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先进事迹

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5-15 21:00:02 查看人数:39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 779字 7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176人
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范文 2309字 26段 8分钟 13分钟 18分钟 257人
外国著名科学家的先进事迹 540字 3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28人
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范文 535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213人
关于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 623字 8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48人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322字 3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215人
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范文 562字 4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71人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451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22人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332字 3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132人
外国著名科学家的先进事迹 491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55人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353字 4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119人
关于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 444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49人
外国著名科学家的先进事迹 754字 3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121人
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 271字 4段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123人
外国著名科学家的先进事迹 738字 7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53人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562字 5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78人

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79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76位用户喜欢。

灯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发明。19世纪前,人们用油灯、蜡烛等来照明,这虽已冲破黑夜,但是仍未能把人类从黑夜的限制中彻底解放出来。只有发电机的诞生,才使人类能用各色各样的电灯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变为白昼,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赢得更多时间为社会创造财富。

真正发明电灯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他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卖报度日。爱迪生是个异常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发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与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唯独白金丝性能量好,但是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1879年除夕,爱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

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续几天试验,发明炭丝作灯丝后,他又接连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最后又选用竹丝,通过高温密闭炉烧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丝,装到灯泡里,再次提高了灯泡的真空度,电灯竟可连续点亮1200个小时。电灯的发明,曾使煤气股票3天内猛跌百分之十二。

继爱迪生之后,1909年,美国柯进而奇发明了用钨丝代替炭丝,使电灯效率猛增。从此,电灯跃上新台阶,日光灯、碘钨灯等形形色色的灯如雨后春笋般登上照明舞台。

灯使黑暗化为光明,使大千世界变得更光彩夺目,绚丽多姿。

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范文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309个字,有2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8分钟,有257位用户喜欢。

穿着随意、说话随心、做事率性、洒脱率真、活泼快乐的颜宁,很难让人把她与“清华大学教授”、“国际青年科学家”这些字眼联系到一起。

2007年10月,不满30岁的她被聘为清华大学的教授、博导。2012年1月,她从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760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成为28位霍华德·休斯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奖得主之一。

走上科学之路

走上科学之路,对颜宁来说多少有点阴差阳错:上高中时文理兼好的她更喜欢文科,文理分班时她选了文科。但她的班主任关仪老师认为,成绩全年级第一的学生当然要学“数理化”,就把她拉到理科。

在清华,她度过了最为丰富多彩的4年:担任过生物系学生会主席,组织过许多课外活动,学国标舞、打乒乓球、学游泳……同时还要保持课业的优秀,忙得不亦乐乎。

决定颜宁未来人生道路的,是从2000年8月起,她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7年留学生涯开始的。

“普林斯顿真是太美了!”颜宁说,“那里保留了大片的森林,还有一条运河。秋日的黄昏凭窗望去,周围是红色、金色、紫色的树,夕阳下的湖面波光闪闪,成群的`野鸭在暮色中飞翔……”

除了自然之美,颜宁更领略了科学之美。“给我们上课的大都是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他们能把每个科学发现讲得像历史故事一样引人入胜,会让你觉得:哇!原来生物科学这么好玩!”

让颜宁难以忘怀的,还有普林斯顿大学的一对教授夫妇,他们都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丈夫还是1995年的诺贝尔奖得主。

“我是个夜猫子,很多时候晚上11点了,还能看见他们夫妇在各自的实验室里观察显微镜下的果蝇,那种淡定从容、简单执著让人感动。我觉得自己将来就是要这个样子,很简单地做自己喜欢的研究。”颜宁说。

在3个实验室轮转一年之后,颜宁到施一公的实验室做博士论文,先是从事抗肿瘤方面的研究;2005年继续做博士后,转而从事膜蛋白研究。“一公常常说:‘不要整天想着柴米油盐,只要你现在努力做到最好,未来的路就会越走越宽,根本不用为找工作发愁。’实验上遇到苦恼,和他谈过之后,我就会觉得自己好像很行,肯定能成功。最后还真的没有失败。”颜宁说。

在施一公的指导下,颜宁做得顺风顺水。2004年12月,她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并获得2005年度《科学》杂志和通用电气医疗评选的北美地区“青年科学家奖”;2006年10月,她带着师弟师妹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做出了实验室的第一个膜蛋白结构。

探寻膜蛋白的生理奥秘

2007年10月,受清华大学医学院创办者赵南明教授之邀,结束博士后研究的颜宁回到母校,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带领几名本科生和低年级博士生,向膜蛋白这个充满挑战的前沿领域进发。

“刚开始建实验室的时候,我都快疯掉了。”颜宁笑着说。那时候真是“白手起家”:安装实验台、订购仪器试剂、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其曲折之多、进展之慢,让急性子的她抓狂。她说:“大约有半年的时间我都异常焦虑,后来一切步入正轨后,就顺畅多了,感觉在国内做实验跟国外没什么区别。”

自2007年至今,颜宁的实验室或独立或合作,在《自然》《科学》《细胞》3大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篇,解析了5个新型的膜蛋白结构,初步揭示了它们的功能机理,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其速度之快、水平之高,令国内外同行刮目相看。2009年,她与施一公实验室合作,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阐述了甲酸盐转运蛋白的三维结构,发现了类似水通道的膜蛋白存在形式。

同年,她在《自然》子刊上发表了关于植物激素脱落酸受体PYL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机制的论文。这一发现与同年欧美、日本的同行研究成果一起,入选《科学》杂志评选的“2009年科学十大进展”。

2010年和2011年,颜宁领导的科研小组在《自然》发表两篇论文,分别揭示岩藻糖和尿嘧啶两种营养物质的转运蛋白的晶体结构,为质子共转运蛋白的结构和机理研究做出了重要突破。

2012年1月,颜宁与施一公、美国普渡大学朱健康教授合作,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揭示了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蛋白(TALE)特异识别DNA的分子机理。

“这一发现让人非常激动!”颜宁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之前我们一直在做非常基础层面的研究,距离实际应用比较远,但这次的发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0年8月,清华大学聘请国际同行对其生物医学研究方向进行评估,年轻教授颜宁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无论以哪个标准衡量,她已位居世界最优秀的年轻结构生物学家之列。未来5年到10年,她将是杰出青年女性科学家的榜样。”

颜宁说,每天除了回家吃饭、睡觉,她差不多有14个小时“宅”在实验室里,到了紧张的攻坚阶段,干脆不分昼夜连轴转,“宅”在实验室里不出来。

“别人老问我苦不苦,其实只要是你着迷的事情,怎么会觉得苦?”她说,“所谓苦,就是不得已做你不想做的事。别人可能会觉得做实验、写论文很枯燥,但我自己乐在其中。就像有些人打游戏上瘾似的,着迷嘛。”

在颜宁看来,做科研跟艺术创作一样,是很美妙、很激动人心的事:“当你把细胞里那些只有几到几十纳米大小的蛋白质分子解析出其原子分辨率的结构、在电脑上放大几亿倍之后,清清楚楚地看到这些美丽的构造如何行使复杂的功能时,你总忍不住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很多时候,它的精妙设计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而你是世界上第一个揭示出这些大自然奥秘的人,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难以言喻的。”

让颜宁着迷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做科研时的简单、轻松、自由,她说:“做科研会让人身心都很轻松,喜怒哀乐都变得特别简单。在实验室里我很轻松,不用去想任何其他的东西。我会感觉到,这个世界就是我的,没有其他任何限制,就看人的思维有多广阔,能走到哪个地方。总之,是一种挺美好的感觉。”

至于未来的奋斗目标,她的答案是:“现在我正带领实验室成员,研究与人类健康有更密切关系的哺乳动物膜蛋白。虽然做真核膜蛋白,技术上的难度更大,很有挑战性,但是对于疾病研究、制药等有更直接的帮助……这几年我基本上是与国际同行赛跑。什么时候我能自己开辟一个新领域,不跟人‘撞车’了,就说明我真的是独树一帜、遥遥领先了。”

外国著名科学家的先进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0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28位用户喜欢。

早在1834年,爱尔兰人詹姆斯查默斯就设计过邮票,但人们通常认为邮票的发明人是英国人罗兰希尔。1840年的一天,邮政大臣罗兰希尔爵士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忽然听见有人争吵。他走上前去,原来是一个送信的人与一名乡下少女为邮费在争论。信差告诉希尔,说他走了许多路,为这位少女送来了信,但这们少女看了信封一眼后就把信退还给了他,并说:“我没有钱收信。”希尔觉得其中必有缘由,就替少女付了钱,送走了信差。少女十分感激,她对希尔说:“我未婚夫外出做工了,这信是他写来的。我家很穷,付不起邮费,在他离家前我们就约定好,如果他一切顺利,就在寄给我的信封上画两个圆圈,表示他一切平安。”

当时的邮资是由收信人支付的。张村少女的话以及她的行动使罗兰希尔陷入沉思。经过认真思考,他向英国政府建议:废除邮件与邮资已付的票据分家的邮寄操作方式,发行一种邮票,由发信人出钱购买,并将邮票贴在信封上,作为邮资已付的凭据。英国政府采纳了希尔爵士的建议。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了首批邮票。这批邮票有两种,一种是印有英国女王头像,面值一便士的“黑便士”,另一种是面值为两便士的 “蓝便士”。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邮票。

希尔爵士没有直接设计这种邮票,但这种邮票的邮政动作方式的构想出自希尔,所以人们认为邮票是罗兰希尔发明的,称他为“邮票之父”。

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范文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5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13位用户喜欢。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声雷响,雨点就倾泻下来了。

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来是光溜溜的,突然怒发冲冠,那些细纤维一根一根都直竖起来了。他高兴地喊道:“天电引来了!”他一边嘱咐儿子小心,一边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绳上的那把铜钥匙。突然他象被谁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浑身发麻。他顾不得疼痛,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将带来的莱顿瓶接在铜钥匙上。这莱顿瓶里果然有了电,而且还放出了电火花,原来天电和地电是一个样子!他和儿子如获至宝似地将莱顿瓶抱回了家。

这捕获天电的人就是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独立宣言》的发起人之一,是美国第一任驻外大使。

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写了一篇《论闪电和电气的相同》的论文,阐述了雷电的本质,还提出了制造避雷针的设想,使建筑物免遭雷击。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一下子风靡一时,传到英国、法国、德国、传遍欧洲和美洲。

关于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3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1832年10月1日,一艘名叫“萨丽号”的邮船,满载旅客,从法国北部的勒阿弗尔港驶向纽约。

“萨丽号”邮船缓缓驶出英吉利海峡,进入浩瀚的大西洋。途中,船受到风暴的袭击,在波峰浪谷中颠簸。许多人晕船,乘坐这艘船的美国着名画家莫尔斯也觉得浑身不舒服。

“遇到风暴,有什么办法使船不受到影响?”莫尔斯与船长聊了起来。

“毫无办法!”船长说,“这只能听天由命了。我给你讲一件事。那是1498年,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组织了一支有6条船、300人的大船队直奔赤道,准备去寻找黄金遍地的乐土。可是,途中由于天气太热,船上的食物全部霉烂了。这对于远航的船员来说,是十分可怕的。哥伦布对这束手无策,只好抱着侥幸的心理,写了一封求援信,塞进密封的椰壳里,然后将它投人大海。他指望海水能把这封信送到西班牙。但是,当哥伦布历经千难万险,返回西班牙时,才知道国内并没有收到那封求援信。连大智大勇的哥伦布对大自然的肆虐都无可奈何,我又能怎么样呢?”

“的确,在这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一艘船、一个人实在太渺小了。”莫尔斯望着茫茫的大海,心中发出这样的感慨。

就在这次旅途中,莫尔斯结识了杰克逊。杰克逊是波士顿城的一位医生,也是一位电学博士。此次他是在巴黎出席了电学研讨会之后回国的。闲聊中,杰克逊把话题转到电磁感应现象上。

“什么叫电磁感应?”莫尔斯好奇地问。

于是,健谈的杰克逊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电磁感应现象。说着,杰克逊从旅行袋中取出一块马蹄形的铁块以及电池等。他解释道:“这就叫电磁铁。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它没有磁性;通电后,它就有了磁性。”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22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15位用户喜欢。

在三年困难时期。钱学森的日子也很难过。但里面有一件事情让人特别吃惊,在三年困难时期,他写了两本书,获得了3000块钱的稿酬。这是一个巨大的金额,当时钱学森的工资是一个月300块钱,相当于他十个月的工资。对大部分中国人来讲,也许是十年收入。在70年代,在江南最富裕的农村,全家一年的收入可能也就200多块钱。

时光流转。如果在现在要出版这样的两本书。我猜测,钱学森需要自己拿出3万块钱或者甚至30万块钱才能出版。这意味着什么?

是知识不值钱了吗?不,也许是相反。因为,原来的话,有知识的人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有名也有利。但现在,有知识的人,他就不是很愿意分享,因为既没有名,也没有利。普通人要获得知识的难度就更大,代价也更大。从社会的总成本来看,有效知识将变得更为昂贵。

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范文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71位用户喜欢。

雷达是一种神奇的电学器具,它由电磁波往返时间,测得阻波物的距离。假如你问雷达是谁发明的?在芬克的雷达机械中说,“雷达的发明,不能专归于某一位科学家,乃是许多无线电学工程师努力研究,加以调准而成。”在战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由五百位科学家和工程师致力于雷达的研究。

希奇得很,在自然界中,你找得到神为某种动物所豫备的雷达。在一九四七年一月号的英国奋勉杂志上,有个科学家发表了一篇很搞笑的文本,给我们解释蝙蝠在黑暗中如何指导自己飞行,不论如何黑暗,如何狭窄的地方,绝不碰壁,这是什么原因?它怎样明白前面有无障碍呢?

关于这事有两位美国生物学家格利芬和迦朗包在一九四○年已经证明,蝙蝠能够避免碰撞,是藉一种天然雷达,但是是声波代替电磁波,在原理方面完全相仿。从蝙蝠口中发出一种频率极高的声波,超过人类听觉范围以外,二位科学家藉着一种特制的电力设备,在蝙蝠飞行时,将它所发的高频率声波记录出来。

这种声波碰到墙上,必然折回,它的耳膜就能分辨障碍物的距离远近,而向适宜方向飞去。蝙蝠传输声波也像雷达一样,都是相距极短的时间而且极有规则,并且每只蝙蝠,有其固有的频率,这样蝙蝠可分清自己的声音,不至发生扰乱。因这缘故,蝙蝠飞行之时,常是张口,假如你将它口紧闭,它便失去指挥作用,假如堵上它的耳朵,便要撞到墙上,无法飞行。这个搞笑的实验,道破了它的秘密。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22位用户喜欢。

钱学森除了当五院的院长之外,还在中科院力学所当所长。反右期间,群众给他提意见。里面一条说他傲慢,有臭架子,只跟中科院的副院长张劲夫等人关系好。对所里的党支部领导班子不尊重,不征求意见,跟群众脱离。现在看到这些指控会觉得比较荒谬。

不过钱学森还是很重视这些意见,他后来不论当哪个官职,跟普通群众关系都特别好,还以此来教育身边的人。看来牛人就是不一样。

还有一件事。钱学森的大学同学徐樟本在清华大学当教授,被打成了右派。徐樟本的夫人写信给钱学森诉苦,钱学森附了一封信。里面提了几点意见。第一,让她跟身边的工会直接反映情况,说自己的困难。第二,虽然他们的收入下降了,但是,周围很多人拿这点收入也是能生活的,让她跟周边的人学习。第三,让她跟徐樟本划清界限,徐樟本后来坐了20年的牢。第四。他附了40块钱,他说他第一个月给40块钱。第二个月给30块钱,第三个月给20块钱,他说经过这三个月,他们应该能适应新的生活了,他就不再给帮助了。

这件事的做派倒是让我想起了钱钟书。感觉这两人差不多,有一定底线又世事洞明,在任何时代都能混得好。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2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32位用户喜欢。

在上世纪80年代,钱学森主动请辞职务,说他年纪已经大了,没有足够的精力来抓工作,应该让年轻人上。中央把他的行政职务给停了,让他专心致志搞研究。这件事很有意思,大概没有了行政职务,钱学森开始潜心研究特异功能之类的事情。不过,我并没有觉得钱学森很荒谬。

上次我看到一本书,里面讲到了巫术与科学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错误的一般就是成为巫术,正确的就成为科学。科学是在巫术之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钱学森对特异功能的兴趣,牛顿对神学的兴趣并不单纯是我们所想像的那么荒谬,可笑,这其实还是人类的进一步的对未知的探索。

事实上,普通人对于科学的态度并不是像他们自己想象的那么具有科学的素养。说不定,他只是记住了这些科学知识,而并没有真正的寻根问底,只是一种类似宗教的一种信仰而已。

外国著名科学家的先进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91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55位用户喜欢。

没有人确切地知道玻璃是在何时、何地首先被制造出来的。公元前2600年左右,它出现于美索不达米亚(现今伊拉克)或埃及的早期文明中心地之一。

玻璃是由沙子,石灰石和碳酸钠和混合物制作出来的的,虽然我们通常认为玻璃是一种清澈明净的物质,但古代的玻璃却不是透明的。它带有点颜色,因为混合物原料中有杂质,不过这些颜色通常是非常美丽的。

古代埃及人是十分出色的制造玻璃小瓶和装饰品的艺术家,而且他们经常制造出一层一层不同的颜色,出自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70年-公元前1320年)的埃及玻璃瓶仍然得以保存下来。

下图:这个19世纪的雕刻展示了埃及的玻璃吹制工人劳作时的情景。画面前景的工人正在完成一件大的玻璃容器,左边的工人正开始吹制一小团半流质状的玻璃,右边的那个工人正在给炉中的玻璃加热。

吹制玻璃器皿,或者说拿一团呈半流质状的热熔化玻璃,把气吹进去来制成一个中空的容器,这是后来的发明。第一批玻璃吹制工人大概出现在公元前1世纪的叙利亚。

玻璃窗甚至是一项更晚一些的发明。它们最初也是用吹气来制造的。大容器被吹制出来,经弄平后就成为一片玻璃。公元100年左右开始出现这种明亮的玻璃,但在1000多年里这种玻璃一直被当作一种昂贵的奢侈品。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5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19位用户喜欢。

1958年,为了培养更多的高级人才,中科院创办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的院系是跟中科院的研究所相对应的,钱学森在力学所当所长,所以他在中科大力学系当系主任,一共当了有20年左右。

大家都知道的是钱学森教学特别的严格。有一次考试是开卷考试。一共两道题目,第一道是基础题,第二题是计算题。从上午八点钟开始,考到了晚上。结果是95%的人不及格,这件事大家都知道。

不太知道的还有个后续,钱学森对这个结果特别不满意。钱学森认为他们的数理基础不合格,又给他们延了半年才毕业。在这半年时间里,他们又学习了数学、物理、力学。有人回忆说,在这半年里,他们多做了3000多道数学题,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现在,这是很难想象的。一个系主任就可以让学生晚毕业半年。这大概也是精英教育的一种体现方式吧。现在的大学教育只能算是流水线作业。

关于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4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49位用户喜欢。

彭奈迪脱斯是法国著名的化学家,一次偶然的机会触发了他的灵感,使他研究制成了“安全玻璃”。

那是1907年的事,一天,彭奈迪脱斯正在实验室里整理仪器,不小心将一只玻璃瓶子打翻在地。这下可完了!实验室的地面是用石块铺的,玻璃瓶子摔下去还不破裂成碎片吗?然而,出乎意外的是,瓶子并没有裂成碎片,只是出现了一些裂痕,他随手又拿出一只洗净的瓶子,轻轻地向地上摔去。这次,玻璃瓶子却被摔得粉碎。两只瓶子的情况为何如此不同呢?彭奈迪脱斯一时难以找到答案。

时隔数天,报上注销了一起车祸,横飞的玻璃碎片击伤了乘客,使彭奈迪脱斯深感痛心。他不由得联想起那只破而不碎的瓶子,决心搞个水落石出。他重新找到那只瓶子,仔细观察,原来那是一只盛过某种药水的瓶子,药水蒸发后在瓶的内表面结下了一层坚韧透明的薄膜,看来,正是这层薄膜对瓶子起着保护作用。

“偶然”的发现促使他进一步研究玻璃涂膜,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找到了一种附着力强、透明度好的合适涂料。后来,他又用涂料将两层玻璃粘合在一起,发现其防止破碎的性能更好。这样,“安全玻璃”终于诞生了。

外国著名科学家的先进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54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21位用户喜欢。

1835 年,20岁的乔治·布尔开办了一所私人授课学校。为了给学生们开设必要的数学课程,他兴趣浓厚地读起了当时一些介绍数学知识的教科书。不久,他就感到惊讶,这些东西就是这数学吗?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于是,这位只受过初步数学的青年自学了艰深的《天体力学》和很抽象的《分析力学》。由于他对代数关系的对称和美有很强的感觉,在孤独的研究中,他首先发现了不变量,并把这一成果写成论文发表。这篇高质量的论文发表后,布尔仍然留在小学教书, 是他开始和许多第一流的英国数学家交往或通信,其中有数学家、逻辑学家德·摩根。

摩根在19世纪前半叶卷入了一场著名的争论,布尔知道摩根是对的,于是在 1848年出版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来为朋友辩护。这本书是他6年后更伟大的东西的预告,它一问世,立即激起了摩根的赞扬,肯定他开辟了新的、棘手的研究科目。布尔此时已经在研究逻辑代数,即布尔代数。他把逻辑简化成极为容易和简单的一种代数。在这种代数中,适当的材料上的“推理”,成了公式的初等运算的事情,这些公式比过去在中学代数第二年级课程中所运用的大多数公式要简单得多。这样,就使逻辑本身受数学的支配。为了使自己的研究工作趋于完善,布尔在此后 6年的漫长时间里,又付出了不同寻常的努力。

1854年,他发表了《思维规律》这部杰作,当时他已39岁,布尔代数问世了,数学史上树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几乎像所有的新生一样,布尔代数发明后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欧洲大陆著名的数学家蔑视地称它为没有数学意义的,哲学上稀奇古怪的东西,他们怀疑英伦岛国的数学家能在数学上做出独特贡献。布尔在他的杰作出版后不久就去世了。20世纪初,罗素在《数学原理》中认为,:纯数学是布尔在一部他称之为《思维规律》的著作中发现的。”此说一出,立刻引起世人对布尔代数的注意。今天,布尔发明的逻辑代数已经发展成为纯数学的一个主要分支。

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7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23位用户喜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想当医生,有的人想当教师,有的人想当军人,而我,想当一名科学家。

有一次,我爸爸开车出了事故,车上的爷爷也受伤了,于是连忙送往医院。爷爷躺在病床上,扎着针,一动不动。看不见笑容,也没了潇洒。过了不久,爷爷离开了我们。从那时起,我就想研究一种长生不老的药水。

如果做了科学家,我要研究出这种长生不老的药水,让所有人活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不再会像我爷爷一样,因为生病而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

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要好好学习科研知识,用小白鼠或其他小动物做实验,实验成功后,免费送给所有人,让人们都能健康地活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

外国著名科学家的先进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38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53位用户喜欢。

在法国留学期间,钱三强在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的研究工作。这期间,钱三强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中做出了很多成就。

首先,他与约里奥·居里合作,用中子打击铀和钍得到放射性的镧同位素,从它们的β射线能谱证明它们是同一种同位素。这对解释当时发现不久的核裂变现象是有力的支持。

他还首次从理论和实验上确定了 50000电子伏特以下的中低能电子的射程与能量的关系。并且与布依西爱和巴什莱合作,首次测出了镤的α射线的精细结构,并与电子内转换的γ谱线符合得很好。

他最大的成就是与妻子何泽慧、两个法国研究生沙士戴勒和微聂隆合作,发现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这个发现使他们异常兴奋,但他们并没有立即发表,因为当时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原子核分裂只有二分裂的可能。钱三强根据实验继续分析研究,最终得出了能量与角分布等的关系,对三分裂现象从实验与理论两方面作出了全面的论述。

经过十几年的考验,这一发现已得到公认,尤其是到50年代获得新的实验手段后,从第二裂片的同位素质量谱、射程、发射角度等都说明他的解释与实验证据以及电子计算机计算结果相符合。这一发现被人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第一个重要成果。

在钱三强要返回祖国时,约里奥·居里夫妇送给他一份鉴定书,上面写着:十年期间,在那些到我们实验室来由我们指导工作的同代人中,钱三强最优秀,我们这样说,并不言过其实。

钱三强回国后培养了一批从事研究原子核科学的人才,并且建立起中国研究原子核科学的基地。从1955年起,他参加了原子能事业的建立和组织工作,将近代物理研究所改良为原子能研究所,领导并促进了这一事业的发展以及有关科技工作的开展,对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建设、计划和学术领导都作出了贡献。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78位用户喜欢。

当我们学习完《钱学森》这一课,你们一定对他背后的故事非常感兴趣吧,那如果你想了解呢,就快来读一读我写的作文吧,一定会让你对钱学森刮目相看的!

先让我介绍一下他吧。他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钱学森的回国路那是十分砍坷,他知道祖国遇难后,准备回中国,而这个决定引起美国有关方面的恐慌。他们认为:钱学森的专业技术如果带回去,中国的科学技术将高速度前进。钱学森的回国计划受到严重的阻挠。美国官方“文件”通知他,不准他离开美国。本来,他的行李已经装上了驳船,准备由水路运回祖国。可美国海关硬说他准备带回国的书籍和笔记本中藏有重要机密,诬蔑钱学森是“间谍”。其实,这些书籍和笔记本,一部分是公开的教科书,其余都是钱学森自己的学术研究记录。看到这里我不由得为钱学森感到不公平,但噩梦并没有结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几天之后,钱学森突然被逮捕,关押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受到无休止的折磨。看守人员每天晚上隔10分钟进室内开一次电灯,使他根本无法入睡。后来还好有周恩来总理,钱学森才回到了祖国 。

后来钱学森潜心研究导弹技术,终于使中国的导弹技术直线升高。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你们对钱学森的了解是不是多一些了呢,如果还想在了解不妨上网看一看哦!

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16篇范文)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声雷响,雨点就倾泻下来了。只见老者大声喊道:“威廉,站到那边的草房里去,拉紧风筝线。”这时,闪电一道亮过一道,雷鸣一声高过一声。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顺着儿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见那拉紧的麻绳,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著名科学家信息

  • 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16篇范文)
  • 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16篇范文)39人关注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国费城郊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在一块宽阔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兴致勃勃地在那里放风筝。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划了一个“之”字,接着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