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感动中国

100位感动中国英雄模范人物事迹(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0-17 07:00:13 查看人数:91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100位感动中国英雄模范人物事迹 407字 5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87人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邱光华事迹 1342字 28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126人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事迹 1320字 14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268人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事迹 777字 12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210人
100位感动中国英雄模范人物事迹 1902字 8段 7分钟 11分钟 15分钟 231人
100位感动中国英雄模范人物事迹 586字 3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70人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事迹 1403字 15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222人
100位感动中国英雄模范人物事迹 409字 7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41人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孟泰事迹 2846字 24段 10分钟 16分钟 22分钟 223人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孟二东事迹 1465字 12段 5分钟 8分钟 12分钟 265人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谭彦事迹 472字 4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46人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雷锋英雄事迹 603字 7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64人
100位感动中国英雄模范人物事迹 468字 7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71人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雷锋英雄事迹 1260字 19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117人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谭彦事迹 1511字 19段 6分钟 9分钟 12分钟 223人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邱光华事迹 5916字 60段 20分钟 32分钟 46分钟 242人

100位感动中国英雄模范人物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0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87位用户喜欢。

“首飞”神六,度过难忘“太空生日”

经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艰苦训练,2003年,聂海胜入选神舟五号的首飞梯队,和杨利伟、翟志刚一起等待最后的选拔结果。虽然那一次聂海胜遗憾落选,但他打心里替杨利伟高兴和自豪。聂海胜目送战友飞上太空,心中充满了对自己事业的崇敬和自豪。他说:“九天揽月,我们盼望那一天!”

“神六”任务开始后,能不能入选,成为聂海胜千百次问自己的问题,而他的答案只有一个:继续努力,刻苦训练,绝不放弃!后来,他成功入选“神六”乘组。

神舟六号发射当天,一场大雪突如其来。后来聂海胜回忆道,“出征那天,我们平静得如同一次普通的‘出差’,心率保持在每分钟70次左右。火箭拔地而起时,我和俊龙的手不约而同地握在了一起。”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

飞上太空第2天,恰逢聂海胜41岁生日。由于工作计划安排十分紧张,前一天晚上,任务指挥部特地安排妻子、女儿和他进行天地通话,妻子送上祝福,女儿为他唱了生日歌,让他度过了一个永生难忘的太空生日。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邱光华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42个字,有2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26位用户喜欢。

人物简介:邱光华是羌族人,1957年出生于四川茂县,1974年入伍,1976年入党,是成都军区陆军航空兵某部副师职特级飞行员、机长,有33年飞行史,飞过6种机型的飞机。

他多次执行军事演习、卫星回收和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总飞行时间5800多小时。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四次。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爆发。

地震发生后,成都军区第一时间投入到了救灾战斗中。由于山体倾塌、碎石滚落,公路毁坏严重,地面救援受到很大阻碍。所以,成都军区派遣陆航直升机编队开赴救援一线。

邱光华

确定执行任务人员时,领导考虑到邱光华已经51岁,再有几个月就到停飞年龄了,而且他家也在重灾区,没有把他列入救灾的飞行人员名单。

邱光华得知这一消息后,一次次找团领导:“我是老飞行员了,有经验。家里的事压不垮我,何况家乡的地形我最熟悉不过,让我飞的话,还能带带新兵……”

领导经不住软磨硬泡,同意邱光华参加救灾抢险。

5月15日,邱光华驾机飞到青川,执行空运救灾物资任务。

邱光华机组工作照,前为邱光华

到达目标空域才发现,在满目疮痍的地面上,很难找到一块降落场。有人建议空投,邱光华不同意:“这可是乡亲们的救命粮、救命水,摔坏了怎么办?”

最后,他带领机组成员反复盘旋观察,成功将直升机降落在一个面积不足200平方米、由震后的几块石头组成的平面上。

回来后,有人不解地问邱光华,为什么要赌上生命去较真?

他说:“救民于水火,我们代表着党的形象和军队的荣誉,绝不能有半点马虎。”

就这样,在不具备降落条件、飞机各种参数接近飞行临界值和通信联络不通畅的情况下,邱光华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飞赴汶川、青川、北川、映秀等重灾区,抢救伤员,运送物资。

救灾飞机在川西高原的崇山峻岭间飞行,打开了一条条通向灾区的生命通道。邱光华和他的战友们,被灾区人民称为“希望的神鹰”。

右二为邱光华

5月31日,邱光华驾驶92734号飞机,往汶川草坡乡、耿达乡运送药品和食物两次。下午13时,他又第三次起飞,执行运送医务人员到理县的任务。

为保持飞机平稳飞行和保证降落安全,飞机一直保持在800米左右的高度。

这是一条从未飞过的航线,而且危机四伏:飞机在山谷中盘旋,四面都是悬崖峭壁,还有密密麻麻的高压电线。但凭着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邱光华顺利完成了任务。

14时20分,他驾机返航。开始,飞行十分顺利。经过汶川时,他还和驾驶92750号机的藏族机长多么秀取得联系,双机目视跟进飞行。

但飞至汶川银杏乡狭窄山谷时,天气突变,多么秀爬飞到2600米时,与邱光华失去了联系。

这是邱光华驾着飞机第64次飞向地震灾区,人们都安静地等待着他一如往常地平安回来。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次邱光华一去便成永别。

11天后,当人们终于在映秀镇一片陡峭的山岩上找到他们时,邱光华和同一机组的李月、王怀远、陈林、张鹏四位勇士,已经化成“丰碑”,永远融入这莽莽青山之中了……

邱光华驾驶的直升机(2005年拍摄)

2008年6月14日,邱光华和机组人员的遗体从映秀镇运回成都。为表彰邱光华所在的陆航某团在抗震救灾中做出的突出贡献,追记邱光华一等功,并授予该团“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

在邱光华精神的激励下,该团的官兵在天气极限、飞机极限、人员操纵极限的条件下,续写了新的纪录,为整个救援立下了功勋。

2009年,在纪念汶川地震周年前夕,邱光华机组纪念雕像在成都落成。同年9月,邱光华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20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68位用户喜欢。

樊锦诗和丈夫彭金章是大学同学,彭金章家在河北农村,毕业后被分到武汉大学,于是两人只好千里鸿雁传书,遥寄相思。他们在1966年结婚,两地分居19年。她每隔一两年会回去看望爱人孩子一次,“表现表现,给他们做点好吃的”。

1986年,最终樊锦诗的丈夫妥协了,放弃了他在武汉大学的事业。由甘肃省委省政府出面,把彭金章调到敦煌研究院。樊锦诗对丈夫的理解与支持深为感动,认为“他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丈夫”。她说自己在家庭和事业的两难选择上,更倾向于家庭,“如果说爱人不支持我,那我肯定就要离开敦煌了,我还没伟大到为了敦煌不要家、不要孩子。我不是那种人。”

尽管樊锦诗的同事说她是少有柔情的人,但她说起孩子时依然充满慈祥与母爱:“我对这个家怀有深深的歉疚,尤其是对孩子。”

保护文物她顶住压力

“莫高窟几乎所有洞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病害。”樊锦诗从踏上敦煌土地的第一天起就意识到了这一点。1998年,已经60岁的樊锦诗从前任段文杰手中接过重担,成为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

上任不久后,樊锦诗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1998年左右,全国掀起“打造跨地区旅游上市公司”热潮,有关部门要将莫高窟捆绑上市。当时樊锦诗坚决不同意,“硬是把压力都顶了回去”。说起来,樊锦诗还是坚持当时的立场,“文物保护是很复杂的事情,不是谁想做就可以做的,不是我樊锦诗不想让位,你要是做不好,把这份文化遗产毁了怎么办?全世界再没有第二个莫高窟了。”她觉得自己有责任保护好祖先的遗产,“如果莫高窟被破坏了,那我就是历史的罪人。”

面对敦煌旅游开发的热潮,樊锦诗非常矛盾,敦煌作为世界遗产,应该展示给公众。可是这些洞窟还经得起过多的参观吗?

大胆构想“数字敦煌”

为了保护莫高窟文物和缓解游客过多给壁画、彩塑带来的影响,敦煌研究院在2003年初开始筹建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建成后的游客服务中心可以让游客在未进入洞窟之前,先通过影视画面、虚拟漫游、文物展示等,全面了解敦煌莫高窟的人文风貌、历史背景、洞窟构成等,然后再由专业导游带入洞窟做进一步的实地参观。“这样做不仅让游客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更多、更详细的文化信息,而且极大地缓解了游客过分集中给莫高窟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

樊锦诗另一个大胆构想是建立“数字敦煌”,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一切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同时也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研究成果以及相关资料汇集成电子档案。“壁画这个文物不可再生,也不能永生。”这促使樊锦诗考虑要用“数字化”永久地保存敦煌信息。

樊锦诗对促进敦煌文物的保护事业作出的贡献,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学术大师季羡林在2000年敦煌百年庆典上极力称赞樊锦诗,他用了一个词:功德无量。

希望退休后重回上海

岁月的磨砺以及西北广袤天地的锻炼,使樊锦诗的性格变得坚韧而执著。年轻时的樊锦诗是个内向沉默的人,“上台说不出话,照相的时候就往边上站”。但她说话直来直去,在风沙中大声与人争论着,“很多事情逼着你,就会变得非常着急,急了以后就会跟人去争了。”

她苦笑着说,她的“严厉”和“不近人情”就是因此出了名的。由于工作雷厉风行,说话单刀直入,有人在背地里骂她“死老太婆”。人都走光了的深夜,她常常独自在办公室紧锁双眉来回踱步,慢慢消化那些尖利刺耳的话。她说:“将来我滚蛋下台的时候,大伙能说句‘这老太婆还为敦煌做了点实事’,我就满足了。”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77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10位用户喜欢。

樊锦诗个人事迹

大学毕业后奔赴敦煌

1963年夏天,一个瘦弱的年轻女子在北京火车站背着大大的`背包,头戴草帽、满怀理想、整装待发。她就是樊锦诗,那年她25岁。不久后,敦煌研究院以她为原型,制作了一个雕像,取名《青春》。

樊锦诗1938年出生在北京,成长于上海,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当时的樊锦诗根本不会想到自己会来到沙漠工作,更不会想到自己一去就是41年。

回忆起当时的抉择,樊锦诗把它归因于一次“偶然”。1962年,经学校安排,樊锦诗和3名同学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实习。毕业时,研究所向学校要人,樊锦诗成为学校分给研究所的两名同学之一。“1963年,我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时候,报效祖国、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等都是影响青年人人生走向的主流价值观。”

坚强女人的两次落泪

“别人都觉得她是个坚强的女人,孤独守望着茫茫大漠中的莫高窟。可她毕竟还是个女人,我对她有两次为孩子落泪记忆犹深,一次是在敦煌,一次是在我河北老家。” 樊锦诗的丈夫如是说道。

还有一个原因促使樊锦诗来到了西部,那就是常书鸿的精神。还有敦煌精美的壁画,也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恶劣环境让她掉了泪

实习结束后,她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北京,父母非常心疼。在毕业分配的时候,她父亲还为此专门给学校写了一封信,但是这封信最后被樊锦诗扣了下来。

虽说对大西北恶劣的自然环境早有心理准备,但当樊锦诗真正住进莫高窟旁边的破庙之后,才确切知道了什么叫“反差”。那时候敦煌保护研究所只有一部手摇电话,通讯困难。晚上只能用蜡烛或手电照明,上趟厕所都要跑好远的路。

对此,樊锦诗坦诚地说:“说没有犹豫动摇,那是假话。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半夜里,当房梁上的老鼠吱吱叫着掉在被子上时,当因为水土不服整天病恹恹时,樊锦诗望着透过窗纸的月光,还是掉了泪。但每走过一个石窟,都会使她惊叹:“哎呀,太好了,太美了!”前辈们锲而不舍的精神也令她非常钦佩。

100位感动中国英雄模范人物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02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231位用户喜欢。

王若飞(1896—1946),幼年原名大伦,小名运笙(运生)、荫生,号继仁,曾用名王度、雷音,出生于贵州安顺,是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四八”烈士,2009年他被评选为“100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王若飞,原名王运生,号继仁,1896年10月生于贵州省安顺县(现安顺市西秀区)。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开始饱含热情地追求革命真理。1918年赴日本东京明治大学学习,开始接触马列主义。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期间与赵世炎、周恩来等在巴黎建立起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和中共旅欧支部。1923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进一步深入研究了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有关问题。

1925年王若飞回到国内,开始了他作为一个职业革命家火热而动荡的战斗生涯。曾任中共北方区委巡视员,负责筹建中共豫陕区委,后任中共豫陕区党委书记。在河南工作期间,他领导中共豫陕区委创办军事学校,筹备并成立河南省总工会,成立河南省学生联合会,对河南党组织的建设和工农运动的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26年王若飞到达上海,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完成中共中央大量的日常工作,积极发表文章,揭露帝国主义破坏国民革命的罪行。他还参加上海工人第3次武装起义的组织和指挥工作。随后到武汉出席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1928年6月赴莫斯科参加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并在列宁学院学习。

1931年王若飞回国,领导开辟陕甘宁绥一带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作。由于叛徒出卖,不幸在包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当敌人要闯进他住室的紧急关头,他机警地烧掉了党的秘密文件,并将秘密名单飞快地塞进嘴里。在得知敌人掌握了自己的身份和来历后,毅然公开地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在狱中,王若飞始终严守党的秘密,继续开展革命工作。他不仅寻找机会对狱友们进行革命教育,还坚持学习和写作,写下了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著作,如《中国农民战争》《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并通过给亲人写信,抒发了一个革命者坚强的信念和崇高的胸怀,激励无数革命者奋进。他在狱中为鼓励同志而作的短文《生活在微笑》,结语有两句话:“死里逃生唯斗争,铁窗难锁钢铁心。”就是他本人的生活写照,在近6年多的铁窗生涯中,他始终威武不屈,从容镇定,团结难友,坚持斗争,表现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1937年8月,在党组织的营救下,王若飞出狱回到延安。先后担任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宣传部长、八路军延安总部副参谋长、中共中央秘书长等职。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认真投入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许多政治、军事文章,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并参与了许多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对推动抗日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毛泽东的得力助手。为此,毛泽东曾多次夸赞他说:“若飞是我们的理论家。”王若飞参与起草的著名的《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以及发表的《迎接伟大的抗战周年纪念及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七周年纪念》的文章等,对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合全民支持民族抗战、争取抗日战争胜利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对党的正确路线的提出和推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1945年8月28日,王若飞陪同毛泽东、周恩来飞抵重庆。从9月4日到10月10日,国共两党谈判代表举行了10次正式谈判,周恩来是中共代表团的首要发言人,王若飞配合周恩来作了多次发言。与此同时,还多次陪同毛泽东、周恩来同重庆各界接触,宣传中共主张,探讨国内和平对策。10月10日《政府和中共代表会谈纪要》签字后,王若飞协助周恩来与国民党代表商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问题和双方军队停止前进、恢复交通问题以及国民大会问题、解放区问题等。1946年1月,他作为中共代表之一,出席了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团结民主人士,同国民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4月8日,王若飞携带着中共代表团就宪法、国民政府组成等问题同国民党谈判的最后方案,与秦邦宪、叶挺等13人乘飞机回延安,准备向中共中央请示汇报。临回延安前,他向周恩来同志道别说:“一切为人民打算”。因气候恶劣,飞机在山西兴县东南之黑茶山失事坠毁,同机13人全部遇难,王若飞时年50岁。周恩来在《四八烈士,永垂不朽》这篇悼念文章中写道:“若飞!你最后一夕话,是为中国人民及其代表所受到统治者的压迫鸣不平的。我记住,我永远记住。”

王若飞以自己的生命,实践了他“一切要为人民打算”的诺言。他对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不移的崇高精神,为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而不懈奋斗的丰功伟绩,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推进中国实现和平统一、实现民主团结而英勇献身的凛然正气,始终是激励全省人民创新发展、奋力赶超、阔步小康的不竭动力。

100位感动中国英雄模范人物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6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70位用户喜欢。

江竹筠

江竹筠在她8岁时,性格刚强的母亲与游手好闲的父亲不能相处,便带着江竹筠姐弟到重庆投奔兄弟。江竹筠10岁到重庆的织袜厂当了童工,因为人还没有机器高,老板就为她特制了一个高脚凳。11岁时,她又进了重庆的一所教会办的孤儿院,边做工边读书。在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江竹筠对当时的社会制度充满了憎恨,同时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的精神。她在上学时十分用功,记忆力超群。之后据同牢难友讲,在狱中,她背诵和默写下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和刘少奇《论...员的修养》,供难友们学习。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

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系,翌年转入农艺系。1946年,她毕业后回到重庆,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1947年春,中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江竹筠具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只几个月的时间,报纸就发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1948年4月,《挺进报》的发行机关被伪装提高的特务打入,以顺藤摸瓜的方式破坏了重庆市委,6月间,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庆的码头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经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东地委书记涂孝文,立即机智地大声呵斥叛徒,使得叛徒无法再伪装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庆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渣滓洞”监狱后,惨遭手指钉竹签等毒刑的残酷折磨,仍坚贞不屈,并领导狱中的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的斗争。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务秘密枪杀,然后被用镪水毁尸灭迹,时年29岁。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03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22位用户喜欢。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的颁奖词,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生动写照。从繁华旖旎的都市走向黄沙漫天的大漠,深居敦煌50多年,樊锦诗只做了一件事——用爱和生命守护莫高窟。

樊锦诗祖籍杭州,生在北京,长在上海,小时候一篇课文让她开始向往敦煌。1963年夏天,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25岁的樊锦诗毅然奔赴敦煌。

住土屋,睡土炕,用土桌,坐土凳,喝咸水,吃粗粮……本就体弱的樊锦诗咬牙坚持着,最苦的还是至亲分离。从敦煌到武汉,两地相距2500公里,夫妻天各一方,孩子寄养在农村。19年后,樊锦诗的丈夫来到莫高窟,他们才得以团聚。

“戈壁沙漠,环境闭塞,物资匮乏,但一走进洞窟,这些就都不重要了。”樊锦诗回忆说,“在莫高窟,一个洞窟一个洞窟看过去,我完全沉浸在衣袂飘举、光影交错的壁画和彩塑艺术中。”

50载春秋冬夏,樊锦诗走遍大大小小735个洞窟,看遍了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作为一名石窟考古学家,樊锦诗主持编写的记录性考古报告《敦煌石窟全集》,被誉为国内第一本具有科学性和学术性的石窟考古报告,被学者盛赞“既真且确,精致绝伦,敦煌学又进一境”。退休多年,樊锦诗每年大半时间还留在敦煌,历时10余年编写的30多万字的《敦煌石窟全集》第二卷,是她心中最大的牵挂。

在敦煌莫高窟,每个洞窟都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博物馆,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为什么在遥远的沙漠里会产生如此璀璨的石窟艺术?这些画是如何画出来的?它们经历了什么?又该如何保护它们?带着这些问题,樊锦诗一头扎进繁忙的工作中,反复进洞、调查、临摹、记录、查阅资料,撰写考古报告。

1985年至1986年,莫高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樊锦诗负责撰写申报材料。那一次的经历让她深刻认识到,“把老祖宗留下的遗产管好”还需要立法和制定保护规划。在樊锦诗的发起和直接参与下,《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于2003年颁布实施,首次将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管理纳入政府法制治理体系,敦煌研究院还联合国内外3家机构编制了《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

世纪之交的西部大开发、旅游大发展,给敦煌莫高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游客量。如何让莫高窟得到有效保护,樊锦诗忧心忡忡。

一天,樊锦诗刚到一处洞口,就被一阵浓烈刺鼻的香水味呛得直打喷嚏。过多的游客进入,会破坏洞窟中稳定的小环境,温度、湿度、二氧化碳超标,包括游客身上的汗味、香水味,都会对壁画和彩塑产生不可逆的腐蚀。

壁画和人一样,不可能永葆青春。对比100年前拍摄的照片,莫高窟现在的壁画很模糊,颜色也在逐渐褪去。“你对它有深深的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在樊锦诗看来,保护不是为了把观众拒之门外,而是“对文物负责,也对游客负责”。这么珍贵而脆弱的艺术如何才能“活”得更久?樊锦诗陷入沉思。

一次偶然的机会,65岁的樊锦诗突然产生一个大胆的构想,要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利用数字技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

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展示莫高窟历史文化背景和精美洞窟艺术提上议程。2016年4月,“数字敦煌”成功上线,30个经典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向全球发布,游客只需轻点鼠标,即能一览无余。

2021年7月1日,樊锦诗获“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半个多世纪坚守大漠,她最为公众所知的称谓还是“敦煌的女儿”。

“我和敦煌有割不掉的缘分,我这一生注定属于敦煌。”84岁的樊锦诗说。

100位感动中国英雄模范人物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09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41位用户喜欢。

许世友

1906年2月2日生于湖北省麻城县许家洼(今河南省新县许洼)一个贫苦农民家庭。8岁随拳师入嵩山少林寺。习武8年中,既学会了十八般武艺,也学了飞檐走壁之术。在回家乡探亲时,失手将以势欺人的地主恶少打死,被迫弃家离寺,四处流浪。后到直系军阀吴佩孚部队当兵。

1926年在武昌国民革命军独立第1师1团任连长,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离队回乡,8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1月参加黄(安)麻(城)起义。

1932年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12师34团团长。在鄂豫皖苏区反“围剿”作战中,7次参加敢死队,两次任敢死队队长,屡挫强敌,4次负伤。同年11月在红四方面军主力向川陕边转移途中,指挥第34团在漫川关与堵截之敌勇猛拼杀,为全军杀出一条血路。

抗日战争爆发后,向毛泽东请缨上前线,于1938年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副旅长。1953年参加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员,参加了夏季反击作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85年10月22日在南京病逝。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孟泰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846个字,有2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2分钟,有223位用户喜欢。

孟泰是一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无私奉献优秀品格、高尚道德情操和工人阶级高度主人翁责任感的鞍钢英模。他十几年如一日,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满腔热爱,化作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坚定信念和模范行动。他的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老一代鞍钢人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通讯员 孙玲

他用一腔热血,为爱厂如家精神做出完美的诠释。

他用一份执着,为高炉恢复生产的每个细节而日夜奔忙。

他用一股干劲,为鞍钢人树立起时代楷模的标杆形象。

他就是老英雄孟泰。

2021年4月12日,笔者跟随鞍钢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党支部一同到孟泰纪念馆参观学习,再次聆听老英雄孟泰的故事。党员田雪告诉笔者,自己不止一次来参观学习,孟泰是鞍钢劳动模范最杰出的代表,借此历史学习教育契机,在此重温老英雄孟泰的故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老英雄在恢复鞍钢生产、开展技术革新方面的杰出贡献。孟泰把自己的全身心都献给了鞍钢,这种爱企、荣企、献企的精神,在任何时期都值得每名职工学习。

“跟共产党走,棒打不回头”

鞍钢是新中国最早开工的大型钢铁企业。孟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之一。这位新中国第一代杰出劳模,少年时逃过荒,青年时为日本人背过煤,挨打、挨饿是常事,半辈子漂泊不定。当解放军开进鞍山城、工人们当家做主时,年过半百的他才找到了“家”。

“跟共产党走,棒打不回头”——孟泰的一句话,戳中了工友们的心。1948年鞍山解放,历经战火的鞍钢回到人民手中时已是千疮百孔,日本专家甚至认为,断壁残垣的鞍钢厂区只能用来种高粱。为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党中央要求鞍钢迅速复工。老英雄孟泰发动大家收集、献交器材,甚至砸破冰层跳进齐腰深的水中寻找设备。在他的带动下,炼铁厂配管班在短短几个月内便回收了许多种材料、上万个零备件。厂里发动工人们献交器材,数千职工肩扛、担挑、车推,络绎不绝,队伍从厂区一直排到几里开外。

“高炉卫士”、劳动英雄,这是孟泰留给世人最鲜明的形象。当侵略者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并出动飞机狂轰滥炸时,他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日夜守护,誓与高炉共存亡。他爱炉如命,爱厂如家。在修复高炉的那些日子里,他经常不回家,在最先开工的3座高炉点火的前前后后,他干脆住进炼铁厂,手拎大管钳没白天没黑夜。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鞍钢人仅用半年多时间就让企业开工生产,为新中国贡献了第一炉铁水和第一块钢材,鞍钢一度成为新中国工业的象征。

在那段时间里,老英雄孟泰用他的实际行动成为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楷模,也赢得了工友们的尊敬和爱戴。1949年7月9日,鞍钢举行开工典礼,表彰了141名在护厂、抢运、献交器材和复工竞赛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功臣,其中孟泰等22人被评为一等功臣。1949年8月1日,历经考验的孟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鞍山解放后发展的第一批工人党员。1950年底,孟泰光荣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成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劳动模范。1957年,孟泰当上了炼铁厂副厂长,成为从工人中提拔的第一批领导干部。

孜孜不倦的创新追求

红彤彤的铁沟映照着一张张黝黑的脸庞,特殊的工种、特殊的环境,造就出一群浴火的汉子。一代英模,代代仰慕。尽管逝去的岁月,有可能将一切着意的浓墨化为过眼的烟云,却不能褪去深植于他们灵魂之中的本色。

除了苦干、实干外,孟泰身上不乏创新、创造精神。孟泰只念过3个月私塾。解放后,他带头进课堂、学文化,摘掉“文盲”帽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孟泰组织全厂各方面人员进行联合攻关,先后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成功自制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凭借多年的经验,老英雄孟泰刻苦钻研,敢于大胆创造,形成了著名的“眼要看到、耳要听到、手要摸到、水要掂到”的孟泰工作法,他提出的“宁叫人找事故,不让事故找人”的口号,至今还在铁厂流传。为了减轻设备架工的劳动强度,孟泰带领大家找来废钢板、旧牙轮,利用业余时间制作了一台卷扬机。

上世纪60年代,走上领导岗位的孟泰依然保持着工人阶级本色,始终与工人在一起,“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他亲手建立起“孟泰储焦槽”,每年为国家节约大量焦炭。孟泰亲手改进自动注油器,由他提议和主持的小改小革不计其数。同时,他还把多年摸索和积累的高炉维护经验传授给职工,组织职工围绕生产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孟泰还会同王崇伦等全国劳动模范一起开展技术协作,使鞍钢的技术革新运动搞得如火如荼。他积极创新,成功改革了热风炉底部双层燃烧筒,大大地延长了燃烧筒使用寿命;成功研发了冷却箱串联技术,使用水量比以前节约了30%。正是这些闪光的事迹,逐步树立起老英雄的高大形象,奠定了“孟泰精神”的基础。

由王崇伦和孟泰、张明山等共同发起的技术协作活动,像“滚雪球”一样,聚合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并迅速扩展,形成了1500多人参加的技术协作阵容,成为了全国工业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而以孟泰为代表的鞍钢群众性技术革新、技术协作活动蓬勃发展,不断演进而成“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独特模式。1960年3月22日,毛泽东将这一成功经验批示为鞍钢宪法。其主要内容是: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相结合共同解决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中的问题。

“孟泰精神”永放光芒

孟泰是鞍钢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无论是恢复时期、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以后新的历史时期,“孟泰精神”都成为教育、激励、鼓舞广大鞍钢职工医治战争创伤、忘我劳动、克难攻坚、创新发展的坚强支柱,更为鞍钢广大职工留下了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孟泰纪念馆静静地坐落在鞍钢股份炼铁总厂厂区内,500多平方米的面积,数千件展品,向人们诉说着那个钢铁年代的故事。这里每年都接待数万名参观者,大学生入厂的第一课、基层班组的日常党课、新党员宣誓仪式,甚至中小学生的主题班会,很多都会选择在这里举行。

追溯鞍钢的英模文化,来源于鞍钢人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朴素情感。“艰苦奋斗、爱厂如家、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的“孟泰精神”是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鞍钢精神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永远激励炼铁厂职工、鞍钢职工甚至全国广大企业职工不畏艰难、精益求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了大力弘扬“孟泰精神”,鞍钢积极搭建“孟泰精神”的传承平台,以学孟泰系列活动为载体,搭建职工参与创造平台。例如,以“学孟泰、做主人、当先锋”为主题,持续开展“冠军炉、最佳烧结机”劳动竞赛活动,向精心操作、一流指标要效益,向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作业率要效益;以“孟泰仓库”为依托,搭建职工降本增效平台;以孟泰纪念馆为基地,搭建企业文化传承平台;组织新职工入职、退休职工离职、入党宣誓、重温入党誓词仪式,开展党课教育、历史教育,接受“孟泰精神”洗礼,使“孟泰精神”在职工思想中扎根,内化为内在品质和精神动力,感召着鞍钢人不断奋勇前行。

鞍钢,不仅盛产钢铁,也是楷模成长的沃土,英雄辈出的地方。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楷模的“接力棒”从不曾中断。孟泰、王崇伦、雷锋、郭明义、李超……他们不断为鞍钢精神注入新内涵、新力量,引领时代风采。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先进楷模茁壮成长,共同筑起鞍钢的精神丰碑。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孟二东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65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65位用户喜欢。

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孟二冬(1957年1月~2006年4月22日),生于安徽宿县(今宿州),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孟二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高尚人格的楷模。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2004年3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了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教学的工作。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2006年4月22日,孟二冬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49岁。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孟二冬“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2019年9月25日,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

人物经历

孟二冬(1957.1—2006.4.22),1957年1月生,安徽省宿州市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原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专长为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多年来,孟二冬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高尚人格的楷模;他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潜心治学,撰写了《中国诗学通论》(合著)、《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韩孟派诗传》、《千古传世美文》、《陶渊明集译注》、《中国文学史》(参编)等400多万字的专著 [2] ;荣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以及北京大学第九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得到了我国文学界和史学界的高度评价。

1957年1月12日,孟二冬出生于安徽省蚌埠。他中小学时期学习成绩突出,品学兼优。1978年3月,孟二冬通过高考成为宿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的学生。1980年2月初,他被择优留校,成为中文系老师。他求学的脚步从未停歇,十余年中三进北大,走过了进修学习、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求学历程。

1994年,孟二冬留在北大中文系任教。此后,二冬备课缜密周详,课前静坐“过电影”,课后“回放”找得失。每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每个论点的论据都有翔实的文献资料作支撑。他从不对学生发脾气,课上课下,学生们看到的孟老师,是一位博学而又酷爱运动、儒雅而又专注学术、敬业而又热爱生活的老师和朋友。

孟二冬先后出版了《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等多部论著,获国家图书奖等多个奖项 [9] 。

学科专长为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孟二冬淡泊名利,甘于寂寞,潜心治学,撰写了《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韩孟派诗传》等400多万字的专著。他历时七年,经过大量艰苦的研究,完成了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

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2004年3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了北大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教学的工作。在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就出现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尽管每天打针、吃药,他仍坚持上课。随着声音越来越微弱,他不得不在课堂上用起麦克风。校领导和老师们多次劝他休息,但他都微笑着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在师生们的再三要求下,他来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根据病情做出了“禁声”的医嘱,但他第二天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

孟二冬在石河子大学期间,除坚持为中文系2002级四个班的学生每周讲授10学时的必修课外,同时还为中文系教师开设了《唐代科考》选修课,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主动与中文系教师座谈,交流教学工作经验,圆满完成了北京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双方协议的支教任务 [8] 。孟二冬在北京治疗期间,仍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痛折磨,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积极筹备让自己的研究生去石河子大学为本科生开设讲座。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谭彦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72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46位用户喜欢。

任法官20年间,谭彦始终不为钱物所动、不被人情左右,坚决不办关系案和人情案。在开发区法院1994年的廉政记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谭彦,一年拒贿6000余元,拒请吃15次。”不为人情所动,不受金钱诱惑,不被权力左右,不向恐吓低头,这就是谭彦的铮铮铁骨。谭彦常说:“我们是人民法官,在法庭上,要忠实地捍卫法律的尊严;在法庭外,还要用自己的真情,感染和教育更多的人学法、懂法、守法。”他建立了缓刑罪犯回访制度,帮助他们弃恶从善、重新做人。

1994年,谭彦连续5天高烧不退,仍坚持出庭。同事实在不忍心,就连拉带拽把他送进了医院。医生看过他的胸透片后,直呼“不敢相信这个人还活着”。在开发区法院1993年7月至1995年7月的考勤表上,总共560个出勤日,除去48天因病请假,剩余的512天谭彦保持全勤。

凭借对司法工作的满腔热忱,谭彦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十大中国杰出青年卫士等荣誉称号。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04年11月28日,这位与病魔抗争了15年的“铁法官”永远倒下了。同事整理谭彦遗物时,在他的办公桌下发现了一张纸,上面写着:“生命就如一朵火焰,渐渐烧尽自己。但当一个孩子新生了,他就得到一个新的火苗。”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雷锋英雄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3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64位用户喜欢。

一天,雷锋因共登上从抚顺到沈阳的列车。你看他,以上车就忙个不停。他主动帮列车员扫地、擦玻璃、收拾桌子,给旅客倒开水,帮助妇女抱孩子,给老人找座位。一会儿,就忙得满头大汗。别人叫他休息,他总说不累。

到沈阳站换车的时候,雷锋在车站内发现一位背着孩子的中年妇女因丢车票而焦急万分。他急忙上前问明情况,原来这位妇女是从山东来的,要去吉林探望孩子他爹。雷锋就安慰她不要着急,并领着她到售票处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一张去吉林的车票。大嫂接过车票,热泪夺眶而出。

又一次,雷锋到丹东作报告回来,早晨5点钟到沈阳换车回部队,过地下道时,他看见一位老大娘,拄着棍、背着大包袱,很吃力地走着。雷锋迎上去一问,知道大娘从关内来,是到抚顺去看儿子的。雷锋立即把包袱接过来,一手扶着老人说:“大娘,我送你到抚顺去。”

老人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上车后,雷锋给老人找座位,自己就站在老人身边。他问老人的儿子是干什么的,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老人说儿子是煤矿工人,出来好几年,老人没有来过抚顺,还不知道儿子住在哪里。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雷锋。他看信封上的地址,写的是“抚顺市__信箱”,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老人找儿子的迫切心情,就说:“大娘,您放心,我一定帮您找到儿子。”

“那敢情好!”老人高兴得眉开眼笑。

火车进站后,找两个多小时,终于帮助老人找到儿子。母子见面,老人的第一句话是:“儿呀,若不是这孩子一路送我,娘怕还找不到你呢。”

老人的儿子拉着雷锋的手,一再表示感谢。

100位感动中国英雄模范人物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68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71位用户喜欢。

李爱民是太行山区的一个抗日小英雄。

1942年春天,11岁的李爱民担任抗日儿童团团长。有一天,八路军的钟营长让他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去送一件“火急”信。李爱民二话没说,回家赶上心爱的小毛驴,带了草绳和镰刀,把信装进袜筒子里出发了。

一路上还算顺利。眼看就到敌人的封锁区了,他忽然发现前面不远的土堆上有个端着枪的人影在晃动。不好,鬼子的流动哨盯上他了。

怎么办?李爱民灵机一动,抓起一把稀牛粪,涂得满身都是,然后把小毛驴赶进了草坡里,弯下腰割起青草来。“八格亚路,举起手来!”冷不防,已绕到身后的鬼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的衣领。另一个日本军官直盯着李爱民的眼睛吼道:“大大的八路探子,抓起来!”

“我是来放驴割草的。你们看,那是我割的一堆草,那不是我的小黑驴吗?”李爱民机智地回应。

鬼子看他满身是粪,像个放牲口的穷孩子,一脚把他踢倒,又嘟囔了几句,调头而去。小爱民忍着剧痛爬起来,踉踉跄跄地赶着小毛驴直奔小道,顺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务。第二天深夜,鬼子在这里的临时据点被八路军14团战士和联防民兵收拾掉了。

可惜,这个抗日小英雄在1943年为保护乡亲落入敌手,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下。那年,他12岁。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雷锋英雄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60个字,有1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17位用户喜欢。

有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痛,他趴在床上忍一会,想硬挺过去,但又一想,明天还要出车,这样疼下去可不行,赶快爬起来,跑到卫生连。

值班医生问问病情,按按肚子,给些药片,嘱咐说:"不要紧,回去用热水袋压一压肚子,好好休息休息就好,可别再累着呀!"

雷锋往回走,路过一个建筑工地,工地上那热烈的.劳动场面,一下子把他吸引住。他心里赞叹着:"嘿,真不起,不久以前,这里还是一片煤渣地,现在就要盖起高楼大厦。"在这里劳动的人,个个汗流浃背,干劲十足。砌砖的和运砖的,展开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扩音器里响着一个尖嗓子姑娘的声音,鼓动得整个工地热气腾腾的。

他正要离开这里,忽听得那尖嗓子姑娘喊道:"……砌砖的同志大显身手,以惩每小时一千二百块的速度,打破过去的纪录,运砖的同志加油呀!"雷锋回身一看,见运砖的两人一辆小车,一个拉一个推,个个干得挺欢,还是供不上砌砖的需要。他忘肚子痛,跑到推砖场,操起一辆小车就干起来。他一个推一辆车,装得满满的;上坡时挺费力,几个工人赶来帮助他,有个工人问道:"同志,谁叫你来的?"雷锋笑着逗他说:"你们叫我来的呀!""我们?""是呀,你们为社会主义,干得热火朝天,就不许我来吗?"

雷锋觉得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添一块砖,也是好的,他越干越高兴,推着小车跑得飞快,一口气推十几车,脸上的汗珠子直淌,衣服全湿透。工地上的人都很纳闷:"哪儿来这么个解放军战士,干得这么带劲!"有的说:嘿,真不起,解放军同志干什么都是好样的!"

有一位工人端来一碗水,对雷锋说:"同志,喝碗水,休息一下吧。"

雷锋说:"不累,谢谢。"接过碗,一饮而尽,用手背抹抹嘴,又推砖去。

运砖供应不上的情况很快转变。当雷锋刚刚装好一车砖的时候,尖嗓子的广播员甩着辫子跑出来,问雷锋:

"喂,同志,你是哪个部队的?叫什么名字?"

"你问这个干啥?"

"你给我们带来很大鼓舞,大家要求写篇稿子表扬表扬你。"

雷锋说:"我今天没事儿,到这儿干点活是应该的。有啥可表扬的。"说罢,推上车就走。

广播员感动地望着他的背影,自言自语:"还向我保密哩,我非打听出你的名字不可!"

整个工地你追我赶,热火朝天,大家越干越欢。上半天,超额完成施工任务。中午,劳动结束后,雷锋拿起军衣,准备回连队时,一帮工人忽地把他围住。这个和他握手,那个向他致谢。一个穿白衬衣的人,上前来拉住他的手,热情地说:"你到这里来劳动,给我们的鼓舞不小。"雷锋不好意思地说:“这有什么!我和大家一样,只是尽我应尽的义务。"

那位女广播员又问道:"可是干半天,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叫什么呢?"

"我该回去……"雷锋拔腿就走。

广播员故意板起面孔说:"同志,广播你的事迹,不能看成光是对你的表扬,这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也会有推动作用呀!"

雷锋只好说出自己的名字。那位广播员一甩辫子,笑着跑。不一会儿,她那尖嗓子传遍工地:

"感谢解放军,向雷锋同志学习……"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谭彦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11个字,有1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23位用户喜欢。

谭彦是大连开发区人民法院一名青年法官。从1985年大连开发区人民法院筹办伊始,他在开发区工作和生活了近20个春秋,也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这片土地。1980处8月,风华正茂的青年谭彦怀着“考一所能当‘法官’大学”的儿时梦想,以全校第二名高考成绩考入吉林大学法律系,走出实现自己梦想的第一步。大学毕业后,他先是被分配在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庭。

后因开发区法院筹备急需要人,他又被改派到刚成立不久的开发区法院筹备组。面对艰苦的创业环境和沉重的创建工作压力,这位从吉林省集安市大山走出来的儿子,义无反顾地投身火热的创业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前沿经历风雨,在摔打磨练中增长自己才干。

创业初期,工作与生活环境都很艰苦,住在简易房,外出办公全靠步行,但谭彦并没有被吓倒,交给他的各项工作都做得很出色。在老同志眼中,他是一颗好苗子,与大家朝夕相处,他又是一位好同事。

法官的职责是公平办案,以自己模范言行维护社会安宁和法律尊严。谭彦时刻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在审理案件中,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为钱物所动,不被人情左右,不向恐吓低头,只认清一个公理,法律面前不容有私情。

他以不能让头顶国徽减色、肩上天平失衡的无私无畏,向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答卷,被人民群众誉为“铁”法官。他先后曾被区、市、省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杰出法官”、“特等劳动模范”。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央组织部分别授予他“全国法官模范”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1989年,他被诊断患有纤细空洞性肺结核。面对医生“必须长期全休治疗,否则最多能活5年”的忠告,他以惊人的毅力与病魔进行抗争,用更加忘我的工作实践自己“活着就要工作,死也要死在工作岗位上”的誓言。在1993—1994年,正是在他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他审理案件108件,高出全院人均审案件数44%,结案105件,高出人均结案50%,两项工作指标都名列全院第一,而且无一发回改判。

这一系列数字背后,饱含着一位备受病痛折磨的人付出多么惊人的毅力和代价!他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压着美国作家查克·伦敦的一段名言:生命就如一朵火焰,渐渐烧尽自己。但当一个孩子新生了,他就得到一个新的火苗。他深深懂得这句话的寓意,时刻警醒自己的生命要为人民而燃烧,而自己又是这片新开垦土地的新生儿,应以更宽广的双臂擎起照亮未来的火苗。

谭彦从1989年被诊断身患重病到他去世整整15年。很多被称为“无不为之动容”的感人故事,也大多是发生在这15年中。甚至在他被自己同事带“强制性”送到医院,医生看了他的胸透片后,竟不相信这个人还活着。可医生哪里知道,从法院来时他还开了一天大庭。

生平经历

1985年,他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济技术开发区审判庭。

由于工作过度劳累,1988年后谭彦重病缠身,医生诊断为“慢性纤细空洞性结核”。

1994年6月,他连续高烧5天不退,还坚持4次开庭,庭审完后才去医院治疗,医生诊后都不想信他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坚持正常工作。

1993年和1994年,开发区法院法官人均审判案件74.8件,谭彦审理了108件;人均结案70.4件,谭彦为105件。

1997年,他又被评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优秀共产党员。

2004年11月,谭彦因病逝世,年仅44岁

个人荣誉

由于他与病魔顽强抗争,勤奋工作,无私奉献,业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开发区、市中级法院、省高级法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还荣立三等功一次,他所在的民事庭、刑事庭也多次被法院、政法系统、开发区管委会评为先进集体。

谭彦为政清廉,爱岗敬业,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他仍然执法如山,认真办案。谭彦被群众誉为“铁法官”,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法院模范”等光荣称号。

他先后被评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优秀共产党员,大连市优秀共产党员、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辽宁省十大杰出青年、中国首届十大青年卫士等;还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邱光华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916个字,有6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0分钟,朗读时长32分钟,慢速需要46分钟,有242位用户喜欢。

5月12日我国发生8.0级大地震,地震震中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重大房屋倒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汶川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报纸、电视……所有媒体都在报道汶川大地震的消息。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军队和武警官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与死神抗争,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为灾区群众奉献了一份力量。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灾情当前,国家在行动,士兵在行动,无数人民解放军奔赴汶川进行救援。

当时,汶川所有的陆上交通被切断,汽车无法通行,人员无法通行,只能使用飞机运送给养和人员。

一名飞行员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虽然离停飞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但他还是主动请缨到汶川参加救援行动,虽然他被分配到了地面指挥员,但他毅然申请到前线去。

飞行员是邱光华。 他是中国民航西北管理局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驾驶员,也是空军首批“特级战斗英雄”之一。邱光辉曾参加过多次空战战斗,并取得了辉煌成绩。但不幸于2007年初被击落。 今年5月31日,邱邱光华5名飞行员飞行员任务结束后,穿越高山峡谷回国途中遭遇低云、大雾、强气流,光荣牺牲。

羌族雄鹰展翅高飞

邱光华,1957年出生于四川省茂县南星镇一个羌族家庭。 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木匠,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邱光华从小就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他高中毕业后进入四川省航空技工学校学习飞行专业。 17岁时,周恩来总理招募了全国第一批少数民族飞行员。 邱光华,已经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被推荐并很快被淘汰,但是他的体重由于他的瘦弱而使他失败了。

如果卡住了那就太可惜了。 家乡的父母也对邱光华寄予厚望,拿出自己的储备粮,给邱光华拜年,让他能够修身养性。 邱光华是一名普通的军转干部,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后,他一直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把有限的钱用得恰到好处。 感动之下,邱光华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努力拼搏,终于成功考入解放军第八航空飞行学校。

看着藏族同胞的新面孔,邱光华觉得这是值得的,他说:“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惜一切代价!”

邱光华常常望着远方的天空,想象着自己能雄鹰一样,从山上飞向天空。 他想成为他的祖父,一个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人。 在邱振亚的眼里,只有当他把知识和力量都献给社会时,才能真正实现他的理想——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他从小就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 然后,他也做了同样的事。

邱光华以全优成绩毕业于解放军飞行学校。 在部队服役期间,他曾两次荣立三等功,并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86年7月,邱光光带着对党的赤诚之心回到家乡——云南省富宁县。 自那时以来,他参加了许多困难的任务,所有这些任务都成功地完成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1987年雪域救灾行动。

1987年10月,西藏遭遇百年一遇的雪灾,道路被封,沟壑纵横,一些藏民和牛羊被困,藏北雪山牧场情况危急。

邱光华和他的同志们接受了为藏族同胞运送物资的任务. 他们飞越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和在他们面前绵延的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脉。 他们是如何完成这次飞行任务?又有哪些体会呢?为了实现这一伟大壮举,邱光华以顽强意志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3吨重达7000多公斤的物资安全运送到目的地。 面对6000的极限高空,他们没有任何退却的迹象。

为了运送更多的物资,邱光华关掉了暖气设备,尽管他的身体和额头已经凝结成了冰块,他的身体和四肢已经僵硬,但他咬紧牙关,抓住操纵杆使飞机保持在轨道上。 这是他驾驶一架直升机执行任务时遇到的一个难题。他没有想到,当这架直升机载着货物从3000米左右的高空降落到1000多米以下地面时,竟然出现了问题。机毁人亡! 邱光华最终创造了直升机载重悬停5000多米的奇迹。

到达救灾大本营后,邱光华和他的队员们开始寻找被困在雪地里的藏族同胞。 他们放下飞机,摘下墨镜,无视耀眼的雪地,搜寻了8个小时才找到藏族同胞。 当邱华民一行人将一摞厚厚的礼物送到他们手中时,大家都激动得热泪盈眶。“你们辛苦啦!”邱华民握着藏族群众的手说。“谢谢你啊! 藏族乡亲激动地向飞机机组人员鞠躬致意。

看着藏族同胞的新面孔,邱光华觉得这是值得的,他说:“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不惜一切代价!”

不忘初心、抗震救灾;

到2008年,邱光华已飞行33年,经验丰富。 他在空军服役时间长达三十八年之久。从1950年到现在,邱老曾先后担任战斗机大队大队长、副参谋长、团长等职。 现年51岁的他拥有6二等功、三等功,已经是副师职级。

有一次,一家直升机公司给了他很高的薪水,但他拒绝了。 他说:"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要做的是让中国人都能飞起来!"这是一位普通而又平凡的军人,他叫李刚。李刚是一名共产党员。 他深知,不能忘记自己是谁,要不忘初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和人民。

汶川地震后,通往地震灾区的道路被封锁,只有直升机召集物资和人员赶赴现场救援。 然而在四川境内,却有一条特殊的飞行线路——直飞北川至映秀一带抗震救灾一线,这就是我国首条穿越龙门山断裂带、连接南北地震带的空中应急救援线。 成都至震中澧县的线路,一直被飞行员称为“死亡航线”。

这条路线上的山谷间距非常短,空中点缀着高压线,接触这些高压线是致命的。深谷幽涧之间的天气变化无常,起雾时能见度极低。 飞机在飞行中遇到大雾或浓雾时,由于视线不清,往往会发生迷航现象:有的甚至无法起飞和降落,从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有一些驾驶员为了躲避雾天而盲目地改变航路。 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悲剧性的机毁人亡。

“天气不好,地形条件不好,飞机在极限状态情况下工作,飞行员在极限状态情况下工作,所以你不能被麻痹思想。”

这是邱光华临终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的。 他说:“我是一名飞行员,在飞行中遇到危险时,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自己能承受得起的方法。”这是邱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那就是:敢于担当!勇于牺牲。 凭借高超的驾驶技术和大胆而敏锐的判断力,邱光华带领机组人员将“死亡航线”变成了生命物资的管道。

在汶川抗震救灾行动中,邱光华主动承担急难险重飞行任务。 从5月12日凌晨3点起飞到6时45分降落,邱光辉共完成近百次救援工作,为灾区人民送去价值30余万元的各类医疗救治设备。 面对复杂多变的天气和恶劣的通信联络条件,他冒着生命危险飞行了63架次,运送了25.8吨救灾物资,调运了300300受灾群众和救灾人员。

邱光华的家乡茂县也是重灾区,在执行任务期间,他六次抵达茂县,尽管来自一个家庭和亲人,但他没有离开飞机寻找父母。

直到地震五天后,他才听说他的父母安全了,只是他们的家被摧毁了,他们住在一个窝棚里。 他的心情非常沮丧,他知道父母在为自己担心,但他并不想就此放弃。因为在这两天中他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呢? 甚至没有时间打招呼,他一直在执行这个任务,然后又执行下一个任务。

没有回报,就没有牺牲

截至5月31日,邱某平均每天飞行时间超过十几个小时,接近极限。 他说:"我已经没有时间再继续飞了……"邱光华以惊人速度飞抵北京后,被安排住医院进行救治。4个多月过去了,邱光华病情好转出院。 牺牲的同一天,邱光华刚刚执行完运送防疫专家到理县的任务,但在返程途中遇到大雾、强气流等极端天气,饶是经历了,邱光华也没有想到,这一点,是不可能回来的。

任务结束前,邱光华的妻子赶到了现场,两人见面不到10分钟,邱某一声不吭,准备搭机。 他知道,他的工作要开始了。飞机降落后,邱家门前出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说:“我们等你们。”“等什么?”邱光华问道。 妻子李弟燕说:“我马上就来。” 秋儿道:“好。” 这时,李弟燕正在等待烈士的遗体。

邱光华的飞机失去与地面的联系后,大家都不相信会发生什么事情,都想到邱光华的技术,说他们已经找到了紧急降落的地方,但暂时无法与部队取得联系。 这时,一个战友给他们打电话说:“邱光华,你现在还好吗?我们马上就要去找他啦!”邱光华听了,心中一阵轻松:我一定会把他救回去的!战友说。 战友们安慰李弟燕说,邱光华一定会回来的。 李弟燕也是一个幸运儿,只要没有明确的消息,她还是有希望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军队组织的搜救行动仍在继续,但没有邱光华的音讯,李弟燕的绝望更加深了。

在来访的同志面前,李弟燕常常控制不住地流泪。 李弟燕是空军某部战士。她的父亲在战争年代就牺牲了,母亲也去世得早。她从小就被送到部队里读书。 但是在电视上看到直升机成功着陆的消息,让她重新燃起了希望,那是她丈夫的直升机。 可惜,没有,天不遂人愿。

十多天后,失事飞机的残骸被发现,但都成了碎片。邱先生和其他机组人员的遗体也被找到了,尽管烈士的尸体已经不见了。

飞机坠落的峡谷被原始森林环绕,前面的道路是危险的,许多悬崖峭壁在返回运送尸体的途中几乎高达90度。

救援队不得不把烈士的尸体装进尸袋,放在大腿上,在外力的帮助下,将尸袋胶带在一根木枝上。 终于,运送烈士遗体的工作开始了。 如果是在地震发生前就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地点进行掩埋的话,这个过程可能会更快一些。但是,这也并不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运送一名烈士的遗体大约需要20人。

直到她在机场看到丈夫的尸体,李弟燕才真正相信邱光华已经死亡。

到处都是哭声,年轻女子悲痛欲绝,老人悲痛欲绝。 这是一个普通的周末下午,我正坐在办公桌前认真地写作业。忽然间,手机响了起来。电话是一位母亲打来的。 李弟燕也哭了,尽管在她等待的十天里她哭了无数次,但她哭得就像要流干眼泪一样,直到她融入周围的哭声。

妻儿伤心,温柔;

李弟燕说,她接受了邱光华的去世,并为她丈夫的英雄主义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句话发自内心,她和丈夫一样,无论风风雨雨,为了国家,为了人民。 李弟燕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军人。可由于家庭条件等原因,她一直没实现这个梦想。如今,在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之后,她终于如愿以偿了!这是怎样一种体验? 但人类之所以是人类,是因为他们有独特的情感。 面对丈夫的尸体,李弟燕心中充满了悲伤,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悲剧发生后,李弟燕恢复了理智,他记得灾区还有姻亲需要安慰和照顾。 她想了一个办法:打电话给婆婆,让她帮忙看看孩子的情况。没想到,电话里传来的却是一个陌生的声音:"妈! 老人年事已高,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前,已经饱受天灾的折磨,他害怕自己会承受更多的痛苦。

她忍住悲痛,控制住自己,安慰公婆,感谢前来吊唁的人,并使一切井然有序。 她是个坚强而又倔强的女人,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她总是笑得灿烂、自信。她说:“我没有什么可以伤害自己的理由,只是为了让家人幸福。 她拒绝所有的媒体采访,拒绝向公众展示她的痛苦,独自哭泣。

谢天谢地,这对夫妇的儿子邱锋还在。 邱锋是一名普通的航空兵。但他的父亲却因为一次重大灾难而不幸牺牲了。邱锋成了一名空降师战士。邱锋和母亲都是空军某基地的护士。 邱锋也是参与抗震救灾的飞行员,但他与邱光华并不是同一架飞机上的人。

邱光华一直对儿子很严格,邱锋上军校的时候,虽然学校离家很近,但他还是要求邱锋不要每天都跑回家,因为他离家很近,邱锋不上班的时候,秋风就会回家,秋风要求邱锋第二天早点走。

邱锋与妻子于2008年5月正式登记结婚,但至今尚未举行婚宴。 邱光华原定于8月1日建军节为邱峰夫妇举行婚宴,邱光华和邱锋光华仍在讨论婚宴的细节。 可没想到地震之后,邱光华就再也没来过一次家,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直到地震过后,邱光华才从电话里听到邱锋生孩子的消息。 最后,他没能喝到儿子的喜酒。

后来,当邱光华的同志们收拾他的东西时,他们发现了藏在邱光华钱包里的“秘密”——四张邱锋初中、高中和大学的照片,一张邱光华和他的妻子李弟燕的照片。

邱锋从来没有想到,父亲会拿着自己和母亲的合影。 “我不相信自己是一个浪漫的人,但我觉得他应该有这样一种感觉。”邱锋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自己的热爱。“我喜欢摄影,因为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 邱锋说:“他不浪漫。”

但是李弟燕应该知道她戴着邱光华从新疆买给她的玉坠。 邱华栋在《红楼梦》里说:"李姐是我的姐姐",而她的父亲则认为,她的母亲就是她的哥哥。邱华英会说,"是我的妹妹"。 玉坠是一只活猴子,李弟燕是一只猴子。

邱死后,李弟燕经常触摸玉坠,仿佛透过玉坠就能触摸到邱光华温暖的身体,透过玉坠就能看到邱光华坚强的脸。

李弟燕也过着坚强的生活,面对亲朋好友的安慰,她说自己很坚强,将来要好好生活,将来要教邱锋和邱锋的孩子像邱光华一样报效祖国。

时代变了,汶川大地震造成的痛苦至今仍在心中。 在这场灾难中,有一群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 2020年,全国再次受到新冠病毒的冲击。 为支援武汉抗击疫情,李弟燕通过市金牛区茶店子街道办事处向武汉捐款1万元,儿子邱锋也参与到基层社区的疫情防控中。

邱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父亲一直严格要求自己。 "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成为一名军人!我希望自己能像父亲一样,把军队当成我一生奋斗和追求的地方!"邱锋说。父亲是军人。军人就要服从命令。 邱峰上军校以后,父亲对自己最大的要求,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对得起自己穿的军装。 邱峰永远铭记父亲的教诲,作为一名军人,作为邱光华烈士的子弟,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将继承父亲的遗志,努力发挥作用,为国家服务。

邱锋的家人每年都会在他去世的地方向他表示哀悼。 那里是他们的出生地和工作地——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大山深处一个叫“阿者”的彝族寨子里。那里有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那就是邱峰所在的学校。 在这里,邱峰总能回忆起和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

2021年,北平新闻网发表专栏文章,儿子邱锋为父亲邱光华题词:“英烈精神永垂不朽——汶川大地震后12年,烈士家风不变。”

邱锋深情地回忆说:“我父亲邱光华离开我已经将近12年了,但他的大爱、无私、英勇无畏的军人品格一直在影响着我、激励着我。” 邱家没有什么大变化,只是客厅里多了一些家具;房间里装得更干净整洁,墙上挂了一张照片,上面是他当年参加过的几次战斗场面。“那时候我还小呢! 邱家去世后,家里的内部变化不大,他说:“父亲走了,家里还是老样子,妈妈说:“带着父亲去执行一个长期的任务吧。”

到了2022年,还带着鲜花来拜见邱光华。

邱锋知道他的父亲是一个英雄,只要他们的记忆不褪色,邱光华就会永远活在他们的心中。

“我会照顾好妈妈,放心吧,我知道你会照顾好我们的,我会做好军队的工作,做你的接班人,做人民的子弟兵!” 这是一位老党员,原成都军区后勤部副政委,离休干部邱峰同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留下的肺腑之言。邱峰是一名普通战士,今年73岁了。 邱峰神情严肃的说道,眼神凝重的看着前方。 他知道他的父亲永远在他们身边,永远在他心里。

一个人天生的死亡不是比泰山重就是比鸿毛轻。 邱光远同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崇高的品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党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深切怀念。 邱光华为国家和人民牺牲了,他的死比泰山还重要,这样的人将永远被人民铭记。

深深的峡谷盘旋在迷雾中,气流摇曳着雄鹰。

热血洒苍山,青空葬英魂。

100位感动中国英雄模范人物事迹(16篇范文)

孟泰是一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无私奉献优秀品格、高尚道德情操和工人阶级高度主人翁责任感的鞍钢英模。他十几年如一日,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和满腔热爱,化作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坚定信念和模范行动。他的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老一代鞍钢人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通讯员 孙玲他用一腔热血,为爱厂如家精神做出完美的诠释。他用一份执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100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