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感动中国

有关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范文(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6-06 10:10:04 查看人数:70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有关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范文 589字 3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11人
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感受 566字 6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51人
感动中国人物孟二冬事迹材料 5126字 66段 18分钟 28分钟 40分钟 277人
感动中国人物马海德事迹 786字 6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80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感受心得 605字 4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93人
200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1569字 6段 6分钟 9分钟 13分钟 203人
感动中国人物王进喜事迹 552字 3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284人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 511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08人
感动中国孝敬父母人物事迹素材 700字 4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23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 505字 7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59人
感动中国的可爱人物事迹 1989字 13段 7分钟 11分钟 16分钟 294人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范文 484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32人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先进事迹 662字 10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68人
感动中国人物杜富国人物事迹概括 1344字 6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150人
感动中国人物马海德事迹 3101字 16段 11分钟 17分钟 24分钟 194人
杨振宁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2150字 26段 8分钟 12分钟 17分钟 105人

有关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范文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9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1位用户喜欢。

,时代楷模……获得者张桂梅同志,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事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张桂梅同志扎根于教育事业,与时俱进,勇敢克服生活带来的困难,没有被病魔吓退,又出任孤儿院院长,爱学生就如爱自己的子女,将自己的一生都无怨无悔的.奉献给了党和教育事业。

张桂梅同志对党忠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舍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绝大部分工资用于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奉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方面无微不至的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

张桂梅同志是共产党员的优秀党员,是人民教师的优秀模范。她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作为一名普通群众,我要学习张桂梅同志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更应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学习她

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感受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51位用户喜欢。

今天,我看了《20__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颁奖晚会,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胡忠、谢晓君的事迹。

在去四川藏区福利学校支教前,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2000年,胡忠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念头,得到妻子谢晓君的支持。三年后,谢晓君带着三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支教。2006年8月,一所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创办了,她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甚至是保姆。

在颁奖晚会上,主持人宣读了他们的颁奖辞: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其实,《感动中国》的每个事迹让每个有良心和中国人都十分感动,我们作为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学校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如:在公共汽车上让座,在学校里捡纸屑,在家里帮妈妈打扫卫生……这时我们虽然不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但一定是让中国人感动的人。

太阳自有太阳的光芒,小草自有小草的春天。我们要像泥土一样真切,小草一样生动,路边的石子一样平凡,把感动变成行动,多做一些对国家、对社会、对学校、对家庭有意义的事情。

一个被感动的中国,也将感动世界!

感动中国人物孟二冬事迹材料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126个字,有6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8分钟,朗读时长28分钟,慢速需要40分钟,有277位用户喜欢。

孟二冬先生(1957-2006),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全国模范教师。

在同事眼中,他是善良谦和,钻进学问中自得其乐、甘之如饴的人,以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攀登学术高峰,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在学生眼中,他是教他们知识,更教他们做人的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深深打动了许多人。

在讲台上,他是神采飞扬,讲述着盛唐气象、魏晋风度的人。

在病床上,他是做完三个大手术仍谈笑风生、乐观幽默的人。

在四十九年的短暂生命中,他用平凡创造了伟大,让人们看到了一位学者无比丰富的心灵、高尚的情怀,他体现了一位当代知识分子富有生命力的执着追求,奏响了一曲恢宏的时代英雄交响乐章。

与孟二冬相识相知二十五年的北大中文系教授袁行霈先生,满怀深情地谈到自己这位得意弟子:“我一向以道德和文章的统一要求学生,他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了。他为人清正刚毅,治学勤勉踏实,我为之而骄傲。”

01

执着求知的风华少年: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出生于安徽省蚌埠的孟二冬,因在家里男孩中排行老二而得名。后来他和好友谈起自己的名字,笑称是缘于《诗韵合璧》中的“一东二冬三江四支”,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可见一斑。

孟二冬的童年和少年岁月,是在动荡和频频的迁徙中度过的。由于“--”对教育的干扰和破坏,本应受到良好基础教育的他,求学之路变得坎坷不平。然而,无论在多么艰难的条件下,他始终固守着那份求知的情结,坚持着那份为学的信念。

他自己靠查字典看的第一本古文书籍是南朝梁人周兴嗣编著的《千字文》,他特别喜欢其中的“尺璧非宝、寸阴是竞”两句,还用毛笔写成小小的条幅,贴在自己的床头,时刻激励自己。

在泗县中学读书期间,孟二冬的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和纯朴厚道,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仅学习成绩突出,品学兼优,还热爱体育运动,颇具运动天赋,是校田径队和排球队的主力。对待同学,他友善亲和,谦逊质朴,乐于助人,无论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上的事都有求必应。大家评价他做事勤恳踏实、任劳任怨,“学工学农”到乡下劳动,不惜体力,从不偷懒,还抢着帮别人干活。

1977 年冬天,孟二冬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第一年的考试,顺利成为宿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的学生。进校伊始,他就为实现“做一名合格的初中教师”而不懈地做准备。

同学们都说他是个能坐得住的读书人,读起书来就进入忘我的境界。他有一个习惯,无论到哪里,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背着那个装满书本的军用挎包,有空就坐下来,哪怕是席地而坐也不在乎,取出书就读,有时还在书本上圈圈点点,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神情十分专注,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

1980年2月初,孟二冬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专科学业。由于他品学兼优,年纪最轻又热爱文体活动,因而被择优留校,分配到校团委工作。

可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孟二冬却找到中文系老师和学校领导,多次提出回系当老师的请求。他恳切地对校领导说:“我中小学阶段几乎是在‘--’中度过的,师专两年,时光匆匆,我总觉得自己读的书太少。现在我最渴望的就是多读点书,回系里当老师可以边教边学,能静下心来多学点东西,我有信心当一名称职的高校教师。”学校领导被他的真诚打动, 批准他回系从教。

孟二冬青少年时期的学习生活经历证明,一个热爱生活、乐观向上,能够挣脱纷繁世事、保持宁静心境,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的人,能够享受到顺境带来的幸福与快乐,也能够从逆境中寻觅到愉悦和动力。

02

勤勉踏实的学者本色: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句名言,孟二冬始终不渝地践行着。

从1981年以进修教师的身份来到北大,到1985年考取袁行霈先生的硕士研究生,再到1991年重回北大攻读博士学位,直至毕业后在北大留校任教至今,孟二冬三进北大,他的学术轨迹、人生轨迹都与北大密切相连。

“境界”二字是北大师生们提起孟二冬最常用的两个字。

“二冬是一个能坐得住的人,他的心能沉得下来,大千世界的种种诱惑,都动摇不了他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孟二冬当年的导师、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袁行霈先生非常欣赏他在为学上表现出的踏实勤奋的精神和通达捭阖的灵气,称赞他:“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说,孟二冬是学问中人,“投入”与“愉悦”是理解他的内心世界的着眼点。

孟二冬是一个真正进入治学境界的学问中人,他把读书做学问当作生活的一种方式。“世缘俗念消除尽,别是人间清净翁”,他三年读硕的日子,形成了“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日日与典籍相伴,夜夜涵泳其间,每有所得,心自怡然。

他惜时如金,和好友谈起在北大紧张的学习生活时,他说:可惜一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要是能再多上几个小时多好,那该能多看多少书啊!

孟二冬治学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于任何一个知识点,自己一定要获得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只要有一点可能,就绝不停留在第二手资料上。考证的资料也尽可能做到没有遗漏、不留遗憾。这种从不言弃、不厌其烦、追根溯源、详尽考证的学习态度,与他旁征博引、纵横捭阖的教学风格相得益彰。

1994年,孟二冬计划进行唐代省试诗的研究,阅读了大量唐代科举的相关资料后,发现清代学者徐松的《登科记考》有大量的缺漏,于是放下手中的课题,把自己埋在古籍阅览室的故纸堆里。

从总集、选集到别集,从正史、野史到笔记,从墓志、方志到家乘,从丛书、类书到姓氏之书,他在散发着霉味的线装书中一条一条地查找,对唐代登科的士人一个一个地核实,广泛收集资料,参校甄别,将这部资料性极强的学术著作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仅所录科考人数一项就比原著增加了一半。他这一干,就花去了宝贵的七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上中下三册一百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

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院长李赋教授曾经问他:“孟老师,听说你为了写一百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七年时间泡在图书馆。天天钻在‘故纸堆’里,不觉得苦吗?”孟二冬回答:“说实在的,‘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坐在图书馆里,一闻到线装书那特有的纸香味,心里就感觉到特别踏实。”

2004年,这部专著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并得到了文学界和史学界的高度评价。

《登科记考补正》一书,“从最初搜集资料至今书稿完工,屈指算来,已越六七个春秋。寒来暑往,青灯黄卷;日复一日,萧疏鬓斑,几不敢偷闲半日。然而今日之结果,是否已臻当日之构想,似已无须计较。刘勰尝云:‘方其搦翰,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文心雕龙·神思》)但能遗惠于学界一二,足慰此心”。孟二冬在该书后记中的这段话,正是他自己治学精神的写照。

03

无私奉献的不朽师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在北大,孟二冬所带的研究生们讲起他们的老师,个个心存感激。他们说,孟教授不仅教给他们知识,还教会他们怎样做人。

孟二冬在教学中把学生看得很重。在他心中,为人之师的职责是圣洁的,应该用全部心血去投入,来不得丝毫敷衍,要不得半点虚浮,不能愧对学生,不能贻误学生。

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要求,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反应,他经常走进自修室,辅导学生学习,解疑答惑;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虚心征求学生对自己教学的意见。他和学生的交流是平等的、谦和的、真诚的,这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获得了同学们的信任。

孟二冬对学生的认真态度和关爱之心,让学生难以忘怀,也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未来教书、做学问的标准。他以自己的言行告诉学生:经济上可能有人一夜暴富,学术上却不可能,因为做学问需要耐心细致,需要日积月累,需要大量的考证和知识积淀,需要老老实实地下功夫,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孟教授批改学生作业总是一丝不苟。”他的博士生刘占召说。每到批改论文时,孟二冬的家就成了图书馆,到处铺满打开的书,供他随时查找。他看过的学生论文,几乎每一页都夹有小纸条,纸条上除了对论文的框架和立意提出建议外,还有对错别字的改正——常常比学生自己还要认真。

博士生翟景运说:“孟教授在治学方面对学生要求是一流严格,可是,他从未批评过学生。我开始还很奇怪:他是怎样做到的?看到他的纸条,我明白了。如果一位导师在学生论文的每一页都夹上了写得密密麻麻的纸条,就凭这一点感动,就能令哪怕稍微有一点自觉性的同学严格要求自己。”

2004年3月,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的支教工作。

到达的第二天他就要求上课。那堂课,教室里座无虚席,有的教师和学生还自己带了凳子坐在后面和过道里。看着台下那一张张求知若渴的面孔,他讲得激情澎湃,学子们听得如醉如痴,他们感到孟教授为大家推开了一扇窗,让大家看到了从没见过的一处优美风景。

这堂课,孟二冬在黑板上写了擦、擦了写,用粉笔写了二十块板书,每次都是写得满满的才擦去。他的板书用的是繁体字,从右至左,竖行书写。他的字,用的是端端正正的行书。这样的板书,无声地提示听课的师生们,一名古代文学的学习者、研究者应该具有的功底和修养。

此后,孟二冬每节课都提前十分钟开讲。他说:“支教的时间有限,我要把分分秒秒充分利用好,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们传授知识。”

他要求教学秘书增加他的课时,达到了正常工作量的三倍。除了给学生上课,他还为中文系的教师们开设了唐代科考的选修课。

孟二冬崇高的师德和严谨的治学精神永远留在了石河子大学学子们的心中。该校中文系学生杜淑娟说:“以前,想到自己毕业后可能要当‘孩子王’,总有些落寞。有时甚至产生这样的想法:生活在落后的西部地区,真是不幸。自从上了孟老师的课后,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重新校正了生活坐标,明白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该坚守什么。如果将来当了老师,我会像孟老师那样,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孟二冬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守拙斋”。他在教师的岗位上,尽心尽职,一丝不苟,十几年如一日地教书育人,热忱、随和、宽厚,已经融入这位学者的整个身心。

孟二冬对学生的牵挂,对授业的严谨尽心,无不显现出一种感人至深的师道魅力。他那从容显现的淡定、儒雅的品格,执着、大爱所展露的境界,正是人们心目中知识分子的形象、教师的形象。

04

乐观坚强的病魔战士:云山风度,松柏精神

2004年4月26日上午,正在新疆支教的孟二冬像往常一样精神饱满地走进石河子大学中文系教室,给一百三十名学生讲授唐代文学。同学们都知道,孟老师嗓子沙哑得越来越厉害,还常伴着阵阵咳嗽。他表面上平静,实际强忍着巨大病痛。

下课的铃声响了,孟二冬讲完了最后一课,他在热烈的掌声中踉跄地走下讲台,许多同学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孟二冬被送进了医院。诊断结果出来了:一个乒乓球大小的恶性肿瘤挤压着他的气管,使他难以发声;挤压着他的食管,使他难以下咽,哪怕是一口唾液。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的医护人员至今都还记得孟二冬这个病人。“他是一个坚韧、坚强、乐观的英雄。”护士长王玉英说。

“孟教授话很少,十分坚强。从不把自己的痛苦带给别人。问他有什么不舒服,他都说‘还可以’。如果他说‘我这儿有点儿胀,请帮我看看怎么回事’,就是已经非常严重了。”孟二冬的主管大夫赵虎说,“他很乐观,让他吃药、吃饭、咳痰,不管多疼他都马上配合,没有半点犹豫。他最常问我的是:我什么时候可以工作?”

2005年6月 孟二冬第二次手术后参加中文系博士答辩会

熟悉孟二冬的人都说他“外庄内谐”,在病榻上,他的性格也丝毫没有改变。

几次手术下来,他常对人说的是:“我的身体就像攒电脑一样,被重新组装了一次。”

开颅手术后,一根十几厘米的长钉永远留在他的头里。前去探望的人都很动容,孟二冬却说:“我这头里是一万块钱啊!”

在病榻上的这一年多里,孟二冬新招了三个博士生和两个硕士生,送走了三个硕士生,并亲自辅导他们的论文写作;2005 年春天,全校运动会,他出现在中文系的仪仗队中;2005 年 5 月,毕业班研究生足球告别赛,他居然上了场;2005 年暑假,他还报名参加中文系工会组织的学车,一个月就拿到了驾照。

他参与了《中国文学史》的修订再版工作;他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中国文学中的“乌托邦”理想》(2005 年第 1 期),在《国学研究》上发表了七万字的《“无弦琴”的认同与启示》(2004 年第 13、14 期);他开始练习书法,从欧体正楷练起,写的是“云山风度,松柏精神”。

2006 年 1 月 12 日恰好是孟二冬的四十九岁生日,博士生刘占召特意为孟老师在病房里筹办了一个小范围的生日聚会,孟二冬情绪特别好,特意穿了一件大红色的衣服,还跟大家一起唱起了生日快乐歌。

兴之所至,他引用《淮南子·原道训》的一句话说:“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回首往昔,他大脑里闪现的不是自己取得了哪些成就,而是自己还有什么不足。

2006年4 月 22 日凌晨,坚强的生命没有抵抗住病魔的侵袭,与癌症抗争了整整两年有余的孟二冬永远闭上了眼睛。清晨来了,外面阳光很亮,春风轻拂,所可惜者,仁者不寿,伊人已去。

“细柳春风,此日护君归后土;明窗朗月,何人伴我话唐诗。” 一副挽联,何等心境。作为孟二冬的导师,袁行霈教授道出了知己故去的忧伤,而孟教授的弟子们也从中读到了自己对导师无尽的怀念。

感动中国人物马海德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80位用户喜欢。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1910年9月26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的一个阿拉伯移民家庭。1933年11月,刚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乔治听说在上海一带流行着一种东方的热带病。同情心促使他下决心越过重洋,到中国去为苦难的人民解除病痛。就这样,他告别母校,从瑞士直接来到了中国上海。

乔治来上海后,很快开了一家诊所。遇到贫困的病人就以低廉的价格或者免费为他们诊治。他的做法引起了上海进步人士的关注。1936年,在宋庆龄的推荐下,两个外国人出现在中国工农红军最高指挥部驻地。一个名叫埃德加·斯诺,另一个名叫乔治·海德姆。几个月后,斯诺完成对毛泽东等人的采访,离开陕北,之后写出了轰动世界的《红星照耀中国》。乔治·海德姆自愿留在了中国工农红军,成为红军的卫生部顾问。

一次偶然的机会,乔治有了一个中国名字。1937年,他跟随周恩来到宁夏工作,看当地大多数回族兄弟姓“马”,于是他把“海德姆”调过来成了“马海德”。从此,美国青年乔治变成了同志们亲切叫着的“马大夫”。同年,马海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马海德彻底留在了中国,他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义,同时获得了一份美好爱情。他结识了中国姑娘周苏菲,并与之携手在革命道路上相依相伴了48年。

马海德的中国国籍是与共和国同时诞生的,马海德深深地为自己成为新中国公民而自豪。1950年,他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以新中国主人翁的姿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开拓和建设。

卫生部成立专家局后,决定给外国专家涨工资,其中也有马海德一份,他拒绝领取。他说:“我是中国人,不是外国专家。这钱我不能要。”他经常说:“不要因为我的鼻子高,就对我特殊照顾,我也是中国的一分子!”

在之后的10年中,他带医疗队上山下乡,足迹遍布全国除台湾和西藏外的所有省份。后来,马海德又把精力转移到医治麻风病的工作上。1988年10月3日,这位高鼻子的中国医生在他的第二故乡——中国这块土地上,含笑走完了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感受心得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5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93位用户喜欢。

昨天我们看了20_年度的《感动中国》。

我觉得我最应该感动的是吴锦泉老爷爷,他已经87岁了。他不但是我心中崇拜的人,还是我心中大英雄。他索然很穷,但是他还为别人着想,他是以磨刀维持自己的生活,他一天最多挣10元钱。吴锦泉老爷爷很节约,吃的菜是自己种的。他的老伴很早就去世了。吴锦泉老爷爷听说云南地震了,吴锦泉老爷爷就伸手捐了1000元。对已有些大人来说1000元不算什么,可是对这位磨刀老人来说1000元,可不是一个小数。吴锦泉老爷爷又向孤儿院捐出了1850元,有些人听说了吴锦泉老爷爷向灾区1000元、又向孤儿院捐了1850元,有些人看不起他,以为他是一个多大的任务呢!那些看不起他的人,就为他是干什么的,一听,是一位磨刀老人,他们都惊讶了,有些人不关自己家的刀锋不锋利,都让吴锦泉老爷爷磨一磨,有一些人磨刀的时候就多给吴锦泉老爷爷,自从吴锦泉老爷爷的光荣世纪传了出去,吴锦泉老爷爷一天就不仅仅挣10元了。

我有的时候也会捐一些钱,但我捐的很少很少,但我的妈妈捐的比较多,我们经常去五一公园玩,那里有很多穷人,妈妈看到一个就给一个,我就问妈妈:“为什么给他们钱?问什么不让我花?”妈妈说:“这些穷人没有了家,我们家又不是没有钱,不就是给他们一两块。为什么不让你买吃的,因为都是垃圾食品,还不如让给那些穷人。”从那以后,我看到了他们我就给他们。

我以后要向吴锦泉老爷爷一样,不管自己以有没有钱,只要自己有了钱,自己会捐出自己的钱,我很佩服吴锦泉老爷爷,向孤儿院或灾区捐钱。

2008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6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203位用户喜欢。

杨振宁等十个人物获得了《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荣誉,看了杨振宁的事迹,我深受启示。

杨振宁在做客央视《面对面》节目谈到获得诺贝尔奖的感受时说,他一生最大的贡献也许不是获得诺贝尔奖,而是帮助中国人改变了一个看法———中国人不如外国人的看法。近几年,杨先生这句话似乎不只讲过一次了,但每听到一次,都感到振聋发聩,催人奋进。

杨振宁是极富科学感觉和数学天赋的天才型物理学家。他的伟大贡献,不仅在于1957年他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宙守恒定律”,提出“宇宙不守恒理论”从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且在于他是“继爱因斯坦、狄拉克之后,为20世纪物理科学家树立风格的一代大师”,“是本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精彩人物”,“是一个才华横溢,一个非常慷慨引导别人的学者”,“一个最正常的天才”。可贵的是,杨振宁并没有以这些大家公认的“最大贡献”自我标榜,而是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自己的“最大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觉得不如外国人的看法。杨先生的话确有深意存焉。

他激发了国人的志气。客观地说,我国的历朝历代中,有不少朝代都有一个大约100年左右的全盛期。如汉景帝、汉文帝时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明成祖以后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壮举,又如清代的康乾盛世,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曾是全世界国力最强大的国家。只是近代,特别是近100多年来,由于战乱和动荡,我们落后了,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出现了一个较大差距,一些人也相应出现了“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自卑心态。实际上,科技与经济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自信心。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国人民有信心在较短的时期内缩小和赶上西方先进国家的水平。在这种背景下,领悟杨振宁先生表述“最大贡献”的心境,确实可以感受到他“恨铁不成钢”热爱祖国的拳拳之心,能够得以增强民族自信心,振奋精神,努力把中国的名字向前排些,再向前排些。

他证明了国人的能力。每年10月,全球各地的人们总要把目光投向北欧的瑞典和挪威,关注从这里诞生的当年诺贝尔大奖。一个国家如果能有学者获得诺贝尔奖,无疑标志着该技术所涉及到的行业领域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令人遗憾的是,在诺贝尔奖的百年历史中,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获奖,但在获奖的几百名科学家中,却没有我们本土的科学家。中国人能不能获奖?中国距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这些“情结”自然时刻困扰在国人心头。杨振宁的“最大贡献”在于,中国人在国际近代科学上有建立不朽功绩者,是自杨振宁开始的。从1957年到1998年,共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等6人,先后获得4次诺贝尔物理奖和一次诺贝尔化学奖。这点证明了中国人并不比外国人差,也不比外国人笨,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总瞅着人家的月亮圆。之所以暂时没有中国本土科学家获诺奖,是因为新中国是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建设发展的,虽有巨大发展进步,但仍属发展中国家,科学研究的基础保障相对薄弱,一时没有中国本土人获奖可以理解。暂时无奖并不等于永远无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杨振宁先生预言,诺贝尔奖离中国不远了。

他反映了国人的精神。爱国,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核心,是国人安身立命,继往开来的基点。科技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家。杨先生自认的“最大贡献”,说到底,是袒现了他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杨先生坚持认为,“21世纪的科学属于东方,中国一定会做出无愧于人类和世界的伟大贡献,因为中国有科教兴国的英明战略,有日益强大的经济和国力,有数以千百万计的优秀的有聪明才智的青年学生,一定会在21世纪前半叶做出重大的科学成就。”杨教授关于“最大贡献”的观点,满腔热忱地呼吁国人:面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科技挑战,应在爱国的前提下,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文素质,以自强、自信、自主的精神应对挑战,战胜困难,激励意志,勇往直前。有位美国总统说过:“不要问国家给了你什么,而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些什么。”此言或可作为杨振宁先生“最大贡献”的注脚。

感动中国人物王进喜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2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84位用户喜欢。

周四下午,我们观看了《铁人王进喜》记录片,这部纪录片再现了铁人王进喜工作的片段,介绍了他如何从一个讨饭娃成长为新中国石油工人的楷模。

王进喜同志文化水平不高,但他做事却不蛮干,而是巧干、实干,他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把一个在玉门油田有名的“豆腐队”带成油田第一名。看到国家因为缺少石油,公共汽车上还背着煤气包,他忧心忡忡,要求去大庆参加大会战,要求多打油井,多采石油,摘掉中国贫油的面貌。想想铁人当时工作的环境,在西北时黄沙满天,在东北时冰天雪地,即使环境再艰苦也阻挡不了他报效祖国的决心。在大庆打油井时由于缺水,他带领同志们砸冰取水;当设备由于缺少运输工具无法及时运到目的地时,他心急如焚,不等不靠,带领同志们肩扛手抬,硬是把那些“铁疙瘩”提前运到了工地。当发生井喷时,由于水泥搅拌不均匀,井喷得不到很好的控制,他不顾受伤的脚第一个跳入井喷的漩涡中,用自已的身体当“搅拌机”;在自然灾害最严重的时期,他们连饭也吃不饱,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停下手中的工作,而是自力更生,开荒种粮;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心里想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石油的开发与生产。

铁人虽没有豪言壮举,但是他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不畏艰难困苦,永于创新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对于我们这些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当代青年,这部记录片不仅陶冶了我们的情操。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1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08位用户喜欢。

“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就像早春约会在中央电视台如期播出。通过投票等多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评出年度人物事迹,在晚会现场陆续与观众见面,分别用他们不同亲身经历讲述了感动中国真实故事,用感动力量再次唤醒了心灵春天。

感动是人类最直接一种情感。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人,时时感动着我们。他们是宋兆普、黄大年、王钰、邓迎香他们是一个人,他们是一群人;他们是一种精神代表,他们在用一种心灵力量,唤醒沉睡春天。

我们常说,好人就在身边。“感动中国”人物也都来自我们身边。它传递出了中国人好人观,行善观。“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小善者必成大德。在生活里,我们更多得人都是平凡人,但请相信只要把平凡事情做到极致,那么我们每个人也都不会再平凡,这是“感动中国”传递给我们另一种力量。

其实,“感动中国”传递给我们力量还远不止这些。不过,这些力量都会化聚成一股洪流,冲破精神桎梏,给我们带来另一种人生体验。这种体验至关重要,它是感人肺腑,更是催人奋进。这或许就是榜样力量,他给了我们希望,让我们相信,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会有一片沉睡春天。

人性温度会融化冰雪,道德光辉会催动春芽。2017年感动激发我们奋进,2018年春天正在悄悄降临,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感动中国”故事发生在这个“春天”。

感动中国孝敬父母人物事迹素材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0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23位用户喜欢。

我是一个独生女,在家里人的呵护下,我慢慢长大了。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件事,使我感觉真好。

那还是几年前,同学们在一起议论孝敬父母的问题,他们都说了为父母做的一些事,我在一旁听了,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我长这么大,还没有主动为父母做过一件事情。这时,我暗下决心,我也要孝敬父母,为父母做点事。

晚上回家,我把书包往沙发上一甩,就钻进了厨房,想为爸爸、妈妈做顿可口的饭菜,孝敬他们二位。说干就干,我拿了葱,先切葱花。夏天的厨房里可真热,可我不管,心里想着爸妈看到饭菜后的高兴劲儿,不由得笑了,嘴里还哼着“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我切完葱又切黄瓜,切出来一看,片不片,条不条,块不块的,心里想,凑合着来吧。接着我又去切肉。这肉在冰箱里冻得跟石头似的,不管我拿着刀围着它转来转去,还是对着它大喊大叫,它还是纹丝不动。最后,我双手拿着,使劲从外表往下片,经过我这一番苦战,终于片下了七八片肉。高兴之余,我顺手抹了一把汗,“哇,好难受!”我不禁大叫起来。原来我忘记了刚才切过葱,急忙去冲洗。这回可看出来了吧,切菜都搞成这样,更别提炒菜做饭了。不管怎么说,我也没白忙乎,这顿米饭、肉炒黄瓜终于端上桌。

爸妈回来了,看到桌上的饭菜,听着我的汇报,那激动的神情让我感到不安,在这一瞬间,他们脸上的皱纹似乎全被熨平了。当时的我望着爸妈的神情,心里十分高兴。那感受,就像春天里躺在刚发芽的草地上,望着蓝天;又像是自己好不容易考了第一,舒服极了。此时,我真正地体验到:孝敬父母,感觉真好!此后,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父母在孝敬他们的老人的时候是那么高兴;也懂得了我国传统美德“孝敬父母”的深刻含义。让我们这一代继续发扬这一传统美德吧!因为孝敬父母,感觉真好。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05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59位用户喜欢。

今年63岁的张桂梅是云南丽江华坪县女子高中校长。20__年,她用从各方筹集到的资金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专门招收贫困山区的女孩。12年来,已经有1800多名女生从这所学校走出,考上大学,实现梦想。

每天清晨刚过5时,华坪县女子高中学生们的一天都是从校长张桂梅的喇叭声中开始的。

5时30分开始,读书声就会陆续在学校各个角落响起。这里的女孩都来自贫困山区,基础差、中考分数低,要想考上大学就需要付出更多。

1996年,张桂梅的丈夫去世后,她申请从大理来到华坪县教书,没多久就查出身患肿瘤,让她没想到的是,华坪县妇联为了救她发起了募捐。

张桂梅在山区家访时发现很多女孩早早就辍学在家、嫁人生子,延续着贫困,她想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这些女孩能够继续读书、考大学、改变命运。20__年,张桂梅在县里财政和各方支持下创办了第一所女子高中。12年来,华坪女子高中连年高考综合上线率百分之百。她也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多个荣誉称号。

现在张桂梅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多种疾病让她每时每刻都在咬牙坚持,但让她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接过她手中的接力棒。

目前,丽江市设立了“张桂梅教育基金”,筹集资金将用于支持华坪女子高中发展、补助贫困学生。

感动中国的可爱人物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89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294位用户喜欢。

中宣部近日决定,追授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时代楷模”称号。连日来,彭士禄院士深藏功名、矢志报国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尤其是在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中引发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他“传承红色家风,矢志科技报国”的高尚精神,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贡献力量。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吕娜说,作为一名科学史的研究者和彭士禄院士的校友,20__年我承担了中国科协牵头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并由此有了与彭士禄院士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在一次次的接触和十年的不断研究中,我逐渐懂得了彭士禄院士面对国家需求时那种奋不顾身的投入,对待学术研究的严谨求实。彭士禄院士与老一辈核动力人一起顶住压力、互教互学,实现中国核潜艇从无到有,他们那一代核潜艇人的垦荒牛精神,必将激励当代科技工作者继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吕娜说。

中国核动力院原科技委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胡明刚说:“彭士禄院士任中国核学会核能动力分会理事长期间,参加学会的学术交流活动较多,十分关心学术发展。他与人和善,谈吐幽默,没有一点架子,是一位非常和蔼的老人。”

中国核动力院员工周茂和邱彦回忆说:“彭士禄院士等创办了一本填补我国核能动力领域空白的学术期刊——《核动力工程》。他在任主编期间不仅明确了办刊宗旨和办刊方针,还不辞劳苦,严谨求实,为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做了大量工作。他撰写了《核能在我国能源中的地位》等多篇论文,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在科研生产和学术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系教授张威说,彭士禄院士的事迹充分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精神。从彭院士的身上我们不仅仅应该学到他百折不挠、坚韧不屈的品质,更应该学习他淡泊名利、爱党爱国爱民的精神。在过去的几十年内,我国在科研方面发展迅速,但仍然在很多方面有所局限,我们所能做的、所应该做的依然如同彭院士说的那样,“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

“我们学习彭老,首先学习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党的忠诚,一生不计名利,无私奉献,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奋斗终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宋国杰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要以彭士禄前辈为榜样,做热爱党、热爱祖国、充满干劲儿的孺子牛,在教学和科研的本职岗位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院长助理李际鹏说,彭士禄院士坚守初心、对党忠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将青春年华化作深海中前行的潜艇、澎湃动力的核电站,用自己坚挺的脊梁,给了整个民族以力量。“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把肩负的责任化作进步的动力和奋斗的激情,讲好包括彭士禄校友在内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故事,教育激励新一代哈工大人在新百年新征程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成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李际鹏说。

清华大学核研院青年教师周湘文说:“彭士禄院士隐姓埋名30余年,开创了我国的核动力事业,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我能够参与到高温气冷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倍感自豪和骄傲,向彭士禄院士学习。”

清华大学核研院博士生高群翔说:“彭士禄院士是核工业领域的前辈,我还记得他希望将自己的骨灰撒向大海,希望能够永远守望我国的核潜艇事业,他的精神令人为之动容和落泪。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全心全意为推动行业进步贡献绵薄之力,这就是我目前最应该去做的事情,也是最大的心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__级博士生许卓颐说,彭士禄院士身为革命先烈之子,传承红色家风,在选择专业时毅然以国家之需求为己任。在他的眼里,共和国的国防事业重于自己的生命。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生于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家,正是前辈们无私付出的努力,才给了我们今日安稳无忧的生活,才有了我国今日重新崛起的基础。

学习了彭士禄院士的先进事迹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专业20__级本科生杨泽楷表示,面对争议与困难,彭士禄院士挺身而出,保持纯粹的科研态度,展示出老一辈科学家的担当与毅力。“作为一名北航核物理专业本科生,我将接过时代重任,努力学习,认真科研,继承发扬老一辈科学家拓荒牛的精神,为国家的核物理事业添砖加瓦。”杨泽楷说。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20__级学生常宁说,彭士禄院士用一生践行着爱国奉献,让我国的核潜艇事业从几张模糊不清的照片和一个玩具模型开始,一步步建立起中国核动力装置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成功确定了100多个参数,最终实现我国核潜艇从无到有的突破。当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们要将彭士禄院士的精神融入学习和工作中,坚持与时代同向同行,不畏艰难挑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传统,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__级本科生吕传翰说,彭士禄院士的事迹是老一代科学家赤心报国的最真实写照,“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这是彭士禄院士对祖国立下的誓言,也是对我们年轻学子的鞭策。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范文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8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32位用户喜欢。

感动,它像一把火,给我们送来了温暖;感动,它像一根蜡烛,给我们带来光明;感动,它像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感动,它像……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让我们感动。那些感动“惊天地泣鬼神”让我们为之震撼。

今日,我们看了《感动中国》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胡忠、谢晓君夫妇的所作所为。他们在藏区坚守指教12年。在这之前,他们都在成都中学当教师。胡忠的事四川一所福利学校急需教师,当时他想都没想,毅然决然地前去支教。3年后,谢晓君带上年幼的女儿,也去四川支教了。高原的天气让谢晓君腰酸背痛,可她却不肯去看病,依然坚持着。

他们带上三岁半的女儿,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

这一件感人至深的事情,怎能不激励我们我们的奉献自我呢?事实上,感动不仅仅是舍己为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让座,同学有问题时,专心致志的帮忙他们一起度过难关,甚至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这些小事虽然看上去微不足道,也不足以堪称伟大,但却能温暖我们的心,让我们沐浴在美德之中。

胡忠夫妇是平凡人,但他们却做了不平凡的事。他们是伟大的,值得我们学习!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先进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2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68位用户喜欢。

“人要追求快乐,我苦不苦,苦,但我要在苦中创造快乐,苦中求乐。”

这句话出自一位少女之口,她在八岁时就要为生计操劳,独自一人承担着侍奉母亲的重任。

八岁,正是孩子泼皮无赖的时候;八岁,还对外面新奇的世界感到好奇、一无所知;八岁,却要支撑家中的生计而四处操劳——是的,她就是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孝女“孟佩杰”。

从八岁到十二岁,整整十二年,四千多个日子里,都对他的母亲不离不弃。

“有妈就有家。”为了把妈妈照顾好,小小的孟佩杰,踩着小板凳,爬上了灶台。年仅八岁的孟佩杰,显然对一切事物都一无所知。为了方便记忆,加深印象,她还编了一段口诀,“长的是葱,圆的是蒜,疙疙瘩瘩是生姜,厚的是盔,薄的是盆,扁扁的.豆角绿莹莹。”

孝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每个儿女都有向自己的父母尽孝的义务,孟佩杰,则是在孝中尽孝,把“孝顺”这一传统表现的淋漓尽致。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孟佩杰就是一个典范,她在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同时,她要四处奔波忙碌维持生活。2009年,她被安徽的一所大学录取,因为路途遥远,她带上了母亲,在大学旁租了一间小屋子。“这样我就可以不用时刻担心妈妈的身体。”她很欣慰。

看到这里,我不禁有些羞愧,孝顺,是每个华夏儿女都应该做到的,而我又做到了几分呢?我有经常帮妈妈分担家务吗?我在妈妈劳累的时候递上一杯热水了吗?我有在妈妈心情烦闷的时候送上一句安慰吗?孟佩杰,付出的是孝心,赢得的是尊重。

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朝气驱赶种植恍?在艰难中,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一个细节。

虽然艰辛填满了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

感动中国人物杜富国人物事迹概括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4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50位用户喜欢。

杜富国,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的一名普通战士,在最危险的时候,毫不犹豫用血肉之躯将战友护在了身后,年仅27岁的他,看到这个世界的最后一面却是冰冷无情的火光。写到这里已情难自禁,看到你伤后坚定的样子,既心疼,又已深深折服。富国,我们永远记得你最帅的模样,记得你排雷后像个小孩开心的微笑。

时间拨回到2018年10月11日,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日子,你重复着每天的排雷工作,却不曾想突遇爆炸,在这危急时刻,你用身体换来了战友的平安,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和双眼,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军人的勇敢与担当,温暖和感动着世界。当你听到中越边境扫雷云南段最后一块深排雷场被彻底搜排完毕并移交给边境百姓这一消息的时候,躺在病床上的你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是“边境扫雷人”的责任担当,更是中国军人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在我知晓杜富国同志先进事迹的那天夜里,我思忖了很久,我们党员干部应该从中领悟到什么,或者说学习到什么。

力争上游,做不畏风雨的弄潮儿。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富国同志响应号召,主动申请加入临时组建的扫雷部队,到最需要他的地方一去就是三年,日复一日的排雷是他对笼罩恐惧的雷区

百姓深深的爱,无怨无悔。作为中国军人,杜富国冲到了最前线,力争上游的信念是他对自己的交代,不畏风雨的完成排雷任务是他对边境人民的交代。事在人为,如果没有像杜富国同志一样敢为人先的弄潮儿,乱石嶙峋、沟壑纵横的雷区怎样扫,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怎样得到保障? 敢于担当,做迎接挑战的勇敢者。危急时刻的一句“你退后,让我来”,短短六字,蕴含了多大的能量,需要鼓足多大的勇气。年轻的杜富国在危险面前的大无畏精神,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发出的一声长啸,“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无不使人动容,深深折服。“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富国同志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无悔的青春赞歌,悠扬又响彻云霄。作为同样充满激情想干一番大事业的年轻人,杜富国不惧挑战、敢于担当的力量推动着我们勇往直前,特别是“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的精气神,鼓舞着青春的我们,行荆棘路,做勇敢者。 心系百姓,做干事创业的有心人。富国心系饱受“雷”害的边境百姓,立志为人民扫除最后一片雷场;我们党员干部心系基层百姓,感受百姓冷暖,了解百姓疾苦,解决百姓困难。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是使命,是责任,是交代。中国共产党人要时时做到为民着想,与人民同甘共苦,才对得起人民的信任与期待。如今,人们去兰考看到焦桐怀念焦裕禄,望见大亮山蓊郁的林场想念杨善洲,看到政和欣欣向荣的新区建设,自然想到廖俊波。这些甘为“樵夫”的共产党人,把群众利益看得比天大,为民披荆斩棘,树立了一座座不朽的时代丰碑,留给后人瞻仰、学习。总而言之,干部干

得好不好,百姓心中那杆秤明白着呢。

富国,记住你最帅的模样,那是属于你无悔的青春;胸前的军功章熠熠生辉,那是对你伟大事业的嘉奖和表彰;被守护的那一方土地的百姓的笑与泪,更是对你人生的无上认可和褒扬。人生价值的实现有很多种,你用最壮烈的一种让我们牢牢记住了你永远帅气的脸庞。对于我们广大同样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虽然职位有所差异,但和“杜富国们”一样,都是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而努力,“富国”精神必将激励着我们砥砺前行!

感动中国人物马海德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101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7分钟,慢速需要24分钟,有194位用户喜欢。

美国医学博士马海德,是访问陕北和延安的第一位高端人才。一切为人民的中国共产党和充满希望的边区,强烈地吸引他留下来,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中。在延安,他很快“革命化”“中国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边区的医疗卫生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加入中国国籍,担任中央卫生部门的要职,为中国人民的健康事业忘我地工作着,直至生命的终结。马海德在中国的成长和贡献,是延安时期党的对外开放、引进人才方针的成功范例。

怀抱理想来中国

1910年9月26日,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里,诞生了一个男孩。父亲给他取名为乔治·海德姆,也就是后来在中国鼎鼎大名的马海德。

1934年,乔治结识了宋庆龄。从她那里,他知道了中国还有另一个世界,那就是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他参加了由侨居上海的外国进步人士组织的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和研究中国革命问题。

1936年春,中共中央从陕北辗转给上海的地下党发来信函,指示邀请一位“诚挚的西方新闻工作者”访问陕北苏区,并把他的见闻告诉全世界;还要邀请一位“训练有素的西医”,来帮助陕北苏区创建医疗事业。一天晚上,宋庆龄将乔治请到家中,转告了这一邀请,并为其安全进入陕北苏区作了精心周到的安排。乔治喜出望外,立即做好准备,等待上路。当时计划访问完即返回上海。这一邀请,是中共中央发出的第一个重要的、对外开放的信号。

1936年6月,乔治避开上海国民党特务机关的视线,在西安与来自北平的埃德加·斯诺秘密会合。1936年7月14日,保安隆重举行欢迎斯诺、乔治大会,毛泽东出席并讲话。大多数中共中央委员和在此的全部政治局委员同群众一起,热烈欢迎第一批到访的外国人。群众打出的欢迎横幅上用中英文写着:“欢迎美国记者来苏区调查!”“欢迎乔治大夫来苏区工作!”7月16日,他们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亲切接见。经过一段时间访问后,党中央派伍修权担任翻译,陪同斯诺和乔治到宁夏豫旺堡考察访问。在豫旺堡期间,乔治了解到回族群众中姓马的人很多,宁夏还有一句俗语:“十个回回九个马,一个不姓马就姓哈。”乔治为了表达永远同回族兄弟、同中国人民的友好心愿,决定也姓马,将自己的原名乔治·海德姆改为马海德。4个月过后,当斯诺完成采访任务离开边区时,马海德却改变了原来“访问后返回上海”的计划。他对斯诺说:“这里的医院和群众、病人都需要我。我决定留在陕北工作,要为中国革命事业作一些贡献。”这一决定,使马海德的人生轨迹步入一条崭新的革命大道。

宝塔山下的万能博士

1937年1月,马海德背着宋庆龄送给他的医药箱,随部队进入陕北的延安。他以满腔热情一边紧张地投入诊疗工作,一边进行调查研究。1937年2月,马海德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被光荣地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说:“从此,我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而不是作为一个客人置身于这场伟大的解放事业之中,我感到极大地愉快。”

在延安,马海德很快学会了当地语言,无论是八路军战士还是当地老百姓,都愿意找这位大鼻子的“马大夫”看病。因为医生少,他几乎成了全科大夫。此外,还经常有人找他修理手表、眼镜、钢笔、打火机等,他一律热情帮助,简直成了宝塔山下的万能博士。在延安,马海德除了担任卫生部顾问这一重要职务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健康。马海德尽心尽力地完成这一任务,也由此与许多中共高级领导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环境中,养成了夜里办公、白天休息的习惯。马海德从医学角度,帮助毛泽东调好生物钟,以保证他完成对全国抗战的指导工作。他经常邀毛泽东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当他发现毛泽东有轻微风湿性关节炎后,就开始陪他散步。在延安,周恩来有一次骑马时不慎跌落马下,摔断了右臂。马海德立即组织当时在延安的印度医疗队的巴苏华、柯棣华等著名医生进行会诊。

马海德全身心地投入中国革命,做了许多超出医学范围的工作。马海德在延安期间,曾担任中共中央外事组和新华通讯社的顾问,经常接待访问延安的国际友人,积极参加外事活动和对外宣传工作。1937年11月,他帮助新华社创立了英文部,开始向国外播发英文消息。他还经常为当时中央出版的对外宣传刊物《中国通讯》撰写稿件。1946年马海德还参加了在北平成立的有共产党、国民党、美国三方代表团组成的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在这里,他名义上是中共代表团的医疗顾问,实际上是为英语翻译的备忘录在文字上把关。不久,他又作为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医疗顾问,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和美国红十字会的人员进行接触,积极争取他们对解放区的援助。

“洋女婿”变成“中国女婿”

令马海德高兴的是,他在延安还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与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生周苏菲结为终身伴侣。说来这段姻缘也是缘分。1939年冬,周苏菲伤风鼻塞,长期不愈,她便到延安城内的医院治疗。那天,接诊的恰巧是洋医生马海德,马医生态度非常认真、热情。周苏菲看完病,心怀美好的印象离去,马海德也被这位病人的东方女性美深深打动。第二天,他写了一张便条,托人带给周苏菲:希望她按时吃药,早日康复。周苏菲心里热乎乎的。当时延安每逢周末,许多单位都举行舞会,各方人士可以自由参加。坐落在延安城东10里处的桥儿沟的鲁艺,利用一座旧天主教堂作舞厅,地面平滑,且有像样的乐队伴奏,是延安最好的跳舞场所之一。自从给周苏菲看病后,马海德经常骑马去那里参加周末舞会,并主动邀请周苏菲跳舞。当周苏菲说不会跳时,马海德自愿当起了教练。一来二往,两人的感情逐渐加深。终于,两个月后的1940年3月3日,30岁的马海德与21岁的周苏菲,牵手来到中央组织部申请结婚。得到批准后,他们又到边区政府正式登记,领到结婚证书。马海德高兴地说:“这是中美合作的早期成果。”结婚证是在一张纸上分左右两联,本应裁开,男女双方各执一联。但马海德坚决不让撕开,说:“我们一辈子也不分开。”领到结婚证后,马海德当即给好友路易·艾黎打电话,说:“好朋友,我结婚了,请寄200美元。”收到钱后,马海德在城内的饭馆摆了10桌宴请宾客,每桌10人,毛泽东、周恩来等应邀出席祝贺。1943年,他们的儿子降生,取名幼马,随母姓周。这桩跨国婚姻,幸福美满,令人艳羡。

新中国成立后,马海德又一次申请加入中国国籍。早在1937年在延安时,他就曾向周恩来提出要加入中国国籍。周恩来无奈地对他说:老马啊,我们哪有国籍呀?我们只有个党。等将来新中国成立后,我就第一个批准你加入中国国籍。此时新中国成立,周恩来兑现承诺,高兴地批准马海德的中国国籍。他成为第一位加入新中国国籍的外国人。不久,毛泽东在香山邀请马海德一家做客,对这个“洋女婿”变成“中国女婿”表示祝贺。

1950年,马海德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顾问。1953年,在他的提议下,中国皮肤性病研究所成立,他受命担任中国麻风病防治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卫生部专家局成立后,要给外国专家包括马海德涨工资。马海德却说,我是中国人,不是外国专家,断然拒绝涨工资。他是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政协第六、七届常委。1988年9月,国家卫生部授予马海德“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光荣称号。

1978年,马海德在阔别故乡45年后,回到美国与家人相见。也是这一年,马海德身患癌症,先后做过8次手术。但他并没有停下在中国治疗麻风病的计划,毅然到病区看望麻风病人,与他们握手交谈。

1988年5月,马海德出院刚3天,就飞往加拿大落实麻风病防治基金。他自己为基金会捐资10万美金。同年10月13日,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医学家、社会活动家、人民外交家、人道主义战士马海德逝世。夫人周苏菲把丈夫留给她养老的4万美元捐出来,成立马海德基金会,继续丈夫未竟的事业,推动麻风病防治工作。遵照马海德的遗嘱,将他的骨灰分成三份:一份留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一份由周苏菲送回美国,葬入家族墓地;另一份,撒入他在中国辉煌人生起步的地方——延安的延河。

杨振宁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150个字,有2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2分钟,慢速需要17分钟,有105位用户喜欢。

能够拿到诺贝尔奖的人都是顶尖中的顶尖,而顶尖之人的身边必然也有十分优秀的人,有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曾经还和邓稼先是同学,两个人无疑都是世界的顶尖人才,为中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而这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的人生也十分的波澜曲折,这个人就是——杨振宁。

一、成就斐然

杨振宁是一位物理学家,可以说他是为物理学而生的,这一生也都在追随着物理学的脚步,要知道没有几个人的学时理论能够和牛顿以及爱因斯坦等轰动世界的科学家相提并论,杨振宁就是其中一个,在物理学上面的突破绝对有杨振宁的参与,在美国的时候曾经和米尔斯一起完成了新理论,名为杨.米尔斯理论,而这一理论在诺贝尔奖的项目之中,就有7个都是因此而得的奖。

守恒定律的突破性一步,也是由杨振宁和李政道完成的,他们钻研在物理学之中,真正地打破了人们对于守恒定理的传统性认知,直接发表了论文,这一伟大的一步也让两个人获得了了诺贝尔奖,这不止是将中国人的名字带到了世界,更是为世界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的名字在世界上也留下了印记。

只是现在看到杨振宁所获得的一切会觉得杨振宁真是厉害,却不知道杨振宁求学路上的艰辛。

二、求学之路

杨振宁的童年是在战火之中度过的,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之际,杨振宁的父亲知道战争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自己的家里面还有妻儿,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儿只能将孩子先一起送走,当时的合肥老家还算是安全,杨振宁就被送到了那里。

战争瞬间蔓延开来,整个中国都被包裹在战争之中,杨家人顶着战火终于一家团圆,但是颠沛流离的生活也随之而来,伴随着危险,最后抵达昆明,才能过上安稳一些的日子。

那个时候的杨振宁尽管受着战争的影响,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到了昆明之后又转到了当地的一个中学,只是一个忽然的教育政策让杨振宁痛苦不堪,那个时候的杨振宁还没有涉及物理方面,但是升学又成了一大难点,家人们对于杨振宁还是十分的支持的,所以坚定了杨振宁升学的决心,买了教材自学理化知识。

别看杨振宁是半路出家,但是自身的天赋使然,自学之下的杨振宁最后还能以一个极好的成绩考到了西南联大化学系。命运的指引告诉杨振宁,化学并不是他的归宿,物理才是,所以杨振宁毅然决然地转到了物理系。

刚迈入大学,杨振宁是憧憬的,他渴望在学校里面学习更多的知识,当时的西南联大师资力量十分的雄厚,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杨振宁很快就融入了大学生活,在物理的海洋里面畅游,他与生俱来的天赋也让他的进步十分的快。

只是战争还没有结束,炮火依然在继续,为了这些莘莘学子,就算是顶着炮火,学校里面的课程都没有间断过。最后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杨振宁发表了论文,这一篇论文更是开创了先河,将物理和数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毕业后的杨振宁继续研读,在西南联大念研究生,后来又获得了硕士学位,可是这些知识远远不够,杨振宁知道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需要自己去闯荡和学习,他的学习之路没有停止,之后便去了美国进行求学。

三、留学生涯

美国是第一大国,学府之中所囊括的知识也是精之又精,杨振宁到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那里有他最喜欢的一位老师费米,只是天意注定,那个时候的费米教授正在秘密的研究核武器,杨振宁也只能抱憾而归,辗转多次,也因为杨振宁对物理热切的内心,终于杨振宁还是见到了费米教授,又在费米教授的帮助下认识了另外一位良师爱德华泰勒教授。

对于华裔的歧视也在这里显现,杨振宁在物理上面的进步十分的快,但是动手能力却要差很多,他很想进行实验,但是实验室却只能美国人才可以进,在缺乏动手能力的情况下,还成为了一众同学的笑柄。

可是尽管如此,杨振宁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物理梦,他最后也在自己的物理之中获得了奖项,成为了轰动世界的物理学家。

四、爱情故事

不只是在学习上面,杨振宁在爱情上面也十分的轰动。杨振宁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和以前大学任教时期的一个学生在一起,这个学生名字叫做杜致礼。

杜致礼的父亲是国民党的将军,和蒋介石的关系非常的好,当年的杜致礼翩翩少女,在学校里面也是个风云人物,只是战争爆发的太快了,她的父亲也正好在那个时候患了肾病,想要前往美国进行治疗,谁知道蒋介石居然在一家人动身前往美国的时候将杜致礼的父亲扣下,强行前往战场。

那个时候的杜致礼才18岁,没有亲人的陪伴她一个人到了美国,一个女子孤身一人在美国,日子十分的不好过,尤其之后家道中落,就连家里人的消息她都收不到了,没有经济来源的她最后到了免费的圣文森学院。

命运总是如此的有趣,杨振宁和杜致礼两个人都没有想到,居然会在美国再一次见到。杨振宁在美国十分的照顾杜致礼,一来二去两个人就坠入了爱河,最后在第二年的8月26日举行了婚礼,正式的在一起了。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杨振宁和杜致礼又何尝不是呢?家人全部都在国内,而他们心系祖国和家人,无数次地想要回到祖国,但是都遭到了阻拦。终于国内的战争结束了,在美国的两人也终于得到了家人的消息。在1971年,中美关系缓和,两人才终于踏上了回家之路。

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岳父杜聿明,杨振宁无疑是紧张的,原本塞在口边的岳父大人最后居然成了一句先生,这让在场的周总理笑话起他来。

五、总结

一家人能够团聚实在是难得,杨振宁的一生都在努力发出自己的光芒,他坚定自己的道路,在物理上面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份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面对困难不放求学之心,也实在令人敬佩。

有关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范文(16篇范文)

叶嘉莹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在x月x日,96岁的她例行给南开大学新生讲开学第一课。坐在轮椅上,她中气十足,调侃自己的头发竟变黑了一些。她习惯站着讲课,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但现在,她从家里的沙发上起身都需要保姆搀扶。她说自己“生命已在旦夕之间”,但仍要努力做到杜甫说的“盖棺事则已”那一刻。她每天手写论文、指导学生整理超过2000个小时的讲课录音。哈佛、耶鲁等上百所高校都留下过她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人物信息

  • 记录感动中国人物事迹(5篇范文)
  • 记录感动中国人物事迹(5篇范文)99人关注

    第一位: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颁奖词誓言无声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 ...[更多]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素材(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素材(16篇范文)98人关注

    从只会在襁褓中哇哇啼哭,到我们牙牙学语叫出第一声爸爸或者妈妈,第一次不需要父母帮助独立行走,第一次背上书包独自走向学校,第一次拿到考试成绩单,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 ...[更多]

  • 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16篇范文)98人关注

    伍淑清的爱国爱港情怀并非始於今日,而是发轫於心灵深处,彰显於大小事中。从她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忱就可以看出一斑。1998年,伍淑清发起成立“中华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 ...[更多]

  • 感动中国人物杜富国英雄事迹(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人物杜富国英雄事迹(16篇范文)98人关注

    回归军营、回到社会,今后的路怎么走?沉默良久,杜富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个问题,我现在很难回答。”谁还会对这位英雄战士,提出过多的要求呢?毕竟,他伤得太重了毕竟,他 ...[更多]

  • 感动中国人物简短事迹(14篇范文)
  • 感动中国人物简短事迹(14篇范文)96人关注

    开学第一天我们照常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既平常又非凡的教师。她,用36个春秋,用自己最宝贵的年华,去当了一个偏远大山学校的老师。她,辛辛 ...[更多]

  • 2023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事迹(16篇范文)
  • 2023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事迹(16篇范文)96人关注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 ...[更多]

  • 感动中国英雄模范人物事迹(12篇范文)
  • 感动中国英雄模范人物事迹(12篇范文)95人关注

    “首飞”神六,度过难忘“太空生日”经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艰苦训练,2003年,聂海胜入选神舟五号的首飞梯队,和杨利伟、翟志刚一起等待最后的选拔结果。虽然那一次聂海胜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