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诸葛亮读后感(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07 14:00:04 查看人数:65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诸葛亮读后感 888字 8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25人
读诸葛亮七擒孟获有感 337字 3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115人
诸葛亮读后感 652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78人
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读后感 412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42人
诸葛亮为政清廉言行节录读后感 1995字 7段 7分钟 11分钟 16分钟 150人
诸葛亮传读后感 586字 7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63人
诸葛亮全传读后感 593字 7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98人
读诸葛亮有感 1456字 35段 5分钟 8分钟 12分钟 129人
诸葛亮的故事读后感 559字 8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83人
诸葛亮读后感 361字 4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198人
读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 1005字 6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48人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读后感 551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238人
诸葛亮巧施空城计读后感 297字 4段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292人
读诸葛亮弹琴退兵有感 261字 2段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244人
诸葛亮读后感 596字 8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86人
诸葛亮的故事读后感 1313字 11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227人

诸葛亮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88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25位用户喜欢。

《草船借箭》是我国着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的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巧妙地取得了胜利。在事实面前,周瑜不得不敬佩诸葛亮的才能,并自叹不如。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神机妙算的才能和广阔的胸怀。

读完全文,我情不自禁地想:诸葛亮神机妙算地取得胜利的关键原因是什么呢?他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经过思考,我总结出诸葛亮取胜的关键原因是:诸葛亮知天、知地、知人,善于谋划。具体说是:一、诸葛亮熟悉气象变化,知道三天必有大雾。二、诸葛亮熟悉地理情况,把船停在受箭最佳的地方,回来的时候能顺风顺水。三、诸葛亮知己知彼,深知鲁肃为人忠厚,不会泄露借船机密,敢请他帮忙;知道曹操多疑,用兵谨慎,不敢轻易出兵,只会放箭压阵;明白周瑜心胸狭窄。四、谋划周密,巧妙安排,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如:巡排草船,精心伪装;利用大雾,逼近曹寨;擂鼓呐喊,虚张声势;箭满归来,顺风顺水。

诸葛亮神机妙算获得成功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作为现代的小学生应该努力形成各方面的素质,只有博学多闻,素质全面的人,才能在各种复杂的情况面前从容自若地应付。

启示之二是:小学生应该做好预习工作,才能在课堂上迅速地准确地回答好老师的问题。你只要想一想就会知道:如果诸葛亮没有先想好对付曹操的对策,没有通过看云识天气推测到三天后必有大雾,他会这么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地答应周瑜并立下军令状吗?

启示之三是:做人应该宽宏大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事业推向新的境界。小学生不要因小事和同学闹矛盾,要通过自己的智慧来证实自己的实力,让别人佩服你。决不可以采取讥讽、造谣,甚至中伤陷害的卑鄙的手段来达到超过别人的目的,因为这种做法是愚而无能的表现。

启示之四是: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有巧妙的安排。只有做事精益求精,才能把事情办得妥妥贴贴。如果没有三思而后行的思想,做事没有条理,没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任何事都不可能办好。那种幻想名扬天下,又不采取周密行动的人,永远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总之,我们要从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谋事中吸取有益的东西,努力把自己造就成具有全面素质的优秀人才,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诸葛亮

读诸葛亮七擒孟获有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7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15位用户喜欢。

今天,我再次翻开《三国演义》,读了《诸葛亮七擒孟获》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讲的是有一个叫做孟获的人和一些士兵造反,诸葛亮就去抓他们回来。第一次,孟获和王平大战,诸葛亮指挥王平假装战败跑到一个山谷,孟获不知是计,他一到山谷就被抓了。第二次,诸葛亮去劫粮草,孟获派董荼,但董荼是内应,他不战而败,当晚,董荼把孟获抓获了。第三次,孟获让孟优里应外合,但孟优被诸葛亮灌醉了,孟获又被抓了。第四次,孟获不服气,就攻打蜀兵,诸葛亮在孟获的军队攻势减弱的时候出奇兵,孟获逃到树林前,诸葛亮已经在那……

孟获被诸葛亮抓了七次,诸葛亮也放了他七次。我佩服诸葛亮的大度和机智,用智谋和宽容感动了孟获。孟获经过这么多次的争斗,终于永远不再背叛,我觉得孟获的这种敢于拼搏,最后认清形式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诸葛亮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78位用户喜欢。

诸葛亮读后感「精选」

诸葛亮读后感精选

诸葛亮是三国时代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小时候在一位有学问的老先生那儿读书。老先生养了一只大公鸡,用公鸡啼叫的时候作为下课的铃声。老先生课讲得非常好,诸葛亮很喜欢听,可是鸡一叫先生就下课了,诸葛亮还没听够,所以,公鸡每次叫唤,他都很反感。于是,他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每次在公鸡快叫时,诸葛亮就扔出一把米,鸡一吃米,就忘了鸣叫,因此,常常是同学们饿得发慌,先生也觉得很累才下课。时间长了先生觉得莫名其妙,诸葛亮却暗暗得意。终于,这个秘密被先生发现了,老先生一气之下,将诸葛亮赶出了学堂。诸葛亮非常后悔,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老先生后来想了想诸葛亮也是为了多学习,心想这孩子很聪明,如果把他的聪明才智用到正处一定前途无量,于是,他原谅了诸葛亮,把他叫回了学堂。从此,诸葛亮明白了要把聪明才智用到正处,他对先生恭恭敬敬,还下河捉鱼,给先生滋补身体,还帮先生打扫卫生,赢得先生的赞赏。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聪明不要用在歪地方,否则,也会使人走上歪路,做出一些没有道德的事情,遭到人们的"唾弃。比如:二战期间,发动战争的希特勒就非常聪明,但他却把聪明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发动了战争,造成了成千上万的人死亡。宋朝的秦桧,也非常聪明,据说他的书法写的非常好,可以称为“家”,但是他非常嫉妒岳飞,不顾国家安危,用他的计谋杀死了岳飞,结果受到了人们的唾弃,他也背上了千古骂名。所以,我们不但要做一个有学问的人,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样,我们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诸葛亮读后感精选

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1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42位用户喜欢。

这篇课文主要写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的才能,用造箭的事来陷害他。诸葛亮托鲁肃周密准备了船和草人。第三天凌晨,诸葛亮趁大雾驶向曹营,大声呐喊、擂鼓,船体两面受箭,船周围插满箭枝。最后,诸葛亮得胜回营,周瑜自叹不如。

这篇课文既生动的描写出借箭的经过,也体现出各个人物的性格。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奸诈阴险,而诸葛亮聪明机智、心胸宽广、神机妙算。

这些都是小说描写的,可是,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和诸葛亮与小说中的是否相同呢?答案是否定的。周瑜在历史不是心胸狭窄,而是心胸宽广的。刘备称他“气量颇大”,蒋干称他“心胸宽大”。可是为什么小说中的周瑜被罗贯中写得心胸狭窄呢?那是因为罗贯中想神化诸葛亮,为了把诸葛亮写得神机妙算、心胸宽广,只好把周瑜给冤枉了。

《三国演义》这本书里还有很多不符合实际的记载,推荐大家去看看《三国志》或《后汉书》,这些记载才是符合实际的。不过我也佩服起罗贯中的想象力丰富,他为了神化诸葛亮和刘备而删改、添加了很多文章呢!

草船借箭

诸葛亮为政清廉言行节录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95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150位用户喜欢。

——坚定理想信念 做廉洁勤政的表率

在“读廉政故事书”活动中,我学习了《诸葛亮为政清廉言行节录》,诸葛亮流传后世的脍炙人口的佳作--《诫子书》,言近旨远,含意隽永,是诸葛亮处世立身的智慧结晶,更有他志存高远的精神境界和千年不灭的人格力量。“内无余帛,外无赢财”是他毕生追求和实践的廉洁的理想境界。从中我们领悟到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人生真谛,体会到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命哲思,所有这些,对我们而言仍大有裨益,富有启迪。使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真谛得到了进一步认识。

一、注重理论学习和修养,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今天学习不仅意味着多读书、读好书,学习也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必备的素养。一般而言,一个肯读书、肯学习的干部,总会给人以彬彬有礼、豁达雅量、涵养深厚的印象,其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精神境界,与不学习的干部相比,往往有明显的区别。一个不学习的干部,决不可能做到理论上和行动上的清醒与坚定,决不可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明辨是非、把握自己,决不可能在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前思深虑远、处变不惊,也决不可能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来积聚人气、开拓事业。事实和历史证明,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的思想改造才能使自己保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使自己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才能始终与党同舟共济,把个人的前途与党的事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xx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是党员干部立身处世,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准则,党员干部要带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争做认真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争做积极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作为为国聚财的国税人,我们应始终把改造主观世界作为终身的任务,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打牢思想政治基础,要坚持用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切实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并把学习政治理论与税收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在本职岗位上严格自律、积极改造自身思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努力做到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各项税收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积极的践行科学发展观,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做出榜样。

二、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做廉洁勤政的表率

《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内心宁静才能戒骄戒躁,内心淡泊才能含英咀华,内心开阔才能登高望远。党员干部如果没有一种清明清廉、自律自控的大修养,没有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大襟怀,那么,他就不可能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不可能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精神情操,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面对廉政建设的复杂环境和严峻形势,我们应率先垂范、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提高了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和“防腐”免疫力,注重把廉政建设理论学习同政治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学习范围,增强学习效果,开展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开展条规学习,常念“紧箍咒”,早打“预防针”,浇注“防腐剂”。经常性、多形式地对党性、党风、党纪进行学习和主动接受廉政教育,以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接受警示教育,促使自觉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念,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税之德,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执法行为的廉洁性,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法纪观念和拒腐防变能力,珍惜和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在工作中,不搞“吃、拿、卡、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涵养淡泊、甘守宁静,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羁,以身作则做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表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在新形势下拒腐防变的能力,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同时以孔繁森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牢记宗旨、执政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廉洁奉公、率先垂范的优秀品格,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为民谋利。

我们要以这次教育活动为契机,努力解决目前在少数党员干部中还存在着与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要进一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固本强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保廉意识,做廉洁勤政的表率, 树立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清正廉洁的税务职业道德,使自己成为热爱国税事业的奉献者、公正廉洁的执法者、精通业务的进取者、文明高效的服务者,努力塑造国税干部良好的道德形象。

诸葛亮传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6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63位用户喜欢。

《诸葛亮传》主要写了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平生经历,以及魏蜀吴三国的争斗。

在人们的眼中,诸葛亮是一个神通广大的人。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都有对诸葛亮的称赞。诸葛亮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这几点:

一、他会用人。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蜀国的败落是因为诸葛亮不会用人,但事实证明诸葛亮一直是蒙冤受屈的。比如说得到诸葛亮赏识的姜维,原只是一个小官位,但诸葛亮一眼看出姜维的能力,以至于发挥了姜维不但骁勇善战、而且足智多谋的这块金子。再比如说赵云,诸葛亮同样看到了他的能力,以至于赵云成为诸葛亮今后最好的合作对象。

二、诸葛亮有智慧。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利用吴国的孙权和大将周瑜、鲁肃等人的疏忽,巧占荆州。周瑜和孙权大怒,周瑜又让孙夫人出嫁,来杀刘备,但诸葛亮派赵云前去,成功避开锋芒。

三、他战斗经验丰富。正是因为诸葛亮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才抵挡得住司马懿的团团进攻,好几次让司马懿吃了败仗。

四、礼贤下士,法道兼济(法律、道德兼用),懂得治国安邦。吴蜀再次联合以后,进入了短暂的和平期。而这时,诸葛亮减税增收,减少百姓税收,打击贪官,大批生产蜀锦,建设诸葛堰、煮制井盐。短短数月,这些资源已经为蜀国支起了巨大的护盾。之后,诸葛亮又立“宪法”制定“八务”“七诫”“六恐”“五惧”其目的在于使一切制度化,不需要特别努力,大家就能遵从。

诸葛亮的哲学,人们至今还在研究,我们要向诸葛亮学习,学习他的成功之道。

诸葛亮全传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3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98位用户喜欢。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诸葛亮的一声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成就?还要从他小时候说起。六岁时,诸葛亮失去了父母、十四岁时,他带来全家南迁,一路谋划躲过兵乱和仇杀、二十六岁时,对于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用了356个字让刘备茅塞顿开,看到了宏大的未来、四十三岁,他独掌军政大权、开启了蜀汉十年的鼎盛、五十四岁,五丈原临终前,还将军政、人事等安排妥当,并定下退敌之策,留下了千古名作《出师表》。

诸葛亮去隆中学习时,由于在辩论赛上出色的表现,一度被认为是“卧龙”,与大名鼎鼎的“风雏”不相上下;出山后辅佐刘备,把刘备变成了常胜将军,并对刘备的忠心可谓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功名后”。

合上这本书,我认识的一个全新的“卧龙诸葛”;合上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合上这本书,我为诸葛亮的运筹帷幄所鼓掌;合上这本书,我为诸葛亮的孤胆忠心所敬佩;合上这本书……

诸葛孔明:料事如神、胆大心细、神机妙算、熟知天象; "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疑周得吕望,汉得张良”,是人们对他最好的评价。

不过这本书也让我更全面的认识了这位智胜。诸葛亮远没有《三国演义》中那么神通广大,料事如神。如“空城计”“火烧新野”等等伟绩都是后人虚构有。现实中他更多充当的是一个贤相。我也从这本书中了解了许多轶闻趣事,对诸葛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也提醒了我,看人看事需要辩证地去看,不能仅仅因主观因素就对其一方面加以夸大或抹杀。

读诸葛亮有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56个字,有3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29位用户喜欢。

读诸葛亮有感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内,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真的,其实我从未如此崇拜过一个人,有,也是短暂的。不知道为什么会对这个奇伟英俊的人物心生敬意,长相?才略?忠心?守信?可能真的是一种感觉吧。

从小就知道这个人物——足智多谋,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懂奇门遁甲之术,夸张点说,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甚至对感情也很专一,这个神一样滴人物啊,在我心里扎下了根。

后来才明白人是具有两面性的,当你习惯用哪个面孔示人,渐渐的就会认为你是什么样的人。另一面,是可待挖掘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敬慕无减,一个太完美的人反而不真实,不是吗?

但是,在我心里,他就是一个不真实的存在,是不是有些矛盾呢?!

有人说,他没有知人之明,譬如马谡失街亭,那么,姜维呢?有人说,他没有包容之心,譬如李严被贬,那么,魏延呢?有人说,他没有培养贤能,譬如仅传姜维,那么,费祎、蒋琬呢?你终究不是他,所以不能给他的.所作所为一个完整的解释。而我,更不可能成为他,所以只能以我的片面去看待他。

历史的证据就是真相,而真相往往掩埋在阴霾和尘埃之下。

一说,如果他不投靠刘备,也许不会星落五丈原;一说,如果他阻止了刘备进攻东吴,也许就没有白帝城托孤;一说,如果他采用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也许就不会出师未捷身先死……可是再多的如果,也换不来一次重来的机会。

毕竟,如果了,未必如愿。

某本书上说,刘备与孔明是史上著名的关系很融洽的君臣。我想,既是君臣,就不是绝对的融洽。没有一个帝王会希望一个比自己聪明的人时时威胁自己的地位——尽管刘备说过,他是鱼,孔明是水。

鱼儿虽然离不开水,但它也许会厌倦水。

否则为何在托孤时还召了李严?实为亮正严副,却给了李严实权,目的无非是制衡孔明。一位极具智谋的人对一个看似无特殊能力的人鞠躬尽瘁,忠心耿耿,平白无故的,没有多少人会相信。

以及刘备驾崩前那一番意味深长的话:“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兴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是真情流露,还是圈套阴谋?无人知晓,但耐人寻味。不过,就是这番话,让孔明许下了代价为其一生的诺言——“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说的很对,可谁又知内藏了多少无奈呢?你不知,我也不知。

诸葛连弩、木牛流马、孔明灯无不显示着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梁父吟》、《出师表》也昭示着他的文笔斐然。

正如他自己所说,“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

可是,英才也有被天妒的时候。

陕西五丈原我国十大古战场之第六名

被称为最没有硝烟的战场,我想,是因为他吧。

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八日

据说,那天可见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东北方流于西南方,坠入蜀营内,三投再起,隐隐有声;

据说,自那年起,五丈原一直下陷,是承受不了那巨大的悲哀;

据说,他是天机星转世,他妻子是天辅星;

也据说,他的表字是其想像北辰星一样亮,孔者,极也;明者,亮也。

真耶?假耶?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不过,足以说明他是一个传奇人物。

我相信,那时,他踯躅在人间,看着;现在,安然在另一个国度,活着。

某天,我在梦里遇见他:身长八尺,羽扇纶巾,身披鹤氅,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虚?实?也罢,他向来都这样。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

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

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

诸葛、孔明……

诸葛亮的故事读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9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83位用户喜欢。

我读了三国志——诸葛亮传后,有很多感受。

这一章主要写了诸葛亮的许多故事。他的确是一个有志之士,他以自己出色的才华描写了一次次不败神话。

开始,刘备只是一个地方豪杰,投奔各方,一个小沛几失几保,却有光复汉室的远大理想。开始只有曹操、袁绍、孙权他们三个势力处于鼎立状态,而有了诸葛亮之后,刘备的势力迅速壮大,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跟他们共争天下。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占据荆州。出征时,只要有了诸葛亮,就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以诸葛亮成为曹魏的一个心腹大患。

他忠诚于蜀。在出师北伐中,着《出师表》。上面有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怎样一种忠诚?国家处于危难之际,他提出“南和孙权,北拒曹操”这又是怎样一种忠心?

诸葛亮,他被后人称为神人。他有远大的志向,他谦虚,他富有智慧,他爱民如子。他政治上是先主的得力助手,他忠诚主公。他奖罚分明,用兵如神,深得军心。他很多事情上为农民着想,使人民安居乐业,深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诸葛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早年如果刘备听了他的劝告不要兴兵伐吴,或许,历史就会被改写,三国之后不是晋,而是刘备创建的一朝。

诸葛亮,后人之所以都把他当做榜样,千古传唱,百世流芳,就是他有许多可贵的精神品质。我也要把他当做榜样来学习,学习他的精神,品格与智慧,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诸葛亮的故事读后感600

诸葛亮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6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98位用户喜欢。

读中国历史故事,长少年中国志——读《诸葛亮》有感

暑假了,我很开心,因为能有很多阅读时间。爸爸给我推荐了一本名人传记《诸葛亮》。

这本书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智斗周瑜。周瑜是吴国大都督,他火烧赤壁一战成名,是一个大英雄。但他有爱生气的弱点,嫉妒诸葛亮才能。他三番五次的陷害诸葛亮,却都被诸葛亮一一破解。诸葛亮用激将法激起周瑜打败曹操的决心,又用草船借箭轻松化解了周瑜出的三天造十万只箭的难题,最神奇的是诸葛亮通过借东南风,帮周瑜走出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困境,实现了火烧赤壁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这本书里面的故事,让我看到了古人的智慧,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用智慧战胜强大的敌人的传统,增加了文化自信。这些故事让我想起了梁启超的一句名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要放飞我的梦想,通过自己脚踏实地地努力学习,去实现少年中国梦。

读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0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读《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范文

可能是从小深受爸爸的影响,我一直对历史比较感兴趣。上学的时候历史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放假在家随意的看着电视,有很多频道播放的是三国演义,有老版的,也有新版的。三国里我比较崇拜的有三个人物诸葛亮、司马懿和曹操。于是,趁假期闲来无事,便看了一本关于诸葛亮的书------《向诸葛亮借智慧》。蜀汉宰相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位充满智慧的人,他的治国理家育人之道影响着历朝历代的贤能人士,他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人生态度净化了多少浮躁的心,他的慧眼识才选才用才策略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身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着教育的责任,这本书用事件描述灵魂,用幽默启迪心智,用历史洗刷情理,尤如在我们面前放了一面镜子:正心、正形。今天做教师就意味着责任担当和无私奉献。读完这本书,我也有一些感受分享给大家。

首先就是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个人的荣辱得失不能超越团队。现在的工作的环境与诸葛亮时代的.为生存空间大有不同,但也要学会从环境中汲取营养,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去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一定要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他们的班级管理经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基本功,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工作岗位和学科教学都能很快地进入角色,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所以善于学习,善于协作,善于服从大局至关重要。

其次是要知人善任,因为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班主任就是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像诸葛亮那样,不但自己有智慧,更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分槽喂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七八岁的孩子。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表现的状态也会有差异,老师的智慧就体现在发现他们的优势,调动他们的情绪,给他们以恰当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充满自信,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因此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是一种知人善任,诸葛亮的智慧就在于他深刻理解人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最后身为一名教师,我们的社会角色是教书育人,但同时也要承担家庭责任,每一位教师也都有另一个身份就是父亲或者母亲,也要教育自己的子女,而诸葛亮的育人的思想也是值得我们深思。诸葛亮曾经写给儿子一封信,虽然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对于为学做人和待人处世都有具体的忠告。虽然距今已经过了一千多年前了,在今天的高科技时代,仍然有极高的参考价值: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时空,历久常新。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38位用户喜欢。

草船借箭这件事中能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懂天文,有许多过人之处。周瑜让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周瑜以为为难了诸葛亮,但没想到,诸葛亮却说,三天就能造好十万支箭,还要立军令状。不能光说有许多过人之处,体现在哪里呢?就要对比一下。用鲁肃和诸葛亮对比:鲁肃在船上张皇失措,则诸葛亮还大笑,只顾喝酒,说出了鲁肃想都不敢想的话:“我们只顾饮酒,雾散了,就回南岸。”鲁肃是正常人,不像诸葛亮是半仙,平时做事谨慎的他,竟然这次如此大意,一定是有过人之处,而且不是过人一点儿。

诸葛亮还胸怀宽广,他去草船借箭,竟然还把鲁肃带着不怕鲁肃抢自己的战功。不像周瑜心胸狭窄,容不下有才艺的人在自己身边,本章就能体现出来。

周瑜还不知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想趁机杀死诸葛亮。而周瑜却不知道诸葛亮已经计算好了,三天后将有大雾,周瑜更不知道诸葛亮竟然会利用这场大雾借来十几万支箭。周瑜心胸狭窄,从周瑜的话中就能看出:“军中无戏言!请先生立下军令状!”周瑜一定想:诸葛亮一定三天造不成十万之箭,我让鲁肃不给他材料,他一定要被斩!这次,诸葛亮死定了!让他知道知道我周瑜也有神机妙算的本事!

草船借箭形象的描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懂天文、会地理。鲁肃的认真精神、谨慎精神、保守精神,把诸葛亮问他借东西的是事不说出去。周瑜的小心眼,心胸狭窄。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读后感400

诸葛亮巧施空城计读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9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92位用户喜欢。

诸葛亮北伐中原,由于错用了“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结果致使街亭这个战略要地失守,再无法进军取胜,而且随时有被魏兵堵截归路、全军覆灭的危险。为避免更大损失,忙安排人马,布置撤退。

这时,司马懿来到城下,亲自率领十五万大军攻打诸葛亮的军队。这时,诸葛亮只剩下20名士兵和2000个平民了,逃是不可能的啦!于是,诸葛亮让士兵扮成老百姓,在大街上洒水、扫地。又安排下人将城门打开,而自己悠闲地弹起琴来。

司马懿大军来到城门,听到、看到城内的情况,却不敢进城了,最终大军撤退了。诸葛亮和他的士兵终于躲过这一劫难。

看完这个故事,我长吁一口气,明白了:我们在面临巨大困难时,要不慌不忙、勤于思考,用智慧来解决这些困难。

读诸葛亮弹琴退兵有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61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44位用户喜欢。

今天我阅读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弹琴退兵》,这个故事讲述了:诸葛亮让马谡、王平去守街亭。不想,马谡不听王平的劝告,结果街亭失守了,他们只好逃往阳平关。于是,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大军杀到西城县,孔明赶来使用了空城计带走了所有的兵马,打开大门,让几个文官装成百姓扫地,自己在城上弹琴,司马懿疑神疑鬼,最后被吓退。

读了这个故事,我愈发感到诸葛亮无限的智慧和才华——自己在楼上弹琴,张苞、关兴在后山坡雷鼓叫喊,就吓退了十多万兵,厉害!不过,这可都要归功于司马懿疑神疑鬼的心态,孔明正式借助了对方这样的心理,才让他聪明反被聪明误呀!

诸葛亮读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6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86位用户喜欢。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诸葛亮的一声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成就?还要从他小时候说起。六岁时,诸葛亮失去了父母、十四岁时,他带来全家南迁,一路谋划躲过兵乱和仇杀、二十六岁时,对于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用了356个字让刘备茅塞顿开,看到了宏大的未来、四十三岁,他独掌军政大权、开启了蜀汉十年的鼎盛、五十四岁,五丈原临终前,还将军政、人事等安排妥当,并定下退敌之策,留下了千古名作《出师表》。

诸葛亮去隆中学习时,由于在辩论赛上出色的表现,一度被认为是“卧龙”,与大名鼎鼎的“风雏”不相上下;出山后辅佐刘备,把刘备变成了常胜将军,并对刘备的忠心可谓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功名后”。

合上这本书,我认识的一个全新的“卧龙诸葛”;合上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合上这本书,我为诸葛亮的运筹帷幄所鼓掌;合上这本书,我为诸葛亮的孤胆忠心所敬佩;合上这本书……

诸葛孔明:料事如神、胆大心细、神机妙算、熟知天象; "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疑周得吕望,汉得张良”,是人们对他最好的评价。

不过这本书也让我更全面的认识了这位智胜。诸葛亮远没有《三国演义》中那么神通广大,料事如神。如“空城计”“火烧新野”等等伟绩都是后人虚构有。现实中他更多充当的是一个贤相。我也从这本书中了解了许多轶闻趣事,对诸葛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也提醒了我,看人看事需要辩证地去看,不能仅仅因主观因素就对其一方面加以夸大或抹杀。

诸葛亮读后感600

诸葛亮的故事读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13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27位用户喜欢。

诸葛亮的故事读后感范文

(一)

我喜欢看书,并且看了很多很多书,不过最让我难忘的书就是《三国演义》,这本书里有很多的故事,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这个故事很有趣,让我给你讲讲吧:三国时期,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双方在赤壁大战。在东吴,孙权的手下有一个叫周瑜的人,他才华横溢、心胸狭窄。还有一个备的手下叫诸葛亮的人,诸葛亮足智多谋,知天文,知地理。周瑜怕诸葛亮知道自己的作战计划,就想杀他。周瑜要诸葛亮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完不成就要杀头,别说三天,就是三十天也造不出来啊!第一天诸葛亮对他的好朋友鲁肃说:“去准备二十只船,一只船上有一千个稻草人,二十个人。”到了第三天,诸葛亮开着船到曹军那里,曹操命令士兵往船上射箭,过了一会,诸葛亮回去了,让士兵把船上的箭拔下来,数了数,十万多只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了困难不要害怕,任何难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只要肯动脑筋,就能成功。

(二)

诸葛亮是三国时代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小时候在一位有学问的老先生那儿读书。老先生养了一只大公鸡,用公鸡啼叫的时候作为下课的铃声。老先生课讲得非常好,诸葛亮很喜欢听,可是鸡一叫先生就下课了,诸葛亮还没听够,所以,公鸡每次叫唤,他都很反感。于是,他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每次在公鸡快叫时,诸葛亮就扔出一把米,鸡一吃米,就忘了鸣叫,因此,常常是同学们饿得发慌,先生也觉得很累才下课。时间长了先生觉得莫名其妙,诸葛亮却暗暗得意。终于,这个秘密被先生发现了,老先生一气之下,将诸葛亮赶出了学堂。诸葛亮非常后悔,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老先生后来想了想诸葛亮也是为了多学习,心想这孩子很聪明,如果把他的聪明才智用到正处一定前途无量,于是,他原谅了诸葛亮,把他叫回了学堂。从此,诸葛亮明白了要把聪明才智用到正处,他对先生恭恭敬敬,还下河捉鱼,给先生滋补身体,还帮先生打扫卫生,赢得先生的赞赏。

从这个故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聪明不要用在歪地方,否则,也会使人走上歪路,做出一些没有道德的事情,遭到人们的唾弃。比如:二战期间,发动战争的希特勒就非常聪明,但他却把聪明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发动了战争,造成了成千上万的人死亡。宋朝的秦桧,也非常聪明,据说他的书法写的非常好,可以称为“家”,但是他非常嫉妒岳飞,不顾国家安危,用他的计谋杀死了岳飞,结果受到了人们的唾弃,他也背上了千古骂名。所以,我们不但要做一个有学问的人,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样,我们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

我读了小故事,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故事的大概内容是:马谡与曹操对战,诸葛亮战前对王平和马谡交代,要在靠山靠水的地方安营扎寨。结果,马谡自以为聪明,把营地驻扎在山顶,王平怎么劝他都不听,后来,被曹操放了一把火,火势很大,包围了整个山,只有几个兵和马谡杀出来。(.)

曹操也不想斩杀马谡,不过由于马谡犯的错误太大了,损失了许多兵将,诸葛亮只得杀了他。其实马谡也是一员猛将,失去了挺可惜,可是他身为下将,就必须服从上级的领导,擅自改动作战计划,肯定不行,还连累了许多并肩作战的弟兄,这不是就他自己,是一个兵营,几千人啊,对将来的作战损失了许多兵力,诸葛亮杀他也是无奈啊!

诸葛亮读后感(16篇范文)

读《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范文可能是从小深受爸爸的影响,我一直对历史比较感兴趣。上学的时候历史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放假在家随意的看着电视,有很多频道播放的是三国演义,有老版的,也有新版的。三国里我比较崇拜的有三个人物诸葛亮、司马懿和曹操。于是,趁假期闲来无事,便看了一本关于诸葛亮的书------《向诸葛亮借智慧》。蜀汉宰相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就是一位充满智慧的人,他的治国理家育人之道影响着历朝历代的贤能人士,他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人生态度净化了多少浮躁的心,他的慧眼识才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诸葛亮信息

  • 诸葛亮读后感(16篇范文)
  • 诸葛亮读后感(16篇范文)65人关注

    读《向诸葛亮借智慧》有感范文可能是从小深受爸爸的影响,我一直对历史比较感兴趣。上学的时候历史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放假在家随意的看着电视,有很多频道播放的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