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名人伴我成长事迹 | 1878字 | 33段 | 7分钟 | 11分钟 | 15分钟 | 249人 |
名人伴我成长事迹 | 2265字 | 18段 | 8分钟 | 13分钟 | 18分钟 | 122人 |
名人伴我成长事迹 | 1079字 | 21段 | 4分钟 | 6分钟 | 9分钟 | 202人 |
名人伴我成长事迹 | 2242字 | 17段 | 8分钟 | 13分钟 | 18分钟 | 112人 |
名人伴我成长事迹 | 1107字 | 8段 | 4分钟 | 6分钟 | 9分钟 | 269人 |
名人伴我成长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78个字,有3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249位用户喜欢。
1961年的三月,微风中带着丝丝春意,我家的小房子里却闹翻了天。因为已经42岁的母亲竟然再次怀孕了,而她肚里的那个小生命就是我。
“生出来的宝宝身体可能会很弱,不要冒险,还是拿掉吧。”“科学界研究过,高龄孕育的宝宝,低能的几率要大一些。”一屋的亲朋七嘴八舌,极力阻止我来到这世上。
但不管他们怎么举例子、讲科学,母亲都铁了心——“我的孩子个个都健康、聪明!”就是这样一句充满勇气而坚定的回答,赐予了我生命。高龄孕育和生产的艰辛,母亲默默承受,绝口不提。
我是个特别顽皮的孩子,几乎不可能安静地在一个地方坐上半小时;上课特爱讲话,甚至惹得忍无可忍的老师用胶带封了我的嘴;为了能晚睡一小时,我把家里的钟表全调慢一小时,害得母亲第二天迟到……但母亲并不像其他家长一样对我严厉管教惩罚,反而觉得我非常有趣。
我想,母亲一定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才能如此容忍甚至欣赏孩子的调皮和淘气吧。母亲陪我们玩游戏总是很投入,有次她跟哥哥玩水战,在楼上看到哥哥从楼下经过,就把一盆水全倒在了他头上,两人玩得开心极了,家里却变成了一片汪洋。
曾有个邻居夸口,说他家水池里养了一百条鱼,我们全家都不信。几个孩子趁邻居不在家,将水池的水放干,一条一条地数鱼,只有五十多条!鱼被折腾死不少,气急败坏的邻居到我们家抗议,母亲一面道歉,一面偷笑,因为“数鱼行动”就是她亲手策划并带着我们干的。
和这样的母亲在一起,我们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即便是现在,母亲也和我们打成一片。
幼儿园的第一次跨越
母亲的宽容和“顽皮”并非没有节制。一旦与我的成长、未来相关,她就会变得严肃起来,要求也非常严格,甚至没有一点通融的余地。
在这样的教育下,当其他同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我已会背《九九乘法表》和古诗词了,我并不热衷于撒娇,我渴望长大。记得那一天,母亲告诉我:“明天送你去幼儿园。”我兴奋地在床上蹦跳着,仿佛一入学就是大人了。
刚去幼儿园的几天,一切都很新鲜,连糖果都比家里的好吃,还有这么多同学一起玩儿。但好日子没过多久我就腻了,吃点心、唱儿歌,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就足够了,但我们每天都重复着吃呀唱呀,我连做梦都是听腻的儿歌……我跑回家,大声宣布:“我不上幼儿园了行不行?我要上小学。”
母亲问我:“怎么了,幼儿园不好吗?”
“太无聊了,老师教的东西也太简单了。”我一股脑地倾诉着。
“你才五岁,再读一年幼儿园就可以读小学了。”
“让我尝试一下好吗?下个月私立小学有入学考试。如果我的能力不够,我就没法通过小学的入学考试;可如果我通过了,就表明我有这样的能力,你们就应该让我去读小学。”
母亲确信我不是一时冲动:“好吧,我明天去学校问问。”
小学入学试题对我来说易如反掌。放榜那天,母亲陪我去学校,一下子就看到“李开复”三个字在第一名的位置闪亮。母亲像个孩子般激动地叫起来:“哎呀,第一个就是李开复,你考上了!”
我也激动地抱住母亲哇哇大叫。那一刻,母亲脸上掩饰不住的兴奋和自豪即便是过了几十年我也记忆犹新。原来,孩子一丁点的小成功都能够让母亲那么骄傲。感谢母亲给了我第一次跨越的机会,让我体会到了大胆尝试、积极进取的成功。
在中国,父母不愿让孩子冒险尝试与众不同的东西,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其实,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心、选择能力和判断力是很重要的。
严厉的慈母
中国人总是把孩子的“听话”当作优点,但我的母亲更希望我学会“讲理”。
考入小学后,我不免得意。每逢父母有朋友来家做客,我都要偷偷告诉他们我有多聪明、多厉害:“阿姨,我已经读小学了!”
“真的吗?你不是才五岁吗?”
“对啊,我跳级考进去的,还是第一名呢!”
“那进去以后的成绩呢?”
“除了100分,我连99分都没见过呢!”
没想到,我刚夸下海口,第二周的考试就得了个90分,而且跌出了前五名。看到我的成绩单,妈妈二话不说,拿出竹板把我打了一顿:“打你是因为你骄傲。你说‘连99分都没见过’,那你就给我每次考100分看看!不只要好好学习,还要改掉骄傲的毛病。别人出自真心夸奖你,才值得你高兴。自夸是要不得的,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懂了吗?”
“知道了。妈妈还生气吗?”
“不气了,要不要躺在我怀里看书?”母亲的气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她每次的处罚都能得到预期的效果——让我永远牢记。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事就是躺在母亲怀里读书。有次考了第一名,母亲带我去买礼物。我看上了一套《福尔摩斯全集》,但母亲说:“书不算是礼物。你要买多少书,只要是中外名著,随时都可以买。”结果,她不但买了书,还买了一只手表作为礼物送给我。
从那时起,我就整天读书,一年至少要看两三百本书。直到现在,书也是我不可或缺的朋友。
42个月的陪读生活
我10岁时,远在美国的大哥回家探亲。他跟母亲抱怨,怪台湾的教育太严厉,小孩子的灵气越来越少。母亲叹了口气:“唉,为了高考,有什么办法呢?”
名人伴我成长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65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8分钟,有122位用户喜欢。
“她是演出了智慧、活出了常识的本心骑士。她甘愿并正在做一个社会化的艺人,而不是一名谐星。她和房价较劲,和市政认真;她和潘石屹争论,和张伟平叫阵;她率直真实、敢说不讳,她让我们看到公众人物的世间关照。”2011年11月,著名喜剧明星宋丹丹获封“2011时代骑士”。一个年过半百的女性艺人如何变身骑士?她做出了怎样的举动得以代言时代?
跟家人较真
宋丹丹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曾担任北京市文联党委书记,母亲是一个美术教师。她是老幺。小时候的宋丹丹在兄弟姊妹当中,是最没有艺术细胞的一个。因为哥哥芭蕾舞跳得好,姐姐又能唱又能跳,唯独她沉默寡言。但这赋予了宋丹丹爱思考、爱总结的秉性,她也想跟哥哥姐姐一样被父母欣赏和重视,当时家里贴满了哥哥姐姐的奖状,于是宋丹丹也希望有天自己的荣誉也能在墙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便父母抬头就能看到她的成绩。
如何才能获奖呢,宋丹丹特讨厌背书,数学也不太好,靠成绩优秀拿奖不太现实,还是唱歌跳舞获奖容易。于是她关起门来,以床为舞台,学跳红色娘子军,当她自我感觉不错后,就拉着家人看,可没一个人叫好。
宋丹丹又琢磨着学相声可能容易拿奖,但那时生活困顿压在每个中国人身上,父母常常为钱发愁和争吵,他们总说她不爱讲话,怎么会拿出钱来往毫无希望的事情上丢呢,宋丹丹仍然要过父母这关。
她开始抓住一切机会,将家里的一些小幽默放大,搬到父母面前讲。一次母亲找东西,翻天覆地找,就差没把墙打穿洞。就在母亲绝望之时,抬头看到要找的东西就在书桌上放着。宋丹丹把这一过程绘声绘色讲给父亲和哥哥姐姐听,可爸爸没有笑,他正为母亲移书柜时弄砸了他的墨水瓶,墨水瓶弄脏了他的文稿而生气;而母亲不仅没笑,还流眼泪,她怪家里没钱,丢了个小东西还要拼命找;也怪自己记性越来越不好,怪父亲为一只墨水瓶跟她较劲。
宋丹丹这才知道,幽默要建立在分清是非上。如果拿人伤心的事开玩笑,那是吃力不讨好。她较真地对父母说,“总有一天,我要让你们不再为钱发愁,让你们开心地笑。”
因为意识到生活中,有太多的人笑不起来,意识到讲笑话能克服掉她沉默寡言的毛病。高考前,宋丹丹宣布要去考中戏。父亲反对,女儿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表演培训,怕中戏考不上,高考也耽误了。宋丹丹说就算这个选择真错了,她也要一脚蹬到底,看到底错多远。
父亲怕错远了回头都难,想让女儿认认真真复习备考。宋丹丹决心离家出走以表决心,一次母亲破伤风病危住院,家人忙于照顾,她毫不犹豫地偷偷拿了80块钱出发了。宋丹丹前往青岛,一路上她提醒自己看窗外的风景,因为林道静当年出走,也是通过看风景来驱赶不安的。
但家里乱成一团,父亲四处寻找,吃尽苦头。等到宋丹丹终于回家后,哥哥姐姐视她为仇人,怪她没良心,居然在母亲病危期间出走。
可最终这次冒险,父母同意了她的要求,宋丹丹也如愿考上了中戏。成为演员后赚得的第一笔钱足足有5000元,她没有将这笔钱用到穿衣打扮上,而是较真地兑现对父母的承诺。她把4500元用一根红布条捆成一扎,还附带一张小纸条,写道:“爸爸妈妈,我从今天开始还愿,钱留给你们,以后让你们不再为钱发愁。”然后另外的500块钱,买了当时很难买到的宽幅花布,用图钉将这些布分别挂在了窗户上,铺在桌上、床上。父母回家后,以为走错了,直到看到她的留言和钱,才真正认识这是自己的家,认识了自己的孩子宋丹丹。他们笑了。
跟春晚较真
入行后,宋丹丹起先是在电影电视上露脸,虽然也取得不俗成绩,但始终没达到她心目中的高度,直到1989年,她演起了小品,才声名鹊起。1990年的《超生游击队》后,她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1999年,宋丹丹与赵本山合作的《昨天今天明天》,更是让她红到了巅峰。
一天,大牌明星宋丹丹到市场买菜,不少市民认出了她,一番指指点点后,对着她大笑起来。宋丹丹非常疑惑,我又没逗你们,干吗笑这么厉害?她低头看自己,是不是穿着不得体?没破绽。又去摸自己的脸,是不是沾了什么东西?也没有。疑惑逐渐变成羞愤,原来,人们笑她,仅仅因为她是个小品演员,这笑里没有多少尊重,而多半是取笑。她明星的架子端不住了,愤怒地与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对视。
此后类似的不可思议的事情频繁出现,她走在大街上,哪怕打个喷嚏,或者不小心绊了一下,都会引起人们的大笑。宋丹丹觉得非常伤自尊,她向朋友透露烦恼,有人直言不讳,说她长期跟赵本山搭档,长期走活宝路线,自然走到哪儿都被人当成活宝。
一语点醒梦中人,此后宋丹丹致力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只知道媚俗的小丑,而是一个百变的艺术家。不仅能演活宝的小品,也能演高雅的话剧;不仅可以演悲剧,也可以演喜剧;可以演漂亮的城市靓女,也可以演农村的苦难妇人;可以演年轻的,也可以演年老的。宋丹丹较真劲又上来了,有一段时间甚至矫枉过正,只要在公众场合与陌生人在一起,她就表现出异常的严肃。
更大的偏执是2002年以后,她宣布不上春晚了。这样一来,中央电视台急,全国人民都失落,舆论批评她作为春晚培养起来的明星,名气大了就甩春晚了,不知报答。而同样是春晚培养起来的赵本山,却每年顶着巨大的压力,照上不误。宋丹丹由此,明里暗里遭受不少刁难。2006年她只好又回来,又跟赵本山合作,不过这变得非常慎重,从2006年的《说事》到2008年的《火炬手》,境界拔高了不少。
但2008年后,风波再现。赵本山到美国巡演,惹出一大堆负面新闻,很多人抗议其节目内容庸俗,言辞粗鄙。说他们的节目一讽刺残疾人,二讽刺肥胖者,三讽刺精神病患,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场外有人抗议,甚至连赵本山本人出场时都说了一句话“大概全中国的精神病人都在我赵本山刘老根队伍里”。这又刺着了宋丹丹的痒处,她对走活宝路线彻底厌倦了,甩出“哪怕刑事拘留也不再上春晚”的狠话。
名人伴我成长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79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02位用户喜欢。
22年前,畅销书作家海岩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他每天晚上八_九点钟准时回到自己的小屋,偷偷摸摸地写一部长篇小说。为什么要偷偷摸摸地写呢?因为海岩只读了四年书,连小学都没毕业,他怕别人说自己“不务正业”,怕别人说自己“好高骛远”。
海岩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写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便衣警察》,共47万字。
有一天,父亲无意中发现了这些手稿,就问:“你是不是在写东西啊?”海岩只好承认了。于是,父亲成了第一个读者。过了几天,他问父亲:“写得怎么样啊?”父亲说:“什么怎么样?写的什么乱东西?我要不是你爸,根本就不看。”
隔了两天,父亲问:“后边的书稿呢?”海岩暗自高兴,看来父亲是感兴趣了,是想继续看下去。海岩带着书稿,满怀希望地找到了某出版社的一个副总编。副总编问:“你写没写过短篇呀?你写没写过中篇呀?你写没写过散文啊?”
海岩说:“都没写过。”
“那你参加过我们社或者其他社里举办的创作培训班吗?”
“没有。”
“那你给报纸写过什么小通讯或小稿吗?”
“也没有。”
“哦!如果这样的话,那我就不看了吧。馒头得一口一口地吃,你呢,先从小的学起,然后再去写长篇。你说对不对?”
海岩只好把书稿抱了回来,可他不死心,这毕竟是自己一笔一划、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47万字!于是,他又把书稿寄给了另一家出版社的总编。
海岩等了三个月,既没有回话,也没有退稿,便去找总编。尽管总编的办公桌上堆了很多稿子,他还是一眼看到自己的书稿还没拆封呢!
总编问:“你写的是什么啊?”海岩说:“我写的是警察。”“那你寄到其他出版社去吧。我们这是一个文学出版社,不大出这种写警察的东西。何况邮寄来稿的采用率,也只有千分之一。”
“写警察的东西就不是文学吗?”
“其他出版社更乐意出这些东西。要不我们帮你寄?”
海岩说:“书稿已经在这里躺了三个月了。这样,你先少看一点。如果你咬一口,觉得是石头,就不往下咬了。如果觉得是馒头,你就再咬一口。看完一章,你觉得不能往下看了,你就退回给我。”总编同意了。
隔了一个月,海岩得到了出版社的通知:长篇小说《便衣警察》于1985年出版。
《便衣警察》出版之后,引起轰动,获首届“金盾文学奖”一等奖、全国首届侦探小说佳作奖;电视连续剧剧本《便衣警察》获飞天奖、金鹰奖和金盾影视剧本奖。
之后,海岩连续八年保持每年80万字的惊人出版量。他的代表作还有《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玉观音》、《深牢大狱》、《死于青春》等。
前不久,杨澜采访海岩之后,在总结自己最深刻的印象时写道:“他的经历证明,只要你是有心人,这人生啊,敢情就没有什么是被浪费的。”
不错,从根本上说,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既不是有靠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文凭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
名人伴我成长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42个字,有1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8分钟,有112位用户喜欢。
李静是《超级访问》《情感龙门阵》《美丽俏佳人》《娱乐麻辣烫》和《静距离》5档节目的主持人,也是国内首个把电视节目卖给电视台的人。她灵活善变和机智幽默的主持风格不仅征服了亿万观众,其制作的节目也发行到海内外200多家电视台,成为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如此辉煌的她当初创业时仅有4万元,穷途末路时,她借债200多万元,连房子也抵押出去,发工资都捉襟见肘。可令人惊讶的是,她深陷绝境时,她的搭档戴军一直没离开她,其手下员工宁愿不要工资,也要跟她风雨同舟。
她为何有如此魅力,又靠什么建立起自己的传媒王国?其成功的秘密又是什么呢?
欠债200万
拉不来广告也不准女孩去喝酒
李静1993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毕业后,开始在北京电视台做记者,之后跳槽到中央电视台做音乐编辑。李静到央视不久,便在一次紧急招聘中当上了《欢聚一堂》的主持人。1999年,李静已是小有名气的主持人了,但她很快发现,在这个环境里很难让节目表达自己的思想,便毅然辞去了工作。本来,她想像许戈辉和陈鲁豫那样去凤凰卫视主持节目,但没能如愿,她便邀请了几个同学成立了一个工作室,一边写剧本,一边拍戏。由于当时年少轻狂,她广告一直没拉来,几个同学便做鸟兽散。
李静失业后,于2000年春着手策划了一档电视节目《超级访问》,并热情邀请戴军担当搭档。当时,戴军觉得自己唱歌多年也没大红大紫,于是在李静的游说下,同意了她的请求。主意定下,李静随后叫上妹妹李媛和几个同学开始了艰难创业。那时,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访谈节目,李静利用手上的人脉关系,请来一批名人朋友,开始制作《超级访问》访谈节目,然后前往上海电视节招商。可令她沮丧的是,吆喝了几天也没有召来一个广告商。
没有广告商,节目还得一期期录下去。那时,李静手上仅有4万元。更要命的是,由于没有广告和发行的专业人员,她每做完一期节目就不得不到处找朋友借钱,最多时,她居然欠下了200多万元债。为了制作节目,她连房子都抵押了,几个人栖身在北京西城区小西天的一间民房里。
李静搭台创业时,只有几个女孩一直跟着她,由于没有经验,大家对很多业务都不懂,只好一起摸索。而在这其中,最难的事就是拉广告。
那时,这帮女孩出去谈广告,每次都要陪人喝酒。有一天,一个女孩为了谈成广告,陪客人喝得烂醉如泥回到办公室。她一回来,就哭哭啼啼地吐得房间都是污物。李静见了,心疼得就像自己的妹妹被人欺负了一样,抱着女孩大哭。哭完,她忽然仰起头对她们说:“以后,你们出去拉广告谁也不许再喝酒了,如果谁让你们喝酒,你们就直接拒绝他,即使广告跑了,我也不怪你们!”但是广告跑了,李静靠什么生存呢?她底气十足地说:“以后我们就靠节目质量,如果节目做好了,我就不信广告不来!”
李静如此动情,那些小姐妹听了都非常感动。因为,她们知道静姐是真心疼她们、保护她们,大家都铆足了劲为她干。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李静艰难的时候发工资给她们,她们异口同声地说:“静姐,你把钱先花在制作节目上吧,我们就是没钱也跟你干下去!”这样,当她手下的人都不计得失地与她风雨同舟时,她也找到了一个最简单、最省心的管理方法。
不卖广告卖人情
静姐手下员工皆亲人
2001年,李静说服了一位投资人免强撑了半年,但她制作的《超级访问》因为不懂宣传造势,加上资金严重不足,她彻底陷入了困境。那段日子,由于深陷痛苦泥淖,不能自拔,她时常开着一辆破斯格拉车,大声放着《伤心太平洋》,一边在郊外驾车大唱,一边哭喊,任由泪水在脸上流淌……
制作节目得有资金,为了拉来广告,每次陪客户吃饭,李静就会化好浓妆,然后出门前强装笑脸地倚在门框上,娇媚地告诉手下女孩:“姐妹们,大家都别急,你们就在家等我的好消息吧!”但每次回来,她除了带回一嘴酒气,便是满脸无奈。此后,为了逃避现实,她经常喝醉,喝醉后就放声大哭。这样,在交了一年多学费后,李静开始明白,自己单纯靠贴片广告的生存方式只会让自己永远处于被动,于是,她痛定思痛,毅然决定改变思路——卖节目!
李静的想法无疑标新立异,当她把想法告诉同行后,一名发行总监惊讶地说:“中国的电视从来只卖电视剧和广告冠名,哪有卖节目的啊!何况你的节目鲜为人知,别人凭什么买你节目?”李静的员工也说:“卖节目靠人脉关系,这可比拉广告更难呀!”李静体谅大家,为了做出样子,也为自己争口气,她开始奔波于全国各地的电视台进行推销。
毕竟原来在北京和央视工作时积累了一些人脉资源,李静到各个电视台游说时,人家一见她来,首先带着她吃喝玩乐,而唯独不提买节目的事。李静知道对方是在堵她的嘴,为了笼络他们,她干脆趁着酒兴卖起了人情。一次,她前往湖北电视台推销时,一位台领导陪她吃饭。席间,她见大家喝得高兴,就说:“我在这儿吃饭,可我公司还有一帮女孩没饭吃,你们能不能先看看节目录像?如果看了觉得节目不行,我马上就走;如果觉得节目可以,我可以免费送给你们,你们赚了钱我分文不要,就当我送给你们一个人情,日后也好再谈合作!”那位台领导见她说话爽快,为人仗义,便召来相关人员一起审片。结果,大家看完节目后一致说《超级访问》做得非常好。
为了做成这笔生意,李静当即决定将节目中的5分钟贴片广告全送给对方,而只把其中的30秒时间留给自己。李静对他们说:“这个节目如果收视率第一,你们一分钱不投就可大赚一笔;如果收视率低了,你们就把节目停了,反正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她这样一说,电视台立刻同意试试,并决定每期节目给她2000元。这样,李静成了中国第一个卖节目给电视台的人。她这一卖就是50家电视台,而她一期节目能卖10万元。当时,一期节目的成本才3万元,这一出一进就赚了7万元。
名人伴我成长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07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69位用户喜欢。
林纾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近代文学翻译的开创者,正式译介西方文学第一人。他虽然是一个精通古汉语却不懂外文的文人,却与魏易、曾钟巩等人合作,以“耳受笔追”的方式翻译了涉及11个国家的107位作家的作品,对西方文献的引进和当时社会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通力合作
林纾5岁那年,外祖母开始教他读书识字,启蒙课本是《孝经》。1882年,林纾从一个穷秀才一跃成为举人。然而,后来“七上春官,屡试屡败”的历程,让他在科场失意的同时,看到了太多官场的黑暗。他从此绝意于仕途,专心致志地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
林纾有一位同乡叫王昌寿,1885年曾赴法留学6年,法语精湛。他回国后给林纾讲了许多外国名著,使林大开眼界。于是,两人开始合作翻译小仲马的《茶花女》。由王昌寿口译,林纾用文言文记录下来。那时,闽江的一条小船上常可看到这样一幅景致:王昌寿手捧原著,一边浏览,一边口述;林纾则展纸挥笔。林纾耳聪手疾,文思敏捷,经常是王昌寿刚说完一句,他就已写好一句。一天4个小时下来,记下的文字已有6000多字。1899年夏天,昌言报馆版本的《茶花女遗事》公开发售。一时间,洛阳纸贵,很快流传开来。
在之后短暂的27年生命里,林纾与魏易、陈家麟等曾留洋的才子们合作翻译了160余部西洋小说,如英国作家狄更斯著的《大卫·科波菲尔德》,俄国托尔斯泰著的《恨缕情丝》,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魔侠传》,英国司各特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等。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多才多艺
除翻译外国名著外,林纾还精通文学写作和绘画。辛亥革命后,他创作了长篇小说《京华碧血录》,书中虽以恋爱故事为主干,但它涉及戊戌变法、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等重大历史事件,描写的生活面极其广阔,在当时颇受读者欢迎。后来,他又陆续写了《金陵秋》《劫外昙花》《冤海灵光》《巾帼阳秋》《官场新现形记》等长篇小说和一系列短篇小说,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林纾23岁时曾拜师陈文召学画,其名气不下于他的文学创作和翻译。他擅长花鸟,得师真传,晚年定居北京后致力于山水创作。作品灵秀略似文征明,浓厚处近戴熙,传世作品有《理安山色图》《仿王椒畦山水图》。军阀吴佩孚在他51岁生日时,愿出巨资请林纾画一幅祝寿图,林纾鄙夷其执政时草菅人命,一口拒绝,在当时的京城传为佳话。对于后学,林纾则竭尽全力予以提携。1919年,湖南湘潭人齐白石初到京城,想以卖画为生,但当时整个北京城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为了摆脱困境,齐白石登门拜访林纾,林纾将其绘画全部收购,并在自己编审的《平报》上发表文章,极力推崇齐白石的画作。这些幕后工作,帮助齐白石在北京慢慢有了名气,终成一代国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