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得范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1-05 09:30:02 查看人数:85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 571字 5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37人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 605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35人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 545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254人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 757字 5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241人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 762字 6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196人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 439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36人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37位用户喜欢。

做更好的自己 ------- 读《俗世奇人》有感

在天津的一个小巷口中,有这样一群不同性格,不同外号的人,就比如刷子李、蓝眼、酒婆……但在这些人中我还是更喜欢的还是泥人张。

泥人张,顾名思义就是捏泥人的手艺人,可他捏出来的泥人活灵活现!就跟从泥巴中跳出来的真人一样。泥人张喜欢站在酒楼上,观察楼下的路人,一坐就是一整天。他有捏过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包公、白脸的秦桧。还有脚踩风火轮的哪吒、抡着金箍棒的孙悟空、手拿长枪的赵云……泥人张捏泥人的技术大街小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名气背后不知付出多少心血,多少汗水。

其实每个人不是生来就是天才,都是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就如故事中的泥人张他不是天生就会捏泥人,都是靠自己一步一个小脚印努力练习、仔细观察,才成就了现在故事中的泥人张。在学校,我的成绩一直不怎么理想,很羡慕那些 考高分的同学,但是我看了《俗世奇人》后得知“成功等于99%的努力加上1%的幸运,但往往99%的努力比1%的幸运更重要。”在这之后我想换了个人一样,每一次我认真听课、详细地记课堂笔记,晚上写完作业,我都会抽时间刷题刷试卷,背经典诗词,阅读课外书,有时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我就算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想出来,遇到不会背的,我也要咬咬牙读个几十遍直到会背为止。

可我觉得这远远不够,因为学习永无止境,我不能停下脚步,俗话说:“吃的苦中苦,方位人上人。”所以我要继续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35位用户喜欢。

读后感《俗世奇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本书是大作家冯骥才所写,讲述了在天津卫那里各种奇人的故事。

这些人都有着各自的称号,如苏七块、刷子李、泥人张、风筝魏等等。他们的本事各不相同,却都是别人学不来的。他们的称号是他们通过不断的努力而得到的回报。他们的称号后面有时还隐藏着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就比如苏七块,原名苏金散是一名大夫,专门做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他下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在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绝疼,断骨头就接上了。但他有个规矩,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 瞧病,否则决不搭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钱,因故得个牌匾的绰号叫做:苏七块。

天津卫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给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儿待着。刷子里的绝活就是每次刷屋子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对没有一个白点。他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另外,他还每天只刷一间屋子,刷完一面墙必须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并且他每次刷完墙身上都没有一个白点。真可谓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无论从事哪个职业,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出来。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54位用户喜欢。

天气晴朗,突然一阵微风吹入我的房间,翻开了《俗世奇人》。

全书有19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的笔意,书中所讲的故事都是天津人民生活的背景,一篇专讲一个"奇人"的故事,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

其中神医王十二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铁匠不小心把铁渣子弄到了眼睛里,疼得大喊大叫,王十二向别人借了吸铁石,一吸,铁渣子就出来了,非常机智,如果是我的话,肯定都被吓呆了。还有一次,一个大汉被马车撞在一面墙上,撞断的肋条子穿皮而出,插进了砖缝里拔不出来,突然王十二来了,他用毛巾浸了浸热水,将大汉连鼻带嘴捂住,身子里的气没处出,胸膛就鼓了出来,钉在墙缝里的肋条子自己退了出来。

王十二可真是神医,神在哪儿?你有急病,别人没办法,他有办法,这办法是他灵光一闪,急中生智,信手拈来,手到病除。他的神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坚持努力实现的。成功是百分之一的天才和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组成的。

与他们相比,我觉得自己没有书中人物那么坚持努力做一件事。我开始学习五子棋时,和爸爸一起下,可总是输,越下越不耐烦,最后气急败坏的走了,任凭爸爸怎么劝,我都是决定放弃,现在知道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在学习一样本领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挫折,不可能一帆风顺,只要坚持不懈,多多练习、苦练、巧练,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5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41位用户喜欢。

读《俗世奇人》有感

快乐的暑假,让我从书海中捞取一本好书——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这本书告诉我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让我认识了一位位民间高手。书中共36个章节,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天津卫“各行各业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如:刷子李、泥人张、苏七块……

书中每个人物身上的绝活各不相同,有妙手回春的“苏七块”、有心灵手巧的“刷子李”、有画年画出类拔萃的的“鼓”一张、有做生意使用各种巧招,把自己的产品加工一下,就名震四海(四十八样药糖、狗不理包子、金满堂饭店等)、有钓鱼就知道哪里有鱼,想钓什么鱼就钓什么鱼的“大回”、甚至有人偷东西都有手绝活,有人喝酒喝不醉,但一醉就醒不来了。有人喝劣酒说醒就醒,说醉就醉,但认真起来,命就没了……

冯先生在书中写下了平民百姓的奇人怪事,他的妙笔生花把这些人和事勾勒的清晰生动、栩栩如生。正如冯先生在书中所说的。“别人画的是他们心里的《俗世奇人》,我画的是我的,这些人物是从我脑袋里想出来的,我知道他们的脾气和秉性,挤眉弄眼是什么样;再有,我在天津生活了一辈子,深谙天津人骨子里那股子劲,那种逞强好胜,热心肠子,要面子,还有嘎劲。我画,更是画这些东西。”正是由于冯先生善于发现和观察,才能把民间人物的大本领描绘的活灵活现。这本书里的插图,都是冯先生自己画的,画的惟妙惟肖,画的有点夸张,但夸张的恰到好处,我觉得冯先生才是真正的“高人”。

《俗世奇人》中的高人真可谓数不胜数,但仔细品味一下冯先生的文章,可能不是拍案叫绝、口中称奇了,而是有一种敬佩的感觉。这些高人的本事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做事的坚持不懈和千锤百炼得到的。其实我们身边的高人也有很多,但不必去嫉妒别人,因为你看到的只是台上三分钟,而没体会到台下十年功,要想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高手,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善于发现,善于钻研,勤奋刻苦的人,长大才能成为真正的“高人”。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62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96位用户喜欢。

刀子嘴豆腐心 ——读《俗世奇人》有感

最近,我疯狂地迷上了一本书,这本书写的是天津卫码头上的一些奇人奇事,我被它的奇人所迷,被它的奇事所迷,被它的奇规矩所迷,被它的奇特技艺所迷,一度让我深陷书中不能自拔。它就是冯骥才的《俗世奇人》。

书中奇人奇事比比皆是,有技艺高超的刷子李;“认钱不认人”的苏七块;力大无穷的张大力;足智多谋的杨巴;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奇人苏七块。

苏七块是一名专治跌打损伤的神医,别人看病都是先给七块银元,他才会给人看,所以人们都叫他“苏七块”。他双手像飞鸟的翅膀一样掠过,你还没感觉到痛,他就已经将你的病治好了,非常神奇吧!他还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会把一些穷人看病的钱,私底下再偷偷归还给他们。

我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就比如说我妈,她就是个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在我考试不好的时候她那张脸就是六月的天说变就变。记得有一次,我语文考试考了89分,妈妈大发雷霆,手负责拍桌子,眼睛负责燃烧怒火,脚负责跺地,鼻子负责大口的喘息那熊熊燃烧的怒火,就像一头发怒的狮子,恨不得把我囫囵吞了,吓得我浑身发抖,平时那个自信满满的我,早已像瘪了气的球。她咬牙切齿地对我说,今天再考一张试卷,低于95就不算完成任务。一沓试卷“砰”地一声,就摔在我书桌上,我趴在桌上奋笔疾书,写好一张就送去给妈妈改,谁料不争气的我,竟然就考了91分,妈妈气得摔门而去。我心想这下完了,晚饭肯定是没得着落了,老妈肯定生气不做饭了。过了好一会儿,我突然听到叮咚哐当的响声,心里也跟着咯噔一下,这不是要准备揍我了吧,心里忐忑不安,终于挨到吃晚饭时间,我悄悄溜进厨房,我揭开锅盖,看见里面有我最爱吃的牛肉炒洋葱,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妈妈也像“苏七块”一样,表面坚强,内心柔软。

像“苏七块”这样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有很多,他们内心美丽善良,喜欢嘴上不饶人,可他们却都是爱我的、疼我的人!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39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36位用户喜欢。

匠人精神——读《俗世奇人》有感

幼儿园是学过一首儿歌:“我是一个粉刷匠,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更漂亮,刷礼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俗世奇人》让我最感兴趣的非“刷子李”莫属。

粉刷匠个个灰头土脸,满脸满身脏兮兮,而在 《俗世奇人》中的刷子李让我认识了不一样的粉刷匠。刷墙时必须穿一身黑;如果身上有一滴白灰点,白刷不要钱;每天只刷一间房,每刷完一面墙要喝口茶点支烟。经刷子李刷过的墙什么也不用放,单看也很好看。你信吗?我是有点不信,文中的曹小三也和我们一样有这个疑问,于是他趁着给师傅端茶点烟的机会,带我们解开这个疑问,刷子李的黑衣上真的如传言所说,找不到一个白点,而且别的工匠都是急急忙忙刷完有急急忙忙赶下一家,而刷子李喝茶点烟悠闲地刷墙,他不想是在刷墙,到更像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

看完“刷子李”我明白的,这应该就是匠人精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认真用心去做人做事,对细节有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平凡的我们同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我们也会成为俗世中的奇人。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6篇范文)

读后感《俗世奇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本书是大作家冯骥才所写,讲述了在天津卫那里各种奇人的故事。这些人都有着各自的称号,如苏七块、刷子李、泥人张、风筝魏等等。他们的本事各不相同,却都是别人学不来的。他们的称号是他们通过不断的努力而得到的回报。他们的称号后面有时还隐藏着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就比如苏七块,原名苏金散是一名大夫,专门做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他下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俗世奇人读书笔记信息

  •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6篇范文)
  • 俗世奇人读书笔记(6篇范文)85人关注

    读后感《俗世奇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本书是大作家冯骥才所写,讲述了在天津卫那里各种奇人的故事。这些人都有着各自的称号,如苏七块、刷子李、泥人张、风筝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