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总结大全 > 教学总结 > 教育总结

教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10-18 查看人数:31

教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

第一篇 教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 5700字

县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将2024年确定为“项目内涵”发展年,坚持“统筹城乡教育,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继续着力实施了“四大工程”(第二次标准化建设工程、学校科学管理工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力促教育“六大提升”(促进教育全面恢复提升、促进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提升、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提升、促进教育行风提升),扎实推进了各项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灾后建设卓有成效

全县学校灾后重建共规划建设项目32个,其中,新建学校6所,部分新建学校26所, 新征用地411亩,总建筑面积23万余平方米,争取各类灾后重建专项资金投入7亿余元。通过一年的建设,我县学校灾后重建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胜利,全面完成了灾后重建的目标任务。一是全县32个学校灾后重建项目已于2024年8月底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全面保证了全县学校“干干净净、安安全全”开学;二是全面完成了12万平方米的校舍维修加固任务;三是抢抓灾后重建的发展机遇,积极争取了中央、省、市教育教学设备重置资金xx余万元,完成了对全县学校的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政府采购,为我县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统筹城乡措施有力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增添举措,不断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一是科学调整城乡学校布局。按照统筹城乡教育规划、满足学生就近入学和“高中进城、初中进镇、小学相对集中”的原则,进一步整合优化全县教育资源,科学合理地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将原有的50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调整为42所,并在全市今年率先全面消除了村小。

二是积极推进城乡教育现代化。不断加大对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配置力度,优先满足农村学校。特别是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实施了农村学校教育网络、优质课程资源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满覆盖,完成了城域网建设,努力实现农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堂堂用”。

三是着力实施“以城带乡”举措。积极推行了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启动了成华、大邑“城乡学校互动发展联盟”,成华区28所优质学校与我县23所中小学结对帮扶。同时,石室中学对口帮扶安仁中学、市工业学校对口帮扶县职高。为此,县教育局又对全县42所中小学、幼儿园分别实行了“对口帮扶”、“捆绑发展”模式,结对学校时间为3年,并对城乡结对学校在结对期间实行互动管理、捆绑考核的评价制度,以此扶持农村薄弱学校,将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全县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全域覆盖,全面提升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均衡的新格局。

四是扎实推进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积极争取易安信公司捐资7.5万美元用于安仁镇幼儿园的标准化建设,该项目已于12月底竣工交付使用。同时积极做好金星、出江、雾山幼儿园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将于2024年春季开学投入使用。县教育局将以此为试点,不断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全面推进我县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以此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三、内涵发展富有特色

在学校灾后重建过程中,县教育局十分注重全县教育软实力等内涵发展建设,着力将教育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有机结合,并与灾后重建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以此促进区域内教育发展水平的提升。

一是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继续着力实施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完善了全县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督查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推行了普通高中教学质量量化考核制度,层层落实了从局班子成员到学校教研组、科任教师等相关人员的教学质量责任制。全面完成了最后一批6所薄弱学校的脱薄工作。2024年,我县高考成绩再创新高,专科一次上线1896人,本科一次上线921人(艺体飞)。我县2024年普通高考本科上线率较去年大幅度增加,在全县参考学生数较2024年减少130人的情况下,本科一次上线人数突破800人,较2024年增加增长13.9%;文科本科一次上线较2024年增长61.5%,提高幅度较大;同时,在不包含艺体飞上线人数的情况下,全县同龄人口上线率达16%,万人上线率达到16.7,进入郊县前列。

二是狠抓学校科学管理。着力实施“学校科学管理工程”,制定实施了《学校科学管理评价细则及操作办法》,建立了学校管理督查制度和学校管理信息统计档案,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举措,支部召开了以“科学的教学管理与质量评价”为主题的 “质量管理”研讨会,在全县学校形成了抓管理、重质量的良好氛围。同时,狠抓学校办学行为规范专项整治。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分“学习自查”、“落实整改”、“巩固总结”三个阶段,从“规范教学行为”、“规范招生行为”、“规范办班行为”、“规范考试行为”、“规范教师行为”五个方面在全县学校中开展为期12个月的专项整治,并着力健全完善全县规范办学行为的长效机制,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是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一校一品一特色”工作思路,积极打造学校办学特色,在全县涌现出一大批办学特色鲜明的典型学校,如安仁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北街小学的情趣教育等。县教育局以此为基础,结合全县学校灾后重建,分批整体规划设计全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已完成第一批学校的规划设计,将于明年8月底之前全部完成全县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学校内涵发展。

四是德育工作突出实效。不断强化德育为首、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全县学生健康成长。今年以来,不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成立了心理健康教研组,积极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安仁镇学校、东街小学、银都学校等5所学校顺利通过了市级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验收;在全县学校支部开展了争优评优活动,共推荐评选出省、市、县三好学生180名,优秀学生干部80余名,先进班集体60余个;成功举办了全县第21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支部参加市初中生综合运动会,获得两个一等奖和两个二等奖的优异成绩;继续广泛支部开展了“爱的书库”、“ 爱心包裹”、“环保教育”、“唐仲英爱心奖学金”“庆祝建国60周年”等各类德育主题活动,其中,“爱的书库”阅读活动专题宣传片在全国会议上展示;大邑外国语学校学生在全省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中获第二名,并推荐到北京参加了汇报展示。

五是不断加大教育督导力度。完成了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度检测工作;认真支部开展了对三岔中学、安仁镇学校、南街小学、韩场学校等4所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督查和指导;积极协调县级相关部门、各乡镇,认真指导全县各学校,扎实开展了迎接省政府对县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市级复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并顺利通过市级复查,为明年省级检查打下坚实基础。

四、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干部教师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切实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努力提高教师待遇,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加强干部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以培养专业型干部教师队伍为目标,不断加强全县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将“校长上课”、“校长参加科研”两项作为硬性要求予以落实并进行督查考核;精心支部全县近50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全市“千名校长大练兵”,对全县44名教导主任开展了业务培训;广泛开展各类岗位“练兵”活动,支部开展了全县教师“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在全县3000多名教师中启动了新一轮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教师轮训、骨干教师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特岗教师培训、教材分析培训等参培教师达2173人;支部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研讨会、观摩会达76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全县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我县3个教育科研课题被推荐参加省政府教育成果奖评选,教师论文获国家、省、市级奖的达25,成效显著。

此外,进一步优化农村师资力量。新招聘教师133人(含特岗教师)充实到全县各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扎实开展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工作,选派39名城区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干部、教师轮岗交流近200人,有力促进城乡师资配置的优质化和均衡化。

二是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以强化竞争、激励、约束三大机制为重点,以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干部和教师队伍为目标,大力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敬业精神教育等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全面实施了教师师德师风考评和干部民主测评制,在全县教师中广泛开展了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参与的师德“四项考评”,参评率达100%;同时,大力弘扬师德先进典型,积极表彰奖励和宣传师德先进典型,2024年教师节期间,全县共有500余名教师获得省、市、县表彰,在全县营造了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县教育行风建设、师德建设切实加强,干部教师工作敬业、师德高尚,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开拓创新意识,教育行风得到较大提升。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家长座谈等,在办人民满意教育测评中社会满意度较高。

三是努力提高教师待遇。切实关心教师身体健康,支部全县5500余名在职和离退休教师在“教师节”期间开展免费体检;及时兑现了义务教育段教师绩效工资,认真开展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教职工聘用制度工作,有力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采取教师住房团购及教师周转房建设两种形式,努力解决农村教师的住房困难问题。投资3150万元启动了教师周转房建设,在全县6个点位,相对集中建设教师周转房450套,每套35o,目前各项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将于明年4月份投入使用,切实保障全县教师队伍稳定。

六、教育惠民落到实处

坚持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教育惠民政策、措施,积极部署实施职教三年攻坚,大力开展成人教育,深入开展教育资助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职业教育稳步发展。不断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投入资金3600万元,于年内完成了县职业教育中心1.8万平方米的危房改造;全面完成各类中职招送生目标任务,职普比达4.9:5.1,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率达99.1%;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县职业高中“计算机应用”专业顺利申报评审为市级重点专业;积极开展办学改革,在机械等骨干专业中全面实施了项目教学法,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职教办学模式,促进“消费型实训”向“生产型实训”转变,有力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顶岗能力,受到市教育局肯定;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协助四川师范大学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做好各项办学工作,顺利完成了该校1.1万名学生的招生工作。

二是成人教育突出实效。2024年,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9114人,协助、推荐就业3120人;针对返乡农民工开展了餐饮、车工、焊工等内容的职业技能培训,共培训435人;扎实推进全县社区教育学校建设和教育工作站建设,积极打造韩场兰田社区、安仁金井社区、韩场正福社区、安仁五显社区、晋原镇红光社区、鹤鸣仙鹤社区等6个社区工作站为规范化社区教育工作站,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是教育资助全面落实。认真落实中央彩票公益金和中央专项学费补助金396.25万元,切实开展对我县普通高中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资助学生9226人次;对低保

家庭学生和特殊困难家庭学生的资助做到了“应补就补”,全年共资助学生4361人,资助金额173.29万元;投入资金21.906万元在全县义务教育段的1217名低保家庭学生中实行“鸡蛋工程”;扎实开展职教资助,2024年我县籍职业高中学生4385人以职业教育券的形式享受了学费补助,受助额达526.2万元;同时,积极争取滋根基金等社会捐助,共接收各类社会资助资金59.75万元。

四是“9+3”工作扎实推进。按照省、市工作部署,我县职业高中接收了来自阿坝州13个县的116名藏区学生。为此,我县成立了以县分管领导为组长的“藏区‘9+3’免费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县教育局、县职业学校从不同的层面分别制定了《关于藏区学生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并确定了“以人文关怀为载体,以技能培训、养成教育为目标,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工作思路,扎实做好了藏区学生的免费教育工作,受到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评价。

七、学科活动深入扎实

按照县委的工作部署,县教育局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并将此项活动与行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先后举办了“校长办学论坛”等交流学习和汇报,深入开展了作风建设、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整理学习成果论文共40余篇,党员干部撰写深度调研文章50余篇。同时,深入开展联系帮扶活动和“驻走访”工作。先后4次支部党员100余人次到对口联系社区开展帮扶活动,为该社区赠送了价值10000余元的桌椅和音响设备,为帮扶村(社区)的40户困难户共147人购买了农村医疗保险,共2940元;同时购买了肥料80袋,共计2940元;为7户困难户送去了200元的慰问金、价值200元的慰问品,为其子女购买少儿互助金40元,共3080元。通过深入落实“一线工作法”抓好结对帮扶,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县教育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受到县委支部部的好评,并作为现场经验交流。

八、安全维稳常抓不懈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原则,努力将学校安全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一是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工作支部保障。继续实行了局领导和机关科室(站)分片包校工作责任制;从教育局到学校、教师层层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结合“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和“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开展,制定完善了各类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预案,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预防机制;

二是不断加大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坚持安全拉网式检查与随时检查、重点抽查相结合,积极协调配合公安、交通、卫生等部门,围绕设备设施、食品卫生、学校消防、校园周边环境等在全县学校中开展了8轮次的安全隐患拉网式排查,并现场落实了整改措施,确保了师生在校安全。在全教育系统的扎实工作下,全年中各校无一例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三是狠抓甲流防控确保师生安全。不断健全完善防控机制,严格落实责任;分层支部开展了预防与控制甲型h1n1流感专项培训,扎实开展学校卫生环境整治工作;积极联系当地乡镇医疗机构,做好学校防控指导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加强了师生的甲流防控教育,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扎实抓好晨检、病因追踪等;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了全县学校的各项防控工作制度和纪律,严格落实零报告制度和日报制,严格执行信息通报、反馈制度、进出登记和体温检测制度,全县学校停止了军训、大型集会等活动;同时,加大督查力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积极协调卫生部门,抽调专门人员与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组成防控检查小组,每天对3至5所学校进行检查和指导,全力确保全县教育系统防控工作扎实有效。目前,全县5万余名师生中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患者,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稳定。

第二篇 2023年县教育局上半年安全工作总结 2150字

xx县教育系统安全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局安全科的指导下,在县公安、安监、食药监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排查检查,突出管理重点,实现了无一起校园安全责任事故,现将上半年安全工作小结如下:

一、 打非治违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xx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县 2023 年度“打非治违”集中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xx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打非治违”专项治理工作,成立了以局长燕坤为组长、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局长潘学峰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打非治违”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x县教育系统2024年“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涡教〔2023〕104号)。同时,还下发了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调查摸底表,对专项行动进行了具体的安排部署,强调“打非治违”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相结合;二是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与安全生产监管管理工作相结合;三是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与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相结合。通过本次“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及安全生产大检查,既全面整治,又突出重点,既打防结合又教育引导,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确保了全县教育大局稳定。通过“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及安全生产大检查,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及安全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当场予以整改排除,不能立即消除安全隐患也能立即着手整改,对无有关手续或手续不齐全的,下发了整改通知书,要定期整改落实到位。教育局还设立举报信箱,对来信来访来电认真进行接待和处理,对反映的问题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建立工作台帐,分类进行立案查处。

二、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情况

为确保全县教育系统安全稳定,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切实做好学校安全工作,2月份,局领导及各股室分包人员开展学校安全隐患大排查。4月16日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县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的通知》(涡教[2023]99号),5月14日至25日,教育局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又一次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排查重点主要是:(1)基础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2)各种应急预案及演练情况。(3)学校卫生状况。(4)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情况(5)学校校车的安全监督管理情况.(6)门卫值班情况。(7)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管理。(8)台账建立情况。截止到六月底,全县学校共发现安全隐患25处,已整改20处,5处正在整改中。

三、各“专项整治”组织开展情况

3月27日至29日,开展了全县寄宿制学校消防、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活动。4月份,开展了学校校车安全管理的专项整治活动,对全县接送学校车辆进行摸排,强化管理,积极配合各交警中队、交通局执法大队查处违章违纪校车,严励依法查处“三无”车、超员车。要求各学区实施举报制,发现违章车辆及时向辖区交警中队反映并开据《xx县学校及周边整治工作协调涵》,加强学校与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制。5月份,教育局配合县安监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疾病防控中心等有关部门,进行了为期10天的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活动。通过不间断的专项整治活动,学校的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校车安全等得到了改善,确保了学校师生安全。四、“一岗双责”制度执行情况

1月9日,我局制定下发了《xx县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一岗双责”制实施方案》(涡教〔2023〕8号),明确了教育系统每个人在完成“一个岗位的业务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安全管理的责任”。按照“一岗双责”工作要求,局班子成员、各股室负责人每季度都要对包点学校的安全隐患进行督导检查,建立台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监督整改。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全面落实了“一岗双责”制。

五、事故调查结案、处理、决定落实情况

3月14日晚上23点26时,育萃中学七年级9班学生王彪在xx县中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15日上午5点多钟,该生家长将其尸体从中医院抬到学校大门过道中央停放,并摆放花圈,烧纸,放鞭炮,冲击教室,挟持学生二节课。为确保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安全,县政府成立了“3.15事故调查组”,教育局、中心校在积极协助调查组与家长沟通安抚的同时,又指导学校保卫科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并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力度,全体老师、职工全部上岗,维持秩序,确保学生安全。经公安局刑侦科对死者进行了体表尸检和调查,尸体无任何外伤,符合有机磷药物中毒死亡。县政府、教育局和学校积极与家长沟通,经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校方给予一定的人道主义捐助。县教育局、青町镇政府等单位积极帮助学校做好死者的善后及其亲属的安抚工作,其遗体于2024年3月17日被其家长妥善安葬。学校无任何责任。

六、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及保障情况

教育局非常重视安全工作,年初,教育局长就与各学区中心校校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成立了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局班子成员和各股室人员安全工作包保到学校,学校班子成员包保到班级,做到了安全工作人人头上有职责。目前,全县各类中小学校(园)已配备安保人员526人,“一岗双责”兼职保卫人员555人,安装监控探头1537个,监控探头报警设施已覆盖全县各个学校。县政府已投资66.08万元配备了钢叉、警棍、警用手套各2360支(幅),用于学校安保工作。2024年3月政府又投资60万元为全县所有学校新配备灭火器3500支,报警器450支。

上半年,我县学校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仍清醒地认识到校园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容不得丝毫麻痹大意和点滴懈怠,我们将在市教育局、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再添措施,再鼓干劲,努力实现全年安全工作目标。

第三篇 区教育局2023上半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1800字

一、 xx年上半年主要工作

(一)教育改革创新情况

1.首批教育联盟运作顺利。xx年,xx区继续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通过组建教育联盟整合优化辖区教育资源,为联盟各成员校提升及师生发展提供机会、更大空间。3月底,xx区首批3个教育联盟即xx实验高中教育联盟、城北中学教育联盟和溶洲小学教育联盟诞生,迄今联盟内学校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运作比较顺利,发展特色初显。

2.办学管理体制改革深化。xx年上半年,区教育局进一步调整直属事业单位,撤销4个学区指导中心,将其原有职能并入xx区教育发展中心,中心内设科室由7个增至9个,强化了中心的专业指导作用,机构、职能、人员进一步理顺后,区一级管理效应将得到充分发挥。

3.教师双聘工作有序开展。利用新一轮岗位设置及人员聘用的契机,真正落实教职工全员岗位聘用制度。目前xx区中小学校新一轮岗位设置及人员聘用工作有序开展即将完成,旨在实现“多劳多得”、“绩优酬优”,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同时促进辖区教师合理流动,均衡配置教师资源。

4.“三名”人员管理方式转变。打破原来“平均分配”的资金管理思路,引进选拔性竞争机制,开展“三名”人员竞争性教科培项目资金分配评审活动。采用专家材料评审、面试答辩与行政审批相结合的方式,公开遴选,择优扶持,做到项目扶持有重点、项目资助覆盖面广、资金使用绩效高,充分调动了“三名”人员参与教育科研的主动性。

5.招生改革工作继续深化。深化春季招生改革工作,实行分批(户籍生、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普通借读生)录取政策,保障区属职校生源质量,满足户籍人口入读我区职校需求。继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自主选校、积分入学、跨区招生等政策,广受市民欢迎。15所公办初中共提供2074个学位供户籍生选择,12所公办小学提供328个学位供户籍生选择。全面推进入学审核工作改革,优化材料审核流程,降低群众办事难度。

6.首批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学校诞生。xx区深入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xx二中、xx科院附属学校、xx小学、xx中心小学、xx小学5所学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全国工作委员会授予“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学校”称号,它们将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先行先试,总结经验予以推广。

7.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在禅试点。xx年上半年,xx区教育局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签定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协议,选定华材职校的美容美体专业、机电专业开展合作,实施中高职对接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此举将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就业选择空间,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8.服务群众、听取意见形式创新。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创新服务群众方式,在区政府通济大院大堂设立xx教育“一门式”服务中心,实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处置”、管理“全程监控”的运作体系,为市民提供便利服务。打通教育部门与社会各界沟通渠道,开展家长代表进校园系列活动,聘请教育观察员为教育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二)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1.优质学校创建工程顺利推进。为实现优质教育全覆盖,xx年初xx区出台了创建优质品牌学校实施方案,随后启动优质学校创建工作。3月选择确定了11所试点校(其中3所为样本校)。6月在xx二中开展优质学校试评工作,组织了部分责任区督学和其他学校管理人员观摩整个评估过程,辖区学校进一步明确了评估的过程、内容和方式,并对照标杆和标准,努力提升自身办学质量和水平。

2.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验收通过。近年来,xx区通过持续加大投入、整合优化资源、实施素质教育等一系列举措,推进辖区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xx年4月,xx区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评估认定,评估组对xx区在缩小校际差距、提供教育选择、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3.民办学校办学更加规范。通过核查民办学校在校生学籍、暂住地址、教师持证、收费纳税情况等,对区内违法违规超规模办学的民办学校进行查处。加之民办学校普查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我区113所民办幼儿园、8所早教中心进行了普检)、新换届选举的民办教育协会积极作为,共同促进了辖区民办学校规范发展。

4.普惠性幼儿园规模扩大。xx年,xx区挖掘潜力,通过政策引领、资金扶持等方式,推进办园场地充裕的南庄片区公办性质幼儿园改建、扩建,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如紫南幼儿园、湖涌幼儿园、紫洞幼儿园招生规模不同程度增加)。同时,在城市升级进程中充分考虑城区办园条件较差的部分老园,将周边闲置公房改造为幼儿园用地(如区机关二幼、珠江幼儿园等),为其扩大办学规模创造条件。

第四篇 教育局局长2023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12800字

今年以来,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教育局以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统领,紧紧围绕一个主题,紧扣一条主线,突出一个主调,唱响一个主旋律,坚持不懈,持续用力,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有序开展:教育优先发展地位进一步突出,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重大突破,30所义务教育标准化示范学校创建及标准化学校建设年度任务圆满完成,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教育民生工程成效显著,教育重点工程按序时进度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基础性工作逐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财务和项目管理、教育科研等工作处于全市领先水平,教育行风和效能建设成效明显,以“园丁形象”建设、岗位大练兵和规范办学行为为重点的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20xx年,县教育局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国家司法部、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评为“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20xx年度县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专项督导考核我县获得省优秀等次,受到通报表彰;校舍安全工程和学生资助工作荣获全省先进单位称号;全年共有11项工作受到市级表彰,18项工作受到县级表彰。现将20xx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围绕“建成教育强县、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这个主题,突出抓好八项工作,致力于提升教育“四个环境”内涵。

(一)突出抓好八项工作

1、教育民生工程规范高效实施。民生类补助资金发放完成率为100%。一是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方面,公用经费5628.5万元,免费教科书835万元,已全部按要求拨付到位。二是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中职助学金方面,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全年224万元,惠及3719人次;普高助学金总需求585万元,资助学生7800人次;中职助学金资助学生1525人次,资金114万元;中职免学费6186人次,资金581万元。以上资金已全部发放或免除到位。三是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新建2所,改扩建3所,于10月底全部竣工,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到位,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2、信息化建设年度任务基本完成。一是“三通”建设。全县中小学1819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实现了教育资源“班班通”。20个教学点实施了“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和“在线课堂”项目,20个教学点的接收教室和10所中心小学的11个主讲教室均已全部投入使用。全县中小学采取统一招标采购办法,按照教学点不低于4m,小学不低于10m,中心学校、初中不低于30m,高中不低于50m的标准,全面实现光纤到校,宽带接入互联网。全县有7443名教师注册了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平台的网络“学习空间”,上传资源10361份,下载资源5083份。二是校园网建设。全县239所中小学建成校园网络。三是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和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全年为90余所班班通项目学校配备了558台计算机,为争创标准化建设示范校的30所中小学配备计算机教室,达到生机比不低于10∶1,师机比达到1∶1。建成舒城县教育局视频会议系统,在县教育局建设视频会议主会场,20个乡镇所在地中心学校建分会场,目前已正式投入使用。四是信息化队伍建设。暑期将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举办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培训班,对全县90多所项目学校教师进行了多媒体设备管理和使用的培训;对“在线课堂”项目学校的教师进行管理使用培训;全县各中小学校还组织开展了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校本培训。12月中旬,全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

3、教育重点工程取得有效进展。舒城师范、舒城二中迁建和一所民营学校建设等重点工程按序时进度推进。舒城师范学校新校址简易围墙已经建成;县政府和六安远大房地产开发公司已经签订了舒城二中投资建设项目合作意向书,240亩征地任务年底即可完成。城关三小西校区(投入4000多万元新建的原城关一小)已经投入使用;实验小学西校区(原城关四小),投资500多万元的新建教学楼也投入使用。以上两所学校作为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样板学校正在充分发挥优质资源效益。民营学校已在开展规划设计等工作。

4、各类项目建设统筹扎实推进。20xx年食堂建设项目学校21所,总建筑面积12460㎡,总投资1870万元,17所已竣工并交付使用,4所正在施工。20xx年初中工程项目学校2所,总建筑面积6990㎡,投入资金222万元,已经竣工验收。20xx年教师周转宿舍项目学校2所,总建筑面积3080㎡,共投入资金352万元,目前工程已经竣工。今年校舍维修项目共117个,总投入资金1206万元。

5、学生资助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在助学贷款系统内为学生信息变更确认400多人次;办理37人就学信息及涉及98笔合同还款计划变更;完成332人次443笔合同的提前还款,其中200人432笔合同还清,共偿还本金261.2万元;受理、签订国开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合同1583人,上报1573人,通过省开行审核1573人,通过率100%,发放贷款1114.06万元。此外还完成了发放类民生工程资料审核和资金发放工作。

6、教育督导工作逐步趋于规范。一是完善了教育督导机构。聘请了3名专职县督学,12名县兼职督学,52名责任督学,全县中小学划分为5个督学责任区,全县305所中小学幼儿园实行督学责任区挂牌。二是开展了专项督导。全年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经费、基本办学条件和基础教育信息化4个专项督导。三是考核获省优秀。在20xx年度县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专项督导考核中,我县获省优秀等次。

7、招生考试工作平安圆满。今年普通高考报名8793人,设5个考点293个考场。全县一本上线1100人,本科上线总计4167人,本科上线率48%,比去年增长3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全市本科平均上线率。舒城中学有5名考生分别被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创历史新高。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报名8243人,设5个考点277个考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7237人,设4个考点242个考场。此外,成人高考报名727人,自学考试共计1000个科次,也均平稳结束。

8、教育对外宣传成绩显著。一是完善了信息员队伍建设。年初,县教育局聘请了53名同志为舒城教育网特约通讯员。二是加强了队伍培训和奖励。在4月份召开的年度教育工作会上,3个单位和3 名同志分别被评为教育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5月份召开了20xx年度教育网优秀通讯员表彰暨业务培训会,表彰了11名优秀通讯员。三是基础建设效益明显发挥。舒城教育网新版年初开始正式使用,全年访问量由20xx年的22万次,飙升至170多万次。四是工作成绩突出。截止目前,今年向安徽教育网、六安教育网、《皖西日报》、舒城政府网等媒体报送新闻稿件7000多篇(其中安徽教育网采用7,首页采用2),在舒城政府网报送和采用排名稳居第一,六安教育网报送排名第二,主动公开政务353件,依申请公开1件,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在全县处于先进水平。

(二)致力于提升教育“四个环境”内涵

1、以标准化示范校创建为重点,打造优美的育人环境。一是完成标准化建设年度任务。今年规划的61所(其中:小学51所,初中10所)标准化学校建设,已全部完成教学装备和各项硬件建设,师资配备和学校管理等各项指标全面达标。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图书和远程教育工程项目11月份顺利通过省教育厅验收。二是完成了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30所义务教育标准化示范校创建任务。县教育局召开了标准化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现场观摩会,实施了“141”工程:“1”就是一个基础,所有的示范学校必须是全面达到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要求的学校;“4”就是四个环境,所有的示范学校必须围绕优美的育人环境、平安的办学环境、净化的教育环境、温馨的教学环境,实现特色化、品质化、示范化、引领化;“1”就是一个目标,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建工作的总要求就是要办好优化后的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三是扎实推进“全面改薄”。20xx、20xx年总投资6700万元的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正在组织实施。

2、以体制机制突破为重点,打造平安的办学环境。一是开展了各种安全教育和督查及演练活动。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学校安全“一月一主题”等活动。全年以县共开展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3次专项工作督查。各类学校开展应急逃生疏散演练共计319次,81249人次参加了演练。二是健全了学校安全工作机构。全县15所学校与公安部门联合建立校园警务室,完职中、中心学校设立保卫科,建立了专职安全管理队伍,其他学校都确立了专(兼)职学校安保人员。全县中小学校还配备法律副校长157人。三是不断提升学校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全县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规模较大幼儿园均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总探头数达2163个。城区学校、乡镇中心学校正在与公安系统建立紧急报警联网装置,部分寄宿制学校还为师生建立了胸卡电子识别系统。四是建立全系统矛盾化解纠纷机制。成立了舒城县教育局学校伤害事件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在积极探索建设有保险支撑的学校伤害事件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专室专人负责日常工作。五是加强法制宣传、宣传教育、综治和信访维稳工作。开展了教育系统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升年活动、中小学校禁毒宣传教育和依法治教法制宣传教育等活动,组织局机关干部参加全省执法资格考试,21人获得执法资格;县教育局获第二届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先进单位称号;与县司法局、法制办联合对20xx年全县中学生法制故事征文46名获奖学生进行表彰奖励。

3、以查纠违规行为为重点,打造净化的教育环境。一是开展规范办学行为暗访和督查。县教育局采取突击检查和集中暗访的形式,对各类针对学生的辅导班、兴趣班和乱收费、乱征订教辅材料、违规家教等,进行了专项整治行动。出动16车次、64人次的暗访活动,对暗访及群众举报提供的线索进行现场调查取证。二是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责令2个涉嫌针对中小学生的文化课补习辅导班立即停办,对6名涉嫌参与校外兼职兼课和有偿家教的公办教师进行了调查处理。对一例学校财务审计问题进行通报批评和调查处理。三是加强纪检监察工作。20xx年度,监察室全程参与招生、招聘、评优评先、考核晋级、干部任用、民生工程实施、招标采购、财务审计等工作事项的监督监察,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59件(含各级信访转办件39件),办理59件,电话举报62次,接待来访16批次。立案查处违纪行为11件,给予纪律处分11人,诫勉谈话5人,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31人。

4、以效益充分发挥为重点,打造温馨的教学环境。一是继续抓特色文化建设。不少学校根据实际,成立各种学生社团,吸引学生参与活动,同时组织教师开展体育、美术、音乐、书法等团体性活动,既让参与者得到了锻炼,又融洽了团队关系。二是继续抓环境文化建设。各学校在抓常规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紧密结合义务教育标准化示范校创建,通过开设广播站、宣传栏、电子屏、校报、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校园文化宣传,特别是加强了文化墙建设,张贴传统经典、名人名言、格言警句,陶冶学生心灵。三是抓乡村少年宫建设。全县21个乡村少年宫和300多个留守儿童之家,继续发挥农村少儿快乐成长阵地作用,开展棋类、舞蹈、演唱、手工、球类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四是充分发挥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的资源优势,加强学生的兴趣培养。举办了中小学生卡拉“ok”、城区小学生乒乓球、全县高中生男子篮球赛比赛和全县羽毛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组队参加六安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和第四届青少年象、围棋比赛。活动中心少儿艺术合唱团荣获六安市“丽水康城”杯合唱比赛第一名,获安徽省“群星奖”二等奖;参加六安市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获小学低年级组第一名,同时获优秀组织奖;参加第六届“红星杯”全国少儿书画大赛,获一等奖3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2名,活动中心获组织奖;中心跆拳道选手获得省第十三届运动会金牌1枚,铜牌2枚。

二、紧扣“均衡发展和提高质量”这条主线,突出城区引领和“三位一体”推进,致力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名师建设、岗位大练兵及教科研活动开展。

(一)以城区突破为引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1、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皖西日报》大别山晨刊11月3日头版推介了我县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举措。一是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扩展。扩展舒城二中、城关三小、实验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城关三小和城关一小,设立城关三小东校区和西校区;整合实验小学和城关四小,设立实验小学东校区和西校区;整合舒城二中和舒城三中,在舒城职高校园内设立舒城二中初一年级部,教育教学工作全部由舒城二中负责。二是城区学校大班额和“择校热”得到了有效控制。20xx年秋学期,城区小学一年级共招收新生1600余人,设33个教学班,生均班额48人;最小班额为每班44人。城区初中共招收新生20xx人,设32个教学班,平均班额60人左右。城关三小和原城关一小四至六年级学生整体移到城关三小西校区,将原班级一分为二,每班平均班额均在46人以内。此举不但有效控制了大班额,学生家长也不再为孩子上舒城二中和上三小、实验小学而犯愁了。

2、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正逐步推进。一是部分地区先行先试。今年秋学期晓天中学恢复招收一年级新生,晓天中心学校初一年级停止招生,逐步将初级中学移到晓天中学,将晓天中心小学整体移到现在的中心学校。与此同时,柏林职高初中部也整体移到柏林中心学校。二是全县教育整体规划布局调整正紧锣密鼓进行。适应城镇化、信息化、现代化形势需要,借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xx年国家验收、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三个推力,全县教育整体规划布局调整年底形成,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农村教育质量。

3、全县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一是全面提升学前教育管理和保教水平。承办了省幼教专家下基层巡讲活动暨六安市幼儿园游戏观摩活动,积极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对全县90所民办教育机构进行了年检,对26所民办幼儿看护点进行了评估。学前三年入园率为64%,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为62%。二是“两基”成果得到巩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巩固率为100%;适龄人口初中入学率为99.22%,巩固率为99.57%。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2.22%。三是普通高中教育得到加强。舒城中学正在争创省优秀示范普通高中,桃溪中学正在积极争创省示范高中。舒城一中、千人桥中学顺利通过省示范普通高中省级复核,目前,正在积极提升办学内涵。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5.87%。强化高中阶段教育资源的盘活、优化和内涵发展调研,推进寄宿制初中和综合高中的发展,并在山区选点初步尝试。四是职业教育得到重点发展。改革和规范新学期中职招生工作。今年秋学期以普职联合办班的方式招生。20xx年,市教育局下达我县职业学校招生计划为4066人。全县5所职业学校招收高一新生3726人,外地各类中专学校录取158人,社会培训400人,招生合计4284人,完成计划的105.4%。20xx年全县高中阶段招生为8082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招生占高中阶段的比例为53%。

(二)以“三位一体”为推动,推进提升教育质量行动计划深入实施

坚持名师建设、岗位大练兵、教科研工作“三位一体”,不断推进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深入实施。

1、继续加强中小学名师队伍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对全县已挂牌的7个市、县名师工作室进行检查考核,新成立了城关幼儿园黄海清和舒师附小杨红梅两个名师工作室。二是成立学科教学研究会。成立了小学语文、数学、学前教育和中学历史、中学物理、中学化学六个学科教育教学委员会,为学科教研打造了平台。三是加强名师队伍建设。我县今年共有6名教师获市第三批“学科带头人”称号,28名教师获市第三批“骨干教师”称号。

2、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有声有色。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领导组,各学校也相应成立组织,负责活动的正常有效开展。二是有序推进活动开展。出台了《舒城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练兵实施方案》,召开了全县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动员会,印制了《舒城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练兵记实手册》,为有序推进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岗位大练兵活动正在按计划火热进行。

3、积极推进教科研工作规范有序。一是积极开展课题申报工作。全年共申报课题21项,其中5项课题被省立项,16项课题被市立项。二是重点抓课题研究规范管理。先后组织开展了20xx年省、市立项课题的开题工作和在研课题的过程管理,出台了《舒城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管理办法》。三是突出抓资源平台的广泛应用。组织全县教师进行安徽基础教育应用平台注册;开展20xx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课有精品”活动 ,组织全县20%教师开展“网上晒课”活动。四是重视抓教学视导的正常开展。全年先后对舒茶中心校、汤池中心校等近20所中小学开展了教育教学视导工作。

4、依规兑现教学成果奖激励先进。一是坚持以小学质量检测、初中质量分析、高考目标管理为抓手,以奖惩落实为推动,以优质课堂教学为关键,逐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是继续开展质量监测活动。年初组织了全县义务教育期末质量监测;6月份,在总结年初监测评估工作的基础上,改进监测办法和组织方式,组织了全县义务教育期末质量监测评估抽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三是兑现激励政策。对照《舒城县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奖励方案》规定,对20xx年中考开展了综合分析评估,对每个学校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对10所荣获20xx中考质量综合评估教学成果奖和193位学科优胜奖教师予以通报表彰,并颁发奖金。

三、突出强基础、抓精细、促规范这个主调,强化规范程序和制度完善,致力于促进精细化、规范化管理。

(一)以规范行为为要求,规范公民办学校招生管理。一是规范城区学校招生办法。制订印发了《舒城县20xx年度规范城区义务教育招生管理办法》,明确了“两一”招生“班额达到省颁标准,有效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这一根本目标,在完善招生机制、公民办学校统一规范招生、流动人员子女入学程序和服务规范、招生保障机制的建立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办法。二是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行为。要求所有民办学校要依据核定的规模确定一年级招生计划。要求民办普通高中不得招收已被录取在其它学校的考生、不得招收普高录取控制线下考生、不得向县域外输送生源,对违反招生宣传规定和超规模违规招生的2所民办学校进行了严肃处理。

(二)以完善制度为要求,规范民办教育机构和学生学籍管理。一是核定民办学校办学规模。对全县所有民办学校的办学能力进行了核定,并将核定结果进行公示,要求民办教育机构严格按照核定的办学规模进行招生。二是加强民办学校收费管理。下发了《关于加强民办学校收费管理的通知》,要求民办学校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收费必须出具合法票据,特别是对民办教育机构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惠民政策真正惠及群众。同时对无证民办教育机构进行了查纠。三是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在出台《舒城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的意见》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学生学籍管理工作调研,充分发挥学籍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重申了“一生一籍、人籍一致”的原则,杜绝“有生无籍、有籍无生”或“一生多籍、人籍不一”的现象发生。

(三)以规范程序为要求,规范教育经费和项目建设管理。下发《<舒城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舒城县教育系统招标采购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关于规范教育系统招投标采购程序的通知》,加强中小学招投标采购管理;成立了县局招投标采购管理办公室,对属县招投标局管理的项目和采购业务的强化组织监管,对其他项目和采购业务规范相应程序,强化衔接监管,取得较好成效,全年此类招标采购业务额达80万元。下发《关于重新印发<舒城县农村教师周转宿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项目管理。

四、唱响干部精神风貌和“园丁形象”建设这个主旋律,突出整风肃纪和形象建设,致力于传唱好声音,传递正能量。

(一)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教育政风行风建设。

1、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是高质量完成规定动作。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县教育局党组开展了理论讲座、瞻仰烈士陵园、上党课、重温入党誓词、走访慰问等20多项活动,共收集意见477条,经认真梳理,共整理“四风”问题19条,问题和建议132条。二是立知立改,立行立改。修改完善了学籍管理、民办教育机构管理、采购招投标管理、教辅资料征订管理、城区义务教育招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管理、民办教育机构统一招生管理等等各种规章制度20多个;争取县政府重视,对群众反应强烈的舒城中学通校公路拥堵的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对群众反应的违规办学行为,及时进行了查处,取缔了两个违规举办的民办教育机构;清理办公用房近600平米,接纳6个单位进驻机关办公楼。三是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制定了政风行风整改方案,落实行风整改责任制。窗口单位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向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和“两代表一委员”发放征求意见表500多份,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在全县“两代表一委员”中聘请了103名政风行风监督员。

2、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注入新鲜血液。今年县教育局党总支共有4 名新党员按期转正。二是健全了组织。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教育局党总支和机关、教研室、核算分中心、老干部支部进行了改选,并增设了青少年活动中心支部。三是开展了各项活动。“七一”期间举行了重温誓词活动,党组书记上了党课,邀请党校负责人宣讲精神;教育局党组深入老党员、困难党员家中进行访问,深入驻村共建村舒茶镇火龙岗村以及该村部分老党员家中开展扶危帮困活动。四是加强反腐__工作。进一步开展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工作,开展了吃喝风、“红包”风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全省教育和审计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考试,21人获得资格认证。五是党组成员率先垂范。在文明创建活动中,局机关全体人员深入包保责任路段积极参与秩序维护和卫生保洁等工作。在秸杆禁烧、防汛抗旱、计划生育、扶贫开发、征迁包保帮促等工作中,党组一班人以身作则,亲临一线,充分展示了党员干部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二)以“园丁形象”工程建设为载体,有力有效推进队伍形象建设。

1、在数量上抓补充。一是按编制足额配备教师。20xx年补充教师188人(其中新任中小学教师58人,幼儿园教师20人,特岗教师105人,免费师范生5人)。二是开展了专项清理工作,教育系统在编不在岗216人中,返岗139人,辞退9人,其它分别办理了病假、离岗创业等手续。三是完善了支教办法。出台了支教工作意见,对支教的范围、对象、要求、考核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安排30人参加 “两区”支教,安排1人进行援疆支教。

2、在质量上抓提升。一是加强校长管理考核。制定了《舒城县中小学校长考核奖励办法》,对70所学校班子进行了考核,调整校长、副校长50人,其中任职20xx年以上的校长和副校长交流了9人。二是加强目标管理综合考评。对学校目标管理综合考评12个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对教育质量提升、平安校园创建、教育民生工程、规范办学行为、“园丁形象”建设、招生考试、教育宣传等项工作的26个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三是加强教师培训。全县6500多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了校本培训,共有757名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类培训。四是开展了师德演讲活动。县教育工会组织开展了以特岗教师群体为主体的师德演讲比赛,配合市教育局举办了第二届“皖西好老师”先进事迹报告会。五是表彰了一批先进教师。4名教师荣获第二届“皖西好老师”称号。全县共表彰了196名模范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捐资10万元对全县50名优秀教师进行了奖励。

3、在待遇上抓倾斜。一是发放专项补贴。向农村教师每月发给80元生活补助,向农村艰苦边远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发放专项补贴1700万元,为全县教师争取到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的住房公积金补贴。二是开展送温暖活动。对280多名教职工进行困难补助。20xx年春节期间慰问特困教职工和金秋助学等送温暖近80万元。三是五是原民办教师身份认定和教龄补贴进展顺利。原民办教师身份认定经审经审核公示无异议获得通过的共4016人,第一批到龄民师755人、累计金额1746080元的教龄补贴,已经全部打卡发放。

此外,招商引资、“两案”办理、节能减排、军训、征兵服务、关工和老年等工作也扎实有序推进。

回顾总结20xx年工作,同时也分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需进一步改革完善。必须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治理机制,强化农村中小学管理薄弱环节,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有滑坡现象,有待提升。

2、教育均衡发展需进一步加快步伐。20xx年必须紧紧抓住义务教育基本均衡20xx年国家验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这个机遇,进一步巩固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全面规划全县教育整体布局,以适应城镇化、信息化和现代化要求。

3、教师队伍管理需进一步强化措施。一是学科结构不合理,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紧缺;二是分布结构不合理,城区、山区、偏远农村学校教师紧缺,城区周边教师富余;三是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激励机制缺乏活力,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不够;四是学校管理和师德水平有待提高,少数学校和极少数教师在违规办班补课、有偿家教、乱征订教辅资料等方面须进一步加大规范力度;少数民办学校和幼儿园在学籍管理、招生管理、学校安全等方面须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

4、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进一步提升水平。一是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不足,应用技术落后;二是“三通两台一覆盖”等信息化基础建设投入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三是信息化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信息化的应用等方面仍有差距和薄弱环节,等等。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20xx年,要深入贯彻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以立德树人____各项举措,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强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内涵发展,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稳步推进学前教育和民办教育规范化发展,重点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常态化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稳步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和重点工程,加大规范办学行为的工作力度,以师德师风、“园丁形象”和岗位大练兵为载体,全面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教育强县,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一、深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职业教育治理机制改革。探索建立乡镇学区管理委员会,组建职教集团,积极推进校长交流制度和学校考评监测、督导评估机制建设。

二、进一步强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落实“安徽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要求,20xx年底完成均衡发展任务。巩固和提升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强力推进农村教育资源的区域优化、整合和提升,以规划为先导,以发展台帐为指导,加强建设,缩小差异,促进均衡。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提升省示范高中办学水平,舒城中学争创省优秀示范高中,桃溪中学争创省示范高中,舒城一中、千人桥中学着力提升办学内涵;职业教育完成县职教集团的组建,统一中职招生,强化计划落实和规范招生的力度,实现普职教协调发展;加大职教和培训资源的整合力度,撤并柏林职高,争取建设县培训中心。加大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力度,在提高开园率上下功夫;进一步规范民办学前教育管理,在促进达标和提升管理上求进展,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进一步推进民办学校的管理,在督促落实“十个规范”上见实效。

三、进一步推进干部和师资队伍建设。以“园丁形象”建设三年行动最后一年活动的实施为抓手,继续开展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皖西好老师等评选活动,通过演讲、巡回报告、事迹展示等多种形式,在教师节期间表彰、宣传一批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以身边的榜样教育激励教师群体。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争取到明年年底,建设一支一定数量的安徽省名师、六安市学科带头人、六安市骨干教师、舒城县骨干教师、乡镇骨干教师、安徽省专家型名校长队伍,再建5-8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改革优秀校长津贴和“名师”津贴制度,探索建立边远山区教师生活补贴制度和职称评聘向长期坚守教育一线的老教师倾斜制度,探索建立教师以乡镇学区统筹管理的模式,争取建立县教师管理服务中心,推进教师交流和支教工作的规范开展。进一步完善教师违反师德规定的处理办法,突出治理教育“五乱”现象,严格禁止在职在编教师到民办学校兼职兼课,加大规范办学行为的督查暗访频度和对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进一步净化教育环境。加强校长和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升继续教育满意度。

四、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规划,提升教育信息化规划水平,建成教育信息化县域体系。全面实现“三通”。提高计算机配备水平,努力实现高中生机比8∶1,小学、初中生机比10∶1,城镇学校师机比1∶1,农村学校师机比2∶1的目标。用好两个平台,力争基础教育公共资源服务平台注册率达到95%以上,上传和下载资源数力争在省内靠前位次。用好视频会议系统和协同办公系统及财务、统计、学籍、人事等管理系统,实现数字资源全覆盖向小学辐射,向中学延伸。提升“在线课堂”应用水平,引进数字手段进入学校管理、安全防范、招生考试等领域,推进教育信息化向信息化教育的转轨,促使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常态化,积极探索和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出一批各学段各学科信息技术教学名师。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初级水平达标率达到100%,中级水平达标率达到60%以上,高级水平达标率达到20%以上。加强校长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五、进一步推进教育重点工程和民生工程实施。舒城师范和舒城二中迁建力争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工;民营文汇学校力争完成50%建设任务;继续高质量实施好教育民生工程。实施好学前教育、“全面改薄”、教师周转宿舍、初中工程、标准化学校等项目建设。

六、进一步推进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的全面实施。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加强教科研工作,以学科教学研究会和名师工作室为骨干,以课题研究、教学视导和学会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学、科研、学会“三位一体”,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完善小学质量检测、初中质量分析、高考目标管理办法,以教师岗位大练兵为载体,以基础教育信息化为推动,以优质课堂教学为关键,加大监测评估和奖惩力度,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留守儿童之家在学生教育中的阵地作用。加强音体美卫教育和国防教育,积极开展双拥工作。

七、进一步推进学校学生安全和学校稳定工作。创建平安校园,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加强学校安保队伍建设和管理,初级中学以上学校配齐保卫科长;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增强学生应急避险和防范逃生能力。建立有保险支撑的校园伤害事件矛盾纠纷化解调处机制,有效开展工作,支撑平安校园建设。加强维稳、综治和信访工作。营造安全和谐的校园文化。

八、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完成58所学校、总投资6700万元的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建设任务(20xx年40所,投资2800万元;20xx年18所,投资3900万元),完成44所年度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任务,巩固提高20xx年首批创建的30所标准化示范学校成果,继续创建20所义务教育标准化示范学校。

九、进一步提高教育督导评估和规范管理水平。强化督政与督学的结合,在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对学校工作督促指导作用的基础上,加强对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履行教育职责专项督导工作,重点督导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履行教育均衡发展责任状的情况和学校责任台账的落实情况。继续完成好上级下达的教育专项督导任务。进一步规范督学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力争在我县党政领导干部20xx年度履行教育职责专项考核中再获优秀。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教育财务和项目管理、教师周转宿舍管理、学校内审管理、教育系统招投标和采购管理、招生管理等,强化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促进管理精细化,提升管理水平。

十、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完善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建立健全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着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加强对学校党组织建设的指导和督促。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和正风肃纪力度。鼓励完职中、中心学校积极投身人民满意的基层站所创建活动,并努力争先进位。坚持“一岗双责”,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一案双查”,加强案件查处工作。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中心工作。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在抓长、抓细、抓常上下功夫,努力改进作风,办人民满意教育。

第五篇 教育局师资科工作总结 1550字

师资科2024年总结

2024年学科和师资建设科工作总结

(师资科 卢昆)

2024年,学科与师资建设科在教务处领导的带领下,与其它科室相互配合,完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如下: 省部共建工作

一、完成2024年环保职业教育的基础性数据调研活动报告的编制工作

2024年环保职业教育的基础性数据调研活动由师资科具体负责实施,经过一年的努力,共调研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统计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中开设环保类专业院校共计85所。2024年初,师资科根据统计数据完成调研报告的编写工作,报告近5000字,内容涉及专业、区域分布、招生情况、师资、教材等多项内容,为教育部,环保部掌握第一手的环保职业教育基础数据做出了贡献。

二、完成2024年环保职业通讯的印制发放工作

2024年,师资科协助环保部宣教司共编印环保职业通讯3期,共计3万余字,通讯共下发单位92家,并赠送环保部120册。通讯内容涉及环保政策、院校风采、行业信息等多项内容,信息及时准确,成为环保部宣教司宣传环境职业教育的重要平台。

三、完成省部共建其它工作

1、2024年4月,教育部启动行业指导职业院校专业改革与实践有关项目的申报工作,管理范文网师资科协助环保行指委指导环境保护相关职业院校开展申报工作。最终,我院的《环境保护行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获批立项。

2、2024年9月,师资科受环境保护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撰写环境保护行业政策建议。建议内容涵盖环保行业近年来职业标准的变动、发布情况以及环保行业在建立联动开发机制方面所做的探索与实践工作,分析在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政策瓶颈。

3、2024年11月,师资科人员赴湘潭大学参加第二届环保设备工程专业(方向)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研讨会。会上,来自环境保护部、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院校及企业的代表50余人,就环保设备工程专业定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学科支撑体系建设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组建本科院校工作

一、组建本科工作准备工作

2024年,根据教务处领导要求,师资科收集整理了《2024年新建本科院校名单》,《教师荣誉称号》、《通识教育课程》、《2024年要进行评估院校名单》、《各专业教师授课数量表》、思想汇报专题《新建本科专业师资队伍情况》等多项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参考意见。

二、升本档案库建设

2024年,师资科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了《学院迎评材料目录》电子版的编写工作,并完成《大档案盒侧面标签模板》的编制。为下一步的档案库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升本工作其它情况

2024年学院升本工作继续进行,师资科完成了暑期学院升本工作布置及汇报、新校区学院升本工作布置、升本专业论证等工作,召开会议5次,收集整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调研方案》等多项文件。

四、修订文件

2024年,师资科完成了多项文件的修订的工作,包括《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骨干教师认定及管理办法》,《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外聘教师管理办法》,《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等多项文件。新校区建设工作

一、新校区教室编排

2024年暑期,师资科人员负责新校区综合教学楼教室的编排,统计教室92个,阶梯教室6个,大教室及小教室共计86个,并教师休息室4个。不但为每个教室编排序号,而且在后续的桌椅,黑板,多媒体的建设中,师资科人员都积极参与其中。

二、教室黑板招标及安装

2024年暑期,师资科人员协同其它科室人员考察了南戴河外国语学院新建教学楼的黑板情况,并编写了详细的黑板材质汇报书,为黑板的招标奠定了基础,在安装黑板工程中,师资科人员积极参与其中,为黑板按时安装到位,奠定了基础。

2024年已经过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科室将继续在教务处领导的带领下,积极工作,为学院组建本科工作做出贡献。

学科与师资建设科 2024年1月12日

第六篇 教育局挂职锻炼工作总结 1300字

2016教育局挂职锻炼工作总结

教育局挂职锻炼工作总结

xxxx年初,我被局党组从学校组织到市教育局进行挂职锻炼,现在,已经过去一年了。我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学校员工,十分珍惜并重视这次难得的挂职锻炼机会,在这将近一年的挂职工作中,我开始逐步了解了挂职工作的内容,并逐渐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这个工作不仅开阔了我视野,也提高了我的个人素质。现将我主要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关于主要的工作内容

我进入教育局这一年来,协同了教育局科长组织学校校长竞聘工作并且写出考察材料,作为科长的助手,协助科长进行各项职工工资的增减和审核工作。同时,我还负责办理学校教师的退休工作和返岗工作审批。在这个工作中,我很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另外,作为一名挂职的干部,我有幸为我们的挂职干部们组织各项的培训活动并制定相关的培训方案。虽然我的工作并没有做得十全十美,但在局领导的支持下,还是完满完成了各项工作。

几点体会和想法

一是教育局里各方面领导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对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使我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坚定了我做好挂职干部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到教育局后局领导对我的思想、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都给予了很多的关照。最开始,局领导为了让我很快的进入工作角色中,特意给了我一段时间了解局里的情况,使我对教育局里的各个部门和工作内容有一个全面接触的机会和一个总体的了解。同时,局领导还征求我的意见,针对我的个人情况,结合教育局的现状,把我分派到教育局科长的工作中,让我协助周科长进行各项工作。党组织部还组织我们这些挂职干部交流挂职的情况,询问我们的建议,让我们挂职干部感受到了组织上的爱护以及各级领导的理解、关心和支持,让我们挂职干部在心怀感激的同时,也暗暗的下定决心,决心要在挂职期间全力以赴,不辜负领导对我们的期许,认真务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货真价实的的工作业绩来回报各级领导对我们的信任。

二是面对新的形势新的环境,我充分感觉到自己能力的不足,我知道自己必须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并虚心接受组织的培养和实践的锻炼。

我原来是在学校工作。到了教育局后,有很多的'工作我并不熟悉,也不知道改如何开展自己的工作,因此局领导特意安排我负责学校里教师的退休和返岗工作的审批,这样让我能更快的展开工作同时也锻炼了自己。同时,还让我负责我们挂职干部的培训活动,这让我深刻感到党组织对我的信任。在这个工作中我要系统地、全面地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不仅个人整体素质提高,也提高了我的组织协调能力。

三是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务实工作,用优秀的工作业绩来回报教育局领导

通过这一年的的实践和观察,我感到我们教育局的领导班子是一积极向上的班子,是一个有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班子。我作为一名挂职干部,深刻的决定自己应该认真学习工作,发挥好自身的优势,成为这个集体中称职的一员;同时还要高标准严要求,少说大话,多做实事,不辜负党组织对我的培养。

这一年来,我在教育局领导和各位挂职同事的热情指导和帮助下,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全新而切实的了解,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得到更大的收获,取得更好的进步。

第七篇 县教育局对民办学校年检工作情况总结 2000字

2024年度民办学校年检自查报告

根据《 教育局关于开展2024年度民办学校年检工作的通知》,我校结合实际情况,现汇报如下:

在濮阳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领导的

大力帮助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始终坚持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始终坚持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高飞的雁阵;始终坚持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办学品质不断提高。

一、基本情况

1、班级情况:

学校现有小学有9个班,173人,一至三年级均是两个班,四五六年级各一个班,其中国际班2个,具体是一年级二班,三年级二班。

2、师资情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35人,小学部现有教师18人,其中男教师1人,女教师17人,现怀孕请假 3人;高级教师4人,中级教师5人,初级教师2人,无职称教师7 人;民办学校教学经历11人,思想汇报专题公办学校教学经历7 人;市级以上荣誉或者奖励3 人,区级以上10 人;本科学历15 人,专科学历3 人;教过小学一个循环的5人,有班主任工作经历

的 13人。

3、硬件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为80亩,建筑面积为29727平方米。学校有专业的音乐教室、美术教室、陶艺教室、科学教室、舞蹈教室、计算机教室,以及大型图书馆和英语阅览室。还配有标准300米田径场、1个小型足球场、2个排球场、6个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1个室内游泳馆。学校设计规模49个教学班,能提供1764个优质学位,是一所集小学、初中为一体的品牌化、现代化、国际化、特色化、精致化的国有民办学校。

二、办学特色

1、办学模式

学校现在已经确定五年发展为双轨制办学,即优质课程班、国际课程班,优质课程班的主要特色就是10节外教课,国际课程班的主要特色是开设美国学科课程。国际课程班和优质课程班的区别是师资配备不同、教室装备不同、课程安排不同、体验活动不同,国际班逐步渗透ib课程理念,让学校逐步与世界学校接轨。国际班的外教为学科英语老师,优质班的外教为口语老师。优质班每班不超过36人,国际班每班不超过25人。

2、课程建设

学校正逐步构建“一体两翼”课程体系,一体是国家课程为主体,两翼是为明特色课程、为明国际课程。范文top100国家课程开全开齐开好,地方整合课程通过学科渗透、专题教育、社会实践落实到位,为明特色课程突出国学启蒙、英语特色、艺术素养、体育运动,分必修课、选修课、才艺课。为明国际课程尚在探索阶段,现在为语言艺术、学科英语、英语活动、社会体验四个方面;为明特色课程在实践的基础上正逐步完善,现在开设的必修课有游泳、跆拳道、形体、陶艺、陶笛,选修课有十四个项目。

3、监督评价

学校始终以教学质量目标为抓手,以常规教学管理为中心,强化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让每个老师在提升课堂效率的基础上,通过及时反馈全面掌控教学过程,快速改进已有的问题。我们通过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家长(班级家委、学校家委)、主任(教学主任、学部主任)三级监控体系,抓好每个学科的教学质量。期中,我们进行阶段检测反馈,期末参加区统一的考试,学年参加区统一的抽测和考试。

三、成绩荣誉

1、学生取得的成绩

2024年“中国梦”全国艺术特长优秀作品展示盛会湖北赛区决赛,林恩宇获小学a组古筝专业一等奖,小学a组书画专业二等奖;袁馨雅 获小学a组书画专业二等奖;赵梓涵获小学a组书画专业二等奖;孙沁萱获小学a组声乐专业一等奖;胡依涵 获小学b组钢琴专业二等奖;刘奕晨获区优秀少先队员;黄烁鑫区优秀少先队员;付潇潇区优秀学生;刘威毅区优秀学生。

“寻找百老汇宝贝”演员甄选活动,付潇潇获优秀音乐剧小演员;谢维宏获优秀音乐剧小演员。

成功晋级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湖北省决赛的,有一年级的王婷、张钰楚、陆启源、柳叠峻和来自二年级的杨佳荷、李锦云等同学。

“美加杯”湖北省首届中小学生英语口语微视大赛,我校五年级学生廖昕田成功晋级省级复赛落地赛,并在小组赛中排名第一。二年级的肖承珏和三年级的魏路珈因为表现优异而

登上了4月10日的武汉晚报。

长江日报创刊65周年庆暨“我读我城”城市明星挑战赛,李儒晏、张哲耀、付潇潇、廖昕田、熊程心子五位同学组成小组参加比赛,并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2024年12月举行的全国基础教育英语水平检测暨习思英语等级考试中,我校学生发挥出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六年级的黄家辰同学高分通过习思英语六级(相当于国内高一英语水平)测试,一级报名人数:10人;4人获得一等奖证书;6人获得二等奖证书;通过率100%。二级报名人数:7人,5人获得二等奖证书;2人获得三等奖证书;通过率100%。

2、教师取得的成绩

2024年“中国梦”全国艺术特长优秀作品展示盛会湖北赛区决赛,范文写作喻晓倩获教师组美术专业 优秀指导老师奖;吴小禾获教师组钢琴专业优秀指导老师奖。桂丹老师获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吴小禾获区优秀教师团员;一(1)获区先进班集体,班主任李慧敏。黄宇新老师在东湖高新区2024年度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程中努力探索,积极实践,被评为先

第八篇 最新市教育局工作总结 6200字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刻育厅的指导下,成都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全面落实“十大行动计划”,大力实施成都教育一体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三大发展战略,教育灾后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基本确立,教育现代化有序推进,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完善“公平均等”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教育民生

俊全政府教育职责体系,建立和完善公平均等的城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的公共服务效能。

一是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全市近100万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了学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近70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了“零费用”入学。全市的19公办民助类改制学校“回归”公办体制办学,执行同类公办学校招生政策和收费标准。

二是健全特殊群体的帮困助学体系。全市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9.4万人次;全市近10万名一,二年级中职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接受义务教育的进城务工就业农村劳动者子女18.6万人(其中在中心城区就读的12.9万人);落实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全市共有21所(占全省总量的1/4)中等职业学校接收“9+3”学生2594人,占全省总数的42%。

三是全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系,根据不同阶段防控工作的要求,结合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及时采取各种措施,指导各区(市)县、学校开展防控工作,在第一时间与卫生部门和学校共同、及时处理疫情,防制疫情扩散,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四是统筹改善和提高教师待遇。全市899所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顺利实施,全市新增财政支出20.35亿元,近7万名义务教育学校在职教职工工资平均增加1.9万元/人.年,4万余名退休教职工退休费平均增加1.6万元/人.年。通过集中建设、政府补贴等方式,建成农村教师住房6293套,全市农村教师住房困难问题基本解决。

五是统筹改善灾区办学条件,灾后重建取得重大胜利。市政府筹集资金48.8亿,通过自建、援建和捐建等方式,全部重建的169所中小学在今年秋季开学前如期交付使用,18万灾区中小学生告别板房进入永久性校舍,灾后重建学校的基础性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已经如期完成,校园绿化工作将逐步完成,校园特色文化正在建设和完善之中。

二、构建“城乡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覆盖体系,深入推进城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踞持“全域成都”的理念,构建起了既并行发展又互相补充的优质教育资源全域成都满覆盖体系,有效提升了全域成都的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

一是推进名校城乡共享。组建名校集团,推动名校进工业园区、进灾区、进山区,提升新建学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发展水平,全市组建名校教育集团115个,其中学前教育26个,小学39个,初中26个,高中24个。中心城区组建学前教育名园集团6个,小学名校集团12个,初中名校集团6个,高中名校集团3个,涵盖39所幼儿园和114所普通中小学。通过领办支持、指导合作、对口帮扶等形式,四、七、九三校教育集团,覆盖了所有20个区(市)县,触角延伸至43所城乡学校,涉及学生8万余人。

二是建立城乡互动联盟。制定并实施《城乡学校互动发展联盟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全面推进城乡学校 “互动发展联盟”,集成推进教育资源的城乡间流动共享。五个中心城区、高新区与三圈层的8个区(市)县和青白江区签订了互动交流协议,全面启动了互动发展工作。通过城乡教育互动发展,在城乡教育间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是开展城乡百校结对。在城乡互动发展联盟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出137所较好的学校与143所较弱的学校深度结对,中心城区的名校与郊区边缘学校全部结对。结对学校共同制订结对计划,采取“一对一”支援形式或共同体发展模式,形成合作互动的发展团队,共同教研、共同科研、共同培训、共同发展,共享前沿信息、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发展成果,辐射优质教育。

四是支部城乡师徒牵手。在全市支部和选拔1932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包括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教育专家)与4869名农村教师和一般教师结成师徒,采取师徒“一对一”、一师多徒、名师工作室等多种有效方式,切实提升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温江区、青羊区、锦江区、成华区等成立了32个“名师工作室”,高新区建立了名师与区内薄弱学校教研组结对帮扶制度,63位名师“满覆盖”区内7所薄弱学校的78个教研组或年级组。

五是教育网络全域覆盖。以教育的信息化为基础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城乡共用共享。力争通过3年努力,让所有独立建制学校拥有校园网,学生计算机生机比达到14:1,学校教师计算机师机比达到3.7:1,教室多媒体系统达到4个班拥有一套,实现 “校校网、班班通、人人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目前,全市生机比为19.6:1,多媒体系统到班比例达到4:1,校园网建设完成比例达到48%,全市接入光纤建设进度约70%。市、区、校三级资源共建共享交换平台已完成开发任务。

三、完善“城乡一体”的现代教育体系,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

一是农村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逐步扩大。今年计划修建的51所农村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将完成56所。全市标准化中心幼儿园总计完成68所。并将以此为骨干,实现农村幼教服务网络满覆盖,促进全市城乡幼儿教育优质发展。

二是“两基”成

果进不断巩固提高。20xx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升学率为104.3%;全市初中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77%,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升学率为93.54%;小学生辍学率为0.07%,初中生辍学率为0.35%;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93%。

三是普通高中办学效益显著提高。全市普通高中校均规模由去年的1475人增至1830人,公办学校校均规模首次突破xx人;三类示范校在校生所占比例由去年的80.4%增加至85.68%;高考本科硬上线人数比去年增加10.09%,上线率达42.7%(含艺体),占同龄人口的24.39%,专科上线率达85.2%,占同龄人口的48.65%,600分以上的特优学生占全省奎一半。

四是职教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20xx年,我市区域内中职招生10.65万人,在校生26.11万人,毕业生就业率为98.96%,对口就业率为79.3%,毕业生双证率达到80%以上;全市职教攻坚经费总投入13.54亿元,其中,争取刻育部和省刻育厅支持经费近3000万元;34名优秀选手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取得全国一等奖3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6个的历史最好成绩,奖牌数量占全省83%。

五是社区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成立社区大学,初步形成以社区大学为龙头,社区教育学院为支撑,社区教育学校为骨干,社区教学点为延伸的四级社区教育体系,青羊区、武侯区的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和辐射,社区教育西部协作会议在我市首次召开,西部社区教育高地的地位初步显现。

六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今年,全市义务教育段193所薄弱学校硬件改造任务将全面完成,进入软件提升阶段。通过实施初中学校提升行动计划,已经提升83所初中学校办学水平。全市小学生均教育技术装备值由过去(xx年)的587元提高到现在的808元,初中由过去的710元提高到现在的1228元;高中由过去的986元提高到现在的1429元。

七是内涵发展的素质教育有效实施。聚焦课堂推动减负提质。从“五个禁止”入手,彻底封杀“疯狂奥数”,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启动“成都市中小学‘内涵发展聚焦课堂’系列展示活动,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及课堂教学状况的随机视导。全面推进基础刻育课程改革。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深入开展。建立素质教育监测公布制度,建立和完善学生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体系。启动市级专项学能监测工作。建立健全中小学校、教师、学生科学的评价制度。

四、建立“全球视野”的教育合作机制,统筹提升成都教育国际化水平

以开放的视野,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战略,抓住灾后教育重建契机,推进灾区教育与援建省市教育合作,积极推进成都教育与先进地区教育、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提升都教育国际化水平。

一是建立与援建省市的合作机制。灾区与援建省市建立了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援建省市为灾区制定了中小学骨干教师“研修项目计划”、资培训协议和支教计划,分期为灾区培训教师和开展支教活动,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注入灾区教育;上海市与19个区(县)的32所知名学校与都江堰市19个乡镇的51中小学、幼儿园签订对口帮扶协议,福建省刻育厅与彭州市教育局、福建17所知名学校与彭州市16所学校签订了“手拉手”对口帮扶协议;都江堰市教育局与上海市教委教究室签定了教研合作协议和职业教育合作协议,建立共同教研科研机制。

二是建立城市间战略合作机制。与英国、法国等国的友好城市签署教育合作备忘录。以共同构建区域性教育高地为目标,在教育发展战略、教育规划、教育政策、课题研究及教育数据库建设等方面,与宁波市、雅安市等开展战略合作,通过整体谋划,战略项目和具体项目合作与交流,积极创新合作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促进区域教育和谐发展,提升区域内教育的竞争力。

三是建立局校(所)间战略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和发挥区域内高等院校的资源优势,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与四川师范大学签订了教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教育科研、教师培训、素质教育、大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将有效整合行政部门的资源优势和高校的智力优势,促进高师院校为地方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做贡献。与成都大学共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不断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强统筹城乡教育的决策咨询研究。青羊区依托中央教科所的优势和力量,整体谋划和提升区域教育水平。

四是积极引进境内外优质资源落户。由市政府投资1.8亿元建设,占地260亩,美国梅里塔斯国际教育集团全权办学的乐盟国际学校(成都)今年秋季顺利开学;争取国家汉办支持,特批20名城乡学校骨干教师纳入对外汉语教师资源库。高新区采取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办法,引进台湾大地幼儿园、新加坡阿波罗爱儿坊幼儿园等,在区内开办了连锁幼儿园;成华区通过内引外联发展战略,引进北大附小、北大附中等名优资源,成立北大附小英语特色学校和北大附中外语学校,引进美国加州阳光幼儿园入驻龙潭同乐社区,加盟标准化幼儿园。

五、不断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城乡教育交流互动的活力

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机制障碍。我我们抓住体制机制这个根本,大胆探索创新,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一是实施“校区校点”村小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提升农村教育水平。通过建设一批农村寄宿制小学或完全小学、与乡镇中心校合并、设立为乡镇中心校校区等方式,彻底消除原有的294所村小。保留的校区与中心校统一排课,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活动,办学情况纳入对各区(市)县考核评估范围,其师资由中心校重新调配,并分两年完成轮换、轮训;村小设立为独立建制小学的,力争用两年时间,完善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配置,使学校达到《成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必备标准》的要求,保证三年内有50%以上教师交流轮换、培训提高和充实补充,学校校长由所属区(市)县的窗口小学派出,其考核评估纳入县域内小学的统一考评。

二是深化“城乡联动”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面向市场。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推动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通过税收优惠、鼓励生产性实习等多种方式,在实训基地形成办学、生产一体的实体。组建8大专业职教集团,依托专业和资源优势,完成

旅游、汽车、电子、服装等4个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人才培养的集团优势,加入8个集团职教的企业145家,其中产值上亿的企业达31家,并开展了多个项目培养和订单培养。集团实施“1+1+n”组建方式和“1+1+1”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城乡一体”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机制,实现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改革公办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方式,实现公办、民办等职业教育平等共同发展,在全国率先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券制度,对具有本市户籍的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学生按每人每学年1200元的标准发放中等职业教育券,全市享受中等职业教育券的学生共8.9万人。

三是建立“交流共享”的干部教师管理和使用机制,统筹人才资源的城乡合理流动。统筹建立干部教师流动机制,继续实施中小学校长定期交流轮换制度,每年从城区学校选派1%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定期服务,建立起了干部教师流动的激励导向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教师培训机制等长效机制;统筹实施 “成都市特岗教师计划”,招募名额从去年的600人扩大到今年的30个学科1938人,实施范围从农村中小学校扩大到了城区(镇)中小学(幼儿园);统筹城乡干部教师的培训培养,为期一年的1081名校长参与的“千名校长大练兵”活动圆满结束,启动169所灾后重建中小学校校长专题培训,选派45名城乡学校骨干校长到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参加“影子培训”,启动“十万教师大比武”活动,三年一轮的6500名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顺利进行,成立200人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团队,启动建设80所教师发展基地学校建设工作,启动成都大学每年招收培养100名定向免费师范生工作,启动全市教师远程培训平台和网上学习精品资源库建设。

七、大力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不断加强行风建设

高度重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制定下发《成都市20xx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的各项教育收费政策,严格禁止“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认真研究解决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高收费问题,对义务教育段择校生实行“两控”,限制高收费。

居强监督检查和舆论监督,严查乱收费行为。在成都人民广播电台“成都面对面―政风行风热线”与听众交流,宣传教育收费政策,解答和处理群众的投诉。安排部署了全市中小学校服务性收费专项清理检查工作,与市物价局、纠风办、财政局等七部门联合开展全市教育收费专项检查。1至11月,共受理群众关于乱收费电话、网络和信访投诉101件,全部进行了认真处理,对情况属实的按照《成都市教育局治理教育乱收费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予以责任追究。

20xx年,我市在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受到教育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11月6日,我市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集体,并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上作交流发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对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予了肯定和表扬。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三次深入试验区调研,近日,袁贵仁部长又莅临我市视察指导工作;《教育部简报》、《全国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工作简报》等已七次专题刊发成都教育改革与发展经验;教育部官方网站刊发十一条试验区建设阶段性成果。11月10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以《一体化,全覆盖――成都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新跨越》为题对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了专题报道;12月19日,央视综合频道《新闻调查》以《成都:叫停奥数的背后》为题,对成都教育一体化和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深度报道。重庆、云南、广西、吉林等省市也先后到我市考察学习。

第九篇 清远市教育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设想 8650字

清远市教育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设想

上半年,我市教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和市人大六届三次会议精神,以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以加快推进市中心区域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加快创建教育强市步伐为主要目标,以“工作落实年”为契机,加强调研,攻坚克难,创新发展,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市教育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加快教育创强争先步伐,确保实现教育强市目标。

1.市教育局积极做好申报教育强市准备工作,确保今年9月份我市顺利申报教育强市。现已完成申报省教育强市所需的验收方案、自评分说明、自评报告等相关材料初稿。教育强县(市)工作扎实推进。英德市和阳山县已于去年9月申报教育强县(市)评估验收。市教育局多次到连山、连州两县(市)进行调研、指导省教育强县(市)的创建工作,力争连山县、连州市今年内完成创建教育强县任务。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已完成上半年的计划任务。至6月份,已有6个乡镇顺利接受省教育强镇专家组督前检查。

2.扎实开展了教育强镇复评的督前检查及评估工作。对全市2个省教育强镇、15所市一级幼儿园和1所省一级幼儿园进行了复评督前检查;对1所市一级幼儿园进行评估工作。

(二)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1.深入推进教育资源下移农村。采取补充专任教师、教师走教和远程同步教学等方式,开齐开足村小和教学点课程,保障村小和教学点教学质量。除连南县、阳山县、连州市以外,其余县(市、区)的教学点均已配备2名教师以上。阳山县有6个教学点暂未配备2名教师,计划通过教师走教方式或从其他学校调剂教师方式来配备2名教师。

2.切实提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今年我省提高了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其中:小学从每生每学年550元提高到750元、初中从每生每学年750元提高到1150元。至3月份,我市已将春季学期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核拨到各中小学校,并根据省、市、县分级配套要求,督促、指导各县(市、区)落实了相关资金。同时,严格按照省以及清远市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方案关于新增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倾斜的要求,在新增公用经费中提取部分经费,按正常生均拨款1.2-4倍的标准,拨付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和教学点公用经费,其中清城区、清新区、阳山县、连南县已于6月落实。

3.推动落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目前,已完成各县(市、区)出台关于村小、教学点改造和寄宿制学校改造的实施细则及建设方案的统计,并于3月起对各县(市、区)相关建设项目的建设情况实行月报制度,并按市政府要求,及时上报最新工作情况。同时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今年已恢复教学点11个,教学点恢复为完小4个。

4.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通过开展“校校通”、“班班通”以及“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三大项目的建设工作;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办公oa平台、高中学校成绩分析系统、教育资源库、教育网站四大系统的应用推广;开展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学生虚拟机器人大赛、教师教育软件大赛、教师自制教具大赛、教育装备和信息化教学论文和课题评审五大活动;提升全市教育装备和信息化的发展,并以此积极探讨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市教育局规划设计了《清远市教育网建设项目需求书》,同时通过多次开会研讨、沟通,以及邀请省级、的教育信息化专家对方案进行了论证。目前清远市教育网建设项目已经提交给财政局,正在办理标书内容的完善手续。

(三)加大统筹力度,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学前教育发展力度加大。截至6月,我市幼儿园入园率达90.2%。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后,学前教育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5月,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印发了《清远市学前教育“民办公助”实施暂行办法》,开始实施对普惠性规范化民办幼儿园给予补助。市教育局联合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等17个直属部门建立了《学前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对无证办园坚决予以取缔,共同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提升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市教育局制定了《清远市规范化幼儿园评估验收实施方案(试行)》。下半年将全面启动规范化幼儿园的评估验收工作。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继续开展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的创建工作,充分利用教育“创强”的有利时机,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师资配置,提高管理水平。截至6月,已有3所学校的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通过评估验收。目前,全市共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公办学校391所,覆盖率达83.5%。组织开展新一周期“千校扶千校”工作,加强与东莞市的联系,推动跨市、市内、县内帮扶,以强带弱,推动学校均衡发展。制定我市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和方案。同时,督促、审核各县(市、区)制定2023-2024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专项规划,做到切合实际,实事求是,科学规划。

3.巩固“普高”工作成果。以巩固“普高”为重点,促进招生、外输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春季招生14935人,完成中职中技招生任务63.6%;外输2138人。完成外输任务35.6%。根据省文件要求,我市省一级普通高中的择校生比例已降至15%,并将部分优质高中30%直接分配到辖区内的初级中学,为我市巩固“普高”奠定了坚实基础。印发了《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市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的通知》(清府办〔2023〕32号),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市参加升学考试的权利。市一职(原清城区职校)正式启动了“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立项建设学校项目建设;市职校已列入第三批国家示范校名单,也正在积极规划有序推进。市职校、市一职、清新区职校、清职院中专部、连州卫校、市高技等6所学校已开展跨区域招生。继续探索英德、阳山等县市的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读中职学校。积极加强外输生源工作,为广州、顺德、南海等珠江三角洲地区输送优质的中职生源。

4.特殊教育发展顺利。为了确保我市特殊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市教育局督促连州、阳山等县(市、区)落实特殊教育学校基建工作,维护民生工程进展顺利;指导各地特殊教育学校完善设施设备;指导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招生工作,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5.民办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积极引导和指导扶持民办学校创规范和上等级,促进民办教育办学质量的提高。积极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加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规范建设,促进“三农”发展,积极鼓励清新、英德申报示范县。其他县(市、区)也在认真规划,全面提升。

(四)加快推进省职教基地和“两校一中心”建设,落实市中心区域学校布局调整。

根据《关于调整清远市中心区域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布局的决定》(清府〔2023〕100号)精神和市领导指示,加快推进“两校一中心”工程建设和学校的搬迁准备工作,2024年3月,市教育局成立了基建项目进度协调小组、校产搬迁协调小组和人事工作协调小组共三个专责小组,制定建设工程推进、学校资产分离、人员分流等各项细则,推动落实市中心区域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目前,“两校一中心”所有规划建设的校舍已完成主体,学贤东路、学府路也按计划同时推进,已完成管网铺设和路基工程。各项工程可在今年7月底竣工验收,8月交付使用。学校搬迁工作已全面启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采购已进入招标阶段,有关学校人员分流实施方案已经制定。岭南学院已基本完成征地拆迁,正在进行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国华学院正在与市政府商议土地出让合同待签。省职教基地规划方案正等省政府批复,已进行征地预公告。

(五)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今年3月开始,举办了市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全市幼儿园园长、教师职务培训(幼儿园全员培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培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教师《基于项目学习》课程培训、初中全体教师《21世纪课堂评价》课程培训,省教育厅组织的其他培训任务,目前已有32000名教师正在参加市级培训。从今年起,市级教师培训经费和培训项目连续4年向北部农村教师倾斜;委托清职院开展紧缺学科教师转岗培训。对各县(市)(不含县城所在镇)义务教育学校在编在岗工作人员发放岗位津贴,已报省财政、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并核拨省补助资金。

2.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促教师素质的提升。市编办已同意设立清远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育科研工作全面展开。一方面,鼓励老师积极申报市第14批教育科研课题。另一方面我们加强对已立项课题的指导、检查和落实工作,并对取得预期成果的20项市课题我们及时组织结题验收,以总结经验、推广成果。上半年在我省的第八届教育科研成果奖评选中,全省共19项课题获一等奖,我市取得了山区市的1项一等奖。继续办好期刊《清远教研》,充分发挥教师教研成果交流的阵地作用,大力营造科研促教的社会氛围。

3.加强德育常规工作。市教育局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使全市中小学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如:全市“光盘”行动文明餐桌活动、“朝阳读书”活动、学雷锋活动、“大手牵小手,文明交通与关爱生命”系列活动、“我的梦.中国梦”主题书信活动、“ 大手牵小手.守法在心头”为主题的送法进校园活动等。

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除了认真抓好基础教育教学外,更加注重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市教育局争取广告公司赞助,积极筹办2024年清远市首届中小学生(含中职)中国象棋、围棋比赛;开展“拒绝滥用药物 健康与你同行”中学生药物滥用知识专题宣传活动;举办了全市师生书法美术作品展、全市中小学生现场书写大赛和2024年清远市第二届中小学生器乐大赛暨水墨画、陶艺比赛。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定,规范操作,确保中考体育考试成绩公平、公正、公开。

5.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今年我市普通高考成绩有较大的突破,全线飘红,取得大面积丰收:普通类报考人数为24988人,实考人数为24625人,其中上重点本科线1037人,首次突破千人大关,占实考人数4.2%,比去年的729人增加308人,增幅为42.2%;上第二批本科线6793人,占实考人数27.6%,比去年的6283人增加510人,增幅为8.1%;上本科线以上7830 人,占实考人数31.8%,比去年的7012人增加818人,增幅为11.7%;上第三批专科a线以上13727 人,占实考人数55.8 %,比去年的12616人增加1111人,增幅为8.8 %;总上线人数(即专科b线以上)20273人(含高职类),总上线率为81%。

中考成绩再创新高。今年我市中考继续取用省试题,并采用考生第二代身份证报名,综合科仍自主命题,分值从原来的100分提高到150分,中考总分从原来的820分提高到870分。从今年中考总体情况看,分为855.5分,800分以上142人,750分以上1376人;而去年,800分以上只有1人,710分以上1231人,高分段学生对比增幅达11.78%。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先发展教育的结果,是市教育局加强科学管理、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结果。

(六)加强扶贫助学,落实民生实事。

1.扶贫助学体系更加完善。今年第一季度,按国家和省、市加强中职、学前和高等教育的助学政策要求,做好了全市资助学生对象的上报工作。我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作为全省营养改善计划的试点县,工作已进入常态化。其资助对象和范围是:两县县城以外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营养午餐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启动。补助对象的确定是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为依据,不与学生户籍挂钩。补助标准是符合条件的学生,每人每天补助3元,每学年按200天计算。为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省、市、县均成立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来抓落实,加强工作指导,总结推广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完善工作措施。日常的监管工作两县有专门的科室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管。

2.全力推进2024年市民生实事。今年市政府将全市(除连山、连南两县外)“农村义务教育住宿生伙食费补助计划”工作纳入了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4月,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印发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住宿生伙食补助实施的暂行办法》,及时拔付了市级财政资金,并督促相关县(市、区)落实了配套经费,全面启动了对全市农村小学寄宿生(9930人)和初中寄宿困难学生(按寄宿生53543人的20%计算,约10709人)按每生每年600元的标准实行伙食补助的助学工作。

3.建立贫困大学新生资助机制。争取到由东莞银行、清远市金海湾豪庭房地产有限公司、广东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捐款300万元,建立了“东莞银行教育基金”,用于资助清远市生源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

(七)落实安全措施,完善教育安全保障。

1.大力推进校安工程建设。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提高校舍综合防灾能力,实现开工率100%,竣工率97.49%,确保学校师生拥有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2.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维稳工作。指导各地(校)要重点抓“平安校园”建设、溺水问题专项治理、“校园安全管理平台”推广、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和校园消防安全等重点工作。指导各地(校)从“三防”(人防、技防、物防)到“五防”(人防、技防、物防、巡防、联防)工作思路转变。指导各地(校)要改变提法,深化安全管理工作,在做好“人力、技术、物资”三重保障的同时,要加快推进“巡防”制度和“联防”机制的保障。切实抓好学生溺水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确保学生生命安全。贯彻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加强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的管理工作,健全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司乘人员安全教育。发放了38块校车标牌。全面开展校内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检查危险化学品存放管理情况。

(八)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保障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1.深化正风行动。上半年主要抓好全市教育系统“作风建设年”以及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的“正风行动”活动工作。继续全面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按照《广东省教育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方案》和市纪委的统一部署,完善以领导干部和人财物管理重要部门、关键环节为重点,覆盖机关、学校和干部、教职员工的教育系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2.继续巩固省教育收费规范县(市、区)创建成果。市教育局与8个县(市、区)教育局以及市直各学校签订治理教育乱收费责任书,并加大了日常检查监督和案件的查处力度,重点加大对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的监督。查处了清城区育童蒙氏希望之星幼儿园违规收费20多万元案、新北江幼儿园分园误导幼儿家长购买节日演出表演服装案,有效地防止了教育乱收费现象的反弹。

(九)加强宣传,进一步提升教育良好形象。

1.继续加强教育宣传。上半年,市教育局开通了官方微博,每天发1则微博,及时向网民反映全市教育系统的最新动态。充分利用清远政府门户网、市教育局的门户网站和《清远日报·教育周刊》、《教育简报》、《创强工作简报》等向社会传递质优、价值大的教育信息,并开办《清远观察·教育周刊》,进一步营造教育舆论氛围。

2.成功举办新闻发布会。4月25日,根据清远市新闻办的安排,市教育局成功召开了“2024年清远市教育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12家新闻媒体参加了此次新闻发布会。会上,林海龙局长回顾了清远市2024年教育工作情况,介绍了2024年教育工作落实措施,并现场接受了媒体记者的提问,回答了许多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

3.开展了一次深度宣传报道活动。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市教育局开展了“走基层、看实效、广宣传”活动,组织我市新闻媒体深入各县(市、区)对今年我市教育重点工作推进和落实情况作了一次深度宣传报道,扩大宣传面,进一步提升教育良好形象。

二、主要问题和困难

在回顾半年来的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个别地区在推动落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方面有畏难情绪,工作力度仍不够大。二是受投入不足、规划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个别重点工程进展较缓慢,如:16所普通高中提升办学水平项目缺乏资金扶持,项目推进较慢,实施效果不太明显;教学点教学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较多,需各地加大投入并纳入“班班通”工程建设抓落实;《省级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清远)首期工程规划建设方案》尚未获省人民政府的批准,影响了省职教基地各项前期建设工作的开展;市机关幼儿园建设工程由于其他子项目的工程需调整有关规划,推迟了原定的施工时间计划;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清远校区因用地范围内还有17户民居和鱼苗养殖场未搬迁,导致拆迁工作推进缓慢;广东国华职业技术学院仍未启动征地工作。三是师资队伍建设仍是当前高中阶段学校的重点和难点工作,特别是中职专业教师队伍和“双师型”教师数量不够,不能适应专业调整和发展的需求。四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今年“普高”任务艰巨,各地学校的防流控辍工作难度仍然很大。对于这些问题,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攻坚克难,确保全面完成2024年年初既定的工作任务,进一步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转型提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2024年下半年工作设想

下半年,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和市人大六届三次会议精神,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增强信心,攻坚克难,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确保全面完成2024年年初既定的工作任务。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快推进教育强市迎评和强镇督导评估,全面启动督学责任区工作。按计划做好教育强市的申报、宣传、迎评工作,争取7月份将申报材料报市人民政府审核,9月份正式上报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继续推进相关县(市)创强工作。下半年要重点加强指导12个创强镇和连山、连州两县(市)完成创强任务,力争教育强县全覆盖,省教育强镇达85%以上,稳步推进我市教育均衡发展。完善、出台《清远市督学责任区制度实施方案》,全面启动督学责任区工作。

(二)加快理顺市中心区域办学体制,全面完成学校搬迁和人员分流工作。扎实做好市中心区域布局调整涉及搬迁的学校校产清查和设备、装备招投标及安装工作,确保招投标不留标,国有资产不流失,全面完成学校搬迁工作。加强宣传市委、市政府的有关决策部署,严格执行人员分流的有关政策规定,积极采取措施做好市中心区域布局调整学校人员分流有关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严防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努力确保市中心区域学校布局调整的顺利实施。

(三)加快推进教育资源下移农村,继续深化顶层制度设计。加强对落实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推动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同时,要以深入贯彻落实《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实施方案》为契机,抓紧完成健全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民办教育发展、教学质量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等5项配套文件,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理顺和完善办学体制机制。

(四)加快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年度工作目标。加快发展学前教育,确保2024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0%以上;建成乡镇中心幼儿园18所、村级幼儿园14所;开展规范化幼儿园评估验收,推进学前教育民办公助工作,按每生每学期200元的标准,补助普惠性规范化民办幼儿园,力争补助面达20%。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义务教育,完成25%的教学点改造,完成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25所,力争2024年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到87%;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扎实做好助学扶志工作,加强招生、防流控辍专项督查工作,确保全面完成省下达我市的招生任务,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力争2024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3%以上。

(五)配合省、市加快省级职教基地的建设,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主动与相关职能部门多沟通,争取他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力促岭南学院、国华学院等首批院校年内动工。加强指导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示范性高职院,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清远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创建国家示范性学校。实施全市中职跨区域招生、错位发展,对不适用市场需求,师资、设备不配套的专业进行调整或停止招生;对已有的市级重点专业进行复评,并新确定一批市重点专业。做好“一校一中心”的项目过渡工作。

(六)大力实施“强师工程”,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下半年要出台关于推进校长聘任制、职级制改革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增强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活力。用好1000万元强师专项经费,大力加强师资队伍、校长队伍、管理队伍的培养培训。启动组建第二批中小学“三名”(名教师、长、名班主任)工作室。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制度,推动中职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和继续教育制度,引导和鼓励职业院校“先行先试”,探索具有清远特色的校企合作和育人新模式。召开高考工作总结会,加大表彰力度,营造重教氛围。

(七)扎实做好助学扶志工作,全面完成市民生实事。继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管好、用好各级财政下拨的义务教育经费,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教育惠民政策,保障各类受资助的学生得到实惠。继续督促各地落实今年的市民生实事项目资金,确保全面完成市民生实事工作,促进教育公平和谐。

(八)深入开展“正风”行动工作,重点做好“公述民评”工作。深化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继续完善和修正廉政风险点及措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提高机关治教能力水平。加强教育乱收费治理力度,强化依规办学、依规招生、依规收费。

(九)加强中小学校园安全及信访维稳工作,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加强校园安全防范,落实“五防”(人防、物防、技防、巡防、联防)措施及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服务,提高校园安全防护水平,创建平安校园。深化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校车安全管理,深入开展预防学生溺水综合整治工作。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与学生食堂工作。

(十)积极开展教师节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继续大力宣传教育发展思路、政策措施和发展成果,扎实开展“最美山村教师”评选活动,广泛宣传扎根山区、安教乐教善教的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大力营造尊师重教和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

第十篇 2023年教育局语言文字工作年终总结 2750字

县语言文字评估工作自评活动始于2024年5月。在xx市语委的指导下,在局党委的领导下,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优”的指导思想,严格按照市语委的评估标准和操作办法,注重工作过程,突出重点,扎实有序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到今年10月,教育系统自评自查活动已顺利完成。整个自评自查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建立机构,宣传发动(2024年5月)

教育系统建立了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迎评工作方案,做好评估发动工作,召开了迎接省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动员大会,对迎评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周密部署。会上下发了《海兴县教育系统迎接河北省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实施方案》,按照评估标准和评估规程,与各学校签署《海兴县教育局创建河北省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城市目标管理责任书》,分解评估任务,做好迎评工作的日程安排,营造出了浓厚的迎检氛围。

第二阶段:强化自评,认真整改(2024年4月——2024年9月)

一是各学校对照《实施细则》,组织力量逐条逐项进行自查自评,针对自身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整改,梳理档案目录,整理档案内容,整治校园环境,创设迎检氛围。二是加强督查指导。教育局督查室组织相关科室对各学校的普及普通话和社会用字进行全面检查清理。三是做好自查自评。各学校在自查自评确认基本符合标准后,向局语委办提交自查材料、整改措施、自评报告、评估申请,语委办特邀请市语委部分成员,按照评估规程及操作办法,对教育系统大部分学校进行全过程评估。

第三阶段:小结汇总,迎接评估(2024年9月——11月)

为全面做好迎评工作,对照评估标准,整理档案、搜集信息,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综合评价,教育系统语言文字工作基本实现了“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目标。

下面,把我县教育系统语言文字工作自查自评情况,对照标准,汇报如下。

综合管理(总分56分,自评56分)

组织领导(16分)

多年来,教育系统语言文字工作在县语委的指导下,以“立足师生素质提高,服务社会发展需要,营造文明环境,促进教育发展”为工作思路,不断完善“政府主导、语委统筹、教育先行、服务社会”的工作模式,全面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把语言文字工作列入政府议事日程,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法规建设,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坚持政府主导,落实教育系统语言文字工作长效运行机制。1995年成立海兴县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由于人事变动较大,教育局多次下发通知,调整语委办组成人员,2024年教育局副局长马立新同志任教育系统语委办主任。

(二)工作机构(12)

为进一步推进教育系统的语言文字工作深入开展,不断建立健全了工作机构,明确副局长马立新同志具体负责,确定教育系统语委办设在教研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实施。各级各类学校成立了由校级领导任组长,语言文字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语言文字工作小组。几年来,尽管人事变动频繁,但我们始终做到“人变,事不停”,保持工作的一贯性与连续性。为了稳步推进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的进程,2024年教育局又成立了海兴县教育系统语言文字工作迎评领导小组,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迎评细则等。

(三)管理措施(12分)

教育系统严格按照上级语委语言文字工作目标要求部署和推动工作,遵照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规范、标准、结合本系统实际开展工作,严格管理,注重质量,有计划地对专、兼职语言文字工作干部进行培训。

建立工作责任制。按照省语委的统一部署,县政府于2024年5月12日,召开了全县迎评动员大会,明确了评估范围、内容要求,对迎评工作全面部署。近几年来,教育局除拨款为语委办配置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数码照相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外,每年还下拨一定费用作为语委办的日常工作经费,重大活动下拨专项经费。

(四)法制建设(10分)

为深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教育局采取有效措施,把语言文字工作作为行风评议和机关考核的重点内容,开展了推普系列活动,制定规章制度,严格规定教职员工公共场合必须讲普通话,所有社会用字一律规范使用,出台了系列语言文字应用规范性文件,逐步建立了教育系统语言文字应用的管理制度。

(五)宣传工作(6分)

建立长效的宣传机制。为了营造规范语言文字的社会氛围,扩大宣传效果,近几年来,在每年的推普周期间,组织师生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组织经典诵读活动,大力营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组织参加河北省“中华诵·红色经典诵读”比赛等,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扩大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社会影响。

普及普通话(总分24分,自评22分)

1、局机关。充分发挥机关的龙头作用。局机关以身作则,站在转变机关作风,树立机关形象,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高度,在工作中大力提倡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测试,使语言文字工作步步深入。

2、学校。充分发挥学校的基础作用。学校是语言文字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教育局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全县教育年度工作目标管理;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和文明创建的整体要求;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作为教师基本功训练、检测、比武内容,纳入教师资格认定和职务评聘条件之一;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活动中。各学校把语言文字工作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日常工作,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考评,普通话已经成为校园语言。

三、社会用字管理(总分15分,自评14分)

海兴地处北方方言区,规范社会用字的难点在城边区域。在县语委的统一布署下,不断加大整治力度。将户外广告、条幅、标牌用字纳入日常管理范围,及时纠正出现的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和错别字,按要求正确使用汉语拼音和外文,将不规范用字及时整改。2024年9月,组织县直学校中小学生对主干道沿线单位、临街门店、招牌和户外广告用字情况进行了调查,共发现不规范用字37处,并告知用户进行整改,较好地促进了社会用字规范化、标准化的进程。

县教育局严格用字规定:学校名称牌、标志牌用字,符合要求,印刷体不允许出现一个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板书中杜绝出现错别字,公文、校刊(报)、讲义用字规范,公文文头用字一律使用国家标准的印刷体,校刊(报)头、讲义封面杜绝出现不规范字,试卷及其他自办印刷物用字规范。板书用字符合要求,教师课堂上不准书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和错别字,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符合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分辨其识字范围内的规范字和不规范字,小学生能正确书写所学汉字,字形、笔顺规范。目前,学校的名称牌、标志牌、标语(牌)、公文、校刊(报)、教案、试卷及其他印刷品、指示牌、电子屏幕用字及教师的板书、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都基本规范。每年的推普周宣传活动是学校工作内容的重点之一。推普周期间,各校纷纷举办演讲比赛、诗文诵读、正文、街头宣传、国旗下的讲话等多种活动。

教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十篇

县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将2024年确定为“项目内涵”发展年,坚持“统筹城乡教育,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内涵发展”的工作思路,继续着力实施了“四大工程”(第二次标准化建设工程、学校科学管理工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力促教育“六大提升”(促进教育全面恢复提升、促进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促进学校管理水平提升、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提升、促进教育行风提升),扎实推进了各项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灾后建设卓有成效全县学校灾后重建共规划建设项目32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教育局信息

  •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二)十篇
  • 市教育局工作总结精选(二)十篇99人关注

    一、整合资源促公平,逐步提高办学条件现代化水平(一)校安工程按要求如期完成。今年是校安工程收官之年,在市校安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根据省厅要求和校安工程实施情况 ...[更多]

  • 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十篇
  • 市教育局2023年度工作总结十篇98人关注

    XX年是我市教育灾后重建的决胜年,同时也是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发展提升的关键一年。教育系统围绕“一年恢复、两年提升、三年建设西部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坚持“不让 ...[更多]

  • 教育局党委工作总结(一)十篇
  • 教育局党委工作总结(一)十篇95人关注

    工作总结是认清一年以来在工作中得失的一个有效手段,可以通过工作总结整理出一年工作中值得发扬的长处和需要改正的失误,好总结网为您带来教育局党委工作总结范文,全 ...[更多]

  • 2023年教育局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十篇
  • 2023年教育局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十篇90人关注

    XX年,我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党的xx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全面落实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 ...[更多]

  • 教育局工作总结与工作思路十篇
  • 教育局工作总结与工作思路十篇90人关注

    一、2024年主要成绩和经验(一)主要成绩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一是高考再创辉煌,连续20年全市领先 ...[更多]

  • **市教育局2023年德育工作总结十篇
  • **市教育局2023年德育工作总结十篇89人关注

    _____市2024年德育工作总结德育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为了扎实有效地搞好德育工作,我市教育局把创德育工作特色作为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两大重点工作之一,一 ...[更多]

  • 教育局党建工作总结范例十篇
  • 教育局党建工作总结范例十篇89人关注

    20xx年教育局党组上半年工作:坚持以xx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县委xx届五次全会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和部署,不忘初心, ...[更多]

  • 县教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十篇
  • 县教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十篇88人关注

    仪陇县教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今年,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贯彻全国农村教育工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