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篇作业长现场管理方法措施 第2篇作业长现场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第1篇 作业长现场管理方法措施
作业长制度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组织架构,它是以组织结构扁平化、专业化管理集中、管理重心下移为特征,以机构简化、人员精练、权责统一、管理高效为目标的管理系统,是高效率管理、高效率生产组织的基本组织制度,组织结构简单;管理层次简化;一元化领导;任务单一;工作重点突出;工作效率高。其最大特点是作业长既是生产一线的指挥者,又是生产一线的经营管理者,作业长的主要管理方式是工序服从、权力委让、横向协作、自我了结。能够在现场直接。以下结合实际从几个方面谈谈作业长现场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一、员工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指企业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马钢许多二级单位已在运用,每年都进行着各种形式的考核,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认为绩效考核还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要提高作业长自身素质,努力消除“主观偏见”的影响,推动考核工作走向公正、公平、公开的轨道。其次,更新员工的观念,提高员工的认识。在考核上,员工是作为主要承受者来进行的,更新他们的观念,提高他们的认识是做好考核的基础。然而在考核上,大多数员工都存在这样误区,认为“考核都是针对他们的”。不论考核标准多么客观、多么合理,他们也认为“是针对他们的”,总认为“是在找毛病”、“是故意找茬”,这也是导致员工产生抵触情绪的根源所在。 解决的方法就是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使每个员工都懂得考核真正的意义。
2、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是基础。而构建这个体系应做到以下几点: 企业领导者要全力支持; 全体员工要积极参与; 绩效考核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考核标准一定要明确、清晰,有可衡量性。
建立健全日常考核记录,坚持“用事实说话” 注重日常原始记录的积累,坚持用事实说话,并使之与最终考核结果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考核过程中的形式主义。
及时把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 这里可采用以下措施:
①通知和说服法 这种方法最常用。考核人员根据考核的结果,及时把员工的优缺点都告知其本人,并以实际的事例说明考核工作的正确性。同时还要激励和帮助员工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之处,以促使他取得更好的绩效。
②解决问题法 员工在上级的帮助下进行自我考评,把重点放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上,使员工充分认识和理解考绩的目的,不在意结果,主要是提高他们的绩效。
③建立持续有效地沟通机制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可采取以下方法:首先,考核者应采用积极主动的方式与员工进行沟通。其次,要重视与员工之间的面谈。面谈是一项技巧性很强、又很经济有效的工作。
3、全员培训,共同提高。 首先,对考核者进行培训是关键。一般而言,对考核者进行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⑴企业人事制度的讲解。⑵考核基本知识的掌握。⑶考核误区的澄清。考核中经常出现的如近因效应、居中趋势、从众心理、相似性错误等误区。在培训中应对考核者进行详细讲解和说明,以使他们尽可能避免这些误区,做出正确的评价。 其次,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是基础。企业的员工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对象,是绩效考核的基础,对他们进行培训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培训要使每一个员工懂得考核的目的和作用,使他们消除对考核的误区和抵触情绪,为顺利开展考核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是根本, 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最根本的是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而要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全面提高每个员工的个人绩效是关键。
二、标准化作业
所谓标准化作业,就是对在作业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现行作业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动作进行分解,以科学技术、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安全、质量效益为目标,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从而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逐步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作业效果。创新改善与标准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2大轮子。改善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
标准化作业是安全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前提,马钢公司对标准化作业已经推行多年,并建立起岗位作业标准评价改进机制,我认为在现场管理中,标准化作业特别需要重视下面几点:
1、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包括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及设备管理的维修、点检、润滑、清扫标准;作业指导书应按照pdca与sdca每年修改一次。作业指导书力求流程化、清晰化,任何一个其他岗位的员工,通过对作业指导书的学习能够初步掌握基本操作流程和安全控制措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岗位需求。
2、培训与检查:定期对员工进行管理制度及作业指导书的考试,尤其是岗位的示范性培训,职工技能的摸底提高,规范职工的操作流程,在职工头脑中形成固化的正确的操作模式,并应用到工作当中,同时在岗位上形成标准化作业的氛围。
3、不姑息员工的违章行为,只要发现员工有“三违”行为的,发现一起,按照制度处理一起,以严带兵,牢记对三违行为的容忍是对职工的残忍。同时开展职工现身说法活动,对有“三违”行为的职工在作业区内部进行说法,不仅自身得到深刻的教训,对其他职工起到举一反三的警示作用。
三、 质量管理
企业要想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加强生产现场的管理。当今的钢铁市场,产品竞争异常激烈,许多产品处于饱和或疲软状态,除了价格是用户考虑的因素之外,用户更多考虑的是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因此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价格已不是企业竞争的唯一因素,更高的目标是追求产品质量的优越——产品的适用性和满足用户的要求。质量出自于生产过程,出自于管理。如今,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特点,为提高产品质量而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我认为质量管理要坚持以下几点:
1、生产中无论出现什么质量问题,管理者首先查事实,确认各环节有没有按照标准操作,如果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再查出责任人,坚决查处,并遵循“三不放过”原则:出现质量问题决不放过;问题的根源不查清楚决不放过;不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决不放过。
2、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一是完善作业区的管理制度,首先是物品定置管理,作业区内的材料按类统一在指定范围内整齐排放;所有的材料挂牌在指定位置堆放。其次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操作工除了做好本岗位工作外,还必须负责本岗位范围内的设备保养和环境卫生等。二是建立签收制度。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发出的各项通知都必须进行签收,这种做法不仅规范了管理,而且提高了操作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理解和执行有关制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建立质量互保制度,对生产作业过程严格把关,确保合格的产品入库。还要建立产品入库前的再抽检制度,对进一步保证出厂产品质量起到有效作用。
3、要制定奖惩条例,凡是出现违规行为,坚决以通报的形式向全员公布。这种做法对操作工及管理者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对及时发现质量问题、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的有功人员给予重奖。这种做法鼓励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效果明显。制定了奖惩条例后,接下来的是如何对有关条例进行监督和检查。因为没有监督和检查,再多条文也只能是空文,起不到监控作用。
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开拓市场的生命线;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质量能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
四、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全过程进行的科学管理,即实行从设备的规划工作起直至报废的整个过程的管理。这个过程一般可分为前期管理和使用期管理两个阶段。前期管理包括:建立设备档案卡,详细记录设备详细信息;建立设备操作规程,规范设备操作使用安全、保存历史维护、检修信息等;作业长对设备的管理重点是在使用期进行管理。设备管理重点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建立点检定修制。所谓点检定修制,就是一套加以制度化的比较完善的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设备按照规定的检查周期和方法进行预防性检查即(点检),取得设备状态信息,制订有效的维修策略,把维修工作做到设备发生事故之前,使设备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的管理方式。
2、 建立组织保证体系。以作业长为中心,以tpm为重点、以自主管理为基础、以工序服从为原则,按照pdca循环方式推进基层设备管理组织保证体系。
3、 制度保证体系。编制、制定点检定修三大标准及与之相对应的各种管理台帐及标准,并将其纳入iso9002质量体系之中。
4、建立全员参与tpm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以设备的高效运行为最高目标,开展各种设备管理的自主活动,制定生产和设备的明确分工及日常点检卡,定时、定点、定标准对设备点检,打破了生产方只管生产,不管设备的观念,使设备的日常保养良好,精度优良,遵守操作,功能性投入取得了决定因素。
5、在设备检修维护上要实行“三严”。一是严格执行检修计划和检修规程,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二是严格把好备品备件质量关。力求既保证质量,又经济节约。三是严格抓好检修质量和技改检修完工验收关。对设备检修和技改检修实行定人、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确保检修质量。
设备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方面是增加产品产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益;另一方面是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中,设备管理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因此作业长配合设备管理部门, 结合实际,转变观念,勇于创新,采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管理设备,使其日常保养良好,精度优良,从而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利用率 ,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重要保障。
五、成本管理。
由于我国钢铁企业数量过多,投资太大,造成了产能过剩,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钢铁价格却不断下跌,利润越来越低,甚至许多钢铁企业出现了严重亏损的局面,因此如果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是企业能否盈利的关键,成本管理对于处于困境中的企业来说已经至关重要。成本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
1、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的规程进行操作、严把质量关、执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合格率、提高设备利用率,这样可实现工序最优、效率最高、原料最省,最大限度的避免浪费,降低成本。
2、采用零库存与准时生产,由于存货管理是价值不增值作业,所以目前许多企业追求零存货,但是,零存货给企业产品生产带来很大风险,一旦供货商违约延时供货或所供材料有质量问题,这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不可忽视的。因此,零存货的前提是必须要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供货商与客户。
3、成本控制要全员参与,为了真正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充分发挥广大职工控制成本、降低成本的积极性,需要对全体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实行奖惩制度,按企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和成本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责任层次和责任单位,对于各种定额、费用开支标准、成本目标和降低成本的措施,应广泛发动职工讨论,使其成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使成本控制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4、成本控制必须从各方面使用效果来衡量,成本控制不能只是消极的将实际成本支出限制在成本标准范围内,它还负有对成本标准进行重新审定和修正的任务,使成本标准始终保持着积极先进的水平。
总结,作业长为最基层的管理者,应按照现场科学管理的要求,组织开展作业区的生产及各项管理工作,迅速地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提高生产作业效率。作业长应做好员工的绩效考核,推进标准化作业,执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设备点检定修制,大幅度压缩生产经营的成本,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降本增效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2篇 作业长现场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作业长制度是一种先进的企业组织架构,它是以组织结构扁平化、专业化管理集中、管理重心下移为特征,以机构简化、人员精练、权责统一、管理高效为目标的管理系统,是高效率管理、高效率生产组织的基本组织制度,组织结构简单;管理层次简化;一元化领导;任务单一;工作重点突出;工作效率高。其最大特点是作业长既是生产一线的指挥者,又是生产一线的经营管理者,作业长的主要管理方式是工序服从、权力委让、横向协作、自我了结。能够在现场直接。以下结合实际从几个方面谈谈作业长现场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一、员工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指企业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马钢许多二级单位已在运用,每年都进行着各种形式的考核,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认为绩效考核还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要提高作业长自身素质,努力消除“主观偏见”的影响,推动考核工作走向公正、公平、公开的轨道。其次,更新员工的观念,提高员工的认识。在考核上,员工是作为主要承受者来进行的,更新他们的观念,提高他们的认识是做好考核的基础。然而在考核上,大多数员工都存在这样误区,认为“考核都是针对他们的”。不论考核标准多么客观、多么合理,他们也认为“是针对他们的”,总认为“是在找毛病”、“是故意找茬”,这也是导致员工产生抵触情绪的根源所在。 解决的方法就是要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教育,使每个员工都懂得考核真正的意义。
2、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是基础。而构建这个体系应做到以下几点: 企业领导者要全力支持; 全体员工要积极参与; 绩效考核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考核标准一定要明确、清晰,有可衡量性。
建立健全日常考核记录,坚持“用事实说话” 注重日常原始记录的积累,坚持用事实说话,并使之与最终考核结果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考核过程中的形式主义。
及时把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 这里可采用以下措施:
①通知和说服法 这种方法最常用。考核人员根据考核的结果,及时把员工的优缺点都告知其本人,并以实际的事例说明考核工作的正确性。同时还要激励和帮助员工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之处,以促使他取得更好的绩效。
②解决问题法 员工在上级的帮助下进行自我考评,把重点放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上,使员工充分认识和理解考绩的目的,不在意结果,主要是提高他们的绩效。
③建立持续有效地沟通机制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可采取以下方法:首先,考核者应采用积极主动的方式与员工进行沟通。其次,要重视与员工之间的面谈。面谈是一项技巧性很强、又很经济有效的工作。
3、全员培训,共同提高。 首先,对考核者进行培训是关键。一般而言,对考核者进行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⑴企业人事制度的讲解。⑵考核基本知识的掌握。⑶考核误区的澄清。考核中经常出现的如近因效应、居中趋势、从众心理、相似性错误等误区。在培训中应对考核者进行详细讲解和说明,以使他们尽可能避免这些误区,做出正确的评价。 其次,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是基础。企业的员工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对象,是绩效考核的基础,对他们进行培训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培训要使每一个员工懂得考核的目的和作用,使他们消除对考核的误区和抵触情绪,为顺利开展考核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是根本, 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最根本的是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而要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全面提高每个员工的个人绩效是关键。
二、标准化作业
所谓标准化作业,就是对在作业系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将现行作业方法的每一操作程序和每一动作进行分解,以科学技术、规章制度和实践经验为依据,以安全、质量效益为目标,对作业过程进行改善,从而形成一种优化作业程序,逐步达到安全、准确、高效、省力的作业效果。创新改善与标准化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2大轮子。改善创新是使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的驱动力,而标准化则是防止企业管理水平下滑的制动力。没有标准化,企业不可能维持在较高的管理水平。
标准化作业是安全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前提,马钢公司对标准化作业已经推行多年,并建立起岗位作业标准评价改进机制,我认为在现场管理中,标准化作业特别需要重视下面几点:
1、严格执行作业标准:包括程序文件、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及设备管理的维修、点检、润滑、清扫标准;作业指导书应按照pdca与sdca每年修改一次。作业指导书力求流程化、清晰化,任何一个其他岗位的员工,通过对作业指导书的学习能够初步掌握基本操作流程和安全控制措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岗位需求。
2、培训与检查:定期对员工进行管理制度及作业指导书的考试,尤其是岗位的示范性培训,职工技能的摸底提高,规范职工的操作流程,在职工头脑中形成固化的正确的操作模式,并应用到工作当中,同时在岗位上形成标准化作业的氛围。
3、不姑息员工的违章行为,只要发现员工有“三违”行为的,发现一起,按照制度处理一起,以严带兵,牢记对三违行为的容忍是对职工的残忍。同时开展职工现身说法活动,对有“三违”行为的职工在作业区内部进行说法,不仅自身得到深刻的教训,对其他职工起到举一反三的警示作用。
三、 质量管理
企业要想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加强生产现场的管理。当今的钢铁市场,产品竞争异常激烈,许多产品处于饱和或疲软状态,除了价格是用户考虑的因素之外,用户更多考虑的是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因此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价格已不是企业竞争的唯一因素,更高的目标是追求产品质量的优越——产品的适用性和满足用户的要求。质量出自于生产过程,出自于管理。如今,各个企业根据自身特点,为提高产品质量而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我认为质量管理要坚持以下几点:
1、生产中无论出现什么质量问题,管理者首先查事实,确认各环节有没有按照标准操作,如果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再查出责任人,坚决查处,并遵循“三不放过”原则:出现质量问题决不放过;问题的根源不查清楚决不放过;不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决不放过。
2、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一是完善作业区的管理制度,首先是物品定置管理,作业区内的材料按类统一在指定范围内整齐排放;所有的材料挂牌在指定位置堆放。其次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操作工除了做好本岗位工作外,还必须负责本岗位范围内的设备保养和环境卫生等。二是建立签收制度。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发出的各项通知都必须进行签收,这种做法不仅规范了管理,而且提高了操作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理解和执行有关制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建立质量互保制度,对生产作业过程严格把关,确保合格的产品入库。还要建立产品入库前的再抽检制度,对进一步保证出厂产品质量起到有效作用。
3、要制定奖惩条例,凡是出现违规行为,坚决以通报的形式向全员公布。这种做法对操作工及管理者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对及时发现质量问题、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的有功人员给予重奖。这种做法鼓励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效果明显。制定了奖惩条例后,接下来的是如何对有关条例进行监督和检查。因为没有监督和检查,再多条文也只能是空文,起不到监控作用。
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是开拓市场的生命线;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质量能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
四、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以企业经营目标为依据,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全过程进行的科学管理,即实行从设备的规划工作起直至报废的整个过程的管理。这个过程一般可分为前期管理和使用期管理两个阶段。前期管理包括:建立设备档案卡,详细记录设备详细信息;建立设备操作规程,规范设备操作使用安全、保存历史维护、检修信息等;作业长对设备的管理重点是在使用期进行管理。设备管理重点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建立点检定修制。所谓点检定修制,就是一套加以制度化的比较完善的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对设备按照规定的检查周期和方法进行预防性检查即(点检),取得设备状态信息,制订有效的维修策略,把维修工作做到设备发生事故之前,使设备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的管理方式。
2、 建立组织保证体系。以作业长为中心,以tpm为重点、以自主管理为基础、以工序服从为原则,按照pdca循环方式推进基层设备管理组织保证体系。
3、 制度保证体系。编制、制定点检定修三大标准及与之相对应的各种管理台帐及标准,并将其纳入iso9002质量体系之中。
4、建立全员参与tpm管理。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以设备的高效运行为最高目标,开展各种设备管理的自主活动,制定生产和设备的明确分工及日常点检卡,定时、定点、定标准对设备点检,打破了生产方只管生产,不管设备的观念,使设备的日常保养良好,精度优良,遵守操作,功能性投入取得了决定因素。
5、在设备检修维护上要实行“三严”。一是严格执行检修计划和检修规程,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二是严格把好备品备件质量关。力求既保证质量,又经济节约。三是严格抓好检修质量和技改检修完工验收关。对设备检修和技改检修实行定人、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确保检修质量。
设备管理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方面是增加产品产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益;另一方面是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中,设备管理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因此作业长配合设备管理部门, 结合实际,转变观念,勇于创新,采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管理设备,使其日常保养良好,精度优良,从而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利用率 ,这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重要保障。
五、成本管理。
由于我国钢铁企业数量过多,投资太大,造成了产能过剩,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钢铁价格却不断下跌,利润越来越低,甚至许多钢铁企业出现了严重亏损的局面,因此如果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是企业能否盈利的关键,成本管理对于处于困境中的企业来说已经至关重要。成本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
1、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的规程进行操作、严把质量关、执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合格率、提高设备利用率,这样可实现工序最优、效率最高、原料最省,最大限度的避免浪费,降低成本。
2、采用零库存与准时生产,由于存货管理是价值不增值作业,所以目前许多企业追求零存货,但是,零存货给企业产品生产带来很大风险,一旦供货商违约延时供货或所供材料有质量问题,这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不可忽视的。因此,零存货的前提是必须要有良好合作关系的供货商与客户。
3、成本控制要全员参与,为了真正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充分发挥广大职工控制成本、降低成本的积极性,需要对全体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实行奖惩制度,按企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和成本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责任层次和责任单位,对于各种定额、费用开支标准、成本目标和降低成本的措施,应广泛发动职工讨论,使其成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使成本控制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4、成本控制必须从各方面使用效果来衡量,成本控制不能只是消极的将实际成本支出限制在成本标准范围内,它还负有对成本标准进行重新审定和修正的任务,使成本标准始终保持着积极先进的水平。
总结,作业长为最基层的管理者,应按照现场科学管理的要求,组织开展作业区的生产及各项管理工作,迅速地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提高生产作业效率。作业长应做好员工的绩效考核,推进标准化作业,执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设备点检定修制,大幅度压缩生产经营的成本,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降本增效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