竟只剩冷眼相待,避而远之。那时他便明白,曾经的关怀备至,都只是那些人为功名利禄前来恭维,以表“孝心”、“关心”罢了。

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父亲的离开成了鲁迅先生永远的痛。父亲的辞世,世态的炎凉让鲁迅先生失望至极。于是他远赴外地求学,以求日后可以救助更多像父亲这样的人。多年以后,鲁迅先生还非常沉痛地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家境的败落,给鲁迅先生的童年填充了些灰暗的色彩,短暂的不幸并未让这个少年失去生活的方向,反而,他迎着眼前的不幸,树立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想想自己,无比惭愧,每每挫折来临,就逃避哭泣,动摇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最新中国名人事迹材料(16篇范文)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山西太原出了个的学问大家,他的名字叫闫百诗。然而,这样一个彪炳史册的天才,小时候却是个笨得出奇的孩子。课堂内,先生教的文章聪明的孩子早就会背了,一般的也朗朗上口高声诵读了,而他还念不成句呢!得念到上百遍才能连贯地读下来。先生心里清楚得很,这样的资质念到老也是白搭,因此也就不怎么管他。雪上加霜的是,他身体还不好,简直就是个病秧子,动不动就请假了。他的母亲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中国信息

  • 中国古代名人事迹作文(16篇范文)
  • 中国古代名人事迹作文(16篇范文)96人关注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 ...[更多]

  • 中国历史名人事迹(16篇范文)
  • 中国历史名人事迹(16篇范文)89人关注

    王昭君:中原最美的和平使者为了民族,为了国家,她甘愿牺牲自我,舍小家为大家,她的出塞换来了六十余载的和平。昭君让人们铭记的不仅是她的如花美貌,更是她的无畏付出。长 ...[更多]

  • 张桂梅感动中国事迹概括(16篇范文)
  • 张桂梅感动中国事迹概括(16篇范文)86人关注

    “一个人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老师数十年如一日,一息尚存,志向不改,信念不衰,用自己一片火热的激情点燃了无数贫困家庭的梦想,用一颗赤诚的爱 ...[更多]

  • 中国名人生平事迹介绍(16篇范文)
  • 中国名人生平事迹介绍(16篇范文)85人关注

    夏夜,仰望天空,群星格外璀璨,老人说:这是人间正气与英魂的浓缩,人世的英雄史诗正如这星光铺就的星河,浩瀚无际,源远流长。当朝升日落,星移斗转的那一分,试想英雄何属?当沧 ...[更多]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彭士禄事迹(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彭士禄事迹(16篇范文)82人关注

    他站在起跑线的前沿,沉静自若,信心满满,白云似在他的头顶飘浮,此起彼伏的掌声萦绕在他的耳旁。这是于2018年在夏季举行的亚运会,千万名观众一起翘首而望、神经紧绷的一 ...[更多]

  • 中国名人事迹怎么写(16篇范文)
  • 中国名人事迹怎么写(16篇范文)77人关注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1969年1月开始,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 ...[更多]

  • 中国名人少年事迹(16篇范文)
  • 中国名人少年事迹(16篇范文)75人关注

    文天祥少年正气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 ...[更多]

  • 中国名人事迹心得(16篇范文)
  • 中国名人事迹心得(16篇范文)71人关注

    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后来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可清朝政府对 ...[更多]

  • 中国名人事迹故事(16篇范文)
  • 中国名人事迹故事(16篇范文)71人关注

    1939年,新婚刚刚三周的钱伟长考取了由中英庚款会组织的第七届留英公费生。那年9月2日,途经香港赴英时,他搭乘的去英国的客轮被扣作军用,第一次留学夭折了。那年12月底 ...[更多]

  • 中国著名人物事迹(16篇范文)
  • 中国著名人物事迹(16篇范文)70人关注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