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阅读名著读后感(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30 16:30:02 查看人数:85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阅读名著读后感 2950字 27段 10分钟 16分钟 23分钟 137人
课外阅读名著读后感 716字 4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02人
阅读名著读后感 1706字 11段 6分钟 10分钟 14分钟 198人
阅读名著西游记读后感 683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93人
阅读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的读后感 541字 7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19人
阅读名著写读后感 504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43人
阅读名著的读后感 799字 8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46人
阅读名著读后感 6127字 47段 21分钟 34分钟 48分钟 262人
学生阅读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 629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98人
阅读名著读后感 686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67人
阅读名著读后感 908字 6段 4分钟 5分钟 7分钟 152人
阅读名著读后感 1849字 12段 7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33人
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589字 6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20人
阅读名著的读后感 5421字 41段 19分钟 30分钟 42分钟 258人
阅读名著西游记读后感 575字 5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94人
阅读名著日记读后感 1037字 5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9人

阅读名著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950个字,有2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3分钟,有137位用户喜欢。

阅读名著读后感800字左右集锦1

10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红楼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陶醉于书中优美的诗词歌赋,被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所打动,无法自拔。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每一次阅读,都给了我不同的感受。

初读《红楼梦》时,我被其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深深吸引,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之间纠结的爱情悲剧催人泪下,给我以深深的震撼。当读到林黛玉焚稿断痴情时,忽然感觉昔日在大观园中的欢声笑语随即被巨大的痛苦所遮住,就像天空中低而浓黑的乌云,让人窒息得喘不过气来,只剩下撕心裂肺般的悲痛和无尽的凄凉。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林黛玉身上的那种唯美。林黛玉并不完美,她嫉妒心强,好炫耀才能,可是她真的很唯美,就像水晶折射出的光辉那样纯净,令人为之震撼!我曾抱怨过母亲的唠叨、老师的批评、同学的争吵,但同贾府中众多奴婢的悲惨下场比起来,这些事无不体现了师长对我的关心和同学之间的真情。于是我开始爱我身边的人,开始体验生活的珍贵。

再读《红楼梦》,我渐渐悟出了曹雪芹的本意。身为富贵公子的曹雪芹,沦落“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地步,不能不对世态炎凉发出许多感慨。试看当初“白玉为床金作马,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贾府到头来还是“为人作嫁衣”,这正如曹公的经历,他把自己的“痴”寄托在宝、黛身上,奏起了一曲封建王朝的挽歌。宝、黛试图为爱冲破封建礼教的牢笼,到头来却是一个夭折,一个癫狂。走近了,才发现,他们不是没有反抗,只是太无力,他们的武器只有泪水;他们不是没有反抗,只是对立面太强,整个社会、整个制度都是他们的对手。这爱情似水中月、镜中花,到头来只是一个没有做完的梦,还有无限的遗憾。也许他们心里似明镜般清楚,是什么葬送了他们一生的幸福。当我走近他们,他们轻轻告诉我,他们的一生被前缘所误,被时代所误。

红楼一梦,传阅千年。但梦在红楼,变化在我们,现在没有了封建礼教的束缚,我们可以放飞自我,张扬个性,将来能尽显能力,为国家做贡献,这等机会,我们又怎能错过?(孟萧萧)

阅读名著读后感800字左右集锦2

《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名着中的一本,使我受益匪浅。《红楼梦》主主要记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从富贵顶端的上流社会到灭亡的整过过程,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突出作者曹雪芹对当时封建社会的不满,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崭新的画卷,让我们了解历史,从历史中悟出正真的道理。

翻开此书,每一回的故事都使我刻骨铭心。然而,从这本书中我也读出了作者曹雪芹十年之间创作的艰辛。当我读到第十三回《刘姥姥进大观园》时,我真惊了!我为作者的伏笔震惊,也为当时的富贵人家震惊。大观园,不知有多少个馆楼,连吃一顿饭都如此讲究,难道不令我们震惊吗?当我怀着急迫的心情读大结局时,我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感到悲哀,同时我也为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而感慨。被逼无奈的林黛玉病绝身亡,贾宝玉因林黛玉之死,看破红尘,出家为僧。然而,因为社会转变,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从此走向了灭亡之路。生动形象地衬托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作者的心声。

在作者曹雪芹的笔下,红楼梦绘声绘色的千古流传。

阅读名著读后感800字左右集锦3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四大名着中的《红楼梦》,我感觉那个年代的人好可怜啊,连自己的婚事都要让别人去包办,我深有感触。

本故事讲述了黛玉多愁善感,爱哭,而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宝玉的身上有女娲补天中剩下的一块玉,黛玉却没有,但是,宝钗的身上刚好有一把锁。祖宗就认为宝玉和宝钗是注定要在一起的。黛玉听后,活活被气死。后来,祖宗骗宝玉与宝钗成亲,然后,当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不是黛玉,而黛玉已身亡,宝玉悲痛欲绝,最后出家当了一个和尚。

我认为那个时候太古板了,连跟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的权利都没有,人物本身并没有错,让人憎恨的只是传统观念:婚姻大事,父母做主……这种思想真是害人不浅,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因此而要承受那么多,想见也见不着,更让宝玉受那样的欺骗。

《红楼梦》不愧是四大名着之一啊!

阅读名著读后感800字左右集锦4

我又读了一本着名的书,它就是——《红楼梦》。看看它会带给我们哪些故事呢?

这本书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作家曹雪芹花费了十年心血铸就的一部文学巨着。它展现了广阔的社会背景,描绘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风情世俗。这部文学名着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水平,是一次巨大提升。因此,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古典名着。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着作,还是研究中国古代官制、哲学思想、文化形态、民俗现象,因此历来备受各界人士关注。

《红楼梦》反映了复杂的社会问题。揭示了深刻的人性、世态炎凉、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哲理。

阅读名著读后感800字左右集锦5

在那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生活着那一群黄土般朴实的人啊。平凡的故事同样演绎着经彩,平凡的双水村也有精彩绝伦的篇章。每当月光洗尽铅华,悬挂在用不退色的深蓝天幕,轻轻泻入千家万户。我总想站在山头眺望那一束束黄晕的光从每一个窗口射出,凝思着那每一个窗口下是否都聚着一家人,每一家人是否又都上演着一个个不一样的故事。

“劳动就是幸福”每当我看到这句话就会想起孙少平,想起他在煤矿工作时干的那些又苦又累的活。想起大风大浪过去后这最朴实的充实自己的方法。或许看到这句话也会想起孙少安,那个13岁就辍学中的帮家里中四维持生计的少年。农民的想法是多么的简单,他们不求天不求地。只求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一辈子的辛勤劳作,几亩薄田能在血汗的浇灌下长出些养家糊口的粮食。

一段历史能给一个社会烙下深深的烙印,生活又只不过是漫漫长路上无数瞬间的拼合。“情”是那永远不会脱落的粘合剂。是少安和少平的手足情深?是少安润叶的两小无猜?是润叶向前的苦苦真情?是少安红梅的情窦初开?还是少平喝晓霞的生死两个的海誓山盟?可那又是为什么,所有的人所有的事都在现实面前屈服了,所有的爱所有的情都在世俗封建里脱胶了。把生活摔的七零八碎,一片片跌落尘埃。

好在没有永远的幸福,也就没有永恒的痛苦。生活就像双水村的流水一样不紧不慢的哗啦啦的流,失落顺水流走了,幸福也随波飘远了。闭上眼,就似乎能看到那一年一度的热闹如春节的打枣节。那红火劲竟压过中秋端午。那一天里,所有双水村的人们似乎忘掉了一年的烦恼和忧虑。人们在山林间随意吼着两声信天游,打下一粒粒肉厚核小的大枣子,笑着唱着闹着。这时的双水村,似乎连空气都弥漫着甜甜的枣香,还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路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额花香弥漫”一直记得冰心的这句话。总觉得它美好又梦幻,就像保险箱里的光芒四射钻石,当伸出手指时,触碰的只有一片冰凉。一切美好的可望却不可及!都祝有情人终成眷属,可那历史的烙印就是牢不可催的保险柜,是打不穿的思想封建。少安与润叶,那一对双水村里青梅竹马玩大的童真少年,就因为身份的不等生生把思念埋葬;少平晓霞这对抱负远大的知识青年,在一起谈理想论希望,还有那充实着精神生活的信物书籍,和一本本精致的参考消息,无不寄托着浓浓深情;茫茫大草原上,金波一定还在唱着那首熟悉的曲子“在那遥远的地方,尤为耗姑娘。”天苍苍,野茫茫,哪里有他梦里的姑娘?

茫茫天地,云云众生,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

课外阅读名著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02位用户喜欢。

大家都读过《三个火枪手》吧,即使没有读过,也一定听说过。对,它就是很受欢迎的大仲马的作品。去年暑假,我读了这本书,完全被这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仿佛和作者一起进入了这美丽的故事。

这个故事描写的是17世纪的法国,政治者争权夺利,矛盾重重。主人公是一个法国小子达达尼昂,他善良、淳朴、聪明,一次又一次把自己的朋友从危险中拯救出来,一次又一次粉碎红衣主教的阴谋。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到达达尼昂的三个朋友----三个火枪手:阿托斯、波尔多斯和阿拉米。他们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们正直、勇敢,有绅士风度。说到他们和达达尼昂是怎样认识的,那真是一段奇遇,可谓不打不相识。达达尼昂无意间冒犯了这三位火枪手,他们为了荣誉要和达达尼昂决斗,达达尼昂只好硬着头皮接受了。达达尼昂本来想去送死,谁知红衣教主的卫兵来了,他们人多势重,要和三个火枪手决斗,达达尼昂则加入火枪手这一边,就这样,大家同仇敌忾,一起战胜了敌人。也正因为这次战斗,化解了大家彼此的误会,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达达尼昂经努力也加入了火枪队,从此,四个人形影不离,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大家接受了反抗红衣教主的任务。

故事也就此展开。作者生动地描写了他们四个人战斗后面的场面,以高超的写作水平烘托出达达尼昂、阿托斯、波尔多斯、阿拉米这四个个性炯然不同的人物。看了这部小说,我也受益匪浅,“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朋友能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帮助,就像这四个朋友互相帮助,共渡难关一样,也就是因为这样,他们才能从一个个危险和困难中走出来。而且,人要证明自己就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在经历了无数风险和危难后,达达尼昂终于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也许人生原本就充满酸甜苦辣!只要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课外阅读名著

阅读名著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06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98位用户喜欢。

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有个书店,书店老板名叫 a.j.费克里。这个男人不是本地人,他与出生在本地的妻子妮可相识于大学,毕业后一起回到了妮可的家乡艾丽丝岛,用她的一笔基金开了这家“小岛书店”。

a.j.费克里性格孤傲古怪,对图书的品味很独特,他不喜欢童书,特别是有写到孤儿的,他讨厌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悲剧的非虚构文学,吸血鬼故事,名人图书,他也不进处女作,年轻女性喜欢读的畅销书,诗集和翻译作品,他只喜欢文学作品,尤爱短篇。书店的收入主要来自夏季的游客,但他又讨厌游客。他跟镇上的居民没有什么交往,大家都觉得他怪怪的。要不是妻子妮可做了一些营销活动,可以想象单靠他书店的经营状态不会有多好。

这一年,怀孕两个月的妻子发生车祸身亡,成为鳏夫的a.j.费克里,活在对爱妻的无尽思念中。书店虽然照常营业,销售额却创下历史最低。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一个醉酒之夜,他家中唯一值钱的珍本书被偷了。不久之后,有人还把一个2岁的幼儿丢在了他的书店,希望孩子在有书的地方长大。

这是艰难的一年,也是充满奇迹的一年。原本a.j.费克里会继续走在把自己喝死,把生意做垮的路上,但这个小孩真正改变了他的人生。当他在书店的地板上抱起向他伸着胳膊的玛雅,她搂着他的脖子时,一切就不再与之前相同了。

后来,a.j.费克里领养了玛雅,成为了一名父亲。表面看来,是他拯救了这个孤儿,但实际上玛雅才是他的人生拯救者,将他从内心的绝境中拯救出来。他接受警长兰比亚斯的提议,给玛雅办了一个非受洗派对。在这个派对上,他内心生出一股久违的欢欣感,他想大笑,想一拳砸在墙上,他感觉到自己对这个小女孩的爱。“一旦一个人在乎一件事,就发现自己不得不开始在乎一切事。”玛雅一点点融化了a.j.费克里如荒岛般的内心,他变得温和好相处起来,对女儿的爱一点点扩张了他的人生版图,玛雅成为了连接他和小姨子伊斯梅、警长兰比亚斯、出版社业务员阿米莉娅、小镇上的居民之间的纽带,将他的生命与许许多多其他的人串联起来。玛雅彻底扭转了他的人生。他不再只是个沉浸于自己阅读世界的书呆子,他成为一个愿意与人分享好书,分享阅读感受的小岛书店老板。

我们因为爱一个人而爱上世界上的其他人事物。这就是爱的能量和魔力。爱,丰富和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命变得丰润而辽阔。在爱中的人会有一股趋向完美的动力,不断获得成长和勇气,度过人生的不幸与悲哀,甚至战胜死亡的恐惧。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那些因爱改变的人。处在人生低谷,陷入深渊的人因为看到爱的光亮而得以振作和重生;软弱依赖他人之人因为爱而变坚强和独立起来;自私又逃避责任的人因为爱而学会付出和承担... ...这就是爱的魔幻又现实的力量。

这本书讲了书的故事,岛上书店,书店老板,出版社业务员,写书的作者,失窃的书,还有无数的书名贯穿全书;这本书讲了阅读的故事,书中每个章节的题记是主人公的读书笔记,还有许多与读书相关的片段,一段段关于阅读品味的谈话;这本书更了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沟通,讲了爱如何改变人的故事。两个爱书的男女因为阅读品味一致而情投意合,相互爱恋,克服重重困难在一起。因为爱一个弃婴,一个孤僻的男人不再封闭自己,不再愤世嫉俗,他开始敞开心扉,与其他人去交流,去建立关系,于是他看到了人们的善意,交上了贴心的朋友,也将书店的生意越做越好。

这本书让我看到爱与被爱,付出与接受在我们生命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也让我看到无人为孤岛,人们是如何通过爱相互关联的。它能拯救陷于孤独绝境中的我们,它能让我们感受到存在本身的美好,它也许也是我们活着的意义之一。

我相信,这本《岛上书店》爱书之人会喜欢,普通读者也会喜欢,它具备有趣又动人的故事,真实感人的情感,优美活泼的语言,多元丰富的内涵等诸多好书元素。故事从一开始就非常扣人心弦,让人一路读下去,充满阅读的快乐。我在旅行的路上,在夜晚的灯下都不忍放下这本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孙仲旭老师参与了此书的翻译,感谢他的付出,我们才有机会读到优秀的译作。

很喜欢书中主角a.j.费里克说的一句话,将之作为本文的结尾。“我们不是我们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读的东西,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是爱,我们所爱的事物,我们所爱的人。所有这些,我认为真的会存活下去。”

阅读名著读后感600以上

阅读名著西游记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3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93位用户喜欢。

在我还没上学时,妈妈就给我买了四大名著的少儿版。空闲时,总反复阅读。期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西游记》,它是一本神话故事,讲的是唐朝时期,一个和尚和他的三个徒弟西天取经的故事。书中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师徒四人稀奇古怪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

《西游记》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各具特色。有诚实善良、一心向佛的唐僧,聪明机警、善恶分明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爱耍小聪明的猪八戒,踏实可靠、寡言少语的沙僧。我最喜欢的当属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啦,因为他不仅会七十二般变化,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分辨人妖,他非常勇敢,从不向困难低头,一直勇往直前,帮师傅降妖除魔,并在师傅有困难的时候想方设法进行营救,他的聪明机智令我大开眼界、叹为观止。他们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唐僧带领着他的徒弟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取得了真经。这本书告诉我完成任何一件大事,必须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有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在“三打白骨精”中,狡猾的白骨精用了三计都未能打败他们师徒,而唐僧因为误会悟空而念起了紧箍咒,此时我真是恨的牙痒痒呀!俗话说“坚持就是胜利”,我为唐僧师徒坚强的毅力而鼓舞,为他们的师徒情深而感动。孙悟空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意志更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西游记》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唐僧师徒经历了种种磨难,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坚韧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对我触动很大。在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习他们的长处,遇到挫折和困难要迎难而上,发扬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也应该像他们那样齐心协力,团结一致,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阅读名著西游记读后感600

阅读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的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1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9位用户喜欢。

阅读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的读后感

一个青年有一个条件优越的家庭,但他依然选择了航海这一项危险的工作,开始了这条道路的行程。这位勇敢的青少年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生存了28年2个月零9天,在这个小岛上留下了伟大的事迹。那么这位了不起的`青少年到底是谁呢?他就是——鲁滨逊。

一场猛烈的海上暴风使鲁滨逊的船遭难,他独自幸存并被冲到一个荒岛上。在这里,他凭借自己的智慧与顽强,努力创造一切生存的机会。28年,鲁滨逊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开扩了土地,驯化了野生动物,赶走了食人肉的野人,挑战了孤独,平息了反派鲁滨逊在历险中划过了一条漂亮的弧线。为历史添加了漂亮的一笔。

在现代生活中,每个小孩都是独生子,成了家中的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懂得珍惜与冒险。就拿正在读小学的小学生来做例子。不论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还是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都没有做到“自理”不是今天没带铅笔,就是忘了语文书。当发现自己忘带什么东西时就不假思索地想到了打电话,但是他们完全没有考虑到家长的感受。从单位赶到学校,再从学校赶单位。不仅很吃力,还有些尴尬。

言归正传,让我们继续回到鲁滨逊,研究他的冒险精神吧!

鲁滨逊18岁开始了他的冒险,他在冒险中充分地让我们见识到了勇敢、独立、冒险和坚强的魅力。

让我们在书中漫游并寻找读书的乐趣和读书的知识吧

阅读名著写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43位用户喜欢。

《罪与罚》这本书已经在书橱里摆放了两年多,这次最终能够在寒假里去细细地品味它了。

书的作者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一八二一年出生在一个俄国贵族家庭,是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充满传奇,28岁时因参与农奴解放运动而获刑,出狱后重返文坛继续写作,被人们公认为是与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并驾齐驱的俄国文学巨匠。

每次读完一部小说,心里都会百感交集,这部小说也一样,结局很好,一个人静下来仔细想一想,却深深的被小说中的人物震撼。小说描述了贫困交迫的大学生拉斯柯尼科夫,因痛恨放高利贷的老板娘的盘剥,愤而行凶,却自认为是伸张正义。

然而良心的谴责,使其饱受心灵煎熬,最终在朋友、家人和警官的帮忙下,投案自首。小说中写的最多的就是“罚”,“罪”只仅仅占了全书一小部分,但“罚”却贯穿整个文章的中心,这不仅仅仅是身体上的惩罚,还有的是比这更严厉的道德上的惩罚。

所以法律只是一种惩戒犯罪的一种途径,而另一种就是人内心心灵深处的谴责。有时候法律不能使人真正认识到自已所犯的罪,可是心灵深处的谴责则会让人更明白自已所犯下的错误,并为之深刻地忏悔、自责。这本优秀的世界名著还包含了很多东西有待我们去理解,或许等以后我再去读它时,又会有一番见解吧!

阅读名著写

阅读名著的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99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46位用户喜欢。

对这本书的了解是通过电影,看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全都是这本书的内容的影面,很庆幸自己先看过电影,才了解的更容易些……

《巴黎圣母院》是一个善良无辜者在制制度下遭受迫害的悲剧。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强烈的“美丑对比”,其中善良美丽的少女爱斯梅拉达,残忍虚伪的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 ,弗罗洛和外表丑陋、内心崇高的敲钟人伽西莫多,为本书构成了一幅绚丽而奇异的画面,形成了尖锐、让人难以置信的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这也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女主角是个善良纯洁的少女,她富于同情,敢于舍己救人,当以卖文为生的诗人甘果瓦,深夜时误入“黑话王国”,即将被杀死时,她挺身而出虽不爱他,却愿与他结婚、当卡西莫多在烈日暴晒的广场上遭到鞭挞,口渴向人们求助时,只有她对这个丑怪异常而且又挟持过她的人表示同情,满足他的要求……她性格天真、且品格坚贞……作者把这个人物塑造成美与善的化身,并将故事围绕她而引起,以引起读者对她的无限同情,从而产生对封建教会及王权的强烈愤恨。

在小说中,雨果十分自觉加以揭露的封建恶势力首先就是教会,克洛德就是教会的化身,他外表道貌岸然,内心却如蛇蝎般毒,表面圣洁,内心却贪求女色,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对世人充满敌意,但最终恶人终有恶报。

作者也以极大的同情心描写了巴黎最下层的人民、流浪者和乞丐,他们身份卑微低下,但却拥有远远胜于那个所谓有教养、文明的世界的人的崇高美德:互助友爱、正直勇敢、舍己为人……小说中巴黎下层流浪者为救出爱斯梅拉达攻打圣母院的场面:悲壮、激烈、慷慨、惊心动魄,显示出的英勇无畏更证明了这一点。

这篇小说具有一定的震撼力,卷走了我们的全部感情,也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内在美的重要性。一个人拥有美丽的外表是让人羡慕的,但我们更加看重的是他的内心是怎样的,如果他内心肮脏,品质下劣,这种人根本谈不上美。所以,我们要从一个人的内心去对待这个人,要相信内在美是最重要的。

阅读名著的读后感800

阅读名著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27个字,有4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1分钟,朗读时长34分钟,慢速需要48分钟,有262位用户喜欢。

阅读名著读后感1000以上1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毕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嘛。

这本书闲来无事时,随手拿来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来看。当我读完这本书时,觉得自己好像也置身于这个迷宫里一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故事中有四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和两个小矮人。讲叙了他们在一个迷宫里寻找奶酪站,当他们寻找到了第一个奶酪c站后,小矮人就在这里坐享其成,再也不愿意去寻找新的奶酪站,而小老鼠们却一天天在观察奶酪站变化,直到有一天,奶酪c站已经没有奶酪了,两只小老鼠便又去寻找新的奶酪站,最终找到了另一个更大的奶酪n站,而小矮人却始终不肯接受所发生的变化,后来小矮人唧唧在经过不断的思想斗争之后终开走出了奶酪c站,开始寻找新的奶酪站,并最终来到了奶酪n站,哼哼却不听劝告,不肯接受现实,而不愿意离开c站。

读完了这本书,书中所描绘的四个活灵活现的角色时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嗅嗅和匆匆能够及早地嗅出变化的气息,并迅速开始行动;哼哼则是因为害怕变化而否认和拒绝变化;而唧唧则是看到变化会使事情变得更好时,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它让我记住了一句话:做好迅速变化的准备,不断地去享受变化。这样你会不断进取,从而迈向成功!如果你只是一味地去依赖你原先的“奶酪”,不去寻找新的“奶酪”,那你终究会一无所有,因为有一天“奶酪”是会被你享受完的,到那时,你就会产生疑惑:“奶酪”为何会消失了呢?谁动了我的“奶酪”?

生活的大海并不总是风平浪静的,此起彼伏的波浪会一层一层地不断地向你涌来。倘若只是因为寻得一块小小的“奶酪”就自鸣得意,认为可以享受一辈子,而不向新的目标前进,那么你就会有葬身大海的危险,因为他们总是会悄悄地夺走你的“奶酪”,而你也必须做好“奶酪”被夺走的准备。不要当“奶酪”没有时,还不知所措,只是呆在原先的地方,期待新的“奶酪”从天而降,这只是无意义的举动。只有越早放弃旧的“奶酪”,勇敢地闯入生活的迷宫中,尝试冒险,享受寻找新“奶酪”的过程,这样你才会越早享用到新的“奶酪”。世间的一切都处在变化之中。静止是相对的,变化才是永恒的。即使是至亲好友,总有一天也会分手;无论太阳多么明媚,总有日落西山的时候;雪无千日在,花无百日红,这些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变化总是在发生。而我们应该做到的是:感知变化,预见变化,追踪变化,适应变化,做好迅速变化的准备,并不断地享受变化。

我认为自己就特别像哼哼那样否认和拒绝变化,永远都在原地踏步,这样是很难改变现状的。此时此刻的我更要经常闻一闻自己的“奶酪”,看它何时变质。因为我已经长大了,不可以像从前那样把自己困在旧“奶酪站”中,我必须踏出这个圈,去饱览群书,“山穷水尽”与“柳暗花明”仅仅是一步之遥。

生活在不断地寻觅中开始,却始终没有结局。也许最终我们要得到的已不是那份“奶酪”,而是寻求的快乐,在寻求中体现生命的价值。;让我们记住奶酪墙上的那句话吧:变化总是在发生,尽快适应变化吧。

阅读名著读后感1000以上2

《谁动了我的奶酪》分3部分。第一部分:同学聚会——讲述一群过去的同窗在一次聚会上讨论如何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变化。第二部分是核心,讲的是这个故事,在故事中,有一个神奇的迷宫,四个性格不同的小精灵们有一个共同的任务,找奶酪,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好不容易找的奶酪站不见了,面对变化,其中的两个小老鼠——能很嗅出变化的嗅嗅和能及时行动的哼哼,把事情想的很简单,他们这么找到了新的奶酪。而两个小人有人类的复杂的脑子和情感——害怕并否认拒绝变化的哼哼和当看到变化的好时,能及时去适应的唧唧俩,唧唧过了很久醒悟了,也找到了奶酪,哼哼呢?我们在等他。第三部分是那些同窗们围绕这个故事的讨论和启迪

这个小小的故事其实有着深刻的道理。故事中的奶酪其实是生活中的你想得到的东西。而他们失去了奶酪也就是象征生命中的一些变化,他们找到了新的奶酪就是你又从新得到了你生命中的“奶酪”。

一个古老又年轻的民族,一个活力四射的国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向世界经济的顶峰攀登。飞速扩展的城市,飞速扩展的信息,飞速扩展的市场……

与此同时,年轻的效率也正在付出年轻的代价。变化与困惑,规范与活力,曾长与问题相互而舞。

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你可以抱怨,牢骚满腹;面对变化,你可以更加浮躁;面对变化,你也可以一直等待;面对变化,你还能否思考?

你的工作,你的财富,你的幸福,你的梦想,你的爱情,你的学时,或者仅仅只是你的一份心情……

是是谁改变了他们?究竟是动了你谁的奶酪?

你困惑,

也许没人可以说清年轻的激情中的理智的目光与感情的奔放谁更重要;也许没人可以说清崛起的效率中,变化的激情与思考的冷静水更重要。大踏步地前进,因为中国还很落后;而科技文明以将全球经济变的更加一体多元化。

不管你是否愿意,你将面临更加波澜壮阔的变化,也将面临更具挑战性与更复杂的困惑

谁动了你的“奶酪”?

无人以答。这个国家、这个世界、这个时代,在从无数变化中创造“奶酪”。

那应该属于你的奶酪也将从这些变化中、你的思考中 、从你积极而自由的心态中脱颖而出……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面对变化,我们应该学习文中的小老鼠,不要不事情想的那么复杂,当丢失“奶酪”时,赶快行动,相信胜利就在眼前。人类的那些过于复杂的智慧与情感有时也是前进路上的的阻碍,有时简单形式回跟我们带来去多的便利与益处。

是的,生活中常有变化,他们总是在不断拿走你的“奶酪”,所以,我们应该作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也要经常闻闻你的“奶酪”,以便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开始变质,要追踪变化。当遇到变化,我们还要尽快适应,也就是越早放弃旧的“奶酪”,酒会越早享受到新的“奶酪”。别忘了要自我变化,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乐观的享受变化吧,尝试冒险,去享受新“奶酪”的美味。最后,作好迅速变化的准备,不断地去享受变化,集注:他们仍会不断的那走你的“奶酪”。

这便是我总结出的。罗伯特 彭斯说过:“再完美的计划也时常遭遇不测。”让我们一起面对变化,面对“不测”。没有恐惧,没有顾虑,只要做到坚忍不拔,思路清晰。

来吧,让我们快快行动。

阅读名著读后感1000以上3

最初想读这本书是出于对它的书名有些好奇,看到网上介绍“这是一本美国享誉全球、深孚众望的思想先锋、演说家、作家斯宾塞﹒约翰逊的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搜索出后打开一读,书中那些看似平常而内含深刻哲理的话便深深地触动我的心灵:“变化总是在发生,他们总是不断地拿走你的奶酪。”“遇见变化,随时做好奶酪被拿走的准备。”“追踪变化, 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以便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开始变质。”

我不禁为作者斯宾塞·约翰逊的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而发出由衷的赞叹,虽然这是个寓言故事,但是其中所蕴涵的哲理令人在感悟之中,引发深思,更让人变得聪明、睿智。

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名字取得很有意思,同时也表达了一定的意义,小老鼠的名字寓意似乎是在不停的动作着,代表了它们会随时随着变化而动,而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去寻找新的奶酪——“奶酪”自然是个比喻,是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追求目标的一种比喻,它可以是一份工作,一种人际关系,可以是金钱,可以是幸福、健康,社会的认可和老板的赏识等等。代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最渴望得到的东西。

书中的两只小老鼠不会因为周遭环境的改变而手足无措,失去生命的意义。因为它们会去继续努力,不断追求,过去拥有的虽然已经失去,但是那只是人生经历,而不是一种负担,如果执迷不悟,止步不前,那就只有面临饥饿,无助,颓废和灰暗无力的世界——一切身心的折磨。

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名字也取得很有意义,两个小矮人与两只小老鼠的态度迥然不同,他们面对变化犹豫不决,始终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幻想中,无法接受已经改变的事实,不愿意再去寻找新的奶酪,从而也就束缚了自己的思想,变得极度颓废,再没有了勇气和激情,于是生活在灰暗之中,不能自拔。好在后来唧唧终于战胜了自己,走向了光明,找到了新的奶酪。

生活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每个人都要和时代同步,才能够与时俱进,因为个人的奶酪随时会被他人拿走,被外界所移动,如果一味怨天尤人,只知道追问“谁动了我的奶酪?”,而不能够很快适应新的变化,陷入困惑中不能自拔,固步自封,活在海市蜃楼般的“幻城”里面,不知觉悟,还自我安慰“面包会有的”,“奶酪会回来的”,到有一天,等发现失去的奶酪不会回来了,终会追悔不已的,因为不论面包也好,馅饼也好,奶酪也好,不会平白无故的从天而降,要想寻找到新的奶酪,就要学习两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立即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马上出去再寻找,简单的思维往往能够突破顾虑过多带来的障碍,而走向光明,创造成功,重新获得新鲜可口的奶酪。

小矮人唧唧到后来终于冲破了自己思想的束缚,毅然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奔入漆黑一片的迷宫,在这条充满希望的路上,它终于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它的伙伴哼哼还在怨天尤人中郁郁寡欢,无法解脱。

我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她告诉了我们最为深奥却又至为简单的道理,让你知道应该怎样去面对生活,面对人生,同时教会你怎样去调整自己的心态,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在变化中知道怎样去适应环境,去改变一切的困难和逆境,从而放下包袱,走向新的开始,奔向新的生命。

阅读名著读后感1000以上4

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爱的教育》是80年代出版的刊物,可以说它和我差不多年纪,今天我捧在手里细细品味的时候,被书中无数个故事深深的打动了。

这是一部小书,这是一部巨著。意大利的文学在中华的译介。《爱的教育》其实包含了两个部分,即《爱的教育》和《续爱的教育》。前者是丐尊先生据日译本翻译,后者是亚米契斯的朋友所著,也是据三浦关造的译本来的,对前者是一个合适的补充。

夏先生说:“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

在看《爱的教育》时,每每被书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迹感动,《扫烟窗的孩子》、《班长》、《穷人》、《虚荣心》、《感恩》、《嫉妒》、《争吵》、《告别》等等和孩子有关的故事中,歌颂了儿童应该具备的纯真感情,同时书中也表露了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塑造着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

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在教育的整体认识上,作为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学校教育,它永远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儿童为目的的,它首先考虑的是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的存在和社会本身的发展,是一代代的儿童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教育不仅仅是自由的,也是强制的。集体教学的形式一经奠定,所谓“因材施教”只能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目标。

爱就像空气,充斥在生活的周围,充满了人的内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了生命。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的境况不一,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每个人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我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不由想到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其实,我们也可以挤出一个固定的时间让孩子们多听听这些“爱的故事”,感受和体验爱,学习付出爱。我想,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阅读名著读后感1000以上5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所诉说的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处,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的人。

学生阅读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98位用户喜欢。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为罗贯中所编写,求三国演义读后感。这本书已家喻户晓,但是我初次拿着到这本书,看着看着,被里面的情节、人物深深吸引着,打动着,令我爱不释手。

孔明一生铺佐明君,为国家着想,任劳任怨,从来没有过什么要求。他常常协助使自己的国家打了胜仗,是一个出色而又尽心尽力的军师。可孔明真是不幸,偏偏遇上了一个软弱无能的阿斗皇帝,才到54岁就活活的累死了。这个名副其实的无能阿斗皇帝,还把人害死了,真是不应该呀!

刘备、关羽、张飞是在桃园结义的生死兄弟。他们在讨伐黄巾起义军胜利后,却只得了一个小小的芝麻官,真是老天无眼哪!后来,靠公孙瓒大人他们才任平原县的县令。他们三个人都是英雄豪杰,读后感《求三国演义读后感》。刘备是皇室后代,父亲是中山靖王,他有心去投军,为天下百姓着想;关羽也是英雄,他因为愤愤不平,而杀了家乡的解良恶霸,所以也来投军;张飞虽然说是个-读后感性子,但是他从不向无能的人投靠,对自己的结义大哥二哥听命是从,也为百姓着想。所以,他们三人就像现代中人们的公仆,为人民服务。

其实,《三国演义》中的大人物、大豪杰、大英雄还有很多很多,多得触手可及。这些人物很值得我们学习。

平时,我不太喜欢帮助别人,如果别人遇到了难题,我就不太喜欢帮助别人,但是我看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之后,就不这么做了,好像自己变得开朗大方起来。我觉得我们应该像英雄人物一样,全心全意帮助别人,保家卫国,无私奉献,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学生阅读名著《三国演义》

阅读名著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67位用户喜欢。

长假里,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

游记中小人国、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20__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因。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理解它的含义。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国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完全融入这个社会,以致于与暗喻人类的耶胡交往时形成强烈的反差,因为他们总是以怀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诚实,使他感到失落,对人类产生了极度的厌恶。

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国,慧因国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发生: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卖儿童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抛弃自己的亲身父母。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这与我们提倡的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是很难统一的。当我遇到有困难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时,我迟疑;当有人替我解围时,我不敢接受。这些都让我内心感到痛苦、矛盾,无所适从。既妨碍了我去“爱”别人,同时也错过了别人的“爱”,在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我期盼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像慧因国,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我愿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与我一道,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开始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

阅读名著读后感600字左右

阅读名著读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0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52位用户喜欢。

活着或死亡都是一个年轻生命难以驾驭的题目。同样是一本薄薄的让我只用了一个下午就读完了的书。巧的是读了几页便发觉心这本书为背景的电视剧我竟看过,这让我更真切地体会到了这书的含义。

《活着》从一个旁听者的角度道出了一个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贵生活在那个纷乱特殊的年代,经历了战争,杀伐以及一系列动荡的生活,经历了家庭的兴富到衰落,身边人陆续的死去。在他们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东西,失去金钱,失去亲人,最后只剩下一头瘦骨嶙峋又险些被人宰割的老牛与他为伴。尽管是这样,他还是友好地面对世界,一切伤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变得那样的平淡。也许当我们的生命已将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会做到安下心去对待,才会做到清醒的重新认识所有的事。我想起陆幼青的死亡日记,那不也是站在生命的边缘真正完全而清醒的对世人讲述一切。

读到家珍死去,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离死别中最宁静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想起阿朱死后乔峰抱着她的尸体的痛器失声,想起陈家洛听闻心上人香消玉殒后流下的懦弱眼泪,想起莎翁着作中男女主角一次一次的撕心裂肺和悲痛欲绝,我想人活一生,总要承受这样的击,而多年之后,当身边的人一个个全都被岁月带走了,那时的我们也许真的会选择一种平静,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沧桑的经历,浇铸而成的。数十年后的我呢,我是否可以面对着一塘残荷将过去的伤痛记忆娓娓道来,我对自已的过去是否清楚地知道并且敢干面对,我不敢说。

这个世界的确不公平,有人可以享尽荣华,有人却要像富贵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洒着血汗过完一生。面对这样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劳,甚至我也说不清到底该怎么做,我面对的是无法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无奈和内心与现实的强烈,盾,在这样一个状态下,我一面应付着现实中的琐碎,而在内心寻求思想上的解脱,但不管怎样,我始终希望自已能对世界友好,尽管天性中的倔强与后天形成的反叛也许会导致我走上叛逆的路。

生老病死,我们都得一样一样地过,生命只不过是个过程罢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愿选择一个方式,真实清醒并发自内心的去实现它的价值,到了那一天,但愿我能带着平静的微笑向世界道个别,也对身边的人说声再见。

阅读名著读后感初中生700

阅读名著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49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133位用户喜欢。

这天最后拜读完托尔斯泰的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感慨太多太多:

首先我认为《战争与和平》超过了我原来读过的所有的小说,甚至包括我比较喜爱的《红楼梦》、《三国演义》、《百年孤独》、《瓦尔登湖》…… 这本书好就在它的任何一个人物刻画、景物描述、战争场面描述、心理活动描述、人物对话描述等等,及至每一个段落、句子甚至标点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完美无瑕。

这本书描述得很真实,以几次真正的战争为背景,里面有真实的人物:拿破仑、亚力山大、库图索夫等,它的真实还体此刻,每一个人物的描摹都不是一出场就完美无缺的,他们都有一个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彼埃尔一出场是在安娜。巴芙洛芙娜家的晚会上,当时在场的“上流社会”的人们都很“轻视他,他的言行是为人们所不齿的,而这正说明彼埃尔是一个真诚的、不流于世俗的人。安德来公爵就很欣赏他这一点,并主动结交这个人。当彼埃尔突然继承父亲的巨大财产后,成为别素号夫伯爵、成为全莫斯科最有钱的人之一后,他立刻成为莫斯科整个上流社会倍受欢迎的人,莫斯科所有有女儿的家长都盼望能把女儿嫁给他,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受到所有人的称赞,连他自己也疑惑:好好像自己具备了所有的美德……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然而这又多么现实啊!这与我们如今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多么不谋而合啊!……彼埃尔的真正的成熟是在经历了被俘之后,他的立身行事真正地为各个阶层的人所理解并喜爱:他的钱袋永远是空的,正因它对所有的人开放;宴会中的女生们欢迎他,正因他从来不只对某一个人献殷勤;仆人们高兴彼埃尔回来,正因他们知道,他在家的时候,尼考拉伯爵便不每一天到农场上去,便更愉快、更和谐,还正因在节日,他们都能够得到重赏;小孩们和女教师们高兴他回来,正因没有一个人能像彼埃尔那样地领导他们过共同生活,只有他一个人能够在大钢琴上弹苏格兰舞曲(他的唯一的曲子),照他说,他们能够随着这个曲子跳一切可能的舞。并且他确实带礼物给大家;尼考林卡。保尔康斯基高兴他回来,正因彼埃尔叔叔(他这么称呼他)是他羡慕与热爱的对象;客人们欢迎彼埃尔,正因他这个人总是能够使任何团体富有生气并且能够团结大家……

玛丽亚公爵小姐,她虽然长得较丑,但是她心地善良,屈己待人,她一向都深爱着对自己严历到刻薄甚至精神虐待的父亲;她成全女伴部锐昂小姐和自己的求婚人约会;她一向精心照顾、教育自己的侄儿尼考林卡,及至到自己有儿女时都不允许自己在行为甚至在思想上对侄儿不如自己的儿女;她的灵魂是那么的高尚,正如丈夫罗斯托夫对她说的”人不是正因美才可爱,而是正因可爱才美,“玛丽亚就是那个最美的女生!我最喜爱这个人物。在我眼里,从内到外,这个人物都是纯粹的完美无瑕的。尤其我最喜爱的场景是玛丽亚与罗斯托夫的第一次相遇:”罗斯托夫立刻把这次会面当作一种奇遇,一个没有保护的不胜悲伤的姑娘,独自遭受到粗野暴动农民的横行!多么个性的命运把她带到我这来了“”她的面貌上和表情上是多么温柔、高贵!“关于爱情的名言。

玛丽亚的育儿日记也是我所崇敬的,我同样对她的那种崇高的道德世界感到惊异!

娜塔莎,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描述跨跃很大: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写到多情美丽的少女、又写到完全献身家庭——丈夫与儿女而完全抛弃自己的所有——包括外交、爱好和女生的修饰等等,整个小说中人物娜塔莎的变化是最大的。对老伯爵夫人的老年之后的描述是我十分喜爱的,奈何拙笔不能表达深意,准备全部作摘抄以享之。

当然还有安德来公爵、矮小的公爵夫人,发西利公爵、俾利平、索尼亚……每个人物都有血有肉,真不愧为大家手笔、神来之笔! 托翁在描述环境和心理相结合的水平着实让人叹为观止:如罗斯托夫第一次参加战争”他对死亡和担架的恐惧、对太阳和生命的爱惜,写得太传神了!安德来公爵第一次“死”:“在他头上除了天,崇高的天,虽不明朗,然而是高不可测的:感谢上帝……”太让人感动了!

托翁的比喻也是信手拈来:“他和道黑图罗夫一样是一个不受人注意的齿轮,虽然这些齿轮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却是机器的最主要部分;全军的情形就像一只受伤的野兽的情形,它感觉到它自己的灭亡,却不知道它在做什么;他就好像一只被犬包围的兔子,缩着耳朵,在敌人面前继续躺着一样……

经过一个半月的《战争与和平》的阅读,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深刻的启迪,灵魂上获得一次深刻的净化,真真切切地享受了一顿文化大餐!对这本书,我真是有些爱不释手。读过一遍后,又详细读了里面的精彩片断,并做了部分摘抄,从思想意识中竞有些不愿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了!

在此,我期望喜爱读书的人千万莫错过这本好书,不读《战争与和平》,枉称读书人!

阅读名著读后感700字

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20位用户喜欢。

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保尔,一个有血有肉的青年,在战争时期,他没有逃避,而是选择了最有利的办法――抗战!在富人面前,他没有卑躬屈膝,而是选择保住自己最后的一点尊严――挺起胸膛,他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穷人不是好欺负的!威武不能屈!

保尔,他残疾之后毫不灰心,顽强学习,努力工作。然而,命运始终如此捉弄人,保尔双目失明了!这对于一个已经瘫痪的.人来说,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打击啊!可是保尔没有向命运屈服,他毅然拿起笔,继续坚持自己的写作生涯,而他每写一个字,都要付出比平常人多一倍甚至好几倍的力气。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顽强的努力,他写出了属于自己的小说。保尔?柯察金!一个普通的战士,竟有钢铁般的意志!而这又是什么力量推动和鼓舞着他前进呢?那不就是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吗?

保尔,一位可敬的共产主义战士,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同时,保尔的精神也教育着我。保尔?柯察金,一个全身瘫痪的人,他都能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我,一个在党、在人民的阳光雨露的抚育下的青少年儿童,怎能被一些区区小困难吓倒呢?

说得多好啊!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而这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感到羞愧;在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朋友,不要惧怕生活。它就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阅读名著的读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21个字,有4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9分钟,朗读时长30分钟,慢速需要42分钟,有258位用户喜欢。

阅读名著的读后感700字以上1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这个创作于1600——1601年的剧本整整被推崇了几个世纪。就是现在,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到它的震撼人心。而这震撼不只来源于情节,也不仅仅是出色的文学手法,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来的问题。

它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的揭示出封建末期社会的罪恶与本质特征,同时,它还提出了一个关于命运的问题:命运这种东西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它既像影子一样和我们形影不离,又似阳光一样温暖人心,但更多时候,像梦魇一样深邃而可怕。霍拉旭在戏剧的第一幕、第五场露台的另一部分有这样的一句话“上帝的意旨支配一切”,这句话,无疑,相当精辟。

本剧是围绕着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故事:他在德国的威登堡大学学习时,国内传来噩耗,父王突然惨死,叔叔克劳斯迪篡夺王位,母亲改嫁克劳斯迪。哈姆雷特回国奔丧,在一天深夜,他在城堡里见到了父亲的鬼魂,父亲的鬼魂告诉了他自己是被其叔克劳斯迪所害的_,并要求儿子为他报仇,但不许伤害他的母亲,要让她受到良心的责备。

哈姆雷特知道_后,精神恍惚,他整天穿着黑色的丧服,一心想着复仇。一天,他去见自己的恋人首相的女儿奥菲利娅,他又想求爱又想复仇,行为怪诞。奥菲利娅把王子的情况告诉了首相,首相又报告了克劳斯迪。

克劳斯迪虽然不知道老国王鬼魂出现的事,但他心中有鬼,派人试探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一方面想复仇,一方面又碍于母亲的面子,同时他也不十分确定父亲鬼魂的话,非常苦恼。哈姆雷特决定要证实克劳斯迪的罪行,正好这时宫中来了一个戏班子,他安排了一出戏,内容是一个维也纳的公爵被他的一个近亲在花园里毒死,不久这个凶手还骗取了公爵夫人的爱。戏演时,他在旁边注意观察克劳斯迪,见克劳斯迪坐立不安,中途就离去。哈姆雷特确认了父亲鬼魂的话,决定复仇。

一天,克劳斯迪独自一人的忏悔,哈姆雷特本可以杀死他,可又觉得忏悔中的人被杀后会进入天堂结果罢手。克劳斯迪派王后劝说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与母亲发生争执,误杀了躲在帏幕后偷听的首相。克劳斯迪以首相的儿子要复仇为由,要将哈姆雷特送往英国,准备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识破克劳斯迪的诡计,中途返回丹麦。当时,奥菲利娅受刺激发疯,落水身亡,哈姆雷特回国时,正赶上她的葬礼。克劳斯迪挑拨奥菲利娅的哥哥同哈姆雷特决斗,并在暗中准备了毒剑和毒酒。哈姆雷特第一会合获胜,克劳斯迪假意祝贺送上毒酒,但哈姆雷特没喝。哈姆雷特第二回合获胜,王后非常高兴,端起原准备给哈姆雷特的毒酒喝了下去。决斗中,哈姆雷特中了对手的毒剑,但他夺过剑后又击中了对方。王后中毒死去,奥菲利娅的哥哥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揭露了克劳斯迪的阴谋。哈姆雷特用最后的一点力气用手中的毒剑击中了克劳斯迪,自己了毒发自亡。

在人物刻画上,莎翁可谓是煞费苦心。剧中人物的语言充分表现出了人物鲜明的性格。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性格和环境是相矛盾很有复杂性的。他从“时代脱臼了,真糟糕,天生我要把它板正过来”这句豪言壮语,到“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这句绝望的叹息的全部心里背景。他一系列的语言表明他是一个纯洁,高尚,有道德,有知识,有决心,只能以思想代替行为,不可能成为英雄的人。歌德说过:“这是一株橡树给我栽在一个只应开放娇嫩的花朵的花瓶里。”而他就是那个“花瓶”,那项他承担不起,几乎连渺茫的希望都没有,但又决不可推卸的复仇重任,就是那株“橡树”。

一旦“橡树”的根须膨胀开来,“花瓶”就非给挤破不可,这就是悲剧。在哈姆雷特身上,人的脆弱性和环境的残暴性是如此的相反而又相成,以至这个独特的性格在内涵方面显得致密而厚重,在外延方面也显得博大而深广。正因如此,有的专家便声称,哈姆雷特并不是一个客观的过时的角色,而是我们每个人自己。

本剧表现得并不只是那个年代的某个故事,也不只是那个时代矛盾的缩影,更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为我们指引航向。所以说:莎士比亚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他的戏剧就象灿烂星空中的北斗,为人们指引着方向。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曲折的情节,深入的人物刻画,更是其中蕴含的哲理。这也许就是莎翁及其戏剧经久不衰的原因吧。

阅读名著的读后感700字以上2

前不久,我拜读了英国小说家笛福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那传奇般的生活经历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部小说讲述了鲁滨逊放弃安逸的生活,先后四次出海冒险的经历。最扣人心弦的是他第四次出海,船在赤道附近遭遇了风暴,除了鲁滨逊之外,其他的同行者全都葬身大海。独自一人流落到荒岛的鲁滨逊,他凭借着自己那无比顽强的毅力和那永不言弃的精神,在绝望岛上坚强地活了下来,建城堡,种粮食,烧陶器,养山羊……打造了他自己20__年的传奇人生。

看完了整个故事,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刚刚流落荒岛的时候,鲁滨逊他也曾痛苦过,绝望过,从他将荒岛命名为“绝望岛”就可以知道这一点。但是他很快就从痛苦和绝望中走了出来,生的欲望激励着他奋勇向前。因为他知道,一切的困难和磨难都只是暂时的,精彩,就在不远的前方。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他越活越精彩,也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够在20__年之后得以重返故乡。

盖上书本,我不由得感慨万千。再想想我自己,我心中暗自羞愧。记得那是在我上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们一家和叔叔婶婶他们等几个家庭一起出外旅游。那里有一条玻璃栈道吸引了无数的游客,我们也慕名前往。

那栈道嵌在崖壁之上。天生恐高的我一站到上面,顿时就头昏目眩,刚走出三两步,我就有一种要往下坠落的感觉。叔叔婶婶他们一直在鼓励着我往前看,不要紧盯着自己的脚底下。我努力地抬起头来,刚又往前迈出几步,一只飞鸟从旁边飞过,我吓得连忙冲回了起点,说什么也不肯再往前迈上一步了。爸爸妈妈放心不下我,就只好留下来陪我了。

叔叔他们带着我那刚刚上幼儿园的小堂弟继续往前。当他们回来的时候,堂弟将他的手机递给了我。看着里面那些绝美的照片,我的心中空有羡慕之情。我的堂弟似笑非笑地对我说:“要不,回去之后,我将你的照片也p到里面吧,怎么样?”这句话真让我羞愧难当。

现在想想,要是我当时也能够像鲁滨逊一样,多一点坚持,多几分勇敢,我就一定能够战胜心中的恐惧,就一定能够在那绝美的图画当中也留下自己的身影。

是啊,只要你够勇敢,只要你够坚强,精彩,就在不远的前方!

阅读名著的读后感700字以上3

作者的文风和文笔十分柔和,没有什么很犀利的描写,全文的叙述读起来很舒服,刚读起来没有太大的情感波动,但是看完却回味无穷。全文采用了第一人称,但读起来没什么代入感,反而像是听主角讲述他自己的故事,像文中阿米尔给哈桑讲的故事一样。文中的环境描写,动作和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的十分具体充实,反而在情节,剧情方面,叙述的事情就几个,阿米尔和哈桑的童年生活,阿米尔及父亲后来去美国的日子,以及多年以后阿米尔重返阿富汗的救赎之路。这三个部分详细描写。

作者讲述故事的方式很舒服,他笔下的阿富汗看上去很真实,我们现在知道的阿富汗像是一个地狱的国度。但是作者写出了它曾经美好的样子。阿米尔和哈桑的童年和我们没有什么区别,反而因为彼此陪伴,显得比现在的孩子还更加幸福一点。哈桑是个从头到尾从里到外无可挑剔的孩子,不管是性格还是为人处事,都是个纯净干净得仿佛天使一样的人。作者从主角的视角叙述,实际上我们也不知道哈桑是不是真的就是个天使,因为阿米尔视角的哈桑实在是个集世间所有美好的品性于一体的人,在这样的人身边生活,我觉得压力还蛮大的,其实上阿米尔性格中的很多部分都是一个人类身上很正常有的感情,比如阿米尔小时候很自私,又很胆小,没什么男子汉气概,做事最先想到自己,这些思想都还算是正常的。但是他身边有个哈桑,和这个近乎完美的人类生活的时候,阿米尔身上的人类很正常的缺点就被放得很大,以至于我看的时候也会先骂一骂阿米尔。看完觉得实际上他是个很了不起的人,他很清楚自己身上的罪孽,很有自知之明,最后转变之后踏上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正视了自己的错并毕生为自己做过的事赎罪。这是一般人都很难做到的事。而最后他被阿赛夫打得半死的时却发自真心的笑着,觉得自己内心真正舒坦了。那一刻我敬他是个汉子...他多年困扰在内心的罪实际上也是他自己加上去的,也是哈桑给他的。一个没有对所谓正的价值观的人是感受不到自己犯过的错,也没有勇气承担责任。

但阿米尔很幸运,他身边有很多善良的人,他父亲,拉辛汉,阿里等等,这些人在影响着他,监督着他,爱着他,所以阿米尔能为自己的罪困扰那边多年,背负了内心谴责那么多年,等到他最终解脱的时候,他才成为了一个完整也伟大的人类。追风筝的人,风筝实际上指的是人类最美好的那些情感∶善良,无私,爱意,责任,友谊。作者描写哈桑追寻着风筝,但我们看到的一直在追寻风筝的人实际上是阿米尔,他一追就是几十年,大半人生。在这本书许许多多感动人心的文字话语之前,我看完觉得最触动我的却是两个画面。第一个是哈桑和阿米尔坐上树枝,阿米尔看到哈桑双手张开,风筝就直径投入他的怀抱的那个画面。一个是最终阿米尔带着索拉博放风筝,追着风筝奔跑的那个画面。作者描写哈桑是追风筝的高手,不用怎么追,风筝总能落入他手里,而阿米尔却只能去追寻,最后一段一连两个“我追”。体现出了实际上的追风筝的人确实是阿米尔。这两个画面重叠在一起,实际上也告诉了我们两个人性格。差异大却最后殊途同归。拥有和被风筝爱着的人,和用自己一生追寻着风筝的人同样伟大。那句被两个人铭记在心中一生的话语∶为你,千千万万遍。诉说着这两个人超越了普通情感之上更为深刻的感情。并震撼了我们千千万万的人。

总的来说,《追风筝的人》感动我还有很多地方,很多画面,比如哈桑的弹弓,多年之后他儿子同样掷起了弹弓拯救了他最重要的那个人,而阿米尔最后也拯救了他最重要的人的儿子。阿米尔的父亲宁死也不愿做违背自己道义的事,却也为着多年前犯下的错赎罪余生,成为了更为优秀的人。这些细节描写的生动,仿佛你就直接看着他们的故事。所以我看完第一反应是震撼,为他们的故事,也为那些显得尤为真实的角色。

阿富汗至今也不平静,战争摧残下的它就是个人间地狱,但是作者给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阿富汗,他曾经的美好与现在的对比也让人对战争和那些披着人皮的__更为痛恨,在这之间有人会站起来为了结束这一切而奔走,有人会为了曾经逝去的一切而更加珍惜眼前。《追风筝的人》带给许多人就是这样的力量。由人心中的残留的爱引导出来的希望的故事。

阅读名著的读后感700字以上4

《红楼梦》实际上一部青春之歌。尽写一群十多岁的孩子们打打闹闹,吃吃喝喝,饮酒作诗,吵吵架,使使小性子,很多人不喜欢就因为此,可它的精彩之处,也恰在于此,它非常逼真非常细致地描写了当时的贵族生活。当曹雪芹晚年穷困潦倒之际,回想自己的一生,一事无成,而自己十四之前不曾珍惜的琐琐碎碎,到头来,才发现,那才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与《红楼梦》的儿女情长相比,《金瓶梅》更现实,它写尽了世态炎凉,人性的贪婪和荒淫无度尽显于书中。

所以我读《红楼梦》,比较关注书中人物的年龄,虽然作者写得较模糊,但还是有迹可循。林妹妹死时,也不过十五岁,所有故事中的人也不过这个年纪上下。

十三四岁的孩子有自己独特的言语和行为,是很正常的。很少有书这样写青春。所谓,谁的青春不迷茫。贾宝玉喜欢吃胭脂,喜欢漂亮的男女朋友,不喜欢读经济仕途的书,对浓词艳诗却过目不忘,拒绝长大等等,都情有可原。这就是青春期。

林妹妹整日哭哭啼啼,爱使小性子,说话尖酸刻薄,这也是一个孤苦无依的小女孩常有的表现。她要的绝对与唯一,是多么难能可贵。

小小年纪的薛宝钗,能藏愚守拙,深藏不露,压抑自己迎合别人,还真有些违背人的天性,青春过早地夭折了,可怜,直沦为封建社会的殉葬品。

我们所怀念的青春,正在于它的那份真,那份纯,那份痴,那丛中深深浅浅的哀愁和忧伤,令我们一生都念念不忘,耿耿于怀,纵其所有去找寻,它早已消失在似水流年中。

阅读名著的读后感700字以上5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这一长篇巨着的作者是罗贯中,他从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从桃园结义开始,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内容,讲述了东汉末年至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的战争故事。

1、过五关,斩六将}关羽打听到刘备的消息后,决定去河北寻找刘备,他带上嫂嫂,杀死了东岭关的孔秀、洛阳的韩福、泥水关的卞喜、荥阳的王植以及曹操的大将蔡阳。

上面这一则故事写出了关羽重情重义,不论曹操对他有多好可以,也不忘记刘备的恩情,决心找刘备。是啊,我们在日常生活也要重情重义,毕竟重情义可以交到朋友,朋友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2、黄盖巧使苦肉计。曹操打到江东后,连吃败仗,便想出让蔡氏兄弟当间谍,结果,黄盖使用苦肉计,让曹操83万大军,全军覆没。

上面这一则故事,主要写了黄盖不顾个人的安危,为了击退曹操,舍弃自己的身体,来打退曹操,这个故事让我想到课本《天鹅的故事》,其中天鹅也是不顾自己的安危,为了破冰让自己和其他天鹅吃上食物—鱼儿,让自己的身体受伤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要向他们学习,做事一定要为他人着想,不能只想自己,否则你的路会越走越窄的。

上面这两则故事是我在三国里最喜欢的,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我相信只要经过我们后天的努力,任何事情都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最后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追求,你的`人生永远会被一片烂灿的阳光所照亮。

阅读名著西游记读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94位用户喜欢。

《西游记》以孙悟空和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为线索,一路上跟妖魔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

读过《西游记》后,使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办成一件大事,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成功。我们知道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不仅会七十二般变化,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分辨人妖,所以,孙悟空善于降妖捉怪,斩邪除魔,为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如果没有诚信憨厚,善长水性的沙和尚助阵,孙悟空在水中捉妖也就不那么顺利了。猪八戒力大无比是孙悟空捉妖的好帮手,唐僧虽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始终以慈悲为怀,感动了苍天,最终历经千辛万苦,带领徒弟们,终于取得了真经。

我们还要学习孙悟空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虽然我们没有孙悟空那般神通,但是我们也要学习他善于分辨真假善恶,不要被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所迷惑。只有擦亮眼睛,明辩是非,才能撕破一切伪装的画皮。

读过《西游记》使我领悟到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绝非易事。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经历了众多的险难,并非全是玄虚离奇。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历的每一天又何尝没有困难呢?我们小学毕业升初中,初中毕业升高中,高中毕业考大学,又何尝仅九九八十一难呢?战胜困难的过程,就孕育着成功。这就是我读《西游记》从中得到的启示吧!

阅读名著西游记

阅读名著日记读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3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09位用户喜欢。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

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

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阅读名著日记读后感

阅读名著读后感(16篇范文)

《悲惨世界》这本书最后在昨日看完了,这本书里的人物让我有太多的思考。冉阿让因贫困和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而被判入狱,又因他多次越狱,致使他在狱中做了十九年的苦役。不公正的惩罚让他由一个好人变成了一个仇恨社会的“坏人”。但幸运的是,冉阿让遇到了很多影响他一生的人:有善良仁慈的主教米里哀先生有命运悲惨但心地善良的芳蒂娜有像太阳一样的珂赛特……这些人,他们温暖了老苦役犯的心,使冉阿让再次变为好人,甚至是圣人,让他坚定地朝着光明前进。在书中,除了冉阿让,还有很多鲜活的人物。令我印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阅读名著信息

  • 阅读名著读后感(16篇范文)
  • 阅读名著读后感(16篇范文)85人关注

    《悲惨世界》这本书最后在昨日看完了,这本书里的人物让我有太多的思考。冉阿让因贫困和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而被判入狱,又因他多次越狱,致使他在狱中做了十九年的苦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