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张桂梅先进事迹笔记 | 2895字 | 21段 | 10分钟 | 16分钟 | 23分钟 | 258人 |
“校长妈妈”张桂梅先进事迹介绍 | 1969字 | 22段 | 7分钟 | 11分钟 | 16分钟 | 153人 |
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 1042字 | 16段 | 4分钟 | 6分钟 | 9分钟 | 129人 |
张桂梅个人事迹心得体会 | 1241字 | 9段 | 5分钟 | 7分钟 | 10分钟 | 107人 |
云岭楷模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材料 | 932字 | 5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62人 |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材料 | 1355字 | 4段 | 5分钟 | 8分钟 | 11分钟 | 205人 |
张桂梅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 1888字 | 14段 | 7分钟 | 11分钟 | 15分钟 | 253人 |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 | 600字 | 5段 | 2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284人 |
最新张桂梅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 2240字 | 12段 | 8分钟 | 13分钟 | 18分钟 | 150人 |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个人感悟 | 876字 | 2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34人 |
张桂梅事迹概括作文素材 | 1159字 | 10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133人 |
感动中国张桂梅先进事迹通用 | 1835字 | 12段 | 7分钟 | 10分钟 | 15分钟 | 280人 |
最美教师张桂梅先进事迹范文 | 1201字 | 7段 | 5分钟 | 7分钟 | 10分钟 | 127人 |
张桂梅简短事迹素材 | 456字 | 2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263人 |
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资料 | 1275字 | 6段 | 5分钟 | 7分钟 | 10分钟 | 107人 |
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老师的事迹 | 691字 | 4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274人 |
张桂梅先进事迹笔记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895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3分钟,有258位用户喜欢。
2009年,女高创办一学期后,首批招来的17名老师走了9个。张红琼是留下的老师之一,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走的人大多是因为吃不了苦。”
张桂梅一开始就很明确,山里的孩子基础差,要想出成绩,学生必须要“苦学”,老师更要“苦教”。她面试张红琼时,反复对她强调,去女高一定要能吃苦。和张红琼同去的还有另外两个女生,也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张桂梅看她们瘦弱,摇摇头。
女高老师流失超过一半,学校面临崩溃。最艰难的时候,张桂梅发现,剩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都是党员,于是把他们召集到一起说:“如果是在抗战年代,这个阵地上剩一个党员,这个阵地都不会丢掉。我们剩6个党员,我们能把这块扶贫的阵地给党丢掉?”会后,老师们在教学楼二层墙上画了一面很大的党旗,然后面向党旗,宣誓。所有党员都哭了。
在张桂梅事后的多次叙述中,这件事被视为女高办学的转折点。从这一刻起,红色教育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此前,她虽然在教学中有一些红色教育,但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老师的流失让她意识到,面对女高的艰苦办学条件和诸多客观局限,要想留住老师,就必须激发她们内心的理想信念,培育奉献精神。与其说这是女高办学的转折点,毋宁说,这是张桂梅在办学逆境中找到了坚持下去的锚点。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问张桂梅:“在女高采取红色教育的模式,是和个人的坚定信仰有关,还是这是最适合女高的一种培养模式?”
她说:“两者都有。”
从效果看,这种策略是成功的。在张红琼的回忆中,这次会议之后,张桂梅开始带领老师们唱红歌。每天下午五点半,学生们在吃饭,老师们在党旗下集体唱《红梅赞》,这是张桂梅最喜欢的歌剧《江姐》的主题曲。她一句一句教给老师,“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最初,张红琼觉得很尴尬,心想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唱这么老掉牙的歌曲,后来慢慢进入到角色中,大家都在唱,也不觉得奇怪了。“学生一开始都在围观,后来甚至会跟着唱。我们老师学生随口哼出来的都是红歌。”她说。
张桂梅在日常的每个环节渗透红色元素,力图在女高构建出一片红色净土。她不允许老师学生听流行歌曲,学生去食堂吃饭时,她把手机放在小喇叭旁放红歌。音乐课上大部分时间也在教唱红歌,课间操时间则是红歌会。
2020年11月4日上午九点半,记者在现场看到,女高学生列队集合后,先集体朗诵《卜算子·咏梅》,然后大声喊出口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学习、学习、再学习”“奋斗、奋斗、再奋斗”。热身环节结束后开始跳操,第一首是《英雄赞歌》,这是电影《英雄儿女》的主题曲,第二首是《红色娘子军》。此前还曾跳过《南泥湾》和《红梅赞》。这些歌曲都由张桂梅精心挑选,旋律由专人改编后节奏感很强,既有年代感也有时代感,再请专人以此设计出系列动作。今年,为了让学生和大山外的世界有更多接轨,在跳第三套操时,张桂梅特意选择了抖音上很火的鬼步舞,配乐是近几年的广场舞金曲《山里红》。这种舞蹈节奏感很强,整个场景看起来大型蹦迪秀,有一种穿越回到1980年代的魔幻感。
从2010年开始,每周一的课间操新增了宣誓环节。党员老师要宣读入党誓词,学生们则重温入团誓词,然后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每学期开学时,全体师生要抄党章。每周六上午有一节思政课,由张桂梅亲自执教,最长时可能持续2~3小时。课上,她会讲自己最爱的江姐、赵一蔓和红军长征故事,不断强调要学习红军的吃苦耐劳精神。每周日晚上七点半,高一学生要去阶梯教室看红色电影,既有经典老片《孔繁森》《焦裕禄》,也有新片如《我和我的祖国》。除电影外,还会每周追剧,让2009级女高学生陈法羽印象最深的是《雪豹突击队》,“当时每周看一集,我们都边看边哭。”
红色信仰还以一种更具象化的方式体现于整个校园。最初,教学楼里有一面手绘党旗,后来在新建的足球场上新增了一面“巨无霸”党旗,旁边立着“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几个红色大字。“非常壮观,站在这里你会很震撼,这么大一面党旗,你站在下面,想说句脏话都不可能了。”张红琼这样感慨。
和学生的作息接近,女高老师的一天也从早晨五点半开始。地理老师张红琼是班主任,如果有早自习,她要五点多起床,脸来不及洗就骑车赶往学校,中午11点下班后,吃个饭,12点就要回来,下午课从2点开始,五点半结束,老师可以吃饭半小时,6点继续上晚自习,直到11点半,天天如此。张桂梅要求,无论有课没课,老师都得全天在女高,这样学生有问题就可以及时找老师解答。
在女高,老师结婚、怀孕都不是偷懒“摸鱼”的理由,想请长假很难,建校至今,没有一个老师成功请过长假。2014年,张红琼怀孕了,但还要管全校卫生,早晚和学生一起扫地。为躲避扫地,她故意在宿舍不出门,张桂梅就批评了她。对此她回忆说:“当时,我们的关系就有点冷淡了。后来孩子一岁多,我就主动和张老师申请当班主任,她说,你是一个老师,不能为了家庭就这样松懈,还是要把自己的价值能力体现出来。”
有人问张桂梅,为何女高学生基础差,老师年轻,高考成绩还那么好?她毫不犹豫地说:“因为我们能吃苦,因为我们有理想信念教育。”
2011年,女高第一届学生高考成绩出来后,震惊了整个县城,县委和县教育局在华坪县各中学组织了一轮又一轮“学习女高精神”,在全县推广女高党建工作的经验,要求其他学校校长每学期都去女高听张桂梅讲思政课,向女高学习教学管理经验。
但胥国华也坦言,女高的模式复制不了,能学的只有女高精神。“像女高老师一样奉献得那么彻底,其他学校老师很难做到。”
现任华坪县通达傈僳族乡乡长的潘兴陈曾在华坪一中任教,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华坪一中学习女高,要求老师在晚自习前、后一小时内都不得离校,要给学生义务答疑。虽然不算作课时工作量,但和上课一样严格考勤,不出席就算旷课,进行处罚,“结果收效很明显,老师对学生的成绩、心理状况都能更准确地掌握,便于采取更针对性的管理和教学。”他说。但这只是复制了女高的一个具体措施。更多学校只是短暂地尝试过女高做法,便很快放弃。
在9名老师陆续走后,张红琼也有过放弃的念头。一天晚上,她准备向张桂梅辞职。走到她的办公室门口,看到她的桌上堆满了药瓶,她正费力地往身上贴药膏,很受触动,也很羞愧。“张老师自己身患那么多种疾病,仍在为大山里的孩子坚持,我们年轻人怎么还不如她,我于是想跟着张老师再坚持一下。”她这样说道。
实际上,女高人的精神支柱就是她们的校长。张桂梅丈夫早逝、没有子女、没有房和车,也没有任何个人财产,每个月的5423元退休金,也被全部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或给老师发奖金。她事必躬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亲身实践自己的理想。
张桂梅只有一个,从这个角度而言,女高模式是不可能复制的。作为旁观者,华坪一中的老师对此看得很清醒。多位一中老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女高成功的核心并不是军事化管理,而是找到了一条红色教育的模式来统领全校,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贯穿高中三年学习的全过程。而能够将这套教育模式有效推行下去的灵魂人物,就是张桂梅。
一个因此产生的问题是,张桂梅之后,谁来执掌女高?63岁的张桂梅早已过了退休年龄,身体状况也不佳,身患骨瘤、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23种疾病,2019年初,就被下过一次病危通知书。今年春节,她再次病危入院。但记者在询问华坪县教育局、县政府领导后发现,对于女高接班人,大家目前都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想法。
“校长妈妈”张桂梅先进事迹介绍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69个字,有2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153位用户喜欢。
那是大约20年前的事了。山路旁边坐着一个13岁的女孩,手里拿着镰刀,旁边放着一个破草篮,茫然地盯着另一座山。当张桂梅看到后,她走过去问她:“你怎么了?”女孩回答,“我想学习,但是家里没有钱。她和我订婚了,收到了聘礼让我结婚。”张桂梅找到女孩的父母,试图说服他们回来,说:“你把孩子给我就行了,你不必支付学费和生活费。”但即便如此,女孩的母亲仍然强烈反对她的孩子重返学校,甚至强迫她死亡。张桂梅别无选择,只能留下女孩。
我们怎样才能拯救这样一个女孩?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张桂梅。
当时,张桂梅已经是华坪县有名的“好老师”。她还担任华坪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数十名孤儿的“母亲”。
作为一名教师,张桂梅发现“女学生在读书时消失了”。他们不学习的原因有很多:为了给哥哥交学费,姐姐被父母勒令辍学回家务农或外出工作;因为彩礼,这个十几岁的女孩要结婚了。当她成为一名“母亲”时,张桂梅了解了孩子们在儿童之家的生活经历。他们的一些母亲因杀害暴力丈夫而被判刑,还有一些死于落后和错误的生育观念,留下无助的孩子。
“培养一个女孩至少可以影响三代人。如果我们能培养出受过教育、有责任心的母亲,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用说成为孤儿了。”张桂梅心中一个看似“疯狂”的想法越来越清晰:“我想在山里为这些女孩建一所免费的高中!"
为了这个“疯狂”的梦想,她开始四处奔波筹集资金。她被冷落,被风雨责骂,但她只筹到了1万或2万元。在她访问北京期间,一篇题为《我有一个梦想》的采访报道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张桂梅对高女的梦想。
2008年,在中央政府、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下,华平女子高中正式成立。这是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华坪第一女子中学共招收了100名学生。他们大部分来自山区,大部分没有达到普通高中的入学分数线,还有一些孤儿、残疾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父母残疾学生和下岗职工子女。但只要她们是女生,想上学,华平女子中学都会向她们敞开双臂。三年后,他们中的96人坚持参加高考,都上了大学。自2011年第一届毕业生毕业以来,学校综合排名连续10年位居丽江市一区四县第一。
华平女子中学的时间以分钟计算:早上5分钟洗漱完毕,10分钟阅读到位,1分钟排队锻炼。学生们几乎跑进跑出教学楼,跑进食堂,跑回宿舍。
张桂梅比学生起得早。她在黑暗中爬上四楼,点亮了走廊里的所有灯;当学生们奔跑时,她紧跟着队伍;当学生们打扫校园时,她第一个来到学校门口,拿着扫帚和铲子等着。她总是高举小号喊道:“快点,快点!别落后!你还在等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把学生的上课时间安排得如此紧凑?结果表明,女子高中的作息时间与其他高中相同。下课后,学生们聚在一起玩耍和聊天。但女孩的话题总是围绕着家庭、琐事和群山环绕的小世界。
我们必须以更广阔的世界和更广阔的精神充实女孩的心灵。
华坪女高中生的入学基础一般较差。高中生不仅要学习新知识,还要补课;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文明,什么是先进,什么是现代化。我们能在三年内完成这一切,而不必付出更多,也不必太严格吗?
因此,张桂梅不得不化身为“宣誓张总”。提前10分钟的阅读和5分钟的校园清洁,她改变了这些女孩的生活习惯和态度,把严格的要求改为分秒。
然而,无论华坪女子高中的学习和生活时间有多紧,它从来没有占用过音乐课。与普通高中相比,学生花在唱歌和跳舞上的时间要多得多。
每天上午10点,是红色休息时间,女性高蕾动弹不得。20分钟内,孩子们集体朗诵了《七大奇迹·女民兵照片》,然后又载歌载舞了《红色娘子军》等革命歌曲组成的健身舞。2020年,张桂梅听说城里的孩子们正在跳“鬼步舞”,还要求女高中的学生学习舞蹈:“鬼步舞”的一个优点是速度快,“快”对他们有帮助,可以提高他们的精神。”。
华坪女子中学第一届毕业生黄福燕回忆起女人们唱的歌说:“当时日子很苦,精神很充实。”
女高中生不会留长发或打扮,但她们总能让张桂梅感到美丽和自豪。张桂梅说:“在这个社会里,男人和女人是平等的。女人不是靠魅力生活的。我们应该靠自己的能力和能力生活。我不想让他们打扮得漂漂亮亮。我希望他们能在庄严中展现一种美和精神。”。
今年高中的女毕业生又取得了好成绩。张桂梅并不满意:“今年的高考成绩比往年稍好一些。一些指标在华坪县和丽江市都处于前列,但与一些大城市相比仍存在不足。”
有人劝她满足,但张桂梅回答说:“我不能满足,因为我相信我们的学生有潜力。”
山区的女孩也可以上最好的学校。在过去的十年里,华坪女子中学已经向该校输送了数千名毕业生。其中有辍学者和失败者,他们因厌学、贫困和偏远而辍学;他们中的一些人只是因为他们是女孩,他们的祖父母从出生到成长从来没有对她说过一句话。但现在,他们已经考入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大学。他们攻读研究生和博士学位,并在各自的工作中大放异彩。
她每年都鼓励女孩上更好的学校。她对这些女孩有更高的期望:“我对她们有什么期望?我不必上名牌大学。我希望她们变得更强,有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42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29位用户喜欢。
有这样一段经历,它记录着时光,承载着梦想,它就是高考。2022年6月7日,2022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帷幕。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老师一大早便护送女高高三学生参加高考。从2011年至今,张桂梅老师始终坚持送考、陪考,12年来从不缺席。
今天,我们想与你分享张桂梅老师奋战高考的故事。
你知道吗?我们熟悉的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曾经四次参加高考。
第一次高考:
1974年,17岁的张桂梅从东北来到云南。在迪庆州中甸林场(林业局)工作时,她发现来自上海、广东的知青们总是不分昼夜地拼命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知青们向张桂梅透露了秘密:国家有一天肯定会恢复高考。哪一个国家会不要高等教育?没有教育的民族也一定是个落后挨打的民族。
知青们的话唤醒了张桂梅对知识的渴望。在大伙的帮助下,她加入到备战高考的队伍里,工作、学习、补课成了她的日常。经过不懈努力,备考第一年张桂梅便考过了大学本科录取线。但囊中羞涩的她,无父母助学、无亲友资助。出于自尊,她也不愿向任何人开口借钱。就这样,她与久久向往的大学失之交臂。
第二次高考:
张桂梅没有向命运低头,边工作边复习。第二次高考,又越过了录取线。可这一次,命运再次和她开了玩笑,档案竟不知在哪个环节丢失了。录取的大学有她的名字和分数,却因为没有档案,不能予以录取。
第三次高考:
越是面对挑战,张桂梅越是来劲。20世纪80年代,张桂梅迎来了第三次高考。此时,已经有了应届高中生。在他们面前,张桂梅失去了一切优势,紧张、自卑、恐惧、焦虑、害怕失败围绕着她。坐在考场时,她竟想不起自己的名字。
这一次,因为没有良好的应考状态,她落榜了。
第四次高考:
经历三次考试,张桂梅始终没有放弃读大学的梦想。在丈夫的支持下,张桂梅又一次参加了高考。这次,她的分数达到了省内重点大学的分数线,为了继续热爱的教育事业和学生,她选择了离家近的丽江教育学院,脱产读书。
在丽江教育学院两年的正规学习,是张桂梅后半生献身教育事业的台阶。在大学里,张桂梅不仅实现了大学梦,还接受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职业操守、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全面训练。
这就是张桂梅的高考经历,即便命运的捉弄让她三次与大学失之交臂,她依然没有停下继续的脚步,她深信“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吗?当然可以!“要让山里的女孩受教育,让她们改变命运!”怀着这样一个梦想,张桂梅十余年来把2000余名大山里的女孩送进大学,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如今,从华坪女子高中走出的许多学生,不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绽放着青春。
张桂梅个人事迹心得体会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41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07位用户喜欢。
假如今年的你39岁,丈夫病故、父母离世、无儿无女、身处异乡,你是选择庸庸碌碌虚度余生,还是在奋斗之中书写新的人生华章?而她选择了化悲痛为力量,扎根小城华坪20余载,把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通过爱心倾注到当地的教育事业之中,帯领1600多名贫困女学生走出大山,播撒下希望,用责任和担当书写了新时代的“小城大爱”故事。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
在观看张桂梅同志事迹视频时,我的眼眶就一直是湿润的:当她暑假天天走那么远山路,只为了去了解学生家庭情況,告知家长孩子成绩很好,只要考上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就能免学费就读时;当她夜晚在手脚关节处涂完治疗风湿的药酒,躺在办公室冰冷坚硬的条椅上时;当她面对镜头,说出唯一的愿望“我想要再多活两年,把这些孩子送入大学”时,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
爱心。
“我要用有限的生命、有限的力量为孩子们多做点事。”朴实无华的语言下,藴含着张桂梅对山区贫困学生最深沉的爱。她把家访当常态,10余万公里的山路被踩在脚下,成为1500多户家庭走访的“垫脚石",为的就是减轻“山里人出出趟门不容易”的负担,了解到每一个学生最真实的情况,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却洗衣机都没有。就这样,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
坚定。
“党员在,女高就有办下去的希望。”刚刚成立之初的华坪女高,师资紧缺、学生家底薄,被认为是一所“绝对办不下去的学校”。但张桂梅却不信这个“邪”,带着8名教师,其中6名党员,佩戴党徽上课,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把党员教师们内心的澎湃激情转化为坚定信念,造就了独特的丽江华坪“女高精神”,华坪女高也逐渐成为当地学生、家长向往的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日渐显著。张桂梅和学校的党员教师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成功需要无比坚定的信念,我们要从她身上汲取精神养分,对于选准了的方向、认准了的事,要敢抓敢管、取作敢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奉献。
面对接踵而至的各项荣誉,张桂梅始终保持着入党时的那份初心,把自己微薄的工资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收养孤儿,把70多万元的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一条洗得褪了色的牛仔裤、一件很老气的花衬衫、一双旧旧的黑皮鞋、一副厚厚的近视镜,是伴随她多年的“行头”,生活十分清苦。她所有的心思都奉献给了自己最热爱的教育事业。对她来说,“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让所有的孩子享受教育的公平”,奉献理所应当!
面对“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华民族谋幸福”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以张桂梅这样的榜样为标杆,对标对表,学习她身上无私奉献的品德与情怀,立足本职岗位,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一心一意干好每件工作,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学习榜样精神,传承榜样力量!
云岭楷模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材料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3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62位用户喜欢。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深切的领会到一个智者和仁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她不像一般人一样使自己的心门坠入苦海,却执着地追寻着另一个纯粹的世界,让我们看到另一种用生命点燃的人生故事和不一样的处事风格。
有人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教育。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
我们要知道“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她这种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张桂梅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也许她在悄悄的改写着英雄的概念”张桂梅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
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用心感受着张桂梅的精神,力争像她一样,把热爱和奉献学生当作在嘈杂世间的一剂清明的良药。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材料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55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05位用户喜欢。
张桂梅,中共党员,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 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是媒体多年关注报道的一位先进典型人物。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 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矢志不渝 执着追求,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用红色教育为师生铸魂塑形。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始终艰苦朴素 甘守清贫,却把自己的工资 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保持100%。
张桂梅的事迹感动每个人,为了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家庭的幸福 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 不屈不挠 无私奉献 善良慈爱 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 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们钦佩。“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张桂梅为何与“感恩”产生联系,她的感恩情怀源自何处?从她的人生轨迹中找到了答案。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 同住 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妈” “张妈妈”。
我们学习她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在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张桂梅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88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253位用户喜欢。
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第一届毕业生。从小穷苦的她,以前愿望是“走出大山赚大钱”,但女高改变了她的想法。2021年大学毕业后,周云丽考取了宁蒗县城的中学老师岗位。听说女高缺数学老师后,她毫不犹豫放弃了县城工作放弃了正式编制,来到女高做代课老师,一年后才转正。
“老师老了,我们长大了。”周云丽说,“我们要继续她未竟的事业。”
“我一直就在她们身边”
无论在民族中学还是后来的女子高中,教学质量一直是张桂梅最看重的事。
在民族中学时,曾经有一个班令老师们头疼,张桂梅却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她进山找回那些不读书的学生,为看住那些晚上总想跑出去的学生,她把行李搬进男生宿舍,和32名男生住在一起。男生们渐渐承受了张桂梅,感觉“就像在家里,和妈妈住在一起”。但是,男生们不知道,他们粗重的鼾声、梦话和脚臭,常常让张桂梅睡不好觉。她甚至从下午开场就不敢喝水,担忧晚上起夜时学生趁机溜出去。
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在宿舍里铺了两张床,一张自己睡,一张留给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为了随时照顾学生,她睡觉不脱衣服。有个和张桂梅住在一起的学生,始终不肯和她多说话。这期间,张桂梅在食堂打饭时,摔了一跤,肋骨断了三根。她没有住院就又回了学校。每天早晨仍然5点起床,但要靠学生抱起来;夜里很晚睡下,还要忍着疼痛和学生聊会儿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大哭起来,说一定不会辜负张老师。
如今,张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肿块,头上还有骨瘤,她的肺出现了问题,嘴唇经常没有知觉,但她仍然每天拿着小喇叭喊起床,喊吃饭,喊跑步,喊睡觉……“我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一直就在她们身边。”张桂梅说。
为给学生解馋,张桂梅每个月轮流带着学生出去“加餐”。直到有一次,张桂梅去付账时,学生发现她翻遍了所有的包才凑足了钱。学生们这才知道,张老师每顿饭只舍得吃两角钱一份的小菜,每天的生活费仅3元。
她至今还在用一部老式诺基亚,手机里存着学生和家长的,“听说智能手机容易坏,怕换手机后这些号码会丧失”。
她把获得的3万多元奖金,捐给了灾区;5000元的劳模奖金,一次性交了党费;30万元的“兴滇人才奖”奖金,捐给了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昆明市总工会千叮咛万嘱咐拨给她治病的两万元,她也捐了;她甚至还想预支自己的丧葬费,把这些钱用在山区孩子们身上。
假设今年的你39岁,丈夫病故父母离世无儿无女身处异乡,你是选择庸庸碌碌虚度剩下的人生,还是在奋斗之中书写新的人生华章?39岁的张桂梅选择了化悲哀为力量,扎根小城华坪20余载,把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通过爱心倾注到当地的教育事业之中,带着1600多名贫困女学生走出大山,撒播下希望,用责任和担当书写了新时代的“小城大爱”故事传说。
爱心。“我要用有限的生命有限的力量为孩子们多做点事。”朴实无华的语言下,蕴含着张桂梅对山区贫困学生最深沉的爱。她把家访当常态,10余万公里的山路被踩在脚下,成为1500多户家庭走访的“垫脚石”,为的就是减轻“山里人出趟门不容易”的负担,理解到每一个学生最真实的情况,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就是要把一颗爱心融化在群众的心田,尤其是对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要通过日常生活交往,和他们建立友谊,从心底打破隔膜,详细理解掌握他们的真实意愿,在千方百计解决实际困难中,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坚决。“党员在,女高就有办下去的希望。”刚刚成立之初的华坪女高,师资紧缺学生家底薄,被认为是一所“绝对办不下去的学校”。但张桂梅却不信这个“邪”,带着8名老师,其中6名党员,佩戴党徽上课,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把党员老师们内心的澎湃激情转化为坚决信念,造就了独特的丽江华坪“女高精神”,华坪女高也逐渐成为当地学生家长向往的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日渐显著。张桂梅和学校的党员老师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成功需要无比坚决的信念,我们要从她身上汲取精神养分,对于选准了的方向认准了的事,要敢抓敢管敢作敢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奉献。面对接踵而至的各项荣誉,张桂梅始终保持着入党之初的那份初心,把自己微薄的工资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收养孤儿,把70多万元的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一条洗得褪了色的牛仔裤一件很老气的花衬衫一双旧旧的黑皮鞋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是伴随她多年的“行头”,生活非常清苦。她所有的心思都奉献给了自己最热爱的教育事业。对她来说,“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让所有的孩子享受教育的公平”,奉献理所应当。面对“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华民族谋幸福”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以张桂梅这样的典范为标杆,对标对表,学习她们身上无私奉献的品德与情怀,立足本职岗位,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一心一意干好每件工作,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做出我们的奉献。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84位用户喜欢。
步履艰难的家访路
头几年,张桂梅自己走山路家访,曾因过度劳累昏睡在路旁。她尝试过自己租车,也骑过马和摩托,肋骨断了两次。后来县里派车帮助她家访,可几乎每一个学生家里都还有一段要步行的小路。“过去张老师能风风火火地走路,后来病越来越重,有些难走的路段需要搀扶。今年需要搀扶的时候就更多了。”一直跟随张桂梅家访的华坪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王秀丽说。
今年10月2日至7日,张桂梅在6天里走遍华坪县荣将镇、石龙坝镇、兴泉镇、船房乡的37个村小组,走访了39个农村学生家庭,平均每天走访六七个学生家庭。最远的家访路是去高三学生罗青青(化名)的家。乘车40多公里到达船房乡华荣村后,张桂梅还要走半个多小时的上山小路到罗青青家。在同事和罗青青的搀扶下,张桂梅一步一步地爬山坡,走几分钟就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喘气。路过一条浅浅的小溪时,她已无法抬腿跨过,只能拖曳着双脚划过水面。
自2008年创办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开始,12年来,每届高三、每个农村学生,张桂梅都要利用假期尽量家访一遍。她不是丽江人,却已走遍丽江各地山山水水。她的足迹覆盖约1552名学生的家庭,行程11万余公里。
张桂梅把1804个贫困山区女孩送出大山,送进大学。她创办的女子高中历届高中毕业生升学率100%,今年高考又创最好成绩,159个考生中70人上一本。然而,张桂梅仍不甘心,还没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她仍旧拖着病体去家访,她要去了解每个学生家庭的情况,去解除每个学生的后顾之忧,让学生再加把劲,明年高考打个漂亮仗。
最新张桂梅的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40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8分钟,有150位用户喜欢。
张桂梅同志命运坎坷,但无论身心如何困苦、处境如何艰难,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信仰,饱含着对党、对人民、对贫困山区的无限深情,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1998年4月,她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入党20多年来,她始终爱党、护党,忠诚于党。
她对党忠诚!
熟悉张桂梅的人都知道,任何人都不可以在她面前说党委政府的不好、说共产党的不是。她反复说:“你们可以说某个干部不行,但绝不可以说共产党不好。如果没有共产党,哪儿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样一句话,她讲了22年,不知有多少遍,她说还要继续讲下去。
她对党感恩!
2000年,在领取劳模的5000元奖金后,她考虑到自己重病在身,随时可能撒手人寰,把奖金一次性交了党费。2015年,她将自己的十七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获得的荣誉证书,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党组织,全部保留在县档案馆里。别人问她怎么舍得,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
她对党信赖!
2008年华坪女子高中创建后,她把党的信念融入办学体系,坚持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教育育人,实行红色教育统领校园文化的教学模式。建校初期,由于山区条件艰苦,加之她要求严格,很多年轻教师完全适应不了,不到半年,17名教师就有9名辞职离去,教学工作近乎瘫痪。现实虽然让她始料不及,但也意外发现,留下来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这也启示她,有党员,就要有党组织,有党组织,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从此,张桂梅心中有了底气,脚下有了力量。她迅速把6名党员教师集中起来,重温入党誓词,诵读《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名篇,大家眼里泛着泪花,紧握右拳向党旗保证:一定要把女子高中办好!一定要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学校党支部很快成立起来,从此女子高中就有了“主心骨”,学校建设翻开了崭新一页。10多年来,她开创并坚持“五个一”党性教育常规活动,全体党员一律佩戴党员徽章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合唱一支革命歌曲、每周观看一部红色影片、党员每周组织一次理论学习。女子高中第一届学生都清晰记得,第一天唱的是《红米饭南瓜汤》。理想信念教育成为女子高中一大办学特色,“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成为了女子高中始终不变的办学宗旨。对此她说,我们就是要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有人说,张桂梅除了一副瘦弱的身躯是自己的外,没有孩子、没有亲人、没有家。她却笑着说:“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一颗火热的心,这颗心里面有党,有人民,有学校,有国家,有千千万万的孩子,我什么都有!”她用一言一行、心血汗水、无疆大爱,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把一生全都给了党。
牢记宗旨,为民奉献一辈子
20多年来,张桂梅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秉持为民情怀,保持着铸魂育人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用爱心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1975年12月,张桂梅响应党的号召,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在此后的时间里,她把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1996年,丈夫去世后不久,张桂梅放弃了在大理优越的工作环境,申请调到深度贫困山区华坪县。从此,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山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越走越偏、越走越苦。来到华坪后,她放弃进入全县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选择在全县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并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语文和政治课教学任务。没人喜欢艰苦,张桂梅也一样,但她却选择了艰苦,她说:“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她越发感受到做好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工作的重要。
她爱生如子!
到民族中学工作,张桂梅面对的是傈僳族、彝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这些学生几乎都来自大山,家庭贫困,因为缺乏营养,普遍体弱多病。对此,她就每个月轮流带着学生出去“加餐”,她告诉学生:“你们这个时候正在长身体,想吃什么就告诉我。”每次学生们都吃得很开心,直到有一天,学生们吃完饭,张桂梅翻遍了所有的包才凑足了饭钱,学生们才一下子明白过来,每顿饭仅舍得吃两毛钱一份小菜的张老师、其实并不宽裕。大家无语凝咽,泪眼相望。
2003年,张桂梅还送走了一个特殊的班。这个班有的学生转走了,有的学生回家不读了,有些男孩子晚上还在网吧过夜,老师们对这个班都失去了信心,纷纷要求调离。随着中考临近,张桂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主动请求接下这个班,担任班主任。之后,她进山找回那些不读书的学生,但玩游戏的学生还是管不住自己,晚上总想跑出去。张桂梅横下心来,把行李搬进了男生宿舍,和32个男生住在了一起,既当师长又当家长。早上,她叫学生们起床早操;晚上,她先检查完女生宿舍后,又逐床清点男生人数,才躺下休息。一段时间下来,男孩子们都说就像在家里一样,有个妈妈和他们住在一起。可是,只有张桂梅知道,住在男生宿舍里的那几个月是怎样熬过来的。为更好照顾男生的起居,每到下午张桂梅就不敢喝水,担心晚上起夜时学生趁机溜出去,而且男生们粗重的鼾声、梦话声和臭脚味,常常使她睡不好觉……。她的辛劳没有白费,这个班在中考时22个学生考到了500分以上。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不幸总是缠绕着张桂梅。1997年4月,她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已经像5个月胎儿那么大,需要立即住院治疗。但为了不耽误初三毕业班的教学进度,她偷偷地把检验结果揣进怀里,继续坚持站在讲台上,直到7月份把4个班的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她才住进医院接受手术。为她手术的医生从她体内取出重达2公斤多的肿瘤时,眼泛泪花,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支撑着这样一个薄弱身躯熬过这样的疼痛:她腹腔的器官全都移了位,肠子已经粘连在后壁上了。手术后,医生反复叮嘱,一定要静养6个月以上,可仅仅24天之后,张桂梅又站在了她热爱的讲台之上……。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个人感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76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34位用户喜欢。
十一年前,一场家庭变故让张桂梅从大理来到丽江山区;原张桂梅本只想忘却爱人过世的悲伤,她却看到了山区贫困孩子一张张渴望知识的纯真面庞。爱的本能让这位女教师在山区扎下了根。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她节衣缩食,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3元,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学生身上。日积月累,张桂梅先后捐出了40多万元。令她引以为豪的是,她的学生没有任何一个因贫穷而辍学。2006年,云南省政府奖励的30万元,她全部捐献给了一座山区小学用来改建校舍。2001年起,她义务担任丽江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为了孩子们,她全身心投入教学,将病痛置之度外;她把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去医院--医生从她腹腔切出一个超过2公斤的肿瘤。她把生命献给了这片贫瘠的土地,除了孩子们,她别无所求--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感人事迹记住穷困1975年底,张桂梅初中毕业随姐姐从东北牡丹江来到云南中甸林业局支边。
她先后在林场、党校任团支部书记、政治教员,又到局机关当文书、团支书、妇女主任。1983年调到子弟学校当中学教师后,她就深深地爱上了"释道、解惑"这一神圣的工作。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自己的学问与当好一名称职教师距离不小。1988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丽江教育学院中文系。三年紧张、快乐的学生生活,不仅使她在学识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一位英俊的白族小伙子。1990年,一对恋人在大理市喜洲一中喜结良缘,开始了美满的婚后生活。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幸福属于张桂梅的时间却是那么的短暂!丈夫患上了癌症。她为了给丈夫治病,不仅花光了自己的积蓄,能借钱的地方她都去借了,在这段日子里,张桂梅深深地体会了借钱的艰难、领会了没钱的困难,也尝尽了求医的艰辛!深深懂得了,一个人困难的时候,是多么地需要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1995年2月24日,是张桂梅悲痛欲绝的日子──中年丧夫!随后的一年多,她触景生情,见物思人,精神晃忽,几乎崩溃。为了解脱,她终于做出了离开喜洲的决定。她选择了无亲无故,比喜洲边远偏僻的华坪,去践行自己的诺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
张桂梅事迹概括作文素材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59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33位用户喜欢。
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63岁的张桂梅,40余年坚守在滇西贫困山区,她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4名贫困女孩走出大山、圆梦大学,她用坚守托起了大山的未来和希望。
“不管生命到最后还有多久,还有多远,还剩下多少,哪怕就剩下最后一口气,我都会用在山区孩子的教育身上。”长时间带病超负荷工作让她的身体越来越差,但她关爱、记挂贫困山区孩子的心却从未歇一歇,不断用生命不断照亮着山区孩子们的前行之路。张桂梅的事迹令人动容,她是时代的“燃灯者”,更是所有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梦想一旦成为一生的追求,就如同磐石般坚不可摧,不惧追梦途中的任何阻挡。
张桂梅创办高中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在办校之初,她的想法遭到了众人的不支持不理解,甚至招来引起许多人的质疑声……但这些并没有让她就此放弃,而是继续坚持自己办全免费女子高中的梦想,在媒体上向全社会呼吁、向全社会募捐,终于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让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迎来了开学。伟大的事业总会经历许多风雨和波折,要想通往成功,就必须将最初的那份梦想坚持到底,让它成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去为之努力奋斗,去为之披荆斩棘,在实现梦想的征程中不断奋勇前行,在破除一切艰难险阻后,离梦想实现必将近在眼前。
当奉献成为了生活中的日常,人世间便会更多几分温暖,更多几分光明和希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女子高中校长,儿童福利院院长,张桂梅既是学生们的老师,又是136个孩子的“妈妈”,无儿无女的她,将全部爱和时间都奉献给了她的学生和孩子,奉献精神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需要更多像张桂梅这样舍小我为大家无私奉献之人。因为她,无数孩子走出穷山沟,圆了大学梦;也因为她,很多出去的孩子长大后又回到家乡,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地回馈着社会,这样的良性循环,让封闭的大山里的孩子们看到了更多未来的希望。
以党性教育引领思想教育,红色文化育人理念不仅激励人心,还能助力薪火传承。
在教学中,张桂梅提出了“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开创了“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让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张桂梅始终爱党、护党,忠诚于党,将一辈子的青春和热血挥洒在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当中,不图功名、不图回报,大爱无疆;作为一名教师,她培养学生不怕困苦、勇往直前,引导学生铭记党恩、回报社会。她的教育理念始终贯彻着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献精神,以实际行动不断诠释着她作为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一定要把大山里的女孩送入大学”,张桂梅当初立下的铿锵誓言正在实现,她是“燃灯者”,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向时代楷模致敬!
以上内容就是一秘为您提供的3篇《张桂梅先进事迹1000字》,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感动中国张桂梅先进事迹通用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35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280位用户喜欢。
张桂梅是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大女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兴滇人才奖等40多个荣誉称号的获得者,百名孩子口中的妈妈,山区女孩子的`一线曙光,她以忘我的精神在华坪教育战线上辛勤奉献22年,用心血和汗水为华坪教育谱写着新篇章。她就是张桂梅。
一、全新办学模式创办免费的女子高中
2008年9月1日,在张桂梅老师的倡导下,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会各界捐助下,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开学了。女子高中是全国第一家全免费的高中,是践行教育公平的改革先遣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一切费用,同时也在党和老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开学那天,一些家长放声哭起来,激动地喊出了:“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全社会好心人!”
在女高建校10年中,张桂梅老师先后失去了三位亲人,但每一次,都没能回去看一眼。但即便如此,在募捐中,她还是会遭到一些不解。甚至有次被人放狗出来追咬。小脑萎缩的她本来就不能很好的保持平衡,自然跑不过恶狗。一番撕咬后,看着被狗撕破的裤腿和流血的脚,想着自己的委屈,她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还有一次,在人群中募捐,被以为是骗子,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把口水吐到脸上。张桂梅为了心中那份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默默承受着。
二、不忘教育初心用生命办学
办校10年来,3650个日夜身患重症、满身药味、满脸浮肿的张桂梅住在女子高中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陪伴学生学习。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托着疲惫的身躯咬牙坚持到晚上12点30分才睡,周而复始,常年如此。
办校10年来,张桂梅每年春节一直坚持家访,亲自走访了1527名学生的家庭,没有在账上报过一分钱。学生来自丽江市四个县的各大山头,家访行程十万多公里。不管山路多么艰险,她从未退缩。车子到不了,便步行;步行走不稳,爬也要爬到。每次家访回来,她都要重病一次。张桂梅用柔弱的身躯扛过了病痛带来的巨大的痛苦,用共产党人的信念,支撑着走进每个孩子的家。
10年来,张桂梅老师为了女子高中,一直孜孜不倦的前行。用生命陪伴着女高的孩子,忘记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忘记了别人诸多不解、非议和委屈,忘记了头顶上的一长串殊荣,忘记了折磨她的病痛和不幸,忘记了年龄和生死,以忘我的精神投入到党的教育事业的实现中。她坚信就是要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要让他们的孩子和所有孩子一样,享受教育的公平,享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与温暖;学校就是要培养能回报社会、真正具有共产主义理想、能把自己从社会上得到的帮助再传递下去的学生。她曾经这样说过:“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三、打破常规改革创新以信仰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女子高中靠什么走到了今天,刚开始的女子高中没有宿舍,没有食堂、厕所,没有围墙。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住在教室里,食堂、厕所和邻近的学校共用。困难可想而知,经常老师和学生哭成一片,教师辞职、学生不读是常有的事。这时,在张桂梅那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的影响下党支部率先打破传常规,以党建统领校建,开创了“五个一”党性常规活动,“五个一”即“全体党员一律佩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唱一支革命经典歌曲”、“党员每周一次理论学习”、“组织党员每周观看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并写观后感交流”。
张桂梅之所以为党的教育事业、为人民的教育事业锲而不舍、坚定不移、无私奉献,就是因为她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虽病魔缠身,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却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党的教育事业放在心上。她把所有捐给她治病的钱和奖金、工资,共70多万元全部捐献出来修建乡村校舍她说:“是党为她指引了一条光明的人生路,是党为她铺满了鲜花盛开的路,她所做的算不了什么,她就是要以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全部。”
目前,以张桂梅老师为首的女子高中,从2008年以来走过了十个春秋,女子高中这个贫困山区女孩实现梦想的大家庭容纳了1527名成员,高考成绩始终保持全市第一名。从女子高中毕业的八届学生没有一个辜负家乡父老的期望,没有辜负学校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全部进入大学的殿堂,实现了走出大山,飞越大山的梦想。张桂梅曾说过“人要有一种不倒的精神,一种忘我的精神、一种自信的精神,雨水冲不倒,大风刮不倒,只有我们坚持着,觉得自己能行,就不会倒,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创造”。如今张桂梅让人熟知的不再仅仅是儿童之家的“张妈妈”了,更多的,她是山里女孩的“老师妈妈”,她创办的女子高中,免费为山里女孩提供教育,如今学校已真正成为山里女孩的“梦工场”、最贴心的“家”和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一做爱心之桥。
最美教师张桂梅先进事迹范文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01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27位用户喜欢。
择一事终一生,爱一行专一行。1998年4月,张桂梅在华坪县民族中学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她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用常人吃不了的苦创造了山区教育奇迹,用红色基因为女高师生注入精神力量,用不怕掉一层皮的付出让山区孩子凤凰涅槃!
无论时代怎么变,优良传统没有变。“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丢,在学生心中埋下红色教育的种子很重要。”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这是张桂梅的育人理念,也是女高的育人特色。
一走进女高操场,远远地就会被“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12个巨幅红字锁住目光,这是张桂梅办教育的“魂”和“锚”。建校10多年来,学校坚持“五个一”教育:党员一律戴党徽上班,每周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每周组织一次理论学习,每周合唱一支革命歌曲,每周观看一次红色影片。红色文化教育,早已渗入师生言行举止和精神风貌,成为女高的一道风景线。红色文化教育,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激发起巨大精神动力。
无论学校怎么变,教师天职没有变。女高的巨变,是我国山区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经过张桂梅和其他老师的不断努力,女高在办学思想、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师资队伍、基础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在校学生一天比一天多,高考成绩一年比一年好。这些年,尽管学校发展快了、工作岗位变了、个人名气大了,但张桂梅始终牢记并践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在她看来,唯分数并不是山区教育的出路,必须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
张桂梅不仅是教书匠,更是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她把育德放在第一位,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塑造女孩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气质和品格。成就一个学生,扶起一个家庭,造福整个社会。女高毕业生,很多人选择医生、教师、警察等相关专业和职业,在求学、工作过程中积极参与公益、扶贫项目,主动投身偏远艰苦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张桂梅倍感欣慰,心里想的是:“事业后继有人了!”
无论岁月怎么变,奋斗精神没有变。为了学生的一切,老师苦教,全校教职工苦干。在40多年的执教经历中,张桂梅与疾病斗,说“我就看老天能把我领走不”,“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休止的看病上”;与贫困斗,探索教育扶贫,把绝望变成希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她就是这么一个人,没人不打心眼里佩服。
奋斗精神,在女高延续着,雨水冲不倒,大风刮不倒。张桂梅有一段令人肃然起敬的独白:“有人说我爱岗敬业,有人说我疯了,也有人说我为了荣誉,也有人不理解。一个人浑身有病却不死,比正常人还苦得起,男老师被我拖垮,女老师累得哭,两个单位来回跑,我没倒下,有种精神支撑着我,说到底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里不愧。”她寄望她的学生们刻在心上的誓词是:“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样的自信心,不仅生动诠释了张桂梅的奋斗精神,更激励学生们志存高远,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张桂梅简短事迹素材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6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63位用户喜欢。
最近,我校号召全党员老师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掀起了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热潮。
张桂梅同志先进典型的事迹在感动着我们,鼓舞着我们,她的崇高情怀、奉献精神、工作作风和优秀品德就像那金灿灿的党旗一样熠熠生辉,她用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在党旗面前宣誓时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的庄重。她不受外界影响,爱岗尽业,无私奉献,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张桂梅同志作为一名教育工,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她以优异的成果圆满完成了云南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业的同时,靠着对教育事业的宠爱,她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阅历和教学方法,细心争辩,主动探究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进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展素养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果突出,在教育同行中享有盛誉,这是她多年来宠爱学习、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的.结果。我要以以张桂梅同志为典范,学习她无私奉献,不懈追求,艰辛奋斗的精神,树立巩固的群众意识,坚持不懈地无私奉献,以火炉般的工作热忱赢得群众认可,树立清廉正直、淡泊名利的观念,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老师。
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学习资料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7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07位用户喜欢。
尊敬的张桂梅老师:
您好!您有很多的称呼:张桂梅同志、张桂梅校长、张桂梅妈妈……您是人民心中的张桂梅同志,是学生家长心中的张桂梅校长,是学校孩子们眼中的张桂梅妈妈。而我最想称呼您的是:张桂梅老师。您不仅仅是学生们的老师,也是我们所有人的老师。您用您的一生教会了孩子们知识,也用一生教会了我们做人的价值和追求。
您是一盏明灯,照亮乡村女孩的梦想。建校13载,步行12万余公里,教出1800多名大学生。这一串串数字是您用您的时间、您的脚步、您的心血筑就的榜样一生。疾病压得垮的是您的身体,压不垮的是您一心想要山区的孩子们走出的信念。困难挡住的是您解决孩子们需求和问题的速度,挡不住的是您一往无前、绝不退缩的脚步。命运变不了的是起点,变得了的是终点。您说,“一个受教育的女性,能够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改变三代人的命运”。因为您,偏远山区的家长有了送孩子上学的意识,学生们有了上学的希望;因为您,毫无基础的学生低分进、高分出,华坪女高创造出了教育奇迹;因为您,贫困家庭的女生摆脱了大山女孩的命运,改变了人生轨迹。您像是一盏明灯,燃烧自己,为贫困山区的孩子照亮梦想前进的方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您奋斗一生的真实写照。
您是一面旗帜,成为全体教师的榜样。参加工作30多年来,您一直站在三尺讲台,将自己的每一天都用在为学生服务上。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在扎根贫困地区,为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全身心投入。您对自己百般节俭,把每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却对学生无比大方,帮学生交学费、带学生去看病、给学生添置衣服。您没有自己的子女,却是很多孩子口中的“妈妈”,您把母亲般的关爱全都献给了学生,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精心培养、细心引导、全心照顾,您让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您说,“我人生的价值在于改变了一代人,不管有多少数量,只要他们过得比我好,我就满足了!”您凭借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经验,积极探索适合贫困山区孩子的教学方法。您以自身为千万教师树立了学习榜样,立足岗位、教书育人、开拓进取,为国家培养一批批国之栋梁。
您是一杆标杆,树立共产党员的模范。5千元、7千元、3万元、30万元……县委给您的置装费您给学校买了电脑、获得的奖金您捐给了灾区、劳模奖金您一次性交了党费、兴滇人才奖您捐给了贫困小学。治病的钱您捐了,获得的荣誉奖章证书您捐了,甚至丧葬费您都想提前预支捐了。您把您所有的一切都献给了大山里的孩子,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党和人民。您用您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追求,始终为党和人民奋斗。您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您以党建统领教学、革命传统立校、红色文化育人,将爱国情怀、红色基因、革命精神融入教学和学生心中。您用您的一言一行,用您的亲身实践,坚守着崇高的政治信仰,践行着最初的入党誓言,担负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树立了共产党员的标杆。
张老师,您用您的实际行动承担人民教师的责任使命,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您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我们将以您为标杆,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基层工作中守信仰、葆初心、强本领,切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命。
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老师的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74位用户喜欢。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出生,辽宁岫岩人,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
心系山区,不忘教育初心。从2001年3月起,张桂梅一边在华坪县民族中学当老师,一边义务当政府新建的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民族中学里不仅女生很少,有的还会时不时从课堂上“消失”,经过多次家访,她终于找到了女孩从课堂上“消失”的原因:“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很多女孩上到中学,就因为经济负担而辍学”,她们中的不少人早早被定下了婚姻,或是在家务农,或是外出务工。于是,张建梅萌生了“建一所免费的女子学校”的想法,于是她开始筹备为这些孩子建一所在校学习期间免除一切费用的女子高中,让这些贫困家庭的女孩有一个继续深造的机会。
心系女中,牢记教育使命。2008年,在张建梅的努力下,在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建成。办学12年来,张建梅走过长达11万公里的家访,翻过的大山更是不计其数,白天她是校长、晚上她是保安,长时间的.高强度劳作,使得张桂梅的身体每况愈下,肺气肿、小脑萎缩等/16种疾病纷纷缠上了她,可张桂梅依旧坚守岗位。在2019年的高考中,全校118名毕业生的一本上线率高达40.67%,位居丽江市所有高中排行榜的首位,在12年间先后让1600多名来自大山的女孩走出大山、圆梦大学。
没有家庭、无车无房、一身病痛……张桂梅用“蜡炬成灰泪始干”般的执念,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我们要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岗位职责,果敢应对挑战、善于攻坚克难,自觉在党的领导下埋头苦干实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