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感动中国

刘和珍感动中国事迹(7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5-06 10:10:02 查看人数:21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刘和珍感动中国事迹 925字 4段 4分钟 5分钟 8分钟 253人
刘和珍感动中国事迹 1009字 6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03人
刘和珍感动中国事迹 585字 3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61人
刘和珍感动中国事迹 3301字 33段 12分钟 18分钟 26分钟 286人
刘和珍感动中国事迹 1618字 17段 6分钟 9分钟 13分钟 152人
刘和珍感动中国事迹 1721字 30段 6分钟 10分钟 14分钟 141人
刘和珍感动中国事迹 3401字 18段 12分钟 19分钟 27分钟 276人

刘和珍感动中国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25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53位用户喜欢。

刘和珍,女,汉族,江西南昌人,1904年出生,1926年3月18日牺牲。

刘和珍,祖籍河南,出生于江西南昌。1918年,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期,与同学一起,不顾学校当局阻挠,参加游行示威,并带领女师学生组成宣传小组,宣传抵制日货。后在校组织学生自治会,尖锐抨击当局束缚学生的封建校规,迫使校方取消了多种禁规。1921年,在女师率先剪短发,使该校两三天内剪短发者不下百人,其他女校学生纷纷响应,开创了江西女子剪发新风。同年冬,发起创办进步团体“觉社”,并任《江西女子师范周刊》主编。1923年秋,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语系学习,当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并成为当时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

1924年11月,女师大校长杨荫榆无理拒绝学生提出的关于辞退不称职教员的要求,并声称要处理她等为首人员,引起学生强烈不满。次年1月,学生自治会通过了驱逐杨荫榆的决议,因受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阻挠、破坏,未见分晓。5月7日,北师大召开“五七”国耻纪念会,杨荫榆图谋主持大会,被她、许广平等人拒绝,遂恼羞成怒,决定开除这6人,引起学生激愤,女师大风潮愈演愈烈。8月10日,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颁布解散女师大,并派武装军警和流氓打手400余人3次打进女师大,逼迫学生离校。她亲率学生誓死抵抗,并通电各界:“此身可死,此志不渝,苟威武之再加,决誓死以殉校。”终因寡不敌众,被拖出校门,关在一潮湿小屋内,仍坚贞不屈。11月,北方革命运动高涨,段祺瑞政府要员纷纷逃离北京。30日,女师大学生返校,发表复校宣言。12月11日,正式开课,在她主持下召开300余人的庆祝复校斗争胜利联欢会。1926年3月12日,日军舰炮击大沽口国民军,激起北京各界的无比愤慨。18日,北京总工会、总商会、学生总会等180余团体和各校学生5000余人在天安门广场召开国民大会,抗议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要求驱逐英、美、法等八国公使出境,会后举行示威游行。当时她正患感冒,伴有呕吐,全然不顾,担任女师大游行队伍的指挥,并走在最前面,行至段祺瑞执政府门前时,竟遭其卫队开枪镇压。当场死者47人,伤200余人,是为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她不幸遇难,年仅21岁。

4月1日,鲁迅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赞扬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

刘和珍感动中国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0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03位用户喜欢。

刘和珍(1904—1926),女,汉族,江西南昌人。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反动军阀宣战,是当时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

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刘和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广泛阅读《新青年》、《新潮》等大量进步书刊,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她秘密同江西省学生会取得联系,在女师组织学生自治会,向同学们宣传反对封建旧礼教的新思想。率先将自己的长辨剪成短发,一时轰动南昌,开创了江西女子剪发的新风,推动了社会改革。

1919年,北京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以刘和珍为首的女师学生自治会,联合南昌各校致电北京学生界,表示“誓为诸君后盾”。刘和珍还带领同学沿街搜缴、焚烧日货,就地演讲,声授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1921年冬,刘和珍等人在女师发起组织了觉社,觉社是五四运动后在江西最早成立的女子进步团体,刘和珍亲自编辑《时代之花》和《江西女子师范周刊》,宣传进步思想,受到各校青年学生的欢迎。1923年1月,_青年团江西地方团在南昌成立,刘和珍是早期的团员之一。

1923年秋,刘和珍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语系。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校后广为传播。她也是鲁迅先生作品的忠实读者。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成为当时北京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她受同学们的委托起草驱杨宣言,撰文揭露反动文人陈西滢的无耻抵赖,有理、有力、有节。女师大“停办”以后,在鲁迅等著名教授的支持下,刘和珍等二十余人联名呈文,向京师地方检察厅公诉章士钊等人。经过艰苦斗争,女师大仍回师旧址复校,在刘和珍主持下,三百余人召开大会庆祝胜利。

1926年3月,日本藉口维护《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扬言要用武力进攻中国,刘和珍对此发动女师大学生举行抗议集会。3月18日,北京学生数千人集会游行示威,刘和珍带病参加,担任女师大指挥,当请愿队伍来到执政府门前时,遭到早已准备在执政府门前卫队的乱枪镇压。刘和珍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2岁。

鲁迅先生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刘和珍感动中国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5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61位用户喜欢。

刘和珍(1904~1926)安徽合肥人。十四岁的时候父亲死在合肥,遗下她的母亲和她,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在江西南昌生活。刘和珍家境很贫困,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也因生活贫困而先后夭折。1918年刘和珍考入江西女子师范学校,曾担任校刊编辑。1919年“五四”运动后,刘和珍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刊,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响。1921年10月,她和三十多位青年组织“觉社”,并担任“觉社”总务股干事,编辑、出版《时代之花》周刊,宣传进步思想。早在南昌求学时代,她就积极参加了学生运动、妇女运动。那时南昌女师不许学生集会、通讯,不许学生自由出入校门。刘和珍与江西学生会取得了联系,成立女师学生会,与反动的教育当局展开斗争,终于迫使学校取消了这种束缚学生的校规。1923年春,刘和珍曾参加了援救被捕的共产党员的斗争。同年秋,她来到北京,投考女高师预科,后升入女师大英文系。在女师大,她继续从事革命活动,经常旁听李大钊主讲的《社会学》和《女权运动史》,听鲁迅主讲的《中国小说史略》。她十分爱读鲁迅的文章。由于她的革命热情和办事的干练,受到同学们的尊敬与信赖,入校不到一年,就被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

女师大风潮期间,她日夜守护学校,在教育总长章士钊派刘百昭率“男女武将”打进女师大的时候,她和同学坚守学校,准备喋血校门。

3月18日那天,刘和珍正患感冒,并且呕吐。但她清早就起来,动员组织同学参加当天的集会。游行时,她走在队伍的前面,终于壮烈牺牲。

刘和珍感动中国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301个字,有3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2分钟,朗读时长18分钟,慢速需要26分钟,有286位用户喜欢。

1926年3月18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一片一片如墨染的黑云垂悬于天空,像一口巨大的黑锅压得人们透不过气来。冬末春初的北京,冷风横行、寒气逼人,狂风卷着漫天雪花袭来。

为了反对“八国通牒”,群情激愤的学生和市民走上街头。一位穿着朴素的女青年手里擎着校旗,昂首挺胸走在游行队伍的前端,行至铁狮子胡同1号段祺瑞执政府门前,几个端枪的士兵如临大敌,冰冷的枪口对准了手无寸铁的她。

突然间,枪声响起,府卫队士兵手中罪恶的子弹喷射着火焰,射向前方的游行队伍。顷刻间,这名女青年身中数弹,倒卧在血泊之中,献出了自己年仅22岁的生命。

……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当年4月12日,鲁迅在《语丝》周刊第74期发表传世名篇《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悼念这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女青年刘和珍。他在文中对刘和珍这位新女性短暂的一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她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

今天,走进八一大道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肃穆宁静的展厅,一张刘和珍清婉笑容的照片与鲁迅笔下“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的形象重合起来。时光荏苒,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满怀敬意,追寻这位被镌刻在时光里的革命烈士的红色足迹。

新女性的先觉者

1904年的冬日,刘和珍在江西南昌东湖区毛家园一带呱呱坠地。她出生于贫民家庭,困苦的家境、多舛的经历,磨炼了刘和珍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精神和坚强果敢、英勇无畏的性格。虽然生活窘迫,却阻碍不了刘和珍读书的热情。

14岁那年,刘和珍从女子公学毕业,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发榜那天,名单前挤满了人,她也挤在人群中。只听有人议论说:“这下可好了,读师范不要钱,还有人给米、给书。”听到这话,刘和珍转过身来笑着问:“你知道这米、这书是哪里来的?”

“是官府给的。”

“不!”刘和珍用清脆的嗓音说,“不是官府给的,这粮和书都是老百姓的心血,我们要努力读书,才对得起老百姓。”

此时,小小年纪的刘和珍,语音虽显稚嫩,但敢于说“不”的精神,已经有所展现。

进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后,新文化运动正在全国兴起,各种宣传民主思想的刊物,雨后春笋般地创办起来。刘和珍广泛阅读《新青年》《新潮》《创造》等大量进步书刊,在这些进步书刊的熏陶下,她的视野逐步开阔,她看到了中国的光明前途,也深深感到青年正肩负着改造旧中国的重担。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追求民主与科学的火种从北京燃向全国。刘和珍也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当时,南昌女师校规森严,刘和珍与进步同学一起同南昌学生联合会联系,成立了女师学生自治会,迫使学校取消了不合理的校规,而刘和珍作为带头人之一,则受到了“记大过”处分。面对落后的封建习俗,刘和珍敢于挑战,在江西首倡女子剪发。南昌女师很快掀起剪发高潮,两三天内剪发者不下百人。学校当局认为刘和珍“首倡剪发,有伤风化”,勒令她退学。这激起了剪发学生的无比愤怒,她们立即签名提出“我们也退学”。校长在学生反抗的压力下,只得收回成命。当时南昌其他女校也纷纷响应,不少学生剪了短发。

1921年的冬天,孙师毅、刘和珍和钱鸿伟等进步青年在南昌组织发起成立了进步社团“觉社”,意思是“觉悟青年之社”。“觉社”成立之后,刘和珍对几位同学说要办一个周刊,这样可以交流思想、研究问题、抨击时弊,觉悟就提高得更快了。大家都表示赞同,并一致推选她担任主编。周刊定名《时代之花》,刘和珍负责编稿、发行等多项工作。《时代之花》一共出了7期,深受各校青年学生的欢迎,许多人争相传阅,从中受到鼓舞,增强了斗志。袁玉冰在《江西的出版界》一文中,对“觉社”创办的刊物给予很高的评价:“这种周刊,不单是女界的‘明星’,就是江西出版物中,也算是很不容易看到的。”

领导北京女师学潮

1923年秋,刘和珍从南昌来到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入女师大英语系。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校后广为传播。她也是鲁迅先生的忠实读者。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

这一时期,北洋军阀政府任用反动政客彭允彝为教育总长。这一任命引起了教育界的极大愤慨,不少国立学校的校长愤然辞职,以示抗议。1924年2月,北洋军阀政府正式委任杨荫榆为女师大校长。当时,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同年11月“驱杨运动”爆发,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

期间,在时任教育总长的唆使下,刘百昭率领军警闯进学校,雇佣女流氓百余人打伤学生,断电、断水、断炊,逼迫学生离校。1925年8月10日,北洋军阀政府颁发了停办女师大的命令。女师大停办以后,进步师生在鲁迅等著名教授的支持下,于西城宗帽胡同继续开课。刘和珍等二十余人,联名呈文,向京师地方检察厅公诉教育总长等人。

长达一年之久的“驱杨运动”以学生的胜利宣告结束。1925年12月11日,刘和珍主持召开了有300多人参加的庆祝复校斗争胜利大会。为了庆祝斗争的胜利,刘和珍、许广平等20多位同学在校门口合影留念,并请鲁迅题词。

反抗强权虽殒身不恤

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驶入天津大沽口挑衅,炮击国民军致死伤多人。国民军反击之后,日军以北洋政府违反《辛丑条约》为由,要求执政段祺瑞撤除大沽口防务。英、法、美、意、荷、比、日、西八国军舰云集大沽口,发出以武力相威胁的最后通牒。

3月16、17日,在北京以徐谦、李大钊主导的国共两党负责人开会,决定组织各学校和群众团体在天安门集会。3月18日,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北京市党部,中共北方区委、北京市委,北京总工会,学生联合会等团体,与80多所学校共5000多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

当天上午,刘和珍以女师大学生自治会名义打电话给林语堂教授,请求停课一日参加天安门示威大会。这天,刘和珍正患病,时时呕吐,她不顾病痛,坚持动员和组织工作。队伍集合后,她发表了激昂而简短的演说,随即带领同学们向天安门示威大会会场奔去。

示威大会结束后,游行队伍经东长安街、东单、米市大街、东四牌楼,浩浩荡荡向位于铁狮子胡同的段祺瑞执政府进发。游行群众手拿小旗,沿途散发传单。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她把校旗扛在左肩上,右手举起拳头边呼口号边大踏步向前走着。

这一天,正是段祺瑞召开例会的日子,由于段祺瑞拒绝接见游行代表,很快发生了争执。这时候,涌出大刀队几百人,举刀便砍。接着,政府门前埋伏在各处的卫队向群众射击,枪弹乱飞,血花四溅。

据史料记载,这场有预谋的大屠杀,持续了近半个小时,伤200多人,死亡47人。刚刚22岁的刘和珍便在其中,在她跑到东辕门时身中数弹,同学杨德群、张静淑等人上前营救,也中弹倒地。

刘和珍之死,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文中写道:“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刘和珍牺牲后,她的未婚夫方其道写下挽联:生未同衾,死难同穴,劳燕惜分飞,六载订婚成一梦;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疆场共有约,白宫溅血泣黄泉。当天,方其道也在北京,劝患病的未婚妻不必去,但刘和珍没有听。在执政府门口,两人曾远远地见着一面——最后一面。

1926年4月,段祺瑞政府倒台,中华大地上,也发生了不少风云激荡的变化。但这些,那个面容清秀、风华正茂的纤弱女生都看不到了。

如今,刘和珍的出生地毛家园早已变了模样,在她的母校豫章师范学院内有为纪念这位烈士而命名的“和珍广场”。而在北京158中学校园西侧的庭院中,一座方柱尖顶汉白玉纪念碑正面刻着16个大字:三一八遇难烈士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每年3月,当碑两侧松柏遍染新绿,玉兰花重吐芳芽的时候,老师和同学们都会来到碑前讲述先烈的革命事迹,敬献上亲手制作的花圈,表达他们对先烈的敬仰和纪念。刘和珍烈士的斗争精神,将永远激励后来者为民族的振兴而奋斗。

刘和珍感动中国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18个字,有1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52位用户喜欢。

1926年3月18日,刘和珍拖着病体给同学们发放游行的小旗子。她面色苍白,不断地咳嗽,整个人看上去十分虚弱。同学生怕她晕倒,劝她回宿舍休息。刘和珍立刻换上笑容,努力高声说:“我没事,受了点风寒,吃点药就好了!”

刘和珍带领女师大的学习和游行队伍汇合,她挺直身体,有力地挥动旗帜,高喊口号,逼近段祺瑞的总统府。段祺瑞命令军队扫射示威队伍,刘和珍中弹牺牲。刘和珍英年早逝,未婚夫方其道代替她照顾她的家人。张静淑为了救刘和珍,身受重伤,侥幸活下来,76岁去世。

一、刘和珍

刘和珍出身贫寒,父亲是举人出身,由于清王朝覆灭,没有机会入朝为官,只能留在乡下种田。父亲思想开明,重视教育,就算生活再艰难,也要变卖家产送刘和珍姐弟去念书。刘和珍从小就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看到国家战乱不断,刘和珍的爱国意识被激发。

刘和珍上学时,经常跑去听鲁迅、李大钊等进步人士的讲座,她还未成年,不能投身革命队伍。刘和珍看到其他学校开展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她积极号召同学加入游行队伍,为中国革命摇旗呐喊。鲁迅对刘和珍印象深刻,因为她是全校唯一全年订进步报刊的女学生。

刘和珍每月节衣缩食,就是为了购买报刊开阔视野。刘和珍追求自由的意识在学生时期萌芽,为了表示对人格独立的追求,刘和珍带头剪去长发,留了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女学生受到刘和珍的影响,纷纷效仿她留短发,寓意反抗封建礼教对女子的迫害和束缚。

校长怒火中烧,认为刘和珍不守妇道、性格叛逆,要把她开除。刘和珍联合其他同学和校长作斗争,校长面对群情激愤,只能作罢。刘和珍追求恋爱自由,她在学生运动中结识了方其道,两个对革命充满激情的年轻人相见恨晚,坠入爱河,约定将来一起去抗日。

刘和珍自己做主,和方其道订婚,让其他女学生受到鼓舞,她们有了更多信心反抗包办婚姻,进而寻找自己的爱情。刘和珍考取了北京的女子师范大学,却囊中羞涩,拿不出路费和学费。方其道拿出辛苦积攒的80元寄给刘和珍,决定供她念书。

方其道和刘和珍订婚后,因为发表抨击政府黑暗的文章,遭到政府通缉。为了避免无妄之灾,方其道跑到北京当兵,总算没有被逮捕。刘和珍在女子师范念书时,依然积极地组织学生运动,遭到校长杨荫榆的激烈反对,刘和珍被视作刺头,受到杨荫榆的打击。

杨荫榆出身优渥,兄弟姐妹众多,由于她相貌平平,不受父母宠爱,养成了激进的性格。杨荫榆长大后,父母找了一户富贵人家把她嫁出去。新婚夜,她发现丈夫有智力残疾,恼怒不已。杨荫榆为了捍卫自己的清白,抓破了丈夫的脸,又跑回娘家躲起来。

婆婆性格强势,跑到杨家要把杨荫榆抓回去。杨荫榆的反抗精神被激发,当场和婆婆决裂,扬言永远不回婆家。杨荫榆被左邻右舍指责,那些恶毒的语言深深地伤害了她。杨荫榆考上公费留学生的名额,两次出国留学,成为一个进步女性。

战乱导致交通不便,一些学生返校的时间迟了几个月,被杨荫榆开除。杨荫榆顺带处理了一些平日里看不惯的学生,遭到学生的强烈反对。刘和珍带头发起驱赶杨荫榆的运动,政府派军警镇压学生,将学生赶出校园。刘和珍等人做了一系列抗争,才得以重回校园。

二、牺牲

国民党军队在大沽口岸抗击日本军舰,导致日本军舰无法登陆。日本联合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向段祺瑞政府施压,要求段祺瑞撤军,让日本军舰占领大沽口岸。段祺瑞畏惧日本人,决定和日本谈判,遭到进步人士的唾弃。

北京各大高校的爱国学生聚集在一起,到达总统府门口抗议,刘和珍站在队伍最前面,直面荷枪实弹的警察。面对群情激愤的学生,段祺瑞命令军队镇压学生运动,并且向学生队伍开枪。刘和珍被子弹击中要害,倒在地上奄奄一息。

张静淑顾不上逃命,蹲下去试图把刘和珍抱起来一起离开。刘和珍喘着粗气说:“你快走,我不行了!”一排子弹打中张静淑,张静淑倒在地上哀嚎,被路过的好心人救起来,刘和珍伤势过重当场死亡。未婚妻惨死,方其道悲痛万分,主动承担照顾刘和珍家人的责任。

张静淑被送回学校,身中6枚子弹,痛苦呻吟了一整夜才被送到医院治疗。张静淑痊愈后,一直从事教育,直到76岁寿终正寝,令人敬佩。

刘和珍感动中国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21个字,有3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41位用户喜欢。

1926年,烈士刘和珍在医院的病床上离开人世,留下了一张罕见的照片,照片中的她全身都被厚厚的纱布包裹着,就像一具木乃伊,表情痛苦。所有这一切,都是反动派的杰作。

刘和珍,1904年出生在江西南昌,她的父母体弱多病,家庭非常贫困。贫穷的生活,坎坷的经历,练就了刘和珍刚毅、勇敢、无畏的性格。

尽管生活艰难,但刘和珍依然热爱学习。她懂事又勤劳,学习十分刻苦。1918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

公布名单的那天,数以百计的学生挤在名单前,新奇地看着名单上的名字。有学生小声议论说,读师范学院包吃包住,还不要学费,是一件不错的选择。

刘和珍听他们这样说,转过身来,微笑着,轻声但坚定地问说话的人:“你们知道,这些费用是谁出的吗?”

说话的两个人愣了一下,好像从来没有想过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只是犹豫着回答:“自然是财政拨付的。”

刘和珍一听,摇了摇头,对他们说:“这些费用不是官方出的,这些都是老百姓的心血。因此,我们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报答他们!”

那年,刘和珍才刚刚14岁。但已经可以看出她敢于直言,有一种为民请命的态度。

“五四运动”爆发后,刘和珍积极带领同学们走上街头散发传单、上台演讲,成立学生会,改革那些不合时宜的旧规章制度。

1923年,刘和珍转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习。由于她的进步思想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刘和珍很快赢得了全校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入学刚刚一年,就被选为学生会负责人,成为当时北京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她对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非常崇拜,鲁迅每发布一篇新作品,她都要认真拜读。学校里还经常举办李大钊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讲座,每次讲座,她都积极参加,她认为,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重任。

1924年11月,刘和珍向学校领导提出,有些老师工作不努力,不称职,应该辞退,遭到校长杨荫榆的无理拒绝。

不但如此,接下来,学校还找了一个借口,要处分刘和珍等人。学生们知道这是学校借机打击报复,个个义愤填膺,进而爆发了著名的女师大风潮。

次年8月,杨荫榆带领100多名武装军警闯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采取断粮、断电、断水等手段,逼迫学生离开学校。刘和珍则和同学们一道,采取绝食等方式,抗议学校的不人道做法,却被军警殴打致伤。

不久,北洋政府教育总长下令关闭女子师范大学,随后,教育司司长又带领400多名武警和地痞流氓,强迫学生离开学校。

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刘和珍及其骨干被逮捕入狱,被关押在阴暗潮湿的监牢里。刘和珍一直给大家打气:“不要泄气,我们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我相信,黑暗一定会过去,黎明即将到来!”最后,在各方的积极奔跑呼吁下,北洋政府被迫释放了刘和珍等人。

1926年3月,日寇的军舰入侵天津,炮轰居民区,造成众多无辜群众死亡。但北洋政府置若罔闻,任由日寇肆意残害无辜。

刘和珍得知此事后,气愤不已。为了迫使北洋政府出面解决问题,她又一次把学生们组织起来,上街散发传单,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

3月18日上午8点,北京的空气充满了紧张。

在女师大的寝室里,刘和珍憔悴不堪。她患有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很不舒服,但她还是挣扎着坐起来,给林语堂教授打去电话。

刘和珍说:“教授,日寇的军舰炮击我居民区,并以对北洋当局以武力相威胁,这是侵略行为。今天上午,我和同学们要去参加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抗议,所以我们请求您暂停授课,允许我们参加!”

林语堂教授对她这个提议表示支持!

学生们接到通知后,快步走出寝室,刘和珍站在队伍前面,做了一个充满激情而又简短的演讲,然后带领学生们走向街头。

游行开始后,刘和珍扛着校旗,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只见她举起拳头,喊着口号,指挥队伍有序向前推进。

当游行队伍来到段祺瑞当局的门口时,门口的警卫全副武装,神情紧张。

警卫连续向人群开了几枪,一直面带微笑的刘和珍,不幸被警卫的子弹射中,顿时血流如注。旁边的同学立马上前救她,她还是关切地说:“不要管我,赶快离开!”

看到刘和珍还有一丝气息,那个凶残的警卫拿着棍子走近她,狠狠地击打她的头部。刘和珍在痛苦中死去,当时她只有22岁。

烈士刘和珍用自己鲜红的热血,谱写了一曲英雄民族的颂歌。她用自己不屈不挠的行动,证明了华夏儿女的勇毅。

她用温柔的微笑,揭露了凶手的惨无人道,她用自己年轻的生命,筑起了不朽的历史丰碑。刘和珍烈士的大无畏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刘和珍感动中国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401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2分钟,朗读时长19分钟,慢速需要27分钟,有276位用户喜欢。

刘和珍,号素予,1904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一户贫寒人家。家庭的贫寒使刘和珍从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优良品德。1918年,她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爆发后,她积极投身于运动之中:组织同学上街讲演,抵制日货;成立女师学生自治会;改革学校不合理的校规,等等。她的行动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支持。

1921年,刘和珍又公开向封建势力宣战。她带领同学在江西首倡剪发,两三天内,剪发者达百余人,学校当局对她的行为非常气愤,以“首倡剪发,有伤风化”为名,勒令她退学,广大学生闻讯后集体签名退学,进步报刊也纷纷发表支持女子剪发的文章,校方被迫收回成命。刘和珍认为,中国女子要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赶上时代的潮流,就应有自己的舆论工具,她发起创办“觉社”,亲自担任“觉社”出版物《时代之花》的主编和《女师周刊》的主编。在她的领导下,《女师周刊》成为爱国学生进行妇女解放运动的宣传阵地,被誉为“女界的明星”。

1923年,刘和珍来到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预科(今北京一五八中学所在地),后转入女师大英文系。她到校仅几个月,就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刻苦好学,认真作读书笔记,老师们无不交口称赞。如果是为学校或集体做事,哪一回也少不了她。有一次,同学们演话剧向老师借了很多服装,演出结束时,天已经很晚了,别人都回去休息了,刘和珍却提着个大皮箱到各家还衣服。老师问她累不累,她却笑容满面地畅谈演出时的盛况,自己累不累全没放在心上。每次有学生集会或游行,她不但积极参加,而且总是手执校旗,走在最前面。由于学习好,思想进步,和同学关系好,刘和珍很快就赢得全校同学的尊敬和信赖,入学还不到一年,就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并成为当时北京学生运动领袖之一。

为寻求改造社会的方法,她经常不顾劳累前往北大,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回来后,与同学们共同讨论。她十分崇拜鲁迅先生的斗争精神,是鲁迅作品的忠实读者,尽管经济上并不富裕,她却仍然坚持订阅《莽原》半月刊杂志。在她看来,精神粮食远比物质粮食重要得多,只有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思想,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解放妇女,改造社会的重任。

1924年11月,女师大校长杨荫榆无理拒绝学生提出的关于辞退不称职教员的要求,并要处理为首的刘和珍等人,引起学生强烈不满,进而爆发了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1925年1月18日,学生自治会召开全校学生紧急会议,通过了驱逐杨荫榆的决议。刘和珍受同学委托起草了“驱杨宣言”。5月9日,杨荫榆以校长名义贴出布告,决定开除刘和珍、许广平等6名学生,令她们立即出校。这一霸道行径,立即引起了进步师生的愤慨,同学们将布告撕下,查封了杨的办公室和寝室,禁止杨进入女师大。杨荫榆四处活动,连续印发《告诫学生函》、《致学生家长函》、《对本校暴烈学生之感言》,以开脱自己,并将开除6名学生的决定呈报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要求给予支持。27日,鲁迅等进步教师,针对杨在女师的活动,在《京报》上联名发表《关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的宣言》,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

此时,北洋军阀政府加紧指使杨荫榆制定捣毁女师大、迫使学生离开学校的计划。为了保护学校,刘和珍和同学们坚持夜间睡在校门口的石阶上。8月1日,在军阀的支持下,杨带领武装军警及其私党百余人闯入女师大,以断绝饮食、水电等手段,迫使学生离校。刘和珍率同学采取绝食和坚持不出校门的对策。杨竟唆使军警殴打学生,刘和珍等20余人被打伤,其中5人重伤。女师大学生自治会遂向外界人士呼吁,以求得同情和援助。在北京各界人士和学生的声援下,杨的企图未能得逞,只好离开学校。

6日,章士钊下令解散女师大,由教育部接管;10日,正式颁布女师大停办令;17日,教育部决定将女师大改为国立北京女子大学;此后,又令教育部专门教育司司长刘百昭率领武装警察和男女流氓400多人,3次打进女师大,逼迫学生离校。刘和珍带领全校同学与之展开了坚决斗争,并通电各界:“此身可死,此志不渝,苟威武之再加,决誓死以殉校。”但终因众寡悬殊,许多同学受伤,7人失踪,刘和珍等学潮骨干被抓,并押送法院,因法院不予受理,又被关押于一潮湿小屋内。刘和珍鼓励大家:“受挫折不要灰心,重新团结起来,我们要有信心,真理是会战胜强权的。”经各方援助获释后,刘和珍继续带领一些同学,四处奔走,坚持斗争。中共北方区委和鲁迅、许寿裳等进步教师对女师大学生的正义斗争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使刘和珍等人得以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复校斗争。她们在北京西城宗帽胡同租赁房子作为校舍,于9月21日举行开学典礼。鲁迅在典礼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

11月,北方革命运动高涨,段祺瑞政府要员纷纷逃离北京。30日,女师大学生60多人由宗帽胡同返回石驸马大街原校舍,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校牌重新挂上,并发表了复校宣言。12月11日,正式开课。刘和珍主持召开了有300多人参加的庆祝复校斗争胜利大会。

为了庆祝斗争的胜利,刘和珍、许广平等20多位同学在校门口合影留念,并请鲁迅题词:

民国十五年八月一日杨荫榆毁校,继而章士钊非法解散,刘百昭率匪袭击,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蒙从来未有之难,同人等敌忾同仇,外御其侮。诗云: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此之谓也。既复校,因摄影,以资纪念。十二月一日。

1926年3月12日,日军军舰炮击我大沽口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将日舰逐出大沽口。于是,日本帝国主义借此向段祺瑞政府施加压力,提出抗议,并纠集英、美、法、意、荷、比、西7国,以维护《辛丑条约》为借口,于3月16日向我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停止津沽间军事行动和撤除大沽口的防御工事等等,并限48小时内答复。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激起北京各界人士的无比愤怒。在中国共产党和李大钊等人的领导下,各界民众纷纷起来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刘和珍也奋起呼吁:“外抗强权,内惩国贼,非有枪不可。”

18日上午,刘和珍以自治会名义打电话给林语堂教授,请求停课一日参加天安门示威大会。这天,她正患重感冒,不顾病痛,坚持动员和组织工作。队伍集合后,她发表了激昂而简短的演说,即带领同学们向天安门示威大会会场奔去。她高擎校旗,斗志昂扬地走在队伍的前面,她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周围的同学和路边的群众。

示威大会结束后,游行队伍经东长安街、东单、米市大街、东四牌楼,浩浩荡荡向位于铁狮子胡同的段祺瑞执政府进发。游行群众手拿小旗,沿途散发传单。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她把校旗扛在左肩上,右手举起拳头边呼口号边大踏步向前走着。在执政府门前,游行的学生们面对紧关着的大铁栅门高喊:“段祺瑞出来!”“要求段祺瑞拒绝八国通牒!”学生们要求会见国务总理贾德耀遭到拒绝。有人提议前往吉兆胡同段宅,话音刚落,突然传来尖利的警笛声,广场的东西两个出口布满了全副武装的警察、军队,蓄谋已久的军阀政府向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下手了。伴着笛声,无数枪弹射向请愿群众,站在前排的人倒下了。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军警挥舞大刀乱吹乱杀。共产党员王一飞一边喊卧倒,一边指挥群众疏散。敌人堵住了街口,向疏散的群众射击,顿时血肉横飞,惨不忍睹。面对残忍的敌人,刘和珍愤怒了。她对同学说:“不管什么,我都不怕”,仍高举校旗站在游行学生的前面。刘和珍沉着冷静和那大无畏的英姿,表现出对凶残敌人的极大蔑视。穷凶极恶的刽子手一齐把枪口对准刘和珍,7颗子弹射入了她的胸膛,她仍坚持着,反动军警的大刀木棍又向她头上砍去……当同学们冲上去救护她时,她担心的是同学的安危,急切地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敌人穷凶极恶,又一排子弹射向了她和救护她的同学,女师大的杨德群也当场被害,她们一起倒在血泊之中。

年仅22岁的刘和珍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卖国政府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阴霾的苍穹映衬着勇士的鲜血,低吼的寒风为赤子送行。女师大的学生满怀悲痛哀悼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同学,在摇曳的烛光下用痛泪和着清水净洗”这位“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学生领袖的血尸,“和珍,你放心的归去吧,我们将踏着你的尸身,执着你赠给我们的火把,去完成你的志愿,洗涤你的怨恨,创造未来的光明!”

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刘和珍烈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争取民族解放、独立、自由的诗篇。她的英名将永垂北京妇女运动的史册。在北京158中学校园西侧的庭院中,矗立着一座方柱尖顶汉白玉纪念碑,碑的正面刻着16个大字:三一八遇难烈士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

刘和珍感动中国事迹(7篇范文)

刘和珍,女,汉族,江西南昌人,1904年出生,1926年3月18日牺牲。刘和珍,祖籍河南,出生于江西南昌。1918年,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期,与同学一起,不顾学校当局阻挠,参加游行示威,并带领女师学生组成宣传小组,宣传抵制日货。后在校组织学生自治会,尖锐抨击当局束缚学生的封建校规,迫使校方取消了多种禁规。1921年,在女师率先剪短发,使该校两三天内剪短发者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刘和珍信息

  • 刘和珍感动中国事迹(7篇范文)
  • 刘和珍感动中国事迹(7篇范文)21人关注

    刘和珍,女,汉族,江西南昌人,1904年出生,1926年3月18日牺牲。刘和珍,祖籍河南,出生于江西南昌。1918年,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期,与同学一起,不顾学校当局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