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事迹材料

李四光主要事迹材料(7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6-29 07:00:03 查看人数:73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李四光主要事迹材料 1469字 11段 5分钟 8分钟 12分钟 276人
李四光主要事迹材料 414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25人
李四光主要事迹材料 600字 4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94人
李四光主要事迹材料 2423字 13段 9分钟 14分钟 19分钟 177人
李四光主要事迹材料 797字 4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28人
李四光主要事迹材料 380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3分钟 299人
李四光主要事迹材料 599字 6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65人

李四光主要事迹材料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69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76位用户喜欢。

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的一个贫寒家庭,小时候的名字叫李仲揆。父母没有多少钱,但非常有远见。他们在儿子6岁的时候就送他到私塾发蒙,希望他“早发蒙,早出息”。小仲揆平时看到父母为供自己读书起早贪黑地干活,很受感动,从小养成了勤劳的习惯。他经常帮着母亲打柴、舂米、扫地、提水、割草、喂猪、洗碗,家里的活样样都能干。

李仲揆学习刻苦认真,从早到晚,不是朗读、背诵,就是练字、作文,从不贪玩。老师不在的时候,别的孩子爬桌子、踩凳子,闹个没完,小仲揆依然坐在那里安静地学习。他还特别喜欢动脑筋,提问题。有一次,他和小朋友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看到村口有一块特别大的石头。他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石头是怎么来,为什么周围没有这种石头呢?”他想不出答案,就去问老师,老师也给难住了。伙伴们都戏称他为“小科学家”。

小时候的李仲揆不光勤学好问,动手能力也很强。其他的孩子都有许多买来的玩具,而他的玩具从来都是自己做。除了学习,小仲揆最大的乐趣就是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小玩具,小船、小汽车、小飞机等,应有尽有。每到正月十五,他做的各种花样的灯笼让人眼花缭乱。同龄的孩子喜欢他、佩服他,因为他不仅心灵手巧,而且遇事有主见。

有一年冬天,天气奇冷。黎明时分,一个小偷摸进私塾里,想把同学盖在被子上的棉衣偷走,不料被同学捉个正着。大家都很气愤,于是你一拳我一脚地把小偷狠揍了一顿,最后还把他吊起来。只有李仲揆没有动手,过了一会儿,他不声不响地拿来一条板凳,垫在小偷脚下,说:“以后再不要做坏事了,不然挨这么多打,可怎么受得了呢?”

1902年5月,湖北省省城武昌大力兴建各种学堂,有志气的少年纷纷来武昌求学。消息传到黄冈,李仲揆非常高兴,不久便向父母提出了到武昌求学的要求。父亲很支持他,从乡亲那里为他借来路费;母亲怕他在路上冷着,特地将自己当年的嫁衣给他改制了一件棉袍。李仲揆带着父母殷切的希望和一点微薄的路费到武昌参加新生入学考试。

来到水路街的湖北省学务处的报名点,他小心翼翼地从钱夹里拿出1元钱买了张报名单。但是,他在填报名单时,由于太紧张了,误将姓名栏当成了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字。如果再买一张报名单,又要浪费1元钱,他带的路费本来就不多。李仲揆寻思了一下,干脆将错就错,把“十”字再加上几笔改成了“李”字。

但“李四”这个名字太不好听了。他左思右想,忽然看见大厅的正中央挂着一块牌匾:光被四表。于是,他提笔在“李四”后面加一个“光”字。从此,李仲揆就改名叫李四光了。

李四光凭着扎实的基础,顺利考入了武昌高等小学堂。由于各门功课都很优秀,他于1904年7月被破格选派到日本公费留学。在日本,李四光接受了革命思想,成为一名进步学生。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时,他积极报名参加。有人问他:“你这么小,也要参加革命?”

他响亮地回答:“革命不分大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孙中山先生对李四光的志向大加赞赏,说:“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然后,孙中山送给他八个大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意思就是,你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出贡献。

6年之后,李四光以优异的成绩从大阪高等工业学校造船专业毕业。他踌躇满志地回到祖国,准备干一番事业。然而,当时中国的采矿业极其落后,铁矿石产量太低了,根本无力发展造船业。同时,他寄予厚望的辛亥革命又失败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定学习采矿业。他觉得学好了采矿专业,回到祖国把铁矿挖出来,就能够发展造船业了。

1913年7月,李四光远赴重洋到达英国著名的伯明翰大学,专门攻读采矿专业。但新的问题又摆在他的面前,地质科学跟不上,怎么能够找到矿藏呢?于是,他学完采矿专业后,又读地质专业,并最终在这个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李四光主要事迹材料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1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25位用户喜欢。

读了《李四光的故事》,我对李四光这个人有了大概的了解,他是我国了不起的地质学家。在他们那个年代,家里都十分贫困,用清油灯照明,没有现在简洁的台灯,但李四光没有放弃读书的机会,专心致志,认真刻苦,读书全神贯注,不断研究,找到了中国的石油,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小时候,他对一块大石头非常感兴趣,问了很多人都无法解答这块石头的奥秘,后来,他专门考察这块石头,终于知道了这块大石头的来历,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李四光是我们生活中的好榜样,所以我们要向他学习。生活中最不幸的是:由于你身边缺乏积极进取的人,缺少远见卓识的人,使得你变得平平庸庸,黯然无光!有句古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就像雄鹰在鸡窝里长大,就会失去飞翔的本领,不能搏击长空,翱翔蓝天?好似野狼在羊群里成长,也会温顺可爱而丧失狼性,怎么能叱咤风云,驰骋大地?”

所以我们要跟好学生在一起,远离那些消极的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让我们做一个好学生吧!加油!

李四光主要事迹材料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94位用户喜欢。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他为我国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为我国的地质学奉献了毕生精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从心里默默地敬佩他,崇拜他。

李四光从小学习刻苦认真,勤奋用功,从不贪玩,老师不在的时候,依然能独自学习。他非常勤劳,常常帮着妈妈打柴、扫地、放羊、割草等。另外,他还非常喜欢问问题。比如他小时侯和其他小朋友玩,看到村头的一块特别大的石头,他就曾产生过这样的疑问:这石头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周围没有这种石头呢?通过这个事情,我感受到李四光是一个很爱动脑筋的人,明白了只要肯动脑筋,遇事多问问为什么,就可以有发现,同时也就有收获的道理。

李四光去国外留学,当他学所有成,准备回国时,外国人用高薪和优厚的待遇挽留他,可是,李四光却毅然回决了外国人的要求,庄严地对外国人说:“现在,我的祖国和人民还在贫困中挣扎,我应当回去,去用我所学到的本领去改变祖国现在的旧面貌!”我听了李四光的话后,无法用言语来表示我内心对李四光的称赞和佩服。我想我们只有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说的话,就像李四光爷爷一样,他说要改变祖国的旧面貌,就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了。

李四光回国后,不辞辛苦在我国这片博大的土地上寻找冰石、石油等矿藏,进行地质研究,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中国彻底甩掉了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为祖国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不但要学习李四光热爱学习和不怕困难的精神,更要学习他那一颗热爱祖国和报效祖国的心。

李四光主要事迹材料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423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4分钟,慢速需要19分钟,有177位用户喜欢。

1875年的一天,有一个独自在外求学的少年名叫李仲揆,被学校保送到日本深造,在填写报名表时,他不小心在姓名栏里填上了自己的年龄“十四”,他很快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就把“十”改成了“李”,可是他又觉得“李四”这个名字太俗气不好听,正在发愁的时候,他看到旁边墙上有一块牌匾书有“光被四表”四个字,他认为“光”字寓意非常好,就在“李四”后面又加上了一个“光”字。他可能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李四光”这个名字会在20世纪的中国家喻户晓。

李四光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是教书先生,收入微薄,爷爷又长年卧床不起,家里农活全靠妈妈一人操持,日子过得很艰难。李四光兄弟姐妹7人,他排行老二,平时看到妈妈一人干活,心里很难过,就千方百计帮助妈妈干活。每天天刚亮,他就起床挑水,把水缸装得满满的,上山砍柴,也总要挑得满满的才回家。

李四光从小就爱动脑筋想问题。他用脚踩踏板帮妈妈舂米,人小踩不动,他便想法用绳子绑在石杵那一头的踏板上,当脚往下踩时,同时用手使劲拉绳子,这样石杵就动起来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采藕,小伙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闹取乐,半天只能采几节断藕带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干,他先顺叶踩到藕,再用脚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后顺着藕生长的方向一点点把泥踩去,便可收获一根根完整的鲜藕。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改建武昌中山大学为国立武汉大学,李四光担任新校舍建筑设备委员会委员长,负责在东湖建筑新校舍。然而,武汉大学的兴建历程却并非一帆风顺,经过李四光、王世杰等人多方奔走,终于解决了建校申请、修路迁坟、经费等问题。经过十年建成的武汉大学,远远望去,一栋栋流光溢彩的现代古典建筑、一座座金碧辉煌的玉阁黉宫,中西合璧的完美杰作像一幅绝美的画卷,镶嵌在葱茏叠翠的珞珈山麓,宛如回响在东湖岸边的一曲优美旋律凝化而成的永恒绝唱。庄重典雅、造型瑰丽的校舍建筑群,不仅让武汉大学赢得了“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美誉,其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亦鼓舞、引导着一代又一代的武大人不断开拓进取。

李四光还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在武汉大学阶梯教室向全校师生做学术演讲。他的报告题材很广,大多取自其研究课题。他讲道:“抚顺的烟煤,其产量很多,煤质亦佳,而日下全区煤田,全在日人势力控制之下”,又大声疾呼道:“中国蕴藏百分之九十以上之采取权,完全操诸日人之手。国人早日醒悟,急起图之。”他每次讲演都极受欢迎,教室内外总是被挤得水泄不通。

鲜为人知的是,李四光除了是地质学家之外,还是一位音乐迷。早在英国留学时他就迷上了小提琴,1920年回国前,他提笔写下小提琴曲《行路难》,据上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室考证,这是有曲谱为证的中国最早的一首小提琴曲。

解放初期我国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遇到石油短缺的困难。当时,世界都流传着中国缺乏石油的理论,因为1915年至1917年间,美孚石油公司率领一个钻井队,花了300万美元在陕北打了7口探井,因收获不大不得不放弃。5年后,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来中国调查地质时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石油区;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

1953年,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把李四光请到中南海,征询他对我国石油资源的看法。毛泽东说:“要进行建设,石油是不可缺少的,天上飞的,地面跑的,没有石油都转不动”。李四光回答主席说:“我国地大物博、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是丰富的,关键是要抓紧做好地质勘探工作”。毛泽东听后高兴地笑了,当即做出了关于开展石油普查勘探的战略决策。后来在李四光的理论指导下,中国的土地上终于有石油冒了出来,特别是东北、华北平原先后突破之后,他更加坚定了中国具有丰富石油资源的信心,指出新华夏沉降带找油的理论是可靠的,为中国寻找石油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李四光早就预见到新中国的国防和经济建设需要铀矿资源。1949年回国时,他从英国带回了一台伽马仪,为中国后来寻找铀矿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根据地质力学理论,对找铀前景持乐观态度,指出:“一是要找富集带,二是要便于开采。……在我国主要是在几个东西带上。”实践证实了李四光的预测,尤其南岭带的一些铀矿床以规模大、品位高、易开采著称全国。到“二五”计划末期,中国已发现一系列铀矿床,铀产量已能保证中国核工业发展需要。李四光作为原子能委员会主席,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1966年邢台发生强震,李四光深感地震灾害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之严重,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年里,用了很大的精力投入到地震的预测和预报研究工作。他认为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大多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因此,对构造应力场的研究、观测、分析和掌握其动向,是十分重要的。他在邢台地震之后,对河间、渤海湾和唐山等地区孕育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提出过一些预测性的意见,可惜这项工作他还没有来得及深入总结,就与世长辞了。

李四光逝世以后,在他的笔记本里发现有这样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我们中国人民有志气、有力量克服一切科学技术的困难,去打开这个无比庞大的热库,让它们为人民所利用。”“把地球交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例如煤炭之类内容极其丰富的财富,不管青红皂白,一概当作燃料烧掉,不到几十年,我们的后代,对我们这种愚蠢和无所作为的行径,是不会宽恕的。”

爱国奉献、勇于担当是李四光一生的写照,他总觉得事情做的太少,与党和人民给予他的荣誉相差太远。“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曾这样评价他说:李四光毕生努力的方向和最终达到的高度,以及对祖国和人民做出的贡献,在当代中国科技界、知识界,的确是一面旗帜,无愧于党和人民给予的这个高度评价。

1989年,为纪念李四光对中国科学事业和地质事业的巨大贡献,继承和发扬他从国家建设需要出发,积极从事科学、技术和教育实践,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国家设立了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09年,李四光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同年10月,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提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和国家天文台把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李四光星。

李四光主要事迹材料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9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28位用户喜欢。

李四光(1889.10.26-1971.4.29),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李四光1910年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1年,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1928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1年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1969年4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年8月,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李四光教授长期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结构地质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操系”概念。运用了地质力学的观点分析中国东部地质结构特点,提出了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并为大庆、胜利等油田的发现所证实。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直。对我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中国的石油工业的发展、地震预报、地热开发等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著有《中国北部之蜓科》、《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天文.地质.古生物》、《李四光全集》等。

李四光主要事迹材料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8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99位用户喜欢。

阅读了李四光的故事后,我感想很多,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自己争取得到的权利》一书。

故事主要讲了:李四光在他爸爸口中得知在武汉三填有个地方可以免费上学,于是,他到了那所小学读书。因为他刚上学时就发奋读书,所以成绩一直很好,虽然几次考试都是名列第一,但是他每次都没被保送,于是,他就准备自己出国,最后还是回到了学校。他的行为被校长知道了,校长被惹怒了,于是就要把李四光开除学校。但是,他的老师说:“给李四光一次机会吧,如果这次没有考第一名,就让他退学,如果考上了,就可以保送。最后,他终于名列前茅,争取到了保送的权利……

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我的感悟是:李四光居然能用自己的实力夺取报送的机会,这是一般小学生都难做到的事情,让我很惊讶。李四光果然能考上学校的第一,让我又高兴又嫉妒。我要向他学习……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人要成功不是靠别人,而是靠自己努力争取而获得的。

李四光主要事迹材料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65位用户喜欢。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他发现了冰石、石油等宝贵的自然资源,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他利用自己丰富的地质学经验为我国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他穷尽一生对我国带来如此伟大的贡献,是用努力、用认真、用专注得来的结果。他要求学生必须要认真,做事要一丝不苟。例如,在野外工作时,一切测量,必须分毫不差,由他亲自检验;之所以学生在路上一眼就能认出他,是因为他对自己走路跨步的长度要求是0。85米,从这里可见他的认真和专注。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过这样的例子。有一次,我来到农场鱼,因为心情浮燥、三心二意,导致鱼刚靠近鱼饵就被吓跑了。静坐在旁边的老人都钓到七、八条鱼了,我连一条都没钓到。心急如焚的我看到这幅景象更是灰心丧气。

后来我逐渐得到启发,坐下来,心渐渐的平静下去,开始专注的钓鱼。一圈圈波纹在水中荡漾开来……“啊!”一条鱼终于上钩了!我激动的心情像水上的浪花一般绽开!

什么事情都能够认真对待,很多人往往都做不到,而李四光却做到了,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去克服啊!养成认真的习惯,对生活无形中也有好处。无论认真对待多细小微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敬佩,还有着一丝羡慕的成分

李四光专注和认真的精神像冬日的太阳一样温暖着我的心。做一件事没有认真去对待,专注去做,心中就会着火。而一心一意就像水,能把火浇灭,让心平静。

李四光主要事迹材料(7篇范文)

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的一个贫寒家庭,小时候的名字叫李仲揆。父母没有多少钱,但非常有远见。他们在儿子6岁的时候就送他到私塾发蒙,希望他“早发蒙,早出息”。小仲揆平时看到父母为供自己读书起早贪黑地干活,很受感动,从小养成了勤劳的习惯。他经常帮着母亲打柴、舂米、扫地、提水、割草、喂猪、洗碗,家里的活样样都能干。李仲揆学习刻苦认真,从早到晚,不是朗读、背诵,就是练字、作文,从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李四光信息

  • 李四光主要事迹材料(7篇范文)
  • 李四光主要事迹材料(7篇范文)73人关注

    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的一个贫寒家庭,小时候的名字叫李仲揆。父母没有多少钱,但非常有远见。他们在儿子6岁的时候就送他到私塾发蒙,希望他“早发蒙,早出息”。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