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 458字 | 3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235人 |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 | 1477字 | 9段 | 5分钟 | 8分钟 | 12分钟 | 257人 |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 1124字 | 4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202人 |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 | 1527字 | 12段 | 6分钟 | 9分钟 | 12分钟 | 168人 |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 1137字 | 9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267人 |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 1248字 | 8段 | 5分钟 | 7分钟 | 10分钟 | 260人 |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 | 1654字 | 9段 | 6分钟 | 9分钟 | 13分钟 | 270人 |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 991字 | 9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96人 |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 841字 | 5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80人 |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 | 901字 | 9段 | 4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53人 |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 1734字 | 17段 | 6分钟 | 10分钟 | 14分钟 | 129人 |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 | 1037字 | 7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01人 |
抗震救灾的先进事迹 | 554字 | 5段 | 2分钟 | 3分钟 | 5分钟 | 115人 |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 | 1102字 | 6段 | 4分钟 | 6分钟 | 9分钟 | 102人 |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 1144字 | 5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104人 |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 | 1373字 | 24段 | 5分钟 | 8分钟 | 11分钟 | 238人 |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8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35位用户喜欢。
2008年5月12日,14: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地震。这次特大地震灾害中,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小英雄事迹,在大灾面前,这些小英雄们,的身上体现出的坚强不屈的精神,不正是祖国的希望吗?,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在这些小英雄中,我最敬佩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玉石乡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陈浩。
他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年仅12岁,在地震来临时,陈浩和同学们赶紧向楼下跑,穿过楼边的升旗台,到达了安全地带。他转头一看,身后的一个女同学还站在升旗台的高墙前,陈浩奋力跑过去,一把将她推开。就在此刻三四米高的砖墙倒塌了,女同学安然无恙,而他却被埋在瓦砾之中。被救后陈浩的双下肢骨折、背部多处受伤,但陈浩说,“我不后悔,能救而不救,我肯定会惭愧的。”
听了他的事迹,我受到强烈的震撼,或许成年人都不一定做不到,可是一个我们的同龄人却做到了。我也很惭愧,我们生长在优越舒适的环境中,过惯了惟我独尊的生活,临危不惧,助人为乐精神正在逐步消失。他的事迹唤醒了我们他是我们心中的榜样,中国人的骄傲。我很敬佩他,我会向他学习,向所有这次地震灾害中涌现出的小英雄们学习。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77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57位用户喜欢。
5月19日下午,治安大队长王凌正在赖村镇组织开展赖村镇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接县局领导指令:紧急护运冲锋舟赴固村镇抗洪救灾。王凌从赖村镇火速赶回,与治安大队副大队长黄红勇、民警余水明3人一起,护运团结水库和消防大队的2艘冲锋舟赶赴固村镇抗洪救灾。
到达固村后,经过对灾情的简单分析,由王凌与余水明带领镇村干部和团结水库的工作队员携带20件救生衣等装备,乘一艘冲锋舟对固村镇老街的被洪水围困群众展开救援,并安排副大队长黄红勇则带领消防大队官兵和应急大队警力,乘另一艘冲锋舟对固村镇下河村的被困群众展开救援。经过一下午地不懈抢险,2艘冲锋舟共进行了6轮救援,成功救出转移固村镇老街、下河村被困群众60多名。
王凌所指挥的冲锋舟在转移老街最后8名受困群众时,已是晚上6点多了,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上游洪峰渐至,水位不断升高,洪流也变得越来越湍急。当冲锋舟通过一个旋涡时,因水流湍急,造成船体失控,撞上固村大桥桥墩,冲锋舟瞬间被打翻,冲锋舟上的5名救援人员8名群众全部被卷入洪流之中。
王凌被湍急的洪流冲向下游。凭着救生衣的浮力,王凌挣扎着浮出水面。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他迅速镇定下来,心里记挂着8名群众和另外4名救援人员的安危。在黑夜洪流中,王凌一边声嘶力竭地呼喊着:“有没有人啊?有没有人?”一边搜寻落水的群众和战友。突然,王凌发现一中年男子在离其几米远处上下浮沉。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要赶紧游过去帮一把。他奋力向那个中年男子游去,到了那个中年男子身旁,他使劲将其托出水面,并大声的告诉他不要慌张,要镇静。就在王凌抓住中年男子的瞬间,一波湍急地洪水向他们二人扑打过来,将2人同时卷入了水下。被洪水冲出数里后,王凌浮出水面,隐约看到前方水中有棵树,便奋力地游过去并抓住一树枝,爬到了一棵大树上。
王凌一个人在疯狂洪流中的大树上坚守了2个多小时。当晚8时许,3名消防官兵和2名熟习水性的群众驾着一艘冲锋舟过来,先后找到民警余水明和王凌并接上船。看到一起落水的余水明,王凌的心里感到无比的温暖,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7人乘冲锋舟欲继续搜寻,因洪峰冲击,冲锋舟再次被打翻,船上的7人再次落水。落水的一瞬间,王凌意识到必须将7个人聚在一起,集7人之力,生还的可能才会更大。王凌奋力挣出水面,并用手抓住了一名群众的手臂。这时他发现,另外6个人都在,且相隔不远。看到大家都在,王凌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王凌拉着那名群众的手,奋力向另外几个人游去。7人顺流漂游中,王凌抓住了身旁的一棵大树的树枝,大家一个拉着一个往大树靠近。最后,7人都安全地爬到了大树上。
随后,王凌用一名群众尚能通话的手机向王华聪局长汇报了当前的情况、被困位置及2次冲锋舟侧翻的情况。在爬到树上之前,为了减少水流阻力,王凌脱去长裤,只穿着一条裤衩,与群众和战友奋战在冰冷的河水中。天越来越黑,水越来越冷,只穿裤衩的王凌不断地打着寒颤。王凌一边安慰大家,一边告诉大家局领导正在安排人员即刻前来营救,鼓励大家抓紧树枝,坚持住。
5月20日凌晨1时许,王凌、余水明及3名消防官兵、2名群众等7人被外地调来增援的冲锋舟找到救回。
王凌获救后身心出现不适应状况。仅在县中医院住院观察了1天,21日,王凌不顾家人的反对与亲友的劝说,义无反顾地加入到抗洪抢险的队伍中。在抢险救灾的同时,通过电话部署赖村镇治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一同救援的同事劝王凌保重身体,回家休息,王凌满含泪水哽咽地说:“大家在抗灾,叫我回家休息,我怎么能坐得住?”说完,王凌又冲在了抗洪救援的最前面。
5月22日,王凌努力争取各方支援,筹措救灾物资2万余元,将救灾物资和慰问金送到固村镇固村村委会和王坊村委会房屋坍塌的村民家中。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2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02位用户喜欢。
__X,男,汉族,中共党员,一九__年参加工作,二〇__年X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__市公安局__支队__长,
20__年X月__日,____发生了__级地震。震后,依照支队首长的指示,他带领中队民警随支队迅速开赴__省__市__镇重灾区,冒着多次余震的威胁,在没有硝烟只有尘土与废墟的战场上与自然灾害打了一场特殊的战斗。在这场严峻的考验面前,作为X队长的他深入一线、靠前工作,始终战斗在最艰险的地方,和参战民警冲锋陷阵,主动请缨承担着最艰巨的任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支队及灾区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他家中妻子身体因疾病动过手术,身体虚弱,加之胃部患病,病情尚未检查清楚,小孩年龄尚小,家中需要人照顾,但他在接到支队下达赴四川执行任务的命令后,他能舍小家顾大家,以大局为主,匆匆忙忙交待完家中的事情,从物品和思想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在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紧要关头,支队一声令下,他雷厉风行,义无反顾奔赴抗震救灾前线,同灾区人民并肩作战,在__镇重灾区工作以来,他先后出警__X余(次),为老乡搭建帐蓬__顶,为使灾区孩子能够早日上学,他帮助学生冒着生命危险从危楼中抢救出全部的书籍,和老师一起分科、分班级,如数发给学生,他帮助老乡将从危楼中搬出的家具抬到他们居住的帐蓬,他急灾区人民之所急、想灾区人民之所想,对灾区人民嘘寒问暖,哪家缺少劳动力了,他就帮助他们 1 抬抬东西,提提水,打扫一下卫生,主动与损失惨重的老乡聊天,给他们说几句宽心的话,他协助当地派出所出警__余(次),调解群众纠纷__起,帮助灾区群众做好人好事__余次,疏导交通__X小时,盘查嫌疑人__X人(次),盘查嫌疑车辆__X台,接群众求助出警__次,临时出警__X次。为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不流于他人之手,他不分昼夜在__镇几个施工场地严密坚守,经常是饱一顿、饥一顿,像这样的事例在他身上数不胜数,他把个人的利益、安危置之度外,心里想的是灾区人民的安危和国家财产的安全,真正体现了人民警察爱人民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赴灾区执行任务一个多月里他带领中队采取了车巡加步巡的方式,重点区域加大巡逻力度,其它区域加以防范的方法,一边疏导交通,一边深入群众了解当地的治安情况,为更好的开展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
在此次执行抗震救灾任务中,__某同志能够按照上级的指示和命令行动,严守纪律、服从领导、英勇顽强、勇于战斗,完成任务非常出色,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完成任务出色是与他本人平时的勤学苦练、顽强拼搏、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是分不开的,他本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树立居安思危、顾全大局、把人民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的意识。从警二年来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二年如一日,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各项勤务工作和为灾区人民服务的劲头丝毫没有减退。在民警中树立了典范,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了新的篇章。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27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68位用户喜欢。
简旺生,郎溪县建平镇钟西村党总支书记、主任,这位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汉子,将责任与担当牢牢地扛在肩上,在防洪抢险最前沿,带领群众冲锋陷阵,打响了“家乡保卫战”。
以雨为令 奋战一线
钟西村歌场圩位于钟小河北岸,圩内面积4000多亩,埂头窄,埂身单薄,1999年洪灾修复后尚未经过大水考验。6月19日夜突降暴雨,简旺生被窗外的雷雨声吵醒,打年轻就有充足防汛经验的他,天蒙蒙亮就赶紧起床,组织100多名人员上埂巡查,并划分2个重要埂段,交由两个村民组负责,紧急调配桩木、土、砂石、彩条布等防汛器材物资,做好防汛应急准备。
6月24日上午9点30分,歌场圩钟小河外河段出现险情,简旺生立即组织抢险队员和一台挖掘机,进行打桩抢险。他带领3名队员在水中坚持了一个小时,协助挖掘机打完了10多根木桩。由于外河塌方,水深且急,需要大量泥土,他先后调来一台挖掘机、五台拖拉机,加紧施工、加固大堤,一直忙到下午5点多才完成除险。此后十天里,简旺生就带领突击队奋战在歌场圩,危险发现一处,就及时化解一处,共计化解十几处险情。
身先士卒 死生考验
6月21日下午1点多,简旺生和60多岁的老党员傅泽元在歌场圩巡埂,突然看见埂下的泄洪沟涵闸在渗水,而且水流越来越大,圩埂有随时垮塌的迹象,一旦垮塌,3000多亩农田就直接被淹没,给整个钟西村4000多百姓带来的损失简直不敢估量。险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这样的'情景容不得多想,简旺生不顾劝阻,捡起旁边的旧水泥板和彩条布,纵身一跃,跳进近2米深的冰冷河水里,抓紧抢险。老党员傅泽元被简旺生的举止感动,也一同跳入水中,两人协助完成堵塞涵闸口的任务。他们在水里奋斗了整整1个多小时,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将涵闸堵住。随后赶到的抢险突击队,开来1台挖机,在闸口的水泥板上铺上薄膜,用泥土全部覆盖,最终确保泄洪沟涵闸安全。
汛情不减 何以为家
为了保障钟西村两座排灌站正常运行,简旺生利用排涝相关专业能力,坚持在排灌站夜间值守。每隔3小时,便出门观察水情和险情,近20天没有回过家。3台机器汛前虽已经过精密检修,但持续工作导致王村圩一台机器出现故障,简旺生及时发现并连夜联系水利专家,进行彻夜抢修,因处理及时,村里无一处内涝。连日暴雨,水位居高不下,随时都有破圩危险,正忙着转移群众的简旺生接到妻子电话,要求回家帮忙搬家。简旺生为了能多转移一些群众,毅然挂断电话,直到将所有群众安全转移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搬运家电。在家里一楼进水后,简旺生为了不占用安置点床位资源,安排妻子和70岁的老父亲在家里二楼就地进行安置。
上善若水 厚爱无言
大雨不停歇,险情越来越严峻。出于安全考虑,简旺生提前带领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告知转移,通过发动村民投亲靠友和安置点安置的方式,安全转移1000多人。7月3日凌晨,因开发区水库泄洪,水位居高不下的歌场圩出现漫堤,眼见死守十几天的圩埂即将沦陷,简旺生强忍心酸,对住在圩堤上暂无危险的60人也全部实现安全转移,并安排两名村妇女干部在敬老院做好后勤工作。
由于防范工作做得到位,钟西村虽有4座房屋倒塌,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破圩后,简旺生带领村“两委”干部实地查看受灾农田,及时统计上报灾情,检查房屋受损情况,避免有老百姓回流居住。在得知三岔村汛情严峻后,简旺生第一时间组织20人的打桩队和一台挖掘机,奔赴三岔村积极开展支援,进行装木和清脏。之后,连续三次带领5人打桩,将500多根桩木牢牢定在三岔大堤上。考虑到村里严重的受灾情况,简旺生又利用微信朋友圈,号召钟西村走出去的名企业家积极筹资捐款,协助村民做好灾后自建工作。
灾难面前,简旺生同志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冲锋在前,身先士卒,他这种不怕苦、不怕累、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的.行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誉,谱写了一首新时期村党组织书记抗洪救灾的壮丽乐章!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37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67位用户喜欢。
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5·12汶川大地震震惊世界,也让全国人民心系情牵。我国政府与民间、官员或百姓,各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都以最快的反应、最高的热情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党和政府对此次突发危机及时、公开、高效、人性化的应对使中国赢得了世界普遍的尊重。国旗第一次为苍生而降,黎民第一次享国哀,生命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民族的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凝聚……太多的开始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尽磨难的中华民族必将以更加坚强、成熟、平和的心态快速前行,一个现代中国正在崛起。
民族脊梁是这样挺起的
在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直接指挥下,抗震救灾正有力有序有效进行。这次抗震救灾,给人以不凡的启示。
广大党员和干部切实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和表率作用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毫不畏惧和退缩,在危难关头勇当抗震救灾的先锋队和灾区群众的主心骨,努力把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雅安市雨城区、汉源县、天全县等地在第一时间分别成立了上千人的党员抢险突击队和青年抢险突击队,冒着生命危险紧急抢救受困伤员。德阳市组织了6.1万名党员组成250支服务队、抢险队先后从垮塌房屋中救出被困、受伤群众6000余人。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痛失15位亲人,忍痛救灾,展现人性中最坚强的一面。各地广大共产党员自愿交纳“特殊党费”,用于支援抗震救灾,截至26日12时,全国共收到“特殊党费”17.73亿元。
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面对这场特大地震灾害,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抗击天灾。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官兵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各省市医疗救护队伍全力救治伤员,中央各部门、各省市及社会各界组织大批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无数普通群众组成的志愿者大军活跃在抗震救灾的现场。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都是支援灾区的实际行动,到处都是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的长长队伍,人们莫不尽己所能出一分力。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2日12时,共接受国内外捐款214.16亿元。
人民子弟兵发挥了抗震救灾突击队的作用
从汶川地震的消息揪住我们每个人的心的那一刻起,另一条被不断更新的消息也几乎在同步鼓励着我们的信心和勇气,让我们镇定、坚强,那就是国务院、中央军委的直接、有力、果断的指挥下,人民子弟兵在第一时间出动,直奔灾区。十万精锐之师在短短三天内,展开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三军联合救援大行动。危难之际,海陆空三军各显神威,在异常艰难的情况下,把救援兵力分布到受灾的各个村镇,不仅让灾区的百姓群众看到了生的希望,从而坚定了重建家园的信心,同时也使全国人民看到了钢铁般意志的伟大力量,凝聚起亿万民众齐心协力抗震救灾的坚定决心。在人民特别是灾区百姓群众的心中,人民子弟兵就是他们的救星!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48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60位用户喜欢。
“5.12”汶川大地震波及宕昌县,给全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对原本是国列贫困县的宕昌人民,更是雪上加霜,沉重的灾难使全县人民面临十分严峻的困难和挑战。更多的人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怀,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县委统战部副部长、民族宗教局局长申爱平就是其中的一位,在抗震救灾工作开展以来,他就积极投身于少数民族乡村和各宗教活动场所,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深入地震灾害第一线,了解灾情。申爱平同志作为一名民族宗教工作干部,在地震灾害面前,他想到的不是个人,而想到的是少数民族受灾群众和宗教活动场所的安危。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地震发生的当时,申爱平同志正陪同市县领导在新城子藏族.乡开展工作。地震发生后,申爱平同志按照市县领导安排,本着高度的责任感,迅速到新城子藏族乡藏族村了解灾情,并及时电话联系全县民族乡村和各宗教活动场所,询问了解地震灾害情况,当得知灾情严重时,他心情很沉重。
地震后第二天上午,申爱平同志在单位召开了短时间的紧急会议,及时安排部署了民族宗教方面的抗震救灾工作,会后,他立即带领单位职工,首先奔赴灾情严重的新城子藏族乡和城关镇乔家藏族村检查灾情,又连续3天深入全县其他民族宗教乡村和宗教活动场所认真细致地查看了灾情。他用最快的时间向市局和县委、县政府汇报了灾情。
二、组织宗教界开展了募捐活动。灾情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动员广大信教群众向灾区献爱心,开展了募捐活动,同时自己带头捐款,并组织单位职工捐款,共捐资1.72万元。
三、编制了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按照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和县委、县政府安排,申爱平同志组织单位人员在了解少数民族、宗教活动场所地震灾害的基础上,加班加点,编制了宕昌县少数民族、宗教活动场所地震灾害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规划,上报了市民族宗教局和县政府。
四、驻村开展了灾后重建工作。按照县上安排,申爱平同志作为第一批驻村抗震救灾工作队员、进驻新城子藏族乡老树川村开展了抗震救灾工作。一是了解上报了灾情.二是制订了灾后重建规划。三是协助乡村为易地搬迁户选址定点,兼备物资,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
五、多方争取了救灾物资。申爱平同志心系少数民族受灾群众,他对受灾群众的困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及时向市民族宗教局汇报灾情,得到了市民族宗教局局长马超的高度重视,市局马局长查看了宕昌灾情后,通过国内外友人关系,争取到阿联酋迪拜酋长基金会捐助宕昌县抗震救灾帐蓬500顶,争取到香港乐凯公司捐助宕昌县抗震救灾帐蓬40顶。争取到甘肃省兰州市捐款8万元,面粉2500斤、大米2500斤、青油500斤、衣服和鞋2000件。
在这次“5-12”抗震救灾中,申爱平同志始终和县委、县政府及市局保持一致,时刻想着灾民,时刻参与救灾,以一个共产党员的一腔热情,体现了“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反映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和感天动地的崇高精神,展示党和人民的伟大力量。,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必须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胜利。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54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270位用户喜欢。
5.12地震使得德阳市旌阳区严重受损,其中柏隆、天元、扬嘉、孝泉的农房长效还本家财险在此次地震灾害中受灾面积巨大、数量极多。
作为营销部经理的黄灵同志,凭着职业敏感,很快就认识到我区,多个接近龙门山脉的乡镇受损情况严重。为了能够让灾民灾后尽快重建家园,在第一时间带队到各乡镇服务所不畏艰难,深入查勘。每天披星戴月早上六点半出发,傍晚六点半回办公室主持召开全天查勘总结会,终日与面包加矿泉水。
“四月维夏,六月徂署”,五月份的早晨,温热的阳光散发出炽热的气息。虽然刚刚经历特大地震使黄灵同志看上去略显疲惫,但在作了简短的工作安排后,振奋精神整装待发了。查勘的第一天,黄灵同志驱车近一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后,村公路两旁遭地震破坏的房舍就开始不断地映入眼帘。一下车,附近的百姓就像看到亲人一样,拉住他不停地诉说,如何在一瞬间的巨大震动后,亲人受伤、房舍倒塌、财产破损,自己遭受了多么重大的损失和打击。黄灵同志耐心地倾听着灾民的诉说,一边安慰,一边认真地记录着房屋主人的名字,门牌号码和房屋受损情况,为将来的理赔作数据准备。
柏隆是旌阳区查勘定损工作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地处山区,农户居住相当分散。地震之后,道路损毁严重,很多地方无法驱车前往,而且山路崎岖,危险重重。作为小组的队长,他不畏艰险,面对路边一处处坍塌的房屋和随时都会滚落下来的岩石,他十分平静,阻止其他队员前行,独自一人上前查勘拍摄,为理赔留下珍贵的映像资料。
查勘第四天,黄灵同志一到服务点,一位看上去约摸40多岁的当地农户迎面走来。在问明情况后,他还来不及稍息片刻,便立即驱车前往农户损毁的房屋查勘。地震后盘山公路更加难行,许多路段在抢修后,崎岖不平,一路颠簸,五脏六腑已经开始翻江倒海了。沿途尘土飞扬,更是让人避之不及。问到正在开车的黄灵同志每天吃这么多的灰尘什么感觉?他回头憨憨一笑,“吃惯了。”要查勘的农房位于一条45度的山间小路上,来回经过这条连军车都很难上下的小路,还真是别有一番惊险在心头。回来的路上,沿途失事车辆的残骸触目惊心地丢弃在杂草丛中,让人心中感受到阵阵悲凉。这样的路对黄灵同志来说,每天都会走上无数个来回。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为灾区群众送去了人保公司的关怀,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大灾无情,人保有爱”的庄严承诺。
有更多的农户的家在山里面,查勘车无法直接开到那里。需步行前往,黄灵同志及他带领的查勘理赔队员克服蜀道崎岖、忍饥挨饿等诸多困难,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奔波在一个又一个山头、田间。看着农户倒塌的房屋,黄灵同志都会感到阵阵心酸。查勘时,他还不住地安慰着农户,而他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望着长长的山路,问黄灵同志是不是每天都要走这么远的山路?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说起第一次上山时,被农户“骗”说只有20多分钟的路程,结果是按照农户的脚力计算的,最后还是走了一个多小时。爽朗的笑声在阳光下久久回荡……
德阳天气闷热,在崎岖的村间小路走不上十分钟,就会汗流浃背,而且农村的卫生环境较差,空气中弥漫着动物粪便的味道,但是没有人顾虑这些,没有人关注这些,抹一把头上的汗水,大家只是不停地走,不停地拍摄记录,经过一所所村舍,翻过一道道山坡。很多需要拍摄的农房受损严重,围墙倒塌,墙体开裂,屋顶瓦片斑驳,甚至很多房屋已经列入危房行列,为了更好地记录损失状况,确定损失数据,黄灵同志带领的一线理赔人员不顾个人危险,多次在摇摇欲坠的屋檐下、岌岌可危的房墙边,手持相机拍摄。汗水顺着脖子流淌,沁湿了衣衫,眼镜被蒸腾的雾气附着,变得模糊。
5月29日在赶回德阳的路上,又遭遇了余震(回来后得知是青川又发生了5.4级地震),由于强烈的震感,黄灵同志片刻没有停歇,又返回当天查勘的孝泉镇,查勘农户生命及财产有无更大的损失。
黄灵同志就是这样为保户奔波,每天行走6、7小时,50多公里路,共查勘6500余家农户,挨家挨户、楼上楼下非常仔细地进行查勘登记,顾不上吃饭喝水,及时准备全面地掌握了受损资料,为理赔工作提供了准确真实的数据,充分体现了人保财险精神,谱写了一曲“人民保险为人民”的奉献之歌。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91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96位用户喜欢。
重庆商报5月21日报道昨日上午9点,正在市武警总队医院病房内喂母亲牛奶的四川北川中年汉子王正兴回忆说,地震发生后,他和二弟背着母亲走了13个小时,轮换了上千次,才终于把左腿受伤的母亲背出险境。
尘土中救出断腿母亲
王正兴说,12日地震发生时,母亲母广琼正在北川县城曲山镇的家里为孩子们削水果。突然,众人发现房子剧烈摇晃起来,四处的玻璃纷纷爆裂,“发生地震了,快跑!”母亲大声吼道。全家人刚跑出家门,就全被晃倒在地。30秒钟后,王正兴在弥漫的灰尘中爬了起来,随后弟弟及弟媳也都聚在了一起。只受了点擦伤的他们听见四周到处都是慌乱的救命声,便开始营救能够救出的人。王正兴说,15分钟过去了,他突然听到母亲在不远处呼叫,他找到母亲后发现老人左腿已骨折,鲜血如注。弟媳立刻找来一张布把母亲伤口紧紧绑住后,他二话不说背起母亲就往外跑。
兄弟俩轮流背母亲逃生
据介绍,刚刚地震后的惊吓及营救伤员后的疲劳,使王正兴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背着母亲腿脚酸软不已,拼命跑出六七米后便无力地蹲了下来。王正兴的二弟见状,立刻接过母亲背着继续跑,跑出不到十米,浑身乏力的他也开始左右摇晃,不得不又把母亲转移到了哥哥的背上。
“丢下我吧,你们快跑,你们一定要活下去。”母亲在王正兴的耳边说道。王正兴疯了一般地摇头拒绝了。就这样,他一直和弟弟每走一段就轮换一次,背着母亲一步一步地艰难前行。他们在把母亲背往县医院的途中听人说,医院已全部坍塌掉了,于是他们立刻转向县防疫站。此时的防疫站已人山人海,医生告知要先救病危者。王正兴见其所站的整栋楼已呈45度倾斜,立刻决定不再等候,背着母亲又去了县政府广场。广场里,大家都害怕震后会有洪水突然来袭。
13小时送母亲到安全地
兄弟二人为了尽量确保安全,再一次背着母亲冲向县里最高最平的地方任家坪,然而在走出约2000米时,因山路滑坡无法前行,他们又转身快速返回县政府广场。“立刻把我放下来,你们的体力已经消耗得太多了,必须抓紧时间逃生!”母亲边发火边使劲地挣扎着要从儿子身上下来。“我们死也要把你背出去!”王正兴坚定地对母亲说道,在13日凌晨3点,前后辗转7公里,兄弟俩终于把母亲背回了县政府广场,两人才稍微放下心来。至此,兄弟俩已花了整整13个小时。13日清晨,救援部队把母广琼送到绵阳404医院救治,确诊左胫股骨折。
目前,老人已转入我市武警总队医院继续接受治疗。昨日记者离开病房时,母广琼即将上手术台,她微笑着对一旁的亲人说,“有你们,我什么都不怕。”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80位用户喜欢。
20__年5月12日下午,天气比较热,妈妈叫我坐公交车去上学。车上很拥挤,早已没有座位了。我站在过道上,被挤得靠近椅子,手紧紧抓住椅子的边儿。
车刚过一站,到了赤水大酒店。我透过车窗看见一群人惊慌失措地从一座楼房里跑出来,站在房前议论纷纷,说房子要倒了,是不是地震啊。果然,我看见这栋房子的窗子摇晃得很厉害。一路上又有许多人从房子里跑出来,说地震了。由于车是开着的,我们在车上没有感觉到震动,但是看到一路上人们蜂涌而出,跑到街道上来,整条街都沸腾了。车上的人也害怕了,不断地催司机开快点儿,免得房子倒下来打到我们。
下车后,我带着有点儿害怕的心理跑到了学校。一进校门,我发现教室周围变得很冷清,一个人也没有,只有守门的叔叔在,他跑过来叫我到大操场上去,后面也有老师叫我到大操场上。到了大操场,全校的学生都聚集在操场上,全部乱成一团。我不停的找同学,找了很久才找到。许多同学在聊地震,后来我也参与了进去。一个同学说:“我们赤水怎么会发生地震呢?真是百年不遇的地震啊!”后来见没什么事儿,老师就叫我们回家了,还叫我们提防着点儿。我和李沛鑫一起回家,一路上,我们都胆颤心惊,生怕房子倒下来,直到回了家我们的心都还放不下来。
下午,我看了电视新闻,原来是四川汶川发生的地震,那里几乎被夷为平地,没有一坐完整的建筑物。这次发生的地震实在是太大了。
过了几天,学校举行了抗震救灾献爱心捐款活动。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真想马上就为灾区人民捐款,只是上午没有带钱。于是,我下午带了30元,一到学校,我就连忙把钱交到老师手里,同学们也纷纷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捐款最多的是向俊卓,他捐了120元。当时,陈博文的奶奶在教育我们,叫我们要捐多一点儿,能捐多少就捐多少。还说:“如果是我们这儿发生的地震,其他人也捐少一点你会是什么滋味?”这句话深深地感动了我和大家。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掏出自己的零用钱,我们班一共捐了七百多元,这点儿钱对灾区人民来说虽然算不了什么,但这是我们的一片心意。灾区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们衷心希望他们早日重建家园。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01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53位用户喜欢。
最先出发、最快抵达,为百姓奉上最安心的保障,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之后,你是社区建设中最亮的光。
他就是海河路街道中鹤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常。中鹤社区下辖中鹤国际、龙门逸家2个居民小区,2536户、9780人,共有52栋居民住宅楼,100个单元,3个地下车库,防汛形势严峻。常闻“汛”而动,把防汛抗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
在此次防汛期间,他始终以保护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带领社区干部查看重点部位防汛情况、督促安全隐患整改、及时疏通排水管道、开展清洁消杀等工作,确保防汛工作有备无患、群众安全万无一失。
周密部署工作预案,为抵抗洪水打下坚实基础
在汛期来临前期,常周密部署,一是第一时间成立由社区书记和各物业公司经理任组长的防汛工作小组,制定防汛工作预案,建立应急队伍,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工作纪律。二是排查整改隐患,储备防汛物资雨衣40件、雨靴40双、手电筒30个、沙袋400余袋、铁锨30把。三是联合小区物业开展防汛演练工作,搬运沙袋建立防汛隔离带,针对演练中排查出的问题,快速反应,及时整改,为抵抗强降雨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奋斗在防汛一线,用实际行动为辖区居民安全护航
7月17日至21日,随着降雨量的不断增加,道路及小区积水越来越深,水流湍急。常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冒雨巡查,对中鹤国际、龙门逸家两个小区100个单元地下室、75部电梯井、3个地下车库及52栋楼顶的落水口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巡查,发现堵塞,毫不犹豫将手伸进淤泥里进行疏通;发现积水,利用抽水泵进行排水,他时刻将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捍卫着人民至上的理念。
图片灾后重建刻不容缓,小区环境风雨之后展新颜雨过天晴,这是最好的消息,却不是最后的胜利。按照灾后重建工作部署,为尽快恢复居民正常生活生产。常带头对两个小区地下室及电梯井进行抽水,对75部电梯全面复检。同时有序开展家园清洁工作,铲除淤泥、冲洗路面,全方位消毒消杀。目前70个单元楼道和重点部位已完成消杀11000平方米,共喷洒消毒水150公斤,出动车辆4次,清扫垃圾5车。
常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防汛救灾的紧要关头,身体力行,连续7天没回家,“舍小家、顾大家”,以一名党员干部的赤子之心,用不畏牺牲的实际行动为党徽增光、为党旗添彩!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34个字,有1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29位用户喜欢。
从5月12日到昨日,3天,对武警成都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张秋红来说,像是一个世纪。这个14年兵龄的铁铮铮汉子,率队解救都江堰一废墟中的幸存者,而他的父亲和嫂子就埋在这片废墟中。虎目噙泪,十指掘土,战友帮助张秋红将父亲和嫂子从废墟中刨出时,他已经没有了眼泪,颤抖的身影依旧站在废墟的顶部,指挥救援……
楼房垮塌父亲嫂子不幸被埋
昨日中午11时30分,都江堰市观凤小区巷内,一具遗体平卧在砖地上,上面盖着厚厚的棉被,一位武警上尉跪在路基上,“爸爸,我不能送你了,请您原谅我……”上尉语音哽咽,肩膀不住抖动,身旁的数十名武警战士忍不住哭出声来。这名上尉就是武警成都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张秋红,逝去的老者是他的父亲。
在距遗体不到200米处,是观凤小区34栋楼的所在地,曾经的6楼住宅,经过5月12日的地震,已变成一片废墟。地震发生时,张秋红的父亲和嫂子都被埋在废墟下。
“地震时我正在成都某中队指挥训练,当时并不了解都江堰的情况。”张秋红双眼通红,眼睛盯着地面。他回忆说,由于和都江堰失去联系,对于当时住在都江堰的父、母亲、嫂子、妻子和孩子的情况一无所知,他一直在部队战备。直至当晚10点,支队与都江堰中队始终无法联系时,支队决定让张秋红前往都江堰,一是让张秋红看看家人的情况,二是打探都江堰中队的情况。张秋红冒雨打车来到都江堰观凤小区时,已是午夜时分,他在小区内大喊妻子的名字,雨中寻找40分钟后,终于找到母亲、妻子和6岁的女儿。此时,一家人抱作一团,张秋红瞬间被噩耗击中:地震发生时,他的父亲和嫂子正在睡午觉,最终没有跑出楼,被埋在废墟下。
废墟面前铁血男儿放声大哭
“爸爸、妈妈和嫂子半年前才到都江堰,是为照顾我刚出生的女儿。”张秋红说,他老家在湖南常德,1994年服役到成都,就在都江堰成家。去年9月左右,张秋红的父母和嫂子一起从湖南来到都江堰,照顾即将临产的妻子。当时,张秋红为父母和嫂子在观凤小区34栋租了间套三住房。
地震发生时,张秋红的母亲恰好下楼晾衣服,眼睁睁看着住宅楼瞬间垮塌,母亲大喊老伴的名字,“母亲一动不动,任凭砖头砸在身上,全身都砸伤了,她坚信爸爸没事。”说到这儿,张秋红虎目含泪,用力眨了眨眼,望向远方。
由于任务在身,张秋红12日午夜见到母亲后,来不及到废墟上看一眼,就匆匆赶往都江堰武警中队。一个通宵,他向都江堰中队传达了支队指示,回到观凤小区时,已经是13日清早。此时,他一个人来到掩埋父亲和嫂子的废墟前,再也忍受不住一晚的悲伤,放声大哭。“我得坚强,在家人面前不能哭,只有撑着。”说着,张秋红再次泪水满眶。
十指刨土含泪抬出父嫂遗体
13日整天,都江堰大雨滂沱,几乎所有解救现场都无法进行营救。当日中午,武警成都支队派张秋红到都江堰指挥解救,解救现场就是父亲、嫂子所在的观凤小区。眼看大雨不减,张秋红站在废墟前默默祈祷,整夜未眠。
14日上午,天气终于放晴,张秋红带领战士开始解救。官兵们用铁锹、十字锹和钢钎进行先期挖掘后,怕伤到废墟下的幸存者,只能进行徒手作业,搬起一块块石砖、刨出一堆堆灰土,张秋红双手不住颤抖,“当时心里真说不出啥滋味,着急,眼泪一直在眼眶里打转,但还要忍住不能往下滴。”
当日下午4时,在刨出5具遇难者遗体后,张秋红和战士们发现了嫂子的遗体。“她头上伤口很多,已经没救了。”张秋红看着从湖南赶来的哥哥,用力咬着嘴角。废墟下究竟有多少遇难者?还有没有幸存者?这两个问题,让张秋红不得不暂时忍住悲伤,指挥战士继续挖掘。
昨日上午11时,在成功解救出一名幸存老者、转移10具遇难者遗体后,张秋红沾满灰土的双手摸到了一片衣角,他本能地一愣,这片熟悉的衣角,瞬间模糊他的视线,“爸爸!”我当时就肯定是他,他和五六名战士用手刨出父亲身旁的碎石、灰土,将父亲遗体抬出废墟。一路走,张秋红一路洒泪。
忠孝难全泪别父亲继续解救
昨日中午,支队特别为张秋红放了几个小时假,让他处理父亲和嫂子后事。“请父亲理解我,一路上,我确实无能为力,部队任务所需,我不能陪你回湖南了。”跪在父亲遗体前,张秋红为父亲上了3柱香,低头沉默许久。
在张秋红的眼中,父亲是个特别值得尊重的人,“我现在都感觉是做噩梦一样。”下午,张秋红的哥哥将把父亲和嫂子遗体送到新都区殡仪馆火化,然后将骨灰盒带回湖南。而张秋红并不能亲自送父亲最后一程,他依旧在解救现场指挥,“废墟里还有别人的爸爸,别人的嫂子。”
抗震救灾个人先进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3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01位用户喜欢。
黄坝驿乡九年制学校初一年级数学老师王玟,额头上缝了9针的伤口依然明显,时不时还感觉到阵阵刺痛,掏出随身携带的小镜子,仔细观察着伤痕的变化,26岁的王玟有点担心,会不会留下永远的疤痕?不过,王玟并不因此而后悔。她说,保护学生永远是老师的天职。
5月12日14时28分,学校宿办楼楼梯和阳台开始出现稍微震颤,同时夹杂着低沉的轰鸣声,就像重型机器驶过身边一样。不一会儿,地面由上下震颤变成左右摇摆,幅度越来越大,宿办楼的墙皮嗖嗖下落,门窗啪啪作响,远方巨石从山上滚落的轰隆声不绝于耳。“不好,地震了,赶紧到操场上去。”正在宿办楼二层阳台上的王玟一边大声呼喊,一边跌跌撞撞地朝教学楼方向狂奔。
教学楼上的情形此时已经非常紧急,雨点般倾泻而下的瓦片,将二楼到一楼仅有的一段露天楼梯封锁,20多名一年级学生被堵在二楼楼梯口慌作一团,吓得哇哇直哭,大喊着:“老师,老师!”
冒着被砸伤的危险,王玟用胳膊护住脑袋,飞身冲向楼梯,来到孩子们面前。“别怕,赶紧跟着老师,顺墙角下楼。”她大声对孩子们喊道。惊恐的学生们按照王玟的指挥,在她的保护下,沿着墙角,迅速朝楼下跑去。
把这些孩子带到安全地带后,王玟刚想喘口气,回头一看,楼梯口上还有两个女生,她们看上去已经被吓呆了,浑身发抖,拼命哭喊。在他们身边,从屋顶倾落的砖瓦越来越密集。来不及细想,王玟再次冲进教学楼,飞跑到孩子身边,一手抱住一个,转身就往下跑,为了避免落下的砖瓦砸着孩子,王玟尽力将头和身躯向前倾斜,用自己的背和头为他们撑起了一片相对安全的空间。好不轻易跑到一楼楼梯口,眼看就要脱离险境了,就在这时,一大堆瓦片哗啦啦落下,重重地砸在了王玟的头上和背上,热乎乎的鲜血一下从她头上喷涌而出。王玟眼前一黑,晕倒在地,但就在倒地的瞬间,她把孩子紧紧地护在怀里。事后,王玟才知道,被她救下的两个孩子一个叫王小小,一个叫解怡新,都只有6岁,因为自己的保护,她们都只受了一点点皮外伤。
王玟说,自己原本是一个瘦弱胆小的人,平时连一桶水也提不动,晚上上厕所也要丈夫陪。但是那一刻,不知哪来的勇气和力量,她没有丝毫畏惧和胆怯,毅然决然地冲进了岌岌可危的教学楼,最后竟一手抱着一个孩子跑了出来。“也许,这就是师爱的力量吧,师爱让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在一瞬间变得无比强大!”她说,她的同事们当时也都无一例外地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临危不乱,组织学生有序疏散,直到学生们全部脱险,自己才最后撤离。
“我只是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事。我希望学校能早日重建,我也能早点重返讲台,和学生们在一起。”
抗震救灾的先进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5位用户喜欢。
当年23岁的卢金川是石家庄郊区水电管理站的打井工人。1976年8月中旬,管理站接到通知,要求所有打井分队完成手上的工作之后,不要再接新活,全部回到水电管理站检修机器。之后卢金川才知道,唐山周边县里的农田水井已全被流沙淤满,郊区水电管理站打井队的工人们将组成石家庄抗震救灾打井队赶往唐山。因为唐山当地电力还未完全恢复,水电管理站让厂家专门加工了几台大马力柴油机,供打井使用。
8月20日前后,卢金川和石家庄郊区水电管理站的100余名工友带上7台钻机出发了。到达天津芦台时,卢金川才开始看到地震带来的破坏景象,但这种破坏也仅限于墙壁倒塌、路面裂缝。等到达天津市区,这些刚刚20岁出头的小伙子们彻底呆住了。虽然先前有心理准备,但谁都没有想到情况会这么严重:没有一座完好的楼房,断壁残垣,惨不忍睹。
绕过唐山到达滦南县,卢金川和工友们的心情才慢慢平复下来。由于农村都是平房,受灾程度远比市区轻。来不及休整,几位工人提出先去地里的水井查看一下,看是否可以维修。很快他们回来了,检查结果是水井全部被流沙填满,只能重新打井。
住宿还没安排好,作为7分队的机长,卢金川带头叫工人们开工。之前在石家庄打井时,井深基本上四五十米,但滦南县却要打一百米左右深。打井队实行三班倒,尽快加速施工进程。
一个星期后,卢金川的7分队打出了石家庄抗震救灾打井队的第一口井。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02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02位用户喜欢。
地震发生后,在灾区,平凡的人在灾难面前,用团结、坚强、温情带给我们更多的感动:地震发生时,她用身体为孩子挡住了水泥板;废墟下,同桌的鼓励让她挺过4小时;素不相识的人们,感受到了邻里间的真情……
有一种瞬间叫震撼;有一种忍耐叫坚强;有一种爱心叫感动。在地震抢险救灾现场,有一种纯洁叫白色,在塑造着新的生命里程。山高路险,挡不住他们行进的脚步。地动山摇,摧不垮他们必胜的信念。危险面前不抛弃,困难面前不放弃。紧急救援,是医护工作者的共同天职。
5月24日,接魏家桥乡卫生院电话,魏家桥乡长在赴抗震救灾现场救援因地震失踪群众途中,不幸因山石滑落摔下150余米山坡受伤,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元坝中心卫生院第一时间立即启动《抗震医疗救护应急预案》,迅速组成了以院长张涛为组长,副院长何林为副组长,瞿正永,侯小辉为成员的应急救援小组。立即准备好药品器械,同时及时安排魏家桥乡卫生院院长刘正元,立即组织医护人员赶赴现场,组织援救,并不时叮嘱,进行急救指导和要求。
灾情的严重程度难以想象。首先由魏家桥乡梨树村卫生室村医巫春秋赶赴救援现场,实施救援。由于事发地点处于魏家桥相芷房村绵长沟原始森林,因地震多处山体滑坡,交通十分不便。村医巫春秋随同魏家桥乡干部及5名村民一同前往,经过两个多小时艰苦跋涉才到达事发现场,只见山石滑落砸伤的乡长浑身黑土,满脸是血,躺在山坡下的石堆里呻吟,不能动,发现左下肢骨折。时间就是生命,顾不上步行劳累,立即展开了救援。立即对乡长进行简单的伤口清理包扎,和骨折部位的简单固定。随即跟村民一起用自制的简易担架,把受伤的乡长在陡峭的山路上往下抬。此时见田乡长伤势很重,伤情超出了先前的预料,情况十分危机,只想迅速地往山下赶,县医院的救护车和医护人员也积极的在赶往事故现场。所有的人都被乡长不顾个人安危,步行30多公里去搜寻因地震失踪群众所感动,只想能够快速的把乡长转移到山下。经过2个多小时,终于将受伤的乡长转移到山下,县医院的救护车和救护人员已经到达,立即转乘救护车到医院救治。由于组织救援反应迅速、组织得力、措施有效,为伤员的救治赢得了时间。
“我为谁工作?为了自己,为了患者,为了社会……”村医生巫春秋这样说。是小事,却足以给人温暖,给人力量!透过这件小事,所以医护人员们也一次次感受到人间真情,一次次接受着灵魂的洗礼。紧急救援,是我们医护人员共同的天职。
在这里,我们要借此机会介绍一个最平凡最不起眼,而又让我们心灵感动的乡村医生,他就是魏家桥乡梨树村卫生室村医巫春秋。但巫春秋医生这些都不是让我们感动的原因,让我们感动的是灾后所有医护人员奋力抢救伤员。我们想应该把巫春秋放大,让他成为卫生医疗战线的典型代表,让这样的白衣天使护卫人民健康,让所有的人都健康!
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材料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4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04位用户喜欢。
张__,女,今年48岁,系__职中政教处政教员。“5 .12”大地震发生后,该同志坚守工作岗位,发扬公而忘私、连续作战的精神,把一腔热血倾注于抗震救灾工作中,把一颗爱心奉献给了她的学生们。 地震来临时前,她和学校政教处的其他同事一起,正在对个别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地震过程中,张__同志带领学生,迅速撤离办公室,让大家爬在内操场中央的地面上,护住头不要动。大地震停止,她又和在校教职工投入了救人的行列。
地震来临时,我校学生正在午休,大部分学生是在睡梦中被惊醒的。为了防止秩序混乱,造成跳楼、坠楼、踩踏等事故的发生,她与教职工们一道,在摇摇欲坠的宿舍楼下竭力呼叫:“大家不要怕、不要慌,等地震结束后,赶快用被单、床单连结起来,顺着往下滑„„”由于教职工们情绪慎定,指挥有方,在学生宿舍楼有两处楼道完全垮塌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将学生装安全撤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由于强烈的地震,造成学校楼房大部分垮塌,不少学生在地震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对被救出的受伤学生,急需进行伤口处理,对伤情予以控制。不幸的是,__县人民医院等医疗单位在地震中均遭受重创,基本上形成了“无医无药”的状况。在这种极不利于伤员救治的条件下,张__同志利用自己曾经在医务室干过,有一定的救护知识的特长,自告奋勇地担当起学校的救护员。没有消毒酒精,她就发动大家找来白酒为伤员消毒;没有纱布,她就用卫生纸、卫生巾之类代替;没有止血绷带,她就和同事们一起撕开被单、毯子来充当。
2010级电信四班一位女生,被从废墟中救出来时,发现大腿被砸开一个大窟窿,估计是大血管断裂,血流如注,张__同志见此情况,迅速展开施救,她找来一张毯子,迅速撕成条状小块,对其进行压迫止血后,再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2010级升学班一位女生,被救出时,估计是脊柱和内脏受到了严重伤害,这位女生很想喝水,但张__同志根据自己积累的救护知识,“狠心”地决定不给其水喝,以防止因饮水引起内出血的加剧。
于是,她让同学们用卫生纸醮上水,轻轻地为女学生浸润嘴唇„„ 张__同志不顾个人和亲人的安危。地震发生后,她一直坚守工作岗位,无论是在抢救伤员,还是向绵阳转移的过程中,她从未离开过__职中“大本营”。地震发生时,她的丈夫和读高三的女儿均在__县曲山镇教师公寓的家中。此处紧临景家山,存在楼房垮塌和遭受山体滑坡的双重危险。但是,张__同志心里首先想着的是学生的安危,想到的是自己肩上的责任。在地震发生后的几个小时中,她一边流着泪默默地祈祷自己的亲人,一边坚持疏导学生、救护伤员。在__职中师生员工的心里,张__同志已经成为一位名符其实的“震地”救护员。在“5.12”地震当天,张__同志就和其他救护人员一起,冒着强烈的余震,克服“无医无药”等困难,共救护重伤学生6人,轻伤学生30余人。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最充分地展示了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和无边大爱。
抗震救灾先进个人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73个字,有2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38位用户喜欢。
9岁的林浩逃生后,没有跑开。
连续救出两个同学后,他又跑进了教学楼……
“因为我是班长!”
脸上,擦伤的痕迹依然很清晰;头顶上的一块鸡蛋大小的疤,头发还没有长出来。眼前这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就是救了两名同学的小英雄――林浩。
6月7日,在四川省资中县的一个村子,记者见到了正在和其他孩子玩耍的林浩。
9岁的林浩,是汶川县映秀镇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几天,林浩爸爸带着他来到资中,看望身患重病的爷爷;而林浩的妈妈,还在映秀镇当志愿者,为受灾群众做饭。
学习成绩很好的林浩,一直是班上的班长。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班上正在上数学课。林浩刚跑到教学楼的走廊上,就被楼上跌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
“那个同学压在我背上,我怎么都动不了。当时,垮下来的楼板下,有一个女同学在哭,我就告诉她,不要哭,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歌,是老师教的《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就不哭了。后来,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
逃出来的林浩,并没有跑开,而是去救还压在里面的同学,“爬出来后,我看到一个男同学压在下面,我就爬过去,使劲扯,把他扯了出来,然后交给校长,校长又把他交给他妈妈背走了。后来,我又爬回去,把一个昏倒在走廊上的女同学背出来,交给了校长,她也被父母背走了。”
说起自己救人时的情景,林浩显得很镇定,稚嫩的童声中,还带有几许乡音。
连续救了两个同学的林浩,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时,遇到垮塌的楼板,又被埋在了下面,“我使劲挣扎,后来,是老师把我拉出来的。”
说起自己身上的伤,林浩说:“我开始爬出来的时候,身上没伤,后来爬进去背他们的时候才受伤的。”
林浩所在的班级,共有32名学生,在地震中有10多人逃生。这其中,就包括林浩背出来的两个同学。
被问到为什么去救人时,林浩平静地说:“因为我是班长!如果其他同学都没有了,要你这个班长有什么用呢?”
林浩的父母一直在外打工,林浩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小小年纪,林浩会做很多家务,还会做饭。
父亲林大坤告诉记者,因为是班长,林浩一直管着教室的.钥匙。每天早上6点,闹钟一响,他会准时起床,自己炒碗蛋炒饭吃,然后走半个小时山路去上学,“他从来不迟到,说要是迟到了,同学们都会在外面等。”
救完同学后,林浩一直没找到自己的父母,直到5月21日,才和在汶川县草坡乡打工的父母联系上。
在映秀留守了两天后,表妹和两个姐姐找到了他,姐弟几个与映秀镇的群众一块,开始往都江堰转移,“我们走了7个小时,走的全部是桥下面的小路,路上只歇了一会儿,一直都在走。”
从都江堰被安排到成都后,林浩和其他同学一起,被安置在四川儿童活动中心。知道了林浩的事迹后,那里的人都叫他“小班长”。
中心的老师告诉记者,刚到中心时,林浩被送到成都市儿童医院进行检查,所幸只是额头和右手有些擦伤。检查完后,林浩不用救助站老师帮忙,自己翻身从床上爬起来,迅速穿好衣服,走出了医院,“真不敢相信,就那样一个小娃娃,居然比很多大人还坚强。”
在儿童中心的几天,林浩生活得很好,志愿者叔叔每天都会用热毛巾为他热敷受伤的部位,还交了很多新朋友,“我们每天都一起上课,我最喜欢上体育课,可以学跆拳道;我还很喜欢白老师,他是个志愿者。”
“六一”儿童节,林浩和另外几名灾区小朋友一起,到北京参加了儿童节活动,还参观了奥运场馆。第一次离开大山的林浩,对一切都充满新奇。
林浩告诉记者,地震后,他就没见过班上的同学,“我很想他们,很想上学。以后,我要当工程师,要造震不垮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