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励志事迹(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22 07:00:06 查看人数:83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感动中国励志事迹 376字 2段 2分钟 3分钟 3分钟 139人
感动中国江梦南励志事迹心得 804字 7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116人
感动中国励志正能量人物故事 572字 4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02人
感动中国江梦南励志事迹心得 646字 7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48人
感动中国励志人物故事 2920字 34段 10分钟 16分钟 23分钟 227人
“感动中国”人物徐梦桃励志事迹 561字 4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65人
“感动中国”人物徐梦桃励志事迹 976字 9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42人
感动中国励志人物素材 549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280人
数学家陈景润的励志故事 493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53人
感动中国张海迪励志故事 527字 3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18人
数学家陈景润的励志故事 3986字 67段 14分钟 22分钟 31分钟 133人
感动中国人物励志故事 534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238人
“感动中国”人物徐梦桃励志事迹 583字 6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99人
感动中国励志人物故事 386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3分钟 233人
“感动中国”人物徐梦桃励志事迹 521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276人
感动中国江梦南励志事迹心得 550字 7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33人

感动中国励志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76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39位用户喜欢。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第一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维Ising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的论文,得到了1/8这一临界指数。这是杨振宁做过的最冗长的计算。Ising模型是统计力学里最基本却极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论物理中的重要性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广泛认识。

1952年,杨振宁还和李政道合作完成并发表了两关于相变理论的论文。两文章同时投稿和发表,发表后引起爱因斯坦的兴趣。论文通过解析延拓的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数的解析性质,发现它的根的分布决定了状态方程和相变性质,消除了人们对于同一相互作用下可存在不同热力学相的疑惑。这两论文的高潮是第二论文中的单位圆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气模型的巨配分函数的零点位于某个复平面上的单位圆上。

感动中国江梦南励志事迹心得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04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16位用户喜欢。

在清华,同学们善用校训的两句话来评价他人——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工业工程系的邵成武同学谈道,“和江梦南作为同一届的清华博士生,即便我一直感受着‘自强不息’校训潜移默化的熏陶,聆听着同龄人‘自强不息’的故事,听到她的事迹,仍会深受感动。”江梦南的故事让同学们看到了一颗无与伦比的乐观、坚强和斗争的心,无论何种先天条件和当下境遇,她都永怀热忱、自强不息,在新时代浪潮中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价值。

当苦难不能击溃一个人,那么只会让他变得更强大。

江梦南无疑是一个自律克己、从不屈服的女孩,她对自己有很高的期待与要求。“我从来没有因为听不见,就把自己放在一个弱者的位置上,我更希望他们以一个健全人的标准要求我。”她这样告诉观潮君。

在今天的电视机里、新闻纸上,江梦南如花般的笑靥和振奋人心的话语,一直向我们传达着她的积极与豁达,我们也难以避免地将情感寄托在她的成功的光辉之上,跟随她云淡风轻的讲述,对她漫长的寂静之旅抱有模糊的想象。当我们无法切身实地感知这份艰难,榜样们的成功似乎被与生活的现实隔开。然而平淡之间荆棘满途,无声之处穷鸟触笼。

江梦南的故事之所以感动中国,是因为她在每一个晨起的刻苦,每一次失落中的坚强,对生活永不放弃、充满希望。这些琐碎而细小的选择与坚持,筑起阶梯,让她“一步一脚印”地踏入梦想殿堂。她的坚毅如何印证在我们自身的生活选择中?如何将榜样的力量、感动的故事“再生活化”?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课题。

一位网友说:“一遍一遍流泪看着江梦南的视频,不是因为她的清华博士身份,而是因为她的‘难’,她父母的‘难’。更是因为自己的畏难,自己的脆弱,自己的胆怯,自己对正能量的需要和渴求。每个人都需要‘力量’笑着面对未知前路,所谓共鸣或许只是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了自己的苦苦坚持和渴求。”

真正的“榜样的力量”就在于,以同样平凡的身躯,向所有对困难抱有畏惧之情的人证明,每个付出足够努力的人,都能改变命运。不管当下面对什么,生活都要向前。

感动中国励志正能量人物故事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7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02位用户喜欢。

终于开始了正规的短跑训练,苏炳添的天赋更是一下子体现出来。 有一次苏炳添家聚会,苏炳添问表哥蔡健发100米的成绩是多少,蔡健发说11秒多。苏炳添就笑话表哥,“这么慢,我能够跑到11秒以内。”表哥蔡健发根本不信,当即和他打赌,如果苏炳添能够跑进11秒,能够答应苏炳添要求,“要什么就奖励什么。”结果,他们就到附近一个学校测了一把,苏炳添跑出了10秒7,这个速度把当时一旁上课的体育老师都震住了。

不过,真正的体育训练并非那么轻松。苏炳添在2004年代表古镇参加了中山市运动会,被当时中山体校的教练发现,并将苏炳添从乡下中学带到了中山市体校。刚到体校的时候,苏炳添对于每天早上5点多就起床训练并不适合。而且,因为刚到市体校,又没有朋友,苏炳添一个人哭了好多次,甚至一个人3次从体校跑回家。体校教练发现后,就动员杨永强教练再去苏炳添家里做说客,劝说苏炳添回去。

之后随着成绩越来越好,苏炳添在新学校也开始有了新朋友,才慢慢安心下来。2006年,苏炳添代表中山市参加了广东省中学生比赛,暂露头角。于是,苏炳添成为了广东省田径队的一员,真正进入了专业运动员的行列。

即便成为了专业运动员,苏炳添也一度险些放弃。在田径队成绩中游,苏炳添一年之后遭遇成绩瓶颈,甚至还有些下滑,他也一度想过放弃。后来很多人都劝他留下,协助他坚持渡过瓶颈期。这才有了后来短跑名将袁国强发掘出苏炳添,一路成就中国速度的故事。

感动中国江梦南励志事迹心得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46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正因为懂得“被关上一扇门”的辛酸苦楚,江梦南拥有更强大的动力去帮助他人。在接受观潮君采访时,江梦南说她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因而本科与研究生时期她都在药学领域埋头耕耘。考上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之后,她当选清华大学学生无障碍发展研究协会第五任会长,一面致力于解决生命健康难题的科研工作,一面从身边开始,奔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尽其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江梦南的逆袭之路上,也总有温暖援手。虽然生活曾“吻之以痛”,但成就江梦南的,远不是苦难本身,而是与苦难相对的,来自世界的温暖。父母、亲朋好友、每个时期的老师、同学及更多的“陌生人”,成为了她聆听世界的“助听器”。

春秋有序,则人民不亏时彦。时代、社会、国家无时无刻不在托举着每一个个体稳步前行。

对江梦南来而言,给予她呵护的不仅是父母之爱,还有来自社会的爱,来自国家的爱。即使在无声的世界中,仍然有无疆大爱将山川大地、鸟语花香填满温柔色彩,正是这种无形的“温柔托举”给“江梦南们”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我们从江梦南的感动故事中,读到“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读到了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是个人进取的“稳压阀”,更读到了个体人生与民族共同意识的“双向奔赴”。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正是因为整个社会都蓬勃向上向善,鼓励每个个体的价值力量,无数感动中国的精神榜样,才能被“托举”到光芒之下。也正因为有无数个“江梦南”永不止息地拼搏奋进,整个国家才能以“河流汇于江海”之势迸发激昂精神,书写时代华章。

“感动中国”是一扇窗,江梦南像一面镜子,面镜而照,奋进力量坚若磐石;探窗而视,时代精神凯进高歌。

感动中国励志人物故事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920个字,有3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3分钟,有227位用户喜欢。

35年来,她走得最多的路,是崎岖、坎坷的山村小路;

35年来,她想得最多的人,是天真、可爱的山村孩子;

35年来,她做得最多的事,是寂寞、艰苦的山村教学;

35年来,她心中始终笃定的一个目标,那就是教好深山的每一个孩子……,做一棵大树、守望那片深山。今天,她做到了,用35年的坚守做到了。

她就是20__年度“感动奉新士佳人物”,20__年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__年宜春市最美劳动者、道德楷模,20__年张丽莉式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龚全珍式好干部、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的女教师支月英。

一、山村讲台,默默地坚守

1980年,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支月英通过考试,毅然选择宜春地区(现宜春市)奉新县澡下乡泥洋村小学当了一名深山孩子王,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不通班车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一到目的地,她发现那里比想象中的还要艰苦的多,学校地处奉新和靖安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这里交通不便,离最近的车站都有20多里,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爬行。山村生活条件异常艰苦,食品稀缺,支老师象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做饭。

当地老百姓十分疑虑,这外地姑娘能坚持下来吗?是不是想过渡一下,过不久就溜掉,这话不假,山旮旯太偏太穷,前些年,教师如同走马灯似的来了又走。过了一年又一年,家长们不但是看到支月英硬是坚持下来,还看到她无论刮风下雨、结冰打霜,她一个个送孩子回家,跟他们聊聊,像自己亲弟弟、妹妹一般对待,他们才信任这位姑娘了,于是议论开了,“嗨,这位姑娘靠得住,恐怕会用心思教好我们的孩子!”但也有风言冷语说的,莫想啊,你看咯,顶多两年就会走掉,我们这地方哪能留住这般好的姑娘啊!

二、孱弱身躯,为山村孩子遮风挡雨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她留在大山与一双双渴望知识大眼睛相伴,她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唱歌跳舞……,家长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经常翘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地说:“嗯,这姑娘不错,是位好老师……”当然,这个“好”不是短暂一两天、一月或是一年的,更不是一个、两人或几个人说了算的,要得到长久的口碑并非这么简单。

八十年代初,她的工资只有二十几块,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支老师总是为学生垫付学费、买文具,有时甚至把自己买米买菜的钱都垫上了。

穷山村的学校破烂不堪,她买了薄膜等,把教室修好,把冬日刺骨的寒风拒之窗外,学生在教室里暖洋洋的。

八十年代初,她的工资只有几十块钱,有些孩子交不起学费,家长迟迟不让孩子来报名,支老师总是自己为学生垫付,垫着垫着,有时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她只得去借,家人不理解,她笑着说:“日子会好起来的!”

两年后,她被提拔为校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也更忙了,既要承担比别的老师还要重的教学任务,还要做好下面两个教学点的管理工作。

学校不通班车,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是支老师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二十多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的,一趟下来,腰酸腿疼,筋疲力尽,浑身酥软。

山村的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孩读书,支老师走门串户,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硬是没让一个山村孩子辍学在家。

有一回,也是最后一回,母亲从老家来学校看她,看到女儿步行二十多里到山下接自己,心疼不已,支老师对母亲说:“这里山好,水好,村民朴实善良”。母亲还是心疼地说:“你就净说好!”她只是望着母亲笑。其实她心里装满了对亲人深深的愧疚,她何尝不想尽享天伦之乐,但她把深深的爱藏在心里,客观现实没让她有这个机会。

三、忘记自我,心系山里娃

一人一校的工作特别辛苦,支老师经常累得头晕眼花。她血压偏高,导致视网膜出血,只有一只眼睛能够正常使用。更让人揪心的是,20__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几位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身患胆总管胆囊结石。住院几天,她心里想着学生,刚从医院出来,支老师又出现在教室里。

各级领导关心她,几次要给她调换工作,但她每次都婉言拒绝。

四、更苦环境,彰显着本色

20__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支老师年纪偏大,身体欠佳,决定再次调她到中心小学任教。就在此时,一个距离泥洋村十多里的更偏远山村——白洋村村民也是她当年的学生联名请求支老师到白洋村任教。既是校长、老师,又是保姆,上课教书、下课照应学生玩耍,家里人担心他的身体,总是说:“你也年过半百了,身体又不好,别的老师都往山外调,而你还往更远的深山里钻。”她乐呵呵地说:“三十多年都干过来了,何苦还要打退堂鼓呢?”她还说:“如果人人都向往山外,大山里、山旮旯里的孩子谁来教育,山区教育谁来支撑。”她再一次做通家人的工作,承担起白洋教学点全部工作。

2月的山村,久雨低温,支老师除了教学工作,还经常在泥泞的山路上接送学生,孩子们进步很快,令家长们赞叹不已。

20__年暑假前,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问题,上级决定新建校舍。支老师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帮工人做饭,将丈夫也拉来帮忙,整个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领导看到学校没有活动场所,决定再建新校舍,她又像建自家房子一样,再一次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当地老百姓说:“从未见过这样的好老师。”如今,崭新的校舍,宽敞明亮。家长们看到崭新的校舍,感动不已。

支月英的事迹感动了许多村民,20__年春节,在外打工的村民李自良回家过年,听着村里人述说支老师为学校为孩子做的点点滴滴,主动捐钱4000元为学校购置了一批新的课桌凳。

五、潜心学习,认真教书

为了教好书,支月英老师除了自学外,她每年都参加了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均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近几年,她一人一校,为了提高效率,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她采用了动静搭配的教学方法,即一个班级上课,另一个班级做作业。支月英老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她眼里没有差生概念,她认为学生不能以好坏区分,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她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的教诲,像甘泉、像雨露滋润着每年一个深山孩子的心田。在她的精心教育下,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大山,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整整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六、不灭红烛,大山的女儿

支老师现已年过半百,家人都希望她退休,好好休息,但村民们有许多的不舍,有的村民甚至问她,支老师,你退休后我们还要求你继续到这任教。她感动地回答:我是大山的女儿,如果身体允许,我就一直教下去。

支老师常常思量人生的价值,得失两衡,她觉得自己虽然没有别墅,没有宝马,但她感到自己活着心底比千万富翁还舒坦,当在千里之外创业的学子来看望她,亲切拥抱她的时候,这种幸福感有多少人能够品味到,这才是价值无限的享受,这才是涌动心弦的韵律,这才是青春奉献的报偿!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支老师虽然因身体状况有时力不从心,但她还是坚守自己岗位,夜晚还在灯下钻研教材,帮助学生做梦、圆梦,做一个智慧性的好老师,支老师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只是在山旮旯的小学平平凡凡地工作三十多个春秋,人的人生有多少个三十多年,而且是青春焕发的三十多年,她的故事感动了学生、同事和家长。

支老师的事迹感动着大家,党和人民也看到了她的付出。近十年来,她连续十年被澡下镇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评为镇、县优秀老师等。

“感动中国”人物徐梦桃励志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1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65位用户喜欢。

说到榜样,相信大家都会和我一样如数家珍。汲取榜样的精神,武装自己,追逐梦想,这是榜样的力量。2022年,在北京的冬奥会上,我发现了一个充满亮点的榜样,那就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徐梦桃。

初见她,她相貌平平,中等身材,那红红的脸蛋,仿佛是滑雪给她的馈赠。她可是冬奥赛场的一名老将,曾四次参加奥运会,却三次铩羽而归。2022年2月14日,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开始了。大家的目光聚在了那名31岁老将徐梦桃的身上。当大屏幕上显示难度系数为4。923时,大家都知道,徐梦桃拼了。她高举双臂,向前急速滑行,越滑越快,飞跃了U型池,像一枚出膛的礼花弹,在北京的空中绽放。一连串的空中动作,似腾云驾雾又干脆利落。最后落地时她也稳稳站直了,这高质量的动作,以108。61分高居第一。她终于获得了冠军,梦桃仰天长啸:“我成功啦!”

我在网上搜寻她的资料时,发现她此前做了职业生涯中最严重的手术——半月板切除。要知道,这可是运动员生涯的一个重大挫折。经过漫长的伤病恢复期,今年她怀着夺金的信心站在了奥运赛场上。徐梦桃曾经说过:“我可能不是这个项目中最优秀的,但我绝对是这个项目中最能坚持到最后的人。”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她的身上,我懂得了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漫长的马拉松,比拼的是毅力、决心和长期的坚持。她那不服输,坚持到底的精神,让我坚信成功只比未成功多了信念和坚持。

“感动中国”人物徐梦桃励志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76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42位用户喜欢。

2022年2月14日晚,河北崇礼,大风、低温。不够理想的天气条件,国外选手刚刚刷新的场上最高分,世界最高难度动作的挑战——重重压力给到中国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徐梦桃,而她最终完美凌空,稳稳落地,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夺得首个冬奥会女子个人项目金牌。

那一刻,徐梦桃身披国旗,在雪场上尽情地奔跑、呐喊。而为了那一刻,她四次征战冬奥会,一次次重新出发,克服了无数伤痛。

我国在1989年正式开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2002年,12岁的徐梦桃进入沈阳体育学院练习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直到今天,徐梦桃已在雪上翻飞了20年。

冰雪运动在我国发展之初,基础薄弱,缺少合适的场地,缺少像样的器材,缺少专业的团队。“那时我们和教练员一起,边摸索边练习,几乎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地试出来适合中国运动员的训练方式。”徐梦桃说,在这个过程中,一代代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和保障团队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

差的是条件,不差的是努力和奋斗。徐梦桃和许许多多运动员一道,靠着不怕苦、不怕冻的劲头,啃下了雪上项目后发赶超的“硬骨头”,最终站上了世界级的领奖台。

大浪淘沙,百炼成金。回忆自己在北京冬奥会的夺冠一跳,徐梦桃说:“那时我的心跳并没有加快,只是完全沉浸到比赛中了,其实这就是因为我‘练到了’。”

20年冰雪为伴,徐梦桃是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亲历者,也是见证人。“尤其是近10年来,我们冰雪项目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有目共睹。”徐梦桃说,一方面,专业运动领域的训练更加科学,例如空中技巧项目的科研、医疗康复、体能训练等多方面保障大大增强,还引入了气象监测、视频反馈等科技手段辅助教练员和运动员;另一方面,冰雪运动在大众生活中的普及度、辨识度更高,“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让冰雪运动的魅力传递给了更多人。

此次当选__代表,身为中央和国家机关优秀党员的徐梦桃深感责任重大。“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背后是整个中国体育。”徐梦桃说,“我希望把我们冰雪运动的精神,以及整个体育系统的精气神,尤其是运动员党员在备战中起到的榜样作用传承下去,我也希望用我们追求梦想、力拼冠军的劲头,带动身边所有的人。”

身为体育运动的参与者、受益者,徐梦桃也在酝酿更多推广群众体育活动、普及全民健身的好点子。“希望用我的经验和能力,帮助更多人接受‘科学健身’的理念,养成科学运动、健康生活的习惯。这是让每个人生活更美好的‘关键小事’,也是能够惠及全社会的大事。”徐梦桃说。

感动中国励志人物素材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9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80位用户喜欢。

今晚,我们家看了《感动中国》。看完之后,我对获奖者的事迹非常感动。

在今年感人的中国人物中,残疾人刘伟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虽然他小时候失去了手臂,但他仍然顽强地与命运作斗争。他开始努力学习游泳。

在经历了许多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后,他终于学会了游泳,不断地训练和提高他的技能,最终成为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的冠军,并开始为残奥会做准备。对我们来说,奥运会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但他似乎在我们认为遥远的比赛中赢了。不幸的是,他因为过度训练而生病了,所以他不能再游泳了,但他仍然没有屈服于命运。

他又转学钢琴,一年内达到了七级。他每天弹七个小时,练习后脚都起泡了,但他还是坚持。我学钢琴两年了,只考了六级,就放弃了。刘伟失去了双臂,却以惊人的毅力以比我快一倍的速度达到了七级。这也鼓励我继续学钢琴,不要输给条件比我差的残疾人。

其他人物的事迹也同样感人。普通女孩孟佩杰八岁时独自承担家庭负担,照顾瘫痪的养母;最美丽的母亲吴菊萍冒着骨折的风险抓住了从楼上掉下来的孩子。即使她真的左臂骨折了,他也不后悔;党的干部杨善洲植树造林7万亩,使荒山绿树成荫,最后,价值3亿元的山林免费交给了国家;忠诚的胡忠一家抛弃了富裕的城市生活,去了偏远的西藏教书……

虽然我们不能像他们一样感动中国,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感动身边的人。

数学家陈景润的励志故事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9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53位用户喜欢。

陈景润是当代著名的数学家,1950年,他考入厦门大学,1953年毕业。1957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后任研究员。1979年,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发表,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其实,陈景润小时候,家境并不是很好。1933年5月22日他出生于福建省。他从小是个瘦弱、内向的孩子,却独独爱上了数学。演算数学题占去了他学习和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丰富多彩的代数方程式使他充满了幸福感。1953年,21岁的陈景润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由于他对数论中一系列问题的出色研究,受到华罗庚教授的重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

陈景润以惊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1966年他发表《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1973年他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顶点。他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

从数学家陈景润身上,我看到了他坚持不懈地攀登数学高峰的努力,看到了他为了科学研究而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也看到了他辛勤汗水浇开的成就之花。

感动中国张海迪励志故事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27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8位用户喜欢。

命运对于五岁的张海迪来说,并不公平甚至是很残忍的,在五岁的时候别的孩子都无忧无虑的玩耍,不开心了埋进妈妈的怀里,苦恼这个时候的张海迪被确诊为脊髓血管瘤。她小小年纪不得不以轮椅作为代步的工具,在一次手术后坐轮椅都成了奢望,她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这样的小海迪依然保持着坚强乐观的情绪,她的床边有一个大的立柜柜子上镶嵌了正面的镜子。张海迪就利用镜子来躺在床上看书,通过顽强的执着她自学成功了小学初中甚至高中的课本。张海迪并不满足当前的状况,当时英语渐渐显露头角成为国际上举足轻重的语言。张海迪就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每天一定要背十个单词如果完不成任务,她就狠狠地咬一下自己的手指头作为惩罚。有一次她从医院做检查回来已经累得虚脱眼皮子都要抬不起来了,但是她依旧没忘记这个任务强撑着精神背完了十个单词。

张海迪终于拿下了英语,不但学会了英语还成功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海外的书籍。当她被家人用轮椅推着到出版社,她捧着厚厚的翻译稿呈现给编辑的时候,出版社的所有人都被张海迪顽强不屈服于命运的作弄所感动了。

但是张海迪并没有满足于现在的成就,她继续翻阅各种翻译的相关的书籍为国内的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来自国外优秀的精神食粮。张海迪的一生是丰富跌宕的,也是身残志坚的典型代表。

数学家陈景润的励志故事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986个字,有6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4分钟,朗读时长22分钟,慢速需要31分钟,有133位用户喜欢。

中国的数学史上,有太多的数学家留下过浓墨重彩的痕迹。新中国建立之后,为了能够发展壮大这个新建立的国家,无数的数学家们孜孜不倦的献身于数学研究,凭借超强的毅力为数学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正是因为这些数学家们的贡献,中国的数学事业才能有今天的璀璨,他们的付出和努力值得今天的学子们学习。

刻苦钻研 全心投入数学

厦门大学海韵校区的校园里,摆放着一个数学伟人的雕像,经常引来学子们的瞻仰,这是“最美奋斗者”陈景润的雕像。

陈景润就毕业于厦门大学,他为中国的数学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校园里放置一座他的雕像,希望可以激励更多的学子们热爱数学,研究数学。

1933年,陈景润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他的父亲是省里邮政局的局长,母亲负责操持家事,因为家中算上陈景润一共有三个孩子,他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家中的三个孩子里,陈景润是最安静的,比起姐姐,他反而更加不喜欢说话。陈景润喜欢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捧着一本书,安安静静地读书,在外人看来,他十分沉默寡言。

到学校读书以后,陈景润的家里人意外的发现每一次考试他的成绩都特别的优异,特别是他的数学成绩。

1948年2月,陈景润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福州英华高中上春季班,即现在的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这期间,陈景润的家里人发现他的确在数学上很有天赋,而且他自己也愿意花最多的时间在数学这个科目的学习上。

沉默寡言的性格使得陈景润和其他同龄的孩子们有些不一样,不过这也并不影响他的生活。

休闲的时候陈景润会一个人去学校的图书馆看书,只不过他看的书也大多都和数学有关系,像是《高等代数引论》和《达夫物理学》这一类的书籍,这些反而是让其他同龄孩子们感到头疼的书籍。

优异的成绩很快让陈景润在一众学生中脱颖而出,特别是他遥遥领先的数学成绩和对数学独到的理解。陈景润读高三的时候,学校里的老师就向厦门大学数理系引荐了他,很快,他就被厦门大学数理系破格提前录取了。

不同于高中,在厦门大学数理系学习的几年里,更让陈景润受益匪浅。浓厚的数学学习环境,以及和自己有着同样兴趣的同学们,这让陈景润的数学知识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大学生活里陈景润更是将自己几乎所有的时间拿来研究数学,他不是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翻阅有关于数学的资料,就是在和同专业的同学们一遍又一遍的演算数学题。

本以为可以在大学四年里继续研究自己所热爱的数学,但是还没有完成学业,陈景润就被派到了北京四中去教书了。

专攻学术 终遇一生挚爱

陈景润被整个数学界熟知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恩师华罗庚的介绍。

在厦门大学学习期间,陈景润发表过很多篇发人深省的论文,他的数学老师都屡次被震撼到,甚至很多的问题都不知该如何解答,后来陈景润就将一些论文拿去给华罗庚看。

陈景润对数学独到的见解立刻就引起了华罗庚的注意,两个人在互相交流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陈景润一直称呼华罗庚为老师。

华罗庚好像在陈景润的身上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什么都不在乎,一门心思都放在了研究数学问题上。拿着一本数学资料,可以一整天什么都不做,看的如痴如醉,废寝忘食。

1957年9月,因为华罗庚的介绍,陈景润去到了中科院进行研究工作。在中科院的这段时间里,陈景润的研究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1965年,陈景润发表了一篇《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论文,在数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后来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陈景润的这一发现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所有人的眼里陈景润都显得有些过分木讷了,只有在研究数学的时候才会有情绪上的波动。

在中科院的几年里,陈景润更是将每天大量的时间用来演算数学题,研究数学题,经常是昼夜颠倒,或者就依靠着那个昏暗的煤油灯,一学就是一整夜。就是这样高强度的研究工作,拖垮了他的身体。

但是谁都没想到,这次住院的经历,反而让陈景润遇到了一身的挚爱。

1978年,陈景润因为过度劳累来到309医院进行身体调理,就是在这期间,遇到了来309医院实习的由昆。

匆匆一眼,陈景润似乎就体会到了一见钟情的感觉,这对于他这个一门心思放在数学上的人来说简直是终生难忘。

随即,陈景润开始追求由昆。虽然陈景润从来没有过追求女孩子的经验,有的时候支支吾吾半天都说不出来一句话,但是他真的把自己研究数学题的韧性都用在了由昆的身上。

只不过,一开始都被由昆委婉的拒绝了,也许是二人的年纪、工作等有太大的差距。

后来,陈景润便很直接的和由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我还是会继续追求你的,如果你一直不打算答应,那我就一辈子都不结婚。”

由昆自己都没有料到这个沉默寡言的书呆子会说出这样感人肺腑的话,就算是再冰冷的心也会被感动的,就这样,她答应了陈景润的追求。

在陈景润47岁的时候,他和由昆成婚了。从前把研究数学当作一生的使命的陈景润也终于有了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

然而,陈景润与由昆成婚后第三年,陈景润遭遇了一场车祸,自那以后便患上了帕金森综合征,且病情一直不见好。

育有一子 也有数学天赋

1981年,陈景润和由昆的儿子出生了,一家人欢喜得不得了。陈景润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字叫陈由伟,取自己的姓“陈”,再取由昆的姓“由”,足以看出陈景润对妻子由昆的爱和对儿子的寄托。

陈由伟在性格上和陈景润很不一样,活泼开朗,也有自己的想法。也许是遗传了父亲陈景润的一些数学天赋,陈由伟在学数学上也很有天赋,但是少年陈由伟并不想变得和父亲一样,他想做一些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陈由伟说,因为父亲是数学家的缘故,常常会有人打探自己的数学成绩。经常会有人问他,“你的数学成绩一定很好吧?你的父亲是数学家陈景润。”

还会有人问,“你以后也要研究数学吧,和你的父亲一样……”或者是:“学校里的数学题对你来说都很简单吧。”常常有人问陈由伟这些问题,让他觉得有些难以回答。

陈由伟确实在数学上很有天赋,但是他还想选择一些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不像因为父亲陈景润是数学家,自己就也要成为数学家。

陈由伟少年的时候,由昆和陈景润还给他报过一个数学补习班,但是陈由伟非常排斥这种强制性的学习。后来在陈由伟自己的选择之下,他报了一些有关于音乐和艺术的学习班,他不想被强制要求学数学。

对于陈由伟的这些选择,陈景润表示并不生气,他非常尊重儿子的选择,他也希望儿子可以成为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后来,陈由伟选择的是文科专业,去加拿大留学之后陈由伟选择了学习商科。

1996年,陈由伟15岁的时候,陈景润因为帕金森综合征而离开了人世。

而陈由伟只能带着丧父之痛继续升学读书,去加拿大学习了一年商科以后,他发现自己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且数学成绩也很优异,他决定转去学习数学。

和母亲由昆商量了一番以后,陈由伟便转了专业,和父亲陈景润一样,他也是整日都泡在图书馆,翻阅数学资料。

虽然在数学上比一般的学生们要更有天赋一些,但是真正的把它当作一门专业来学习,还是有很大的困难。

每次考试复习之前,陈由伟都会拿出来一本《数论》慢慢翻阅,就好像父亲陈景润还坐在他的旁边给他悉心指导。

那里面记录了父亲的“陈氏定理”,透过文字似乎还能看到陈景润坐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埋头演算,每当这个时候,陈由伟就会感到无比的温暖,在异国他乡又充满了力量。

在加拿大学习数学的这段时间,对陈由伟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但是好在时常可以在图书馆受到启发。终于在陈由伟的坚持下,他拿到了数学专业的硕士文凭。

父亲陈景润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是无数个努力的深夜里,似乎还能感受到他的叮咛和教导。

归国创业 选择其他行业

回国以后的陈由伟并没有继续深造他的数学专业,他想尝试去做更多不一样的事情,后来陈由伟还有过在银行工作的经历。

2019年,厦门大学88级的校友们举办了校友节,陈由伟也受邀前去参加,再一次来到父亲陈景润的母校,他内心颇有触动。

看到数学专业的同学们穿着写有“景润青年”四个字的志愿者红马甲,陈由伟更加感动,他也立刻加入其中,成为了志愿者的一员。

2006年,厦门大学在海韵校区放置了一个陈景润的铜像,以此来激励学子们以陈景润为榜样,更加刻苦努力的学习。

看着那个摆放在一侧的铜像,陈由伟就好像真的看见了父亲在对着自己微笑,他坐在铜像旁,把手搭在上面,和“父亲”合了一张影。

从加拿大回国之后,陈由伟起先一直在银行工作,之后又选择自己创业。因为由昆退休之前一直在北京的309医院工作,所以陈由伟认为自己创办医疗公司似乎是冥冥之中早有注定一般。

而且,有任何医疗方面的问题,由昆都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2021年9月30日,陈由伟在“美亚柏科智慧大讲堂”上发表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演讲,讲述了自己归国以后的创业之路,以及自己是如何决定加入美亚柏科的,又是如何将美亚柏科建设的越来越好的。

很多人都知道,陈由伟是数学家陈景润的儿子,他也希望能凭借这个身份给听众带来更多的收获,这场演讲的主题叫《从哥德巴赫猜想到我的美亚情怀》。

陈由伟谈到,“我的父亲教会了我太多,那个年代的艰辛显而易见,搞科研事业比今天要辛苦太多,能坚持下来实属不易。可即便如此,我的父亲还是将研究数学当成了他一生要为之奋斗的事业,他也真的坚持了下来,这一点,令我受益匪浅。”

因为在陈景润身上学到了这种坚持和敬业的精神,陈由伟才一直在他的创业之路上走了下去。

另外,在陈景润和由昆的教导之下,陈由伟从小就知道要爱国,为国家做贡献。一直到今天,陈由伟都主张要实业兴国,坚持要用科技创新报国,用科技创新影响整个世界。这一点,陈由伟会告诉每一个加入美亚柏科大家庭的员工们。

科技发展的速度非常之快,陈由伟也一直坚持要紧跟时代潮流。近几年来,美亚柏科紧紧的抓住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趋势,将它们投入研发,且发展效果甚好。

早在2021年,美亚柏科就成功跻身了福建省创新型民营企业100强和中国网络安全企业100强。在2022年的时候,美亚柏科还跻身“科技改革示范性企业”的名单。

结语:

陈由伟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既要学习自己父母身上的亮点,也要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

陈景润和由昆教会了他要有恒心,有毅力,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去思考问题,更要有一颗爱国之心。但更重要的是,陈由伟自己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感动中国人物励志故事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3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38位用户喜欢。

感动中国刘盛兰事迹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徐梦桃励志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3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99位用户喜欢。

徐梦桃的家中摆满了她在各地比赛收获的奖牌。众多“世界冠军”中,唯独缺了一个“奥运冠军”。

2010年,温哥华,徐梦桃首次参加冬奥会,取得第六名。2014年索契冬奥会,徐梦桃作为夺冠热门错失金牌,取得一枚奥运会银牌。平昌冬奥会时,徐梦桃在技术、心态等各方面都达到了最佳状态,第三次征战,她扔下了一句“拿不了金牌就退役”的狠话。然而金牌,再次与她失之交臂。赛后的采访中,徐梦桃满脸泪水:“我不想哭,真的是尽力了,真的是很不容易,真的想拼这块金牌啊。”

高高的跳台,动辄五六十公里的时速,加上各种高难度的空中翻转动作,让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成为极具观赏性的项目。但对于运动员来说,却意味着风险时刻存在。在过去的10年间,徐梦桃曾做过4次大手术,半月板切除了近70%,但每一次摔倒后,她总又顽强地爬起来。

无论身体还是心理,这注定是属于勇敢者的运动。

心情平复后,徐梦桃毅然收回前言,在社交媒体发文道:“三届冬奥会我都是那个‘拼’金牌的姑娘,为祖国拼金牌是使命也是荣誉!付出再多汗水泪水都值得,没有放豪言,只有出征的决心!不想退役,梦想依然在,不甘心也不放弃。”

北京冬奥会,徐梦桃曾在赛前表示:“我就希望能把我最精彩的一跳,把我的竞技状态表现出来。我就是拼了,拿了就拿了,不拿也不差这一次失败了。”虽然如此,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赛摘银后,有网友发现镜头下的徐梦桃好几次低头望向胸前的银牌,仿佛在确认它的颜色,然后眼角流了泪。

感动中国励志人物故事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8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33位用户喜欢。

汪勇,男,汉族,1985年12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大专学历,现任湖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分部经理。

2020年2月19日,汪勇接到了单位复工的通知。因为疫情中的突出表现,工作近6年的他连升3级,从一名快递小哥升职为分部经理,这在顺丰历史上从未有过。管理200多名员工的汪勇至此再也没时间接单跑“快车”了。

他带领的志愿者司机团队,自大年三十起义务接送金银潭医院医护人员上下班,协调推动网约车企业参与接送医护人员,协调共享单车企业在医院周边投放单车。自行募集资金为医护人员提供泡面,“扫街”找餐馆、争取有关部门餐食供应,快速搭建起应急餐食免费配送备用网络,以“聚拢温暖守护英雄”的义举被批复火线入党。

新冠疫情来袭后,他瞒着家人成为了武汉金银潭医院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后勤保障的“带头人”,他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将温暖聚拢,以非凡之勇守护着冬日里“逆行”的白衣天使。其事迹在新闻联播和央视《面对面》等权威媒体报道,在社会层面影响广泛。

“感动中国”人物徐梦桃励志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2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76位用户喜欢。

作为中国体育的标杆人物,徐梦桃入选可谓实至名归。《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徐梦桃颁奖词:烧烤炉温暖的童年,伤病困扰的青春,近在咫尺的金牌,最终披上肩膀的国旗,全场最高难度,这是创纪录的翻转,更是人生的翻转!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梦之芒芒,切切其真。

2022年2月14日,四朝元老徐梦桃以108.61的高分,拿下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这也是中国女选手第一次在冬奥会该项目中获得金牌,打破了历届中国女队“收银员”的魔咒。

从初登温哥华冬奥会,到站上北京冬奥最高领奖台,徐梦桃用了16年的时间,圆了自己奥运冠军梦。4岁开启体操人生,12岁改练滑雪,32岁达成职业生涯大满贯,她用百折不挠的苦练精神,完成了人生逆袭。

赛后, 她更是步履不停挑战自己,跨界不止,全面开花。发行单曲《我是第一》,跨界唱跳登上《乘风破浪的 姐姐》舞台,并在兔年春晚为全国观众惊喜献唱;在2023开年,徐梦桃终于圆了自己的出书梦,由咪咕云书店与沈阳出版社联合出版了个人首部自传《命运翻转》,深情讲述三十载追梦生涯,揭秘每一枚奖牌背后的独家记忆。

徐梦桃的故事,代表了时代浪潮下每一个普通人实现命运反转的拼搏与坚持,与当下为幸福而奋斗的每个人深度关联,从冠军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用追梦不止的毅力迎接“生而不凡”的人生。

感动中国江梦南励志事迹心得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33位用户喜欢。

今年30岁的江梦南,出生于郴州宜章县莽山瑶族乡永安村,父母都是莽山民族学校的老师。

尚在襁褓的江梦南,因耳毒性药物导致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半岁后便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为了让女儿更好地融入社会,江梦南的父母毅然放弃教女儿学习手语,而是让女儿学习发音和唇语。

工作总结范文最开始,小梦南靠着反复抚摸爸妈的喉咙,来感受声带的震动并练习发声,每个音节父母都要不停地重复,“如果有音节只要重复上1000次我就能学会,那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

江梦南直言,偶尔也会因听力障碍感到低落,但她总有办法开导自己:“我很羡慕别人可以轻松地和朋友聊天,可以打电话、听歌。每当这时,我就告诉自己,听不见也有听不见的好处,至少睡觉时不容易被吵醒。”

从字、词到日常用语,她对着镜子学口型、摸着父母喉咙学发音,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

在江梦南的印象里,身为老师的父母都爱读书、看报。正是学唇语这个决定,让江梦南的求学之路走得越来越长远。在学校,江梦南一直以普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听讲”是学生获取知识最重要的途径,但对于江梦南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无法一直看到老师的嘴型,所以更多的时候,她只能通过看板书和课后自学来跟上进度。

尽管如此,聪明、好强的江梦南凭借不服输的劲头,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在小学四年级之后,自学完五年级的课程,直接跳级升入六年级。

感动中国励志事迹(16篇范文)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第一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维Ising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的论文,得到了18这一临界指数。这是杨振宁做过的最冗长的计算。Ising模型是统计力学里最基本却极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论物理中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励志信息

  • 感动中国励志事迹(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励志事迹(16篇范文)83人关注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 ...[更多]

  • 感动中国张海迪励志故事(16篇范文)
  • 感动中国张海迪励志故事(16篇范文)37人关注

    命运是坎坷的,命运是不确定的,命运也是充满曲折的。在这样的命运中,你是否能够克服困难,战胜命运,成为生活的强者呢?这是我读了《张海迪》后油然而生的感慨。《张海迪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