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小学生观后感(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6-18 07:00:06 查看人数:67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小学生观后感 382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3分钟 204人
感动中国劳动模范人物事迹 395字 3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39人
感动中国人物于敏事迹 905字 6段 4分钟 5分钟 7分钟 165人
张桂梅感动中国度人物先进事迹 2895字 21段 10分钟 16分钟 23分钟 195人
感动中国人物谢延信事迹 3535字 42段 12分钟 20分钟 28分钟 286人
感动中国人物及事迹 1097字 11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156人
学习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854字 11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61人
感动中国的20个人物事迹 1644字 14段 6分钟 9分钟 13分钟 262人
感动中国教师的榜样人物事迹 1671字 7段 6分钟 10分钟 13分钟 221人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素材 1406字 21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250人
感动中国人物赵梦桃事迹 1084字 7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273人
感动人物事迹演讲稿 1409字 9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289人
王顺友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3299字 63段 11分钟 18分钟 26分钟 268人
吴天一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429字 1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16人
感动中国大人物心得体会 461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01人
十个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 1364字 6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182人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小学生观后感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82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04位用户喜欢。

感动中国,用榜样的力量传递中华美德的正能量。

星期五午时,教师让我们看了《感动中国》中的两位人物,林俊德,陈斌强,我觉得我最敬佩的人是林俊德。

林俊德是一个中国工程院院长,他在住院期间,只顾着工作,连拖了三次手术,所以,林俊德和死神展看了殊死搏斗。他每一天很早起床,坐在椅子上拼命地工作,医生说他这样不能坐着,坐着只能让病情加重,可是他执着的跟医生说:我能行,我要把工作资料都传到电脑上。这时,医生也被林俊德感动了,答应了他的请求。林俊德从早到晚都不休息一次,他的老伴和医生都劝他快点休息,免得病情加重,可林俊德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了劝告。

最终有一天,林俊德再也扛不住了,他同意休息一会儿。可是,当他闭上眼睛就再也睁不开了。

看完我热泪盈眶,心想:林俊德也太拼命了,从早到晚连休息都不要,甚至连拖了三次手术,还要每一天早起工作,我真感动,很惊奇,所以,我要向你学习,以你为荣!

感动中国劳动模范人物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95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39位用户喜欢。

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我国、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长期甘当无名英雄,把自己的青春之光融进了中国核防御力量的“铁脊梁”之中。

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他带着当时最先进的物理学知识,涉洋归来报效祖国。50年代末,邓稼先从物理学讲坛上“消失”了,他的身影闪现在核武器研制的基层第一线:在北京郊外的高粱地里参加研究所的兴建,在罗布泊国家试验场的土路上颠簸,在云遮雾罩的山区指挥着、的研制。邓稼先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从、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第一颗和第一颗试验成功立下了卓越的功勋。邓稼先曾荣获全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以及“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1986年,积劳成疾的邓稼先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28年的秘密经历才得以披露,“两弹元勋”的美名才开始传扬。

感动中国人物于敏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0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65位用户喜欢。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观看了电视连续剧《功勋》后,我受到了很多启发,我为老一辈科学家的崇高精神而热泪盈眶,并且,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有这样的英雄前辈而感到自豪。

剧中,无名英雄于敏有许多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首先,爱国主义精神在于敏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当隐姓埋名做研究和出国留学的选择题摆在于敏面前时,于敏说道:“你想要和平,就要有不怕打仗的底气,什么是底气,我们造的就是底气,核平衡才是平衡,咱不欺负别人,也不能让别人欺负咱们,不平等只能挨打,国家存亡的事,必须干!”于敏断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打算,选择了条件异常艰苦的氢弹研究,以史为鉴,在如今全球化时代,他的这种热爱祖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

其次,于敏无私奉献、大力协同的品质让我不禁感慨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崇高品性。正如于敏的妻子玉芹说的:“他将一生奉献给国家,我将自己奉献给他。”这是于敏的家国情怀,是大奉献。在与科研战友夜以继日地攻坚克难中,他与战友团结协作,失败、总结、再失败、再总结,纵使条件艰苦,他们始终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辛勤耕耘,终有收获。剧中,有两个细节让我难忘,一是于敏将家里妻子为他和孩子准备的鸡蛋拿出来,用作奖励科研有突破的同事,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二是于敏与陆杰的战友情,他们相互挑战、相互激励,而后,相互扶持,这种情谊,着实让人动容。

最后,作为一名学生,观看了于敏为科学献身的示范后,我深受触动,思考了很多。于敏始终相信科学,敢想敢干。他说道:“搞科研,搞理论,讲的是实事求是。搞科研,需要灵感,不是蛮干。”正确的理论指导正确实践。正是由于这般脚踏实地的科研态度,我国氢弹研究少走了许多弯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将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贯穿其中,戒骄戒躁,做真正的研究。

忠孝最是难两全,隐姓埋名数十载。无名英雄于敏,是国家之幸,是民族之幸,更是吾辈之幸。无论条件如何,他始终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神。英雄光辉照亮未来的路,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应该继承先辈优良传统,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争取为国家和社会做更大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张桂梅感动中国度人物先进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895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3分钟,有195位用户喜欢。

2009年,女高创办一学期后,首批招来的17名老师走了9个。张红琼是留下的老师之一,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走的人大多是因为吃不了苦。”

张桂梅一开始就很明确,山里的孩子基础差,要想出成绩,学生必须要“苦学”,老师更要“苦教”。她面试张红琼时,反复对她强调,去女高一定要能吃苦。和张红琼同去的还有另外两个女生,也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张桂梅看她们瘦弱,摇摇头。

女高老师流失超过一半,学校面临崩溃。最艰难的时候,张桂梅发现,剩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都是党员,于是把他们召集到一起说:“如果是在抗战年代,这个阵地上剩一个党员,这个阵地都不会丢掉。我们剩6个党员,我们能把这块扶贫的阵地给党丢掉?”会后,老师们在教学楼二层墙上画了一面很大的党旗,然后面向党旗,宣誓。所有党员都哭了。

在张桂梅事后的多次叙述中,这件事被视为女高办学的转折点。从这一刻起,红色教育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此前,她虽然在教学中有一些红色教育,但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老师的流失让她意识到,面对女高的艰苦办学条件和诸多客观局限,要想留住老师,就必须激发她们内心的理想信念,培育奉献精神。与其说这是女高办学的转折点,毋宁说,这是张桂梅在办学逆境中找到了坚持下去的锚点。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问张桂梅:“在女高采取红色教育的模式,是和个人的坚定信仰有关,还是这是最适合女高的一种培养模式?”

她说:“两者都有。”

从效果看,这种策略是成功的。在张红琼的回忆中,这次会议之后,张桂梅开始带领老师们唱红歌。每天下午五点半,学生们在吃饭,老师们在党旗下集体唱《红梅赞》,这是张桂梅最喜欢的歌剧《江姐》的主题曲。她一句一句教给老师,“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最初,张红琼觉得很尴尬,心想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唱这么老掉牙的歌曲,后来慢慢进入到角色中,大家都在唱,也不觉得奇怪了。“学生一开始都在围观,后来甚至会跟着唱。我们老师学生随口哼出来的都是红歌。”她说。

张桂梅在日常的每个环节渗透红色元素,力图在女高构建出一片红色净土。她不允许老师学生听流行歌曲,学生去食堂吃饭时,她把手机放在小喇叭旁放红歌。音乐课上大部分时间也在教唱红歌,课间操时间则是红歌会。

2020年11月4日上午九点半,记者在现场看到,女高学生列队集合后,先集体朗诵《卜算子·咏梅》,然后大声喊出口号:“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学习、学习、再学习”“奋斗、奋斗、再奋斗”。热身环节结束后开始跳操,第一首是《英雄赞歌》,这是电影《英雄儿女》的主题曲,第二首是《红色娘子军》。此前还曾跳过《南泥湾》和《红梅赞》。这些歌曲都由张桂梅精心挑选,旋律由专人改编后节奏感很强,既有年代感也有时代感,再请专人以此设计出系列动作。今年,为了让学生和大山外的世界有更多接轨,在跳第三套操时,张桂梅特意选择了抖音上很火的鬼步舞,配乐是近几年的广场舞金曲《山里红》。这种舞蹈节奏感很强,整个场景看起来大型蹦迪秀,有一种穿越回到1980年代的魔幻感。

从2010年开始,每周一的课间操新增了宣誓环节。党员老师要宣读入党誓词,学生们则重温入团誓词,然后齐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每学期开学时,全体师生要抄党章。每周六上午有一节思政课,由张桂梅亲自执教,最长时可能持续2~3小时。课上,她会讲自己最爱的江姐、赵一蔓和红军长征故事,不断强调要学习红军的吃苦耐劳精神。每周日晚上七点半,高一学生要去阶梯教室看红色电影,既有经典老片《孔繁森》《焦裕禄》,也有新片如《我和我的祖国》。除电影外,还会每周追剧,让2009级女高学生陈法羽印象最深的是《雪豹突击队》,“当时每周看一集,我们都边看边哭。”

红色信仰还以一种更具象化的方式体现于整个校园。最初,教学楼里有一面手绘党旗,后来在新建的足球场上新增了一面“巨无霸”党旗,旁边立着“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几个红色大字。“非常壮观,站在这里你会很震撼,这么大一面党旗,你站在下面,想说句脏话都不可能了。”张红琼这样感慨。

和学生的作息接近,女高老师的一天也从早晨五点半开始。地理老师张红琼是班主任,如果有早自习,她要五点多起床,脸来不及洗就骑车赶往学校,中午11点下班后,吃个饭,12点就要回来,下午课从2点开始,五点半结束,老师可以吃饭半小时,6点继续上晚自习,直到11点半,天天如此。张桂梅要求,无论有课没课,老师都得全天在女高,这样学生有问题就可以及时找老师解答。

在女高,老师结婚、怀孕都不是偷懒“摸鱼”的理由,想请长假很难,建校至今,没有一个老师成功请过长假。2014年,张红琼怀孕了,但还要管全校卫生,早晚和学生一起扫地。为躲避扫地,她故意在宿舍不出门,张桂梅就批评了她。对此她回忆说:“当时,我们的关系就有点冷淡了。后来孩子一岁多,我就主动和张老师申请当班主任,她说,你是一个老师,不能为了家庭就这样松懈,还是要把自己的价值能力体现出来。”

有人问张桂梅,为何女高学生基础差,老师年轻,高考成绩还那么好?她毫不犹豫地说:“因为我们能吃苦,因为我们有理想信念教育。”

2011年,女高第一届学生高考成绩出来后,震惊了整个县城,县委和县教育局在华坪县各中学组织了一轮又一轮“学习女高精神”,在全县推广女高党建工作的经验,要求其他学校校长每学期都去女高听张桂梅讲思政课,向女高学习教学管理经验。

但胥国华也坦言,女高的模式复制不了,能学的只有女高精神。“像女高老师一样奉献得那么彻底,其他学校老师很难做到。”

现任华坪县通达傈僳族乡乡长的潘兴陈曾在华坪一中任教,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华坪一中学习女高,要求老师在晚自习前、后一小时内都不得离校,要给学生义务答疑。虽然不算作课时工作量,但和上课一样严格考勤,不出席就算旷课,进行处罚,“结果收效很明显,老师对学生的成绩、心理状况都能更准确地掌握,便于采取更针对性的管理和教学。”他说。但这只是复制了女高的一个具体措施。更多学校只是短暂地尝试过女高做法,便很快放弃。

在9名老师陆续走后,张红琼也有过放弃的念头。一天晚上,她准备向张桂梅辞职。走到她的办公室门口,看到她的桌上堆满了药瓶,她正费力地往身上贴药膏,很受触动,也很羞愧。“张老师自己身患那么多种疾病,仍在为大山里的孩子坚持,我们年轻人怎么还不如她,我于是想跟着张老师再坚持一下。”她这样说道。

实际上,女高人的精神支柱就是她们的校长。张桂梅丈夫早逝、没有子女、没有房和车,也没有任何个人财产,每个月的5423元退休金,也被全部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或给老师发奖金。她事必躬亲,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亲身实践自己的理想。

张桂梅只有一个,从这个角度而言,女高模式是不可能复制的。作为旁观者,华坪一中的老师对此看得很清醒。多位一中老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女高成功的核心并不是军事化管理,而是找到了一条红色教育的模式来统领全校,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贯穿高中三年学习的全过程。而能够将这套教育模式有效推行下去的灵魂人物,就是张桂梅。

一个因此产生的问题是,张桂梅之后,谁来执掌女高?63岁的张桂梅早已过了退休年龄,身体状况也不佳,身患骨瘤、肺纤维化、小脑萎缩等23种疾病,2019年初,就被下过一次病危通知书。今年春节,她再次病危入院。但记者在询问华坪县教育局、县政府领导后发现,对于女高接班人,大家目前都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想法。

感动中国人物谢延信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535个字,有4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2分钟,朗读时长20分钟,慢速需要28分钟,有286位用户喜欢。

百善孝为先,中国人向来尊崇孝道。但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些传统美德几经冲击。

父母生病住院,几个孩子因为医疗费承担问题而大吵特吵的事件屡见不鲜;借口工作太忙,而嫌少回家陪伴年迈父母的人也不在少数。因此,如谢延信这般能够承担起照料亡妻父母的人更是十分的难得。

未被祝福的婚姻

谢延信,1952年出生于中原大地河南滑县。谢延信的本名是刘延信,只是后来才改成了谢延信。

谢延信有个青梅竹马是同村的谢兰娥,两个人一起长大,感情十分的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两个人自然而然的想要携手迈入婚姻的殿堂。但是这段姻缘却遭到了谢兰娥父亲谢兆玉的极力反对,原因是谢兰娥还有一个智力发展不太健全的弟弟彦妞。

因为这个家庭原因,谢兆玉希望能够给女儿找一个能改姓为谢的上门女婿,但是谢延信的父亲并不同意谢延信改姓为谢。

双方父母各执一词,不肯妥协,没有办法,谢延信找到同村的王爷爷来调和这件事情。王爷爷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谢延信仍旧姓谢,将来有了孩子之后,男孩就姓谢,女孩就姓刘。

这个方案并未让谢兆玉满意,他一气之下就不管这事了,谢延信和谢兰娥顺利结婚了。刚刚步入婚姻生活的谢延信和谢兰娥如胶似漆,感情十分的好。

婚后不久,谢兰娥就怀孕了,对于小两口来说,这更是个好消息。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谢兰娥在生下女儿后的第40天撒手人寰,永久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许诺亡妻照料其家人

谢兰娥在生命的尽头对谢延信最后的交代是:延信,我放不下年迈的爹娘、放不下尚在襁褓的女儿也放不下生活不能自理的弟弟,若是你能在我走了之后,替我多照料他们一些,我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激你的。谢延信看着相爱的妻子奄奄一息的妻子,心中十分的痛苦,面对妻子的最后心愿,他一口应承,答应会好好的照料妻子的爹娘和弟弟。

谢兰娥的离世,让她的父母一时之间也是痛苦万分。女儿遭遇不幸早早离世,家中还有个有些痴傻的儿子,谢兰娥的父母看不到生活的光,只觉得生活的苦闷都压在了身上。

老两口多次痛哭,让谢延信的心中也是十分的沉痛。他跪在岳父和岳母的面前,发自肺腑地说道,爹娘,兰娥走了,就让我来尽孝道吧,我就是你们的亲儿子,我为你们养老送终。

为了让谢兰娥的父母安心,他将自己的姓氏改为了谢,叫谢延信。谢兆玉在焦作的矿区上班,处理完谢兰娥的丧事之后,他就又赶回了焦作上班。谢延信年迈的岳母和痴傻的妻弟都留在了滑县,孤儿寡母的生活十分的艰难,一年之后,谢延信的岳母决定带着儿子去焦作找谢兆玉团聚,并没有告诉谢延信。

千里追随、生死不离,只为给予更好的照顾

得知这件事情之后的谢延信想起对于妻子的承诺,他义无反顾地带着年幼的女儿到焦作去找岳父和岳母。他在焦作的瓦窑厂找了个临时工的工作,以能更方便的照顾岳父母一家的生活。然而幸运女神并没有眷顾谢延信,在1979年,谢延信的岳父谢兆玉突然因为脑中风而晕倒,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重度病症。

谢延信不怕累不怕脏地在谢兆玉的病床前照顾了一周,等来了谢兆玉从昏迷中苏醒,但是随即就被医生告知,虽然苏醒了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谢兆玉却是永远的瘫痪了。

生活的重担又一次重重地压在了这个可怜的男人身上。面对着一个瘫痪在床的岳父、一个年迈无力的岳父、一个痴傻不能独自生活的妻弟和一个仅有5岁的女儿,谢延信的生活压力几乎要压垮了他。

面对这样的生活困境,谢延信很快做出了决定,他把女儿送回老家滑县父母那里,拜托母亲帮自己照顾女儿,而他继续留在焦作照顾岳父母一家的生活。

提及对女儿的感情,谢延信说他也很舍不得女儿不在自己身边,但是这样的环境让他没有选择,与其跟着他受苦受累的,还不如跟着自己的母亲能够生活的好一点。

在谢延信把女儿送回老家之后,他的母亲和弟弟因为放心不下他而来焦作看望他。看着不足9平米的小屋,到处都是物品,拥挤而脏乱,母亲和弟弟都于心不忍,劝他离开这里回家去。

但是谢延信坚决不肯,他说一旦他离开了,岳父母一家的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他答应妻子的事情没有做到,他的良心难安。

有人说,病床上百日无孝子,但是这句俗语在谢延信身上并不适用。岳父瘫痪在床不能动,谢延信就坚持每日给他擦洗身体,为防止躺久了身上腐烂,谢延信还每日要给他擦爽身粉,甚至是每日背着谢兆玉出门晒太阳。这些事情做起来都很累很辛苦,平常人可能坚持几天,几个星期就会放弃,但是谢延信却是数年如一日,从未停止过。

谢延信考虑到岳父瘫痪在床,行动不能自如,尤其是自己不在家的时候,就只能极其无聊地躺在床上。所以,他拿出自己在瓦窑厂上班赚到的第一月工资的一半给岳父买了一台收音机,这样他不在的时候,岳父躺在床上听听喜欢的豫剧,日子也不会太难熬。等到他下班或者不上班的时候就陪着岳父一起听,往往还会跟着哼几句豫剧。

谢兆玉除了喜欢听豫剧之外,还十分的喜欢武侠小说。谢延信就在下班的时候在旁边摆上一本书,一边给岳父按摩,一边给他读武侠小说的内容,就这样,经年累月的,谢延信给岳父谢兆玉读过的武侠小说竟是有百余本之多。

谢延信对他岳父谢兆玉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周边的邻居看到这样父慈子孝的场面,对谢延信是赞不绝口,声称就是很多的亲生子女都不一定能做到这个份上。

谢延信的岳母对于谢延信的行为也是十分的感动,她说,谢延信并没有义务要照顾他们,为他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道义和孝顺。每当她看到谢延信无微不至的照顾谢兆玉的时候都会流下感动的泪水。

谢兆玉瘫痪在床18年,在这18年间,谢延信始终如一的体贴照顾,从来没让谢兆玉穿过一次尿湿的衣裤,从来没让谢兆玉有过一次褥疮,从各方面的细节都能看出来谢延信的体贴与细心。谢延信从来没有亏待过岳父母一家,即便代价是让他受尽了人生的磨难。

岳父生病卧床,岳母不能劳作,妻弟生活不能自理,这三人都没有经济来源,这个重担也就压在了谢延信的身上,谢延信要用自己一个月的微博收入来支撑几个人的生活需求。因为要照顾岳父母一家,谢延信只能在秋收和春节的时候回家。谢延信的三哥回忆谢延信一次回家的经历,泪眼婆娑。

为了省下当时3块钱的车费,从焦作到老家滑县将近200公里的路程,谢延信硬生生是靠自己的双腿骑着一辆自行车回的家。等到家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像是虚脱了一般,手脚一点力气都没有,嘴唇都爆干皮。心里人看着这一幕十分的心疼,再一次想要劝说谢延信回家来生活。而谢延信为了照顾岳父母再次拒绝了。

善人再结良缘

在谢兰娥死后没几年,很多人都劝谢延信趁着年轻不如再找个伴侣。在几经生活的磨难的磋磨之后,谢延信也逐渐有了这个想法。但是即便是有了心仪的女子,对方在了解了谢延信还要照顾岳父母一家的时候都退避三舍,不愿意再继续地接触下去了。

常言道,善良是一个人身上最珍贵的品质。经人介绍,谢延信与一个农家姑娘谢粉香认识了,与之前不同的是,谢粉香在了解了谢延信照顾亡妻一家生活的时候,她不仅没有退缩,反而是勇往直前。

谢粉香说,孝道是自古以来的美德,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谢延信能够信守承诺多年以来不畏苦难的照顾亡妻一家说明他是个好人。

很快的,谢延信与谢粉香结婚了。婚后,谢延信仍旧留在焦作矿上一边谋生一边照顾岳父母,而谢粉香就去了谢延信的老家滑县,留在那里照顾谢延信的幼女,替他伺候父母。难能可贵的是,谢粉香从未觉得谢延信照顾前岳父母一家是件负担,相反,她还主动地帮助谢延信照顾这一家,每隔两个月,她都去一次矿上,拆洗被褥,照顾病人。

直到2003年的时候,谢延信因为突然脑溢血,而失去了健康的体魄,反应迟钝,行动也不再迅捷。面临着这种情况,谢粉香义无反顾地来到焦作与谢延信一同照顾着他前妻的一家,无怨无悔。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唯对女儿心有亏欠

生活的不幸又一次降临在了谢延信头上,谢延信的女儿刘边英14岁这年,因为跟村里的孩子们做游戏,不慎被一孩子扔的石子砸中了右边眼睛。家人当即带刘边英到村中的卫生所看,村里的医生说刘边英伤得太严重,必须去大医院看。家里人无法手足无措,带着刘边英到焦作找谢延信。

谢延信带着刘边英到医院之后,医生让先交押金,可是当时的谢延信连500块钱都没有,又怎么交得上这几千元的押金。而刘边英也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右眼睛永远地看不见了。直到多年以后,再提起这件事情,谢延信仍是十分的心痛,觉得愧对于女儿刘边英。

2007年的时候,谢延信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身上折射出来的这种善良、质朴的高贵品质感动了每一个中国人。谢延信这个名字被千万人所知晓,他的故事被千万人传颂着,在河南省还发起了学习谢延信好榜样等极其正能量的活动。

结语

中国被他最勇敢的人民保护得很好。正是因为我们身边有着谢延信这样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以及这个世界才会是这般的令我们的着迷。谢延信只是一个普通的平凡人,但是他做出了很不平凡的事情。只要每个人献出一点爱,这人世间永远是春天。

感动中国人物及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97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56位用户喜欢。

有这样一位英雄的老战士,他的名字叫朱彦夫,被誉为活着的“中国保尔·柯察金”。他的传奇和事迹感动了无数国人。

朱彦夫出生于1933年7月,祖籍山东沂蒙山区。他1947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军后不久,就赶上了两场著名的大仗——孟良崮战役和淮海战役。解放战争中,他先后参加大小战役、战斗近百次,多次负伤,3次立功。

1950年12月,在朝鲜长津湖争夺250高地的战斗中,朱彦夫所在的连队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与装备精良的美军两个营进行着殊死战斗。敌人每天在阵地上抛下数百颗炸弹,山头被削去几十厘米,捧一把地上的土就有十几块小弹片。在反反复复的阵地争夺中,全连的战友相继牺牲,250高地上只剩下遍体鳞伤的朱彦夫一人。

面对敌人的再次冲锋,朱彦夫把三挺机枪压满子弹,不停地换位射击,死守阵地。而就在朱彦夫再一次给机枪上子弹时,眼前突然飞来几颗手榴弹。他迅速抓起一颗扔向敌人,又抓起另一颗刚扔出手,就听到“轰隆”一声巨响,眼前一道火光,随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不知过了多久,钻心的疼痛将朱彦夫从昏迷中唤醒,身体已经被厚厚的雪花覆盖,他想大声喊,但喊不出声;想伸开手,手指早已被冻坏。他一次次用冰冷的拳头搓揉双眼和脸部,想把沾在脸上的冰凉的东西去掉,但拳头不听使唤,又饥又渴之下,他索性将这个异物吞下,后来他才知道,那是被手榴弹炸出来的自己的左眼球。

出于对生命的本能渴望,朱彦夫咬紧牙关,开始在冰冷的雪地上艰难地挪动躯体向前爬行。不知爬了多久,昏迷了多少次,朱彦夫终于被两名志愿军战友发现救起,紧急地送往战地救护所救治。

由于朱彦夫的伤势太重,他被辗转送回国内接受治疗和手术。在长春军医大学附属医院,朱彦夫先后进行了47次手术,昏迷了93天,流出体外的肠子被塞了回去,医生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朱彦夫醒来后,发现自己的双手和双腿都没有了,痛心至极,满脑子都是轻生的念头。想饿死,但护理人员按时往他嘴里喂食物;想跳楼,但没有手脚连窗台都爬不上去;想吃安眠药睡过去,好不容易攒起8片安眠药,吃下去却没能把自己“解决”掉。朱彦夫自杀了三次,都没有成功。

还是医生的一句话点醒了朱彦夫:“你的命是我们用几个月的时间,千难万难,硬从死神那里夺回来的,你有什么资格不珍惜?”从此,朱彦夫打消了自杀的念头。

严酷的现实是,他的双腿从膝盖以下被全部截去,双臂手腕以下被锯掉,左眼成了空洞,右眼视力也下降到0.3。一个没有四肢、没有左眼的特等伤残军人,怎样才能生存下去啊!

虽然国家对像朱彦夫这样的特等伤残军人有切实的优待和抚恤保障,但朱彦夫认为自己“无手无脚仍是军人”,他不甘于成为一个躺在床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人。1956年,他放弃在条件优越的医院疗养康复,毅然回到了故乡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

学习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54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61位用户喜欢。

陈陆是江苏江都人,父亲是军人,外公是-的老兵。穿上军装,一直是陈陆的愿望。2001年12月,他如愿参加消防工作,在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为大队级正职、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

2008年汶川大地震,陈陆是安徽省第一批去增援的消防队伍中的一员。在震后的汶川救援中,陈陆拖着被毒虫叮咬起泡流脓的伤腿,背着30多公斤重的破拆器材,连续10天在震区搜寻生命。那年,他被评为“合肥市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20-年6月,庐江县遭受洪灾。陈陆连续奋战35个小时,带队营救和疏散2430人。群众无一伤亡,陈陆自己却当场累到晕倒,经历2个小时的抢救之后才转危为安。那年,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被安徽省公安厅记集体三等功。

陈陆履职的`19年里,获得很多荣誉。“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然而这一次,他的荣誉却让所有人泪目。

7月26日,共青团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联追授陈陆同志“安徽青年五四奖章”;7月27日,应急管理部批准陈陆同志为烈士;7月28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追授陈陆同志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优秀共产党员”。

在战友们眼中,陈陆爱笑,“没架子”,热爱工作。

然而,在家人眼中,陈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结婚后,他几乎每两个星期才回一次家陪陪妻子和孩子。在陈陆的办公桌上,一个崭新的消防车模型还静静地立在那里。那是陈陆给4岁的儿子特意准备的礼物,是一个消防员父亲一个多月没能回家,想给儿子的道歉和补偿。

“我志愿加入国家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坚决做到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恪尽职守、苦练本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一切。”

20-年消防部队改制,陈陆选择继续从事消防救援工作。这是他选择留在“火焰蓝”那天的誓词,也是他曾很多次带着新消防员,一遍遍宣读的誓词。战友们说,他用生命践行了这样的誓言,用生命为“人民至上”做出了最赤诚的诠释。

据了解,入汛以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参加各类抗洪抢险救援超过1万起,营救遇险被困群众近4万人,疏散转移被困群众近11万人。

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防汛抗洪一线,依然挺立着众多如陈陆一样的“火焰蓝”身影。

感动中国的20个人物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44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262位用户喜欢。

“党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国家需要我们到什么地方,我们就到什么地方去。”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怀揣着保护祖国文化遗产梦想,千里迢迢来到了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敦煌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作为一个身材娇小的江南女子,很多人怀疑樊锦诗的意志和能力,可性格倔强的她,顽强地坚持了下来,而且秉承了老一代敦煌人“打不走”的精神。如今73岁的她已满头华发,还在为敦煌文物事业殚精竭虑。

敦煌莫高窟营造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作为人类的文化瑰宝,历经千百年来自然侵蚀和人为的破坏,文物本体和环境都十分脆弱。在敦煌40多年的工作当中,保护成了樊锦诗最重视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最为丰硕。

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在敦煌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樊锦诗和敦煌研究院的保护工作者一起,不断探索创新,攻克难题。正是在她的带领下,敦煌遗产保护翻开了新篇章,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

“敦煌莫高窟保护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明确的保护方向、保护目标、保护原则、保护措施,才能使它得到更妥善的保护。”樊锦诗清醒地认识到,面对如此灿烂的文化遗产,保护仅靠人和技术还不够,还要立法和制定保护规划。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下,《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和《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近年来先后公布实施。

在敦煌工作的40多年中,樊锦诗先后担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长、敦煌研究院副院长、敦煌研究院院长等职务。作为继常书鸿、段文杰之后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长,樊锦诗深感肩上的重担,丝毫不敢懈怠。她带头参与科研,与国际上优秀的文物保护机构合作,不断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引入敦煌遗产保护。

在樊锦诗的推动下,敦煌研究院与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等多个国外科研机构展开了合作,一大批先进技术和理念运用到敦煌遗产保护当中,使敦煌文物的保存环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本体病害和损毁得到遏制,并为敦煌研究院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

敦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不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可随着游客的逐年增多,狭小洞窟和脆弱的壁画开始不堪重负。如何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实现敦煌遗产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成了樊锦诗日夜思考的问题。

“不能关起门来搞保护,人们应该享受这一珍贵而优秀的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是中国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樊锦诗参加了申遗材料的准备工作,十分清楚世界文化遗产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她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保护与利用的矛盾正在解决,一个全新的“数字敦煌”正向人们走来。

20__年底,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正式开工,这是莫高窟保护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樊锦诗不会忘记,一份她亲自参与事关敦煌文物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提案,终于作为莫高窟保护史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一项综合性保护工程开始实施。

在这一浩大的保护利用工程当中,除崖体加固、风沙治理、安全保卫等基础性工程外,

还要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完成敦煌莫高窟149个A级洞窟的文物影像拍摄、加工处理和数据库建设,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通过数字电影等现代展示手段,给观众提供了解敦煌文化、艺术和价值的全新视角。

为了保护敦煌遗产,又能更好服务游客,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在全国的大型遗址中,还率先启动了参观预约制,并开展了游客承载量的研究。樊锦诗提出,要把敦煌莫高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遗址博物馆,不断增加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与服务功能。

在同行眼里,樊锦诗不光是一位出色的文物保护专家和遗产管理专家,还是一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的敦煌学者。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樊锦诗的带领下,敦煌研究院全体科研人员在石窟考古、佛教美术、文献研究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新成果,敦煌研究院已经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的最大实体,“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外”的历史已经改变。

“国家的命运决定了莫高窟的命运,国家独立了,国家强大了,国家发展了,我们的文物也就得到更好地保护了。”樊锦诗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与敦煌融为一体,把一切的成果和荣誉归功于国家和集体,在她的内心深处,心甘情愿,只想做一个“敦煌的女儿”。

感动中国教师的榜样人物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71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221位用户喜欢。

“忠心献给事业、爱心捧给孩子、安心留给家长”,这就是呼玛三小叶青教师的工作准则,也是她留给人们印象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呼玛三小的教育教学工作永远演绎着她一生一世的故事,也是她永远难以割舍的一个精神家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教育的真谛在于爱,做为一位骨干教师,她认为:爱与责任是新时期师德之魂。

“爱”字当头,“责”字为重。叶青她热爱教育,她把整个身心都融进了对事业不懈的追求中。她热爱教师职业,爱校如家,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学生身上,她辅导学生的时间超过了陪伴亲人的时间。她用自己的爱心塑造了一位骨干教师美好的心灵。

如果说学校是叶青生命中成长的沃土,那么课堂就是她展示生命价值的绿洲。她深知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是学校工作构架的一根支柱,是让那些桃李芬芳、幼苗健康成长的辛勤园丁,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中的排头兵。她以对人民的忠诚、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以火热的心、无尽的爱、埋头的干、使劲的拚,默默耕耘,当好强有力的支柱,辛勤耕耘,撑起了一片蓝天。她常用自己的“当好一名慈母,做好一名严师”的口头禅来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工作,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在育人的岗位上,创造性地工作,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谱写下了执着、勤奋、谦逊、严谨、求实、和谐、关爱……的动人篇章,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勤恳敬业,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认认真真搞好班主任工作,自觉服务从工作安排,是她一贯的作风。如几年前,她刚刚送走一个毕业班,原则上她应该接一年级,可是,现在的这个班刚升上四年级时,班级处于脏、乱、差的局面,这时校长又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她,她接班后,且了解到这个班情较为特殊,她毫无怨言,以不辜负领导对她的信任和希望为动力,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工作一丝不苟,教学上从班情出发,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在育人上以人为本,循循善诱,最终该班成绩总分在本年组名列前茅。扎实地工作,丰厚的回报,赢得学生爱戴、同事认可、领导的赞赏、家长的好评。

她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四载,几十年来她深深热爱教育事业,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并在教育中取得了锻炼、在教学中得到了提高。在班主任工作中,她深深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培育者,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他不仅这样想,更是这样干。她倾情于事业,多层面、宽领域、全方位的工作着。

深入了解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她当好班主任的第一要务。要教好学生、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只有了解学生、充分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特别是她现在担任的四年二班,学生有一部分来源于村小,覆盖呼玛县的十几个村屯,凑合成的一个较为复杂的班,层次不同,差异较大,尤其是来自偏僻大山深处的山区孩子,虽然天真活泼,幼稚可爱,但他们很多家庭条件不好,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加之他们正处于从少年到青春期的过度时期,正确的人生观尚未形成,缺乏辨别是非、判断正误的能力;此外,这班学生又是刚来县城居住于个人家的,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亲人;再则,父母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学生也较多,因而思想波动较大。鉴于种种复杂情况,实在举步艰难。她通过家访、电话联系,认真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了解每一位同学的过去,了解他们的家庭和周围环境,而后选择合适的方法、手段来进行教育。例如班上于博同学,原是学校走读班的一名学生,该生以前思想品质较差、淘气贪玩、行为习惯差、经常打架、损坏公物等。和原班主任闹僵后,学校领导将其调至二班。她通过摸底、谈心、家访,了解到这位同学好动,爱好体育,脑袋灵活。于是抓住优点,多渠道、多形式有机的结合,对其进行教育。这位学生目前已是一名守纪、勤学、助人为乐、吃苦耐劳的好学生。类似这样的学困生,通过她的有效教育,均得到较大转变。于是她所任的四年二班现在班风正、学风好,被学校评为地级文明班级。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素材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06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50位用户喜欢。

很多人在她身上也看到了“弱德之美”。

“我是一个生来就属于所谓‘弱者’的女性,我的一生可以说都是随命运的拨弄和抛置。”她说,“但是我不跌倒,我要在承受之中走我自己的路。”

20__年起,她开始在南开招收研究生。

她不喜欢麻烦别人。回国教书后,她在南开大学校园内独自居住,不请保姆。一次起夜,她在卫生间滑倒,摔断了锁骨,怕影响秘书休息,她在地上躺了4个多小时,天亮才拨对方电话。

为了节省做饭的时间,她让秘书可延涛买好速冻水饺,最多一次买了10斤。可延涛说,叶先生对学问的要求很严谨,但对生活的要求很低,特别是不愿意在吃饭穿衣这样的琐事上浪费时间。她的衣服好多都是二三十年前买的,很旧的衣服,她也从不舍得扔掉。有的破了洞,叶嘉莹就自己拿针线把破处缝好。

沈祎记得,到叶先生家里拍摄时,她捧着饭碗大口吃饺子,但从没有衣着随意、不打扮不收拾的片刻。

一生里,她最看重“教师”的身份。直到91岁时,她还在家中给学生上课。她要求学生读文献原文,多背诵。对于不认真的学生,她会严厉地批评,语气近乎呵斥。但学生如果刻苦认真,即使谈诗谈得笨拙可笑,她也宽容。

接受《人物》杂志采访时,学生钟锦曾回忆,有一次同学们在课堂上各抒己见,一个年纪挺大的师兄说得完全不对路,旁人都听不下去了,但他非常认真投入。一看叶嘉莹,她用书把脸挡着,躲在后边悄悄地笑。

只要血压平稳,学生和朋友们传来的邮件她会在晚饭后逐一回复。哪怕是收到群发的风光图片,她也会一个手指敲打键盘,认真地回复“收到,谢谢”。

热爱古典诗词的陌生学生写信或邮件给她,也能收到她的回应。

从物理系转读古代文学的学生考研失利,写邮件给叶嘉莹。叶嘉莹用家里座机打电话给他,鼓励他不要灰心。还有的学生没奢望过回复,信里没有留联系方式,她便托秘书顺着信件里的信息找到对方。

外出讲座,她每次仍站着讲两三个小时,有学生发现,叶先生腿都肿了。

为了让她有更好的讲课、开会、研究的场所,一位海外学生提议修建一所学舍,就像古代的书院一样。世界各地的学生开始响应。

“他们每个人都出资不菲。”陈洪回忆迦陵学舍的筹建,“若干学生听说了就来了,有学生说所有家具都是我的,有的说所有电器我都负责了。他们都是十几年前甚至三四十年前听了叶先生的课。”

20__年,迦陵学舍落成。叶嘉莹在海外讲课的录音、录像以及研究资料装在150个纸箱分批运回国,大小不一的旧行李箱上贴着注明“资料”的纸条。

这座中式四合院,东邻南开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思源堂,西面是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的故居宁园。

《掬水月在手》纪录片大部分场景在此拍摄。看过这部纪录片,戴锦华直言,我们面对叶先生的诗和她本人会“失语”,“所有的语言都显得丑陋”。

有观众想到了叶嘉莹在台北写的一首诗,最后两句“千年沧海遗珠泪,未许人笺锦瑟诗”。叶嘉莹认为,李商隐诗歌凄美,不必因为没人作出笺注引以为憾,而是根本无法笺注,因为诗中幽隐难言又深广如海的寂寞,远非笺注所能为力。“叶先生为文、为人里幽隐难言又深广如海的寂寞,也是我们所难用语言表达的。”“捧起一把水来,天上的月亮就倒映在水中。水里的光影离你很近但又离你很远。我觉得天下的美都在于一种‘距离’,在你的想象之间,可望而不可及。”叶嘉莹这样解释“掬水月在手”。

一名学生体会过这种美。在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叶嘉莹站在台上讲课,他站在距离叶先生十几米的地方静静听着。“她讲的每句话你都能听懂,词里的美也能领略到,可就是觉得离叶先生那么遥远。”

有人形容这种感觉,“月光很近,但月亮很远。”

但叶嘉莹只谦虚地说,我只是水中之月。

感动中国人物赵梦桃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8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73位用户喜欢。

位于陕西咸阳的原西北国棉一厂,是新中国第一个建在内地省份原料产区和消费市场的纺织厂。从这里,走出了一位享誉全国的劳动模范——赵梦桃。时至今日,以她名字命名的赵梦桃小组,仍是纺织行业响当当的全国先进班组。

赵梦桃出生于河南洛阳一个贫苦小摊贩家庭,大哥小妹因贫病交加先后夭折,父亲也常年卧病在床。懂事的她10岁起便拿着竹针,在装毛线的笸箩边一坐一整天,帮着母亲挑起生活的重担。

1951年冬,赵梦桃进入正在建设的西北国棉一厂。入厂培训时,大家就对这个瘦弱的小姑娘留下了深刻印象:好铺她让别人睡,苦活儿她抢着去,话不多,可手总不闲着。第二年工厂建成开工后,赵梦桃正式成为细纱车间的一名工人。上工后,“好好干、下苦干、老实干”是她的口头禅,为了提高效率,她在车间总是一路小跑,还课本不离身,一有时间就苦练操作技术。经过努力,原本技术不算拔尖的她,在学习“郝建秀工作法”的活动中以最优异的成绩第一个戴上了“郝建秀红围腰”。

进厂不到两年时间,赵梦桃就创造了千锭小时“断头”只有55根、皮辊花率1.89%的好成绩,被选为工会组长、先进生产者,并于1953年9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她始终牢记“帮助群众同自己一道前进,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这个道理,乐于把自己掌握的先进接头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工友。在她的努力下,全组平均接头效率提高了一倍。此外,她还创造了月月全面完成生产计划、年年均衡生产的好成绩,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红旗手,1956年、1959年两次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并当选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面对荣誉,赵梦桃十分清醒:“党给我们的荣誉,是党交给我们的任务,现在我们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在她的带动下,“人人当先进,个个争劳模”的理念在厂里蔚然成风,全厂掀起了先进帮后进,后进赶先进的竞赛运动。此外,她总结创造出的细纱“巡回清洁检查操作法”,在陕西纺织行业中得到全面推广,实现了她一直以来“把技术变成集体财富”的心愿。

1963年4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召开大会,表彰赵梦桃和赵梦桃小组的先进事迹。然而,赵梦桃因患肺癌住院而无法出席,只能用录音向与会代表表达自己的心声:“我要和全组全厂同志一起,像雷锋同志那样,用共产主义的革命精神为党工作,永远不骄傲,不自满,再接再厉,做坚强的突击队的旗手,把这面红旗不歇气、不换肩,稳稳地扛到共产主义去!”6月23日,赵梦桃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去世,时年28岁。

如今,50多年过去,西北国棉一厂经历改制、重组、搬迁,成为现在的咸阳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一分厂。光阴流转,但“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的“梦桃精神”却始终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和赵梦桃一样的普通劳动者,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绽放灿烂光芒。

感动人物事迹演讲稿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09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89位用户喜欢。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志们:

在这欢庆五一的日子里,想必大家通过各种媒体了解到了许多全国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被他们的纯熟技艺折服,被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但今天,我要向大家讲述的却是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故事。

在我上初中的时候,一条800多米长用炉渣铺成的公路,是当时7个行政村6000多口人对外交流的主要通道,当然也是我和同龄孩子上学的必经之路。每天全村的同龄人都一起上学,因此对我来说,那条路是欢快的,无忧无虑的。直到有一天,一个雨过天晴的日子,一样成群结队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不同的是,刚刚经受过雨水冲刷的路面显得有些泥泞和坑洼,一个老人正费力地从路边挖起冲到路边的炉渣和泥土细心地修补着被冲毁的路面,刚刚填上的泥土比较松软,很快便被边走边打闹的伙伴们又踩坏了。于是我便对他们说:“你们能不能绕一下,把别人刚修好的路都踩坏了。”伙伴们当然不会听我的,并发生了争吵,而我则气的不愿与他们同行。这时,修路的老爷爷走过来,对我说:“小同学,你真是个好孩子,快回家吧。”

受到表扬的我美滋滋地跑回了家,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告诉我,那个老爷爷是邻村的,本来还有个哥哥,两个人是孤儿,由于家里穷一直未能成家,年纪大了后便一起被列为了五保户,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作为报答,他们主动承担起了维护这段公路的责任。那时还是土路,由于雨水的冲刷,经常会有一些石头露出地面,兄弟俩便拿着小鎯头、凿子,一块一块地把小石头打进地面,把大石头凿平。没过几年,哥哥因病去世,弟弟更加孤苦零丁,但却从来没有放弃,细心地呵护着这段公路至今,大概二十多年了吧。听了老爷爷的故事,泪水早已盈满我的眼眶。为老爷爷几十年如一日的精神所感动,也为自己感到惭愧。不是吗,老爷爷多年来义务修路,就那样默默地干着,甚至不求别人的理解,就连路人糟蹋他们的劳动成果也从来不抱怨半句。而我,却因为老爷爷的一句表扬而沾沾自喜。其实,在那个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年龄,我主动做过的好事也委实太少。

从那以后,每次从那条路上经过,我都会特别注意修路的老爷爷来了没有,当然也更加注意不去糟蹋他的劳动成果。老爷爷就象是跟彩虹有个约定一样,只要雨过天晴,他就一定会出来修路,由于年事已高,他不得不带上一把椅子,既可以行走时当拐杖,也可以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下。因此,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面,雨过天晴的彩虹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一手拄着椅子,一手扛着铁锹,步履蹒跚,但却斗志昂扬。

老爷爷的身影一直伴我走过了6年的中学时代,直到我考到这所学校来。而现在,当我回到家乡,我看到,原来的那条路已经变成了宽广的柏油路,也没能见到那位老爷爷。只知道,那年的冬天特别的冷,附近几个村庄年纪大的老人都没能熬的过去,我拼命地哭喊,在哭我刚刚赶上见了最后一面的奶奶的同时,更在为修路老爷爷的离去而悲伤,我多想对他说:“老爷爷,您真是个好人。”

又是几年过去了,这些年来,老爷爷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做个好人”。

是啊,做个好人。这应该是做为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的我们最基本的要求吧。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无数个像老爷爷一样的普通劳动者,默默地奉献着,他们讲不出豪言壮语,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就是奉献,他们只知道,要做一个好人。

同志们,就让我们从“从做一个好人做起,少一些抱怨,多一点奉献,干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关心身边的每一件事,把我们青春挥洒在高原,让我们彼此的心跟彩虹约定,让我们的心灵比青藏的阳光更加灿烂。

王顺友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299个字,有6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8分钟,慢速需要26分钟,有268位用户喜欢。

有一种不计成本叫做“中国邮政”,有一种高原信使叫做“马班邮递员”,在今天中国的通信事业和偏远山区飞速发展的背后,你可能不知道有这样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人。

故事是发生在四川省凉山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一名普通的投递员王顺友身上,他用一生的时间扛起从木里县往返584公里的乡镇邮件包裹投递任务。

托起凉山州的穷苦深山乡镇对外界的联系和摆脱贫穷的信念。

今年他已经56岁了,在2021年5月30日,我们永远失去了他…

他在世时,把一辈子都用在路上风雨无阻,无论路途多么艰难险阻,都会亲自把邮件送到乡亲们手中,32年来没有一次丢件和延期送达,投递准确率达到100%。

这个“最孤独的男人”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我为人民不怕苦”。

木里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周都是大山,这里的村落被贫穷笼罩,交通不发达,公路和电话也没有,气候恶劣,只用信件传递消息与外界沟通。

当时王顺友的父亲就是一位“马班邮递员”,根据王顺友讲述:在他小时候,父亲一出门就是半个月才回来一次,一年时间很少呆在家里,而且每次回家还可能带着伤,父亲在这个岗位一干就是28年。

1984年,19岁的王顺友挑起了父亲肩上的重担,开始继承铁饭碗“马班邮递员”的工作,才发现这条路有多恐怖。

他心里谨记着父亲的“三不一准”的忠告:邮件不丢、不湿、不私拆、准时送达。于是背上邮包和帐篷,拿上酒和干粮,牵着马屯着饲料,踏上征程。

他主要负责木里县到白碉乡、三角桠乡、倮波乡、卡拉乡之间的乡村邮递。

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坚守了32年,独自走在“马班邮路”上,需要跨过湍急的雅砻江、穿过海拔4000米的高山雪岭、察尔瓦山路上环境恶劣荒无人烟、九十九道拐四周悬崖峭壁险象迭生、原始丛林狼群隐匿。

一路上凶险异常,一不小心就会陷入险境命丧黄泉,王顺友一人一马来回一趟需要14天,一个月要走28天。

他渴了喝山间天然形成的泉水,饿了咬一口背着的干粮,一个人孤独害怕就唱山河壮胆,夜里在树下搭帐篷,看着天上的月亮喝一口酒睡过去,夜里和马儿作伴,如果有什么不对劲,他随时进入一级警备状态,伺机而动。

在2000年7月份,王顺友依旧像往常一样踏上“马班邮路”送件,途中经过海拔4300米的察尔瓦山时,半路突然冒出来两个劫匪,逼他掏出身上全部钱财才放他走。

当即王顺友就豁出去了,他提高嗓门大喊一声:“我就是个送邮件的,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大不了就是死在这里”说着迅速拿出柴刀准备跟劫匪搏斗。

两个劫匪知道他是好人,但没想到他这么不怕死,当时就愣住了。

关键时刻王顺友骑在马背上放好邮包,拿起柴刀大喊直接向前冲刺过去,劫匪两人往旁边躲闪的功夫,王顺友顺势一拍马背飞速狂奔,成功甩开了劫匪,捡回了一条命。

王顺友的大胆村民们惊讶,他说:“我特别敬佩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他是我的榜样。他打仗永远冲在第一线,如果我也跟他一样在战争年代出生,我也会去当兵,像他一样冲锋陷阵保家卫国,这才是英雄!既然我现在在做邮递员,我就要做好,我们都是王姓,我们都在为人民办事!”

每次遇到危险就算害怕,他也要给自己壮个胆,如果是能为了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哪怕只是自己一个人面对险境,他都不会屈服退缩。

他时刻记得自己的职责是什么,他的信念是使命必达。

乡亲们因为这件事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王大胆。村民也因此更信任让他投递邮件。

1995年11月,王顺友来到了“九十九道拐”,周围是悬崖峭壁,脚下就是雅砻江,每次路过这里稍有不慎就会尸骨无存,王顺友凭借着对地形地貌的熟悉多次往返。

但有一次却出现了意外,本来很快就要走出险境,谁知前方突然飞出一只山鸡惊了马,马儿慌张地后抬腿猛地踢向了王顺友的肚子。

他当时抱着肚子在地上狰狞了三个小时才起了身,疼得几乎昏厥过去,他心中有一种责任感驱使着他咬牙坚持送完了全部的邮件才回家。

9天后,乡亲们把他送到了县医院,才发现被踢伤的肚子里面有一断大肠被踢破,发生肠粘黏,医生说再晚来两个小时就没命了。

后来手术很成功,王顺友顺利出院。妻子心疼地抹眼泪,他则是笑着安慰妻子说:“没事,我很快就好了”。

他和乡亲们说:“为人民邮政,我死而无怨。”他身上的这种使命必达的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让我们无比的钦佩。

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

1988年7月,王顺友像往常一样来到了雅砻江,把溜索捆在了腰上,准备滑到对岸。

本来先开始并无异样,滑到一半绳索突然断裂,王顺友连人带邮包从空中两米处跌落,人摔到了河滩撞到背部,背上的邮包则掉到了江中。

急的王顺友立马抓起一根树枝伸向江中打捞,当时水流特别湍急,他差点连自己也栽到江里面,还好树杈子勾住了邮包,他猛的一挥手臂,邮包也顺利的回到了岸边。

他这才松了一口气,立刻神情狰狞,才反应过来刚才摔得有多疼,休息一会儿又继续上路。

这种危险的邮递员工作收入并不高,要是其他人早就辞职不干了,主要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还得以身入险境,究竟是什么让他坚持下来这么久的呢?

其实只有王顺友自己知道,每次在他绝望之际,他都能想到每次他送件到乡亲们手中,他们感谢和惊喜的眼神。

乡亲们需要他,他也需要乡亲们,他的心是被暖着的,哪怕再难再累,每次见到乡亲们和在外打工的子女联系上的笑脸,他觉得这就是他送件最大的意义,他说:“为人民服务不算苦,再苦再累也幸福。”

更有人说他比县委书记还出名,因为他还做过一件让村民们特别难忘的事。

在1998年的夏天,木里县遭遇了洪水泥石流灾害,山坡泥泞,随时可能发生危险,邮递员们都听从上级领导指挥,不再派件,当时王顺友也准备要休息了,准备回家陪陪老婆孩子。

当时他在翻邮包的时候突然翻到了两封通知书的邮件。他一想,这可是关乎到大山孩子前途命运的事儿,不能耽搁呀。

那会儿正是暑假,如果不赶紧赶着开学之前送到,那山里的孩子就没机会走出大山上大学了。

自己家里也有孩子,他明白读书对山里孩子意味着什么。

他决定即刻就动身出发,冒着暴雨和泥石流的风险他也要尽快送到。

孩子上大学是全家的希望,他明白那种感受。

他穿着雨衣,把两份通知书仔细用塑料袋包裹好放邮包里,推门而去,等到他赶路到了这两个孩子家中亲手递上通知书,他身上的衣服全都是泥,在大雨中他摔了好几跤,手心都浸出了血。

孩子们拿到通知书的时候,感动地流下了眼泪。冒着生命危险亲自送过来,这个叔叔简直是个活菩萨。

王顺友心里很开心,他觉得这是为人民服务。

每年他都要送出1万多个邮件,他最希望的就是木里县能早点结束马班邮路的时代,进入汽车送件时代,乡亲们与外界的联系更频繁,村里能更快地富裕起来。

2005年王顺友走上了瑞典邮联的讲台,他讲诉了在木里县20年“马班邮路”的邮递员经历,演讲完毕全场泪目。

从业32年在雪域高原走了26万公里,相当于走了21次长征、绕赤道6圈,他创造了全世界邮政史奇迹,先后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全国邮政系统劳动模范”。

他说:“他对得起乡亲们,对得起祖国,这辈子唯一觉得心里亏欠的就是家人”。

这么多年来,他很少陪伴在妻子和孩子身边。

期间妻子生病住院,他都没能陪伴在身旁;孩子生活学习,他也管得少,苦了妻子这一辈子,母亲临终他都没能看上最后一眼。

这些年来马班邮递,他默默做了很多好事,先开始乡亲们邮寄信件不知道贴邮票,他默默收下拿到县城自己贴钱补上邮票寄到外地,从未跟乡亲们提起过。

每次往返乡镇的路上,他都会主动帮生病的老人带一些药品,帮乡亲们带一些蔬菜种子,传授种植技术,这样一来,乡亲们也可以自己种植,吃到新鲜蔬菜。

每次投递邮件,乡亲们都要拉他回家坐一坐、喝口茶、吃一口便饭。临走乡亲们还给他口袋里放满鸡蛋,水果等食物,让他路上吃。

他的敬业也换来了乡亲们的热情对待,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在他工作的这32年来,四川省大凉州逐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带来的新种子,大山里粮食的总产量从每亩产量200斤增加到1000斤;

因为他及时带到的通知书,村子里的孩子得以走出大山成为大学生。因为他及时能把国家的政策消息带到乡村里。

在2017年,木里县公路修建成功,凉山州的马班邮递成为历史,王友顺的心愿终于达成了!

也是在2017年6月,他不用再负责马班邮递的工作。

这32年的工作历程,他落下他烙下了一身的病根,风湿、眼疾、头痛、胃痛、癫痫,常年要靠吃药来控制病情。

2021年5月底,王顺友在病痛的折磨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马班邮路已是历史,英雄王顺友的故事和精神时刻在我们心中,永远难忘

吴天一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29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16位用户喜欢。

吴天一,塔吉克族,新疆伊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青海民族大学“首席科学家”、“双聘院士”、“终身教授”。曾任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研究员、教授,“七一勋章”获得者。

1935年6月25日,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1951年至1956年,在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57年1月至1958年9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512医院(朝鲜平壤)工作。

1958年9月至1970年10月,在解放军516医院工作。

1970年11月至1978年12月,在青海西宁第一人民医院担任内科主任。

1979年1月至1983年2月,在青海高原心脏病研究所担任副所长。

1984年1月至2010年3月,在青海高原医学科学研究所(院)先后担任副所长、所长、院长。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

2010年3月,在青海高原医学科学研究所(院)工作。

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2021年6月29日,获“七一勋章”。

2022年3月,入选“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

2022年6月20日,被聘任为青海民族大学“首席科学家”、“双聘院士”、“终身教授”。

感动中国大人物心得体会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6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01位用户喜欢。

赖宣治,全国优秀教师,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七星小学体育教师,“中国速度、七星奇迹”的主要缔造者。

从2013年开始,赖老师带领七星小学跳绳队凭借顽强拼搏在区中小学生跳绳赛中崭露头角,接着到南宁、安徽、大连、马来西亚、阿联酋迪拜、瑞典默尔本、上海、挪威,一路捧着跳绳冠军宝座前行。他先后培养出二十多名世界跳绳冠军,打破十多次世界跳绳纪录。他缔造了“世界跳绳梦之队”神话,培养出“世界跳绳最快的孩子”岑小林。一所乡村小学跳绳运动所取得的骄人成绩,震惊了花都区、广州市、广东省、全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成为广州市特色教育取得丰硕成果的典范,改变了中国跳绳运动格局,不断突破着世界跳绳运动极限。

他以“没有追求的人生,是缺乏乐趣的人生”为座右铭,决心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党的教育事业继续抒写辉煌篇章。他还曾作为第一批由中国派往巴拿马推广跳绳运动的老师,成为连接中国与巴拿马民心相亲的“纽带”。

赖宣治,曾获“广州市优秀教师”“最美羊城教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荣誉,并连续三年获得由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优秀国家教练员”称号。他的先进事迹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十多家媒体有专题报道。

十个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6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82位用户喜欢。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带着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来到敦煌,全部身心投入到国家的文物事业中,在大漠深处一呆就是47年,为世界遗产敦煌莫高窟的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做出了杰出贡献。

敦煌莫高窟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历经千百年来侵蚀和人为的破坏,文物本体已经十分脆弱,为了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物,樊锦诗同志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聪明才智。在工作中,她始终坚持贯彻国家“抢救第一、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重视在石窟保护中的应用。她带领科研人员,经过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在古遗址的科学保护、科学管理上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路子,把敦煌石窟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文物保护方面,樊锦诗同志和她领导的团队,初步形成了一些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在管理上建立一整套遗址管理制度、有效地阻止了人为因素对石窟的破坏,通过环境监测与研究,对莫高窟窟区大环境及洞窟小环境做出了科学的质量评价;以工程阻沙、治沙、固沙为主的综合治沙防护系统已成一定规模,沙害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多年研究和探索,确定和形成了一套砂砾岩石窟崖体裂隙灌浆、风化崖面防风化加固的材料与工艺,有些技术从材料到施工工艺均为我院所独创。探讨了病害产生的机理,为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和科学数据;不断改进壁画修复技术,实验筛选了几种新的修复材料,等等,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真正走上了科学保护之路。

樊锦诗同志在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中始终意识到文物保存环境的重要性,她首次提出将考古与自然科学相结合进行敦煌石窟环境演化与石窟保护的关系研究,主持申请了国家文物局项目《敦煌莫高窟环境演化与石窟保护研究》、《敦煌莫高窟及周边地区环境演化科普》,并亲自调查洞窟、崖面现状,根据考古断代第一次提出莫高窟南区中段在上有过不同规模的三次坍塌的观点,并初步复原了历史上崖面原始形态。

她注重安全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有机结合,以高质量的展陈传播敦煌艺术;提出“数字敦煌”理念,利用数字技术储存和展示莫高窟壁画和彩塑,策划实施了莫高窟史上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保护工程——“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为莫高窟的保护与利用了空间,奠定了新的基础。樊锦诗同志最早提出利用技术进行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并作为项目负责人,协调有关科研单位,申报并完成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濒危珍贵文物信息的计算机存贮与再现系统研究》的科研课题;主持完成了《曙光天演PowerPC工作站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该项目也已通过“863”计划专家组的鉴定。她组织敦煌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共同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媒体智能技术集成与艺术复原》课题,这一课题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首次将“墙壁上的博物馆——敦煌莫高窟”用多媒体及智能技术展现到人们面前,并在敦煌壁画的艺术复原与艺术创造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

樊锦诗同志积极谋求敦煌石窟的合作,按照"以我为主,对我有利,为我所用"的原则,先后与日本东京国立文化财研究所、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美国梅隆基金会等机构行了合作项目的研究,开创了我国文物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的先河,使莫高窟文物保存环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本体病害和损毁得到遏制。在她的组织、领导下,中外友好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使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逐步与国际接轨,把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小学生观后感(16篇范文)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诗词文化真正化入生活中,用各种形式去承载它,比如音乐、绘画、舞蹈、影像等。作为叶嘉莹唯一授权的传记电影,《掬水月在手》辗转10个地区,采访43位受访者,历时近两年才完成拍摄制作。主创团队采访了叶嘉莹本人和她的学生白先勇、席慕蓉、汉学家宇文所安等名家,但也许还不够广泛,它应该给学界带来一种思考:纪录片能否成为承载和传播古典诗词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人物信息

  • 记录感动中国人物事迹(5篇范文)
  • 记录感动中国人物事迹(5篇范文)99人关注

    第一位: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颁奖词誓言无声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 ...[更多]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素材(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素材(16篇范文)98人关注

    从只会在襁褓中哇哇啼哭,到我们牙牙学语叫出第一声爸爸或者妈妈,第一次不需要父母帮助独立行走,第一次背上书包独自走向学校,第一次拿到考试成绩单,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 ...[更多]

  • 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16篇范文)98人关注

    伍淑清的爱国爱港情怀并非始於今日,而是发轫於心灵深处,彰显於大小事中。从她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忱就可以看出一斑。1998年,伍淑清发起成立“中华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 ...[更多]

  • 感动中国人物杜富国英雄事迹(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人物杜富国英雄事迹(16篇范文)98人关注

    回归军营、回到社会,今后的路怎么走?沉默良久,杜富国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个问题,我现在很难回答。”谁还会对这位英雄战士,提出过多的要求呢?毕竟,他伤得太重了毕竟,他 ...[更多]

  • 感动中国人物简短事迹(14篇范文)
  • 感动中国人物简短事迹(14篇范文)96人关注

    开学第一天我们照常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既平常又非凡的教师。她,用36个春秋,用自己最宝贵的年华,去当了一个偏远大山学校的老师。她,辛辛 ...[更多]

  • 2023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事迹(16篇范文)
  • 2023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事迹(16篇范文)96人关注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