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感动中国英雄事迹 | 1425字 | 9段 | 5分钟 | 8分钟 | 11分钟 | 229人 |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雷锋英雄事迹 | 619字 | 5段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43人 |
感动中国史光柱英雄事迹 | 5255字 | 23段 | 18分钟 | 29分钟 | 41分钟 | 132人 |
感动中国赖宁英雄事迹 | 820字 | 7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03人 |
感动中国人物焦裕禄英雄事迹 | 855字 | 9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86人 |
感动中国罗盛教英雄事迹 | 1093字 | 5段 | 4分钟 | 6分钟 | 9分钟 | 241人 |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作文 | 437字 | 5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202人 |
感动中国英雄人物事迹 | 817字 | 8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24人 |
烈士雷锋的英雄事迹简介 | 222字 | 6段 | 1分钟 | 2分钟 | 2分钟 | 184人 |
马万水的英雄事迹 | 1450字 | 16段 | 5分钟 | 8分钟 | 12分钟 | 109人 |
雷锋英雄事迹 | 430字 | 4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74人 |
感动中国人物林浩英雄事迹 | 2400字 | 44段 | 8分钟 | 13分钟 | 19分钟 | 177人 |
感动中国人物焦裕禄英雄事迹 | 550字 | 4段 | 2分钟 | 3分钟 | 5分钟 | 124人 |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征文 | 793字 | 4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56人 |
草原英雄小姐妹故事事迹 | 1720字 | 16段 | 6分钟 | 10分钟 | 14分钟 | 103人 |
感动中国英雄人物事迹 | 557字 | 7段 | 2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257人 |
感动中国英雄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25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29位用户喜欢。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6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开幕前,举行了“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国家菌草工程技术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亮相“党代表通道”,分享菌草技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故事,在我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林占熺教授为榜样,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凝聚奋进力量,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作为一名涉农高校科技工作者,我要学习和弘扬林占熺同志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胡开辉表示,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浪潮中,他将面向农业产业需求,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拿出十年磨一剑的劲头,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汇集科研力量,突破技术瓶颈,坚持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林占熺教授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向全国、全世界推广菌草栽培技术,为成千上万农民脱贫致富作出突出贡献,令我深受感动。”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省级科技特派员张艳璇表示,要以林占熺为榜样,继续筛选与驯化、扩繁适合我国农田使用的天敌品种,改变现有害虫防治依赖化学防治的现状。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冬梅表示,今后要继续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围绕着服务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一带一路”的目标,加快菌草交叉学科建设和菌草科技创新,加强培养优秀菌草科技人才,加大菌草国际推广应用力度,为落实“使菌草技术成为造福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幸福草’”而不懈奋斗。
“林占熺代表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农业科技服务一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带动菌草技术从福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中国和世界减贫事业、生态治理作出了突出贡献。”省农科院科研管理处处长、研究员赵健说,作为一名农业科技人员,将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饱满的热情、实干的精神,努力提升种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完成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为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科技支撑。
尤溪县食用菌办主任彭传尧认真收看了林占熺教授的发言后表示,尤溪县是林占熺教授曾经奋斗过的地方,他的菌草技术在尤溪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应用,全县已经发展食用菌3.8亿袋,在生态保护方面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下一步,尤溪将继续做好菌草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既帮助群众致富,又保护好绿水青山。
“这是所有农业科技人员的荣耀!”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发林说,平和是蜜柚大县,他和同事们近年来一直在倡导使用有机肥,引进“蜜柚水肥一体化”、捕食螨生物防控方法等新技术,进行配方施肥、土壤酸化治理等探索,林占熺教授的事迹给了他们前进的方向,今后可以把技术本土化、简便化,为当地的生态农业转型作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应有贡献。
省农科院高级农艺师、科技特派员苏海兰表示,林占熺教授是福建科技工作者中的优秀楷模,他长期扎根基层,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兴旺一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实干担当。“我将秉持初心,接续奋斗,让科技之花在八闽大地更美地绽放。”
在林占熺教授的家乡连城县林坊镇,16日上午,镇村党员干部和村民早早来到该镇陂桥村党群服务中心,收看代表采访活动,当看到林占熺出场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家乡人民纷纷为乡贤林占熺教授点赞。陂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林先英说:“林占熺教授用无私奉献践行为党、为人民奋斗一生的忠贞诺言,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作为基层干部,我们将以实际行动抓好鲜切花、地瓜等特色产业发展,让农民富在产业线上,在家乡书写更多致富故事。”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雷锋英雄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19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43位用户喜欢。
一九六二年八月十五日上午八点多钟,细雨霏霏,雷锋和他的助手乔安山驾车从工地回到驻地。他们把车开进连队车场后,发现车身上溅许多泥水,便不顾长途行车的疲劳,立即让乔安山发动车到空地去洗车。经过营房前一段比较窄的过道,为安全起见,雷锋站在过道边上,扬着手臂指挥小乔倒车转弯;“向左,向左……倒!倒!”汽车突然左后轮滑进路边水沟,车身猛一摇晃,骤然碰倒一根平常晒衣服被子用的方木杆子,雷锋不幸被倒下来的方林杆子砸在头部,当场扑倒在地,昏过去……
战友们立即用担架把他送到附近医院抢救,各级首长立即赶到医院,同时以最快速度把沈阳的医疗专家接到雷锋床前。由于颅骨损伤,导致脑机能障碍,雷锋这个劳动人民的好儿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年仅22岁,就这样和我们永别!
八月十七日,在抚顺市望花区政府礼堂召开隆重的追悼会。近十万人护送雷锋的灵柩向烈士陵园走去。
一九六三年一月,国防部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的班为“雷锋班”,共青团追任雷锋为全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相继发出关于学习雷锋的通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相继发表社论,评论和介绍雷锋事迹的文章。一九六三年三月五日,首都各大报纸发表毛的光辉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党,献给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在我们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断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感动中国史光柱英雄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255个字,有2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8分钟,朗读时长29分钟,慢速需要41分钟,有132位用户喜欢。
史光柱,男,1963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77283部队原副政委。2012年10月1日安置在丰台区第一军休所。
1984年4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史光柱在4次负伤、8处重伤、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带领全排收复两个高地,出色完成任务,荣立一等功,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其英雄事迹还被收入保边疆献青春英模连环画库《勇士强者史光柱》一书中。
虽然取得了众多荣誉但他并没有以功臣自居,没有以英雄的称号作为资本向人民伸手要什么,而是用他那伤残而又壮实的身躯,在生命的制高点上,不断地超越着自己。
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史光柱依靠顽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盲文。1986年,史光柱进入深圳大学中文系,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读完了深圳大学本科学业,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学士学位的盲人。1990年被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国家人事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残联联合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在和平年代,史光柱坚持文学创作,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表了大量诗歌、散文,出版了《眼睛》《黑色的河流》等6部诗文集,在国内外各种刊物发表诗歌散文540多篇,17次获国家级文学奖,许多作品被俄、法、英等国翻译并广为传播。2000年,在国家有关部门举行的对中华民族千年思想文化有卓越影响的人物评选中唯一入选的新中国英模,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史光柱一面搞创作,一面到全国各地演讲,他行程十多万公里,足迹遍及祖国各地,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弘扬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的“老山精神”,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和平环境中树立了一个军人的光辉形象。2005年10月史光柱从77283部队副政治委员职位退休。2006年史光柱被中国文联,中华基金会联合评选为“全国十佳卓越人物”。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委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新中国成立做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经全国近1亿群众的投票评选,于2009年8月10日揭晓评选结果,史光柱在此次参与活动评选的150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荣当全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2年10月1日史光柱安置在丰台区第一军休所,退休后的他除了坚持全国巡回演讲和创作外,把精力放在了退伍战士扶危救困上,2014年,他注册成立了北京助残爱心公益促进会。5年来,他带领身边的爱心人士以助残扶残、帮扶英烈、关爱弱势群体为宗旨,志愿帮助1.7万人,仅他个人救助过的人就多达2000余人,网上参与和关注的志愿者多达14万人。
此外,他在热心公益之余,积极开展文学创作,通过文字和音乐激发当代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被评价为当代著名的诗人、作家、音乐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盲人文学联谊会会长、北京助残爱心公益促进会会长。
史光柱所获荣誉:1983年在部队期间荣立三等功一次;198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84年荣立一等功一次;1989年荣立二等功一次;1993年在部队期间荣立二等功一次;1995年在部队期间荣立三等功一次;2009年建国60周年在中央11个部委联合举办的对新中国建立与建设有突出贡献的双百人物活动中,荣获“感动中国人物”。
在收复老山的战斗中,史光柱是某团四班班长,他所在部队接受了作战任务后,他给党支部写了血书,请求担负最艰巨的任务,决心在战斗中“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宁可死在山顶,也不死在山脚”。在临战训练中,史光柱带领全班同志夜以继日地反复演练在山岳丛林里作战。1984年1月,连队党支部批准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在信的最后,他写道:“亲爱的爸爸,当你受到这封信的时候,也许我已经上了战场。你老人家等候我杀敌立功的喜讯吧!我一定让你老人家看到我的军功章。如果我牺牲了,你收到军功章,不要难过。如果不牺牲,战后我就带着军功章回来看望你老人家。那时你会自豪地微笑,你会说我无愧于党的培养,是你的好儿子。”
1984年4月28日凌晨,战斗打响了,二排的任务是先攻占57号高地,之后配合一排夺取越军连部所在的50号高地。史光柱所在的四班是二排的主攻班。6时30分,二排利用炮火急袭效果发起攻击。敌人进行炮火拦阻,封锁进攻的路线。当史光柱他们冲击到58号高地于57号高地之间时,二排代理排长刘朝顺被炸成重伤。史光柱扑过去给他包扎。刘朝顺断断续续地对他说:“四班长,现在全排由你指挥,一定要打好,不要为我们排抹黑!”史光柱说:“排长,放心吧,只要我不死,一定带领全排完成任务!”史光柱把身上带着的3个急救包给排长包扎好,便把指挥机接过来,向连长报告了情况,连长当即决定,二排由史光柱指挥,并命令他排迅速向57号高地进攻。史光柱判断了一下方位,带领全排向57号高地冲去。
57号高地左侧山包上两个机枪火力点向史光柱他们猛烈扫射,老山主峰上的高射机枪也不停地射击,两个战士在冲击中壮烈牺牲,全排被越军火力压得抬不起头来。史光柱指挥大家散开队形隐蔽,自己爬到一颗横道的大树旁看准越军一个机枪火力点,一发火箭弹将越军机枪打哑了。他指挥机枪压制越军火力,命令八班火箭筒手消灭了越军第二个火力点。全排又向前冲去。前进中,史光柱左腿中弹,但来不及看伤口继续向前冲击,又和战友搞垮了敌工事。在带领战士发起冲击。一个成都入伍的战友为了掩护史光柱,被越军一发罪恶的子弹打掉了下巴和牙齿,坚持着用轻机枪与越军对射,毙敌一名后,胸部又中弹,光荣牺牲。之后副射也不幸中弹牺牲。史光柱和战友们化悲痛为力量,终于和三排一起攻占了五十七号高地。
之后,史光柱又带领战士们攻打五十号高地,五十号高地位于老山主峰东侧,上面有越军一个连部。高地由3个小山包组成。越军在正面设有堑壕、交通壕、防步兵绝壁、雷场和铁丝网,形成以高射机枪、重机枪、无后座力炮交叉火力和明暗火力相结合的防御体系。史光柱和代理副连长分析了地形、敌情,决定采取正面牵制、侧翼攻击的战术。各班按照区分的任务向五十号高地冲击。越军炮火随着高地上越军打来的曳光弹,在他们身边“轰轰”地爆炸着。一发炮弹在距他头顶4米高的树枝上爆炸,同时,右侧也有一发炮弹接着爆炸。史光柱左肩打进4块弹片,血肉模糊,钢盔飞了出去,头部被一块弹片击中,左耳剧痛,身体被气浪掀起两三米,顿时昏迷过去。当他从昏迷中被战友们喊醒后,左耳朵什么也听不见。排里的战士们并告诉他第一次冲击受挫。
史光柱想到,全排等着他指挥,排长委托他的任务还没完成,他不能倒下。史光柱咬着牙站起来,立即组织第二次冲击。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向五十号高地扑去。越军的冲锋枪、机枪、明暗火力一起吼叫,曳光弹到处乱飞,炮火及时支援,全排迅速突击到越军阵地前沿。和冲上来的一排会合在一起作战。
在一片缓坡地带,遇到了敌人的雷场,他命令使用地雷开辟器,打开了50多米长的通路。通过雷区后,是越军设置的防步兵绝壁,高处约3米,低处约2米。史光柱选了一个位置,组织战士们攀上绝壁,用火力压制山头上的越军,四班、五班交替掩护前进,很快攻下第一道堑壕。
史光柱又带着战士们向第二道堑壕发展。在距第二道堑壕20来米的地方,越军一排手榴弹砸来,史光柱第三次负伤,1块弹片打在喉部,1块弹片击进左膝。战斗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史光柱身上5处负伤,但他一刻也没有犹豫,命令机枪掩护,又继续向前冲去。
在离越军前沿堑壕两三米的地方,史光柱身旁的代理副连长李金平踩响一颗压发雷。史光柱脸部打进几十块地雷碎片,血肉和飞起的泥土堵住了他的嘴,他用右手往嘴巴上抹了一把,喘了一口气,又在左脸颊摸了摸,摸着一个肉团子,想扯下来。拉了一下,左眼钻心的痛,眼球被打出来了。身旁副连长的左小腿被炸断了。
史光柱当时想着,如果失去了指挥员,战士们就失去了主心骨。越军眼看就要崩溃,最后的胜利就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奋战之中,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挺住。于是,他忍着伤痛,摸索地扶着一棵小树站起来,高声喊道:“同志们,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为党为人民杀敌立功的时候到了,向前冲啊!”史光柱血流得过多,但他想,死也要死在顶峰上去。他摸起冲锋枪,继续向前吃力地爬。不知什么时候,他摔进堑壕里,昏了过去。等他醒来,第一句话说的就是:“高地拿下来没有?”他身旁的连长带着哭声说:“史光柱,高地拿下来了,你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
战友们把史光柱从阵地上抢救下来送到医院,医生从他浑身是血的身上,检查出8处负伤,其中8处是重伤,双眼、脸部、喉部、左耳、左右臂膝上有大大小小的弹片好几十块,仅从脸上取出的碎弹片就有一小把。史光柱对医生说:“别的伤不要紧,能保住眼睛就行了。有了眼睛,还可以看到战友,看到连队,重返前线。”医生告诉他,由于双眼均已破碎,需要摘除。做梦都盼望着重见光明的史光柱,捂在被子里失声痛哭起来。
20岁,人生的道路还很漫长,光明就告别了史光柱。经过几天的痛苦思索,在医护人员和伤员战友的开导下,史光柱想通了一个共产党员在伤残面前应当怎样做。总政治部首长的关怀,党和人民的关怀,给了他很大的精神鼓舞,他决心振作起来,战胜伤残,做生活的强者。
中央军委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史光柱觉得这个荣誉应归功于党和人民,归功于集体,归功于牺牲了的战友。史光柱曾说:“英雄后文化是放下荣誉再出发,不断超越自己,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英雄后文化契合当下时代精神,具有普遍意义和普世价值。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领域整装再出发,为社会、为国家作出新的贡献,成为自己的英雄。”退休后的他,正如自己说过的那样,忘掉荣誉、舍弃光环,在公益慈善领域,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2014年,他注册成立了北京助残爱心公益促进会,后又建立了中国大爱联盟网。5年来,史光柱带领身边的爱心人士四处奔波筹集善款,志愿帮助伤残退伍战士、英烈英属和社会弱势群体。其中一部分人通过观念扶贫,就业、再就业培训,走上工作岗位;而另一部分年岁已高或者重度病残的战残人员及烈属困难群体也得到经济帮扶。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累计直接帮扶特困人群1.7万多人,通过他个人救助的人员就多达2000余人,网上参与和关注的志愿者已达14万人。助残爱心公益促进会先后扶持大兴区旧宫镇温馨家园的智障与精残人员,为他们找业务、拓销路,努力使他们创收增收;向北京怀柔康怡残疾人职业康复劳动站捐赠编织机器设备;帮助北京启智大龄实习就业基地阳光家园建立健全公益版枣夹核桃的销售渠道,拓宽了销售市场;向北京怀柔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捐款捐物并定期看望脑瘫儿童,帮助孩子寻找专家进行康复训练。2016年11月24日,一张张冯剑的照片飞进北京助残爱心公益促进会邮箱,曾经被病魔拉到死亡线上的冯剑再次手术脑梗换血,需要几万元医疗费,妻子张玉华拿不出来,四处筹借。亲戚好友凑了1个月只筹到1万元,救助电话打到促进会会长战斗英雄史光柱那儿。史光柱边询问冯剑的病情,边叮嘱张玉华:生命重要,继续筹款,促进会这边再想想办法。挂断电话,在外出差的史光柱电话联系秘书长王江雁,安排继续救助冯剑的事宜。王秘书长接到史光柱电话立即召集理事会核心成员拿出意见,救助绿色通道在不到3小时就完成了对冯剑所住医院的财务划拨,冯剑家属接到促进会救助款1万元,手术如期进行。
在组织开展好北京助残爱心公益促进会和中国大爱联盟网工作同时,史光柱个人也身体力行的投入到慈善救助活动中。北京市崇文区有个16岁的小姑娘不幸患了骨癌,整日哭闹,不肯接受治疗,万般无奈下家人写信向他求援。他当即给小姑娘写了一封“如何看待生命”的信并随信寄去一本他的诗集。不久,他带爱人乘车去她家,当听完他对悲欢离合的看法,小姑娘感动得流下眼泪。次日,勇敢走进了治疗室。半年后,小姑娘一条腿、一只手被截肢。跟他通电话时,已经能够正确看待不幸,不再哭闹,反而乐观地安慰家人。直到离开人世前她都很坚强,留给别人的是她的歌声和笑语。去世前,小姑娘用一分钱纸币,精心制作了一个菠萝和一只虾送给史光柱:“谢谢叔叔,让我短暂的生命有了意义。”江西有位姓伍的伤残军人,部队转业分到某公司医务室卖药。由于胸部受过伤每天盯着窗口卖药吃不消,被调到厂办工作。没想到公司新任领导上任不久,便安排自己的小舅子抵了他的工作。他不服,跟领导吵了起来,这下激怒了对方,被指着鼻子骂道:“像你这种废物,最好死在战场算了,我们厂被你拖累不起。”他写信向有关部门申诉求援,但发出的信件石沉大海。由于悲愤交加,他想用自杀的方式一了百了。就在举瓶准备服毒时,突然想到一个熟悉的名字,于是眼里闪出希望的光芒。收到他的求援信,史光柱边回信安慰,边给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经过努力,这位战残人员被安排了新的工作,补发了工资。他在信中动情地说:“为了这份难得的人间真情,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干出个样子来,绝不让别人瞧不起。”
史光柱常说,不幸各有不同,关键在于态度,如果眼里只有伤口,生活只会充满悲哀。只要积极进取,从容面对,光着脚丫也能踩出一条路来。身残志坚的史光柱从一个高点走向另一个高点。他自强不息,永攀高峰,先后以爱国奉献为题材演讲2800多场次。用自己的现身说法,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筑梦中华,争做时代先锋。他关心家乡建设,为家乡的水电路四处奔走,献身攻坚扶贫和乡村振兴。他始终保持战斗员的姿态,用心体会世界,用情讴歌英雄,用爱投身公益,用拼搏与努力树立了新中国钢铁战士的光辉形象。
感动中国赖宁英雄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2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03位用户喜欢。
在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有座广场因一名14岁少年的名字而得名。赖宁,这是在当地家喻户晓的救火少年的名字。31年过去了,这里的人们一直保留着对他的深切怀念。
赖宁1973年出生于四川雅安市石棉县,从小就充满着一股子山里孩子那种冒险劲,山上的石头、野花、小动物,都是他探索未知世界的对象。在他的背包里,永远都会放进一把榔头,遇到奇异的石头,就会敲敲打打。他曾说:“将来要做像李四光那样的科学家。”
上学后,赖宁和几个玩伴组成了“金龙探险队”,经常去山上探险寻宝,赖宁就是他们的“头儿”。赖宁儿时的伙伴李林洲说:“赖宁课余涉猎的书籍非常广泛,地质、生物、无线电、化学等都在看。所以山上很多石头,他都认识,还带回来给同学看。”由于石棉是火险区,每当发生山火,他们“金龙探险队”的队员都会主动上山去帮助大人灭火。
1988年3月13日,是石棉人不会忘记的日子。当天下午3时左右,山上突然起火,县城周边的森林、卫星接收站和油库都面临巨大危险。赖宁得知火情后,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就和生病在家的妈妈说了声:“我下楼走一走。”一下楼,赖宁就飞快地直奔火场,伙伴们也随后赶到。大家在现场找了一些松枝灭火,但火势非常凶猛,赖宁和他的伙伴们只能一次次地冲向火海。
在众人的努力下,火被扑灭了,但当人们第二天上午发现赖宁时,赖宁的右臂紧紧挽着一棵小松树,头靠着山坡,眼镜丢失了,左手撑地,右腿还保持着向上攀登的姿势。赖宁为保护国家财产勇敢救火英勇牺牲的事迹被广泛传扬。1988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赖宁为革命烈士;1989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育委员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并号召全国各族少先队员向赖宁学习。
水火无情,面对危险,内心都会有恐惧。人们呼唤英雄,是因为希望在危机时刻,能有人挺身而出,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每逢节假日,来石棉县赖宁纪念馆瞻仰的人们络绎不绝。馆内陈列着赖宁的照片,照片中赖宁的脸孔虽带着稚气,但神情坚毅,让人肃然起敬。“赖宁身上有一种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这种品德永不过时。”有参观者说。
感动中国人物焦裕禄英雄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55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86位用户喜欢。
学习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的讲话,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民满意公务员”梁志毅与各界的座谈会,昨日上午,佛山高明区一连开展两场活动,如此安排意味深长。
县一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基层单位与群众的联系更频密,一举一动直接置于群众的检验、实践的考验中,他们如何从实处着眼、用实干考量、靠实绩说话,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群众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评价。
正如所言,县一级承上启下,要素完整,功能齐备,在我们党执政兴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居于重要地位。
梁志毅,这位努力向焦裕禄看齐的党员干部,出身县一级公务员队伍,他办实事、善创新、爱群众,作为我们身边的现实榜样,证明了焦裕禄精神其实一直就在基层干部的工作实践中闪光。
不可否认,焦裕禄作为一尊精神丰碑,一度以一种庄严得近乎神圣的形象存在,难免让不少干部有“虽心向往之,然力有不逮”的畏难情绪。
不以假成绩糊弄上级,不靠假把式糊弄群众,把功夫切实用在办实事、下真功、求实效上。梁志毅在平凡岗位上自发自觉地践行焦裕禄精神,说明对基层单位和领导干部而言,只要肯把心思用在干事上,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党员干部,并非不可企及。
优良作风总是不谋而合,回归群众路线这个本质起点,高明区的梁志毅与兰考县的焦裕禄,达成了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这启示佛山的党员干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焦裕禄,其精神价值仍然需要深耕到如今的时代土壤里,而且同样能够结出民心所向、群众满意的硕果。
榜样在身边,学习梁志毅,并非将自己复制成为梁志毅,并非把梁志毅与焦裕禄划上等号,而是借鉴和掌握善于、乐于为群众办实事、下真功、求实效的工作方法,像梁志毅一样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党员干部。遏制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苗头,谨防走过场、表面化、作秀式的群众路线戕害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
“随着时光的流逝,一种呼唤焦裕禄的激越之情,像江河大海的波涛,在共产党员心中,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更加激荡不已。”学习梁志毅这样的身边榜样,佛山每一个党员干部内心时刻激荡着焦裕禄精神,我们将会不断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取得的成果,最终走好走实群众路线。
感动中国罗盛教英雄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93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41位用户喜欢。
罗盛教,原名雨成,县第八自治区下庙乡(今圳上松山乡)人。民国二十年(1931)生。少时先后入当地维新、文德小学读书,后因家寒辍学。民国34年冬,去乾城县所里镇(今属吉首市)其叔父家。翌年春,入省立九师附小就读。民国36年考入省立九师,毕业后升入省立十三中学高中部求学,并改名盛教。
1949年11月,沅陵解放,罗盛教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湘西军政干校学习。1950年3月毕业后,分配在某部文书训练班学习,同年7月1日,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学习期满后,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一四一师直属侦察连任文书。旋随部去湘西武陵山地区剿匪,在战斗中记功一次。
1951年4月6日,罗盛教随所在部队参加抗美援朝,在过鸭绿江后的家信中,写道:“当我下桥第一脚跨上朝鲜的土地时,就嗅到了烟烬和 的气味。美丽的城市已被野兽的飞机炸光了。剩下的是一片焦土和碎瓦,我心绞了,流泪了,也无比愤怒了。我发誓:非消灭美帝强盗不可,否则,我再不过这座大桥。”同年8月,临津江战役,所在的侦察连担任牛尾洞伏击任务,罗盛教在前线负责救护伤员,泅渡江河架浮桥,用身体掩护伤员安全,入火海抢救朝鲜妇女儿童。目睹美国侵略军凶残-朝鲜同胞的惨状,罗盛教挥笔写下誓言:“当我被侵略者的子弹打中以后,希望你不要在我的尸体面前停留,应该继续勇敢地前进,为千万朝鲜人民和牺牲的同志报仇!”
1952年11月21日,罗盛教所在部队驻平安道成川郡石田里(钥仓)休整。早操过后,罗盛教在河边散步,见正在河面滑冰的朝鲜少年崔莹跌入冰窟,立即脱下棉袄,跳进零下20度的冰河,反复三次浮出水面换气再下沉寻找,因冰面薄,顶上来又掉下,使尽最后力气,终将崔莹救出,罗盛教终因筋疲力尽,被急流冲至远处冰层下面,待战友们将其救上岸时,已停止了呼吸。
罗盛教牺牲后,朝鲜人民将遗体安葬在朝鲜石田里的佛体洞山上。1953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追记罗盛教烈士特等功一次,并授予“一级爱民模范”称号。同年4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追认罗盛教烈士为模范青年团员。同年6月,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罗盛教一级国旗勋章,并在佛体洞山上建立纪念亭和纪念碑,碑上刻着金日成主席的亲笔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1954年5月30日,朝鲜朝中友好代表团400多人至中国访问,特安排一分团赴新化,崔莹随团访问罗盛教的故乡,并备人参等贵重礼物,认烈士的父母为父母,用中国话称呼爸爸妈妈。烈士的父亲罗迭开曾两次去平壤,接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5年4月,在新化县城资江大桥西端,建成罗盛教纪念馆,朝鲜驻中国大使、烈士生前所在部队政委及省县党政领导均参加开馆典礼。原志愿军司令员-亲笔为该馆题词:“国际主义罗盛教烈士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作文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3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02位用户喜欢。
一缕阳光让你感到灿烂,一丝关怀令你感到温暖,一片爱心使你感到感动。这些模范人物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他们不愧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脊梁、祖国的花朵,祖国的骄傲!《感动中国人物》里的每一个人都让人十分温暖,因为他们做了自我人生中最感人的故事!
如果你问我里面最感人的是谁,我会说:胡忠和谢晓君教师。因为他们在一次看报纸的时候,看到报纸上写着康定县塔乡一所孤儿院急需教师,胡教师和谢教师了解当地的艰难,就决定留在那教孩子们读书!
谢教师在音乐学院的一手弹琴,可是学校最需要的却不是音乐教师,而是物理教师,数学教师,生活教师,三年里谢教师尝试了当四种教师,还表示一辈子要呆在这!
他们能够不教藏族的孩子啊,但他们没有怎样做,因为他们很善良,在艰苦都教孩子们,他们,是高原上的怒放的雪莲!
他们都在发扬传统——发扬爱。每个人的一生相对于漫漫历史长河是极其短暂的,但如果他能在短暂的一生中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礼貌做出贡献,人生价值变得以充足!这些事迹已在我的生命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伴随我的心灵共同成长。
感动中国英雄人物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17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24位用户喜欢。
__,男,汉族,1988年3月出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2011年6月入伍,历任副中队长、中队长,大队参谋,2020年8月改任库尔勒市消防救援大队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二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
政治坚定、作风严谨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该同志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努力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总是力求率先垂范,发挥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思想上、行动上严格按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总队、支队组织的各项专题政治教育和“践行训词精神、担当神圣使命,坚持五个不动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自觉结合自身工作加强防火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本领,充分发挥在消防监督、火灾调查工作中的水平。
开拓进取,刻苦钻研
作为一名消防监督人员,该同志能够始终把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作为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立足本职,对消防技术规范、规定都能认真学习,特别是对常用和新修订的消防技术规范、法律法规,结合工作逐章逐条反复学习,准确把握立法意旨、政策标准,并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及时解决专业技术方面的难题,对于自己不懂的难点知识,能够积极向其他同志学习,对向自己咨询业务的同志能够及时的予以解答。
力担重任,义无反顾
该同志负责法制工作,坚守各项工作制度,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坚持请示汇报,做到不拖、不等、不靠,认真负责的干好自身工作,主动加班加点,不断提高工作主动性,积极圆满的完成了库尔勒市消防救援大队2020年度各项防火、法制工作任务。2020年1月至今,该同志共开展日常监督、服务指导342家,参与政府、行业部门联合执法11次,约谈行业主管部门2家,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12份,罚款金额16000元;组织对参与执法的消防救援站指战员进行业务培训;参与库尔勒市2020年大型救援与火灾现场2起,深入开展了优化消防执法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组织市交通局、商工局对全市物流、仓储场所进行了全面消防检查;持续抓好当前复工复产企业消防安全工作;坚持每日夜查+曝光工作机制,全力打通辖区“生命通道”。
烈士雷锋的英雄事迹简介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22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2分钟,有184位用户喜欢。
雷锋帮大嫂买火车票
有一次,雷锋外出执行任务,在沈阳火车站换车,在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中年妇女,妇女的背后还背着一个小孩呢。
这个妇女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雷锋上前询问怎么回事,这女的才哭哭啼啼说了事情经过,原来她娘家在山东,可她不小心将火车票丢了,身上又没钱,已经在车站饿了一天。
雷锋一听,赶紧去买了一张去山东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还顺带着十元钱。
大嫂激动的说::“大兄弟,你真是好人啊,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
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马万水的英雄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50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09位用户喜欢。
马万水,1923年出生,河北深县人,曾任河北龙烟铁矿“马万水小组”组长,东采矿部副主任,龙烟钢铁公司井巷工程公司副经理。1961年8月12日病逝,年仅38岁。
195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50年,1959年,“马万水小组”两次被授予全国模范集体称号;
2009年9月14日,被称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背煤工摇身一变成矿工
1936年马万水在北京隆顺油柴局当学徒,1942年在北京门头沟煤矿当矿工。新中国成立之初,为迅速发展钢铁生产,国家从全国各地抽调一批懂矿山技术的干部和工人到矿上工作,当时在北京门头沟背煤的马万水被选中,成为新中国的煤矿工人。
1949年9月,龙烟铁矿掘进五组成立,马万水任组长,并负责采掘工程的技术指导。在马万水担任组长之前,由于大多数工人都是新手,一个月下来,全组在井巷中前进了只有两步远。马万水被派来当组长,他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教工友怎样掌钎、打锤。
马万水抡起大锤来,一气能打450下,工人没有不佩服他的。谁不会干,老马就和他一起搭档,先给他示范,再叫他照着干。在马万水的带领下,全组工人掀起了学习技术的热潮,1950年4月取得月进尺16.5米的好成绩,到6月份,又创造了全部手工操作、独头掘进23.7米的黑色金属矿山掘进全国新纪录。此后,该组被龙烟铁矿正式命名为“马万水小组”。
“粗人”也能成为研究员
马万水是个“粗人”,没上过几年学,但他总结了上百种矿山快速掘进经验。当时龙烟铁矿的岩石非常复杂,有石英岩、矽质板岩、千页岩及软硬不同的赤铁矿石。面对不同的矿石,马万水在每次爆破后,都要从中总结经验;遇到陌生的岩石,他总是先放几炮试试岩石的性质。经过长期摸索总结,马万水创造了上百项掘进方法。
1954年,马万水小组开凿1080平峒,松散的沙石岩层使他们难以前进,他们创造了超前支架密集棚子开口法;开凿1850平峒时,遇到了流沙大断层,他们又创造了打撞楔法、深坑作业法等,其中很多方法还被写进了教科书。马万水的不断创新,让他的小组在矿山掘进上一次又一次刷新了纪录。
1960年1月,马万水小组再次创造了独头巷道月掘进435.91米的全国新纪录。冶金部在庞家堡铁矿召开全国矿山建设现场会,号召把马万水小组快速掘进红旗插遍全国矿山,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再立新功。1960年4月,马万水被授予工人工程师职称,同年被有色金属矿山研究院聘为特约研究员,联合国的有关机构也曾对他创造的先进掘进技术进行专门讨论研究。
“你要服从组织,听党的话”
马万水每天从矿上回来,裤子经常半截是湿的,长年累月在井下,就得了风湿病。到1960年底,马万水的病情已十分严重了。两腿钻心的痛,他只当是关节炎,爱人为他做了条羊皮裤子护住双腿,他每天还往井下跑。腿越疼越厉害,疼得腰都直不起来,他拄着棍子坚持去工作。当他不得不接受“命令”到北京就医时,被查出已是癌症晚期。由于采矿的烟尘,马万水还患上了严重的矽肺病。
“老马是1961年2月去北京住院的。”马万水的爱人张淑芸回忆,“他不顾自己,也不顾家。组织上让老马去北京看病的命令发了好长时间,他都不走;每次出去开会,他都拄着棍子,装出没事儿的样子。”最后,马万水先后被安排进北京的两家医院,还曾同焦裕禄住过同一病房。“小张子,我走了,你要服从组织,听党的话。”这是马万水给张淑芸的最后叮嘱。
马万水小组的建制一直保留到今天,并且发展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公司。这个团队在1950年、1959年两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集体称号;1994年再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洗礼中,马万水英雄集体培育、发展了“艰苦奋斗、严细求精、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马万水精神。继承这一精神,就需要不断去超越。在马万水的继任者眼里,马万水精神仍然有着时代意义。
雷锋英雄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3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74位用户喜欢。
暑假里,我读了许多书,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雷锋的故事》。
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雷锋苦难的童年以及他刻苦学习、助人为乐的故事。读着读着我不由得暗暗告诉自己:我也要像雷锋一样,做一个刻苦学习、助人为乐,对社会有用的人。
俗话说得好:“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别人有困难,总会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全心全意地去帮助别人。而且,雷锋做好事从不留名,也不求回报。他自己平时省吃俭用,可只要别人有困难,他总是倾其所有、慷慨相助。虽然有时他做的只是一些小事,但是,得到他帮助的人都会感到非常温暖。虽然雷锋死的时候才年仅22岁,但是全世界都永远记住了“雷锋”这个伟大的名字,因为他是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我,作为一个21世纪的新少年,在伟大祖国的关爱下,更应该认真学习,学会关爱他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像雷锋一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关心自己的父母做起,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少年,像雷锋一样,“把有限的青春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感动中国人物林浩英雄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400个字,有4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9分钟,有177位用户喜欢。
这个孩子是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当巨大灾难来临时,9岁的他本已获救,却又返回废墟中背出两位同学。
他是勇敢的小英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小明星。曾经他的梦想是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将来造出永不倒塌的房子。
可后来是什么让他进入娱乐圈,成了一位公众人物呢?本期子牙童趣学生观察就讲讲,从汶川灾区里走出的小明星林浩的故事。
勇敢的灾区小英雄
2008年5月12日,汶川一场8级地震,将全国人民的心狠狠揪在一起。
很多人没有切身感受到当时地震中心的撕心裂肺,但只需看一看铺天盖地的实时报道,眼泪便会控制不住往外流。而众多报道中,有个瘦小的男孩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林浩当年只有9岁,当地震来临时,学校的教学楼在几个呼吸间开始摇晃。无数学生慌忙涌向门口,吓失了魂的部分老师强制自己镇定,慌乱地指挥学生疏散。
在一群嘈杂中,作为班长的林浩比老师还要有条理,叫着同学的名字,让他们快些走。
可灾难不会等人做好准备,一切发生得太快了。房屋倒塌后,不少学生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浑身的疼痛,贯耳的哭喊声,掩盖了双眼的黑暗瞬间击溃了孩子们的心防。
小声的啜泣声响起,渐渐感染更多人。可在一片黑暗中,林浩这个9岁的男孩成了大家的支柱。
他大声呼喊,让同学们别怕,并说肯定会有人来救他们。在林浩的安慰下,废墟的深处响起了细微的歌声。大家的声音汇聚一处,慢慢驱散了少年人心头的恐惧。
从被埋起来到重见阳光,林浩只经历了两个小时。平时看似一晃而过的时间在当时当地,可称度日如年。
凭着身材瘦小的优势,再加上冷静勇敢的性格,林浩在挣扎两小时后艰难爬出了废墟。生的希望近在眼前,可他没有立刻跑远,而是大声呼救吸引人群后,转身钻进了土石之中。
救援通道很快被打开,9岁的勇敢少年接连背出两名同学,才被周围人强拉着去处理伤口。他的头部受到了撞击,身上肉眼可见有不少刮伤。
灾害来临的第三天,余震依旧不停。林浩的亲人找到了他,并一起随着大部队在磕磕绊绊中向安置中心转移。
同行的孩子里有不少自发前来向林浩道谢,于是在电视台的跟踪报道中,勇气与善良化身的林浩成为人们心中的小英雄。
小英雄走上荧屏,改换梦想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来自全国各地的资源不断汇集汶川,灾区重建工作陆续展开。而林浩也因在地震中的表现,获得了一大波媒体的关注。
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拉开帷幕。当人们聚焦于开幕式的盛大场面时,也发现了与篮球明星姚明一起搭档成为国旗手的林浩。
他被姚明抱在怀里,率领中国代表团进入鸟巢会场。而在后来姚明的采访中,他说林浩面对观众一点都不怯场,活泼调皮惹人喜爱。
而进场后这个小孩还不停地招呼姚明,嘴里说着“你别跑丢了”。
地震中的小英雄站在全国人民面前,向世界展示少年人的阳光与风采。开幕式结束后的采访中,有记者问及林浩对未来的设想。
小小的人有大大的学习梦。他要考清华建筑系,将来用头脑和双手建出不怕地震,永不倒塌的房子。
童稚的言语配上认真的表情,瞬间俘获了电视机前观众的心,大家纷纷送上祝福,希望这个孩子能够心想事成。
可随后没多久,回到学校的林浩却没了平静的生活。有商人找上林家,希望林浩可以为他们的产品代言。
也有私人媒体前来,希望能从孩子与家人身上挖出其他的爆点,以吸引大众眼球。
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名单里,林浩的名字赫然在列。他是“抗震小英雄”,是代表着善良与勇敢的少年标杆。
这次登台也为林浩带来了新一轮的热度,在父母的支持下,林浩在上学的同时开始接触娱乐圈,先是在各个采访节目中出现,接广告,后来又接过一些地方代言。
因为林浩“工作”不断,他也为家里挣到了不少钱。从汶川重建的房子里走出来,这一家四口住的房子变了,后来居住地也从乡村换到了上海,最终在四川安定下来。
频繁地搬家、更换学校,林浩自然不能安下心来学习。他离自己曾经想上清华的愿景越来越远。但走出来的孩子也接触到了更多的新事物,也受到了一些导演的青睐。
出演了一些主旋律的电影,比如《满山打鬼子》以后,他爱上了在镜头前演绎角色的感觉,也想要跳级考入电影学院进行系统的学习。
进行演艺事业,也不误公益之心
可惜他因成绩和身高方面的限制,没能进入中央戏剧学院。也因为考学的失利,林浩受到了网络上的许多负面攻击。但越挫越勇的十几岁小少年丝毫不服输,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演艺之路。
2012年,电影《哺乳期的女人》获得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艺术创新大奖,参演人员林浩进入圈内人的视线。
而凭着在电视剧《我的特一营》中的精彩演绎,林浩还获得了香港卫视等颁发的全球华人影响力人物奖。自此来看,他也算是小有名气的演员了。
可能有人不禁会问,曾经的那个小英雄是不是已经在多年的社会起伏中,悄悄变了样呢?从可以自己掌握人生开始,林浩一直坚持做公益。
早在2010年的时候,他就将自己首张公益专辑签售的十万元钱捐给了成都红十字会。三年后,他更是成立了中国首个由未成年人发起的公募基金“林浩爱之链基金”。
林浩做公益,从不为让他人知道,以博取关注,他对待公益的态度,就是不间断的、义务性拍摄公益电影或短片,致力于宣传社会正能量。
虽然很多人没有听过林浩的名字,也没有看过他的作品,但直到2021年,这个青年人还是在演艺与公益道路上坚持着。
虽然在此期间出现过太多的质疑声,说他放弃理想,为了名利罔顾“小英雄”的称号,利用做好事的名声博人眼球赚钱。
再说这些话的时候,有没有人想起过自己年少时候那个大大的梦想呢?想当科学家的孩子成了科研人员吗?想站在三尺讲台的人们是否都教了书育了人?
自小立下豪言壮志的人不少,但真正达成所愿的并不多。林浩当然是“抗震小英雄”,他用自己的勇气、善良与担当承托起了他人的生命,树立了新时代少年人的榜样形象。
但成了他人口中英雄的同时,林浩也是个普通人。他曾经有梦,但在长大的过程中,接触到了新的东西,被其吸引,重立梦想,想要做自己想做的、喜欢的事。这也是梦想的一种实现方式。
也许一路历程中,我们会有许许多多个想要得到的东西,但谁也不敢保重,日子一天天往前走,我们的喜好永久不变。
感动中国人物焦裕禄英雄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24位用户喜欢。
观看电影《焦裕禄》后,焦裕禄那高大的形象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多少年来,焦裕禄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为人民,无私奉献、情操高尚、人格伟大;他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堵风口,栽下了泡桐几百里,造福兰考人民;他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所以他人虽死而神不朽,精神逾远而弥存。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几代人!
影片中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当焦裕禄在冬天的寒风中走进兰考这片贫瘠的土地时,迎接他的不是簇拥着的鲜花,不是经久不息的掌声,而是衣衫褴褛、满面尘垢的孩子,是饥寒交迫、讨饭要饭的灾民,是大雪、是风沙、是饥荒、是荒芜的土地。身为县委书记,他身上没有官气、阔气,一件旧大衣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家人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当汹涌的洪水来临的时候,他总是带领着大家抗战在第一线,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这样的一位人民公仆,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呢?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不去奋斗?我们真应该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发扬焦裕禄精神,不向困难低头,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用的人!
感动中国的英雄事迹征文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93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56位用户喜欢。
他是功勋卓著的革命功臣,14岁参军,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在朝鲜战场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他是顽强不屈的生命斗士,18岁重残,以惊人的毅力,实现了生活自理,主动放弃荣军院的特护待遇,回到家乡参加生产建设;他是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带头人,24岁担任村支书,带领群众治山种树,打井修渠,架电办学,一干就是25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了当时全乡的先进村;他是当代中国的保尔,49岁离职后,以特残多病之躯,创作出版了长篇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这个人就是朱彦夫,一个身体残缺,却又无比健全高大的人!
事迹报告会上的每一个人都给我们展现了朱彦夫的一个侧面:他是党支部书记的好榜样。他是永远的战士。他是父老乡亲的贴心人。他是儿女心中的明灯。他是精神高地的坚守者。而这些连起来就是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朱彦夫。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以苦为乐,朱彦夫创造了人生一个又一个奇迹。
当党支部书记的25年间,他自掏腰包办夜校、自当教员教群众识字,兴办学校、发展教育事业;他兴修水利、平坡造田、种植林果,修路架电、发展农业,带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坚持特殊家庭每个成员不搞特殊,常常倾已所有接济病困群众。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干部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是要一心为群众着想、为百姓谋福的诺言。无论是在与敌人拼杀的战场,还是与命运搏斗的人生战场,还是与自己较劲亲笔写书,他都是一个永远在厮杀的战士。在他身上散发着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甘愿牺牲的凛然正气,体现着一个特残军人自强不息、挑战生命极限的精神信念和奋斗历程!
感动之余,我们应该是思考如何向朱彦夫学习,以他为榜样,开始拔高自己人生的高度。我要像他那样,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艰苦创业,不图虚名,不辱使命。我想,我们要像他那样,胸怀远大理想抱负,不畏艰难,勇于拼搏,敢于担当,书写精彩人生。
草原英雄小姐妹故事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20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03位用户喜欢。
在2009年,我国有关部门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曾发起过一个专题活动,要求是寻找建国以来两百位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其中一百位是“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另一百位是“感动中国人物”,这些人选出后在宣传时,都在他们各自的名字前,备注了他们各自的“特点”。
比如“人在阵地在”的战斗英雄杨根思(详见《跨过鸭绿江》中,江苏籍烈士杨根思,为何要奋不顾身地拦下敌人),“冰窟里勇救朝鲜儿童”的革命烈士罗盛教(详见抗美援朝时,被湖南籍烈士罗盛教救出的朝鲜小孩,后来怎么样了),“我国呼吸疾病科研与临床医疗的领头人”钟南山等等。而最吸引骆驼目光的,则是“草原上两朵“最鲜艳的花””草原英雄小姐妹。
骆驼之所以关注她俩,是因为能上这份名单的,几乎都是各领域的杰出代表,那么她俩那么“小”。是如何上的这份“光荣榜”呢?骆驼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开始查阅起她们的资料……
小姐妹不“小”
英雄小姐妹的真名分别叫吴(龙,不加括号显示违规)衣和吴玉荣,她俩本是一对普通蒙古族的小姐妹,在她俩“成名”的那一年,姐姐只有11岁,而妹妹的年龄则更小,仅有9岁。当时是1964年,也就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的那一年,距离今天已经超过了半个多世纪。当时正逢放寒假,于是勤快的姐妹俩就像以往一样,跑去给生产队帮忙放羊。
冬季的草原除了单纯的冷和雪之外,最让人害怕的是“雪爆”,也就是在下雪降温的过程中,又刮起了大风,因为这种大风会带动雪在空中弥漫,因此当地人也常称呼它为“白毛风”,一般情况下,就是成年人面临对它,也会提心吊胆,而当小姐妹放羊时遇到了它,自然也很紧张。
不过虽然她们当时很害怕,但她俩也没有把羊撂下,自己跑回家。最初,姐姐为了照顾妹妹,就让妹妹回家去寻求救援,而她自己则留下来和羊群一起面对“白毛风”。但是妹妹没走几步,就发现单凭姐姐一个人,已经无法再约束急于“避灾”,而不愿老实呆着的羊群。因此后来,妹妹也选择了留下,就这样两人开始在“白毛风”中继续赶羊。
草原的辽阔,不是亲自去过的人很难想象得到,再加上“白毛风”又遮蔽住了视线,所以小姐妹虽然收拢住了羊群,但是却没能找对回家的路,她俩这一迷路,就“迷”了二十多个小时,这中间还加夹杂着一个黑夜。第二天的时候,妹妹因为实在撑不住,而先倒在了雪地中。
当时要不是恰好有路过附近的牧民哈斯朝禄(这个名字背后也有一段故事,但不方便放在这里,骆驼希望大家能记住这个好人)看到她们,并及时进行了救治,那么可能这俩小姐妹……不过虽然她们的性命被救了回来,但是因为她俩在户外待得太久,以至于姐姐的脚趾,妹妹的部分下肢都没能保住。
值得一提的是,小姐妹在救治的过程中,因为身体原因,所以当时表述的可能不清楚(也可能是听的人弄混了),所以两个人的名字被记成了龙梅和玉荣。她们俩的事迹后来上了《人民日报》,还被授予了“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光荣称号,在以前的一些课本上,也曾出现过她俩的事迹,不过骆驼上学时,已经没了。
可以说,当时她俩的知名度,不亚于时任何一个比她俩更大的先进人物。后来,她俩的故事还登上了荧幕,前著名艺人吴秀波、蒙古族文学奠基人之一的巴·布林贝赫大师,都曾为她俩创作过歌词。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英雄小姐妹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好人有好报
当年因为保护公有财产不受损失,而差点丢掉性命的姐妹俩,除了获得各种荣誉外,国家对她们的生活也很关照。她们在国家的照顾下,都顺利完成了各自的学业,姐姐龙梅因为伤势较轻,曾经还被特召进部队,她复员之后又从了政,她的爱人是一名军医,两人在婚后育有两个孩子。
妹妹因为当年伤势较重,所以在上学之后,没能像姐姐一样进入军营,而是在学业上持续精进,后来她也进入了仕途。妹妹的爱人在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两人婚后也有了两个自己的孩子。她们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很久以前”,但是国家也并没有忘记她们,在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期间,她们被邀请为奥运火炬会火炬手,等到建国60周年之际,她俩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小结
当年公家的300多只羊,在她俩的保护下,只被冻死了3只,这在当时价值不过6元钱左右,但她俩却为此差点丢了性命。不过她们的贡献,国家也一直都记在心里,不管她俩当年做的事有多“小”,也不管事情过去了多久,她俩永远都会是草原英雄小姐妹,她俩的故事不会被人遗忘,她俩的故事也必将会感动更多的人,毕竟好人必有好报。
感动中国英雄人物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57位用户喜欢。
_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
这次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吴锦泉老人,今年是他第二次当初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了。
一位八旬磨刀老人,将自己磨刀赚来的五角、一元零钱,一点一点攒下来,然后捐出去,至今超过了4万元。他说,自己身体好,还干得动,不需要照顾,所以要去帮更需要帮助的人。老人的名字叫做吴锦泉,是南通市最年长的红十字志愿者。
这位心怀大爱的老人,昨天走进央视演播厅,当选为“感动中国_年度人物”。站在领奖台上,年过八旬的吴老言辞质朴,他笑着告诉所有人,自己身子骨很好,一点都不累,而且,他还要“活到老,磨刀到老”。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都是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
在感动中国的名录中,吴锦泉也许是最平凡的一员。平凡当中见感动。作为“磨刀老人”的老朋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的参与者,我们为“磨刀老人”而感动,为爱心城市的凡人善举感动中国而自豪,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让每个人都存好心、当好人、做好事、有好报!”
希望“_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档节目能用自己的报道,更用自己的行动,为凡人善举搭建一个平台,一个传一个、一个带一个,感染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其中。这是媒体人的责任,更是媒体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