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先进事迹

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5-22 16:20:02 查看人数:85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 408字 8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69人
王进喜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525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30人
“铁人”王进喜个人先进事迹 894字 8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76人
“铁人”王进喜个人先进事迹 1072字 11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108人
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 4503字 13段 16分钟 25分钟 35分钟 117人
“铁人”王进喜个人先进事迹 700字 7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20人
王进喜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1139字 6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267人
“铁人”王进喜个人先进事迹 477字 2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23人
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 949字 6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91人
王进喜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641字 3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13人
“铁人”王进喜个人先进事迹 1599字 6段 6分钟 9分钟 13分钟 165人
“铁人”王进喜个人先进事迹 1174字 12段 4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83人
王进喜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619字 7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04人
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 1340字 10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118人
王进喜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552字 3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45人
王进喜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1486字 7段 5分钟 9分钟 12分钟 241人

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08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69位用户喜欢。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到大庆,组织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称为“铁人”。同年4月11日、4月29日,会战指挥部先后两次号召全体会战职工向铁人王进喜学习。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1970年11月15日),出生于中华民国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春,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先后任司钻、队长等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9月,王进喜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劳动模范。

王进喜先后任1205钻井队队长、钻井指挥部装建大队、钻井二大队大队长、钻井指挥部副指挥、大庆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大庆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等职务。

1964年12月,出席第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69年4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1970年11月15日,患胃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209年9月10日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王进喜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25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30位用户喜欢。

随着一段尘封的记忆打开,仿佛又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火车载着王进喜和他的1205钻井队,从甘肃玉门油田到了大庆。王进喜用血肉之躯和刚毅的意志,开钻出大庆第一口油田。晴天一顶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红,他们经受三自然灾害的考验,宁肯少活二十年,拼死拼活也要拿下大庆油田的英雄气概,在今日,也绝不逊色。

父亲看完电影,一种“大庆情结”,溢于言表,说不出的激动,我能看出,石油工人,工地,等,那些难忘的场景,让他的记忆复活,让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复燃。对于我们80后一代,是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黑白影像的效果,历史沧桑感和生活场景的实感十分鲜活,

作为王进喜徒弟的刘文端,因耐不住工地的艰苦而临阵逃脱,铁人没有责备,而是一边数落他不争气,一边把馒头和米袋子扔给他,那种爱之切责之深的感情,难能可贵。

铁人是一个时代的符号,铁人的精神永可是时,尤其是今日,面临金融风暴的席卷,地震灾区重建工作的紧要之时,缺乏的正是一种精神的鼓舞,没有了人拉肩扛,饥寒交迫,可是,社会提高和物质诱惑,无不侵扰着人们的思想。王进喜的那种,井塌了它一块塌下去,我宰了阎王爷再背着井架爬回来,有谁能做到呢?80后,90后,一代代新生的青年人,应当以怎样的行动,献出自我的力量呢?用于担当,不怕吃苦,献出青春的力量和热情!

“铁人”王进喜个人先进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94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76位用户喜欢。

1964年,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这一年,王进喜代表大庆工人出席了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并同陈永贵、邢燕子等劳模一起,应邀参加了71岁生日便宴。

1965年,王进喜升任钻井指挥部副指挥,可他说:“我当了干部,仍然是个钻工”。1966年“”开始以后,油田上一些人提出要“停产闹革命”,王进喜对他们说:“‘抓革命,促生产’,是给我们工人阶级下的命令,我们的生产一分钟也不能停。”

1968年5月,大庆革命委员会成立,王进喜被工人们一致推选为革委会的副主任。1969年4月,在党的九大上,他以工人代表的身份当选中央委员。

自从以“铁人”形象成为劳动英雄后,王进喜的名字不仅响彻全国,而且传到了国外。

大庆油田的发现,当时对国际社会是保密的,1966年出版的《中国地图册》,根本没有大庆市这个名字。大庆人对外通信,地址也一律称“安达市农垦总场第X分场”(1979年12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大庆市)。但是,随着王进喜事迹的广泛传播,日本人通过中国公开刊物上登载的王进喜照片的衣着、身旁钻机的高度以及相关文字表述,经过推理分析,掌握了有关大庆油田的位置、规模和加工能力等准确情报,从而迅速设计出适合大庆油田开采用的石油设备。当我国政府向世界各国征求开采大庆油田的设计方案时,日本人一举中标。

1972年,尼克松访华,他从出身于石油世家的时任驻华联络处主任、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布什口中知道,中国有个叫王进喜的“铁人”,表示想见一见王进喜本人,可惜的是,王进喜此时已经病逝。 当时对尼克松说:“我们中国有个铁人叫王进喜,他说过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我们中国人说话是有分量的。”

王进喜病逝时年仅47岁。由于长期过度劳累,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和关节炎。虽然作为劳动模范,他曾有过多次疗养和治病的机会,但他总是去不了几天,就匆匆返回油田。1970年4月,王进喜在玉门参加石油现场会回到大庆,感觉健康状况越来越差,经医生检查确诊,竟是胃癌晚期。同年11月15日,王进喜在北京去世。

在新中国建设历史上,王进喜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从1950年到1970年整整20年时间,王进喜以他的“铁人精神”,诠释了新中国甩掉“贫油”帽子的辉煌历程。劳动创造财富,任何时代都需要劳动英雄,从这个意义上说,王进喜的“铁人精神”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

“铁人”王进喜个人先进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72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08位用户喜欢。

1960年4月9日至11日,大庆油田第一次技术座谈会召开。余秋里最后做总结发言时大声问:“王进喜来了没有?”王进喜被大伙推了出来。余秋里指着他说:“这就是王进喜,大会战中的第一个英雄,我们的王铁人……”

座谈会以后,各单位开始开展学铁人、做铁人的活动,这对于1205钻井队是个很大的鼓舞,王进喜的劲头也更足了。

打井离不开水,当时每口井大约要耗水60多吨。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水是专业供水队专门接管线输送的,可当时马家窑的管线还没接通。王进喜又一次将他的队员集合在一起说:“活人不能叫尿憋死。还是那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就是尿尿也要开钻!”于是,大家找来脸盆、借来扁担,先从屯子的井里打水,把所有的井掏干以后,他们就到井场西边一里多远的大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用这种土办法,他们一天一夜端了50多吨水,保证了第一口井的准时开钻。

1960年4月14日,1205队到大庆打的第一口井――萨55井开钻。4月28日,萨55井正式喷油。这一天,上级领导、附近井队的工人代表都来参加,周围几个屯子的乡亲也都来看热闹,井场上人山人海。当黑色的油柱像黑龙一样腾空而起时,整个井场欢声雷动。当时还没有计量装置,用一个木斗土法量油,计算出萨55井每天产油100多吨。

如今,人们把这口井称作“铁人一口井”,后来的“铁人王进喜同志纪念馆”就建在这里。

第一口井钻完后,王进喜指挥放架时,被钻杆砸伤了脚,当时就昏了过去。等他清醒过来一看,几个工人围着他抢救,井架还没放下来,就说:“我又不是泥捏的,哪能碰一下就散了!”

1205队打的第二口井是油田试验区“开山井”,这里地处高压区,打到700多米时,突然发生了井喷,一场大事故眼看就要发生。

当时压住井喷的惟一办法是往泥浆池中加水泥和黄土,可是,几十袋水泥和黄土加到池里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大量的水泥沉入池底,泥浆溶和不好,比重上不去,而且还糊住了池底的上水管口。现场又没有搅拌机,连个泥浆枪也没有。

这时王进喜脚伤还没好,拄着双拐在现场指挥。看着水柱越喷越高,情况危急,王进喜突然扔掉双拐,跳进两米深的泥浆池中,手划脚蹬,用自己的身体搅拌起了泥浆。在他的带动下,其他工人也跟着跳进泥浆池中。

井喷终于被压住了,这时仍在池子里的王进喜已经精疲力竭,伤腿上的绷带纱布早已不知去向,伤口被碱性很强的泥浆浸泡冲涮,变得血肉模糊。

曾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大庆党委书记的陈烈民回忆当时的情景曾说过这样的话:“那样艰苦的大会战,需要有个带头人。面对种种困难,领导上有了指导思想,但必须得有人体现,有人贯彻,有人带头干。革命战争时期,打仗要有先锋官。搞社会主义建设,也需要有人打冲锋。铁人就是这样打冲锋的先锋官,他带动大家把会战打了上去。”

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03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6分钟,朗读时长25分钟,慢速需要35分钟,有117位用户喜欢。

王进喜,1923年生。甘肃玉门人。6岁时拉着双目失明的父亲四处乞讨,9岁给财主放牛放羊。1938年,刚满15岁的王进喜被拉到玉门油矿当苦力,一干就是10年。受苦卖命,铺的是一摊麦草,盖的是一张烂羊皮,没上过钻台,没摸过刹把。

1949年9月,玉门解放,经过民主改革,反霸诉苦,提高觉悟,王进喜成了新中国的第一代石油工人。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担任钻井队长。当时,中国钻进技术比较落后,钻进速度一般月进尺很少超过1000米,王进喜不安于现状,不拘于常规,奋发思变,提出“月上千米,年上万米,玉门关上立标杆”。他带领1262钻井队,在钻机搬家、设备管理、钻井操作等多方面大胆革新,其中通过采取“整体搬家”的办法,使原来300米左右的井距,搬家安装由两天缩短为不到1天,加快了速度,保证了质量。1958年9月,在开发玉门白杨河油田中,创造月钻5口井,进尺5000米的当时全国中型钻机的最高纪录,被石油工业部授予“卫星钻井队”光荣称号。同年9月底,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代表,出席全国群英会,参加建国十周年国庆观礼,上了天安门。会议期间,看见北京街上跑的汽车上有一个鼓鼓的气包,经询问,知道是因为没有汽油烧,汽车身上背的是煤气包。他一听很难受,心想我们这么个大国,汽车没有汽油烧还得了?这是一个石油工人的耻辱!后来听到大庆松基三井喷油的喜讯,他乐得直蹦高,逢人便说:“谁说中国贫油?我就不信石油光埋在外国人的地底下!”便再三请战,要带队出征,并把省吃俭用存的两千块钱买了一辆摩托车。说到松辽大草原上参加石油会战,人多,交通也不便,干啥都要跑远路,有了它,学习、办事就方便多了。

1960年3月15日,王进喜带着1262(后改为1205)钻井队从玉门出发,到了北京,石油部的同志让他们休息几天,逛逛商店和颐和园。他说:“现在逛什么地方都不舒坦,等石油自给了,咱们再来吧!”只住了一宿就日夜兼程赶往大庆。到萨尔图下了火车,一不问吃,二不问住,找到调度室先问了三句话:“我们的钻机到了没有?”“我们的并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最高纪录是多少?”当他得知井位在马家窑附近的杨树林以后,带队步行10多公里来到萨55井场。他登上井场旁稍高一点的土岗子上,放眼大草原,又蹲下来抓了一把黑土,激动地对大家说:“这一回,我们可掉进大油海里了!甩开膀子干吧,把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这里没有房子,就找个破马棚,三堵破墙四面透风,里面还有马粪,打扫一下,33个人就挤靠着过了一夜。面对恶劣的环境,个别人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王进喜和指导员孙永臣循循善诱地做思想工作,从我国石油落后、缺油,给国家带来的困难开导大家说:“现在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上是有困难。这些困难再大,也没有国家缺油困难大。……有了困难怎么办?就要像指导员说的打仗一样,不能退下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4月2日,1205队钻机到了。当时,汽车少,吊车仅到几台,要等就得几天。王进喜就和队上人员“人拉肩扛”,把60多吨钻机和其他设备化整为零,采取撬扛撬、大绳拉、木块垫、管子抬等办法进行搬运和安装。当时,天气寒冷,又没有手套,许多人的手都被大绳勒出了血,肩膀也压肿了,经过7个日日夜夜,终于把钻机运到萨55井井位,并安装起来。

困难一个接一个。要开钻又没水搅拌泥浆。当时水管线没有接通,水罐车也不够用。要等,又得好几天。一不等、二不靠,王进喜领着工人,学习附近老乡打水井的方法,在井场附近挖土井取水,并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用水桶和脸盆端水。打一口井需要上百吨水,全靠人端,太困难了!有人对他说:“你看见哪个国家端水打井?”王进喜回答:“就是我们国家!我们就是尿尿也要打井!”为了高速优质打完这口井,他日夜不离井场,遇到复杂地层,亲自上井操作。饿了,就着白开水啃几口窝窝头。困了,裹着老羊皮枕着钻杆钻头打个盹。眼熬红了,人累瘦了,工衣磨破了。只用5天零4个小时,打完了油田上第一口生产井,创造了当时的最高纪录。打完井顾不得休息,立即放倒井架,搬家去打第二口井。几十米高的井架放倒下来,后面应该有台拖拉机拽住。当时没有拖拉机,只好用人拉着绳子放井架。就在王进喜指挥大家放井架时,背后有根钻杆滚下来,把他的右腿砸伤了,痛得昏了过去。当睁开眼时,看见几个工人抱着他的腿在哭,他急了,挣扎着站起来对大家说:“我又不是泥巴捏的,哪能一下子就砸散架了?……去,去接着放架子。”他忍着伤痛,坚持搬完家,后被送进医院。腿伤还没有完全好,就要求出院,回到井上拄着拐仗指挥打井。当钻到浅气层时,突然发生井喷。如不及时压住,就会引起大火,造成井毁人亡事故。当时井场上没有加重泥浆的重晶石粉,王进喜觉得情况紧急,毅然决定用水泥加重泥浆压井。水泥加到泥浆池子里,立即沉底,而且很快就要凝固。这时,只有不停地搅拌才行。在这紧急关头,他忘了腿上的伤痛,扔掉拐仗,大吼一声,跳进泥浆池里,用身体来搅拌。几个青年工人也跟着跳了进去奋力搅拌。王进喜在泥浆池里奋战近3个小时,终于把井喷压住了。泥浆里头有化学药品,碱性强烈,腐蚀力大。等大家把他拉上来,身上已烧出许多血泡,受伤的腿和脚都肿得老高。可他还坚持指挥井队工人往泥浆里加清水,替换泥浆,继续钻进。他说:“我们吃点苦算什么?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马家窑的一位老大娘得知王进喜的英雄事迹,心痛地煮了几个鸡蛋带去看他。见他累得那个样,激动地说:“你们的王队长,真是个铁人啊!”这一情况被当时在大庆指挥石油会战的领导——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知道了,认为王进喜的这种思想和行为,体现了石油职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具有为国分忧、为民争气的强烈愿望和对待创业困难的正确态度。在会战工委的领导下,从1960年5月开始,全油田开展了“向铁人王进喜学习”、“人人做铁人”活动。

1961年2月,王进喜担任钻井二大队队长以后,经常骑着自己在玉门油矿买的摩托车,深入各钻井队调查研究,检查指导工作。把爱人炒的几斤苞米面,缝个口粮袋装上,饿了,抓几把炒面,用开水一泡就吃上一顿。他还和工人一起总结出一套打直井的经验。原来油田规定打1000多米的井深斜度不超过5度,1962年后又提出不超过3度,以保证提高原油采收率和延长油井寿命,这在当时是世界上少有的质量标准。领导问他“拥护不拥护?”他坦白地说:“坚决拥护,就是没有办法!”“那怎么办呢?”领导又问。他说:“学习毛泽东著作,实践!”回到大队后,他和技术干部、工人一起,一边摸索着干,一边总结经验。通过实践,发现井口大、钻具小、钻具在井里摇晃,容易把井打斜。根据这个道理,王进喜提出大钻具、小钻头的办法,试验结果又发生卡钻现象。这时又把卡钻当成主要矛盾,边实践边找办法。最后,终于找出解决卡钻的一整套办法,打出当时全战区第一口斜度只有两度多的直井,以后又打了个只有半度的直井,这等于一个人顺着一条路直走了1公里,偏差只有0.5米左右。此后,全油田的钻井队普遍推广这一经验。

王进喜身为大队长,对工人的事,职工家属的事,非常关心。发现有的井队没有茶炉,喝不上开水,亲自带人到处找废铁筒、废铁管,做好茶炉分配到井队,并亲自到井队去检查,看看工人是不是喝上开水了。当见到井队驻地有些职工子女没地方上学,就带领几个老工人捡些废旧材料,用苇草搭1间简易棚子,聘请1名有文化的职工家属当教师,办起了小学,自己担任校长,给孩子们上第一课(这个学校后来发展成铁人小学,现在是全省重点校之一的铁人中学)。

1963年,我国原油实现基本自给。1964年12月,王进喜代表大庆职工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5年,王进喜担任钻井指挥部副指挥,仍然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关心群众疾苦,什么事都放在心上。天冷了,家属宿舍暖不暖?家属们能不能听到广播?交通车是不是按时开?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开展得怎么样?……总之,工人中间的大事小事,都要操心,都要过问。过去和他在一起工作的工人们说:几天不见铁人,就想他;铁人几天不见我们,也想跑来看看!他去上海参观,一个医院的大夫配了两副医治关节炎的中药,让他带回去吃,他再三推辞也不行,才勉强把药带回大庆。他想到有的人关节炎比自己重,就把两副药送给了别人。

1966年“x”开始后,王进喜受到打击迫害,由于广大工人的支持,被保护并结合进领导班子,于1968年5月任大庆革委会副主任。1969年4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由于“x”的影响,大庆从1969年12月份起,油田注水、采油比例逐步失调,出现地层压力下降、油井产量下降,原油含水上升的“两降一升”的严重局面,王进喜心情十分沉重,冒着被打成“右倾”、“复辟”分子的危险,于1970年3月初到北京向国务院和石油部汇报大庆的情况。石油部根据汇报内容,整理一份《当前大庆油田主要情况的报告》,上报周总理。周总理看了后非常关心,立即要求石油部派人来大庆具体调查了解。石油部派出专家工作组到大庆做了调查,并向周总理提交了调查报告。周恩来总理于1970年3月18日批示:“要保护好大庆油田,要加速解放大庆的干部”,特别强调“大庆不要忘本,要恢复‘两论’(《实践论》、《矛盾论》)起家的基本功”,并接见了“铁人”王进喜。王进喜回到大庆传达了周总理的批示,极大地鼓舞了油田广大职工。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逐步扭转了油田地下的被动局面,油田开发再次走上正常轨道,为以后大庆油田年产上5000万吨,推动国民经济在大动乱中仍然取得进展起了重要作用。

王进喜为发展中国的石油工业,积劳成疾,得了严重的胃病和关节炎,领导和群众多次劝他住院治疗,他总是说:“党的工作重要,共产党员就是要以党的利益为第一生命,一点小病算啥!”1970年4月,去玉门参加石油部召开的现场会,在返回途中,同他在一起的一个人发现他用手使劲按着胸部,脸色苍白,头上汗珠直往下淌,要求他下车治疗。王进喜笑了笑说:“老病,没啥,顶一会就好了。”到了北京,经过医生仔细检查,确诊为胃癌,需要动手术。因为病情严重,手术持续5个小时,他没叫过一声疼,医护人员深受感动地说:“真是个铁人啊!”

王进喜在医院治疗期间,日夜思念大庆。当了解到有些单位工人宿舍有臭虫,想到工人白天劳动一天,晚上臭虫咬,休息不好,便立即让人在北京买一些敌敌畏打臭虫,并三番五次嘱咐要指定专人负责,做好这项工作,免得出危险。还要求把这件事情做的结果告诉他。工人们感动地说:“老铁”病那样重,心还操在咱们身上。大庆的工人、干部来探望时,他仔细询问大庆的学习、生产情况;问大庆下雪了没有,家属宿舍冷不冷,古城子家属基地水管线通不通,工烈属、支援新区职工家属有没有困难……

周恩来总理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先后到医院看望他。病重时,石油部、大庆油田的领导干部和工人日夜守护在他身旁。王进喜念念不忘大庆油田的发展建设,他说:“12万米我没打上去,你们一定要打上去,为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多做贡献。”党组织考虑到他住在医院,个人生活和家庭都有困难,先后给他补助一些钱。在生命最后一刻,他从枕边拿出一个小纸包,一个小本子,交给当时守候在他身边的领导说:“这笔钱,请党组织把它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我不困难。”当人们打开小纸包,发现党组织几次给的钱,一分都没有动。小本子上记着那年那月补助多少。王进喜再三嘱咐他的家属:“我死后,你们要永远听党的话,不能向国家提出任何经济上要求……”在场的人看到这种情景,都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1970年11月15日,王进喜与世长辞。年仅47岁。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铁人”王进喜个人先进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0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20位用户喜欢。

1965年4月,王进喜被任命为钻井指挥部副指挥。

1965年7月,在石油工业部第二次政工会上,王进喜应邀作了报告,他在发言中首次提出了:“要让我们国家省省有油田,管线连成网,全国每人每年平均半吨油”的奋斗目标。____开始后,大庆油田生产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

1966年2月,王进喜在全国工业交通会议上发表讲话:“大庆油田,是党的大庆油田,全国人民的大庆油田;我们国家有一个大庆,还仅仅是不够啊,要艰苦奋斗一辈子,要当一辈子老黄牛!

1966年12月31日,王进喜毅然到北京向周总理汇报大庆油田生产的严峻形势。返回大庆后,他走遍油田,贯彻总理的指示精神,大声疾呼“大庆生产一天也不能停”。一些人罗织罪名,对他进行残酷迫害。在周总理的谋划下,继鞍钢之后,大庆实行了军管。周总理指示军管会把王进喜送到基层连队保护起来。

1968年5月,大庆革命委员会成立,王进喜被推选为大庆革委会副主任。1969年2月,中共大庆党的核心小组成立,王进喜担任副组长。1969年4月,党的“九大”在北京召开。王进喜作为大庆的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并当选中央委员,受到了____接见。

1970年4月5日,全国石油工作会议在玉门召开。王进喜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大会。他在会上大声疾呼要恢复光荣传统,充满信心地提出“大庆产量要上四千万吨,全国产油一亿吨”等一系列远大的奋斗目标,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反响。

1970年11月15日23时42分,王进喜同志因医治无效不幸病逝,享年47岁。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铁人王进喜逝世的消息和他的英雄事迹。1972年1月27日,《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刊发了长篇通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高度评价了王进喜伟大的一生。大庆油田做出了“向铁人王进喜同志学习的决定”。学习铁人精神,继承铁人遗志,大庆人决心把他未尽的事业进行到底!

王进喜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3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67位用户喜欢。

昨晚,和家人重温了电影《铁人王进喜》,又一次被铁人精神深深打动,他在石油会战誓师大会上说:“人吃不饱贫血,国家吃不饱也贫血呀伙计们!贫血就没有力气,没有力气,你就等着被人欺负吧!”作为一名在基层奋力书写“答卷”的年轻干部,要立于勤、勤于钻、敢于闯、勇于挑,把根扎深,努力汲取基层土地的营养,用实干和担当交一份高质量的答卷。

立于勤,学黄牛务实勤奋。人生在勤,不索何获。青年干部立身基层,要发扬自身勤学善思的优势,摒弃眼高手低的劣势,立足实际把岗位变成锤炼自我的舞台,知责尽责,务实勤奋,拼搏进取。基层的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面对基层的繁琐,我们要学习黄牛埋头深耕的务实和勤劳,要多讲付出、少谈条件,多点实干、少点空谈;多一份勤奋,少一份懒惰;多一份务实,少一份推脱。面对基层的困难,青年干部要像黄牛一样主动去承担最重、最难、最累的事,在平凡的工作中勤勤恳恳、知重负重、任劳任怨、埋头苦干。

勤于钻,学啄木鸟专心致志。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青年干部初到基层,要克服疲惫心态,以“归零”的心态、“空杯”的姿态、“海绵”的状态扎根基层不断汲取基层的智慧。要发扬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精神,摒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得过且过心态。面对基层的困难和问题,要发扬啄木鸟的钻研精神,遇到问题不回避、不逃避、不畏惧,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找准关键人物、关键问题、关键环节。

敢于闯,学狮子敢闯敢为。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基层不是说出来的、写出来、画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青年干部身处基层,要发扬敢闯敢拼敢为的干劲,摒弃畏难、害怕、退缩的情绪。在基层,要保持“人在事中,心在事上”的精神,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气、“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志气、“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豪气。基层是最锻炼人的地方,基层就像一个大熔炉,青年干部要想成长为一块好钢,就必须勇敢接受基层的锤炼,面对基层的工作,我们要像狮子一样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敢闯敢为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勇于挑,学千里马勇挑重担。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千里之行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每步都前进一点的积累,千里马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历经锻炼层层挑选出来的。青年干部带着理想和抱负赴基层,要像千里马一样,认准一个目标就一门心思、持之以恒、一路向前。青年干部身处基层要历练脚力,不断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真正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历练脑力,培养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考虑问题更清楚、更透彻、更全面、更与时俱进,把握综合问题中的变数、机遇和挑战,为基层问题把脉会诊,制定最佳解决方案。

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青年干部走进基层要不断学习充电,在勤学善思中汲取成长所需的营养,拒做“贫血式”的无力气干部。

“铁人”王进喜个人先进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7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23位用户喜欢。

1959年,王进喜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感到非常奇怪,“背这个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他 , 他向工友们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1960年春,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在大庆展开。王进喜和他的战友们带着要为国家承担压力的高度责任感来到了大庆,从此,贝乌五队改名为1205钻井队。到了大庆,他一不问吃、二不问住,先问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纪录是多少,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油井来,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钻机到了,没有吊车和拖拉机,汽车也不足,王进喜带领全队工人“人拉肩扛”,仅用4天时间,就把40米高的井架竖立在了茫茫荒原上。井架立起来后,没有打井用的水,王进喜组织职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带领大家用脸盆端、水桶挑,攒满了开钻要用的50吨水。随着王进喜一声“开钻了”,这座封闭千年的大油田终于乖乖地打开了大门,喷出了乌黑发亮的原油。

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4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91位用户喜欢。

外界评价王进喜是吃苦耐劳的实干家,也是科学求实的典范。在科技领域,他以“识字搬山”的意志克服意想不到的困难,刻苦学习,带领工人们以创造性的劳动,创出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

1961年2月,王进喜被任命为钻井指挥部生产二大队大队长,负责管理分布在大荒原上的12个钻井队。他经常身背干粮袋,骑着摩托车或步行,深入到各井场,调查研究,检查工作,帮助基层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当了大队长后,他深感没文化开展工作困难,拜机关干部为师,抓紧一切机会学文化。他说:“我认识一个字,就像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泽东。”经过两年多的时间,铁人已经可以独立地看报、读文件、学“毛选”,甚至可以列出简单的发言提纲了。王进喜学习技术知识始终坚持学以致用。

他说:“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他带领工人们不断地从实际需要出发搞技术革新。为提高钻井速度,他和工人改革游动滑车。为打好高压易喷井,他带领工人研究改进泥浆泵。为提高钻井质量,他和科技人员一起研制成功控制井斜的“填满式钻井法”。他还在多年的钻井工作中摸索出一套高超的“钻井绝技”,能根据井下声音判断钻头磨损情况。他对待工作严细认真,一丝不苟,经常向工人强调:“干工作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要经得起子孙万代的检查”。

大庆石油会战取得的成绩和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1964年1月25日,《人民日报》以一版头条通栏刊出毛泽东的号召:“工业学大庆”,并亲自接见王进喜。“工业学大庆”活动对于振奋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楷模,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新华网评)曾经发出“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誓言的王进喜,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斯人虽逝,但他身上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拼搏奉献精神,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铁人’精神早已融入大庆的每一方土地中,每一个大庆人的血脉里。”1205钻井队党支部书记段永坚说,王进喜用尽一生诠释什么是“铁人”。

“‘铁人’离开我们已有五十载,‘铁人’虽逝,但精神长存。”1205钻井队党支部副书记李海洋说,在这50年间,大庆油田立足国内,走向世界,在世界石油大舞台上展露中国风采。

王进喜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41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13位用户喜欢。

“井塌了我跟它一块塌下去,我宰了阎王爷再背着井架爬回来!”这就是王进喜,时代铁人的豪言壮语。正如影片导演所描述的:当年的"铁人"不但为国家贡献了石油,并且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负职责、做主人翁、担当大义、挺立于时代潮头,是我心目中的"铁人精神”。那个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都是时代的符号,是典型的拼命三郎的代表。那时的社会环境需要人们具有忘我的奉献精神,舍己为人。而此刻,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新的物质条件下,人们不再衣不裹体,食不饱腹,可是人们精神世界缺贫乏了。影片中赵一林的有一段台词很好的表述了两种时代精神追求的不一样:你注重精神,我注重实惠,你看中灵魂,我看中肉体。这个价值观念冲突其实不仅仅是局限于两代石油工人之间,这其实是两个时代的人之间的价值取向冲突。铁人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无私奉献;我们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在有偿服务。这就是一种本质上区别,新时代来临了,新一代的人又将如何继承老一辈的精神呢?

是追求自我还是崇拜超我。是放弃物质还是降低精神。虽然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仅有人们满足了物质层面的追求才能更好的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可是,人的欲望无止境,到底什么时候才是物质的最终满足,才能开始精神的提升?每个时代都要有精神的追求,要有自我的铁人,不一样的时代环境不一样,可是都具有相同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们看到不管是皑皑雪原还是无边沙漠,湛蓝的天空中总有雄鹰在自由飞翔。不管是铁人时代还是刘思成时期。我们都要将一种精神传承,发扬,铭记在心。

“铁人”王进喜个人先进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9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65位用户喜欢。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中共党员,1923年9月出生,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劳动模范。

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风貌,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鲜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铁人。1959年,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王进喜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动模范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个大气包,他奇怪地问别人:“背那家伙干啥?”人们告诉他:“因为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他。王进喜后来说:“北京汽车上的煤气包,把我压醒了,真真切切地感到国家的压力、民族的压力,呼地一下子都落到了自己肩上。”他曾多次向工友们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国家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出了工业油流,宣告大庆油田正式发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和肩膀,迎着寒风奋战3天3夜,把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树立在荒原上。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在重重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他的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王进喜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积劳成疾,于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仅47岁。

王进喜干工作处处从国家利益着想,他重视调查研究,依靠群众加速油田建设,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建立责任制,认真负责,严把油田质量关。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经验”,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1964年,____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铁人王进喜,是大庆人的杰出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人物。他为加快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奋力拼搏一辈子,在为国家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与其他伟人和英雄人物一道被列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王进喜身上体现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铁人”王进喜个人先进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74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83位用户喜欢。

王进喜,甘肃玉门人,中国石油工人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员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

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在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靠人拉肩扛,把钻井设备运到工地,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得到医院去看;钻井砸伤了脚,他拄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重晶石粉,被人们誉为“铁人”。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

1959年,他作为石油战线的劳模到北京参加群英会,看到汽车背上包来回跑,问别人:“上边装那家伙干什么?”人家说是没有汽油烧的煤气。这话像锥子一样把他刺得生疼。“真急人呀!我们这么大国家没有石油烧还了得!我一个石油工人,眼看没有油,让国家作遭到这么大难,还有脸问?”

钻机到了,吊车不够用,几十吨的设备怎么从车上卸下来?王进喜说:“咱们一刻也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运到井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他们用滚杠加撬杠,靠双手肩膀,奋战3天3夜,38米高、22吨重的井架迎着寒风矗立荒原。这就是会战史上著名的“人拉肩扛运钻机”。要开钻了,可水管还没有接通。王进喜振臂一呼,带领工人到附近水泡子里破冰取水,硬是用脸盆、水桶,一盆盆、一桶桶地往井场端了50吨水。经过艰苦奋战,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第一口生产井。

1960年5月,打会战第二口井时,王进喜被砸伤的腿肿得很厉害,他两次从医院跑回井队,拄着拐坚持工作。

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大喊一声“跳”,便跃进齐腰深的泥浆池中,戴祝文、丁国堂七八个人也跟着跳了进去。奋战了3个多小时,终于制服了井喷。王进喜累得起不来了。房东赵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

丁国堂说,有一次打试验井,王进喜废寝忘食连轴转,刚端起饭碗便靠在钻杆边打起盹来。大家劝他多保重身体,他却说:“我早就豁出去了,只要上午拿下个大油田,哪怕下午倒在钻台上也痛快,也值得!”

王进喜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9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04位用户喜欢。

“把我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这是铁人王进喜的话。

王进喜十五岁时当上了石油工人,他勤快、能吃苦、各种杂活抢着干。后来,王进喜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不久,又担任贝乌五队队长,带领工人为中国石油做出了大贡献。

他对自己和家人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他说“我从小放过牛,知道牛的脾气,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要老老实实地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他乐于助人,勇于奉献,他说“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我一直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早晨,我会把同学们的椅子从桌子上搬下来,放学时,我会把教室里的灯和窗户关掉,班级里有东西打碎了,我会及时把它打扫干净,轮到我们组做值日时,因为我个子高,力气大,我会挑同伴够不到的活,如擦窗台、擦黑板、拖地等,在家里,我有时间了就会帮洗碗、洗衣服。

就在前几天,学校组织学生给南疆贫困地区的孩子捐衣物,我把我自己和哥哥的衣服整理了一大袋,爸爸妈妈担心我提不动,准备开车送我呢,可我坚持自己提到了班里,一路上有好几位叔叔阿姨要帮我提,我都拒绝了,东西很重,我提得很吃力,但想到爸爸妈妈说南疆很多孩子都吃不饱,穿不暖,我就不觉得累了。还有一次,我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一位叔叔因腿部受伤上台阶行走困难,我立刻跑上前去,扶着叔叔过了台阶,叔叔夸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但今天我读了铁人王进喜这篇课文后,才觉得我平时做的这些事是多么微不足道呀,我们都应该向铁人学习,做一名勤劳、勇敢、愿意为他人服务、为国争光的好学生!

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40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18位用户喜欢。

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石油战线上捷报首传,大庆发现了大油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立刻飞向了神州大地,也飞进了一个人的心里,他正是石油战线的杰出代表——王进喜。

王进喜,出身于甘肃玉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靠讨饭为生,十五岁到玉门油矿做苦工。新中国成立后,王进喜成为新中国第一批钻井工人。王进喜异常珍惜这得来不易的机会,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钻井工作中。他勤劳肯干、吃苦耐劳,积极改进钻井技术,由他带领的钻井队创造了当时月钻井进尺五千零九点三米的全国最高纪录,并荣获石油工业部颁发的“钻井卫星”红旗。

1959年,作为“全国劳动模范”的王进喜到北京参加“群英会”。他看到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着个重重的壳,觉得很奇怪,问道:“车顶上背的是啥呀?”同行的人告诉他:“因为中国缺少石油,没有石油就没汽油烧,汽车就只好烧煤气了。车顶上背的就是煤气包。”听到这儿,王进喜沉默了。他这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虽然新中国成立十年了,但我们的国家还 是那么缺乏石油!从此,王进喜经常告诫自己,也提醒工友们:“石油关系着国家的命脉,没有石油,工业无法发展,农业现代化也很难实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考验,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理应为国分忧,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

1960年3月15日,一列破旧的火车轰鸣而过,载着王进喜和他的一二○五钻井队,日夜兼程地从甘肃玉门油田赶到大庆,一场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在此拉开序幕。作为石油大会战的主力军,王进喜和他的队伍肩负着让新中国甩掉“贫油”帽子的重任。

一下火车,王进喜第一句话就问:“钻机到了没?我们的井位在哪里?”终于,钻机运到了!大家欣喜若狂。王进喜等不及天亮,就兴冲冲地带领工友们到车站取钻机。一到车站,满头大汗的大伙儿傻眼了——六十多吨重的钻机,沉沉地躺在车厢里,挑衅似的冷冷对着大家。没有吊车也没有拖拉机,只有几辆解放牌汽车,大家议论纷纷,焦急地想着办法。王进喜果断地对大伙儿说:“同志们,眼下我们的困难还 很多,但是,我们不能坐着等,我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就算用大绳拉,用肩膀扛,我们也要把钻机卸下来,运到井场上安装,早开钻!大家看行不行?”“行!”工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不能等,就是豁出命来也要上!”大家纷纷摩拳擦掌,找来能撬、能抬、能扛的工具。

在王进喜的指挥下,钻机被拆成几大件,用方木加撬杠,拉的拉、撬的撬,手掌被棕绳勒出了血,肩膀被压得又肿又痛,大家都没有吭一声。就这样,王进喜和他的工友们硬是把六十多吨重的钻机一寸一寸、一尺一尺地运到十五里外的井位上,让四十多米高的井架终于在茫茫荒原上矗立起来。

1960年4月,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钻井队准备往第二口井搬家。在一次意外中,王进喜的右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他顾不上住院,拄着拐杖就连夜回到了井场。谁知,第二口油井正发生井喷,没有重晶石粉,只能用水泥代替,没有搅拌机,水泥沉到泥浆池底,起不到作用。紧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扔掉双拐,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

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纷纷跳进泥池。经过三小时多的奋战,井喷终于被制服了。

房东赵大娘看到王进喜领着工人没日没夜地干,有时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一口,感慨地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哪!”

“铁人”的名字从此传开了,而蕴藏在他身上的“铁人精神”也传开了,一直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奋勇前行。

王进喜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2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45位用户喜欢。

周四下午,我们观看了《铁人王进喜》记录片,这部纪录片再现了铁人王进喜工作的片段,介绍了他如何从一个讨饭娃成长为新中国石油工人的楷模。

王进喜同志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做事却不蛮干,而是巧干、实干,他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把一个在玉门油田有名的“豆腐队”带成油田第一名。看到国家因为缺少石油,公共汽车上还背着煤气包,他忧心忡忡,要求去大庆参加大会战,要求多打油井,多采石油,摘掉中国贫油的面貌。想想铁人当时工作的环境,在西北时黄沙满天,在东北时冰天雪地,即使环境再艰苦也阻挡不了他报效祖国的决心。在大庆打油井时由于缺水,他带领同志们砸冰取水;当设备由于缺少运输工具无法及时运到目的地时,他心急如焚,不等不靠,带领同志们肩扛手抬,硬是把那些“铁疙瘩”提前运到了工地。当发生井喷时,由于水泥搅拌不均匀,井喷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他不顾受伤的脚第一个跳入井喷的漩涡中,用自已的身体当“搅拌机”;在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期,他们连饭也吃不饱,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停下手中的工作,而是自力更生,开荒种粮;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心里想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石油的开发与生产。

铁人虽没有豪言壮举,但是他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不畏艰难困苦,永于创新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对于我们这些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当代青年,这部记录片不仅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王进喜先进事迹心得感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86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41位用户喜欢。

翻开中国石油工业的史册,在大庆石油混战的这一页,你会看到一个先锋人物,那就是铁人王进喜。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就听说了铁人王进喜的先进事迹,听到了他的壮举,对他有很高的钦佩之情。听说,但从未真正的了解,在看过《铁人王进喜》电影之后,再通过一些生平的了解,我对铁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铁人王进喜出生在一个平凡不能在平凡的家庭,讨过饭,给地主放过牛,做过苦工。直到1950年春,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不是每个人都这么苦的,也许正因为是这些不一般的经历,造就了铁人王进喜不平凡的人生。也许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钻井工人,但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新中国的第一代钻井工人,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成为铁人。王进喜同志是一名党员,他是1958年带领全队创下当时全国最高纪录的领头人,他带领的队伍荣获了“钻井卫星”红旗,这些数不清的荣誉的背后是王进喜和他的队伍不断地艰苦奋战钻井取得的。

铁人王进喜同志带领着他的队伍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寒风凛冽,始终会在油田的钻井看到他们奋斗的身影。他是一个有奉献精神、乐于分享,乐于助人的人。在每个队都在争第一的时候,他能帮助其他的队伍解决困难,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帮助其他的队伍一起钻井,成为钻井队的好带头人,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我想如果没有王进喜同志这种乐于助人,与他人一同进步的思想,中国也不会有那么快的发展。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也应该具备这种乐于奉献,不为私欲,积极为国家的发展,为了更高水准的生活而不断努力奋斗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说不论是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还是党员,在自己不断进步的同时,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进步,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奋斗、努力。

铁人王进喜同志在种种困难面前,他的心不软,打井缺水,他带着全队人马从几公里外的水泡子里砸冰取水;没有吊车,拿自己的脊梁当吊车;压井喷的水泥散不开,他跳进泥浆池里充当“人体搅拌机”。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都在不停地进行着钻井工作,可以说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自己有病了也坚持工作。他的这种精神不禁让我们大学生从内心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想想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如果没有当初的一切,我们现在不知还处在怎样的一种状况里呢!现在的我们可能不用在面临那么艰苦的工作条件之中,而且因为现在这么好的环境,让我们很少会联想到饥荒、恶劣的天气之类的。但是我们要学的是铁人的这种精神,但我们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是否也会和铁人一样毫无顾忌的勇往直前呢?

当这样的一个疑问冒出时,我们迟疑了,我们没有铁人那样的精神,没有铁人的'那一份勇往直前的勇敢。我们总是在困难的面前迟疑,迟迟不肯做出果断的决定,解决困难,其实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不肯努力克服困难。沉睡的人们,还在迟疑的人们让我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一切,来证明任何困难我们都是可以克服的,不是困难太大,是我们还不够努力,还不够吃苦,拿出铁人的精神,用铁人的乐观和坚持,来克服一切困难。

伴随着角色的不断改变,我们在工作、生活上往往面对很多困难,如果我们因为这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轻言放弃、自甘堕落,那么我们就是一个失败的人!在接受生命的磨难时,没有坚持住的失败的人!有人常说:“没有经历生活带来磨难的人,一定是个不成熟的人。”只有经过磨难的不断洗礼,我们才能更坚强,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带给我们的丰富内涵。因此,让我们牢记自己的责任,牢记自己说承担的使命,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想铁人一样,绝不轻言退缩,勇敢直视生命的磨难。让我们变得更强,让我们不再软弱,面对任何困难的时候,不再“心软”。

铁人我们永远的榜样,永远的标杆,是我们面对磨难时的精神支柱,让我们记住铁人,不断地学习他的精神,向铁人致敬!

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16篇范文)

昨晚,和家人重温了电影《铁人王进喜》,又一次被铁人精神深深打动,他在石油会战誓师大会上说:“人吃不饱贫血,国家吃不饱也贫血呀伙计们!贫血就没有力气,没有力气,你就等着被人欺负吧!”作为一名在基层奋力书写“答卷”的年轻干部,要立于勤、勤于钻、敢于闯、勇于挑,把根扎深,努力汲取基层土地的营养,用实干和担当交一份高质量的答卷。立于勤,学黄牛务实勤奋。人生在勤,不索何获。青年干部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王进喜信息

  • 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16篇范文)
  • 铁人王进喜先进事迹(16篇范文)85人关注

    昨晚,和家人重温了电影《铁人王进喜》,又一次被铁人精神深深打动,他在石油会战誓师大会上说:“人吃不饱贫血,国家吃不饱也贫血呀伙计们!贫血就没有力气,没有力气,你就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