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得范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历史著作的读后感(5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9-19 21:00:02 查看人数:41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历史著作的读后感 532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17人
品读历史著作屈原有感 774字 10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191人
历史著作的读后感 996字 10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37人
历史著作类的读后感 1866字 14段 7分钟 11分钟 15分钟 197人
历史著作读后感 455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22人

历史著作的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7位用户喜欢。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四大名著之一,有俗语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一句话就涵盖了中国四大四大名著之二。今日闲来无事,又重读了一遍水浒传,随着年龄日长,读来的感受也与少年时不尽相同。年少时看水浒,只觉得快意恩仇,沉醉于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豪侠之气中。而现在却想到其他的一些东西。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对宋朝有弱宋之称。这个称呼总的来说,并不算委屈了赵宋。纵观中国历史,抛开蛮夷所建立之蒙元满清,一些割据胡人政权不谈。秦人之强,扫灭六国,北击匈奴。汉武开边,将漠北胡虏匈奴打的民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最终让匈奴在亚洲无法生存,而给欧洲带来了上帝之鞭的惩罚。五胡乱华之时,晋朝经历三国时期元气大伤,犹有武悼天王冉闵血性颁布杀胡令,灭杀胡虏数百万,后东晋名将击败苻坚百万大军,将蛮夷杀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隋朝虽短暂,但皇者开边未已,东征高句丽。李唐更不必说,杀灭突厥,太宗更号为“天可汗”,残存之突厥被迫西迁,竟也能建立起横跨欧亚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崖山之后不过百年,朱重八起于淮右,将横扫世界的蒙古铁骑赶回漠北,建立起一个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的大帝国。这就是我观看了水浒传,心中酝酿的情绪有感而发,不由自主的浮想联翩,让我想到了很多的"感受。

历史著作的

品读历史著作屈原有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74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91位用户喜欢。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乱世运偏稍。

端午涕泪江边望,雄心幻灭一梦遥。

——题记

汨罗江畔,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薄暮冥冥,虎啸猿啼。一位身着华服的儒者,手中把酒问青天。他苦笑,笑得如此悲凄,他苦笑自己的无能为力,苦笑楚王的昏庸专横,苦笑楚国的郢都沦于敌手,苦笑楚国的百姓家破人亡。他猛灌一口酒,饮罢,仰天长叹。

暮色四合,周围景物渐趋黯淡,一切仿佛归于平静,但又似乎在积蓄能量。他缓缓回首,无限痛楚地望着那片满目疮痍的土地,面部不断抽搐。良久,他仿佛下定决心,紧闭双眼,义无返顾地纵身一跃,一道苍凉而美丽的弧线便永远定格于天际,定格于世代华夏人民的心中……

吟诵着你的绝世杰作,缅怀着你的报国热忱,我漫步于汨罗江畔,捧一抔泥土,我触摸到了你的无奈、辛酸、忧愤和落寞。在七国纷争、战乱频仍的时代,你心系祖国命运,力劝楚王抗秦。孰料命运多舛,惨遭陷害,招致“淫乱宫廷”的无端罪名。你揭露南后郑袖,怒斥秦相张仪,却含冤被屈、迭遭放逐。你慷慨陈词以图劝醒楚王,高声疾呼以图唤醒国民,可楚王昏聩,无意联齐抗秦;国民位卑,无力扭转乾坤。城破国亡之际天地失色,惟有你的丹心在黑暗的天宇下熠熠生辉。

你,就是一篇百读不厌的千古名篇。你的一言一行深深吸引着我,震撼着我,你的如水般横溢的才华,你的如火般炽热的情怀。呜呼!壮兮!悲兮!风萧萧兮汨罗寒,大夫一去兮不复返!千百年来,有几个人读懂了你心中的悲戚?又有几个人品味出你在汨罗江畔遗留的叹息?

——“风穿过苇丛,去寻找落叶的宿命”,为国而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落叶归根呢?

滔滔不绝的汨罗江水吞噬了你的肉体,你的生命戛然而止,可是你那经典杰作和赤胆忠心一直都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绽放出夺目的光芒,与天地同寿,与日月争辉。

在这光影斑驳的社会里,我只想固守那些生命中最为本真的情怀。屈原大夫,你吸引我的不仅在于才思丹心,更在于那个坚守自我的灵魂!

历史著作的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96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37位用户喜欢。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延绵不绝的历史传承,强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历劫不衰,必将复兴的坚实基础,并造就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底蕴。历史蕴含着一个民族世代的兴衰更替,以及透过事件表象所饱藏着的成败之道与内在规律,以历史作为审视现实的一个视角,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营养,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正视的课题,学习历史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然而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浩如烟海,如《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及各类野史可谓多如牛毛。但是宗史著旧式的观念、晦涩的文字以及浩繁的卷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道与历史隔绝的鸿沟。而《中国通史》则突破了古典模式,以"章节体"编纂为代表体裁。叙述内容的重点已由王朝转向国家,由传统"贵族精英"转向社会民众,由政治、制度扩展至文化、经济、社会、宗教、美术,大都不再以"褒贬人物、胪列事状为贵".章节体裁的逐级分编、分章、分节列题形式,有利于叙述内容自由剪裁、有机编织的灵活优势,较之传统分卷更容易表述作者的"意向和内容叙述的内在逻辑联系。

懂得中国的历史,才能使我们无愧为中国人,才能对我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有信心,才能是我们拥有中国人应有的优越感,但是正如先前所说,中国的历史书籍多如牛毛,又多以古文为主,对我们这些对古文向来不怎么"感冒"的人来无疑是一味难咽的苦药。《中国通史》以白话文的形式对中国历史进行阐述,对我们来说无疑是送来了一场及时雨,滋润我们那早已干涸的历史细胞。

在我们古中国,有着无数的英雄。

说到秦始皇,无人不说他是一个暴君,但谁又能否认他不是一位英雄呢!是他,统一了我们中国,是他修筑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他,建筑了呀是世界八大奇之一的兵马俑,也是他建筑了规模宏大的阿房宫。

这些事,在当时的百姓眼里,是一个苦不堪言的结果,都认为他是暴君,而在我们21世纪人的眼里,则是一个伟大的英雄。

远古虽然已经逝去已久,而他们所创造的奇迹却留了下来,他们的事迹都记在了人们的心里。虽然他们可能当初并未意识到。

《中国通史》浩如烟海,可就一点,如智慧来自实际,英雄从平凡起步等入手,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更能做好。当然,作为尝试未尝不可。

我们不是搞历史的,不许对中国的历史有细致入微的理解与独到的见解,然而我们却不能容忍对我国历史的无知,《中国通史》对中国历史进行一简要描述,对于增加我们的历史文化素养还是很有帮助的,就我个人认为还是值得一看的。

历史著作的

历史著作类的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66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197位用户喜欢。

历史著作类的读后感范文

(一)《史记》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着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

(二)《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我卖了这本《中国历史故事》,我爱不释手。之后,我就利用空闲的时间去阅读。

《中国历史故事》主要讲的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战争、思想、品德的一些小故事,从这些小故事让我明白了许多关于做人、关于学习、关于生活等方面的道理。

在《中国历史故事》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做事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就像故事中的老婆婆一样。

读了《中国历史故事》让我懂得了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

记得在去年的暑假,我到乡下大姨去玩,那时刚好是西瓜成熟的时候。有一天中午,我吃完午饭,过了一会儿,大姨端来了一盘西瓜,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大姨问我:“千,吃完西瓜要不要跟我到瓜地里去摘西瓜?”“太好了,大姨我们来比赛,看谁摘的西瓜最多!”我高兴地说,“好啊,我是不会手下留情的!”大姨笑眯眯地说。我便快速地把西瓜给吃完。过了一会儿,我就背着个大竹篮跟大姨一起到瓜地里去摘西瓜。到了瓜地,太阳毫不留情地烤着地里的西瓜,还没有开始摘西瓜,我就汗流挟背了,“千,快来摘西瓜呀,我们还要比赛呢!”大姨在瓜地里喊着。

历史著作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22位用户喜欢。

我卖了这本《中国历史故事》,我爱不释手。之后,我就利用空闲的时间去阅读。

《中国历史故事》主要讲的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战争、思想、品德的一些小故事,从这些小故事让我明白了许多关于做人、关于学习、关于生活等方面的道理。

在《中国历史故事》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做事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就像故事中的老婆婆一样。

读了《中国历史故事》让我懂得了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

记得在去年的暑假,我到乡下大姨去玩,那时刚好是西瓜成熟的时候。有一天中午,我吃完午饭,过了一会儿,大姨端来了一盘西瓜,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大姨问我:“千,吃完西瓜要不要跟我到瓜地里去摘西瓜?”“太好了,大姨我们来比赛,看谁摘的西瓜最多!”我高兴地说,“好啊,我是不会手下留情的!”大姨笑眯眯地说。我便快速地把西瓜给吃完。过了一会儿,我就背着个大竹篮跟大姨一起到瓜地里去摘西瓜。到了瓜地,太阳毫不留情地烤着地里的西瓜,还没有开始摘西瓜,我就汗流挟背了,“千,快来摘西瓜呀,我们还要比赛呢!”大姨在瓜地里喊着,

历史著作读后感

历史著作的读后感(5篇范文)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延绵不绝的历史传承,强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历劫不衰,必将复兴的坚实基础,并造就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底蕴。历史蕴含着一个民族世代的兴衰更替,以及透过事件表象所饱藏着的成败之道与内在规律,以历史作为审视现实的一个视角,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营养,是每一个中国人所必须正视的课题,学习历史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然而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浩如烟海,如《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及各类野史可谓多如牛毛。但是宗史著旧式的观念、晦涩的文字以及浩繁的卷帙,对我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历史著作信息

  • 历史著作的读后感(5篇范文)
  • 历史著作的读后感(5篇范文)41人关注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延绵不绝的历史传承,强大的凝聚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历劫不衰,必将复兴的坚实基础,并造就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底蕴。历史蕴 ...[更多]

  • 历史著作读后感(5篇范文)
  • 历史著作读后感(5篇范文)20人关注

    历史著作类的读后感范文(一)《史记》读后感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