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2024世界名著读后感 | 842字 | 7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77人 |
30篇世界名著读后感 | 902字 | 5段 | 4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93人 |
励志世界名著读后感 | 1005字 | 6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50人 |
读世界名著的中小学读后感 | 3902字 | 39段 | 14分钟 | 22分钟 | 31分钟 | 212人 |
读世界名著有感 | 1390字 | 13段 | 5分钟 | 8分钟 | 11分钟 | 113人 |
世界名著读后感 | 4888字 | 39段 | 17分钟 | 27分钟 | 38分钟 | 193人 |
世界名著读后感 | 798字 | 6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46人 |
2024年世界名著读后感 | 509字 | 5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73人 |
世界名著读后感 | 1641字 | 12段 | 6分钟 | 9分钟 | 13分钟 | 164人 |
最新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 356字 | 4段 | 2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270人 |
最新世界名著家读后感 | 810字 | 10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03人 |
世界名著罪与罚读后感 | 4383字 | 40段 | 15分钟 | 24分钟 | 34分钟 | 105人 |
世界名著的读后感 | 4285字 | 34段 | 15分钟 | 24分钟 | 33分钟 | 247人 |
世界名著读后感 | 5571字 | 37段 | 19分钟 | 31分钟 | 43分钟 | 114人 |
励志世界名著的读后感 | 1358字 | 13段 | 5分钟 | 8分钟 | 11分钟 | 227人 |
平凡的世界名著读后感 | 527字 | 5段 | 2分钟 | 3分钟 | 5分钟 | 258人 |
2024世界名著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2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77位用户喜欢。
“这本书一点也不悲惨!”这是我看完这本《悲惨世界》所发出的感叹!
《悲惨世界》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此书以冉阿让传奇式的一身生为主要线索,塑造了冉阿让、芳汀、珂赛特、爱潘妮等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失业短工冉阿让因偷窃一块面包被判刑,经历了十九年的苦役生活。出狱后,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灵魂得到升华,一心为善,关心穷人。其间,他与警察沙威发生了数次冲突。但是,冉阿让始终未能见容于统治者,几遭困厄,最后在孤独中死去。小说文笔优美,尤其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真实细腻,更加精妙,堪称写作的典范。
这本书的主人公冉阿让其实一点也不孤独。他虽然坐来十九年的牢,可出狱后遇见了像神一样的善良的人——米利哀先生,将他黑暗的灵魂进化为圣洁的灵魂,从市长到囚犯,他丢失来职位,但他得到来一位小女孩——珂赛特,成为了她的父亲,让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爱。后来,珂赛特结婚了,她的丈夫马吕西斯不允许冉阿让再与天使般的珂赛特往来,但是在他的人生即将孤单结束的时候,珂赛特和马吕西斯出现来在他身边,给予了他最后的关爱。他一点也不悲惨,相关他很幸福,因为他得到来前所未有的爱。
本书的艺术特色,一是背景广阔,结构宏伟,具有一种博大的气势。小说围绕着冉阿让一生经历,涉及拿破仑的失败、复辟时期及七月王朝;涉及贫民窟、监狱和修道院;涉及主教、资产者和流氓等等,形成了一个五光十色的社会缩影,容量极大,显示出作者雄浑的笔力。
二是浓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小说的情节紧张、离奇、富有戏剧性。比如冉阿让从船上跳海逃生;比如冉阿让从一个苦役犯摇身一变,竟成了厂主和市长。在人物塑造上,作者强化正面人物的人格力量,如米里哀以德报怨,冉阿让自我牺牲等等。即便是反面人物,作者也写出他的恶行,来反衬正面人物的善良,如对德纳第的描写,手法就比较夸张。
本书文笔优美,尤其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真实细腻,非常精妙,堪称我们学习写作的典范,大家一定要去读《悲惨世界》这本世界名著啊!
____世界名著读后感800
30篇世界名著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0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93位用户喜欢。
良好的态度——成功的关键。‘同理心’是人际交往艺术的核心准则。甚至可以说,没有同理心,即没有良好的态度,就不可能成功。同理心是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李老师提出:“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我们,”;“要想得到他人的理解,就要先理解他人”。这些法则,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未必在实际中做的很好,或者干脆忘掉了,而李开复老师书中展开延伸出来的话,确如娓娓溪流,洞明而深刻,直达我们的心田,启悟人心,影响深刻。的确,“同理心”是情商的核心,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提高改善的确不是智商,而是更能决定人一生成功幸福的情商。
行为——成功的核心。做最好的自己意味着一种全方面的奋斗,一种无怨无悔的选择。虽然我们在现在的工作中不一定会做到完美,但我们应该时刻朝着完美去努力,如果你连追求完美的心态都没有,怎么做到近乎完美的产品!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把日子过好,把工作做好,实现人生的价值。我们的选择,我们的态度,我们的超越,我们的热情都必须要建立在立即行动上,只有行动才会让这一切变成现实。我们应该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态度,积极主动、充满自信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效的执行领导给予的各项任务,学会与同事之间、合作沟通,保持终身的努力学习,在工作和生活中,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我相信,它将会引领我,也会召唤你,走向激动人心的成功之路和美好未来!
做最好的自己,要有甘于奉献、不图名利的意气。尤其作为一名党员,我们更要认识到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干一行、钻一行、爱一行,不怨天尤人,不随波逐流,增强定力,增强耐力,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要安贫乐道,不比收入比贡献,不比权力比奉献。要坚定理想信念,时刻反躬自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注重修身养德,做最好的自己,走好自己的路,让别人复制去吧!
李开复非常推崇“放权”式的管理,他深知在以创意为主要生产力的公司里,不能严格地恪守那些死板的规定。他可以让员工自己提出研究的方向,大家讨论决定,也可以让员工用2做自己喜欢的项目,他甚至可以让员工对公司提出建议,如果合理就采纳,谷歌里自由的环境非常有名。
30篇世界名著读后感
励志世界名著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0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50位用户喜欢。
这是一个以两百多年前的两个伟大的城市为背景的故事。浓雾弥漫,车灯摇曳不定的伦敦,绝望、颓废的巴黎的最底层。
对于当时那场发生在巴黎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太多人花了太多的笔墨去描述它。这对法国来说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甚至对于欧洲,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也是如此。作者狄更斯,是英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批判作家之一。虽然他没有亲眼目睹,却依靠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看到的当时的景象。
《双城记》被誉为描写法国大革命的最杰出的代表作,我想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它的与众不同。和其他的作品,比如卡莱尔的《法国大革命》不同,狄更斯更注重的是底层人民的喜怒哀乐。尽管在那个时代,这些小人物本身并不能引起世界的关注。但是作者敏锐的捕捉到这些小人物和大革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法国大革命本身就是有小人物们的力量所引发的。
在这部作品里,我看到了很多很多不同的人。正直善良却惨遭迫害的马奈特医生,美丽温柔的露西,优雅高尚的查尔斯,忠厚老实的洛瑞,外表冷漠、内心热情,放荡不羁而又无私崇高的西德尼,扭曲了人性的德发奇太太,豪爽忠诚的普洛士小姐,残忍阴险的埃佛瑞蒙兄弟复杂的仇恨纠缠不清,残忍的复仇制造了更多仇恨,爱在地狱的边缘再生,却是以生命为代价。这错综复杂的一幕幕,活生生的展现在面前,仿佛重现了那个失去理智的时代。
作为一个优秀的作家,在狄更斯的作品里,语言的精彩是必不可少的。各种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比、幽默、嘲讽,被运用自如,而作品的艺术性也被送上巅峰。于是,克伦彻先生只得再听检察长先生怎样把史蒂夫先生套在陪审团先生们身上的紧身衣又一件件脱下来,翻个底朝天;最后法官大人站了起来,把那件紧身衣里里外外捣腾了一遍,看得出来,他想为犯人裁剪寿衣。诸如此类精彩的段落,作品里比比皆是。于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每一个中心,都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了。我相信这对我们平时的学习,必定是大有帮助的。
有人说,《双城记》是描写了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我却觉得,这样说的人必定没有了解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图。如果只是表达了这个,任何一部作品都可以达到露西和查尔斯的水准,那么《双城记》的优势怎么体现出来呢?在我看来,德发奇一家和法国贵族的仇恨也好,露西、查尔斯和西德尼的感情问题也好,都是为了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而设的。这个主题就是剖析这场大革命与民众之间的关系,看到底是什么引发了这场革命,到底这场血雨腥风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我想这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重心所在。
读世界名著的中小学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902个字,有3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4分钟,朗读时长22分钟,慢速需要31分钟,有212位用户喜欢。
为了让这个寒假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我决定选择一本名著阅读。这本书的书名是《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一部作品。
书中的每一处奢华的教堂建筑物都会令人回味无穷,在作者的笔下,一群性格鲜明生动、极具特色和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很轻易就被刻画出来。其中写到的吉普赛女人爱斯美拉达相貌美丽、迷人,性格纯真、善良,又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很受人喜爱。
但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人物还属钟楼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他拥有世上最丑陋的外貌,但却有着世上最善良的心灵和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而书中的另一个人物,就是曾经收养卡西莫多的克洛德副主教,或许他的外表很漂亮,留给别人的印象也是一个好人,一个有爱心的人,但是他的内心却丑陋无比,他总是搞暗中破坏,使别人无法成功。
用无道德而又自私的手段从而使自己达到目的,更无耻的是他竟然没有丝毫的罪恶感。所以,他与卡西莫多自然是无法相提并论了。他不像卡西莫多那样,虽然是遭人唾弃,独眼、驼背、坡脚,但是尽管如此,卡西莫多仍然自始至终保持着心灵的美丽,甚至是为了爱斯美拉达而付出自己的生命。
至于弗比斯,他是和克洛德一样的卑鄙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会去害爱斯美拉达这个纯洁、仅有十六岁的无辜女孩。克洛德已经得到了他应有的报应,相信弗比斯也不会有好的下场。
其实,我在刚开始读这本书时,我很讨厌卡西莫多,他的形象太丑陋了,但是卡西莫多原本就善良美好的心灵在故事情节的衬托下,使他的形象在我心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大概就是心灵的震撼吧。
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心里充满了愤怒和同情。不过,我现在深刻的认识到了美与丑。书中卡西莫多的那种内心美,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美;而外表上的美,不过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罢了。对于现实中的我们来说,或许更多的是把外表美放在首要,但是现在我才明白,唯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读世界名著的中小学读后感(2)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名著之一。读起来是人惊心动魄,很有趣。
主人公汤姆与哈克贝利·费恩,乔·哈波是好朋友。他们整天在一起,虽然不像我们现在有电脑电视。但他们的游戏,却能给他们正真的快乐,他们就是这样无忧无虑,快乐的让我们羡慕。他们不爱听牧师的那些话,和学校无味的生活,也不喜欢假惺惺的好学生,他们只要快乐就行。
汤姆是个聪明机智的孩子,当他和贝奇困在一个山洞里的时候,面对那些飞来飞去的蝙蝠,和漆黑的夜晚,谁能听得见他们的话语和倾诉,谁动他们的心声。这个山洞的恐怖,像冰冷黏湿的魔爪抓住这两个孩子的心灵。假如换做我们,早就吓得魂都没了,也不会报什么希望。可汤姆在这种情况下也能镇定自若,从容不迫。
尽管贝奇早在那里泣不成声。眼下,蜡烛早已用完,带来的蛋糕也吃完了,可汤姆就是汤姆,拿出了放风筝的绳子,把它栓在石头上,慢慢向前走,又放开绳子……最后,汤姆他们终于被找到了,他们失踪了三天三夜。在那三天里,凝聚了无数的恐惧,但他们没有绝望,不断地寻找出口,即使遇上了杀人凶手印江·乔埃,他们也没吭声。我们就应该具备那种不被困难打倒的精神,在绝望的时候,不免试一试,也许,成功就在眼前。
当汤姆发现了宝藏,与哈克平分了,道格拉寡妇收养了哈克,并将他的钱照六分析放债,汤姆也如此,这样,他们每天都有一块大洋,就是应为哈克的富有,他的生活不像以前那样随意对他来说,能够自由自在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就是快乐。钱,永远是买不了快乐的。再看看现在的我们,整天以玩电脑,看电视为快乐,这样会使我们沉迷于网络,还容易近视,我们应该亲近于大自然,在生活中寻找真正的快乐。
也许,这本书能让我们有面对困难不被打倒的信念,和遇事冷静的态度,从而,给我们一条宽敞成功之道。
读世界名著的中小学读后感(3)
由于时隔已久远,对于简。奥斯汀的原作《傲慢与偏见》里的大部份情节,我已记不太清了。想来,那时,读这本书时我的年龄倘小。当初可能也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对于文中的真谛,其实并没充分领会。
随着影片的第一个镜头的打开,同时涤荡在耳旁的是悠扬的古典音乐,而紧跟着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幅和谐优美的十九世纪英国乡村画面。
老实说,一部影片如果在最初的几分钟都还不足以吸引人的话,只会让人兴味索然,通常我会选取放下。而一开始,就能引人入胜的影片,不管它是否是名著改编而成,对于接下来的情节发展,都是很值得我们期盼的了。
女主角伊丽莎白的表演把一个那个时代的英国乡村少女的机智与傲气表现得淋漓尽致,男主角达西在她的那种纯真的笑容的映衬下,越发显得自己的态度过于傲慢了些。而事实上,随着影片的剧情不断地推进,我们会发现达西真实的为人却并不是这样的,他慷慨大方且有一颗诚实正直的心。这一切,都只因为伊丽莎白最初对达西的偏见而被掩盖住了。
好的演员当然要配上好的电影情节,本片中的舞会为一大亮点,小提琴音乐响起,伊丽莎白与达西逐渐沉浸在其中,两人产生心电感应,周围的人顿时消失了,舞厅中只余下两人深情凝视,手拉着手翩翩起舞,沉醉于欢快的音乐旋律之中。但没过多久,周围嘈杂的人群一下又出现了,两人倏地从幻觉中惊醒,互相对望,恍若隔世。
英格兰的田园风光也很抢眼,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独立着一棵枝叶扶疏的大树,一辆载着绅士淑女的古典双轮马车从树旁疾驰而过,古典钢琴音乐荡漾在其中,美丽得就象是一场遥远的梦境。
读世界名著的中小学读后感(4)
自从读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我变得乐观开朗,也渐渐学会如何生存。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主要讲了有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遇险,流落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上,与世隔绝。但他并没有因为环境恶劣和吃食困难而放弃,而是积极地面对困难,想尽办法去解决困难,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舒适。过了28年之后,他终于获救,再次回到了文明社会。
刚开始看到这本书时,我真替鲁滨逊感到难过。本来好好的一个人,而且还没经历过什么世面,突然就遇到了这么大的风险,我还真担心鲁滨逊会承受不了,在忧郁中死去。可是看到后来,我的心情开始兴奋了。
原来鲁滨逊并没有像我想的那样悲观,而是顽强地生存下来,不懈地和大自然作斗争。我被鲁滨逊乐观的态度感动了,如果换作是我流落在这么一个荒岛,可能早已怨天尤人,在忧愁中等待时间的逝去。我真替自己感到羞耻。
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我又继续看了下去。我真的被他震憾了!鲁滨逊竟然能在荒岛上吃上丰富的大餐!这是多么让人惊讶啊!他可以享受这些美味的食物,并不是碰巧找到的,而这完全是靠他自已劳动才能享受的!想到平时,我连洗件衣服都不会,常要妈妈左忙忙右忙忙,还累得满头大汗。一想起这些,我就不禁羞红了脸,我真对自己的懒惰感到后悔。读到最后,我才知道鲁滨逊获救,再次回到了文明社会。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激动得流下眼泪,心情再次兴奋起来。其实,我一直都想对鲁滨逊说:“鲁滨逊叔叔,恭喜你回到了英国!你在荒岛上的积极乐观、机智勇敢让我感触良深,你的乐观更是让我欣赏不已,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继承你的乐观态度,快乐地去享受人生。”
读完整本书,我获得了很多新知识,同时也就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面对困难不要畏惧,要怀着乐观的态度去勇敢地克服困难,这样才可能获得成功。
读世界名著的中小学读后感(5)
《战争与和平》这本书主要以抵抗拿破仑侵略的卫国战争为中心,通过对几个贵族家庭的详细描写,反映了从1805年到十二月党人起义前夕这段历史时期的俄国生活。
1805年,拿破仑集结军队继续向西挺进。俄国受到了威胁,遂与奥地利签订盟约,共同抵抗法军。
虽然到处都是人心惶惶,但人们的生活并没有被打乱,贵族们依旧举行盛大的舞会接待客人,依旧和朋友们聊天玩乐。在莫斯科,人们生活平静,在另一边库图佐夫却在带领军队抵抗法军的入侵。皮埃尔的父亲去世了,他从一无所有变成了俄国首富,姑娘们都对他另眼相看;安德烈公爵参军了,公爵夫人为他生了一个胖小子,但公爵夫人死去了;尼古拉还一直在追求着索丽娅。没过多久,安德烈向娜塔莎求婚,可娜塔莎同时爱上了阿纳托里。
过了一段时间,战争打到莫斯科来了,人们纷纷离开,逃往别处。战争进行得很激烈,双方伤亡惨重,安德烈也在战役中牺牲。拿破仑似乎很有胜算。1812年,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俄军胜利了。从那以后,生活恢复了平静。娜塔莎与皮埃尔结婚生子,玛丽亚和尼古拉也结婚了,人们都生活得很幸福。
从文章中我体会到卫国战争中,俄罗斯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的力量。人民都愿意参军为国牺牲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不怕死亡,随时随地做好准备战斗,只要国家用得上他们,他们哪怕是死也要完成任务。文章中许多平民出身的士兵和军官就拥有这种精神:朴实英勇、藐视死亡,他们都很有英雄气慨。
文章中的库图佐夫遇事沉着冷静,脑子很灵活,每一步都思考得很详细、很周到,是人民智慧的体现者。在战争中俄罗斯能以少胜多,他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小说中的三位贵族优秀青年安德烈公爵、皮埃尔和尼古拉公爵,都曾英勇地投身到卫国战争的最前线。安德烈公爵不仅是库图佐夫的好助手,还是人民心目中的勇士。
他为国捐躯,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他。现在人们的好日子都是用那些英勇献身的勇士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他们是多么的不容易呀!在战场上的每一分每一秒,士兵们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在战斗。他们从来没有想过退缩,只想着怎样才能胜利,才能让子子孙孙们幸福地生活,他们从来没有为自己想过。那些被法军抓走的俘虏们,他们就算死也不屈服,也不出卖国家和人民,与胆小怕死、傲慢自负的拿破仑相比较,他们显得多么伟大、多么高尚。虽然他们很平凡,但是他们所做出的是令人尊重、敬爱的事,我们要向他们致敬,也要向英勇的将军、士兵、统帅等等一些人致敬,感谢他们所付出的一切!
读世界名著的中小学读后感5篇
读世界名著有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90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13位用户喜欢。
书香校园伴我行
一张书桌,一盏灯,一杯茶,一本书,一个人。——题记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这个精彩的大千世界中,唯有书籍才能给予你无尽的力量。如果没有书的陶冶,人将不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责任,“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豪放,“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安逸,“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志气,“夜夜龙泉壁上鸣”的雄浑无不来来自书中,正如高尔基所说:“书,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让我们都走进书的世界,让书香走进校园。
在雨后的晴天,喜欢一个人手里捧着一本书,漫步在校园的小道上都是坐在树荫底下阅读。在书中,我们可以跨越时空的邂逅;也可以与文学一起散步,更可以品史书留下的别具风韵的一笔。
记不清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脑子里开始装满了各种书籍的故事。《三毛流浪记》《灰姑娘》……这些美好的故事像是从夏天的蒲扇里摇出来一样,和沁浓的夏夜里的星星一起掉入我的眼睛。感觉童年的故事总是以美好收尾。长大了一些,开始阅读人物传记,才发现并不是这样的,童话里的幸福敌不过现实中的真相。张海迪、史铁生的故事令人动容,但也明白彼得潘不会带着我到永无乡,杜克船长的丑恶会一直存在……后来啊!我就开始阅读文学,阅读文学就与文学家一起散步,在哪里,我会让朱自清先生带着我去寻找那七十年前清华的旧迹;让余秋雨领我去探寻那敦煌的奥秘……
读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自信、豪迈;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可以治国,明世、知兵法;读曹七巧的《金锁记》明白了这个社会最腐化的一面……然而我感悟最深的还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曹雪芹的《红楼梦》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进行了深刻的解剖和批判,并热情的歌颂了具有异端思想的男女青年,但其中也反映了作者为封建制度“补天”的幻想和找不到出路的悲观情绪。舒芜先生在给《红楼梦》做序的时候曾经说过:“《红楼梦》的可以归不仅在于文学价值的高深,更是因为《金陵十三钗》唱出封建末期女性的觉醒。”一曲红楼,万声叹息,是那世态炎凉,贫富悬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社会。红楼一梦,写尽了大观园的繁盛,写尽了豆蔻年华的热烈……那样一个灵动鲜活的生命,有纯洁善良的心灵,有字字珠玑的的请好词工,却只能在那个社会唱出一曲又一曲的悲歌……这样的红楼,这万般的叹息,是哪个社会潸然泪下的感慨,对这个人清冷暖世间的无情的鞭笞。原来这时候才发现那时候的社会党是如此封建。通过他阅读《红楼梦》我们看清了世态炎凉,这样更应该提醒目人听盖脱离封建,走向现代化,拒绝世态炎凉,应该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街上行乞的人不少,在我随意的给他们钱时我认为我已经很善良了,但有一次让我明白了许多。一个手里全拿着东西的美女,在乞丐面前停下来,让乞丐自己掏她包拿钱,在他没有多余的手拿钱包却让乞丐那脏兮兮的手中拿时,才觉得他是最美的,而自己的那一抛,在它面前是多么不堪。读了《红楼梦》希望唤醒国人,少一点世态炎凉,多一点温暖,也许你一个善良的举动就成就了一个人冬天的温暖。让这些善意一代代的传承下去,让中华文明传统更优秀。
读庄子,读到的是空灵的澄净。
读李白,读到的是潇洒不羁。
读司马迁,读到的是刚直与坚韧……
每每阅读,充满书香的书,扑入眼帘的就是美好的故事。请让我们拿起书本,走进书的世界,让书香充满校园,伴你身边。
读这样的一个故事,充满书香的故事,它仍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一张书桌,一盏灯,一杯茶,一本书,一个人,阅读还在进行,而我已让迷恋吗,他依然充满书香。
世界名著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88个字,有3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7分钟,朗读时长27分钟,慢速需要38分钟,有193位用户喜欢。
世界名著读后感1000字茶花女1
“她从来只带茶花。一个月中,有二十五天她带白色茶花,另外五天带红色茶花。没有人知道这颜色变幻的原因。在巴尔荣夫人的花店中,她被人称作茶花女。这名字就叫开了。”这就是茶花女。
我感受着玛格丽特的悲剧,期间不知有多少回想哭的冲动,竟没有流出一滴眼泪。这也许就是玛格丽特在我心中的定格。读完小仲马先生的《茶花女》,我的心情许久不得平静。也许是一口气读下来的缘故,又或者是由于作者是有过类似的亲身经历,整个故事异常真切。头脑里清晰地呈现着茶花女美丽圣洁的面容。
玛格丽特是个天使,她生活在最肮脏的领域,却保持着茶花般洁白清新的气质,她富裕奢侈却又一无所有。命运待她不公,试问谁想成为人们蔑视的对象?一个软弱的女子,在那样的生活环境里,哪有能力抗争?直到阿尔芒的出现,才带来了茶花女生命的阳光。伟大的爱情似乎总免不了缺憾,也许还是致命的。不是因为阿尔芒负担不起茶花女的生活,而是茶花女竟然为他改掉了过去奢侈的生活习惯并愿意与他过上朴实幸福的平淡生活。我所敬佩茶花女的也正是这一点。
阿尔芒遭到父亲反对后未动摇对茶花女由衷的爱,他立场坚定,甚至不惜与父亲反目;茶花女对阿尔芒的感情也始终如故,但她表现得更无私,她为了阿尔芒的幸福,为了阿尔芒家庭的利益,毅然决定离开他。可想而知,茶花女离开小村庄的那天晚上,是多么得撕心裂肺啊!最不忍心读的是茶花女临终的日记。在日记里,她向阿尔芒述清了一切,字里行间到处可以体味到她对阿尔芒真切的爱。失去他,茶花女便觉生活已无希望,一切也可告以完结。于是,她放任自己,以至病情逐日加重。直到死神就站在她身前时,她还一心惦恋着阿尔芒,多想临死前再见他一面,却至死也未能如愿以偿。
在看看冯梦龙笔下的杜十娘,她的命运和茶花女惊人的相似,她的那个百宝箱里还有着惊人的财富。从何而来,那是她血泪的见证。她是用她的屈辱换来了物质上的富足,心中却无限向往美好的正常人的平静的生活。她同样聪明、美丽、善良。李甲对她的感情开始也是真的,但是自古以来,烟花女子的命运都是血和泪写成的,杜十娘也不例外。李甲一面对自己的家人心存畏惧,一面是又把杜十娘看成了一个待价而沽的货物。当孙富要高价购买杜十娘的时候,李甲的丑恶嘴脸就一览无余了!李甲的丑恶用心是一举多得,既摆脱了负担,又得了一大笔钱,这就是我们的谦谦君子!杜十娘终于明白,自己离开了一个小的丑恶的地方,最后还是逃到一个大的罪恶的地方罢了。她带着她对命运的绝望、愤怒、屈辱跳进了江里。她至死最终无依无靠。杜十娘是那样的爱生活,可是生活到底又给了她什么?——绝望!
杜十娘比茶花女不幸的多,因为她的一生没有遇到人性的美好的东西,而至少茶花女遇到了,这一点美好的东西让她的一生有意义。
还记得金庸名著频繁出现的经典语录:“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又或是作者的言语:“一颗只能用世间最涩的泪才能打开的心,曼侬?莱斯特,面对玛格丽特?戈蒂耶,最终只有惭愧。”
世界名著读后感1000字茶花女2
很久以前就已经知道有这样一部作品了,但是一直没有拜读过,大概的原因也只有一个字——懒。这次读也是拿来主义是姐妹把这部书制成了文本形式送与我的,说实话,在没有读之前,很肤浅的理解以为是写和茶花有关系的女人的故事呢。
你们说俺傻不傻,就这样,从表向上糟践了一部名著,哈哈,别学我哦!看过这部书的人大概都知道作者是以什么心态以什么人物为原型而写的,我就不说了,看完后我对玛格丽特的不幸感到悲哀,为了脱贫出卖肉体,但又为她的聪颖感到钦佩,从一位农村的姑娘到一个琴棋书画娴熟、轻而易举挤入上流社会的妓女是何等的聪明啊,固然这条道路是悲哀的但也不可磨灭她的聪颖,诚然作品用了伤感的结尾,给人的却是一种凄然的美感,玛格丽特虽是妓女,是上流社会人物的玩物,但她只是出卖了肉体却留下了纯洁的灵魂,回过头来看看现在社会中一些人,只是为了金钱而出卖肉体,满身的铜臭气,为了虚荣宁可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她们是多么的可怜啊,还不如在困境中的妓女。
书中有一段令我印象很深。“在吃夜宵的那些人中间,唯有我看到她离席而感到不安。我跟在她后面激动得无法自持。我泪流满面地吻着她的手。所有这一切,再加上在她生病的两个月中,我每天去探听她的病情,因而使她感到我确实与众不同,也许她心里在想,对一个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爱情的人,她完全可以照常办事,她过去已经干过那么多次,这种事对她已经太无所谓了。”这一段写的是阿尔芒初次与玛格丽特吃夜宵时的情境,并且从“所有这一切,再加上在她生病的两个月中,我每天去探听她的病情”中可以看出阿尔芒当时十分关心玛格丽特并且深深的爱上了她。这本书是法国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演变时期的优秀作品。
我也不知道我写的对不对但这是我读完这部书给我的感受以及联想。
是的,玛格丽特生活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肉欲横流的世界里,如果她只有对纯美感情的向往,这也并不令人惊绝,作者把玛格丽特与阔佬的应酬和与阿尔芒的真情对比起来写,写玛格丽特对阔佬们的虚以委蛇并非偶一为之,而是在遇到了阿尔芒之后一贯如此,这就令人十分惊绝了。
是的,当一个人内心里最美好的憧憬成为其行为习惯的时候,这样的人总是会给人以惊绝感,尽管这样的人也许在众人眼里十分普通。
世界名著读后感1000字茶花女3
茶花女读后感4
茶花女每晚都要到花店里订购一束茶花,因此而得名。茶花女身世悲惨,叫人又羡慕又怜惜。
茶花女从小父母就双亡,她是被拐骗到城市里来的。因为茶花女的美貌,使得她受万人瞩目,很快成了交际花。她经常陪子爵,伯爵这些人喝酒,抽烟,聊天到半夜,不久,茶花女得了无药可治的肺病,常常咳嗽,甚至吐血。她去医馆治疗时,认识了赫赫有名的公爵,认她做了干女儿,千叮万嘱道:"不要去娱乐场,刚养好的身子不要再搞坏了,生活费我会定期给你的。"耐不住寂寞的茶花女又跑出去了,肺病缠着茶花女不放,硬是把她拉到生死边缘。一位叫亚芒的年轻小伙子对茶花女一见钟情,想尽办法去接近她,帮她治好病。茶花女惊喜万分,她想自己这个交际花在垂死边缘还有人喜欢她。他们租下了一间四季如春的小屋,在保姆的伺候下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茶花女的身体日见好转。许多人瞧不起亚芒,他们觉得亚芒怎么能和一个交际花结婚呢亚芒和茶花女毫不在意这些。在亚芒的父亲的劝说下,茶花女坚持与亚芒分手,这是因为茶花女不想耽误亚芒的大好前途。最后,茶花女因爱亚芒过度自我折磨,含悲死去。
这原本是多么美好的一段姻缘啊!但被亚芒的父亲打破了。谁不希望自己能幸福的过上一辈子。虽然茶花女身份卑微,别人只是贪图美貌而去接近她,但是她一点也不自卑,而是对爱情的忠贞不虞。在死前的那一刻,她觉得在自己的生命里终究辉煌过,在是万人瞩目的焦点时,她就像女王一样。茶花女至少知道这世界上有个人爱她,在爱情这一方面,她已经没有遗憾了。死前的那一滴眼泪见证了亚芒和茶花女之间的爱,是任何锋利的武器都戳不透的。
如果茶花女当初没有被骗到城市里来,也许现在是个纯洁,过着平静,悠闲生活的少女。这说明当时的社会十分黑暗,下等人处处受人鄙视。不管遇到任何情况,生命是宝贵的,不应该像茶花女那样糟蹋身体。失望透顶的时候,应该想想做事的后果,这样就可以避免人们做出一些傻事,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啊!
世界名著读后感1000字茶花女4
今天我真正领略了这部世界名着给人带来的震撼力,我的心在读后很久仍颤抖不已。我不知道几百年来它使多少人同情和伤心地落下了眼泪,但它确实让我长久不息地难过和同情。
无疑,这是一段感人肺腑的,悲壮凄惨的,让人同情的,美好的爱情,尤其在十九世纪中期资产阶级社会早期世态炎凉中,赤裸裸金钱关系的那个社会,更让人赞叹不已。
没有华丽的文字,但那真挚的感情对白却让每一个有过恋爱经历的人身临其境,渐渐地把主人公与自己融为一体,能够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的恋爱着想,为他们的欢乐而轻松,为他们的悲剧而沉重。
玛格丽特,一个在巴黎混迹与烟花柳巷的风尘女子,一个身染重病沉疴的女子,一个过惯了穷奢极侈生活的女子,似乎是不应该有真正的爱情的。他似乎只应该有商业的感情,而不应该从中解脱出来,去收获真正的爱情,灵魂上的慰藉。而一旦获得,似乎就预示着一个悲剧的开始。她们这样的人平时只能沉醉在纸迷金醉的物质生活中,尽力掩饰和逃避真情的流露,而一旦确定了真爱归宿,便会毅然去追寻争取。玛格丽特就是这样的女子。
阿尔芒,似乎十分喜欢玛格丽特。实际上,他也确实十分爱着那个女人。可是他那多疑的性格(或许每个男人都具有),却让他实际上造成了这场悲剧。他貌似很坚定地追求着这段爱情,却实际上很软弱。他未能最终说服和反抗父亲的逼迫,尽管他做了努力。尤其是当玛格丽特离开他后,做了n伯爵的情人后,他那糊涂的判断力和可耻的侮辱行为,让我恨不能把他撕下来痛扁一顿。他自始至终没有拿出果断的勇气来追求他们的幸福。他没有在玛格丽特放弃时候强迫她重拾起爱情的信心,而这种强迫我可以肯定玛格丽特是很愿意接受的。
这段爱情自始至终就没有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似乎注定了他们的悲剧。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因为玛格丽特最后已经放弃那每年十多万法郎的生活,而跟随阿尔芒去过那田园的平民的生活。而此时,经济已不再是问题了。还是阿尔芒不果断地去强迫她,离开巴黎,去另外一个环境去忘记过去。而实际上,他有很多机会可以这样做。
这让我想起了杜十娘的悲剧,尽管阿尔芒好过千百倍那个秀才。但结果无疑是可悲的,男主人公是这悲剧的原因之一。
不知为什么,我总有一股同情这种人的情怀。今晚上,当我正在为阿尔芒气愤的时候,有个同学说:换了你也会这样做,因为她是妓女。我立刻反驳他,我决定这并不是原因,如果他们是真心相爱的。
我深深为茶花女而伤心悲哀,我恨不能立刻飞到她们的时代去保护她们,希望她们能过的好。
世界名著读后感1000字茶花女5
《茶花女》这本书我好久以前曾粗略地读过,当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而当我再次拿起这本书耐心品读,却发现它是多么好的一个作品。读过后仿佛自己的心灵也下过一场雨,那些杂乱的世俗的东西被荡涤过后,显得无比清新和纯净。
《茶花女》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位外表与内心都像白茶花那样纯洁美丽的少女被摧残致死的故事。主人公玛格丽特是个农村姑娘,长得异常漂亮;她来巴黎谋生,不幸做了妓女。富家青年阿芒赤诚地爱她,引起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但是阿芒的父亲反对这门婚事,迫使她离开了阿芒。阿芒不明真相,寻机羞辱她,终於使她在贫病交加之中含恨死去。玛格丽特的爱情悲剧故事就是这样的。一介弱质女流在放荡且无目的的生命中找寻到了真爱,为此放弃了自己习以为常的大量物质享受,放弃了一切能使自己暂时快乐的糜烂生活习惯,只为求能和最爱的人呆在一起。
要从深陷的泥潭中爬出来,是要花很大的力气和决心的,况且还要使自己最小程度地被泥水污染。玛格丽特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出色。可如此巨大的付出,换回的仍是人们的不理解和排挤,还有自私的人们的恶意中伤。巨大的阻力最终还是使玛格丽特和爱人分开了,误会使最爱的人再自己最需要安慰的时候羞辱她,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也许真的只有死亡可以拯救她。是的,玛格丽特死了,孤独的死去,再也没了活着时的奢华,以前无数的情人也忘了她。生前的生活愈是轰动,死的时候就愈是冷清。
我读懂了她当时的痛苦、无助和绝望,更知道她的牺牲就是自己一生地幸福。可是她没有后悔,在杜瓦先生轻轻亲吻她额头的时候,她激动无比,她情愿用自己的全部幸福去换取另一个女孩的体面婚姻。在那一刻,我也被她那种伟大的纯洁的爱感动了。我感到她像一位天使,虽然眼中饱含着泪水。
任何人都可能有一个纯洁的心灵,虽然有些人没有多好的社会地位,没有财富,可是只要他拥有一颗纯洁的心灵就会获得内心的满足和感动。
故事的结尾阿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专门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并在她的坟前摆满了白色的茶花。在那一丛丛纯洁的白茶花里,我依稀看到公玛格丽特那依旧美丽的笑容……
感谢小仲马塑造了茶花女这样一个可悲却又可敬的美丽女子。然而,希望那已死去的花朵再次从泥土中萌芽、重生的时候,远离那阴暗的墙角,能每天和阳光为伴,即使不再那么美丽,也不要重复前世的悲剧。
世界名著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9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46位用户喜欢。
《老人与海》是我喜爱的一本书,书中蕴含的精神使我深有感触,这一次我又把这本书阅读了一遍,我每次读它总能体会到不一样的道理。
《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他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智慧打造了这本名著,描绘了一个叫桑迪亚哥的老渔民经历的沧桑岁月。桑迪亚哥居住在一个处在汪洋海边一个小房子里,他过着与世隔绝、贫困的艰苦生活,而且在这里他总是伴着孤火度过每一夜。就在这里这个老渔民非常无助,整整84天都一无所获,虽然这很令人失望,但他并没有泄气。次日,他依旧很开心的来到大海的怀抱中。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终于不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胜利的血腥味把海中霸王——鲨鱼给招来了,这些不请自到的“海贼”把马林鱼的肉吃了个精光,桑迪亚哥只得到了一副骨架,可他感觉到自己依旧成功了......桑迪亚哥不管是失败还是受伤,他总是怀着乐观的心去取得胜利。
读着桑迪亚哥的故事,我想到了语文书中厄运打不垮信念的史学家谈迁、想到了不怕嘲笑、勇于实验的富兰克林,想到了不屈不挠、献身科学研究的诺贝尔,还有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他们在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之前都历经磨难和挫折,正如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告诉我们的一样:“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读着桑迪亚哥的故事,我想到了自己。有一回,班级举行班委会改选,看着那么多同学勇敢地走上讲台,大声地演讲,我却害怕得迈不出腿、张不开嘴,回家后却又后悔得直哭。因为怯懦,我失去了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现在读着桑迪亚哥的故事,我再次想到了老师曾经说过的话:“只要为理想努力过,不管有没有成功,至少你把生命的意义融入了其中,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人。”是的,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我应该像桑迪亚哥那样永远不要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不要失去对梦想的追求。我相信,只要学习桑迪亚哥老人那股“永不言败”的精神,我一定会是生活的强者!
世界名著读后感最新精彩
2024年世界名著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73位用户喜欢。
这本书十分好看,一个个故事令我知道了科学家们的艰辛、勤奋,令我十分感动。其中我最难忘的人物,还是阿基米德和徐霞客了。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一位着名的学者,也对科学研究十分重视,一旦开始思索边难以自拔,以至于罗马士兵把刀架再阿基米德鼻尖时,他才发现了罗马士兵,这位爱科学胜过爱生命的科学家竟然说:“等一下杀我头,让我把这道几何定律证明完毕。”但罗马士兵不由分说便砍下了他的头,这是一个天才的遗憾,如果罗马士兵没有杀死他,他一定能给后人做出更多的贡献!阿基米德虽然早已牺牲了,但他的勤奋却被后人代代传颂。
徐霞客是明朝的一位地理学家,他从22岁开始便开始四处考察、旅行。他的好奇心十分强烈,在旅途中,他遇到高山,便一定要登上顶峰,遇见山洞,也一定要钻进去考察一番。而且他坚持每天写日记,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最能体现他不畏艰辛的还是他51岁时候的遭遇,当时约了三个同伴一起前行,可是没走多久,这三个同伴,一个吃不了苦回家了,一个途中不幸病死了,还有一个,竟然偷了他的钱财逃走了,但是,徐霞客在这样困难的环境下仍然坚持考察,无所畏惧。他那种不怕任何艰难险阻,向科学顶峰攀登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快来读读这本书吧!它会令你受益多多!
____年世界名著读后感
世界名著读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41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64位用户喜欢。
“有你在,灯亮着”,巴金先生的去世让每一名读者感到遗憾和悲伤。
我并非是个热爱看书的人,最初的相识也只不过是教材书中载选巴金先生的几篇节选,还记得为《雷雨》在老师的课堂上演绎,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体味封建社会下带给我们的启发,称不上巴金先生的忠实读者,唯一接触完整的一本书《家》。
不久前,我又拿出了《家》,细细回味了一遍。
《家》这部小说是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一个大家庭中说起的,讲述了那一代人对自由,对爱情,对创新中国的梦想的追求和努力,和他们三兄弟做出的不同决定,是坚持还是放弃,是爱还是恨,是走还是留以及这些决定带来的不同后果,越是读到后面,情节越是起伏不定,内心越是激动不已。《家》中塑造了一个封建压制极其严重的大户人家,在这个家中有着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人物。觉新无疑是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的影子,他是一种悲剧,曾经深爱着梅,但让他的父亲用占阖的方式决定了他的命运,娶了瑞珏。他爱他的妻子,但世俗的思想害了他,听从别人的鬼话,将待产的妻子送到城郊,以至他的妻难产而死。他含泪忍受一切不义行为,不敢吭一声,他活着,只为敷衍,豪无主见,这也正是旧中国的悲哀。然而丫头鸣凤对觉慧的不渝也是一个悲哀,这个悲哀是这个社会造成的,但麻木的人们不以为然,在他们心中丫头拥有的权利不同于他们,他们是物品,可以当作人情相送。而觉民则不同,当他得知与冯家小姐定亲时,为了自己的梦想毅然选择离家,最终他在这个家庭中是最早取得小小胜利的人。
读完了“有你在,灯亮着”,巴金先生的去世让每一名读者感到遗憾和悲伤。
我并非是个热爱看书的人,最初的相识也只不过是教材书中载选巴金先生的几篇节选,还记得为《雷雨》在老师的课堂上演绎,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体味封建社会下带给我们的启发,称不上巴金先生的忠实读者,唯一接触完整的一本书《家》。
不久前,我又拿出了《家》,细细回味了一遍。
《家》这部小说是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一个大家庭中说起的,讲述了那一代人对自由,对爱情,对创新中国的梦想的追求和努力,和他们三兄弟做出的不同决定,是坚持还是放弃,是爱还是恨,是走还是留以及这些决定带来的不同后果,越是读到后面,情节越是起伏不定,内心越是激动不已。《家》中塑造了一个封建压制极其严重的大户人家,在这个家中有着不同性格,不同命运的人物。觉新无疑是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的影子,他是一种悲剧,曾经深爱着梅,但让他的父亲用占阖的方式决定了他的命运,娶了瑞珏。他爱他的妻子,但世俗的思想害了他,听从别人的鬼话,将待产的妻子送到城郊,以至他的妻难产而死。他含泪忍受一切不义行为,不敢吭一声,他活着,只为敷衍,豪无主见,这也正是旧中国的悲哀。然而丫头鸣凤对觉慧的不渝也是一个悲哀,这个悲哀是这个社会造成的,但麻木的人们不以为然,在他们心中丫头拥有的权利不同于他们,他们是物品,可以当作人情相送。而觉民则不同,当他得知与冯家小姐定亲时,为了自己的梦想毅然选择离家,最终他在这个家庭中是最早取得小小胜利的人。
读完了《家》,我的心潮澎湃,不知是为了觉民,觉慧的胜利而欢;还是为了琴,鸣凤的大胆而喜;或者是为了瑞珏,梅的遭遇而泣;再不然,就是高老太爷的专制受到了打击而歌……总之,五味瓶打翻的味道,难以用言语阐述。
《家》中描述了封建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家》中让每有一位读者热情,冲动和幼稚,《家》中让我们看到了青春给予我们勇于改革和创新的动力,不管碰到什么坎坷和挫折,都要坚定信念冲下去,千万别想觉新那样一生充满遗憾和内疚。,我的心潮澎湃,不知是为了觉民,觉慧的胜利而欢;还是为了琴,鸣凤的大胆而喜;或者是为了瑞珏,梅的遭遇而泣;再不然,就是高老太爷的专制受到了打击而歌……总之,五味瓶打翻的味道,难以用言语阐述。
《家》中描述了封建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家》中让每有一位读者热情,冲动和幼稚,《家》中让我们看到了青春给予我们勇于改革和创新的动力,不管碰到什么坎坷和挫折,都要坚定信念冲下去,千万别想觉新那样一生充满遗憾和内疚。
世界名著读后感1500
最新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5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70位用户喜欢。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这是一部让人回味无穷,振奋起生活信念的不朽巨着。
这里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他曾经被神父开除,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人,最终变成了一名革命斗士!他多次将被死神夺走生命,最终双眼失明。但他仍然很坚强,他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民的解放而斗争。他写了一部书,叫《暴风雨中诞生的》,虽然他觉得写的苍白无力,缺少激情,但还是被出版!
我要学习保尔,学习他的乐观,他的坚强。是的,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他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多么令人警醒的格言呀!
这就是保尔·柯查金,他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坚强!让我们一起向他学习吧!
最新世界名著家读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10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03位用户喜欢。
初次读《家》是在高二的时候,那时我的感受很深。
《家》中有悲有喜,在当时他鼓舞了无数青年反抗封建制度的决心和勇气,使他们摆脱了封建家庭的束缚,走上了革命道路。在今天,他的火焰依旧在燃烧,我们还可以从中拾取自己的哀欢。
《家》是巴老的代表作,和《春》《秋》合称为激流三部曲。“激流”这两个字颇能表达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剧烈和巨大的变革,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首先是个人的觉醒,之后是个人从休戚相关,祸福与共的大家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面对国家和社会。《家》给予这一从旧到新的变革提供了典型的人物和典型的故事,深化了五四文学反封建的主题。这一变革到今天已临末期,但还没有完全过去。因此这部小说的火焰还没有熄灭,作为当代大学生读它还是很有必要的。
家吸引我的的魅力在于以下几点:
(一)作者抓住了那个时代变革的焦点,抓住了变革中旧和新的人物典型,同时用一连串的典型冲突事件,表达了变革激流的澎湃。家是那个激流年代的一首长歌,一首让人激情燃烧的进行曲。
(二)新文学诞生以来的小说,十部中有九部,在写作时都怀有一个文学以外的目标,巴金也未能免俗,但是《家》是为纪念他大哥写的,他必须放下自己的“目的”,尽量接近现实,因此成为一部人情味最纯,生活味最浓的小说。
(三)巴金一九一五年在《家》的后记最后一行中写道,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鼓舞我的源泉。在他一切的作品中满溢着青春的气息。《家》尤其浓厚。这种气息反映一颗单纯的心灵,读他的小说,你毫不感到是在绞汁写出来的,是唱出来的,是呻吟出来的,是自然的天吁。这不是艺术,这是天赋。如他所说“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四)在《家》里,我们觉得可爱的人十分可爱,可恨的人只感到可悯(含有同情的怜悯)。这里使人记起“哀而不伤,怨而有怒”这两句话。
《家》有这种恰到好处之美。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巴金不是靠客观冷静的描写取胜,而是靠澎湃的激情折服人。他的小说,人物众多,头绪纷繁,却写得有条不紊,起伏有道。
最新世界名著《家》
世界名著罪与罚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383个字,有4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5分钟,朗读时长24分钟,慢速需要34分钟,有105位用户喜欢。
在学外国文学半年以来,我最喜欢的作品便是《罪与罚》,这是一部俄国小说,作者是费奥多.陀斯妥耶夫斯基。
该小说的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是一个读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但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辍学。他的妹妹杜涅奇卡为了让他从新走进大学校园,不得不试图嫁给一个比自己大10多岁的在彼得堡开办律师事务所的名叫卢仁的男人。
主人公由于受到西方传统思想和拿破仑的影响,用斧头砍死了一个放高利贷的穷凶极恶的老太婆,恰巧又被老太婆的妹妹善良的利扎薇塔看见,被迫之下,他又用斧头将利扎薇塔砍死在地......杀人之后,拉斯科尔尼科夫意识到自己犯罪了,但他一方面又认为那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作恶多端死有余辜,他在善与恶·罪与罚,两极之间苦苦挣扎,良心备受谴责......最后,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选择自首。
主人公在杀人之后,精神恍惚,恐惧如同一个黑洞将他吞噬。更讽刺的是他所做的梦:他梦见自己又回到了那个杀死老太婆的房子里,屋里一切依旧。但是地板上的一滩血迹,引起他的注意,突然那个被他杀死了的老太婆又复活了,她狰狞狰狞着面孔,大笑着,拉斯科尔尼科夫举起斧头向老太婆砍去,但是斧头砍在老太婆头上,头都会复原,老太婆依旧狞笑着,拉斯科尔尼科夫手拿斧头疯狂地向她砍去,可是不管砍多少次,老太婆总会复原......最终,他在梦中惊醒。
从中可以看出,主人公当时极度紧张的情绪,以及在良心谴责下他痛苦地挣扎。
拉斯科尔尼科夫无时无刻不处在罪与罚的深渊中苦苦挣扎,这种源自内心的惩罚,使他的精神几近崩溃,只有在自首的那一刻,他才感觉到自己受到了救赎。
那我们又能从他的经历中得到什么启发呢?我们所获得的启示就是:永远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和因受到生活沉重的压力,而去做违背良心`违背道德·触犯法律的事,因为那将会让你走向罪与罚的无尽炼狱之中,你会因为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而几近崩溃,堕入深渊!
世界名著罪与罚读后感范文(2)
开始,它看上去非常枯燥,有点像论文,而不是小说。不过看完一半以后,故事情节就陆续出来了,开始显得有些趣味了。所以,如果你还没有看完一半的话,不要因为枯燥,而把它停下。因为精彩的在后面。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叫拉斯科利尼可夫的青年杀了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行凶以后,被她的妹妹发现了,所以他连着她妹妹也杀了。之后,凶手陷于痛苦之中。但是他不断地为自己辩护,认为他杀了那个老太婆是为了行侠仗义,是合理的,也是公义的。
他想办法逃脱警方的追捕,但是心理却无法得到平安。他写了论文说明他是属于那类改变世界的,不服从律法的人。但是,他仍然十分痛苦。他只有向一个身世可怜的女子索尼雅忏悔过。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告诉了她一切。
随着案情的发展,他逐渐逃离了警方的调查。证据都显得对他的逃脱有利。但是,他最后决定自首,去服苦役。因为他坦白承认,又因为他犯罪以前表现良好,才被判了7年。
不过即使在服苦役的期间,他开始并没有悔改,还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他所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他不应该自首。索尼雅在这段时间里面,常常去探望他。最后,他发现他爱上索尼雅了。从此以后,他开始了正确的反思,比起之后永远幸福地跟索尼雅生活在一起,7年的苦役就没什么了。在监狱里,他开始阅读索尼雅给他的那本福音书。
整本小说里面还卷入了很多人和事。有爱他的母亲和纯洁善良的妹妹,也有阴险的彼得比特罗维奇,也有他的好朋友……等等等等。
这本小说给了我一个信息,那就是,当人犯罪以后,不管你怎么为自己辩护,你的良心并不会轻易放过你。所以,与其争辩,不如谦卑下来,决心悔改。当人决志悔改之后,所有的心理负担都会立刻消失。所以,解除痛苦的方法就是认罪。
世界名著罪与罚读后感范文(3)
陀思妥耶夫斯基将《罪与罚》的背景设置在19世纪60年代的俄罗斯圣彼得堡。19世纪60年代,正是彼得大帝一心将俄罗斯引向西方发展道路的年代。在这样一个年代,有一批以《罪与罚》里的卢仁为典型的“60年代人”。他们崇尚自然科学,在人类有限的理性和智慧中寻找精神指点,即使是对艺术,他们也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指明人生前进的道路。他们信仰合理的利己主义,这是他们的辩证法。将他们的“合理的利己主义”发展到极致的是车尔尼雪夫斯基。
《罪与罚》里的卢仁曾经大言不惭,煞有费事地推介他的爱情辩证法:“科学告诉我们,你爱人,首先只要爱你自己,因为世上一切都是以个人利益为基础的。你只爱自己,那你就会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好,你的套褂才能保持完整。经济学的真理补充说,社会和人的事业办得越多,也就是所谓完整的套褂越多,那么社会的基础就越巩固,社会上的公共事业也就办得越多。所以我个人发财,也就是为大家发财,从而使得亲友得到的就会比一件破套褂更多的东西。这已经不是个人私下的馈赠,而是社会普遍繁荣的结果……”
在这个年代,俄罗斯社会弥漫着自由主义、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的浓雾。在这层浓厚的迷雾中,仍然有着俄罗斯民族传统的注重和谐、相互信任、倚重道德和集体的精神习惯。这两种在社会转型时期截然对立的精神特质,构成了《罪与罚》的时代基调。而圣彼得堡,则是彼得大帝一心学习西方,奋发图强的标本,连城市的命名都是西式的。
彼得大帝希望旧有的俄罗斯洗心革面,成为“新荷兰”,以西式命名方式命名的圣彼得堡自然成了俄罗斯接纳欧洲各种新思想的窗口,自然也就成了需要突出戏剧性、对抗性的《罪与罚》的标配舞台。
世界名著罪与罚读后感范文(4)
罪与罚,是一本非常精彩和特别的小说,这是我经过连续两天奋战这本小说后的感想,因为这本书真的是非常的好看。
小说以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后受到良心和道德惩罚为主线,广泛地描写了俄国城市贫民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和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作者笔下的京城彼得堡是一派暗无天日的景象:草市场上聚集着眼睛被打得发青的妓女,污浊的河水中挣扎着投河自尽的女工,穷困潦倒的小公务员被马车撞倒在街头,发疯的女人带着孩子沿街乞讨……与此同时,高利贷老太婆瞪大着凶狠的眼睛,要榨干穷人的最后一滴血汗,满身铜臭的市侩不惜用诱骗、诬陷的手段残害“小人物”,以达到利己的目的,而荒淫无度的贵族地主为满足自己的兽欲,不断干出令人发指的勾当……作者怀着真切的同情和满腔的激愤,将19世纪60年代沙俄京城的黑暗、赤贫、绝望和污浊一起无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然而,作者作出的上述揭露和批判仅仅是从伦理道德观念和宗教思想出发的。作者认为一切以暴力抗恶的作法都不足取,因为人无法逃避内心的惩罚,在毁灭他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身。作者还力图把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行为归结为抛弃了对上帝的信仰所致。用索尼娅的话来说,是因为“您离开了上帝,上帝惩罚了您,把您交给了魔鬼!”作者为拉斯柯尔尼科夫安排的一条“新生”之路,实际上就是一条与黑暗现实妥协的道路,也就是所谓“索尼娅的道路”。作者把索尼娅看作人类苦难的象征,并在她身上体现了虔信上帝,承受不幸,通过痛苦净化灵魂的思想,作为一个黑暗社会的牺牲品,一个受压迫最深的女性,索尼娅的形象有着不可低估的典型意义,但是作为一个理想人物,这一形象却显得十分苍白。显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宣扬的这些宗教思想,与整部作品所显示的强大批判力量是不相协调的:这里充分表现出作者世界观的尖锐矛盾。
《罪与罚》中写的最多的就是罚,“罪”只是仅仅占了全书的前面两章,而“罚”贯穿了大半。不是身体上的惩罚,而是比这更严厉的道德的惩罚。所以法律只是我们一种惩戒犯罪的一种途径,而另一种就是人内心心灵深处的谴责。有时候法律不能使人认识大自己所犯的罪,而心灵深处的谴责则会让人更明白自己所犯下的错误。
罪与罚,这本书主,描写了社会中的弱者,精神中有无私奉献与爱的人却在引导着救赎之路。这是一本真正的好书,非常值得大家阅读。
世界名著罪与罚读后感范文(5)
一口气看完了《罪与罚》,这是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著,讲的是犯罪心理。看完整部小说的第一反应是,救赎;其次是悲哀。其中的缘由,我归结为世界的复杂,社会财富的分布不均,而许许多多的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整部小说塑造了好几个悲剧角色,我想试着分析看看主人公,罗佳。拉斯科尼科夫。
首先我必须说,他是一个非常非常善良的人,善良的他在大学期间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比他更困难的人,这是他的本心所致。当他一次次被贫穷、饥饿所打击,他只是觉得悲哀;当他被老太婆压榨的时候,是愤怒、不平,我认为也有自卑感在里面,也许会有一点点羡慕,当自己以及许许多多有才华的人被生活和贫穷压垮,可老太婆那样的人却大腹便便,肥肠流油,他不满、愤怒,从而起了杀心。但善良的罗佳一想到这,一方面会因为自己的英雄主义而热血沸腾,这英雄气节也在长期的压迫下异常的强烈;另一方面,会为自己如此离经叛道的念头而恐慌,这其实杀人带给人灵魂创伤的一个开始。
由于两个大学生的谈话,罗佳终于奋起杀了人。不仅如此,他还杀了老太婆的妹妹,那个善良的姑娘,多杀了一个人罗佳也并不觉得有什么,这就是灵魂腐烂的开始。这是一场没有太缜密策划的谋杀案,罗佳差点当场被抓,行凶后的他,这时候的心情:惊吓、恐惧、害怕,杀人后的快感一纵即逝,留下来的东西折磨着他脆弱的心,他开始发高烧,神经更加衰弱,甚至出现了精神分裂、疑神疑鬼。他变得神经质,导致预审官开始注意他,其实,罗佳最逃不过的是心理的那关,也许他瞒得了别人但永远瞒不过自己。行凶夜、凶宅、血、斧子,所有的东西开始在他的脑海里不断呈现,他的灵魂也在生与死之间徘徊、煎熬。
尤其是想提一句话,是我读完全书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哦,还是把整段抄下来吧。
他有崇高的志向,他还有一种自己的理论,按这种理论,把人分为普通材料的人和特殊材料的人。法律不是为这些地位高的人制定的,而相反是为一般普通的人制定法律。另外,拿破仑使他心驰神往,许多天才的人对那些成就事业伟绩中的几件坏事根本不屑一顾,而是毫不犹豫地跨越过去。罗佳大概也自命为天才,现在他很痛苦,因为他能创造理论,却不能毫不犹豫跨越过去。对于一个有自尊心的年轻人来说,这是有损自尊的。
“因为他能创造理论,却不能毫不犹豫跨越过去。”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懦弱,但懦弱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因为人本身就是复杂的。这其中我也读出了人的局限性,他不能随心所欲地成为自己想变成的人,除非你的心智够坚定。罗佳是输给了自己。
故事的最后,围绕了一个问题:罗佳究竟为什么要杀人呢?质疑的原因是,他自首后,对一切罪行都供认不讳,却不知道自己究竟抢了些什么赃物。他行凶后只是把这些东西埋了起来,没有动过。究竟为什么而杀人?值得我们深思。
再抄一段灵魂救赎的段落:
罗佳突然想起索尼娅让他到十字街头认罪的话,他不由得浑身发抖了。这些日子,特别是最后的几个钟头里,他心中感觉到的那种走投无路的苦恼和焦虑已经压垮了他。所以他情不自禁,想抓住这个机会,来体验一下这种纯洁、崭新的感受。
他跪在广场中央,泪如泉涌,在地上磕头,俯下身去,亲吻了大地三次。一种快乐和幸福充满了他的心中。
救赎他心灵的是爱和善良……
世界名著罪与罚读后感5篇
世界名著的读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285个字,有3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5分钟,朗读时长24分钟,慢速需要33分钟,有247位用户喜欢。
世界名著的读后感集锦1
《老人与海》是我喜爱的一本书,书中蕴含的精神使我深有感触,这一次我又把这本书阅读了一遍,我每次读它总能体会到不一样的道理。
《老人与海》的作者是海明威,他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智慧打造了这本名著,描绘了一个叫桑迪亚哥的老渔民经历的沧桑岁月。桑迪亚哥居住在一个处在汪洋海边一个小房子里,他过着与世隔绝、贫困的艰苦生活,而且在这里他总是伴着孤火度过每一夜。就在这里这个老渔民非常无助,整整84天都一无所获,虽然这很令人失望,但他并没有泄气。次日,他依旧很开心的来到大海的怀抱中。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终于不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胜利的血腥味把海中霸王——鲨鱼给招来了,这些不请自到的“海贼”把马林鱼的肉吃了个精光,桑迪亚哥只得到了一副骨架,可他感觉到自己依旧成功了......桑迪亚哥不管是失败还是受伤,他总是怀着乐观的心去取得胜利。
读着桑迪亚哥的故事,我想到了语文书中厄运打不垮信念的史学家谈迁、想到了不怕嘲笑、勇于实验的富兰克林,想到了不屈不挠、献身科学研究的诺贝尔,还有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他们在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之前都历经磨难和挫折,正如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告诉我们的一样:“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读着桑迪亚哥的故事,我想到了自己。有一回,班级举行班委会改选,看着那么多同学勇敢地走上讲台,大声地演讲,我却害怕得迈不出腿、张不开嘴,回家后却又后悔得直哭。因为怯懦,我失去了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
现在读着桑迪亚哥的故事,我再次想到了老师曾经说过的话:“只要为理想努力过,不管有没有成功,至少你把生命的意义融入了其中,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人。”是的,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我应该像桑迪亚哥那样永远不要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不要失去对梦想的追求。我相信,只要学习桑迪亚哥老人那股“永不言败”的精神,我一定会是生活的强者!
世界名著的读后感集锦2
漫画、卡通、寓言、童话和小人书曾让我百看不厌,此外,我也喜欢看励志方面的书,吃过各种版本的“卡耐基”、喝过各种各样的“鸡汤”。眼前这本《谁动了我的奶酪?》似乎综合了它们所有的口味,着实叫人喜欢。
书中有4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暴露无疑: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立刻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始出去再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固守在已经消失的美好幻觉中追忆和抱怨,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后来,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
“奶酪”自然是个比喻,代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钱、幸福、健康或心灵的安宁等等。
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速、多变和危机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遇,人们时常会感到自己的“奶酪”在变化。各种外在的强烈变化和内心的冲突相互作用,使人们在各种变化中茫然无措,先是追问——到底是谁动了“我的奶酪”?然后对新的生活状况无所适从,不能正确应对并陷入困惑之中难以自拔。如果你在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中,总耽于“失去”的痛苦、“决定”的两难、“失望”的无奈……那么生活本身就会成为一种障碍。生活的迷宫很大,你会滞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久了,年纪渐长,就“懒得变动”,或者是“没有勇气和激情”再去变动和追寻。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是一个可爱的故事,轻松愉快地便澄明了混沌的生活。当一位被变化所困惑的人坐在一面肮脏的镜子前,希望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不得时,《谁动了我的奶酪?》就像一位智者,用一条白毛巾从容不迫地擦去镜子上的污迹,让困惑者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一位诗人说,“今天,全世界都需要安慰”。作者正是迎合了世界性的巨大心理需求,用一个小小的寓言打开了人们的心扉,给人带来一种内在的勇气,去直面“软心理问题”(即医学病态心理之外的个人心理问题,又叫“正常人的心理问题”)这种每个人都肯定存在的心理障碍。
《谁动了我的奶酪?》告诉我们一个最简单的应对方法,那就是把跑鞋挂在脖子上,时刻准备穿上它,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追寻。
世界名著的读后感集锦3
世间万物,总会有正反两面。容貌有美丑,美,让人赏心悦目;东西有好坏,好,让人得心应手;能量也有正负,负,让人情绪低落,但正,却让人斗志昂扬。
在字典中“能量”的解释是:人显示出来的活动能力。读了《正能量》这本书,我有了对能量不同的理解。通过一个个的心理实验,亲身感受,在实践中的出了‘新’知。能量不仅仅是为我们提供能力,在我的理解中,能量是一种态度。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压力,挫折,羁绊让我们不得不相信生活很难,他们会不定期,不定时的出现,让我们身心疲惫,喘不过气。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带着百倍的信心投入到工作中,可是一直积极努力的员工,多年来,得不到老板的器重;梦想拥有好生活的人,一直在生意上缕缕受伤;渴望一份好工作的人,一直寻寻觅觅,无所适从。可是通过这本书,我也渐渐明白,想要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就要拥有——正能量!
变得快乐——积聚正能量。
即使你没有优越的嗓音,但你可以尽情的唱,让自己获得快乐;即使你没有优美的舞姿,你可以尽情的跳,让自己获得快乐;即使你没有聪慧的头脑,但你可以不停的练习,让自己获得快乐。不要在乎他人的眼神,你就要活出自我。别人嘲笑你跟他们不一样,但你可以嘲笑他们都一样。所以,尽情的微笑吧!骄傲的抬起头,快乐的做任何事,唱歌、跳舞、谈笑、学习……做一切你喜欢的事,不要在乎终点是否会是成功,只要你欣赏了沿途的美丽风景。
世界名著的读后感集锦4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最为优秀的神话小说,深受人们喜爱。近日,我又在网上读了文言文版的,获益匪浅啊。
这《西游记》啊,可谓是妇孺皆知啊。一些小孩子,一般是图个新鲜,或者是看看里面孙悟空的神气,并没有领悟其中的真谛。我这次看,与以往可谓是天差地别啊,对其中的一些道理,也算是有深刻领悟吧。
《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去取经,一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获取了真经。故事情节引人入胜,风趣生动,但虽如此,在其中也包含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种种看法。他讽刺了当时朝政的_无能,其实,在我们所看到的取经途中,有许多的妖精都与天上地下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说来,无论是在天上还是地上那些神威的统治下,都隐藏着丑恶,神仙也不例外,可见当时明王朝统治的_。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在我们眼前出现一个不受约束,敢于抗争的一个人物,那就是孙悟空!他从石头里蹦出,对世间何事都有探索的好奇心,对于玉帝要捉拿他,却绝不屈服,还“大闹天宫”,不过有时也有些任性,作者再借这样一个人物来进行对比,更加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这也使我们想到当时的朝政是怎样的,朝政中当官的又是怎样的。其实,那些_无能的官员往往与天上的神仙大佛有一定的关系,不是有一些妖怪就仗着自己与天上某某神仙有一定的关系或是拿了天上某某宝物就在人间为非作歹!我想这些人间的官员也不过如此吧,借自己身后有大人物给自己撑腰,就为非作歹,鱼肉百姓,导致了朝政的_以及社会经济不景气。
虽然如此,但唐僧师徒四人在途中对那些所遇到的妖魔鬼怪时的不所畏惧的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由于师徒四人团结一心,不畏艰险,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取得了真经。我想,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可不能像猪八戒有时那样喊散伙,只要坚持,我们就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虽然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会遭遇许多磨难,但是这样更能磨练我们的意志力,使我们得到锻炼,所以,一定要勇往直前!
《西游记》给我的感想有太多太多,甚至又联想到了许多,它被评为四大名著之一,可谓是当之无愧啊!《西游记》,这颗在历耀眼灿烂的明珠,正闪烁着那金色的光!
世界名著的读后感集锦5
我已经读了三遍《追踪小绿人》了,每读一遍,我的心灵都要受到一次震憾。
这本书是金波爷爷写的长篇童话作品,作品围绕“小绿人”这个可爱的形象,展开了生动而有悬念的故事。书中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那里有飞泉流瀑、彩蝶飞舞,有奇花异草、七彩小桥,还有神秘精灵小晓、可爱女孩小叶子,也写了人们对环境无情的破坏、对森林胡乱的砍伐、对动物的疯狂残杀……她们追踪到小绿人了吗?书后留下了这么一句话:“小绿人,我追踪了你很久很久,虽然终于找到了你,但我们经历了多少艰难险阻!还有那个可爱的精灵小晓,你梦幻般地来了,又梦幻般地去了,难道你永远是个谜吗?”读到这儿,我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小绿人”不就是指的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绿色植物吗?不就是我们身边的大自然吗?但现在人们不珍惜绿色植物,胡乱砍伐树木,我们的家园许多绿洲变成了沙漠,许多森林变成了荒山,许多清澈的溪流变成乌黑的臭水沟……小绿人怎么能回来呢?金波爷爷的这本书不就是要让人们觉醒吗?不就是要让人们保护绿色吗?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爱护环境,珍惜资源,共建我们葱绿、芬芳、美丽的地球家园,和小晓、小叶子一起加入到追踪小绿人的行列中。
今天我读了一本关于探险的童话书《追踪小绿人》,里面讲的是小叶子和小晓这对好朋友希望遇到小绿人,他们编的绿园之歌引来小绿人,最后与小绿人交朋友的奇妙故事。
小叶子是一个喜爱植物的人,他发现小绿人后,更喜欢植物了。他性格开朗,好奇心很强,多次保护小绿人不被人伤害。小晓是个神秘的女孩,原先是一个小绿人,后来由于想到人间体会温暖,就变成了人。她和小叶子是朋友,和小叶子有过几次重大发现。爷爷和宫爷爷是一对老顽童,经常玩逗蛐蛐。现在和小晓、小叶子,一起探索小绿人。小叔虽然对小绿人不是太好,但最后跟小绿人道了歉,也和他们成了好朋友。
刚读一小半,我就有点紧张,原来我不知道小绿人长什么样,会是外星人吗?对人类会有不友好的举动吗?发现小绿人后,我绷紧的神经立刻放松了下来,因为小绿人很温柔,就这样,小绿人和小晓他们交上了朋友。读到小叔想让小绿人和人类接触时,我又非常担心。我想:人们会不会把小绿人抓去做研究?果然不出我所料,人们把小绿人当玩具一样,不考虑小绿人的感受。还好小晓和小叶子及时出现,拯救了小绿人。读到最后,我又为宫爷爷的离去感到伤心,为小绿人的离去而感到失落。
这本书陪伴了我整个暑假,愿更多人来看这本书,请大家珍爱生命,保护生命。
世界名著读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71个字,有3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9分钟,朗读时长31分钟,慢速需要43分钟,有114位用户喜欢。
世界名著读后感怎么写1
夜晚,夜来香散发出阵阵幽香,天空上的云被微风吹乱了头发,草丛里的“森林乐队”也早早地安睡了。一切,都是那么地安静。我起身走向茶桌,泡了一杯玫瑰茶,静静地坐下来,从书柜里取出一本早已被我翻过无数遍的童话——《海的女儿》。
那一副副神奇的画面再次浮现在我的眼前:蔚蓝的`海面上停着一艘金碧辉煌的游轮,海面上空,一支支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天空中绽放。船头站立着一位英俊潇洒的王子,今天是他十八岁的生日。而十五岁的小美人鱼爱丽儿也终于如愿以偿地出现在海面上。她一眼就看到了站立在船头的王子,便一见钟情。可是,天有不测风云,闪烁着星星的天空忽然下起了暴雨,狂风把游轮击得粉身碎骨,王子坠落在大海里。爱丽儿看见王子落水,便冲上去将王子托出水面,放在了沙滩上。当王子醒来的时候,一位邻国的公主刚巧路过,王子便以为是公主救了他,就立刻和公主订了婚。小美人鱼伤心极了,她回来水晶宫,茶不思,饭不香,整天无精打彩的。于是,她就去请海巫师,海巫师割掉了她的舌头,让她拥有了两条修长美丽的腿。小美人鱼来到皇宫留在了王子的身边,不久,王子成婚了,小美人鱼失望极了。这时,她的姐姐告诉爱丽儿,只要用姐姐带来的刀刺进王子的胸膛,让他的血滴在她的脚上,爱丽儿就可以重新回来姐姐们的身边,回到大海中……可是爱丽儿没有这么做,她跃入海中,变成了海洋里一朵洁白的浪花。
这本书我已经读了好多遍,每读一遍,我的心里就会泛起情感的涟漪。我为小美人鱼爱丽儿的善良和勇气而赞叹;为小美人鱼的姐姐送来的那把通向新生的刀而感到左右为难;为小美人鱼的宽容感到敬佩无比;为小美人鱼的牺牲感到忿忿不平;为小美人鱼博大的爱感到泪光闪烁。小美人鱼,我为你的爱心、勇敢、宽容而感动,你拥有一颗水晶般纯净的心!
在我们周围其实有许多人都和小美人鱼一样有着一颗水晶心。当火灾来临时,消防员总是挺身而出;当事故发生时,叔叔总是第一时间来到事故现场解决问题;当“非典”流行时,医生护士们都是争先恐后地抢救病人……小美人鱼同时也是一面“照妖镜”,所有的罪恶都会在她的水晶心面前现出原形。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海的女儿》这本书吧,我相信你们也一定会拥有一颗纯洁的水晶心!
世界名著读后感怎么写2
《幼儿教育》这本杂志,我正好也订阅了,看了几期受益不少。
对于老师推荐的几篇文章,感触很深,特别是“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这其中的案例很有特点,让我想起前不久一个朋友的qq空间里的文章,说得是日本国家对小孩的教育方式。
他们的父母说送小孩到幼儿园就是要让小孩生病的;在幼儿园小朋友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做的;要求每个小孩的父母都准备各种环保袋子,让小孩分门别类的装东西;每个幼儿园都有很多沙子,就让小孩玩;备有很多套衣服,脏了就换,要求小孩自己换衣服;幼儿园基本上没有知识课程,但经常组织到户外接确大自然;更没有所谓的兴趣课程……
我们的教育体制,就我个人来说真的不能认同,自己读书也是经历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一个过程,出现了不少高分低能儿。
我真心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有一个健康的成长过程,不仅仅是指她的身体,更多的是她的思想和生理方面。女儿在家,我会暗示她捣点小乱,甚至我自己和她一起捣乱,把被子全都推到地板上,把床当作蹦蹦床;在地上乱画;鼓励女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女儿指着洁白的墙问:妈妈,我可不可以在这里画?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你想画就画……女儿会跑到爸爸面前笑着说:爸爸,我造反了……
在家总是给女儿一个轻松的环境,平时上班忙,没有什么时间陪她,到了休息的日子,我的时间就全部由女儿支配了。有时我会把自己的身份和年龄都降下来,和女儿一般大小,和她计较一些她比较喜欢吃的零食;有时也会把女儿提到大人的程度,让她学着照顾小玩具、洋娃娃,让她懂得接受爱、懂得爱。现阶段,女儿唯一应该做得就是玩,每次回家,见到女儿,我就会问:妹妹今天在学校开不开心?有没有做游戏?我不会问老师教了什么之类的问题,更不会在现阶段就让女儿去参加什么英语之类的兴趣班。记得家长会的时候,就有家长提出可以去学英语了,还有搞个什么拍录像让家长了解小孩在学校的生活情况……对于这些观点,我是不赞成的。没错小孩这么点小就离开家长,到了一个新环境,会哭会不适应,但是家长总不可能每件事都替小孩安排好吧。也许有些家长会认为自己的小孩就输在起跑线上了,但在美国的小学里,一二年级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课的,可对于小孩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对社会的认知、礼貌道德等素质教育却是很重视,试问是否整个美国都输在起跑线上了?
记得有次在家友超市,碰到一位推销英语培训班的业务员。可能女儿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些(昨天晚上还有个家长说,你们家的是超大型的),他很有礼貌的拦下我说:可以让女儿去学英语了!我说我家的还小……他说:三岁也可以学了。我说:你们培养出来的都是天才。他说:你也可以培养出天才啊。但是我说:我不需要天才的女儿,天才的女儿还会属于我吗?
在这,我不得不承认我很自私,但是我不会以“漏斗式”的方式,压迫女儿去学这学那,我会在她的天姿天份以及感兴趣的前提下,尽我的能力去培养她,希望她能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有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也希望今年小乐能戒掉那只小猪,但如果真戒不掉,那也只能继续让她带着吧,我就负责做好小猪的卫生。
还有一点,我想强调下:在读书节开幕式的时候,那位跑上前去抢答问题的小男生,不知老师们是否还有印象。如果在你所教学的过程中,碰到了这样的小孩时,一定不要让他回去,一定要肯定他的勇敢,当然也要引导他以后要遵守秩序。当时,我就看到他那个班的老师脸上对那位家长代表难以置信的表情。从这点上也可以说明我们现在的老师并不是完全拘泥于书本上的教学模式,而是给小朋友们很大的发挥空间。说明我们的教学正在发生些变革,这样真好。
初为人母,根本没有什么教育小孩的经验和心得,还望老师们多费心了!
世界名著读后感怎么写3
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总论,首先,福禄培尔从自身信奉的哲学观出发提出了他的教育观。他指出教育的作用就要顺应人的本性去激发和推动它有意识地和自觉地、完美无缺地表现上帝的精神并加以发展。其次,他提出了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从这一原则出发,他要求让儿童从最早期开始就能不受干扰地自然发展,并注重他们的个性的发展,同时,他还提出了人是不断发展的观点,并强调人的各个发展阶段之间的连续性。第二章幼儿时期的人。福禄培尔从婴儿期的发展与抚育和幼儿期的发展与教育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他指出婴儿期既是一个吸吮期也是一个抚育期,对婴儿来说,尤为关键的是其身体感官以及四肢的运用。第三章少年期的人。福禄培尔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少年期的发展与教育和家庭生活对儿童的影响,他认为少年期是使外在的东西内化为自身拥有东西的渴望,这种渴望可能通过游戏得到满足,然而,能充分满足这种渴望的乃是他们的家庭生活,对少年期的儿童来说的家庭生活是其生活的楷模,会对他的生活产生强烈的影响,父母应当让儿童学会分担家庭中的事务,不应拒绝孩子帮助做事的自发要求,而应加以支持和肯定,让其自然良性的发展,另外,他认为儿童的情感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第四章学生期的人。福禄培尔从学校的性质和目的,教学内容学校与家庭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述。第五章整体的概观与结论。福禄培尔指出,由于我们过多地错误压制儿童身上的多方面的精神倾向,因此,极为有害地干预了儿童的本性,尤其要认识到,在儿童的发展和教育中被耽误和被忽视的东西往是无法挽回的,为此他强调,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孩子们身上灵性的普遍形成上,放在真正人性的形成和发展上。
总而言之,《人的教育》一书是论述儿童时期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系统地构建了幼儿教育理论体系,尽管我们并不赞成他的唯心主议思想,但他主张教育应适应儿童的天性,反对强制性教育和压制儿童发展的教育,重视儿童积极的活动,重视发展儿童的创造性,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以及强调早期教育对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家庭教育的作用,主张人的一切发展阶段上教育的连续性等观点,不仅对当时德国教育普遍存在的那种机制的和机械刻板的教育方法具有革命意义,而且对当下的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也具有启发意义。
世界名著读后感怎么写4
教师节前夕,收到了在烟台工作的一名学生送给我的礼物——尹建莉老师写的教育读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看了这本书,身为人母又身为人师的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的吸引和打动。看的时候,我的心情一直起伏不定,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让我发现,原本我们一直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事实上是完全错误的,从而大大地贻误了我们的孩子。
该书的作者是一位成功的妈妈,她16岁的女儿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这到还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女儿从小到大的乖巧懂事、快乐和健康、成熟和自立,我们能感受到女儿所有的一切绝非天生,她的一切成绩都来自于这个细心又有智慧的妈妈的教育。
文中:“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关于家庭教育,我们承认,孩子家庭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本书的作者是一位妈妈也是一位老师,书中记叙了许多,作为一位充满良知又懂教育的妈妈,她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冒险”抵抗女儿学校老师的不良教育。比如为了和女儿一起抵抗老师的“暴力”作业,她替女儿写了几年的家庭作业。为了抵抗老师不正当的处罚,她宁愿女儿再次接受处罚,也不让女儿做本来就是错误的事情。
虽然是一本家庭教育的书,但我认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教育都是相通的。书中记叙了许多事情再次地证明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只要真正从爱、理解、尊重孩子的立场出发,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都可以被塑造成为优秀的人才。
但真正的问题是,当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永远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愿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们愿不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甚至我们有的家长或老师对孩子不满了,非打即骂,打骂的理由是充足又充足的,简直无懈可击。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我们作为老师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总是在强调“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问心无愧。”良心和爱固然是必须的,但这毕竟主观,而且我想这也是一种比较自私的想法,毕竟你主观感觉的是对得起自己,那孩子呢?如果不被孩子所接受,即使我们再煞费苦心,也是失败的教育。我们要求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树立起作为老师的理想;我们要求孩子从小认真学习,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把“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学习,如果我们没有,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我们的孩子。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没有道德败坏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们没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到我们手中的孩子感觉到幸运,要知道他已经不幸很久了。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回想自己十几年的教师生活,许多事情感觉力不从心,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我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犯了错误可以改,可我们孩子的生活却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
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习做起。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
世界名著读后感怎么写5
今天,我读了《海的女儿》这个故事。读后,我的眼睛湿润了,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小美人鱼在海上救了一位英俊的王子,他为了见到王子,就让巫婆把自己的鱼尾巴变成了人的腿,并失去了自己的声音。她见到了王子,但他马上就要与另一位公主结婚。小美人鱼很伤心,为了不伤害王子,小美人鱼跳到海上变成了泡沫。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善良很珍贵。与小美人鱼比起来,我差得太远了!想到这儿,往事在我的脑海里翻滚。
那是几个月前的一件事。那天,我上学回来,看见有个乞丐蹲在我家门前,就走过去对着她大叫:“你这个老太婆,蹲在我家门前干吗?赶快走,别挡住我们家做生意。”她低着头说:“为什么我每次都要受气?”我没有回答她,就走了。第二天,我放学回家又看见了这个老太婆,这次她可没有第一次那样幸运。我拿着棍子气势汹汹地对她说:“老太婆,你赶快走,不然我的棍子可不长眼睛。”我赶她她不走,就把棍子朝她一扔,“砰”的一声,那根棍子打到了她的腿。她只能提起脚慢慢地移到了别的地方。这下我才安心。
现在,我读了《海的女儿》这篇文章,懂得了善良很珍贵,以后我见到了弱者,一定会帮助他们,学会保护弱小。
励志世界名著的读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58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27位用户喜欢。
励志世界名著的读后感
aesop"s fables, "du hougan
if the world is a marine, then i this is a small fish in the ocean, despite the sea in my book free to travel. one day, i found a bright linlang shanzhao as shiny pearl, this pearl is "aesop"s fables."
i上上下下"daliang" end the "pearl", also found that these "pearls of a major feature - on the one moving story, the story of huanbaohanzhe all kinds of profound truth. i found a "the monkeys lying", the story is this: a love of monkeys lying to athens on board, the boat was on the storm"s attack, turned the boat. dolphins are very much like a human conversation, access to knowledge. dolphins to monkeys as human care on the surface of the water, and chat with monkeys, monkeys and in conversations with the lying, exposed the dolphins were indignant after the dolphins, monkeys put up sea, drowned. this is fable to tell us that life, must not lie , lying and who will therefore be retribution! therefore, we have to do an honest person, so that we can into it, the lives of the masses, so that would not be despised by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as the saying goes well: "honesty is the golden key to the door of knowledge. "so, honestly treat people, equivalent to respect other people!
"aesop"s fables" is a world known as "the king" of a novel, moving it to one interesting story, describing the text included in a number of knowledge and truth, i see a return to taste, aha ! not blowing, this book and china"s four famous are evenly matched, can really niua! i still remember the author of the book "aesop" said such a sentence: "the united states over the wisdom of the body of the united states." yes ah, some people devoted to the appearance of the axis origin, the united states is now the one, the ugly one is negative, they absolutely do not know is that the u.s. is the real heart of the united states. i think that, like "aesop"s fables" symbolic of this knowledge, better than the aesthetic, you say which >;>;
now, i have long to the "pearl" treasures in mind,修辞手法, the impression that it is always reverberated in my mind!
i love you - "aesop"s fables"!
译;伊索寓言》读后感
若书的世界是一片大陆,那我便是这片海洋中的一条小鱼,听凭我在书海中无拘无束地漫游。有一天,我发现了一颗闪着残暴琳琅般光泽的珍珠,这颗珍珠便是《伊索寓言》!
我上高低下“端详”完这颗“珍珠”时,又发明了这“珍珠的一大特色——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故事中还包含着种种深入的道理。我找到了《说谎的猴子》,故事是这样的:一个爱说谎的猴子上船去雅典,可船在路上受到了狂风雨的.袭击,翻了船。有一条海豚非常爱好与人类交谈,从而获取知识。海豚把猴子当作人类托上水面,并与猴子交谈,交谈中猴子又在说谎,被海豚戳穿后海豚愤愤不平,便把猴子弄下海,淹逝世了。这则寓言要告知咱们,做人,千万不能说谎,说谎的人也会因而而受到报应!所以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这样,才干使其融入到大家、大众的生涯中去;这样,才不会被世人鄙视!俗话说得好:“诚实是通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所以,老实待人,即是尊敬别人!
《伊索寓言》是一本众人称之为“书王”的一本名著,它以其中动听有趣的故事,陈述了包括在文内的一些常识与情理,我亲自咀嚼了一回,啊哈!不是吹的,这本书与我国的四大名著不相上下,可真牛啊!我还记得本书的作者“伊索”说过这么一句话:“智慧的美赛过形体的美。”不错啊,有些人专门以表面为数轴上的原点,美的是正的一列,丑的是负的一列,可他们万万不晓得的是心坎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我以为,像《伊索寓言》这种知识象征性书,赛过于美学,你说哪?
现在,我早已把这颗“珍珠”收藏在心,可它的印象,却时时在我的脑中回荡!
我爱你——《伊索寓言》!!!
平凡的世界名著读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2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58位用户喜欢。
《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对于无关风月的我实在没有大多感悟。直到今晚抓紧时间刷完孙田二人的感情线后,竟发现自己对爱情的认识有了极大转变:
常说完美的爱情故事都以“画上圆满的句号结尾,但路遥的这部作品,皇甫同学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一一画上一个省略号,我最初并不满意这个结局,但真正读到孙少平不甘心田晓霞的牺牲,一如既往地在约定地点“见面时,真有一些感动。某种意义上,这未必不是完美结局。若林黛玉葬花之辞:“若未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作者也不想这段理想的情感沾凡尘之事。从始至终,两人的情感就是纯粹的爱情。
其实孙田二人的结局可以说是最有味道的:纵观全书,所有人的爱情都因现实不圆满。把孙氏兄弟的感情线相比。简直是一组鲜明的对照:男女双方差距相同,但收获了不同的结果。我的眼中,爱情也有三个层次:付出,负责,改变。少安与润叶属于第二层,少平与晓霞却已达到改变一层,跨越地位,学历,家境,两人不断改变着自己,甚至达到“生者可死,死者可生”的“情之至”可惜,少安若可为润叶过上圆满的生活去寻一条可能更艰难的,却可成全二人的路也好。
爱情其实与万物无关,其中没有距离,没有伦理,没有生死。可以“恨不相逢未嫁时”,亦可“能以精诚至魂魄”,除去时间,爱情就是亘古不变的。
《平凡的世界》名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