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生事迹 | 1865字 | 20段 | 7分钟 | 11分钟 | 15分钟 | 151人 |
张桂梅感动中国颁奖词及事迹 | 379字 | 7段 | 2分钟 | 3分钟 | 3分钟 | 262人 |
张桂梅人物事迹和精神感悟 | 1929字 | 17段 | 7分钟 | 11分钟 | 15分钟 | 258人 |
张桂梅校长的感人事迹实用 | 1093字 | 6段 | 4分钟 | 6分钟 | 9分钟 | 171人 |
云岭楷模张桂梅事迹简介 | 321字 | 2段 | 2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180人 |
张桂梅简短事迹 | 768字 | 4段 | 3分钟 | 5分钟 | 6分钟 | 252人 |
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范文 | 797字 | 11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08人 |
张桂梅事迹感悟 | 847字 | 5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29人 |
张桂梅老师事迹的启示 | 856字 | 6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94人 |
张桂梅事迹作文素材 | 593字 | 3段 | 2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208人 |
大作文素材张桂梅校长感人事迹 | 1632字 | 2段 | 6分钟 | 9分钟 | 13分钟 | 149人 |
张桂梅简短事迹素材 | 1075字 | 16段 | 4分钟 | 6分钟 | 9分钟 | 272人 |
张桂梅感动中国颁奖词及事迹 | 1726字 | 12段 | 6分钟 | 10分钟 | 14分钟 | 286人 |
“燃灯校长”张桂梅个人事迹 | 554字 | 7段 | 2分钟 | 3分钟 | 5分钟 | 123人 |
张桂梅事迹和精神征文 | 532字 | 4段 | 2分钟 | 3分钟 | 5分钟 | 186人 |
女子学校校长张桂梅事迹简介 | 843字 | 8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28人 |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生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65个字,有2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151位用户喜欢。
那是大约20年前的一天。山路边坐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手里拿着镰刀,身边放着一个破草筐,呆呆地望着另一座山头。张桂梅看见了,走过去问她:“你怎么了?”女孩回答:“我想读书,但是家里没钱,给我订婚了,收了彩礼要让我嫁人。”张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试着劝返,说:“你们只要把孩子交给我就行,学费、生活费都不用你们管了。”可即使这样,女孩的母亲仍坚决不同意孩子回校读书,甚至以死相逼。张桂梅无奈,只好把女孩留了下来。
怎么样才能救救这样的女孩子呢?这个难题久久萦绕在张桂梅心头。
当时的张桂梅,已经是华坪县出了名的“好老师”,还兼任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是数十名孤儿的“妈妈”。
当老师,张桂梅发现“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她们不读书的理由多种多样:为了给弟弟交学费,姐姐被父母勒令退学回家干农活或外出打工;因为收了彩礼,十几岁的小姑娘也要准备嫁人了。当“妈妈”后,张桂梅又了解到儿童之家孩子们的身世,他们的母亲有的因杀死家暴的丈夫而获刑,有的因落后、错误的分娩观念而死亡,留下孤苦无助的孩子。
“培养一个女孩,最少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一个现在看来依然有些“疯狂”的想法在张桂梅心中越来越清晰:“我想为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建一所免费的高中!”
为了这个“疯狂”的梦想,她开始四处奔走筹款,风吹雨淋,被冷落,被唾骂,却只筹得一两万元。直到2007年,赴京参会期间,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采访报道让更多人理解了张桂梅的女高梦。
2008年,在中央和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
华坪女高首届共招生100人。她们大都来自山区,多数没有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还有一些孤儿、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父母残疾的学生和下岗职工子女。但只要是女孩,只要还想上学,华坪女高都向她们敞开怀抱。三年后,她们中有96人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全部考上了大学。自2011年有首届毕业生以来,学校综合排名连续10年位列丽江市一区四县榜首。
华坪女高的时间是以分钟计算的:早上5分钟洗漱完毕,10分钟早读到位,出操1分钟站好队,学生出入教学楼、去食堂、回宿舍几乎都是跑着的。
张桂梅比学生起得早,一个人摸黑爬四楼,把走廊的灯全部点亮;学生跑步的时候,她就在队列边紧紧跟随;学生打扫校园时,她已经第一个来到校门口,拿着扫把和铲子等候。她还总是举着小喇叭喊:“快点儿,快点儿!别掉队!磨蹭什么?”
为什么要把学生在校时间安排得这么满、这么紧?原来,女高的作息时间与其他高中都一样,学生下了课就聚在一起玩耍聊天。可女孩们的话题总绕着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和那个被大山圈起来的小小世界。
必须用一个更大的世界,一种更广阔的精神,将女孩们的心灵充实起来。
华坪女高学生普遍入学基础差,高中不仅要学新知识,还要补之前落下的课;更重要的是,必须让她们知道什么是文明,什么是先进,什么又是现代化。用三年时间完成这一切,不多付出一些、不严厉一些能行吗?
于是,张桂梅不得不化身“爱骂人的张校长”。10分钟早读到位,5分钟打扫校园,她用一个个严苛到分秒的要求,改变着这些女孩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
但华坪女高的学习生活时间安排得再紧张,也从不占用音乐课,与一般高中相比,学生唱歌、跳舞的时间还要多很多。
每天上午10点,是女高雷打不动的红色课间操时间。20分钟里,孩子们先集体背诵《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再唱跳《红色娘子军》等革命歌曲编成的健身舞。2020年,张桂梅听说城里的孩子都在跳“鬼步舞”,也让女高的学生学着跳:“‘鬼步舞’有一个好处就是快,‘快’对她们有帮助,可以提精神”。
回忆起在女高唱过的歌,华坪女高首届毕业生黄付燕说:“那时候日子是苦的,精神是满的。”
女高的学生不留长发,不打扮,她们却总能让张桂梅感到美,感到骄傲。“这个社会里,男女是平等的,女人不是靠妖娆来过日子的,我们要凭着自己的本事和本领过生活。我不希望她们打扮得花枝招展,我希望她们能在庄严中透露出一种美,一种精气神。”张桂梅说。
山里的女孩也能走进最好的学校。办学十多年来,华坪女高已经把上千名毕业生送进大学。她们之中有曾因厌学、贫困、偏远而造成的辍学生和落榜生;她们之中有人只因为是女孩,从出生到长大,爷爷奶奶从没与她说过一句话。但如今,她们考入了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学府,她们读研、读博,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闪闪发光。
她每年都在鼓励女孩们考上更好的学校,她对这些女孩有更高的期待:“我对她们的期望是什么呢?不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学。我希望她们变得更强,有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张桂梅感动中国颁奖词及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79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62位用户喜欢。
“孩子,别哭,有什么困难跟我说。”
11月30日中午,记者刚刚踏进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校门,便看到一名女学生依偎在校长张桂梅怀里哭泣。
这位女孩是华坪女高毕业生吕娜的妹妹,目前在当地一所初中读书。张桂梅在家访时认识了她,并一直支持帮助她上学读书。但女孩因为思念去世的父亲,好几天没有上学。
“想爸爸了就到坟上跟他说说话,要好好读书,不能让爸爸失望。”
张桂梅话音还未落,便从兜里掏出一个信封,塞到女孩母亲手里。信封里装着的,是教育部给她看病的`1万元慰问金。
原来,张桂梅知道女孩母亲一个人供两个孩子读书,经济十分困难,家里的杧果林因为缺水收成也不好,便拿钱给她去修个水窖。通过张桂梅做思想工作,这名学生当天就回到了课堂。
像关心呵护这位女孩一样,张桂梅带领华坪女高守护着每一位学生的未来,建校12年来已累计把1804名女孩送入大学,点亮她们的人生梦想。63岁的张桂梅,被学生亲切地称作“张妈妈”。
张桂梅人物事迹和精神感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29个字,有1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258位用户喜欢。
忠诚执着守初心,无私奉献担使命。6月29日,省委宣传部在昆明举行“云岭楷模”专场发布会,授予张桂梅同志“云岭楷模”称号,大力宣传弘扬她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格,激励全省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向她学习,凝聚万众一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斗志。
1974年10月,张桂梅响应党的号召,随姐姐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此后的时间里,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
1996年,丈夫去世后不久,张桂梅放弃了大理优越的工作环境,申请调到深度贫困山区华坪县。来到华坪后,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在全县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并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语文和政治课教学任务。
1997年4月,她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已经像5个月胎儿那么大,需立即住院治疗。但为了不耽误初三毕业班的教学进度,她偷偷把检验结果藏起来,继续坚持站在讲台上,直到7月份把4个班的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住院接受手术。手术后,医生反复叮嘱,一定要静养6个月以上,可仅仅24天之后,张桂梅又站在了她热爱的讲台上……
1997年8月,张桂梅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入党20多年来,她始终爱党、护党,忠诚于党。
2001年,张桂梅一边在民族中学当老师,一边兼任“儿童之家”院长,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建院第一天,“儿童之家”就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仅有两岁,最大的也才12岁。
2003年,张桂梅送走了一个特殊的班级。这个班有的学生转校,有的学生辍学回家,有些男孩子还在网吧过夜,老师们对这个班都失去了信心,纷纷要求调离。随着中考临近,张桂主动请求接下这个班,担任班主任。她横下心来,把行李搬进了男生宿舍,和32个男生住在了一起,既当师长又当家长……她的辛劳没有白费,这个班有22名学生的中考成绩在500分以上。
2003年,维持“儿童之家”的资金面临短缺。为缓解窘境,张桂梅到华坪各部门筹措资金,当年暑假又从华坪“转战”昆明,虽然把各种证书、媒体报道都带上了,却仍被很多人认为是骗子,有人还辱骂她、驱赶她。
“求人很丢人,但如果孩子们生活得不好,我这个义务院长更丢人。”筹款期间,张桂梅累了就在路边歇一会儿,渴了就讨口水喝,饿了就啃几口干粮,2003年至2007年的寒暑假,张桂梅在昆明为孩子们筹措到两万多元。对此她说,一切辛苦都值了!
有人说,张桂梅除了一副瘦弱的身躯是自己的以外,她没有孩子、没有亲人、没有家。她却笑着说:“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一颗火热的心,这颗心里面有党、有人民、有学校、有国家、有千千万万的孩子,我什么都有!”
2008年9月1日,在张桂梅的倡导下,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会各界捐助下,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开学了。女子高中是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高中,是践行教育公平的改革先遣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一切费用,同时也在党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开学那天,一些家长放声哭起来,激动地喊出了:“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全社会好心人!”
在女高建校10年中,张桂梅老师先后失去了三位亲人,但每一次,都没能回去看一眼。但即便如此,在募捐中,她还是会遭到一些不解。甚至有次被人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本来就不能很好的保持平衡,自然跑不过恶狗。一番撕咬后,看着被狗撕破的裤腿和流血的脚,想着自己的委屈,她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还有一次,在人群中募捐,被以为是骗子,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口水吐到脸上。张桂梅为了心中那份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默默承受着。
办校10年来,身患重症的张桂梅,与学生同吃、同住,陪伴学生学习。她亲自走访了1527名学生的家庭,还把捐给她治病的钱、奖金和工资,共100多万元捐献出来修建乡村校舍。
女子高中的高考成绩始终保持全市第一名。从这里毕业的八届学生, 全部进入大学的殿堂, 实现了飞越大山的梦想。
参加工作以来,她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用初心和信仰,书写着一名共产党员一辈子对党忠诚、一辈子为民奉献、一辈子坚忍执着、一辈子于己克俭的大爱情怀。她总是以自己的思想、人格、情感、行为和学识起到先锋引领作用。以共产主义信仰为办学教育模式,改革创新锻造了丽江教育史上的奇迹,展示了锐意改革、敢打敢拼的光辉形象。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
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
张桂梅校长的感人事迹实用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9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71位用户喜欢。
2007年1月,一场以向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丽江市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记者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
出生于1957年的张桂梅,年轻时不仅长得非常漂亮,而且性格开朗,能歌善舞,对生活充满憧憬。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庭,夫妻双双在大理市的一所中学教书。但正当夫妻俩沉浸在甜蜜、美好的生活中时,不幸却突然降临到他们的头上,她的丈夫得了不治之症。为了给丈夫治病,她东奔西走到处借钱,能够借到钱的地方都借了,该花的钱都花了,但丈夫的病还是不见好转。1995年,身患癌症的丈夫离她而去,张桂梅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后来,在同事的帮助下,她决心重新振作起来,为了摆脱令她触景生情、伤感悲痛的环境,1996年8月,张桂梅从大理调到华坪,在这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开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新的环境赋予了张桂梅新的生机。来到华坪民族中学后,她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政治课教学工作。她所教的班级有的在前院,有的在后院,相隔100多米,早上、晚上、前院、后院,她来回奔走,天天如此,好像忘记了疲倦,享受着工作的快乐。可就在这时,不幸再次降临到她的头上。1997年4月,张桂梅感觉身体消瘦得特别快,脸也变得特别黑,但肚子却越来越大,硬硬的摸上去像块石头,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结果吓了她一跳,原来肚子里长了一个肿瘤。医生要她马上住院治疗,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但是,想到承担的4个毕业班的学生再过几个月就要参加中考,在这个节骨眼上怎么能扔下他们不管呢!一边是学生的前途,9年的期盼;一边是自己的生命,怎么办?
张桂梅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但这些磨难更加激励起她对生活的爱和希望。想想那些学生期盼的目光,她咬紧牙关,回到学校把检查结果锁进抽屉。这一切,她没有告诉任何人,一直坚持到把学生送进考场才住进了医院。1997年7月,张桂梅做了肿瘤切除手术。手术后,医生要求她必须注意休息,最少要调养半年。可是为了学生,她在手术后的第24天,又走上了讲台。
张桂梅的事迹迅速传遍华坪大地。县政协委员来学校视察,校长在汇报时,介绍了她的情况。听了介绍以后,所有委员马上起立向她三鞠躬,并当场为她捐款6230元。县里召开第八次妇代会,全体代表和县领导都为她捐款。希望她好好治病。对此,张桂梅眼泪夺眶而出:“病无情,人有情,这是一些多好的人啊!”
发生在丈夫和她自己身上的两次磨难,使她想到,人与人之间是多么需要理解、帮助和支持呀!如果没有华坪人民,她的生命将无法延续。她说,她的生命属于华坪,把全部精力奉献给华坪人民。正是由于这种感恩的心态和情怀,张桂梅把人间最伟大的母爱献给了他的学生和那些失去父母而需要帮助的孩子们。
云岭楷模张桂梅事迹简介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21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80位用户喜欢。
在收看了由张桂梅老师担任主讲的《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信仰的力量》后,该堂思政大课令我受益匪浅。张桂梅,原本一名独身无助的女性,却在大山的深处办起一所免费的女子学校,用十几年的时间传递了思政力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有更多类似的事情发生,可并不是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如此坚持不懈、坚守信念的人。
看完节目,我对张桂梅老师油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作为一名研究生,我更要把坚持和信念融入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尽管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在困难面前,我一定要视坚持为信仰。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信念并不是一句空话,我更要立足现实,扎扎实实地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坚定理想信念。以自己小小的力量,去服务社会,服务祖国!
张桂梅简短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68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52位用户喜欢。
“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张桂梅作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扎根贫困地区全身投入教育事业,用生命点滴书写出来的人生故事彰显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魅力。
她坚守初心,对党忠诚一辈子。她响应党的号召,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跨越千里、辗转多地,无怨无悔。她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融入办学体系,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变命运,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华坪县女子高中,是全市第一家党员佩戴党徽上班的`单位。张桂梅让党员在群众和师生面前“明身份”,促使党员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2000年,她在领取劳模奖金后,把全部奖金5000元一次性交了党费。她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渗透在血脉里,在她身上充分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质和至诚至深的家国情怀。
她牢记使命,为民奉献一辈子。40多年来,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张桂梅与孩子们之间有很多故事,每一个都是催人泪下。1997 年 12 月的一天深夜,一个男生突然发高烧,张桂梅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衣,当即把丈夫去世后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给了这位学生,并连夜把他送到医院,替他付了 200 元的住院费。第二天,当学生家长赶到医院,看到已经守候了整整 10 个小时的张桂梅脸色苍白,神情憔悴,这位傈僳族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
她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倾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希望。
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范文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97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08位用户喜欢。
2020年高考成绩出炉后,张桂梅有些不满意。
尽管,这所免费女子高中,已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800多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出大山、走进大学。
“今年华坪女高的高考成绩‘两头’比较突出,600分以上的相对历届较多,但今年达到专科成绩的学生也多,达9人之多,往年就两三个。”张桂梅说。
作为在云南待了大半辈子的东北人,张桂梅对待学生成绩时的“苛刻”,一如她一生的倔强和坚韧。
1974年10月,张桂梅响应党的号召,随姐姐从东北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此后的时间里,她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
1996年,张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不久后张桂梅放弃了大理优越的工作环境,申请调到深度贫困山区华坪县。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在全县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并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语文和政治课教学任务。
1997年4月,张桂梅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需立即住院治疗。但为了不耽误初三毕业班的教学进度,她偷偷把检验结果藏起来,直到7月份把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住院接受手术。
得知张桂梅身患重病,县妇联主席和工委女工委主任同时看望了她。几天后的县妇代会上,全体代表为这个“外来的姑娘”捐款。有人借钱捐款、有人把给孩子买衣服的钱捐了、有人捐了自己回家的路费……县领导说:“张老师,你放心,我们再穷也要把你的病治好。”
手捧着这山乡的情义,张桂梅的泪水夺眶而出:“华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为华坪做些事。”这一坚持,就是20多年。从那时起,张桂梅的生命就和华坪、和教育扶贫连在了一起。
丈夫去世后,张桂梅没有再组建家庭,没有亲生儿女,全身心投入教育和慈善事业。2001年,她一边在民族中学当老师,一边兼任“儿童之家”院长,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2003年,维持“儿童之家”的资金面临短缺。为缓解窘境,张桂梅到华坪各部门筹措资金,“求人很丢人,但如果孩子们生活得不好,我这个义务院长更丢人。”
2003年至2007年的寒暑假,张桂梅在昆明为孩子们筹措到两万多元。对此她说,一切辛苦都值了。
张桂梅事迹感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29位用户喜欢。
她是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十佳师德标兵。2019年10月,云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发出通知,号召全省党员向她学习。
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拜读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和用生命点滴的人生故事,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张桂梅老师事迹的启示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5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94位用户喜欢。
决定号召广大妇女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学习她人民至上心有大我的家国情怀,学习她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发扬奋斗精神,强化使命担当,立足岗位建功,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巾帼力量。
今年63岁的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滇西深度贫困山区,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带领1900多名女孩圆了大学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2020年,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159人才加高考,150人上本科线,她却觉得不满意,和大城市存在差距。她就是这样一个执着坚守认真十年如一日的人。
懂感恩,敢担当,她是孩子们的希望。她说她总想为这个县城做点什么,她做到了。她救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命,她为那些穷困山村的孩子带去希望,但是山区人们的观念十分老旧,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很严重,只是把孩子们养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只有从根源上入手才能解决问题,只有让山里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真正摆脱山区。她想应该让山里的孩子接受教育,并在不懈努力下创办了学校。
有信仰,敢作为,她是孩子们的依靠。为了感恩,为了让更多家庭摆脱贫困,她开启了十几年漫长的走访工作,看着张桂梅娇小的身躯有些许脆弱的面容,很难想象她走访了800多个家庭,带出了1900多个学生,改变了一个女孩一个家庭甚至是一代人的命运。孩子说,只要有她在,就可以安心的学习读书,她就是孩子们最信任的校长。
记初心,担使命,她是新时代的榜样。23年,始终默默无闻的坚守着“培养贫困山区孩子”的初心,她说她把这个初心想的很简单,就想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用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操场里“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几个大字,在青山之间更加醒目,也许正是这样一种信仰,让她坚守着初心与使命,让她守护着一个个贫困家庭的希望。
每一个时代都有值得歌唱的人,每一个小小的信仰都应该用尽全力守护,张桂梅一生都在为孩子们着想,她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她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新时代的年轻人有很多诱惑,也有很多迷茫,只有找到自己的目标,才能不忘初心,实现人生价值,不负入党誓言。
张桂梅事迹作文素材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3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08位用户喜欢。
七一勋章,时代楷模……获得者张桂梅同志,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事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张桂梅同志扎根于教育事业,与时俱进,勇敢克服生活带来的困难,没有被病魔吓退,又出任孤儿院院长,爱学生就如爱自己的子女,将自己的一生都无怨无悔的奉献给了党和教育事业。
张桂梅同志对党忠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舍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绝大部分工资用于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奉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方面无微不至的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
张桂梅同志是共产党员的优秀党员,是人民教师的优秀模范。她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作为一名普通群众,我要学习张桂梅同志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更应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学习她
大作文素材张桂梅校长感人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32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49位用户喜欢。
张桂梅,1977年6月,河汇村村民。在丈夫惨遇车祸身亡后,面对年幼的孩子和年迈多病的公婆,她断然拒绝“好心人”让其改嫁的劝说。最后,签订以“为公婆养老送终”为提前的入赘协议,招夫上门共同孝敬公婆,担当养老抚幼责任,树立了尊老敬老的典范。摆脱丧夫之痛,以单薄的双肩毅然挑起生活重担张桂梅出生于木石镇俭庄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虽然家里经济并不富裕,但却是一个忠孝之家,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她知道了什么是忠孝仁爱。2002年,心地善良的张桂梅嫁到了河汇村,可就在2007年春,一场意想不到的车祸,不仅带走了丈夫年轻的生命。巨大的悲痛让她痛不欲生,一度丧失生活信心,但是看着风烛残年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她顿时清醒过来——“绝不能让丧失独子的公婆整日以泪洗面,无依无靠,即使命运抛给我千斤重担,我也要勇敢地肩负起身为儿媳和母亲的责任。”。
于是,张桂梅掩盖住心内的痛楚,每天早出晚归外出工作,回家后悉心照料公婆和儿子,田间地头更是经常看到她独孤的身影。为了不让公婆看出她的疼痛和艰辛,张桂梅总是面带笑容,于是欢声笑语再次回到这个不幸福的家庭。签订“入赘协议”,坚决为老人养老送终膝下尽孝女人能顶半天,可是整个顶下来,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气,生活十分艰辛。张桂梅的公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自己却又帮不上什么忙,心里十分着急,于是就劝她早日改嫁。可张桂梅死不同意。善良的她想到自己改嫁可以带着孩子走,但谁愿意接受两个不沾亲不带故的老人呢?如今公婆膝下已没有儿子,4个女儿又远嫁外地,谁来照顾他们呢?两老都已经高龄,身体均不好,婆婆王传美有严重的气管炎,公公张茂春腿脚不好,她实在是不忍心改嫁。“就算再苦再累,我也要把这个担子扛起来,这是我应该替丈夫承担的责任。”张桂梅坚定地说。可婆婆王传美看着不忍心,一再劝她:“梅子改嫁吧,你这么年轻,不要因为我们拖累了你,我们不会埋怨你的。”婆婆的一席话让张桂梅泪如雨下,“娘,不要再说了,就是改嫁我也要带着你们。”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张桂梅同意改嫁,但是她有个前提,就是必须招夫入赘前夫家中,一起伺候两位老人,否则她终生不嫁。她的这一要求在整个村子传开来,很多适婚男人听说后打了退堂鼓,然而还是有人被她这份执着的孝心打动了。忠厚老实的刘信听说她的故事后深为感动,他认为张桂梅提的要求恰恰说明她很孝顺,有责任心,于是拍着胸脯答应了。就这样,又一个家庭组成了,婚后,一家五口住在一起。在照公婆的同时,对新的公婆张桂梅同样照顾得很周到。刘信父母深明大义,也非常理解儿媳妇和刘信,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又恢复了恬静幸福。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尽心尽孝感动乡邻在张桂梅家中,刚刚过世的婆婆王传美生前,说起张桂梅和刘信,老人总是赞不绝口:“他们对我们真的很好,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比亲生的还好。”婆婆去世前,每日早晨,张桂梅即便再忙,也会给婆婆梳头,下午回来再晚,也会给老人捶捶肩膀揉揉腿。刘信每晚也会端着酒和菜到老人的房间,与老人边喝酒边聊天,排解他们心中的孤独。可前不久,又一场突来的灾难再次考验着这个历经风雨的家庭。刘信唯一的兄弟也因车祸不幸遇难,留下父母和孩子。面对两边都需要照顾的老人和孩子,张桂梅和刘信谁都没有撇下,为照顾两边的老人,他们经常奔波于山亭和滕州之间。目前,张桂梅和刘信的言传身教,让他们两个幼小的孩子也有了远远超过自身年龄的责任和担挡,不仅学会了料理家务,更学会了如何照顾老人,如何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做一个好人。“她对婆婆非常孝顺,我们村里人都很佩服她。”熟悉张桂梅的河汇村村民于媜说,张桂梅逛街时看到好东西,首先想到给公婆买,每到过年,她都要给公婆买新衣,到了老人的生日,她还要做一大桌菜,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聚一聚。在这个不是靠血缘关系维系的家庭里,他们胜似亲人,其乐融融。如今,刘信到城区务工养家,张桂梅婚生了一个儿子后,重组的一家人在经历风雨之后,又恢复到往日的幸福和甜密。“百善孝为先”张桂梅虽然签订的仅是一张明确责任义务的协议,但它却有力表达了张桂梅孝敬公婆的决心,传承和升华了数千年中华孝道。
张桂梅简短事迹素材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75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72位用户喜欢。
清晨5点15分,张桂梅和往常一样,从女生宿舍的钢架床上爬起,坐着宿管员的电摩来到教学楼,在学生到来前,把每层楼的灯一一打开。清晨5点15分,张桂梅和往常一样,从女生宿舍的钢架床上爬起,坐着宿管员的电摩来到教学楼,在学生到来前,把每层楼的灯一一打开。
10多年来,张桂梅每个上学日都坚持着这个颇具仪式感的习惯。“姑娘们怕黑,提前把灯打开让她们更安心。”她说。
爱人早年病故,张桂梅膝下没有儿女,她把母爱奉献给了女高的孩子。
每逢假期,不管工作多忙,她都要抽出时间去学生家中挨个家访。10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布丽江市一区四县,行程超过10万公里。
有年寒假,张桂梅到华坪县荣将镇家访。在街头,张桂梅一眼就看到高三学生山启燕正在路边卖甘蔗。“都要高考了,不好好在家看书,咋跑来卖甘蔗?”张桂梅生气地问。
了解到山启燕父亲患病、家庭困难,张桂梅经常偷偷给她塞生活费,直到她顺利考上大学。如今,大学毕业的山启燕已成为一名幼师。
张桂梅名下几乎没有任何财产,她没有房、没有车,所有收入都用在了女高的学生们身上,自己一件衣服能穿10多年。
2018年初,张桂梅病危入院,华坪县县长到医院看望她。躺在病床上的张桂梅拉住县长的手说:“我情况不太好,能不能把丧葬费提前给我,我想看着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
我将无我,让信仰的力量传递。
9月5日,华坪女高高一新生端坐在操场上,聆听入学后的第一堂“校课”。每周“校课”,小到学习生活,大到理想信仰,张桂梅都亲自授课。
如今,这堂课让张桂梅愈发感觉吃力。63岁的她站在教学楼前,身形有些佝偻,手指、胳膊、颈背上贴满了止痛膏药。“早上起床时,脚疼得不敢着地。有时我真想不干了,可看着你们,我告诉自己必须坚持。”张桂梅对学生说。
看到有学生抽泣,张桂梅连忙说:“不哭不哭,我答应你们,我会好好的,陪你们读完这三年……”话音未落,100多名新生已哭成一片。
前不久,张桂梅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的活动。丽江市专门设立了“张桂梅教育基金”,所筹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华坪女高发展、补助贫困学生。
让张桂梅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接过她手中的接力棒。受她的精神感召,许多华坪女高的学生大学毕业后,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选择投身艰苦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第一届毕业生。从小穷苦的她,以前愿望是“走出大山、赚大钱”,但女高改变了她的想法。2015年大学毕业后,周云丽考取了宁蒗县城的中学教师岗位。听说女高缺数学老师后,她毫不犹豫放弃了县城工作、放弃了正式编制,来到女高做代课老师,一年后才转正。
“老师老了,我们长大了。”周云丽说,“我们要继续她未竟的事业。”
张桂梅感动中国颁奖词及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26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286位用户喜欢。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第一届毕业生。从小穷苦的她,以前愿望是“走出大山赚大钱”,但女高改变了她的想法。2021年大学毕业后,周云丽考取了宁蒗县城的中学老师岗位。听说女高缺数学老师后,她毫不犹豫放弃了县城工作放弃了正式编制,来到女高做代课老师,一年后才转正。
“老师老了,我们长大了。”周云丽说,“我们要继续她未竟的事业。”
“我一直就在她们身边”
无论在民族中学还是后来的女子高中,教学质量一直是张桂梅最看重的事。
在民族中学时,曾经有一个班令老师们头疼,张桂梅却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她进山找回那些不读书的学生,为看住那些晚上总想跑出去的学生,她把行李搬进男生宿舍,和32名男生住在一起。男生们渐渐承受了张桂梅,感觉“就像在家里,和妈妈住在一起”。但是,男生们不知道,他们粗重的鼾声、梦话和脚臭,常常让张桂梅睡不好觉。她甚至从下午开场就不敢喝水,担忧晚上起夜时学生趁机溜出去。
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在宿舍里铺了两张床,一张自己睡,一张留给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为了随时照顾学生,她睡觉不脱衣服。有个和张桂梅住在一起的学生,始终不肯和她多说话。这期间,张桂梅在食堂打饭时,摔了一跤,肋骨断了三根。她没有住院就又回了学校。每天早晨仍然5点起床,但要靠学生抱起来;夜里很晚睡下,还要忍着疼痛和学生聊会儿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大哭起来,说一定不会辜负张老师。
如今,张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肿块,头上还有骨瘤,她的肺出现了问题,嘴唇经常没有知觉,但她仍然每天拿着小喇叭喊起床,喊吃饭,喊跑步,喊睡觉……“我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一直就在她们身边。”张桂梅说。
为给学生解馋,张桂梅每个月轮流带着学生出去“加餐”。直到有一次,张桂梅去付账时,学生发现她翻遍了所有的包才凑足了钱。学生们这才知道,张老师每顿饭只舍得吃两角钱一份的小菜,每天的生活费仅3元。
假设今年的你39岁,丈夫病故父母离世无儿无女身处异乡,你是选择庸庸碌碌虚度剩下的人生,还是在奋斗之中书写新的人生华章?39岁的张桂梅选择了化悲哀为力量,扎根小城华坪20余载,把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通过爱心倾注到当地的教育事业之中,带着1600多名贫困女学生走出大山,撒播下希望,用责任和担当书写了新时代的“小城大爱”故事传说。
爱心。“我要用有限的生命有限的力量为孩子们多做点事。”朴实无华的语言下,蕴含着张桂梅对山区贫困学生最深沉的爱。她把家访当常态,10余万公里的山路被踩在脚下,成为1500多户家庭走访的“垫脚石”,为的就是减轻“山里人出趟门不容易”的负担,理解到每一个学生最真实的情况,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就是要把一颗爱心融化在群众的心田,尤其是对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要通过日常生活交往,和他们建立友谊,从心底打破隔膜,详细理解掌握他们的真实意愿,在千方百计解决实际困难中,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坚决。“党员在,女高就有办下去的希望。”刚刚成立之初的华坪女高,师资紧缺学生家底薄,被认为是一所“绝对办不下去的学校”。但张桂梅却不信这个“邪”,带着8名老师,其中6名党员,佩戴党徽上课,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把党员老师们内心的澎湃激情转化为坚决信念,造就了独特的丽江华坪“女高精神”,华坪女高也逐渐成为当地学生家长向往的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日渐显著。张桂梅和学校的党员老师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成功需要无比坚决的信念,我们要从她身上汲取精神养分,对于选准了的方向认准了的事,要敢抓敢管敢作敢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奉献。面对接踵而至的各项荣誉,张桂梅始终保持着入党之初的那份初心,把自己微薄的工资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收养孤儿,把70多万元的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一条洗得褪了色的牛仔裤一件很老气的花衬衫一双旧旧的黑皮鞋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是伴随她多年的“行头”,生活非常清苦。她所有的心思都奉献给了自己最热爱的教育事业。对她来说,“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让所有的孩子享受教育的公平”,奉献理所应当。面对“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华民族谋幸福”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以张桂梅这样的典范为标杆,对标对表,学习她们身上无私奉献的品德与情怀,立足本职岗位,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一心一意干好每件工作,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做出我们的奉献。
“燃灯校长”张桂梅个人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23位用户喜欢。
1974年10月,17岁的张桂梅跟随姐姐从家乡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45年来,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贫困山区。
1996年8月,她的丈夫去世,父母双亡、无儿无女的张桂梅黯然神伤,她决定离开伤心之地,调入丽江市华坪县。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教学任务。
一年后,不幸再次降临。1997年4月,她查出患有子宫肌瘤,且肌瘤已经有5个月胎儿那么大,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张桂梅忍着疼痛继续站在讲台上,她不愿意因为自己而影响学生们中考。直到7月中考结束,她才住进医院。打开她的腹腔,医生们倒吸了口冷气:腹腔内的器官全都移了位,肠子已经粘连在后壁上了,取出的肿瘤有两公斤多。
2001年,张桂梅兼任新建的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第一天,儿童之家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两岁,最大的12岁。此后,张桂梅除了上课,还要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这些幼小的孤儿。
儿童之家的工作,让她萌生了创办一所学校、让贫困山区女孩免费接受高中教育的想法。经她到处游说,这一善举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华坪县委、政府协调出土地,省、市党委政府划拨了100万元的办学经费。
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在华坪建成。11年来,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100%,1645名贫困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
张桂梅事迹和精神征文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86位用户喜欢。
张桂梅是一名贫困山区基层教育工作者,她是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也是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坚守贫困地区40多年,她全身心投入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
张桂梅说:“我那个班里几乎都是山里的少数民族,这些学生真的是很穷,他们冬天就穿一两块买的塑料凉鞋,我不知道这个地方怎么会这样,我真想进山里去看看”。山区的贫困刺痛着张桂梅的心,她开始意识到,帮助贫困山区女孩获得教育,才能有效的阻断家庭的贫困,她开始四处奔波筹款,克服种种困难,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
学校建成后,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立校之本,把理想信念作为育人之基,用红色教育树人铸魂,让16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20__年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张桂梅又成了许多孩子的“妈妈”,给予了福利院孩子无私的呵护。福利院孩子吴思思说:“每天晚上妈妈因为工作忙,几乎整天都在学校,但她还是会每天抽时间回来看我们。妈妈每次回来对着我们都是甜甜的微笑,我们就会感觉特别的温暖。”
张桂梅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百名优秀母亲”等荣誉称号。将一片丹心奉献给了她热爱的地方。她说,“就是要解救山里的孩子们,因为我是党的一员,还是想为这片土地做点事”。
女子学校校长张桂梅事迹简介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3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28位用户喜欢。
看过不同栏目的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每一次都很感动,12月11日又看了中央一台的“时代楷模”发布活动,发布云南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委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
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一片真情点燃了无数贫困家庭的希望,用自己的赤诚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学子的人生梦想,用自己真情挚爱,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大爱无私、大爱无声。她以勇者无畏、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续写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在张桂梅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张桂梅同志对党和人民的无比热爱和无限忠诚,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的为民情怀和坚定信仰。其事迹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深化了我们的情感,真可谓感人肺腑、振人心魄、令人肃然起敬。根据省委、市委要求,中心全体老师、党员、妇女都要认真向张桂梅同志学习。学习她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心系群众的高尚品德;
学习她注重学习、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态度;
学习她厉行节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
学习她淡泊名利、牢记宗旨、忠诚于党的优秀品质;
学习她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开拓精神;
学习她坚定信念、执着坚定、无怨无悔的人生追求。在当前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要把向张桂梅同志学习作为重要载体,张桂梅,像一团火、一盏灯、一颗星,燃烧着、闪烁着、散发出爱的光芒,向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引领她们走出大山。华坪女子高中建校以来,张桂梅帮助了1500多名山区贫困学子走出大山,体现了教育扶贫,在她身上,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勇担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她以自己的行动和忠诚诠释基层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展现了新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仁心大爱和大公无私的崇高品质。
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张桂梅同志作为一面镜子,认真开展自我剖析,真正心系学生,心系职业教育,根据现在生源质量问题、社会现实问题,改变一些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