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事迹材料

钟南山医生疫情事迹材料(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5-14 11:40:02 查看人数:87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钟南山医生疫情事迹材料 572字 7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91人
感动中国钟南山抗疫事迹 634字 4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91人
钟南山个人事迹材料 3176字 21段 11分钟 18分钟 25分钟 104人
钟南山医护人员感人事迹材料 729字 4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31人
钟南山个人事迹材料 676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26人
钟南山伟人事迹材料 896字 11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71人
钟南山英雄事迹心得感悟 1495字 7段 5分钟 9分钟 12分钟 291人
钟南山医生疫情事迹材料 894字 5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29人
榜样钟南山抗疫事迹 1309字 4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127人
钟南山抗疫主要事迹材料 778字 8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190人
抗击疫情钟南山医生事迹材料 702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31人
钟南山事迹材料范文 609字 7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21人
钟南山英雄事迹心得感悟 1289字 5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01人
最新钟南山疫情事迹 553字 8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241人
榜样钟南山抗疫事迹 135字 2段 1分钟 1分钟 2分钟 111人
钟南山个人事迹材料 686字 11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42人

钟南山医生疫情事迹材料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2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91位用户喜欢。

钟南山院士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医生,他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在海外也颇有名气。

他哭了——

2月14日,钟南山院士受记者采访时,忍不住哭了。他热泪盈眶,眼圈有一点儿泛红,虽然在哭,但也能看出,平日里他的刚强。他为什么哭呢?他在为他的病人而心疼,他说:“我实在没有想过,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会这么强!这让我十分的意外。”从他颤抖的声音可以听出他很悲痛。他继续说着:“所以我推测,这种病毒应该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只是一种没有被他人注意的新病毒。”说着他抹了抹眼泪,不想让他人看见,接着抿了抿嘴唇,觉得非常不甘心。

他笑了——

2月18日,广东省新型冠肺炎疫情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终于笑了!他正在通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究的最新发展。他很欣慰,他很高兴,所以他笑了!这是他投入“抗疫”以来,第一次面露出笑容。我觉得这是最治愈的笑容,没有之一。这笑容让人心中一暖,让人十分的快活。

钟南山院士,也敢于讲实话。就算全世界的人都反对他,他也会一无反顾地站在正确的那一边。他十分的公正,并且,总是全心全意的为自己的病人着想。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爱护、关照。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奉献无止境。——钟南山”我觉得钟南山院士写的这一句话正好可以用来形容,他自己……一个八十四岁还奔波在与疫情拼杀的第一道壕堑的人,一个年逾古稀还勇敢地升起注定在巨浪中颠簸的风帆。

钟南山院士,我向您敬致!

感动中国钟南山抗疫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3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91位用户喜欢。

钟南山这个名字大家想必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在今年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中,八十四岁高龄的他依然挂帅出征,奔赴抗疫一线。也正是因为他的出现,让人们的心都放了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2003年发生的“非典”中,他也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也是从那个时候,钟南山这个名字走进了公众的视野。

在观看一段采访视频时,我得知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在一个记者招待会上,钟南山爷爷为了安抚大众,在节目里说现在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其实钟爷爷心里知道,这种突发性的传染病哪有那么好控制。后来记者再次问起关于病情的话题时,钟爷爷实在忍不住了,说:“第一,不知道病源是什么;第二,没有治疗的方法,还在不断传染,不能叫控制,顶多就是把病人隔离起来,算是得到了一些遏制。”

钟南山爷爷对于非典疫情真实地阐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也让他立刻成为了媒体的焦点。在此后的十七年里,一旦出现大规模的传染疾病,人们就能听到钟南山的声音。他的这种敢医敢言、实话实说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当“非典”疫情带来的恐慌充满人们内心的时候,他却说:“把最严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作为医生的钟南山自然知道这种病有高度致命性,但是无私奉献的责任心让他毫不犹豫地奔赴一线,认真救治每一个病人,成为了伟大的英雄。

在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很多像钟南山一样的白衣天使。现在他们正在一线守护我们的健康。让我们致敬这些伟大的医者们,致敬钟南山院士,感谢他们为我们的付出。这些医生们的故事让我真正明白了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钟南山个人事迹材料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176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8分钟,慢速需要25分钟,有104位用户喜欢。

,1981年出生,2019年考取普通话导游证;2019年毕业于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大学/国际贸易专业;2019年就职于邯郸中国国际旅行社;2019年考取英文导游证,2019年10月获“邯郸市十佳导游员”荣誉称号;同年11月获河北省导游技能大赛亚军,获“河北省十佳导游员”荣誉称号;因成绩突出,2019年、2019年、2019年连续三年荣获“邯郸中国国际旅行社先进工作者、优秀员工”称号;并多次受到游客表扬。

一、爱岗敬业,吃苦耐劳。

李对导游工作情有独钟,许多游客都这样说:“秋虹啊,不是你适合导游这个职业,就是导游这个职业适合你。”她从小就梦想长大后带领游客走遍祖国的锦绣河山,名胜古迹。2019年,她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光荣地加入了导游员的队伍。

2019年,她本来可以在首都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可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她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普通的导游员。6年来,李秋虹接待中外团队400多个,接待人次上万人。

有人问她:“你为什么那么热爱导游这个工作呢?”她回答:“游客出来是玩儿的,而我们导游员是带给游客快乐的使者,所以导游是一个快乐的职业,有谁不爱‘快乐’呢?”她热爱岗位,关爱游客,善解人意,用良好的职业道德,生动地讲解形式赢得了中外游客的称赞。

李在工作中经常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一名游客,需要什么样的导游呢?她经常这样说:“做一名导游员容易,但是要做一名优秀的导游员可就不容易了。”游客们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导游员就是他们最近的亲人,旅行社就是他们临时的家,要做一名优秀的导游员光有广博的知识还不够,还要把爱心献给游客,让他们体会到温暖,感受到温馨,享受到欢乐,真是一路导游洒下一路爱心啊!

在一次赴成都九寨沟旅游中,她作为全程陪同的导游员,对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倾注了关心。谁有高原反应了,谁食宿不适应了,她忙前忙后,帮助游客排忧解难。在参观九寨沟风景区的时候,她就出现了高原反应,头晕、恶心一阵阵向她袭来。在开往黄龙景区的路上,有一位女游客突然因为晕车呕吐不止,坐椅上、走廊上到处都是倾吐物,她全然不顾自己的高原反应,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赶快清理,不能让其他游客受到影响。”由于车上条件有限,一时找不到扫帚清扫,她强忍着阵阵袭来的恶臭,用双手把倾吐物一捧一捧得往垃圾桶里捧,游客们都捂着鼻子说:“秋虹,你高原反应那么重,让司机处理吧。”她风趣地说:“没关系,我年轻,多活动一下就给他压回去了。”她一边清理地上的倾吐物,一边安慰晕车的客人。就这样,她坚持把车厢清理干净,这时她因劳累伴随着高原反应,实在坚持不住晕过去了。在返回酒店后,她还是坚持要陪着那名游客到诊所去检查一下,医生说只是高原反应而已,输输液休息一下就没事了,她协助医生跑前跑后忙乎着,当她护送游客回到酒店时已经是深夜12点多了。游客满含着热泪地说:“秋虹,你比亲人还要亲啊!”她淡淡一笑:“这是我应该做的,导游本来就是游客的亲人嘛!”

像这样的事情在秋虹带团过程中数不胜数,她经常给游客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每次出团前她都仔细阅读团队计划,了解客人的情况,如果团队中小朋友多,她会给他们准备些小礼物;如果团队中老年人多,她会准备些应急物品,像指甲刀、热水瓶等以备不时之需;如果碰到团里有客人过生日,她会在那天送上一个大蛋糕,给他开一个别开生面的旅行生日party,在点点闪烁的烛光里映出的是一颗导游员的心啊!

二、刻苦学习,不断提高。

李秋虹还是个爱学习的导游员,邯郸是一座拥有着近八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关于邯郸介绍的文字资料大多都在古籍中,像《史记》《东周列国志》《三国志》等,所以想在邯郸做一名地方陪同导游员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为此,她收集和翻阅了的大量的史书资料,把关于邯郸的典故一字一句,一条一条的摘录整理,编写入自己的导游词中。

同时,她一直在寻找一种讲解方式,能够把几千年的邯郸历史讲给二十一世纪的游客,让他们在领略邯郸灿烂文明的同时并不会觉得那么久远,那么枯燥。四年的导游讲解中,她终于找到了这个契合点,她自创的“评书式”讲解,以古鉴今,生动,轻松,亦庄亦谐,收放自如,不仅“有听头儿”,更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她随身带着一个小笔记本,到哪里看到或听到有用的知识,她就马上记下来,连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也不会放过。每到一个新的旅游目的地,她带回最多的东西就是书籍,她经常风趣地说:“几年导游做下来,什么东西不衬,倒是衬几箱书啊!”

三、钻研技巧,全面发展。

李秋虹是个多才多艺,能歌善“武”的多面手,她从小就喜爱唱歌跳舞说相声,最大的爱好就是模仿评书和相声演员,好多传统的相声段子她都能倒背如流。这对于知识面宽广,善于表达演讲的她,作为导游员无疑是增添了几分优势。

每次带团,无论是在行程的车上,还是小憩的饭店,她总是给游客们唱上几首歌,朗诵些自编的小诗,再讲上几段自创的“成语新说”。她的团队中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有一次,她带旅游团到邯郸周边的一个县去参观,旅游车突然出现了故障,司机师傅说修车可能要一到两个小时左右。车上的游客本来渴望早点到达景点,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故障,游客的怨气声,指责声,投诉声一齐向她发来,她强忍着委屈,笑容可亲的对大家说:“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都不希望发生这种事情,咱们消消气,下车开个联欢会好吗?”等游客的情绪稍稍平静些后,她说:“大家看,车外就是青青的草地和巍巍的太行山,咱们下车吸吸新鲜空气,联欢一会儿多好啊!”游客说:“我们是来旅游的,不是来联欢的,我们不下车,你自己下去吧!”秋虹先做通了几个年轻客人的工作,促使他们又去劝说其他的游客,不一会儿,30多名游客都下车了。她趁热打铁,让大家围成一圈,“车上只能唱歌,我给大家打段太极拳吧,这里可是天然的‘舞台’啊!”说罢,她一边打拳,口中还念念有词:“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和……”打完拳,她又来了一段精彩的“成语新说”“绕口令新说”,游客们都被她精彩的表演折服了,连声称赞:“太专业了,太专业了。”在她的感召下,游客们也跳起了舞蹈,唱起了歌。两个小时的修车时间变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联欢会,欢声笑语在崇山峻岭之间回荡。

六年来,秋虹在导游工作中经历了酸甜苦辣,她用才艺不知道感染了多少游客,化解了多少矛盾,排解了多少浮躁,给游客带去了多少欢笑。

“要想给客人‘一碗’东西,导游就得有‘一桶’的东西。”她一直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虽然看似通俗易懂,但是要真正的做到却需要一个漫长的时期,特别是长时间一遍一遍的重复枯燥乏味的导游词,她的付出并没有白费,在2019年11月的“河北省导游技能大赛”中,她以自己独创的“评书式”讲解,广博的知识,精彩的才艺,卓绝的讲解技能,生动的导游语言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从众多的参赛选手中,经过现场讲解,知识问答,才艺展示等环节的激烈角逐,脱颖而出,一举获得大赛“亚军”的优异成绩。

在鲜花掌声和祝贺声中,她并没有骄傲,她说:“我的成长进步是社里培养的,是组织关心帮助,是领导和同事们呵护、爱护的结果,我还年青,做导游工作时间还不长,正是学知识、强素质、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对照优秀导游员的标准我还有不少的差距,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查找问题,继续刻苦钻研本职业务及导游讲解,努力提高个人能力素质,为邯郸旅游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李秋虹也在已有的基础上阔步前进。她在成绩面前没有丝毫的满足,相反还对自己提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那就是不仅在工作上要提高,通过努力学习成为一个知识型、历史文化学者型、幽默型于一身的邯郸优秀的导游员,把邯郸博大精深的文化融会贯通,以自己的知识形成广博体系的文化内涵,把邯郸文化通过高超的语言表达,在游客面前耸立起一座邯郸灿烂文化的通天大厦,让国内外的游客真正了解邯郸,认识邯郸,通过这些努力使之成为邯郸乃至晋冀鲁豫地区最著名的导游员;同时她在思想上也要求进步,最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邯郸向您敞开了热情欢迎的大门,李秋虹恭候着您的到来,欢迎您-——来自八方的宾客,欢迎您-——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我们期待着在邯郸相会的那一天。

钟南山医护人员感人事迹材料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29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31位用户喜欢。

自古以来,都是由一个个伟大的人,撑起了ー个伟大的国家。他们的理想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每逢国家有难,必有英雄挺身而出,许国不复为身谋。有位八十四岁的老人,十七年前是抗击”非典”的第一功臣。他有院士的专业,他研究的治疗方法,让广东成为世界范围内对SARS治疗成绩最好的地区之一,他最早制定出《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他带领课题组,在全世界率先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显疗效的防治经验,使中国人摆脱了死亡阴影;他有战士的勇猛,敢于直面疫情,主动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转到我们呼研所来”这淡淡的一声无异于平地惊雷般,在中国的土地上炸响,在抗击非典最严峻时刻,更是连续工作30几个小时;他更有国士的担当,敢于直言,向世界披露了”非典”的真实情况。而在十七年后,当病毒再次来势汹汹,84岁的他重新披甲上阵,一如当年,在呼吁人们“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后,却在耄耋之年毅然逆着人流、投身疫情战场的第一线。他是无双国士,更是遭受疫情国难之时的定海神针。“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天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冯志如是说。

其实钟南山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1月19日,一张钟南山在列车上闭目小憩的照片在网上流传,我的眼眶不禁湿了,暖黄色的灯光下我们看得出他的疲意,他不是神,更不是百邪不侵的,时光在他的脸上留下了足迹,但他依然挺身而出,其实这世间哪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其实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逆着万千车流,在凛然严冬中、在危机四伏的疫区,如钟南山一般的负重者毅然选择奔赴最前线,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们不惧险难,以血肉之躯为你我撑起生命的屏障。致敬钟南山院士,致敬与疫情做抗争的一线人员,愿疫情过后,春暖花开。

钟南山个人事迹材料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7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26位用户喜欢。

广州非典疫情最严酷的时候,6家专门用于接纳非典病人的医院已不堪负重,一批又一批医务人员倒下。

钟南山的内心也十分焦急。但是,他更把压力变成了动力。他向省卫生厅主动请缨:“鉴于呼研所的技术力量,同时考虑到危重病人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集中治疗。把最危重的病人往我们医院送!”

作出这个决定,无疑需要很大的勇气。第一,当时病因不明,谁都没把握治好病人,治不好就等于砸了自己的牌子;第二,当时已经明确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病情越重,传染性越强。钟南山没有考虑这些。他对全所同志说,“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本来就是研究呼吸疾病的,最艰巨的救治任务舍我其谁?”

为了搞清楚非典的规律,钟南山自己都不知道看了多少病人。为了联络方便,平时很少使用手机的钟南山24小时开起了手机。早期危重的非典病人,病情重、传染性强。广医一院有20多位医务人员感染得病,同时还收治了许多兄弟医院的医务人员。钟南山的心时常揪得疼。“这个时候不能再让医务人员倒下。倒下的要让他们尽快康复。”每天不管多忙、多累、多晚,他必定要到病房走几趟,除了看病人外,还要了解每一位同事的身体状况,检查每个医护人员的隔离措施是否到位。

钟南山实在太忙了。他参加会诊,出席讲座及各种指导活动,曾经一连38小时没合过眼!由于过度劳累,他病倒了,但他知道,此时此刻自己绝不能倒下,坚守在岗位上,就是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希望。在医院住了一晚之后,他偷偷跑回家,以家为病房,进行自我治疗。在夫人的悉心照料下,钟南山稍微休息了两天,又一心扑在病房了。

不允许自己倒下的钟南山,深知要保证社会的稳定,就要用事实说话,用科学说话,用治疗效果说话,让病人尽快康复。

钟南山伟人事迹材料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96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71位用户喜欢。

滴答滴答,时间悄悄地溜走,一个鲜活的生命即将消逝,是你们,赶来挽救了这大自然的杰作,当中国在2020年爆发了没有硝烟的战争时,也是你们,化身为冲锋在一线的英勇战士。不敢想象,此时此刻的中国,倘若离了你们,将会变成一幅什么样子?

有你们,真好。

李文亮,一个热血、开朗、善良的中国医生,你们中的一员。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冲锋在战场的第一线,他和多数的你们一样,都是凡人,都是在平凡中散发着伟大光芒的人。可最终,我们失去了他,是的,他倒在了沙场,倒下得那么悲壮,那么坚韧不屈,倒下得使全世界人民为他致敬。尽管你们的同伴接二连三的倒下,可你们依然舍生忘死的迎难而上,拯救着生命,拯救着中国。

中国的湖北武汉,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屹然耸立着两间由中国速度创造的奇迹——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谁能相信这两座总面积约达3.5万平方米的建筑,竟是你们中的普普通通的劳动工人,在短短十几天内建造而成的,你们朴实的背影,朴素的面孔,正是我们所要记住,所要感恩,所要隆谢的美好。

有你们,真好。

钟南山院士,曾是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典型“国家有难,全力以赴”人物,也因此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其实无论是在工地上奋力建造医院的工人,还是像钟南山这样夜以继日带领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英雄”,他们都是“你们”,因此——

有你们,真好。

自从“康复者血浆治疗”纳入到第6版诊疗方案,就有许多康复者加入了捐献血浆的队伍。31岁的许德龙被查出感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由于他身体素质较好,也得到了良好的治疗,没多久便出院了。可是,作为一名医生,他并没有休息,而是重又回到了他的工作岗位,每天履行着自己救死扶伤的义务,当他得知自己的血液可以救治患者时,他毫不犹豫来到献血站,为需要的人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他,也是“你们”中的一员。

有你们,真好。

你们,是谁呢?有人说,是白衣天使;有人说,是英勇战士;有人说,是志愿者其实“你们”是指那些支援武汉的逆行者,你们用你们的平凡,散发出伟大的光芒,你们不仅仅有逆行在黎明的医生,还有守护交通出行安全的警察,还有不分昼夜在工地上建造医院的工人,还有坚持宅家却心中支持的热心市民,只要喊出一声武汉加油,你,就是奔跑在晨曦中的“你们”。

有你们,真好!

钟南山英雄事迹心得感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95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91位用户喜欢。

疫情爆发后,钟南山院士的每一次亮相,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他的提醒和建议,大家总会自觉遵守。回首进入新世纪短短20年,钟南山院士关键时刻的两次“逆行”,深深铭刻在人们心中,也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任。作为新时代青年尤其是共产党员,我们应该向钟南山院士学点什么呢?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四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一是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担当精神。2003年,非典肆虐。67岁的他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2020年,面对疫情,84岁的他一边告诉公众“尽量不要去武汉”,一边自己义无反顾地登上去武汉的高铁,挂帅出征。他不断借助媒体发声,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该怎么办。而他说的每句话,人们都信。在我们眼里,他就代表正直,代表科学,代表权威。一个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个医学专家,神奇地受到了党和人民的信赖,这正是对他“舍生忘我、无私无畏”担当精神的生动诠释和最好“回馈”。

二是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人生态度。2003年初,非典疫情开始扩大,钟南山在大年初三收到任命,担任广东省非典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他积极发声引起全社会重视疫情。2003年2月,北京疾控中心表示,非典的病因是衣原体。钟南山则表示反对,坚持非典是病毒性疾病,这一观点成为抗击非典的重要分水岭。2003年4月,在一场关于非典的新闻发布会上,有人宣称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钟南山当场开炮:“现在病源不知道,怎么预防不清楚,病情还在传染,怎么能说是控制了?”此次新冠疫情,钟南山明确了人传人现象这一关键信息,有力促进疫情防控工作更加科学规范。这些都与他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人生态度分不开。

三是胸怀国家、为民服务的家国情怀。钟南山院士认为:“科研既要顶天,也要立地。顶天就是抓住国际前沿、国家急需项目,立地就是要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顶天的研究不能立地,不能缓解患者的痛苦,意义就会打折扣。”钟南山有一句名言:看病只看病情,不看背景。他还有著名的“三个一样”:高干、平民,有钱、没钱,城市、农村,一样的热情耐心,一样的无微不至,一样的负责到底。作为国内外呼吸病防控治疗领域的翘楚,钟南山看到疫情防控难度增加时,他眼含泪花,苦口婆心劝导人们一定要尊重医学、尊重知识、加强自我隔离。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一位共产党员胸怀国家、为民服务的家国情怀。

四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奋斗精神。钟南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奋斗不是一段时间内做某一件事,而是一个长期过程,奋斗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大多数奋斗者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团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克服种种艰难困苦后,携手并进。”84岁,他四处奔波,亲临湖北武汉抗击疫情最前线,担任专家组组长,指导医治及防护工作。看到他在高铁上劳累到靠着座位靠背熟睡时,很多网友直呼心疼。正是这样一位对事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执著奋斗的老人,和无数个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共产党人,在重大疫情面前,挺起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民族脊梁”。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奋斗精神令人动容。

作为新时代青年人,作为国家的希望和未来,我们当学习钟南山院士身上所体现的这“四种精神”,对党忠诚,热爱人民,为所在集体、为国家建设、为社会发展、为人类文明作出个人应有的贡献。当然,钟老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可能远不止于此,比如加强身体锻炼等等,如果84岁我们依然能有充足的精气神,为国为民作出巨大贡献,何尝不是国之幸、民之福?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也许我们大部分人都无法复制钟老的传奇,但在青年时代的大好机遇期,我们可以学习并汲取他的“四种精神”,同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立足本专业、本行业潜心积累,树立有益于时代和人民的高远志向,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默默生根发芽、向阳生长,相信终有一天会成就蔽日荫凉,造福一方人民、一个时代甚至全人类。

钟南山医生疫情事迹材料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9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29位用户喜欢。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庚子年春,荆楚大疫,举国惊惶。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全体国人的悠悠思绪,不由得又回到了那个17年前“非典”扩散的恐怖日子。正是在这样人人自危的危急关头,17年前,钟南山院士毅然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往我们医院送”;17年后的今天,84岁的他建议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而自己却再一次挺身而出,坚定逆行。一张在列车上休息的照片不知湿润了多少人的眼眶,暖黄的灯光笼罩着他疲惫却依旧健康的面容,给人们坚实可靠的安全感,仿佛他就是那一座巍峨耸立的青山,守护着身后眉眼盈盈的故土,热忱一生的山河。

非典时的钟院士反对权威专家“普通流感”的观点,厉声指责媒体虚假报道,“非典并不可怕,可防,可治”短短几字,掷地有声。从儿时父亲耳濡目染“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到在英国求学时以真才实干改变外国同行对中国的看法,再到他决然拒绝爱丁堡大学的挽留,回到中国报效祖国。再观眼下,钟院士的话再次成为了病患的曙光,国民的希望。

在科学研究上一丝不苟,年过古稀未伏枥的他,却在镜头前一次又一次哽咽。当他听到武汉市民都在家里开着窗户唱国歌时,当他称赞李文亮为英雄时,当他说到“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时,他分明红了眼眶。这样的无声落泪,让人们看到了为医者之仁心,让人们看到了一位医学战士对生命的敬意,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更加丰盈而隽永的灵魂,让人们看到了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情感共鸣。

其实不止钟院士,许许多多平凡而普通的医护工作者也别亲离子而赴水火,易面事故而求大同。星辰点点,浮沉聚往,银河倾然而下;细浪娟娟,汇流成海,明月欣然而起,这些无名英雄用爱筑起一道坚强的长城,坚守战场,保家卫国。

杏林分钟逢春茂,桔井挹泉滋蕙香。生死存亡、千钧一发之际,他是无边黑夜中的北斗星辰,有着心怀天下苍生的豪气,有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胸怀,脱离了人性自私自利的原始本能,将远方和他人放在心间,在披荆斩棘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在无悔奉献中誓将健康还人间。我有国士,当世无双,面对疫情,我们不相信神灵,却知道有这样一座万古长青的丰碑彪炳史册。

榜样钟南山抗疫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09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27位用户喜欢。

钟南山院士,福建省厦门市人,193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呼吸内科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79至1981年公派英国进修。1984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5年后被指定为中央领导保健医生,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国际胸科协会特别会员、亚太地区执委会理事;同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1996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起任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副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钟南山院士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基础研究工作,是近10余年来推动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水平走向国际前沿的学术带头人。通过创制的“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法”及流行病学调查,他首次证实并完善了“隐藏型哮喘”的概念,该观点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撰写的《哮喘全球防治战略》所采用。通过研究对我国慢性咳嗽病因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阐明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气道神经炎症机制。他创制的“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法”,首次证实即使早中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也有60%存在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制定了补充其基础耗能的校正公式。迄今为止,他主持完成了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计划”、“十五”科技攻关、国际合作等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Medicine、Lancet等国际权威刊物,被引用次数达438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广东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奖,吴杨特别贡献奖等20余项奖励。

钟南山院士献身医学教育事业。1992年至2002年担任广州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从医从教近50年,他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定期为实习生开设临床讲座,坚持每周一次全院性临床教学查房,融“教书育人”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了“奉献、开拓、钻研、合群”的“南山风格”和“学本领、学做人、强体魄”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他提出了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五性”,即“对学习的自主性”、“对工作的创造性”、“对病人的责任性”、“对集体的合群性”和“对社会的适应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领学术新风,追踪学科前沿,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中。迄今为止,主持完成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4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2部;培养硕士研究生31名、博士研究生30名,博士后4名。其中,2人获得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称号。许多研究生毕业后已经成为各自单位的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等。

作为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钟南山院士坚定地站在维护公共利益的立场,以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和胆识,坚持真理,敢于质疑,敢于追问,发出不同的声音,提出不同的判断。如在“非典”初期,他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以非凡的勇气质疑权威机构发布的不实消息,维护了科学的尊严,赢得了国人的敬重。在抗击SARS疫情中,钟南山院士带领团队率先投入战斗,主动要求收治危重SARS患者,积极倡导国际大协作,组织了广东省SARS防治研究,创建了“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无创通气,合理治疗并发症”的方法治疗危重SARS患者,获得了96。2%的国际最高存活率。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视患者如亲人的大医情怀,受到世人称赞,被誉为“抗非英雄”。

钟南山抗疫主要事迹材料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78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90位用户喜欢。

有的人,身着白衣,心有锦缎。面对突发疫情,他呼吁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转身来到武汉,冲到了战斗的最前线。白衣逆行,国士无双,他就是逆行者---钟南山!

生平不凡 英雄事迹

钟南山,1936年10月出生,福建厦门人,出生于南京。出身于医学世家,呼吸病学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院部)2007年荣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指导师。2003年抗击“非典”先进人物。

不畏病毒 抗击“非典”

2003年抗击“非典”中,钟南山不顾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区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合作,主持制定我国“非典”等急性传染病诊治指南,为战胜“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贡献。主动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角色,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为夺取应对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无硝烟的战争,惊心动魄。从收治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例非典型肺炎患者开始,其时67岁的钟南山就以非凡的勇气站在战斗的第一线:非典病人送来时,他亲自检查,制订治疗方案;检查患者口腔,头凑到和病人距离不到20厘米处;提议把各医院不幸感染倒下的医护人员和最危重的病人送到呼研所来…… 别人赞他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钟南山付之一哂:“我们就是搞这个的,不干谁干?”持续了8个月的SARS病毒(“非典”),终于,在2003年7月13日得到了全面控制……

再遇磨难 毫不退缩

_年大年初一,原本是阖家欢乐的好日子,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从武汉等地传出了新型冠状病毒,然而这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当所有人都在犹豫不决的时候,钟南山老先生再一次站了出来,他不允许任何人前往武汉,但他自己却奋不顾身的前往武汉,奋战在一线当中。

目前,疫情还没有稳定,但是钟老承诺我们,这次的疫情绝对不会重演10年前的非典!希望钟老这次可以“完胜”病魔,也希望大家配合国家,相信国家,有钟老在,这次疫情一定可以平安度过!这就是逆行者---钟南山!

抗击疫情钟南山医生事迹材料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0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31位用户喜欢。

疫情是命令十万火急,防控是责任刻不容缓。当前,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广大基层干部以“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扎根一线,为人民群众筑起高高的“防疫墙”。

但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部分群众防疫意识淡薄,或因习惯串门,四处扎堆;或因不重视疫情,不愿戴口罩;或因无聊至极,聚众打牌。不过,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基层干部各式各样的“抗疫”方式成为这个冬天暖心的事。

土味标语像“泥石流”一样“无情”却“有情”。“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还能吃饭,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出来聚会的是无耻之辈,一起打麻将的是亡命之徒”,全国各地随处可见这样的“土味”宣传标语,话糙理不糙,既一针见血地讲述了疫情的严重性,又通俗易懂地表达了防护的必要性,更有许多村民拍照在朋友圈为疫情防控宣传“助力”。这看似“无情”的背后,却凝聚着基层干部的“真心情意” 。

乡村喇叭像“震天雷”一样“刺耳”却“悦听”。“你不要以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欢迎你,你别太自信了!”这一段来自天津蓟州区的乡村大喇叭视频一时间火爆网络,村干部用浓浓方言味道的直白贴心话,虽“听上去不好听”,却将节日期间的防疫须知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村民基层干部,呼吁居民们戴好口罩,减少串门。这“难听”的话语饱含着基层干部的“殷殷关切”。

封锁村道像“拦路虎”一样“可气”却“可爱”。村道用砖块、竹子、铁架阻隔,各村干部、热心村民在村庄各要道设卡拦截,像泰山一样屹立在村口,禁止一切外村人进入,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巍峨气魄。这样“简单粗暴”的封村之举,部分村民或“焦躁不安”,或“锤胸顿足”却“无可奈何”,此举预防可能携带病毒的人进出,防患于未然,避免交叉感染,确保全村人安全。这“可气”之举是基层干部防疫的“可爱”之策。

钟南山事迹材料范文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9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21位用户喜欢。

钟南山是中国人的定心丸。

一、敢为人先

从十几年前再到如今中国医疗事业的发1653展,离不开钟南山在背后的付出。而且每当重大传染病来临时,都是钟南山院士冲在了最前头,可以说他拯救了中国人。如今我们能有如此安宁幸福的生活,能让许多人逃脱疾病传染的恐惧,让社会经济再度发展起来,都是因为像钟南山一样医疗人员的贡献。钟南山院士在当时武汉最危急的时候,义不容辞的直接冲向武汉,通过了无数医护人员的努力,终于将陷入死亡深渊的武汉生生的给拉了回来。如今的武汉又再度有了烟火气,商业街道也慢慢开始走向了正轨,这都离不开这些人的支持啊。

二、谨慎乐观

在人民最惶恐的关键时刻,也多亏了钟南山院士以及他手下的那些医护人员的努力,才让社会不至于陷入恐慌之中。他教导人们不要多出去走动,一定要注意好各方面的防护措施,他的话就像是定心丸,也镇压住了许多蠢蠢欲动想要外出的人。他是一个非常爱国而且爱憎分明的老人,就算是一把年纪,也依然身体健朗,并且还热爱运动。他在人们都避之不及的时候,给所有人起到了带头作用,可以说钟南山是民族英雄。他的两次挂帅出征,把中国的损失降到最低,也成功解救了许多被病情折磨的中国人民。

三、无私奉献

普通人到了80多岁,早就在家颐养天年了,可是钟南山却依然忧国忧民,一把年纪了却不愿意歇下来,而是想要在帮助底下的人一把。他终日投身于工作中,在为了解救人民不断努力,他身上的无私奉献精神真的是令人感动。他是百姓都爱戴的专家,也是中国英雄。

钟南山英雄事迹心得感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8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01位用户喜欢。

一次举国上下凝聚一心共同抵抗新冠疫情的行动,让我认识了一个医学界的英雄---钟南山爷爷。

在居家隔离期间,家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在新闻上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动态,其中我反复听到了钟南山这个名字。可是怎么听我都会想起“寿比南山”这个词,而且,终南山不是一座传说中仙人辈出的山名吗?带着好奇,我静下心来开始专心地关注他。原来这位冲在抗疫第一线的响当当的主心骨真的是一位寿比南山的老人,但他精神矍铄,只一眼便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一身的白大褂,身形瘦削挺拔,脸上永远露出他专属的慈祥和淡定。金丝框眼镜下炯炯有神的双眼隐藏着学者的深邃和敏锐,让人心生敬畏。

妈妈对我说,钟南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呼吸病学专家。早在2003年中国非典爆发期间,年近七十的他就带领着医护人员战斗在抗疫前线,并率领他的科研团队研究出了应对SARS的临床疗法;而如今国难当头,又是这位耄耋老人,成了新冠疫情抗击前线的领军人物,让人可亲可敬。在每天各种媒体的疫情跟踪新闻中,总是时不时插播钟南山爷爷的镜头。他对权威的质问掷地有声,敢于公开揭示冠状病毒人传人的真面目;他对疫情的分析客观严谨,从不高估或低估疫情的发展趋势,从不做没有根据的论断;他对自己的要求总是近乎苛责,有时每天只睡四个小时,承受着比一个青壮年更繁重的工作量;他对老百姓的关怀至真至诚,第一个并且一而再劝诫居家隔离是最奏效的预防措施。从这一个个报道中,我仿佛真觉得他有来自终南山的仙人传奇色彩。他是战士中的勇士,一旦战役的号角吹响,便冲锋陷阵,第一时间勇赴灾区,完全置自己安危于不顾。正是由于他的坐镇武汉,犹如汹涌波涛中的定海神针,给了所有医护人员前进的信心和方向,给了全国人民宅家隔离、共同抗击疫情的自律和坚守。他是医学界的泰斗,带领全国的医疗精英日夜奋战在新冠病毒肺炎的防治和抗击战役中,研究出了一整套疫情防控体系,为今天全世界在抗击新冠疫情上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有一次,我无意中在妈妈手机上看到网友晒出来的一张钟南山爷爷的照片,配文上写的是他在连续工作了一昼夜之后临危受命,在1月19日踏上了从广州到武汉的列车。由于临时上车,只被安排在了餐车里。他太累了,不知不觉就在座位上睡着了。看着这张照片,我在想,钟南山爷爷终究不是仙,他只是一个凡人,一个身怀医者使命,心系国家安危,在风雨中逆行的老者。

在中国,这样的老者还有很多,比如在85岁发现疟疾治疗物青蒿素而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90岁高龄依旧投身超级杂交水稻研究的袁隆平,他们一生的无私奉献为全世界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福祉。但是,岁月的车轮不断地流转向前,他们终究是垂暮老人了,本该颐养天年,而我们国家的繁荣富强需要注入新生的血液。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自然成为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接班人。尽管人类的发展已经到达了相当的文明度,但是更加棘手的问题却也是接踵而至,战火时刻在地球的一些角落蔓延、变异的病毒时刻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全球环境问题带来的灾难频繁爆发……所以,在了解了抗疫老英雄——钟南山爷爷的故事之后,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珍惜眼前所具有的幸福生活和优越的学习环境,用知识让自己茁壮成长,报效社会和国家,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

最新钟南山疫情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3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41位用户喜欢。

众所周知,钟南山院士今年已经84岁了,在2003年,他义无反顾地去一线抗击非典病毒,而现在,当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时,他又义无反顾地去了武汉。去了最有可能被传染的地方。他和所有的医生一样,不管自己年龄大了,一工作就连续十几个小时。

这样一位老先生,年纪已经如此大了,本来在家里享清福,可为什么还要去做“逆者”呢?

答案只有两个字——责任。2003年抗击非典病毒时,钟南山教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把重病患者都送到我这里来。”这句话让很多人都惊呆了,谁也没有想过,在这样一个自己生死存亡都很难确定的时候,他却要求把重病患者送到自己那里去。

这是一个医生的职责,也是他的责任,他的大爱。能不顾自己生死存亡,安抚别人,照料别人的人。如果这样都不能称得上是英雄,还有什么样的人能称得上是英雄呢?

这样的英雄,他们不穿铠甲不披披风,面对的是比枪林弹雨恐怖100倍的敌人。他们的身后虽没有鲜花和掌声,没有人为他们喝彩,但他却是全中国的希望。

在党和国家的召唤下,在钟南山院士爷爷的带动下,广大的医护工作者奔赴一线,奏响了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歌!

这样的英雄,舍己为人,为我们换来了这太平盛世。他们和我们印象中的英雄肯定不相同,但他们却是全中国的希望,全世界的希望,全人类的希望。

他们是为我们拨开迷雾,披荆斩棘,横扫千军的领航员,是我们心中最美,最亮,也是最伟大的“逆行者”。

榜样钟南山抗疫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5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1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111位用户喜欢。

钟南山爷爷您好!以前我不认识您,是这次疫情让我认识了您,了解了您。大家都知道武汉现在非常危险,都不敢去武汉,但是您却亲自去了武汉,研制疫苗,了解疫情。

爷爷我想对您说:“从2003年的非典到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您为祖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您好伟大呀!您真是我们心中的英雄,祝您身体健康!

钟南山个人事迹材料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6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42位用户喜欢。

1月18日,星期六,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到赶往武汉的紧急通知。时值春节前夕,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陆续踏上回家的路。当天去武汉的航班已无机票,火车票也非常紧张。颇费周折,钟南山才挤上了傍晚5点多从广州南开往武汉的高铁。走得非常匆忙,他甚至没有准备羽绒服,只穿了一件咖啡色格子西装。

上车无座,他被安排在餐车一角。当天,钟南山在餐车小憩的照片刷屏微信朋友圈:满脸倦容,眉头紧锁,闭目养神,身前是一摞翻看的文件……

这一天,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新增5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钟南山提醒公众的同时,却选择了逆行。

“肯定的,有人传人现象。”20日,作为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关键时刻发出的“预警”,为控制疫情在全国范围内的蔓延赢得先机。

自挂帅出征以来,钟南山始终冲在前线,始终如铁人般拼命:4天内奔走武汉、北京、广州三地,长时间科研、开会、远程会诊、接受媒体采访,甚至在飞机上研究治疗方案……

夫人既生气又心疼:“能不能让他多睡一会儿?”但她非常了解丈夫,知道劝也劝不住,因为丈夫太在乎自己的病人了。

有人曾这样评价钟南山:既有国士的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他回应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不过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看到疫情防控难度增加,他变得容易落泪、伤感。冷冰冰的疫情通报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家庭,他心疼他们。

每次在媒体面前发声,他似乎带来更多坏消息,但当所有人都害怕时,他又用专业知识给大家足够的信心和安全感。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钟南山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学者大义。广大网友用朴素的言语回应对敢医敢言的钟南山的信任:“几时才动?钟南山说动才动!”

钟南山医生疫情事迹材料(16篇范文)

他的一生朴实无华,却又传奇。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他都是一个光辉英雄的存在。他不求回报,一生艰苦奋斗,献身医学。称他为二十一世纪的华佗,毫不为过。他,就是正在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钟南山院士。磨难是金·助成长1936年10月,钟南山出生于南京,父亲钟世蕃是中国著名的儿科专家,母亲廖月琴则是广东省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钟南山信息

  • 钟南山医生疫情事迹材料(16篇范文)
  • 钟南山医生疫情事迹材料(16篇范文)87人关注

    他的一生朴实无华,却又传奇。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他都是一个光辉英雄的存在。他不求回报,一生艰苦奋斗,献身医学。称他为二十一世纪的华佗,毫不为过。他,就是正在武汉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