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简短 | 490字 | 3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25人 |
中国历史爱国名人事迹 | 120字 | 3段 | 1分钟 | 1分钟 | 1分钟 | 142人 |
古今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 960字 | 6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85人 |
中国历史名人事迹 | 458字 | 3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57人 |
中国历史爱国名人事迹 | 247字 | 2段 | 1分钟 | 2分钟 | 2分钟 | 294人 |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故事 | 422字 | 3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59人 |
古今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 629字 | 6段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51人 |
中国历史名人主要事迹范文 | 677字 | 4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284人 |
中国历史名人事迹 | 1255字 | 23段 | 5分钟 | 7分钟 | 10分钟 | 237人 |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故事 | 503字 | 8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83人 |
中国历史名人事迹 | 1042字 | 7段 | 4分钟 | 6分钟 | 9分钟 | 243人 |
关于中国历史名人先进事迹大全 | 416字 | 5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11人 |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故事 | 330字 | 3段 | 2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243人 |
中国历史名人主要事迹范文 | 962字 | 7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300人 |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 461字 | 5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288人 |
关于中国历史名人先进事迹大全 | 985字 | 12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38人 |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简短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90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25位用户喜欢。
西汉时,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单于派汉朝叛使、被单于封为丁灵王的卫律前来诱降。卫律说:"苏先生,我从前背叛汉朝归降匈奴,受到单于大恩,封我为丁灵王,拥有数万奴隶,马匹、牲畜漫山遍野。你今天投降了,明天也和我一样富贵,若白白地流血牺牲,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怒斥道:"卫律,你身为汉民,不顾恩义,叛国投敌,你虽然能得逞于一时,最终却逃脱不了天地良心的审判。"
卫律见苏武不屈服,只得向单于报告。单于见苏武很有气节,十分钦佩,更想招降他。于是把苏武囚禁在一个大地窖里,不给饮食,苏武只得嚼雪止渴,用毡毛充饥。后来单于又将苏武移到北海荒无人烟的地方,逼迫他牧羊。北海在今苏联境内的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苏武到了北海,匈奴停止了对他的食物供应,他只得觅野鼠掘草根充饥。在这荒漠上,除了丛生的野草,就是漫天的风雪,终年见不到一个人影。苏武抱着代表汉廷的旄节牧羊,无论坐卧行走都拿着汉节。岁月一天天流逝,节杆上缀的三重旄牛尾都落尽了。
十九年过去了,苏武历尽艰辛,终于回到自己的祖国。他出使还是壮年,及至归国,头发胡须全白了。岁月改变了他的容颜,却改变不了他忠于祖国的赤子之心。
中国历史爱国名人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0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1分钟,慢速需要1分钟,有142位用户喜欢。
华罗庚立志回国
着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
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古今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60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85位用户喜欢。
东汉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刘关张桃园结义之后,刘备广招贤能异士,于是便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请隆中诸葛的故事,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正表明了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继续往前赶路。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张飞、关羽竭力劝阻。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你。”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
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刘备见了诸葛亮,说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访,今日如愿,实是平生之大幸!”诸葛亮说:“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叫我过意不去。亮年幼不才,恐怕让将军失望。”刘备却诚恳地说:“我不度德量力,想为天下伸张正义,振兴汉室。由于智术短浅,时至今日,尚未达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刘备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使诸葛亮很受感动。于是诸葛亮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怀着统一全国的政治抱负,离开了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历史名人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8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57位用户喜欢。
王昭君:中原最美的和平使者
为了民族,为了国家,她甘愿牺牲自我,舍小家为大家,她的出塞换来了六十余载的和平。昭君让人们铭记的不仅是她的如花美貌,更是她的无畏付出。长安花红,雁门沙黄,只有那南归的雁群知道昭君是怎样放弃一生荣华换来大汉半世和平,只有那朔北的长风知道悠悠羌笛背后是昭君怎样绵长的相思和无悔的抉择。
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公元三十六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昭君为南郡首选,抵达京城却无缘面君。公元前三十三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她肩负着汉匈和亲的重任,别长安,出潼关,度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抵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盛大欢迎。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昭君慢慢地把中原文化传给匈奴,使匈奴和汉和睦六十多年。“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历史记载了那一段时期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昭君死后,葬在大青山,匈奴人民为她修墓并奉为神仙。她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
中国历史爱国名人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47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294位用户喜欢。
李宗仁的民族情
1955年,李宗仁在美国公开提出反对“台W,托管”和“T湾,独,立”,主张国共再度和谈,由中国人自我解决中国的事情。1965年7月,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下,李宗仁冲破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干扰,摆脱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暗杀,毅然回到祖国,他声明:“期望追随我全国人民之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并欲对一切有关爱国反帝事业有所贡献。”他还期望留在台湾的国民党人,凛于民族大义,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完成国家最终统一做出贡献。分析: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李宗仁先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民族大义,将永远激励着为统一大业而奋斗的人们。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故事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22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59位用户喜欢。
这位在近代中国画坛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起步晚,基础差。齐白石从小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这个时候所有人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获得一连串的荣誉。
齐白石什么时候可以称的上"成"字不太好说,我想在他中青年的时候已经小有名气,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在56岁后开始大胆突破自己,转变画风后才从此声名大振。
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 术家"称号。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1957年,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同年9月16日谢世。卒年95岁。
古今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51位用户喜欢。
古代名人励志奋斗的故事:《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古代名人励志奋斗的故事:《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古代名人励志奋斗的故事:《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中国历史名人主要事迹范文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7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84位用户喜欢。
张良
张良常常出游外地,访贤求师。有一天,他散步走到一座桥旁边,看见桥头上坐着一位胡子全白了的老人。
老人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脚尖勾着鞋不停地晃动。张良觉得好笑,就多看了他几眼,老人见张良瞧自己,忽然一抬脚,把鞋甩到桥下面去了。老人对张良说:"喂!你去,把我的鞋捡上来!"张良听了,心里很不高兴,可再一看,老人胡子、头发都白了,又挺可怜他,就强忍住性子,把鞋捡了上来,送到老人跟前。谁知那老人又把脚往前一伸说:"你给我穿上。"张良还是忍住性子,便蹲下来,替老人穿上了鞋。老人笑了笑,慢慢地站起来,什么也没说,大摇大摆地走了。张良望着老人背影,觉得很奇怪。他刚转身要走,老人又回来了,对他说:"你这个小家伙不错,我愿意教你学点儿本事。五天以后的早晨,你在这儿等我。"张良连忙答应了。第五天早晨,他刚上桥,就见老人已经站在桥上了。老人生气地说:"你怎么让我老头子等你呀?这样可不行。要想学,再等五天吧!"又过了五天,张良一听鸡叫,就起身往桥上去,可老人又先到了。他只好认错。老人瞪了他一眼说:"你要真想学,过五天再来。"说吧,拂袖而去。盼到第四天,到了晚上,张良连觉也没睡,半夜就到桥上等着。过了一会儿,老人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张良迎上前去,见了礼。
老人高兴地说:"年轻人要学本事,就得这样啊!"老人从怀中取出一卷兵书,递给张良说:"你好好读这部书,将来准能成就大事业。"张良接过书,道了谢,还想再问些什么,老人转过身,头也不回地快步走远了。从此,张良专心致志地钻研这部兵书,最终成了一位有名的军事家。
中国历史名人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55个字,有2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37位用户喜欢。
聂海胜的故事
“不行,不能去。”1998年,中国第一个航天员大队在北京航天城宣告成立。
顺利通过选拔的聂海胜,最终在部队家访时,被蒙在鼓里的妻子聂捷琳发觉。
想想1986年的“挑战者”号,升空70多秒便发生爆炸的航天事故,妻子聂捷琳如何也不肯接受丈夫去挑战未知的危险。
工作人员望着始终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夫妻二人,“可以再给你们一些考虑时间,想通了就给部队回电话。”家访人员只好起身道别。
妻子聂捷琳送走工作人员,一改和悦之气,对着聂海胜一通怒怼,“我坚决不同意你去北京,更不准你当宇航员。”
向来温文尔雅的聂海胜,这次却不依不饶,为坚持圆自己的航天梦:“你可以不去北京,但我要去。”
眼见争执无果的妻子聂捷琳,最终下了最后通谍:“如果你执意要去北京做宇航员,那咱们就离婚”。
本想压压妻子心头怒火的聂海胜,猛然被妻子冷不定甩出的“离婚”这出“杀手锏”给弄得措手不及,只得用耍赖的语言搪塞“我坚决不离婚,我也一定要去北京当宇航员。”
聂海胜对妻子暂收锋芒避而不谈宇航员话题,展开温情攻势,同妻子散心聊天,陪下馆子……不动声色中的妥协。
二目相对,笑意盈盈,妻子全然无戒备之心时,聂海胜不失时机,重提旧事:“老婆,我自小的飞天梦,现在终有上天探索宇宙的机会,来之不易,机遇难求,再说,如今的科技发达,太空也是有安全保障的……”
温情的感化,丈夫对航天事业的执着,趁妻子聂捷琳瞬间点头应允之时,聂海胜第一时间拨通了部队的电话,表明了自己的心愿。
看着丈夫喜不自胜的表情,妻子聂捷琳打趣自己难抵丈夫的“糖衣炮弹的诱惑”!
如愿步入宇航员之列的聂海胜,妻子成了自己最忠实的大后方,妻子勇挑照顾家里老小的重任,丈夫聂海胜除电话一诉相思之外,还特邀妻子观摩航天员训练(专为航天员家属开放)。
面对如此难得与丈夫航天事业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心有不忍的妻子聂捷琳却退却了,显示屏上:高速运转的离心机,丈夫脸部肌肉被甩的严重扭曲变形……
妻子聂捷琳心疼的眼泪再也难抑……训练结束时的轻轻拥抱,却是丈夫聂海胜最大的心理安慰。
为了不拖丈夫的后腿,做好丈夫的坚强的后盾,妻子聂捷琳恶补航天医学知识,尽管内心百般挂牵,在神六起飞之际,妻子聂捷琳对丈夫的叮嘱化作简单的“万事小心”,让丈夫轻装上阵……
“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再去。”飞天梦对宇航员来说,也许平生只有一次,但丈夫聂海胜从不放弃自己再次冲天的梦想。
为了不影响丈夫的航天员选拔,一家人为共同配合聂海胜克服体重超标,双休归家的聚餐桌上,特意撤掉了高脂肪食品,豆制品、牛肉成了家人的主餐。“为了爸爸减重,全家运动员上阵”女儿毫无怨言地自嘲打趣!
2013年,聂海胜入选天宫一号,会同张晓光、王亚平合力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任务。
2021年6月16日,聂海胜再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务组,并且委以指令长重任,已是三冲太空。
57岁再次登顶蓝天的聂海胜,是中国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位航天员。2022年,天宫课堂,聂海胜再次显身,“我的成绩里,老婆占一半以上的功劳。”
为圆太空梦,夫妻共赴飞天路上,丈夫航天事业的执着,妻子无怨无悔地力挺,神舟飞天的背后,是一个个蓄势待发的航天人的默默发力,致敬航天人!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故事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3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83位用户喜欢。
唐太宗是封建帝王中少有的明君。他心胸宽广,能够虚心接受大臣的劝谏。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被传为美谈。
贞观年间,国家富裕了,边境也安宁了,天下太平,李世民对自己的功业有些陶醉,想效法古代圣君,去泰山封禅。封禅是一件大事,必定劳民伤财,大臣魏征认为太宗好大喜功,便极力反对。李世民问魏征:“朕要你凭良心说,朕对天下功劳大不大?”
魏征点头回答道:“大!”
太宗有点得意地问:“那么,你为何反对朕去泰山?”
魏征说:“陛下治乱世,安天下,刚刚才开始,百姓还没得到足够的好处。天下是安定了,但还未曾令人满意,如今仓廪还空虚,丰收的粮食仅够消耗罢了。由于这些原因,现在还不是封禅的时候。”
太宗听完魏征的话,认为有道理,就取消了封禅泰山的计划。还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一只鹞鹰,非常喜欢,爱不释手。他正玩得高兴,远远地看见魏征来了,赶紧把鹰藏在了怀里。
魏征和他谈论国事,很长时间才告退。等他走后,李世民拿出鹞鹰,发现它已闷死了。这件趣事反映了李世民对贤臣的尊重态度。
后来,魏征去世,李世民悲痛地说:“一个人用铜做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做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中国历史名人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42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43位用户喜欢。
忘记打柴的艺术家
齐白石,著名国画家,1864年生,湖南湘潭县人,在中国美术史上有卓越的贡献,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曾获德国艺术科学院院士荣誉奖和1955年国际和平奖金。
齐白石毕生为钻研国画竭心尽力,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他融合并继承传统写意画和民意绘画的表现手法,形成了独特不群的艺术风格。他擅长作花鸟虫鱼画,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练质朴,色彩鲜明热烈。他善于把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还 画山水、人物,亦能诗文和篆刻。他在诗文篆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齐白石是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在中国美术史上有卓越的贡献。他继承了中国绘画的现实主义的传统,发挥了形神兼备的特色。由于他出生在劳动者家庭,他的作品多取材于人民日常生活相接近的自然风物,具有健康、朴素的色彩。他主张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他的篆刻初学浙派,后多取法汉代凿印。布局奇肆补茂,单刀直下,劲辣有力。
齐白石的父亲是一个老实人,平日安分守己,不走一步歪路,不说一句怪话,见了人规规矩矩,做起事来实实在在。齐白石的母亲既勤劳又贤慧,既会操持家务,又很孝顺父母。公公婆婆常常夸奖儿媳妇心灵手巧。这样的家风很利于齐白石的成长。
齐白石幼年非常聪明,4岁时,就学会了数百字。那是祖父用炭画在地上教给他的。六七岁时,齐白石在外祖父的坐馆里读了半年书。这以后,他就失学在家,帮助家中挑水、打柴、浇菜等,干着不少杂活。劳动的余暇,齐白石抓得很紧,出去放牛打柴,总是带上书本,抽空自学。有一次,他读书着了迷,把砍柴之事忘了。天黑到家,怜爱孙子的祖母一顿责备:“你好学,可惜来时走错了人家。”从此,齐白石上山就先砍柴,捡足粪,再取出书来看,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趁牛吃草的时机,跑到邻村的外祖父家去请教。虽然没有良好的学习条件,但困难从来没有难住勤奋上进的齐白石。除去读书、写字,他最大的兴趣就是画画。山清水秀的乡村景色,妙趣横生的小说插图,都是齐白石绘画的题材。画画用的纸是从旧账簿上撕的,笔墨是家里以前剩的。
父亲看见齐白石身体单薄,做不成扶犁掌耙的好手,就想让他学习养家糊口的手艺。经过多方说情,托人荐举,齐白石开始在一个老木匠门下学艺。起初,他干些杂活,后来专学雕花的工匠活计。这自然用得上画画的技艺。他与师傅一起钻研,改进刀法,创新了不少花样。苦学两年,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青年木匠出师了。一出师,作为长子,便责无旁贷地挑起供养家庭生活的重担。他每次外出做工,都把有限的工资全部交给母亲,而每过一处,都留下手艺高强的声誉。
关于中国历史名人先进事迹大全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1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11位用户喜欢。
宋濂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学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故事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0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43位用户喜欢。
孟子的母亲十分注重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影响作用,孟子小时候,孟母为了能使他受到良好的教育,曾先后迁居三次。
据说,孟母起初带着年幼的孟轲,住在一所公墓附近。孟轲看见人家哭哭哀哀地埋葬死人,他也学着玩。孟母见了,说: '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不合适!"很快把家搬到了一个集,市的附近。在新家附近,孟轲看见商人们自吹自夸地卖东西赚钱,觉得很有趣,便又学着玩。孟母看在眼里,心里想道: '不行,孩子住在这里也不合适。"于是,她又寻找迁居的合适地方,很快将家搬到了靠近学堂的地方。在这里,孟轲不久就开始学习礼节,提出上学的请求了。孟母这才高兴地说:"这里才是适宜我儿居住的地方。"于是,便在这里住了下来。
后来,孟子果然未负慈母心,成了有名的学者和思想家。
中国历史名人主要事迹范文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62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300位用户喜欢。
刘备
东汉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刘关张桃园结义之后,刘备广招贤能异士,于是便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请隆中诸葛的故事,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善于网罗人才的刘备闻知,高兴地说:“我需要这样的人才!”并表示哪怕山高路远,行走不便,也非亲自去请他不可。
深冬的一天,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到隆中邀请诸葛亮。谁知诸葛亮恰好不在家,刘备只好扫兴而归。
刘备回到新野,不断派人到隆中打听诸葛亮何时在家。当打听到诸葛亮外出已经回到家时,刘备当即决定二请诸葛。这时,张飞不以为然地说:“一个平民百姓,派个武士把他叫来就得了,犯不着让你一再去请。”刘备说:“诸葛亮是当代大贤,怎么能随便派个人去叫他呢?你还是痛痛快快地跟我去吧。”刘备说服了张飞,叫上关羽,三人骑马直奔隆中而去。
这一天,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冷得实在教人难忍。张飞对着刘备大嚷:“我等何苦找此罪受!不如等天晴再说。”刘备却说:“贤弟,咱们冒此大风雪,不怕山高路远,去请诸葛,不正表明了我们的一片诚意吗?”三人继续往前赶路。不料,这一次刘备又未见到诸葛亮,只好写了一封信托诸葛亮的弟弟转交,说明来意,并表示择日再访。
第二年春天,刘备更衣备马,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张飞、关羽竭力劝阻。关羽说:“我们两次相请,都未见到他,想必他徒有虚名,不敢前来相见。”张飞更是带着轻蔑的口吻说:“我们已仁至义尽,这次只需我一人前往,他如若不来,我就将他绑来见你。”刘备连忙说道:“不得无礼,没有诚意哪能请到贤人呢?”
刘备三人飞马直奔隆中,来到诸葛亮的草庐前。此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唯恐打扰诸葛亮,不顾路途疲劳,屏声敛气地站在门外静候,直到诸葛亮醒来才敢求见。刘备见了诸葛亮,说道:“久慕先生大名,三次拜访,今日如愿,实是平生之大幸!”诸葛亮说:“蒙将军不弃,三顾茅庐,真叫我过意不去。亮年幼不才,恐怕让将军失望。”刘备却诚恳地说:“我不度德量力,想为天下伸张正义,振兴汉室。由于智术短浅,时至今日,尚未达到目的,望先生多多指教。”刘备谦虚的态度,诚恳的情意,使诸葛亮很受感动。于是诸葛亮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怀着统一全国的政治抱负,离开了隆中茅庐,出任刘备的军师。他忠心耿耿地辅佐刘备,为“三国鼎立”局面的确立,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6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88位用户喜欢。
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
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经典语句)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
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
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样轻松自如,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关于中国历史名人先进事迹大全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85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38位用户喜欢。
狄仁杰年轻时,生得面如冠玉,眉清目秀,相貌英伟。赴京应考途中投宿旅店,夜静灯下读书,突然一位美艳少妇来到他房里,原来是旅店主人的媳妇,结婚不久,丈夫去世,日间见狄仁杰俊秀非凡,春心澎湃难以克制,候至晚间以借火为由向狄仁杰挑情,不料狄仁杰虽然知道她的来意,却丝毫不动心,而且友善地说:“见你如此艳丽动人,使我回忆起老和尚的话。”少妇好奇地追问是甚么话,狄仁杰借机开导她说:“赴京前在寺中寄居读书,寺中老和尚见我相貌,曾经警戒我说:你相貌堂堂,将来必定显贵闻达,但是须要谨记,千万不可贪色犯淫,前程尽毁”。
我说:“艳女美色,是人人皆喜爱,如何能够遏止这种欲念呢?老和尚教导我说:“当你见到美貌艳姿,淫念冲动之时,如果将美女想象为吸血的狐狸精、毒蛇鬼怪;将她秀丽的面貌想象作害了大病既黄且瘦,犹如鬼脸一般;将迷媚的粉脂,想象作人临死的时候,面目青黑,七孔抽搐那样的丑恶难看;将诱惑人的窈窕丰姿,想象作感染梅毒溃烂,那恶臭的浓血,引来了无数的苍蝇,令人掩鼻疾走;一旦与她交合,不仅被吸取精血,精气枯竭,且百病交侵,受尽病魔折磨”。
倘若能这样设想,淫念欲火就会静止得如清凉的寒冰了。老和尚的教诲,我一直谨记于心。所以刚才初见你那撩人动情的丰姿艳容,正当欲火冒升之时,老和尚的话立刻在耳边响起来,炽热的欲火即刻下降。你能够励志守节,乃难能可贵,切勿因一时的冲动,而败坏你的名节,况且你上有年老的公婆,下有年幼的儿子,都需要你一人承担照顾,如果与我通奸,随我而去,公婆、幼子将顿失依靠。
古代妇人守节美德为世人称颂,例如韩久英,因恐怕遭色贼奸淫,而持刀割去自己的鼻子;又如高仲举的夫人逢淫贼,用镜柄刺双目,毁容以保贞。还有其它许多节妇为保贞节,有的投井,有的以热油烫面毁容,以种种方法确保洁白身躯。少妇听了狄仁杰这番话之后,感动得流泪满面,拜谢说:感谢恩公大德,不但保全我的贞节,又教我遏欲的方法,从今以后,一定心如止水,冰清玉洁,坚守妇节,以报恩公今日教诲。然后再三拜谢而别。
狄仁杰为此事,作诗曰:
美色人间至乐春,我淫人妇妇淫人
色心狂盛思亡妇,遍体蛆攒灭色心
后来这位少妇,坚守妇节,而显名邻里,为人称颂。
狄仁杰赴京应考,高中状元,官至宰相,辅助唐朝安邦定国,爱民如子,处处毁淫书,提倡伦理道德,成为历史上着名宰相,留芳万世。
后人有诗盛赞狄仁杰:
己身守志避邪缘,尚勉孀姬节要坚;
切戒一时云雨娱,名留万载感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