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名人事迹

古代名人励志的故事(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9-04 16:40:01 查看人数:75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古代名人励志的故事 254字 7段 1分钟 2分钟 2分钟 257人
古代中国名人事迹 1692字 17段 6分钟 10分钟 14分钟 173人
古代书法家著名人物故事 351字 2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285人
古代名人诚信的故事 267字 2段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198人
古代名人事迹素材 1465字 5段 5分钟 8分钟 12分钟 112人
古代名人励志的故事 509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11人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事迹材料 684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76人
古代名人小事迹素材 1240字 18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48人
古代名人有趣故事 571字 3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02人
中国古代诗人李清照 1024字 4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27人
古代名人诚信的故事 212字 3段 1分钟 2分钟 2分钟 276人
古代名人小事迹素材 981字 16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90人
爱国的古代名人事迹 473字 3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75人
古代名人故事 420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18人
古代名人文天祥故事 1569字 5段 6分钟 9分钟 13分钟 266人
中国古代诗人李清照 834字 2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84人

古代名人励志的故事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5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257位用户喜欢。

分明一派西湖景

明代,有一个穷秀才。一天,家徒四壁,饥肠辘辘的他正想做饭,当他揭开米缸时,只有数粒米躺在缸底。秀才只好小心翼翼地将那几粒米放到瓦瓯里煮。

当他捧起那清如西湖水的一瓯粥想喝时,鼻子呼出的气将瓦瓯里漂浮着的几粒米粥吹得上下翻腾,此时,秀才诗性大发,便顺口吟了两句:

数粒熬成粥一瓯,鼻风吹起浪悠悠。

可是吟来吟去,怎么也接不下去了。正当他捧着那瓯粥在破屋里踱来踱去想下句的时候,在他家已潜伏多时的小偷实在忍不住,于是脱口而出,给秀才续上了后两句:

分明一派西湖景,只欠渔翁一钓钩。

秀才一听连说:“好句,好句。”

古代中国名人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92个字,有1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73位用户喜欢。

婉约清丽词 慷慨悲壮诗

在词的领域,人们大抵会首先想起苏东坡、辛弃疾。然后,就应该想到南唐后主李煜和李清照了。其余的人,如柳永、周邦彦、姜夔、吴文英之流,恐怕都要排在后面了。

李清照的词,风格婉约清丽,自成一家。其作品传世不多,但佳作、佳句流传之广,却不逊于任何一位大家。如脍炙人口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被后人誉为“三瘦”,李清照也因此得了一个“李三瘦”的别号。

李清照的诗传世更少,多为感时咏史之作。为人称道的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情辞慷慨,不让须眉。能写出如此文字的奇女子,遍数古今,可能也只有“鉴湖女侠”秋瑾差堪比肩了。

李清照的词,让人想到的是多愁善感的南国佳丽。而李清照的诗,使人联想到的却是慷慨悲歌的燕赵之士。表现了这位奇女子性格的两个侧面。而后者在她私人生活之中的表现,就是酷爱赌博。

痴迷赌博 “每忘寝食”

文人大多有一种痴情。李清照对赌博的迷恋,就可称痴迷。而且,痴迷的程度和豪气同样可称压倒须眉。传世的李清照文字,有两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一篇叫《打马赋》,一篇叫《打马图经》。“打马”是当时十分流行的一种博戏。李清照酷爱这种博戏,专门为之做赋,还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对“打马”的规则做了记录。在《打马图经序》中,李清照声情并茂地叙述了自己对博戏的痴迷:“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自南渡来流离迁徙,尽散博具,故罕为之,然实未尝忘于胸中也。”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李清照颠沛流离,四处迁徙,博具尽散,但胸中却从未忘却。只要一旦安适,舍舟车而见轩窗,就马上想起“博弈之事”。这样对赌博的迷恋和坦然的态度,不输于任何男子。其赌博技艺之精,居然到了不论睹注多寡,从未败北的地步。这就不仅博艺“精而已”,还应该包括赌运佳了。更重要的是,这位才女不仅酷爱赌博,而且对博戏的源流和变化颇有研究。在《打马图经》中,她写道:

“长行、叶子、博塞、弹棋(各种博戏名,下同),世无传者。打揭、大小、猪窝、族鬼、胡画、数仓、赌快之类,皆鄙俚,不经见。藏酒、摴蒲、双蹙融,近渐废绝。选仙、加减、插关火,质鲁任命,无所施人智巧。大小象戏、弈棋,又惟可容二人。独采选、打马,特为闺房雅戏……予独爱依经马,因取其赏罚互度,每事作数语,随事附见,使儿辈图之。不独施之博徒,实足贻诸好事。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

在这里,女词人满怀自豪地宣告:“千秋万世之后,喜欢打马的人们,你们不要忘记,打马的规矩,是我易安居士给你们记载下来的啊。”

豪赌名人自风流

《打马赋》是一篇精彩的骈文。文中,李清照对历史上那些豪赌的人和事,充满了向往之情:

“岁令云徂,卢或可呼。千金一掷,百万十都。樽俎具陈,已行揖让之礼;主宾既醉,不有博弈者乎!故绕床大叫,五木皆卢;沥酒一呼,六子尽赤。平生不负,遂成剑阁之师:别墅未输,已破淮淝之贼。今日岂无元子,明时不乏安石。又何必陶长沙博局之投,正当师袁彦道布帽之掷也”。

文中所述,皆为古代名人豪赌的典故,包括东晋的谢安、陶侃、桓温、袁耽和南朝宋武帝刘裕等人。如“别墅未输,已破准淝之贼”,说的是东晋名相谢安在淝水之战的关键时刻,气定神闲地与人下围棋睹别墅。

文字豪气干云,但女人毕竟是女人。李清照所“独爱”的并不是掷骰子一类简单的豪赌,而是费时费事、技巧性很强的“打马”和“彩选”一类的“闺房雅戏”。这就像旧时代有闲阶层的妇女,很少喜欢“呼卢喝雉”掷骰子,而偏爱打麻将一样。其目的,还是在于排遣“更长烛明,奈此良夜”的寂寞与苦闷。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李清照性格的另外一个侧面。

赌博是一种参与性极广的社会文化现象。从古至今,喜爱赌博的人遍及社会各个阶层。好赌的名人同样数不胜数。男人姑且不论,中国古代名气最大的女人武则天、杨贵妃、慈禧太后,无不喜爱赌博。武则天喜欢“双陆”,杨贵妃偏爱“彩战”(掷骰子),而慈禧太后则酷嗜麻将。

比起上述几位贵妇人,李清照的社会地位要低很多。而笔者之所以将她称为古今第一女赌徒,是因为她不仅酷爱博戏,凡赌皆爱,而且逢赌必胜。最重要的,她还是一位对中国博戏做过一番专门研究的女人,并且用上天赐予她的文采记述了这一切。

古代书法家著名人物故事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51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85位用户喜欢。

张旭是一位草书大家。他十分爱喝酒,经常喝得酩(mǐng)酊(dǐng)大醉,并呼喊着奔跑,然后他才拿起笔来作书。他所书写出来的作品都是狂草。有时他还发疯般地用头蘸墨写字,清醒以后,他反复观赏自己书写的作品,世人称他为“张颠”。张旭真草兼擅,他的书法为时人所喜爱。

有一年,他被派到常熟当县尉。上任后十多天,有一个老人拿着状纸来告状。张旭了解案情后,作了判决,老人走了。过了几天,老人又来了,张旭生气地问老人:“你怎样能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再来麻烦我呢?”老人说:“其实,我不是来告状的。因为看到你写的字是那样美妙,想收藏它作为珍品!”张旭听了,觉得不寻常,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喜爱书法。老人说:“我父亲活着的时候十分喜爱书法,留下了许多书法作品。”张旭请老人拿来作品观看,的确是天下难得的佳作。于是,他反复学习、研究,从中明白了许多书法的奥妙。

古代名人诚信的故事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67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98位用户喜欢。

晋公子重耳因蒙难而流亡他乡,当时很多诸侯国不接纳他,最困难的时候介子推只能从自己大腿上割肉救活重耳。到了楚国后,楚国热情地招待了他,在招待他时,楚国国君问他说:“如果你以后做了晋国国君,将如何报答我?”重耳说:“珍珠美玉,你都不缺,我不会有更稀罕的东西送给你,不过托你洪福,以后我如果做了晋国国君,假若我们在战场上相遇,我便以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作为回报!”

后来,重耳果然作了国君,成了晋文公。五年之后,也就是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果然与楚国在战场上相遇,晋文公确实实践了自己的诺言,退避近百里以报楚国招待之恩。这就是成语“退避三舍”的故事原型。

古代名人事迹素材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6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12位用户喜欢。

在战国时代,魏文侯是一位很有名的君主。他拜卜子夏、田子方为相,每次经过名士段干木的家门口时,都要在车上俯首行礼。有一次,魏文侯与群臣饮酒,兴致正浓时,天下起了大雨,魏文侯下令备车前往郊外。左右侍臣问他:“现在饮酒正在兴头上,外面又下着大雨,国君打算到哪里去呢?”魏文候说:“三天前我曾与管理猎场的官员约定今天要前去围猎,虽然眼前是宴乐美酒,外面大雨滂沱,但我也不能因此而不守约定。”说罢,他亲自驾车前往,告诉那位管理猎场的官员,今天因为下雨就不准备围猎了。四方贤士听说后,前来归附的更多了。

有一次,韩国邀请魏国出兵,协助攻打赵国。魏文侯拒绝说:“我与赵国是兄弟之邦,实不敢从命。”赵国也来向魏国借兵讨伐韩国,魏文侯仍然用同样的理由拒绝了。后来两国得知魏文侯对自己的和睦态度,十分佩服,都前来朝拜。魏国于是开始成为魏、赵、韩三国之首,各诸侯国都不能与它相争。

魏文侯还能闻过则喜。魏文侯派大将乐羊攻打中山国,一举攻克,然后把中山国封给自己的儿子魏击。魏文侯问群臣:“我这个君主怎么样?”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直言说:“您得了中山国,不用来封您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见势不妙,起身快步离开。接着,魏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问:“何以见得?”回答说:“我听说国君仁德,臣子就敢直言。刚才任座的话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魏文侯转怒为喜,有所领悟,立刻派翟璜去请任座回来,还亲自下殿去迎接,把他奉为上宾。又有一次,魏文侯与田子方一起饮酒,文侯侧耳说:“编钟的乐声好像有些不协调,左边偏高。”田子方闻言微微一笑,魏文侯十分诧异:“你笑什么?”田子方侃侃而谈:“臣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乐音,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点头说:“您说得太好了。”魏文侯的好学、礼贤、善纳良言是许多人尤其是国君很难做到的,这些美德使他成为当时有名的贤君。

魏文候对李克说:“先生曾经说过:‘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国相这个位置不是魏成就是翟璜,你认为这两人怎么样呢?”李克回答说:“下属不参与尊长的事,外人也不过问亲戚间的事。臣是朝外之人,不敢为君主参谋。”魏文候说:“先生遇到事情请不要推辞。”李克说:“君主没有好好观察啊!要想知道一个人的品质能力,平时看他所亲近的,富贵时看他所交往的,权达时看他所举荐的,穷困时看他所不为的,贫贱时看他所不取的。看这五方面就可以决定了,怎么还要我来判断呢?”魏文侯说:“先生请回府吧,我国相的人选定了。”李克出来,看见了翟璜。翟璜说:“今天听说君主召见先生商议国相的人选,结果是选谁呢?”李克说:“魏成。”翟璜愤怒的样子完全显露出来,说:“西河的守将吴起是我推荐的;君主为国内的邺县担忧,我推荐了西门豹;君主要讨伐中山,我推荐了乐羊;中山攻克后,找不到可以守卫的人,我推荐乐先生;君主的儿子没有老师,我推荐了屈侯鲋。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什么地方会输给魏成呢?”李克说:“我之所以知道君主会任命魏成为国相的原因是,魏成的俸禄有千钟,十分之九用在了外面,只有十分之一是用在家里,所以在东方得到了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这三个人,君主都以他们为师;你所举荐的五个人,君主把他们作为自己的臣子。你不要再跟魏成比了。”翟璜羞愧地施礼说:“翟璜是个粗鄙的人,失礼了。我愿意从此做您的弟子。”

魏文侯是一个集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于一身的较为复杂的历史人物。他讲求实事求是的精神,根据自己治理国家的需要,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儒、法两家思想,择善而从。他礼贤下士、知人善任,闻过则喜,所以能成为一代名君。

古代名人励志的故事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11位用户喜欢。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柳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柳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

柳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柳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我国著名书法家。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事迹材料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76位用户喜欢。

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着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巨着《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着,是中国医学影响的着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着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坚持学习。他在序文中说:“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张仲景引用孔子语录,在于说明自己不是天才,只能靠刻苦努力学习来获得知识。他特别表明自己从青少年时期就热爱医学,请允许他扎扎实实地按照孔子的话去做,因为医学没有止境,必须终身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张仲景还为后人树立了淳朴无华、勤恳踏实的学风。《伤寒杂病论》着述风格朴实简练,毫无浮辞空论,对后世中医着作影响甚大。他诊病和学习时遇到一丝一毫的疑问,即“考校以求验”,绝不放过,一定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张仲景的医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和老百姓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张仲景医学理论对现代医学研究有重大贡献。而且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也很大。后人研究他的医理,敬仰他的医术和医德,称他为“医圣”。在河南省南阳市还为他修建了“医圣祠”。解放后,翻修了“医圣祠”,并修建了“张仲景纪念馆”,以纪念这位奠定中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学家。

古代名人小事迹素材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40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常胜将军”的名号可不是谁都能担得起的,需得是英勇无敌的大将,一生少有败绩甚至毫无败绩才能称之为“常胜将军”。这样的将帅,往往名留史书垂名千古。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常胜将军,号称率军十万就可纵横天下,这位将军是谁大家知道吗?稍微听过这位将军的人,应当已经有了答案。没错!这位常胜将军就是明初名将,大明开国功臣常遇春。

常遇春自言只要给他十万大军,他就可以率军纵横天下,因此后来有了“常十万”的称号。常遇春是一位怎样的将军,又真的一生从未有败绩吗?

常遇春是一位非常聪慧的将帅,虽然出身不高,但是却有卓越的眼光。他出生贫苦之家,小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一般人想的都是如何多吃两口饭,而常遇春却不甘心一辈子困在田地中,所以跟人学武。

后来负担不起学费,他就给人干活抵钱,就这样坚持又坚持。等到他长大之后,武艺骑射过人,为他后来参军立功打下基础。

元末统治黑暗,阶级剥削严重,很多不堪负担的百姓纷纷选择起义反抗。常遇春也是一个有脾气的人,不想过这种吃不饱饭的生活,也加入进去,但他最先加入的是刘聚的绿林匪盗组织。

一开始的时候,常遇春还觉得这种吃肉喝酒还有银子分的生活十分快意。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他发现刘聚仅仅满足于此,没有长远的打算之后,就起了离开的心思。

正好当时朱元璋义军打过来,常遇春早听过朱元璋的大名,于是起了投靠的心思。他也是小心,并没有鲁莽前去,而是先做了一番考察。

他混在人群中观察朱元璋,发现他所率军队军纪严明不扰百姓,朱元璋本人又视士兵为手足,让他很满意,于是就正式投靠朱元璋。

常遇春看上了朱元璋,但朱元璋一开始却没看上常遇春,认为他是吃不饱饭才投军的。但常遇春说了自己之前的经历,表示自己不是吃不饱饭,而是真有抱负。朱元璋看他谈吐不俗,又身体壮硕才收下他。

常遇春刚投军不久,就在著名的采石矶大战中立下大功。在元军严防死守中,他率奇兵突围冲杀使得元军大乱,为朱元璋创造机会,获得了采石矶之战的胜利。这之后朱元璋对常遇春十分重视,而常遇春后来也在各项战役中发挥军事才华,屡战屡胜。

元朝气数已尽,元大都被攻破只是时间问题。起义军的领土之争抢先打响,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

陈友谅率六十万大军,战舰庞大威武,而朱元璋这边的战舰小但移动迅速,两方鏖战多日,始终难分胜负。在这场战斗中,常遇春不仅立下大功,还救了朱元璋一命。

战斗中朱元璋乘坐的战舰突然搁浅,陈友谅部下大将张定边看准机会,围攻朱元璋战舰。常遇春看见之后,一边搭箭瞄准一边命人加速战舰冲击朱元璋座舰。

后来朱元璋座舰重新浮起来,而张定边也被常遇春一箭射伤。整场战斗局势向明倾斜,而陈友谅在战斗中被乱箭射死,则大局已定。

除了鄱阳湖大战,常遇春还曾与徐达攻打元大都。他直将元军追着打着玩,元顺帝退居上都开平,后来也被常遇春拿下。

朱元璋大杀功臣是出了名的,而常遇春却是免受如此结局的一人。为何?因为在从开平班师回朝的途中,常遇春就病死了,没有经历被效忠的君主抛弃的悲惨结局!

这就是明初的常胜将军常遇春,战力过人,勇猛无挡,屡战屡胜,绝对能胜任“常胜将军”的称呼!

古代名人有趣故事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1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02位用户喜欢。

我饱含着激动的心情,一遍又一遍的读了《名人的故事》这本书,了解了任长霞那光辉而又短暂的一生。我深深地被任长霞————这位的英模所吸引,所感动。

我敬佩任长霞,敬佩她那尊老爱幼的精神。任长霞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2岁多的时候,和哥哥任长江一起来到睢县农村的爷爷奶奶家。幼小的长霞不但聪明可爱,而且还很尊敬长辈,爱护自己的弟弟妹妹。有好吃的东西,总是让爷爷奶奶、大爷大娘先尝,给弟弟妹妹留着,而自己却从来没有尝过一点好东西,每次别人把东西要分给她吃的时候,她总是笑着说:“你们吃吧,我不爱吃。”其实谁也不知道,这些都是她最爱吃的东西了。

我敬佩任长霞,敬佩那孜孜不倦的读书精神。当任长霞回到郑州上学后,就到了能看小说的年龄。她有空就抱着《福尔摩斯侦探小说集》之类的'侦探小说看,狠不得自己也变成福尔摩斯,专门去破疑难案件。她对警察的职业羡慕极了,走在大街上,只要看到穿着上白下蓝警察制服的人,就扭过头去看,人家都走好远了,她还恋恋不舍的看着人家。想想任阿姨,比比我自己。我对学习是一知半解,碰到一些困难就妥协了。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了几道思考题,我回家后一看,全都是复杂麻烦的题型,便连想都不想,就去问爸爸,爸爸批评我不动脑筋,而我却觉得无所谓,没关系,反正能有一个答案就行了。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这是一种依赖行为,是一种没有坚强意志的表现。

中国古代诗人李清照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2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27位用户喜欢。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 才女 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 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这两句写昨夜的风很急,还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来酒意还没有完全退去。一开始就将整首词的时间、环境勾勒得十分清楚。 雨疏风骤 十分恰当的写出了暮春的特点,风吹的紧而雨却是疏落,四个字即使人能够感受到暮春的气息。 浓睡不消残酒 则写出了人物现在的状态,刚刚醒来略略还带些酒意,一副慵懒的模样,这种状态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风骤,隐隐心底还藏着些许心事,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上下两句前者写室外,后者写室内,转折的巧妙恰当,灵动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园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对,因此急急地向 卷帘人 询问。

一个试字,写出了人物心中的担忧,她不愿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 试 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孰料, 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这让她出乎意料,虽然她内心渴望海棠依旧,但自己也明白风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所以 卷帘人 的回答给了她意外的惊喜。 海棠依旧 从后面应和了前面 问 的内容,这种手法使得其词更加耐读。 却 字同时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之情,还隐隐道出了 卷帘人 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时的漫不经心,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对比,主人公的细腻委婉与 卷帘人 粗疏淡漠之间的对比

词至此,又叠进一层,意境又开一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 知否 来纠正 卷帘人 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 知否 让人读来颇觉清新。 应是绿肥红瘦 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她用 绿 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 红 代指枝头的花朵,肥 替换了多 ,瘦 替换了少 ,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 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 。而更深一层, 红 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 红瘦 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

古代名人诚信的故事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12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276位用户喜欢。

魏文侯在与群臣饮酒,兴致盎然,而此时天下起了雨,魏文侯想起了他与虞人(山林管理者)相约当日要打猎,于是,他便“命驾将适野”。

左右大臣惊诧道:“大家喝得正起劲,而又下着大雨,君侯又要去哪里?”魏文侯说:“我与虞人约好了今天打猎,虽然下雨不能打猎了,岂可因为自己喝得高兴就不去跟人家说一声呢?”于是便亲自前往。魏文侯原为晋国臣下,后来和魏、韩、赵,三家分晋,独立为侯,饱受传统思想者诟病。

但它是一个很有作为的诸侯,特别是在诚信方面,堪称楷模

古代名人小事迹素材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81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90位用户喜欢。

明英宗是明朝一位非常特殊的皇帝,他的特殊之处在于两次登基为帝。很多人奇怪,中国古代皇帝几乎都是父死子继的,就算有禅位的皇帝,也没有听说过再次登基的,为何明英宗就当了两次皇帝呢?

明英宗之所以两次登基成为皇帝,与两次事件有关,也与两位太监有关。本文就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

让明英宗失去皇位的,正是明朝历史上的耻辱事件——土木堡之变。而与此次事件有关的人,就是宦官王振。

王振可以说是明代第一代专权太监,因为很早就服侍幼年的明英宗朱祁镇,深受明英宗信任。明英宗登基之后,他也凭借这份宠信,专权擅政,打压异己,权势一时达到鼎盛。

明朝建国是因为推翻了元朝的统治,而后蒙古骑兵一直都是国家的威胁。明英宗时期,瓦剌势大,经常侵犯边境。王振就鼓动明英宗御驾亲征,给瓦剌一个厉害瞧瞧。

明英宗年轻气盛,渴望建立先祖的功勋,还真就被王振说动了。他不顾朝中诸位大臣的劝阻,率军御驾亲征。

所谓天子坐不垂堂,身系一国之责不可轻易涉险。而明英宗在不了解双方实力的情况下,带着所谓的五十万大军就出发了。

如此就算了,后来还将军事大权交到王振的手上。王振一介宦官,本身就有私心,也不懂打仗调兵,后果可想而知。

土木堡之战,明朝大败瓦剌,几乎全军覆没。不仅随行武将文臣大多数被杀,他自己也被瓦剌俘获。

瓦剌俘获明英宗之后,就想挟持明英宗威胁明朝,以获得更多的权利,比如说财富、疆土等。以于谦为首的留守大臣当机立断,拥护监国王爷朱祁钰(朱祁镇弟弟)登基,立明英宗之子为太子,还是皇帝的明英宗就在千里之外丢了皇位,被遥尊为太上皇。

瓦剌见明英宗没有了利用价值,最后放明英宗归国。明英宗回去的时候,当政的已经是朱祁钰,于是他被幽禁在南宫中,成为无权的太上皇。

丢了皇位的明英宗,是如何再次复位的?这就与景泰八年的夺门之变有关。而这次事件的关键人物,就是王振的徒弟宦官曹吉祥。

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曹吉祥与石亨密谋拥立明英宗复辟。因为曹吉祥出入宫廷方便,于是计划中由他与明英宗联系。

事情发生的当晚,也是曹吉祥护卫明英宗奔向皇宫。等到天亮的时候,曹吉祥打开门,敲响大钟。大臣们听见钟声响起,纷纷入内上朝,看见的不是朱祁钰,而是坐在皇位上的朱祁镇。

曹吉祥站立左右,呵斥呆住的大臣跪拜皇帝。于是大臣们下跪拜见明英宗,事情就此定局,明英宗复位,再次登基称帝!

这就是历史上罕见的当了两次皇帝的明英宗,他丢失皇位和再次得到皇位,都与太监有关!

爱国的古代名人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3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75位用户喜欢。

汉朝的时候,汉武帝要派使者到西域去结交各国,加强往来。年轻的侍从张骞主动报名要承担这项使命。“西域”指的是当时的亚洲中西部的广大地区。张骞明知到西域的路途十分艰险,可为国探险立功的壮志支配着他带着100多人上了路。路上,他被敌视汉朝的匈奴人扣押了10年,后来逃走,又跋山涉水挨饿受冻,终于到达了西域。

张骞先后到了大宛、康居、大月氏(zhī)、大夏等国(在现在的哈萨克、塔吉克、乌兹别克、阿富汗境内),见到了国王,表示了汉朝愿与他们友好来往的愿望。这些国家的人见到汉朝使者十分高兴。几年以后,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他还派出许多副使到身毒(yāndú)、安息(在现在的.印度、伊朗一带)等国,和那里的人民建立了关系。这样,汉朝和西域各国开始了友好往来,特别是经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中国的先进技术、丝绸、冶铁术、作物栽培法等都传到了西域,西域的葡萄、苜蓿、胡桃和音乐舞蹈也传到了中国。在东西方之间,出现了一条商路,人们叫它“丝绸之路”。来往的使者和商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东西方交流的通道,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知道了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古代名人故事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2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18位用户喜欢。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但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样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著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到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然后将来必有出息!”

古代名人文天祥故事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6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266位用户喜欢。

文天祥,江西汉族客家人,华夏杰出先烈,生活在一个民族危机阴影笼罩的时代。13世纪初,蒙古族在中国北方强大起来,铁木真建立了蒙古汗国。几十年间,纵横欧亚,攻城略地,烧杀掳掠,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他的儿子窝阔台继位后,又灭了金国,随即挥鞭南指,进攻南宋。从1235-1279年,双方战斗了40多年,南宋朝廷终于灭亡。文天祥的一生,与这场残酷的民族征服战争相始终。他是一个永远载入中国历史的爱国将领著名诗人。他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他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敌。被俘后,他义正辞严,慷慨殉国。

以死报国德祐元年(1275年)正月,文天祥接到朝廷专旨,命他「疾速起发勤王义士,前赴行在(行在,指皇帝离京寄居之处)」。文天祥奉读诏书,痛哭流涕,立即发布榜文,征募义勇之士,同时筹集粮饷。他捐出全部家财作军费,把母亲和家人送到弟弟处赡养,以示毁家纾难。在文天祥的感召下,一支以农民为主、知识分子为辅的爱国义军在极短时间内组成,总数达3万人以上。起兵勤王在文天祥的生活中揭开了新的一页。 友人曾对文天祥说:「现在元军三路进兵,你以乌合之众迎敌,无异驱群羊斗猛虎。」文天祥回答:「我也知道如此。但国家养育臣民三百多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竟无一人一骑应召,我万分悲痛。所以不自量力,以身赴难,希望天下忠义之士闻风而起,聚集众人力量,也许能保存社稷。」他还说:受君之恩,食国之禄,应该以死报国。

囚禁三年文天祥从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抵达大都到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被杀,一共被囚禁了三年两个月。这段期间,元朝千方百计地对文天祥劝降、逼降、诱降,参与劝降的人物之多、威逼利诱的手段之毒、许诺的条件之优厚、等待的时间之长久,都超过了其它的宋臣。甚至连元世祖亲自劝降都未能说服他.因此文天祥经受的考验之严峻,其意志之坚定,也是历代罕见的,从《正气歌》的惊天地泣鬼神可以体现文天祥誓死不屈的精神。

骨肉难圆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军俘虏后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亲情软化文天祥。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当时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龄都是14岁。文天祥接到女儿的信,虽然痛断肝肠,但仍然坚定地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又写诗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表示国既破,家亦不能全,因为骨肉团聚就意味着变节投降。 利诱和亲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又变换手法,用酷刑折磨他。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木枷,关在一间潮湿寒冷的土牢里。牢房空气恶浊,臭秽不堪。文天祥每天吃不饱,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穷凶极恶的狱卒呼来喝去,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由于他坚决不低头,元丞相孛罗威胁他说:「你要死,偏不让你死,就是要监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还怕什么监禁!」在囚禁的孤寂岁月里,他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

封官诱降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世祖忽必烈问大臣们:「南方和北方的宰相,谁最贤能?」群臣奏称:「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文天祥。」忽必烈下了谕旨,拟授文天祥高官显位。投降元朝的宋臣王积翁等写信告诉文天祥,文天祥回信说:「管仲不死,功名显于天下;天祥不死,遗臭于万年。」王积翁见他如此决断,不敢再劝。不久,忽必烈又下令优待文天祥,给他上等饭食。文天祥请人转告说:「我不吃官饭数年了,现在也不吃。」忽必烈召见文天祥,当面许他宰相、枢密使等高职,又被他严辞拒绝,并说:「但愿一死!」从容就义 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是文天祥就义的日子。这一天,兵马司监狱内外,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卫兵,戒备森严。上万市民听到文天祥就义的消息,就聚集在街道两旁。从监狱到刑场,文天祥走得神态自若,举止安详。行刑前,文天祥问明了方向,随即向着南方拜了几拜。监斩官问:「丞相有什么话要说?回奏尚可免死。」文天祥不再说话,从容就义,终年47岁。

中国古代诗人李清照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34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84位用户喜欢。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有名的学者仕宦家庭。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外郎,精谙经史,擅长诗文,和苏门四学士黄庭坚、陈师道、晁补之有密切来往,在北宋文坛上颇有名声。母亲王氏,是一个通文墨、懂诗书的大家闺秀。李清照从小就生活在这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中,早年受家庭素养的熏陶,这为她的文学梦放飞了希冀。少女时的李清照不像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那样把自己锁在闺房内娴熟针锈,而是饱览了父亲的所有藏书,文学的汁液将她浇灌得外美如花,内秀如竹。她在驾驶诗词格律方面如斗草、荡秋千般随意自如,而品评人物,却胸有块垒,大气如虹。她甚至在词坛上锋芒毕露,李家有女初长成,笔走龙蛇起雷声。她,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秀发香腮,面如花玉。在溪亭日暮时,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见有人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少女的李清照静静地享受着娇宠和才气编织的美丽光环。

此情无计可消除情窦初开,春心萌动,端庄其品,清丽其词的李清照步入爱河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中郎赵明诚,少年翩翩,两小无猜,情投意合。在那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社会里他们的婚姻真是门当户对,天赐良缘。爱到醉时情更浓,婚后的生活是甜蜜的。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相似的家庭,夫唱妇随,饮酒、斗茶、踏雪、赏花、填词,不知相依相伴了多少良辰美景。“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蘅。怕郎猜道,奴面不知花而好。云鬓斜簪,徒叫郎比并看。”幸福在清照的眼中莫过于夫妻相随,只羡鸳鸯不羡仙,自谓“甘心老是乡矣”。只可惜,丈夫外出为官,难免造成有情人相隔两地,天水一方。情亦绵绵,意也浓浓,多愁善感的清照按捺不了相思之楚,“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失落的清照消磨不了夫妻难舍之情;她爱之愈深,思之愈切,“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此细腻的爱情让我们看到清照眉头的一颦一蹙,心头的一震一颤,离愁别绪跃然纸上,令婚后不久的相思之情,思念之意,呈于象,感于泪,会于心。清照的幸福是美满的,然而却是短暂的。

古代名人励志的故事(16篇范文)

晋朝人孙康自幼聪敏好学,但是家中很贫穷,根本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于是,他开始利用夜晚时间读书,可是夜间读书时,必须点油灯,往往读一个晚上的书,就要用去一灯油,以孙康当时的家庭条件根本负担不起,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是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便躺在床上默诵。有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三天两头下一场大雪。冬夜,孙康…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古代信息

  • 古代名人小事迹素材(16篇范文)
  • 古代名人小事迹素材(16篇范文)98人关注

    时光匆匆,转眼间几千年历史夹带着几丝颠沛的流离滚滚而来,微风袭面,思绪飘回千年之前。当时是,孔年少,岁值暮年,壮心不已,巧用牛车之计勇吓齐国数百兵车。望鲁君惜才重士 ...[更多]

  • 中国古代名人事迹作文(16篇范文)
  • 中国古代名人事迹作文(16篇范文)96人关注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 ...[更多]

  • 古代的名人优秀故事(16篇范文)
  • 古代的名人优秀故事(16篇范文)96人关注

    “诗人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这首诗道出了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的成长历程。陆游的一生曲曲折折,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也没 ...[更多]

  • 古代名人刻苦读书故事(16篇范文)
  • 古代名人刻苦读书故事(16篇范文)89人关注

    现在,在广大农村涌现出许多农民企业家和专业户,他们是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其中有许多优秀分子不但想到自己富,还带动全村、全乡人富,关心农民兄弟的疾苦。江西南昌顺外 ...[更多]

  • 关于古代名人事迹素材(16篇范文)
  • 关于古代名人事迹素材(16篇范文)88人关注

    当钱学森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这个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祖国的科学家,顿时沉浸在极大的喜悦之中。他想: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可以放弃在美国的一切,但我 ...[更多]

  • 古代爱国名人的事迹(16篇范文)
  • 古代爱国名人的事迹(16篇范文)82人关注

    现在,在广大农村涌现出许多农民企业家和专业户,他们是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其中有许多优秀分子不但想到自己富,还带动全村、全乡人富,关心农民兄弟的疾苦。江西南昌顺外 ...[更多]

  • 古代名人诚信的故事(16篇范文)
  • 古代名人诚信的故事(16篇范文)80人关注

    王羲之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着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 ...[更多]

  • 古代名人事迹素材(16篇范文)
  • 古代名人事迹素材(16篇范文)80人关注

    汉朝的时候,有一位历史学家叫司马迁。他祖上几辈都是国家的史官,负责记录历史。司马迁年轻时立志继承家业,写出一部完整的史书。他离开长安,到各地远游,考察历史古迹,搜 ...[更多]

  • 古代爱国名人及事迹(16篇范文)
  • 古代爱国名人及事迹(16篇范文)79人关注

    现在,在广大农村涌现出许多农民企业家和专业户,他们是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其中有许多优秀分子不但想到自己富,还带动全村、全乡人富,关心农民兄弟的疾苦。江西南昌顺外 ...[更多]

  • 古代名人事迹汇总(16篇范文)
  • 古代名人事迹汇总(16篇范文)78人关注

    也许是上天注定你会积聚整个世界的韶光,成为那个时代里最高大的人。也许是命运使然将你投入一波三折的生涯,让你在最低糜的岁月里奏响最华美的乐章。回首早年间,张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