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吴大观英雄事迹(7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8-30 16:30:03 查看人数:20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感动中国吴大观英雄事迹 985字 5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118人
感动中国吴大观英雄事迹 581字 3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11人
感动中国吴大观英雄事迹 552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111人
感动中国吴大观英雄事迹 1440字 8段 5分钟 8分钟 12分钟 178人
感动中国吴大观英雄事迹 3700字 58段 13分钟 20分钟 29分钟 248人
感动中国吴大观英雄事迹 1871字 14段 7分钟 11分钟 15分钟 186人
感动中国吴大观英雄事迹 1756字 11段 6分钟 10分钟 14分钟 168人

感动中国吴大观英雄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85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18位用户喜欢。

1916 年,吴大观出生于扬州;大学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在大学期间,吴大观刚开始学的是机械。那时,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在祖国的天空肆意横行。看着这一切,吴大观立志航空报国,向学校提出转入航空系。1942年,他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毕业,毅然选择到贵州大定航空发动机厂工作。在这里,吴大观用两年时间潜心研究,掌握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工艺技术。

1944 年,吴大观被选送到美国深造。毕业后,吴大观拒绝了美国企业高薪聘任,于 1947 年 3 月毅然回国,同年北上,到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任讲师;1948 年,从国统区到解放区,受到聂荣臻元帅接见;1949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重工业部航空筹备组组长,参与新中国航空工业筹建工作。吴大观受命于国家困难之时,航空发动机研制一切从零起步。面对国家资金短缺、国外技术封锁、技术力量薄弱等重重困难,吴大观千方百计克服阻碍,带领年轻的发动机设计队伍,开始了自力更生研制发动机的奋斗历程。

时刻以国家利益为己任的吴大观,在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奔跑中一刻都不敢懈怠。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吴大观受命在沈阳筹备组建新中国的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室,在毫无设计基础和经验的情况下,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喷气教练机发动机研制并试飞成功。靠着一点一滴的攻关,他带领研制人员不断突破,组织了多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吴大观深深体会到,研制先进发动机必须有先进的试验手段,他提出要建设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同时边做科学研究,边搞基础设施建设,不遗余力地推进型号研

制和基础条件建设。他主持建立了航空发动机研制第一套有效的规章制度,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发动机设计、试验标准“八大本”,领导建立了第一部航空发动机研制国军标,为研制可靠、管用的发动机提供了技术基础。这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不仅为当时的科研工作拼出了一条出路,更为后来“昆仑”“太行”等发动机的成功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既然你还活着一天,就应该为你的事业、工作操心一天。”饱含“航空报国”情怀的吴大观有着对航空工业强烈的责任心和对祖国的赤胆忠诚。在航空发动机设计中,很多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当时,少数航空大国开始用到钛合金新材料。在发动机上采用新材料,没有足够的胆识和战略的眼光是很难做出决断的,吴大观力主上马。就这样,涡扇 6 发动机上首次使用了钛合金等 15 种新材料,使发动机的材料和工艺水平与国际逐渐接轨。涡扇 6 的研制成功,实现了中国航空发动机由仿制到自行设计的历史性突破。

感动中国吴大观英雄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1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11位用户喜欢。

为探索出中国人自行设计航空发动机的道路,在发动机人才奇缺的情况下,吴大观建起了新中国第一支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制队伍,这支当时不到 100 人的队伍披肝沥胆、忘我拼搏,以设计室为家,全身心推动发动机研制工作。1977 年年底,已经年过六旬的吴大观从沈阳 606 所调到西安 430 厂。他说:“我 62 岁要当 26 岁来用。”他把自己当成一台发动机,高负荷、高效率运转,技术上精心指导,工作上严格要求,学习上分秒必争。

吴大观曾说:“投身航空工业后,我一天都没有改变过自己努力的方向。”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的初心也从来不曾动摇。1982 年,吴大观调到航空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任常委。他说:“我有看不完的书、学不完的技术和做不完的事。”他用 5 年时间钻研新技术,写下上百万字的笔记,总结了几十年的工作心得,尽心竭力为航空发动机事业思考、谋划。在决定“太行”发动机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吴大观大声疾呼:“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中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否则,战机就会永远没有中国心!”于是,吴大观等 9 位资深专家联名上书党中央,“太行”发动机项目得以立项。18 年后“太行”终于研制成功,实现了我国从第二代发动机到第三代发动机的历史性跨越。

吴大观对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卓越贡献,为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后来者树起了一座永远的精神丰碑。他用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品德情操、毕生的拼搏奋斗,忠诚践行了中国航发人“国为重、家为轻”的家国情怀和“择一事、终一生”的价值追求。

感动中国吴大观英雄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2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1位用户喜欢。

新中国航空工业史上,深深镌刻着一个名字,他就是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创始人、奠基人、开拓者吴大观(1916年-2009年)。在他93年的生命中,有68年与航空工业相伴随;他创下了我国航空工业的九项“第一”,为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立下了卓越功勋。

1957年,吴大观受命到沈阳410厂,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室。他率领科研团队自力更生、顽强拼搏,边研究、边建设、边补习发动机的知识,开始了我国第一型喷气式发动机——喷发1A的设计研制。一年后,经过无数次艰辛努力的实验,装配着该型号发动机的“歼教—1”型飞机试飞成功。我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型喷气发动机就此诞生。

吴大观在西安航空发动机厂主持英国斯贝发动机专利仿制工作期间,从全国有关研究院所的重要岗位选派力量赴英参加试车,带动了我国高空试验台、震荡燃烧等一系列尖端技术的发展。他翻译的技术文献,对全行业发动机的研制技术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982年,吴大观与另外8名专家给中央写信,力陈独立自主解决飞机“心脏病”的重要性,建议以国外先进技术为基础自行研制大推力发动机,从而催生了中国“太行”发动机的诞生。

晚年,离开一线岗位的吴大观仍追踪航空发动机的最新动态,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部军用航空发动机通用标准规范的编制,使发动机研制从此有章可循。

2009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感动中国吴大观英雄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40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78位用户喜欢。

他被称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他的奋斗历程和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许多个“第一”联系在一起:组建了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机构,领导研制了我国第一型喷气发动机,创建了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主持建立了航空发动机研制第一套有效的规章制度,建立起了新中国第一支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制队伍,主持编制了我国第一部航空发动机研制通用规范……他就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奠基人吴大观。他用拳拳爱党爱国的不渝之心,铸就了护卫祖国蓝天的“中国心”。

在大学期间,吴大观刚开始学的是机械。那时,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在祖国的天空肆意横行。看着这一切,吴大观立志航空报国,向学校提出转入航空系。1942年,他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毕业,毅然选择到贵州大定航空发动机厂工作。在这里,吴大观用两年时间潜心研究,掌握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工艺技术。

1944年,吴大观被选送到美国深造。毕业后,吴大观拒绝了美国企业高薪聘任,于1947年3月毅然回国,和家人来到位于解放区的石家庄,走上了创建与发展祖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道路。

吴大观受命于国家困难之时,航空发动机研制一切从零起步。面对国家资金短缺、国外技术封锁、技术力量薄弱等重重困难,吴大观千方百计克服阻碍,带领年轻的发动机设计队伍,开始了自力更生研制发动机的奋斗历程。

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吴大观受命在沈阳筹备组建新中国的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室,在毫无设计基础和经验的情况下,完成了我国第一台喷气教练机发动机研制并试飞成功。靠着一点一滴的攻关,他带领研制人员不断突破,组织了多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吴大观深深体会到,研制先进发动机必须有先进的试验手段,他提出要建设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同时边做科学研究,边搞基础设施建设,不遗余力地推进型号研制和基础条件建设。他主持建立了航空发动机研制第一套有效的规章制度,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发动机设计、试验标准“八大本”,领导建立了第一部航空发动机研制国军标,为研制可靠、管用的发动机提供了技术基础。这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不仅为当时的科研工作拼出了一条出路,更为后来“昆仑”“太行”等发动机的成功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探索出中国人自行设计航空发动机的道路,在发动机人才奇缺的情况下,吴大观建起了新中国第一支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制队伍,这支当时不到100人的队伍披肝沥胆、忘我拼搏,以设计室为家,全身心推动发动机研制工作。1977年年底,已经年过六旬的吴大观从沈阳606所调到西安430厂。他说:“我62岁要当26岁来用。”他把自己当成一台发动机,高负荷、高效率运转,技术上精心指导,工作上严格要求,学习上分秒必争。吴大观曾说:“投身航空工业后,我一天都没有改变过自己努力的方向。”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的初心也从来不曾动摇。

1982年,吴大观调到航空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任常委。他说:“我有看不完的书、学不完的技术和做不完的事。”他用5年时间钻研新技术,写下上百万字的笔记,总结了几十年的工作心得,尽心竭力为航空发动机事业思考、谋划。在决定“太行”发动机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吴大观大声疾呼“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中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否则,战机就会永远没有中国心!”于是,吴大观等9位资深专家联名上书党中央,“太行”发动机项目得以立项。18年后“太行”终于研制成功,实现了我国从第二代发动机到第三代发动机的历史性跨越。

吴大观对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卓越贡献,为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后来者树起了一座永远的精神丰碑。他用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品德情操、毕生的拼搏奋斗,忠诚践行了中国航发人“国为重、家为轻”的家国情怀和“择一事、终一生”的价值追求。

感动中国吴大观英雄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700个字,有5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3分钟,朗读时长20分钟,慢速需要29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航空发动机被喻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一个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世界上能研制战机的国家不多,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更是屈指可数。

1958年5月29日,在沈阳国营黎明机械厂的试车台上,经过近20个小时的性能测试,我国首台喷气式发动机喷发-1A成功诞生。1个多月后,歼教-1战机搭载着喷发-1A飞上蓝天。从此,我国有了自己造的航空发动机。

摘取这颗“明珠”的先驱叫吴大观。在他93岁的生命轨迹里,有68年与航空发动机相伴——组建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室,研制第一款喷气式发动机,创建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被誉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

信心——

让战机装上一颗强大的“中国心”

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大事记上,有这样一段记载:

1958年7月26日,沈阳某机场,我国首架喷气式战机歼教-1,承载着中国人的殷切期望飞上蓝天。自此,中国有了自己的战机,这架战机的强劲“心脏”,是由时任沈阳国营黎明机械厂发动机设计室主任吴大观牵头研发的。

8月1日,在歼教-1首飞成功的万人祝捷大会上,吴大观作为代表发言,他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21年航空报国梦,一朝梦圆。

1937年,被保送清华大学机械系就读的吴大观随学校师生迁往昆明。正在上课时,刺耳的防空警报声骤然响起,他和同学们不得不跑到山上躲避日军飞机的轰炸。看着侵略者的战机在中国的天空横行肆虐,那一刻,吴大观悲愤交加,他毅然决定转学当时最冷门的航空制造专业。之后,他又主动要求分配到国内一家发动机修理厂工作。

当时,我国航空工业基础薄弱,他从工厂资料室借来仅有的几本国外航空知识书籍,细细咀嚼着航空制造的相关技术,梦想着有一天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战机。

多年的勤学苦练,让吴大观收获了一次难得的出国机遇,他被派往国外进修学习。在国外的日子里,吴大观把时间用到了极致,每天主动申请上两次班,这样有更多机会向国外专家学习请教,积累发动机的研发经验。

学习期间,吴大观第一次接触到了喷气式发动机,这让他兴奋不已。那一刻,他研发国产发动机的信念更加坚定。学业期满后,吴大观已掌握了活塞式发动机的研发技术。有不少国外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但他毅然拒绝国外高薪职位,一心想要报效祖国。

1951年,新中国航空工业局成立,吴大观担任发动机处处长。岗位带给吴大观的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5年后,吴大观主动提出从北京调到沈阳国营黎明机械厂,组建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室。吴大观回忆说,在临时组成的设计团队里,大部分人学的是活塞式发动机专业,对喷气式发动机了解甚少。

为了不耽误白天的工作,下班后吴大观在家里办起了“英语补习班”,耐心地为年轻技术人员讲解国外技术。为了方便他们尽快悟透技术原理,吴大观在每份外文资料上,都写下详细的汉语注释。

曾任航空工业动力所所长的宋殿奎回忆,有一次,他想要查找一份吴大观批注过的技术资料,就问资料员:“哪一卷资料上有吴老的批语?” 资料员回答说:“哪一卷上都有。”

航空发动机专家严成忠是吴大观深为器重的学生之一。回忆起恩师吴大观,他深情地说:“我们学发动机是从拆收音机开始的。”

当时,研制发动机所需的电子设备极度匮乏。为了便于技术人员学习基础电子知识,吴大观把从国外带回来的六真空管长短波收音机拿了出来,让他们练习拆装。

经过200多个日夜的艰苦攻关,首批4台发动机研制成功。紧接着,这4台发动机又顺利通过20个小时的持久测试。发动机测试成功的那一刻,身材高大的吴大观高兴地跳了起来,他梦寐以求的“中国心”终于从图纸迈向了现实。

初心——

跟党走是他一生的理想追求

在为国铸“心”的人生轨迹上,吴大观曾有一段难忘的经历——

1948年,吴大观从国外学成归来后,到北大教书。后来,他带着妻子华国和不满一岁的女儿,辗转来到解放区。

“吴先生原来是做什么的啊?”时任华北军区司令员的聂荣臻热情地接待了吴大观一家,像老朋友一样与吴大观亲切握手。

“我是搞航空发动机的……唯一的愿望就是投奔共产党、解放区,希望将来造飞机,造发动机!”吴大观吐露心声。

聂荣臻高兴地说:“吴先生,很好啊!没问题,你将来大有作为!”

那一刻,吴大观的眼神里写满了坚定与决心。“现在到了我向往的世界,祖国航空工业、祖国繁荣昌盛全靠共产党领导。我要为她献身!”

1949年11月,吴大观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他始终坚守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信仰。“什么时候拿出你们的产品献给党?”写在吴大观工作笔记本扉页上的这句话,是他“一生跟党走”的真实写照。

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展国产涡扇发动机的选型工作,从涡喷发动机到涡扇发动机,技术跨度很大,对结构、材料、工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选型方案会上,看着设计人员迟疑不决,吴大观心急如焚地说:“还有两年我就50岁了,我们自己的涡扇发动机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啊?”

在研发发动机的日子里,吴大观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办公室的灯光常常是彻夜通明。

付出的努力与汗水,终于迎来了收获。他带领团队先后攻克了114项关键技术难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报国情怀。

1982年,66岁的吴大观调任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常委。离开一线的吴大观依旧忙碌,每天都是从清晨忙到深夜。同事周晓青说,每次路过吴大观的办公室,都能看到他戴着眼镜一丝不苟地工作,一有时间他就搜集整理各种航空发动机的最新资料,打印出来后一摞摞装订好,准备送给还在一线工作的学生们。

有人回忆说,83岁高龄的吴大观,曾这样度过3个“小长假”——新春佳节,他关门闭户自学发动机课程;五一劳动节,几乎全部在办公室工作;国庆节,他完成《先进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技术》一书的序言……

香港回归前夕,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唯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振兴中华,才能振兴航空工业……放弃国外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回到祖国,投奔共产党,是我一生最大的光荣与幸福!”

匠心——

育人铸魂,航空报国的精神薪火相传

2006年,90岁的吴大观“退休”了。虽然办公室离家只有200米远,但他全程都要由保姆搀扶,中间还得歇上几次。

他的学生顾诵芬院士说:“我习惯侧耳听听楼道里的声音,真想再听一遍吴老唱的《毕业歌》,一边哼着歌曲一边用拐杖打着拍子——那是吴老来上班了。”

“您最喜欢哪一句歌词呢?”顾诵芬曾问吴大观。

吴大观回答:“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之所以有这种深刻感悟,是源于他在国外求学的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有一次,吴大观去排队理发,轮到他时,理发师故意跳过他,直接叫他后面的外国人。吴大观上前理论,理发师却满脸不屑。这段屈辱的经历,更坚定了吴大观为国造发动机的决心,吴大观常以此鞭策自己:“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民族落后就要受人欺辱。”

“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张恩和常谈起多年前一件往事: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项目曾遭遇“下马”的危机,吴大观与8名专家为此联名向党中央写信,建议自主研制大推力发动机。最终,“太行”发动机成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型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的步伐持续加快。

2009年年初,93岁的吴大观住进医院。住院治疗,吴大观一生中已有多次——

20世纪60年代,他因用眼过度导致视网膜脱落;

20世纪70年代,为了攻克技术难题,他连续熬夜,突发心脏病;

20世纪70年代末,在执行一次150小时发动机定型试车任务时,他高烧39℃仍坚持工作,最后晕倒在试车台上……

吴大观知道这次不一样,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没有用了,不要浪费国家的医药费。把药用到最需要的病人身上吧。”他拒绝治疗,病榻上的他,听着最喜爱的乐曲《蓝色的多瑙河》,静静地仰望着窗外的天空。一只风筝飘过,他想起了自己最疼爱的外孙女毛毛——

20年前,他带着4岁的毛毛放风筝,毛毛开心得不想回家。吴大观答应毛毛下次再来放一次风筝,可他因为工作太忙没有兑现诺言。吴大观相信毛毛会理解外公,“只有一个国家强大了,这个国家的人民才会有归属感”。

学生们的到来,把他的思绪拉回。从事航空发动机的晚辈刘大响、马福安等人来到他的病床前,这些当年他手下的小伙子,后来都成为行业领军人。吴大观坐起来,急切地拉住他们的手。

“吴老,您快躺下。”

“不,我没有时间了,让我说。”

思维依旧简洁明快,却蕴含了一生厚重的托付。

“第一,对我们国家的航空事业,我做得很不够,我感到深深有愧。第二,做航空发动机太难了,一定要吸取历史教训,按科学规律办事。第三,一定要加强预先研究,要把基础工作打牢。第四,一定要讲真话,千万不要忽悠!一定要把真实情况告诉领导……”

2009年3月18日,吴大观因病去世,享年93岁。他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走进吴老的陋室,大家深受震撼——磨白了皮的旧沙发,旁边是用包装箱做的衣柜,衣柜里挂着一件穿了40多年的涤卡中山装……

生活在精神世界的人,是超然于物外的。从1963年起,吴大观连续46年把三分之一的工资收入交纳特殊党费及用于各项救灾捐款,共计30.4万元。

吴大观喜欢《悲惨世界》中的一句话: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他把毕生的光和热奉献给了祖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献给了党和人民。

今年3月18日,是吴大观逝世11周年纪念日。年逾八旬的航空发动机专家刘大响院士网上“直播”授课,讲述吴大观为国铸“心”的故事。

吴大观走了,带出了刘大响。刘大响离开一线,新一代航空动力专家成长了起来。在屏幕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吴大观菁英班”和吴大观母校扬州中学“吴大观班”的学子们,认真聆听着这位航空动力先驱的感人事迹。

“心系动力,航空报国。”吴大观像一座精神丰碑,鼓舞着年轻的一代“航发人”向着航空动力的科技顶峰奋力攀登!

感动中国吴大观英雄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71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186位用户喜欢。

用一生熔铸“中国心”

2009年3月18日,一位老人静静地走完了他93年的人生历程。他一生中有68年与祖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紧紧相依,甚至在弥留之际,心里想的仍然是航空发动机事业。他就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吴大观。

作为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吴大观被称为“中国航空发动机之父”,他一生的奋斗历程和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许多个“第一”联系在一起:组建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机构,领导研制第一个喷气发动机型号,创建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主持建立第一套有效的航空发动机研制规章制度,建立第一支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制队伍,主持编制第一部航空发动机研制通用规范……为新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探索了发展道路。他择一事、终一生,国为重、家为轻,用爱党爱国的不渝之心,铸就了护卫祖国蓝天的“中国心”。

初心不改 坚定不渝立壮志

吴大观,原名吴蔚升,刚入大学学的是机械,看着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在祖国的天空肆意横行,吴大观立志航空报国,向学校提出转入航空系。1942 年,他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毕业,选择到贵州大定航空发动机厂工作。在这里,吴大观潜心研究,掌握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工艺技术。1944年,他被选送到美国深造,在美国学习期间,吴大观如饥似渴地学习先进知识,这为他以后从事航空发动机事业奠定了理论基础。

刻苦学习就是为了报效祖国,吴大观初心不忘,矢志不渝,拒绝了美国企业高薪聘任,于1947年3月毅然回国。当吴大观和家人来到位于解放区的石家庄时,他心情万分激动,对家人说“我们现在到了我向往的世界,祖国的航空事业、繁荣昌盛全靠共产党的领导,我要为她而献身。”从此,吴大观走上了创建与发展祖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道路。

铸心不移 动力强军奠基石

吴大观受命于国家困难之时,航空发动机研制一切从零起步。面对国家资金短缺、国外技术封锁、技术力量薄弱等重重困难,吴大观“摸着石头过河”,千方百计克服阻碍,带领年轻的发动机设计队伍,开始了自力更生研制发动机的奋斗历程。

他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受命在沈阳筹备组建了新中国的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室,在毫无设计基础和经验的情况下,完成我国第一台喷气教练机发动机研制并试飞成功。靠着一点一滴地攻关,他带领研制人员不断突破,组织了多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吴大观深深体会到,研制先进发动机必须有先进的试验手段,提出要建设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他边做科学研究,边搞基础设施建设,不遗余力地推进型号研制和基础条件建设。主持建立了航空发动机研制第一套有效的规章制度,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发动机设计、试验标准“八大本”。领导建立了第一部航空发动机研制国军标,为研制可靠、管用的发动机提供了技术基础。这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不仅为当时的科研工作拼出了一条出路,更为后来“昆仑”“太行”等发动机的研制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探索出中国人自行设计航空发动机的道路,在发动机人才奇缺的情况下,吴大观拉起了新中国第一支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制队伍,这支当时不到100人的队伍披肝沥胆、忘我拼搏,以设计室为家,全身心推动发动机研制工作。1978年底,已经年过六旬的吴大观从沈阳606所调到西安430厂。他说:“我62岁要当26岁来用。”他把自己当成一台发动机,高负荷、高效率运转,技术上精心指导,工作上严格要求,学习上分秒必争。吴大观曾说:“投身航空工业后,我一天都没有改变过自己努力的方向。”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的初心也从来不曾动摇。

壮心不已 忠党爱国展风骨

1982年,吴大观调到航空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任常委。他说:“我有看不完的书、学不完的技术和做不完的事。”他用5年时间钻研新技术,写下上百万字的笔记,总结了几十年的工作心得,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尽心竭力为航空发动机事业思考、谋划。在决定“太行”发动机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吴大观大声疾呼“我们一定要走出一条中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否则,战机就会永远没有中国心!”于是,吴大观等9位资深专家联名上书党中央,“太行”发动机项目得以立项。18年后“太行”终于研制成功,实现了我国从第二代发动机到第三代发动机的历史性跨越。

吴大观从1963年起每月多交100元党费,从1994年起每年多交党费4千多元,为希望工程等捐款9万多元,在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日子里交纳最后一次党费10万元。在他病重入院治疗期间,领导指示要送他到最好的医院接受最好的治疗,吴大观却拒绝了。他说:“不要浪费国家的钱。”当听医生说要请外面医院的专家给他会诊时,他再次拒绝。

吴大观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卓越贡献,为航空发动机研制的后来者树起了一座永远的精神丰碑。他用自己毕生的奋斗,诠释了“人生是施与不是索取”的赤子情怀。

感动中国吴大观英雄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756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10分钟,慢速需要14分钟,有168位用户喜欢。

《论语?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就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而今就有这么一个人,他的故事在祖国大地传颂着,他的生命传递着这样一种价值---他的行动温暖着别人,照亮别人,他生命射出的光辉发出耀眼的光芒,激励着别人。他爱党爱国、无私奉献、报国有成,他又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务实进取、淡泊名利、清正廉洁,他就是中国航空发动机奠基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吴大观。

学习了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感触很深。又充满着疑问:吴老取得了这么多的成就,他的事迹会广为传颂,他撼天动地的力量何来?当用心学习了吴大观的事迹以后,报效祖国、严谨务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生活朴素这些都体现了吴大观同志用一生执著和奉献地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庄严誓词,他平淡生活中的点滴无不充满着激动人心的高尚情操。作为一名与改革开放共同见证祖国发展的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干,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励着我们见贤思齐:

一是学习吴大观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

吴大观同志始终保持对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自己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始终对党忠贞不渝,对党的赤诚之心丝毫没有动摇过。在国家内忧外患,贫穷落后的困难时期,他宁愿放弃国外给出的优越条件,毅然回来报效祖国。我们也要向吴大观同志一样,坚定理想信念,忠于党和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在海西建设宏伟蓝图中,贡献自己青春智慧和力量。理想是人类前进的动力,作为一个青年团干,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百折不挠、成就事业。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精神支柱,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进取,扎实工作,践行_。

二是学习吴大观同志刻苦钻研、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

吴大观同志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求真务实。他知难而进,克服重重困难,组建了我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科研机构和试验基地。在离开一线岗位后,他仍坚持勤奋工作,不断学习,不忘对航空工业人才的培养。他坚持终身学习,笔耕不辍。作为一个青年团干,要树立落实_,并以吴大观同志的精神为动力,立足岗位,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实干报国,创新创业,贡献青春,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锐意进取,为国家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在良好工作态度之中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努力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三是学习吴大观同志牢记宗旨、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

吴大观同志一生艰苦朴素,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他的一生就是不怕苦、不怕累的一生,他勤恳工作,无私地在本岗位上做出优异成绩。他无私奉献,先后为希望工程等捐款近10万元,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需要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做到淡泊名利,摒弃不良恶习,以党纪、法规严格要求自己,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做好本职工作,心系群众,努力奉献社会。主动融入海峡西岸青年创业示范团队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发挥示范作用,树立学习、实干、谦虚、正派的清新形象。

四是学习吴大观同志清正廉洁、奋斗不止的人生境界。

吴大观同志一生清正廉洁,不求索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以人民利益和集体利益为出发点,有权而不特殊化,生活俭朴克已奉公。90岁高龄时,依然为航空工业尽心尽力,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不计较个人得失,46年每年多交党费,临终前又将10万元积蓄作为党费一次性交给党,用生命践行着入党誓词。做为一名青年团干部,吴大观同志为我们树立起一座高尚的丰碑,不仅是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业绩、人格魅力,他的思想光辉感动着每一位党团员。

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牢牢把握这四点心得体会,见贤思齐,努力进取。坚持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以服务青少年为思路;扎实工作,提高工作能力,以提升素质为动力;突破创新,提升工作业绩,以抓好实效为发展。注重提升个人责任感、培养良好修养,保持优良状态,发挥优点,克服缺点,自觉以吴大观同志为榜样,以实际行动争创一流业绩。

感动中国吴大观英雄事迹(7篇范文)

1916 年,吴大观出生于扬州大学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在大学期间,吴大观刚开始学的是机械。那时,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在祖国的天空肆意横行。看着这一切,吴大观立志航空报国,向学校提出转入航空系。1942年,他从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毕业,毅然选择到贵州大定航空发动机厂工作。在这里,吴大观用两年时间潜心研究,掌握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航空发动机工艺技术。1944 年,吴大观被选送到美国深…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吴大观信息

  • 感动中国吴大观英雄事迹(7篇范文)
  • 感动中国吴大观英雄事迹(7篇范文)20人关注

    1916 年,吴大观出生于扬州大学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在大学期间,吴大观刚开始学的是机械。那时,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在祖国的天空肆意横行。看着这一切,吴大观立志航空报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