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66范文网 > 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 管理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办法(十二篇)

发布时间:2024-03-14 18:16:07 查看人数:65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办法

第1篇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办法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为有计划的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事故隐患,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特制订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中铝洛铜各单位,不包括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安全措施和集体福利事项。

1.3本办法以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为前提,以劳动部关于厂矿企业编制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的通知和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发布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总名称表为依据进行编制。

2 名词术语

2.1安全技术:以防止工伤为目的的一切措施,如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等。

3 主管单位及领导:

3.1本办法归口单位是中铝洛铜生产部;

3.2执行本计划的部门在中铝洛铜总经理的领导下,由主管副总经理直接领导,生产部具体负责,履行业务职责。

4 管理内容和要求:

4.1安全措施计划,是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生命安全的必要措施。要求各单位领导必须严肃对待这项工作,在编制生产技术财务及物料计划的同时,编制安全措施计划。

4.2安全措施计划项目投资额最低为2000元以上,不足2000元的安措项目,由中铝洛铜下属单位成本开支,列入单位安全措施整改计划加以实施。

4.3中铝洛铜各单位根据本单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每年10月底前向生产部报出第二年安全措施项目计划。连同设计方案预算设备材料同时报生产部,由生产部审核汇总,报策划部批准后下达执行。

4.4安全措施计划的提出设计施工安排等,由单位领导组织本单位技术设备部门执行,安全员汇总上报并监督执行。工程完成后,要及时报出工程决算,经生产部组织验收认可后,转报策划部和财务部审批核销。无生产部审批字样不得进入安措专项费用。

4.5中铝洛铜实行安全措施项目实施合同书。

4.6安全措施经费,按国家规定为更新改造资金的10%以上提取。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安全措施费用,本着“三同时”的原则,在该项目工程费用中开支。

4.7经中铝洛铜批准的安措计划项目费用,必须专款专用,不经中铝洛铜领导和主管部门批准不得挪用。

4.8根据安全措施合同书规定,安措项目实行控制费用,超计划费用部分由申报安措计划单位自理。

4.9安全措施计划中所需的材料设备由主管部门负责。

4.10凡列入计划的安措项目,有关单位要积极安排人力,抓紧施工,按期竣工。

4.11重大安全措施计划项目,申报计划单位无设计施工能力者,可委托装备部组织设计施工。在安措计划施工未完成之前的生产安全问题,由单位制订临时防范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4.12临时追加的安全措施项目,必须经中铝洛铜主管副总经理批准。未经批准的临时项目,其费用由所在单位自己解决。

4.13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和其它保险装置,是设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得随意拆除损坏,在检修设备的同时应检修防护装置和安全保险装置,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保险装置不完善的设备,不能列为完好设备。

4.14各单位的安全措施计划项目,必须认真组织施工,对不能按期竣工的项目,年终对责任单位给予经济处罚。

4.15新建、改建、扩建等工程项目,安全技术设施必须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引进项目中的有关工艺设备要达到我国安全卫生标准,凡不符合安全卫生规定的,生产部有权制止施工和验收投产。工程项目设计中的《职业安全卫生专篇》,必须有生产部参加审查。

4.16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必须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引进新工艺新设备必须同时引进(或设计制造)配套的安全防护设施,并不得任意拆除或更换。

4.17尘毒作业场所,要有安全卫生防护措施,作业环境尘毒浓度超标的,必须限期治理。严禁将尘毒危害严重的场所或危险作业转嫁给没有防护措施的单位或个人。

5 本办法解释权归安全处。

6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2篇 采煤工作面通风瓦斯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矿各科室、部门:

为加强采煤工作面通风、瓦斯的管理,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现针对采煤工作面通风、瓦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请生产部门认真组织采煤员工认真学习,按此执行,并请各科室部门认真督促,安全通风部门认真监管。

一、采煤工作面管理

1、采煤工作面上、下风口必须畅通,严禁机械设备横放风口,阻塞通风。

2、采煤工作面上、下风口宽度不得小于2.4m,不得超过3.2m,高度不得低于0.65m,且工作面上、下风口20m范围内遇顶板破碎,柱距不得大于0.9m。

3、采煤工作面严格执行π梁支护,严禁“和尚”顶子,π梁两端头一端指向煤壁,一端指向采空区,严禁指向两川口。

4、工作面必须做到“三直”、“一宽”、“一净”、“两畅通”。

三直:煤壁直、溜子直、支柱直。

一宽:工作面最大宽度3.20m,最小宽度2.40m。

一净:工作面,风巷内流砂,流炭收净。

两畅通:工作面上、下风口畅通。

5、工作面两风口遇放顶时,放顶段必须使用铰接梁或工钢支护,严禁铁木混掺。

6、机窝放炮,除严格执行放炮管理规定外,炮眼深度不得小于0.60m,每孔装药不能大于1/2筒炸药,炮泥必须装满填实,严禁放巴炮、糊炮,凡因放炮崩倒,崩斜的支柱、风障,导风管必须及时恢复。

7、放炮地点20m范围内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装药放炮。

8、回风巷内的超前支护必须随工作面的最大控顶距及时回撤,未及时回撤导致尾巷不能及时封闭,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丢失支柱必须经矿带班领导或现场安全员确认。

9、工作面上、下风口的工作面内必须砌筑宽度不小于1.50m的砂墙,且封棚塞紧、砂块不够时,可用砂袋、碹块,确保进风不进入采空区,不进入回风尾巷。

10、对拉工作面两机头错距不大于5m。

11、机头、机尾压机支柱严禁使用液压支柱掺设。

二、采煤工作面进风尾巷管理

采煤工作面进风尾巷是指对拉采面后一机头与运输巷溜子尾轮不超6m的巷道。

1、进风巷尾巷超6m,必须及时回撤运输巷溜子设备以及此巷道内的支护材料,并按以下办法对尾巷进行处理。

(1)有风进入尾巷:用砂块、碹块、砖块或砂袋对尾巷进行全面封闭确保进风不进入尾巷。

(2)无风进入尾巷:尾巷密闭前瓦斯浓度不超1%,二氧化碳浓度不超1.5%,可设置移动栅栏,在移动栅栏上铺设风障或打点柱铺设风障,将尾巷封闭,并随每次设备回撤辗动。

2、栅栏或密闭上,必须吊挂瓦斯检查牌板和“禁止入内”牌板,并按规定每班进行三次瓦斯检查。

3、采煤小组作业时,在运输巷溜子尾轮上方距顶板不大于300mm,距巷邦不小于200mm处吊挂便携式甲烷报警仪。

4、进风尾巷段瓦斯、二氧化碳浓度超限时,上、下工作面和运输巷溜子必须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三、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报废风巷》的管理

报废风巷:是指随采随丢,不为下一步开采服务的巷道。

1、报废风巷必须随工作面推进,以采煤工作面的最大控顶距为界,对风巷进行全断面封闭,严禁采空区瓦斯进入采煤回风巷。

2、封闭材料为砂块、砂块不足时可采用砖块,碹块或砂袋砌筑,对回风巷进行全断面封闭,且封棚塞紧,密闭墙沿回风巷倾斜砌筑,避免隅角瓦斯积聚。

3、密闭内无瓦斯进入回风巷,密闭前0.5m范围内瓦斯浓度不超过1%时,可在密闭前设置活动栅栏,栅栏上铺设风障或打点柱铺风障将尾巷封闭,并随工作面推进辗动。瓦斯超限采用风障,导风管不能处理时,必须对巷道全断面封闭一次,以此类推。

4、栅栏或密闭上,必须吊挂瓦斯检查牌板和“禁止入内”牌板,并按规定进行每班三次的瓦斯检查。

5、栅栏或密闭处瓦斯超限达到1%时,工作面溜子停止运行,20m范围内停止打眼放炮,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四、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共用风巷》的管理

采煤工作面共用风巷:是指随采随护,为下一步开采继续服务的巷道。

1、采煤工作面下风口工作面内砌砂墙或碹块,必须砌进工作面大于0.3m处,避免采空区垮落时顶板压力堆垮共用风巷,为下一步护巷增大投入。

2、采煤工作面下风口采用碹块支护时,碹块间距不大于1.2m,碹块间必须用砂块封堵严密,且封棚塞紧,避免采空区瓦斯进入回风巷。

3、共用风巷按以下办法处理

①回风巷内瓦斯不超限,以工作面最大控顶距在风巷内设置活动栅栏,栅栏上铺设风障或打点柱铺风障将巷道全面封闭,并随工作面推进辗动。

②风巷内瓦斯浓度达到1%时,可在回风巷中设置永久挡风帘,必要时砌筑砂墙或砖墙将巷道全断面封闭。

4、栅栏或密闭上,必须吊挂瓦斯检查牌板和“禁止入内”牌板,并按规定每班进行三次瓦斯检查。

五、采煤工作面瓦斯管理

1、采煤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爆破地点附近20m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时,严禁爆破。

2、采煤工作面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范围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流,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3、采煤工作面及其进风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流,进行处理。

4、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通电开动。

5、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6、采煤工作面瓦斯检查地点,检查次数规定

①采煤工作面瓦斯检查地点:

采煤工作机头:进风尾巷,工作面,隅角,回风

②检查次数:瓦斯每班3次,二氧化碳2次,本班未进行工作的采煤工作面瓦斯,二氧化碳检查次数由矿安全部门决定。

7、瓦斯检查员必须在生产现场手上交按班,严禁“漏检”、“假检”。

六、采煤工作面安全监控设备安装设置管理

1、采煤工作面进风尾巷应悬挂便携式甲烷报警仪。

2、采煤工作面隅角,工作面,回风应该设置甲烷传感器。

3、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应设置一氧化碳、温度传感器。

4、其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按规定。

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应设置在采煤回风巷距工作面煤壁5-10m处理,其报警浓度≥1%,断电浓度≥1.5%,复电浓度<1%。

采煤工作面隅角甲烷传感器应设置在采煤回风巷隅角内,其报警浓度≥1%,断电浓度≥1.5%,复电浓度<1%。

采煤工作面回风甲烷传感器应设置在采煤回风巷距回风口10-15m处,其报警浓度≥1%,断电浓度≥1%,复电浓度<1%。

采煤工作面回风巷一氧化碳、温度传感器应设置在采煤回风巷距回风口10-15m处,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0.0024%,温度传感器报警浓度30c。

七、隅角瓦斯处理方法

1、风障引导风流法:在采煤工作面内沿煤壁或出口斜牵一风障至隅角,把风流引向隅角将瓦斯冲淡。

2、风筒(管)导风法:在采煤工作面内沿煤壁设置风筒(管)至隅角,把风流引向隅角将瓦斯冲淡。

3、将硬质风筒设置在密闭或栅栏内,将瓦斯引入采区回风巷。

八、责任划分

1、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尾巷的密闭、栅栏、风障由采煤队负责砌筑设置,安全员、瓦斯员共同协助管理。安监科、通风科全面监管。

2、采煤工作面监测监控各类传感器由机电科负责安设,并按规定调效、现场安全员、瓦斯员监管。

3、对瓦斯超限区域内的风障、栅栏等设施损坏的恢复,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时,方可恢复,严禁违章作业。

四川弘鑫矿业有限公司荣县新胜煤矿总工办

二○一四年三月八日

抄报:矿长、副矿长

第3篇 采面瓦斯管理补充安全技术措施

为了有效治理11041采面上隅角瓦斯,预防瓦斯超限、积聚事故的发生,特补充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1.上隅角瓦斯治理采用以埋管抽放与风障为主的处理方法,由综采队负责维护。根据现场情况,上隅角埋管抽放与煤壁浅孔抽放交替进行,在防突措施班开始时,必须换管进行煤壁浅孔抽放,以保证煤壁抽放的有效时间;在效检结束后,及时换管进行上隅角埋管抽放。综采队每班必须安排3—5人维护上隅角风障、抽放系统等,并明确一名跟班队干或班组长负责此项工作,如发生抽放负压异常等情况,必须及时进行检查、处理。

2.风障采用柔性风筒制作,长度满足使用要求,一般10m,自工作面运输机后开始设置风障,斜拉至上隅角,末端控制到距巷帮及墙垛500—1000mm,风障尽可能接顶,距顶不大于150mm。现场必须有2个备用风障。

3.利用井下瓦斯抽放系统进行上隅角埋管抽放,与抽放主管连接管选用φ159mm以上,抽放管口距顶、距帮不大于500mm,埋管深度在600—1200mm。连接管接头不漏气,不出现严重变形(超过直径1/3以上)、打折或破损等现象,否则应及时进行处理或更换;

4.为了避免上隅角顶部局部瓦斯积聚现象,上隅角采用垛墙封堵,墙垛为斜墙,且上帮超出支架侧1500—1800mm,支架侧墙垛落后支架大立柱不得超过1500mm,以1200—1500mm为宜,墙垛接顶严实。可根据情况增加墙垛下部的厚度,以保证墙垛的稳定。

每次拉架后及时将墙垛与支架三角区进行补砌接顶,拆墙步距不得超过3个拉架步距。在外侧墙垛形成前,必须将里墙垛112#架和上帮处拆出不小于0.5m2的通风空间,保持抽放负压的稳定。

5.上隅角甲烷传感器吊挂在距风障出风口500—1000mm,距顶不大于300mm,距帮不小于200mm、不大于500mm的位置,顶板无漏矸等现象,且吊挂牢固,监测线盘挂整齐。

6.采面下隅角风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风障选用柔性风筒制作,从下帮至支架切顶线处全断面遮挡,减少向采空区的漏风。如下隅角出现不垮落现象,即顶板未随支架后尾梁垮落,必须垛墙封堵。

7.采面上、下两巷超前支护段的抽放主管由综采队负责维护,重点是替棚过程中及替棚后抽放管路的管理,保证抽放管路吊挂平直,吊挂高度应不小于1.8m,且牢固可靠,接头不漏气;卸压区抽放单孔应保证正常联抽,做到能抽尽抽,一般距煤壁4m—6m以外的抽放钻孔应进行抽放;如出现胶管掉等现象,应及时处理。

8.通防队负责瓦斯抽放泵、抽放主管路及放水器等附属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保证24小时连续抽放,如发现抽放负压升高至60kpa以上或其它异常变化时,必须立即停泵,向通防队、调度室汇报,并通知综采队安排检查、处理。

9.通防队每班安排1人,加强抽放系统的维护与监督,并向调度室汇报。由通防队负责准备胶管,定期对煤壁30m以内的抽放孔进行更换,拆除原来的测定装置,采用胶管直接连接的方式抽放。更换后的连接胶管应不小于1.5m,长的部分靠帮绑扎(在替棚后由综采队负责按要求维护)。

10.风巷高位抽放钻孔施工后2天内封孔联抽。通防队每天测定一次抽放参数,掌握抽放浓度及流量的变化。回采至高位孔3m时拆除,并用堵头或黄泥(封堵长度不小于500mm)将抽放孔进行封堵。如在抽放过程中,出现抽放孔瓦斯浓度明显下降、存在隙裂漏气、抽放气体温度异常等现象,应分析原因,提前甩孔或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11.由综采队负责风巷上帮超前工作面煤壁不小于30m范围内的瓦斯抽放孔施工,孔径ф75mm,孔深10m。由通防队负责封孔联抽及维护,抽放孔采用黄泥(封孔长度不小于1m)或聚胺脂封孔,封孔管长度不小于3m,封孔后及时连抽,当抽放孔距上隅角墙垛1—1.5m时方可甩孔停抽。

第4篇 瓦斯超限采取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防治工作方针,达到“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目标,把瓦斯治理工作当作安全工作的重点来抓,为进一步加强工作面通风瓦斯管理,防止因工作面瓦斯超限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不当而造成通风瓦斯事故,制定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

一、瓦斯管理

1、矿井因检修、停电或其他原因停止矿井主要通风机运行时,必须制定通风安全措施,并严格按措施执行。

2、矿井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机电科要及时汇报矿调度和通风调度。

3、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75%时,必须立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4、矿井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后,在恢复通风前,必须先检查瓦斯,当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中的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75%时,必须制定利用主要通风机进行瓦斯排放的安全措施。

5、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停止用电钻打眼;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0%时,严禁爆破。

7、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作业地点风流中、电动机或其开关安设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切断电源,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8、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9、对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1.0%以下时,方可通电开动。

10、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处理。

11、临时停工的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向矿调度室报告。停工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规程》第100条的规定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h内封闭完毕。恢复已封闭的停工区或采掘工作接近这些地点时,必须事先排除其中积聚的瓦斯。排除瓦斯工作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12、严禁在停风或瓦斯超限的区域内作业。

三、局部通风管理

1、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后,在恢复通风前,必须首先检查瓦斯。只有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且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2、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瓦斯。

3、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3.0%时,必须制订瓦斯排放安全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严格按措施执行。

4、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1.5%,且采区回风系统内必须停电撤人,其他地点的停电撤人范围应在措施中明确规定。只有恢复通风的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0%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部通风机供风巷道内电气设备的供电和采区回风系统内的供电。

四、现场管理

1、当采掘工作面或其他作业地点瓦斯超限时,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及时汇报矿调度和通风调度。

2、监测机房值班人员,发现井下瓦斯传感器超限报警,要及时汇报通风调度和队值班干部。

3、矿调度接到瓦斯超限的汇报后,必须立即下令,要求该作业地点的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

4、通风调度接到瓦斯超限的汇报后,要立即汇报科值班干部、通风科长、安全副总和矿总工程师。通知通风二队和通风四队值班人员。

5、通风科值班干部、通风科长、安全副总和矿总工程师要分析瓦斯超限的原因,并积极采取措施,及时组织处理。

6、通风二队值班人员负责,联系井下现场的瓦检员,与安全员配合,要求该作业地点的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负责设置警戒,禁止人员进入。

7、瓦斯超限后,值班干部必须及时安排测风员下井测风,测定瓦斯超限地点及附近巷道的风量变化情况。如果风量发生变化,要及时查找原因,检查通风设施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汇报。

8、瓦斯超限后,值班干部必须立即安排科、队干部入井到现场,检查瓦斯超限的原因,检查通风设施完好情况,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随时汇报处理的进展情况。

9、瓦斯超限处理后,经检查证实作业地点瓦斯浓度降到0.5%以下时,方可恢复作业。

五、恢复作业的程序

1、每次瓦斯超限经采取措施处理后,必须经现场瓦检员或通风科队干部现场检查,证实瓦斯超限地点瓦斯浓度降到0.5%以下时,由现场向矿调度汇报(或先汇报通风调度,再由通风调度向矿调度汇报)。

2、矿调度接到现场瓦检员(或通风科队干部)或通风调度允许恢复送电和恢复生产作业的汇报后,方可由值班矿领导下达恢复送电或恢复作业的命令。

3、现场作业队组,接到矿调度下达的恢复送电或恢复作业的命令后, 方可恢复送电和恢复生产作业。

4、没有矿调度下达的恢复送电或恢复作业的命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组织恢复送电或恢复作业。

六、瓦斯超限追查处理

各级部门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瓦斯为天”和“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对瓦斯超限要认真追查处理。

1、每次瓦斯超限采取措施处理后,通风科调度都要认真、详细记录超限原因及经过。

2、每次瓦斯超限后,必须及时组织追查超限原因并按照《“一通三防”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处罚,要求责任到人。

3、每次瓦斯超限后,均要认真分析造成超限的原因,并针对超限原因提出具体的、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

4、每次瓦斯超限事故的追查,必须由矿总工程师、矿长助理或安全副总牵头,组织矿调度、安监处、通风科、作业队组区队干部及现场人员参加。

5、参加单位及人员:

(1) 矿调度:调度主任或副主任、当班调度员;

(2) 通风科:当班值班干部、调度员、现场瓦检员和调度组长(做记录);(3) 安监处:监察科长和当班现场安全员;

(4) 采工区及作业队组:采工区值班干部、当班跟班副队长、班长及现场职工。

6、通过瓦斯超限追查,各单位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严格执行“预防瓦斯超限措施”,加强现场管理,杜绝瓦斯超限事故发生。

第5篇 防腐蚀工程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或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学员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2.树脂类防腐蚀工程中的许多原料都具有程度不同的毒性或刺激性,使用时或配制时要有良好的通风。操作人员应在施工前进行体格检查,患有气管炎、心脏病、肝炎、高血压者以及对某些物质有过敏反应者均不得参加施工。研磨筛分、搅拌粉状填料最好在密封箱内进行。操作人员应穿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手套、工作服等防护用品,工作完毕应冲洗淋浴。

3.施工过程中不慎与腐蚀或刺激性物质接触后,要立即用水或乙醇擦洗。采用毒性较大的材料施工时,应适当增加操作人员的工间休息。施工前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应遵照安全技术及劳动防护制度执行。

4.在配制使用乙醇、苯丙酮等易燃材料的施工现场,应严禁烟火并应备置消防器材,还要有适当的通风。

5.配硫酸时应将酸注入水澡,严禁将水注入酸中。在配酸现场应备有10%碱液和纯碱水溶液,以备中和洒出的酸液之用。配制硫酸乙醇时,应将硫酸慢慢注入酒精中,并充分搅拌,温度不可超过60℃,以防止酸雾飞出。配制量较大时应设有间接冷却装置(如循环水浴槽)。

6.生漆毒性较大,能使接触者产生过敏性皮炎。严重者手脚、面部形成水肿、生出疮疹,即所谓漆疹。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操作时严防生漆接触皮肤,面部可涂防护油膏保护。

7.使用毒性或刺激性较大的涂料时,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执行有关安全技术及劳动保护制度外,现场应注意通风,并适当采取操作人员轮换、工间休息、下班后冲洗、淋浴等安全防护措施。

8.施工现场应注意防火,严禁吸烟和使用电炉等。

9.材料库应能适当通风并备置消防器材。

第6篇 掘进工作面顶板变化管理及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不断提高顶板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生产,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和安全生产有关技术政策及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搞好顶板管理工作是安全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干部和广大职工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以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搞好顶板管理。

第三条  本机制适用于鑫峪沟煤业有限公司

第二章  管理机构与制度

第四条  建立健全顶板管理机构

成立我矿顶板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总经理

副组长:总工程师、安全副总、生产副总

成  员:综掘队及有关部室人员

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部,负责具体的顶板管理日常工作。

第五条  健全顶板管理工作的责任制

组长对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定期听取副组长关于顶板管理工作的汇报,督促和检查顶板管理工作计划和资金的落实,组织健全机构、配备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

总工程师对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技术责任。负责组织制定顶板管理工作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推广和采用顶板管理新技术,编制顶板管理和矿压观测计划,参与重大顶板事故的抢救和处理。

生产副总对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和实施顶板管理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各项顶板管理措施。

区队长对本单位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负责制定和区队顶板管理措施,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顶板管理规定和要求,顶板有变化要采取果断措施并亲自到现场处理。

安全监察部门对所在单位的顶板管理工作负全面监督和检查责任。

生产技术部负责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指导(包括规程编制、现场指导)和执行情况,并有专人负责。

建立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统计分析表和顶板事故(包括非伤亡事故)档案,实行日常事故分析制度。掌握掘进工作面共产贯通的实施情况。

定期检查掘进工作面支护质量、支护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从技术和设备上提出改进措施。

推广顶板管理新技术、支护新工艺、新材料。

组织区队开展顶板管理竞赛活动。

编制矿压观测方案,分析顶板活动规律,为科学管理顶板提供依据。

地测部加强地质调查工作,摸清地质构造和顶板岩性,及时进行地质预报,并且要把好设计关,采面和共产布置要有利于顶板管理。

要把好支护材料的质量关,严禁不合格的支护材料下井使用。

第六条  建立健全顶板管理工作制度

对顶板管理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每年编制年度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建立顶板管理和矿压观测总结制度。每个掘进结束后都要编制顶板管理和矿压观测总结。

第七条  掘进工作面地质说明书必须提供共产煤层和围岩的特征及其柱状图,掘进范围内地质构造及其平、剖面图。

第八条  作业规程中必须对巷道支护其参数、所用材料及其规格、临时支护形式、永久支护与工作面间的最小和最大距离作出具体规定。

第九条  必须在锚杆支护回采巷道中开展锚固区内外顶板离层监测,确保巷道在整个服务期间安全使用。

顶板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规范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实现我矿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发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顶板管理专项措施如下:

一、 顶板管理专项措施工作目标:消灭顶板伤亡事故;力争顶板事故为零。

二、 顶板管理措施及要求:

1、严格执行有关文件精神,提高掘进工作面支护质量,规范现场管理,提高掘进安全可靠性。

2、加强掘进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要继续作好掘进工作面优化设计,巷道维修必须有专门经过审批的针对性措施,巷修队伍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后方可从事巷修工作。

3、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掘进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4、加强掘进工作面巷道管理,始终保持巷道完好。凡发现巷道出现顶部绞架不接顶、背设不实的一定要追究责任,并做出相应的处罚。

5、加强顶板事故多发地点和工序的日常管理工作。

6、加强掘进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确保掘进巷道的工程质量,正确使用前探梁、防倒棚装置,严防掘进工作面发生冒顶。

7、掘进工作面贯通、施工大断面峒室、过老巷、老空、过断层及大断面巷道扩刷等必须有专项措施,并坚持矿、队干跟班。

8、坚持推广应用先进的技术成果经验,科学管理顶板。

三、 顶板管理的一般措施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并按规定进行审批。矿井生产科负责顶板管理的技术工作。

矿井技术负责人应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矿井顶板管理工作分析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研究现状,并提出改善顶板管理的意见、方法、措施。

矿井要认真做好顶板岩性观测工作,根据观测资料及顶板岩性和压力显现情况,对所开采煤层的顶板进行分类。并结合顶板的具体条件,确定响应的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

掘进工作面开切眼扩面、支架安装、初次放顶(放煤)、工作面结束前的开采程序及支架回撤必须有针对性的技术组织措施。

应开展顶板来压和冲击地压的观测工作,根据观测情况编制专门设计和安全措施。矿井应有专人负责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关于开采有冲击地压危险煤层的规定。

掘进工作面要认真执行“地质预测制”掘进工作面要认真执行“现场鉴定制”,巷修在布置工作任务时,要重点提出防止顶板事故的针对性措施。

四、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

掘进工作面开口前,必须由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制定开口措施。作业前必须维护好开口位置10米范围内的支架,给好抬棚。抬棚的规格及穿梁的规格、数量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下作业。在掘进前必须加固靠近工作面10米范围内的支护,施工中破坏的支架必须及时修复,必须检查帮顶,并由外向里逐架进行,掘进后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必须采取前探支护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

在松软的煤、岩层或地质破碎带、断层、采迹等掘进巷道时必须采取前探支护或其它措施。

根据顶板岩性观测数据选择巷道支护材料,并制定支护材料的规格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支架必须按设计要求架设牢固,支架间应设牢固拉杆。支架与顶帮之间的空隙必须塞紧背实,巷道冒顶、空顶部分,必须用支护材料接顶。

掘进工作面临时停工时,巷道支架必须架设到迎头,保持正常通风,并随时对巷道支护变化情况进行检查。临时封闭时,必须对巷道支护进行加固。恢复开工时,必须严格执行开工检查制度,并根据支护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矿井工程技术人员在贯通前必须做好测量工作,两巷对头贯通相距50米时,其中一个掘进面必须停止作业,并严格执行打探眼制度,准确掌握预透距离及位置,同时对被贯通的支架进行加固。巷道贯通旧巷或老空时必须执行打探眼的制度,并重新制定安全措施。

掘进工作面遇断层、旧巷、松软破碎顶板等特殊情况时,在作业规程中必须有明确规定的爆破措施。岩石掘进在距煤层10米内要打探眼,并在作业规程中应有探眼设计,边探边掘,探到煤层时要采取加强支护措施。

更换巷道支护时,在拆除原支护前必须先备好临时支架,并加固相临近支架。拆除原有支架后,必须及时除掉顶帮活矸并架设永久支护。在倾斜巷道中,必须有防止矸石,物料滚落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

采用锚杆、锚喷、锚网等支护形式时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四十四条规定。

五、井巷维修的顶板管理

矿井在进行巷道维修前必须指定施工安全措施,井筒维修的安全措施必须履行审批手续。

在拆除原支架(打上临时支护,给好撑木、拉杆等),拆除和架设前必须护好帮顶,防止帮顶漏渣,翻一架给一架,严禁大翻大挑。在一架棚未完成之前不得终止作业。撤换支架的工作要连续进行,如不能连续施工,每次工作结束时必须背实帮顶。

扩大断面和维修井巷时,必须保证有在发生冒顶堵塞井巷时能撤出人员的安全出口。在独头巷道维修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严禁维修人员进入维修地点里侧;倾斜巷道维修要由上向下进行;巷道对头维修时两处都必须有安全出口,距离小于20米时停止一处作业。发生冒顶时必须木垛接顶。

生产采区的巷道有连续3架失效支架或有冒顶危险时,必须立即处理,否则应停止生产。

独头井巷维修和掘进工作面的后路,必须加强维护。如出现断梁折柱、歪斜、弯曲、片帮、帮顶杆脱落、低矮等情况,必须停止作业,防止发生顶板冒落伤人、堵人事故。

六、掘进迎头临时支护

掘进工作面施工时不得空顶作业,永久支护前必须有临时支护。临时支护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对顶板有足够的控制力、对现场条件有较好的适应性。

掘进作业规程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对使用的临时支护的方式、操作程序、技术要求等进行规定。

采用的临时支护方式要由矿生产科认可。

掘进工作面的循环进尺必须依据现场条件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永久支护离迎头的距离不得超过一个循环的进尺 。地质条件变化时,应及时补充措施并调整循环进尺的大小。

巷道顶部锚杆施工时应由外向里逐个逐排进行,不得在所有的锚杆眼施工完后再安装锚杆。

采用架棚支护时,应对巷道迎头至少10m的架棚进行整体加固。加固装置必须是刚性材料,并能适应棚距的变化。

七、巷道交岔点支护

巷道交岔点的位置尽量选在岩性好、地质条件稳定的地点。巷道交岔点要有专门的设计,对支护方式、支护材料、巷道断面等进行规定。

巷道交岔点施工前,要由生产技术部门组织现场会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绘制施工放大图,并向职工传达贯彻。施工结束后,生产技术部门必须组织有关部门按设计要求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常掘进。

采用锚杆(锚索)对巷道交岔点支护时,要进行顶板离层监测,并在安全技术措施中对支护的技术参数、监测点的布置及监测方法等进行规定。监测中发现支护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架棚巷道的交岔点采用抬棚支护时,要进行抬棚设计,根据设计对抬棚材料专门加工,抬棚梁和插梁要焊接紧密,抬棚架设后的巷道断面不得小于原巷道断面,并满足运输、行人、通风等所需的安全距离。

其它未尽事项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规定执行。

第7篇 煤矿机电运输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机电管理措施

(1)机电设备要杜绝失爆,下井前进行防爆检查,合格后贴上防爆证后才允许入井。设备要挂专责牌,每天有专人检查、维护,确保完好。煤电钻使用前必须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起动和停止煤电钻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煤电钻每小班使用前,必须对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进行一次跳闸试验。

(2)局扇要实行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供电,掘进工作面所有非本安型电器设备要装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设施,当局扇停止运转或瓦斯超限时,能立即自动切断东二(13-1)煤采区胶带上山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器设备。

(3)不得带电检修和搬迁设备,严禁非机电人员拆卸机电设备。

(4)电缆、信号线、管路必须按要求吊挂整齐,开关要上架并靠帮安设。

(5)起吊、拆除、安装设备时,必须由专人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完好,起吊点和工具是否有足够的承载强度,不完好或不够承载强度时,不许起吊,起吊点能承载的拉力必须超过起吊重物的6倍。且起吊时做到平、稳、缓慢,操作人员不能站在设备的正下方。

(6)严禁用人体重量来平衡被吊运的设备,严禁用手直接校正已吊设备张紧的吊绳、吊具。严禁用支护锚杆作为起吊点。

(7)起吊设备时必须设专人集中精力统一指挥,附近严禁无关人员逗留、通行、作业等。严禁起吊带电的设备。

(8)检修输送机及在输送机靠帮一侧工作时,输送机应停止运行。输送机检修时,必须将前级开关断电,并挂停电牌。电器设备检修空间必须符合<<规程>>规定。

(9)井下使用矿灯人员严禁拆开、敲打、撞击矿灯,升井后必须立即将矿灯交还灯房。

(10)井下电工必须配带瓦斯便携仪。

(11)防爆电器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

(12)井下照明和信号装置,应采用具有短路、过载和漏电保护的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配电。

(13)施工现场应悬挂供电系统图。

(14)喷雾回风侧5m范围内不得有电器设备。

(15)机电设备安设处要无淋水,顶板稳定完整,如确需放在有水处则要有防开关淋水措施。设备表面要清洁干净。

(16)皮带机、刮板机必须有可靠的液力偶合器,并装入适量水介质。易熔塞齐全可靠,防爆片齐全、可靠。

(17)井下煤电钻必须每半个月升井检修一次,合格后方可下井。

(18)严格执行拆接火制度及停送电制度。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原则。

2、皮带机、链板机管理措施:

(1)皮带机:

a、安装皮带机时,做到平、直、稳。皮带机头机尾滚筒、托滚灵活可靠,轴承润滑良好、机尾清扫器应牢固、有效、保护装置齐全,信号可靠。

b、每天必须安排专人维修皮带机,确保皮带机运转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带病运转。

c、司机持证上岗,做到懂结构、懂原理、懂维修。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立即停机处理。

d、皮带运行前,应认真做好如下检查:

a司机工作地点的支护情况

b各个保护装置是否齐全、液压耦合器是否漏油,油量是否充足

c 机头机尾的牢固情况,机头机尾的滚筒、托滚h架是否与皮带机的中心线垂直

d 机身机头机尾范围内是否有障碍物,皮带接头的完好情况、皮带是否跑偏等

e、严禁人员乘坐皮带机和跨越正在运行的皮带机。跨越地点设过桥。严禁用皮带机打运材料。

f、机头设置灭火装置

(2)链板机:

a、铺设刮板机时,要做到平、稳、直,刮板等构件齐全,链条松紧适当,避免运行中的链条跑偏,飘链、掉链、卡链。机头、尾要用地锚固定牢靠。地锚采用ф20㎜金属等强锚杆,锚固长度不小于1200mm,数量不少于2根。必须安装清晰、灵敏、可靠的信号系统,并坚持正确使用。坚持使用易熔塞。

b、定期进行检查、维修,确保完好。使用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停止使用,机器运转时发现故障或预兆时,应立即停车处理。

c、链板机司机持证上岗,保证司机懂结构、懂原理、懂维修,操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立即停机处理。

d、链板机运行前,应认真做好如下检查:

a司机工作地点的支护情况

b检查链板机运行范围内有无阻碍物,链板机上是否有人

c 机头机尾的牢固情况,机头部分液压耦合器和减速器,齿轮和链条的磨损情况

d 机身的链条与刮板的连接螺栓牢固情况,是否卡链

e、启动前必须发出信号,试运转后方可正常启动,并观察电动机启动正常否,确保安全运行。

f、掐接链条时,操作人员要密切配合,并应躲开链条受力方向,以免断链伤人。接链条时,避免链条扭花。

g、严禁人员乘坐刮板机和跨越正在运转的刮板机,严禁用链板机打运材料,严禁人员在溜槽、中行走。

h、及时清理机头,机尾和两侧的浮货。成巷段链板机应安设挡煤板。

3、绞车管理措施

(1)绞车使用前必须安装齐全可靠的声光信号,并保证工作时信号清晰。

(2)绞车使用前应检查地锚螺丝、挡绳板、闸皮、钢丝绳及绳头等构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绞车司机应听清信号后方可开车,注意观察,手不离闸把,绞车启动应慢。

(3)矿车运输时,矿车之间、矿车和钢丝绳之间的连接,必须使用不能自行脱落的连接装置,钢丝绳鼻子必须有护绳环并插接。

(4)绞车信号硐室施工在巷道左帮,净宽3.0m、净深3.0m、净高2.9m,采用钢带锚网、喷浆联合支护,喷厚100mm。绞车应按照尺寸型号挖基础,浇砼来安装,各螺丝要紧固有效。且必须养护一星期后方可使用。

(5)巷道左帮每隔40米施工一躲避硐。规格为:直墙半圆拱型断面,躲避硐宽2m、高2.4m、深2m,采用钢带锚网喷联合支护,喷浆厚度80mm。躲避硐中安装压风自救装置。硐中严禁放任何杂物、工具、设备等。

(6)绞车及钢丝绳验算:

根据施工提料需要,对 f48探巷jd-4.0绞车进行绞车验算。

牵引力计算公式:

fma*=n(w物重+w车重)×(sinα+u1cosα)+w绳重×((sinα+u2cosα)

其中:n――绞车所提车辆数 α――为斜巷最大坡度

u1――为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系数,u1――0.007~0.02,一般取0.015

u2――为钢丝绳与地辊之间的摩擦系数,一般u2=0.2

w绳重=每米钢丝绳的重量×所需钢丝绳的长度

f48探巷选用jd-4.0绞车,18.5mm的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1570mpa,钢丝绳最小破断力总和为21.914吨。巷道长度850m,最大角度15°。预计提升两辆重车,牵引力计算:

fma*=w两辆重车×(sinθ+u1cosθ)+w绳×(sinθ+u2cosθ)

=7.78×1000×(sin15°+0.015cos15°)+(121.8÷100)×850×(sin15°+0.2cos15°)

=2595.9千克≈2.6吨<4吨

故绞车可以选用jd-4.0的绞车,斜巷提升安全系数大于6.5。21.914÷2.6=8.4>6.5,

故钢丝绳可以选用直径为φ18.5mm

根据以上计算,所选绞车及钢丝绳型号满足提升要求。

(7)绞车及钢丝绳选型:

根据牵引力选用绞车,确定钢丝绳。e121301胶带顺槽外段最大坡度5°,根据jd-2.5绞车容绳量设计绞车一次服务巷道施工长度不超过400米,预计提升两辆重车,计划选用钢丝绳直径为φ18.5mm,公称抗拉强度1570mpa,钢丝绳最小破断力总和为21.914吨。牵引力计算:

fma*=w两辆重车×(sinθ+u1cosθ)+w绳×(sinθ+u2cosθ)

=7.78×1000×(sin5°+0.015cos5°)+(121.8÷100)×400×(sin5°+0.2cos5°)

=932.49(千克)≈0.93吨<2.5吨

故绞车可以选用jd-40kw的绞车,斜巷提升安全系数大于6.5。21.914÷0.93=23.56>6.5,

故钢丝绳可以选用直径为φ18.5mm

根据以上计算,所选绞车及钢丝绳型号满足掘进施工提升要求。

(7)绞车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8)斜巷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制度,严禁蹬钩上下。

(9)绞车必须带电操作,严禁放飞车放大滑。

(10)不得在能自动滑行的坡道上停放车辆。斜巷悬车必须采取可靠的措施,即用锚链锁道:用锚链锁住前轮(上轮),每车必锁,并且绞车司机不得离开绞车,并闸死滚筒,严禁摘钩头处理。处理斜巷中矿车、叉车等掉道时,必须在掉道地点下方施工2根戗柱。严禁摘钩头拿道,严禁动力复轨。拿道人员严禁站在车辆两侧及下方,且掉道地点下方不得有人作业或逗留。

(11)开车前必须对绞车的所有情况进行检查,有问题及时处理。只有确认安全后方可开车。

(12)斜巷提升材料(叉车提升长料或超出矿车的材料)要用锚链或棕绳捆绑牢固,以防打运中窜料。

(13)斜巷提升必须使用保险绳、标准防脱插销,保险绳长度应符合核定提升车辆总长度。提升物料时,物料严禁超宽、超高、超重。

(15)临时轨道铺设轨距0.9m,轨枕间距为1m。采用30kg/m的钢轨铺设,构件齐全,紧固有效。道接头下增设道板。

(16)斜巷施工时,为防止跑车必须设置可靠的“一坡三挡”。上坡方向5m处应设置一保险挡”,距下坡方向5m安设第二道常闭保险挡,并要坚持正常使用。“一坡三挡”在拉送车和存放车及悬车时都必须使用,保险挡必须常闭。

(17)电绞最突出部分与轨道的间距不得小于600mm。采用带有闭锁的20t滑轮做绞车回头滑轮,挂在生根梁上的绳套上。采用3根2.4m的12#矿用工字钢并排作为生根梁,生根梁两端各施工2根地锚并配合锚链防止地梁下游,每根生根梁钻出5个直径25mm的孔并施工地锚加固。各生根梁上套上不少于三股18.5mm钢丝绳,每股绳搭接不少于4道绳卡,绳卡要卡紧卡牢,坚持每班检查,绳卡外留出绳头不小于800mm。

地锚施工必须牢固可靠,地锚采用φ20 l=2200的等强锚杆,每根地锚施工3根树脂药卷,地锚外露100mm~200mm,每根地锚的锚固力不小于7t。

(18)每次电绞走钩前必须派专人检查地梁、导向轮、钢丝绳等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和处理,确保在正常完好的情况下方可使用。严禁绞车钢丝绳断丝超限后继续使用,严禁绞车钢丝绳插接使用。

(19)信号把钩工应认真检查钩头、大绳、防脱销、连环、保险绳等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汇报和处理。

(20)斜巷绞车在正常停车后(指较长时间停止运行),应闸死滚筒,确需离开岗位时,必须将车松到下平巷停稳,切断绞车电源。

(21)斜巷每20m应安装一地滚,具体以钢丝绳不拖底板为准。

(22)装、卸物料(包括长料)时,人员必须互相配合好,喊清保安口号。

第8篇 主煤仓日常管理维护安全技术措施

为了进一步加强井下主煤仓的管理,减少和避免出现煤仓堵塞进而影响安全生产,确保其安全和正常使用,保证原煤生产,结合目前实际情况,现制定如下管理办法,望相关单位认真执行。

一、主煤仓日常维护管理规定

1、在主煤仓落煤过程中,要求一采区主运输煤流系统皮带机司机(包括北巷皮带机司机、南运下皮带机司机以及运输顺槽皮带机司机)、中采区333系统煤流皮带机司机(包括52工作面原煤运输4条皮带机和1290主石门皮带机司机)必须密切注视胶带上的煤流状况,如发现在煤流中夹杂有板皮、废旧胶带、铁丝网、锚杆、钢轨、道木、工字钢、钢管等长件物料时必须立即停机进行拣除、清理,防止以上物件落入煤仓造成煤仓封堵现象。如发现在煤流中存在以上杂物,则按照煤流所属运输区段对上一条皮带机司机由调度室进行落实考核,按每次300元进行处罚。如由于1290东巷皮带机司机责任心不强,导致杂物进入主煤仓,则对北巷当班皮带机司机按300元进行处罚。

2、机运队必须加强对主煤仓口篦子的检查维护工作,篦子网格尺寸不得大于300mm×300mm。要求篦子圆钢直径必须在φ30mm以上,篦子框架圆钢不得严重变形、开焊且并固定牢靠,使用中不得随意移位,严禁掉入煤仓。发现一次处罚主管队长300元,岗位工500元。

3、主煤仓给煤机司机在日常放煤工作中必须密切注视煤仓给煤状况,如发现有板皮、废旧胶带、铁丝网、锚杆、钢轨、工字钢、钢管等长件物料从煤仓口拉出时,必须马上停机进行清除。如果在5分钟内无法清除时,则必须停止放煤,同时汇报队值班队长和矿调度室,及时采取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如由于发现杂物不及时,导致主牵引机运输工作中断或造成其他设施损坏,则对主管队长和当班放煤工按500元进行处罚。

4、主煤仓在日常放煤过程中由于当班放煤岗位工责任心不强,对自煤仓口拉出的杂物拣除不及时,造成煤仓堵塞或设施损坏而导致的影响时间矿上将按包机奖罚制度进行考核,同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追查处理。

二、预防主煤仓堵塞的主要措施

1、为防止主煤仓拉空,主煤仓日常存煤量不得少于500t,即在主煤仓口下放原煤的深度不得大于30m,严禁超放煤和煤仓放空。要求机运队正常使用煤仓煤位深度检测设备和设施,确保其可靠、准确,防止人为误判断,否则对岗位工按“三违”进行考核。

2、煤仓口皮带机司机必须严格执行煤仓控制预留煤量的规定,当发现煤仓预留煤量不符合要求时必须及时电话告知主煤仓给煤机司机,并汇报矿调度室和队值班队长,要求主皮带机及时停止运煤,以防止煤仓过放煤。

3、机运队必须定期对主煤仓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制定处理措施并向矿调度室申请检修时间进行处理。如由于故障范围大,短时期无法处理时,则必须制定专门的维护处理措施和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4、机运队队长、书记及主管队长必须定期对主煤仓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并且指定专人每班进行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三、主煤仓给煤机加固方案

1、根据目前主煤仓情况,为了加强对给煤机与煤仓出煤口连接法兰可靠联接。要求机运队必须对给煤机与煤仓出煤口法兰连接处加强检查,对主煤仓出煤口与给煤机连接处法兰钢板破损和薄弱段进行加固,定期紧固螺栓,增加其抗震动和承受上部煤炭冲击的能力。

2、要求机运队在主煤仓出煤口与给煤机连接法兰下部采用金属加强支柱,以防止主煤仓出煤口与给煤机连接法兰处出现意外掉落的现象发生。并由当班给煤机司机负责检查金属支柱支撑的可靠性,每班进行交接班。一旦发现存在不安全因素,则立即电话汇报队值班领导进行处理。

3、要求机运队确定给煤机连接法兰下部金属加强支柱的型式并绘制加工图纸,报生产部机电组安排机修厂加工。金属加强支柱要求使用1套,现场备用1套。

4、要求机运队现场确定主井给煤机上部煤仓漏斗部分的加固方案,并以电子版的形式报生产部。

生产技术部

2023年1月28日

第9篇 工作面机电设备管理及电气安全技术措施

1、 机电设备使用管理

1、 本采区新面投入的所有机电设备必须进行验收及检查合格后,方准许入井安。

2、 电气设备入井前必须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防爆率达到100%,方可入井。

3、 本采区井下变电站必须设在进风流中,巷道要直平、无滴水、新鲜风流畅通,严禁存放无关的设备和物件,变电站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扑灭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材。

4、 设备列车放在回风巷必须有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5、 电气设备不得超过额定值运行

6、 供电线路必须使用检漏继电器或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装置,保证自动切断漏电的馈电线路每天必须对低压检漏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一次跳闸试验,并有相应的试验记录。

7、 井下变电站(变电列车)值班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值班。

8、 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检修或搬迁电气设备前,必须先切断电源,并经瓦斯员检查瓦斯浓度后,在作业巷道的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1%以下时,再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

9、 普通型携带式电气设备测量仪表,只准在瓦斯浓度1%以下的地点使用,并由瓦斯员实时检测作业地点的瓦斯浓度。

第10篇 顶板管理及冲击地压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 顶板管理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规范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实现我矿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发展。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顶板管理专项措施如下:

一、顶板管理专项措施工作目标:消灭顶板伤亡事故;力争顶板事故为零。

二、顶板管理措施及要求:

1、严格执行有关文件精神,提高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规范现场管理,提高采掘安全可靠性。

2、加强采掘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要继续作好采掘工作面优化设计,巷道维修必须有专门经过审批的针对性措施,巷修队伍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后方可从事巷修工作。

3、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采掘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4、加强采掘工作面巷道管理,始终保持巷道完好。凡发现巷道出现顶部绞架不接顶、背设不实的一定要追究责任,并做出相应的处罚。

5、加强顶板事故多发地点和工序的日常管理工作。

6、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超前支护、工作面煤壁区、放顶区以及放顶、采煤等工序是工作面顶板事故多发区,要加强日常管理。

7、加强掘进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确保掘进巷道的工程质量,正确使用前探梁、防倒棚装置,严防掘进工作面发生冒顶。

8、掘进工作面贯通、施工大断面峒室、过老巷、老空、过断层及大断面巷道扩刷等必须有专项措施,并坚持矿、队干跟班。

9、坚持推广应用先进的技术成果经验,科学管理顶板。

三、管理的一般措施

1、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并按规定进行审批。矿井生产科负责顶板管理的技术工作。

2、矿井技术负责人应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矿井顶板管理工作分析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研究现状,并提出改善顶板管理的意见、方法、措施。

矿井要认真做好顶板岩性观测工作,根据观测资料及顶板岩性和压力显现情况,对所开采煤层的顶板进行分类。并结合顶板的具体条件,确定响应的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

4、采煤工作面开采初次放顶、首尾回撤、过老空、过局部破碎带、过断层、过网边、过煤柱等区域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初次放顶和收尾工作,必须由生产矿长亲自组织,并责成有关人员现场指挥,生产矿长负责解决初次放顶和收尾期间必须的设备、材料,确保初放和收尾工作的顺利进行。

5、综采工作面开切眼扩面、支架安装、初次放顶(放煤)、工作面结束前的开采程序及支架回撤必须有针对性的技术组织措施。

6、应开展顶板来压和冲击地压的观测工作,根据观测情况编制专门设计和安全措施。矿井应有专人负责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关于开采有冲击地压危险煤层的规定。 7、 7、成立顶板鉴定小组,采掘工作面要认真执行“地质预测制”掘进工作面要认真执行“现场鉴定制”,巷修在布置工作任务时,要重点提出防止顶板事故的针对性措施。

四、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

1、掘进工作面开口前,必须由工程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制定开口措施。作业前必须维护好开口位置10米范围内的支架,给好抬棚。抬棚的规格及穿梁的规格、数量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2、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下作业。在爆破前必须加固靠近工作面10米范围内的支护,爆破中破坏的支架必须及时修复,必须检查帮顶,并由外向里逐架进行,爆破后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必须采取前探支护后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

3、在松软的煤、岩层或地质破碎带、断层、采迹等掘进巷道时必须采取前探支护或其它措施。

4、根据顶板岩性观测数据选择巷道支护材料,并制定爆破设计,支护材料的规格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支架必须按设计要求架设牢固,支架间应设牢固的撑木或拉杆。支架与顶帮之间的空隙必须塞紧背实,巷道冒顶、空顶部分,必须用支护材料接顶。

5、掘进工作面临时停工时,巷道支架必须架设到迎头,保持正常通风,并随时对巷道支护变化情况进行检查。临时封闭时,必须对巷道支护进行加固。恢复开工时,必须严格执行开工检查制度,并根据支护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6、矿井工程技术人员在贯通前必须做好测量工作,两巷对头贯通相距20米时,其中一个掘进面必须停止作业,并严格执行打探眼制度,准确掌握预透距离及位置,同时对被贯通的支架进行加固。巷道贯通旧巷或老空时必须执行打探眼的制度,并重新制定安全措施。

7、掘进工作面遇断层、旧巷、松软破碎顶板等特殊情况时,在作业规程中必须有明确规定的爆破措施。岩石掘进在距煤层10米内要打探眼,并在作业规程中应有探眼设计,边探边掘,探到煤层时要采取加强支护措施。

更换巷道支护时,在拆除原支护前必须先备好临时支架,并加固相临近支架。拆除原有支架后,必须及时除掉顶帮活矸并架设永久支护。在倾斜巷道中,必须有防止矸石,物料滚落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 9、 9、采用锚杆、锚喷、锚网等支护形式时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四十四条规定。

五、井巷维修的顶板管理

1、矿井在进行巷道维修前必须指定施工安全措施,井筒维修的安全措施必须履行审批手续。

2、在拆除原支架(打上临时支护,给好撑木、拉杆等),拆除和架设前必须护好帮顶,防止帮顶漏渣,翻一架给一架,严禁大翻大挑。在一架棚未完成之前不得终止作业。撤换支架的工作要连续进行,如不能连续施工,每次工作结束时必须背实帮顶。

3、扩大断面和维修井巷时,必须保证有在发生冒顶堵塞井巷时能撤出人员的安全出口。在独头巷道维修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严禁维修人员进入维修地点里侧;倾斜巷道维修要由上向下进行;巷道对头维修时两处都必须有安全出口,距离小于20米时停止一处作业。发生冒顶时必须木垛接顶。

4、生产采区的巷道有连续3架失效支架或有冒顶危险时,必须立即处理,否则应停止生产。

5、独头井巷维修和掘进工作面的后路,必须加强维护。如出现断梁折柱、歪斜、弯曲、片帮、帮顶杆脱落、低矮等情况,必须停止作业,防止发生顶板冒落伤人、堵人事故。

六、掘进迎头临时支护

1、掘进工作面施工时不得空顶作业,永久支护前必须有临时支护。临时支护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对顶板有足够的控制力、对现场条件有较好的适应性。

2、掘进作业规程或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要对使用的临时支护的方式、操作程序、技术要求等进行规定。

3、采用的临时支护方式要由矿生产技术部认可。

4、掘进工作面的循环进尺必须依据现场条件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永久支护离迎头的距离不得超过一个循环的进尺 。地质条件变化时,应及时补充措施并调整循环进尺的大小。

5、巷道顶部锚杆施工时应由外向里逐个逐排进行,不得在所有的锚杆眼施工完后再安装锚杆。

6、采用架棚支护时,应对巷道迎头至少10m的架棚进行整体加固。加固装置必须是刚性材料,并能适应棚距的变化。

七、巷道交岔点支护

1、巷道交岔点的位置尽量选在岩性好、地质条件稳定的地点。巷道交岔点要有专门的设计,对支护方式、支护材料、巷道断面等进行规定。

2、巷道交岔点施工前,要由生产技术部门组织现场会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绘制施工放大图,并向职工传达贯彻。施工结束后,生产技术部门必须组织有关部门按设计要求进行竣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常掘进。

3、采用锚杆(锚索)对巷道交岔点支护时,要进行顶板离层监测,并在安全技术措施中对支护的技术参数、监测点的布置及监测方法等进行规定。监测中发现支护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架棚巷道的交岔点采用抬棚支护时,要进行抬棚设计,根据设计对抬棚材料专门加工,抬棚梁和插梁要焊接紧密,抬棚架设后的巷道断面不得小于原巷道断面,并满足运输、行人、通风等所需的安全距离。

八、生产采区顶板管理

(一)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上下两口的管理

1、采煤工作面上下顺槽,必须保证规定的断面和高度,凡有折梁断腿及空帮空顶处必须及时处理,距工作面20米范围内必须有加强支护。

2、经常检查采煤工作面上下两口的支护情况,支护方式、支护密度必须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运输机机头部位必须采取加强支护措施;作业的方式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综采工作面两端应使用端头支架或增设其他形式的支护,要指定移设运输机头的措施,并指派有经验的工人作业。

(二)采煤工作面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备用支护材料,其数量、规格、存放地点和管理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开工前班组长必须对工作面进行全面的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开工。严禁使用折损的坑木,损坏的金属顶梁,失效的摩擦支柱和失效的单体液压支柱,在入井前必须逐根进行压力实验;在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或使用时间超过8个月必须进行检修,检修后的支柱必须进行压力实验,方可投入使用。 采煤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所有支架必须架设牢固,并有防倒柱措施,严禁在浮煤或浮矸上架设支架。工作面的排柱距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使用木支护工作面的坑木规格要在作业工程中明确规定,碰倒或损坏的支柱必须立即恢复或更换;综采工作面必须有可靠的防止顶端顶煤冒落和煤壁片帮的措施,移动运输机头、机尾需要拆除支架时必须先架好临时支架。使用摩擦金属支架时,必须使用液压升柱器,初撑力不得小于50kn;单体液压支柱的初撑力,柱径100mm的不得小于90kn;柱径80mm的不得小于60kn。 工作面发生冒顶或超高时,不得给高棚,必须用木垛接顶,严禁空顶。采用金属网方法及要求、连网扣距及顶网破碎冒落漏矸处理方法,都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翻打支柱,必须先打后撤,给棚支柱或移综采支架时必须成一直线,支柱、支架必须牢固接顶,木支护工作面要大楔子,顶板破碎是必须加强 支护,刹好顶。如煤层底板松软,支柱钻底时必须采取措施,并在作业规程中说明。 工作面形成后,开切眼巷道内支架必须完成并打好中心支柱,否则不得开采。工作面遇到断层、旧巷、顶板破碎、冒落等情况时,必须采取措施指派专人提前处理。综放及单一长壁放顶煤工作面,遇到顶板(煤)来压、来水、来杂物、来矸石等情况时不准放顶煤,要查明原因,补充修改放顶煤措施。机采工作面应根据工作面长度及顶板情况在作业规程中明确,割顶煤时顶梁要随割随伸前探梁。支设煤壁支柱的距离和回撤煤壁支柱的距离应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时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六十六条和第六十七条的规定。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回柱放顶,放顶时要保持支架完整。壁式放顶煤工作面根据采放高度在作业规程中明确放煤方法及放煤量,空区内的充填物不准低于工作面顶板,应对放煤量予以控制,放煤口要及时连好以防漏货造成空顶;用垮落法控制顶板时,作业规程中要明确规定回柱放顶的方法和安全措施。顶板悬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必须停止采煤,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措施。采煤工作面因片帮造成最大控顶距超过规定距离时要采取安全措施;

(三)切眼支护与初次放顶

工作面切眼要有设计,施工前编制作业规程或施工措施,对切眼的断面、支护方式、支护参数、切眼安装程序及顶板监测方法等进行规定。

切眼掘进采用锚杆或架棚支护时,必须对顶板的活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顶板活动异常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进行切眼安装、刷大或初放。架棚支护的切眼替料前或工作面切眼刷大前要组织由切眼施工单位、安装单位、扩切眼单位和有关部门参加的现场会审,然后编制施工措施,由相关单位集体审查后方可贯彻执行。回采工作面初放要制定初放措施并成立以生产矿长为组长的初次放顶领导小组。初次放顶前,初次放顶领导小组组长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会审,在确认现场条件符合放顶要求时方可按措施要求进行初次放顶。初放期间要有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人员现场把关,并有初放记录。初放结束要由初放领导小组认定。单体液压支柱支护的工作面采高超过2.4m或工作面采高大于1.6m、倾角大于15°时,必须在老塘侧架设一趟首尾相接的倾斜架棚,架棚梁使用木料时,应为小头直径不小于20cm的半园木;面内支柱必须有防倒设施。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初放期间的放煤次序、放煤量及对支架工作阻力的要求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工作面遇地质变化带、老峒或顶板悬顶过大等特殊情况要补充加强顶板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二节冲击地压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发生冲击地压的成因和机理,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的基本原理有两方面:一是降低应力的集中程度;二是改变煤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减弱积聚弹性能的能力和释放速率。

(一)降低应力的集中

减弱煤层区域内的矿山压力值的方法有:

1、超前开采保护层;

2、无煤柱开采,在采区内不留煤柱和煤体突出部分,禁止在邻近层煤柱的影响范围内开采;

3、合理安排开采顺序,避免形成三面采空状态的回采区段或条带和在采煤工作面前方掘进巷道,必要时应在岩石或安全层内掘进巷道,禁止工作面对采和追采。

(二)采用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

实践表明,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对于避免应力集中和叠加,防止冲击地压关系极大。大量实例证明,多数冲击地压是由于开采技术不合理而造成的。不正确的开拓开采方式一经形成就难于改变,临到煤层开采时,只能采取局部措施,而且耗费很大,效果有限。所以,合理的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是防治冲击地压的根本性措施。其主要原则是:

1、开采煤层群时,开拓布置应有利于保护层开采。首先开采无冲击危险或冲击危险小的煤层作为保护层,且优先开采上保护层。例如抚顺、辽源等煤矿,属厚煤层上行水砂充填法开采。作为保护层的第一分层开采都尽量布置在冲击危险性小的煤层中进行。西安矿为了发挥上保护层的作用改变自下而上的分层开采顺序,首先开采顶分层作为保护层,采完顶分层后再反过来自下而上开采其他各分层,甚至改用下行金属网分层假顶全部垮落法开采。

2、划分井田或采区时,应保证合理的开采顺序,最大限度地避免形成煤柱等应力集中区。因为煤柱承受的压力很高,特别是岛形或半岛形煤柱,要承受几个方面的叠加应力,最易产生冲击地压。上层遗留的煤柱还会向下传递集中压力,导致下部煤层开采时也易发生冲击地压。统计资料表明:陶庄煤矿回收煤柱时发生的冲击地压占全矿冲击次数的29.8%;唐山煤矿、城子煤矿约占50%。龙风煤矿实际资料抽样分析表明,两侧为采空区的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冲击地压发生次数显著增多。

3、采区或盘区的采煤工作面应朝一个方向推进,避免相向开采,以免应力叠加。因为相向采煤时上山煤柱逐渐减小,支承压力逐渐增大,很容易引起冲击地压。例如陶庄煤矿272水采区五号上山西翼开采时,在上山附近发生了17次冲击地压。而且相向采煤又要被迫在高压力区中掘进开切眼,造成冲击地压频繁发生(占总次数的60%)。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出实行单翼采区跨上山采煤的办法。并把单区段独立回采的开采程序改为多区段联合开采程序,使回采与掘进工作在不同区段中交替进行,能够实现沿采空区边缘(低应力区)掘进开切眼,避免了往高应力区掘进和维护回采开切眼的弊端。

4、在地质构造等特殊部位,应采取能避免或减缓应力集中和叠加的开采程序。在向斜和背斜构造区,应从轴部开始回采;在构造盆地应从盆底开始回采;在有断层和采空区的条件下应从断层或采空区附近开始回采的开采程序。龙风煤矿的统计资料表明,采掘工作面接近断层或向斜铀部附近时,冲击地压频度增加强度加大。随机抽样50例,其中与断层有关的36例,占72%,其中有62%的冲击地压发生在工作面接近断层时,只有10%发生在离开断层以后,而且34%的冲击地压发生在工作面接近断层5m~20m的范围内。

5、有冲击危险的煤层的开拓或准备巷道、永久硐室、主要上(下)山、主要溜煤巷和回风巷应布置在底板岩层或无冲击危险煤层中,以利于维护和减小冲击危险。回采巷道应尽可能避开支承压力峰值范围,采用宽巷掘进,少用或不用双巷或多巷同时平行掘进。对于水采区的回采开切眼应躲开高应力集中区,选在采空区附近的压力降低区为好。例如,唐山煤矿十一水平5287 (北)区发生的32次冲击地压,有12次发生在回采前的巷道维修过程中,3次发生在高应力区新掘巷道时,7次发生在受采动影响的巷道。砚石台煤矿冲击地压大多数发生在支承压力影响区的掘进工作面,其中双巷平行掘进时发生的次数最多,占 46.2%。城子煤矿回收八层-250m水平西护巷煤柱的前后两次经验教训值得借鉴:1971年回收时按常规布置方法,造成严重的冲击地压伤亡事故,被迫停采封闭;时隔近20年后再进行回收时,采用底板集中大巷、分区小石门进入煤层,以及避开应力峰值送巷、宽巷掘进等开采方式,仅历时11个月就安全回收该煤柱,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开采有冲击危险的煤层,应采用不留煤柱垮落法管理顶板的长壁开采方法。回采线尽量是直线且有规律地按正确的开采速度推进。经统计,1992年以前,全国发生冲击地压的50余对矿井中,有水采、综采、分层开采、正规和非正规开采方法等多种情况。分析表明,不同的采煤方法,其矿山压力的分布也不相同。

房柱式等柱式采煤法,由于掘进的巷道多和在采空区遗留的煤柱多、顶板不能及时充分地垮落,造成支承压力较高。在工作面前方掘进巷道势必受到叠加压力的影响,增加了危险性。

水力采煤法虽然系统简单、高效,但遗留的煤垛在采空区形成支撑,顶板不能及时、规则地垮落,又要经常在支承压力带开掘水道和枪眼,加之推进速度快,开采强度大,易造成大面积悬顶的危害,导致发生冲击地压。所以,水采矿井要改进开采设计。

采用长壁式开采方法,有利于减缓冲击地压的危害。

倒台阶采煤法由于工作面不成一直线,在台阶部位形成高应力集中,则易导致发生冲击地压。

砚石台煤矿在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法时,没有发生过冲击地压,仅出现过煤炮声;而改用倒台阶工作面回采时,经常发生冲击地压,且大多数发生在台阶上隅角,约占回采时冲击地压总次数的90%,不仅次数多,而且强度也大,平均每次冲出煤炭 130t以上。

7、顶板管理尽量采用全部垮落法,工作面支架应采用具有整体性和防护能力的可缩性支架。统计表明:采用非正规采煤法的采区冲击地压次数多、强度大;水力充填次之;全部垮落法次数少且强度弱。我国发生冲击地压的煤层其顶板大多又厚又硬,不易垮落。采用注水、爆破等方法,使顶板弱化或垮落,能够减缓冲击地压。在有冲击地压的矿井中,有6个采用水砂充填方法管理顶板,并不能避免冲击地压的发生。例如抚顺煤矿特厚煤层的顶板,虽为较软的厚层油母页岩,采用水砂充填上行分层开采,但第一分层开采时,冲击地压仍较严重。除煤层性质外,厚层油母页岩老顶的整体弯曲下沉是造成煤层边缘的高应力集中的重要因素。根据抚顺、阜新等煤矿冲击地压危害情况,伤亡事故主要由于冲击震动推倒或折断支架,造成片帮和冒顶伤人。所以冲击危险工作面必须采取特殊的支护形式,加强支护,提高支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三)冲击地压的解危措施

在煤层开采中,生产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往往由于人们对冲击地压发生条件不能完全掌握,造成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不合理,没有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或防范措施不完善,不可避免地形成局部煤层地段的高应力集中和冲击地压危险。因此,在煤层开采过程中必须对这些地段进行及时处理,以保证安全生产。这种对已形成冲击危险或具有潜在冲击危险地段的处理措施称为解危措施。它属于暂时的局部性措施,包括煤层爆破卸压、钻孔卸压和诱发爆破等。

按照冲击地压发生的强度条件和能量条件,工作面附近煤层被顶底板紧紧地夹持着,承受极高的载荷,虽并未破碎,却积聚大量的变形能。这时煤体和围岩形成的三轴压缩应力与矿山压力处于临界平衡状态。采取的各种卸压解危措施,正是为了减缓这种临界状态,把夹持状态下煤层的侧向约束解除掉,使已形成的局部高压力分散转移到较广区域。由于卸压措施造成煤体局部破裂,降低了强度,应力重新分布,从而释放或降低了煤岩体中的弹性能,使工作面前方一定范围内成为安全区。

1、爆破卸压

爆破卸压是指对形成冲击危险的煤体,用爆破方法减缓其应力集中程度的一种解危措施。实施爆破卸压应采取深孔爆破方法,孔深应达到支承压力峰值区。装药位置越靠近峰值区,炸药威力越大,爆破解除煤层应力的效果越好。该法适用于顶板比较完整的条件下或作为煤层注水时的辅助措施。

爆破卸压能同时局部解除冲击地压发生的强度条件和能量条件,即在有冲击地压危险的工作面卸压和在近煤壁一定宽度的条带内破坏煤的结构(但不落煤),使它不能积聚弹性能或达不到威胁安全的程度。这样在工作面前方形成一条卸压保护带,隔绝了工作空间处于煤层深处的高应力区。显然,从防治冲击地压的角度看,应用尽量多的炸药爆破出尽量宽的保护带,但实际上要达到这个目的,目前技术条件还不够。不过根据多年的观测实践证明,如果能保证在工作面前方和巷道两帮始终保持一个宽5m~10m的保护带,就能防止冲击地压的危害。

可以采用爆破断顶的方法进行爆破卸压,即在待采煤层隔离煤柱一侧的老采空区内,对采空区顶板内造成宽约6m、深约 6m~8m的断沟,用以削弱采空区与待采区之间的顶板连续性、减小待采煤层开采时的应力集中,以消除冲击地压危害。

爆破参数和施工工艺应按《冲击地压煤层安全开采暂行规定》确定。爆破断顶措施在门头沟煤矿的实际使用(见图2)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230m水平二槽煤东区,有计划地共断顶五个已采区,总长约230m。断顶前在该区曾发生过两次冲击地压,断顶后则未曾发生。在断顶前后进行的围岩变形观测和地音监测表明,断顶后围岩变形和地音指标均大幅度降低,证实了断顶效果。

爆破卸压属于内部爆破,主要物理作用是使煤层产生大量裂隙。试验表明,爆破使炮孔周围形成破碎区和裂隙区,破碎区远小于裂隙区。径向裂隙穿过切向裂隙,说明径向裂隙扩展在前,切向裂隙形成在后。炸药爆炸后,冲击波首先使煤体破裂。继之爆破产生气体进一步使煤体破裂,在气体压力作用下,煤体沿径向移动,形成切向拉应力,产生径向拉破裂。随着裂隙的扩展,气体通过裂隙扩散到煤体中,与煤体产生热交换。同时,气体的体积增大,而温度和压力下降。当裂隙前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小于断裂韧性时,裂隙停止扩展。当压力小于临界值时,因原先受压贮存于煤体中的弹性能释放,使煤体向炮孔中心移动,在煤体中产生径向拉伸作用,导致切向破裂。但径向裂隙的扩展远大于切向裂隙。造成煤层性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径向裂隙。

根据弹塑性理论,把采煤工作面简化为平面应变的力学模型。以龙风煤矿采煤工作面为例的计算结果表明,爆破卸压使煤壁前方的支承压力重新分布,应力梯度变小,峰值压力移往煤体深部7m以远屈服区,比爆破前增大近一倍,能量密度明显减小。

综上所述,爆破卸压在煤体中产生大量裂隙,使煤体的力学性质发生变化,弹性模量减小,强度降低,弹性能减少,破坏了冲击地压发生的强度条件和能量条件。由于煤体内裂隙的长度和密度增加,按照失稳理论,还具有致稳作用和止裂作用,防止了冲击地压发生。

实施爆破卸压前必须先进行钻屑法检测,确认有冲击危险时才进行爆破卸压,爆破以后还要用钻屑法检查卸压效果。如果在实施范围内仍有高应力存在,则应进行第二次爆破,直至解除冲击危险为止。

为了安全生产,通过爆破卸压在工作面前方和巷道两帮形成一个有足够宽度(大于3倍采高)的卸压保护带。所以,对巷道两帮,爆破卸压的深度应等于保护带宽度;对采煤工作面,爆破卸压的深度应等于保护带宽度加上工作面进度。

爆破孔的孔深取决于卸压深度。由于孔深药量多,为保证殉爆可用导爆索连接加强引爆,使药卷能装到孔底,可先把药卷装在软管里或用非金属材料绑扎后进行装药。爆破孔布置方式应根据具体条件确定。通常用煤电钻打眼,孔径50mm~55mm,孔间距4m~10m,每孔装药量按不超过孔深一半计算,一般为1.5k8~3.5kg。钻孔不装药部分必须填满水炮泥或黏土炮泥。躲炮距离100m~150m,躲炮时间30min~40min。

门头沟煤矿、龙凤煤矿、天池煤矿等都成功地使用爆破卸压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天池煤矿的爆破卸压参数为:孔深4m~8m,孔间距3m~6m,孔径50mm~55mm(用φ42mm钻头),每孔装药量1.0kg~3.5kg,瞬发雷管引爆(6m以上深孔装两发雷管),炮泥封孔。

龙风煤矿进行爆破卸压时,用普通煤电钻打眼,φ42mm钻头。按垂直煤壁方式布孔。钻孔倾向与工作面顶板线一致。孔深4m~6m,孔间距3m~5m。每孔装药量1.0kg~1.4kg,黄泥封孔,填满填实。瞬发雷管起爆,在孔底药卷中加一段煤矿安全型导爆索,每次起爆二孔(也可多孔起爆)。

城子煤矿的-250m水平八层西大巷煤柱,由于采取爆破卸压等措施得当,安全回收全部煤柱,没有发生冲击地压事故。该煤柱在1971年曾回收过,由于冲击地压严重,并造成人员伤亡事故而被迫停采封闭。时隔近20年后煤柱已是四面采空的孤立煤柱,再进行回收存在着冲击地压和垮顶的严重威胁,在回收过程中严格执行每循环都进行超前爆破卸压的措施。开切眼掘进时就开始进行超前爆破卸压,孔数3个~4个,孔深4m~5m。采煤工作面沿倾向方向每5m布置一个爆破卸压孔,孔深为循环进度的3倍。每孔装药量3个~5个药卷(0.5kg~1.0kg)。卸压炮眼与工作面落煤炮眼同时起爆,取得较好效果。

2、诱发爆破

诱发爆破是在监测到有冲击危险的情况下,利用较多药量进行爆破,人为地诱发冲击地压,使冲击地压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从而避免更大损害的一种解危措施。

实行诱发爆破必须慎重行事。作为辅助手段,诱发爆破只有在存在严重冲击危险的情况下,其他方法无效或无法实施时才应用。实施地点多用于煤柱回收时,与钻屑法检测孔配合互用。孔距2m~5m,孔深按冲击危险区范围确定。可平行走向或倾斜布置,也可混合布置。一般采用深孔爆破法,钻大量较长的钻孔直达高应力带。采用大药量、集中装药和同时引爆的方法,以便使煤岩体强烈震动,诱发冲击地压,或造成煤体强烈卸压、释放能量,把高应力带移向煤体深部。集中爆破的药量越多,诱发冲击地压的可能性越大。因为这样在煤体中造成的动应力就大,动应力叠加在原来存于煤体中的静应力上的总和越大,超过临界应力值机会就愈多,就会诱发冲击地压。

实施诱发爆破应按《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施工。实施前必须采用钻屑法确定冲击危险地点,加固支架,掩护或撤出机械设备及电缆工具等。爆破时必须设专人警戒所有通往爆破地点的通道。躲炮半径不得小于150m,躲炮时间30min以上。

天池煤矿、门头沟煤矿等都应用过诱发爆破。天池煤矿在采掘过程中,特别是回收煤柱时,始终坚持以爆破卸压为主,诱发爆破为辅的措施。诱发爆破参数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孔径为 50mm~60mm,孔深6m~8m以上,每孔装药量2kg~3kg以上,孔间距2m~3m。炮泥封孔,填满填实。瞬发雷管,同时引爆。门头沟煤矿1980年开始试验应用诱发爆破,其钻孔布置方式在正规煤柱支撑法工作面为平行煤层走向或倾向布置,孔深为煤柱宽度的3/4。在非正规工作面如残柱式回采,视煤柱尺寸进行布置,但孔深均不超过煤柱宽度的3/4。诱发爆破后要及时回采,不要停留过长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以防能量重新积聚,产生新的冲击危险。

诱发爆破应作为爆破卸压的辅助手段,用于特殊情况下。其效果是有限的,不能保证按时诱发,有时一小时后才发生冲击地压。而且大药量同时引爆,必然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所以要慎重行事,有限度地使用。

3、改变煤层的物理力学性能 改变煤层的物理力学性能主要有:高压注水、放松动炮和钻孔槽卸压等方法。

(1)高压注水是通过注水,人为地在煤岩内部造成一系列的弱面,并使其软化,以降低煤的强度和增加塑性变形量。注水后,煤的湿度平均增加1.0%~2.2%时,可使其单向受压的塑性变形量增加13.3%~14.5%。

(2)放松动炮,是通过放炮人为地释放煤体内部集中应力区积聚的能量。在采煤工作面中使用时,一般是在工作面沿走向打 4m~6m深的炮眼,进行松动爆破。它的作用是可以诱发冲击地压和在煤壁前方经常保持一个破碎保护带,使最大支撑压力转入煤体深处,随后即便发生冲击地压,对采煤工作面的成胁也大为降低。

(3)钻孔槽卸压是用大直径钻孔或切割沟槽使煤体松动,以达到卸压效果。卸载钻孔的深度一般应穿过应力增高带,在掘进石门揭开有冲击危险的煤层时,应距煤层5m~8m处停止掘进,使钻孔穿透煤层,进行卸压。

此外,还可依靠选择最佳采煤方法、回采设备、开采参数和工作制度等方法,局部降低煤层边缘的冲击危险程度。例如,当开采有冲击危险的单一煤层时,应采用直线式长壁工作面的前进式采煤方法,并在巷道侧不留煤柱。对有冲击危险的厚煤层,应采用倾斜分层长壁式采煤方法。上分层的开采厚度应当最小。

开采有冲击危险的煤层时,无论是在采煤工作面还是在掘进工作面中,都应采用支撑力大的可缩性金属支架。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对冲击地压认真地进行测定和预报工作,并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完全可以消除或大大减少冲击地压事故。

四、开采有冲击地压煤层时应注意的问题

1、开采有冲击地压煤层的矿务局(公司)、煤矿都应有专人负责防治冲击地压的工作。应装备微震、地音监测等装备,进行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工作。

2、开采有冲击地压的煤层,必须编制设计,报矿务局(公司)、矿总工程师批准。有冲击地压的煤层中,掘进工作面临近大型地质构造、采空区和通过其他集中应力区以及回收煤柱时,必须制订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3、开采有冲击地压危险煤层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有关防治冲击地压基本知识的教育,熟悉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条件和征兆以及应急措施。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中,必须规定发生冲击地压时的撤人路线。每次发生冲击地压后,必须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记录好发生前的征兆、发生经过、有关数据及其破坏情况,并制订恢复工作的防治措施,报矿务局(公司)、矿总工程师批准。

4、有严重冲击地压煤层在开拓时,应在岩层或无冲击地压的煤层中掘进集中巷道。开采时,在采空区不得留有煤柱。如果在采空区留有煤柱,必须将煤柱的位置尺寸以及影响范围标在采掘工程图上。永久硐室不得布置在有冲击地压的煤层中。

5、开采煤层群时,首先开采无冲击地压或弱冲击地压煤层作为保护层,开采保护层后,在被保护层中确实受到保护的地区,可按无冲击地压煤层进行采掘工作。在未受保护的地区,必须采取放顶卸压、煤层注水、打卸压钻孔、超前爆破松动煤体或其他防治措施。

开采有严重冲击地压的单一煤层和无保护层可采的煤层时,必须采取规定的防治冲击地压的措施。

6、保护层有效范围的划定方法和保护层回采的超前距离,应根据对矿井实际考察的结果确定。

7、开采有冲击地压煤层时,冲击危险程度和采取措施后的实际效果,都可采用钻屑法、地音法、微震法或其他方法确定。对有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可根据预测预报等实际考察资料和积累的数据。划分煤层的冲击地压危险程度等级,以便按其等级制定冲击地压的综合防治措施。

8、对有冲击地压的煤层,应根据顶板岩性掘进宽巷或沿采空区边缘掘进巷道,巷道支护应采用可缩性支架,严禁采用混凝土、金属等刚性支架。

9、有严重冲击地压的厚煤层中,所有巷道都应布置在应力集中圈外。煤巷双巷掘进时,2条平行巷道之间的煤柱不得小于 8m,联络巷道应与2条平行巷道成直角。

10、开采有冲击地压的煤层,应用垮落法控制顶板,并提高切顶支架的工作阻力,采空区中所有支柱必须回净。

11、有冲击地压的煤层中,在1个或相邻的2个采区中,同一煤层的同一分阶段,在应力集中的影响范围内,不得布置2个工作面同时相向或向背回采。如果2个工作面相向掘进,在相距30m时,必须停止其中一个掘进工作面,以免引起严重冲击危险;停产3d以上的采煤工作面,恢复生产的前一班,应鉴定冲击地压危险程度,以便采取安全措施。

12、严重冲击地压的煤层中,采掘工作面的爆破撤人距离和爆破后进人工作面的时间,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13、三面或四面被采空区所包围的地区和构造应力区、进行回采和回收煤柱时,必须制订防治冲击地压的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第11篇 橡胶企业检修过程中的动火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橡胶企业的生产设备主要有炼胶、压延、挤出、成型、硫化、锅炉、冷冻、压缩、高压配电、水循环、污水处理等公用配套设施,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物料主要是橡胶,对安全生产管理要求很高,特别是检修过程中的动火管理是关系到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因受内部介质的压力、温度、腐蚀等作用,或因结构、材料、焊接工艺等先天缺陷,在生产过程中随时需要抢修,电焊、气割、塑焊等动火十分频繁,平均每天动火都有,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中容易出现马虎和纰漏。如果不能严格执行动火管理制度,不采取必要的安全防火、监控等措施,就会引起火灾、爆炸、灼伤和中毒等事故,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员工的人身安全。2007年8.8炼胶一起火灾事故就是教训

动火管理安全技术措施的目标是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动火设备内部没有易燃物,二是确保动火设备周边没有可燃物。要做到两个确保,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正确认识动火管理的重要性,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针对一个需要动火的设备,一定要清楚设备内部和外部物料的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物料的危险特性,采取以下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是将动火物件移动到固定动火区动火

为便于管理,规定各维修间划分一个区域作为固定可动火区。凡可拆卸并有条件移动到固定动火区焊割的物件,必须移至固定动火区内焊割,从而减少在生产车间或厂房内的动火工作。 固定动火区也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对策:要配备相应数量的灭火器材; 作业区周围要划定界限,设立警示牌,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二、是审批

由生产车间和动火部门或保卫科负责人对现场进行检查,重点是生产设备内部和周边环境及地沟是否确保没有可燃物。由维修项目负责人或维修项目助理到保卫科管理部申请动火作业证。保卫科管理部的安全消防管理人员应该到现场核查,符合动火条件予以批准,不符合动火条件要说明情况落实重新清理现场的措施。

三、是动火

动火人要查验动火证并熟悉作业现场情况。如不符合动火条件,有权拒绝执行并立即向公司安全管理人员报告。在动火过程中要及时观察周边环境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动火并报告。

登高焊割动火是离开基准面2米以上(包括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焊接与切割的作业(含周边有坑、槽、沟和斜坡)。主要是锅炉和车间外部管架上动火。高处焊接与切割作业将高处作业和焊接与切割作业的危险因素叠加起来,增加了危险性。其安全问题主要是防坠落、防触电、防火、防爆以及其个人防护等。因此,高处焊接与切割作业除应严格遵守一般焊接与切割的安全要求外,还必须遵守的主要安全措施有:登高焊割作业应避开低压电源线;不可避开时,上述线路必须停电,并在电闸上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的警告牌;焊割前并应明确告知监护人在情况紧急时立即切断电源或采取其他抢救措施;登高进行焊割作业者,衣着要轻便,戴好安全帽,穿工作鞋,禁止穿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鞋;要使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不能用耐热性差的尼龙安全带,而且安全带应牢固可靠,长度适宜,高挂低用;在高处进行焊割作业时,为防止火花或飞溅引起燃烧和爆炸事故,应把动火点下部的易燃易爆物移至安全地点;对确实无法移动的可燃物品要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例如用彩钢板或防火毯覆盖遮严;在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将可燃物喷水淋湿,增强耐火性能;高处焊割作业,火星飞得远,散落面大,应注意风向风力,用水管及时浇灭溅落的火花;对下风方向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大,以确保安全。还应注意相近车间的地沟中有无监时流动的废油。

四、是监火

监火人必须是具有半年以上本公司本岗位工龄,懂生产操作规程,懂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懂报警方法,懂急救措施,工作责任心强,动作敏捷,站在便于观察周边情况和便于扑灭溅落火花的位置。配置二台以上的灭火器,备用浇灭火花的水桶。戴好安全帽和防护眼镜。监火期间不得离岗,不得兼作其他工作。特殊情况需短暂离岗必须落实人员临时代替。较大危险岗位监火要安排二人或二人以上。

五、是清扫与验收

动火结束后,监火人要会同动火人清扫动火现场,防止有遗留火种。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离开现场,并及时向使用车间或项目负责人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六、是非正常情况不动火

在雨、雪、浓雾天气,夜晚,六级以上大风,重要节假日,高温季节中午室外动火,如果不是生产非常急需,原则要求不动火。在动火过程中如有登高,进罐作业还要按规定办理登高作业证,进罐作业证。

动火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全过程安全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切实掌握橡胶企业检修过程中安全生产动火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知识,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综合技能,也才能更有效地保障橡胶企业全体员工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的安全,为橡胶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

设备管理部

庄超勤

第12篇 综采工作面一通三防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1031采面工作面为松河公司采一区3#煤层的首采工作面,倾向长220米。1031采面于2023年8月开始回采,截止至2023年9月16日已回采748米,因遇断层,采取迈开断层重新开切眼的的方式进行回采作业,目前采面安装工作即将结束,将要进入回采阶段,为了保证顺利回采,特编制本技术报告呈矿审批。

第一章通风系统及瓦斯抽放

一、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

1、1031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全风压通风方式。

2、通风线路:

新鲜风流经副斜井及主斜井→1490轨道石门→1031运输巷→1031采面→1031回风巷→1031回风联络巷→1580专用回风石门→总回风斜井→地面。

二、瓦斯抽放系统

根据瓦斯抽放量进行计算,1031采面上下巷各铺设一趟14寸的抽放管使用高负压进行本煤层抽放,另外在1031回风巷铺设一趟18寸的留管使用低负压进行回采期间老塘瓦斯抽放,留管采用预埋式三通抽放,回采过程中每隔30m预埋1个三通。具体抽放如下:

1、高负压抽放:

预计抽放量:q顺层=72 m³/min(抽放混合量)×15%×2(瓦斯浓度)=21.6 m³/min。

2、低负压抽放:

预计抽放瓦斯q上隅角=115m³/min(抽放混合量)×10%(瓦斯浓度)=11.5m³/min

三、回采工作面风量计算:

1、根据1031采面前700m回采过程中的瓦斯涌出量分析,回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量最大达14.5m3/min,剩余回采段均在运输巷及回风巷沿煤层走向垂直于煤层倾向布置了本层抽采钻孔,抽放时间均在6个月以上。参照已回采的700余米,故预计该采面在回采期间瓦斯涌出量为45m3/min左右。涌出瓦斯主要来源于本煤层及邻近层。

2、根据预计涌出量情况,按留管抽放瓦斯量11.5m3/min,本煤层抽放21.6m3/min,剩余11.9m3/min采用风排。

根据采面配风标准计算:1031采面回采期间配风量为2028m3/min,计算如下。

a、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采风=100×q瓦采×k采通=100×11.9×1.7=2023m³/min。

式中:q瓦采—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m³/min。

k采通—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系数,取1.7。

一般对于综采工作面ka为1.2~1.7,对于炮采工作面ka为1.4~2.0,根据本矿综采工作面以往经验,取ka=1.7。

b、按照采煤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需要风量

q1031采面=4×n

=4×60

=240m3/min

式中:na—回采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4—每人每分钟4m3的供风标准。

c、按照采煤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进行计算

q1031采面=60v采×s采

=60×0.8×10

=480m3/min

式中:

v采—采煤工作面应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其进风流气温和风速应符合有关要求,经查表,设回采工作面气温取18°~20°,则工作面风速va应为0.8~1.0m/s,取值0.8m/s;

s采—回采工作面的平均断面积(m2),为10 m2

d、按照风速进行验算风量

采煤工作面最低风速计算:q1031采面﹥60×0.25s1031采面

=60×0.25×10

=150m3/min

采煤工作面最高风速计算:

q1031采面<60×4s1031采面

=60×4×10

=2400m3/min

根据以上计算,回采工作面计算最大风量为:

q1031采面=max(qa1,qa2,qa3,qa4) =2023m3/min,因此工作面风量为2023 m3/min,满足风速验算要求。

第二章监测系统管理

1、探头严格按标准化要求进行调校、维护和吊挂,要保证仪器的灵敏、可靠、发挥其正常的报警、断电功能。

2、按要求分别在1031采面上隅角安设t0或者吊挂便携式瓦检器,在进回风巷安设t3、t1、t2瓦斯监测探头,当进风巷t3瓦斯浓度达到0.50℅,瓦斯探头能发出警报信号并且能自动切断运输巷所有非本安型电器设备、当工作面t1瓦斯浓度达到0.80℅或上隅角t0瓦斯浓度达到1.0℅时,必须保证瓦斯探头能发出警报信号并且能自动切断采面及进、回风巷内的所有非本安型电器设备。当回风瓦斯探头t2瓦斯浓度达到0.80℅时能发出警报信号并且能自动切断采面及回风巷内的所有非本安型电器设备。只有当t3瓦斯浓度降到0.50℅、t1、t2瓦斯监测探头瓦斯浓度将到0.8%以下、t0瓦斯浓度降到1.0%以下时,方可恢复送电进行生产。

3、由于该煤层为自燃煤层,因此必须按设计要求在1031回风巷安设一氧化碳探头和温度探头。在1031运输巷安设风速探头。同时确保所有探头均能正确反映井下的真实数据。

第三章瓦斯管理

一、回采期间的瓦斯管理措施:

1、加强通风管理

(1)加强通风是防止瓦斯积聚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1031综采面工作面具有独立的通风系统,采面为u型通风。而通风系统或通风设施的破坏或异常(如风门该关的未关,风道堵塞、临时改变通风系统等)都会造成1031综采面工作面的风量不足甚至无风,产生瓦斯积存。因此回采期间必须得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

(2)建立完善的测风制度,每天安排测风人员对1031综采面工作面进行一次测风。将每次测风结果记录并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并根据测风结果调节风量。

2、加强瓦斯检查

(1) 根据1031采面上、下巷掘进期间的情况观察分析,1031采面煤层平均厚度为2.9m,回采期间的绝对瓦斯涌出量为75.5m3/min,其中联合抽放63.14m3/min,风排12.36m3/min。

(2)回采期间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严禁瓦斯超限作业。必须确保采面生产期间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小于0.8℅。当回风流瓦斯浓度达到0.8%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切断工作面电源,只有当回风流瓦斯浓度降到0.8℅以下方可恢复生产。

(3)瓦检员随时对瓦斯进行检查,当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瓦斯浓度达到2.0%时,附近20m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在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后,方可送电,恢复生产。

(4)当班瓦检员必须随时对上隅角瓦斯进行检查,当上隅角瓦斯≥1.0%时,采面必须停止生产、切断电源、采用拉风障、码沙包的方法处理上隅角瓦斯,只有上隅角瓦斯<1.0%后方可恢复采面生产。

(5)回采工作面回风巷的电气设备必须安设在距上隅角20米以外的地点,每班由采煤一区设专人负责检查维修,严禁失爆,上隅角往外20米内严禁堆放杂物和存放火工品;回采工作面机尾必须安设急停按钮装置;“瓦斯电闭锁”装置必须按规定安设,保证灵敏可靠;当瓦斯超限时,安检员或瓦检员能操作急停按钮,切断割煤机和运输机的电源。

(6)加强采面的瓦斯巡视检查工作,通风区每班必须有班(队)长对采面进行巡视检查,确保采面通风设施、设备完好可靠。

(7)采面瓦检员、安监员、班队长必须配带便携式瓦检器。

二、回采期间上隅角回收的瓦斯管理措施:

1、上隅角瓦斯浓度大于或等于1.0%时,禁止回采,只有上隅角瓦斯浓度小于1.0%时,方可进行回采工作。

2、当上隅角瓦斯浓度大于或等于1.0%时,处理瓦斯采用码放编织袋结合挡风障的方法进行,码放沙袋时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必须听从瓦检员的指挥,挡风帐时采煤队必须积极配合瓦检员。

3、当上隅角瓦斯超限需要处理时,瓦检员负责在上隅角往采面方向20米之外和上隅角往回风巷20米之外悬挂“严禁入内”字样的警示牌,无关人员禁止进入。

4、当采面瓦斯涌出异常时,回收上隅角期间,其它地段不得进行移架放顶工作。

5、上隅角处理完毕后,瓦检员必须检查采面上隅角底板局部瓦斯浓度小于1.0%、上帮条带的局部瓦斯和回风瓦斯小于0.8%,采煤队方可恢复采面生产。

6、采面上隅角回收时必须使用好铜制工具。

三、回采期间的局部瓦斯管理和过钻场的瓦斯管理:

1、回采期间瓦检员必须加强对回风巷各钻场的瓦斯检查工作,必须每班进行至少一次检查,并按照要求在钻场内记录下检查数据。当出现钻场瓦斯超限时,必须采取拉风帐等方式引风稀释瓦斯。

2、回风巷下帮有抽放孔的钻场,通风部必须每班安排专人进行放水,清孔工作,在采面还未推到钻场位置时必须确保每个钻场能正常抽放。当采面推到距钻场3m位置时,通风部安排人员将该钻场的抽放管进行清理,然后用水泥或玛丽散将所有的抽放孔进行封堵。

3、当采面推到钻出位置时,即采面过钻场时,采区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沿倾斜方向打托棚,防止顶板垮落等)防止回采过程中造成回风瓦斯或上隅角瓦斯超限事故。

第四章综合防尘管理:

一、为降低1031采面回采时的瓦斯涌出量及减少煤尘的产生,采用动压、一次多孔注水方式进行注水,每次注水孔的数量为2个。

1、注水孔间距计算:

b=r×h

=5×2.5

=12.5m

式中:b-------钻孔间距,m

r-------湿润半径,5m,

h-------巷道净高(注水工作面、回风巷),2.5m

根据计算,注水孔间距为12.5米,在1031回风巷每隔12.5米施工一个注水孔,设计注水孔单孔深度为80米。

2、钻孔注水量的计算(按照吨煤注水量计算)

q=l×b×m×δ×q

=80×12.5×2.9×1.4×0.03

=121.8 m3

式中:q-------表示一个钻孔注水量,m3

l-------表示钻孔长度,取80米;

b-------表示钻孔间距,取12.5米;

m-------表示煤层开采厚度,取2.9米;

δ-------表示煤的容重,取1.4t/m3

q-------表示吨煤注水量,取0.03m3/t;

即:单孔注水量为121.8m3。

3、矿井日注水量(按照吨煤注水量计算)

qh=g×q

=4466.7×0.03

=134.001m3/ d

式中:qh-------矿井日注水量,m3/ d

g -------矿井计划注水采掘工作面日产量,t /d(取5100)

q-------表示吨煤注水量,取0.03m3/t;

4、注水时间

t=q/v

=134.001÷6

=22.33h

式中:t-------表示一个钻孔注水时间,h;

q-------表示一个钻孔的注水量,m3;

v-------每个孔注水流量,m3/h;取0.075 m3/h·m=0.075 m3/h·m×80m= 6m3/h;

即:单孔注水时间为22.33h。如在实际注水过程中,实际注水时间大于预计注水时间,煤帮在预定的范围内,未出现均匀的“出汗”现象,必须继续注水,直到煤帮均匀“出汗”现象,方可结束注水。

5、注水超前于回采工作面的距离

l=l1+l2

=22.33×5+10

=121.67米

式中:l--------表示第一个注水孔与回采工作面煤壁间的距离,m;

l1--------表示在注水时间内采面推进的距离,m;l1=tv;

t---------注水时间,

v--------工作面推进速度,5m/d;

l2--------表示停止注水时,注水孔与工作面之间的距离,一般取10~20米,此处取10米;

即:第一个注水孔与回采工作面煤壁间的距离121.7米。

6、技术要求及施工方法。:

1)采用注水泵动压煤体注水孔径42mm,沿1031回风巷由里往外每隔12.5米进行施工钻孔封孔注水工作。

(1)注水技术要求

2)钻孔布置及施工:钻孔布置在煤厚的下部,距煤层底板约0.5m。为防止综采面两端煤壁片帮,综采面两端各留10m不打孔注水。

3)煤层注水钻孔施工及注水工作在检修班进行。在煤层注水工作期间,采煤队必须指派一名跟班班长专门负责注水工作。

4)封孔参数及封孔工艺:封孔采用橡胶快速封孔器封孔,封孔器长1m,封孔深度不小于1m。

(2)注水参数要求

1)注水压力:采用动压注水,工作面开采初期,清水泵的泵压控制10mpa,工作面长度开采到一半时可适当将泵压控制到9mpa。泵压最大不能超过10mpa。最小注水压力不能小于6mpa。

2)单孔注水时间:实际单孔注水时间以煤壁出水时为准。

3)采煤队必须在1031采面运输巷、回风巷铺设好防尘水管,并按照要求每隔5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在三通上必须安设不小于20m的软管。回采过程中必须在上下出口不超过30m内安设并使用好移动水幕,水幕应能全断面封闭。各转载点必须按照要求配齐并使用好转载点喷雾装置。

二、采面割煤时,必须按照要求使用好割煤机内外喷雾装置,能覆盖滚筒并坚持正常使用,同时要求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运输线路的转载点必须安设并使用好喷雾装置。

3、1031采面运输巷、回风巷的隔爆设施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安设,巷道每断面每平方不得小于200l,并随采面回采进行移动。具体安设要求如下:

1)总水量(g)

g=gs

=200×18.6

=3720l

式中:g—总水量,l;

g—每平方m巷道所需水量,l/m2(辅助水槽按200l m2);

s—巷道断面积,m2。

2)单架水槽水量(gn)

选用的水袋每个容积40l,每架3个水袋,则gn=120l。

3)水槽架数

n=g/ gn

=3720/120

=31(架)

4)水槽区长度

要求水槽区长度不小于20m。

5)水槽布置方式

水槽的布置方式为集中式,位置要求如下

(1)水棚设前后20m的断面一致的巷道直线段;

(2)距回采面上下口、装载点距离为60~160m,但≥200m;

(3)与巷道交叉口转弯处距离50~70m;

(4)与风门、调节风门距离>25m。

第五章防灭火措施及管理

3#煤层经鉴定为属ⅰ容易自燃煤层,因此在回采过程中必须加强防灭火管理,并按照要求配备注氮防灭火系统和束管监测系统。同时在架子安装期间,采煤一区必须在每个架子后面安设好喷雾,并确保能够正常使用,以便于回采期间进行洒水、喷雾使用,且将架子下面的煤层清扫干净。

一、注氮系统:

采空区后方距工作面30~120m范围内,当气体监测值o2浓度大于10%或co浓度大于50ppm即进行注氮。采空区首次注氮时间为工作面从开切眼推进30m以后进行注氮。

当工作面推进距离不足30m时,经检测采空区有明显发火征兆,且工作面回风流中co浓度超过24ppm,应及时上报矿有关领导,并立即采取工作面、进回风巷撤人、停电的安全措施,随着即进行防灭火注氮工作。

当工作面推进距离超过30m时,采空区有明显发火征兆,工作面回风流中co浓度超过24ppm,同样采取同第一条相同的措施。

个别地点:巷道冒高压经人工采样分析co浓度达24ppm时,立即制定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灭火。个别地点温度超过50℃或有其它发火征兆时,立即采取制定注氮措施或其它有效措施。

1、注氮量计算:

此法计算的实质是在单位时间内注氮充满采煤所形成的空间,使氧气浓度降到惰化指标以下,其经验计算公式为:

qn=[a/(1440pn1n2)]×(c1/c2-1)

=[4466.7/(1440×1.40×0.9×0.8)]×(20.8/9-1)

=4.03(m3/min)

=242.05(m3/h)

式中:

qn—注氮流量,m3/min

a—回采工作面日产量,4466.7吨/日

p—煤的密度取1.40吨/m3

n1—管路输氮效率取90%

n2—采空区注氮效率取80%

c1—空气中的氧含量20.8%

c2—采空区氧气惰化指标9.00%

2、、注氮管径选择

d管=0.1457*(qn/v)1/2

=0.1457*(4.03/5)1/2

=90.17(mm)

v取5m/s(管内气体流速)

2、管理选择及铺设路线:

1)根据以上计算分析:注氮管路选择管径为dn100mm无缝焊接钢管,pn=1.5mpa。因此在1031采面运输巷安设一趟4寸注氮管路即可满足注氮要求。

2)铺设路线:

地面注氮房—采一区副斜井—1490运输石门—1490轨道石门——1031运输巷——采空区。

3)铺设标准:

(1)管路在铺设中应尽量减少拐弯,要求平、直、稳,接头不漏气。每节钢管的支点不少于两点,每节软管的吊挂不少于4点,不允许在管路上堆放他物。低洼处可设置放水阀。

(2)输氮管路应进行防锈处理,表面涂黄色油漆。定期对输氮管路进行试压检漏。

3、注氮系统管理:

1)回采前,由机电动力部检查注氮设备的完好性,通风部检查注氮管路的安设位置及管路的完好性,每隔30m安设一个三通并在变坡点安设好放水三通,以便于注氮前进行放水工作,每隔30m预埋一个三通和12m四寸钢管,只有确保注氮系统及设备完好且能正常使用后,方可进行回采工作。

2)机电动力部和通风部必须作好注氮设备的日常检修维护工作,确保注氮设备能够随时正常使用。通风部必须对注氮系统作好日常检修维护工作,确保能够随时正常使用。

3)注氮期间,由通风部对1031回风系统进行氧气浓度的测定,若回风系统的氧气浓度小于20%时,检查人员必须汇报通风部调度,通风部调度汇报公司调度,由公司调度统一指挥当班采煤队将采面及回风流系统内的所有人员撤到进风石门内,并切断回风系统内的所有非本安型电器设备电源。

4)以上准备工作到位后,由负责人员汇报公司调度,公司调度确认准备工作到位后,方可通知注氮泵房和注氮地点的负责人进行注氮工作。

5)注氮结束且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恢复正常生产

二、束管监测系统:

1、采用现使用的kgzd97-1200型专用气相色谱仪进行监测,按照要求对1031采煤工作面、采空区、回风巷进行连续监测。

2、铺设路线及标准:

1)铺设路线:

采一区副斜井→1490轨道石门→1490运输石门→1031运输巷→采空区。

2)铺设标准:

(1)束管吊挂必须沿巷道一帮吊挂平直靠帮,不得有打折现象,吊挂点必

须牢固,所牵铁丝保持10m一吊,束管与8#铁丝之间用尼龙带捆扎每隔1m吊挂一处,束管管路接头及分叉处预留2m接头。(为了不影响生产,下放、铺设管路时,可临时按5~10m吊挂一个点,待束管铺设到位后再整体按1m一吊补齐吊挂点。临时吊挂时,必须保证束管不被矿车及皮带触及并有不小于500mm以上的间距。)

(2)各分支器放置地点必须宽敞,且距轨道应有不小于0.8m的距离。

(3)进入工作面的支管沿回风巷上帮铺设,进入采空区的单管必须用钢管作保护套后方可埋入采空区。

3、束管监测系统管理:

1)束管吊挂必须沿巷道一帮吊挂平直靠帮,不得有打折现象,吊挂点必须牢固,所牵铁丝保持10m一吊,束管与8#铁丝之间用尼龙带捆扎每隔1m吊挂一处,束管管路接头及分叉处预留2m接头。(为了不影响生产,下放、铺设管路时,可临时按5~10m吊挂一个点,待束管铺设到位后再整体按1m一吊补齐吊挂点。临时吊挂时,必须保证束管不被矿车及皮带触及并有不小于500mm以上的间距。)监测人员必须定期检查束管监测系统,确保该系统的完好性。确保束管监测正常运行。

2)回采期间,气样分析室每小班至少有一名工作人员进行气样监测和分析,实时对老塘的气体进行监测。且每日8点班由火检员在1031上隅角和留管进行取样送分析室分析,分析完毕后由分析员必须及时送技术主管、监测队长、部门经理审核。

3)若气样分析数据出现的co浓度在1~5ppm(不包括5)时,必须立即汇报通风部值班领导,值班领导必须立即向总工程师汇报,并继续对该点作

为重点监控;当气样分析数据出现的co浓度在5~10ppm(包括5ppm,不包括10ppm)时,必须立即汇报通风部值班领导,值班领导必须立即向总工程师汇报,并由总工程师协调指挥,进行分析,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当气样分析数据出现的co浓度在24ppm及以上时,必须立即汇报通风部值班领导,值班领导必须立即向总工程师汇报,并安排相关人员到回风巷进行co检查,若回风巷内的co在24ppm及以上时,当班瓦检员和安检员必须立即将co超限范围内的所有人员撤到进风石门内,并由总工程师协调指挥,进行分析,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若气样分析出现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如c2h2、c2h4、c2h6、co2等)时,分析室值班人员必须立即汇报通风部值班领导,通风部值班领导必须立即汇报总工程师,由总工程师协调指挥,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若气样分析室内使用的通道压力表显示数据出现异常时,气样分析室值班人员必须立即向通风部值班领导汇报,由值班领导通知监测人员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束管监测系统必须实时对采空区内80米范围进行监测(在采面回采到80米及以上),当采面回采到80米以外的下一个三通时,监测人员必须将最里的一个测试管剪断并设置好该测试头。

三、其他预防措施:

1、通风方面

a、回采期间,必须合理控制风量,采取低风量供风(必须能够稀释瓦斯、有毒有害气体在规程规定以下的范围、温度不超限)。

b、加强井下的通风设施管理,确保风流、风量稳定,避免风量忽大忽小,使采空区遗煤连续氧化,蓄热升温,而引起煤炭自燃。

2、现场检查方面

a、在自动监测和人工检查期间,若出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温度等有异常现象时,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停止工作,汇报调度并将采面的所有人员(查原因和处理的人员除外)撤到进风石门内,且必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待处理完毕,确认隐患消除后,方可进行正常生产。

b、必须确保一氧化碳和温度监测探头灵敏可靠,并能够正常显示井下的温度、气体浓度情况。

c、要随时保证所有防灭火设备的完好、清洁,确保正常对井下的相关地点进行检查,并实行挂牌管理,每班认真填写好牌板,且填写牌板的字迹必须工整、清楚。

d、每个皮带机头、机尾及溜子机头、机尾必须配足灭火沙箱和干粉灭火器。

e、1031采面上、下巷安设隔爆水袋必须满足要求,同时确保水袋的水量满足标准化要求。

f、必须在上、下巷安设至少2道固定的能进行全断面的喷雾装置且能正常使用,同时还必须在上出口安设一道能进行全断面的移动喷雾装置。还必须在下巷各转载点安装喷雾洒水装置,同时确保在运输时能正常使用。

3、外因防灭火管理

1)采面电气设备防灭火:

(1) 1031采面所有电气设备采用矿用隔爆型或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并具有“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2) 向采面配电的低压配电屏设有过载、短路、漏电保护。

(3)工作面采用三专两闭锁,必须实行风、瓦斯电闭锁。

(4) 所有防爆开关,均设有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保护和漏电闭锁保护。

(5) 采面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都进行接地。

4、其它火灾的防治措施及装备:

1)工作面不得存放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在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定期送地面处理;

2)采面严禁使用灯炮取暖;当矿灯熄灭时,不能随便处理,严禁用灯人员敲打、撞击和自行拆卸矿灯,必须送回井上矿灯房进行修理更换完好的矿灯

3)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工作区域内灭火

5、器材的存放地点:

1)加强消防洒水管网的维护,确保井下消防三通阀的有效使用。对于不能正常使用的,必须立即进行更换,确保正常使用。

2)直接扑灭的火灾,应迅速采取砌密闭墙,打钻灌注泥浆、均压法等联合灭火法。

3)供电应做到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有过流和漏电保护装置,

4)有接地装置,电缆悬挂整齐,避难硐室清洁整齐,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

5)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6)工作面严禁使用金属物体进行敲打,严禁敲打产生火花。

6、用水灭火应注意的问题

1)水是导电物质,不能用来扑灭带电的电气设备的火灾;

2)水比油重,不能用水扑灭油类火灾;

3)扑灭猛烈火灾时,不得将水直接射入火源中心,防止水蒸汽逆风而烫伤救火人员和发生水煤气爆炸;

4)灭火水量必须充足。若水量不足,在高温下可分解为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有混合气体爆炸的危险。

6、煤炭自燃的预防措施

(1)、开采技术措施

1)、选择合理的煤柱尺寸,尽量少留煤柱。

2)、提高开采速度,在自燃发火期内将工作面煤炭采完,并及时封闭采空区。

3)、选择合理的通风系统。防止漏风,主要通风机与风网匹配,通风设施布置合理,质量可靠。

(2)、采用惰性气体防火

我矿投产后,计划采用注氮防灭火技术,特别是要向放顶煤工作面注入氮气,预防煤炭自燃发火。

3、巷道局部充填

在巷道局部地区,如片帮、冒顶地点、煤柱受压破裂地段,采用木板、红砖、砂浆等材料构筑封闭墙,然后在墙内用砂子、黄土或泥浆充填密实。

7、采面灭火措施

(1)、采面发生火灾时采取的措施

1)、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员,设法弄清火灾情况,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迅速报告调度室。

2)、调度室在接到火灾报告后,立即通知有关人员组织抢救灾区人员和实施灭火方案,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的人员撤离。

3)、公司领导接到火警报告后,立即成立以总经理为首的救灾指挥部,调整风流控制火势,组织人员侦查火区、确定火源,果断决定灭火方案并组织实施。

4)、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要服从领导,迎着新鲜风流沿着灾害预防计划规定的避灾路线,有序撤离危险区域。

第六章事故救援及组织措施

一、为保障出现煤层自燃着火事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公司应成立矿井自燃防灭火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总经理

副 组 长: 安全副总总工程师

成员: 通风部经理机电部经理安全监察部经理

采煤队队长公司调度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调度,由调度主任任办公室主任,由通风部经理、安监部经理任办公室副主任,且由通风部经理负责1031采面回采期间防灭火的日常管理工作。

当发生自燃事故时,发生事故单位必须立即将事故状况、地点迅速汇报给公司调度,公司调度接到井下事故后,立即汇报局调度,并按下列顺序通知有关领导及单位。

二、发现矿井火灾的行动原则

1、任何发现火灾时,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控制火势,并迅速报告矿调度室。在现场的区、队、班组长应依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规定,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协地区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组织人员利用现场的一切工具和器材进行灭火。

2、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前,只准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3、不能直接灭火时,必须封闭火区,由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采取封闭火区的工作。

三、救援措施:

当井下发生火灾时,按下列要求组织抢救和处理:

1、报警通讯

发现或得知火灾事故发生的职工应立即向公司调度报警,报警时应详细说明以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相关设施、粗略的事故危险情况、事故现场人员情况等。

2)调度室接到事故报警后立即汇报总指挥。同时通知各专业队(组)各司其责,火速赶往现场进行救援。

2、应急方案

现场受伤人员较多,伤者病情无法确诊时,应在总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尽量多安排运输队和医疗救护队员进入现场,并在现场开展自救。当现场发现死亡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迅速查明火灾区域,并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人员。

2)探明火区地点、范围和尽可能找到发火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火区扩大及各种有害气体向有人员的巷道蔓延。

3)迅速切断火区电源。

4)根据已探明的火区情况,确定井下通风措施。

(1)不致造成瓦斯聚积,煤尘飞扬。

(2)不危及人员安全。

(3)不使超限瓦斯进入火源,也不使火源蔓延到瓦斯聚积区。

(4)有助于阻止火区扩大,抑制火势。

5)慎重选择灭火方法,在火灾初期,火势范围不太大时,应积极组织人力物力控制火势,直接灭火。

6)在直接灭火无效时,应采取隔绝灭火方法封闭火区。

7)对密闭墙的位置和建造顺序,应按具体情况作出决定,封闭火区时必须有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用河砂或黄泥浆向火区可能蔓延的区域充填严密隔绝火区。

8)在整个抢救和处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人严密监测瓦斯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变化,制止煤尘飞扬,防止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和风流逆转。佩戴好自救器,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照应,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做好灭火工作。

四、避灾路线:

1、火、瓦斯、煤尘事故的避灾路线:

1031采面→1031运输巷→1490轨道石门→1490轨道石门行人联络巷→采一区副斜井→地面安全点。

2、水灾事故的避灾路线:

1031采面→1031回风巷→1031泄水巷→1580轨道石门→1580轨道石门施工措施巷→采一区主斜井→地面安全点。

3、其他作业地点人员:当1031采面发生火、瓦斯、煤尘事故时井下其他人员必须立即从作业地点按照进风流路线撤离至地面;当1031采面发生水灾事故时井下其他人员必须立即从作业地点向高水平巷道撤离至地面。

五、组织措施:

1、上隅角的编织袋码放由采煤队负责按通风部现场瓦检员的要求进行码放,编织袋必须码放成弧形,严禁出现死角。上隅角的风帐由采煤队配合通风部现场瓦检员按要求进行吊挂。

2、本措施的现场落实和监督由安检员负责。

3、异常时的停电、站岗、撤人工作由采一区现场班队长负责。

4、本措施由各单位技术部门负责认真对每个施工人员贯彻方可参与施工。

5、安监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本措施进行现场监督管理工作,严禁出现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办法(十二篇)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为有计划的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事故隐患,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特制订本办法。1.2本办法适用于中铝洛铜各单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推荐专题

相关安全技术信息

  • 煤仓管理安全技术措施(7篇范文)
  • 煤仓管理安全技术措施(7篇范文)125人关注

    为了加强煤仓上、下口管理,保证煤仓放煤(矸)顺利和安全生产以及煤仓堵塞时,确保清堵人员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一、防止煤仓堵塞安全技术措施1、为了 ...[更多]

  • 挖掘机使用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 挖掘机使用管理安全技术措施99人关注

    一、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014)《油气长输 ...[更多]

  • 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 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安全技术管理措施99人关注

    1. 为了加强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塔式起重机装配拆卸工作的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特制订以下措施。2. 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机)是指臂架安置在垂直的塔身顶部、 ...[更多]

  • 煤仓管理安全技术措施(七篇)
  • 煤仓管理安全技术措施(七篇)99人关注

    为了加强煤仓上、下口管理,保证煤仓放煤(矸)顺利和安全生产以及煤仓堵塞时,确保清堵人员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一、防止煤仓堵塞安全技术措施1、为了 ...[更多]

  • 停产期间抽采系统管理安全技术措施
  • 停产期间抽采系统管理安全技术措施97人关注

    一、情况说明由于我公司近期进行“储装运”系统的建设工程,于2023年10月12日对1208工作面进行停产工作,为确保我公司抽采系统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此安全技术措施。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