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得范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一年级读后感(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2-26 18:30:02 查看人数:73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一年级读后感 4349字 40段 15分钟 24分钟 34分钟 113人
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读后感 440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92人
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读后感 237字 4段 1分钟 2分钟 2分钟 103人
一年级龟兔赛跑的读后感 273字 4段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280人
一年级呐喊的读后感 565字 5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78人
一年级的小豌豆读后感 358字 4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236人
一年级的马鸣加读后感 591字 4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95人
一年级巴金的读后感 106字 2段 1分钟 1分钟 1分钟 231人
一年级青铜葵花读后感 406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40人
小学生一年级读后感 1144字 15段 4分钟 7分钟 9分钟 210人
一年级匆匆读后感 787字 6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87人
一年级的小朵朵读后感 441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48人
一年级老人与海读后感 542字 8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215人
一年级活着的读后感 1882字 10段 7分钟 11分钟 15分钟 184人
小学一年级读后感 1417字 17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211人
一年级朝花夕拾读后感 727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98人

一年级读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349个字,有4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5分钟,朗读时长24分钟,慢速需要34分钟,有113位用户喜欢。

一年级读后感800字以内1

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是一个悲剧。作者用这一连串连珠炮弹式的、接踵而来的悲剧,利用各种手段不停地“折磨”福贵的人生,可是始终不许他死去,始终让他活着。最终给读者呈现出一位,看上去好像是超脱一切,淡然一生的老者。这种表面上的波澜不惊,里层隐藏了多么深的波涛汹涌。

作者安排的悲剧,从福贵一出生就开始了。

福贵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长成了骄扬跋扈的恶少性格。嫖妓,赌博,打老婆什么都做过。可能是报应,福贵把他爸败剩的家产也败光了。只是如果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为什么家珍也会跟着遭殃呢。

家珍贤惠,就像福贵自己说的,是上辈子当了狗才换来这辈子娶了家珍当了老婆。可是后来还是逃不了生活给她开的玩笑,先是软骨症让她不能工作,整天躺在床上,受着心中那份因为成为包袱而产生的内疚感的折磨。然后还得经历丧子,丧女的痛苦才与世辞别,跟这个多灾多难的生活告别,终于能松口气了。可能作者想告诉我们,“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只是幻想中的丰满,现实永远是这么骨感。在家珍身上看到的,是一个妇女对自己的丈夫,对家庭的执着。她几乎是将自己的丈夫,家庭视作自己的全部:丈夫有外遇,但是她不闹,反而是想着各种隐晦的语言、手法来试图劝那个无可救药的丈夫;后来被父亲强行接回家,放着高床软枕的生活不过,却跑回去那一间破茅草屋里面找自己的丈夫跟女儿。能做到这样的算是女人中的极品了吧。用我自身的观点,真的无法想象一个女人的观念是要怎样的狭隘才能做到这种地步,或者说这种感觉,本来就无法做到“感同身受”。试想一下,如果家珍就真的在家里不会来了,那就不会有有庆,也就不会有丧子之痛。凤霞也可能因为舍不得孤独的父亲而不会出嫁,也就不会难产。可能最后的故事发展是:福贵恶少赌博败家,家破人亡,与女儿相依为命度过余生。这算是悲喜交加,但也总归不是一个纯粹的悲剧。

对剧情的讨论没有意义,说到底都是作者一手操纵的,该这样的还是得这样。

值得讨论的是,一个人,在面对了这么一连串的连珠炮弹式的悲剧,面对生活向他劈头盖脸丢来的一波又一波的悲恸,他怎么能一直活下去?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养自己,养父母?但是福贵没有父母,到最后只剩一头老黄牛,生活完全没有寄托,没有负担,没有任何钩子将他钩在这个狗血的生活里面,他为什么不去死?说实话我一直以为故事应该是以福贵的自杀结尾的。这是作者留给我们的一个问题,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而福贵活着又是为了什么?

思前想后,想来想去,最后只是想到,福贵活着,可能就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这一件事情。看起来很扯淡,很狗血,很废话吧?看看福贵自述的最后一个片段,去买牛的时候看见一头老牛准备要被宰,福贵犹豫了一阵,最后把它买了下来。作者刻画了这一过程中老牛似乎因为重获新生而“停止流眼泪”“在路上跟福贵亲近”。由此呈现出对生的向往,渲染了继续生存的美好。后来福贵看来看去,自己说觉得这头老牛“跟自己很像”,于是给这头老牛取了个名字叫做“福贵”,那么那条老牛之前的“对生的向往”是不是也是同样可以映射到福贵的身上呢?再说,福贵为什么要买这一头不怎么能干活的老牛?还不是因为 不想看见它死 么,很明显老牛已经没有生存的价值,生存的意义。不能干活了,除了被宰来吃了就没有任何生存的意义了。但是就是这样毫无理由的,福贵将它买下来了,让它“活着”,没有缘由,没有理由的“活着”。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任何缘由,就这样活着,大概富贵心里也是这样想着的吧。

是不是,其实,活着,本来不需要一个什么理所当然的理由。因为,你活着这件事,就是你活着的理由?

整本书的主要内容都是用福贵口述的形式来呈现,平淡的语言,展现出来的波涛汹涌的生活,读罢,掩卷自思。

一年级读后感800字以内2

刚刚读完了沈从文的《边城》,感触颇深。

小说并不长,却把我带入了长长的思考当中。小说以川湘边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当时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为基本,以渡船人的孙女翠翠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而展开。

小说的主人公,也就是老船夫的孙女翠翠,其父母迫于内心的道德压力而殉情而死,留下翠翠与老人相依为命。虽然身世有些许凄惨,但也许是在美丽的大自然中长大的原因,触目为青山绿水,翠翠却依然长得天真活泼,单纯害羞,惹人怜爱。她不谙世事,只懂得乖巧地尽力帮忙爷爷守好渡船。就是这种朴素的美丽,也使得当地船总的两少爷都喜欢上了翠翠。

爱情是美好的,但却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能够轻易拥有的。大少爷天保性格豪爽,他本想退出成全弟弟傩送与翠翠,但却不幸溺死,在原本有发展机会的翠翠与傩送之间形成了隐形的障碍。守船老人因操心孙女的幸福而不断的向人试探,更加深了船总顺顺与傩送对他的误会,使得傩送好几次见面都表现冷漠。翠翠的羞涩,本应是翠翠美丽的一面,但却让傩送错解了。

猝不及防的大雨冲倒了白塔,爷爷的死让翠翠明白了更多,翠翠也许真的再也听不到曾触动她的歌声了,也许美丽的爱情终究注定在悲剧中让人留下遗憾。原本只要说清楚就能得到的幸福就这样在读者眼前生生地错过了。一切像是冥冥中自有安排,近在咫尺的幸福,本可以得到的快乐,却就这样在现实中硬生生地被错过了。

这似乎也在启示我们,很多时候,该勇敢时候就千万不要懦弱。

之前我听有些同学说过“《边城》,是沈从文‘理想主义的幻灭’”,我做不出如此深奥的评价,但我却能深刻感受到沈对他自己笔下世界的向往。那里的人民善良热情,淳朴勤劳,人与人之间没有猜忌,更多的是彼此之间的帮助与理解。

我仿佛可以看到老船夫把钱一一拾起硬塞回到渡客的手上,然后从腰间拿一小束草烟扎到渡客包袱里的场景;我仿佛可以看到老船夫善意的勒迫过路人使用他的药方,喝那一碗解暑的凉茶;我仿佛可以听到竹篁里黄鸟与杜鹃的叫声,和回荡在山间如竹雀叫声一般的傩送的歌声;我仿佛能感受到满眼碧绿,流水潺潺的惬意与悠闲。这是一个美丽而难以寻得的世界。

一年级读后感800字以内3

我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后,十分羡慕鲁迅先生在百草园度过的完美时光。文中充分描述了百草园给鲁迅先生的童年带来的无限乐趣。“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光这些景色,就让鲁迅先生百玩不厌。百草园这个乐园仿佛会让读者恨不得立刻去那儿饱饱眼福呢!

文中的长妈妈还给鲁迅先生讲过一个关于美女蛇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然而这个故事给鲁迅先生有了些“后遗症”。鲁迅先生从此在夏夜乘凉时,总有些担心,并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合理的写出了鲁迅先生年幼时害怕的心境。

当鲁迅先生要到上学的时候,家里人将他送到三味书屋,也就意味着鲁迅先生要和他的蟋蟀、覆盆子、木莲等……要说拜拜了。

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生生涯,“每一天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生活。尽管如此,鲁迅先生还是经常和同窗们出三味书屋后的一个小园玩。虽然能折梅花、寻蝉蜕、喂蚂蚁,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教师叫回来,继续读书,这远远不及在百草园的自由、快活。

这篇文章不仅仅用百草园的自由欢乐同三味书屋的无味作比较,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的心境,并且经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达了鲁迅先生儿童时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境。

一年级读后感800字以内4

由“鹦鹉螺”号说开去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我读了法国著名的科幻作家 儒勒·凡尔纳写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里面有光怪陆离的海底景物,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还有性格不一的人物形象,特别是那个神奇的诺第留斯号,我更喜欢叫它“鹦鹉螺”号,简直是那一个时段我向往无比的神秘幻境。也就是因为这本小说,我喜欢上了搜集各种不常见的贝壳,期待着有一天我也会乘坐着这样一个神奇的交通工具去神游太空。整部小说带给我太多的感受和震撼,每一章每一节都有,我觉得真是写也写不完,但我更敬佩的,却是作者儒勒·凡尔纳这个人,他有着怎么样奇幻的大脑和想像力呢,带给我们一个这样神秘的,超前的,不同寻常的科幻世界?!

《海底两万里》发表于1869年,我们现在是____年,在跨越了近一个半世纪的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读起来依然觉得超前而且先进,当时的凡尔纳预见了几百年的科技水平,这让我由衷地赞叹他这先进的前占眼光,他在我心里真是位了不起的大人物!这让我不由想起前不久我看过的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震撼无比的科技水平和视觉效果。让我不由的感叹,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没有这样先进的科技头脑呢?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能去创造这种神奇的科技创新呢?

是的,我们很少,我们是一个稳重的,成熟的,内向的民族,我们常常引以为豪的是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是老袓宗已经失传的科技成果,我们躺在古人留下的片言只字中就能觉得自己特别有优越感,觉得我们国家厚重的历史足够抵消现在一切的不足,我们却没注意到欧美发达国家的飞速上升的科技水平和预见力。我觉得我们年轻的一代是应该觉醒一下了,不能只掰着手指细数我们的历史,更应该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我们怎么样才能重新让自己的国家再度辉煌灿烂起来,这才是我们青少年应该思考和觉悟的吧。

什么时候,我们中国人能自己驾驶着我们自己的“鹦鹉螺”号,能够在海底和太空任意遨游,书写着由我们创造的奇迹,让全世界都为我们赞叹,那时再读《海底两万里》,会不会是不一样的心情呢?

我这样想,我应该也更努力地去做,这就是《海底两万里》带给我的一点思考。

一年级读后感800字以内5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本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巴黎圣母院》。

故事发生在15世纪的巴黎。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作为一个教堂的祭司,认为爱情是罪恶的。但当他见到美丽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之后,却不择手段地想占有她。在罪恶感的压迫下,他的追逐变成了疯狂的迫害。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相貌丑陋、身体残疾,自幼被弗罗洛收养,他也同样爱慕爱斯梅拉达。但是,这种爱是无私的,高尚的,与弗罗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罪恶的目的不能实现时,弗罗洛采用嫁祸于爱斯梅拉达的方法,残忍地将她送上了绞刑架。与此同时,原本忠实于弗罗洛的卡西莫多,被主人的残暴无耻所激怒,把弗罗洛从教堂的高楼上推了下去。

这篇小说以下层市民攻打巴黎圣母院为背景,赞美了受压迫者的正直、善良的品性,揭露了当时神职人员虚伪的本来面目,证明了爱、善良、仁慈将胜过僵化的宗教和说教。

从这篇小说中,我看到了世界上的美与丑,也知道了鉴定美与丑的方法不是在于外表,而是在于灵魂。就像卡西莫多一样,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拥有高尚、纯洁、无私的爱,敢于为自己爱的.人献身。

然而,与卡西莫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巴黎圣母院的副教主克洛德·弗罗洛。他在受千万人尊敬的外表下,却长着一颗奇丑无比的心,使他走上了不归之路,由他抚养了二十多年的养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又怪得了谁呢?而卡西莫多,他依旧在自己心爱的钟旁。

这真的是一本很好的书,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读后感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40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92位用户喜欢。

书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书是大树上那又大又甜的红苹果。遨游在书的海洋里,我很快乐。现在,我要向你推荐一本书——《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

这本书讲的是:小男孩正也是个胆小爱哭的一年级大个子,小女孩秋代却是个勇敢大胆的二年级小个子。他们是一对好朋友。后来,小男孩正也跟妈妈闹别扭后,独自经历了千辛万苦,来到一片草地上采了许多美丽的紫斑风铃花。秋代和正也的妈妈也找到了正也,秋代和正也都在无意中长大了……

令我最感动的是,正也在去找紫斑风铃花的路上,他曾有无数次想哭,想退缩。但,是秋代——那个小个子女孩对他说的一句话使他坚持了下来——“你一定行!你是最棒的!”正也想到了秋代,想到了井村朔子(秋代的好朋友),想到了妈妈,想到了爷爷,想到了……这些人使他的信念更加坚定,从而使他采到了美丽的紫斑风铃花。

这本书读完以后,我被正也的坚定感动,也被秋代的勇敢感动。一股暖流在我心间流淌,一种力量在我身上蔓延!它可以让懦弱的人变得坚强,让胆小的人变得勇敢。

读读这本书吧,它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读后感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3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103位用户喜欢。

这本书讲了三个人的故事,她们三个是:滕冈真理子,水村秋代和小川正也。

我最喜欢这本书里的正也,因为正也一开始不坚强,秋代从此说让正也坚强,正也就慢慢的坚强了,所以我喜欢正也。但是有一点正也做错了,有一次,正也去偷看了她们秋代的班,就这一点正也做错了。

秋代有一次做了一件非常搞笑的事:秋代不喜欢小个子,她就以为晚上睡觉的时候,个子就会噌噌噌的往上蹿,结果今天早上量身高,和昨天晚上的记号一样,这件事让我笑的合不上嘴。

正也一开始骑两个轮的自行车的时候,一骑就摔倒,最后也是学会了。

一年级龟兔赛跑的读后感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7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80位用户喜欢。

《龟兔赛跑》是一则寓言故事,最后兔子因为骄傲而败在了乌龟手下,而乌龟取得了最后的 胜利。

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凡事都不要骄傲,虚心才会得到最后的胜利。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了 许多这样的例子。有一次,我在考试时,考了非常好的成绩,我骄傲了。结果,下一次考了 一个提起来就伤心的成绩,哎!平常人们常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真是说对 了呀!

谦虚是一种美,这样的美只属于品格高尚的人,只要你拥有了这种美,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骄傲是不好的,只要你拥有了它,不会得到好结果,不管怎样,大家一定要切记,谦虚是一 种纯洁的美,只有你谦虚,才会一次比一次进步、成功!

龟兔赛跑

一年级呐喊的读后感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78位用户喜欢。

鲁迅先生有的故事是经过那些人物的事件来对此刻的社会进行批评与讽刺的,如阿q那愚昧的“精神胜利法”显示出了鲁迅先生的无知、自欺欺人,以及最终冤死的事情讽刺了社会的不公。再如狂人的那一册日记体现出了鲁迅先生变态的内心世界,可是反衬出了社会上封建礼仪对人精神的束缚如同一块千斤巨石压在人们的心上。再如孔乙己那满嘴的之乎者也、不赖帐和最终惨死的经历些出了鲁迅先生的迂腐、善良还对封建科举制度的心灵残害做出了锋锐的控诉。

有时,鲁迅先生也经过一些毫不起眼的小事儿描述,比如说:《一件小事》经过自我的自私和那个车夫的伟大赞颂了这种光明磊落、敢作敢当的伟大精神。《头发的故事》就是经过“我”和“n先生”的一次谈话揭示了辫子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压迫与剥削。在写作中,鲁迅先生也会经过在文章中哪些不起眼的线索带给人们道理,如《药》之中夏瑜的牺牲赞扬了革命可是反对了革命的不彻底性,赞扬了夏瑜英勇无畏的精神,也体现出了康大叔的冷漠、封建。

鲁迅先生不之会经过哪些事情来批判社会,还会描述出来自我真挚的感情,如《社戏》中经过孩子那些近似于胡闹的事情描绘出孩子的天真无邪以及聪敏和顽皮,更是描绘了双喜、阿发两个人物。

《呐喊》实在是一部经典的作品。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是鲁迅先生经过哪些事情在呐喊,崇尚光明反对黑暗。在这其中,有许多好的写作手法等着我们来借鉴呢!

一年级呐喊的读后感300

一年级的小豌豆读后感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58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36位用户喜欢。

在上小学之前,我一点也不喜欢阅读,虽然家里有许许多多的书,但我从没兴趣。直到有一次妈妈给我读了《一年级的小豌豆》,我觉得小豌豆很像我自己,我如饥似渴读着,想象着自己就是那个小豌豆,沉浸在小豌豆的故事中。我一发不可收拾,感受着阅读带来的乐趣,渴望着阅读更多的书。

书中讲了小豌豆上一年级的故事,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小豌豆想要成为一名公主,于是她把爸爸的羊绒裤剪了当头发,还把妈妈的衣服做拖尾长裙,用水彩笔给自己化妆,她觉得自己很美,结果吓了妈妈一跳。我也是经常偷偷臭美却吓倒人,原来她和我一样啊!书中还有许多故事,做小监督员、一条线活动、送给秀岩老师的贺年卡、新年许愿树……这些我都感同身受,真是美妙极了!

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像我一样通过这本书敲开阅读之门,找到阅读的乐趣,感受着阅读的幸福。

《一年级的小豌豆》

一年级的马鸣加读后感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95位用户喜欢。

放假了,我翻出我以前读过的故事书,又看到了这本《一年级的马鸣加》,这本书是我以前最爱读的故事,许多马鸣加栩栩如生的画面又浮现在了我的眼前,让我这个五年级的大姐姐,又找到了做一年级小学生时的快乐。

这本故事讲了马鸣加刚上一年级时的校园生活,好像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马鸣加上学的第一天刚到学校,就因为学校大门突然关上而哭鼻子;放学不回家却到垃圾桶捡了一堆粉笔头,让来接他的家人在门外焦急地找他;还爱给同学起外号,欺负同桌“毛毛虫”,可得知她要跟父母移民到加拿大时,他却忍不住趴在桌上伤心地哭起来;又因为写字不规整,使报幕员把他的名字念成了“马口鸟力口”;去植物园参观,他却只记住了植物园的厕所;家人送给他五个新书包,他高兴得一天换一个,结果上课才发现课本忘记装了……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马鸣加好像是我熟知的同学,一样聪明、机灵,一样顽皮、充满奇思妙想……又仿佛也有我一年级时的影子。读到那篇《是真的小学生了》的时侯,我觉得他也像我一样,怀念着自己的幼儿园,怀念着幼儿园的老师、同学……那个时候是那么无忧无虑啊!而现在上小学了,每天除了学校的功课,还要去赶场“上班”。想一想,还真是留恋幼儿园的美好时光呢!一直到现在,每当周末或放假时,我还会和院里的伙伴跑到幼儿园看看又换了什么样的新玩具。马鸣加才刚上小学,一定比我感触还深吧!

我会记住这些有趣的故事,更会记住书里面活灵活现的小主人公——马鸣加。

一年级巴金的读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6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1分钟,慢速需要1分钟,有231位用户喜欢。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刻了解了家的重要性。有的人有家却不懂得珍惜,有的人没有家却盼望有家,家不就是一家三口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吗?看了《家》这篇文章,我大概明白了一些道理。家是爱的居所,只有在那里才有最动人的真情。

巴金的

一年级青铜葵花读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0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40位用户喜欢。

自从,我读完了《青铜葵花》这本书后,顿时,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觉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也让我感受到了,小巨人要经历痛苦过后,才能成为大巨人。

《青铜葵花》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葵花的父亲带着年仅7岁的葵花来到了一个小村庄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认识了青铜。从此,俩人在无声的世界里以兄妹相称并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但是,美好的日子并不久远,在葵花12岁的那年,残酷的命运又将葵花召回了那个属于她的城市。从此以后,青铜就天天来到芦苇荡边,遥望着妹妹葵花生活的地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葵花回来了,而青铜也会说话了,虽然说得口齿不清。

在我读完这本书后,我不小心,读到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应当敢于正视痛苦,尊敬痛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值得赞颂!

而《青天葵花》所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一年级青铜葵花读后感100

小学生一年级读后感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44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10位用户喜欢。

小学生一年级读后感

小学生一年级读后感

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感

我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对我深有感触,小学生读后感作文大全。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父母对他小时侯写的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一事。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因为她知道巴迪还是个孩子,他需要鼓励。而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因为他认为只有严厉才能教育孩子写好作品。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极端的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父母对作者的爱。所以,巴迪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个慈母,又有个严父,这样,便使他在不满12周岁的情况下,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如果这些爱都是片面的,母亲的话会使作者沾沾自喜,骄傲自大,导致目中无人,而父亲的话会使作者对写做没有兴趣。所以,爱是需要有父母的爱来衡量,这样,既能使孩子在得到表扬的同时,还能得到一定的评判,让孩子依据评判来对文章进行修改。

在生活中,我也同样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我的父亲不管是在生活和学习上,一直都对我很严厉,而母亲却恰恰相反,母亲是在我取得不佳的成绩时给我鼓励,让我充满信心去迎接挑战。而每次我取得好成绩时,母亲总是夸我:“不错、不错,继续努力。”当电视在播放《百家讲坛》时母亲说让孩子看看,可以增长一些知识,而父亲是极力反对,说影响学习,为此,父亲和母亲几乎要吵架了。

一下子明白过来,就像作者说的那样,无论“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罢。这两种极端的断言的背后,是爱。就像大人们说的一样,因为爱你,才批评你、挑你的错,那是希望你进步;因为爱你,才鼓励你、赞扬你,那是希望你能树立起自信心,再创佳绩!

小学生一年级读后感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教育是我在寒假里所读的一本书,这本书是中外十大名著之一。我非常喜欢它,现在我已经看了第2遍了, 还是那样好看,百看不厌!

它主要讲: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安利柯在父母慈爱的教导下,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别人的优点。性格:极富有同情心,喜欢帮助他人,一个极富有上进心的不可多得的少年,作者用日记的形式把家庭、社会、学校都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都建立在爱的基础上。

这本书充满了儿童情趣的幽默语和十九世纪意大利引入胜的习俗风尚,描写了发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孩子的眼光来写孩子的内心世界,更贴近我们。

如今,社会主义教育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了,再我们的中小学里,仍有体罚学生的行为,有的学生家长经常把孩子领到老师面前说:“他(她)要是不好好学习,你就狠狠打他(她),我们家长决不姑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对这点最反感。“有话好好说”这不是大人们经常强调我们的吗?为什么到他们那就一文不值,以“打”来解决问题的所在?

《爱的教育》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子女者一生必读的教育经典!

朋友们!家长们!师长们,读这本书吧!它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一年级匆匆读后感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7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87位用户喜欢。

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时间是过得飞快的。活着,就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活着,就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就要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马不停蹄地前行。自从我读了《匆匆》这篇文章后,我深有感触。

《匆匆》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作者的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他手中溜去,匆匆的溜去——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不知不觉又溜走了一日。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如薄雾,被初阳蒸腾。作者叹息过得太快,叹息自己过去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叹息八千多日子就这么溜走了:为什么时间一去不复返呢?

是啊!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我深思着。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周而复始的,但时间,却偏偏一去不复返。时间,它总是不知不觉、悄悄的从你身边溜走。当我玩耍的时候,日子从笑声中扬过;当我写字的时候,日子便从笔尖上划过;当我看书时,日子又从眼前闪过。就这样,转眼间,一天又神不知鬼不觉的过去了。时间,它总是这样无声的溜走。有的人抱怨时间过得太快,有的人却讨厌时间过得太慢,但时间始终是公平的,重要的是你怎么利用它。

在时间的长河里,我已经走过了四千多日子呀!回想起,我又做了些什么呢?我留下了什么痕迹呢?我会恨自己:你为什么要虚度这么多时光呢?想想从前,没事做的时候就坐在椅子上发呆,让时间白白走掉;到了周末就整天的看电视;无聊的时候,就到外面闲逛。就这样,一天一天,转眼到了今日。真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啊!我真后悔莫及呀!我真想让时间倒流,回到从前,更努力的去学习。但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过去的日子毕竟过去了。与其后悔,不如从现在起,珍惜美好的时光,努力学习,在今后的道路上利用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在生命的长河中,增添上灿烂的一笔。

一年级匆匆读后感600

一年级的小朵朵读后感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4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我读了《一年级的小朵朵》这本书以后,我很想当可爱的小朵朵。

因为她知错就改,比如说:有一天,小朵朵肚子不舒服,每一堂课下课时都想去厕所,当安老师迟到了几分钟下课,小朵朵就跑去了厕所,回来时,她遇到了两个值勤生的大姐姐,一个大姐姐站出来说:“走廊里不可以奔跑,你是哪个班的?” 小朵朵被大姐姐这么一问,吓了一大跳:现在,我们班级因为这么小小的一件事,又要被扣一分了。突然,她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明明是一年级一班的小朵朵,却说:“我是一年级四班的。”那个大姐姐继续问:“你叫什么名字?”小朵朵低着头,没回答。另一个大姐姐问:“连你自己的名字也不知道?”小朵朵还是没回答。回到教室以后,她看见毛毛虫老师在批评江明明,毛毛虫老师说:“你干嘛撒谎?你明明是一年级一班的,干嘛说是一年级四班呢?”江明明回答:“我没有撒谎。”小朵朵实在听不下去了,对毛毛虫老师说:“是我撒谎。”毛毛虫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两根香蕉,小朵朵接过香蕉,把两根香蕉一起塞到了江明明的嘴巴里。小朵朵后来再也不撒谎了。

我也想当知错就改的小朵朵。

《一年级的小朵朵》

一年级老人与海读后感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2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15位用户喜欢。

很早以前就读过《老人与海》这本书了,说是书其实它是一篇不是很长的小说而已。虽然短可是它的精炼的文字和那种情节架构还是让我印象深刻。

一个外表不好看能够说的上是丑陋的老渔民在别人的嘲笑声中出海,在与马林鱼奋斗几天几夜后最终将鱼带回来了,可是带回来的鱼却只剩下了一副鱼骨头了。

在那几天几夜中,老渔民可是受足了罪可是也收获了众多。

老人的故事让我的感受之一是一个人应对困难需要勇气。一个人需要自尊吗答案是肯定的,老人也是这种做法,虽然年迈可是他从来没有对生活失去过信心,从来没有对他的捕鱼技术失去过信心,这是他对自我的肯定以及自信。

在与大马林鱼的搏斗中,老渔民是越勇,他的精神状态一向是很好的,那是他内心的信念一向支持着他继续战斗下去,是源于他内心的力量。

感受之二是一个人的最大的敌人是他自我。其实在战斗中大马林鱼并不是老渔民最大的敌人,他真正的敌人是来自内心的那份软弱,如果老人一旦松劲那么他的精神意志就会在那么一瞬间垮下来,从而无法让他在几天几夜的战斗中坚持那样旺盛的斗志,也就不会有最终的成功了。

感受之三是外界的看法其实没那么重要。尽管老人承受着别人各种各样的看法,可是他都没有在意那些,而只是按照自我的生活方法去做,他获得了自我的成功,那些对他的各种攻击都不攻自破了。

一年级老人与海300字

一年级活着的读后感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82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184位用户喜欢。

活着,承载了多少意义、情感和力量呢?是进行时,是生命的持续状态,是灵魂的永恒追寻。

看完《活着》,想说说关于“活着”。突然发现很难去说,这样广大却沉重的话题,似乎每一个语句都显得苍白,每一声叹息都显得无力;然而,活着,是进行时,是你我此刻正在经历的状态,无从逃避,直至那一天,你我在神的审判台前,而从那一天起,我们将活在永恒的国度里。而活着和永恒,有人只看到了一部分,于是没有永恒的方向,迷茫地活着;没有永恒的价值,愚昧地活着;没有永恒的期待,艰辛地活着。也有人只看到所谓的另一部分,于是没有现实的根基,形而上地活着;没有脚下的道路,漂浮地活着;没有真理的指引,被动地活着。

但是当我们听着故事的叙述者——福贵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感觉着他活着的状态一点点变化:年少无知时,萎靡地活着,无视妻子的艰辛,无视父母的关切,无视现实的责任;风云突变后,挣扎地活着,战场上经历生存的残酷抗争,生活中面临活着的底线挑战,情感上体会为父为夫角色的重担;看尽生死后,麻木而乐观地活着,无牵无挂,无泪无述,也无欲无求。“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我们会默然发现,活着是一种状态,仅仅一个词,悲惨抑或苦难、凄凉、无奈,无法展现它的全貌,可是哪怕是其中一方面我们都无法深入触及。

小说以时间为主线,讲述了福贵如何从游混于社会的阔少爷变成一无所有的佃农,如何从刚开始无所事事的“败家子”到最后持家生活的“顶梁柱”,如何从刚开始的淡漠亲情到后来饱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痛。小说中,作者对于“死亡”的安排更是匠心独运。父亲的死第一次把他从生活中唤醒,使他开始谋求自己的生活;老全以及伤员们的死使他开始了解到战争的残酷,生活的残酷,更体会到家的温暖;就在他与家人团聚之时,母亲的死更是引发他对自己深深的自责,也让他刚刚品尝到亲情的心跌落谷底;就在一切趋于平静的时候,儿子“有庆”的死再次给了这个家庭以沉重的打击;人近暮年,就连唯一支撑他活下去的希望——孙子“苦根”,也离他而去,死因是撑死的……现在看来近乎荒谬的情况,也是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各种遭遇,集中反映在主人公福贵的身上:生活的疾苦,亲人的离去……一次又一次地体会着从天堂直坠入地狱的感觉。小说通过一系列的“死亡”来表现“活着”的手法,不得不使人拍案叫绝。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作品的结尾,有着海一样深沉的意境,当这样一位老者的一生赤裸裸地展现在眼前,突然就觉得自己的一切都变得那样渺小,微不足道。福贵用这样一句话回顾自己的一生: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看着身边所爱的人一个一个相继离开:令人胆颤的医院,带走了最亲挚爱的亲友,小外孙又这样悲惨地离开了……福贵所发出的感叹是那样得苍白、无力,却又是那样得撕心裂肺!

余华是一个冷酷的作者,不动声色地用他冰冷的笔调让我们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他丝毫没有犹疑,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只留下我们错愕当场,惊觉原来命运竟是这样作弄人。每看几页,都有眼睛湿润的感觉,在小说的最后,悲剧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艾米丽·卡特对《活着》的语言、情节,娓娓道来的叙述方法,简朴优美、未曾雕饰的魅力及小说中关于生、死、命运的内涵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艾米丽写道:“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永恒的东西。《活着》就是这样一流的作品”。从文学角度说,《活着》可以称为一部不朽的著作。因为这一部小说,绝不是仅仅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它还客观地反映某种现实,并通过作家自己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所传递的情感。其间虽有夸张,但不失真实;虽有描写,但不失质朴;虽然写实,但不乏可读性。

可以这样说,读余华的《活着》是一种精神的震撼。当身边的人一个个远去,主人公仍然坚强乐观地活着,尽管这一路太过平庸,这生活如此艰辛,总在埋头活着,这使我想起了多年前听到的一句话“活着,像狗一样地活着”。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去,对自己无疑是一种打击,自己仍旧要好好地活着,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

而我们亦要好好地活着,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或许,这是读完这部小说最切实的感触。

一年级《活着》的读后感650

小学一年级读后感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17个字,有1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11位用户喜欢。

小学一年级读书心得(一)

——《世界儿童美德故事——孝悌》心得

文/刘博文

假期里,我读了一套《世界儿童美德》丛书,其中《孝悌》讲述了五个小故事,有孝顺的小乌鸦、两只小熊、扔筐子、黄香扇枕和谁的儿子好,都讲的是孝顺长辈、兄弟友爱的故事。读完这些故事,我十分钦佩他们,我要学习这些美德,那么在平时应该怎么做呢?好好学习,不断进步,让父母省心,是孝顺父母的一种表现;对兄弟姐妹友爱是一种美德;在学校里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同样是一种美德。只有具备这些美德,我们长大后才能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人民,更好地服务社会。

小学一年级读书心得(二)

——《木偶奇遇记》心得

这本书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木偶孩子匹诺曹从木头变成人的故事。在这过程中,他遇到了会说话的蟋蟀、仙女、鲨鱼、大蛇、小灯芯……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他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愿意学习,竟把爸爸卖掉大衣买来的课本换成戏票去看戏了,贪玩离开学校跟着小灯芯去了玩儿国后变成了驴子。他还爱撒谎,他在小仙妇女面前说谎,结果鼻子一下子长出了好几倍,连门也出不去了。但是,他很善良,在亲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他终于变成了真正的人。

这个故事教育我们只要善良,知错就改,好好学习,就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个故事对我的触动很大,小匹诺曹的缺点其实在我们很多同学身上都存在,能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关键看我们对这些缺点的态度。今后,我一定保持优点,改正缺点,努力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小学一年级读书心得(三)

——《狼王梦》心得

狼这种动物在大多数人心中留下的似乎只有凶残、狡诈的印象。但有谁想过,狼也是有抱负的,狼的身上也是有爱的。

《狼王梦》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母狼紫岚生了五只小狼崽,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狼王,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五只小狼崽中只剩下一只最小的母狼“媚媚”紫岚为了狼孙们的安全,便于金雕同归于尽。

我感动于紫岚的这种精神,她虽是一只狼,一只动物。可也有着像人一样的抱负、母爱,以及可以忍痛割爱的思想感情。但我却反对于紫岚的这种做法,因为她太过于“望子成龙”了,为了使自己的孩子成为狼王,把它们一个个的推向绝路。

母狼紫岚在一个风雨夜晚与猎狗搏斗,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将捕到的獐的心肝喂给小狼们吃,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在“蓝魂儿”被贪婪的打猎人捉住时,她为了不让“蓝魂儿”被打猎人活活剥皮,忍痛割爱,一口咬断它的脖颈让它免去了被活剥的痛苦,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她从一只美丽优雅的母狼蜕变成了丑陋衰老的狼,几颗门牙被弄断,寒风刺骨的冬天,搬到洞口去睡,她也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在生命的终结时连一件栖身之地都没有,女儿担心自己孩子的安全,将她从山洞中赶出去。她不但不记恨女儿,还帮狼孙们消除危险,与金雕同归于尽,她还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啊!

我想,作者沈石溪花费了这么多笔墨,无非是要书写两个字,那两个字就是——“母爱”。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名人、伟人……都为母爱称赞,这使我不断感受到,不论是凶残的狮豹;无论是温顺的绵羊;还是诡计多端的狐狸……它们都视母爱为至高无上的爱。

在生活中,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他们一直在默默地奉献着,不求我们回报。母亲的爱是无私的,一点都没有保留的,哪怕苦了自己,我们一定要回报这份爱。就像大树哺育树叶,树叶到冬天落到大树脚下给大树养分,报答大树的哺育之恩。学习大地养育花朵,花朵到开放时为大地增添生机与美丽,来偿还大地的养育之情。连树叶和花朵都懂得感恩,何况我们人呢。我们定要感恩父母!

狼是最善良、慈爱的动物。

一年级朝花夕拾读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2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98位用户喜欢。

暑假里,我仔细阅读了已故作家鲁迅先生的一部经典着作——《朝花夕拾》。鲁迅先生没有使用什么华丽的辞藻,却带给我们这些读者一种平和如小桥流水般清新的感觉。

这本书向我们反映了清末民初,封建社会那种压抑、守旧、苦闷的生活。通过鲁迅先生的讲述,“阿长”长妈妈的这个名字的来历反映出了旧社会对待人们的不同,特别是像阿长这样的生活在下层的人们来说,根本没有什么人权可言。旧社会人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只能靠“钱”与“权”这两种的东西判断,在他们看来,只要有了这两种东西,自己就是比其他人高出一大截这种十分病态的心理。

据我了解,旧社会还存在着很多的陋习,例如女性缠足与女性人权低下这种情况。那时的晚清与民国女性,就是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中国人类的代表,人们认为女子劳动能力低下,有的甚至只是用来生孩子,还有的人家生下女孩,就马上厌恶的抛弃或是杀死。身为一个新中国的女性,我对旧社会的人们存在很大的疑惑,女人为什么就不能干活呢?女人哪里比男人差了呢?为什么女人们就不能起来反抗旧社会的恶习呢?为什么还要自甘堕落甘愿把本该由自己掌握的命运统统交到别人的手中呢?这也许就是旧中国为什么百遭磨难,低声下气的原因之一吧。

合上书,我捉摸了很多,思来想去,我觉的清末明初的中国为何屡遭磨难呢?也许是穷人们被恶人们压迫,低声下气的不能敢于反抗,也许反而更增长了恶人们的狂妄自大,助长了他们的施暴的心理,国力便会空虚,皇帝贪图享乐不理政事,奸臣们在皇帝耳边颠倒黑白,富人们纷纷买官,社会上的人们乌烟瘴气,外国趁机向我们运输毒品,造就了一个个瘾君子,还被外国人戏称为“东亚病夫”,打仗的时候忠臣全被害光了,瘾君子们也无法动身奔赴战场,所以导致旧中国君主制集权终于被推翻,外国人连年侵略的惨剧。

一年级《朝花夕拾》读后感500

一年级读后感(16篇范文)

在上小学之前,我一点也不喜欢阅读,虽然家里有许许多多的书,但我从没兴趣。直到有一次妈妈给我读了《一年级的小豌豆》,我觉得小豌豆很像我自己,我如饥似渴读着,想象着自己就是那个小豌豆,沉浸在小豌豆的故事中。我一发不可收拾,感受着阅读带来的乐趣,渴望着阅读更多的书。书中讲了小豌豆上一年级的故事,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小豌豆想要成为一名公主,于是她把爸爸的羊绒裤剪了当头发,还把妈妈的衣服做拖尾长裙,用水彩笔给自己化妆,她觉得自己很美,结果吓了妈妈一跳。我也是经常偷偷臭美却吓倒人,原来她和我一样啊!…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一年级信息

  • 一年级活着的读后感(7篇范文)
  • 一年级活着的读后感(7篇范文)91人关注

    上个月我看了《活着》这本书,它使我受益匪浅,无疑是心灵上的起伏。《活着》实际讲述的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 ...[更多]

  • 一年级的小豆豆读后感(5篇范文)
  • 一年级的小豆豆读后感(5篇范文)84人关注

    暑假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一年级的小豆豆》,我十分喜欢这本故事书。这本书讲了一个名叫小豆豆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和同学们之间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上学第 ...[更多]

  • 一年级读后感(16篇范文)
  • 一年级读后感(16篇范文)73人关注

    在上小学之前,我一点也不喜欢阅读,虽然家里有许许多多的书,但我从没兴趣。直到有一次妈妈给我读了《一年级的小豌豆》,我觉得小豌豆很像我自己,我如饥似渴读着,想象着自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