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李素芝人物事迹(5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5-12 07:00:04 查看人数:85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感动中国李素芝人物事迹 856字 4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31人
感动中国李素芝人物事迹 3457字 41段 12分钟 19分钟 27分钟 103人
感动中国李素芝人物事迹 1583字 5段 6分钟 9分钟 13分钟 125人
感动中国李素芝人物事迹 566字 2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99人
感动中国李素芝人物事迹 1188字 12段 4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02人

感动中国李素芝人物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5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31位用户喜欢。

李素芝,男,53岁,中共党员,1976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因学习成绩优异被留校从事医务工作;1976年12月自愿进藏任军医,现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

在西藏工作31年来,李素芝始终牢记我党我军宗旨,热爱部队,热爱西藏,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外科主刀30多年,手术13000多例,抢救垂危病人、重大手术600多例,被誉为“高原一把刀”。2000年以来,他亲自主刀开展了首例高原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等,共为600余例先天性心脏病、风心病患者免费治病,手术成功率达98.6%。2003年以来,做肾移植8例,手术成功率达100%。他结合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撰写学术论文,先后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230篇,获得科技成果奖30项,开展新技术134项,其中17项创世界医学奇迹、32项属国内首创、34项填补高原医学空白,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20项。他组织研制的高原康胶囊、花虫胶囊、高红冲剂、九二接骨灵等15种药品,临床应用治疗高山病效果明显。李素芝同志心系基层官兵,心系民族团结和西藏社会稳定工作,关心农牧民群众疾苦,他跑遍了西藏边防连队和哨所,行程逾百万公里,为军民巡诊21万余人次,发放“免费医疗证”12000多个,为高海拔官兵和驻地寺庙僧尼建立“健康档案”10000多份。如今,西藏急性高山病发病率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50%—60%,下降到现在的2%—3%,治愈率达到100%,驻藏部队连续10年没有一名官兵因急性高山病死亡。

李素芝同志清清白白行医,堂堂正正做人。当院长10多年来,医院医疗设备由不到600万元增加到1亿多元,新增医疗设备近500台,每年购买设备、药品开支经费上千万元,医院新建房子上万平方米。在购设备、买药品、建房子等问题上,他做到不经手,不插手,不放手,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李素芝先后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四次。2004年6月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9月被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和西藏自治区政府授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被作为全国全军重大典型进行了广泛宣传。2005年5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2006年5月,中央军委给李素芝记一等功一次。

感动中国李素芝人物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457个字,有4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2分钟,朗读时长19分钟,慢速需要27分钟,有103位用户喜欢。

李素芝,中共党员,1954年4月出生,山东临沂人,1970年12月入伍,大学文化。1976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并留校,1976年12月自愿进藏在边防部队任军医,现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3级,少将军衔。

在西藏工作31年,李素芝外科主刀30多年,手术13000多例,抢救垂危病人、实施重大手术600多例。先后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30篇,获得科技成果奖30项,开展新技术134项,其中17项创世界医学奇迹、32项属国内首创、34项填补高原医学空白,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20项。他跑遍西藏边防连队和哨所,行程逾百万公里,为军民巡诊21万余人次。

2004年6月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9月被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授予“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5年5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2006年5月,军委主席_签署通令,给李素芝记一等功一次。

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的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总医院院长李素芝少将,从北京领奖返回拉萨当天,就出现在医院病房里。

“如果那时我医术好,卓玛就不会死”

卓玛是个藏族姑娘,她的年龄被永远定格在18岁。

1976年,22岁的李素芝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毕业,因成绩优异被留在该校附属的上海市长海医院工作。半年后,他主动申请支援西藏边防。进藏后,他被分到山南地区部队医院,他要求下基层卫生队。在边防一团,李素芝跑遍每个连队、哨所,为每个官兵建立了健康档案。

1978年,李素芝调到西藏军区总医院工作,主管的第一个病人就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卓玛。他们之间曾有一段对话:

“你能治好我的心(脏)吗?”

“我相信你这种病是能够治疗的。你相信我吗?”

“我们西藏人都相信金珠玛米,请你一定治好我的病。”

“相信我,卓玛,我一定要治好你的病!”

然而,7天后,卓玛的心脏却停止了跳动。临终前,姑娘渴望生存的眼睛紧紧地盯住李素芝。当白床单盖住卓玛时,李素芝为自己回天乏术又羞又愧。

西藏是先天性心脏病高发区,发病率是内地的两倍以上。西藏《高原先天性心脏病普查报告》显示:近2万名受检人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者达60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实施心脏手术,可是,在这样的高海拔地区做心脏手术国外没有先例,国内更是无人敢问津。

为了攻克这个世界性难题,李素芝决定从动物实验入手。缺少实验设备,他就拿工资买。没有实验动物,他就和伙伴们到野外抓野狗。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干脆住进实验室,与野狗一同生活,身上经常被野狗抓得一道道伤痕。

那些年,只要医院有人回内地,李素芝就会把购买实验器材的钱、清单、草图,赔着笑脸送到人面前:“帮帮忙,这个东西我急用。”次数多了,回内地的同志也会主动找上门:“李医生,这次要带点啥?” 最使李素芝难为情的是到医院各个食堂,为实验用的狗讨狗食。实验旺期,他天天要为10来条实验狗讨食,有时还讨得小心翼翼,生怕厨师给脸色看,

“师傅,那几个剩馒头都给我吧。”

“这碗饭别倒掉,倒到我的盆里好吗?”

漫长而乏味的实验一做就是20年,历经200多次失败。每当想打退堂鼓时,他眼前就闪出卓玛那双眼睛。 1996年3月,李素芝担任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当有了百分之百的把握时,李素芝决定自己主刀。选择谁来做第一例手术?军人病员没有现成的病例,藏族病员没有志愿者。

他想到妻子姐姐的6岁孙女莹莹:“如果首例手术失败,宁负家人,也不能负藏族人民。” 2000年11月10日,历经2小时46分钟,莹莹手术成功了!这是世界首例海拔3700米以上高原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人们向李素芝祝贺,他却说:“让病人整整等了20年,作为医生,我心里有愧啊!” 李素芝行医30多年,主刀手术13000多例,抢救垂危病人、重大手术600多例,无一例失误,被誉为“高原一把刀”。

有人问:“你已是院长,不怕万一手术失败影响名声吗?” 李素芝说:“我是院长,更是医生,是医生就要有精湛的技术,要永远把患者挂在心上。”

“为了国防事业我连累了大家,心里很内疚”

高原疾病研究、高山病防治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其中17项创世界医学奇迹,32项属国内首创,34项填补高原医学空白;西藏急性高山病发病率从20世纪80年代的50%— 60%,下降到现在的2%—3%,治愈率达到100%,驻藏部队连续10年没有一名官兵因急性高山病死亡……

说起西藏军区总医院的这些成就,李素芝说:“这是全院官兵无私奉献换来的,为了国防事业我连累了大家,心里很内疚!”

西藏高寒缺氧,生活环境艰苦,有条件的自然想往内地调。但是,为了国防和医院建设,李素芝不得不狠下心来,想方设法拴心留人,壮大人才队伍。

医生黄承良进入第三军医大学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却不想进藏工作。为动员黄承良回医院工作,李素芝利用出差机会多次绕道重庆做工作,有一次还坐等了一夜,终以真情打动了他。黄承良后来才得知,西藏军区之前已下令要求27名研究生全部回藏,李院长完全不必“七顾茅庐”。如今,黄承良已是医院脑外科副主任。

留人重在留心,留心就须用情。军医李先茂回家探望病重的父亲时,看到妻子既要照顾3岁的女儿和卧病在床的母亲,又要服侍住院的父亲,内心非常自责。这时,家乡的私立医院以高薪向他招手。李先茂向医院连发了3封转业报告,李素芝不忍心再留他。

送别那天,李素芝紧紧握住李先茂的手,话语中饱蘸感情:“我已向第一军医大学领导请求,你虽然转业了,但你的博士后可以继续读,这对你以后的发展有好处。”

李先茂沉默了。临上车,他突然扔下行李,说:“院长,我不走了,我一辈子都不走了!”刹那间,在场人全落下泪来……

如今,李先茂已是医院的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在李素芝的关怀下,他的家庭困难也得到了解决。 打造高原医学人才方阵,是李素芝最大的心愿。李素芝意识到,一个人不能代表医院的水平,只有医疗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才能有所作为,而要想留住人才,必须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科研平台。

在这里,每个分配到总医院的院校毕业生,一下飞机,就能看见欢迎他们的巨大横幅;每位取得硕士资格的医生,一进总医院,就能分配到一套住房;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不论职务高低、军龄长短,生活待遇同院领导一样,并优先晋职、晋级、晋衔;被送到内地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外出进修的越来越多,李素芝上手术台的时候,带的人也越来越多。 李素芝经常说:“我最大的快乐,是看到医院比我强的人越来越多。”西藏首例腹腔镜手术在总医院获得成功后,每逢有人向他祝贺时,他总是把功劳往助手身上推:“腹腔镜手术是刘厚东主刀的。” 李素芝初任院长时,医院只有1名硕士生。现在,全院有5名博士后、14名博士和48名硕士,临床医护人员全部达到本科以上学历,初步形成一支老中青医疗专家梯次队伍。

“我没有照顾好家人,欠他们太多”

李素芝出生在山东临沂,6个孩子中,最受父母疼爱的是他,最没尽到孝心的也是他。

1999年正月,老家一连打来几个电话:母亲病危!此时,李素芝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动物试验正进入攻坚阶段。等他忙完赶到家时,母亲已去世3天。他在母亲灵柩前守了3天3夜,伤心地大哭了一场。为弥补过错,他含着泪给父亲按摩了3个多小时。

年近8旬的父亲看到儿子心神不宁的样子,摆摆手:“我知道你工作忙,还是早点回去吧。”没想到,两个月后,父亲叫着李素芝的小名病逝了!

李素芝亏欠的,除了对父母的孝,还有对妻儿的爱。 妻子郭淑琴是与李素芝一起进藏的同学。为让丈夫安心工作,她默默支撑着整个家。1982年3月,女儿楠楠出生后,就被送到郭淑琴姐姐家寄养。楠楠13岁时,姨妈病逝,女儿无人照顾。李素芝利用出差的机会,顺路到大连看望女儿。 李素芝进藏30多年来,回内地休假的时间不到半年,和女儿相处时间更短。由于对父亲陌生,女儿望着“从天边边回来的爸爸”,既不回答他的问话,更不叫他“爸爸”。

同女儿生活10天,无论他怎么表现,女儿最多冲他笑笑,就是不叫“爸爸”。夜晚,望着女儿天真的睡容,李素芝止不住泪水长流。 回到高原,他同妻子商量,让她转业回内地照顾楠楠。此时,郭淑琴已是医院妇产科主任,她理解丈夫的心情,也热爱自己在高原的事业。两难选择,郭淑琴做出了牺牲,转业到大连一家职工医院工作。

让李素芝感慨的是,女儿直到18岁,才终于喊出了第一声“爸爸”! 妻子转业后,同事和街坊由于长期不见她丈夫,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她,背地里有的说她没有丈夫,有的说她夫妻感情不好,性直的干脆当面问她。委屈得她在电话里哽咽道:“哪怕你回来转转,让他们知道你还没死也好啊!”然而,好不容易回趟家的李素芝,到了大连竟然找不着家门!

经过这些年,郭淑琴已不再在乎别人说什么了,“只要他身体好,只要他能为部队官兵和西藏老百姓多做些事情,我吃点苦不算啥,不会拖他后腿。”

说起这些,李素芝语带苦涩:“我没有照顾好家人,欠他们太多!”楠楠考上军校后,才渐渐读懂了爸爸。2003年毕业时,她主动要求到西藏工作。曾经不理解父亲的女儿,最终选择了父亲的道路。

感动中国李素芝人物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83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25位用户喜欢。

李素芝,男,山东临沂人,1954年4月生,中共党员,1976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自1976年入藏以来,长期在藏工作。历任西藏军区边防第一团卫生队军医、西藏军区总医院军医、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西藏自治区_副主席等职。2004年6月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5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2006年5月,中央军委记李素芝一等功一次。2013年8月28日,中央军委主席_签署命令,授予李素芝“雪域高原好军医”荣誉称号。

1976年,22岁的李素芝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毕业,成绩优秀表现出众的他,被留在学校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工作,然而,这并不是李素芝追求的终点。那时,长海医院经常收治一些边防部队军人。一次,一位从西藏边防部队来的军人住进李素芝所在的科室,李素芝和他成了朋友。一次聊天中,边防军人说起西藏缺医少药的艰苦状况,李素芝的心沉了,也动了。当天夜里,李素芝铺开纸笔,郑重写下了到西藏工作的申请。就这样,1976年12月,李素芝自愿放弃内地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风尘仆仆地来到被人们称为“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一干就是40年。初到西藏,李素芝被分到山南地区部队医院,他却主动要求下基层卫生队。在边防一团,李素芝跑遍每个连队、每个哨所,为每个官兵建立了健康档案,逐个记录官兵在高原年度生理化参数。大到开颅、小到阑尾手术,他都记录在笔记本上,写下了10多万字的高原医学笔记。在边防村寨,李素芝走村串户,调查高原人的生活起居、饮食习惯。高原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成为他研究的重点、立项的课题。

1978年,李素芝调到西藏军区总医院工作,他的第一个病人是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8岁藏族姑娘卓玛。由于卓玛病情严重,抢救无效去世了,卓玛的离去给李素芝深深的震撼。在接下来的普查中,让他更吃惊的是:在近2万名普查人口中,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就达60名,卓玛那美丽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神一次又一次在他的脑海里闪现,他咬着牙对医院的同事们说:“不管用多长时间、多少年,一定要磨快手中的这把‘剑’,攻克高原先天性心脏病的难题,消灭这个高原‘第一杀手’”。然而当时条件艰苦,没有实验室、没有实验用的动物、没有设备、没有器材、没有经验。可是这一切没有让李素芝退却,他决定从动物身上积累高原先天性心脏手术经验。很快,他申请到了一个旧仓库作为实验室,又从自己的工资里自筹经费购买必要的设备、器材等。没有实验用的动物,他就和同事到外面捉野狗。在实验中,李素芝经常被野狗咬得遍体是伤,春去秋来,这个实验一做就是20年。在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再实验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经历了多达160次的失败后,2000年11月10日,他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海拔3700米以上高原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给广大西藏人民带来了福音。此后,他共为1300余例先天性心脏病、风心病患者免费治病,手术成功率达98.6%。李素芝结合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撰写学术论文,先后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230多篇,获得科技成果奖30多项,开展新技术134项,其中17项创世界医学奇迹、32项属国内首创、34项填补高原医学空白,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20项。

李素芝为西藏医疗卫生事业付出了全部心血,却对亲人有着无限的愧疚。1999年初,母亲病危,他却因手术试验正进入攻坚阶段而未能见上最后一面。母亲病逝后,父亲又重病卧床。面对床前端水喂药的儿子,深明大义的父亲说:“国家的事比我重要,还是早点回去吧。”两个月后,父亲也病逝,相距遥远、工作繁忙的李素芝仍没能送老人最后一程。李素芝的妻子叫郭淑琴,是他军校同学。她已记不清多少次利用春节放假带着女儿来到拉萨团聚,而丈夫不是到边防巡诊,就是泡在手术室。“40年来,一家人仅过了一次团圆年。”虽然如此,妻子却从来没有埋怨过。

李素芝进藏工作40年来,情系高原、无怨无悔,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把西藏各族人民视为自己的亲人,把西藏当作自己的故乡,被高原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雪域神医”“西藏人民的好‘门巴’”。

感动中国李素芝人物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6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99位用户喜欢。

李素芝自1976年入藏以后,他外科主刀手术13000多例,抢救垂危病人、重大手术600多例,被誉为“高原一把刀”。2000年以来,他亲自主刀开展了首例高原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等,共为600余例先天性心脏病、风心病患者免费治病,手术成功率达98.6%。2003年以来,做肾移植8例,手术成功率达100%。他结合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撰写学术论文,先后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230篇,获得科技成果奖30项,开展新技术134项,其中17项创世界医学奇迹、32项属国内首创、34项填补高原医学空白,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20项。他组织研制的高原康胶囊、花虫胶囊、高红冲剂、九二接骨灵等15种药品,临床应用治疗高山病效果明显。

李素芝同志心系基层官兵,心系民族团结和西藏社会稳定工作,关心农牧民群众疾苦,他跑遍了西藏边防连队和哨所,行程逾百万公里,为军民巡诊21万余人次,发放“免费医疗证”12000多个,为高海拔官兵和驻地寺庙僧尼建立“健康档案”10000多份。到2007年,西藏急性高山病发病率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50%—60%,下降到2%—3%,治愈率达到100%,驻藏部队连续10年没有一名官兵因急性高山病死亡。 李素芝同志当院长以来,医院医疗设备由不到600万元增加到1亿多元,新增医疗设备近500台,每年购买设备、药品开支经费上千万元,医院新建房子上万平方米。在购设备、买药品、建房子等问题上,他做到不经手,不插手,不放手,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感动中国李素芝人物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88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02位用户喜欢。

李素芝,1976年大学毕业后,主动放弃留上海的机会到西藏工作。入藏后,他克服各种困难,始终奋战在高原医疗一线,足迹遍布西藏所有边防哨所和偏远牧区。他几十年如一日,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全心全意为官兵和各族群众服务。2004年6月,他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5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2006年5月,中央军委记李素芝一等功一次。2013年8月,中央军委主席_签署命令,授予李素芝“雪域高原好军医”荣誉称号。

上世纪70年代,风华正茂的李素芝从第二军医大学毕业,进入上海长海医院工作。一天,他从一名来沪就医的西藏边防战士那里得知,当地偏远苦寒,病魔猖狂作祟,说要命就要命。战士的一番倾诉,似一枚石子击打李素芝的心。他忆起父辈背井离乡、抗日救亡的往事,内心泛起阵阵涟漪,很久难以平复。于是,他决定进藏工作。

在海拔4500多米的基层卫生队,高原反应如影随形,呼吸艰难、头痛欲裂是常事。“军人为祖国活,医生为病人活。我作为军医,没有犹豫的余地。”初心指引,李素芝甩开膀子,抵抗病魔作难,潜心攻克高原病诊疗难关。

一次针对西藏农牧区的病例普查和病源调查,让本就忙碌的李素芝内心再次揪作一团——高原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是内地的2至3倍,多发生于胎儿缺氧引起的发育不良和先天缺陷。

此后,李素芝开启长达20年的医疗攻坚。数百次实验,屡败屡战,他终于打破“海拔3500米以上不能进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断言。多年来,他成功为2700余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免费做了手术。

科研成功,是回报老百姓的时候了——行走高原,定期巡诊,悬壶济世。李素芝,把爱镌刻在西藏人民的心坎上。

“要雪中送炭,少搞锦上添花!”正如李素芝所言,巡诊路上,手术台前,病房里,农牧民帐篷中……每每应诊,他总是慈爱地握着各族同胞的手,嘘寒问暖。

每当结束诊疗,群众们为了表达谢意,有的献哈达,有的端酥油茶,有的递皮手套…… 近年来,李素芝收到部队官兵和群众送来的哈达逾万条,锦旗(匾)1200多面(块),感谢信1000余封。

2010年玉树地震后,李素芝接到命令,火速率领全军第一支成建制、有临床经验的高山病专家医疗队赶到灾区。17天的救援行动中,平均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从死神手中夺回59个危重高山病患者的生命,创造了救援部队急性高原病零死亡的奇迹。

时光如梭。无数经李素芝治愈的病患,如今正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美丽新生。在拉萨,曾经脊柱变形的卓玛,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自信乐观;在那曲,曾经罹患结核性腹膜炎的扎巴,笑声爽朗,干起活来精神十足……

多年来,李素芝积极组织开展医疗进牧区、进学校、进寺庙等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他先后100多次带领“流动医院”巡诊,为西藏52座寺庙的2万余名僧尼办理免费医疗卡,建立1.8万余份“健康档案”。

在鲜花、掌声和荣誉面前,李素芝不失本色。作为一名军医,他始终不忘救死扶伤的使命担当,以实际行动赢得治病救人“好门巴”(藏语,医生之意)的赞誉,把“共产党员”和“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留在了西藏各族同胞心间。

感动中国李素芝人物事迹(5篇范文)

李素芝,男,53岁,中共党员,1976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因学习成绩优异被留校从事医务工作1976年12月自愿进藏任军医,现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在西藏工作31年来,李素芝始终牢记我党我军宗旨,热爱部队,热爱西藏,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他外科主刀30多年,手术13000多例,抢救垂危病人、重大手术600多例,被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李素芝人物信息

  • 感动中国李素芝人物事迹(5篇范文)
  • 感动中国李素芝人物事迹(5篇范文)85人关注

    李素芝,男,53岁,中共党员,1976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因学习成绩优异被留校从事医务工作1976年12月自愿进藏任军医,现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西藏军区总医院院长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