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事迹材料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大全(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8-24 15:00:02 查看人数:39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大全 327字 6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279人
最新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419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43人
感动中国人物最美教师事迹材料 356字 2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277人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3334字 57段 12分钟 19分钟 26分钟 254人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简短 876字 6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24人
刘秀祥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654字 11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18人
感动中国人物邓小岚优秀事迹材料 668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02人
感动中国人物主要事迹材料 1199字 5段 4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30人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优秀 957字 5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64人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904字 8段 4分钟 5分钟 7分钟 130人
优秀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材料 331字 4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165人
最新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507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36人
感动中国人物的优秀事迹材料 507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64人
感动中国人物孙景坤事迹材料 544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262人
评选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658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03人
历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539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27人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大全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27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79位用户喜欢。

张超,30岁,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正营职中队长,一级飞行员。

2016年4月27日,张超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坠地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张超是“海空卫士”王伟生前所在部队优秀的三代机飞行员,全团6名“尖刀”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曾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

事故发生后,张超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团长张叶一直陪在他身边,清楚记得张超说的最后一句话:“团长,我还能不能飞”。

张超走了,留下刚刚满两岁的女儿和妻子,带着深深的遗憾走了,再有半个月就要着舰飞行了,这一直是他最大的心愿。

面对张超,《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时文潮说,我们必须牢记每一位军人的牺牲,都是在为国家换来更多的安宁和幸福。

最新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19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43位用户喜欢。

自1998年聂海胜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以来,神五、神七、神九,他三次备份;神六、神十,他两度飞天,如今,他带着全国人民期待和重托,再次叩问苍穹!

神舟十二号的航天员是从我国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员中选出的,但由于第一批航天员年龄较大,必须要提高系统训练的强度,以确保他们能适应太空环境。虽然已经年近六旬,但聂海胜为祖国航天事业拼搏的心仍然年轻!他知道每次载人飞行航天员乘组的选拔,都是“从零开始”,即使执行过航天任务,面对新一轮的航天员选拔,年龄最大的他更没有捷径可循!

聂海胜顶住了压力,得益于他在生活中近乎“自虐”的自律,坚持锻炼和控制饮食,时刻以航天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很快适应了训练强度和节奏,表现优异,最终入选。

聂海胜的履历十分光鲜,标签也很多,博士、少将、57岁、指令长……这些标签随便一个都可以“吹一辈子”,但聂海胜却不,他口中最常提到的身份是“航天人”,不管自己有多大成就,有多少荣誉加身,他总是说:“航天员状态只有飞行和准备飞行,我们的初心使命就是飞天。”

感动中国人物最美教师事迹材料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56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77位用户喜欢。

2006年8月,她来到子美外国语小学任教,如今已十六年了。在这十六年里,她一直执教低年级教学,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把家长当作自己的朋友,把同事当作自己的家。作为一名老师,她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作为一名班主任,她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她用爱心和微笑来管理班级,她是爱的使者,她用爱心感化着每一个“特殊生”。她心里想这样的学生唯有用爱心感化,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在子美,她还是一名普通的级部长,作为一名级部长,她统筹规划,无怨无悔。无论她担任哪个年级的级部长,她都能和同伴们和谐相处,深得同组老师们的喜欢。

有一位诗人这样说过: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会是一片金黄;在多年的锤炼当中,她具备了过硬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学校勇挑重担的骨干教师。她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不懈的努力,辛勤的汗水终会结出累累硕果。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34个字,有5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2分钟,朗读时长19分钟,慢速需要26分钟,有254位用户喜欢。

杜富国,贵州湄潭人,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四级军士长,在一次边境扫雷任务中为掩护战友被炸致残;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模范”“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荣誉,被陆军评为“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荣立一等功。2019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

早晨6:30,杜富国准时醒来。明亮的晨光透过窗户,洒在洁白的床单上。但杜富国眼前仍是一片漆黑,他对光的感知,早在那一声巨响后就消失了。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执行云南边境人工扫雷任务时,杜富国和战友艾岩发现一枚爆炸物。“你退后,让我来!”杜富国蹲下排查,突遇爆炸。生死瞬间,他用身体护住战友,倒在血泊中,永远失去了双眼和双手。

两年多来,他以惊人的毅力闯过一道道难关,实现了自强自立。

穿衣,叠被,刷牙,洗脸……无需旁人辅助,一切如常人般自然地进行着。

“其实,我就是一个正常人,只不过换了一种生活方式而已。”在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康复楼军人病房,杜富国开始了新的一天。面对记者,聊起现在的自己,他语气平静,有时说到兴奋处,也会大方地哼唱几句自己喜爱的歌。

《夜空中最亮的星》《壮志在我胸》《当个英雄》……杜富国说,他以前还喜欢过一位盲人歌手的歌,现在不喜欢了,因为他觉得,那首歌充满了假设、遗憾、伤感、叹息,还有对别人的依赖。

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那我们就循着杜富国经常听唱的那些歌,走进他受伤后奋斗在“另一个战场”的那些日子。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

——摘自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

一个人,彻底失去双眼双手,会怎么样?

得知杜富国的遭遇,“滚雷英雄”安忠文急忙赶到医院。介绍完自己的伤后生活经历,这位坚强了一辈子的老人,却背过身哭了:“我没有眼睛,但是还有手,富国连手都没了,他以后可怎么办啊?”

从医几十年,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康复科主任刘宏亮从未遇到过杜富国这样的病例。“哪怕还有一点儿视力,或者一根指头也好啊。”刘宏亮说,视觉和触觉是一个人感知外界最重要的两个通道,但这两个通道在杜富国身上关闭了,连一条细小的缝隙也没留下。这意味着,杜富国今后要实现生活自理、人生自立,将非常困难。

对于这些,刚从昏迷中醒来的杜富国并不知情。他甚至还充满信心地对医生说,自己要抓紧康复,早一天回到雷场。

云南边境的雷场战位,杜富国再也回不去了。等待他的,是更大的“人生雷场”,其中遍布的未知与苦痛,随时可能像地雷般炸响。

2018年11月17日,杜富国负伤后的第38天,医生和部队领导告诉他全部的伤情。刚才还靠在床头有说有笑的杜富国,瞬间呆住了,无边的沉寂,弥漫了整个病房。许久过后,他轻声吐出一句话:“我知道了,请大家给我一点儿时间。”

真正痛彻心扉的伤口,是一个男人拒绝任何人分担、禁止任何人触碰的。没人知道,那些天夜里,躺在床上的杜富国是睡着了还是醒着。直到半个月后,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才开始坦然面对——

“一个战士在战场上倒下去,他还活着,应该怎么对待他?”

杜富国自问自答,说出了他经过多个不眠之夜找到的答案:“不要管他,也不要扶他,让他自己站起来!”

这是一条充满荆棘和痛苦的康复之路。

上士田俊,杜富国的同班战友,是他与医护人员一起,辅助杜富国学习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一个心灵手巧的成年人,突然要像婴儿一样从拿勺子开始学起,而且做得还不如婴儿,你能想象那种煎熬吗?”田俊介绍说,在扫雷排爆大队,杜富国是出了名的聪明能干:窗外的简易防盗板是他钉的,转运爆炸物的沙箱是他做的,连队的临时灶台是他砌的……可如今,他不得不“系统重置”,从零开始。

努力,失败;再努力,再失败……尽管杜富国一直告诉自己要保持阳光心态,但接二连三的打击,也不免让他心生沮丧。每每这个时候,他就会让田俊打开音乐播放器,将自己淹没在歌声里——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

其实,最初照亮杜富国内心的,除了组织的关心、战友的鼓励、社会各界的厚爱,还有他对现代医疗技术的期望。

为了让杜富国早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西南医院组织国内外10多位专家集中会诊,为他制订康复方案,专门引进先进的肌电手和视觉补偿系统,这让杜富国一度可以依托工具做出简单的抓握动作,但由于缺乏人体的视动反馈,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肌电手不好用,还得练残肢;新技术不成熟,必须靠自己。此时,杜富国反倒释然了,他特意改写了一句诗送给自己——

“我在黑夜中找到了自己的眼睛,我要用它寻找未来。”

莫以成败论英雄,人的遭遇本不同,但有豪情壮志在我胸。

——摘自歌曲《壮志在我胸》

“这一年,你痛苦,你开心,你哭泣,你欢笑,你失去,你获得/你还是军人,你还是富国/你还是爸爸妈妈眼里可爱的儿子,你还是战友心中的好兄弟/但是,你已经不是原来的你/你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你是一束光,照亮了世界……”

这是西南医院康复科全体医护人员写给杜富国的诗。过去一年,他们见证了杜富国的蜕变,也被杜富国的坚强感动。

护工许继红,在医院工作了12年,记不清照看过多少病人。第一次看到杜富国,他鼻子一酸:20多岁的年纪,受了这么重的伤,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许继红低估了杜富国。陪护第一天,还没等他进屋,杜富国自己起床了,硬要把被子叠成“豆腐块”。

“叠了拆,拆了再叠……看着他满头大汗的执着劲儿,我既佩服又心疼。”许继红说,单从这一件事就看得出来,杜富国把兵当到骨子里了。

因为炸伤,杜富国的脖子、肩膀、腹部、大腿等处疤痕一块连着一块,痒起来就像浑身爬满蚂蚁,他摸不到、挠不着,又不愿麻烦别人,只能咬牙强忍。

他也有忍不住的时候。护师余翔介绍,每隔半个月,杜富国就要到整形科打疤痕软化针,一次要打几十针。细长的针头扎进刚刚结痂的伤疤,即使嘴里咬着毛巾,他也疼得喊出声来,有时不得不叫人将自己摁住。

在康复技师唐鹏看来,这些在别人眼里犹如炼狱般的苦痛,杜富国根本没有时间去唏嘘和感伤,他迫不及待抓住每一天,让自己变得更自立、更强大。

他要跑步,在反重力跑台上,一跑就是10公里;他要写字,用残肢夹着特制的笔,一笔一画地练;他要播音,从吐字、发声开始,跟着教学课件一字一句地学……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这里是‘南陆之声’……”2020年3月8日,“富国陪你读好书”系列广播节目依托南部战区陆军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为增强播出效果,杜富国放弃了由他人领读、自己复读,再后期剪辑的制作方式,坚持全文背记。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面对困境挫折,杜富国没有选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地“躺平”,而是顽强地奋起。

没有谁天生英勇,风雨后才有彩虹,让梦想登上最高山峰,要勇敢向前冲。

——摘自歌曲《当个英雄》

“还是叫我兄弟或者富国吧,这样亲切一些。因为我觉得我不是什么英雄,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与记者见面寒暄,杜富国不太习惯我们称他“英雄”。看得出来,经过两年多的康复治疗,他恢复得不错,距离出院不远了。

回归军营、回到社会,今后的路怎么走?

沉默良久,杜富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个问题,我现在很难回答。”

谁还会对这位英雄战士,提出过多的要求呢?毕竟,他伤得太重了;毕竟,他经受磨砺的时间还不长。但杜富国话锋一转,说出了一串闪亮的名字。

他羡慕盲人登山家张洪。这位因患青光眼而双目失明的男人,早已不需要别人照顾,一个人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并成功登顶珠峰。

他敬佩退伍军人王曙光。在当年的边境作战中,这名老兵被炸飞了双脚,如今不仅戴着假肢行走四方,还取得了法学博士学位。

他最想认识贵州同乡刘修平。和他一样,刘修平没有双臂、双目失明,却自学法律,帮助村民化解矛盾,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从这些身残志坚的强者身上,杜富国看到了自己将来的样子,也找到了关于未来的答案。

这答案,是他经常书写的“永远前进”。为提升学历,杜富国报名参加了某高校开办的继续教育课程,定期上课,雷打不动、风雨无阻。

这答案,是他越走越远的活动半径。这两年,杜富国到部队、院校和党政机关,进行了100多场教育宣讲,积极传播爱党报国、奋斗自强的正能量。

这答案,是他不断“解锁”的生活技能。如今的杜富国,能一个人上厕所,还会熟练使用平板电脑,与亲人、朋友、战友进行微信语音交流。

这答案,是他无比坚定的梦想追求。

这一次,排雷英雄杜富国,决心在人生的“另一个战场”也做一名响当当的英雄。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简短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7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24位用户喜欢。

历经重重考验,抗“疫”一线终于传来一个个好消息。虽然前线依然吃紧,但这些好消息犹如一缕缕阳光,穿透层层黑暗,带给了我们希望和力量。这一缕缕阳光背后,是许许多多逆行者最美的身影,也是一位位白衣战士义无反顾洒下的汗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贵,没有什么比抗“疫”更要紧。在抗“疫”的最前线,一个个白衣战士,为了打赢这一场“全民战疫”而风雨兼程。在这个春节里,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用无私无畏的坚守,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晴空。

致敬每一位奋战在防疫前线的90后。谁不知道武汉是疫情最前线?但是,第二批驰援消息刚发下去,20岁的陈琳琳第一个就报了名;推迟了婚礼的申爱、刚订婚不久的尹艳、刚领完结婚证来不及举办婚礼的李婉贞、刚结婚20多天的黄艳清也毅然请战湖北;22岁的漂亮护士胡佩双手被消毒水泡得血痕累累……“2003年,我还太小,17年后刚刚好。”在这场来势汹涌的疫情面前,“逆行”的90后,不怕苦不怕累,以小我成大我,彰显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致敬每一位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娘子军”。逆行的人并非生而强大。她们也为人母、为人妻女。但是,她们却如同一朵朵铿锵的玫瑰。除夕当天,湘雅三医院急诊科护士毛青青,一岁的孩子高烧至41摄氏度,她却只能流着泪跟丈夫说一些处理退烧的措施,自己在岗位上继续战斗。可想而知,那一刻,她承载了多少使命和担当。战“疫”打响以来,奋战在前线的“娘子军”顾不上自己的容颜,顾不上年幼的孩子,这样的付出又怎不令人感动?

致敬每一位奋战在抗“疫”前线的科研人员。他们不是医务工作者,但是却冲锋在抗战的最前沿。疫情期间,微检科所有人员24小时排班,以确保疫情检测结果的快速和准确性;为了精准识别病毒,纪博知和同事们一直在和时间赛跑;在湖南省疾控中心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里,一个个“微检战队”成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等等。为了“早一分钟确诊”,他们用无私的奉献,扛起了健康的信念与责任。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每一位逆行在防疫前线的白衣战士都是最可爱的人,是这个春节最美的风景,也是防疫最坚实的力量。在疫情肆虐的当下,每一个为“疫”而战的人,都值得我们感激并尊敬。

刘秀祥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4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18位用户喜欢。

润物无声,正能量感染师生

越是偏僻贫穷的地方,越需要优质的教育,也更加需要优秀的老师,从农村走出来的刘秀祥感同身受。

刘秀祥说,阻断贫困代际相传,核心就是教育。如果一个贫困地区的娃娃能够通过读书走大山,那他的下一代命运就会不一样。

当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有思想、境界和格局。

“现在读书的孩子,未来要挑起这个国家发展的大梁。如果老师没有思想、境界和格局,是无法帮助孩子们承担起这些重任的。”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老师这个职业,刘秀祥认为,“自己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在望谟县实验高中,刘秀祥办起了工作室,主要进行教师组团式培训。“工作室在今年6月开始动工建直录播室,目前已投入使用,计划每一期招25至30名学员,主要针对黔西南州德育教育相对薄弱的学校,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

“他是个很拼的人,是个很有激情的人,是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同事杨通鸿评价刘秀祥。

有一次,杨通鸿和刘秀祥一起查寝,发现一个学生没在寝室,便在校园内四处寻找。

找到学生后,刘秀祥并没有教训学生,反而给学生穿上棉衣,开口第一句就是:天气冷,先穿上衣服!“这样的方式瞬间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在我看来,这才是教育。”杨通鸿说。

成风化人,润物无声。刘秀祥用自己的一举一动影响着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刘秀祥极力反对“以分数论英雄”。他认为,教育最根本的是树人,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而不是“立分树人”。要通过正确的引导,为学生树立起正确价值观。

2020年,望谟实验高中在校生2700多名,748人参加高考,318人本科上线,但刘秀祥丝毫不敢懈怠:“教学的路还很长,讲台上的每分钟都值得珍惜。走好当下每一步,就是成功。”

感动中国人物邓小岚优秀事迹材料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02位用户喜欢。

马兰,这个位于阜平县城南庄镇西部深山区的小村庄,是邓小岚父亲——杰出的新闻工作者邓拓带领晋察冀日报社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1943年,邓小岚出生于此,随后被寄养在当地村民家中。在马兰的这段经历和父辈的情结,让邓小岚对马兰眷恋不已。

2003年清明节,邓小岚回到马兰为烈士扫墓,遇到马兰小学20多名小学生也来扫墓。活动结束后,她想跟孩子们唱支歌。然而,只有一两个孩子能哼唱出国歌,孩子们的眼神中流露着羞怯、躲闪。“我觉得没有音乐的人生太苍白了。”她坚信音乐是打开人心灵的钥匙,想通过音乐帮马兰的孩子树立信心,她决定定期回马兰任教,教孩子们学习音乐。

一开始,不少人认为邓小岚只是象征性来上几次课,但她一坚持就是18年。当时阜平的高速公路尚未贯通,阜平县城到马兰的道路经常泥泞不堪,从北京到马兰,邓小岚要辗转走一整天才能到达。每个月少则十天,多则一整月,邓小岚每年往返北京与马兰20余次,18年来回奔波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周。“马兰是我的家乡啊,我做这件事很快乐,我一点不觉得累。”邓小岚说。

她在北京筹集资金,将手风琴、小提琴这些山里孩子们只能在电视中看到的乐器置办回来。有了音乐教室,邓小岚开始教孩子们认识五线谱、学习乐器、唱歌。总是在山里疯跑的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2006年,邓小岚带着孩子们成立马兰小乐队。2008年,邓小岚自费带孩子们到北京看天安门。2010年8月,马兰小乐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优秀特长生艺术节开幕式……孩子们的视野越来越广阔。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穿着虎头鞋的44名阜平孩子组成的“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用希腊语演唱了《奥林匹克颂》,惊艳了世界。

感动中国人物主要事迹材料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9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30位用户喜欢。

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平台播出,全面展现中国人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20__年。这其中,包括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戴建业在内的“银发知播”群体走进聚光灯下,让人印象深刻。天文、物理、文学、美学……不管学科如何,都可以“万物皆可知播”;没有墙壁的教室,不设门槛的大学,这群已是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在网课直播间里,欢脱幽默地传授硬核知识。他们是老师、院士,正在将毕生所学通过网络授以青年,用日复一日的耐心播下知识的种子。

“苏东坡这个家伙,又幽默又豁达又善良,他贬到黄州还天天有酒喝有肉吃,快活得要死,他一快活,就在黄州写了很多好__好诗,《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什么大江东去都来了。”这就是戴建业在抖音为大家知识科普的风格,有网友留言称其是“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系的教授、博导,在抖音上有七百多万粉丝,他的一段抖音短视频,曾在一周内获得了超过3000万次的播放,成为现象级作品。教授“出圈”,实际上是一场“知”与“播”的双向奔赴。让传道受业走出课堂,让知识之花在平台绽放——这样的'“知识网红”,怎不让人为之点赞。

在抖音平台上,像戴建业这样的“银发知播”,可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汪品先院士和褚君浩院士就参与《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短视频,积极用新的传播形式进行知识科普,受到青少年群体广泛欢迎;欧阳自远院士讲航天和探月的视频合集在抖音播放量达到2.3亿,是抖音最受追捧的科普合集之一;退休的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化身@不刷题的吴姥姥,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小试验收获无数粉丝……专业的院士、资深的教师们借助短视频,输出有趣准确的内容,让靠谱专业的知识得以举重若轻。这样的生动局面,正可谓是“华发与青丝共勉,春华与秋实交辉”。

“银发知播”之所以能感动中国,就在于他们以追赶潮流的姿态、事必亲躬的认真、化繁为简的讲解,践行了知识科普的初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__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十亿,用户使用率高达94.8%。短视频成为用户获取资讯、知识的重要途径。打造丰富的高质量知识内容,让青少年拥有越来越好的上网体验,这越来越成为平台和传播者的共同理念。当我们看到教师和院士们主动投身短视频科普,他们身上那份严谨与热情,充分诠释了什么是“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短视频科普,“银发知播”用行动收获感动。如今,情怀是一个热词,但与之有关的一切,无不是有着最为具体的鲜明注脚。知之非难,行之不易。所以我们看到,不管是科学院的院士泰斗,还是普通退休教师,都在不舍昼夜地做着科普这件“小事”!虽然头发白了,但“银发知播”群体的心是好young的!就如《感动中国》颁奖辞所说:“白发人创造的流量,汇聚成真正的能量。知播、知播,传播知识与文化,始终是你们执着的方向!”拗口的古诗可以穿越千年,晦涩的物理公式不再望而生畏,枯燥的科学知识也能平易近人——在短视频平台的无远弗届中,他们已是“桃李满天下”。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优秀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5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64位用户喜欢。

2020年9月4日下午,学校组织全校教职工进行了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专题学习,收看了张桂梅老师的先进事迹视频。

伴随着一首优美深情的经典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以“信仰的力量”为主题的报告会视频拉开帷幕。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杰出女性张桂梅老师走上舞台,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在场观众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依靠信仰的力量,扎根贫困山区创办华坪女子高中,并带领全校教师用“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12年间将16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送入大学校园的故事。

观看视频过程中,我屡次潸然泪下,受到了深度的精神洗礼,那一个个令人心潮澎湃的故事,一段段荡气回肠的传奇,让我深深体会到信仰的力量,深切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为张桂梅老师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的政治品格及心怀大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所动容。伟大出于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张老师是那样平凡,那样真实,她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她让信仰的力量最大化,她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梦想和希望。她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身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

观看视频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思考得最多的是:何为信仰的力量?通过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专题学习我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那就是“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一个民族可以贫穷、可以暂时落后,但绝对不能失去信仰。正是有了千千万万胸怀坚定信仰的中国人,我们的祖国才有了今天的富强,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的复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张桂梅老师为我们创造了榜样!她的无私奉献只为学生的未来。这种“大爱无疆”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要以张桂梅老师的精神作为工作的榜样和标杆,学习她人民至上、心怀大我的情操,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情感关怀融为一体。见贤思齐,我将把楷模的精神力量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播撒阳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将爱的温暖传遍云岭大地!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04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30位用户喜欢。

2018年11月,云南中越边境上的坝子雷场,几十名解放军战士手拉着手高唱着军歌,齐步踏过这片曾经埋有几千颗地雷的死亡地带,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告诉乡亲们,他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安全了,在队列中本来应该有一位名叫杜富国的战士,可是此刻,他再也没有机会拉着战友的手亲眼见证这特殊的时刻。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一个多月以前,此时的杜富国已经在边境扫雷部队中服役三年多,他出入雷场上千次,拆弹2400多枚,从一个年纪轻轻的边疆卫士逐渐成长为扫雷尖兵,这个九零后的战士甚至把自己的网名改成了“雷神”,前不久他刚刚结婚,本该好好的享受新婚以后的甜蜜生活,他却毅然告别了妻子,返回了雷区战场。

10月11号,27岁的杜富国和战友艾岩再次踏上坝子雷场。杜富国轻轻的向艾岩挥了挥手,示意他远离爆炸物,“你退后让我来”,这是杜富国在排雷现场最常说的一句话。爆炸的瞬间,杜富国下意识的倒向艾岩所在的方向,他挡住了四散的弹片和冲击波,时间被定格在了十四时三十九分。

距离爆炸点不足两米的艾岩在杜富国的保护下,只是脸部受到些擦伤,而身处爆炸中心的杜富国保护衣被冲得粉碎,棉条被烧得滋滋作响,鲜血混杂着爆炸的硝烟浸染了全身。

经过两天的抢救,杜富国终于保住了生命,然而他失去了双手和双眼。

杜富国的父亲含着泪将儿子的伤情如实地说了出来,他颤抖着哽咽着,不知道该如何来安慰自己的孩子,杜富国平静地微笑着,他让亲人们不要担心他会坚强。而他的妻子王静知道,这个男人习惯了把所有的痛苦一个人咽下去。作为妻子,她要做的就是,在丈夫的身后撑着他,照顾他,从今往后成为他的眼睛。

随着最后一片雷场的交接,曾经的死亡地带正在被乡亲们用辛勤的汗水和坚实的双手开拓成满山的田地。曾经的雷场上,一棵棵树苗正在蓬勃生长,一簇簇老山兰默默吐露着芬芳。这老山兰不就是我们的英雄之花吗?杜富国曾在日记里写道,“我见过最美的风景,就是在我扫完的雷区上面盖上房子,老百姓可以安心种地生活。”虽然他再也无法亲手触摸这片重获新生的红土地,再也无法亲眼领略这和平宁静的风景,可是在他内心深处早已装下了这最美丽的画卷。

告别婚房,走向雷场,那是军人的使命;你退后让我来,那是勇者的担当;岁月静好,那是英雄的守护;人民安宁,那是国家的誓言。

优秀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材料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65位用户喜欢。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8时56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已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2021年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

颁奖词:发射、入轨、着陆,九天探梦一气呵成;追赶、并跑、领跑,五十年差距一载。跨越、环宇问天、探月逐梦,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中国航天必将行稳致远。

最新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36位用户喜欢。

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没有专职的心理医生。学校老师们开玩笑说:“张桂梅校长就是心理医生。”

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家庭贫困的阴影,经常会使一些学生精神状态低迷,学习成绩滑坡。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张桂梅不仅耐心地开导学生,而且亲自去家访,了解学生背后的家庭原因。她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辍学。

张桂梅每晚住在学生宿舍。高一年级的一名女生情绪低落,学习成绩退步。张桂梅就让她与自己同住,经常开导她。了解到女孩的父母经常打架,女孩还常被父亲嫌弃辱骂。张桂梅3次到村中她家里为其父母调解,终于让全家和好,小姑娘脸上有了笑容,学习也更努力了。“我要救这个孩子,就要救她父母,救她全家!”张桂梅说。

“陈小琴(化名)最近考试成绩才390多分,这个成绩究竟是什么原因?”今年国庆家访,张桂梅带着满腹疑问来到船房乡华荣村高三学生陈小琴家。陈小琴家是贫困户,母亲有精神疾病,父亲受到村里帮扶,当了村里的保洁员。张桂梅明白了陈小琴的心病,亲切地鼓励她:“大家都在帮助你家,你在学校的生活费有学校补助,你不用担心家里,应该全力以赴地专心读书。”

12年来,华坪女子高中没有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辍学,没有发生过学生自杀、自残的事件。12年来,跋山涉水的家访,每个学生和家庭的甘苦张桂梅都了然于胸。

感动中国人物的优秀事迹材料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64位用户喜欢。

顾诵芬对航空的兴趣始于燕京大学附属小学读书时期。当时,哥哥顾诵诗就读于市区里的崇德中学,学校里的学生用硬一点的纸板做滑翔机,用橡皮筋弹射。哥哥把学校里做好的滑翔机拿回家里,带着弟弟顾诵芬在空旷处放飞。在天空中翱翔的飞机模型吸引了年幼的顾诵芬,他以极大的兴趣与哥哥一起开始制作,一起在外放飞。入读中学后,他又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本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传记——《一个飞机设计师的故事》。这是苏联飞机设计师雅科夫列夫的自传。

“1937年七七事变,有天早上把我炸醒了,日本飞机排得很整齐往西边去,紧接着就是炸弹响。1939年我们到上海,二战快结束的时候上海(日军驻地)经受了美国飞机的轰炸,所以我知道二战美国人之所以占优势,就是他们的空军厉害,所以航空非常重要。”

不久后,顾诵芬考入了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

1951年,顾诵芬大学毕业。因为抗战,我国急需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上级组织决定,这一年的航空系毕业生要全部分配到中央新组建的航空工业系统。面对母亲的不舍,怀揣着航空梦想的顾诵芬,踏上了北去的火车。与他同一批的毕业生都被分配到飞机设计和航空技术研究部门,唯有他被留在了重工业部航空工业局机关。一心想设计飞机的顾诵芬,因此还有一点小小的不开心。

感动中国人物孙景坤事迹材料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62位用户喜欢。

多年来,孙景坤始终将功勋荣誉压在箱底,从未向别人提及,更没有因此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一直靠参加生产劳动获得收入,就连儿女也只知道父亲是一位老兵、上过战场,仅此而已。孙景坤的大女儿孙美丽说:“有一次,同村的人拿着一本小册子,说这书上说的英雄不是老孙头吗?我们才逐渐知道父亲那些年在战场上经历了什么。”

孙美丽不理解父亲为什么对家里人很“抠”,“小时候家里连4块钱的学费都拿不出,按说我爸是生产队队长,只要开个介绍信,学费就可以免了,可他坚决不给开”。后来,当地电信局招一批话务员,选中了孙美丽。孙景坤得知后,硬是把她的名额让给了别人。“他在生产队当了20多年队长,每次都毫不犹豫地把机会让给别人。”随着年岁渐长,孙美丽慢慢读懂了老人的想法:当年和父亲一起参军的10个伙伴,活着回来的只有3个人。经历过生死的父亲,总想回馈社会更多,“他更多是在替战友活着”。

孙景坤的日子过得清贫,可他依旧坚持吃苦在前、不改本色。在家乡担任村干部期间,他处处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实干担当、积极作为。为了让村民尽快脱贫致富,1984年,他组织村民成立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

几十年来,孙景坤严格按规定数额报销药费,从没向组织提过特殊要求。“我最怀念牺牲在战场的战友”“我的战友就牺牲在我跟前,和战友相比,我还活着,已经很幸福了……”孙景坤说。

评选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8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03位用户喜欢。

“中国年轻人的胆子应当大一点。”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最近在清华大学给予渴望成功的年轻学子这样的建议。

杨先生认为,与中国小孩相比,美国小孩从小就喜欢这样搞一下,那样搞一下,结果是耐心不够。美国小孩可以知道很多东西,但每样东西都不深入。中国的小孩则很听话,让做三角习题就乖乖去做,如果天天做,做了一个星期以后,美国小孩的水平就没法与之相比了。“中美学生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西方的学生从小就不把‘听话’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而中国学生则相反。”杨先生说。他举例,如果对一个美国小孩说,你应当做功课,他会反问你,我为什么要做功课?而让中国的小孩做功课,他就乖乖地听着。美国小孩头脑中没有‘乖乖的’这个观念。”杨先生说。

他认为,美国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从小就让孩子做种种决定,这当然有它的坏处,可是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杨先生以清华学生为例,现在的'清华学生考进来很不容易,念书都念得很好。但是将来要想取得成就,仅靠念书念得好是不够的,他还必须能向新的方向发展。中国让小孩“乖乖的”,所得出来的一个后果就是小孩比较胆怯,不肯向新的方向走。比较相信所有重要的东西书上都写了,这不是有形的,几乎是下意识的,觉得已经有这么多人研究这么多东西了,我怎么能跟这些人比呢?这一点是所有跟中国学生有过接触的西方人都认同的现象。

杨振宁先生认为,清华大学的学生,也包括所有的中国学生,要想登上成功之舟,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中国的方法去训练,使得他打下良好的根基,同时,能够找到合适的领域去工作,具备了这两点是最容易有成就的。

历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9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27位用户喜欢。

今天观看感动中国老英雄张富清的先进事迹报道自己深受体会,他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老英豪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据守初心、不改本性,业绩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当地,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素朴实、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阔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典范。要活跃宏扬贡献精神,凝集起众志成城斗争新时代的强壮力气。

71年前,他是西北野战军的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炸掉敌人四个碉堡,战功卓著,是董存瑞式的战斗英雄。64年前,他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穷山区奉献一生。从此,赫赫战功被他埋在心底,只字不提。7年前,他88岁,左腿截肢,为了不给组织添麻烦,更为了让子女“安心为党和人民工作”,装上假肢,顽强地站了起来。老人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诠释了英雄的含义。

张富清老人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是我们不断学习的榜样,他的先进事迹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必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坚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争做新时代先锋。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大全(16篇范文)

2006年8月,她来到子美外国语小学任教,如今已十六年了。在这十六年里,她一直执教低年级教学,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把家长当作自己的朋友,把同事当作自己的家。作为一名老师,她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作为一名班主任,她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她用爱心和微笑来管理班级,她是爱的使者,她用爱心感化着每一个“特殊生”。她心里想这样的学生唯有用爱心感化,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在子美,她还是一名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感动中国人物信息

  •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参考(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参考(16篇范文)93人关注

    一抹真情,带来感动一份思念,传递关怀一份温暖,捧出赤诚一份坚强,凝聚力量。平凡中的伟大,草根中的感动。20-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就像一抹阳光透过生活射入生命,在 ...[更多]

  •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简短(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简短(16篇范文)79人关注

    当张定宇在武汉第四医院工作的妻子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一向镇定的张定宇,突然慌了神。晚上,在开车去探望妻子的路上,张定宇哭了。相伴28年,那是最令张定宇感到 ...[更多]

  • 关于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16篇范文)
  • 关于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16篇范文)70人关注

    杜富国,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四队五班战士,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人。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12月入伍。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在云南省麻栗坡县坝子雷场扫雷作业时突遇爆炸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