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叫五月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那天,我和妈妈在家里包粽子,爸爸在旁边看着我们笑。糯米、豆沙、粽叶,这些都是包粽子的材料,我第一次尝试,觉得特别新鲜。妈妈教我怎么卷粽叶,怎么放糯米,但我总是包不好,不是漏了就是太松。妈妈说:“没关系,慢慢来,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我听了心里暖暖的。
我记得那天阳光明媚,家里的气氛很温馨。粽子煮好了,香味扑鼻,我迫不及待地尝了一个,虽然有点烫,但味道真好。我想起课本上学过的屈原,他是端午节的由来,他的故事让我感到敬佩。我还在电视上看龙舟比赛,那些划船的人们用力挥桨,水花四溅,场面好热闹。
晚上,我们还挂上了艾草,听说这样可以驱邪避凶。我觉得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吃粽子的节日,它更是我们传承文化、纪念先人的日子。
老师评语:
作者在作文中描绘了端午节的家庭场景,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但有些地方还需改进。例如,“我不是漏了就是太松”表达不够准确,应改为“不是漏米就是包得不够紧实”。另外,“我想起课本上学过的屈原,他是端午节的由来”这句话逻辑稍显跳跃,可以补充一些连接词,如“这让我想起了……”。
内容亮点:
小作者的作文中展现了家庭的温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对端午节的理解深入到历史人物和习俗的层面,显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尤其是描述包粽子的细节,生动有趣,富有画面感。
优化参考:
在描述包粽子的过程时,可以增加一些动作的描绘,如“我小心翼翼地拿起粽叶,试图模仿妈妈的样子卷成漏斗状,但手忙脚乱,糯米总是从缝隙中溜走”。对于屈原的故事,可以加入一些具体的情节,如“屈原的忠诚和悲壮,让我对他充满了敬意,他投江的故事成为了端午节的象征”。
批改后作文
端午节那天,阳光洒满房间,我和妈妈围坐在桌旁,开始了一场特别的亲子活动——包粽子。糯米、豆沙、粽叶一一排列,我尝试着卷起粽叶,却总显得笨拙,不是糯米撒了一地,就是包好的粽子松垮垮的。妈妈耐心地指导我,她的鼓励让我感到无比温暖。
午餐时,我们品尝了亲手包的粽子,尽管我的作品形状各异,但那熟悉的甜香让我回味无穷。电视上的龙舟比赛激烈异常,划桨的选手们满脸汗水,我仿佛能听到他们整齐划一的口号声,那种团结的力量让我振奋。
晚上,家家户户门前挂起了艾草,淡淡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据说这是端午节的传统,用来祈求平安。我想,端午节不仅仅是享受美食的时刻,更是我们向先贤屈原致敬,传承民族精神的日子。
作文写作素材:
阅读参考
1.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
2. 《端午节的历史与习俗》
3. 小学语文课本《屈原》篇
4. 《民间故事与节日》
这篇作文通过修改,增加了动作描写和情节细节,使得内容更加丰富,同时纠正了部分语法问题,提高了整体质量。在阅读参考中,建议学生多接触传统文化故事和相关课文,以提升写作水平。
相关诗句
万宇清和当圣日,千门采拾遘良辰。上真鸿绪宜蕃衍,從此高禖美应新。——《淑妃阁端午帖子 》 夏竦
1.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3.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