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航天英雄及伟大事迹 | 1338字 | 12段 | 5分钟 | 8分钟 | 11分钟 | 231人 |
航天英雄事迹心得感悟 | 606字 | 5段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247人 |
航天英雄及伟大事迹 | 733字 | 11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103人 |
中国航天英雄简要事迹 | 1271字 | 3段 | 5分钟 | 7分钟 | 10分钟 | 138人 |
航天员杨利伟的英雄事迹 | 527字 | 8段 | 2分钟 | 3分钟 | 5分钟 | 162人 |
航天员景海鹏英雄事迹 | 1137字 | 9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183人 |
“航天飞人”杨利伟的英雄事迹 | 658字 | 8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111人 |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英雄事迹 | 544字 | 5段 | 2分钟 | 3分钟 | 5分钟 | 256人 |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英雄事迹 | 630字 | 7段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216人 |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英雄事迹 | 1321字 | 7段 | 5分钟 | 8分钟 | 11分钟 | 112人 |
航天员杨利伟的英雄事迹 | 586字 | 10段 | 2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35人 |
中国航天英雄简要事迹 | 546字 | 7段 | 2分钟 | 3分钟 | 5分钟 | 298人 |
航天员杨利伟的英雄事迹 | 478字 | 3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17人 |
“航天飞人”杨利伟的英雄事迹 | 482字 | 3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238人 |
航天员景海鹏英雄事迹 | 1385字 | 18段 | 5分钟 | 8分钟 | 11分钟 | 135人 |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英雄事迹 | 462字 | 4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68人 |
航天英雄及伟大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38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31位用户喜欢。
在中国航天史上,乘“神五”飞出地球的杨利伟是第一位天空人。作为杨利伟的队伍和好朋友,景海鹏那时还不为人所知。直到“神六”发射时,与刘伯明搭挡的他成为第二梯队成员,不少人才知道,在表里河山的山西省,关公故乡出了一个名景海鹏的航天员。
记者至今仍然记得,“神六”发射的前夜,景海鹏的家人在东杨家卓村老家的西房里看电视的场面。当时,屋子里有不少人。除了景靠喜、王珍玲两位老人,海鹏的弟弟海龙也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家里,加上海鹏的妹妹艳芳一家和一些为他们高兴赶到的邻居。景海鹏老家是热闹非凡。
后来,看到儿子没有成为“神六”上的航天员,景靠喜仍然感到非常高兴。“没有用上第二梯队,说明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先进可靠。我相信“神七”发射时,儿子会更神气。”而这一预测果然说中了。这次“神七”发射,景海鹏成了正选的3名航天员中的一个。他是山西当之无愧的第一个太空人。
从1993年选入国家航天员大队后,景海鹏只会过两次老家。一次是1998年,景海鹏的儿子还很小时,他匆匆忙忙赶回,接父母去他北京的家。那次,他的父母一待就是5年,直到在20_年底才会到运城老家。
景海鹏的第二次回家,是20_年。那时“神六”已成功发射并返回,他虽是第二梯队人选,却已被大众媒体放大成了几乎妇孺皆知的大名人。听说他回到运城,记者还专门赶去见他。晚上在景海鹏住的弟弟景海龙位于中心血站后的家单元楼客厅,记者还与一身戎装,话语不多却英气逼人合影,留下了他回运城的影响记录。
因为训练的任务重,景海鹏第二天就和妻子、儿子匆匆返回北京,满打满算,他那次在老家只待了有三四天。
不仅很少回家,连电话都很少打。对此,景靠喜、王珍玲两位老人却丝毫没有抱怨儿子的意思,一直夸他们的三个儿女都很孝顺和成才。景靠喜还嫌王珍玲有时念叨,嚷人似的说:“咱海鹏是国家培养的人才,咱可不能嫌娃不给家里打电话。”
景海龙作为弟弟,平时也很难与景海鹏有联系。他告诉记者,这几年,他和哥哥的通话次数都十分有限。多数的时候,是哥哥给他发短信,要他照顾好父母,注意两位老人的身体。而从去年后半年到现在,进入训练的哥哥没有和他同过一次话,也没发一次信息。他发的信息也没有回复。他说,他很理解哥哥。
王珍玲老人则说海鹏一直给她寄钱。按海鹏的说法,是海龙在老家照顾两位老人,他不能让弟弟在经济上受屈。每年,海鹏都要给父母寄上四五千元,进入准备上“神七”的封闭训练后,海鹏不能与家人联系,在北京航天城的张萍就安排给公婆寄了一次钱。去年海龙买新房时,尽管告哥哥款已够用,海鹏过意不去,仍然寄回一笔数目不算太小钱。
景海鹏最后一次和家人联系,是在今年8月7日的晚上。他当时将电话打在东杨家卓村老家,在问了父母的身体情况后,提醒父母别忘了在第二天晚上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接电话时,景靠喜心里虽想知道这次儿子是否会上“神七”,又明白儿子不会告诉他。最后,他只是说儿子不要操心他们,好好训练,一旦有任务,就一定能圆满完成。
最近一个月,随着“神七”发射日期的越来越近,不断有来自各地的记者采访景靠喜、王珍玲两位老人,景海龙也是应接不暇。得知儿子是“神七”航天员的热门人选,一家人都感到非常高兴。看电视,成了一家人最重要的“工作”。
一脸慈祥的景靠喜说,“神六”时儿子未能上天,自己当然希望此次他能够一偿夙愿。但是“上不上天我们都高兴,这是国家对他的考验,希望他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航天英雄事迹心得感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47位用户喜欢。
从望月兴叹到飞船登月,从浮想联翩到身临其境,神七载着中国人的希望与理想再次履步。“五、四、三、二、一、发射!”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时刻,全国人民屏住呼吸,观看着神七飞向天空,随后便是一阵热烈的欢呼。
2008年9月27日16时30分,我至今还记得这一伟大时刻,翟志刚首次出舱行动,全国人民顿时拍手欢呼,他是中国行走太空的第一人,他在月球上印下的这一看不见的足迹,必将成为激励后人前进的动力。当他手中拿着五星红旗,在月球上向全国人民招手时,我们热泪盈眶、热血沸腾。翟志刚、刘伯明这两位出自鹤城的航天英雄是我们鹤城人民的骄傲,也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他们的成功凝聚了自己多少心血、多少汗水、多少磨练,他们的伟大壮举将在历写下光辉的一页。
翟志刚、刘伯明这两位出自鹤城的航天英雄成功登天激发了我想当航天飞行员的梦想,古老的疆土英雄辈出,今天正崛起一代新人,长大的我将接过航天的接力棒,带着五星红旗承载着中国研制的最新飞船飞蓝天。月球上或是其它星球上将留下我的足迹,五星红旗将永远飘扬在太空。
曾几何时,中国是一个航天事业落后的国家,而今天神一至神七的发射不仅昭示着我国航天事业正在腾飞,更向世界人民昭示着中华民族未曾消沉,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越来越强烈,我们为有这样的国家而骄傲。
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以翟志刚、刘伯明为榜样,发奋图强,报效祖国。浩瀚的宇宙神秘无限,飞天的梦想千年不断,让我们的飞船越飞越远,探索宇宙的更多奥秘。
航天英雄及伟大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33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03位用户喜欢。
10月15日上午8时许,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第一个走向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舱内待命起飞。舱内的摄像机镜头,把他的画面传向千里之外的首都北京。
此时此刻,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载人航天指挥大厅里,4名特殊的“观众”面对大屏幕情不自禁地轻声叫出声来:“孩子!”“利伟!”“爸爸!”……
他们,是杨利伟的父亲杨德元、母亲魏桂兰、妻子张玉梅和8岁的儿子杨宁康。他们作为特邀嘉宾,将在指挥大厅的大屏幕前为亲人杨利伟送行。
魏桂兰大妈今天刻意“打扮”了一番,外套里面穿了一件红色的毛衣,嘴唇上还涂了一层淡淡的口红。老人说:“今天是喜庆的日子,咱们都得精神一点儿!”
张玉梅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丈夫,把儿子杨宁康的手紧紧攥在手里,仿佛生怕调皮的儿子干扰了利伟。小宁康瞪着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穿着乳白色航天服的爸爸,高兴地叫起来:“爸爸今天最精神!”
“30分钟准备!”发射场上,指挥员的口令传来。魏桂兰大妈好似有点紧张,不由自主地抓住了杨大伯的手。杨德元大伯拍拍老伴的手背,安慰她说:“放心,放心!”
“20分钟准备!”这时,魏桂兰大妈好像一下子坚强起来。她挺直腰板告诉记者:“利伟这孩子,从小就胆子大,大人们问他长大了想干啥,他总是把脑袋瓜一歪说‘开飞机!’后来他真的开上了飞机,今天又要去开飞船,他心里不定怎么高兴呢,咱们都得为他高兴不是?”
“15分钟准备!”这时,前方首长与杨利伟对话的声音传来,杨利伟大声说:“我在舱内感觉非常好,保证坚决完成任务!”说完,利伟面对摄像机镜头说了一句:“明天见!”
指控大厅里,顿时响起一阵暴风雨般的掌声,大家都被航天员充满信心的告白感动了。
“5分钟准备!”“1分钟准备!”大厅里,空气好像骤然凝固了,两位老人眉头紧锁,张玉梅一手捂住了嘴巴,一手把小宁康的手攥得更紧了。
飞船发射进入最后10秒钟倒计时,飞船舱内的杨利伟突然抬起手,对着镜头敬了一个军礼!
中国航天英雄简要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71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38位用户喜欢。
杨利伟的家乡是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这是山海关外一个依山傍海的美丽县城,今年38岁的杨利伟曾经在绥中生活了长达18年的时间,可以说,杨利伟的童年、少年以及一部分青年时代就是在这样一个宁静而平和的小镇度过的。
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绥中镇。爸爸杨德元、妈妈魏桂兰同在镇里一家中学当教师(爸爸后调到县土产公司)。小利伟自幼比较文弱、性格内向、缺少胆量。8岁那年的一天,母亲让他到房后头拿木棚上的地瓜,他试了再试,半天的时间过去了,额头和小鼻尖上都浸出了汗水,却始终不敢登上离地面不到15米高的木梯。面对小利伟的胆怯,在镇学校做教师的父母担心地说:“这孩子的性格不改变,怕是长大后不能成事。”为了改变小利伟的性格,每年寒暑假日,爸爸有意识地带他去爬山、到县东六股河去游泳。秋天,带他去大山里爬树采摘果实。9岁这年秋天,在绥中镇北巍巍的燕山山脚下,经父亲鼓励,小利伟平生第一次爬上了一棵30多米高的古老的塔松上,当从大树上下到地面的时候,浑身被汗水浸透的小利伟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高声喊道:“爸爸,我成功了!”孩子少有这激动的高喊声,似乎击落并摔碎了他性格上的怯懦,高喊声,震憾并回荡在幽暗的山谷。看见孩子第一次勇敢地战胜自己,父子俩人竟喜极而泣。从此,小利伟竟对探险及运动有了兴趣。常常同伙伴跋山涉水野游,登狐仙洞山探访狐洞、寻访古寺遗址,寻觅传说中的“链锁地井”。看完《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嗄》、《鸡毛信》等战争故事片后,他央求爸爸帮助同班的小伙伴赶制了红缨枪,毛遂自荐当上了儿童团长,带领“红军”攻克“白军”山头阵地,活捉了“胡汉山”、日本皇军头子“龟田”。他还常率领伙伴在学校的操场上“飞碍阻”、练习投掷铁饼、跑百米。在亲人的眼里,小利伟真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辽西的许多乡镇素有故事之乡之称。绥中县绥中镇更有“讲古王”、“故事王”摇篮的美誉。绥中清朝时就是辽西及关外各路商贾贩客通往辽南、辽北、辽东的交通要道。称它是东北黑土地上的“丝稠之路”集散地一点也不过份。各大酒家、车店云集镇中。夜晚食宿的客人为了打发寂寞,就集在一起讲出各自从不同地区带来的传说和故事。渐渐地,说书讲古的人在这里便成为了“职业”。讲的、听的、传的多了,这里不仅是商贸的集散地,更是民间传说故事的集散地。这里的家家户户旮旮旯旯都盛满着古老的传说故事。杨利伟的外公、外婆便是当地有名的民间故事家。小利伟从小就常住在听各种民间故事长大的且为讲古说书高手的外公、外婆家中,使他自幼便薰染在外公、外婆及妈妈讲的传说故事里。在大人们讲的各种传说故事中,最令小利伟着迷的是七月七《牛郎会织女》的传说和《嫦娥奔月》、《七仙女下凡》这类飞天 神话故事。听多了,具有思索与探密精神的他,便常常在夜晚站在院子里望着浩渺夜空,想像着宇宙里的神奇。他常常对妈妈说:“等我长大后,我一定飞上天空去见牛郎、织女和嫦娥、玉兔。” 读小学三年级时的一次春游,学校组织小同学到一家飞机场去参观,摸抚一架架银鹰并观看飞行员驾机为同学们做飞行表演,小利伟激动不已。回校后,他在机场观后感的命题作文中写道:“我长大一定要当一位飞行员,飞上天空对宇宙进行探密。”
航天员杨利伟的英雄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27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62位用户喜欢。
在读《杨利伟的故事》这本书之前,我其实觉得自己一直是个很辛苦很累的人,总是时不时地偷懒、耍小聪明,还总是抱怨上帝的不公平。可是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才感觉到自己还不算累,我才知道每个令人羡慕的名字后面都有一些不为人知令我佩服的故事......让我知道了什么叫艰辛,让我懂得了,没有付出,哪来的收获。
杨利伟出生在1965年6月21日,辽宁市,绥中县,是大海养育了他,他的梦想就是在天空中飞翔,他经过不断努力,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用他的一滴汗水,一滴眼泪,换来了全国人的鼓励,所以不断超越自己,走向了成功,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
杨利伟——一名成功的宇航员,值得我们敬佩,因为他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杨利伟是一位非同寻常的人,看着杨利伟叔叔的故事,我终于知道了自己和杨利伟叔叔相比是多么渺小,知道了自己的坏毛病
——胆小,懦弱,怕苦,怕累。
读《杨利伟的故事》这本书之后,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让我知道了,我也要有梦想,为了这梦想,我也要不断努力,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用我的一滴汗水,一滴眼泪,去获取成功。
因为我知道了困难并不可怕,只要用心克服就会取得成功。
我也要有我的目标,我也要向杨利伟叔叔一样,也要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也要努力走向成功。
航天员景海鹏英雄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37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83位用户喜欢。
杨家卓村,一个只有200来户人家的小村子,飞天英雄景海鹏的家就在这里,每当提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今天的成功,景海鹏总会说:“因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1966年出生的景海鹏,因景家的前两个孩子都先后夭折了,景靠喜、王珍玲夫妇自然是无比的疼爱。为了补贴家用以及三个孩子的学费,景靠喜夫妇把农闲时节都用在了加工扫帚的作业上。一个笤帚的利润一二毛钱,拉到市里能卖三毛钱,为了多卖些钱,每扎够100个笤帚,景靠喜和妻子用自行车拉到城里走街串巷叫卖。在外一天舍不得吃一顿饭,攒下的钱供了孩子们上了学。
“日子再苦,也不能耽误孩子。”在那个困难时期,王珍玲总是千方百计为孩子成才创造条件。景海鹏常年在外,家中的重担自然都甩在了弟弟景海龙和妹妹景艳芳的身上,但是两人从来没有埋怨过当兵的哥哥,而是给予了哥哥最大的理解和支持。2012年春节后,得知儿子可能被定为“神九”的航天员,但迟迟等不到结果。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王珍玲的右眼突然什么看不看见了,先后在运城市两家医院住了38天,都沒有效果。无奈之下,景海龙陪著母亲来到北京看病。为了不打扰正在封闭训练哥哥,硬是没有向哥嫂透露一点风声,整整18天,一个人在医院默默陪护。景海龙常说,“哥哥是为国家的航天事业做贡献,顾的是国家这个大家,而他和妹妹支持哥哥的方式,就是把这个小家照顾好,让哥哥少为家里分心”。他们觉得,能替哥哥多陪陪父母,让他安心工作就是一种幸福。
景海鹏从1986年被招收为飞行员后,28年来回家的次数非常少,几乎对家庭尽不到一点职责。面对这些,母亲王珍玲从没有任何抱怨,一直和丈夫景靠喜努力支持儿子。
在别人看来,有一个航天英雄儿子,王珍玲应是充满自豪,但是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她更多的是担心和期盼。2008年9月25日,在“神七”的整个发射过程中,景靠喜和王珍玲一直都没有说任何话,只是把目光牢牢锁定在了电视屏幕上,只有在人群中爆发出掌声的时候,老人家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20多年来,作为母亲的王珍玲即使再想儿子,也没有主动给儿子打过一次电话,她怕打扰儿子,怕因家里小事影响了儿子的事业。她说:“海鹏首先是国家的儿子,其次才是我的儿子。我就是心里再想,也不能随便打扰他。”作为景海鹏的父母,他们觉得不给儿子添麻烦,静静的等待就是一种无言的幸福。
在景家出了一个航天英雄后,许多人主动向景靠喜和王珍玲和丈夫提供优厚的待遇和更好的生活条件,但是都被二老婉言谢绝了,他们选择和所有普通的农民一样,继续在农田中耕种,继续着过平凡普通农家人的生活。
家里最热闹还是当属周末,每个周末二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外孙女都会回来陪二老,在外上学的孙子、孙女也常常会给二老打电话,汇报近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幸福在平淡和琐碎的生活中一直延续着,这个平凡却不简单的家庭,在真心付出、无尽牵挂和默默守候中,向我们诠释着幸福的含义。
“航天飞人”杨利伟的英雄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8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11位用户喜欢。
飞船模拟器是在地面等比例真实模拟飞船内环境,是对航天员进行航天飞行程序及操作训练的最为重要的航天专业技术训练场所。飞船从发射升空充分进入轨道,到调姿回到地球,飞行程序指令上千条,操作动作几十个。飞船舱内的仪表盘指示灯密密麻麻,各种线路纵横交错,各种设施星罗棋布。要熟悉和掌握它们,并能进行各种操作和排除故障,只有靠在模拟器中反复演练。
杨利伟是个有心人。去年年底做模拟器训练的时候,他用一个小摄像机拍了很多坐舱图片。回来以后,输入电脑,自我刻了一个小VCD,随时播放,尽快地熟悉里面的各种设备---此刻已经熟得一闭眼睛就能想得清清楚楚。
飞船上天之前,杨利伟他们做了十几次强化训练,每一次训练都是杨利伟第一个做。做完以后,给教员带给信息:哪个地方不适宜,哪个程序不到位,哪个地方操作不合理。修改完,后面的人再做,少走了很多弯路。
载人飞船联合测试,杨利伟去的次数最多。在测试推进舱和回到舱分离,然后立刻切换到回到舱的动力系统这个动作的时候,按规定10秒钟务必完成动作,研制人员最快6秒种能够做完,杨利伟只用了5秒。
在首飞选拔的5次正常飞行程序考试中,杨利伟获得了两个99分、3个100分,名列专业技术综合考评第一名,成为首飞航天员第一人选。
出征时刻,杨利伟情绪坦然地走向发射架。那一刻,数亿人的目光注视着他,他背负着一个民族的期望去迎接挑战。"当然,从最坏的角度思考,这毕竟是一次冒险,但冒这个风险值得。我到那里来就是为了执行这个任务,我就是为了执行这个任务而来的。"
火箭呼啸而上,杨利伟奔向了太空。
浩瀚太空从此写下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英雄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56位用户喜欢。
人们都知道发明“两弹一星”的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但仍有许多人不知道这巨大的成功背后是何等的艰辛。
钱学森在很年轻时便到美国留学了,并在导师的帮助下成为了世界闻名的科学家。他帮助美国研究了许多高端科技,可当战争爆发后,反抗时,政府把他当作驱逐他出国。可正当他准备回国时,政府又怕他回中国后会让中国强大起来,便把他抓了起来。可这并不能阻挡他回国的心,最后,他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顺利回国了
回国后,钱学森努力发展中国的武装力量,可事情并不顺利。中国当时科技落后,又穷,要造导弹和原子弹实在是太难了。后来,钱学森受到了他老婆的启发,找到了新的制造方法,使中国有机会制造出导弹。钱学森和其他优秀的中国科学家抓紧一切时间制造导弹。最后,他们用了极快的时间制造出了导弹和原子弹。
最后,他们在极恶劣的天气下,用一天的时间拼装好了导弹和核弹并“融合”起来了。幸运的是,在发射的'那天天气很好,导弹也成功的发射了,完成了科技上的一大突破。
看完电影后,我不禁从心底佩服钱学森,不仅是佩服他知识的渊博,也佩服他那坚贞不移的爱国心。在美国开出极其诱人的条件下,还能拒绝他们,回到又穷又落后的中国来。是什么使他能这么做的呢?是身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和强烈的爱国精神,钱学森他就是靠这强烈的爱国精神来美国留学和下定决心回国的。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英雄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3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16位用户喜欢。
今天下午班会课我们看了介绍中国伟大科学家钱学森的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他的生平。
记忆最深的是电影里他对美国人说的“我回到中国,还可以种苹果,没有我不能做的,只要我想做”回到祖国后,为了国家的事业发展,他整日不着家的工作,近乎偏执的坚持,终于迎来了最终的成功。
到了发射的那一天,他想到他与那些美国人的对话,说道“这就是我所种下的苹果。”这便证明了:只要你想做,肯下功夫,绝对没有做不到的。我想,在我们学习中,也应做到这样:敢于努力,敢于拼搏,你愿意,你去尝试,那么你也可以做到。
这只是对钱学森的一段正面描写,影片中还有很多侧面描写,如,一些将士们对他的崇拜,还有一群崇拜他的小战士们跑过来看钱学森的镜头,钱学森说:“我和你们一样,是个老兵,我们是战友啊”突出了他的谦逊。
不过最为人熟知的还是他在归来前备受美国政府迫害的故事,面对美国的迫害,钱学森毫不妥协,一心只有一个想法“我要回国!”,为了国家的核事业,他选择放弃在美国施展才华的机会,听过道路上的坎坷,坚持自己回国的信念,终于在五年后回到了祖国。当然,这种作为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在别人身上也能看到,如,邓稼先。
现在有许多人都出国留学,也有学成归来的,但在当时,可能不会有谁想回到条件并不好的地方,但钱学森脑子里此时只有一个想法——我要回国,无论怎样都阻止不了他回国,可见他的爱国心有多么强烈。
我们也许成为不了像他那样的大科学家,但他的爱国之心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我们也可以尽一份爱国之心,努力学习,服务祖国。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英雄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21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12位用户喜欢。
钱学森被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1935年9月起,钱学森先后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留学期间勤奋刻苦,后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由于科研能力和成绩突出,钱学森在美国的事业发展一路顺遂。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便决定以探亲为名回国,将整理好的800公斤书籍和科研笔记带回祖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但是,当他赴港口时却遭到美国当局的强行拘留,所有的资料和书籍也被扣押。加州理工学院交了巨额保释金,他才获释。当时的美国海军部次长恶狠狠地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
在此后长达5年的时间里,钱学森始终受到严密监视。得知钱学森在美国遭受迫害,中国科技界立即通过各种途径声援钱学森,谴责美国政府的做法。中国政府也多次与美方交涉钱学森回国问题。但由于国内始终无法与钱学森取得联系,因此,美方每次都否认扣留中国公民。此时,钱学森也正在因为没有途径向国内传递消息而烦恼。他深知,自己的回国问题,必须让国家高层知道自己的回国愿望和目前的处境才能解决。
1955年5月的一天,钱学森在一份中文画报中发现了父亲的朋友陈叔通与_在一起的照片,不由得眼睛一亮,心中有了主意。钱学森立即给陈叔通写信,请把自己的消息传递给国家高层领导。但由于不知道陈叔通的通讯地址,只能寄给在上海的父亲,由其代转。为了避免信件被联邦调查局拆信扣留,钱学森将给陈叔通的信装在一个信封里,让妻子蒋英装入给比利时的妹妹的信中,避开跟踪的特工,将信件投入到一个商场的邮筒里。蒋英的妹妹在比利时收到信件后,立即转寄到上海钱学森的父亲家中。此后,信件几经辗转终于到了周恩来手中。
此时,中国代表团正在日内瓦与美国进行大使级会谈。为了表示中国的诚意,也为钱学森归国创造条件,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提前释放了11名被俘的美国飞行员。但谈判时,美方依然矢口否认美国政府扣留中国公民。这时,中国代表团团长王炳南掏出钱学森的信当众宣读,让美方十分尴尬。1955年8月4日,再也没有借口的美国政府,只好准许钱学森离开美国。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与家人一起来到洛杉矶港口,准备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回国。钱学森的回国引起广泛关注,不少记者早早来到码头上采访他。有记者问:你这次回国后,以后是否还打算回到美国?钱学森平静而坚定地回答说:“我不会再回来,我没有理由再回来,这是我想了很长时间的决定。今后,我打算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中国人民建设自己的国家,以便他们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钱学森回国后,对原子弹、导弹等方面的国防科技发展非常关注。当时,国际上普遍认为中国科技水平落后,根本没有能力研制这些先进武器。这让著名将领、负责哈尔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建设的陈赓非常不服气。一次,钱学森前往哈尔滨参观军事工程学院,院长陈赓恰巧正在北京。得知消息,陈赓专程赶回哈尔滨来见钱学森。他见面问钱学森的第一句话是:“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钱学森回答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陈赓听后大声说:“好!就要你这一句话。”这次谈话后,钱学森更加坚定了自己为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航天员杨利伟的英雄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6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35位用户喜欢。
十三亿中国人只有杨利伟第一个飞向了太空,他为什么能做到呢?
原来他有一个当过老师的好父母,童年时候教导他坚强勇敢,动手能力,转一百圈也不迷糊,从小就想成为黄继光这样的英雄。
他在学校里天天坚持从家里跑步到学校,喜欢单双杠和篮球运动,他的身体百里挑一,在全县1500名应届高中生中,他入选了飞行员。
在部队中他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弹吉他唱歌,百米跑出11秒,乒乓飞行大队无敌,800米高的山坡他十来分钟就能跑个上下,骑自行车往返100百多公里后不觉得累,而且他专业成绩出类拔萃,在危急的“空中停车”仍能把飞机安全降落机场,所以他能在全国1500米优秀飞行员中入选到航天大队。
在航天大队中,他从886名入围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航天员。
在航天员中,他废寝忘食地苦学航天专业知识,训练认真刻苦,从13个航天员中被挑选到“三人首飞梯队”。
他通过了专业技术、操作技术、基础理论、心理、航天环境耐力和适应性、救生与生存等考试,他还通过了超重、头朝下睡觉、高强度运动、转椅、模拟冲击、宇航模拟训练。
看了《航天英雄杨利伟》后,才知道了要想成为一个航天员真是不容易啊!要经过那么多道的关卡,要学习那么多的知识,要忍受那么多的极限……
杨利伟的成长不是一步登天的,而是从童年到学校到部队再到航天一步一步地走上去的,是经过艰苦奋斗攀登上去的。
天上没有掉下来的蛋糕,我们要学习杨利伟精神,从小立下志向,刻苦努力,全面发展,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中国航天英雄简要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6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98位用户喜欢。
景海鹏不算是高个子,现在也就一米六八的样子。但记者走访他的亲友同学时,大家却都称他是难得的打篮球好手。
海鹏的小学老师王天乐回忆,海鹏打小就特别喜欢打篮球,从小学五年级起,就是学校的篮球队队员,打篮球的技术和水平是同龄中最棒的。”
景海鹏弟弟景海龙说,性格腼腆的哥哥最痴迷于打篮球。小时候,哥哥就在他们家老屋的墙壁上,划了一个表示蓝筐的圆圈。后来,又安上一个铁丝圈代替,一有空,哥哥就在家里练习投篮。
景海鹏小时候的伙伴王金星也说,自小景海鹏就好胜,打篮球从不愿意服输。“打得好,投篮很准。”
表哥杨海泉一直和记者多有接触,平时一说起表弟景海鹏,他肯定要说海鹏最擅长打篮球。“海鹏到初中后,因为个子不高,海鹏没有入选篮球队,但一有机会,海鹏就想法展现自己的篮球特长,后来硬是靠着韧劲当上了队员。后来不管上高中,还是在部队,海鹏都一直是篮球队的一号主力。”
“海鹏好运动!”景靠喜说起儿子,也是离不开蓝球:“海鹏当上航天员后,也是航天城里打篮球技术最好的,老是头号选手。海鹏能成为航天员,肯定和他平时爱打篮球有关。从小到大,海鹏一直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从没有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身体一直很棒。”
“海鹏好运动,影响了二儿子海龙和女儿艳芳也都好运动。现在回忆起来,儿女三个从小身体都很好,都只是偶尔有头痛感冒,从来没有生过大病。”
航天员杨利伟的英雄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8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17位用户喜欢。
人们从古至今就有飞天梦,就有想探险宇宙的梦想,这些年,中国总算圆了这个梦。杨利伟叔叔是中国航天第一人,是第一个登上太空的中国人,我作为一个中国人倍感自 豪。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这天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因为中国首次载人卫星快要发射了。
人们怀着崇敬和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五号送行,为杨利伟叔叔送行。身穿航天服的杨利伟叔叔登上了航天飞机。“十,九,八,七……一”,航天飞机腾空而起,很快突破大气层。当电视台说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时,所有人都激动地欢呼起来,有的人甚至热泪盈眶。杨利伟叔叔在宇宙飞船上为我们全世界人们做着报告,为我们开辟宇宙新天地。杨利伟叔叔为中国人圆了飞天梦,从此,宇宙上有了中国人的脚印。但是,英雄背后的故事或许我们都不知道。宇航员训练的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在仅限的食物下生存,把比自己重9倍的东西压在身上……而且杨利伟叔叔还十分勇敢,如果卫星发射不成功,那他肯定得牺牲了。
换了我,我肯定不敢冒生命危险去太空的。而杨利伟叔叔却相反,他不怕死勇敢地为祖国忘我奋斗,是很多人无法做到的。所以,杨利伟叔叔是个伟大的英雄。
“航天飞人”杨利伟的英雄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2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38位用户喜欢。
2022年4月24日是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52周年,也是我们的第七个航天日,在今天我观看了戚发轫院士的航天思政课:从东方红一号到中国空间站。戚院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讲解了航天史与简单的航天知识,讲解了我们努力发展航天事业的目的,探寻空间资源、能源资源,真切的提出了对新一代儿童与青年的期盼与要求。
这一节航天课上得通俗易懂也上得激情澎湃。再过两天就89岁大寿的戚院士作为老一辈航天人,怀揣着“我有青云志,何惧星汉遥”的豪情壮志,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奉献给了中国航天事业,让人敬佩,这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恰逢前不久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回家,带回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期望,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不过三十年,即将建成中国的空间站,中国航天事业迎来大飞跃这是一代代航天人艰苦奋斗的结果:神舟,这个神州大地的神奇的船,从来没有失败过!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年一代志存高远,珍惜韶华,奋发有为,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培养爱国情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这是戚院士对我们的期盼,也是作为新时代青年应有的担当。
航天员景海鹏英雄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85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35位用户喜欢。
从一贫如洗到飞向蓝天
1966年10月24日,景海鹏出生在山西省运城市东杨家卓村,舅舅为他取名“海鹏”。 景海鹏年少时家庭十分困难,他还差点因此辍学。景海鹏是在兄妹三人中是老大。他性格内向,不太爱说话,但从小喜欢体育,尤其喜欢打篮球。
读高中时的一天,在运城中学宣传栏里,景海鹏第一次看到了飞行员的照片。回到家中,景海鹏兴奋地向父亲比划,说他非常喜欢飞行员的服装,看起来很威武,他想要当飞行员。
1984年,空军在运城招考飞行员,景海鹏报了名。由于学习时间太长、劳累过度,眼睛里有些血丝导致落选。这次落选对景海鹏是个巨大的打击,他当时觉得没脸见人,连门都不肯出,然而这时父亲打算让他退学。
后来村里的电工到景家串门,见状就劝景海鹏的父亲让儿子再读一年,并让景海鹏在父母面前表态。景海鹏说,如果再考不上飞行员,他就不活了。之后,景海鹏转入解州中学补习。转入解州中学的景海鹏学习更加用功,也特别注意了身体。最后成功考上了河北保定航校(今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进入学校的景海鹏格外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他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1988年,顺利从保定航校毕业,前往连云港训练基地,成为了一名飞行员。
从飞行到航天
在做飞行员的13年时间里,他从来没有因为个人原因耽误一次飞行,安全飞行1200个小时,并且还创下了打破了战斗机打曲线空靶30发命中26的记录,就在景海鹏朝着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努力的时候,在一次体检的途中无意听到了选拔中国首批航天员,听到这个消息的景海鹏兴奋不已。
1996年底,景海鹏参加了航天员选拔。同一时期,他的妻子怀孕了。1997年8月,景海鹏的儿子诞生。1998年1月8日,在儿子出生大约4个月后,景海鹏被选为航天员。为此,他给儿子取名景宇飞。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杨利伟第一次进入了太空这个大舞台,景海鹏遗憾落选。然而他没有因为落选而气馁,在为杨利伟鼓掌欢呼的同时,在心中也暗暗憋了一股劲,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更加刻苦地训练、准备为下一次的飞行做准备。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五年。
从零开始的航天历程
2008年,在航天员大队等待了十年的景海鹏,终于通过了所有的考核,和翟志刚、刘伯明一起共同执行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2008年9月27日,16点58分景海鹏和队友完成了出仓任务。
首次圆梦的景海鹏整装待发,为下一次的飞行做准备。飞行员在每次面临新的任务时,并不是有了飞行经验就会有优先选择权,所有的人都要从零开始,重新训练,重新选拔。
重新开始训练的景海鹏并不气馁,为了自己梦想和热爱,全力以赴、持之以恒地努力着,也正是由于他这种不服输的劲头,让他执行完神舟七号飞船之后能够继续保持状态,并且通过选拔连续执行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的飞行任务。
神舟七号在轨飞行3天、神舟九号在轨飞行13天、神舟十一号在轨飞行33天 ,算下来,景海鹏三次执行任务总飞行时间为49天,是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中国人。
伴随着三次飞行太空的成功,景海鹏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英雄航天员,更值得一提的是,其实景海鹏在完成神舟九号不久,就已经双肩金星闪烁,荣升为少将军衔。
但他并没有在人们的欢呼中迷失自己。他又投入到一轮的准备之中,为下一次的飞行任务时刻准备着,再一次见证一名军人、一名航天战士的无限忠诚。
2017年景海鹏荣获“八一勋章”的荣誉,并于2018年,被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的称号。这些不仅给了景海鹏征战太空,遨游苍穹的磅礴力量,也更让他坚定自己梦想,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英雄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6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68位用户喜欢。
今天,我在《科学》里偶然看到了钱学森的故事,才知道他不但是个火箭专家,还非常爱国呢!
他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为了更好地报效祖国,又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学习,并于1936年转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习,后来又拜著名的航空科学家冯·卡门为师,学习航空工程理论。钱学森学习十分努力,三年后便获得了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很想回国报效祖国,可是美国不准他回国,美国的海军次长金布斯说钱学森相当于五个师的兵力,就是枪毙了也不能让他回到中国去。 但是后来,钱学森历经千心万苦,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并为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现。
看了这篇故事,我不禁想起了许多像钱学森一样热爱祖国的人,他们有的把自己的钱捐给国家搞建设,有的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谋发展,有的甚至为了国家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马上快到国庆六十周年了,我不由的问自己,我们又该如何的热爱自己祖国呢?我想作为一个学生,我们首先要学好课本,打好基础,将来才能跟好的报效祖国。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让我们想想像钱学森那样热爱祖国的人们吧,还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