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12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4-21 18:00:02 查看人数:32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 1275字 11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55人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 1023字 6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56人
读麦田的守望者有感 782字 5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45人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 912字 7段 4分钟 5分钟 8分钟 269人
麦田的守望者初中读后感 1122字 8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226人
读麦田的守望者有感 1371字 12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287人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 1395字 10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139人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 954字 9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67人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 944字 9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52人
读麦田的守望者有感 654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26人
再读麦田的守望者 921字 5段 4分钟 5分钟 8分钟 113人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 851字 8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13人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75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55位用户喜欢。

“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它捉住——我是说孩子都在狂奔,也不知道孩子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事,我只想做个麦田的守望者。”这是主人公霍尔顿最后和他妹妹谈话时坦露的自己的梦想。

守望一块麦田,看似多么可笑甚至荒诞的想法。但是读罢这本书不禁对主人公肃然起敬起来。在那个社会风气污浊的年代,主人公想守望的是一块精神的麦田,他想守住自己的精神疆域以及这个社会的希望——纯洁的孩子们,他不希望孩子们被成人世界的种种丑恶、虚伪所污染。他真正希望做的是个“纯真”的精神守护神。

主人公的梦想不禁让我想到自己,想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方面的一些东西。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时代频繁出现的短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第一”、“商业化”,而这一切都暗示出我们这个社会的某些特征:急功近利、物质化、以及信仰的缺失。

现代文明是急功近利的文明,只求结果,藐视过程。比如旅游,人们手捧地图、肩跨相机按图索骥,专找图上标明的去处,在某某峰、某某亭卡擦几下,留下“此处一游”的证据,便心满意足的离去。每当我看着举着小旗、成群结队、掐着钟点的团体旅游,便觉得现代人已经没有足够的灵性面对自然,在人与人的挤压中,自然已经不见了。是的,我们旅游业,可是,恬静在哪?真正的精神愉悦在哪?与大自然的交融在哪?

再说说物质化,自古以来,一切圣贤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不做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上的自由。柏拉图说:“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栖息在黄金屋顶下面的。”或者用孔子的话来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周国平认为一个人太看重物质的享受,就必须要付出精神上的代价。人的肉体需要是有限的,无非是温饱,超于此的便是奢侈,人要奢侈起来便是没有尽头的。温饱是自然的需要,奢侈的欲望则是那不断膨胀的市场刺激起来的。富了总有人可以更富,于是你永不会满足,不得不去赚越来越多的钱。这样,赚钱变成了你的唯一目的。即使你是画家,那里还顾得上艺术上的追求;即使你是学者,哪里还会在乎科学的良心?因此我们这个社会靠新闻媒体炒作起来的“名人”越来越多,而真正的伟人却越来越少。

由于我们身边所有东西渐渐地都被物质化,连爱情也不免遭毒手,一些人可能甚至会否认精神的意义,因为他们问生活所迫忙于追求物质的富足已经无暇再去顾及精神的富足了。

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着不同的面貌。在精神贫乏者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世界丰富的美是依每个人心灵开放程度而开放的。对于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对于在名利场上奔忙的人,等于不存在;对于只读流行小说的人,从荷马到海明威的文学宝库等于不存在。

想一想,多少时候我们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丰富美之外了,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生活在多么不同的世界上!

那么,我们还要说精神无用吗?

那么,我们还要嘲笑主人公的幼稚吗?

真正不懂生活真谛的是我们。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2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56位用户喜欢。

这本《麦田的守望者》是我在校外一时兴起逛书店买下的,一本双语版的国外著作,并不是很厚。一开始读起来,并不太上心,因为几乎每一段文字都会夹杂着一两句“他妈的”或者是“混账”之类的粗口,这是在其他书里还没有遇到的情况,但是耐着性子读下去,却是庆幸自己没有放弃这本书了。

书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是大人们眼中的坏孩子,他讨厌周围肮脏的世界,他讨厌伪君子,讨厌周围虚假的人,却又不得不跟他们交往;他讨厌电影,却不得不在无所事事的时候去那里消磨时间……霍尔顿没有真正好的朋友,只有肮脏的“阿克莱”、表里不一的斯特拉德莱塔等室友。但他又不得不跟他们交往,他厌恶他们,却又无奈,他无法改变现状。

这是在一个五十年代的美国的背景下,那是一个相当混乱的时期,二战的阴云尚未散去,冷战硝烟又起。一方面科技发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们缺乏理想,意志消沉,在自己无力改变的社会大背景下,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于是“垮掉的一代”出现了,霍尔顿就是其中的一员。

然而霍尔顿表面上是个玩世不恭的孩子,实际上有颗纯净善良的心。他说:“我只想当一个麦田的守望者!”他想像着在一大片的麦田里,几千几万个小孩子在游戏,周围除了他没有一个人。他就站在麦田边上的悬崖边守望着,看哪个孩子朝着悬崖奔过来就捉住他,不让他掉下悬崖。这是他的一个美好的幻想,也好是他美好心灵的见证。他希望那些快乐的孩子不要跌入悬崖,而是永远快乐的奔跑。那麦田似乎象征着物质的世界,他希望生活在充满物质主义精神世界的孩子不要迷失自我,走向悬崖。

对于大学生的我们,何尝不是像霍尔顿一样堕落着、逃避着,反抗着现在的生活。在这个半只脚踏入社会的尴尬阶段,无形的压力让刚从“高考决定人生”的警示语中醒悟过来的我们迷茫不已。然后在很多时候,我们就像霍尔顿一样,明明很讨厌现状,却又不得不将自己的不满藏匿于心中,然后以游戏、逃课或是其他方式反抗着自己仿佛无法挣扎,却又充满不甘的生活。但是我们不是身处五十年代的美国,虽然我们接受着看似先进其实依旧封建的教育方式,在这充斥着满满的不满的社会中我们还是可以保持自我的那一片纯净的麦田。当然,那得看我们自己怎样挣扎,但是肯定不是堕落颓废。

这本书的真正意义是要我们看到霍尔顿善良的一面,看到他的美好愿望,让我们能用一颗火热的心去面对世界。最后霍尔顿回到了现实世界中,表面上是因为妹妹的挽留,但事实上霍尔顿也无法离开自己所处之地。人只是在不断的出逃和回家中艰难的长大,真实的生活就是在这过程中出现了意义,还有这得看你如何抉择。

读麦田的守望者有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45位用户喜欢。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说话口吻,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从主人公这一个侧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荒芜的社会风气,道出了资本主义的实质。

主人公霍儿顿是我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反面形象之一。他的性格深受资本主义社会的耳濡目染, 既有丑恶的一面,也有反抗现实,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纯洁的一面。书中,霍尔顿是一个不肯用功读书,整天鬼混的沉沦少年,他为什么不肯用功读书?难道是资本主义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不需要读书吗?看一看霍尔顿所处的环境,便不难明了。学校里的老师和他的家长强迫他读书,只是为了让他"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卡迪拉克",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是势利的伪君子,连他起初所唯一敬佩的一位老师后来发现也可能是个搞同性恋的,而这位老师对他说:"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原为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

"老师的谆谆教导却是一条渗透着浓厚利己主义和功利主色彩的资本主义信条,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霍尔顿又怎能找到可贵的精神寄托或崇高理想呢?他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自然也就无法好好读书,他的不用功表面是颓废,沉沦,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的最无情的揭露。作者把霍尔顿身边的人,全都描绘成"假模假式"的人,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想逃离这个噩梦般的现实世界,到偏远的小山村去遁世,但要真正这样做是不可能的。他最讨厌看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中消磨时间;他讨厌爱慕虚荣而又毫无主见的女友去又迷恋她的美色。

他看不惯这个世道,却无法改变;他甚至痛恨自己,却没有参照的标准来改正自身缺点(亦或是说没有毅力),这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注定了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中,霍尔顿只能用幻想解脱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妥协于他所深恶痛绝的社会,继续陷入矛盾的漩涡,无法自拔。

读麦田的守望者有感初中范文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12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69位用户喜欢。

你是否有这样的时候,没来由的愤怒,情绪低落,看见谁都觉得格外刺眼,没有一件事情符合自己的心意,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与你为敌,要看你的笑话。而你只能在心里大骂几句脏话,大醉一场。

霍尔顿也许就是那刻的你。他懂得斯宾塞老师的关爱,但忍受不了他的说教,也受够了“祝你好运”这类客套话。他渴望友谊,想要与人和平相处,但最终受够了阿克莱的邋遢,斯塔拉德莱塔的风流成性。他甚至也受够了自己。他喜欢琴,却不表白;他不喜欢一个姑娘的内在,却又被她美丽的外表吸引;他招妓被敲诈,却无力反抗;他故作成熟,去搭讪并不吸引他的姑娘;他想被人看做成年人,却总被看穿,喝不到想喝的酒;他约朋友聊天,却只聊朋友厌烦的话题……有那么一瞬,你会觉得他很讨厌,唠叨,胆怯,又谎话连篇。

可是当他卸下伪装无声的大哭时,当他出于佩服捐钱给修女时,当他回忆他的兄弟艾克时,当他哄他的小妹妹时,你才会发现,故作成熟老练的那颗心下,比谁都敏感,比谁都渴望爱,渴望关怀。在那个不敢说出自己的心声,怕被人看轻的年纪,假装坚强也许是他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因为经历,所以懂得。也许正因为此,他才愿意做麦田里的守望者,看着孩子在金黄色的麦田里自由自在的奔跑,守护着他们的平安,不让他们经历他所经历的一切不幸。如果你有机会看到一个人内心深处的脆弱和无助,那一定会深深的爱上他。因为你会理解他所有背后的行为都有着一个他无法跨越的障碍。

霍尔顿是如此真实,正如你我一样面临生活中的种种磨难。霍尔顿却又比每个人都勇敢,他愿意去追寻自己的内心,不过一板一眼所谓正确的生活。

王小波说过“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不喜欢现状却又无力改变,所以才会寻找愤怒的突破口。心怀美好的期待,但与世界抗争到底。

谁不曾以为,这个世界非黑即白,除了好人就是坏人,不是朋友就是敌人。慢慢的,似乎一切都变了,变得存在灰色地带,变得可以客观的评价一个人,变得可以和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熟人。也许这是一种妥协,妥协给社会环境,妥协给种种规则。只是也未尝不可看做为使一种放过自己也放过他人的方式。人活一世,快乐就好。其它就让他随风而去吧!转变心态,成为一个在妥协中有所坚守的人,与世界握手言和,会让你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麦田的守望者

麦田的守望者初中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22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26位用户喜欢。

在午后明媚的阳光下我读完了 《麦田里的守望者》,然后想了很多,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那沐浴在阳光下的自己。

记忆里清澈的男孩和甜美的女孩,他们笑在记忆里,身上闪着暖黄色的光环。我喜欢这些神奇美好记忆里的孩子,让人漂亮的睁不开眼睛。

我承认我从来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所以喜欢荒凉带有模糊恐怖《呼啸山庄》而不怎么看得上《简•爱》,也不喜欢用理性审慎的目光,尽在提manners(教养)去解剖人的简•奥斯汀。喜欢那个写“犯忌”内容,大骂现代工业文明,愤世嫉俗的的劳伦斯,比起堂堂正正规规矩矩的作家,受争议的作品更能让我激赏。

搞不清楚爱看《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因为年轻还是因为水瓶座,无论因为什么都该感谢自己,这本书里满是污言秽语,主人公霍尔顿开口“他妈的”闭口“混帐”,年纪大点儿或我再文雅乖顺点儿估计是受不了的。

霍尔顿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从他在宿舍里看到贫穷的同学拿了一个破旧的皮箱来装东西,为了照顾同学的自尊心而把自己的好的皮箱放在了床下;在纽约流浪的时候,看到几个修女募捐,他为自己捐了很少的钱而惭愧(其实他捐的并不少);即使在空虚无聊的时候为了表明自己是个大人,他在旅馆里招来一位妓女,他也因为那个女孩身上穿的漂亮衣服而感伤——他想到的是这个女孩去买这件漂亮的衣服的时候,别的人或许认为她是一个善良纯洁的女孩,而其实她却以这种方式来谋生——他为此而感伤。我们不难发现,霍尔顿的心灵深处有很多柔软的善良的东西在。所以虽然他很颓废,所看到的都是一些黑暗的东西——这并不是他的错,而是他所生活的那个环境的错。所以霍尔顿拥有那样的理想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奇怪,这正是他的可爱之处。

他的父母对他充满了期待这份期待却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所以在带领了校击剑队去纽约参加比赛,作为队长他却把重要的东西忘在了地铁上.这样的错误自然是不能原谅的.所以他就遭到了再一次的被开除.他对于被开除并没有太多的伤心,但是却害怕回家面对自己的父母.于是决定用他手中的钱去纽约玩两天.当他父母知道消息后无法不面对的时候再去面对---典型的青少年的思维。

在流浪的两天中他遭遇了很多的事情,也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对于这些人他是怀着一种冷静的旁观者的态度,一种颓废的无聊的态度来面对的.不知为什么,读 的时候有一种很难过的思绪在流动。一个人的心灵本来是很单纯,是可以看到世界的美好的,可是这个世界太多的黑暗,一个本来可以幸福的心灵却看到了太多的痛苦。所以霍尔顿不幸福。看这个书的时候的我也不开心。书评中说,这个人物形象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他们精神世界的残缺。我对于这样的一个评价不敢苟同。我觉得它并没有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的精神文明,没有那么明显的政治色彩。更准确的一点说,它应该是一部青少年心灵的成长史。

《麦田的守望者》初中读后感

读麦田的守望者有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71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87位用户喜欢。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我的职务就是在那里守望,我只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题记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一个少年形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就是大人眼里所谓的坏孩子,他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像话,他也就是本书中的主人公霍尔顿。

霍尔顿讨厌周围肮脏的世界,他讨厌那些虚伪的事物,却又不得不去跟他们交往;他讨厌电影,又不得不在无所事事时去那里消磨时光。霍尔顿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脏透了的“阿克莱”、表里不一的斯拉德莱塔等室友。他讨厌却又无奈,他不想与他们同流合污,他看不惯周围的世界,成绩自然很差,所以他苦闷、踌躇、彷徨。他的不用功,种种表现就是对资产阶级现行教育制度的反抗。

霍尔顿一直希望变得勇敢、强大,被人欺负了不敢还手,被学校开除不敢回家,静静地躲避着父母亲,他没有胆量去做真正有意义的叛逆。霍尔顿是青春期少年的代表,他的理想只是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站在悬崖边上,捉住不断奔跑的孩子。大人们总认为他是一个败家子、是一个不良少年。但是霍尔顿渐渐成熟的心中还存留着点点的梦想,即使它在那污浊的世道里变得那样细微渺小,他心甘情愿地帮助每一个孩子避开风雨,阳光就会在此刻抚摸你的脸庞。

霍尔顿是聪明的,他看透了社会的本质。他很普通却非常善良,虽然他的思想还很稚嫩,他有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但他勇敢地反抗现实,向往着美好的世界,一直在追寻着。

霍尔顿无论是在风雨中还是在麦田里,他都会继续守望着。守望着那没有被虚伪溺死的真挚、没有被虚荣杀死的朴实、没有被金钱名利包裹着的梦想、守望着所有孩子纯洁的生活。

我喜欢霍尔顿的理由很简单:他拥有一颗纯洁、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他对那些热衷于谈女人和酒的人十分反感,对校长的虚伪势利非常厌恶,看到墙上的下流字眼便愤愤擦去,遇到修女为受难者募捐就慷慨解囊。他对妹妹菲芯真诚爱护、百般照顾。这些举动都让人感到十分欣慰,更难得的是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掉下悬崖,他甘愿渴望终生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

一切的一切似乎成了定式。也许我们本可以去做自己喜欢,但在别人看来是不切实际的虚度光阴的事。但自己真的不想被本和自己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抛在后头。没办法,只有坚持下去,进而渐渐地竟然也希望过这样的生活。很难想象自己抛开一切竞争、一切虚假的事物,像故事主人公一样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根本不现实。因此,霍尔顿最终还是屈服于现实。“他不愿做英雄,只希望自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要知道一个平平常常的人想要摆脱别人给自己套上的枷锁是一件多么不易的事。

我们是一群生活在新时代的人,自然已经习惯了困惑和烦恼,但是我们应该集中精神看准我们的前方、我们的路,我们应该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假如霍尔顿没有纯洁的理想,那他就会堕落到底,是他的理想让他活下来。理想是人的指路明灯,它带着人走向未来、走向光明,人都在逐渐长大,所以会经历很多事,遇到挫折,我们不要气馁,也不要自暴自弃,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相信自己,只要你的心中还有理想,所有的苦难都会过去的,一切都会好的。

站在麦田里守望属于我们的未来。我们青少年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在人生的道路上,纵然生活中有许多令我们迷惘和彷徨的,但是只要我们牢记心中的梦想,做自己心灵的主人,守望着自己的未来,那希望就是美好的明天。

读麦田的守望者有感范文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95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39位用户喜欢。

麦田里的守望者》其实很早就接触过这本书的名字了,只是一直没有找时间去好好的读一读。最近,想上网找一些适合自己的书来阅读,无意中发现了它——《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个熟悉的名字,才又一次勾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是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德,他出生于纽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学校里的老师和家乡强迫他好好学习,为的是出人头地,以便将来买辆凯迪拉克。而他在学校一天到晚所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根本没心思用功读书,因此老是挨罚。

到他第四次被开除时,他不敢回家,便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他在电影院里百无聊赖地消磨时光,糊里糊涂地招了妓女,情不自禁地与虚荣的女友搂搂抱抱。与此同时,她的内心又十分苦闷,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去寻找纯洁和真理。这种精神上无法调和的极度矛盾最终令他彻底崩溃,躺倒在精神病院里。

一开始读《麦田里的守望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喜欢,因为几乎每一段文字都会夹杂着一两句“他妈的”或者是“混账”之类的粗口,这是在其他书里还没有遇到过的情况。另外,读了一大半书后,也没有发现有什么是能和麦田里的守望者能扯上关系的。可是,我想,既然作者能用这几个字作为书的标题,一定有它的合理之处,那么麦田里的守望者究竟指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有接着往下读。

其实,说实在的,一开始,我真的不太喜欢该书的主人公霍尔顿。他的颓废、消极、满口的脏话让我难以理解,甚至无法忍受。可是,渐渐的才发现,原来霍尔顿的彷徨、叛逆、玩世不恭都是有原因的,是因为当时所处的环境使他变得抑郁、忧伤、病态。在这种环境的压迫下,他别无选择,他只好渐渐地掩藏起他那颗敏感、脆弱而又善良的心。

或许,从表面上看来,霍尔顿不求上进、挥霍无度,他还不学无术、却总在抱怨,但是如果你细细地品味过这本书,你会发现霍尔顿其实有它天真和善良的一面。虽然,他看似对所有事情都是否定的,对所有人都是怀疑的。但事实上,他懂得欣赏,懂得爱,他感情丰富,他细腻敏感。他是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孩子,在他的心灵深处对幸福有着很大的期待和渴望。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那么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

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这是霍尔顿对他的妹妹菲比说的一段话。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霍尔顿渴望幸福,可是幸福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他不过是想离开那个浮躁的地方,找一片纯净的麦田,过简单的生活,寻找简单的幸福。可是,他就一个这么简单的愿望,也难以实现,这就是霍尔顿的悲哀。

读完《麦田里的守望者》,才发现,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也是那么的无助与彷徨。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而霍尔顿至少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只是他的理想最终也无法实现。而我们呢,看似有理想,而实际上却碌碌无为,漫无目的的生活着,这样的人生试问又有多大意义呢?理想是一盏明灯,我想我们是时候该为自己寻找一下奋斗的目标,做一个真正有理想、有目标的人了。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范文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54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67位用户喜欢。

《麦田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名著。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有着敏感、好奇、焦躁、不安、想发泄、易冲动的个性。这与我身边的人都很相似,他是我们心情的真实写照,他做的事情都是我们想做而又不敢做的。

从书中我也体会到了教育需要“顺性而为”,在于引导而不是强制,也就是大人们常说的“读书只有自己要了才读的好,靠别人逼是没有用的”。孩子之所以能够无拘无束地做游戏,首先在于主人公给了提供了一个释放童心,张扬个性的精神家园——麦田。这次的语文月考中,有一道类似主题的题目,就是让我们体会只是不可能永远是老师灌输给你的;而一个月左右前,在某个语文的讲座上,我也曾看到过内容类似的文章,其中很明确的给出了一个精辟的结论——教是为了不教。仔细想想一点也没错,我们现在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

理想是人生的路灯,它带着人走向未来,走向光明。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纵然生活让我们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过是暂时的,都会过去,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理想。

是的,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明天会更美好!

《麦田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名著,其中谢幕时的一番话写出了作者心中的理想教育:“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转—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祝我整天的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麦田里得守望者。”这番话我们仔细揣摩了一下,会得到一些启示。

第一、教育需要“顺性而为”,在于引导而非强制。孩子之所以能够无拘无束地做游戏,首先在于主人公给了提供了一个释放童心,张扬个性的精神家园——麦田,或者允许孩子们进入麦田,却有很多的规定。这样孩子们兴趣达不到极限,也不会有自由精神,更不会有创新精神,甚至会觉得恐喝。

第二、教育的成功的智慧在于找到支点,起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生命成长。守望者并不是一名游戏的旁观者,而是敏感地发现了游戏中的关键点——悬崖,守候于此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这不正是我们所谓的抓住契机吗?智者与方法变是无形的支点。

“守望”是一种习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一种品质。为了学生的成长,教育需要更多“麦田守望者”。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1000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44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52位用户喜欢。

麦田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名著。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有着敏感、好奇、焦躁、不安、想发泄、易冲动的个性。这与我身边的人都很相似,他是我们心情的真实写照,他做的事情都是我们想做而又不敢做的。

从书中我也体会到了教育需要“顺性而为”,在于引导而不是强制,也就是大人们常说的“读书只有自己要了才读的好,靠别人逼是没有用的”。孩子之所以能够无拘无束地做游戏,首先在于主人公给了提供了一个释放童心,张扬个性的精神家园——麦田。这次的语文月考中,有一道类似主题的题目,就是让我们体会只是不可能永远是老师灌输给你的;而一个月左右前,在某个语文的讲座上,我也曾看到过内容类似的文章,其中很明确的给出了一个精辟的结论——教是为了不教。仔细想想一点也没错,我们现在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

理想是人生的路灯,它带着人走向未来,走向光明.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纵然生活让我们这代人有些迷惘和彷徨,但一切不过是暂时的,都会过去,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理想。

是的,有理想就有希望,希望就在明天,明天会更美好!

《麦田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名著,其中谢幕时的一番话写出了作者心中的理想教育:“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转—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祝我整天的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麦田里得守望者。”这番话我们仔细揣摩了一下,会得到一些启示。

第一、 教育需要“顺性而为”,在于引导而非强制。孩子之所以能够无拘无束地做游戏,首先在于主人公给了提供了一个释放童心,张扬个性的精神家园——麦田,或者允许孩子们进入麦田,却有很多的规定。这样孩子们兴趣达不到极限,也不会有自由精神,更不会有创新精神,甚至会觉得恐喝。

第二、 教育的成功的智慧在于找到支点,起学生的能力发展和生命成长。守望者并不是一名游戏的旁观者,而是敏感地发现了游戏中的关键点——悬崖,守候于此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这不正是我们所谓的抓住契机吗?智者与方法变是无形的支点。

“守望”是一种习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一种品质。为了学生的成长,教育需要更多“麦田守望者”。

麦田的守望者500字

读麦田的守望者有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26位用户喜欢。

《麦田里的守望者》讲述的是一位出身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霍尔顿在第四次被学校开除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

这本书出版后,在社会和文学界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受到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有人认为小说主人公完全是一个反面人物,满口脏话,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就是“混账”,而且他抽烟,酗酒,读书不用功,在世俗的眼里,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孩子。但也有一些人,尤其是青少年,认为这本书写出了他们的心声,同时一些成年人也认为这本书是很好的了解青少年的途径。

个人更赞同后者的观点。霍尔顿外表看起来是一个不良少年,但他的内心十分敏感也很善良,他对假模假式的人深恶痛绝。他会关心公园里湖水结冰了,原来湖面上的鸭子去哪了,湖里的鱼怎么办。他会注意到一个女孩子下棋时总把国王放在最后一排,而且把这件事一直放在心上。一部优秀的作品总能在细节处将人物特定的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霍尔顿小时候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小伙伴,叫做琴·迦拉格,就是那个下棋时老是把国王放在最后一排的女孩,他们俩多年未见。当霍尔顿听说自己的室友斯特拉德莱塔和她约会时,他想见见琴,却有不敢去,而且他对这件事耿耿于怀。这正刻画出一个青少年特有的心态。

书名《麦田里的守望者》出自霍尔顿的一个白日梦:他幻想着悬崖边有一块麦田,里面有很多小孩子在四处奔跑,而他的职责就是在悬崖边守望,一旦有小孩在向悬崖边奔来,他就上前把他抱住。他就是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多么美好却是幼稚而可笑的理想!

读麦田的守望者有感范文

再读麦田的守望者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2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13位用户喜欢。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我知道这不象话。”

长长的小说到了尾声才第一次出现了与主题相关的描述,要命的是描述得还这么诗意温暖。是啊,原本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充满诗意的。荷尔德林说:“人生充满劳绩,但诗意地生活在这大地上。”一个十六的孩子用自己疼痛的成长经历洞悉了成人世界的一切虚伪,包括师长、室友、女友,甚至父母,唯一留在记忆力的美好就是逝去的十岁的弟弟艾里和他现在努力想要去保护的同样十岁的妹妹菲苾的种种言行。可谁又知道他们在这个充满虚伪的世界里终会变成何种颜色呢?所以有一方净土,有一个守护者就成了一个愿望了。小说最后让菲苾坐在旋转的木马上,那么单纯无邪,而守护在旁边的“我”连下雨了也不在乎,只有一种充实的快乐。此时的“霍尔顿·考尔菲德”是哥哥,更由先前的理想者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行动者。他勇敢地担负起了守护的责任。

所以整个小说从逻辑层次上来讲,就形象地探讨了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麦田的守望者)的问题。“为什么”当然是重点,这是整部小说的价值所在。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的成长是一个由纯真到虚伪的过程,所以我们的孩子或者我们的童年就成了宝贝,变得稀贵。真是莫大的讽刺,却又如此真实,生生地刺得人心疼。

《麦田的守望者》于我是一本老书,多年前就读过。年少时有点轻狂,似乎不买老塞林格的账,不喜他笔底下人物的玩世不恭、放荡不羁,便连带的不愿去细想文字底下的那份深沉与温情。昨晚一口气读完,夜不能寐,只为感动,发自内心的感动。我们的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不容易,都值得让人放下一切的伪饰来呵护。但我们做得似乎远远不够,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 感谢老塞林格,让我们自惭自省,更让我们学会担当,担当起原本就应该属于我们的那一份责任。

最后要说的是,《麦田的守望者》是一本如《小王子》一样精彩的书。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51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13位用户喜欢。

麦田里的迷失者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

这是一座繁荣的城市,这是一座奢华的城市,这是一座糜烂的城市,这是一座颓废的城市,这是一座处处透着贵气的灯红酒绿的城市,这是一座光鲜诱人的不堪入目的城市,丰衣足食,水深火热,既是地狱,也是天堂。嗨,霍尔顿,欢迎来到繁杂的都市——纽约。

在这样一座城市中,霍尔顿不知所措,在这样一座虚伪的城市中,人们故作优雅地谈笑风生,粉饰太平,他们装出一副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样子熟练地调情,他们带着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神气毫不避讳地干着为君子所不齿的勾当。

宾馆里缺少流通的腐闷空气最能消磨人的自制力,酒吧里刻意营造的杂乱暧昧的灯光最能吞噬人的理智,而派对上一道道绰约的人影最能蚕食人的底线。稍不留神,身体就不由自主地迎着诱惑走去,当理智重新夺回身体的控制权时,霍尔顿面对一片狼藉的生活追悔莫及,然而后悔过后,他还是一次次不可避免地放纵自己坠入深渊,在一次次徒劳地烦闷叹息。

他感到无比的浮躁空虚,却又找不到精神的依托;他空有模模糊糊、朦朦胧胧、星星点点的美好理想,却不知如何实现;他愤世嫉俗,痛恨这个浮夸肤浅的社会,却又无力改变,甚至一次次抵抗不住光怪陆离的诱惑,和这世界一起沉沦,乃至最后向这世界不自觉地无奈妥协,他迷茫,他空虚,他烦躁,他愤怒——他,是垮掉的一代。

在灯火通明的不夜城纽约,他希望到乡下去假装一个又聋又哑的人;在钢筋水泥建成的城市里,他想成为一个悬崖边麦地旁的守望者,可惜穷乡僻壤的梦终究不能实现,嘈杂颓废的音乐源源不断地传到他的耳朵里;也不会有散发出暖融融香气的金黄麦田,纽约只有酒精、香水和化妆品的慵懒奇异的味道,那藏满了孩子的麦田只存在于幻想之中,游乐园的大雨将它冲得七零八落。

时值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战争后富有的美国迷失了方向,物质生活水平飞速提高的人们思想却越来越空虚贫乏。这一代的青年人,若不反抗就会和社会一起糜烂,若要反抗又没有理想的指引,这几乎是一道无解的题,这个社会,没有出路。

在这个可悲的时代里,想要守望在麦田边的霍尔顿,注定只能成为迷失了的人。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12篇范文)

麦田里的守望者》其实很早就接触过这本书的名字了,只是一直没有找时间去好好的读一读。最近,想上网找一些适合自己的书来阅读,无意中发现了它《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个熟悉的名字,才又一次勾起了我阅读的兴趣。《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是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德,他出生于纽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学校里的老师和家乡强迫他好好学习,为的是出人头地,以便将来买辆凯迪拉克。而他在学校一天到晚所干的,就是谈女人、酒和性,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根本没心思用功读书,因此老是挨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麦田的守望者信息

  •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12篇范文)
  • 麦田的守望者读后感(12篇范文)32人关注

    麦田里的守望者》其实很早就接触过这本书的名字了,只是一直没有找时间去好好的读一读。最近,想上网找一些适合自己的书来阅读,无意中发现了它《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个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