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西方哲学读后感 | 975字 | 8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92人 |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 971字 | 7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29人 |
西方哲学史的读后感 | 1760字 | 5段 | 6分钟 | 10分钟 | 14分钟 | 123人 |
西方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 1667字 | 9段 | 6分钟 | 10分钟 | 13分钟 | 218人 |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 981字 | 8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93人 |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 985字 | 5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98人 |
西方哲学智慧读后感 | 1090字 | 7段 | 4分钟 | 6分钟 | 9分钟 | 166人 |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 805字 | 14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04人 |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 2043字 | 16段 | 7分钟 | 12分钟 | 16分钟 | 300人 |
西方哲学智慧读后感 | 960字 | 6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65人 |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 1339字 | 6段 | 5分钟 | 8分钟 | 11分钟 | 266人 |
西方哲学简史读后感 | 2094字 | 8段 | 7分钟 | 12分钟 | 17分钟 | 220人 |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 1118字 | 10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242人 |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 816字 | 9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55人 |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 492字 | 7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290人 |
孤独的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 594字 | 8段 | 2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52人 |
西方哲学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75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92位用户喜欢。
哲学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平时教科书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中所介绍的哲学,看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平时学习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或许是因为是编制成教科书供我们学习的原因,那里面所说的内容总是特别深奥而又枯燥无味,致使我看到甚至听到“哲学”这两个字我就觉得没意思,但是罗素笔下的哲学,让我忘却了这种恐惧,他论述清晰,把其他哲学家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浅出。
这本书从希腊文明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西方哲学家都有描述,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有所阐述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主要着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败的地方,因此读来让人对浩如烟海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得不承认作者对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的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正如在绪论中作者说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社会环境塑造着哲学,而哲学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因而要理解一个时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学。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在中国的种种现象不理解,或者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实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后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情形、怪状都会有所了解和欣然接纳,这就是哲学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一个最切合实际的例子。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也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让我明白了,哲学可以是一门浅显易懂、实在的学问,而不是只是学者口中的遥不可及的知识。这本书让我对哲学懂得了很多。
西方哲学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71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29位用户喜欢。
我认为《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学术著作,但也是一部科普佳作。
我还记得在接触哲学之前,“哲学”这个概念似乎与我的生活相距甚远。通过高中政治课的学习,我发现“哲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有无数的答案,我最赞成“哲学是智慧之学,是一种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是一种思维方式”。
通过阅读《西方哲学史》,我更加对此有所体会。古希腊著名哲人亚里士多德有许多论调在今人看来与事实不符,但在当时人们对这个世界认识有限的情况下,哲人们能积极去探索、辩论的浓厚学术风气却是令人欣慰的。况且亚里士多德犯下的错误并未影响其“哲学家”的名号,反而激励更多哲学家去思考。因而产生了分歧,一个新的思路产生了,一个新的“哲学体系”也就产生了。这也验证了我的想法。当然也验证了发展观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的”这一观点。
在我看来,我们阅读《西方哲学史》的目的,不在于揪住前人的小辫子不放,嘲笑他们犯下的看似愚蠢的错误,而在于从先贤的曲折之路中拾取遗漏的`养分。例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就与今天的原子论非常相似。但最吸引我的还是在他之前的芝诺。
在漫威大片《复仇者联盟4》中,复仇者联盟的成员们进入量子领域从而实现时空穿越,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到,穿越的前提是钢铁侠的“莫比尤斯环”模型实验成功了。实际上莫比尤斯环本身是一个悖论。一个环本该有两个面,但莫比尤斯环永远只有一个面,从外面进去的物体又将回到外面,这也是有关“变化”的一个悖论。同样的,芝诺提出了“运动不可能”悖论。最有趣的是“飞矢不动”——一支射向靶子的箭在任何既定的瞬间都在一个确定的空间位置上——也就是说,它是静止的或者零运动的,但零的总和不可能产生运动。这涉及到物理学中的时间与空间观念,与今天令人费解的量子力学有着共性,似乎我们也处在一个“莫比尤斯环”中,古人未能解决的难题被历史长河洗刷沉底后,又被今人淘出思考,不禁令人感慨。
既然哲学教会我们思考,那亚里士多德肯定不仅有错误理论,一定也有正确的理论。原来,他在数学逻辑上有着突出贡献。他指出定义必须用先存在于所定义事项的某种东西来表述,实际上就是讲的是与定义有关的逻辑顺序,即先有事物本身再有定义。这种认识比19世纪的数学家们领先了千年。欧拉也曾说过“我决然不是先想到行列式的运算规则才提出行列式的”。
可见接触哲学以后,我们思考问题变得客观,因为一切事物本身存在着矛盾与统一,我们不能非黑即白,对与错只是每个人各自的理解与看法。
西方哲学史的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6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23位用户喜欢。
西方哲学史的读后感范文
可以说,在苏格拉底之前,人类的意识是由酒神的迷狂主导的,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在虔诚之中呐喊世界是一团不灭的火焰,可以听到荷马在疯狂之中演唱神与英雄们强大的力量;而到了苏格拉底,人类就开始冷静思考了,思考着人类自身的秩序,而把那种酒神迷狂的火焰被冷静的理智浇灭了,这就是为什么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要把荷马这样的诗人驱逐出他的理想国了。诗人的力量可以触及宇宙的每一个角落,而柏拉图的已经观察到宇宙的每一角落了,他却不愿承认自己是诗人:他用冷静的理智来反对酒神的迷狂,却不知自己已陷入迷狂之中。与其说他的“理念”是一种单纯的哲学,不如说他创造了一种关于美的意境,天地万物都可以归服于“理念”的名义下,这何尝不是人类意识中那种最纯粹的、统一的关于宇宙初生之美的体验呢!美在第一双眼睛看来是不可言说的,而柏拉图却说了出来!在无意之中,柏拉图的“理念”接近了上帝,可他终究只是接近。在苏格拉底之前的思想家则是和上帝融为一体的,他们就是神。可以说,柏拉图是最后一个体验到古希腊那种酒神的迷狂的人,而柏拉图之后的人更多的是看到他那种冷静的理智,仿佛再也听不到诗人那疯狂的呐喊了,仿佛再也没有和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的体验了。
与其说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哲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个科学家,因为他力求哲学像科学研究那样明晰。关于哲学和美,到底是偏向于纯粹的形上的思辨,还是偏向于严谨的富有逻辑的对自然万物的精确的观察和把握,亚里士多德选择了后者。自然万物那种朦胧之美变得清晰了,人与自然万物的距离拉近了。以上所说的人类意识中哲学的、宗教的、科学的三种认识方式中,科学的认识方式的力量在逐渐强大,开始被确立了起来,这也表明人类自身的分界变得明显了。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老师柏拉图那种冷静的理智,但他比柏拉图更彻底的抛弃了激情和诗人。他在观察宇宙万物时,更像是带着一架显微镜。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物理的或者生物学意义上的宇宙,富有秩序而有那么机械。他在寻找宇宙万物的原因时,他发现了“不动的推动者”或者“第一推动力”。可以说,柏拉图是完全沉浸在一种关于美的幻想中发现了“理念”,而亚里士多德则基于对现实的冷静观察而推出了宇宙万物的原因,这种差别何其之大啊!从此以后,一种机械的思维方式开始统治人类的意识,诗人的激情在机械的碾压下变得微弱,最终也熄灭了。那第一双眼睛看到的纯粹的美似乎消失了。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哲学家。他们开创了所有的哲学命题,可他们之间又有如此巨大的分界:柏拉图是一个诗人,他用激情体验着宇宙的美的`统一;而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科学家,他用冷静的理智规范着宇宙机械的秩序。在他们以后的时代里,在基督教的世界里,人类的意识中几乎始终贯穿着他们两人的思维方式。
人类的文明的历史到底是向前推进的还是后退的?这其中蕴含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方式,一种是科学的,一种是哲学的或宗教的。我想,之所以会请出那位全能的上帝来统治一切,是因为人类已经陷入了混乱之中。这种混乱从哪里来?从可见的方面来说,是维持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伦理道德衰落了;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类的自身出现了分界,即那三种认识方式的正式确立。人类的意识不再是和自然万物浑然一体的了,但是人类的却在不自觉的做着种种努力。上帝是什么?或者说神是什么?他不再是人类的童年时期那种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神秘存在,上帝不是水,上帝不是一团火,上帝也不是数,而是上帝与自然万物分离,已经超越于自然万物之上了——是上帝创造了一切,甚至,柏拉图的“理念”也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就是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这可以说明人类与外部世界已经确立了明确的分界,因为上帝是人创造的,上帝并非是在自然万物的宁静中向人显现的。上帝只是人类企图回归自然万物的努力的假设。此外,上帝也变成了一个“人”,他具备了人类的一切善良美好的情感和美德,以及自身中具备的产生“恶”的因素。让我们再回想一下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推动力”的科学假说,当人类科学的和哲学的认识方式不能推出那可以无限回溯的宇宙万物的成因时,人类便假定了一个静止的第一原因,这表明了科学和哲学已经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了。于是人类便假设有一位超出了人类的经验和理性的上帝,这便是宗教信仰。可以说,人彻底的从自然万物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但是又落入了这位创造自然万物并又具有人的品质的上帝的“奴役”。
西方哲学与人生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67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218位用户喜欢。
《西方哲学与人生》读后感范文
读完这厚厚的第二本,感觉生命之域如此深广,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该是何等重要之事。本书犹如一方甘泉,通过对西方二十四位哲学家的思想逐一打通,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向我们阐述了这些先哲们伟大的思想后面所给予的人生哲理,值得每个人怀抱虔诚的心,品味西方伟大思想家不凡的心灵,进而探索人生的经纬,寻找生命的定位。这时我才觉得,哲学的魅力就是思考。不断的思考,才是发现真理的本质所在。我感觉兴奋的时这句话:“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这个哲理启发尤甚。年轻时,一提到哲学就觉得枯燥无味。前半句,年少轻狂,不懂世界的复杂,根本没体验什么人生,我们以为的哲学都没有跟人生联系,所以我觉得空。回味这几年来的我生活,跟人生与哲学结合起来,才发现哲学实实在在,并不玄虚。而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所以对于后半句,我还需慢慢品味。
大师作品,就是精炼提要,一语道破。而细读此书之下,我觉得作者是深味哲学的乐趣的,本身也是身体力行,在日常贯穿哲学的思考并且运用自如的。一个教师本身需要充满活跃的思维活泼有趣,能够登高而临下举重若轻,才能让学生有喜欢学习的魅力。作者在文中提到研究哲学的基本习惯就是凡事保持好奇。哲学就是培养智慧、发现真理、印证价值。而智慧有两点:“完整”与“根本”。在此基础上,通过培养思考习惯、力求知行合一,我们即可慢慢提升哲学素养。由于每个人都必经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纬度,因此哲学的思考就是要将三个纬度连贯起来,让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活在当下那片片断断、即生即灭的过程之中而已。即有一个动态的升华过程,不断回望及展望。在文本当中,谈到西方的神话和悲剧,以及一些代表性哲学人物,能够抓住其最核心的部分,深入浅出进行生动讲述。如讲到苏格拉底,不是大幅描写他的辩论,智慧的闪光或者苏格拉底的趣事,而是选择讲述苏格拉底为坚持真理放弃逃跑机会,面对死亡的从容。苏格拉底喝下毒酒,交代朋友帮他献一只鸡给医神,就离开了人间。在希腊时代,若人久病而愈须献一只鸡给医神,即苏格拉底将死亡当作痊愈。作者讲到存在人物的`先驱人物克尔凯郭尔,指出克尔凯郭尔的重要贡献在于将“存在”从名词变为动词,凸显人的自由选择的内涵。在介绍尼采时,作者谈到尼采提出人的精神有三变:骆驼、狮子、婴儿。骆驼代表听从他人指导、刻苦磨练,而狮子代表由自己负责、自己作出决定,婴儿代表心灵重新回到原点,可以重新出发。雅思贝尔斯则指出:人生的三大界限是身体、心理、灵魂。讲到加缪,作者选取了他的作品:《异乡人》、《西西弗的神话》、《误会》、《瘟疫》。
[而谈到中国哲学,作者借用其师东方美的观点,认为中国的哲学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以《尚书·洪范》为永恒哲学的代表,而《周易》为变化哲学代表。这样的双轨配合,既可以因为永恒信念而安身立命,又可因为变化之理而用于创新。读到这里之时,我想起政治里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颇有共通之处,又想到一轮明月依旧普照,长江和黄河从上古川流不息生机勃勃。中国哲学在动与静、收与敛之际,着眼于在每个当下都有充实之乐。这与加缪的一些观点也是相通的。]
加缪指出:不要只注意到别人也共同注意到的事情,我们固然与他人有一些共同的关怀,但不要忽略生命中最特别的部分。一个人越是能够注意到生命的每一个细节,就能够活得越充实。在讲到儒家的风格之时,作者也是批判人性“本善”而倡导“向善”,而所谓善,是指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即康德所言:“不能只以别人为手段,而不同时也以别人为目的。”坚持择善固善论。择善须考虑三因素:①自己内心感受;②对方期望;③社会规范。随择善而来的要求有两个:
(一)经常反思自己与别人之间的适当关系;
(二)经常以行动保持人我之间的适当关系。
喜欢哲学那静静的思考,有了过硬的哲学思想指导人生,则更能明辨是非,减少烦恼,幸福生活,才可以做真人;指导课题,则能不违背自然规律,做真课题,课题研究之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即便人生道路上充满荆棘,当走过那一切的时候,就会拥有那闪闪发光的思想,收获不喜不悲的人生“大气”。
谢谢大家,恳请批评指正!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81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93位用户喜欢。
哲学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平时教科书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中所介绍的哲学,看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平时学习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或许是因为是编制成教科书供我们学习的原因,那里面所说的内容总是特别深奥而又枯燥无味,致使我看到甚至听到“哲学”这两个字我就觉得没意思,但是罗素笔下的哲学,让我忘却了这种恐惧,他论述清晰,把其他哲学家原本很深奥难缠的东西讲得更明白、更加深入浅出。
这本书从希腊文明开始,一直到19世纪的西方哲学家都有描述,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有所阐述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主要著作以及主要成就和失败的地方,因此读来让人对浩如烟海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得不承认作者对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史的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正如在绪论中作者说的:从历史的角度而言,社会环境塑造着哲学,而哲学又反过来影响环境。因而要理解一个时代或民族,就有必要先理解它的哲学。非常深刻的话。我们现在很多人对于现在中国的种种现象不理解,或者愤世嫉俗,或者崇洋媚外,其实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哲学思想有所了解后对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情形、怪状都会有所了解和欣然接纳,这就是哲学受到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环境的一个最切合实际的例子。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它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也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罗素说过,哲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哲学家的学说不是个人孤立思考的结果。社会环境和已往各种哲学学说对一种哲学学说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而,罗素在本书中,总是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让我明白了,哲学可以是一门浅显易懂、实在的学问,而不是只是学者口中的遥不可及的知识。这本书让我对哲学懂得了很多。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8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98位用户喜欢。
《西方哲学史》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享誉世界的一部学术巨著。它以其精湛的思想,深邃、广博的学识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罗素有一句名言:“一种哲学要有价值,应该建立在一个宽大坚实的知识基础上,这个知识基础不单是关乎哲学的。”罗素本人就是这句名言的实践者。他的哲学著作涉及学科之多,令人叹为观止。评论家认为:“罗素的学识比他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渊博……”怀特海形容罗素“是柏拉图的一个对话的化身”。我想,学识渊博,视野开阔是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在《西方哲学史》中,作者从人类的第一个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着笔,向读者描述了自公元前6世纪以来,直到近代哲学的发展轮廓;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几乎任何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这部著作中找到清晰的评述。在书中,作者对这些哲学观点的评述清晰而明智,表现了一个学术大家深邃,精湛的思想,令人深深叹服。如评述柏拉图关于闲暇产生智慧的表示质疑,对此,作者作了详细而深刻的分析。首先拿柏拉图的这种思想与近代思想作比较,推出柏拉图该种思想存在的明显问题;然后作了一系列的假设,假设柏拉图的思想或者说假想成立,经分析和推理,作者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找出一群“有智慧”的人来,把政府交托给他们,这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拥护民主制度的根本原因。认真阅读此书,我发现我收获的不仅是对西方哲学史的了解,还有对罗素慎密的逻辑和极强的推理能力的学习。我觉得读一本好书,我们的目的不要只局限于了解书中所介绍的内容和情节,而是要吸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以及要学习作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要懂得学习,精于学习,在阅读中至少能在思想上提高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它教人理性,激励人们无所无忌的去学习哲学,研究哲学。
西方哲学智慧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9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66位用户喜欢。
西方哲学智慧读后感1000字
一个字数甚少的提纲居然可以成为流传后世的著作,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也确实说明了它是一份透露着新世界观萌芽的天才大纲。
正是它的问世,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全文由11条大纲构成,全都紧紧地围绕着“实践”这个中心,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马克思正是对费尔巴哈进行了扬弃,在提纲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观点: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现在大量被引用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雏形。
这本书阐述了什么是哲学、智慧的痛苦、思想与思想的对话、“是什么”的问题、科学之科学、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终极关怀、天路历程、理性与信仰、上帝是否存在、实践智慧、自由的难题、善的困惑、幸福与德性的冲突、主体性原则、我思故我在、哥白尼式的革命、主体性的黄昏等等。 哲学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是人类的精神家园。通过修读西方哲学智慧纠正了我对哲学的成见,哲学不等于智慧,哲学即为“爱智慧”。
哲学并不只有一条路而是有许多条路,任何一条路都不足以代表哲学本身,所有的哲学运思之路“综合”在一起,才构成了一幅比较完整的哲学图画。我们不能一眼望穿哲学的背景,但是我们可以一点一点的接近智慧。 学习哲学是一件和快乐的事情,因为哲学就存在于我们身边,更容易被我们接触,却不容易被我们所理解,在苏格拉底的故事里,从他的生平和死亡,我可以领略到很多东西,他认为德性是人之为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但是说人人都有“德性”,并非指现实地拥有,而是潜在地拥有。换言之,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成为现实的和真正的善。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因此,他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苏格拉底认为: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是什么”,或者说,认识事物的定义或概念,亦即我们所说的“本质规定”。 我们也许会在人生的满满道路上不停的追寻,没有落脚点。而哲学给了我们人生的落脚点,让我们可以不停的回味自己的人生到底做了什么,为了什么而做,得到和失去的是什么。
由此我觉得我们的人生应该永远的思辨着,给自己的心灵找一个落脚点。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5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04位用户喜欢。
今天读西方哲学史,惊叹东西方哲学的相同,是偶然还是自然安排,还是演化的奇妙之处。
诗
荷马史诗,和中国古诗,差不多生发于同个时代,还是中国文字的优美,境界。在这个时代大家都喜欢写诗,为什么,抒发情感。
时代文明的发展,差不多是在同个起跑线,全球多个文明一起发展,竞争,当然当事人肯定不知道世界的各个地方有一样的文明,都在寻找一样的问题,写一样感人的诗,记录当时的情景。
水
泰勒斯,说万物是由水做成的,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你看水的形态,天上下雨,流入大海,结冰,蒸发,云,遇到冷空气下雨,人需要水,植物,动物等都需要水,说明古人观察细微,总结经验,得到这个水是万物之源,中国也有上善若水之说。只是没有追问水之终极。还有说火是万物之源,火的形态,火的重要性,物质燃烧之后的灰烬,循环往复的过程,只是物质太单一了。
数
毕达哥拉斯,说万物都是数,开创了数学,几何,科学之根基,有一个只能显示于理智而不能显示于感官的永恒世界,牛人。
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1+1=2三角形,这种只在我们思想理性里的数,也发展了演绎法,逻辑推理。如果没有数,估计就没有了后来的科学。
土气火水
恩培多克勒,确定世界是有土气火水这四种元素组成的,相互制约,平衡,中国也有金木水火土之说,他已经发现了空气的存在,他发现空气是一种独立的实体,证明这一点是由于观察到一个瓶子或者任何类似的器皿倒着放进水里的时候,水就不会进入瓶子里面去。
希腊雅典是个哲学的土壤,奴隶制和商业的发达,给这些哲学家,不用去耕种,就能过很好的生活,他们有充沛精力时间找寻神学的根本,万物的本源,我们看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构成的,到底有没有来世,如果有,怎么证明,看似很傻的问题,吃饱了没有事情做。可是会有意外收获。可能是我们现在说的生物学思维,自然生长。
商业的发达,也带来了财富,包容,更多的思想,汇总,有好的问题,解决办法,想法更条理,也更天马行空。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043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300位用户喜欢。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之前说的高大上的书了,本自道永同学,准确的说,是建议他投的稿哦!
大家有意向的投起吧!投稿投稿投稿!重要的诗说三遍!
肤浅的说,这本书的阅读难度要大于以往见到的、读过的所有的书,这也正是读此书的目的所在吧。先难后易、先苦后甜,这是除书内容以外最大的收获了,正如老师所言,如果这本书都可以读的下去,其他书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且不说书中内容的精彩,仅读书方法的练习与毅力的磨练已是受益匪浅。刚开始读,觉得很有新鲜感,虽然读不懂,但也津津乐道,但是慢慢的对于书失去了新鲜感,取而代之的是一遍遍看不懂的反感,读书开始由享受变成了磨练。在前两年,也就是大二左右的一段时间里,十分想看哲学类的东西,但当时忙于其他事,也不知道该看什么,后也就这么过去了。
自己也喜欢思考,包括人生、科学、自然规律等等。所以我把这本书比喻成了一包难吃的化肥,晦涩难懂但值得让人深思,并最终有所收获。虽然看的不够透彻,但有些地方确实引发了我的思考与感触,就一些精彩之处,谈一下我的拙劣见解。
1我对这本书的认识
哲学是什么?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说它和神学很像,是由于人类对于某些确切的知识,但又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而与科学的关系,它与科学一样诉之与理性,而不是像神学一样诉之与权威,这种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领域就是哲学。哲学史就是哲学本身,哲学史的修订并不是把外在的材料罗列的"哲学史",而是要是哲学史成为哲学本身,把哲学糅合进哲学史当中,这才是真正的哲学史。
从宏观角度而言,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参考当时的时代背景,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社会环境,特定哲学思潮、哲学流派和哲学运动,探索哲学史发展的社会历史发展原因。同时也用微观分析法,描述当时的哲学家实际生活过程,从个人的出生地、出生环境、家庭环境、所受教育、个人生活方式和个人心理特点做出详细的说明,探究个人体的原因对哲学发展史的作用。
他的《西方哲学史》主要分三卷,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和近代哲学。在纵向的时间轴上,分别在每卷中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特殊介绍了对哲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人物,对于重要的人进行大量字描述,不吝笔墨。同时对于他认为不重要的人物只字不提。任何一个时代和社会都有自己特定的思想历史环境,这是人类发展的思想结晶,这些思想既包含了历史继承的思想,也包括同时代其他化背景的社会的影响,思想化系统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
从微观角度而言,相同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相同的生产力会产生相同的社会体制、思想、经济、政治。但会形成不同的哲学思想体系,同一派别的哲学家也会有不同的思想内容,并且同一个哲学家不同时期也会产生与自己相矛盾的哲学观点,这就需要微观分析了。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里,对哲学家个人及其思想研究,重视对哲学家的个人生活方式,个人的生活环境背景纳入到哲学史研究中,在叙述康德那一中,叙述康德的个人趣事,康德有一个十分有规律的生活习惯,他的邻居习惯了根据他出散步的时间对表,但是有一天他因为读卢梭的《爱弥儿》而打乱了他的时间表。对康德的出生地、受教育程度以及谁对他影响最大确立他的哲学思想。(fsir)这其中也夹杂着罗素的个人见解,比如:《英国百科全书》上说:"因为他从没结婚,他把热心向学的青年时代的.习气保持到了老年。"罗素说:"我倒真想知道这个条目的笔者是单身呢,还是已婚的人。"
哲学史其实就是哲学家的历史,是从古到今各个时代的哲学大家的思想结晶的历史,有的哲学家在时间上是重叠的,所以他们相互会相互影响、相互攻击、相互抵制、最后独立出自己派别。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同样以学派或是人物为主要节,中间穿插着时代背景,如《西方哲学史》(下卷)一书中在第四叙述完埃拉斯摩和莫尔之后,他插入了第五关于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以及第六科学的兴盛,科学的兴盛带的新概念对近代哲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七弗兰西斯·培根,他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他重视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必须借助于实验,才能弥补感官的不足,深入揭露自然的奥迷。
要了解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必须要了解它的哲学,个体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的哲学,反过他的哲学又决定着个体的生活环境。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入门级哲学教科书,书中介绍各个时期的哲学大家,不仅对这些大家的主要思想做了介绍,还引申出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仅介绍历史上不同时期哲学家家庭出身、所受教育程度等做了细致叙述,同时针对各个哲学家的思想加入了自己的评判。他的这部哲学史有助于初学者的学习,更好的理解哲学家的观点和当时时代的精华。
通过学习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能够比较全面而系统的了解西方的哲学家的思想体系,对于构建哲学整体框架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收益颇丰。哲学应当用哲学思维去学习,试着用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去学习,用辩证法的思想看待这个世界,分析世界。正如罗素所说:"哲学探索的意义不在于这个不确定的世界给出最终确定的答案,而且在于使我们生活在不确定中确定生活。
西方哲学智慧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60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65位用户喜欢。
什么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讲的是世界的本质,是哲学领域最基本的问题,是亚里士多德最早在其著作中提出来的,他自己称为第一哲学或者神学。而这个词在汉语中则是意译,在古汉语中,《易·系辞上》中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唐人崔憬以“形而上”谓用,“形而下”为“体”,他说“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这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其体比用,若器之于物,也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为器也。”这段我没大弄懂,但我明白大概说的是咋回事:研究地些超自然万物的东西,如灵魂、本质、理念等,就是在搞形而上学,比如:我是一个人,那么人是什么?什么是人的本质?这就是典型的形而上学问题。
我的感觉是:从现实的感知中将经验上升为道理,这里的道理不见得是科学。比如说:天道酬勤,意思是勤奋的人,运气会比较好。也就是运气和勤奋之间有一种正比例的关系。如果说勤奋的人会更好的增长才干和资历,从而赢得各种机会,这就是一个客观的朴素的事实了,它是可以通过逻辑的推理得到的道理。但是,存在另外一种情况,信念就是一种形而上了。它是无法用逻辑根据事实推论出来的,说它是道理,毋宁说是一种信念,似乎是冥冥中有一只上帝之手在操控。它被哲学家通过经验和思考发现,无法用科学去解释,所以哲学和宗教在这种层面上还是很像的。
你发现了没?拜伦和歌德,这两个文学家,中文译名竟然是如此地对仗工整。一个是崇尚伦理,一个是歌颂道德,怀疑那位最初的翻译家,有过特意的考虑。对书中提及的拜伦那句不朽的诗句,我真正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知识是悲苦的:知道得最多的人必定最深地悲叹一条不祥的真理——
知识的树不是生命的树。
我不敢自诩为知识丰富的人,但是我自己近些年来也深深地为这种矛盾所痛苦。知识和理性告诉我上帝不会存在,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之树。而作为一个人,一种有内心丰富生活的感性动物,我却真正需要上帝的存在来慰藉心灵,而这正是我们的生命之树。怎么办?也许哲学家们能告诉我答案,看这本哲学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心情也豁然开朗了很多,此后我会慢慢把这些认识与大家共享。总之,看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人,哪怕是很普通的人,也需要先哲们的知识和教诲,去指引我们心灵前进的方向,尤其是在当前中国这个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期中。
西方哲学智慧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3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66位用户喜欢。
《西方哲学史》这本书的前部分我有认真的阅读,确实不错!买了本盗版的书籍,影响了阅读的心情,后期的阅读是通过天涯读书完成的。作者见解独到而深刻,同时不可避免的烙上了罗素的烙印。就结构而言,主要以那一时期的重要人物为线索,脉络不是很清晰,阅读的过程需要极强的注意力才能够很好的吸收。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没有真正的真理,真理是相对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而言的。读完之后对战争也有了全新的看法——大乱方可大治。对于五千年文化史的中国,在古代未曾经历真正的外邦的征战是幸也是不幸。下面给大家摘录几段我认为精彩的地方:
1、当我们问到一件事“为什么”的时候,我们指的可以是下列两种事情中的一种,我们可以指:“这一事件是为着什么目的而服务的?”或者我们也可以指:“是怎样的事前情况造成了这一事件的?”对前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目的论的解释,或者说是用最终因来解释的;对于后一问题的答案就是一种机械论的解释。
2、有两件事必须牢记:即,一个人的见解与理论只要是值得研究的,那末就可以假定这个人具有某些智慧;但是同时,大概也并没有人在任何一个题目上达到过完全的最后的真理。当一个有智慧的人表现出来一种在我们看来显然是荒谬的观点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努力去证明这种观点多少总是真的,而是应该努力去理解它何以竟会看起来似乎是真的。这种运用历史的与心理的想象力的方法,可以立刻开扩我们的思想领域;而同时又能帮助我们认识到,我们自己所为之而欢欣鼓舞的许多偏见,对于心灵品质不同的另一个时代,将会显得是何等之愚蠢。
3、浪漫主义观点所以打动人心的理由,隐伏在人性和人类环境的极深处。出于自利,人类变成了群居性的,但是在本能上一直依然非常孤独;因此,需要有宗教和道德来补充自利的力量。但是为将来的利益而割弃现在的满足,这个习惯让人烦腻,所以炽情一激发起来,社会行为上的种种谨慎约束便难于忍受了。在这种时刻,推开那些约束的人由于内心的冲突息止而获得新的元气和权能感;虽然他们到末了也许会遭遇大不幸,当时却享受到一种登仙般的飞扬感,这种感受伟大的神秘主义者是知道的,然而仅仅有平凡德性的人却永远不能体验。于是他们天性中的孤独部分再度自现,但是如果理智尚存在,这自现必定披上神话外衣。神秘主义者与神合为一体,在冥想造物主时感觉自己免除了对同俦的义务。罗素的哲学史更像是写给自己的读后感。观点十分可观,同时并不掩饰自己的喜好厌恶,例如对斯宾诺莎的推崇和对尼采(尼采的章节十分精彩诙谐,强力推荐)的蔑视。阅读本书最大的收获在于接受了对他人思想观点的一种客观评判的阅读方法。
我不敢自诩为知识丰富的人,但是我自己近些年来也深深地为这种矛盾所痛苦。知识和理性告诉我上帝不会存在,这个世界是物质的、客观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知识之树。而作为一个人,一种有内心丰富生活的感性动物,我却真正需要上帝的存在来慰藉心灵,而这正是我们的生命之树。怎么办?也许哲学家们能告诉我答案,最近看这本商务印书馆出的哲学科普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心情也豁然开朗了很多,此后我会慢慢把这些认识与大家共享。总之,看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人,哪怕是很普通的人,也需要先哲们的知识和教诲,去指引我们心灵前进的方向,尤其是在当前中国这个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期中。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简史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094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7分钟,有220位用户喜欢。
《西方哲学史》我选择了梯俐、伍德编着的版本。因为看到有些书上评论说:它拥有更通俗的解释和客观的立场,所以就选择了它,望读能让自己对哲学史有个基础性的了解。现在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它读完了,但留在脑子里的东西不是很多,还好,我做了笔记,可以随时翻来看看,而不用整天抗着那本厚厚的书。
这本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希腊哲学、中古哲学、近代哲学。每个部分后面也包括了每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以及哲学流派。当然凡是影响重大的哲学家和流派所做的介绍占的内容都是比较多的,如柏拉图,奥古斯丁,康德等人。当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我惊讶的是它讲的是自然主义哲学,这点让我很不解。因为我总觉得自然是跟科学有关系的,跟人文扯不上关系。而到读了后面的具体内容时,我才真正的搞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哲学的起源和发展是离不开一些条件的,而自然条件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这也是为什么早期的希腊哲学是自然主义的哲学的一个原因吧。在这个部分里,人们主要去探究了事物构成的的本质,是运动还是静止?读完这个环节的时候,我已经不知道事物到底是有什么构成的了。但当我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思考的时候,我才有了自己的概念。但是我却有个疑问:马克思关于世界本质的认识是不是也存在问题呢?后面主要讲了希腊哲学顶峰时期的状况,即我们耳熟能详的三个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于这三个人物无论是文学还是教育学都是讲的很多的。我觉得这个时期的哲学是任何一个年代都无法超越和凌驾的。有人说苏格拉底的思想到现在都影响着西方人,也有人说苏格拉底推动了西方科技的发展,由此可见这时期的哲学的价值。
第二部分是中古哲学,我对这部分哲学很感兴趣,源于我对宗教的兴趣,因为我是在三种宗教信仰的包围中成长的(基督教、、佛教),但是我没有宗教信仰,多种宗教环境让我失去了信仰,我始终都把宗教当成了一种文化,我也始终不能理解他们做祷告、礼拜以及跪拜的行为。特别是我的同学中不少都是都穆斯林,他们一直告诉我说,你不是穆斯林,所以你不能理解作为穆斯林的骄傲和自豪,当然你也不能理解我们的拜功。我确实感受不到他们的那种虔诚,因为我总觉的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应该是一个无神论者,为什么还会笃信虚无的神会赐予我们所有呢?这是我的一点困惑,也困惑了我很多年了!
其实读这一部分时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当这时期的哲学家大谈特谈神或者是上帝的时候,我开始怀疑我自己了。在看了他们那么多论述后,我竟然出现了相信上帝存在的倾向,还好,这个时间很短暂,我是唯物主义者,由此我觉得宗教对人的“杀伤力”很大。我是带着神秘感来读这部分哲学的,但是最后并没有多大的神秘感,所以我觉得中世纪的哲学,因为某种原因提前给自己蒙了一块面纱,面纱背后,其实什么也没有,不过中世纪的文化艺术,还是很值得人们去欣赏的,我比较喜欢以中世纪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和电影,原因是充满了激情,浪漫,自由与反叛。
第三部分是近代哲学,他离我的年代比起前两部分是近的,可在理解上却趋向了一种复杂。当面对这个部分的时候,我很激动,因为不会像中世纪带着宗教的束缚,而是一点点的展露出科学精神的曙光,用科学的规律性的东西去解释世界和文明,心里仿佛一下子亮堂了许多。尽管如此,但它并没有完全同经院哲学决裂,神学的偏见依然存在。然而当哲学走到康德这里的时候,他说,休谟把他从“独断的睡梦中唤醒”,同时他也把我从理性的梦中唤醒了。他说:“一直到现在为止,哲学是独断的,它往前行而没有预先批判它自己的能力,现在必须批判或开始不偏不倚的考察理性一般的能力”。于是有了他的三个批判,对我而言,是种风暴。因为我没有怀疑过理性,而且崇尚理性。现在看来,我有点错了,理性也会存在问题,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想过的问题。
当读到黑格尔的时候,我再一次激动了,因为有部分内容我可以理解。后来我才找到了原因,是因为我所学习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部分是源于黑格尔的哲学。我觉得他的伟大不仅是提出自己独具特色的观点而且促进了哲学史和宗教史的发展,在他之后产生一批哲学史家如费舍、策勒尔、文德尔班等。再到后来,我觉得哲学真的是飞跃了,但是也越难解读了。我对胡塞尔真的是提不起兴趣来了,海德格尔给我比较诗意的感觉,看到他仿佛看到美丽的诗意的栖息的.生命,不过他的《存在与时间》让我很痛苦。还是很喜欢他那句话:朝向死亡的存在,人的全部存在交织着因意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性而引起的悲剧性的焦虑和苦恼。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句话,让我有了活着的勇气,以前把死亡看的很不开,现在看开了,死生相互依存,活着是为了死亡,死亡是另外一种活的方式。一直都用这些话来安慰自己,正视死亡和悲剧!我想我会坚强的面对……生活中随之而来的一切!
这本书读完我总体的感觉就是:脑子一边是水,一边是面粉,搅搅成了浆糊。我觉得如果不对里面具体的人物及着作做详细的阅读的话,仅凭史上提供的资料,是很难读懂这些哲学思想的。通读之后我感到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当别人提起伊壁鸠鲁,施特劳斯,伯格森等人的时候,我不再陌生,不过也只能达到见过的水平。我想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反复去阅读做到整体的把握,给我的专业学习提供帮助。
西方哲学简史读后感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18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42位用户喜欢。
人类是一种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饭饱后,面对世界的众多不可知的事物,人类往往充满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驱使之下,人类一方面通过经验的积累,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思考推理,来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和解释一些现象。这样,一部分解答成为了确知的知识,即科学;另一部分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给出确定的答案,但由于人类对未知事物有着敬畏和恐惧的一面,产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这些问题的东西,即神学。
罗素认为,哲学就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东西,是带着理性的思维去思考科学所不能解答,而神学看似给出了完美答案的问题。所以“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罗素看来,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和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唯有这两者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
罗素说;哲学是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权威(这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新教主观主义是不同的,区别在于罗素诉之于理性,而新教是唯心的。理性能让人清醒地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唯心让人傲慢)。这是我对罗素最欣赏的一句话,有了它,才能让我彻底放下顾忌而去研究哲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我的这种心灵安慰也是建立在对罗素的权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学上的。
哲学是研究人类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我所最为重视的,是人为什么活着?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论那些家伙所认为的机械式的解释,而是目的论的解释。即当这个问题具体到某个人时,就成了“你为什么活着?”。
当我懂事后,当我懂事后亲身面对了死亡后,在面对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开始不断的在内心中问着这个问题,失去外公的痛不断的刺激着我,让我联想到几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胆小,以致我一想到这个问题便无法安稳入睡。
首先给我答案的是物理学,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灭,当这个理论扩大到整个宇宙时,即整个宇宙都有灭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类,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类也是要灭亡的,甚至整个宇宙都是会归于零的,那么我们现在所谓的奋斗除了养活自己,苟且偷生外,还有什么价值?当然这也是人类期望永恒的一种思想,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当然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天体物理给了我一个类似神秘主义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广袤,有着太多人类所称之为科学的东西,它是如此的寂寞,亿万年来是如此的安静(我用了好久时间才适应用“它”来形容宇宙)。它需要有什么来理解它,来认可它的存在,而人类作为一种智慧生物,承担起了这个责任。人类根本的责任,是发展科学,是尽可能的去了解这个宇宙的根本。
在这个基础上,我才展开其他的思考。
为了发展科技,在现今的情况来看,只有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才行。这样,我的思想难免的流于世俗了。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16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55位用户喜欢。
前段时间,通读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此书名为哲学,但西方所谓哲学乃为科学之科学,统率一切之思想,因此将此书视为欧洲文明发展简史亦不为过。通读犹如囫囵吞枣,却也得出了些心得,现依据阅读时的随手旁批成文,不求全面,但求脉络清晰而以。本文相当枯燥,请选择性阅读。
按照欧洲历史学派对古代社会的划分观点,将近代之前的历史分为上古、中古,两者分界线是公元476年欧洲奴隶制社会的灭亡(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中古与近代的分界是十四、十五世纪文艺复兴的光辉照耀整个欧洲。也就是说分成这么几个阶段:史前——公元476年是上古时期,公元476年——公元1500年左右是中古时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世纪,1500年之后又划分为近代、现代等。
对照中国历史年表,发现东、西两个当时几乎决裂的、独立发展的文明之间竟有如此巧合。(此处所说的西方文明,指的是正统欧洲文明及其派生。)
公元420年,晋朝灭亡,至此中国文化最高速发展的时代结束。
公元十四世纪,明王朝建立,中国在经过短暂的元代统治之后,传统学术界遭到毁灭性打击,继而进入中国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上古时期,中国和欧洲的文明犹如人之青春期,均呈高速发展状态。
中国传统汉文化思想体系得到建立和确认,形成了以儒、道、墨、法为主,尤其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体系,此种体系绵延至今,之后数千年,中国再没建立新的完整思想体系,只是对先秦思想体系得承袭、融和、分支和发展。史学上的极端观点认为,秦以后中国就再也没有思想家了,而晋以后连真正的知识分子都很难找到了。
西方社会将古希腊称为经典时代。那时期建立起来的哲学、科学体系被称为经典哲学、经典数学等。丢番图创建了代数学,欧几里德著有《几何原本》,阿基米德的穷举和趋近概念是微积分的原始思想。经典哲学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结束了“前苏格拉底”时代哲学家单一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哲学体系,从此,哲学将人本身作为研究对象,并由此开始了伦理学、政治学、法学等重要社会学科的研究。
西方哲学史读后感300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92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90位用户喜欢。
罗素《西方哲学史》读后感范文
深夜推荐喜欢哲学的2套收藏书,罗素《西方哲学史》和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罗素《西方哲学史》按照逻辑的次序,从古希腊师徒三圣贤开始,浅显易懂陈述到欧洲文艺复兴的近现代哲学家思想流派。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开创非理性主义先河,以学术论证的方式探讨认为生命意志存在的价值。
哲学可以影响到方方面面,从国家意志到个人生活,包括创造性科学、艺术、音乐、文学、意志力学、美学,甚至是战争;包括幸福、快乐和孤独!当然,哲学的思想光辉也是不着一物的来到人间,闪动着生命和真理的光辉。
文化有体系,思想有喜好。每个哲学家创造的知识体系架构也可以影响到个人,古希腊三贤是颠覆性的进步;近代叔本华是尼采和托马斯·曼的启发着,罗素是悲剧和误解性看待尼采的(包括尼采被希特勒亵渎),以及后来尼采和瓦格勒闹掰,而叔本华和尼采却又鄙视和颠覆康德和黑格尔,中间这些却与他们所处的时代休戚相关,这中间也许就是:一个不怀偏见的人,就是哲学家的外行。
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呢?也许就是这个时代,用悖论的话说就是:这个傻戳戳的时代!哈哈
超越时代,也许是对我们最低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
孤独的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4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52位用户喜欢。
有关孤独的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在海边读《西方哲学史》,读到傻掉,关于孤独——西方哲学史读后感之四。回到成都,竟然对红尘俗世有不堪重负之感。陈果老师在情商一课中说道,我们的一生已经非常短暂,而属于自己的时间就更少。当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时间属于我们和单位的共有;当我们回家,时间属于家庭成员共有;当我们参与社交,时间属于我们和他人的共有;即便是玩游戏,也是被游戏占有了时间。扪心自问,人生属于自己的时间究竟有多少?南澳岛之行,尝试独有的.时间。
清晨独自在沙滩上慢跑,赤脚独自在沙滩上踯躅。夜晚独坐在沙滩上,就像一个孤儿,对话拍岸的浪涛:“我说的你懂吗?你说的我都懂。”而后,将上衣的风帽拉紧,“矗立”在凛冽的海风中大声的背诵:“他们身在众人之间又永远是孑然自处”。一直到,有好心人前来提醒:“千万不能下海啊!”
斯宾诺莎说:“凡追悔某个行为者,双重的悲惨和软弱。”我不能放下的过去太多,但至少可以不再追悔。
罗素说:“存在就是能够和最多数相容的有。”我不能放下的未来太多,我需要存在,于是必须和现实最多的相容。
至于现在:“假若拯救之事近在手边,不费许多劳力就可以得到,如何几乎被所有人等闲忽略?不过一切高贵的事都是既稀有也同样是艰难的”。
“不是因为我们克制情欲,所以我们享有福祉,倒因为我们享有福祉,所以我们克制情欲。”——摘自《西方哲学史》
当我们开始信仰的时候,应该已经完成了怀疑,获得了答案,并且,具备了劝降那条蛇的能力。——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