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安全供电管理规定
(一)高压供电
1、高压线路和设备由机电科负责,机电科设有一名技术员专管,供电维护班、电工班,具体负责高压供电系统的检查、调整和试验。
2、地面高压架空线路、井上下高压电缆、高压配电装置都要统一编号,要注明规格、长度、容量等数据。机电科要有以下图纸。
⑴地面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和位置图。
⑵高压供电系统图。
⑶井下高压电缆和高压设备安装位置图。
⑷高压供电设备牌板和台帐。
⑸高压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资料和检修记录。
3、高压供电设备,按规定检修周期和电气设备的检修标准进行检修。检修后,要进行验收并做好检修记录入档。
4、架空线路每年要进行不少于二次的登杆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的定期巡视,每年雨季前进行一次全面检修,遇有大风暴雨和严重结冰等特殊情况要及时检查。
5、井上下高压电缆每月要进行一次定期检查,每年一次防锈、防腐处理,在电缆设施处进行其它施工时,施工单位要制订措施,按程序审批后,由机电科现场核准、落实后,方可进行施工。
6、电器设备使用绝缘油,要进行定期试验。直接启动设备的操作开关半年一次,其它每年一次,因短路掉闸三次者,必须补加一次试验,对试验不合格者,要及时处理和更换。
7、井上下高压线路和设备的安装必须有合理的设计并经有关单位审批后,方可进行。高压电气设备在安装检修后,运行期间要根据煤矿电气设备绝缘试验的规定,进行定期试验和接地电阻的测定,不合格者,要及时处理。
8、防避雷保护要按照“高压保护规程”进行安装,根据《煤矿电气设备试验规定》进行试验和测定。
9、地面变电所,出线上要装设过流和选择性的检漏保护装置,井下中央变电所及采区变电所的高压开关,要装设过流及无压释放的保护装置。上述保护要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装设、整定、校验和调整,每年不少于一次,应在雨季前进行。遇有越级跳闸、保护失灵和仪表不准等要立即进行检修或更换,保护整定值不经过主管技术员批准,不准任意变动。
10、有人值班的地面变电站,井下中央变电所,都要设置事故照明或报警信号,井上下变电所都要设有不少于两只灭火器、0.3m3的灭火黄砂,并备有钎子、铁铣等灭火工具,上述灭火器材都要设置在机房和硐室的入口明显处,并妥善保管。
(二)井下低压供电管理制度
1、机电科要设有专职井下低压供电技术员,配备防爆设备维护人员,具体负责低压电器设备的检修工作。
2、各采区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要有设计,设计中要包括供电系统图、变压器容量、开关型号、电缆截面、电缆长度、过流保护整定值;二相短路电流值等技术数据;然后方可安装。在投入运行前要检查过流、漏电、接地三大保护装置是否与设计和《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相符,否则不准投入生产。
3、井下装设零星电器设备,安装单位必须以书面形式书写用电申请,经专管电气技术员批准,在指定的地点和部位搭火,以防变电压和电缆干线过载。不经申请私自搭火,供电维护班有权拆除,由此影响生产和出现事故由私自搭火人负责。当设备和线路需要拆除时,向变电所值班员提出停电通知,并汇报调度室。在拆除开关一端下口电缆出线时,拆除电缆的开关接线口用合格的钢板堵死,防止开关失爆。
4、井下变电硐室的漏电继电器必须使用,每天进行一次动作试验,每月进行一次远方试验。127v系统要安装综合保护,每天要进行一次动作试验,由各区维护班长负责试验,其它变电所由供电维护班负责试验。上述试验,都要详细记录漏电继电器检查记录薄内,发现继电器或开关跳闸不灵敏时,要及时检修或更换。
5、井下变电所内的电气设备,机电科资料室都要有相应的低压供电系统图,在图上要注明设备型号、规格、电缆线截面、电缆长度、过流整定值、二相短路电流值等技术数据,并妥善保管。
6、井下低压防爆开关的过流保护,要根据设计和低压供电系统图中标定的整定值进行过流整定和装设保险,不经专管井下电气技术员批准,不得任意改动。过流继电器由井下供电包机人负责,每周检查核对一次。
7、接地保护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8、矿用低压橡套电缆要由机电科负责统一管理、统一领取、统一建卡编号、统一分配、统一维修。使用中的电缆要吊挂整齐、四线分开,禁止铁丝吊挂,要消灭“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电缆在安装和回收过程中,不准任意割断,特殊情况需机电科批准。
9、每旬进行一次井下低压供电检查,重点检查设备完好情况,电缆吊挂情况,小型电气状况,要求防爆设备装备率达到百分之百,防爆设备失爆率为零,电气设备完好率不低于90%,低压电缆合格率不低于90%,小型电器合格率不低于85%。
第2篇 人文精神与供电企业安全管理
供电企业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两类: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供电企业装备有技术先进的自动化设备,物的不安全状态通过自动装置、安全检测等可以很容易及时发现,通过整改、更新、改造,达到消除事故的目的。然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则是变动的,可随时间、环境、社会状态、思想境界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且受多方面因素(如技术水平、安全技术知识 、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变化幅度大,不易掌握规律,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供电企业发生的大量的事故多数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所致,可见供电企业的职工是企业安全生产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供电职工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心理情绪的变化,都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如何调动和发挥每一位职工在安全管理中的积极性和作用,才是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走向良性循环的必经之路,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引入人文精神,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保障。
一、人文精神及其内涵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其要旨在于尊重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作用,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从不同的角度看,人文精神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第一,从社会的角度看,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尊重,人的价值高于一切,要保证人的肉体和精神的自由,维护人的尊严。第二,从个人角度来看,主张人要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懂得关爱,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生活品位。第三、站在综合的角度看, 人文精神以追求人格完善的态度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二、供电企业安全工作的特点
1、电力产品具有高度危险性、无形性,作业现场直观性、可视性差,隐患较多,诸多因素具有不可预见性,一旦发生事故,往往造成不可挽回的人员伤亡代价。
2、供电作业环境点多面广,从电力线路的施工维护到变电站所的倒闸操作,从电网调度命令到抄表接火,工作地点、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均不相同,空间范围的广泛给安全控制带来很大的难度。
3、供电安全生产不仅涉及企业内部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地点,而且涉及到电力的生产和电力消费,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波及到企业自身的安全。
4、供电企业的工作岗位众多,既有工程施工人员,又有大量的农村电工,企业员工组成复杂,职工个人素质差别较大,有众多位于一线的职工处于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
三、目前供电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视表面形式的说教,缺乏真正的人文关怀。目前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模式往往是以发文件、提口号、定调子、搞突击的形式进行,安全管理者所做的事就是从上到下发文件、制定奖惩办法、开会安排传达、逐级抓落实、大搞安全宣传教育、教育职工遵章守纪等一些生硬死板的教化工作。安全活动多采用诸如岗前安全培训、班组安全活动日志、每周答安全题、签定安全责任书等俗定成套的形式,不厌其烦,其结果却不尽人意。
2、重制度和惩戒,轻亲情和感情,缺乏人文精神。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一线职工,他们担负着繁重的生产、维护任务而相对收入也较少,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强硬地采取以罚代纠的办法,而不从思想上解决职工习惯性违章现象。在安全教育中,总是对职工讲如果违反哪一条、哪一款,一经发现,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而不去考虑职工的感受,很少从人文的角度,从职工的实际需要出发去对他们进行关怀。对职工所关心的问题,诸如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自我发展空间的创造,以及子女的就业和就学问题等,近乎麻木不仁,很少解决。企业安全制度都是上级部门和领导制定出来的,很多时候并不能代表广大一线职工的利益,只是一味地以所谓的制度压人,把职工置于各种规章制度的对立面,久而久之,不但没有提高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反而使工人对规章制度有了逆反心理,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制度再严、办法再好,工人没有积极性也是没有意义的,一个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的职工队伍乃是安全生产的大忌。
3、职工归属感不强,领导脱离职工,企业缺乏公平竞争环境。说到安全生产管理,很多职工便会想到那是领导的事情,与我无关。很多时候,领导忙得团团转,整天喊着抓安全、促生产,大会小会离不了安全这个话题,而职工仍然我行我素,好像一位旁观者。表面上这是职工缺乏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但深层次的原因乃是职工对企业的工资福利分配、个人职务的升迁、调动等的公平性产生了怀疑,职工个人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了极大的不公和限制。职工所做的只能是破罐破摔,产生悲观失望情绪,敬业乐群精神根本无从谈起,安全工作不可能得到保障。
四、以人文精神保障供电企业的安全生产
在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提倡人文精神就是通过推进安全生产的人性化管理,把制度建设为主的管理方法与提高个人积极作用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在工作中突出职工自身价值,创造公平的企业环境,尊重职工的需求意识,引导职工树立安全新理念,养成安全生产良好习惯,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发挥职工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使企业的安全生产记录永远保持。
1、要尊重职工个人的人格权、自由权,以人性化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企业安全管理必须引入刚柔相济、严爱相融的人文管理理念,用爱来激发人,用情来感动人,对职工的过错行为和违章违纪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使职工做到心服口服,切忌使用粗暴手段训斥职工,一味的采取惩戒,只能适得其反。要让职工个人感到自己的人格尊严得到尊重,才能激发职工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形成企业与职工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创业环境。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放弃过去死板生硬的安全教育方式,大力推进人性化教育模式。在教育中把个人的平安健康与家庭生活联系起来,使其理解“你的安全就是家庭的幸福’、“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道理,引起职工心灵的共鸣,深刻领会个人的安全与家庭的幸福、生活的甜美息息相关,使职工发自内心地重视安全,在工作中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为安全”的转变。
2、创造良好的企业人文精神环境,消除不安定因素。供电企业必须就职工关心的问题如工作调动、奖金分配、学习培训、子女就业、干部选拔等,实施公开化、透明化的政策,做到一碗水端平,制度而前人人平等,真正维护每一职工的合法权益,不管他的职位高低和与领导关系的远近亲疏。只有这样,才能消除职工与干部之间的对立情绪,消除一切不稳定因素,杜绝职工因感到企业环境不公形成的情绪波动和过激心理,将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
3、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妇等组织作用,利用每一个时机推行安全教育和人文关怀。把安全管理活动从企业内部和生产现场推广到职工的日常生活中去,发挥特定组织的优势,力争使职工在工作之余获得良好的休息、过上和睦美满的家庭生活,从而减轻疲劳,在工作中能够更加精神集中,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解决好职工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最大限度获得职工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企业领导以身作则,加强员工个人素质的培养教育。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人文精神氛围,领导者本身就应是这种人文精神价值观的化身。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念,要注意与下属成员的感情沟通,重视感情的凝聚力,以平等的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下属成员,就会取得他们信任。感情上的默契会使领导者准确地预见周围各界对自己的行动的反应,形成一种安全感,对下属来说,则会产生“士为知已者用”的效用。同时企业要加强对职工个人素质的培养教育,建立学习型的企业组织,通过职工的个人自学、大学培训、参观考察等,提高其业务技术水平和道德文化修养,在实际工作中以科学的、理性的态度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事故的发生。
5、积极培育以人文精神为指导的企业文化。在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管理中,应着力培育职工热爱企业,忠于企业,关心集体,奋发向上的良好品质,唤起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改变单纯的物质利益追求,从而可形成热情共鸣、任务共保、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企业安全文化应以人文精神为安全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走人性化与法制化相结合的管理之路。培育建立以人文精神为指导的企业文化理念,使人文精神成为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实现供电企业的长期安全生产运行。
第3篇 现场临时供电安全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规范现场临时供电安全管理,降低职业危害,特制订本办法。
2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项目施工现场供电安全管理。
3引用文件(无)
4术语与定义(无)
5职责
5.1项目部是现场临时供电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现场临时供电的施工组织设计及供用电设施的使用维护的管理。
5.2公司项目管理部负责项目部现场临时供电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审批。
5.3公司安全监察部监督检查项目部对施工现场临时供用电的安全管理。
5.4各专业公司在项目部的领导下进行日常工作,是具体实施部门。
6具体内容
6.1现场临时供电施工组织设计。
6.1.1施工前,根据项目施工图和甲方提供的电源情况,及施工现场用电设备配备的状况,项目部组织人员进行组织设计,绘制施工现场临时供电平面图。
6.1.2项目部组织相关单位编制安全用电技术措施,措施中明确规定各级电源盘的漏电保护器的规格。
6.1.3公司项目管理部负责对项目部的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备案。
6.1.4相关施工技术措施的管理应符合《施工技术措施编制及执行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6.2现场临时供电设施的施工。
6.2.1项目部按国家相关规定对临时供用电的设备材料的采购进行控制,确保原材料符合供用电安全要求。
6.2.2项目部按分工组织相关的专业公司进行现场临时供电工程的施工,并进行全过程监控。
6.2.3施工单位在地埋电缆敷设完毕后,在地表按规定做出明显标记,项目完工后,报请项目部组织检查验收,填写现场临时供电设施检查验收记录。
6.2.4施工单位应绘制现场临时供电竣工图。针对隐蔽工程应详细说明,特别是埋地电缆的位置、深度应明确记录。
6.2.5项目部组织施工单位与使用单位办理临时供用电设施工序交接手续,填写“工序交接单”。并且由施工单位向使用单位的电工班组进行安全用电技术交底。
6.3现场临时供电设施的运行与维护。
6.3.1项目部应组织相关单位制订现场临时供用电设施运行、维护及操作规程。
6.3.2现场临时供用电设施的运行维护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6.3.3各用电单位组织本单位电工班组向施工现场用电人员进行安全用电自我防护技术交底和相关的手持电动工具安全使用技术交底。
6.3.4各用电单位负责本单位的供用电设施的运行、维护、操作及记录的安全管理。
6.3.5各相关单位对于现场临时供电设施的更改,应有详细记录。并报项目部备案,由项目部及时在现场临时供电竣工图上标注。
6.3.6项目部应定期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临时供用电安全检查,对于不符合项及时以“安全隐患通知单”的形式监督相关单位进行整改。
6.4公司安全监察部依据“现场临时供用电安全检查表”对项目部现场临时供电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7相关文件
qb 553-18-00——《施工技术措施编制及执行管理办法》
8相关记录
“现场临时供用电安全检查表”
“工序交接单”
“安全隐患通知单”
第4篇 安全供电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队供电安全管理,确保供电系统安全正常运行,降低电力消耗,达到供电平衡,保证供电设备和设施安全、经济、合理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一、井下供电做到“三无、两齐、三坚持、十不准”,严禁失爆。出现一处,考核责任人100~500元,考核主管队长100~300元。
二、井下供电设备三大保护齐全,并定期试验,做好记录。保护不全,考核包机人100~300元,考核主管队长100~200元。
三、短接或甩掉井下供电设备上检漏设施,考核责任人100~500元。
四、变电所供电设备接地极必须使用合格接地极且装设完好,并且每班变电工巡检一次并做好记录。装设不合格,考核该设备包机人100元/处,不巡查或不做记录考核当班变电工50元。
五、变电所供电设备必须保持完好可靠,每班由变电工巡查一次,并如实做好记录。不巡查、不做记录或记录填写虚假,对责任人考核100元/次。
六、变电工停送电,必须有调度命令,并且必须填写操作票,穿戴防护用品。无命令停送电,对变电工考核100~500元,不填写操作票或不穿戴防护用品,考核100元/次。
七、严禁擅自更改或调整变电所高开柜的整定值和各种保护元件。若是发现,对主管队长和责任人各考核200元/次。
八、本队需用电气设备和设施,提前由主管队长提出,由设备管理员提出书面计划,经技术队长和队长同意后,方可报送机运部。无计划,对主管队长或设备管理员考核100元/次。
九、本队回收的电气设备和设施,必须及时与设备管理员联系,先由回收人或回收班组交到回收单位,由技术员办理回收手续。若是未能回收,产生的费用和考核均由回收人或班组承担,手续未能及时办理,对设备员考核50元/次。
十、需要停电检修设备,停电申请提前一天由主管队长或技术员批好,未能及时办理考核主管队长或技术员50元/次。
十一、主绞、副绞、北主扇、南主扇、压风机房、配电室等处为双回路供电,严禁擅自接负荷。正常情况下,保持分列运行方式,一路运行时,另一路完好带电备用。备用回路不完好,考核主管队长200元/次。
十二、每个月必须对输电线路和电气设备进行维护一次,每个月对避雷器、变压器油质、绝缘保护用具、高压开关保护机构进行预防性试验和防雷测试。不按规定进行,考核责任人100元/次。
十三、地面高、低压架空线路,每月巡回检查不少于两次,并且做好记录。不按规定进行巡查或不做记录的,考核责任人100元/次。
十四、办公室、各机房及各工房,未取得机运部同意,擅自使用电炉子取暖,按照500元/kw对使用者予以考核。
十五、中央水泵房、西下水泵房必须严格执行〈机电队中央大泵开泵规定〉和〈机电队西下大泵开泵规定〉,否则造成的考核由当班水泵工全部承担。
十六、停送电,必须严格执行机运部下发的规定。
十七、不得擅自动用主井箕斗提升人员,否则对乘坐人员和绞车工各考核100元/次,并由绞车工承担所产生的电费。
第5篇 推行供电所安全管理规范化
理顺和健全供电所安全管理体制
明确安全生产职责。在安全生产方面,供电所负责供电区域内农村10千伏及以下线路运行巡视、维护和检修,工程项目停送电和验收,以及计量装置的安装、维护和管理。县供电企业相关部门不应再安排工程项目给供电所,供电所员工和农电工不参加或受聘于施工队伍进行工程施工。通过理顺供电所安全管理体制,明确安全生产职责,真正做到职责分明,责任明确。
建立动态考核机制。目前,供电所大都实现定岗、定员、定责、定级,应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同时公司分解安全生产业绩考核指标,对人身伤亡、火灾、设备完好率和消缺率、巡视到位率等各项安全生产指标进行动态的考核,每月根据岗位系数和薪点值,严格考核,动态管理,奖惩分明,使供电所员工意识到安全生产可以直接影响个人经济效益,形成安全生产责任与个人经济报酬挂钩。
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员工安全素质高低决定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抓好员工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实行岗位持证上岗制度,是实现供电所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针对供电所安全职责、规程制度、现场管理、工作岗位标准、安全工器具使用等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和考核,合格者上岗,综合成绩末位者淘汰,每年按照考评情况聘用,直接与员工个人绩效工资挂钩。
推行安全管理规范化和程序化
实施设备主人问责制。设备主人问责制,即是全程管理,定人定责,监督考核,问责缺位。在供电所实施设备主人问责制,对供电所所辖的线路设备进行分段定人管理,明确本设备管理主人,同时每个供电所管理人员都要承担相应的本设备管理职责,定期进行巡视、设备评级和检修、台账管理、缺陷和障碍管理等。公司生技、安监、营销等部门对供电所所有设备主人到位情况实施监督,对未认真履行职责和管理不到位的要追究其责任,按照公司有关规章制度进行考核。
实行工区值班员制度。在供电所实行工区值班员制度,行使县调(配调)的延伸职能。主要为统一调度和指挥,规范配电设备的倒闸操作、检修计划的编制、事故处理、设备异动、技术资料、台账的收集整理、工作票的许可、对95598反馈设备运行状况信息、向上级调度办理停电申请等工作,一切涉及供电所所辖的电网设备安全运行的检修、抢修、大修、技改、基建和业扩等工作,均需得到值班人员的许可。实行工区值班员制度,逐步做到生产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
依法加强用电安全管理。针对多年县供电企业与用户产权不清晰、安全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各供电所应及时清理历年来的供用电协议,对各类电力用户按规定签订有效供用电合同、双电源协议和代维护协议,明确双方设备产权及安全责任,划清产权分界点。另外、个别地区应加强上网小水电管理,明确产权分界点,统一调度管理,防止威胁电网和供电所员工人身安全。供电所应加强客户端用电管理,及时通知设备检修、技改和安全隐患整改,逐户宣传安全用电.
第6篇 供电队班组安全自主管理
班队自主管理的六大重点中,无一不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尤其是安全技能培训,操作行为的规范,质量标准化的管理以及规程措施的贯彻应为自主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集团公司企业转型的新形势下,把班组管理做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安全管理的前沿阵地,必将使班组这个企业的细胞充满活力。
供电队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大班队,肩负着全矿所有变电所高低压供电设备的日常维护,生产面高压供电线路的安装和变电所故障处理这一重任。
一、班队安全管理的目标和工作要求
班队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逐步实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坚决杜决电气设备失爆失保现象,向可能造成灾害事故为零的目标努力。首先从安装每一台电气设备入手,坚决做到安装一个变电所,合格一个变电所。其次从全矿强制性停电检修抓起,严格执行各项检修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操作,明确班队长跟班责任制度和检修工责任制度现场实行留名记录,保证做到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二、制定班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很抓特殊工种岗位责任制,首先严格执行岗位人员现场交接班制度和“一班三检”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其次很抓操作规程的执行,对所有职工实行标准化作业,禁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对检修时操作行为不规范的职工给予严肃处理,对不具有操作电气设备资格的人员,坚决不给予检修任务。第三为所有变电所配备齐全防护用具,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充分利用浮动工资激励职工。
三、完善班队安全技术规范
全面开展“两准则”学习热潮,人人配带标准化作业卡,坚决做到“一工程一措施”,利用班前,现场,班后时间,重点强调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完全实现作业程序标准化,规范化。
四、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
重点培训特殊工种的操作准则,教育职工认识自己在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把好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提高职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以安全教育为主导,切实做到思想认识上的规范。
第7篇 透视供电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效应
安全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涉及各部门、各专业、各级人员的综合工作。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企业文化以及经济效益等,在现代工业社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各产业的高度重视。
如何有效地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科学办法。
现代安全理论认为,一起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失误)、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所致。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需要在总结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等来提高人的意识和能力;物的不安全状态需要采纳实用安全技术来改善。对于复杂的工业系统来说,如电力工业,直接影响安全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的组织管理因素,已经成为复杂工业系统是否发生事故的最深层原因。为此,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被提到了日程。
科学、系统的安全管理是以系统安全的思想为基础,从组织整体出发,把安全管理放在预防事故发生的整体效应上,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系统达到安全状态。近年来,《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它被认为是安全工作最为有效的管理办法。现在,我国也大力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2001年国家制订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28001-2001)》,为改善我国的职业安全状况,提高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标准。
1、供电企业安全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不仅包含着人身安全健康问题,同时还涉及电网和设备安全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供电企业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安全生产标准、制度、管理办法等,保证了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需要。但是,安全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与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还不能完全适应电力企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理念上不能与国际接轨。我们现行的安全工作方法,只注重于事故原因分析和事故规律的研究,虽然保证了各项防范措施的目的性与针对性,但在超前控制和风险分析、评估与控制方面缺乏实效,被动式的安全管理思想与模式已经不能充分适应现代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
管理方式上缺少科学性。管理技术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以支持企业的全面运行,表面上看安全生产管理各项标准、制度趋于完善,但是由于缺少系统安全思想的有力指导和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方式,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没有形成合力,在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文化建设等方面与企业发展、安全工作需要相比差距较大。
管理手段上方法单一。现在的安全工作主要依靠人治的管理和员工的自觉行为,人的因素在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以绩效考核代替过程管理,以奖惩机制代替激励机制,抓班组安全建设多,抓管理层的责任落实少,管理失去重心,出现“两张皮”现象,缺少创新的动力。
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体系的开发。近年来,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始终把强化基础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和目标,在实现事故超前控制,切实保证广大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人身和设备事故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有效控制。我们在总结和分析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现状和事故规律后认为,供电企业虽然在多年的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安全生产标准、制度、管理办法,但是在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各级人员主观能动性方面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尤其是与当前电力体制改革要求和安全生产形势需要相比,过去的一些管理方法就显得不够适应。我们要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新型安全管理机制,彻底打破固有的结果型管理、经验型管理模式,吸取和应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全面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为此,我们在考察、咨询和论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于2003年10月拟定了建立一套以整合目前供电企业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标准为基本框架,以国际和国内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为指导的现代的、先进的、完善的、系统的、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方案。
体系的建立。2003年末完成了体系模型的初步设计和方案审核,2004年1月对省公司系统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知识培训,至此体系开发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全部结束。从2004年2月开始,体系开发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经过全体开发人员的共同努力,3月末完成了全部开发任务,并通过省公司和咨询公司的审核。4月初《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在白城供电公司投入试运行。
体系的内容。《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思想为指导,采用国际通行的“戴明模型”管理模式,按照供电企业自身的管理流程、危险源控制方法等传统模式中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和经验的系统化整合,建立对企业管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体系的建立不是对现行的供电企业管理制度、标准、办法的否定,而是以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为指导,整合现行的供电企业管理制度、标准、办法,使之形成具备现代管理理念、代表先进管理模式、动态循环并可自我持续改进的先进管理体系,并兼容供电企业现行的安全性评价、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春秋检等全部工作。
对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和经验的系统化整合是整个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内容涵盖了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各个方面。为防止和避免把体系建设成为一个安全工作标准、制度汇编,从而失去对安全生产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在体系开发前我们就明确了体系建立后不进行认证的工作思路。
体系的特点。一是依据国际、国家、行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标准和法律、法规、规程、制度等,通过对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和经验的系统化整合,建立健全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规范。二是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和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的要求建立和运行体系。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健康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的发布正值我们体系开发工作的前期,规范的发布为我们体系开发的整体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和标准,使体系在原来基础上更加完善和细化。三是程序文件的建立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即人身安全、电网安全、设备安全。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中只注重于人身安全管理及控制的基础上,根据供电企业特点增加和补充了电网和设备安全管理及控制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了生产、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和标准,保证了体系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3、体系运行情况及效果。
2004年4月吉林电力有限公司《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首先在白城供电公司试运行。供电企业和基层单位严格按照体系要求在目标管理、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运行控制程序文件的执行、作业指导书编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体系运作方面积累了经验。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实践,先进的安全管理思想和系统化的新型管理机制在各级人员和安全管理工作中基本建立,并随着体系的深入、持续运行逐步体现出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实效性。
具体体现在:过去安全管理工作中重结果管理、轻预防控制的传统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为核心的风险管理使各类事故的超前控制得以真正执行和落实,最大限度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实现了对危险点、危险源的可控在控,并且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风险降至最低。
pdca循环程式实现了安全生产全过程的闭环式管理,为安全生产工作从单一的经验型管理向全面的、系统的制度化管理转变提供了保证和空间。事实证明,经验型管理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虽然能够发挥一定作用,收到一定效果,但是按照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要求,已经不能适应安全工作实际需要和现代化企业安全管理的要求。体系实施后,通过安全生产的计划、实施、查找与改进等全过程的系统控制,达到了安全管理标准和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改进的要求。
安全工作的基础地位得到有效加强,充分体现了安全为经济效益服务的管理理念。安全管理与生产技术管理在体系中有机结合,从组织整体出发,安全生产的过程管理得到切实理顺和加强,实现了安全与生产的协调统一和相互支持,安全工作的基础地位更加突出。安全是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降低风险,《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在控制人身、电网、设备事故,降低各类风险方面形成了制度化、系统化、人性化的管理机制,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安全生产为经济效益服务的宗旨。各级人员安全职责和生产分工的进一步明确为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建立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系统的安全管理机制,初步形成了“以人为本”、人人参与的安全生产局面。特别是促进各级人员安全职责的落实和强化小型、分散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方面效果尤为显著,过去一些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的生产班组通过体系的有效运作,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实施后,其科学性、先进性得到了充分体现。但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涉及各部门、各方面、各级人员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目前供电企业尚未建立“三标一体”式管理机制的客观形势下,《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实施由于缺少其它体系的有力支持,系统化管理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局限,这一点还需要我们在体系运行实践中做更多的努力和探索。现代化的企业需要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还仅仅是我们对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方式的初步尝试和探索。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全面推进安全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三个转变”,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供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稳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8篇 体制改革后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实践证明,常规的安全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企业复杂的安全状况,必须研究、探讨新的安全管理方式,以确保农网的安全供用电。
1 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变化
1.1 供电单位性质变化
改制后电力部门政企分开,原供电局改为供电企业,进行公司化改组、商业化运营、法制化管理,电力部门不再行使政府管电的行政职能。
1.2 安全管理范围变化
县局供电部门常规安全管理范围一般指10 kv及以上电力设施,农村配变的低压出线为用户产权分接点。在农村电网实行“二改一同价”之后,供电部门的电费计量点设在每个农户的进户线端,即县级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范围从10 kv延伸到农村220 v。
1.3 安全管理内容变化
传统的安全管理内容主要是线路、变电两部分工作。通过“二网”改造和新技术的应用,设备安全运行水平大大提高,线路和变电的安全管理工作也相应减少。但改制后,农村安全用电管理以及电力设施违章建筑增多,已成为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工作。
1.4 技术要求变化
传统的线路,变电技术都比较简单。近年来,电力部门普遍应用计算机新技术,变电、调度、配网逐步实现自动化,电网技术越来越复杂,因而对电力事故的处理从技术上提出新要求。
1.5 工作要求变化
电力部门长期处在计划经济环境,供电紧缺、停电频繁。改制后电力管理走向市场,用户的供电服务要求提高了,即使正常的设备检修也要承诺保证停电时间,因而安全与生产关系的处理难度增大。
2 目前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1 农村人身触电事故的组织调查问题
现行的《农村安全用电规程》第7款7.4条规定:“县电力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尽快派人赶赴现场,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在事故原因未查清,又未采取有效措施前,不得破坏现场,不能盲目送电。”7.5条规定:“发生农村触电死亡事故,县电力部门应派负责人会同县劳动、公安、检察等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进行现场调查。”以上条款对发生农村人身触电事故后如何组织调查,规定得非常明确。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些具体问题:第一是县电力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不宜直接派人到现场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因为受害者家属认为既是电造成的伤害,不管责任归谁,反正与电有关,因而常会当场提出巨额索赔,调查者若不立即答复,就休想离开。县电力部门因调查农村人身触电事故而遭无理围攻的例子屡见不鲜;第二是改制后的县电力部门成了企业而不具备政府职能,因此,无法直接通知公安、劳动部门参加调查。
根据上述情况,改制后的农村人身触电事故的调查组织工作,需由上级部门给予重新明确。按政企分开的原则,安全管理体制应由县经贸委牵头,组织劳动、公安、检察和电力部门共同参加事故现场调查处理,并坚持事故处理公正原则。
2.2 对触电受害者的赔偿数额问题
交通伤亡事故与触电伤亡事故的性质相比,交通伤亡事故多数是在受害者没有自身过错的情况下,由肇事者造成的伤亡责任,而触电伤亡事故多数是受害者主动接触带电体造成的伤亡,供电者是间接责任者。就性质而言,同样的伤残程度,后者赔偿数额小于前者较为合理,但事实上却截然相反。究其原因,处理交通事故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进行经济赔偿,有法可依,而后者却没有具体的法律条款作依据,故使电力事故处理存在很多困难。
2.3 农村电力设施通道保护问题
目前农村10 kv供电线路通道违章建筑十分突出,有的农户在高压线下盖房子,且愈盖愈高。尽管房子紧靠10 kv裸铝线,存在随时可能发生触电伤亡的严重隐患,尽管供电部门及时给违章者发放了违章整改通知书并抄送当地政府,但还是长期得不到解决。其原因是,改制后的供电部门成为企业,失去了一些政府管电的职能,但相应的工作却得不到当地政府的配合,有些地方政府甚至支持违章建筑者逼电力线路改道。
鉴于上述农村电网的实际情况,国务院对《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进行了修改,实行电力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电力企业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也就是说,改制后由经贸委代表政府行使管电的职能,由其牵头,会同公安、电力企业对电力设施周边的违章建筑进行及时处理。
2.4 电力设施的被窃及破坏问题
近年来,农村电力设施发生被窃、破坏的情况比较严重。据统计,这些情况基本上发生在农灌设备、工程施工设备以及其它临时性用电设备。原因是这些设备具有季节性用电,临时性用电的特点,不用时设备闲置无人看管,容易被盗,被破坏。为了减少国家财产损失,对农灌、生活加工等一些季节性用电,临时性用电的电力设施,其产权不要划归供电企业,更符合实际。
2.5 农村安全用电问题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每年农村触电死亡人数高达10 000人左右,其原因十有八九是漏电保护器未装、漏装或失效。实践证明:完善农村低压电网三级漏电保护是防止人身触电伤亡的有效技术手段。因此,改制后的农电安全工作要将提高漏电保护器三率(安装率、投运率、正确动作率)作为重点。下面笔者对农电安全用电管理工作提出几点措施:
(1) 农村电力资产由供电部门统一管理后,供电部门应该重新明确产权界限和安全责任范围:以用户电能表为界,电表进线端以上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由供电部门负责;电表以下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由用户负责;因违章用电和窃电行为而发生在任何地方的安全责任事故均由行为人负责。
(2) 用户要按计量点的产权划分,认真落实表计以下的安全责任,认真执行《农村安全用电规程》。用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认真做好表计以下的安全用电工作。
(3) 县电力部门应建立漏电保护器检修点,确保漏电保护器的正常运行。为了避免因漏电保护器故障造成触电伤亡事故,引起法律纠纷,要求厂家对其生产的产品实行质量、检修、维护三包,漏电保护器检修点的技术工作应由厂家负责。
3 改制后县供电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3.1 进一步加强常规安全管理工作
(1) 调整管理职能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因各县供电企业的机构设置不统一,管理体制不顺,在具体工作中存在安全、消防、保卫三部分扯皮的现象。根据业务特点,消防管理与安全管理的要求、方法相似,同时很多事故的调查处理又离不开保卫工作的配合。因此,安全、消防、保卫合为安保科的管理体制更符合供电企业实际。
(2) 建立以各级行政第一把手为安全责任人的责任制,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层层分解,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引入人才竞争机制,实行竞聘上岗,建立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3) 在常规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对原有的管理制度统一进行整理、修订,对安全生产检查内容、《安规》试卷、工作票、操作票等通用资料按标准化要求进行规范管理,运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积极推行危险点控制、安全性评价等现代安全管理方法,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4) 不断应用新技术、新产品。用真空开关等新产品替代油开关,减少电力设备停电检修事故,提高供电设备可靠性。运用计算机技术,实行变电、调度、配网自动化,自动监测设备故障,实现变电所无人值班智能化管理,减少人身事故的发生。
(5) 大力开展业务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素质,不断适应新技术的要求,提高职工操作技能,提高设备安装、运行、检修工作质量,避免各种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6) 积极倡导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从各方面关心、爱护职工,激励职工的安全工作积极性,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使职工从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自觉做好安全工作。
3.2 农村安全用电管理
(1) 农村低压施工必须认真执行《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参照常规安全管理方法开展工作,每年开展春季、冬季安全大检查,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低压安规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在施工时要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安全工器具管理做到及时检查、按期试验。
(2) 建立、健全农村漏电保护器的三级保护,提高漏电保护器三率,并建立漏电保护器检修中心,技术工作由生产厂家派员负责,及时对保护器故障进行检修,确保农网漏电保护器正常运行。
(3) 加强农村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根据历年的触电事故案例分析,很多事故的发生同死者不懂安全用电知识有关,电力部门要加强农村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对常规的安全知识、典型的事故案例以及用电法律、法规的宣传,可运用电力职工电影放映队在农村循环放映的方法进行。在农忙季节继续开展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同时积极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依靠村委会通过广播、墙报开展安全知识宣传。
3.3 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1) 建立严格的电力线路巡查、考核制度。线路责任人对10 kv线路每季度进行 一次巡查,对线路通道违章建筑要求供电所及时向违章户发送整改通知书,并抄送当地政府;对违章地点挂上违章建筑的安全警示牌,为防止发生触电伤亡事故后供电部门承担无过错责任提供法律依据。因电力部门未及时发送违章整改通知书而发生事故,则应承担过错责任,直接追究设备主人运行管理责任。
(2) 继续发挥村电工的安全管理作用。改制后,村电工主要负责计量表以下用户的安全用电工作。由于农村低压电网归属供电企业,低压设施保护工作面广、困难多,因而可由村电工负责低压电力设施缺陷汇报工作,每月由供电部门给予适当的补贴。统一建立缺陷汇报制度,及时向电力部门汇报设备缺陷,以便电力部门进行及时整改,保证低压电力设施正常运行。
(3) 加强电力设施保护法制宣传。通过政府管电的职能部门采用电视、广播、公告等方法对电力设施保护开展法制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第9篇 矿井供电安全管理规范
一.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
1.工作票制度
2.工作许可制度
3.工作监护制度
4.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5.停电、验电、放电、装设接地线、装设遮拦、挂标识牌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操作井下电气设备应遵守的规定
1、非专职人员或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2、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佩带绝缘手套,并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
3、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必须有良好的绝缘。
三.检修、搬迁井下电气设备、电缆应遵守的规定。
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1%时,再用与电源电压想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控制设备内部安有放电装置的,不受此限。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点,房子擅自开盖操作,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点。
四.井下用好、管好电缆的基本要求
1.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选用。
2.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连接。
3.合格悬挂,不埋压、不淋水。
4.采区应使用分相屏蔽阻燃电缆,严禁使用铝芯电缆。
5.盘圈、盘“8”字形电缆不得送电使用。(采掘机组除外。)
五.机电系统违章行为
1.违反停送电规定,机电设备检修时不停电、不挂牌、不闭锁。
2.使用失爆的电气设备。
3.对计划大范围停电检修或高压电气设备停电检修,无停电措施就施工。
4.电工高压作业人员无人监护。
5.多种电气设备无标牌或标牌与实际不符。
6.对故障未排除的供电线路强行送电。
7.防爆电气设备不经检查并签发合格证就入井使用。
8.机电设备运行检查及交接班记录滞后填写。
9.局部通风机不实行“三专” (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供电,掘进工作面动力设备不实行“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或虽然有但失灵。
10.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11.非检修人员或值班电气人员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12.在井下拆开、敲打、撞击矿灯。
13.井下供电电缆有“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
14.煤电钻未安设综合保护装置。
第10篇 牵引供电工程等级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一、 按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性质分类
1、 既有电气化线路区段基本建设工程施工及施工配合;
2、 局管辖牵引供电大修及更新改造施工;
3、 牵引供电设备维修施工作业;
4、 路内外其它相关专业施工配合及其结合部施工。
二、 接触网工程施工等级分类
1、 第一类施工:
大型施工:指在整区间、整站场内的作业,站场跨入区间或区间跨进站场的作业,一张工作票上涉及三个及以上作业小组的较大规模施工。
(1)整锚段更换接触线;
(2)整锚段更换承力索;
(3)在1000m及其以上的隧道内施工;
(4)在500m及其以上的桥上施工。
2、 第二类施工
重要施工:指在枢纽、咽喉地带、交分道岔区、跨越站场股道、不同供电臂的接口处的施工。
(1)更换整组分相绝缘器;
(2)更换整组软横跨;
(3)更换上下行间或不同供电臂间的分段绝缘器。
3、 第三类施工
重点施工:指改变线路张力的作业,重点设备上的作业,在线路条件复杂地段、接触网设备较特殊区段的施工。
(1)更换桥钢柱;
(2)更换中间柱、锚段关节支柱、道岔柱;
(3)更换部分接触线或承力索;
(4)更换补偿装置;
(5)更换接触线或承力索上的绝缘子。
4、第四类施工
复杂施工:
(1)更换腕臂装配、定位;
(2)更换隧道悬挂、定位;
(3)更换整组电联接;
(4)基坑开挖、回填、培土、基础帽制作。
5、第五类施工
一般施工:
(1)测量接触网参数,支柱划线,填写参数牌;
(2)接触网粗调、细调、限界门维护;
(3)更换部分定位、吊弦及线夹;
(4)工务及路内外其它专业施工配合及其结合部施工。
施 工 安 全 管 理
一、落实安全责任制,突出施工安全的管理
l、贯彻落实铁道部修订颁布的《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规定》,抓好各项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杜绝专业层检查指导不严,专业负责制不落实;杜绝作业层两纪不严;岗位责任制不落实;杜绝重施工过程中的设备安全管理,忽视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和行车安全管理。
2、成立大修(更新改造)工程施工领导小组,针对具体施工,制定具体方案,大修(更新改造)施工领导小组,审查会签大修(更新改造)施工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并在大修(更新改造)施工中逐条督促落实。
3、大修(更新改造)工程第一类施工的工作领导人必须是领工员(车间主任)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担任。施工作业工作票应写明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名单(包括段参加施工的干部),明确参加作业人员的分工、责任和义务,实施安全和质量的卡控措施,同时要让现场每一个人都清楚明了施工作业方案,工作领导人不能随意改变施工作业方案,如遇特殊情况需改变时,必须通知全体施工作业人员。
4、施工作业要必须召开施工前的责任分工会,落实岗位责任制,结束后要开好收工小结会。
5、现场干部在施工人员和机具没有撤离至安全地带时不能离开作业现场。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按照下达的工程计划,工程数量,根据设计文件做好以下工作:
l、成立大修(更新改造)施工领导小组,建立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参加施工人员名单,组织全员培训和技术交底。
2、对使用的民工要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才能聘用上岗。
3、按区间、站场、施工项目制定技术组织措施和安全措施,对复杂和特殊的施工地段,要制定专项的技术组织措施和安全措施。
4、在施工驻点设立大修(更新改造)施工办公室,将施工的组织机构、分工负责表、工程数量表、施工平面图、施工进度表、技术组织措施和安全措施、作业纪律进行公示,使每一个参加施工的人员心中有数。
5、对轨道车、作业车、轨道吊车,张力工具、作业机具、作业工具、绝缘工具、辅助工具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保养。
6、对导线、绝缘器件、受力零部件、金具等材料进行质量检查和数量核查。
7、按规定与有关配合单位签定施工安全协议。
8、完成准备工作后将开工报告报分局机务分处,并同时报以下资料:施工前调查的技术资料、施工方案、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施工平面图,供电示意图。
9、 建立和保存好大修(更新改造)会议记录、培训记录、施工日志、原始记录。
10、开工报告经分局审核批准后方可按分局下达的计划施工。
三、各级人员安全职责
1、段领导:对整个施工的人身、施工安全负责,检查施工安全措施、技术组织措施落实情况。
2、技术干部:督促技术组织措施的落实、检查施工机具的准备、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施工环境是否合符合要求。
3、安监干部:督促施工安全措施的落实。审核施工人员安全等级是否符合规定;检查工作票的内容及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细致、全面,并具有针对性;施工机具是否安全可靠;应急措施是否完善;施工场地安全情况是否符合要求;防火、防爆措施和设备是否完好等。
4、劳安监察:督促施工人身安全措施的落实,负责对施工中人身安全卡控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杜绝违章违纪现象的发生。
5、 行安监察:督促车辆运行方案,安全、应急措施落实,确保行车安全。
6、 领工员:负责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作业,检查施工安全、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协调与相关单位的关系。
7、 车间技术员:负责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工作(工艺标准、技术资料、记录、台帐修改等),现场施工质量把关,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上报上级相关部门解决;
8、 工长:负责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具体作业;负责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的落实,复核工作内容;负责检查、监督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的实施。
9、 工区材料员:负责整个施工过程中材料管理,检查施工中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不能进入施工现场;组织回收废旧材料。
10、 工区安全员:负责整个施工过程中现场的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的落实,对整个施工过程中每一道施工工序的安全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整改;检查现场的各种施工工具是否合格。
11、 作业人员:按照工作票的有关安全措施,认真办理安全手续,施工中注意自我保护。
12、 车辆负责人:接施工要求制定车辆运行方案、督促车辆出车前收车后的检查保养。
四、施工现场人员管理
第一类施工:段领导、主管工程师、行安监察、劳安监察、领工员、车间技术员必须到施工现场;
第二类施工:牵引技术科主任(副主任)、主管工程师、行安监察、劳安监察、领工员、车间技术员必须到施工现场;
第三类施工:领工员、车间技术员、工长必须到施工现场。
第四类、五类施工:工长指定人员现场负责。
五、大修(更新改造)施工十不准的原则
1、没有段指定的施工领导小组成员到岗到位不准开工。
2、没有具备条件的工作领导人不准开工。
3、没有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组织措施、安全措施,技术交底不清的不准开工。
4、没有认真审查工作票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工作票的岗位没有落实或分工不明确不准开工。
5.没有准备好必需、充分的施工机具、工具、材料,准备工作不到位,无施工预案不准开工。
6.没有进行施工人员全员培训不准开工。
7.没有进行民工培训合格,施工作业中没有专人负责监护民工安全不准开工。
8.没有保证行车安全的应急措施不准开工。
9.没有实施每一个作业小组都设有安全监护员的有关规定,监护不到位不准开工。
10.没有签订施工安全协议不准开工。
第11篇 供电公司客户安全用电服务管理规定
1 范围
本规定规定了客户安全用电服务管理机制、内容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我司属各相关部门客户安全用电服务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电力工业部令第6号 《用电检查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营销(2007)49号 《国家电网公司客户安全用电服务若干规定(试行)》
3 职责与要求
3.1 营销部负责客户安全用电服务的归口管理,组织协调安全、生产、调度等部门完成客户用电安全管理过程的业务指导及技术服务工作。
3.2 营销部负责履行用电检查职责,并协调组织专业部门开展客户受电装置试验、消缺、以及继电保护装置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定值计算、整定、传递、校验等技术服务工作。
3.3 积极向客户宣传国家及电力行业有关安全用电方面的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及规章制度。积极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为提高客户受电装置安全运行及健康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4 受电工程设计审核与检验
4.1 客户受电工程设计的审核应依照国家、行业标准和要求进行,以有关设计安装、试验和运行的标准为依据,积极推行典型设计,倡导采用降低能耗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4.2 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应及时将受电工程设计的审核意见以书面形式反馈给客户,并督促客户按照审核意见对受电工程设计文件进行修改。审核内容包括客户自备保安电源及其投入切换装置。受电工程设计的审核时间,低压客户不超过10天,高压客户不超过一个月。
4.3 在客户受电工程施工期间,用电检查人员应根据审核同意的设计文件和有关施工及技术标准等,对隐蔽工程进行中间检查及施工质量抽检,包括电缆沟和遂道,电缆直埋敷设工程,接地装置工程,变压器、断路器等到电气设备特性试验等,及时发现和纠正不符合技术规程要求的施工工艺及质量问题,并以书面形式向客户提出消除安全检查隐患的指导意见,提高受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4.4 营销部应及时组织安全、生产、调度及施工单位等相关部门对客户受电工程进行竣工检验。检验的重点是与电网连接的一次设备安全性能,电气设备特性试验,受电装置进线保护和自动装置的整定值及其与客户内部保护之间的配合情况,保安电源及非电性质的保安措施,双电源及保安电源闭锁装置的可靠性,以及保证安全用电的技术措施,帮助、指导客户提高用电安全技术管理水平。
5 受电装置试验与消缺
5.1 营销部用电检查班负责组织实施客户受电装置安全服务的具体工作。按照国家颁布的《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继电保护检验规程》等技术规程或技术标准,建立客户受电装置安全服务档案。对高压供电的客户,以书面形式向客户告知电气设备和保护装置的试验及检验周期要求,并由客户签收。主动提供安全用电及发现、消除受电装置缺陷等不安全因素的专业技术指导、咨询和帮助。
5.2 对客户委托的受电装置电气试验、保护及通信装置检验等工作,营销部应立即协调生产、调度等专业部门组织安排好相关准备工作,并在3个工作日内将工作安排计划答复客户。
5.3 主动跟踪客户受电装置的安全运行情况,及时督促客户消除受电装置的安全隐患。帮助客户分析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5.3.1 对客户受电装置存在的缺陷、没有按规定的周期进行电气试验及保护检验等安全隐患,应向客户耐心说明其危害性和整改要求,以书面形式留下整改意见,并由客户签收。
5.3.2 指导帮助并监督高压供电客户完成安全隐患整改。客户不实施安全隐患整改并危及电网或公共用电安全的,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电力监管机构予以处理,并根据《供用电合同》约定,按照规定程序予以停电。
6 保护和自动装置整定与检验
6.1 与电网相连接的客户进线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包括备自投电源、同期并列、低周减载等)的服务是客户安全服务的重要工作内容,由营销部统一组织实施。
6.2 生技部负责客户进线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定值计算,调度所审核计算结果,提交工程设计单位,并下达相关施工单位实施,用电检查人员负责现场检查,并向营销部报告现场检查的异常情况,营销部统一组织对异常情况的整改处理。服务管理流程如下:
6.2.1 客户提供定值计算所需的基础资料;
6.2.2 生技部进行定值计算;
6.2.3 调度所进行定值审核,并按有关规定履行定值单执行程序;
6.2.4 施工单位根据定值的计算结果进行现场检验,并将检验报告提交营销部;
6.2.5 营销部用电检查班向客户移交定值检验报告。
6.3 调度所负责审核客户内部继电保护方式与其进线保护方式的相互配合,防止因保护定值配合不当,客户内部保护不正确动作而引发电网越级跳闸事故。
7 电安全检查
7.1 营销部用电检查班负责客户用电安全检查服务工作。在用电安全检查服务时,必须遵守《用电检查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及客户有关现场安全工作规定,不得操作客户的电气装置及电气设备。
7.2 用电安全检查分为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特殊性检查。定期检查可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
7.2.1 定期检查是指根据规定的检查周期和客户安全用电实际情况,制定检查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的检查工作。低压动力客户每两年至少检查一次,10kv客户每一年至少检查一次,35kv客户每半年至少检查一次。
7.2.2 专项检查是指每年的春季、秋季安全检查以及根据工作需要安排的专业性检查,检查重点是客户受电装置的防雷情况、设备电气试验情况、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等情况。对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客户,每年必须开展春、秋季安全专项检查。
7.2.3 特殊性检查是指因重要保电任务或其它需要而开展的用电安全检查。
7.3 用电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7.3.1 自备保安电源的配置和维护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7.3.2 闭锁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7.3.3 受电装置及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状况及缺陷处理情况;
7.3.4 是否按规定的周期进行电气试验,试验项目是否齐全,试验结果是否合格,试验单位是否符合要求;
7.3.5 电能计量装置、负荷管理装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调度通信等安全运行情况;
7.3.6 并网电源、自备电源并网安全状况;
7.3.7 安全用电防护措施及反事故措施。
7.4 在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有危及电网安全的用户,应责令其停电整改,待整改完毕后方可恢复供电。
8 附则
8.1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8.2 本规定由营销部负责解释。
第12篇 浅谈安全管理在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形成安全预控机制。风险管理就是以工程、系统、企业等为管理对象,分别实施危险源辩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从而达到控制风险、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的目的。
一、分公司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电网企业在上世纪末开始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风险评估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并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和较完整的风险控制措施。但是,在电网企业基层单位--县级供电企业,电网安全风险管理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远远落后于企业管理的要求,分公司的安全管理现状亦是如此,主要表现在:一是管理人员老好人思想严重,素质有待提高,安全风险意识不强,对风险管理的流程和规范知识知之甚少,“安全工作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特殊情况不要”、“只要现场不出事,安全工作就做到了位”的被动安全管理思想根深蒂固,。二是基层员工学历普遍较低,自身知识掌握不足,接受能力有限,一定程度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风险。三是没有形成风险管理体系和编制风险控制措施,风险评估工作未开展。
二、分公司面临的安全风险
1、电网结构不够坚强,电网大面积停电风险依然存在。通过这几年的电网建设,分公司主电网电压等级从35kv上升到110kv,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电网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县电网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点,如东部山区的鲤鱼塘、龙形市、大布江和七甲等乡镇,以及西部的油麻、三塘和悦来等乡镇,110kv变电站没有全覆盖,电网结构非常薄弱。太和、柏林、天里坪和在建的湘阴110kv变电站,是110kv单回路连接,没有形成环网或双回路供电,稳定供电可靠性不高。分公司110kv变电站均是单台主变运行,江家、湘永两座煤矿供电变电站亦是单台主变运行,没有满足“n-1”的要求,一旦主变故障,负荷不能转移,将出现大面积、长时间停电局面。县城区大桥路、人民路、干劲路、县正街和永兴大道等几条主要街道,虽说可以通过康绪、城东、城南和沙子江等几个变电站形成多电源点手拉手供电,理论上可以互相转供,运行方式转换灵活,但各条线路所带的最大负荷都已经超过3000kw,实际上操作起来非常困难。调度自动化系统没有启动,保护定值和潮流靠人工粗略估算,配合困难,难以满足多变的潮流和运行方式变化。电力线路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不到位,许多电力线路从树丛中穿越而过,亲密接触,安全隐患难以及时整改到位,安全隐患整改缺乏有效监督,存在供电安全事故责任风险和诱发电网事故的风险。
2、设备事故的安全风险增大。随着电网的技术升级,设备技术管理要求更高,设备安全责任更大。电网新技术、新设备大量投入使用,在岗职工对新设备的产品结构、技术性能、运行特点没有全面掌握,比较难以及时准确地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运用新技术生产的智能化控制设备相对于老式设备来说对环境的要求较高,设备设施运行环境的日趋恶化,加快了设备的老化速度,缩短了维护期限,加大了维修难度。一时无法退出运行的老旧设备,依然带病运行。
3、人身安全风险防范任务非常艰巨。电力线路交叉跨越、临近带电体作业、运行变电站检修试验和集中检修调试投产等环节容易出现安全监管漏洞。基建施工和改造大修工程中劳务分包、以包代管及农民工涉及的人身安全问题突出,安全把关和现场监护不力。同时检修、运行等与设备直接打交道的特种技能人员青黄不接,人员结构性矛盾突出,一线人员技能培训跟不上,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和技能不足。基层站所安全生产基础不牢,专业化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人身伤亡事故风险的控制难度加大。
三、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安全管理缺乏主动性。风险意识不足,责任心不强,精力不集中,严格细致不够,存在“表层、表面、表演”现象,发发文,开开会,传达下精神就算了,存在“应付”现象,导致安全责任和压力层层衰减、传递不到位。
2、现场安全管理不规范完善。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重视不够,降低现场准入标准,现场安全施工策划不具体,危险点分析预控不够,现场隔离措施执行不力,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图方便,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以前就是这么做的也没出事,或以工作忙、时间紧为借口,找理由,明知存在安全隐患,依然我行我素,现场管理混乱,甚至严重违反安全规程。
3、事前预防工作基本上没有开展。没有进行全员安全培训、标准培训、技能培训、安全警示教育和诚信教育,没有推行标准化作业,整体安全作业水平不高,没有实行岗前系统培训,只是在班组层进行各种基础培训,边干边学,以干带学,技术监督不到位,基础薄弱,技术能力差,反事故措施掌握和执行基本上是句空话。
4、重结果轻过程意识浓厚。只管安排工作,不管具体落实情况,只管追责,不全过程监督执行,不能以身作则,官僚主义思想严重,以包代管、以罚带管、工作票执行不严、修试不细致彻底、隐患整改不闭环等问题较为突出。因设计考虑不周、设备质量缺陷、工程遗留问题等引发或扩大的事故时有发生。对系统接入、改扩建工程管理不严,新设备投运验收把关不力。
5、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标准化建设滞后,规范化管理不够。分公司没有统一、成文的管理制度,部门、岗位职责不清,随意性大,有时全凭领导一句话,有利益的事抢着干,得罪人的事绕道走,没有成册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标准意识不强,没有形成有机的安全管理体系。说实话,分公司这几年关于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的红头文确实多,但有些是基于部门、小集团利益上的,且有些相互重叠、矛盾,让人无所是从,如就连保证安全的最基本措施--“两票”执行标准、执行流程都没有最终确定,随意性大。
四、强化安全风险管理策略,提高预控风险能力
安全风险的存在,安全事故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所致,这些因素的存在就是安全风险、就是事故隐患。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分析、辨识和控制这些隐患和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失控导致事故发生。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预控机制,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规避和化解安全事故风险、提升企业安全工作水平的根本途径。安全管理工作要着力在发现异常因数、事故诱因--即安全风险源上下功夫,摒弃“轻视事前管理,注重事后处理”的开环管理模式,把事后管理转变为超前控制。
1、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注重培训实效,打造一支安全风险决策、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安全教育培训是分公司安全管理的基础,是提高人员素质的重要措施。安全生产管理和一线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流程、防范事故能力培训,分公司在这方面仍然是空白,人力资源科和安监办要担负起这一职责。教育培训应“不拘一格育人才”,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不要从学校请老师讲些纯理论性的知识,要从同行业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有针对性的授课,培训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决策层安全培训。侧重于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法律法规及组织措施等方面的知识,着力打造一支法制观念强、指挥机构完善、指挥信息通畅的安全指挥体系;二是管理人员培训。管理人员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体,在管理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在教育培训方面应着重在工程基础理论、施工及验收标准、安全生产规程规定、安全性评价、风险评估规范等方面,突击安全管理业务水平,提升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三是施工人员培训。重点在安全与作业规程、施工技术标准、危险防范措施等方面,侧重于“三防十要”和“四不伤害”的技术保证措施,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要求等方面。培训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采用案例、影像、现场等形式,适时开展事故应急演练,提升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
2、细化风险辨识,量化评估数据,简化控制措施。风险辨识、评估、控制是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过程综合、合理运用各种科学方法来实现目标的过程,是大闭环管理中的小闭环。
在风险辨识方面,分公司安监办要牵头组织编制适合本企业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标准化作业手册》、《安全风险管理手册》、《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和《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等相关管理制度,对管理流程、人员素质、设备条件、作业环境和工器具等开展系统的识别。
在风险评估方面,评估对象为组织管理、设备和工器具、人员、作业环境等,评估主体为安监办。评估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确定事件导致风险发生的范围;第二阶段为确定事件导致风险发生的概率及严重程度;第三阶段为确定风险程度,确定风险程度由两个要素决定,即不希望发生事件的发生概率和结果的严重程度。专业人员对采集到的实际数据与制度中风险数据做定量或定性分析,评价风险等级,遵循客观性、导向性、可测性的原则对评估对象赋予不同的权重,估测风险程度,编排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分为五级:风险很低、风险较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很高。
在风险控制方面,一是创新工作机制,整合内部资源,规范工作流程,采用简便方法控制作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从而有效降低作业安全风险;二是依照《标准化作业手册》深入开展标准化作业。现场监护人要对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中所列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措施进行仔细分析,保证充分安全措施后方能进行工作。三是加大现场安全监督与反违章力度。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尤其是专职安全员要深入一线,深入安全风险程度高的工作点进行重点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作业流程和行为,对违章尤其是习惯性违章要加大处理力度,并将记录在案,作为风险评估的数据来源之一。
在风险应急反应方面,分公司生技科要根据风险级别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预案级别应分为abc三个等级(级别过多操作难度加大,工作冗繁,降低效率),将风险评估中的风险很低与较低归类为c级,将风险中等与较高归类为b级,将风险评估中的风险很高归类为a级。级别分类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级别来启动不同层面的应急预案,合理配置资源,增强可操作性。
3、强化安全保险意识,依法转移与降低企业风险。安全风险随时存在,即使再完善的制度与管理都不能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正确看待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导致安全事故的不确定性。为了将安全风险降到最低,除了加强管理,还要加大保险力度,合理转移与降低企业风险。近年在分公司承包工程的施工队伍大部分没有办理施工资质证,实行的都是挂靠资质。他们打着大施工企业的招牌,根本不具备管理、施工能力,连起码的机具及技术人员有时都是临时拼凑的,这些是目前工程安全管理中最大的风险源。因此,为了合理规避风险应着重抓好以下几点:
(1)严格审查资质证,将工程发包给有施工资质证的单位。如遇委托,务必核对委托书的真伪,并对施工单位实施安全风险金管理制度。
(2)强制执行工程队向保险公司投相应的保险这一规定,尤其是施工人员意外伤害险,做到不测时减轻企业风险。
(3)依法签订承包合同。合同是规避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务必将合同管理作为工程管理中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使用公司总部下发的合同范本,依法将风险降到最低。
安全生产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石,通过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完善风险管理手段,实行计划、实施、监督、改进的闭环管理流程,及时对安全生产偏离正常状态实行风险警告,并对风险进行干预,避免风险加大和事故的发生,大力倡导安全理念,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五、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1、加强行为管理,强化过程控制,杜绝人身事故。一是要深入推进履职评估,严格责任追究,有效促使履责到位。二是要深化作业精益管理,加强安全稽查,深入推进反违章。狠抓标准化作业指导卡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工作,认真清查“三防十要”措施落实,深入推进作业精益管理。三是要倾力清除各类安全隐患。认真开展春秋两季安全大检查、安全性评价、风险评估、专项检查行动、日常巡视等活动。对发现的各类隐患,以及重要客户供电安全隐患,严格按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进行隐患评估、定级管理和分级挂牌督办。四是要加强基建技改工程外包安全监管,落实各方安全责任。
2、加大建设改造力度,加强电网运行控制,保电网安全稳定。一是要利用农网改造工程契机。不断完善主网、配网结构,加大重点区域、重要用户、主干网络的投入,优先解决影响电网稳定运行的主要问题。二是要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管理。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的研究和分析,及时揭示电网运行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3、加强设备整治改造,落实技术监督,提高设备可用率。一是要坚持开展专项治理工作。采取改造杆塔接地电阻、装设可控放电避雷针、减小保护角等各种有效措施来综合整治处于多雷区的10千伏及以上线路。对变电站接地网及接地引下线进行检测,对不合格的进行整改治理。二是要抓好缺陷设备处理及更换改造。加强设备缺陷管理,严格按输变电设备缺陷管理规定,认真巡视设备,及时准确发现缺陷,认真记录并准确分类,及时整改。三是要完善体系和机制,落实技术监督。加强技术监督队伍建设,强化技术监督手段建设,将专业技术监督的手段和方法,应用落实到具体设备、具体内容和具体流程监督上。
4、加强精益管理,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降低成本。一是要强制推行停电计划管理。加大设备停运考核力度,严控重复停电和超标准工期停电事件,有效杜绝重复停电。二是要优化检修作业组织。重点对变压器、开关和输电线路等一次设备开展状态检修工作。三是要深化线损管理。针对中低压线损薄弱环节,全面加强中低压线损管理,整治窃电严重台区,加强对整治台区的跟踪和评估分析。
5、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一是要加强预案的完善及动态管理。进一步完善预案,对已有的应急预案进行审核修编,编制预案处置简本。二是要加强应急实战演练,组织开展反事故演习。
6、加强全面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要结合实际完善标准,逐步建立全面一体化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围绕安全生产的全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时段的作业质量、管理质量和领导质量,要让任何工作过程都确定标准,任何工作场合都落实标准,任何时候任何工作都符合标准。
7、强化队伍履责能力建设。一是要强化学习和培训。学习培训岗位应掌握的标准;学习培训岗位应掌握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学习培训一般工作方法。加大考核力度,使之标准化、常态化。二是要不断推进专业化管理。解决单个人员无事做、不知道做什么,整体人员不够的怪圈。三是要建立全程式考核评价。健全由安全质量、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四维组成的员工评价模型,实行约束和激励并举,解决会做的、老实的工作量超负荷,不会做的、懒惰的悠闲自得,吃大锅饭的现象。四是要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领导层“诚信履职”,管理层“诚信做事”,执行层“诚信作业”,力戒“表层、表面、表演”现象,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
六、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静态风险库”框架。输配电检修、运行按每条线路建立“设备与环境风险库”;变电检修、运行按照每座变电站、每个设备间隔分专业建立;工器机具、防护设施按照保管单位建立。
2、建立辨识典型作业风险辨识范本库。辨识范本是反映各专业某项作业涵盖作业准备及作业过程可能存在的所有危险因素及其对应典型控制措施的文本,采用表格形式。作业风险辨识项目和辨识内容分公共部分和作业部分,公共部分主要辨识人员素质、作业组织、工期因素、气象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危害因素,制订典型控制措施;作业部分以作业流程为主线,辨识作业中各流程存在的危害因素,制订典型控制措施。
3、编制现场标准化安全监督检查表。现场标准化安全监督检查表主要针对现场作业管理、防止各种事故发生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作业现场标准化安全监督检查表的运用,为管理人员开展作业现场标准化的安全监督检查提供基础资料,减小不同人员检查效果的差异。
将作业控制作为开展安全风险管理的切入点,以作业现场为核心,针对作业过程中人身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风险,深入开展作业安全风险辨识和防范工作,使风险控制工作与 “两票”、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安全、施工方案等各种风险控制手段有机结合,按照“突出现场作业、强化班组应用”的原则,在变电检修、变电运行、输电检修、输电运行、配电检修、配电运行个专业开展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
电力行业是一个高危险性行业,安全与风险是两个对立面,风险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安全工作的“可控、在控、能控”,安全管理实际上是风险管理。如何直面风险,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切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作到“见之于未萌,防患于未然”,切实规避、控制和降低风险,是当前电网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附:反“六不”, “三防”,“十要”相关内容
一、反“六不”: 不办工作票 作业前不交底 现场不监护 作业不停电 不验电 不挂接地线
二、“三防”: 防止触电伤害、防止高空坠落伤害、防止倒(断)杆伤害。
三、“十要”: 1、工作前要勘察施工现场,提前进行危险点分析与预控; 2、检修、施工要使用工作票,作业前现场进行安全交底; 3、施工现场要设专人监护,严把现场安全关; 4、电气作业要先进行停电,验明无电后即装设接地线; 5、高空作业要戴好安全帽,脚扣登杆全过程系安全带; 6、梯子登高要有专人扶守,必须采取防滑、限高措施; 7、人工立杆要使用抱杆,必须由专人进行统一指挥; 8、撤杆撤线要先检查杆根,必须加设临时拉线或晃绳; 9、交通要道施工要双向设置警示标志,并设专人看守; 10、放、撤线邻近或跨越带电线路要使用绝缘牵引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