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读徐志摩诗集有感(5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6-27 16:30:02 查看人数:84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读徐志摩诗集有感 816字 4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71人
徐志摩诗集读后感 990字 9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5人
读徐志摩诗集有感 989字 12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90人
徐志摩诗集读后感 859字 9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97人
徐志摩诗集读后感 1746字 6段 6分钟 10分钟 14分钟 120人

读徐志摩诗集有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1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71位用户喜欢。

手捧着《徐志摩诗集》,我心潮澎湃。读者自己仰慕已久的诗人用心血写就的诗歌,我沉醉其中,如饥似渴。随着他的脚步,我参观了欧洲各国的风景名胜;顺着他的目光,我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走进他的思想,我也对黑暗的旧社会有了更多的了解。

想必多数仰慕徐志摩的读者,是因为看过了《再别康桥》,我也不例外。本是普通的小桥流水,经他描写,竟成了世外桃源,宛如仙境一般。“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诗人眼中的景物,经过想象的雕琢,都被赋予了生命轻的超凡脱俗。康桥上肯定留下了徐志摩许多美好的回忆,康河中也溶着他水晶般的梦幻,这是他恋恋不舍的佳境啊!我跟随他漫步在康桥上,听流水潺潺,看柳絮轻舞,让心重归于静谧。忽然,身边景物瞬息万变,我已站在泰山脚下。“你阔大的巉岩,像是绝海的惊涛……承受日月与云霞的光豪……”在这里徐志摩完全没有了刚才的柔情,而变得豪情万丈,诗人的感情真得太丰富了。

我不知疲倦的读着,马不停蹄的游走,愉悦地欣赏各地的壮丽景。可是,我的心情突然变得十分沉重,只为眼前悲惨的景象。“‘行善的太姑修好的爷,赏给我一点吃剩的油水吧!’,大门内有欢笑,有红炉,有玉杯;但这沉沉的紧闭的大门,谁来理睬……”我的眼泪簌簌落下,不由得想到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诗在这里得到印证。悲痛之时,耳边又传来一个凄凉的声音:“‘先生,可怜我一大元吧,先生!’飞奔,急转的车轮,紧追,小孩的呼声。”在这阴沉黑暗的时期内,有多少苦难的百姓受尽苦难的折磨!他们是不幸的,相比之下,我们生长在阳光下的新时代青少年又是何等的幸运!如果在这样优越的环境里还浑浑噩噩,不思进取, 我们又怎能心安理得的生活呢?

追随徐志摩的脚步,看到的景物包罗万象,却受到了心灵深处的启迪。为了祖国江山远壮美,为了和平盛世永远延续,我们青少年必须发愤图强,有所作为—“青年!你幸而为 今世的青年,你的心是自由梦魂心,为这大自在的无始终,问谁能挽精神之狂澜?

徐志摩诗集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90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05位用户喜欢。

转瞬即变的时空里,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徐志摩打败了时间的文字、声音和表情,创造无数经典,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唤醒了我们曾经的那份纯真和对世间的幻想¨¨¨

初识徐志摩还是那首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时的我还是一个不懂世故的懵懂小男孩,望着如此洒脱的诗句,内心也不禁泛起涟漪,那是一种天性的思想泛滥,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如今再次观赏这部作品,却发现那时的徐志摩少了份纠缠,多了些许奔放,浅露离别的忧伤,显现了浓浓的浪漫情愫,他把浓郁的离愁深埋心底,用寥寥几笔点化得淡雅、飘渺,全诗显得飘逸而空灵,激起我对大学生活的深刻怀念,对职工生涯的无限憧憬。如果你觉得徐志摩对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贡献仅此而已的话,那么只能说明你眼界低见识短了。

前不久,在空暇时间有幸拜读了徐志摩的《偶然》一诗,全诗短短几十字,深切的表达了诗人对偶遇之人的喜爱,却又无可奈何而引发感叹。由于受英国浪漫主义诗风的熏染,所以徐志摩的浪漫纯正而不轻佻,高雅而不低俗,他的诗歌柔美、清丽、音韵和谐,表达了他对爱情、自由和美的追求。每每读起他的这首诗歌都会激起我对美的无限追求,对偶遇的深切渴望。对于二十岁正直青春年少的我们而言,正处于抉择的时段,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发现美,只有拥有发掘美的眼睛,才能发现美,追求美,才能,感受美。对美的发现与创造源于对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徐志摩面对愤怒,没有咆哮,没有慷慨高歌,甚至没有希望和恐惧,有的只是淡然洒脱的文字、迷惘的微笑、沉沉的静视和对自然的依恋。用他的才能与行动告诉我们面对不如意的事需冷静,乐观,要豁达。

徐志摩的作品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对我而言,还是偏爱他的诗歌,他的浪漫主义,每每翻阅他的作品都会有不一样的心境和感受,无论是他的为人还是作品都足以给我上一辈子的人生哲学。

徐志摩以彼之细腻的心理捕捉,赋我缠绵的情感体会;

以彼之行云流水的写作风格,赋我酣畅淋漓的心灵洗礼;

以彼之坦诚的语句,无畏的呐喊,赋我对人类精神的深刻思考。

可惜,天才的诗人只在人世间短暂的停留,他的出现虽似一颗倏然划过的流星,轻轻的来,又悄悄的走,但却折射出奇异的光芒,留下为之动容的作品,留下令人陶醉的浪漫主义情怀,叫人怀念,令人难忘,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徐志摩诗集

读徐志摩诗集有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89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90位用户喜欢。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心波……

你不必讶异,更无需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记,

在这交汇时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偶然》

这首诗是徐志摩众多诗作中较短小精湛的诗。其实,激起我阅读兴趣的是该诗的诗题。“偶然”一词,诗意而富有情调,使我一下子想到了投入河水的柔波冯至的《我是一条小河》中的诗句,“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从你的身旁流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这想必也是一种偶然吧!细读下去才发现“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心波”确是和冯诗有曲异同工之妙。徐志摩的这句诗中,“我”是“云”,“偶尔”“投影”在你的心波,较之冯至的"“无心”“流过”似乎显得更加无意且无辜。而接下来的这句“你不必讶异,更无需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更加直白与揪心了。试想,“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本应是一个美丽而浪漫的邂逅!可是,在黑暗的海夜上(可能没有月光)相遇时,诗人毫无情调地来一句“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我在想,如果“你”所指的这个“她”是一位多情女子的话,那听到这话她的心该是凉了半截了。诗人在即将转身的那一刻还不忘叮嘱“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记,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她的世界也许在瞬间冰冻了。

这首诗读完后让人有一种很意外的感觉。诗中,虽然也用了作者贯使的“云"”、“影”、“波心”、“光亮”等柔美的意象,可是在这里,我们脑海中那个贯识的极富浪漫气息的诗人形象却迷糊了。新月派诗人陈梦家说“《偶然》,以及《丁当清新》等几首诗,划开了他前后两期的鸿沟,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气,用整齐柔丽清爽的诗句,来写那微妙的灵魂的秘密。”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但又不是这样的。诚然,那河畔如新娘般的金柳、不胜凉风之娇羞的水莲花在此全然不见。诗人内心的“火气”似是淡了不少。然而,从这首诗的末句“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中,"互放”、“光亮”很值得玩味。是不是有种表面故作淡定,内心却是狂波暗涌的味道呢?像是被自己爱慕的姑娘拒绝后的小伙子,自我解嘲地来一句“哥只是偶然!”呵,在此,又看到郑愁予“马蹄”的影子了。很难说,《错误》里,思妇循着马蹄声与过客的对视中,完全没有“交会时互放的光亮”。然而,终究只是个错误,即使是美丽的!徐志摩也许曾路过一个这样错误的美丽。

不必讶异,有何需欢喜!记得也罢,忘记更好!没有什么,一切都只是偶然。不管沙扬娜拉一低头般如何地娇羞,诗人照样挥挥衣袖来一个优雅的转身。也许,他在心里感慨:神马,都是浮云。

徐志摩诗集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59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97位用户喜欢。

《徐志摩诗集》读后感800字

徐志摩的诗既没有郭沫若的奔放,亦没有闻一多的深沉,有的是飘逸、空灵,如潺潺溪水,如清风明月。他的大部分诗作没有愤怒,没有呐喊,没有慷慨高歌,甚至也没有希望和恐惧,有的只是迷惘的微笑、沉沉的静视和对自然的依恋。

他追求的就是一种宁静、和谐、无冲突的美的境界,表达的就是经过理性筛选、过滤了的情感。他总是将那种浓得化不开的情感给以稀释,以防其“杀”了诗的美感。如《再别康桥》,诗人将那种浓郁的离愁点化得淡雅、缥缈,将离别时那种沉重的心绪藏于心底,使全诗显得飘逸而空灵。

“再别”本包容着十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但这种复杂的情感化为诗时,则从头至尾表现出对自我的压抑,对情感的克制。如“轻轻的”一连用了三个,含蓄委婉地将诗人心头的沉重、依恋曲折地表达出来。在整个诗中,没有因难以割舍的别情而潸然泪下,更没因理想的破灭而号啕痛哭,弥漫全诗的只是淡淡的忧伤,悠悠的惜别,内含不尽之意。这正是情感经过理性的洗礼后所能达到的一种诗歌境界,所以有着永久的生命力。

徐志摩的诗歌比较含蓄,但不流于晦涩。从总体上看,尽管徐志摩在诗歌中反复吟唱其单纯的信仰:爱、自由与美,但他并非对此进行赤裸裸的、粗暴的呐喊,而是将之寄托于对雪花、康河、婴儿等美好形象的礼赞中。

《黄鹂》中第二节:“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它飞了,不见了,没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实写黄鹂,虚写诗人的感觉:感叹春光、火焰,热情,一闪即逝。

把展翅飞走的黄鹂与春光、火焰、热情联系起来,显得含蓄而又深沉。《山中》写“我”在庭中月下思念山中的恋人,但诗人却不直接去抒写对恋人的思念,而从对山中光景的关心写起;不直写“我”想去见恋人,而是化一阵清风,将针叶青松吹落在情人的窗前,轻轻地不扰乱她的睡眠。

这种构思含蓄地将对恋人无微不至的体贴、甜蜜的思恋全都表现出来了。《再别康桥》中,诗人不直言自己对康桥的无限深情和依恋,而只是恣意渲染康河的美景,只说自己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水草。”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徐志摩诗集》读后感800字]

徐志摩诗集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4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20位用户喜欢。

徐志摩诗集读后感1500字

诗人徐志摩在他的《猛虎集》序文中写道:“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深成的一片。”如果把徐诗中《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和《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以下简称《雪花》、《康桥》、《风》)放在一起,它们正好从这样的角度展示了诗人写作的连续、希望与理想追寻的深入。这实在是一个有趣的比较,因为这三首名篇风格之一致,内在韵脉之清晰,很易令人想到茅盾的一句话:“不是徐志摩,做不出这首诗!”(茅盾《徐志摩论》)

徐诗中表现理想和希望感情最为激烈、思想最为激进的诗篇当推《婴儿》。然而,最真实传达“一个曾经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猛虎集》志摩自序)诗人心路历程的诗作,却是上述三首。在现代主义阶段,象征不仅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诗人朝向一生信仰的心路历程是一个纷繁的文学世界,其中曲折的足迹读者往往需追随及终点方恍然大悟。胡适之在《追忆志摩》中指出:“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新月》四卷一期《志摩纪念号》)是的,徐志摩用了许多文字来抵抗现实世界的重荷、复杂,在现实世界的摧毁面前,他最终保持的却是“雪花的快乐”、“康桥的梦”及“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的无限惆怅。如果说现代诗的本质就是诗人穿越现实去获取内心清白、坚守理想高贵(传统诗是建筑于理想尚未破裂的古典主义时代的。),那么,我们不难理解人们对于《雪花》、《康桥》和《风》的偏爱。

《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这首诗共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难道我们还要诗人告诉我们更多东西吗?

步入“假如”建筑的世界,人们往往不仅受到美的沐浴,还要萌发美的守护。简单地理解纯诗,“象牙塔”这个词仍不过时,只是我们需有宽容的气度。《康桥》便是《雪花》之后徐诗又一首杰出的纯诗。在大自然的美色、人类的精神之乡前,我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守护之情完全是诗意情怀。而这又是与《雪花》中灵魂的选择完全相承。只当追求和守护的梦幻终被现实的锐利刺破之时,《风》才最后敞开了“不知道”的真-相以及“在梦的轻波里依洄”的无限留恋和惆怅。因此我们说,《雪花》、《康桥》和《风》之成为徐志摩诗风的代表作,不仅是表面语言风格的一致,更重要的是内在灵魂气韵的相吸相连。茅盾在三十年代即说:“我觉得新诗人中间的志摩最可以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最足供我们研究。”(《徐志摩论》《雪花的快乐》是徐志摩诗第一集《志摩的诗》首篇。诗人自己这样的编排决非随意。顺着《雪花》→《康桥》→《风》的顺序,我们可以看到纯诗能够抵达的境界,也可以感悟纯诗的极限。如是,对徐志摩的全景观或许有另一个视角吧!

读徐志摩诗集有感(5篇范文)

《徐志摩诗集》读后感800字徐志摩的诗既没有郭沫若的奔放,亦没有闻一多的深沉,有的是飘逸、空灵,如潺潺溪水,如清风明月。他的大部分诗作没有愤怒,没有呐喊,没有慷慨高歌,甚至也没有希望和恐惧,有的只是迷惘的微笑、沉沉的静视和对自然的依恋。他追求的就是一种宁静、和谐、无冲突的美的境界,表达的就是经过理性筛选、过滤了的情感。他总是将那种浓得化不开的情感给以稀释,以防其“杀”了诗的美感。如《再别康桥》,诗人将那种浓郁的离愁点化得淡雅、缥缈,将离别时那种沉重的心绪藏于心底,使全诗显…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徐志摩诗集信息

  • 读徐志摩诗集有感(5篇范文)
  • 读徐志摩诗集有感(5篇范文)84人关注

    《徐志摩诗集》读后感800字徐志摩的诗既没有郭沫若的奔放,亦没有闻一多的深沉,有的是飘逸、空灵,如潺潺溪水,如清风明月。他的大部分诗作没有愤怒,没有呐喊,没有慷慨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