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事迹材料

2022年医生事迹材料(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8-07 13:00:02 查看人数:98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医生事迹材料 2233字 20段 8分钟 13分钟 18分钟 133人
最美医生优秀事迹材料 3458字 31段 12分钟 19分钟 27分钟 175人
感恩最美医生事迹材料 699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37人
医生抗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570字 4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91人
最新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1688字 11段 6分钟 10分钟 13分钟 118人
优秀医生事迹第三人称推选材料 920字 4段 4分钟 5分钟 8分钟 236人
抗疫期间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643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88人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模板 324字 4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121人
疫情医生主要事迹材料 470字 2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27人
内科医生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334字 8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259人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 3053字 19段 11分钟 17分钟 24分钟 220人
最美乡村医生评选事迹材料女性 3044字 31段 11分钟 17分钟 24分钟 159人
乡镇医生优秀先进事迹材料 919字 9段 4分钟 5分钟 8分钟 293人
医生的个人事迹材料 3365字 25段 12分钟 19分钟 26分钟 283人
儿童保健院医生事迹材料 335字 7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126人
基层医生事迹材料 3374字 25段 12分钟 19分钟 26分钟 108人

医生事迹材料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33个字,有2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8分钟,有133位用户喜欢。

__,男,1974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99年参加工作,现任高阳县神经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具有高尚的医德、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业务能力,为神经内科专业学科带头人。曾荣获高阳县医院先进工作者,高阳县新长征突击手、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志愿者、__好人、__省医德先进个人以及省、市两级“最美医生”等多项荣誉称号。

心系患者,一心为民

医人先修身。__同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工作中,他团结科内同志和兄弟科室,尊重前辈,关心新同志,对年轻医师、进修医师耐心带教、指导,毫无保留的传授自己所学。他坚持以工作为重,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

对待患者,他一丝不苟,尊重每一位患者和家属,真正做到了视病人如亲人。为解除患者病痛,他不怕脏、不怕累,亲自处理呕吐物、排泄物,亲手给长期卧床、便秘患者抠大便,帮助患者家属做好患者的护理。遇到危重病人,会在病人的床旁站上两三个小时,进行监护,观察病情。

在为患者诊治过程中,他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给出院患者详细的书面指导后,还留下自己的手机号,方便患者和家属随时咨询病情。他还主动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指导用药、生活方式和复诊,很多经他诊治的患者、家属都跟他成为了好朋友。他恪守医德,拒绝患者和家属的宴请和红包,收到了多名患者的锦旗、感谢信,受到了上级领导、患者和家属的广泛好评。

他热心公益,多次带队开展“流动医院”下乡义诊活动,积极参与并开展“1带_帮扶工程”,在晋庄镇卫生院下乡工作,培养乡级医务人员,提高其诊治水平。每年积极参加卫计委和医院组织的志愿服务、义诊、科普活动。

悉心钻研,精益求精

参加工作以来,__同志注重自身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曾5次外出到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并多次参加各项学术会议,培训班等。通过进修学习和短期培训,使他迅速掌握了神经内科临床医学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紧跟医学前沿,追踪国内外医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并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临床实践,使自己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并取得副主任医师资格。

技术上,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积极参与开展的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四肢多普勒检查周围血管等新技术项目,填补了我县的医疗技术空白,并在全县率先开展尿激酶对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有效减少致残率,降低患者住院天数,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他还主持制定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脑梗死、脑出血临床治疗路径;与同事一道开展神经内科康复治疗,在神经内科建立康复大厅,给脑血管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法,大幅提高了脑血管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学术上,他先后在《现代预防医学》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医药导刊》发表多篇论文,并担任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全科医学》副主编。所参加的由__市第一医院牵头的《PTEN基因抗白血病、骨髓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获__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获__省__市科学技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__同志2018年在__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修神经介入技术半年,回院后开展神经介入技术,填补了我县技术空白,并获得2018年度高阳县医院技术创新一等奖。积极开展__市神经科重点专科建设。开展卒中中心建设,使我院静脉溶栓比例大幅提高,有效减少患者致残率。

身先士卒,爱洒边疆

2016年5月,__同志主动请缨援疆,成为高阳县首位援疆的医务工作者。他舍小家顾大家,安顿好刚刚做完心脏冠脉造影的父亲,安抚好正准备参加中考的女儿,毅然把家事托付给妻子,按时出发。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九团医院工作期间,他克服饮食习惯、气候、时差带来的困难,投入紧张的医疗工作中。

由于受援医院条件所限,缺乏CT机、胃镜等一些重要的检查设备,某些常用药物未配备,甚至连观片灯都没有,给临床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他把自己真正当成科室的一员,不消极,不抱怨,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适应环境,改变环境。

他每周开展上级医师业务查房,主持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参与抢救危重患者,解决内科疑难患者的诊断、鉴别、治疗;他谦虚严谨、不骄不躁,制作医学课件,指导低年资医师开展业务学习,进行临床实践;他把规范的诊疗,先进的理念,新的医学进展,以及自己的工作经验、教训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当地的同事们。由于医院规模较小,医生数量配备不足,科室无法划分,内、外、儿、皮肤、急诊科混合收治。他结合工作特点,遇到不专业的疾患,他想尽一切办法,通过电话、网络等手段与内地的医学专家、专科医生一起分析病情,开展远程会诊,尽量让病人少跑冤枉路。

在休息时间,他随叫随到,有呼必应,经常加班加点。多次跟随救护车出诊、接诊患者,护送危重患者转院。他曾晚上冒着新疆少有的大雨去医院会诊疑难患者,连夜护送患者转院,前后近五个小时;曾在凌晨4点护送一个两岁半的车祸危重患儿到数十公里以外的上级医院,并为他捐款,返回后立即护送另一名严重心律失常患者转院。他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义诊活动,传递医学知识,并参与施工工人的急救培训、模拟演练等活动。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当地很多患者慕名而来,其中也有不少维吾尔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患者,他把当地的病患当做自己的亲人,耐心细致的为患者诊查,解释病情,解决困扰,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评价与信任。他与受援医院的同事们互相学习、交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增进了民族团结,树立了__援疆医生的光辉形象。

他的医术、仁心、医德,就像一股甘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他将“人民好医生”的定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加以诠释,不忘从医初心,坚守医者之道。

最美医生优秀事迹材料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458个字,有3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2分钟,朗读时长19分钟,慢速需要27分钟,有175位用户喜欢。

__,__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主任,全国五运六气专家协作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__推广工作站负责人,__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__市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先系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指导老师陈权主任的学术继承人,现拜师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成为龙砂医学流派首批出师的主要传承人。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二十余年,率先将五运六气理论拓展到危重症救治领域,屡获奇效,多次在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五运六气临床应用和膏方临床应用培训班、__省中医临床骨干人才培训班、__省五级师承培训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五运六气培训班及台湾慈济大学、马来西亚吉隆坡中医学院等讲授五运六气在重症救治中的应用,广受关注。

她,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后又师承名门,在中医传承的熏陶下精研医理医术,为探寻中医文化之源不断努力;

她,平和典雅,医者仁心,从医20余载坚持临床实践,并不断总结经验和探索救治方法,始终以救治和扶正病痛为己任;

她,积极上进,孜孜不倦,勇于开拓危重症中西医合作救治的新领域,效果卓著;

她,乐于言传,善于身教,擅长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和龙砂膏滋方调治未病,努力将龙砂医学流派发扬光大……她就是__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门诊主任——__。

中医世家渊源深厚,师承名门溯本追源

“我家五世中医,祖父李秀庭先生曾是我院中医科第一任主任。因为对祖传中医的敬畏和对祖父医术的爱慕,我们后辈自然而然对中医产生了较深的感情。”大学毕业后,__如愿加入到__市人民医院中医科这个大家庭。

最初,__侍诊于国家第一批名老中医姚子扬先生,约6年余;

后考取国家第四批名老中医陈权主任的学术继承人。

“李姚两家为世交,又同为中医世家,子孙后代有着共同的中医情结,传承中医文化,坚守中医临床,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__坦言,姚老“唯医知药,学医贵精,业医贵专,治病法活,取效贵捷”的家训至今鞭策着她。

一次偶然的机会,__与恩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首批64家中医学术流派之一的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相识。恰是此次偶缘让__认识了五运六气理论,进一步明确了她研习中医文化的方向,成为她溯本求源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里程的转折点。

“20__年,我跟随陈权主任去杭州参加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培训班,有幸聆听了顾植山教授关于中医原创思维理论及其预测体系的讲座,第一次深刻认识到从太极图阐述阴阳的本意、从‘时序’相生解释五行生克的真谛。”__当时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曾经在物质层面难以理解五行相生的疑惑瞬间释怀。“当时我激动不已,着实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触动。我深刻感受到顾老师的一堂课至少节约了我二十年的时间。尤其是当顾老师从‘开阖枢’理论解释‘七损八益’,阐述太极河洛思想时,研习太极拳开合训练多年的我,蹭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这不就是多年来我苦苦寻觅的理论体系和明师吗?”

“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__心灯点燃,北斗已明。20__年,经中医科任继东和陈权两位主任医师举荐,__拜入顾植山教授门下,开始学习五运六气理论并在临床推广应用,运用龙砂膏滋方调治未病,率先将运气理论拓展到危重症救治领域,视野由此进入新的维度。

精研五运六气理论,临床思辨把握先机。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凝聚了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创思维。而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源头,是五藏六腑、三阴三阳六经、十二经络等中医概念形成的基础,是解读《黄帝内经》和中医理论的钥匙。”__对顾植山教授的这种见解非常赞同。正是明晰这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创思维的渊源,和龙砂医学流派系统承载五运六气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使命,她不顾一切地投入到运气理论的学习中。

初学运气理论,__如邯郸学步,临证常常举棋不定。“在运气方和辨证方之间我犹豫不决,即使用运气方也会习惯性地以辨证思路加减。”一次偶然,她茅塞顿开。“我的一位挚友,罹患子宫肌瘤多年,术后三年复生多枚,但她拒绝再行手术,转寻中医。20__年(壬辰年)初春,我请恩师高诊。顾老师初诊带下有血丝,面部色斑,余无不适,舌暗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每次开方寥寥数味,逐渐血丝消失,色斑变淡。约5个月后,挚友例行查体,b超报告显示子宫肌瘤全部消失,她欣喜若狂。”

为此,__专门研究了病案,一探究竟。“见病初以治带下的易黄汤化裁,后转为壬辰年三因司天方静顺汤,其中并无一味消积化症药,不见半克活血化瘀药,缘何肌瘤全消失了呢?”__既震惊又疑惑,经过一番请教,顾教授以企业管理通过加强内部体制的疏通来解决问题为例,引导她的思维由单纯的针对病证向“司天、司人、司病证”综合模式转变。

“通过运气方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其恢复身体正常的气化功能,从而使病患得以消失。原来,临床高手可以是这样治病的!”__的`临床思辨力有了质的飞跃。

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__活学活用五运六气“开阖枢机之要,气机升降出入”的核心思想,在临床的推广应用上取得显著疗效。20__年开始引入龙砂膏滋方,重视肾命理论和“冬藏精”思想开展膏方服务,为中医养生治未病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一时间,龙砂膏方被医、患者广泛关注和接受。

开创危重症救治新思路,打开中西医合作新局面。

“五运六气是古人研究自然界周期性变化而总结出来的规律。”拜入龙砂医门后,__深刻感受到运气理论对中西医临床诊治的指导性意义:“把握五运六气的变化动态,既可对重大疫情的预测预警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亦可对危重症的日常救治有指导价值。”

她相继与__市人民医院感染科、重症医学科、小儿科、外科、心内科、妇产科等科室开展了众多中西医合作项目,开创了中西医配合在危重症救治领域的新思路。在中西医合作救治病案中,__处方灵活奥妙,化裁得当,疗效颇为突出。

20__年2月15日,__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了一位非常危重的病人。该患者当时怀孕7月余,外感后发热,出现黄疸,病症迅速加重,就诊时已胸闷呼吸不畅,经检查发现急性肝坏死,腹中一对男胎已死亡。经手术取出死胎,但孕妇已经昏迷不醒,送至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经呼吸机、人工肝、血液滤过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病情未能控制,生命指征仍不稳定。重症监护室周廷发主任邀请中医科会诊,寻求救治思路。

“我在会诊时见病人神志不清,全身皮肤巩膜黄染色鲜明如橘,呼吸机维持呼吸,行床边血液滤过,急性肝衰、呼衰、肾衰。脉沉细无力。此案病发于20__年癸巳年初,从运气病机看风气太过易伤肝木,实际气候与运气相合,其病在肝,影响脾土生化,进而致五脏气机闭塞。思虑良久,决定从中焦入手,救肝扶脾,疏通气机,恢复中焦气化功能为主,给予当年运气司天方敷和汤结合大柴胡汤化裁。3日后再会诊,神志已转清,全身黄染色鲜明,大便通畅,中焦气化初步复苏,诊得舌暗苔黄厚腻,脉沉细无力,在前诊思路基础上,加以清利湿热。药后病情继续好转,生命指征稳定,黄疸减轻。经中西医悉心救治20余天,撤除呼吸机,转肝病科继续调治。患者家人非常满意。”

经历这次联合抢救,周廷发主任由衷感慨:“重症抢救虽是西医的优势,但在非常危急的时刻,请中医在关键的时机拉一把,还是有扭转乾坤的机遇!”此后,连续有重症胰腺炎、急性心衰、重症肌无力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经中西医合作救治转危为安,两个科室之间配合愈加默契,危重症工作快速开展,并申请了省级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项目。

由于认识到中药的疗效和中医的发展优势,重症医学科有两位主任拜入龙砂师门学习应用五运六气理论,周主任指导女儿学习中医,考取了中医药大学。

20__年春节,本是万家团圆的欢庆时节,但重症医学科的值班医生没有休息,他们连续5天4夜奋战在危重症抢救第一线,__及其团队积极参与其中,成功将一位突发爆发性心肌炎心脏停止跳动的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像这样中西医联合救治危重症取得神效的病例不胜例举。如今,在全省乃至全国综合性医院中,__市人民医院中医科的发展走在前列。20cc年,全国综合医院中医科现场工作会议在__召开,会后,中医专家们专门去__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参观交流工作经验。

爱心待患,尽心尽责,奉献岗位。

“我妈妈没时间管我”这是孩子对妈妈__的话,“老师您太累了,是该找个时间好好休息休息了”这是学生对老师__的话。除去每周四天的繁重门诊工作之外,每周五和周一两天她都要去相关科室会诊,周日还经常到外地学习、开会、会诊等。她把自己奉献给了病人。对待病人她经常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说:“病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对待病人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尽管有时做不到感同身受,但是一定要有爱心和耐心,患有重症的病人要尤其注意,如有时间一定要守着他们,观察他们瞬间的病情变化,收集资料,随时遣方用药,方能帮病人寻得一线生机。”

感恩最美医生事迹材料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37位用户喜欢。

看了“寻找最美乡村医生”颁奖晚会,这11位医生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心灵的震撼、灵魂的洗涤。

他们是乡村最美的医生,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都有一种对生命不离不弃的执着情怀。因此而赢得当地乡民和世人从内心视他们为心目中的最美天使、生命救星、牵挂的守护神,用心拥戴和广泛赞誉。

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同凡响的故事,他们都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为了大山里的居民,为了草原上的牧民,献出了自己的青春。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们甘愿清贫、甘受病痛折磨而无怨无悔。这种信念、这种理想让我深受感动。和这些最美乡村医生相比,条件要好得多,付出要少得多,和这些最美乡村医生相比,我平时再苦再累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和这些最美乡村医生相比,我觉得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辉煌,就是因为当年有一批又一批那些乡村医生一样的守自己的信念的工作者前赴后继的努力。

病人们的天真纯朴医生工作环境的艰苦、卫生室条件的简陋、医生对牧民们的关爱等等,都让我感动。在祖国极其艰苦、恶劣的“老、少、边、贫”的地方,一群乡村医生用他们真诚、善良、美丽的举止,生动诠释和践履了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也因此赢得了中国“最美乡村医生”的赞誉。感动之余,我不能再无动于衷。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许不会有钟晶的坚持,也许不会有居马泰的无私奉献,也许不会有张振江的无怨无悔,也许不会有于谢爱娥夫妇执着??但是我会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普普通通小事做起。

在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白衣天使的含义,我才知道了自己肩上扛的是一付怎样的重担。医道漫漫,医道艰难,在我平凡的岗位上?用我平凡的工作我将不遗余力地为着我们的卫生事业而不懈的努力。

医生抗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91位用户喜欢。

2月1日下午1点46分,_交通运输分局高铁西站运政中队及_交管站站长某同志,因长期坚守疫情防控工作一线,过度劳累,引发心脏不适,被送往市人民医院接受检查治疗。

自接到上级单位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通知以来,高铁运政中队及_交管站全体职工认真履职尽责,全方位开展工作。_作为高铁运政中队工作的负责人及_交管站站长,从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之日起,未曾休息过一天。他根据_交通分局和高铁西站综合管理事务中心的统一安排,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工作,每天到岗安排各项工作任务,并到各岗位检查人员在岗及工作开展情况。

防控疫情工作期间,_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发挥着本单位“强心剂”和“定心丸”的作用。他随时关注着上级单位的相关指示以及一线职工的工作状态,工作期间不忘关怀基层职工带好口罩、做好防护,与此同时,某同志还积极联络高铁西站防疫防控小组的各方单位,保证工作进度协调统一。由于高铁西站基础设施还不完善,职工宿舍的床位不能满足全部在岗职工午休,他一直将床位让给其他人员休息,自己仅靠在办公椅上作短暂休息,由于长期过度疲劳,进而引发了心脏不适被送往医院。

某同志的这种以身作则、恪尽职守、不畏辛劳的精神激励着高铁西站运政中队及_交管站的每一位职工,在他的带领下,该单位职工上下一心、坚守岗位,并将继续以积极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奉献的工作精神坚决打赢这场防疫防控的保卫战!

最新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88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18位用户喜欢。

热情、豁达、雷厉风行,这是初见刘__的印象。很自然地我们聊起了她的专业。“先给你讲个故事吧,或许你能从中了解大概的我。前几天一位40多岁的母亲见到我,她问‘刘医生还记得吗?我女儿就是你接生的,已经20岁了,读大学了’。说着女儿叫了我一声‘妈妈’,当时我就融化了。那位母亲说‘要不是当年你出力抢救,不用说女儿,恐怕连我也离开了这个世界了’。可我使劲想也记不起曾经的场景,因为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危重产妇,只记得千篇一律的手术和全力以赴为每一位产妇接生。”

从离开校门到走进妇产科已经整整20个年头,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接生过几千名新生婴儿的资深“接生妈妈”。她很喜欢“接生妈妈”这个称呼,她认为这个称谓赋予了生命最具内涵的诠释,这是一种特殊分量的特殊的声音。二十年如一日,她的接生医术也越来越精湛,年长的乡亲们都说她是“菩萨”,她半开玩笑地表达出了自己的信念:“菩萨普度众生,我只管接生。从我内心说,对于接生工作,我已经有了特殊的感情,这项事业已经贯穿于我的整个人生,融入了我的整个生命。”

宝剑锋从磨砺出:20年从初出茅庐到“接生圣手”

毕业后她被分配至岔河医院,20年前的大多数乡镇医院妇产科几度萧条不景气,用“门可罗雀”一词形容很恰当。产妇分娩这样的大事多由本村或者邻村的接生婆担任。通过走访邻里乡村的实际情况,了解到当地的接生观念落后,无菌条件更是无从谈起,这样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在院领导的中肯中,她大胆地迈出了妇产科工作的第一步--在全乡推广新法接生。走街串巷,联络各村妇女主任,到产妇家中走访……回想起那些心酸的日日夜夜,一份骄傲与满足的微笑立时绽放在她的脸上。10年间,她与这里的村民混熟了,她的热情豪爽、爱岗敬业给当地人留下了很好的口碑,现在一提起她的名字,当地人还记得那些年活跃在这块热土上的年轻专业的“接生婆”。

后来岔河医院归属了寿光市第二人民医院,那时她不光局限于产床上的顺产难产接生,开始拿起手术刀走向手术台,为病人解除保守治疗所不能解决的难题。自此,她在妇产科疾病诊治方面有了较高的造诣。

4年后,她辗转调入我市妇幼保健院产房工作。在妇幼保健院,5年的磨砺不单单成就了她接生技术上的炉火纯青,也给她的健康带来了难以治愈的问题,先后患上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双侧膝关节退行性变。然而身体的打击并未减弱她对工作的热情,她又来到了寿光市妇产医院,继续在她心爱的妇产科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产妇的“120”:为迎接新生命,吃饭没准点

和刘__主任交谈的十多分钟里,她又接到接生任务,话音刚落,她迅速走向了手术室。直到下午三点钟,她给记者来了一条qq留言:“刚刚做了一台手术,坐下来喂喂肚子。”简单风趣的话语中,让人心酸。又是一个没有午餐的忙碌中午。记得在聊天中她说道过,“习惯了产科工作,或许就没有熬不过去的事,有时候一连十几个小时的夜班,一晚看到7、8个宝宝的降生,自己收获更多的是喜悦。”

凡跟她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她的豪爽耿直与热情,20年来兜兜转转的工作经历,让她结识了无数的“病人”朋友。用她自己的话调侃:我就是产妇的“120”,只要需要,随叫随到。为此,很多人不理解,说她傻,她的家人对她的身体更是无限担忧。对此她总是笑而不答,因为她有着自己的理解:踏上了这个工作岗位,就拥有了一份职业的责任。

难以平衡的天平:家人永远是自己亏欠最多的

与人聊天,她总是说:这辈子娶她做妻子的男人最吃亏。传统意义上的女人离不开家,在家一日三餐按时做饭干好家务,相夫教子,做老公的贤内助,方为一个妻子的责任所在。而她,自从踏上医学这条路,别说是照顾家庭孩子,自己还经常是没有准点。当她想着正常下班回家好好吃顿饭睡个觉时,而每每走出科室门口面对家属那份期盼以及焦急的眼神,她不由得退缩了双脚。充实的日子里女儿早已习惯了妈妈不在身边,每每女儿笑侃:你跟你的病人过日子去吧!不要你管!女儿自小的独立个性都“得益于”这个妈妈的忙碌。而节假日跟她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连年夜饭也经常是全家人摆好了碗筷迟迟等她回家。对这些,她总是内疚地说:我的一生是在为很多人活着,活得很有价值。今年6月份,她来到了寿光市妇产医院(济生医院),在妇产科工作岗位上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优秀医生事迹第三人称推选材料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2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36位用户喜欢。

他现在从事中医理疗科,中医理疗科作为我院的一线服务窗口,医院的重点特色科室,每天都要接待许多病人。为了方便患者,不让患者长时间的等待,他一直坚持早到晚退的原则,耐心的倾听每一位患者的讲述,认真地分析,遇到疑难杂症积极向上级医师请教,多查阅资料,为每一位患者针到病除,减轻痛苦。因为理疗科的患者大多数伴有疼痛的症状,时间久了往往会心里压力大产生抑郁,所以我一边治病的同时,一边还和患者拉家常进行心里疏导。并教会患者多种释放心里压力的方法。记得曾经有一位急性腰肌劳损的患者,从偏远山区来,到医院都已经11:50了,患者腰痛非常剧烈,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减轻疼痛,他丝毫没有埋怨患者怎么来的这么晚,而是迅速的投入到治疗当中,经过针灸、按摩、理疗的方法,患者疼痛感得到了明显的减轻。这才安心的去吃饭,此时已经下午一点了,简单的吃了点午饭他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了。像这类的事情很多很多,他觉得作为一名医生最大的快乐就是为患者治好病。

他同样具备了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既没有像老师那样桃李满天下的骄傲,也没有明星那样耀眼的光环,更没有其他特殊行业丰厚报酬的喜悦,有的是年复一年重复着的繁重的工作;一个接着一个终身不断的学习与考试,既没有天与黑夜之分,也没有双休的概念,常常远离节假日的欢声笑语和亲人的守望,更多的是坚守在病人的身旁。对自己的这一职业选择,他从来无怨无悔,从医以来一直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数年如一日,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随叫随到,从不推诿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尽管如此,虽苦犹甜,生活的既充实又快乐。

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只凭一颗仁慈而善良的心是不能实行救死扶伤的,同时拥有精湛的医术才是病人的真正福音,滥竽充数的医者常使病人遭受更大的伤害,从医以来,他一直保持良好的继续学习的习惯,持之以恒地钻研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国内外新进展、新动态,经常走出去,请进来,不断开拓视野,总结经验,收取教训。

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会努力钻研业务技术,热情为群众服务,积极参与临床医疗、预防保健等工作,救死扶伤,解除患者疾苦,用实际行动实践自己的信念,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一曲当代医务工作者的奉献之歌。

抗疫期间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4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88位用户喜欢。

2019年12月8日,武汉_肺炎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疫情由此爆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由此拉开序幕。

刚听出现不明肺炎传染病时,大多数人对此不屑一顾,不以为然地认为,这只是一场小打小闹,掀不起风浪,但出乎意料的是,这却是一场不逊于17年前SARS的天灾。

2002年非典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并扩散至东亚乃至全球,直到2003年中旬病情才得以控制,并且逐渐被消灭。无疑的,非典事件是一次天灾人祸!而如今我们所面临的武汉_肺炎,其棘手程度相比于SARS事件有过之而无不及。而病情的控制、解决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为之努力,需要整个社会的援助!

2020年1月8日,84岁的老院士钟南山教授身先士卒,义无反顾的前往一线,经过钟南山教授一夜未眠的奋斗,终于确定了肺炎人传人的特性。各级部门正式进入了一级戒备,才得以使病情未更进一步的恶化,而与此同时,来自天南海北的医护人员毅然放弃了除夕夜与家人团圆的机会,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为病情的控制献上自己的力量,他们是逆行的英雄,星夜奔赴,众志成城,与时间赛跑,担起了守护社会安定的脊梁。

医生,这个职业,无疑是承载了无数光荣的,这些光荣的背后,无不是一次次奋战在最前线的浴血得来的,每一丝光荣都需要用生命的代价去维护。可在网上也经常看到有人因为医生全副武装而恶意出口,我想说,医生也是人,医生也有亲人,医生放弃了所有的安逸,鼎着生命危险前往一线逆着激流与肺炎作斗争,谁又有资格去评价他们呢?

白衣天使加油,祝你们早日战胜肺炎与家人团圆!武汉加油,祝武汉人民安然度过此关!中国加油,祝中国顺利度过此关,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模板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2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21位用户喜欢。

赵勇,男,198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高明乡眉毛村乡村医生。

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2003年毕业不久,赵勇放弃了娄底医院的工作,回到眉毛村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在平凡而艰巨的工作岗位上,他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这一干就是17年。

不计得失,勇赴疫情一线。今年年初,_疫情肆虐。赵勇从1月26日起,就积极投入到了疫情联防联控战斗之中。与村干部一起摸排村上的返乡人员、上门为村民测量体温、发放防疫宣传单、病毒消杀、将自己的车改成宣传车,开展村内巡查和宣传工作,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与时俱进,积极支持医改工作。他积极宣传医改政策,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工作。保持党员形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开展公共卫生各项工作。

疫情医生主要事迹材料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0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27位用户喜欢。

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20余年,谷伟同志始终把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担当意识融入到工作之中,高质量完成各项业务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他时刻冲锋在前、响应在前、引领在前、行动在前、指挥在前、担当在前,以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为己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用实际行动和忠诚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工作中,谷伟同志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努力钻研业务,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总结提炼。坚持每周到临床科室查房、检查、指导、督导,现场解决问题。主动参加各种规范化培训及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掌握精神科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经验,运用于临床,服务于患者。尤其对精神科急危重症能够进行快速识别、有效诊断、及时处理。他经常指导下级医生工作,形成传帮带教氛围。在抗击新冠疫情工作中,谷伟同志带头立足本职,主动请战,冲锋在前,坚持战“疫”情。在全院形成支部书记“带头冲”,班子成员“跟我上”,广大党员“向我看”,全体职工“跟着干”的战斗氛围。他就是这样以党员的先锋表率始终冲在抗击新冠疫情防治工作最前线,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内科医生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4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59位用户喜欢。

吉琴(1995年生)——希望一切都能快点好起来

“1号床,心率有些快,等下复测,多关注。”

“32号床,要核酸检测复查。”

2月15日上午,在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吉琴迅速地将医嘱记在本子上。吉琴是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护士,也是此次支援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的医疗队员。

“抗击疫情,我责无旁贷。”吉琴说,刚得知湘雅二医院要组建援助医疗队时,她就报了名。2月4日,吉琴跟着救援队抵达武汉。

从5日开始,吉琴就一直忙个不停,预检分诊、协助查房。即使完成了本班的职责,吉琴和同事们也会随时待命,“一有紧急情况,我们就要顶上去。”

吉琴说:“这里的患者很热情,非常配合治疗,医患相互加油打气。我喜欢武汉,希望一切都能快点好起来。”

吉琴老家在湖南沅陵,哥哥是一名医生。“医生护士,救死扶伤。这是一份价值无法衡量的工作。”吉琴说。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053个字,有1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7分钟,慢速需要24分钟,有220位用户喜欢。

储昭云,男,38岁,中专文化,执业全科医师,安徽省岳西县温泉镇榆树村人。自1993年至今担任乡村医生,17年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超多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当地农民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曾多次受到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其主要事迹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1990年刚毕业,昭云同志安排在乡卫生院工作,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对于九十年代初大别山革命老区岳西来说,当时经济较为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他家所在村人口二千五百余人,地广人稀,却没有一名乡村医生,群众就医十分不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93年他毅然辞去卫生院工作,只身回家干起了乡村医生工作,这一干就是十七年。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到卫生院、县医院虚心请教。由于个人的发奋,先后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全科医师资格。

二、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2003年正当"非典"无情的肆虐祖国大地,外出返乡人员如潮水般涌回,他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义无反顾,不计个人安危,每日要给一百多名返乡人员上门监测体温,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中心卫生院,并自费数百元打印"非典"预防宣传手册,发送到家家户户。在两个多月的时刻里,行程数千公里,不计个人得失,镇党委和卫生院领导给予高度赞扬。

2008年,在手足口病防治过程中,昭云同志因交通事故右胸重度损伤,但仍然忍受剧痛每一天坚持在一线,到患儿家中消毒杀菌,督导和宣传疾病防控,深得患儿家属及广大群众的感动。与此同时,可又有谁知道他家孩子因患手足口病正住在县医院传染科理解治疗呢,他自我却没有去探视一次,更没有去陪护一天。

三、情系农村,关心广大群众疾苦。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每一天上门就诊的病人十分多,十七年共接诊病人二十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从没有收取一分钱诊费,给当地村民直接减免诊费数十万元。他跑遍乡村每1条小道,深知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简单愉快的节日。

2000年5月9日,那是昭云医生新婚的晚上凌晨一点,急促的手机铃声把他和妻子从梦中惊醒,原来是邻村村民储转香丈夫打来电话:"喂,储医生,我老婆哮喘病发作了,十分危险,此刻已经到了你卫生室门口,快救救她吧。"从语气中显然能听出很焦急,新妻听说病人十分危险,便对他说:"叫病人到医院去吧,以免引来麻烦"。可此时的他那里听得进去,立即起床直奔卫生室,当时只见病人呼吸十分困难,口唇四肢青紫,呼之不应,透过仔细检查,立即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缺氧、轻度昏迷"。此时他深知病人十分危险,如果不即时抢救,病人有随时死亡的危险,但是卫生室的条件十分简陋,又无氧气,但他一点没有慌乱,立即一边有条不紊的给病人开通静脉通道、注射肾上腺素、氨茶碱等药物进行抢救,一边拨打120求救。就在此时,他想起卫生室到公路还有一公里的小路,万一救护车不能透过那该怎样办呢。夜静悄悄的,此时卫生室只有他们三人,患者丈夫吓得不知所措。此时昭云医生显得十分冷静,向卫生室邻居借来板车,拉起病人就跑。抢救病人,时刻就是性命,他完全忘记了白天的疲倦。一向将患者拉到公路交叉路口,可还不见救护车到来。他心想不能拉着病人就此停下,病人早一点得到有效救治,性命就多一份期望,他继续拉着车沿着公路向前跑着,一百米、两百米、四五百米又过去了。最后见到了闪烁着的绿色灯影,车来了,车来了,病人最后得救了。

爱心是昭云医生行医信念和做人根本。多年来,他先后减免孤寡老人、困难户、军烈属医药费近万元,陈旧近乎发黄的欠条达五万余元,可他从没有主动上门去催收过。对于大病就医困难户更是伸出援助之手,同村村民金友旺年过六旬,妻子早年过世,2007年其老母亲和39岁的儿子相继离开人世。同年八月,九岁的孙子头痛经县医院诊断为脑瘤,需要省级医院手术治疗。生活如此捉弄人,此时金友旺家的生活都难以维持,更谈不上支付如此高额的手术费用。孙子活着是他唯一的精神寄托,没办法他只好拖着虚弱的身躯四处乞讨。昭云医生得知此状况,当晚和村民汪仁国一齐赶往县医院看望患儿金勋杨,当场捐赠人民币一千二百元,并安慰金友旺不好急,大家一齐想办法共度难关。第二天昭云医生便和汪仁国立即复印求救告示,四处张贴,向社会伸救援之手,救救孩子.

短短数日就收到社会各方捐款两万余元,帮忙小勋杨顺利的完成了前期肿瘤摘除手术。之后透过媒体的力量,小勋杨被一家大医院免费做了后期手术。因此昭云医生还免除了金友旺家多年来数百元的欠款。

记得前年三月的一个中午,村民汪光软,突发上腹疼痛,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前来就诊,昭云医生透过仔细检查思考病人系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病情十分危险。患者在既无亲人又无钱的状况下,昭云医生透过多方联系,县医院最后同意为患者免费治疗。患者住院期间,昭云医生多次前去探望并送去营养品。患者出院后,并免费为其做好后期相关治疗。

由于他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昭云医生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四、与时俱进,用心支持医改工作

2008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昭云同志被选为第一届村卫生室主任,他个人投资数万元,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完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六室分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齐全。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用心开展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先后成功接待省内外领导、团体前来村室检查指导工作达20余次,获得一致好评。

由于过度疲劳,2009年9月昭云医生经县医院诊断为频发室早、左心室功能不全,需要住院治疗,在同事和家人的再三嘱咐下,只住院了三天,便带病回到村卫生室坚守岗位,有时白天太忙了只好深夜回家自我给自我扎针挂水,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泪水涟涟,可怎样劝说他就是不听,就这样坚持了两个多月病情才得到基本缓解。

今年我县做为医改首批试点县,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一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昭云医生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我的岗位上,用心正确宣传医改政策,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坚信党和政府,困难是暂时的,也会得到妥善解决的。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昭云同志以他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他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心,也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去年11月,昭云同志被评为全县优秀乡村医生。作为卫生战线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我想,都就应引昭云同志为自豪,以昭云同志为榜样,像他那样用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无私奉献青春热血。

最美乡村医生评选事迹材料女性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044个字,有3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7分钟,慢速需要24分钟,有159位用户喜欢。

潘凤是安龙县普坪镇鲁沟塘居委会的一名乡村医生。近日,她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这是潘凤又一次获得国家级表彰。此前,她曾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到北京接受表彰。

在安龙县普坪镇鲁沟塘苍苍莽莽的苗岭高山上,有14个稀稀落落的苗族山寨,一条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穿越盘旋大山之间,小道上常常遇到一位穿着白大褂的漂亮苗家女医生穿梭乡间。

22年来,在大山中,她无论天晴下雨,白天还是夜晚,十年如一日,用美丽的青春年华和辛勤的汗水为苗胞救死扶伤,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安龙县普坪镇鲁沟塘居委会卫生室女医生潘凤。

守好疫情防控“大门”

“有人在家吗?我是居委会卫生室的医生,负责包保你家。”“听说你们是湖北回来探亲的,我们要上门给你们量体温。”2020年1月26日,潘凤到鲁沟塘居委会后街组敲开了杨某丽家大门。

23岁的苗族青年杨某丽外嫁到湖北潜江,2020年1月中旬,他们一家三口回到鲁沟塘外婆家。新冠疫情暴发后,没人敢接近他们,潘凤敲开了杨某丽家的门,帮他们一家测量体温,上报数据,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在武汉大学读书的鲁沟塘居委会青年李某爱,从1月14日回家后,因疫情形势严峻,受心理压力影响,一直觉得自己胸闷,令寨子里的群众恐慌。1月26日,潘凤知道后,立即赶到她家为她检查、消毒,并安慰她,给她做心理疏导,给群众作宣传,让李某爱做好居家隔离,消除李某爱与群众的恐慌心理。

2020年,面对疫情,潘凤“逆行而上”,带领4名居委会回乡医科大学生等组成的“医疗小分队”,日夜奔走在乡间小路上,为疫情防控筑起一道坚固防线,坚守乡村群众的生命安全。

2020年2月至3月,每天早晨,潘凤和她的“医疗服务小分队”就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入户给村民测体温、发放预防感冒的药物、教给村民基本的防护知识、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这些事情都是潘凤那段时间每天必做的工作。

鲁沟塘居委会共有14组787户4425人,65%以上是苗族。在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潘凤先后为2000多群众测体温,免费发放口罩200多个,宣传疫情防控常识1500多人(次),指导4名志愿者与村干部编成4个义务医疗服务小分队夜以继日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她是群众的“健康保护神”,是苗岭山上的村门寨口“守门人”,是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卫生战士”。

青春留在苗岭高山

潘凤出生在安龙县普坪镇戈塘村,该村距普坪镇政府30余公里,也是一个边远的苗族村寨,海拔1430余米,整个村子地处半山腰上,潘凤就生在该村青杠林苗寨。

潘凤生长在一个普通的苗族家庭,1995年9月考入黔西南州卫校“民族医士专业”。在校三年,面对来之不易的机会,她学习很刻苦,毕业时,学校在全级300多名毕业生中推荐3名学生到遵义医学院深造,潘凤被学校选中。

当她正要到学院报名时,却接到母亲病危的电话。回到家,母亲就离开了人世。“母亲得不到好的治疗,就给乡亲治病吧,需要我的人更多。”潘凤化悲痛为力量。办完丧事,她选择到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妇产科进修。

进修课程结束后,许多同学纷纷选择留在城里时,潘凤义无反顾地回到戈塘村,一心要当乡村医生。

创业之初很艰辛,没房、没钱、没资助,怎么办?她只好白手起家,在戈塘村租用民房办起了村卫生室。方圆二三十里,全村就她一个学医的。1999年2月24日上午,卫生室未开张就接到八坎组的苗族妇女杨大团丈夫的紧急求救,说妻子生孩子胎盘粘连,剥离不开,生命垂危。

潘凤刚进杨家,就看见杨大团的家人准备用石磨压产妇肚子挤压胎盘,并用扁担绕着脐带准备用力的样子,“第一次接生就见这架势,当时真的被吓懵了,赶紧叫停!”潘凤马上叫大家住手,自己处理。经过近一个小时,终于完成了她人生第一次接生。

1999年6月21日,村卫生室开业了。潘凤当天接到了一生难忘的出诊。当天中午气温高达31度,相邻海子镇堡堡村石丫口组的湛国友一路小跑来到卫生室,要求她帮其妻接生。潘凤顾不着招呼前来道贺的乡邻,跟着湛国友连走带跑,跑了两个多小时,左转右拐,以为要到他家时,却被带到半山腰上的一个山凹里,没有房子没有人,她被吓得全身发麻:“上当受骗了,哪有在山上生孩子的。”

正在不知所措时,湛国友猜出她的心思,忙说:“妹妹,别怕,我怕你不来,所以一直没敢讲在山上。”原来,湛国友带妻子罗国菊在山上干活,妻子突然提前临产。产妇痛得死去活来,潘凤唯一的助手只有湛国友,在山野里完成了一次难忘的接生。

“当年,我每次接生都很害怕,怕出意外。每当遇到上门要求接生的,我都要求家属送往县医院、乡卫生院。但总有产妇临近生产时家属才上门,已经来不及送了。不接,良心过不去,接,风险很大。”说起当年的接生,虽然从未有过闪失,但潘凤还是心有余悸。“现在,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大家的意识都提高啦,我不用再担心了。”

爱心献给贫困群众

说起潘凤,方圆十里的群众无不称赞,都说她是苗乡群众的救命大恩人、大好人。70多岁的苗族老太王发珍,一字不识,靠捡垃圾为生,但潘凤没一点嫌弃她。每次到潘凤的卫生室,王老太都只要五角钱的去痛片。可潘凤每次都要给老人检查,“老人要么发高烧,要么胃病犯了才会到卫生室找我,去痛片不仅治不了有时还起反作用。”因此,每次潘凤都是仔细检查,对症下药,没按老人“要求”去做。每次开的药都是几元到几十元,老人先后到她那里看诊20余次,潘凤收的钱总共不到5元。

2017年10月,安龙县普坪镇鲁沟塘村后街组58岁的杨忠芬患脑梗塞无法走动,丈夫去世,儿子患有夜盲症。潘凤知道后坚持一周两次免费接送杨忠芬去做针灸,两个多月后,杨忠芬渐渐好了起来。

2018年3月14日晚,普坪镇戈塘村牛坪子组77岁的孤寡老人潘国方摔伤卧床,潘凤连夜赶到他家中医治。潘凤看到老人家中特别困难,每次去诊治时就带上一些补品,帮助老人早日康复。

自2016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后,潘凤的任务更重了,她积极发挥作为贵州省人大代表的作用,撰写议案,争取国家公路建设项目资金2813.56万元,修建安龙县普坪镇戈塘至大坝通乡县级四级公路全长15.92公里,带动40多户贫困户发展经果林种植400余亩……在医疗健康精准扶贫工作中,她对全村35岁至65岁农村妇女(贫困户)进行宫颈癌筛查,2019年实现家庭医生签约医疗服务116户502人,免费服务患者3000人(次)。

潘凤常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让更多的人关注关心困难病人,于是她经常抽时间参加一些公益活动。2018年5月23日,在她的多方努力下,争取到恒金中医堂在安龙县医院发起“公益万里行”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她邀请到著名针灸专家郭相华教授亲临现场为聋哑患者和中风偏瘫及疑难杂症患者施针,并争取到恒金中医堂捐献10万元的关爱款用于困难病人。

潘凤做的好事举不胜举。谈到她,村里的群众都会伸出大拇指,夸她是戈塘村的好大姐、好媳妇、好医生,都会甜甜地叫她“凤阿姨”“凤姐姐”。

2018年8月,国家大力实施脱贫攻坚,戈塘村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进了城,潘凤的卫生室随着人口的迁移搬迁到相邻的鲁沟塘居委会卫生室,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

22年来,潘凤走遍戈塘、鲁沟塘的村村寨寨家家户户。村卫生室地处海子、洒雨和戈塘三个乡镇交界的苗族地区,辐射8个村两万多群众,其中苗族群众12000余人,平均每天到卫生室就诊的群众30人左右,先后接诊20万余人(次),走村串户出诊防疫2万余人(次)。

潘凤入选2013年“贵州省十大最美乡村医生”,2014年荣获第九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贵州省最美家庭”称号、黔西南州“最美家庭”荣誉称号,2015年荣获“贵州省劳动模范”“全国最美妇幼天使”称号,2016年荣登“贵州好人榜”、荣获“贵州省道德模范”提名奖,2018年当选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2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一个药箱,一背就是一生,一座山,潘凤一守就是20余载。她,越千道岭,行万里路,跨过千沟万壑,历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家万户。她,对乡亲至亲至爱,对患者不离不弃;她,就是大山里的“白衣天使”、苗岭山上的“健康保护神”。

乡镇医生优秀先进事迹材料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19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93位用户喜欢。

海热古丽·艾克木出生于1965年7月27日,新和县人, 1987年7月毕于喀什卫校后服从组织分配至新和县维吾尔医医院,现任该院皮肤科主任。

洞察肤理 业精于勤

每逢周一、周三,新和县维吾尔医医院皮肤科门诊走廊便布满等候就医的人群。海热古丽·艾克木不忍心让远道而来的病人因看不上病而留宿,她会为病人写出治疗方案、留下电话方便外地病人咨询。患者的信任是她从医32余年最好的奖励,病人的痊愈、科室的发展是她不懈的追求和最大的安慰。

海热古丽·艾克木于1995年11月到1996年12月在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参加皮肤病培训班,回单位后她把培训掌握的知识与临床相结合,进一步推进医院治疗皮肤病的水平,获院领导的好评。她在这30几年来的工作中不断改善自己的医术,多次在各种杂志登刊自己的著作。医生这一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责任、奉献和终生学习,而做为一名皮肤科医生更要终生学习,皮肤病病种繁多共3600余种,要把3600种病理、病机搞清搞透,穷其一生也难以做到。她常说做一名应付门诊的皮肤科医生容易,但做一名优秀的皮肤科医生很难。

积极进取 谋求发展

海热古丽·艾克木担任新和县维吾尔医医院皮肤科主任时,当时只有40多岁,是新和县维吾尔医医院最年轻的临床科室。接过科主任重担时,皮肤科只有一间诊室,一个小小治疗室,共两间房,面对人员不整、空间不足、设备匮乏的局面,她没有退缩,带领全科室人员积极进取谋求发展。她把白癜风用光治疗法和用光识别仪器从自治区引进新和县,并提出了综合治疗白癜风的理念,极大地提高了治愈率和缩短了疗程。把各种先进的激光技术、光疗技术及皮肤病理疗技术引进新和县,使皮肤病诊疗技术不断提高,始终处于前列,多项技术填补医院空白,尤其在重症皮肤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艺高胆大 尽职尽责

每次遇到疑难病,海热古丽·艾克木都主动诊治,给别人下医嘱出治疗方案,她因为对工作的热情和认真得到医院领导的认可,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

每逢雷锋月,她都带领新和县维吾尔医医院皮肤病医务工作者走上街头,向群众宣传卫生知识,深入基层为百姓义诊。海热古力·艾克木常说,要做事先做人,淡泊名利才能避免浮躁。医业本是善业,做点好事不难,难的是坚韧持久的学习和自我超越,难的是优秀品格和视野的结合。倘若如此,人生便不会虚掷。

医生的个人事迹材料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65个字,有2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2分钟,朗读时长19分钟,慢速需要26分钟,有283位用户喜欢。

他,有着医者的慧心巧手,更有着医者的良知厚德,三十余载坚守临床一线,甘之如饴,如痴如醉,以不懈的技术钻研赢得了同行的尊敬,以无私的爱心奉献换来了病人的爱戴。工作中,他任劳任怨,从不喊累;

技术上,他精益求精,从不满足,他就是x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x。

他自幼立志做一名医生,对治病救人、祛除病痛有着神圣而美好的向往。1987年大学毕业后到x地区胸科医院内科工作,1992年到x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工作。大家都知道,急诊急救,是生命的绿色通道,是医院的窗口单位,是一个工作繁忙、急危重症病人多、突发事件多、纠纷多发的科室,工作加班加点到深夜是家常便饭,很多医生都不愿意干这个科室,但是他依然服从领导安排来到急诊科。当时的急诊科刚刚成立不久,还不成规模,业务发展还很渺茫,很多人都不理解他,劝他找找领导调到骨科或者心内科工作,但他憨厚一笑,说工作总得有人干,急诊科也需要医生,就这样他来到急诊科一干就是二十六年,他从一个年轻的医生成长为一个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任医师,在他的不懈努力与带领下,x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已经成为x山区急救医学中心,是x市重点学科,这些年他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急救医疗人员,为x市北部及周边市县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急诊科收治的往往都是病情发展迅速、病种复杂、诊断困难的急危重症病人。对这些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抢救病人更是需要争分夺秒,无论是值班还是在家休息,他接到科室求救电话,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第一时间为病人救治,无论遇到什么样病人,他总是沉着泠静应对,科室医护人员常说,只要李主任在我们就有了主心骨。他常说患者来到我们医院就诊,把健康乃至生命交给了我们,是对我们莫大的信任,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遇到那些不能描述自己病情的重症患者,他总是认真查体,仔细诊断;

遇到那些由于着急而暴躁激动家属,他总是不厌其烦、耐心解释;

遇到那些因醉酒打架闹事的患者,他总是尽力安抚,想方设法让病人尽快得到救治;

遇到那些上了年纪行动不便的病人,他总是帮助翻身脱袜从不嫌弃;

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他总是放弃在家里的一切冲锋在前,2003年他为抗击非典与家人隔离,在医院一待就是一个月,由于工作突出他被沂水县人民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农村出身的他,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体谅病人的疾苦,更体谅病人的难处,他从来不给病人在经济上增加负担,他从来都是能用便宜药品治好病的,不给病人用贵药,从来不给病人过度化验检查,点点滴滴为病人节省,在同行中有很好的口碑。他在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中,无怨无悔的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死亡线上拉回不计其数的病人。看到一条条生命从自己手中活过来,他时常高兴的像个孩子,他总是说救活一个病人自己的灵魂也可以得到一次净化和升华,在他心中医术可以前行,但医者不能忘本,“有病人,才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成了他的口头禅,因此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坚守,他看得比什么都重。他说,至今病人一声真情的“李医生”,依然会让他动容,因为那样的呼唤满含信任与理解,是最纯朴的东西,融入血液,化作生命。

业务上一步一个脚印,不懈追求,精益求精,从不满足

对他来说,技术没有止境,追求不能停步。他潜心临床诊疗的同时,对科研和技术总是身先士卒,带头攻关,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一项,承担x省科技厅科技发展项目一项,获x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十余篇,其中中华级论文五篇,参编著作四部。2016年他所带领的急诊科加入x省胸痛联盟,并进行了全国胸痛研究,2017年9月他有幸参加了由中华医学会在北京组织的中国胸痛诊疗指南专家共识编写。近年来他作为x省急诊界著名专家经常在学术交流会上进行讲座,受到同行好评。

虽然他的业务水平在行业中已经得到了认可,但他从不不满足,一直不停的学习,他经常说,精湛的业务水平才是为人民服务的有力保障。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他善于开动脑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x山区农药应用广泛,有机磷农药中毒也是常见的急症,传统治疗是清除毒物,应用特效解毒剂治疗,解毒剂是指抗胆碱药阿托品及复能剂,应用阿托品的原则是快速达到阿托品化,然后再维持一定量的阿托品应用,一般病人的治疗也得常达七至十天时间,危重病人时间会更长。他研究发现抗胆碱药及胆碱酯酶复能剂都不能解除体内农药,只是对症处理,他通过认真研究中毒机理,创新的规范了救治用药,使大部分有机磷中毒患者,由住院十几天减少到二至三天左右,死亡率由原来的7%以上,下降到2%以下,花费由原来的一万元左右,减少到一千元左右,该项目通过医院科学委员会鉴定为国内首创,推荐到x市科技局立项研究,获x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并推荐到x省科技厅,x省科技厅作为x省科技发展项目立项研究,省内专家鉴定为世界先进水平,该项目在省内外各级学术会上介绍引起轰动。

在3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他诊治了无数的病人。见惯了生离死别,但他始终保有爱心。他常说“没有爱,就当不了一名好医生,急危重症患者尤其需要关爱”。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一个医生的职责,诠释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他成功抢救了大批急危重症患者,经常收到来自患者及家属的表扬信和锦旗。曾有一位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病情危重,生命危在旦夕,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好,医生曾告知这个病人无治疗价值,劝其回家,但这位患者家属不愿意放弃,慕名来到x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找到他,经过他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仔细检查后明确诊断,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疗,病人奇迹般的好了起来,至今多年未曾复发;

还有一位敌敌畏中毒患者,一直昏迷,在某三级医院住院治疗十天不见好转,后转入某省级医院治疗近一个月仍不见好转,专家讨论结论是该病人治疗价值不大,但家属仍不死心,询问该院专家还有没有擅长治疗中毒的医院,专家告诉家属说x市中心医院治疗有机磷中毒水平最高,你可以过去试试,但一定要到急诊科找一个姓李的主任,家属辗转来到急诊科找到他,经过他精心治疗后痊愈出院,当时在同行业引起轰动;

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一口服一斤甲拌磷(3911)自杀患者,该院对此类患者治疗没有成功的经验,听说x市中心医院急诊科x主任治疗这类病人效果非常好,洗胃后用救护车直接送来我院急诊科,经过十几天的精心治疗痊愈出院,家属出院时掏心窝子说:“我们当时从大城市向县城医院转诊时心里没有底,没想到李主任水平这么高”。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就连省内专家谈起x主任治疗有机磷中毒时,都说李主任治疗有机磷中毒全省第一。

北方地区冬天农村习惯于煤炭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很多,严重的中毒患者治愈后常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轻者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重者昏迷,治疗难度非常大,他积极开动脑筋,在总结国内外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加用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这一改革收到了巨大成效,使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病程缩短,治愈率明显增加。

注重专科建设,打造一流急诊急救团队

急诊科经常承担大型车祸、集体中毒等事件的抢救工作,因此团队的协作至关重要,救人于水火,救人于危急,生机转瞬即逝,因此必须加强团队协作,作为x市急诊急救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他深刻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他时常说“一个好的团队可抵得上千军万马”,因此他对塑造团队精神、凝聚团队合力高度重视,一直致力于打造急诊急救专科团队,承担着科室住院规培医师、全科医师、进修医师及实习学生的教学工作,手把手的严格带教,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2007年急诊科被评为住院医师规培先进科室,他被评为优秀教师。

“浴火重生”,行板如歌。对于病人,那是一首首生命交响曲,对于医者,同样是经历生与死考验的人生之歌、灵魂之曲。医生,对于别人也许只是一份简单的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对他,却是一份为之倾注、热爱一生的事业,他扎根于临床一线,不求虚名,无私奉献,用精湛的医术带领他的团队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他古道热肠,见义勇为,受到当地群众称赞;

他兢兢业业,以纯真质朴的医者情怀救死扶伤;

他说艺多不压人,干技术需要有学无止境的精神,是做医生职责和本分;

他人到中年考取博士,成为县级医院为数不多的博士医生。他就是x市见义勇为英雄、x县道德模范、x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x。

儿童保健院医生事迹材料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5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26位用户喜欢。

养育环境应安全、稳定,孩子小时不要经常四处走亲戚。

1、照看人应相对固定,使孩子养成健康依恋。注意:母亲对孩子是最重要的,一定要亲自带孩子。工作不是非常重要的,可考虑辞职或请长假把孩子带到3岁左右。不能把孩子完全交给老人带而自己不管,那样对孩子成长不利。

2、饮食、营养应平衡,多吃新鲜蔬菜,少吃高蛋白食品。

3、晒太阳很重要,户外活动不能缺少,但应循序渐进,不可多日不带孩子活动,又突然带孩子活动很长时间。

4、适量补充微量元素。比如大孩子可吃黄金搭档、成长快等。

5、儿童医院有vip儿童保健,三到四百元一年,由主治医生以上级别的专家专职提供儿童保健检查、咨询,工作时间9点后均可进行,且有急病无须挂号。3岁以下的孩子可考虑加入。

5、3岁以上的孩子,每年最好去医院检查2~4次。同时注意心理保健。

基层医生事迹材料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74个字,有2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2分钟,朗读时长19分钟,慢速需要26分钟,有108位用户喜欢。

他,有着医者的慧心巧手,更有着医者的良知厚德,三十余载坚守临床一线,甘之如饴,如痴如醉,以不懈的技术钻研赢得了同行的尊敬,以无私的爱心奉献换来了病人的爱戴。工作中,他任劳任怨,从不喊累;

技术上,他精益求精,从不满足,他就是--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他自幼立志做一名医生,对治病救人、祛除病痛有着神圣而美好的向往。1987年大学毕业后到--地区胸科医院内科工作,1992年到--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工作。大家都知道,急诊急救,是生命的绿色通道,是医院的窗口单位,是一个工作繁忙、急危重症病人多、突发事件多、纠纷多发的科室,工作加班加点到深夜是家常便饭,很多医生都不愿意干这个科室,但是他依然服从领导安排来到急诊科。当时的急诊科刚刚成立不久,还不成规模,业务发展还很渺茫,很多人都不理解他,劝他找找领导调到骨科或者心内科工作,但他憨厚一笑,说工作总得有人干,急诊科也需要医生,就这样他来到急诊科一干就是二十六年,他从一个年轻的医生成长为一个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主任医师,在他的不懈努力与带领下,--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已经成为--山区急救医学中心,是--市重点学科,这些年他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急救医疗人员,为--市北部及周边市县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急诊科收治的往往都是病情发展迅速、病种复杂、诊断困难的急危重症病人。对这些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抢救病人更是需要争分夺秒,无论是值班还是在家休息,他接到科室求救电话,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第一时间为病人救治,无论遇到什么样病人,他总是沉着泠静应对,科室医护人员常说,只要李主任在我们就有了主心骨。他常说患者来到我们医院就诊,把健康乃至生命交给了我们,是对我们莫大的信任,我们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遇到那些不能描述自己病情的重症患者,他总是认真查体,仔细诊断;

遇到那些由于着急而暴躁激动家属,他总是不厌其烦、耐心解释;

遇到那些因醉酒打架闹事的患者,他总是尽力安抚,想方设法让病人尽快得到救治;

遇到那些上了年纪行动不便的病人,他总是帮助翻身脱袜从不嫌弃;

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他总是放弃在家里的一切冲锋在前,20__年他为抗击非典与家人隔离,在医院一待就是一个月,由于工作突出他被沂水县人民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农村出身的他,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体谅病人的疾苦,更体谅病人的难处,他从来不给病人在经济上增加负担,他从来都是能用便宜药品治好病的,不给病人用贵药,从来不给病人过度化验检查,点点滴滴为病人节省,在同行中有很好的口碑。他在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中,无怨无悔的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从死亡线上拉回不计其数的病人。看到一条条生命从自己手中活过来,他时常高兴的像个孩子,他总是说救活一个病人自己的灵魂也可以得到一次净化和升华,在他心中医术可以前行,但医者不能忘本,“有病人,才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成了他的口头禅,因此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坚守,他看得比什么都重。他说,至今病人一声真情的“李医生”,依然会让他动容,因为那样的呼唤满含信任与理解,是最纯朴的东西,融入血液,化作生命。

业务上一步一个脚印,不懈追求,精益求精,从不满足

对他来说,技术没有止境,追求不能停步。他潜心临床诊疗的同时,对科研和技术总是身先士卒,带头攻关,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一项,承担--省科技厅科技发展项目一项,获--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十余篇,其中中华级论文五篇,参编著作四部。20__年他所带领的急诊科加入--省胸痛联盟,并进行了全国胸痛研究,20__年9月他有幸参加了由中华医学会在北京组织的中国胸痛诊疗指南专家共识编写。近年来他作为--省急诊界著名专家经常在学术交流会上进行讲座,受到同行好评。

虽然他的业务水平在行业中已经得到了认可,但他从不不满足,一直不停的学习,他经常说,精湛的业务水平才是为人民服务的有力保障。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他善于开动脑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山区农药应用广泛,有机磷农药中毒也是常见的急症,传统治疗是清除毒物,应用特效解毒剂治疗,解毒剂是指抗胆碱药阿托品及复能剂,应用阿托品的原则是快速达到阿托品化,然后再维持一定量的阿托品应用,一般病人的治疗也得常达七至十天时间,危重病人时间会更长。他研究发现抗胆碱药及胆碱酯酶复能剂都不能解除体内农药,只是对症处理,他通过认真研究中毒机理,创新的规范了救治用药,使大部分有机磷中毒患者,由住院十几天减少到二至三天左右,死亡率由原来的7%以上,下降到2%以下,花费由原来的一万元左右,减少到一千元左右,该项目通过医院科学委员会鉴定为国内首创,推荐到--市科技局立项研究,获--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并推荐到--省科技厅,--省科技厅作为--省科技发展项目立项研究,省内专家鉴定为世界先进水平,该项目在省内外各级学术会上介绍引起轰动。

在30多年的行医生涯中,他诊治了无数的病人。见惯了生离死别,但他始终保有爱心。他常说“没有爱,就当不了一名好医生,急危重症患者尤其需要关爱”。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一个医生的职责,诠释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他成功抢救了大批急危重症患者,经常收到来自患者及家属的表扬信和锦旗。曾有一位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病情危重,生命危在旦夕,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好,医生曾告知这个病人无治疗价值,劝其回家,但这位患者家属不愿意放弃,慕名来到--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找到他,经过他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仔细检查后明确诊断,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治疗,病人奇迹般的好了起来,至今多年未曾复发;

还有一位敌敌畏中毒患者,一直昏迷,在某三级医院住院治疗十天不见好转,后转入某省级医院治疗近一个月仍不见好转,专家讨论结论是该病人治疗价值不大,但家属仍不死心,询问该院专家还有没有擅长治疗中毒的医院,专家告诉家属说--市中心医院治疗有机磷中毒水平最高,你可以过去试试,但一定要到急诊科找一个姓李的主任,家属辗转来到急诊科找到他,经过他精心治疗后痊愈出院,当时在同行业引起轰动;

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一口服一斤甲拌磷(3911)自杀患者,该院对此类患者治疗没有成功的经验,听说--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治疗这类病人效果非常好,洗胃后用救护车直接送来我院急诊科,经过十几天的精心治疗痊愈出院,家属出院时掏心窝子说:“我们当时从大城市向县城医院转诊时心里没有底,没想到李主任水平这么高”。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就连省内专家谈起--主任治疗有机磷中毒时,都说李主任治疗有机磷中毒全省第一。

北方地区冬天农村习惯于煤炭取暖,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很多,严重的中毒患者治愈后常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轻者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重者昏迷,治疗难度非常大,他积极开动脑筋,在总结国内外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加用糖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这一改革收到了巨大成效,使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病程缩短,治愈率明显增加。

注重专科建设,打造一流急诊急救团队

急诊科经常承担大型车祸、集体中毒等事件的抢救工作,因此团队的协作至关重要,救人于水火,救人于危急,生机转瞬即逝,因此必须加强团队协作,作为--市急诊急救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他深刻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他时常说“一个好的团队可抵得上千军万马”,因此他对塑造团队精神、凝聚团队合力高度重视,一直致力于打造急诊急救专科团队,承担着科室住院规培医师、全科医师、进修医师及实习学生的教学工作,手把手的严格带教,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临床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20__年急诊科被评为住院医师规培先进科室,他被评为优秀教师。

“浴火重生”,行板如歌。对于病人,那是一首首生命交响曲,对于医者,同样是经历生与死考验的人生之歌、灵魂之曲。医生,对于别人也许只是一份简单的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对他,却是一份为之倾注、热爱一生的事业,他扎根于临床一线,不求虚名,无私奉献,用精湛的医术带领他的团队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他古道热肠,见义勇为,受到当地群众称赞;

他兢兢业业,以纯真质朴的医者情怀救死扶伤;

他说艺多不压人,干技术需要有学无止境的精神,是做医生职责和本分;

他人到中年考取博士,成为县级医院为数不多的博士医生。他就是--市见义勇为英雄、--县道德模范、--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2022年医生事迹材料(16篇范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疗卫生战线处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广大党员、医务工作者是抗击疫情的主力军,他们逆行向前、迎难而上,不顾个人安危、勇挑重担,以无畏精神与病魔较量,是抗击疫情一线最耀眼的那颗星。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共产党员,也有救治H7N9患者的经历,我先上。”在新冠疫情救治最前线,__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__坚定地说。他知道,面对疫情,作为一名党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医生信息

  • 2021优秀医生个人事迹材料(16篇范文)
  • 2021优秀医生个人事迹材料(16篇范文)99人关注

    储昭云,男,38岁,中专文化,执业全科医师,安徽省岳西县温泉镇榆树村人。自1993年至今担任乡村医生,17年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超多的精力和 ...[更多]

  • 优秀医生事迹材料(16篇范文)
  • 优秀医生事迹材料(16篇范文)98人关注

    当看到一个个身影奔赴一线,你是否潸然泪下?当知道一个个身影知难而进,你是否鼓掌赞美?每当见到这一个个身影坚毅倔犟,你是否说真美啊!这不仅是视察,还是一种关切。春 ...[更多]

  • 2022年医生事迹材料(16篇范文)
  • 2022年医生事迹材料(16篇范文)98人关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疗卫生战线处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广大党员、医务工作者是抗击疫情的主力军,他们逆行向前、迎难而上,不顾个人安危、勇挑重担,以无畏精神 ...[更多]

  • 最美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7篇范文)
  • 最美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7篇范文)95人关注

    __X,中国共产党员,__X市中医院副院长,作为医院中医内科的学科代头人,他三十年如一日,忠于职守,廉洁自律,怀着对党的卫生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发展祖国医学,以精湛的 ...[更多]

  • 医生个人事迹材料怎么写(16篇范文)
  • 医生个人事迹材料怎么写(16篇范文)92人关注

    ,男,____岁,中共党员,20__年毕业于医学院,获硕士学位。____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____市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先后被评为“____市第一人民医院优秀 ...[更多]

  • 有关医生事迹材料(16篇范文)
  • 有关医生事迹材料(16篇范文)91人关注

    尹福文,男,1971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烟溪镇新云马村乡村医生。情系山乡,扎根基层好儿郎。20余年来他走村串户、无私奉献,他的足迹遍布新云马村的各个角落,谁家的人有什么 ...[更多]

  • 钟南山医生疫情事迹材料(16篇范文)
  • 钟南山医生疫情事迹材料(16篇范文)87人关注

    他的一生朴实无华,却又传奇。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他都是一个光辉英雄的存在。他不求回报,一生艰苦奋斗,献身医学。称他为二十一世纪的华佗,毫不为过。他,就是正在武汉抗 ...[更多]

  • 抗击疫情钟南山医生事迹材料(16篇范文)
  • 抗击疫情钟南山医生事迹材料(16篇范文)87人关注

    近段时间,我们通过电视、手机,一遍遍和一个人的名字相遇。他,就是我国84岁的工程院院士、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钟南山现在已经是国民偶像了,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 ...[更多]

  • 医生个人事迹材料范文(16篇范文)
  • 医生个人事迹材料范文(16篇范文)87人关注

    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三十多年来,一直坚守在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第一线,严寒酷暑,从无怨言。从医30多年来,总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管刮风下雨 ...[更多]

  • 优秀医生评选个人事迹材料(7篇范文)
  • 优秀医生评选个人事迹材料(7篇范文)84人关注

    __,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一队团队长,副主任医师。扎根社区14年,__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竭尽所能帮助患者解除病痛,用心、用情践行着自己的座右铭——细微显真情,平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