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关于影响力读后感(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5-08 12:00:03 查看人数:33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关于影响力读后感 1010字 8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80人
影响力大学生读后感 6339字 51段 22分钟 35分钟 49分钟 107人
影响力读后感 1469字 50段 5分钟 8分钟 12分钟 115人
影响力读后感 652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89人
影响力读后感 1033字 9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56人
影响力读后感 1217字 5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163人
影响力读后感 649字 11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99人
影响力的读后感 950字 5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61人
影响力的读后感 682字 7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59人
影响力读后感 1508字 4段 6分钟 9分钟 12分钟 121人
影响力读后感 3605字 54段 13分钟 20分钟 28分钟 110人
影响力读后感 1075字 19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188人
心理学书籍影响力读后感 1383字 11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104人
心理学影响力的读后感 2423字 26段 9分钟 14分钟 19分钟 150人
影响力心理学著作读后感 949字 11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01人
影响力的本质读后感 1093字 8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265人

关于影响力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10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80位用户喜欢。

影响力读后感

读完《影响力》启发很大,作者通过对大量实验和社会现象的分析研究,揭示出了许多我们经常经历到却意识不到的隐性规律。很多时候,我们在做判断时往往有“驱简”性倾向,追求效率而放弃耗时、复杂、整体把握的决策过程,只关注最具代表性的一条信息就做决定。作者认为,人们会频繁地利用互惠原理、承诺和一致原理、社会认同原理、喜好原理、权威和稀缺原理等快捷做决定,以提高判断效率。但是,也有些原理被利用而误导我们,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合理利用这些原理好的一面促进正面影响力,同时拒绝不好的一面防范负面影响。

互惠原理表明,别人给了我们好处,我们就会有亏欠感而觉得应当尽量回报。在工作中,要获得员工或业务合作方的支持,付出真诚的帮助和关怀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同时,我们又要警惕该原理被不良动机所利用,亏欠感会让人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在己所不力时就会拿集体或公司的利益进行交换,所以我们必须严厉拒绝恶意的“恩惠”,防止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

承诺和一致原理源自人人都有言行一致的愿望。一旦我们做出了选择,就会自觉以行动证明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而自动履行承诺。这种下意识的一致性倾向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同样发挥了较好的正面作用,能够很好地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在履行生产任务、安全职责、廉洁纪律等方面,采取承诺书的形式就较好地提高了执行力。

社会认同原理指出,在判断何为正确时,我们习惯于根据别人的意见行事。我们看到别人正在做就觉得这种行为是正确的,有着明显的从众心理。在生活和工作中,正面榜样的力量就能起到非常好的示范效果。尤其在面临困难的境况,在大家都无动于衷或犹豫不决的时候,必须要有带头人站出来带领大家打破局面,有所作为。

人们思维的惰性还表现在对权威意见的无条件顺从,不探究事物的内涵,只凭头衔、衣着、权力等权威的外部符合就无条件恭顺。因此,我们要提高对“权威”的警惕性,对伪造的权威符号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让自己轻易受到影响。另外,人们倾向认为,机会越少,价值似乎就越高,认同“物以稀为贵”。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必须清楚,稀缺的东西并不会因为难以得到就变得更有价值,而应该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真正的需求进行理智的选择。

《影响力》一书让我看到了我们意识不到却发挥着巨大作用的隐性规律,有时看似我们主动的作出抉择,其实早已身不由己。对于这些规律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积极发挥他们的正面作用,并警惕被其负面影响所误导。

影响力读后感,

影响力大学生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339个字,有5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2分钟,朗读时长35分钟,慢速需要49分钟,有107位用户喜欢。

《影响力》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罗伯特。b.西奥迪尼,全书分为8章,分别讲述了营销人员常用的一些技巧和陷阱,包括:1影响的武器,2互惠,3承诺和一致,4社会认同,5喜好,6,7短缺,8立即生效的影响力。

在没看《影响力》这本书之前,我对影响力的见解很简单。以为就是个人魅力。在那里,我想举一个对我影响很深的事例。

小时候,我有个小伙伴,长得很灵气,样样事情都很强,玩耍也不例外。我虽然跟她很要好,但这并不能减弱我对她的羡慕跟嫉妒。当时有段时间流行玩公仔纸,有点类似于赌博,我在那一段时间,费尽心思从别的伙伴那里赚了很多,当宝贝似的。

我找来她跟我一齐玩,可是我从头输到尾,我的心里越来越生气,脸色也越来越难看,简直到了崩溃的边缘,最终我无比沮丧地把这几天赚到的全部家当都输给她了,就在她赢完我最终一张的时候,她慷慨地把赚我的全都还给了我,还把她自我所有的都送给了我。这些公仔纸在当时那段时间对小孩来说是很重要的,并且我输了,虽然心里极度不舒服,但我并没有无理取闹,还是相当淡定的。

不可否认,还是一个孩子的她,是多么聪明,在我面临失去一切的时候给了我两倍,即将厌恶她的时候,成功地转化成死心塌地的感动。

没看《影响力》之前,对影响力的理解是很感性的,以为特定的人,特定的情境,影响特定的人。

《影响力》把你对影响力感性的思考转变成了理性的理论指导。它克服了教材普遍通篇大论原理性很强读起来令人乏味的缺点,以通俗易懂的例。、妙趣横生的语言向我们传达能包罗万象的六条基本的心理学原理:互惠、投入和一致、社会认可、喜好、、匮乏。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互惠原理。

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当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由于互惠原理的影响力,我们感到自我有义务在将来回报我们收到的恩惠、礼物、邀请等等。互惠原理常常会把偿还的义务强加到我们头上,但我们从互惠原理中得利的时候还是占多数的。

互惠原理之所以能够成为如此有效的说服他人的工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所蕴藏的极大力量。在它的影响下,人们很轻易地就会答应一个在没有负债心理时必须会拒绝的请求。即使是一些平时颇具影响力的因素,与它一比也会相形见绌。

相互退让是利用互惠原理来使他人答应自我的请求的另一种方式。与给人一点好处然后要求他们回报的直截了当的方式相比,这种方式比较微妙,但有时候却更加致命和有效。妥协也能够是一个互惠的过程,所以人们能够先主动做出一个让步,以迫使对方也做出让步,从而到达自我的目的。这个简单的技巧能够称为“拒绝—退让”策略。

如同我上头所说的事例正是影响力中互惠的结果,这是一种共赢的智慧。

心理学是博大精深的,同时它不是工具性的东西,见效的时间没那么快,影响力也并不是一种技巧性的东西,有很深的内涵和复杂性,需要人慢慢地揣摩领会,在运用中得到深切体会,一旦熟能生巧时你就可信手拈来运用自由,那时的感觉是很美妙的。

影响力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范文(2)

读了这本书,虽然自我并未读完,可是针对与前面一小部分资料,却有着自我的理解。当你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你肯定会联想很多?会猜测“影响力”这三个字到底是什么含义?经过我对这本书前小部分的阅读,这本书主要是向读者列举出各种各样的例子,来说明它所想表达的观点。以下便是逐步来解析自我理解。

针对于本书第一章的资料而言,《影响力》向我们读者展示了这个大千世界的千奇百怪,有行为,有思想。最先引入的便是高价使产品更好的销售。其实使这件事情成功的除了价格外,还应当是产品。我们应当意识到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能够用这样的方式提高销售量。本质的原因在于例子中的产品是珠宝。珠宝在人眼中都是昂贵的,所以当它超出市场价格外时候,没有人会觉得这是“敲诈”,反而觉得是珠宝本身的物有所值。珠宝是奢侈品,试问一下,如果将珠宝替换成其他小型奢侈品(意思是说没有珠宝昂贵),那提价的后果又不一样。这个例子能够告诉我们,在我们购买同样的商品的时候,要善于分析价格变动的前因后果,节省不必要的开销。当然透过这本书的名字,我又得出这样的解析:影响力,影响我们固定的思维,改善机械的行为。

经过上个例子,本书仅仅是为了引出“影响力的武器”。其实我不太明白这些武器,因为它们都不是实质上的事物。如果你看了这本书中的许多例子后,这武器便不是武器,因为你已经了解对方行为的目的。可是这也是这本书的一个优点,在例子之中告诉你表面中的实质。

针对第二章——互惠。如书所描述的一个古老的原理:给与、索取……再索取。针对我们学习这门课而言,关键在于去分析和理解消费者的心理,然后再适当用各种方法去攻破心理防线,最终到达自我的根本目的。

而互惠就是一种简单的方法,也许在你平常的生活中没有发现。可是当你读了这本书后,你会发现互惠无处不在。我记得在大学里,有一次我走在路上,突然一个身穿西装的男士,突然就问我有关学校的问题,然后之后就问我是否在学校里担任干部,然后问我是否想在大学里尝试创业,最终我才明白他的目的是在于吸纳学校代理。我并不是抵触学校代理,我觉得这个男士就是用了一种另类的“互惠”原理。他慢慢引导你在大学必须要有所作为,最终再说明怎样有所作为!我想到了每逢大学开学的时候,总是有很多人上门卖英语报纸。可是很多人都是被卖报纸方所给与巨大的利润所吸引,而其实真正能赚到的却不是很多。当然我不反对这样的事情,因为它能使我们成长,使我们在经历某些事情后更加成熟。似乎有离“互惠”这个主题偏了。接下来让我们回归这本书。

互惠原理的威力在于,即使是一个陌生人,或者是一个不讨人喜欢或不受欢迎的人,如果先给我们一点小恩小惠然后再提出自我的请求,将会大大提高我们答应其请求的可能性。其实在结合我们所学课程,我能够理解为如果去降低消费者对推销者的防线。在大街上,你会遇见一些推销人,他们一来就告诉你如果你填了这份调查问卷,就会有小礼品赠送,这种情景你肯定会停下脚步,为他们填问卷。相反,如果他们仅仅是叫你填问卷的话,你肯定会毫不犹豫的走开。因为我们做很多事情都要与自我的利益相挂钩。当然,雷锋的精神还是要一向存在的,可是现实也是残酷的。也许往往随着世界的改变,人类的某些很纯真的东西也随之消亡。

所以,如果能获得消费者的心,在于你是否让他们感觉到你的服务或者你的商品与他的“利益”挂钩。比如,你去剪头,剪完后朋友都说不错,如果你下次剪头,相信你还是会选择同一家同一个理发师。为何?因为这个理发师让你在你朋友话语中得到的称赞,这也便是所谓的“利益”。

综上,我认为最好的互惠就是让对方感觉不到,在未来却有明显的效果,正所谓“路遥知马力”。以上就是我暂时对于这本书前面小部分的感想。最终我想说的是,这本书列举了许多例子,告诉了许多道理,可是书是死,人是活。何为影响力?就是要让我们将死书变活,运用在实际之中。当然你可千万别指望读完这本书,你就能“勇往直前,所向披靡”,可是它能让你少走许多弯路。

影响力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范文(3)

朋友推荐《影响力》这本书不错,十分畅销。于是迫不及待地网购了一本,本书的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博士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著名教授。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此书不像看小说那样简便惬意,对于这种学术性的书籍,在阅读之前就告诉自我,不能像看小说那样囫囵吞枣,要认真的去对待,对于一些重要的语句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好笔记。书上每提出一个观点都会赋予很多的事例来讲解说明,让看似比较专业术语能够通俗易懂而不枯燥乏味。每个观点都指向了人们非理性的弱点,并且这种非理性通常是被我们给忽视的。对于这此书的认知,我简单的归纳总结为以下:

互惠原理,就是以相同的方式来回报他人为我们做的一切。理解和偿还往往联系在一齐。一旦理解,往往产生负债感。商业中的免费试用就是互惠原理最简单的运用。互惠原理的威力在于,即使是一个陌生人或者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如果先施于我们一点小小的恩惠然后再提出自我的要求,也会大大的提高我们答应这个要求的可能性。

承诺与一致,一旦做出某种决定和选择一种立场,就会发自内心或来自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与此坚持一致。每个人都期望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我的选择或确定是正确的。我们进行是非确定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别人是怎样想的,尤其是当我们要决定什么是正确的行为的时,一般说来当我们对自我缺乏信心时,当形式显的不是很明朗时,当不确定性占了上风时,我们最有可能以别人的行为作为自我行动的参照。

社会认同。中国有古话:“众口铄金”,大概讲的就是这么回事。很多时候我们的确定不是依照理性思考所作出的,而是从社会大众的普遍选择出发,做一个可能不太合理,却满足了自身追求社会认同感的需求的选择。社会认同需要满足不确定性因素和相似性二个条件。

喜好,一般情景下人们容易答应自我认识和喜欢的人提出的要求。“光环效应”是指一个人的一个正面特征会主导人们对这个人的整体看法证明,陌生人对于喜好感来源于:外表的吸引力、相似性、称赞、接触和合作、关联权威,在权威的强大压力面前,个人的抵抗力是十分渺小的。遵从权威任务的意愿对我们来说通

常都是件很实际的事情,通常我们会进入一个误区:有时候权威的话并没有什么道理,可我们还是会毫不犹豫的按照他们所说的去做。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说“要听话”,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确实发现服从权威在很多时候,给了我们一条行动的捷径。权威的外部特征一般表此刻头衔、衣着及外部标准等方面。

短缺,所谓“短缺”从经济角度上来讲就是“物以稀为贵”。当某样东西即将短缺时,就会燃起。

影响力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范文(4)

罗伯特总是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或者是在小贩、筹款商那样的运营者那儿吃亏欠。以此为切入点,开始研究顺从心理学。他发现了一些心里原则,这些原则影响了人们顺从一个要求的倾向性,并构成了影响力武器最核心的要素。利用这些原则,顺从业执业者就有了左右人们行为的力量,有人成为了这种力量的受害者,当然也有人受益。

这五项原则分别是: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稀缺。

互惠原则:我们应当尽量以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去报答别人。简单地说就是对他人的某种行为,我们要以一种类似的行为加以回报。这本身是处在社会生活中的人一种正常的反应,让我们以德报德,学会感恩。可是有人利用了这一点。他有求于你,于是带着这种目的给你馈赠,在你理解之后又向你提出要求。为了避免内心的谴责和道德的压力,你会被迫同意对方的要求。

承诺和一致:当你对某事有了自我的态度或确定,你会更倾向于选择相信。比如思聪的微博抽奖,当你没有参与时不会觉得身边任何一个人有机会中奖,但当你参与时,却十分相信自我会是那个幸运儿。也就是说,在承诺和一致原则的影响下,你会想方设法证明自我是正确的。

社会认同:人脑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不会在已经证明过得事实上投入很多时间。中国有个成语叫衣冠取人,虽然本意是指以外在评判别人是一种肤浅的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衣冠取人是一套很有效的评价体系--那些成功者无不是整洁干净,神采奕奕的。再比如去外面吃饭,你会倾向于选择那些人多的店,因为你会下意识认为这是一家很受欢迎的店。但利用这一点衍生出了一个产业叫“饭托”。在其他方面,居心不良者也会用这个原则欺骗你。

喜好:就是人们利用你的喜欢从你身上获利。我们更喜欢那些外貌好看、与你有相似性、与你接触或者合作较多或者恭维和赞美你的人。于是这些人也会影响你在生活中的某些行为。

权威:权威的力量是强大的,即使是具有独立思考本事的成年的也会在权威的命令下干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稀缺:正常情景下,珍贵的东西必然不多。而稀缺原理就会利用失去一种东西的可能性来激发我们的行动力。出去购物时经常有店员告诉你,这件衣服是我们店里最终一件,今日不买,明天可能就被人买走了。听到这些话,如果应对一件你很心仪的衣服,你可能会下买的决心。或者在一段关系中,你追得越紧,对方跑得越快,反倒是你不怎样紧追不舍,你就拿得越稳。

大多数情景下,即时的确定是好事,因为这已经被无数人验证过。况且人脑这台精密的仪器不太可能在一些小事上重新确定。正是利用人脑的这一弱点,好的或者坏的影响力被施加到了你的身上,所以我们更需要学习和确定。

但这绝不是一本关于阴谋论的书。人脑的某些一触即发的反应能够被很好的使用,也正在被很好的使用。但倘若有人利用这些弱点损害我们的利益,这是不能被允许的。

《影响力》是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好书。

影响力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范文(5)

《影响力》被某位我不曾听说过的著名营销专家推荐为从事营销、销售工作的人必读的五本书之首,读完之后,确实有一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感觉。原先,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别人算计了,而是被自我的思维局限或者是来自社会的强大影响力操作而做出了违背内心真实想法的决定。

一向对心理学和社会学感兴趣,这本书用一种简单平实的语言和生动又有说明力的故事或者实验向我们证明了这些被我们所忽略的或者压根儿没意识到的原理在生活中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力。

顺从原理---机械反应与固定思维模式:当我们请别人帮忙时,如果能够讲出一个理由,那我们得到别人帮忙的可能性就更大。

比较原理---经常看呕吐剧的人总是觉得生活中的人长得都难看。当你买下一大件昂贵的东西时,总觉得原本比较贵的配件显得不那么贵了,有时候冲动消费就是这样产生的。

互惠---给别人一点好处,别人也会帮你。社会中的人大多在仁义道德、正人君子的束缚中会不知不觉的做些自我原本不想做的事。互惠是一把双刃剑,被好心的人用了是福祉,被心黑的人利用则会让很多人成为冤大头。我向来属于被人骗了还不觉察的那种人,仅有用吃亏是福这种阿q精神来平衡自我了。这个原理能够很好的运用于买东西跟人砍价的情景,尤其是金五星那种漫天乱要价的地方。先使劲儿砍,再适当让步,买东西的人必须算可是卖东西的,但至少不会损失太多。

承诺和一致原理---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决定,或选择了某种立场,就会应对来自个人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坚持一致。和社会认同原理一样,我们常常会由此做一些违背自我意愿的事情。这个原理让我最为之一惊,回想过去和此刻的一些选择,我明白了命运的推手其实是自我不理性的大脑和有限的阅历和知识。高中教师曾说应当改命运为运命,但多少人又有如此的本事和资源呢?

一旦我们在内心不坚定的情景下选择了某种东西,就会构成一套自我的支持系统,每个人都免不了有社会称许性,于是总是执着的要自我相信,我的选择是对的,哪怕我自我也不确定。真正可怕的可能不是外部的压力,而是来自自我内心的支持系统,自我欺骗自我的人是最无可救药的。看完这一章之后,我开始怀疑自我的很多选择和想法了,不明白这是一种收获还是一种干扰,总之,认清内心的想法是最重要的。

社会认同原理的两个前提:不确定性和相似性。对自我的不自信或是对情景的不了解总是让我们盲从那些和自我有着相似禀赋、处境或经历的人。其实,大多数人也是都处在一种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之中,随着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五花八门的信息和诱惑充斥着我们的双眼。而这些信息抑或是选择在我们的内心里不停的盘旋,从一开始,也许我们所闻所见就让一切变得混乱而不够明朗,所以除非我们在庞杂的信息中坚持一颗纯粹的心或是清醒而足够理性的头脑,否则我们的确定要么是社会认同效应的产物,要么就是一个荒谬的决定。可是没办法,有时候,听不见自我的心声时,最好的选择就是盲从。只是,期望在我们某一刻猛然意识到自我的错误时,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挽回。

作者在最终阐述避免受社会认同影响的两种方法:环顾左右之后,别急着往前冲,向前看;抬头跑。这让我想起了不明白出自谁的一句话:在埋头苦干的同时,别忘了抬头看看方向是否是正确的,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我相信很多时候,从众是人们所避免不了的情景,但偶尔,在决定自我命运的选择面前,必须要找到一条适合自我的路。

影响力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69个字,有5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15位用户喜欢。

《影响力》读后感1500字

书名:《影响力》,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作者标签:罗伯特·b·西奥迪尼是(robertb.cialdini)是全球知名的说服术与影响力研究权威。他分别于北卡罗来纳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博士与博士后学位,投入说服与顺从行为研究逾3年。目前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书籍简介:这是本将根植于人内心的结构性心理缺陷归纳成6条通用型概念的书,书中从心理学、精神分析、进化等角度向我们解释了为何我们会掉进陷阱,冲动地选择顺从。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标题时,我以为是励志类的。

翻开后,还是蛮惊喜的。

经常看到某个行为背后的解释观点后,会激动的在房间大叫,我x,原来还能从这些层面去认识自己。我们会从形而上的角度去自我反省,但却并不了解那些冲动行为背后的科学逻辑,所以往往收效甚微或是改进的点都太过针对某一具体行为,不足以支撑自己做持续性的改变,更不足以让自己举一反三。

而看完影响力之后,会让我的思维从一个又一个散乱的点慢慢串成线的模样,开始对自己的了解有些模糊的形状,不再是一团乱麻。

人类积累至今的文化,真是需要善于借助前人的智慧去梳理,我们现在这个年龄所有的困惑、遇到的挫折、对未来的渴望,那些过来人,他们也一定有过同样的感受,虽然他们遇到的具体情况会和我们不一样,但感受一定是相通的。

看书,教会我最重要的一个技能,是学会求助。仅仅这一项技能,便为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可能性。好啦,言归正传。影响力这本书,围绕一些利用人的心理结构缺陷进行营销的案例向我们讲述了人的6种基本心理。而影响力的武器正是通过熟悉这些心理缺陷的触发条件对受众进行刺激,激发了人内心中按一下就播放的开关,用快思考做决策。

而这6种心理分别是什么呢?

一、互惠

给予、索取、再索取。

给予——互惠式给予(交换),用所谓的不计回报,降低你的心理防备,等待时机成熟一击即中。

拒绝——后撤——互惠式让步,先提出一个很不合理的要求,谈判后突然将要求妥协到你预期的临界点之下,最终达成合作。

二、承诺与一致

言行一致——承诺(核心的关键点)

公开承诺——为承诺制造足够深刻的仪式感(主动用痛苦的方式纪念)

不设立奖励机制——抛低球(不设置奖励机制、当无法用奖励作为行为的借口时,人们就会用意义去为自己辩护,于是就更加强化了自己对该行为的认同感)

三、社会认同

不确定性——源于人的多元无知

相似性——于是会有样学样

措施——检查,用证据、数据对比

源于内心的不确定性,于是开始向外界寻求参照物,以达成一致,稳固内心的安全感。

四、喜好

外表魅力

相似性

接触与合作(有共同目标)

关联性(巴甫洛夫的实验)

对自己不自信的地方能在他人身上看到

措施——要学会将人和事区分开

一个好人,他做的事,并不总是正确的或是友好的。

五、权威

按一下就播放,权威的象征符号就能把我们降服。

头衔、衣着、身份标志。

是专家吗?和说的是真话吗?这是两个独立的问题,不要在它们之间划等号。

六、稀缺

损失厌恶

保住既得利益的愿望,是心理逆反理论的"核心。

稀缺性原理的力量来源:

1.基本可以根据获得一样东西的难易程度,迅速、准确地判断它的质量

2.机会越来越少的话,我们的自由也会随之丧失

所以便有了,

物以稀为贵、逆反心理、最佳条件。

而这一切,源于我们的认知强调的是:资源是有限的。

是什么,主导了我们对“有限”二字的认识??

我有话说

嗯,话说,《影响力》配合《思考快与慢》、《白板》一起看,你会对人的大脑有更深刻的认识。

好在,动物的关联反应源于本能,而人的关联反应源于经验,所以我们还有救。可以通过刻意练习不断的刺激慢思考区域让它变成快思考。

最后的最后

稀缺心理,才是我们没有安全感的原罪。

影响力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89位用户喜欢。

读完《影响力》启发很大,作者通过对大量实验和社会现象的分析研究,揭示出了许多我们经常经历到却意识不到的隐性规律。很多时候,我们在做判断时往往有“驱简”性倾向,追求效率而放弃耗时、复杂、整体把握的决策过程,只关注最具代表性的一条信息就做决定。作者认为,人们会频繁地利用互惠原理、承诺和一致原理、社会认同原理、喜好原理、权威和稀缺原理等快捷做决定,以提高判断效率。但是,也有些原理被利用而误导我们,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合理利用这些原理好的一面促进正面影响力,同时拒绝不好的一面防范负面影响。

互惠原理表明,别人给了我们好处,我们就会有亏欠感而觉得应当尽量回报。在工作中,要获得员工或业务合作方的支持,付出真诚的帮助和关怀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同时,我们又要警惕该原理被不良动机所利用,亏欠感会让人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在己所不力时就会拿集体或公司的利益进行交换,所以我们必须严厉拒绝恶意的“恩惠”,防止不知不觉中落入圈套。

承诺和一致原理源自人人都有言行一致的愿望。一旦我们做出了选择,就会自觉以行动证明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而自动履行承诺。这种下意识的一致性倾向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同样发挥了较好的正面作用,能够很好地增强我们的责任感。在履行生产任务、安全职责、廉洁纪律等方面,采取承诺书的形式就较好地提高了执行力。

《影响力》一书让我看到了有时看似我们主动的作出抉择,其实早已身不由己。对于这些规律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积极发挥他们的正面作用,并警惕被其负面影响所误导。

《影响力》读后感800字中学生

影响力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33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56位用户喜欢。

《影响力》读后感范文

《影响力》读后感范文

朋友推荐《影响力》这本书不错,非常畅销。于是迫不及待地网购了一本,本书的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博士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著名教授。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此书不像看小说那样轻松惬意,对于这种学术性的书籍,在阅读之前就告诉自己,不能像看小说那样囫囵吞枣,要认真的去对待,对于一些重要的语句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好笔记。书上每提出一个观点都会赋予大量的事例来讲解说明,让看似比较专业术语能够通俗易懂而不枯燥乏味。每个观点都指向了人们非理性的弱点,而且这种非理性通常是被我们给忽视的。对于这此书的认知,我简单的归纳总结为以下:

互惠原理,就是以相同的方式来回报他人为我们做的一切。接受和偿还往往联系在一起。一旦接受,往往产生负债感。商业中的免费试用就是互惠原理最简单的运用。互惠原理的威力在于,即使是一个陌生人或者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人,如果先施于我们一点小小的恩惠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要求,也会大大的提高我们答应这个要求的可能性。

承诺与一致,一旦做出某种决定和选择一种立场,就会发自内心或来自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与此保持一致。每个人都希望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或判断是正确的。我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别人是怎么想的,尤其是当我们要决定什么是正确的行为的时,一般说来当我们对自己缺乏信心时,当形式显的不是很明朗时,当不确定性占了上风时,我们最有可能以别人的行为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

社会认同。中国有古话:众口铄金,大概讲的就是这么回事。很多时候我们的判断不是依照理性思考所作出的,而是从社会大众的普遍选择出发,做一个可能不太合理,却满足了自身追求社会认同感的需求的选择。社会认同需要满足不确定性因素和相似性二个条件。

喜好,一般情况下人们容易答应自己认识和喜欢的人提出的要求。光环效应是指一个人的一个正面特征会主导人们对这个人的整体看法表明,陌生人对于喜好感来源于:外表的吸引力、相似性、称赞、接触和合作、关联权威,在权威的强大压力面前,个人的抵抗力是十分渺小的。遵从权威任务的意愿对我们来说通

常都是件很实际的事情,通常我们会进入一个误区:有时候权威的话并没有什么道理,可我们还是会毫不犹豫的按照他们所说的去做。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说要听话,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确实发现服从权威在很多时候,给了我们一条行动的捷径。权威的外部特征一般表现在头衔、衣着及外部标准等方面。

短缺,所谓短缺从经济角度上来讲就是物以稀为贵。当某样东西即将短缺时,就会燃起。

影响力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1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63位用户喜欢。

影响力读后感

影响力读后感

不可否认,这是我看过的又一本经典的书,对得起我两天的伙食费了。这本书谈到了潜藏在各种社会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学原理,虽然只是讲到了互惠、喜好、承诺与一致、权威、稀缺、社会认同等六条常见的心里学原理,但是已经足以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如果能够在生活中用上其中一两条的话,那就更加不得了了。读老外的书,最大的感觉就是写得很详细,细节很充分,而且还有大量的案例支撑,具有很大的说服力。这本书也不例外,每一条原理说得极为详细,每章中穿插的案例也比较多,而且大多数例子都是作者在社会上亲身的经历,最重要的是我们也有过相似的经历,、使读者不得不信。

本书的前面就专门设置有一页内容结构图,在阅读之前瞧一眼,可以减少阅读过程中迷航的麻烦,当然我们也不必再花另外的时间来整理内容结构。首先来解释下书名,如果不仔细阅读书里的内容,很少有人会想到作者谈的主题的是社会心理学。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行为都是收到了心理的驱使,而我们浑然不知,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就是一件强大的武器,对社会有着很大的冲击力和影响力,这些武器即可以给我们思考问题带来捷径和便利,也可以被商家、政治家或者聪明人利用谋取私利。作者总共用了六章来讲述这六条心理学原理,每一章均从四个方面展开,分别是心理基础、案例、应用和对策。书中的内容都让人信服,上面已经说过了。这本书弥补了我心理学知识方面的欠缺,让我明白了为何我要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行为,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我如何避免做出一些不好的决定等等。阅读一本书最大的满足感,就是将书中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带给你不同以往的结果,提升和改善生活的品质,我想这本书给予了我这种感受。

现在用社会认同原理来解释下我为什么买下了这本书。社会认同原理指出,在判断很为正确时,我们会根据别人的意见形式,它尤其适用于我们对正确行为的判断,在特定情形下判断某一行为正确与否时,我们的看法取决于其他人是怎么做的。在当当网上浏览这本书时,光看标题的话我是不能确定是否买这本书的,这就是不确定性的表现,一般说来,在我们自己不确定、情况不明或含糊不清、意外性太大的时候,我们最有可能觉得别人的行为是正确的。在这种犹豫不定的状况之下,我就去看关于别人对于这本书写的评价和评分,如果得到的评价高的话,我就可能买,这就是在为自己的行为寻找社会证据,想要看下其他人的意见,是不是应该要买。这个过程就体现出了社会认同原理另外一个条件相似性,当我们觉得其他人跟我们相似的时候,我们就会根据他们的行为来判断自己应该怎么做才合适。因此,作为当当网的网友,我有理由相信他们的评论,因为给这本书的评价很高的网友很多,所以我就决定把它买下来。当然,我们得考虑下可能伪造的证据,也许这些评价是专门的托写的呢?那么,我们觉得是不是上当了呢。还好,我没有掉入这个陷阱,没有被人骗。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行为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因为水平问题,只能讲下个人的简单行为。

影响力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49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99位用户喜欢。

《影响力》是一本很系统、很有深度的专业书籍,可以说是说服力方面的权威。但它不像其他学术著作那样乏味、生硬,本书语言通俗易懂,是人人都可以读懂的。阅读前,我对它没有抱太高的期望。但当我开始阅读时,我发现它有强大的磁力,让我无法停止去阅读它。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书对我有这么大吸引力。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非常好,收获挺大;虽然我只是学生,从未从事过营销的工作。因为它不是一本鼓吹利用心理学不择手段的猎食指南,它更大的作用在于揭穿那些不择手段的“魔术”,确保我们可以在不降低道德水准的前提下更好的保护自己。所以,与其说它是为营销人员而写,不如说它是为所有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要和协调、购买打交道)而写。

本书建立在丰厚的理论基础之上,针对每一个原理逐层剖析,讲解透彻,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举例适当,帮助理解又加深印象。这位心理学大师将容易使人产生无意识反应的力量归纳成6种,在告诉我们这6种力量如何产生作用的同时,还教授我们如何在这6种力量面前保护自己。

互惠——一些培训机构来学校做“演讲”不仅免费,而且有时还有小礼品送;做调查前经常承诺会送出一些小礼品。

承诺和一致——推销人员总会让你先同意他的产品某一方面的优势。

社会认同——为什么培训机构总是不遗余力地宣传它们最有知名度的学员。

喜好——为什么“总要”学员介绍自己的朋友参加他们的培训。

权威——让我知道,为什么每一次讲座开始前都要有人隆重地介绍主讲者,而且介绍者是主办方在场的最高领导人。

短缺——打造其他人不具备的能力往往成为竞争的关键。

其实,影响力是不处不在。

《影响力》读后感600

影响力的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5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61位用户喜欢。

影响力的读后感800字

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只是很诧异为什么要把“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影响力》的封面,“微笑—影响力”、“影响力—微笑”它们二者之间难道有更深邃的联系,书中每个元素的运用,最后都应该跟“影响力”三个字相互契合才对?……带着满脑子的疑问,去读这本书。

影响是一种行为,而“影响力”则是一种去影响他人行为方式的能力。每个人在各自的生活环境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的“固定行为模式”,而过往的经验,也早已在脑中形成属于自己思维构架的“图示”,这些经验都会不自觉的去抵御外来影响,想要改变,谈何容易?也许,《影响力》的魅力恰恰在于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透析宏伟哲理,反向推之,验证哲理的例子又俯手皆是,也许你正经历着,也许刚刚经历过,每每看到《影响力》书中得出的结果,不禁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哦,我说怎么会这样呢?”,等阅尽所有文字,最后,才信了。

而对于我来说,从书中受益的不仅仅是知道了“喜好、互惠、社会认同、权威、承诺和一致、短缺”这六条原则是怎样在生活中一次次的把我们捉弄。更重要的是,我需要重新审视我的工作模式,思考怎样运用这六种“武器”更好的服务于工作,既能“皆大欢喜”也能提高效率。作为市场营销人员,我们时刻在“影响”和“被影响”中轮流角色,怎样做能将“效果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怎样做能让权威的嘴帮我们说话,怎样做能让我们的产品获得最多的.“社会认同”,怎样做能让我们在“互惠”的同时成为这个过程中最大的赢家?巧妙的开启“火鸡妈妈”身体里的磁带,能给我们带来额外的关怀;“将欲取之,必固与之”的“互惠原则”告诉我:给予以后的索取更能帮助我们顺利的拿到想要的资料,打造其他公司不具备的竞争能力,为客户的维护和资源的互换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子甚多,举不甚举,只怕是说多了,简单的事情就变得细碎而烦琐。只要稍加留心,你就会发现心理游戏的乐趣。

现在,我似乎明白这本书为什么要用“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封面,也许它意味心理学的神秘源自于人丰富的内心;也许,它预示着当“心理学”与“经济学”相遇就变得微妙迷离却又两者相宜。而这二者的结合,恰恰成就了《影响力》,只要是看过,以后在生活中就难以避免的要给某某事情对号入座。难怪,这本书要以“社会心理学著作”示人而非“销售技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懂得了,学会了,才能在关键时刻帮助抵御那些看似光鲜却暗藏玄机的心理陷阱,不要太大的实惠,仅此一点,足矣!

影响力的读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2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59位用户喜欢。

《影响力》的读后感600字

因为错写了广告标语,原本库存奇高的珠宝商大赚了一笔。原本想着降价一半去库存的,标牌却写着涨价一倍,顾客蜂拥而至,扫荡一空。

优惠券印错了优惠,使用会导致人们原价购买,但人们依然选择使用优惠券来购买物品。

这就好像在特定环境里放指定音乐,人们就能跳舞一样。贵重物品涨价去库存,生活物品优惠券去库存,这些都已变成了人们的固定行为模式。动物行为学家们给了一些启示。

刚开始科学家发现动物界都有固定行为模式,比如火鸡妈妈只照顾能发出特定叫声的小鸡;有些种类的雄性鸟不是对于所有侵犯边界的雄性鸟进行攻击,是由选择性的,比如只攻击具有特定胸毛的"雄性。科学家们研究了很多,发现这是因为进化使得不假思索的做某些事情效率更高。能发出特定叫声的小鸡一般都是健康的,火鸡妈妈可以把资源给予存活率更大的个体;具有和自己一样特定胸毛的雄性鸟是破坏自己生活的主要对手,那么识别它们就会把注意力更有效的集中起来。

我们人类更是如此,文明越进步,就需要我们要冒险把一些信任给予陌生人,节省时间和精力留为它用。有时会给某些商人可乘之机,借此多赚我们口袋里的钱,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就需要洞察真相,看穿这些原则的影响,用影响力的武器来武装自己。

固定模式行为大多是无意识的,因为进化使得我们不必费心思考一些行为产生的原因。但当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时,清醒一些总是有好处的。因为觉得一分钱一分货,价格贵就等于东西好,东西好就有收藏价值,那么生怕赶不上末班车就会导致越涨价越害怕自己被落下,好像就错过了失去好东西的机会,这也就是涨价才能去库存这一特效手法在特定环境——贵重物品买卖时奏效的原因。

影响力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08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21位用户喜欢。

《影响力》内容概要:著名的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博士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极具说服力,而我们总是容易上当受骗。隐藏在冲动地顺从他人行为背后的6大心理秘笈,正是这一切的根源。那些劝说高手们,总是熟练地运用它们,让我们就范……

来自卓越亚马逊网友:超级喜欢这本书,一下子买了两本,自己留了1本,还送朋友1本。我和朋友都非常喜欢时尚,这本书正好集时尚、商务、休闲与一体,知识面丰富、涵盖的内容全面,讲解也很到位,形式也比较新颖,结构独特,整体给人感觉创意十足、内容实用、结构简单、让人一目了然、涉及的范围较广、适合人群较多,绝对是近几年见到的同类书籍中最棒的一本。首先,全书不仅有我们熟知的政界、商界、娱乐界等诸多大腕面孔,还有一些平民百姓的大众脸,更有一些现实中的企业老板、商界管理层人士,让我从想象的装扮世界走向寻常人间的穿衣世界,对自身的装扮更有指导意义。其次,书中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从不同身份、不同场合、不同性别、不同季节、不同年龄、不同功能等层面详细做了基础知识的介绍和具体实例的装束,而且所有的实例都有专门的模特进行真人实拍,所有的真人实拍装束都由作者亲自现场搭配出来,显得更加真实和现实,指导性更强。再次,书中的真人实拍图片大部分都采用了拉线说明的形式,给人更加直观、形象的印象,阅读起来和学习起来更加的简单和便捷,所用的文字说明都是比较实用的,非常吸引人。另外,书中还附赠了超清晰的dvd光盘,时间也比较长,里面涉及的内容更有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老师的装扮之道也非常符合大众需求,确实是一本物有所值的好书。我的朋友也非常喜欢,专门打电话向我道谢呢我真是高兴极了,确实买到一本好书了……

来自京东网的网友:读完这本书后,觉得这是一本很有系统,很有深度的专业书籍。它不像一般的书籍总是很肤浅的在表象探讨问题,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就是透过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然后很深刻的探讨现象背后的本质,让人很受启发。据说有人读了这本书后,利用本书的原理去交女朋友,百战百胜!足见其魅力诱人!但技巧是中立的,如同刀是中立的。如果有人用刀来伤人,那么刀就是凶器;如果用来切菜,那么它就是工具。这本书主要讲了六方面的内容。首先讲到互惠原理。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报答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简单地说,就是对他人的某种行为,我们要以一种类似的行为去回报。如果人家给了我们某种好处,我们就应该以另外一种好处来报答他人的恩惠,而不能对此无动于衷,就像孔子说的“要以德报德,而不是以怨报德”。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运用了此原理来为自己谋取利益。病人想要医生在做手术时能更认真更细心的照顾,就塞很多的红包,医生由于受到好处,根据互惠原理他们做手术时会更认真细心。企业为了更好的销售业绩,往往贿赂一些官员或者一些采购部经理,而这些官员或采购部经理由于互惠原理会给这些企业更多的订单和利润。第二个是承诺和一致原理。此原理认为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决定,或选择了某种立场,就会面对来自个人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就像有宗教信仰的人,他们在公众场合总是表现的很虔诚,因为要受他们信仰的约束。比如和尚在饭店吃饭如果大鱼大肉的吃,人家就认为他不是一个虔诚的信徒。第三是社会认同原理。此原理认为我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到别人是怎么想的,尤其是当我们要决定什么是正确的行为时。当很多人都去做某事的时候,原本觉得不对的事,只因做的人多了,这事也变成了对的了。在初中的时候,我们的英语老师订婚了还没有结婚就先怀孕了,当时她挺着个大肚子来给我们上课,很多学生老师背后都对她指指点点。现在很多女人订婚了然后挺着个大肚子走进结婚的殿堂……

《影响力》读后感

影响力读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605个字,有5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3分钟,朗读时长20分钟,慢速需要28分钟,有110位用户喜欢。

影响力读后感:心理学书籍读后感 影响力读后感

心理学书籍读后感

最近啃了不少心理学,决策学相关的书籍,感觉收获颇多,不敢偷懒,且卖弄一番,强力推荐了解一下《影响力》和《社会性动物》这两本书。

他们在豆瓣上的评价链接:《影响力》,《社会性动物》

心理账户误区:我们将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的,用于不同用途的钱在心里有意识地放置到的账户里,很多时候因为心理账户这个思维误区的影响,使我们难以做出理性的投资与消费行为。

比如:你捡了2000块钱与你得了2000块的工资,虽然钱自身的价值是一样的,但是在心里上你会将两者区别开来,往往我们更容易挥霍捡来的钱。

又如:你拿100块去赌博,刚开始你赢了1000块,后来又输了1000块,最终还是100块。如果有人问你:你输了多少钱?你大概会说没输,保本。其实你输了1000块,只是你心里不将曾经赢得的那1000块放置在自己资产账户里面。

上面说的是我们在心里会有意识地区别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的金钱,我们也会有意识地区别用于不同途径的金钱。

比如:

情形1:《3d阿凡达》上映了,你买了150块的票,但是在家里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票丢了,这时候你还会再买票去看么?

情形2:《3d阿凡达》上映了,你打听到票价是150块(你还没有预先买),在家里出发的时候,你发现你把150块电话卡丢了,这时候你还会继续去电影院买票看么?

大部分人的思维是在第一种情况下不太可能会再买票看,而在第二中情况下很可能会买票去看。这是因为我们在心里往往将用于不同用途的钱放置在不同帐户里,从而认为:通讯费用那150块(电话卡)与娱乐费用150块(电影票)是有区别的,而实际上丢的都是价值150块的东西,不应该影响到我们是否继续看电影的决策。实际上,如果你觉得看《3d阿凡达》值150块且手头也宽裕就应该去继续买票去看;如果手头不够宽裕就不应该去看了。

如何克服心理账户这个思维误区呢,我们只要取消不同的心里帐户就可以了,无论是不劳而获还是辛苦劳作获得金钱,那都是自己倒手的资产,没有区别的;而对于用钱,我们只看商品能给你带来的效用(价值)以及为此付出的成本(金钱),而不是区别它们属于哪个用途帐户。

沉没成本误区:我们往往不会轻易放弃已经付出很多的东西,即使在该东西不再值得继续付出的时候,因为我们在情感上舍不得已付出的成本(即沉没成本)。

比如:

情形1:年终,公司发了一张《3d 阿凡达》的电影票,放映的那一天,天公不作美,下了暴雪交通不便,天冷风又大很容易感冒,你会继续去看么?

情形2:你花了150块排了老长的队终于买到了《3d 阿凡达》的票,放映的那一天,天公不作美,下了暴雪交通不便,天冷风又大很容易感冒,你会继续去看么?

现实是:情形2下我们去看电影的可能性要大于情形1,我们会觉得辛辛苦苦排队花了这么多钱而不去看可惜了,因而会为这些已经无可挽回的沉没成本付出更多:承受交通不便与天寒易感冒的成本。

沉没成本误区使我们不太容易取消已投资的但前景黯淡的项目,也不太容易放弃付出过很多的已经不值得继续去爱的人。如果理智地分析的话,我们只需要考虑某件事情本身的成本与收益,不需要也不必考虑为此已经付出的成本。

得失效应:我们对失去的感觉比对获得感觉要强烈要记忆深刻,失去一般比获得对我们的影响力更大。

比如:朋友送你一个精美的杯子,你很高兴,但这个兴奋期不会持续太久(因为适应性),但是某一天你不小心将杯子打碎了,那种痛心遗憾的感觉会很强烈,一般也会记忆的更久一些。又如:亲人健在的时候,你不会太在意,一旦失去了,你会相当痛心。

再来个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的实验:你无意中听到一个人对你的多次评价,这些评价有如下四种情形:

情形1,一直对你持正面评价,比如你热情大方;情形2,一直对你持负面评价,比如你冷淡自私;情形3,刚开始对你持正面评价,后来慢慢对你持负面评价;情形4,刚开始对你持负面评价,后来慢慢对你持正面评价。

统计实验结果发现:你对这个人的喜爱程度,从强到弱排列是:情形4 >; 情形1 >; 情形2 >; 情形3 。也就是你最喜欢刚开始对你评价不好而后面慢慢变好的那个人,而最厌恶刚开始对你评价好而慢慢变得不好的那个人。这里面得失都对你有较大的影响。

根据得失效应我们可以推导出几条有益的法则:

1,好事分开享受。(每天都有好消息带来好心情,比一天几个好消息让你happy得更久一些)

2,坏事一起承受。(每天都是坏消息带来坏心情,不如坏消息都发生在一天,坏心情就持续得短一些)

3,大好事与小坏事要一起经历。(大好事带来的好心情会冲淡小坏事带来的负面情绪)

4,大坏事与小好事要分开经历。(你说是不是应该这样的呢?)

聪明的小孩会在向父母汇报数学成绩考了98分之后,紧接着低声说我还打破了家里一个杯子,这样就可免去了责骂。

自证预言:是指人会不自觉地按照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导致预言结果出现。

比如:你自认为不是读书的料,那么即使有时间也不会用来温习,因为你认为读了也不会白读,结果考试一塌糊涂,然后你就会在心里对自己说:“我果然不是一个读书的材料!”

很多成功学里面倡导的自我暗示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自证预言这种心理效应的积极影响。

心理学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理论,比如:旁观者效应,事后诸葛亮心理,破窗理论,安慰剂作用,认知失调理论,登门槛效应等等,晓得这些东西对我们理解与认识社会现象,与人相处很有帮助。我们常说思维决定行动,其实行动也影响我们的思维(自我证言或为了减少认知失调);又如如果想让一个人喜欢你,请求对方帮你忙比你帮对方很多忙要更有效果一些,聪明的追求者应该懂得这背后的心理原因;再如登门槛效应,如果你想让一个人帮你一个很大的忙,你可以先请求对方帮你一个不可能拒绝的`小忙,之后再进一步请求帮那个大忙,这样对方就不太可能拒绝你了(我知道的一个人很精于此道)。心理学很有趣吧,如果想要系统地了解这些东东,看以看看《影响力》和《社会性动物》这两本相当经典的书籍。

写这篇文章时我也实践一把,哈哈,如果我只是推荐这两本书而不提供下载链接,估计没多少人会自己去搜索下载;如果我添加了下载链接的话,那么下载的人就会多很多。感谢阿伦森写出了这么经典的社会心理学著作,让我学会了很多。

写作指导:写好读后感的基本要点

1、精读文章,找到“感点”

精读文章,就要做到一遍又一遍地读,细细地品味。只有在精读中,我们才能深刻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苏轼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就是这个道理。文章中令人感动、引人思考的“点”,可能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能是文中的一个画面、一个感人的情节,总之,哪一点最令你感动,哪一个地方拨动了你的心弦,哪一点就应该是你读后感文章中的“感点”。

同学们在写读后感的时候,最主要的是谈自己的感想,可以结合全文来谈,也可以结合文章中的某一点来谈,谈自己的体会,自己的看法,自己这样做以后的后果……这样,同学们认识问题的能力,表述自己的观点的能力就会一步步提高。

2、结合“感点”,展开联想。

好的作品给人的感受是多方面的,如果我们面面俱到,哪1点都不会谈清楚。(www.qb5200.com只有围绕自己受到启发教育最深的一点并结合生活实际,抒发自己的感想和心得,才会写出优秀的读后感来。

3、读后感应该注意哪几方面?

在读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小学生写读后感,历来是一件较棘手的事情。其实,写读后感也有章可循,写法一般可归纳为“引”、“议”、“联”、“结”4个字,即引用原文的内容或观点,在此基础上展开议论,然后由此及彼联系实际加以阐述,最后总结全文,提出看法。

“引”

适当地引用原文,引出自己的感受来源。可以直接摘抄原文的重点语句,然后写感想;也可以间接叙述原文内容,点出感想是从何处产生的。总之,一定要交代清楚“感”的由来。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否则会喧宾夺主。很多同学只有“读”而无“感”,照抄原文,以引述代替感想的写法成了对书的内容介绍,从而使文章本末倒置。

“议”

针对原文提出自己的感受。写读后感,重点应落在“感”字上。看完一本书或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什么都写一点,最后,什么也讲不深、不透,重点部分却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掠而过,这样的读后感会很平淡,不深刻。

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最好是突出一点,深入挖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联”

密切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可以联系个人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可以是教训,也可以是当前形势;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

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结”

总结全文,升华“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

以上4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

影响力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75个字,有1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88位用户喜欢。

今天把影响力这本书看完了,感觉收获很多啊。

这本书从实例开始讲起,分析了我们成长过程中养成的一些条件放射。同时用实例分析了,人们利用这些原理提高说服别人几率的案例。

这六种原理是人们在从小成长中养成的一种条件放射。基于这几种原理,在成长中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快速解决问题的捷径。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社会里,我们需要面对海量的信息,然后做出快速的判断。因此这几种原理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这本书中重点提到了,一些人们是如何利用这些原理来提高自己的说服力的。在社会中,我们需要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他为我们给出了几种办法的总结。这本书六种原理,最开始有案例入手,分析出所用到的典型的原理。之后分析这种原理出现的原因,再用实验的方式总结出影响它的因素。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具体的应用,还有与之相关的一些变化。最后提出面对这些情况时我们的应对方法。

互惠----礼尚往来,这个影响社会进步的条件放射。应为互助,才有人类的发展。这个人类活动最根本的原则。

互惠策略:

付出—使对方产生负债感---提出自己的要求---达到自己的要求。

决绝-退让策略:

提出一个较高的要求----做出合理的让步—是对方产生负债感---提高第二个要求成功的几率

承诺与一致原则:一旦原则某种立场,就会产生与其一致的压迫感。

提高一致性的方式:书面的,公开,的声明,然后是由自己主动做出的决定。

社会认同:是影响人们最重要的一个原理。当大家都以相同的方式思考的时候,就没有人会想得太认真。

多元无知效应。相似性—维特效应。

喜好:优秀的外表,相似性。称赞,接触和合作。关联这些都会增加喜欢一个人的几率。这也是成功的一部分。

权威:头衔,衣着,外在标志,这些都会成为认证权威的一部分。

短缺:常用的商业模式。他提到了一个原因:心理抗拒。好奇心算是心理抗拒的一部分。人们总是对不容易获得的东西抱更大的占有欲。

这几种原理渗透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面对一些问题中,几种原理都会有所表现的。说到这里想起了:如果想破坏友情就向他借钱。其实钱没有错,朋友也没有错。人们的互惠心理已经渗入骨髓。如果不还钱,就破坏了互惠原理,破坏了承诺,这两个方面又进而影响到喜好,面对三大原理的影响,除了最基本的血缘关系,其他都经不起不还钱的考验哇。

根据这本书,我想起了以前看的一本书专门介绍如何选择西装的书,里面提到了一些社会心理学的东西。在社会交往中,首先是合乎身份,合乎场合的着装,是非常重要的。之后诚信是首先得,之后再正式交流中,其他几种原理开始发挥作用。互惠,承诺,如果能合理的巧妙的使用这些原理。将会大大的提高我们说服力。

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啊,希望大家都可以看看!

心理学书籍影响力读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83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04位用户喜欢。

《影响力》被某位我不曾听说过的著名营销专家推荐为从事营销、销售工作的人必读的五本书之首,读完之后,确实有一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感觉。原先,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别人算计了,而是被自己的思维局限或者是来自社会的强大影响力操作而做出了违背内心真实想法的决定。

一向对心理学和社会学感兴趣,这本书用一种简单平实的语言和生动又有说明力的故事或者实验向我们证明了这些被我们所忽略的或者压根儿没意识到的原理在生活中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力。

顺从原理———机械反应与固定思维模式:当我们请别人帮忙时,如果能够讲出一个理由,那我们得到别人帮忙的可能性就更大。

比较原理———经常看呕吐剧的人总是觉得生活中的人长得都难看。当你买下一大件昂贵的东西时,总觉得原本比较贵的配件显得不那么贵了,有时候冲动消费就是这样产生的。

互惠———给别人一点好处,别人也会帮你。社会中的人大多在仁义道德、正人君子的束缚中会不知不觉的做些自己原本不想做的事。互惠是一把双刃剑,被好心的人用了是福祉,被心黑的人利用则会让很多人成为冤大头。我向来属于被人骗了还不觉察的那种人,只有用吃亏是福这种阿q精神来平衡自己了。这个原理能够很好的运用于买东西跟人砍价的状况,尤其是金五星那种漫天乱要价的地方。先使劲儿砍,再适当让步,买东西的人必须算但是卖东西的,但至少不会损失太多。

承诺和一致原理———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决定,或选取了某种立场,就会应对来自个人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持续一致。和社会认同原理一样,我们常常会由此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这个原理让我最为之一惊,回想过去和此刻的一些选取,我明白了命运的推手其实是自己不理性的大脑和有限的阅历和知识。

高中老师曾说就应改命运为运命,但多少人又有如此的潜力和资源呢一旦我们在内心不坚定的状况下选取了某种东西,就会构成一套自我的支持系统,每个人都免不了有社会称许性,于是总是执着的要自己相信,我的选取是对的,哪怕我自己也不确定。真正可怕的可能不是外部的压力,而是来自自我内心的支持系统,自己欺骗自己的人是最无可救药的。看完这一章之后,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很多选取和想法了,不明白这是一种收获还是一种干扰,总之,认清内心的想法是最重要的。

社会认同原理的两个前提:不确定性和相似性。对自己的不自信或是对状况的不了解总是让我们盲从那些和自己有着相似禀赋、处境或经历的人。其实,大多数人也是都处在一种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之中,随着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五花八门的信息和诱惑充斥着我们的双眼。而这些信息抑或是选取在我们的内心里不停的盘旋,从一开始,也许我们所闻所见就让一切变得混乱而不够明朗,所以除非我们在庞杂的信息中持续一颗纯粹的心或是清醒而足够理性的头脑,否则我们的决定要么是社会认同效应的产物,要么就是一个荒谬的决定。但是没办法,有时候,听不见自己的心声时,最好的选取就是盲从。只是,期望在我们某一刻猛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挽回。

作者在最后阐述避免受社会认同影响的两种方法:环顾左右之后,别急着往前冲,向前看;抬头跑。这让我想起了不明白出自谁的一句话:在埋头苦干的同时,别忘了抬头看看方向是否是正确的,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我相信很多时候,从众是人们所避免不了的状况,但偶尔,在决定自己命运的选取面前,必须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心理学书籍《影响力》

心理学影响力的读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423个字,有2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4分钟,慢速需要19分钟,有150位用户喜欢。

心理学《影响力》的读后感范文

读《影响力》是因为此本书被誉为史上最强大、最震摄人心、最诡谲的心理学畅销书,同时也有人推荐被为从事营销、销售工作的人必读书之首,读完之后,确实有一种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很多时候我们不是被别人算计了,而是被自己的思维局限或者是来自社会的强大影响力操作而做出了违背内心真实想法的决定。

很喜欢《影响力》这本书是因为得出某些结论是基于跟踪、调查研究得出的对人的行为进行解读和判断。另外就是书中所描述的现象都很熟悉,背后却有很多玄机,让人不禁想探寻答案—为什么我明明不会买店里10元一只的镯子,而看到标价是40元的同样货色时,却坚持认为那个用料一定较好而为之掏腰包?为什么你原本跟某人算不上有交情,然而在他帮过你一次之后,你会不自觉地为他说话?我们是被莫名原理驱使的人,自然可以掌握它们,用来影响别人!《影响力》用一种简单平实的语言和生动又有说明力的故事或者实验向我们证明了这些被我们所忽略的或者压根儿没意识到的原理在生活中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力。书上每提出一个观点都会赋予大量的事例来讲解说明,让看似比较专业术语能够通俗易懂而不枯燥乏味。每个观点都指向了人们非理性的弱点,而且这种非理性通常是被我们给忽视的。

虽然是一本讲技法的书,但里面的技法的确管用。本书从从比较、互惠、承诺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短缺七个角度诠释了人性的小弱点。从这些弱点入手,可以使得人们更快地做出一些决定,特别在消费购物领域非常明显。

一、比较

这是商家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比如先让你购买一个大件产品,然后再推荐给你相对便宜的小件。当你买了3000块的西服之后,一般会觉得500块的毛衣是非常便宜的。

类似的方法还有很多,在商店里展示两套差别不大的西装,一套标价一万,一套标价三千,人们会理所当然地觉得三千这套非常合算,会大大增加这套西装的销售量。

二、互惠

互惠的原则往往被运用为“给予——索取——再索取”的形式。最典型的方式就数免费试用的方式,就是因为人们在试用之后会有不好意思的感觉,这样的销售效果出奇的好。

同样的,当你在请求别人做一件很可能被拒绝的事情之前先顺手给人家个什么(比如一瓶水,一块糖……)对方接受你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同样你在客户暴跳如雷的时候给予对方一杯饮料,对方的情绪同样可以得到很大的缓解。这些都是我觉得随时可以用上的东西。

互惠原则就是利用人们不好意思的这种弱点,而万一遇上脸皮特厚的朋友其实也没关系,因为人们会把不遵守互惠原则的人贴上忘恩负义的标签,受到唾弃。另一个由互惠原则引申出来的就是当你提出一个比较大的请求被对方拒绝的时候,可以提出一个比较小的请求,这时候对方一般不会再拒绝你。这就是让步原则,既然你先退了一步,那对方也觉得自己应该做出退让。因此许多人会先提出一个完全不可思议的要求,在受到拒绝之后再提出他真正的目的。

三、承诺和一致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一旦认定了一件事情,就会觉得更可能实现。比如在赌马的时候,一旦选定了支持者,就会觉得选择的球队、赛马获胜的概率大增,而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但是人们又是希望遵守自己的诺言的。比如写下的目标比没写下的更容易实现,于是商家往往通过让你写软文、写承诺的方式来培养对产品的喜好。人类的惯性心理会使我们有计划的消费,长期地绑定在这种产品之上。而一些无良商家则利用先虚报低价,让你确立购买的承诺,然后再因为种种原因抬高售价的小伎俩来达成交易,这种情况往往防不胜防。

四、社会认同

实验表明,在人遇险的时候,如果周围有5个人,有人施救的概率是38%。而如果周围只有一个人,施救的概率是75%。这可能就是人们从众心理在作祟。如果你遇险了,最好的办法并不是狂呼救命,而是指向一个特定的人。比如说“蓝衣服的先生,快来救我!”这样的方法会大大增加你获救的概率。

社会认同是会传染的,当一个自杀新闻报道之后,很快会有大量自杀想跟随,大家会很快想到富士康的连环跳楼事件。当然社会上的群体闹事、群体上访、钉子户……也是有一个社会认同的效应在里面。当人们听到类似的新闻,则更容易去做相应的尝试。从这个角度来说,广电总局和文化部对新闻的监督其实对整个社会来说还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五、喜好

投其所好有可能是人际交往当中使用最频繁的招数了。可以通过1、特点2、称赞3、接触合作4、关联来达到相关的效果。当你和一个不认识的朋友一起合作完成一项任务,你们之间的好感度必然直线上升。所以企业和学校才会组织我们一起去拓展,增进大家之间的好感。

六、权威

中国人在迷信权威方面可能做的特别突出。只要是什么专家推荐的东西一般都会得到群众的广泛接受。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许多人就利用自己的`头衔来从中牟利。当然牟利本身也没什么不对,就怕一些徒有其表的专家,或者一些隐藏在人间的李鬼,最后成为害人不浅的权威。

权威当然还体现在制服和标志上,比如穿警服人的指挥更有影响力,就算有时候那个人只是一个保安或者协管。

七、短缺

少的就是好的,当我们一个人看房的时候会觉得悠然自得,一点点观察有什么问题缺陷。但当3个人一起看房的时候情况完全就不一样了,你感觉到另外两个人的虎视眈眈,这就是可怕的短缺效应。当我们感觉数量有限、截止日期快到了的情况下,往往会激发购买的冲动。但是,这些并不是短缺效应效果最显着的地方!它效果最显着的地方体现在当你先拥有什么,然后一下子夺走之后带来的地震般的力量。

当你听到某地强拆的新闻,就会为钉子户摇旗呐喊;当你听到某某上访被扼杀的新闻,就会为上访者鸣不平。这就是稀缺性在起作用。革命的往往并不是那些一直在社会底层的人,他们往往是过过一段好日子,然后这些好日子又不复存在的那批人。要知道,给予人们一段时间的暂时自由比不给自由更危险,若想夺走那样的自由,代价必然是沉重的。

《影响力》的可贵之处就是透过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然后很深刻的探讨现象背后的本质,让人很受启发。做为一本技法的书,个人认为技巧无所谓好坏,怎么用、用到什么程度、取得什么效果全靠使用技巧的人。

影响力心理学著作读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49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01位用户喜欢。

上周看完了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robertb.cialdini)的《影响力》。很久没看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书了。对于自己感性去的读物尚且是这个态度,可想而知其他类型的书了。

高中三年没接触过一本课外书,浸淫在高考的氛围里。真的感受到了一项技能(尚且把读书看做一项技能),需要持续不断的精进和练习才能接近正常水平。任何一种能力,只要放上一年不去接触,几乎会归于零。很不幸,我的这项技能已经快失去了。

小时候有个习惯,就是边吃饭边看书。并不是废寝忘食,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要占用,而是类似于今天吃饭时看看剧一样,纯粹觉得干巴巴吃饭没什么意思。在电子设备还没有普及起来的初级教育阶段,吃饭期间配上辅助娱乐,我已经站在了时尚的风口浪尖了。

这项吃饭期间的娱乐活动总是被父母无情的制止。就好像“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一样,为了制止而制止,但是除了蹭脏书,吃饭看书有什么不好,现在也没个所以然。好在我还算倔强,没有改正,所以侥幸多看了两本,而且每本书读了三四遍吧,就像现在吃饭,还是会抱着看过三四遍的剧看。但高中这个习惯终于还是没能继续。

言归正传,谈谈《影响力》这本书。翻它的时候是从前到后依着顺序看的,没有了当初那份悠闲的心境,反而多了几分急功近利了。其实多读几遍再写更好,可好久没写过读后感了,很希望写点什么。

权威:权威的力量是强大的,即使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的也会在权威的命令下干出匪夷所思的事情来。

稀缺:正常情况下,珍贵的东西必然不多。而稀缺原理就会利用失去一种东西的可能性来激发我们的行动力。出去购物时经常有店员告诉你,这件衣服是我们店里最后一件,今天不买,明天可能就被人买走了。听到这些话,如果面对一件你很心仪的衣服,你可能会下买的决心。或者在一段关系中,你追得越紧,对方跑得越快,反倒是你不怎么紧追不舍,你就拿得越稳。

大多数情况下,即时的判断是好事,因为这已经被无数人验证过。况且人脑这台精密的仪器不太可能在一些小事上重新判断。正是利用人脑的这一弱点,好的或者坏的影响力被施加到了你的身上,所以我们更需要学习和判断。

但这绝不是一本关于阴谋论的书。人脑的某些一触即发的反应可以被很好的使用,也正在被很好的使用。但倘若有人利用这些弱点损害我们的利益,这是不能被允许的。

《影响力》是一本值得一看再看的好书。

影响力心理学著作读后感

影响力的本质读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93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65位用户喜欢。

《影响力的本质》读后感

从前有人问我,给你选择的机会,你是要一笔数目庞大的资金还是一群来自四方的朋友。以前的我一定会选前者,因为有钱等于可以买到想要的游戏机,模型机器人等等,有这些陪我还不够,朋友可能还会抢我玩具呢!慢慢长大才越发觉得朋友的重要性,读完卡耐基的《影响力的本质》以后,我找到了答案,更加觉得小时的可爱。

卡耐基之所以有今天如此大的成就,是跟他的求知欲和进取心还有不为困难所打倒的品质息息相关的。卡耐基生长在密苏里,一个贫穷偏僻地方。在这里,他捡杨梅、割野草,每小时只能赚到5美分。后来他因家里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辍学。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到卡耐基的成功之路非常坎坷。他下定决心要当一名出色的演讲家,在听众的面前演讲曾遭受过6次完全的失败。年轻时为接受教育而奋斗,在密西里的老农场开创自己的事业却遭受惨败,不得不变卖家产来抵债。卡耐尔陷入了绝望当中。但是,后来他从新找到了自己的生活目标,在州立师范学校里,看到了学校里享有声望的人多为球员和演讲家。卡耐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没有运动的天赋,但是,演讲方面的才能可以锻炼,就决定再一次演讲比赛上做一名佼佼者。

我们可以体会到我们身边的人对我们有着多大的影响。如果我们身边的人都乐观积极、有进取心,那么跟他们打交道久了,我们也会受到他们的影响,有着积极乐观的人生观。相反,如果我们的朋友都是那些没有上进心、得过且过的人,久而而久之,我们也会成为整天无所事事的人。所以说我们在日常生活里要慎重交友,有选择性地交友。每个人在生活中必须要有真正的朋友,朋友对我们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笔精神财富。

有人跟我说过,一笔为数可观的资金和一群朋友,给他选择一定是选朋友。因为钱是消耗品,迟早会用完,只是时间问题罢了,而朋友,不管他是从事什么职业,地位如何,他们所能提供给我们的是源源不断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人生的启迪,可能一条新的发展出路,而这个高速飞跃的社会,信息几乎起着领航的`作用。更多的,我们是群居的生物,相互离不开对方,有朋友我们生活才从事显得安全,所以朋友这的好重要。

不管你是个怎样伟大的人,你真正的生活都离不开朋友的支持,成功的

背后是许多的辛酸痛楚的总结。卡耐基有三个挚友帮助他支持他令他的事业达到了顶峰。林肯是他的榜样,那我们的榜样又是什么也许我们在确立了理想的同时也该以哪位伟人为榜样。没有朋友的人是最孤独的,我视朋友为手足,没有朋友的日子难以想象。在你困难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帮你;在你苦闷的时候,没有人听你倾诉;在你迷茫的时候,没有人为你指点迷津。真正的朋友是永远的。

真正的友谊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质的!希望我们都生活在一群能疯能拼的“队友”中。

关于影响力读后感(16篇范文)

读完《影响力》启发很大,作者通过对大量实验和社会现象的分析研究,揭示出了许多我们经常经历到却意识不到的隐性规律。很多时候,我们在做判断时往往有“驱简”性倾向,追求效率而放弃耗时、复杂、整体把握的决策过程,只关注最具代表性的一条信息就做决定。作者认为,人们会频繁地利用互惠原理、承诺和一致原理、社会认同原理、喜好原理、权威和稀缺原理等快捷做决定,以提高判断效率。但是,也有些原理被利用而误导我们,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所以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合理利用这些原理好的一面促进正面影响力,同时拒绝不好的一面防范顾大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影响力信息

  • 关于影响力读后感(16篇范文)
  • 关于影响力读后感(16篇范文)33人关注

    读完《影响力》启发很大,作者通过对大量实验和社会现象的分析研究,揭示出了许多我们经常经历到却意识不到的隐性规律。很多时候,我们在做判断时往往有“驱简”性倾向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