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名人事迹

抗日著名人物故事(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9-06 19:05:01 查看人数:22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抗日著名人物故事 1428字 13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173人
抗日著名人物故事 452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11人
抗日著名人物故事 633字 7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11人
抗日著名人物故事 516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12人
抗日著名人物故事 1468字 18段 5分钟 8分钟 12分钟 273人
抗日著名人物故事 1366字 12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190人

抗日著名人物故事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28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73位用户喜欢。

说到上甘岭这个名字,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这里展开了殊死的搏斗。为了抢占一个个阵地,中国人民志愿军抛头颅、洒热血,上演了一幕幕英雄的壮举。其中,就有黄继光勇堵敌人槍口这一幕。

黄继光,四川中江人,1931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黄继光就受尽了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新中国成立后,黄继光积极参与斗争地主,还 加入了村里的民兵团。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黄继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虽然在开赴朝鲜战场之前,黄继光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可是在到达朝鲜前线后,断壁残垣、满目疮痍的景象使他立刻明白了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黄继光心中充满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和怒火,恨不得马上加入战斗,赶走美帝国主义。

然而,黄继光却被分配到后勤部队做了一名通讯员。心灰意冷的他找到副指导员,要求到前沿阵地杀敌。副指导员听了,并没有斥责黄继光,而是把自己的手表摘下来,说道:“你看,这只手表时针、分针、秒针日夜不停地在转动,几乎没有误差,为什么呢?”副指导员不等黄继光回答,又把表盖打开,继续说道,“你再看看这些小零件,这是发条,这是齿轮……如果我拿走其中一件,手表就不会转了。你知道吗,现在我们的军队就像这块手表,战士就是其中的小零件,分工不同,但作用是一样的。”黄继光听完副指导员的话,豁然开朗,再也不闹情绪了。

1952年10月,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打响。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和敌人激战了四天四夜。第五天夜晚,接到上级命令,在黎明之前必须夺下敌人在上甘岭西侧的一个高地。

部队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攻占了三个阵地,推进到了零号阵地的半山腰,眼看胜利在望。突然,山顶上火光闪闪,槍声大作,敌人在山顶的一个隐蔽火力点向山腰铺天盖地地疯狂扫射,冲击部队被火力压制在半山腰。

营参谋长迅速组织爆破组强攻,结果都被强大的火力挡了回来。眼看天就要亮了,营参谋长心急如焚:如果还 拿不下这个高地,天亮后敌人将空中优势和火力优势集合起来,不仅之前所有的牺牲和努力都白费了,还 会使部队遭遇更加惨重的伤亡。

眼看着冲上去的战友们一个个牺牲,黄继光焦急万分。他快速地爬到营参谋长的身边,恳切地说:“参谋长,让我去试试吧!”营参谋长看着黄继光异常坚定的目光,沉思片刻,命令他带着人去完成摧毁敌人火力点的任务。

于是,黄继光同两名战士,拿着手雷,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很快,敌人发现了他们,子弹如雨点般扫射过来,一个战友牺牲了,另一个战友也身负重伤。黄继光的左臂受了伤,鲜血顺着手臂流了下来。他已经顾不上这些了,他忍着伤痛,匍匐前行。

离火力点越来越近,二十米,十米,五米……终于到了火力点的下方,黄继光找准位置,对着机槍口连投了几枚手雷。随着“轰”的一声,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机槍顿时停止了射击。战士们见状,赶紧往上冲。不料,手雷的威力不够,敌人的机槍又开始往外扫射,冲到半路的战士被压了回来。

眼看着天边渐渐露白,黄继光知道,只有迅速炸毁敌人剩余的火力点,被压制的战友才能占领高地,取得胜利。可是,手雷已经用完了。突然,黄继光像想到了什么,回头朝营参谋长和战友们看了一眼,又挥了挥手,猛地站起来,奋力扑向机槍,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槍口……

敌人的机槍哑了,世界似乎也跟着平静了下来。但战士们很快反应了过来:“冲啊,为黄继光报仇!”战士们的喊声惊天动地,如潮水般冲了上去,消灭了敌人,一举将高地拿下。

黄继光毅然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胜利开辟了一条通道,谱写了一曲动人的英雄赞歌。

抗日著名人物故事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11位用户喜欢。

当我读到邱少云这位革命少年时,眼前便出现他活活被烈火焚烧的情景。他明知只要拍打几下,火苗就会被扑灭,可他没有,因为他深知,只要动一下,他们所有人都会暴露,这次行动也意味着失败。

那时,邱少云所在的部队得知日军要从这里经过,他们必须派出一部分人前去埋伏,邱少云想都没想就跟随他们去了。

邱少云他们都埋伏在日军即将通过的路边上的一片草地中,当一切准备就绪,正好从远处传来了一片“咚咚咚······”的脚步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邱少云一些人也越来越警惕起来。当敌人快要进入埋伏圈的时候,狡猾的他们好像事先就知道邱少云会来埋伏一样,用喷火器喷出火来,用来清扫道路两边的杂草。就在这个时候,邱少云突然被大火烧到了,一开始,只有裤腿着了,他知道,自己千万不能动,一动就全完了,所以邱少云只能忍受着熊熊烈火的残害······直到他被烧死的那一刻,他还是一动不动!埋伏成功了,胜利的果实是辉煌的,在这欢庆的时刻,每一位中国人都没忘记他们的英雄——邱少云!

战争时期有多少人像邱少云一眼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自己的祖国,比如:王二小、刘胡兰……

抗日著名人物故事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33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1位用户喜欢。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个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住在这里。雨来从小就和小伙伴一起,在河里钻来钻去,练得一身好水性,村里人都叫他“小鸭子”。

一天早晨,雨来拿着课本准备去上学,突然一个人闯了进来,雨来一看,是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李大叔直奔墙角,把一个盛着水的大水缸搬开,跳进了水缸下的洞里,并对雨来说:“外面有鬼子在追我,你快,快把缸搬回来堵上洞口,对谁也不许说。”

雨来用尽全身力气,好不容易才把缸搬了回来。这时,十几个鬼子端着刺刀冲了进来,带头的是一个满口金牙的鬼子军官,他假装温和地对雨来说:“你的,小孩,不要害怕,皇军的有话要问。刚才有个八路的,跑了进来,你的,看见了没有?撒谎的,死了死了的!”雨来用手背抹了抹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掏出来一把糖块,说:“你的,吃糖的有,八路的,藏在什么地方?”雨来没有接过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扁鼻子军官气急败坏地在雨来的脸上狠狠地打了两巴掌,又把雨来的后脑勺狠狠地撞在门板上。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他脑袋嗡嗡地响,两眼直冒金光,鼻子流着血。鬼子又打又骂,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我,没看见,我就是没看见!”扁鼻子军官气得嗷嗷叫:“他的,拉出去枪毙,统统的枪毙!”

河岸边响起了“砰砰”几声枪声,芦花村里的人听见了都难过地哭了。大家顺着河岸寻找着雨来的尸体。突然在芦苇丛里,露出个小脑袋,大家叫了起来:“啊!雨来!雨来没死!雨来没有死!”

原来枪响以前,雨来趁鬼子不防,一头扎进了河里。鬼子慌忙向水里开枪,哈哈,我们勇敢的小英雄--雨来早已从水底游到远处去了。

抗日著名人物故事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1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12位用户喜欢。

王朴,也作王璞,幼名兰贵,1929年生,河北完县人。王朴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王朴工作认真,学习也很刻苦。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做到会认、会写、会讲、会用。

为了对付鬼子扫荡,民兵大搞地雷战,王朴不仅学会了布雷,还学会了造雷。一次,他用自制的地雷炸死了一个汉_,还协助民兵抓住了两个鬼子。

1943年春天,鬼子扫荡到王朴的家乡,王朴和乡亲们躲进山里。一天早上,鬼子包围了王朴和乡亲们。鬼子拿着汉_提供的名单,让村干部、干部家属和军烈属站出来,王朴和他妈妈张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鬼子把刀架在王朴的脖子上,威逼他说出八路军兵工厂的枪支和弹药藏在哪里。王朴勇敢地推开鬼子的刺刀,带领在场的二十多名儿童团员高呼:“我们不能忘记五不誓约,我们至死不当汉_。”残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场的群众开了枪,制造了又一起杀人惨案-野场惨案。118名无辜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14岁的王朴、王朴的母亲、弟弟和奶奶。

为了纪念牺牲群众,晋察冀边区政府召开了追悼大会,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荣称号,并立了纪念碑。解放后他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十大少年英雄”的称号。

抗日著名人物故事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68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73位用户喜欢。

提起马本斋的名字,大家的脑海里立马浮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司令员的英雄形象——著名的回民支队的领导人、中华民族的抗日英雄。

马本斋出身于贫苦农家,十一岁时,母亲想尽办法送他去读私塾。但家里条件实在窘迫,仅仅读了两年他就辍学了。辍学后,年幼的马本斋就随父亲四处找活干。他给人放过马,做过学徒,打过零工。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年仅十三岁,他却靠辛勤的劳动养活了自己。

听说东北活计多,十七岁的马本斋就随父亲来到东北。正好东北军要招人,马本斋就报名参军了。在部队里他很快脱颖而出,成为班长。

三年后,马本斋被选入东北讲武堂深造。在这里,他系统地学习了军事知识,完成了从士兵到军官、从执行者到指挥者的完美蜕变;也是在这里,他了解了中国的屈辱历史,也意识到一个中国人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肩负的使命。

毕业后,马本斋参加了直奉战争,他将军事知识用于实战,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路从排长升任东北军独立二十一师第四团团长。

1931年,马本斋见日本人不费一槍一炮便占领了大片国土,而当时的国民政府却奉行不抵抗政策,心灰意冷的他离开了东北军,回乡务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战火很快烧到了马本斋的家乡。对于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的罪行,马本斋愤慨不已。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危机感,组建回民义勇队,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他们没有槍炮,就自制火铳、长矛、大刀,收缴敌人的槍炮,在斗争中不断壮大自己。不久,马本斋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回民义勇队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同年,马本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任冀中军区回民支队司令员。

1942年5月,麦子快要收割了。日本侵略者趁机集结五万军队,发动对冀中平原的大扫荡。日军每到一处,就把当地围得像铁桶一样,拉网式清洗,奉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要让抗日军民无粮可吃,无处可躲,无人可用。

冀中军区八路军主力损失严重,马本斋奉命策应主力突围。他站在地图前反复研究,最后把目光落在了津浦铁路上:对,扼住日军的咽喉——津浦铁路,围魏救赵!津浦铁路是日军物资保障的关键,如果津浦线遭到破坏,日军必然会全力保护。

马本斋立即命令队伍集结,隐蔽行军,绕开敌军主力,全速赶到了津浦铁路沧州段。他们拔除了多个沿线据点,拆除铁轨,炸掉车站,毁坏铁路设施。几天下来,让日军的铁路运输彻底瘫痪,物资供应困难。

这样一来,日军被彻底激怒了,回调了八百辆汽车、大批兵力围剿回民支队。马本斋一看,知道已经达到目的,果断命令大家撤退。

但日军机械化部队行动快速,已对回民支队形成了合围。敌我力量悬殊,情况万分危急。马本斋临危不乱,考虑到队伍合在一起目标太大,不利于突围,他立刻命令部队化整为零,隐藏在村庄、山林里,寻找机会从敌人包围圈的缝隙里突围。

日军搜索了几天,遭遇了部分回民支队士兵的反击,但就是不见回民支队的主力队伍,十分纳闷。此时,马本斋已经同大部队潜进了密林里,安然逃脱。

日军见奈何不了回民支队,就抓住了马本斋的母亲,让她对儿子进行劝降。然而,这位生于贫困农村的农妇,大义凛然,断然拒绝了日军的要求,绝食而死。

马本斋听到噩耗,痛哭失声。国仇之下再添家恨,他下定决心:“儿定继承母志,与日本人血战到底!”从此,马本斋怀着对敌人的愤恨和对母亲的承诺,时刻不忘抗日,与日军进行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1944年2月7日,马本斋在赶赴延安的途中,因毒疮病发,高烧不退,病逝于山东省莘县,终年四十二岁。

马本斋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民族解放,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他不屈不挠、大义凛然的革命英雄气概,以及他的远大志向、爱国爱民的伟大精神永远激发和鼓励我们向前。

抗日著名人物故事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66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90位用户喜欢。

在河北省隆化县,有一所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中学——存瑞中学。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用生命迎来隆化解放的英雄——董存瑞。

董存瑞,河北怀来人,从小就机智过人,13岁时就成功掩护共产党员躲过日军的追捕。抗日战争结束后,他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自此,董存瑞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争先,苦练射击、投弹、刺杀等技术。手榴弹投不远,他就比别人多花工夫:当别人还 在酣睡,他就早早起床开始练习;晚上别人都睡了,他还 在练兵场上挥汗如雨。胳膊肿了,他咬咬牙挺过去;手起泡了,他也不吭一声。终于,董存瑞成为全连的投弹能手,在一次比赛中还 获得了全团投弹第一名。

就这样,董存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大熔炉里,在一次次的槍林弹雨的考验和革命传统的熏陶下成长起来。两年间,他共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荣获三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勋章”。

1947年3月,董存瑞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学习军事知识和技能。为了练出过硬工夫,他想出很多新奇的招数。他自己做了个沙盘模型,模拟战场的场景,让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拟定一个完整的攻坚方案。董存瑞的这个方法得到了师首长的高度称赞,并推广到全军,组织大家观摩学习,有力地推动了大练兵运动。

1948年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解放隆化城的战斗。隆化是国民党在承德的屏障,他们在这里布防了重兵,并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加上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攻坚任务异常艰巨。

凌晨,阵地上一片寂静,董存瑞和他的战友们彻夜未眠,高度警觉。他们知道,将会有一场大战。突然,三颗红色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便传来了震耳欲聋的炮声。解放军强大的炮火向苔山上的敌人阵地扫去。一时间,硝烟滚滚,战火弥漫。苔山主峰上的砖塔,很快就在解放军的炮火下轰然倒塌。紧接着,敌人的碉堡在接二连三的炮火攻击下哑然失声。董存瑞和战友们仿佛看到胜利的红旗已经插上了苔山顶峰。他们一个个都摩拳擦掌,热血沸腾,等待着总攻命令的下达。

早晨5时25分,总攻开始,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担任主攻任务。他们迅速出击,成功爆破了敌人的炮楼和碉堡,出色地完成了扫清隆化中学外围工事的任务。下午3点30分,第二次总攻开始。眼看胜利在望,突然,一阵密集的弹雨迎面扫射而来,冲到一半的战士被压回到一个土坡下面。原来,敌军已经在学校内的一座桥上修筑起了暗堡。此时,六架机槍射出六条火舌,犹如毒龙喷射出的火焰,挡住了解放军胜利的脚步。

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自告奋勇,向连长请战。情况紧急,连长当即批准,并嘱咐董存瑞:“好,你去吧,注意隐蔽!”董存瑞目光坚定,点了点头:“请连长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说完,他挟着炸药包就冲了出去。

在战友的掩护下,董存瑞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就地一滚,巧妙地躲过了敌人的子弹,然后一阵快跑跳进河沟里。前面就是敌人的火力死角,他抱着炸药包冲到桥下。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边是砖石砌就的。董存瑞把炸药包往贴近桥身的地方放了两次,都掉了下来。怎么办呢?如果将炸药包放到河床上,根本不能炸毁碉堡。

正当董存瑞思忖未果的时候,总攻的时间到了,嘹亮的冲锋号角吹响了,战友们都向暗堡冲了上来。眼看着战友们纷纷倒下,董存瑞焦急万分。突然,他举起炸药包,紧紧顶住桥底,拉开导火索,目光里充满了坚定。

随着天崩地裂般的一声巨响,暗堡被炸得粉碎。大批后续部队踏着英雄的血迹冲进隆化中学,红旗最终飘扬在隆化城上空

抗日著名人物故事(6篇范文)

说到上甘岭这个名字,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这里展开了殊死的搏斗。为了抢占一个个阵地,中国人民志愿军抛头颅、洒热血,上演了一幕幕英雄的壮举。其中,就有黄继光勇堵敌人槍口这一幕。黄继光,四川中江人,1931年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黄继光就受尽了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新中国成立后,黄继光积极参与斗争地主,还 加入了村里的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抗日著信息

  • 抗日著名人物故事(6篇范文)
  • 抗日著名人物故事(6篇范文)22人关注

    说到上甘岭这个名字,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这里展开了殊死的搏斗。为了抢占一个个阵地,中国人民志愿军抛头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