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最美奋斗者事迹观后感 | 918字 | 6段 | 4分钟 | 5分钟 | 8分钟 | 299人 |
最美奋斗者个人主要事迹 | 1894字 | 5段 | 7分钟 | 11分钟 | 15分钟 | 274人 |
最美奋斗者王有德事迹 | 2194字 | 20段 | 8分钟 | 12分钟 | 17分钟 | 132人 |
最美奋斗者袁隆平事迹材料 | 619字 | 8段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25人 |
最美奋斗者英雄事迹 | 1762字 | 13段 | 6分钟 | 10分钟 | 14分钟 | 182人 |
最美奋斗者王有德事迹 | 1381字 | 14段 | 5分钟 | 8分钟 | 11分钟 | 159人 |
最美奋斗者申纪兰事迹 | 1308字 | 19段 | 5分钟 | 8分钟 | 11分钟 | 113人 |
最美奋斗者推荐人选事迹 | 1924字 | 8段 | 7分钟 | 11分钟 | 15分钟 | 112人 |
最美奋斗者个人主要事迹 | 1593字 | 15段 | 6分钟 | 9分钟 | 13分钟 | 284人 |
“最美奋斗者”事迹材料 | 506字 | 4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10人 |
最美奋斗者事迹心得体会 | 1110字 | 5段 | 4分钟 | 6分钟 | 9分钟 | 182人 |
最美奋斗者事迹心得体会 | 1802字 | 9段 | 7分钟 | 10分钟 | 14分钟 | 296人 |
最美奋斗者英雄事迹 | 843字 | 10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99人 |
最美奋斗者推荐人选事迹 | 1827字 | 10段 | 7分钟 | 10分钟 | 15分钟 | 167人 |
中国最美奋斗者事迹材料 | 1806字 | 12段 | 7分钟 | 10分钟 | 14分钟 | 118人 |
最美奋斗者事迹材料 | 1510字 | 12段 | 6分钟 | 9分钟 | 12分钟 | 125人 |
最美奋斗者事迹观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1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99位用户喜欢。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为国为民,先锋冲锋在前,这样的民族充满朝气,这样的国家充满希望。
向英雄学习,向模范学习,必然激发奋进的激情,所有向前向上向善的力量,必定产生推动不断社会进步的强劲动力。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在全国全面铺开。近日,各大媒体纷纷刊载他们的事迹。据悉,根据各地各有关部门意见建议,经报中央批准,“最美奋斗者”评选表彰名额由最初的200名调整为300名。应社会各界要求,在评选过程中增补了部分老英雄、老模范、老先进、老典型个人和集体作为推荐人选。由此可见,社会参与度之高,对老前辈的认可度之高,更彰显出全社会对先进模范的高度认同。
“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涵盖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涌现的忠诚于党、报效祖国、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英雄模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鲜明的典型性、强烈的时代感,是永载史册、彪炳千秋的“群英会”。他们的名字为我们所熟悉,他们的事迹广为流传,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到处都留下了奋斗者披荆斩棘的光辉足迹。
奋斗的人生最幸福,奋斗的姿态最美丽。每一位“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背后,都有一段精彩鲜活、富有说服力的故事,以小见大地诠释了爱国奋斗奉献的伟大精神,揭示了新中国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他们当中,既有黄继光、邱少云、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历史上的楷模,又有罗阳、黄大年、南仁东、李保国、张富清、王继才、杜富国等新时代的楷模。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智慧和汗水,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谱写了名垂青史、彪炳千秋的壮丽篇章。
今日之中国,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首新中国70年,有激动更有感动,我们要永远铭记新中国筚路蓝缕、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我们要永远铭记英雄模范承载的爱国奉献奋斗精神,我们要永远铭记各行各业奋斗者为党和人民作出的重要贡献,在全社会唱响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昂扬旋律。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最美奋斗者”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是最强正能量,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最美奋斗者个人主要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9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274位用户喜欢。
廖俊波,男,福建浦城人,1968年8月出生,1992年7月入党,生前担任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历任邵武市拿口镇镇长、党委书记,邵武市副市长,南平市政府副秘书长,荣华山产业组团管委会主任(正处级),政和县委书记,南平市副市长。2015年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7年3月18日晚,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8岁。2017年6月6日,中共中央追授廖俊波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日,中宣部追授廖俊波“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他对党忠诚,始终不忘初心、信念坚定,对组织深怀感恩之情。他出身普通家庭,南平师专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乡镇干部,在县乡两级担任过主要领导,也在产业园区等经济建设主战场磨砺过,经受了全面锻炼,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讲纪律、守规矩,执行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态度坚决、毫不含糊。不论在哪个岗位都全身心投入。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挂出的最后一个电话,还在安排部署工作。他这么拼命干,实际上就是把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融入到血液中,把对组织朴素的感恩之情体现在行动上,所以,再苦再累他都甘之如饴。
他心系群众,始终牢记宗旨、务实为民,在每个岗位都留下好口碑。他对群众充满感情,始终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想问题办事情都十分注重基层实际和群众利益,老百姓说他很“接地气”,没有一点官架子。在政和工作的几年时间,他在群众最关切的脱贫攻坚、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都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全县贫困人口减少了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他带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石圳村在他的帮助下从曾经的“垃圾村”变成现在的“明星村”,村里老人说现在的日子“像是掉进了蜜罐里”。他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俊波同志以他真挚的为民情怀,在群众心中树立起了新时期共产党人不朽的丰碑。
他夙夜在公,始终忘我工作、拼闯实干,对事业殚精竭虑充满激情。他在任何岗位心里都有一团火,激情燃烧,感染和带动身边的每一位同志。他工作经历的这些岗位,不论是拿口镇、还是荣华山产业组团,不论是政和县、还是武夷新区,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但他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乐在其中,总有使不完的劲。他在政和任职时,县里的工业园区从破土动工到首家企业投产仅用了半年时间,创造了在传统农业县建起省级工业园区的“政和速度”,干部群众都说,“园区是廖书记用脚步丈量出来的。”他离开政和时,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不仅甩掉“省尾”的帽子,还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他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经常鼓励干部:“只要是为了发展、为了群众就大胆去干,有责任我来担”,不管在哪个岗位都能迅速进入角色,打开局面。在政和首创项目审批“并审联批”制度、对服务入园企业提出“两个不见面”(企业不必与审批部门见面、不必与征地农民见面);到武夷新区推出“派单综合审批包”制度、创新推进武夷软件园建设等,这些做法既脚踏实地,又创新求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他大力倡导“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常年奔波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开发第一线,他在荣华山产业组团工作的四年里,工作用车年均跑9万公里、日均250公里;在武夷新区工作时,曾经3天跑了4个城市、会见了6批客商,用69天拿下了别的城市1年多都没有拿下的项目;他几十年如一日,舍小家、为大家,家人想和他吃顿年夜饭都不容易。一位跟他共事过的同志说,见过拼命的,没见过像他这么拼命的。人民日报头版曾发表的《樵夫的“魔力”》一文就是廖俊波同志忘我工作、苦干实干的真实写照。
他廉洁奉公,始终严以自律、无私奉献,树立了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他把“肝胆干事、干净做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同事们都说,他在领导岗位工作多年,从没听到什么关于他是非的议论。只要“朋友关系”,不要“利益关系”是他做人和交友的原则。他到武夷新区任职后公开表态:“谁要是打着我的旗号搞工程,你们要马上拒绝,我没有这样的亲戚!”很多企业家说,廖俊波这个人就是引资的“软环境”。他身边的司机说,有的客商想通过他给廖俊波送礼,他不用请示就直接回绝了,因为他深知俊波的性格,这么做肯定错不了。生活中,他始终廉以自守,加班熬夜是常态,却从不给自己开小灶。他十分注重家风家教,时常叮嘱家人保持低调,不能搞特殊。他父亲想儿子去政和看他,他事先跟父亲“约法三章”:只能住在父亲的朋友家里,不能住宾馆,不能收土特产,不能在外接受吃请。他爱人工作27年,至今仍然坚守在教学第一线。一家人都住在普通的居民楼里,家中装修简朴、陈设简单。他克己奉公,淡泊名利,修身齐家,同事朋友们都说,他浑身阳光、清彻透亮,满满的都是正能量。
最美奋斗者王有德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194个字,有2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7分钟,有132位用户喜欢。
苍老、荒凉的贺兰山在历史的风尘中默默屹立了多少个世纪,斗转星移,日升日落,一位治沙英雄用一支书写史诗的笔,饱含智慧、满含坚毅,把自己平凡的生命排列在优美而隽永的诗行里,用他那刚健的笔谱写着治沙赞歌。
岁月为笔,山河为卷,真正的颂歌在人民心中。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一道南北长67公里、东西宽约42公里的绿色屏障,静静守护着母亲河黄河和银川平原。这片绵延的绿洲,见证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记录了一位传奇人物40多年的坚持与梦想。
一串串浓重的地方口音低调真诚而又高亢。眼前的王有德淡泊与豪气交汇,理想与责任相融,智慧与坚韧共振,他的人生历程中一幕幕艰辛的往事,便在这交汇、相融、共振中成为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当劳模不能忘了本,讲进步不能忘了党,讲成绩不能忘了人民群众,讲奉献不能忘了家人,讲问题不能忘了个人。”这是他人生砥砺奋进的座右铭,铮铮誓言,铿锵豪迈,时刻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毛泽东曾说:“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英雄自古平淡处,海底明珠耀光华。在人与自然的抗争中,王有德和治沙人风里来沙里去,以“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概,有效阻止毛乌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扩,实现了人类历史上人进沙退的伟大壮举。
王有德说,“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我要在治沙播绿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多栽一棵树,就是我的价值;多治理一片荒山,就是我的价值;让当地老百姓找到致富之路,就是我的价值!” 他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拓荒者们对治沙的坚守无怨无悔,为民族复兴的赤子之心始终不改。治沙英雄王有德,把他的人生岁月奉献给了茫茫大漠,带领他的治沙团队用自己的丰硕成果塑造了一组世界治沙史上的浮雕。
生命细若游丝,生命韧如磐石。人生的价值在哪里?在历史的长河里,生命是如此的短暂,但流星划过夜空,那耀眼的光芒却令人惊叹。“我这辈子就干了两件事,一件是让沙漠变绿洲,另一件是让职工变富有。”这两件事,串起了王有德的一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多年来,为了恪守一句诺言,坚守一种信仰,他毅然挺起脊梁、奋斗于斯,不仅仅控制流沙近百万亩,关键是探索形成“宽林带、多网络、多树种、高密度、乔灌混交”的防沙治沙模式,让沙漠变成了“聚宝盆”。
“我清楚地记得2008年4月,时任国家副主席_来白芨滩视察对我说的话 ,‘你们很辛苦,成果很喜人,很鼓舞人心。这是一项平凡而伟大的事业,也坚定了我们治沙的决心。对你们的事业,我们会全力支持。’_的讲话时刻激励着我。”“我只是做了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尽了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责任。几十年来,我得到了干部群众的理解,党和人民群众的信任。感谢组织的培养。我不能辜负重托啊!”
郑板桥在《竹石》中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每一位成功者似乎都有一种立场坚定、百折不挠的品质。40多个春秋,沧海桑田,王有德在毛乌素这片荒凉的大漠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走出了一条沉稳而坚实的人生之路。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一段段闪光的经历,没有曲折离奇,只有朴实无华。
2019年9月2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中共中央_、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_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授予象征国家最高荣誉的勋章和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__高度评价英雄模范的丰功伟绩和鲜明品格,号召大家讴歌英雄、崇尚模范、学习榜样。学习他们,就不应该止于“诚心正意”的敬仰,而应该有起而行之、始于足下的行动,因为他们筑起的将是永不流失的精神之钙。
忠诚、执着、朴实,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坚守,更是一种奉献,也是对“为人民服务”的完美诠释。
王有德等治沙人正是靠着这6个字战天斗地,用脚步丈量沙漠,用脊梁铸造希望。他们在“三天一场风,从秋刮到春。风吹沙子跑,地上不长草”的毛乌素沙漠中坚守了40多年,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忠诚。40多年前,环境的苦、职工的穷、人心的散,他们硬是咬着牙,爬坡过坎挺了过来,最后让沙漠变成了绿洲,荒山野岭成了职工的“口粮田”,绿色果园成了职工的“摇钱树”。
今年6月,__在宁夏考察时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是的,他们埋头苦干、争抓实干,靠的是对党、对人民的忠诚,靠的是对信仰的坚守和执着。回想治沙初期,王有德和他的治沙团队搭建帐篷,几个月回不了家,吃、住都在沙漠,挖树坑、背麦柴、运树苗、扎草方格。三伏天沙漠温度在50度左右,头顶烈日,脚踏黄沙,但是没有人喊苦叫累;冬天他们同样不惧寒冷,修路架桥。那时,职工背水泥板,脊背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危险时刻挺身而出,舍身为人,靠的也正是这6个字“忠诚、执着、朴实”。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__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将永远写在共和国史册上!”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气节的民族,从来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70多万亩的绿色屏障,集中体现的是王有德以及他的治沙团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迎难而上、坚不可摧的意志。正是籍于这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才赋予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自信和力量!
一部治沙史,是开拓者擎绘着绵延不断的辉煌!
一部治沙史,是开拓者用血和泪浇铸的民族精神!
一部治沙史,是开拓者谱写的响彻云霄的英雄赞歌!
岁月静好,只因有开拓者负重前行!
王有德,真正的高度是一种挺立!
最美奋斗者袁隆平事迹材料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9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25位用户喜欢。
袁隆平,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公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股”,中国股市惟一的一支以人名为名的绩优股。然而,我们第一眼看见我们的这位校友,第一印象是:这个人太普通了,普通得有点儿像从某个山村里走出来的一个农民!你看他肤色是那么的黝黑,身材是那么的精瘦,皱纹是那么的深刻。
记得有一次,一家画报刊登他的照片,编辑先生竟在照片下面给误配了“农民获得丰收后的喜悦”的文字。这虽然是出版界一个不大不小的事故,但也说明:袁隆平,他太像一个农民了。他走在大街上,的确是属于很快会被淹没在人海中的那种人。
“谈杂交水稻”,这是袁隆平来母校为我们所作报告的题目。这个题目似乎也十分普通,没有什么修辞的运用,更没有任何学术的卖弄。但我们深深地知道,在这个看似普通的题目的背后,有着太多的不普通。
1978年,袁隆平和他一家7口,挤在两间用木板从澡堂隔出的潮湿发霉的小屋里,还要不时承受“不安心教学,专想歪门邪道”的冷嘲热讽。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他的`杂交水稻研究终于取得决定性成果。这一切,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吗?
我们手捧着鲜花簇拥着袁隆平,并一齐涌向他主讲的报告厅,我们如此热情,一点也不比我们追逐心目中最红的明星差。我们知道,我们也许并不能完全听懂他所要讲的“杂交水稻”,但我们会用我们的心去感悟大师所说的每一句话。
他开场的第一句话是:“我只是个普通人……”
够了,我们哪怕听懂的只有这一句话,就已经够了!我们从袁隆平身上,懂得了平凡与伟大的关系。
这也是校友袁隆平给我们的最主要感受,的确这就够了。
最美奋斗者英雄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62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82位用户喜欢。
“铁人”王进喜,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大庆会战时期的“五面红旗”之一,他是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
王进喜干工作一贯积极努力,有一种争上游的精神。1958年7月,王进喜首先提出“(钻井进尺)月上千(米),年上万,玉门关上立标杆”的奋斗目标,1959年创年钻井进尺7.1万米的全国最新纪录,一年的进尺相当于旧中国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同年,王进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了全国群英会,参加了建国10周年大庆的国庆观礼。
在参加群英会期间,他看见北京街头因缺油而背上煤气包行驶的汽车,从内心里感到歉疚。听说我国东北发现了大庆油田,他 “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提出申请参加大庆石油会战。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从玉门日夜兼程赶奔大庆。到萨尔图以后,王进喜下了火车,一不问吃,二不问住,找到调度室首先问:“我们的钻机到了没有?我们的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最高纪录是多少?”
1960年4月2日,从玉门发出的钻机运抵萨尔图。可当时吊车、汽车、拖拉机非常少,60多吨重的钻机设备无法卸车、搬运和安装。面对重重困难,王进喜对大家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只能上,不能等;只准干,不准拖!”他带领全队把钻机化整为零,采用“人拉肩扛”的办法把钻机和设备从火车上卸下来,运到马家窑附近的萨55井,安装起来。连续苦干三天三夜,王进喜没离开车站和井场。行李放在老乡家,一次都没去睡过。房东赵大娘看见王进喜这样拼命地干,对工人们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哪!”会战领导小组做出决定号召全油田职工“学习铁人王进喜,人人做铁人”。
王进喜文化不高,但爱读毛泽东的书。他说:“学会一个字就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泽东。”通过认真学“两论”,他认识到:“这困难,那困那,国家缺油是最大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没油是最主要矛盾。”要开钻了,但因当时水管线没接通,罐车又少,供水不足。王进喜就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破冰取水,用脸盆端了50多吨水,保证萨55井开钻。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王进喜说过不止一次的话。他时时刻刻都在实践着自己的誓言。第一口井完钻后,王进喜指挥放架时,被滚堆的钻杆砸伤了脚,当时昏了过去。醒来时一看几个工人围着他抢救,井架还没放下来,就说:“我又不是泥捏的,哪能碰一下就散了!”说完站起来继续指挥放下架子、搬家。队友把他送进医院,他又从医院跑出来,回到第二口井场拄着双拐指挥打井。钻到约700米时,突然发生井喷,井场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他们用加水泥的办法,提高泥浆比重压井喷。水泥加进泥浆池就沉底,又没有搅拌器,王进喜就扔掉拐杖,奋不顾身地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经全队工人奋战,终于压住了井喷,保住了钻机和油井。
1960年7月28日,会战工委做出《关于开展学习“王、马、段、薛、朱”运动的决定》,王进喜被树为大庆会战的“五面红旗”之一。
1965年王进喜任钻井指挥部副指挥。他说:“我当了干部,仍然是个钻工”。坚持深入基层,坚持参加生产劳动,不脱离实际,不脱离群众。他依然保持着“跑井”的老习惯,到现场去解决生产、技术和后勤服务等问题。他自己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而对职工家的生活格外关心。凡是职工的住房、用水、交通、孩子入学、伤病医疗大事小情都亲自过问,帮助解决困难,为人民群众操尽了心。为解决孩子们就近入学,还亲自当校长办起一个“苇棚小学”。这所学校后来发展成“铁人小学”“铁人中学”。他说:“我从小放牛。牛吃草,马吃料。牛的享受最少,出力最大。我愿意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在荣誉面前,王进喜一直谦虚谨慎。他说:“成绩完全属于党,我们小本上只能记差距。”
“_”期间,油田事故不断,出现“两降一升”的严重局面时,王进喜同几个老工人商量,给周总理写信,反映油田情况,为周总理批示“大庆要恢复‘两论’起家的基本功”提供了依据。
王进喜经常说:“我这一辈子就是要干好一件事情:快快地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为了实现这一终生理想,为了改变我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王进喜在长达30多年的与艰难困苦斗争中,积劳成疾,患上晚期胃癌。为了解决王进喜的困难,组织上给他一些补助。他都一笔笔地记上账,保存在枕头下,临终前好交给组织,为人民鞠躬尽瘁,为自己不取分毫。
1970年11月15日,终因医治无效,王进喜与世长辞,终年仅47岁。
王进喜把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献给了我国石油工业,他身上所体现的铁人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最美奋斗者王有德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81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59位用户喜欢。
王有德是宁夏灵武人,1953年9月出生,1976年进入林业系统工作,1985年出任白芨滩林场场长。多年来,他带领职工大力开展防沙治沙,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有效阻止了毛乌素沙漠南移和西扩,探索形成“宽林带、多网络、多树种、高密度、乔灌混交”的防沙治沙模式,实现了“沙漠绿、场子活、职工富”的目标。
“我这辈子就干了两件事,一件是让沙漠变绿洲,另一件是让职工变富。”这两件事,串起了王有德的一生。
王有德的老家在灵武市马家滩,毛乌素沙漠的东南边缘。幼年的王有德眼睁睁看着风沙一次又一次灌满窑洞,黄沙一次又一次爬上窗台,最后逼着全村人搬离故土。从那时起,制服沙魔的念头就深深种在了王有德心里。
1985年,王有德担任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白芨滩防沙治沙林场场长。彼时的白芨滩林场,风沙肆虐,沙逼人退。
王有德开始了和沙漠的斗争。夏天,他带领职工顶着50多摄氏度的高温推沙平田,挖坑种树,晚上就住在沙窝上搭建的帐篷里。冬天,为了抢抓树苗灌冬水的时机,全场职工日夜吃住在水渠边。
凭着这股“宁肯掉下十斤肉,不让生态落了后”的拼劲干劲,王有德带领林场职工将治沙造林速度由过去的每年3000亩提高到每年2万-3万亩,累计治沙造林60多万亩,是前40年的总和,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绿色屏障。
2003年,王有德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提出对沙源地林区、天然草原实施禁牧的建议,当年就在宁夏全境得以实施,植被在几年内得到迅速恢复,在全国引发广泛影响。2005年,他提出在禁牧的同时,解决沙区群众生活能源和圈养牲畜问题的建议,为破解生态建设与人民生活改善之间的矛盾探寻办法。2007年,他提出把宁夏建成国家防沙治沙示范区,获得国家项目和资金的支持。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宁夏建设全国唯一的省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沙漠一点点绿起来了,林场职工的生活却依然困难。王有德下定了和治沙一样的决心:让职工富起来。
针对林场经营单一、人心涣散、发展陷入困境的局面,王有德精简管理人员,压缩管理开支,制定了一套造林效果与工资挂钩的核算办法,动员、引导、扶持职工利用林闲季节种草养畜,发展柳编、运输等第三产业。他推行家庭、联组或个人划片招标承包,号召全体职工平均一人一年扎设1万个草方格、栽植1万株树苗、治沙面积100亩、从治沙中实现收入1万元。家庭目标和集体目标衔接,职工把沙漠当成了自己的口粮田,治沙造林积极性不断提高。
“我们的职工收入连续5年保持12%以上的增幅,2011年职工年人均收入突破4万元。”王有德说。
在实践中,王有德带领职工探索建立了“五位一体”防沙治沙综合发展模式,即在沙漠外围营造大面积以灌木为主的防风固沙林,围绕干渠、公路等建设大型骨干林带,在两道生态防线的保护下培育经果林和苗圃,在田间空地形成种草和养畜
两项循环产业。“五位一体”模式实现了治沙与治穷相结合,创造了实现沙区经济循环发展的成功范例,被国务院确定为加快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推广模式。
2014年,王有德退休了,但他割舍不了已经从事40年的防沙治沙事业。他将银川河东机场以东的万亩荒滩作为新的“战场”,以高于常规治沙造林成本几倍的投入,治理修复面积6000余亩,建设生态防护林3000余亩,在银川市东大门构筑起一道千余亩的绿色屏障。
生命不息,防沙不止。这是王有德给自己定下的人生信条。“我想退下来以后继续发挥作用,多栽一棵树,多治理一片土地,当地老百姓能找到幸福之术,就是我的价值。”
最美奋斗者申纪兰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08个字,有1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13位用户喜欢。
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有一位执拗的耄耋老者,年复一年,仍坚持着自己劳作。春天播种,下地秋收,冬天除雪,步履日渐蹒跚,但她干起活来仍充满力量。她是申纪兰,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不忘初心
申纪兰1929年出生于山西省平顺县山南底村。抗战时期,她就担任过村里纺花织布小组的组长。一嫁到西沟村,她就积极参加劳动。1951年西沟村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时,她成了副社长。这对奉行“好男人走到县,好女子不出院”古训的山里人来说,已让人刮目相看。但在她心里,有一个坎始终过不去:为啥妇女的劳动报酬要少一半?
申纪兰介绍说,按照当时的分工计酬方式,如果男人干一天活计10个工分,那么妇女只能计5个。不平等的报酬又挫伤着妇女的劳动积极性,很多妇女只愿意干“家里活”,不愿出门参加社会劳动,而这又成为阻碍妇女地位提高的关键。
为了让妇女得到真正的解放,申纪兰走家串户,向妇女宣传“劳动才能获得解放”的道理,同时努力做男社员的思想工作,积极争取男女同工同酬。
开始,男社员很多不同意。申纪兰认为,只有干出成果,才能让妇女不再受歧视。
牢记使命
村里本来是男女共同协作劳动的。经申纪兰申请,社里专门给女社员划出一块地,和男社员进行劳动竞赛。男社员认为稳操胜券,该休息就休息;被发动起来的妇女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始终在田间争分夺秒。最后,女社员赢得了竞赛。
这场劳动竞赛在西沟村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许多男社员都开始支持男女同工同酬。
不久,全国妇联、山西省妇联的同志也来到西沟村。一是考察,二是帮着申纪兰出谋划策。在妇联的支持下,申纪兰带领西沟村妇女提高劳动技能,还设立了农忙托儿所,使妇女能专注劳动。
到1952年,西沟村已经实现了“男女干一样的活,应记一样的工分”。
1954年9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申纪兰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倡议被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奋斗不止
1983年,西沟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其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1984年,申纪兰从村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大胆进行改革。
她主张:成林和有林山坡地仍归集体管理;耕地仍然包产到户、自主经营,但实行三年一小调、五年一大调,添人增地、减人减地,确保土地不撂荒。最终,改革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适度,实现优势互补。
1985年,结合申纪兰外出考察的经验,利用当地的硅矿资源优势,西沟村建立起第一个村办企业铁合金厂,当年实现利润150万元。此后,西沟村又建立起磁钢厂、石料厂、饮料厂,村办企业成了西沟村的经济支柱。
但为了响应党中央保护环境的号召,不把污染留给子孙后代,2012年,申纪兰和西沟村民决定,拆除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铁合金厂,重新寻找发展定位。几年间,西沟村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一一兴建,新产业基地拔地而起,引进的知名服饰公司开工生产。
作为唯一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通过建议和议案将老区脱贫振兴带入了快车道。中西部开发、引黄入晋工程、太旧高速公路、山西老工业基地改造等促进了经济发展;平顺县提水工程、平顺县二级公路建设、平顺县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工程等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
“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申纪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最美奋斗者推荐人选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24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112位用户喜欢。
扎根大山深处近四十年的支月英,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从风华正茂的“支姐姐”到两鬓斑白的“支奶奶”,教育了整整两代人,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
1980年,19岁的支月英毕业后只身来到偏远的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小学,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一块旧黑板、拼凑的课桌椅、破旧的教室就是学校的全部,这里离所在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很多孩子上学要步行10多里的山路……简陋的教学条件和恶劣的生活环境,让来到这里的老师走了一拨又一拨。已经习惯了学校老师频繁更换的当地村民,对刚到这里的支月英能否留下来,没抱任何希望。可谁也没想到,多少年过去了,这个年轻姑娘非但没走,还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这山旮旯里,并靠自己的倾力付出和倾心守望,赢得了大山里乡亲们的敬重和孩子们的爱戴。
在泥洋山村,与支月英相伴最多的是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画画,给孩子们讲述大山外面的世界,这是她平日里最重要也是最享受的事情。面对学校设施简陋、破烂不堪,刚来不久的她就想办法弄来材料,自己动手把教室门窗整修好,让孩子们冬天里上课再也不用担心刺骨的寒风。村里不通汽车,平时上下一趟山都十分不容易。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教学用具等都要靠支月英和其他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来,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山村里不少人家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月英总是一趟趟地翻山越岭,走门串户,反复找家长谈心做工作,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上学,不让村里一个孩子辍学在家。刚参加工作时,支月英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家里交不起学费,她就经常帮着学生垫付学费,垫着垫着,有时连自己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了,只得去借钱应急。有人对此不理解,劝她想办法早点离开这里,她总是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有次,母亲特地从老家来学校看她,看到女儿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月英对母亲说:“这里山好,水好,村民朴实善良。”母亲心疼地说:“你就净说好!”她只是望着母亲笑,其实她何尝不想呆在家人身边,享受父母关爱,尽到儿女孝心,但她更愿意扎根在需要的地方,把爱播撒给最需要的人。
由于工作敬业负责、教学成绩突出,支月英后来又被组织上任命为泥洋小学校长,兼管两个村小的教学。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既要承担教学任务,还要做好教学点的管理工作。由于工作繁重,长期操劳,支月英血压常年偏高,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导致视网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能正常工作。2003年10月的一个上午,正在讲课的她突然感到身体内剧烈疼痛,被几位家长帮助送到医院,经检查诊断是胆囊总管结石加重并发作,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在住院的几天里,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她的学生,刚一出院,就立马赶回了学校。
长期在偏远、闭塞、艰苦的环境下超负荷工作,支月英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压力。组织上为了关心照顾支月英,几次给她安排调动工作,但每次都被支月英婉拒了。大山里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她的依恋,乡亲们对她那份沉甸甸的信托和期盼,让支月英难以割舍,这也是她一直留在大山里的最大精神动力。
2012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支月英年纪偏大,身体欠佳,再次决定调她下山到中心小学任教。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距离泥洋村十多里的更偏远山村——白洋村的群众联名请求支月英到白洋村任教。支月英知道后,没有犹豫,主动向组织上请缨,并苦口婆心地做家人的思想工作:“白洋村的家长要我去他们那里当老师,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让白洋村的孩子读不了书!”最终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她又来到了大山里更偏远的白洋教学点任教。
一到白洋,支月英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每逢下雨,在泥泞的山路上总能看见她接送学生的身影;对一些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她总要挤出时间给他们进行辅导。一个学期还没过去,孩子们学习上的进步和身上的变化,让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2012年暑假,在支月英的积极争取下,上级教育部门决定拨款新建校舍,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问题。支月英就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还要帮工人做饭,忙不开时,将丈夫也拉来了帮忙。整个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看到崭新的校舍很快就投入了使用,乡亲们都纷纷感叹这宽敞明亮的教室背后凝聚了支老师太多的心血。
就这样,在这大山深处,在这三尺讲台上,支月英默默坚守、默默付出,教了一年又一年,学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每当听到自己学生在外的消息,每当有孩子从外面回来看她,是支月英感到最欣慰满足的时候,她觉得这是对自己多年坚守和付出的最好回报。39年的坚守,让支月英这个从外地来到大山里的青涩姑娘,成为了一名心系教育、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光荣人民教师,成为了一个心系群众、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无私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成为了大山里成百上千孩子心中的支妈妈、支奶奶。
最美奋斗者个人主要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93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284位用户喜欢。
号令当头“让我来”,为人民扫雷障冲锋在前。
2015年6月,陆军某扫雷大队组建,任务是为边疆人民彻底扫除雷患。
杜富国第一时间向连队党支部递交申请,主动请缨参加排雷,义无反顾赶赴扫雷战场。他始终把坚决落实号令指示作为行动指南,想的最多的是早日还边疆人民一个安宁,做的最多的是带头冲锋雷场扫除“雷患”,用青春印记践行了听党指挥、为民扫雷的忠贞誓言。
3年多来,杜富国累计进出雷区1000余次,排除各类地雷和爆炸物2400余枚,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把“生命禁区”变成了边境百姓的致富田园、生活乐园。
重担面前“让我来”,为使命砺绝技奋勇争先。
杜富国始终把使命责任和人民期盼铭记在心头、挑在肩上,一心勤学苦练、一路奔跑追梦,锻造一身挑重担、打头阵、叫得响的过硬本领,被全队战友誉为“全能雷神”。他打破固有逐点逐片爆破作业方式,提出田字分割爆破、多人多块同步作业的方法,实践中有效提升了搜排效率,得到广泛推广,被大家称为“田字切割法”;探测作业中,他逐渐摸索出“分块扫描、木棍标识、交叉划线、精确定位”的搜排要诀,极大提高了探测速度和精度;运输弹体上,他对排除的爆炸物规格尺寸和性能种类进行合理区分,手工制作了10种装运沙箱,较好地提升了搬运效益和安全系数。杜富国凭借平时扎实的训练积累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铺设了一条条“安全道”。
生死关头“让我来”,为战友不惜命血染雷场。
雷场就是战场,谁多排一颗雷,经受的危险就会多一分。杜富国经常是第一个进雷场、第一个设置炸药、第一个引爆,大家给他起了一个绰号“雷大胆”。
2018年10月11日下午,杜富国和战友艾岩在麻栗坡县猛硐乡老山西侧雷场进行扫雷作业,发现少部分露于地表的一个弹体,初步判断是一颗当量大、危险性高的加重手榴弹,接到“查明有无诡计设置”的指令后,杜富国命令艾岩:“你退后,让我来”,就在他按照作业规程小心翼翼上前清理浮土时,“轰”地一声巨响传来,手榴弹突然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艾岩一侧,为战友遮挡了爆炸冲击波和弹片,自己失去了双手和双眼。杜富国在重症监护室醒来后,问的第一件事就是“艾岩怎么样”,得知他身体无恙后心里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苦累危难“让我来”,为大爱洒真情无私奉献。
杜富国作为一名90后青年战士,始终把吃苦受累、攻坚克难当成砥砺成长的法宝途径,把真情博爱、解急帮难当成彰显价值的生活习惯,把奋不顾身、牺牲奉献当成践行宗旨的责任追求,成为广大官兵和驻地群众阳光温暖的符号。领导眼中,他是踏实肯干的可靠人。来到扫雷队,面对苦活脏活累活他从来不讲价钱、不嫌麻烦。战友眼中,他是有情有义的好兄弟。
每当战友遇到困难,他都慷慨解囊、倾力相助。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总问自己还能做什么,总是设身处地的急人之急,是战友们口中的“暖男阿杜”。群众心中,他是救灾扫雷的大英雄。去年9月2日凌晨,驻地猛硐乡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泥石流灾害,在搜救过程中,杜富国不顾个人安危救出12名被困在宿舍楼2楼的中小学生,背出19名被困老人和2名护工。他英勇负伤后,猛硐乡乡长盘院华接受采访时流着泪说,“全乡2万亩茶园,8000亩在雷区,群众都被炸怕了。杜富国救的不只是艾岩,还有全乡的百姓”。
挑战考验“让我来”,为时代立丰碑奔跑追梦。
“感动中国”颁奖词讲到:“你退后,让我来,六个字铁骨铮铮,以血肉挡住危险,哪怕自己坠入深渊”。失去双手双眼的杜富国,虽然再也无法还给妈妈一个拥抱,再也不能看到妻子明媚的笑脸,但他坚决不向命运低头,永不服输的信念、坚毅刚强的品格、乐观豁达的心态,立起了新时代革命军人一往无前的战斗姿态。
杜富国负伤后的坚强,让主治医生陈雪松深感钦佩和震撼:“我们当医生的见多了伤残生死,但从来没有遇到这么坚强的战士。”失去双手的杜富国,偶尔感到“手指头”还会痛,这种“幻觉痛”是一种折磨,但他从来没有叫过一声疼。告知杜富国失去双眼的真实伤情时,大队领导专门邀请昆明疗养院心理专家,为他制定了多套心理干预方案,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方案一套都没用上,杜富国反而以自身的坚强和乐观安慰家人和战友。
“最美奋斗者”事迹材料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10位用户喜欢。
上周,教育部公布了--年度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典型案例,卢湾一中心小学《基于五育并举的学生数宇画像》榜上有名。
智慧校园系统张开双眼全天候为学校安全保驾护航,“云手表”“云笔”等智能设备忠实记录学生学习经历,帮助老师读懂学生,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作为全国信息化教学标杆校,这所“云校园”,渐渐呈现出吴蓉瑾期待的样貌。
对同事对学生,吴蓉瑾是公认的温柔。但在一群IT工程师们眼中,这位女校长顶真起来,特别“刚”。从2018年启动建设“云课堂”后,学校会议室的灯几乎每晚都是亮的。作为一名文科生,吴蓉瑾一边讨教专业问题,一边不断用教育教学专业知识,让对方心悦诚服。她说,想为每个孩子画一张“数字画像”,虽然工作量很大,但这能让老师看到一个完整的孩子;她提出,想建立一个教师备课系统,各科老师可以随时记录灵感火花,上传课件,实现资源共享,智慧碰撞。技术人员质疑,是否有必要如此大动干戈?做一个平台,上传一些课堂实录,供老师看看,足够了。最终,吴蓉瑾的坚持,换来了一份送给老师们的.“大礼”——一个学习大数据库建立起来,教师的备课效率大大提高,老师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们。
“没想到,女校长搞IT,可以这么厉害。”吴蓉瑾觉得,这是“IT男”们对他的最高评价。
最美奋斗者事迹心得体会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1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82位用户喜欢。
近日,278名个人和22个集体当选“最美奋斗者”,这份沉甸甸的名单,涵盖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既有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历史上的楷模,又有黄大年、南仁东、李保国、张富清等新时代的楷模……他们身处不同时代、不同岗位,但都有同样的特点,都是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都以“挥洒汗水、忘我拼搏”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奋斗者的“最美”风采。
以“勇于担当敢为先”的斗争精神,做努力奔跑的追梦人。“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要斗争就会有牺牲,要斗争就会有付出,奋斗者的脚步从不停歇。战争年代,他们坚持冲锋在前,毫不退却;和平年代,他们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勇于斗争的精神始终蕴含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中。无论是开启浙江义乌的发展传奇的谢高华,还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屡立奇功的“大功三连”,亦或是以红手印开启农村改革小岗村“大包干”的带头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让梦想从“图纸”变为“现实”,最少不了的还是劳动者们的坚韧勇气和斗争精神。因此,无论身居何位,党员干部都应勇于面对各种风霜雨雪、烈火考验,勇当劲草真金,把斗争精神转化为挺身而出、化解矛盾的不竭动力。
以“择一业而终一生”的奉献力量,做勤勉务实的劳动者。有一种精神,叫甘于平凡;有一种情怀,叫倾情奉献。在现实的磨砺与岁月的淘洗中,坚守理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贵在执着,难在坚守。侯隽说:“高举起不倒的红旗,接过父辈手中的工具,将路上残石除尽,积雪扫清……为了这一切,我愿献出终生!”
所以她响应组织号召,扎根天津宝坻57年;林巧稚称自己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所以她未曾婚育,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他们将对党组织和人民的深情与感恩,化为了服务人民的切实行动,化为了立足岗位的不懈奋斗。身为党员干部,自当涵养这般“择一业而终一生”的大魄力、大情怀,时刻把入党的初心和誓言铭记在心、把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血脉,坚守岗位、认真工作,把责任和担当镌刻在平凡岗位上,对党组织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以“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家国情怀,做脚踏实地的奋斗者。“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紧密相连,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甘祖昌和龚全珍夫妇,一位是将军,戎马一生,却放弃理应享受的待遇回乡务农,带领乡亲们向贫困宣战。一位是教师,却放弃城市优越环境,毅然跟随将军丈夫扎根贫苦山区,投身教育事业……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却在面对更多需要自己守护的人民群众,选择舍“小家”、顾“大家”,以实际心动诠释了“有国才有家”的精神坐标。无论何时,党员干部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努力进取、不懈奋斗。
最美奋斗者事迹心得体会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02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296位用户喜欢。
绝壁凿出生命渠 继续前进表初心
黄大发,男,汉族,193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小学学历,贵州遵义人。1959年11月,黄大发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担任生产队大队长、草王坝村(现播州区团结村)村长、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等职务。2004年离任村党支部书记,2017年至今任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名誉党支部书记。
面对草王坝村山高坡陡、缺水致贫的状况,他不屈不挠,以36年不懈努力,修筑了一条跨3个村,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大土湾岩、擦耳岩、岩灰洞岩)、穿三道险崖的水渠,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大发渠”。他用一颗勇敢的心,践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诺言。其事迹先后被中央、省、市媒体登载,引起了广泛反响。
在1995年前,黄老支书所居住的草王坝村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这首民谣是当时草王坝的真实写照。因为没有水源,石漠化极其严重。这里吃水难,全村老少守着一口望天水井不分昼夜排队挑水;种庄稼难,农民不敢种水稻,地里几乎是包谷、红苕和洋芋,年人均粮食150斤,人均产值80元,包谷沙饭是那个时代的主食。黄大发认为一切皆源于“缺水”,无水就是草王坝的穷根。与草王坝缺水的窘境相比,几公里外的野彪村却水源富足,只不过两村之间被大山绝壁隔断;如果能修一条水渠,把水引过来,就能解决全村的饮水和灌溉了。
从小是孤儿的黄大发自1949年解放分到一亩七分地时起,就深深地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走,跟着共产党干,才会有出路,才会有好日子。正是这种对党的无限忠诚,让他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没有退却,而是立下了开渠引水脱贫的宏志。一心向党、坚守信念的政治品质使他从当大队长开始,就决心干三件事。即引水、修路、通电,但这个志向的实现却用了三十多年。
上世纪60年代初,黄大发得到政府支持后,就带领村民开始了第一次修渠,这项工程被时髦地命名为“红旗水利”,寓意打造一条遵义的“红旗渠”。然而,由于不懂技术,测量就靠竖起竹竿,两边人用眼睛瞄;缺乏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洪水一来,几下子就把沟渠冲垮了。耗时10多年,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
1992年他再次动员群众修渠,经过重重困难,历时3年多终于将水渠修建成功,这条渠西水东引,灌溉面积1100多亩,350余户、1200余人受益,彻底改变了团结行政村的民主自然村(旧称草王坝)缺水的状况,结束了当地“滴水贵如油”和“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的历史。在修渠过程中,黄大发先后失去22岁的女儿和13岁孙子,女儿和孙子走的时候他坚持在渠上指挥修渠,都没有来得及见他们最后一面。他说的最多的就是“我要用生命换水,如果修不过来水,我名字倒着写。”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带头去做。放炮需要的炸材,是他去18公里外的李村购买后亲自背回来的。有次下大雨,为了不耽误工期,仍冒雨前行,路上摔了好几跤,脚底是血迹斑斑,但他还是连夜把炸材安全送到了工地。回去刚休息两个小时,天亮了,他又带着村民上了工地。还有一次去城里运水泥,车行至半路途中,下起了大雨,车子陷入了泥潭中,进退不得,天黑了,司机到人家户找睡处,因为怕水泥被偷,他只有睡在水泥包上,被蚊虫咬了一整夜。修渠时,他过手的流动资金就近20万,但是每次出差,饿了竟舍不得下馆子吃一碗粉,就买一个泡粑充饥,有时,向餐馆老板要一碗不要钱的汤喝了,就是一顿。住也是最便宜的3元旅社。一次到县城南白,脚上一双解放鞋,脚趾都露了出来,炸药厂的老板看见异常感动,递上20元钱嘱咐他一定买双鞋穿上,但后来鞋也没有买成。正如他的老搭档、村会计杨春友所说:“黄大发,抠啊,真是抠得狠!”每次水泥运来的时候,车后颠落的水泥他都要清扫入库。他的老伴说:家里的灶台破了需要一碗水泥补补,也被坚决拒绝!
水渠通了后,他又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将稻田从240亩增至720亩,每年收稻谷80万斤。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良田,草王坝村民不仅可以顿顿吃上大米饭,而且还向外出售大米了!紧接着,草王坝通了电,修通了通村路。90年代,黄大发又发动群众选址修建学校。20年来,草王坝考出了30多个大学生。老支书把水渠视为自己的儿女,2004年,年近七旬黄大发老支书离任后,巡渠、护渠成了他的“主要工作”,同时,积极为村的发展建言献策。2017年,黄老支书被聘请为播州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义务讲师,积极主动的为干部职工和群众宣讲,将党的声音及时的宣传到群众中。
“活一天就要干一天革命”,82岁的老支书把所有的心力和精神都放在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上,“忠诚勇敢、永不放弃、清白干净、一心为民”这就是黄大发老支书一生的写照!
最美奋斗者英雄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3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99位用户喜欢。
人民战士,在关键的时刻,在人民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刻,能否临危不惧,舍身为人,是人民战士生存价值的试金石。王杰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之歌。
王杰入伍后,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处处以英雄人物为榜样,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工作,奋发向上,勇于吃苦,乐于奉献。曾两次荣立三等功,被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和一级技术能手。
还是让我们看一看王杰1965年5月1日的日记吧——“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这是他人生追求的真实写照。
1965年7月,王杰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帮助民兵地雷班进行埋、排雷和爆破训练。每天他都要反复对民兵进行安全要领教育与投掷技巧教育,和民兵一起摸爬滚打,开展训练。
7月14日上午,王杰在组织民兵进行训练时,现场突然出现了意外。当炸药包即将发生意外爆炸的关头,为了保护在场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他临危不惧,毅然扑向炸药包,英勇牺牲,献出年仅23岁的生命。
青山为之默哀,河流为之呜咽。年轻的英雄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根据王杰生前的愿望和表现,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王杰的事迹,很快流传开来。王杰的名字像春风一样吹遍中华大地!王杰牺牲的地方更是掀起了一股王杰热。以王杰名字命名的“王杰中学”、“王杰小学”、“王杰医院”、“王杰储蓄所”等在徐州纷纷出现。王杰生活的山东省金乡县华固村改名为“王杰村”。
1965年11月,原总政治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分别发出通知,要求广泛开展学习王杰互动。人民的厚爱,历史的厚托,使“王杰班”的战士们感到无上的光荣。40多年来,王杰生前所在连始终高举王杰这面旗帜,把“两不怕”精神作为连魂,不断取得辉煌成绩。连队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3次、三等功10次、连续7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连,连续13年被军区、集团军表彰为基础建设标兵连队。“王杰班”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15次、三等功23次。
王杰用生命谱写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瑰宝,在一代代华夏儿女中传承。
最美奋斗者推荐人选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27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167位用户喜欢。
王继才(1960-2018),男,江苏灌云人,生前系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开山岛村党支部书记。王仕花,女,汉族,1961年11月出生,江苏灌云人,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名誉所长。自1986年以来,他们以海岛为家,与艰苦为伴,无怨无悔,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2018年7月,王继才同志在开山岛执勤时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不幸去世。__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大力倡导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一、一座岛、两个人,捍卫着祖国的神圣尊严
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距离最近的陆地燕尾港12海里,面积只有0.013平方公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85年部队撤防后,县人武部曾先后派过4批10多位民兵守岛,都因条件艰苦不愿长期值守。1986年7月,时任人武部政委找到王继才,作为民兵营长,面对组织挑选,他毫不犹豫接受了守岛任务。48天后,妻子王仕花来到岛上,看到“野人”般的丈夫,眼泪夺眶而出,拉着王继才要回去,他平静却坚定地说:“你回去吧,我决定留下!你不守我不守,谁守?”20多天后,妻子辞去了村小学教师的工作,将两岁大的女儿托付给了婆婆,毅然上岛与丈夫并肩值守。从那以后,王继才夫妻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国旗。守岛32年,他们自己掏钱更换国旗近200面。有一次,海上刮起12级台风,王继才为了把山顶国旗降下来,一脚踩空,摔断了两根肋骨。王继才经常讲,“人与外界隔离了,心要时刻与祖国连在一起。”32年来,他们听坏的收音机就有20多台。每次听到海防形势有微妙变化,他们都会提高警惕,自觉加强巡逻。
二、一座塔、几排房,肩负着卫国戍海的崇高使命
开山岛环境恶劣,生活异常艰苦。32年来,他俩以孤岛为家,与海水为邻,和孤独做伴,战胜了常人难以承受的风雨和艰险。王继才第一次上岛时,岛上无电无淡水无居民,只有肆虐的海风,以及到处窜来窜去的蛇、老鼠和蛤蟆,让人毛骨悚然。岛上夏天特别湿热,冬天异常阴冷。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夫妻俩都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和严重的湿疹。医生告诉他们,只有离岛才能根治。但为了守岛,他们放弃了治疗。有时台风来袭,小岛与世隔绝,断粮断水的日子经常遇到,有时柴火没了,他们只能啃生米。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苦从没磨灭过王继才夫妻坚守孤岛的决心。每天升旗、巡岛、观天象、护航标、写日志……32年来,夫妻俩从没中断过。守岛不仅要面临单调枯燥的工作,有时还要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甚至用生命守护着海岛安全。32年来,在与违法犯罪的斗争中,王继才夫妻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先后发现并协助公安边防部门破获了6起走私、偷渡案件。在渔民们眼里,他们却是“亲人”和“恩人”。渔民们晚上出海时,他们会亮起信号灯;过往渔民缺粮少药,他们就拿出自己备用的粮食、药品赠送;如果有船只遇险,他们必定想方设法施救。32年来,王继才夫妻俩上报了许多重要海防信息,出色完成了战备值勤任务。
三、一家人、32年,诠释着爱国奉献的深刻内涵
32年来,王继才夫妻都始终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忠于职守、履职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对国家的挚爱和忠诚。从上岛开始,王继才夫妻离岛过春节的次数屈指可数,更多的时候,两个人在岛上守着收音机和看不清画面的电视机,听着“春晚”迎新年,守着国旗过春节。2003年10月,80岁的老父亲病重住院直至离世,王继才夫妇仍在一线战备执勤。女儿出嫁时,王继才隔着海,只能在心里为女儿祝福,照样升旗巡逻。上世纪90年代初,同村许多人做生意,跑运输,陆续富了起来。王继才上要赡养父母、下要供养孩子,经济更加拮据。家人、朋友都纷纷劝说他们离开小岛,发家致富,最后他还是决定留在了岛上。
四、一辈子、一面旗,高擎起矢志报国的坚定信仰
一朝上岛,一生报国。王继才用32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让守岛报国的坚定信仰始终在心中闪光,让五星红旗在岛上高高飘扬。王继才始终记得,他上岛之前县人武部政委找他的那次谈话:“四批民兵都从开山岛走了,这座岛,看来只有你能守得住!”面对组织的重托,他常对妻子讲:“父亲、舅舅都是老革命,我要向他们学习。打江山没有我,但守江山我必须上。” 2015年2月11日,_在全国军民迎新春茶话会上亲切会见了王继才,王继才当场向_承诺:“请主席放心,我一定把开山岛守好!”32年来,王继才初心不改,誓守国土,始终坚定“守岛是我们的本职,我们一定守好开山岛的每一天,直到守不动为止”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王继才夫妇先后获得全国“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8感动中国人物”“全国十大海洋人物”、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十大正义人物”“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中国最美奋斗者事迹材料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06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18位用户喜欢。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全国_常委、湖南省_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名誉院长等职。现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荣誉主任、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主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
50多年来,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为确保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卓越贡献。先后荣获国家发明特等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美国“世界粮食奖”、香港“吕志和奖-世界文明奖”等30多项国际国内奖项。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袁隆平在国内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1964年,他在对一株“鹤立鸡群”的野生杂交稻的研究中获得灵感,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1966年,他在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理论和技术,建立了一门新学科——杂交水稻学。
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提出了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并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成了我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强优势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组合;领导课题组成功突破制种难关,使制种产量逐渐提高,达到全国平均亩产350斤左右。
在总结国内外农作物杂种优势育种的历史和经验基础上,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即育种方法由三系法到两系法再到一系法,朝着程序由繁到简而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杂种优势水平由品种间到亚种间再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朝着优势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这一战略设想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同,以后的杂交水稻基本上都朝着这一战略方向进行研究,并且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
袁隆平解决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创立了光温敏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作用模式,阐明了育性转换与光温变化的关系;提出了选育实用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低于23.5℃的关键技术指标,研究并提出了核心种子生产程序和冷水串灌繁殖等重大技术,使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取得成功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袁隆平设计了以“高冠层、矮穗层、中大穗和高度抗倒”为特征的超高产株型模式;建立了形态改良,亚种间杂种优势及远缘有利基因利用相结合的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根据这一模式和技术路线,我国超级稻育种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2年和2014年先后实现超级稻第一期亩产700kg、第二期亩产800kg、第三期亩产900kg和第四期亩产1000kg的攻关目标。目前,正在向第五期每公顷产16吨、第六期每公顷产17吨的目标攻关。
针对我国人增地减的现状,袁隆平提出了运用超级杂交稻技术成果,大幅度提高现有水稻的单产和总产,提高农民种粮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科学思路。组织实施了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丰产工程等高产攻关项目。“种三产四”丰产工程2007年率先在湖南实施,并迅速在安徽、广东、广西、河南、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市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丰产工程于2018年组织实施,初显成效。
如今,袁隆平虽年近九十,仍坚持奋战在科研第一线。主持了“耐盐碱杂交水稻”研究、低镉水稻技术研究以及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开展的第三代杂交水稻研究。经过近三年来的努力,目前,耐盐碱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令人满意的进展;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已初露锋芒。
作为党外知识分子,袁隆平始终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非常高的政治觉悟。从1983年至2018年,他历任全国_常委二十五年,提出了多份有影响的提案,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袁隆平多次赴美国、国际水稻研究所等地讲学,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为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学员授课,并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
袁隆平出版《袁隆平论文集》《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杂交水稻学》等专著7部,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
最美奋斗者事迹材料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10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25位用户喜欢。
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作为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2018年获得“改革先锋称号”。在抗疟药物研发道路上,默默耕耘了40多个春秋,屠呦呦让 “小草”青蒿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神草”。青蒿素的研发,是她生命中的重要历程,也是她人生的壮丽风采。
1、屠呦呦创建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提取方法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抗性疟蔓延,抗疟新药研发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1月,屠呦呦接受了国家“523”抗疟药物研究的艰巨任务,被任命为中医研究院中药抗疟科研组组长。屠呦呦从本草研究入手,编撰了载有640种药物的《疟疾单秘验方集》等资料,并先后进行300余次筛选实验,确定了以中药青蒿为主的研究方向。在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治疗寒热诸疟的启迪下,屠呦呦创建了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1971年10月4日获得了对鼠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这是青蒿素发现史上最为关键的一步。
为了加速研发进度并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1972年屠呦呦及其他两位课题组的同志不顾安危亲自试服该提取物,证明了其安全性。当年临床评价的有效结果在“523”内部会议上报告,带动了全国对青蒿提取物的抗疟研究。
2、屠呦呦团队率先发现新型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
在得到了具明确抗疟活性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后,屠呦呦课题组开始分离有效单体成分。1972年11月8日,屠呦呦课题组从青蒿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提纯得到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1973年秋,中药所派人在海南疟区对青蒿素做临床试验,观察到青蒿素的临床有效性。青蒿素的发现,改写了只有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抗疟历史,标志着人类抗疟历史步入新纪元。
3、屠呦呦团队开创了青蒿素类新药成药之先河
后在“523”办公室的安排下,屠呦呦研究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进展汇报,促进全国对青蒿素的协作研究。1978年,屠呦呦领导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 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1979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为第一发明单位。1981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致函中国卫生部,提议在中国北京召开青蒿素国际会议,由此“抗疟新药—青蒿素”为世界熟悉和认可。1986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获得自我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一类新药的《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青蒿素。
1973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还原衍生物—双氢青蒿素,由双氢青蒿素结构中的羟基得以制备各类青蒿素衍生物,促使国内、外对青蒿素类药物研究不断深入。屠呦呦负责的科研组经多年努力,得以创制出临床药效高于青蒿素、又复燃率低的新一代抗疟药双氢青蒿素,其片剂具有更突出的“高效、速效、安全、剂量小、口服方便、复燃率低”等优点。该药于1992年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92)卫药证字X-66、67号]。她主持的“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研究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
4、屠呦呦获得一系列国际国内大奖,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鉴于在青蒿素发现中的原创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颁奖词:“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年6月获美国华伦•阿尔波特奖;2015年10月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第一位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女科学家。至今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疗法(ACT)仍为WHO推荐的抗疟的最佳治疗方法,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为人类健康和中医药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国家需求为己任始终是屠呦呦的人生追求,她继续主持着青蒿素的科学研究工作,致力于创造出新的成果,以造福于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