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林俊德先进事迹材料 | 530字 | 10段 | 2分钟 | 3分钟 | 5分钟 | 123人 |
林俊德先进事迹材料 | 1145字 | 21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102人 |
林俊德先进事迹材料 | 714字 | 11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193人 |
林俊德先进事迹材料 | 490字 | 2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219人 |
林俊德先进事迹材料 | 447字 | 6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91人 |
林俊德先进事迹材料 | 646字 | 5段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209人 |
林俊德先进事迹材料 | 593字 | 7段 | 2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216人 |
林俊德先进事迹材料 | 229字 | 2段 | 1分钟 | 2分钟 | 2分钟 | 126人 |
林俊德先进事迹材料 | 784字 | 6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47人 |
林俊德先进事迹材料 | 474字 | 4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278人 |
林俊德先进事迹材料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0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23位用户喜欢。
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生致力于国防科技事业,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材料如下:
一、矢志不渝,献身国防科技事业
林俊德从小就立志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努力学习,不断进取,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科学家。他始终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二、攻坚克难,勇攀科技高峰
林俊德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始终坚持创新,不断探索新的科研方向和方法,为国家的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
林俊德不仅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还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等事业做出了贡献。他还带领团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四、勇于担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林俊德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他始终以身作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总之,林俊德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和爱国者。他的先进事迹材料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和品质。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林俊德先进事迹材料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45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02位用户喜欢。
林俊德(1938年3月13日—2012年5月31日),男,福建永春人,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研究员,196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1993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2年5月31日,林俊德因病逝世,享年74岁。
2018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增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为全军挂像英模。2019年9月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
获得荣誉
1969年以空中冲击波测量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74年强冲击波测量项目,得到了全军科技成果二等奖。
1978年4月,他被国防科委授予先进科技工作者标兵,荣获国防科委首届学习雷锋、“硬骨头六连”先进代表大会、科学大会奖。
1987年8月1日,被总参、总政、总后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模范”称号,出席全军建军60周年英模代表大会。
1990年获国家人事部颁发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证书。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9月18日,应邀出席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2月18日,中央军委追授林俊德同志“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颁发了追授林俊德的一级英模勋章和证书。
2013年当选2012年度全军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模范。
2013年2月19日荣获“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荣誉称号。
2013年9月26日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2018年9月,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统一印制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苏宁、李向群、杨业功、林俊德、张超10位挂像英模画像,并下发至全军连级以上单位。
2019年9月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
人物事迹:
林俊德(1938.03――.05)男,福建永春人。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研究员。1993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住进医院直到去世前的最后一天,林院士仍然坚持每天工作,老伴劝他休息,他却说:“坐着休息,不能躺,躺下就起不来了。”直到将所有资料整理完毕才答应卧床休息,这一躺就没能再起来。林院士将有限的`生命投身到无限的科学事业中去,他是用一个战士冲锋的姿态跨越了生死之界!他的跨越是那样的壮美、壮烈!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下,这种纯粹的精神值得我辈学习。
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林俊德先进事迹材料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4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93位用户喜欢。
他是搞核试验的,说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这两个都成了不折不扣的事实。
他研究爆炸力学,一辈子都和炸药打交道。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每次总是尽可能地离炸药近一点。
一次在野外,等了好久炸药都没响,他用对讲机冲其他人大声喊:“你们都不要动,我来弄。”说着就走上前,快到炸药放置点时,他再次回头对跟在后面的人说,趴下,不要抬头,自己上去排除了险情。
他经常要在核爆后第一时间去抢收数据。有一次,车坏在路上,他看到司机带着防护罩修车进度很慢,就先把自己的防护罩摘下来,证明没有危险才让司机也取下,提高修车效率。
他的学生说,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老师常年奔波在实验一线。凡是重要实验,他都亲临现场,拍摄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这是他的专业需要,也是习惯。
去年,74岁的他由于拍摄实验现场太专注,被绊倒在地,膝盖和脸部都被蹭伤,让他包扎一下,他笑着说没事没事,拍了拍灰尘继续工作。
每做一次实验,他都建一个档案,就像病人的病历一样,几十年从没间断。谁需要资料、数据,都能在他那儿很方便地找到。
简便实用、讲求实效,也是他一贯倡导的。他常对学生说,科学就是用简单的办法达到理想的目的。
为解决实验用的铅皮,他发明了用钢棒手工擀制的办法,像擀饺子皮一样,把1毫米厚的铅皮擀成了0.2毫米。为了找到力学实验的理想材料,他出差途中买了一块特殊木材做成的菜板,锯开分析密度和硬度。就连戈壁上的沙子,也被他用来作为实验的一种特殊材料,解决了技术难题,也节约了大量经费。
病中留下的工作笔记上,他一笔一画绘下了保险柜开锁示意图,密码盘、固定手把、开门手把,以及三位密码刻度的标示,清晰明了。还有详细的文字,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
他一丝不苟的程度,有点像人们所说的极致。
林俊德先进事迹材料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90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19位用户喜欢。
林俊德老先生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可以说是模板。既可以教育他人,也可以点醒混沌的人生。在看到流传的关于在病床上的林俊德将军的视频时候想哭是因为即将失去一个伟大的工作者,想笑是因为心里倍感安慰,祖国有坚强的军人在战斗,国民有英勇的战士在拼死维护。一个个抛洒热血的战士是家人的念想,人民的后盾,国家的依靠。他们不能惧,不能屈,只能前,只能战。感谢所有付出生命在奋斗的一线勇士,感谢所有位居后卫的保家干事。
在生命垂危的那一刻想到的是完成工作是刻进骨子里的敬业和责任,在艰苦的环境坚强奋斗是一种对工作的崇尚和尊重。回想自己生活安逸,社交安稳,父母健在,一切完备,看似完美其实缺少了最重要的东西,奋斗的精神和毅力。在教育里浸泡了二十多年之后的安逸想法是颓废的,应该像林俊德老先生学习不浪费生命的每一分钟,做自己值得奋斗的事业,即便成就的是小家,但安稳得是大家,祖国不仅仅需要的是轮军的将军一样的杰出人才,也需要恪守职责,尽忠尽职的工作者。事情需要一点一点的做,意志需要一点一点的磨砺。请将林俊德老先生的事迹当做警醒迷茫中道路的指明灯,遇到挫折时候的正能量,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林俊德先进事迹材料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47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91位用户喜欢。
林俊德是“核试验冲击波机测仪器研制小组组长”。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他们用了半年时间研制出了第一台样机,一年后成功用于中国的第一次核试验。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春雷,蘑菇云腾空而起。林俊德研制的仪器,第一时间准确测得了核爆炸的冲击波参数。当天晚上,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林俊德带领回收小组在爆心附近步行几十公里,圆满完成了核试验爆炸数据的采集任务。
1969年冬,中国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林俊德的战场从大气层转到了地下,为尽快掌握地下核试验爆炸应力波测量和核试验工程设计技术,他和战友从大山深处的平洞试验到戈壁滩上的竖井试验,先后建立了10余种测量系统,为中国地下核试验安全论证和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数据。
1996年7月29日,中国成功进行了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胜利实现了既定目标。 1987年,林俊德把冲击波测量技术成功应用到常规兵验。
武器试验中,他带领项目组发展了声电报靶技术、声电落点定位技术,解决了国际上大面积立靶自动检测的难题。
林俊德先进事迹材料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4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09位用户喜欢。
林俊德,1938年3月出生于间南山乡永春县,一位鲜为人知的功勋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某基地研究员,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是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代表。他扎根边疆52年,把青春和生命融入大漠戈壁,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奉献给国防事业。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曾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30多项,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住院治疗期间,他依然坚持工作,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生动诠释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为国防科技事业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堪称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楷模。
林俊德的可贵之处,在于奋勇攻关、开拓创新的执着追求。事实一再证明,在国防科研领域,外援是靠不住的,尖端技术是引不来的。林俊德一辈子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核试验技术领域自主创新,勇攀高峰,创造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
林俊德的可敬之处,在于他淡泊名利、清白守正的高尚品格。一生隐姓埋名铸核盾,成就鲜为人知,林俊德最打动人的,是他的道德文章――忠诚、敬业、正直、律己。
林俊德的可学之处,在于他对党忠诚、矢志报国的坚定信念。他始终爱党爱人民,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舍身报国,一生报国。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导流管、胃管、减压管和输液管,他还在冲锋;视线已渐渐模糊,他却反复叮咛着需要交接的某重大国防科研项目相关资料;这种爱岗敬业的精神,这种为祖国奉献的品德,这种为圆强国之梦努力的意志是值得我们去继承、去学习、去发扬的!
林俊德先进事迹材料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3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16位用户喜欢。
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2012年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
2012年5月4日,他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
临终前,林俊德交待:把我埋在马兰。马兰,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林俊德先进事迹材料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9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126位用户喜欢。
1938年3月,林俊德出生于闽南山乡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靠助学金上完中学和大学。1960年林俊德从浙江大学机械系毕业,分配到国防科委下属研究所工作专业是机械制造,单位派他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进修两年。
1963年5月,接受了研制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压力自记仪的任务并担任组长。这项研制工作只允许有一年多的时间,工作条件差,但按期完成了参试前的全部的技术准备和考核工作,并参加了首次核试验。 从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1996年中国进行的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参与了中国的全部45次核试验。
林俊德先进事迹材料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47位用户喜欢。
林俊德院士是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的著名专家,是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代表,是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楷模。他扎根边疆52年,把青春和生命融入大漠戈壁,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奉献给国防事业,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曾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30多项,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住院治疗期间,他依然坚持工作,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生动诠释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和马兰精神。
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林俊德像众多“两弹一星”的科学巨子们一样,科研上成就卓著,做人上有品有格,不愧为爱党报国、献身使命的典范。他一辈子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做事天地良心,天经地义”;一辈子创新攻关,像激光一样在核爆炸力学领域集中能量一往无前;一辈子顽强拼搏,像春蚕吐丝一样拼尽了最后一丝气力;一辈子淡泊守正,不为俗务所困,不为奢华所惑,不为浮躁所扰,浑身干净得没有一点灰星。
林俊德同志把牺牲奉献融入靈魂血脈。
特殊年代,林俊德默默奉献;時代變了,他依然默默堅守。当选院士後,他給自己立下“三不”原則:不是自己研究的領域不輕易發表意見,裝點門面的學術活動堅決不參加,不利於學術研究的事情堅決不幹。,某技術學院想聘請他擔任客座教授,承諾年薪20萬元,提供一棟別墅,一年只去一次就可以,他當即回絕:“我既不熟悉你們的教學工作,又不從事你們的研究領域,這個忙我帮不上。”
我们通过认真研读《大漠铸核盾 生命写忠诚》、《隐姓埋名 播种东方巨响》等文章,进一步从林俊德身上,看到一名共产党员对理想信仰的坚守和执著,看到一名科技工作者对国防科技事业的炽热和奋发,看到一名共和国军人对祖国的精忠和热爱,看到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迸发出的巨大能量。
我将以林俊德同志的奉献精神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为祖国未来尽可能的培养更多的接班人而努力。
林俊德先进事迹材料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4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78位用户喜欢。
林俊德(1938.03――.05)男,福建永春人。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研究员。1993年晋升为少将军衔。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住进医院直到去世前的最后一天,林院士仍然坚持每天工作,老伴劝他休息,他却说:“坐着休息,不能躺,躺下就起不来了。”直到将所有资料整理完毕才答应卧床休息,这一躺就没能再起来。林院士将有限的`生命投身到无限的科学事业中去,他是用一个战士冲锋的姿态跨越了生死之界!他的跨越是那样的壮美、壮烈!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下,这种纯粹的精神值得我辈学习。
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林俊德,病逝。
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俊德的中学和大学都是靠政府助学金完成的。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从事核试验研究。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在之后40多年的科研旅途中,他先后获得30多项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