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后感 | 1838字 | 21段 | 7分钟 | 10分钟 | 15分钟 | 222人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 1605字 | 16段 | 6分钟 | 9分钟 | 13分钟 | 180人 |
如何阅读一本书教师读后感 | 960字 | 5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44人 |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有感 | 2201字 | 34段 | 8分钟 | 12分钟 | 17分钟 | 212人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 621字 | 7段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206人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 650字 | 5段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09人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 620字 | 7段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207人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 1305字 | 15段 | 5分钟 | 8分钟 | 11分钟 | 189人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 637字 | 8段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221人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 1613字 | 11段 | 6分钟 | 9分钟 | 13分钟 | 279人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 1047字 | 7段 | 4分钟 | 6分钟 | 9分钟 | 279人 |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38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222位用户喜欢。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后感
当拿到《如何阅读一本书》时,我拿到教室先向小伙伴们炫耀了一番,然后洗手拆封。并没有急于阅读,我想好好认真看看,毕竟第一次参加这种读书活动,第一次领到这种书。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在特别注重这种母校情节。这次活动也是华电烙印的一部分,我怀念母校,珍惜现在,这本书我倍感珍惜。
序
打开书,大致翻阅了一下。先读的是译序。译序中有这么一段"我是个做出版工作的人,成日与书为伍,结果到那个春节前的前两个月才知道这本书,到自己四十四岁这一年才读到这本书,几乎可说无地自容"我有点诧异,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能让一个出版人这样对自己感到惭愧,我很期待。接着在序言中作者道出一个事实——许许多多学生进入中学之后成绩很差,就是因为读不懂书中的意义。这让我有种拨云见日的感觉,一针见血,一语见真知。
我想起自己在高中时期,每当考察阅读理解的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时,大多时候很吃力,很烧脑,也有很多时候不能写出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老师曾经对诗歌鉴赏作者的思想感情问题给出了一个万能公式,大概是"手法+景象+效果+感情",运用的次数多了,大致能得到七八成的分数。现在想起真是自惭形秽。读书不得要领真的很无奈,想要进步却不能。每个年龄阶段都有每个年龄阶段的困惑,这便是成长吧。
阅
在阅读中,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西方人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注重综合式思维,西方人偏向分析式思维,这本书尤其在这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对一个概念反复解释,解释到小学生水平也能明白,这是一本不用的书,作者已为读者能读懂而做到无障碍阅读做了大量的工作,感谢作者。不过,我还是习惯于精读,作者提到的有的略读有的速读可能暂且做不到。我想要么外多多阅读增加阅读的技巧历练,或者需对此书再次阅读,以便吸取其精华,更进一步认识到阅读技巧的重要性。
思
对于作者讲解的阅读技巧暂未作出总结。我想等读完之后做一个比较细致的阅读技巧总结。因为真正要是作出那种树状图式的总结可能这些技巧就成了花架子,不总结的话可能会内化于心,外化与行。就像以前的错题本,写了之后便利用不起了。
享
在阅读中,看到了作者提出几个引起我非常大的共鸣的说法,分享在如下:
把的写作与阅读比作棒球运动中的双方。"听众或读者的‘接收’。应该像是棒球中的捕手才对。捕手在接球时所发挥的动作是跟投手或打击手一样的。投手或者打击手是负责‘发送’的工作。他的行动概念就在让球动起这事上。捕手或者外野手的责任是‘接收’,(fsir)他的行动就是让球停下,两者都是一种活动,只是方式有点不同。如果说有什么是被动的,就是那只球了。"对于这点,我深有体会。
例如我在看《道德经》时,有的篇只是欣赏句子写的美,当然还是自己理解的那种美,并不一定是作者想要表达的那一种美,而在网上看如白岩松、曾仕强、李中华等一些前辈的讲解却是别样般的有滋有味。又如,对于同一本书,当再回头读第二遍时,对于作者讲的同一事或者同一段话又有了新的见解或者之前不明白的地方一下子明白人家在说什么了。这也许就是平时说的温故而知新。
我的上述困惑在这本书中也得到了解答。那就是"一开始不相等的"理解程度。"我当时并没有完成与作者真正的沟通。而"阅读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力克服到一定程度内,虽然不能说完全了解,但总是要达到与作者相当的程度。要能被启发,除了知道作者所说的话之外,还要明白他的意思,懂得他为什么会这么说。"我仍需很多努力,不管是在阅读方面的成长还是在人生阅历上的历练。我一直相信书读百遍—其艺自现这句话。
阅读艺术的概念。"阅读艺术:这是一个凭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提升自我的过程。"定义很简单,但对我说很深刻。
粗略的书籍分类。"一种是虚构的小说类,另一种是传达知识,说明性的论说类。"这也是一种知识的累积吧。
提出值得现在教育者与伪读者深思的说法"口语主义""‘口语主义’即一种使用字,没有体会其中的思想传达,或没有注意到其中意指的经验的坏习惯,那只是在玩弄字。这些读者从就没法超越字本身,他们只能记忆与背诵所读的东西而已。现代教育家所犯的一个最大的错误就是违反了教育的艺术,他们只想要背诵字,最后却适得其反。"现在标题党遍地都是,好多人早已与深阅读背道而驰,渐行渐远,这是阅读的不幸与最大的悲哀。
感谢作者在第中对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及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名作做的概要分析,有很大的启发性。
最后感谢图书馆的各位老师,感谢你们倾心举办此次活动,感谢你们精心挑选这本书,学生很受益。
xx
20xx年7月1日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05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80位用户喜欢。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1600字
“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艾德勒范多伦所著《如何阅读一本书》的最后一句话激起了我的共鸣。
和很多同事一样,我也在努力提高自己主动阅读意识,以至于几天不阅读,会有脑中空空的感觉,或许这就是我们的心智失去了活力吧。
我曾经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一次快乐的写作。那就是4000多字的“我的阅读史”。我的阅读始于6岁,主要看小人书、童话故事书,到如今工作21载,囫囵吞枣地看过不少的学书、哲学书、历史书、科学书,却从没有认真思考过“如何阅读一本书”这个命题。自己惯常的做法,多是率性阅读,读《曹雪芹传》、《楂树之恋》、《你往何处去》、《兄弟》、《思维的乐趣》、《古炉》、《人生》,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对于相对专业的教育、心理、哲学书,就会拿根铅笔,描描画画,抄写几句自认为有感悟的话,甚至写几句偶感“想起了……”,有时还会画个笑脸或哭脸。如果要寻找持续的强烈的读书兴趣点,至少在10年内,我最钟情的是儿童学,尤其青睐童话和儿童小说,对这类充满想象力和童趣的字照单全收,这应该影响我当前儿童观的最肥沃的土壤。
2008年前后,我曾被自卑的情绪困扰,听身边的老师、同学谈到经典的教育或哲学书籍和作者,如数家珍啊,而我如坠雾里云中。除了苏霍姆林斯基、刘默耕、路培琦(后两位是小学科学教育专家),我哪里读过杜威、卢梭、洛克、杜鲁姆、范梅南、蒙台梭利,只有多买,多读,完全是恶补状态,那一段时期,浏览的书是前些年的n倍。
当时也经常“潜入”教育学院的教室里,旁听京内外的校长论坛、研究生沙龙、教授授,特别是听肖川、朱旭东等教授们点评学校发展中的问题时,我真像是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边听边记边思考。喜欢看石中英先生的《教育哲学》和《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不仅仅是书中的内容,更是因为石中英先生的几年小学教师经历,他的书序中认为那是一笔无价的财富,而我不正拥有这这份财富吗?把读书和现实适当的结合起,我的自卑情绪开始缓解。不过,仍旧佩服那些接受过研究方法培训的学生们,他们的研究态度极其严谨,我也养成了引用别人的话一定要注明出处的习惯。
对照这本畅销的阅读指南书,我最佩服两点。
一个是作者提到的阅读层次。尤其是对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的阐释。曾经,我为了写论的献综述,大量阅读关于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书、,后缩小范围,针对角色认同的"和书。其间,确立过读关于儿童观的书,树立了一个观点,“为人师,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是教育观的核心”。后,读管理类书籍,喜欢上了德鲁克的掺杂着部分教育理论思想的实用书。比方说读班级管理方面的书,既要看理论性的,也要看实用性的,像班华、王晓春、李镇西、魏书生、郑立平等老师的书,两者兼而有之。更多的是亲身体验型的班主任书籍如《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翻看,偶有所感。
另一个是主动阅读的基础,要提出四个基本问题。分别是,
“就整体说,这本书谈些什么?”说的是什么样的主题,
“细部上,这本书谈些什么,怎么说的?”意思是要我们找出作者的主要观点,
“此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说的是你要主动评价书中观点,
“此书和你的关系?”这就是让你尝试应用此书了,你会如何把书中观点和自己观点建立关联,你会如何试用书中的实用方法,你会如何把此书介绍给他人。
这四个问题,也是新华社鹿永建先生推介的读书小组中必须思考的问题。如果用这样的态度和方法读书,相信没有吃不透的书。
当然,也赞同书中一个观点,“有许多书只能当作娱乐消遣或接收资讯用。事实上,你根本用不着对这些书做分析阅读。扫描一下便够了”,多选择经典去阅读,多读原著,而不是什么都照单全收,毕竟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一起阅读一本经典,主讲人会辛苦一些,也当之无愧地是最大的受益者。新一轮工作室的读书活动在崔平川以《跟孔子学做老师》交流中开启,8月8日晚上曹团团老师以个人独特的风格演绎着对苏霍姆林斯基的理解。
如何阅读一本书教师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6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44位用户喜欢。
《如何阅读一本书》教师读后感1000字
在《中国教育报____年度教师最喜爱的100本书》中,看到了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由于职业习惯所以就对这本书特别关注,在当当网看了简单的书评后,就决定要阅读此书。书中提出不少东西和我曾经的阅读体验吻合,很多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也有了答案。很感激作者带领我进入了一个不一样的阅读世界,让我能够更好的把握阅读,提升自己阅读的能力和水平的。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本书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书应该怎么读?在这本书的一开始,作者就在强调这样一个观点:“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通过主动的阅读,通过在阅读中投入心思去不断的思考,这样的阅读才会收效越大。阅读的目标,是为了获得资讯,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书中有这么一段,说真正的阅读,是“没有任何外力的帮助”,“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的理解为止”。这是读书最基本的目标,也是最终的目标。我们是如何理解读书的?抱着某本书,从书的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那就是读书?我平常在读书的时候,常常很焦急,想急切的看完一本书,但在看完书之后,有时却觉得记不住,或者领会不到书中的意义,这样的.读书方法“不值得羡慕,而应该同情”。读书的目标不明确,更没有任何方法可言,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日常生活中,有人读书只是为消磨时间甚至是催眠,有人读书是为了个人学业,有的人读书时为提高自身,有的人读书就是纯粹的喜欢,阅读目的多种多样,个人认为,不管何种目的,何种方式,只要能拿起书籍,开始阅读,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我们要培养孩子们从小就对读书产生兴趣,不要强行规定他们那些书能读,那些书不能读,关键在于家长的正确引导,言传身教,让读书成为他们生活的一种常态,那么他们将会获益一生。
如果说每本书都是一条幽黑的通道,通向一个神奇的地方,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便是寻宝指南,使我们顺利抵达,满载而归,不至于迷失途中。它教会人们避免在书山中毫无头绪地乱转、走弯路,尽可能减少读书时的迷思困扰,更好更快地感受到读书的愉悦。它时刻提醒人们,要做一个主动的读者。阅读不仅是消遣、获取信息,而是挑战自己,让心灵丰富、成长的过程。相信正如书中所说的一样,久而久之,坚持下去,读书便会成为一种习惯、一门艺术!
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有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01个字,有3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7分钟,有212位用户喜欢。
关于怎样读好一本书,以前我们的理解就是“这有什么难的,拿起书本就看呗”。可是我们往往停留在从前言到最后一页,逐字阅读的低效阅读当中,看完一本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不一定有很大收获,或许我们只是记住了书本中某些片段性的小知识点,而对整本书的框架和重点毫无知晓。过一段时间后,就不记得这本书里讲过什么,甚至不记得读过这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非常不错的讲授读书方法的书籍,我前后看过三遍,其他介绍读书方法的书籍,例如《书都不会读你,你还想成功》、《快速阅读》、《好好学习》、《刻意练习》、《如何阅读一本小说》等等,则从不同的侧面讲述了如何将书本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1、 阅读兴趣从何而来
有的人喜欢养花草,有的人喜欢养宠物,有的人喜欢四处旅行,有的人喜欢打麻将,也有的人喜欢安静的读一本书……
喜欢阅读和不喜欢阅读,这本身并无可厚非。
假如你为了职业发展,为了自我提升,不得不选择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呢?我们这一生,总要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假如你不为任何原因,真的喜欢读书,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徜徉在另一个自由毫无喧嚣的世界里,但又遇到读书速度慢,读完不能很好的记住书中的内容,不能学为己用,慢慢的你也会对读书失去兴趣的。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本书中重点提到,当你像从一个职场菜鸟转变成职业能手的时候,你必须首先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通过读书改变自己,改变生活糟糕的状况。
给自己定一个目标:100天读完33本书。
ps:不要选择高难度不易懂的专业书籍,选择你感兴趣的任何行业任何领域的简单易懂的书籍,杂志都行。
一次性买下这33本书,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每天早起,提醒自己“今天我要读书!”,写读书日记。你可以在家里、图书馆、咖啡厅、公园、或你喜欢的其他任何安静的地方完成你的计划。
每天最少读3个小时:
✓ 早晨上班前1个小时,集中精神去读,有趣就好
✓ 坐车的路上30分钟,将在地铁上公交车上玩手机刷朋友圈微博的时间用来读书,纸质版电子版都可以
✓ 午餐后10分钟,午餐后不要马上午休,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这个时间正好用来阅读,10分钟的时间,也许能读到非常有趣的内容,为一天紧张的神经减减压。
✓ 晚上回到家1个小时,晚上预留一个小时的时间读书,所以你必须合理安排与家人相处的时间,适当放松身心,固定一个时间段集中阅读。
读书日记:每天记下正在读的书名,所读页数,日期,读书心得。
2、 如何完成初步计划
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书友,相互监督,彼此分享阅读所得;你也可以开一个在线分享帐号,每天记录自己读到的重点,以及读后感。
拿到一本书,首先看“封、目、序、底”,然后选取重点章节读一读,一本书的大致框架和重点内容就了解的十有八九了。
用手指或笔作为引导,练习阅读速度。《快速阅读》中提到用笔带动眼球运动是图稿阅读速度,摆脱逐字阅读的最好方法,我自己试过了确实有效。而且阅读的时候手头有一支笔就很方便随时记笔记(重点句子画底线,重点段落在旁边画竖线,在有逻辑顺序的连贯段落首位标记段落序号,在段落的左右侧空白处写下自己对这句话的直白理解,与之相似的有联系的哪本书的书名页码等)
要想达到一目十行的阅读速度,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快速阅读》一书中,作者对如何逐步提高阅读速度和也阅读理解力给出了详细全面可操作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在规定时间内逐步阅读更多的内容,每一次写下思维导图卡片;然后是在阅读内容固定的前提下逐步缩短阅读时间,并每一次写下思维导图卡片。
3、 遇到倦怠期怎么办
我们持续做一件事情,通常都会遇到倦怠期。减肥计划执行一周后就遇到盐酸背疼跑不动不想跑的时候,做早餐打卡,有时候不想起床。坚持阅读计划,有时候也会为自己找各种理由不想再坚持下去读了。这个时候就是倦怠期,也就是平台期。
了解一件事件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越过程和发展的规律,对我们克服困难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这一时期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坚持,看似没有长进没有收获的时候,坚持下去,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自己进步了很多。
这个时期你也可以跟你的书友见面聊聊,或者看一场励志电影,爬山,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放松一下心情。
4、 提升专业能力、提高理解力的阅读
培养了阅读兴趣,第二阶段就是要提升专业能力和理解力了。
读书不仅是为了消遣,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提升我们对某个问题的理解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提升人际关系。
阅读目标:1年读100本专业书
100本专业书,足可以使你在所在工作领域脱掉初级菜鸟的帽子,此时的阅读难度也相应的加大了。我们需要进行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了,带着问题在书中找答案,不需要每本书从头到尾读完,你要学会“拆书”。此时需要的主观能动性更强,我们不仅要理解书中重点内容,还要能够与实际生活工作联系起来,思考它如何能够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读书的主体永远是人,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读的,毫无目的的读书将不会有什么收获。
在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快速阅读这本书,遇到不懂部分直接跳过,读完后快速列出这本书的框架结构,重点主干内容。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在说什么,是如何展开的,作者讲的有没有道理,我怎么来运用这本书。这本书自己选得其他主题阅读书籍有什么异同和联系。对每本书甚至每个章节做知识卡片和思维导图,是帮助我们保存记忆的好方法。
要想将阅读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还需要定期回顾。
读好一本书,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反复练习,直到运用自如。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1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06位用户喜欢。
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一感觉就是一本阅读指南,介绍怎样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阅读所应具备的视野。一开始作者就强调了一个观点: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通过主动的阅读,你会投入心思去不断思考,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说实话,最初是好奇的心态来读这本书的,但是看过这本书后,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意识到了自己很多不足之处。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良师的对话。一本新书仿佛就是一个陌生人,他包含学识却不愿吐露心声,只有当你主动去打开一本书时,才开启了你与良师的交流之门。
阅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谓精神食粮便是如此。这本书关于阅读者的看法不一定尽善尽美,但是以现代的观点来看,书中提及了一些分类,仍具有科学性,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电子产业,将阅读逐渐带向电子书时代,认为书中的观点不仅适用于阅读纸质书籍,对电子书、网络阅读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尽管很多时间阅读是为了放松或者打发时间,但我们还是应该以严肃的态度去面对阅读。一本好书是作者的心血结晶,人生历练,更是对世人的告诫,我们应当怀着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阅读。读书是一个人的修行,当你翻开书的那一刻修行便开始了。我们要做的不仅涉取新的知识,更要增加我们的感悟能力和理解力。真诚阅读一本好书,对于作者对于自己都是一种嘉奖。
读完这本书,才明白最初的想法有多么愚不可及,世上没有什么事是简单而随便的,心中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也未必有它的章法。《如何阅读一本书》它也是一种哲学。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5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09位用户喜欢。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范文
《如何阅读一本书》早前看过。当时没有做阅读笔记,都忘记差不多了。昨天翻出来重读一番。
阅读的作用不外乎获取资讯、娱乐、理解与发展心智。
读书有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以及主题阅读。这四个层次层次递进,互为基础。基础阅读,我觉得自己还行。基本保持一周1——3本书(视书的厚度而定)。宝爸也曾说过我速度蛮快。检视阅读阶段,我想挑选书的过程就是一个具体的应用。看看书名、前沿、书序和目录,以此来推断是否值得花心思进一步阅读。我原先比较注重目录,不太爱看前沿和后续。保持理智、中性的判断的前提下,其实看看别人的评价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本书到底说什么,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帮助。分析阅读阶段,我做的不太好。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我看了许多书,却少有收获的原因吧。另外,我觉得分析阅读阶段的技巧和我的小学以及初中语文老师教的阅读技巧很相似。1.这本书谈的什么主题??是如何发展的?这个主题如何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关键主题?2.细部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3.有道理么?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4.对你有什么意义?而主题阅读阶段则和写论文很相似,首先根据主题搜索相关书单,挑选精读的书单,略读非主要书单,精读主要参考书。给书籍分类:理论还是实用。实用的书主要在于实践应用。把他们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选择好的,有益的书。不值得为烂书花时间。与人做朋友也是。向良师益友学习,在交往中提升自己;远离坑碰拐骗与吃喝嫖赌也是需要注意滴。我阅读我快乐作文《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亲子共读一本书读后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07位用户喜欢。
不得不承认,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是迫于工作要求,但郝明义的译序提起了我的好奇心。
读书,它不就是拿一本书,然后翻开扉页,或精读或略读,把书中所写都看完而已吗?难道读书还有什么特别的规则?我虽不爱读书,但是至少也看过几本。简单来说就是读完的和未读完的。既然喜欢读书,当然要看看别人是怎样读书的,并寻求一个更科学的方法。
阅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谓精神食粮便是如此了。作者的许多观点在我看来非常受用,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本书关于阅读的看法也不一定尽善尽美。但是,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书中提及的一些分类,观点仍具科学性。同时,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电子产业,将阅读逐渐带向电子书时代。但我认为书中的观点不仅实用于阅读纸质书籍,对于电子书、网络资讯的阅读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阅读也许是为了放松或打发时间,但我们也应当以严肃的心态去阅读。一本好书是作者的人生历练的凝聚,是作者的心血,是作者对世人的告诫。我们应当怀着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阅读。
记得有人说过,读书是一个人的修行。翻开书本,修行便开始了。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要汲取新的知识,更要增加我们的感悟力,我们的理解力。真诚地阅读一本好书,对于作者,对于我们自己,都是一种嘉奖。
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自己最初的想法有多么的不认真。体会领导教诲的苦心,世上没有什么事是简单的,随随便便的。你心中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也未必没有它的章法。如何阅读一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也是一种哲学。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05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89位用户喜欢。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范文1200字
当我开篇《如何阅读一本书》时候,阅读完序言,我整个人都十分的惊讶,惊讶于我原本错误的观点,我原先觉得读书,或者正式一点称之为阅读,难道还需要学习?这不是拥有基础教育的人肯定拥有的本能,实际上原先的我并不觉得阅读称得上一项技能,因为技能意味着需要锻炼以及拥有一定技巧性。
而这本书颠覆了我的认识,很开心,这正是阅读所带来的好处之一,它可以让你见识到世界更广阔的真相。
人类的认识范围是有限的,我们无法每个人都像徐霞客一样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现实中浩瀚的疆域,而各种各种地图手册动物植物以及旅游手册,他们可以让你在家中认识到原来世界如此的瑰丽。
人类不断的发展着自己探索世界的手段,以及探索的深度,发明出来来天文望远镜用来观测遥远的宇宙,发明出显微镜用来观测细胞,发明出深海探测器去深洋中探索奇形怪状的海洋生物,发明出可以深入地心的器具去观测地心的岩浆。这就是人类的本能,探索并改造世界,而我们只是人类的一员,我们无法做到所有一切,人之一生于人类的一生如蜉蝣,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去了解这所有稀奇或者神秘的一切。
生而为人,我们的本能之一就是发现,阅读给了我们折中的方案,借助别人的眼睛去看世界。
借助别人的眼睛看世界是不够的,人之一生,除了发现,必将还有成就的期望,我们需要发展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兴趣,而阅读就是我们投资自我,发展自我能力发现自我兴趣绝佳的方式。有历史类的书籍让你知道人类社会的兴衰起伏,有哲学类的书籍让你知道生活的经验智慧,有科学类的书籍让你知道世界的通则真理,有小说类的书籍让于文字中知悉人性娱乐消遣。
书之一道,无所不包,囊括你想象的到,你想象不到的,在其中,你可以浅显的知晓你所感兴趣的方向,继而发展。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能有一项坚持做的事情,我选择是阅读,如果一个人一辈子有两件事可以坚持,我选择第二件是锻炼。
这个建议出至一个非健身达人,甚至前科是一个宅男甚至还被同学曾经戏谑的说看到你我想起来一个成语胖若两人的人,似乎很诡异。而这正恰恰说明了这个观点的普适性,锻炼并非健身达人的专利,而是人的`专利。
当你对于进化学说,或者行为学有一定了解的时候,你必定会知道一个真相:以前的人类是母系氏族,所有的人类都生活在朝夕不保,甚至饿死的阶段。而那个时候,运动天赋是非常重要的,它可能就是保证你生命的根本,狩猎或者说捡一些猛兽进食过后的腐尸以及在茂林中采摘果实都是需要高强的体质保证。
还有一个事实就是当人类进化出工具之后,人类的基因以及趋于固定,变异越来越少。
事实上,我们可以肯定,我们源自于祖先的基因中本就是存在一种运动基因,它是优势的。也就是说我揣测,优于运动的人必将活的比较久,这里优于运动并不是指那些高强度而且没有节制的拳击手之类的。实际上,经过优胜劣汰的我们本来就是传承着我们祖先的基因,而基因中的所带来的运动的本能可以说是天赋,应该也可以说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也就是说人天生需要运动。
可能由于我的表达方式以及认识水平的问题,上面关于运动与人的关系论证的逻辑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是我们可以明白的知道,体质可以影响你的精力。当你拥有较好的精力的时候,你才可以更好的生活。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37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21位用户喜欢。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一感觉就是一本阅读指南,介绍怎样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阅读所应具备的视野。一开始作者就强调了一个观点: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通过主动的阅读,你会投入心思去不断思考,这样才会有更大的收获。
说实话,最初是好奇的心态来读这本书的,但是看过这本书后,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首先意识到了自己很多不足之处。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良师的对话。一本新书仿佛就是一个陌生人,他包含学识却不愿吐露心声,只有当你主动去打开一本书时,才开启了你与良师的交流之门。
阅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谓精神食粮便是如此。这本书关于阅读者的看法不一定尽善尽美,但是以现代的观点来看,书中提及了一些分类,仍具有科学性,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电子产业,将阅读逐渐带向电子书时代,认为书中的观点不仅适用于阅读纸质书籍,对电子书、网络阅读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尽管很多时间阅读是为了放松或者打发时间,但我们还是应该以严肃的态度去面对阅读。一本好书是作者的心血结晶,人生历练,更是对世人的告诫,我们应当怀着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阅读。读书是一个人的修行,当你翻开书的那一刻修行便开始了。我们要做的不仅涉取新的知识,更要增加我们的感悟能力和理解力。真诚阅读一本好书,对于作者对于自己都是一种嘉奖。
读完这本书,才明白最初的想法有多么愚不可及,世上没有什么事是简单而随便的,心中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也未必有它的章法。《如何阅读一本书》它也是一种哲学。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13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279位用户喜欢。
不得不承认,选择这本书的原因是书名提起了我的好奇心。读书,但凡看得见且识字的人不就会读吗?中国的孩子,在很小的年纪便在家长的殷切教导下读起了书。读书,不就是拿一本书,然后翻开扉页,或精读或略读,把书中所写都看完而已吗?难道读书还有什么特别的规则?
作为爱读书之人,我看过的书也算不少。我的书橱里有各种类型的书,人物传记类的,童话类的,长篇小说类的等等。但简单来说便是两类,读完的和未读完的。我个人喜欢的读书方法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娱乐性质的小说,我选择一目十行地读。掌握故事梗概便可。当然,如果文笔特别好的,我也会放慢速度,领略文字之美。对于学术类的书,因其往往晦涩难懂,我经常反复的研读。同样的方法也用在读推理类作品上。各种方法不一一例举,但是共同点就是我不爱勾勾画画。既然喜欢读书,当然要看看别人是怎样读书的,并寻求一个更科学的方法。
说实话,最初,我是抱着玩笑和好奇的心态读这本书的,但是在看过这本书后,我确实学到了许多。首先,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读书一般不看第二遍,当然个别我非常喜爱的书除外。一本书我往往看过一遍便归入开头提到的“读完的书”那一类,并不再会去翻阅。我这种做法在作者眼中无疑成了“大逆不道”。就像在这本书中说的一样,这样的人“不值得羡慕,而应该同情”。因此,我在看书时不
再给看过的书“判死刑”,而是时不时的拿出以前看过的书来回顾。坚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不仅仅是个别好书每读一遍都有新发现,有些在第一次读时觉得枯燥乏味的书,在第二遍读时也显现了它有趣的一面,可谓收获不小。而我也因此多了许多可看的书。
其次,书中所提及的阅读的4个层次也让我耳目一新。这四个层次,分别是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所谓基础阅读是关注每个词句的含义。这点并不难理解。检视阅读则是通过限时地、有目的地快速阅读找出书中谈及的重点、主题的分类、基本组织框架。接着是分析阅读,即带着问题全盘阅读、完整阅读,该阶段不计较时间的长短,目的在于尽量消化书中的系统性知识概念、论题等。最后是主题阅读。主题阅读又称比较阅读,意思是通过阅读多本相关主题的书籍,从比较中提炼出自己的理解。
这四种层次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但我没想到它们是被归为层次,而非方法。基础阅读几乎每本书都在做着。而分析阅读和检视阅读则多用在做阅读理解时。主题阅读则会用于写读后感或比较时。但作者的意思明显不是这样的。除了基础阅读,其他几种我都是在课业需要或有目的的进行,并不是自发地以这些方式阅读。换句话说,我读书大多是为了打发时间或追随喜爱的作家,并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对于阅读,我们应当怀着虔诚的心态,去体味,去感受。
而对于阅读的态度,则是主动。读书是与作者的对话。一本新书仿佛是一个陌生人,他饱含学识却不愿吐露心声。只有当你主动地去拿起一本书,才开启了你与作者的交流之门。
阅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谓精神食粮便是如此了。作者的许多观点在我看来非常受用,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本书关于阅读的看法也不一定尽善尽美。但是,以现在的观点来看,书中提及的一些分类,观点仍具科学性。同时,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电子产业,将阅读逐渐带向电子书时代。但我认为书中的观点不仅实用于阅读纸质书籍,对于电子书、网络资讯的阅读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尽管很多时候我们阅读也许是为了放松或打发时间,但我们也应当以严肃的心态去阅读。一本好书是作者的人生历练的凝聚,是作者的心血,是作者对世人的告诫。我们应当怀着尊敬,感恩的心情去阅读。记得有人说过,读书是一个人的修行。翻开书本,修行便开始了。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要汲取新的知识,更要增加我们的感悟力,我们的理解力。真诚地阅读一本好书,对于作者,对于我们自己,都是一种嘉奖。
读完这本书,我才明白自己最初的想法有多么愚不可及。世上没有什么事是简单的,随随便便的。你心中认为理所当然的事也未必没有它的章法。如何阅读一本书,也是一种哲学。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600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4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79位用户喜欢。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方法范文
看这样一本“不好看,没有情节,没有趣味,一点不吸引人”的书,需要付出很大的心力。
作为一本教导人们如何阅读的工具书、实用书,这本书分为阅读的层次、阅读层次的说明、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阅读的最终目标四大篇章。在阅读的层次上,作者认为应该有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四种层次,这些层次都是有关联的、渐进的。基础阅读,基本是在义务教育过程中建立,能识字,能领会大意;检视阅读是快速的了解一本书,有系统的略读或粗浅的阅读,知道这本书在说什么;分析阅读是本书所强调的最主要的内容,通过分析阅读,掌握一本书结构大纲,诠释作者的意图和内容;主题阅读是最主动、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
阅读这本书时,我不停反思自己。之前看书,我就挑自己喜欢的小说、散文、短篇故事来看,就像推荐过的秋微的《莫失莫忘》、张艾嘉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因合我性子,产生共鸣的书,常放在身边,随手翻阅;而那些关于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的书籍,常常是想看,但买回来之后,往往束之高阁。畏难、懒惰,没有阅读技巧和方法,是我在面对这方面书籍时“屡战屡败”的主要原因。通过阅读、学习这本书,我知道之前很多阅读习惯有待矫正,拿到一本书,不能蒙头就看,不知道结构,不明白内涵,而要先看书名,再研究目录,主动地阅读,会提出问题,能找到答案,可能不习惯,但是没有关系,能意识到错误并努力改正就好,在往后的阅读中逐步掌握,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说实话,第一次读完这本书,感觉有些吃力,相当一部分内容很晦涩。毕竟是翻译过来的书,里面用来论证、说明、讲解的例子,关于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的国外书籍,基本都是我没有看过的。对于用本来就没看过的书来举例学习,理解作者想要告诉我的阅读方法,就非常让人抓狂,就像是用我不知道的.定理公式,来教我解答高数几何。书里有个比喻,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就像是棒球赛中的投手和捕手,作者不会故意投对方接不到球,本书作者深谙此道,有几次,在我读不下去的时候,回过头来,用他教我的方法阅读这本书,就像是接到他投过来的棒球,又能静下心来,重新投入进去。
英国学者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要咀嚼与消化的一本书。第一次阅读时难免无知,但不用担忧自己读得肤浅。正如书中所说的,如果我所读的书都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我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而这本超越我能力的书,才能帮助我的思想增长。
(潘雪:目耕缘读书会公益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