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有哪些 | 589字 | 11段 | 2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13人 |
感动中国爱国人物事迹 | 317字 | 6段 | 2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291人 |
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 298字 | 4段 | 1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123人 |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感受 | 1127字 | 5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245人 |
感动中国李素芝人物事迹 | 1188字 | 12段 | 4分钟 | 7分钟 | 10分钟 | 181人 |
最新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 | 790字 | 4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84人 |
张桂梅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 4613字 | 14段 | 16分钟 | 25分钟 | 36分钟 | 102人 |
感动中国爱国人物事迹 | 627字 | 3段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72人 |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观后感 | 722字 | 7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173人 |
近三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 | 898字 | 4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81人 |
韩素云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 1615字 | 28段 | 6分钟 | 9分钟 | 13分钟 | 106人 |
大学生感动校园人物事迹 | 1156字 | 6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252人 |
韩素云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 735字 | 3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233人 |
感动中国罗阳人物事迹 | 680字 | 3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281人 |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故事事迹 | 426字 | 3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30人 |
张桂梅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 | 1127字 | 7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219人 |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有哪些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89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3位用户喜欢。
英雄王锋的故事,要从2016年5月18日凌晨的一起火灾事故说起。
那天夜里,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二十多位熟睡的人不曾预见,危险正一步步逼近。凌晨1点多,因一楼电动车短路失火,继而引发大火。租住在一楼的王锋最先发现火情,带着女儿第一时间跑了出去。
“失火了!”王锋一边大声呼喊,一边折回头冲进火海,救出了妻子和儿子。
“你打电话报警,招呼好孩子,我得去救人,楼里还有很多人。”王锋安顿好妻子潘品后,便转身第二次冲入火海。这一次,挽救了住在一楼东间的两名学生和一名托教老师的生命。
此时,楼内已火光冲天,还不时响起爆炸声。“里面还有人,我还要去救人。”说完这句话,他第三次冲入火海。
这一次,他挨门挨户敲门示警。邻居听到咚咚的敲门声,赶忙起床逃生。楼里二十多个人得救了,而原本是第一个逃出去的王锋,第三次从火海中出来时,已被烧成了“炭人”,全身乌黑,神志已经不清醒,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边跑边喊,奔走呼号。住处巷口五六十米的路上,留下了王锋带血的脚印。
整栋楼的邻居无一伤亡,但王锋全身的烧伤总面积达到98%,命悬一线。
虽经多方救治,但因严重感染,在顽强坚持了136天后,王锋于2016年10月1日因多脏器衰竭不幸离世。
英雄王锋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是对他英勇事迹的高度认可。
如今,王锋事迹已在全国发酵,关于他事迹的电影也感动了无数观众。
就像“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王锋的颁奖词写的一样,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感动中国爱国人物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17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91位用户喜欢。
爱国故事:鲁迅三改志愿
你可知道,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为了拯救中华民族,曾有一段三改志愿的故事吗?他最初的志愿是当个好海军,把外国侵略者从海上赶出去。为此,他考进了南京水师学堂。
一改志愿学矿务。他认为要使中国富强起来,最要紧的任务应先发展矿业、工业。于是,他转入南京矿务学堂学习。
二改志愿学医学。他认为面对中国的现实,首要任务是把中国人改良成强种人。于是,他去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
三改志愿学文艺。他认为我们的第一要着,是改变国民的愚昧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文艺。于是他提倡文艺运动。
从此以后,鲁迅先生写出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杂文,以此来揭露敌人的反动_,歌颂先进的事物,为解救中华民族而呐喊。
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98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23位用户喜欢。
看完感动中国人物颁奖仪式,不由引起万端感慨,他们让我感受到平凡中的爱和奉献亦是同样伟大。而这其中,我更愿进一步看清我的前辈朱彦夫那平凡可爱的面庞。
“冰雕”战士、“时代楷模”“感动中国人物”,他身上的光芒,朴实而耀眼,让人沐浴其中。
回顾朱彦夫伟大又艰辛的人生,我一路震撼,一路感动。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一个平凡人发出的无限光芒,他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指引着我们向光前行。他不追求令人艳羡的权利财富,不向往万众瞩目的地位荣耀,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始终默默奉献,完成着自己朴素又崇高的使命。
身边的伟人,使我在震撼之后倍感自豪,在自豪之后,更会以踔厉奋发的姿态,笃行不怠的意志,深耕三尺讲台,托举更多孩子的未来。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感受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27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45位用户喜欢。
我认真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迹,我对她产生来强烈的崇敬之情,她和我们一样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可她坚强的毅力却是我所不能及的,我为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而钦佩。
她是与命运之神抗争的典范。张桂梅和许多人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但是幸运却没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却与她如影随行:花季年华丧失母亲,青春年华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难没有使她消沉,病魔没有使她倒下。她紧紧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讲台上认真教学;在课外,认真辅导学生。几次晕倒讲台上,领导要她住院治疗,她放下学生,总是还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学校上课。就是这样柔弱的身躯,她还毅然出任孤儿院院长。是什么力量支撑她如此做呢?张老师的话“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她是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天使。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承担学校繁重的教学工作,女生工作,妇女工作,语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务工作。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却异常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爱生如子。她虽然没有孩子,可是她却是许多孩子的妈妈。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中午晚上看着学生睡觉,给学生盖被子。学校学生和孤儿院50多个孩子,住院她陪着,给他们送饭,付医药费,资助学生读书,自己连洗衣机都没有。她将爱播洒进孩子们的心田。她有着我们教师两袖清风的高尚品质。张老师前后将国家奖励给她的奖金50余万元全部捐给贫苦地区的教育事业,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她像春蚕,她像蜡烛,她更像光芒万丈的太阳!
她是新时期教师的楷模。因为她淡泊名利的精神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培养一大批对国家发展有用的人才,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政治上过硬的,必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他们才能肩负历史的重任。我们教育工作者,如果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学校德育建设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我们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出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学习张老师的事迹,很有现实意义。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们要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要时时刻刻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做一名人民放心的教师。
感动中国李素芝人物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88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181位用户喜欢。
李素芝,1976年大学毕业后,主动放弃留上海的机会到西藏工作。入藏后,他克服各种困难,始终奋战在高原医疗一线,足迹遍布西藏所有边防哨所和偏远牧区。他几十年如一日,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全心全意为官兵和各族群众服务。2004年6月,他被评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5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2006年5月,中央军委记李素芝一等功一次。2013年8月,中央军委主席_签署命令,授予李素芝“雪域高原好军医”荣誉称号。
上世纪70年代,风华正茂的李素芝从第二军医大学毕业,进入上海长海医院工作。一天,他从一名来沪就医的西藏边防战士那里得知,当地偏远苦寒,病魔猖狂作祟,说要命就要命。战士的一番倾诉,似一枚石子击打李素芝的心。他忆起父辈背井离乡、抗日救亡的往事,内心泛起阵阵涟漪,很久难以平复。于是,他决定进藏工作。
在海拔4500多米的基层卫生队,高原反应如影随形,呼吸艰难、头痛欲裂是常事。“军人为祖国活,医生为病人活。我作为军医,没有犹豫的余地。”初心指引,李素芝甩开膀子,抵抗病魔作难,潜心攻克高原病诊疗难关。
一次针对西藏农牧区的病例普查和病源调查,让本就忙碌的李素芝内心再次揪作一团——高原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是内地的2至3倍,多发生于胎儿缺氧引起的发育不良和先天缺陷。
此后,李素芝开启长达20年的医疗攻坚。数百次实验,屡败屡战,他终于打破“海拔3500米以上不能进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断言。多年来,他成功为2700余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免费做了手术。
科研成功,是回报老百姓的时候了——行走高原,定期巡诊,悬壶济世。李素芝,把爱镌刻在西藏人民的心坎上。
“要雪中送炭,少搞锦上添花!”正如李素芝所言,巡诊路上,手术台前,病房里,农牧民帐篷中……每每应诊,他总是慈爱地握着各族同胞的手,嘘寒问暖。
每当结束诊疗,群众们为了表达谢意,有的献哈达,有的端酥油茶,有的递皮手套…… 近年来,李素芝收到部队官兵和群众送来的哈达逾万条,锦旗(匾)1200多面(块),感谢信1000余封。
2010年玉树地震后,李素芝接到命令,火速率领全军第一支成建制、有临床经验的高山病专家医疗队赶到灾区。17天的救援行动中,平均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从死神手中夺回59个危重高山病患者的生命,创造了救援部队急性高原病零死亡的奇迹。
时光如梭。无数经李素芝治愈的病患,如今正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美丽新生。在拉萨,曾经脊柱变形的卓玛,成长为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自信乐观;在那曲,曾经罹患结核性腹膜炎的扎巴,笑声爽朗,干起活来精神十足……
多年来,李素芝积极组织开展医疗进牧区、进学校、进寺庙等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他先后100多次带领“流动医院”巡诊,为西藏52座寺庙的2万余名僧尼办理免费医疗卡,建立1.8万余份“健康档案”。
在鲜花、掌声和荣誉面前,李素芝不失本色。作为一名军医,他始终不忘救死扶伤的使命担当,以实际行动赢得治病救人“好门巴”(藏语,医生之意)的赞誉,把“共产党员”和“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留在了西藏各族同胞心间。
最新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9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84位用户喜欢。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17颁奖典礼》终于在2017年2月8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我和家人一起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给我触动最大的是支月英。 一名扎根农村小学36年的乡村教师。真正触动我内心的,是她那种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19岁的支月英在一个刚刚要走进广阔世界的时候,选择了走进大山,选择了大山里的孩子,选择了把青春奉献给这些娃娃的教育,从而赋予他们人生无限的可能。36年的坚守,36年的付出,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什么样的力量浇筑,让一个女性为山村讲台培养了两代人。
向榜样学习,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教育是关乎人的灵魂的事业,也是爱的事业,我很荣幸我能成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对学生的爱,对事业的爱,以及像支月英那样,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工作就是这么琐碎而平淡,甚至还有点枯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当我们看向讲台下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神,当我们见证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成长蜕变,目送他们走向更高的领域,走向各个工作岗位,开始为社会发光发热的时候,内心又会泛起一丝欣慰与感动。其实就是这样,教师,既难有可歌可泣的闪光事迹,也鲜见悲壮辉煌的精彩瞬间。平平淡淡中教书,点点滴滴间育人,在平淡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点滴间实现着自己的价值。支月英的价值,不仅在于她让多少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还在于这些孩子未来为国家,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同样,将来我们的学生所做出的事业,不也是我们教师人生价值的一部分吗?
榜样的力量无穷大,它就像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学榜样、赶榜样、当榜样,要反思不足,改正不足,把自己的思想当成一把生锈的刀,把支月英的精神当成磨刀石,反复砥砺,让我们的思想更纯洁,更坚定。同时,坚守平凡的方位,努力学习、加强创新,承担好教育下一代的重大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张桂梅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613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6分钟,朗读时长25分钟,慢速需要36分钟,有102位用户喜欢。
当你身处大山,你会做什么?当你看到贫困之人,你会做什么?当你听到女孩因家中贫困而辍学,你又会做什么?张桂梅做的是一次次的帮助,一次次的奉献,一次次的大爱。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_、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孤儿的“校园妈妈”。她是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时代楷模”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她三十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深刻地感动了我。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免费女子高中,她主动带头免费为学生们补课,因操劳过度导致身体状况越来越差,长期拖着病体,就算腹部长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讲台上,只为孩子们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除此之外,她还义务担任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54名孤儿的母亲。她数十年如一日,从未退缩,从不言弃。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孩子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很大地提升。她的到来改变了许多孩子的一生,也铸就了自己精彩的人生。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种对教育信念的执着坚守,让她的人生更加美丽!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她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生。_、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她深知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并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扶贫先扶智,为了贫困山区的教育,她心系群众,勤俭节约,帮助困难学生,带学生看病,给学生添置衣物,对贫困家庭进行家访,为孩子们争取学习机会。她化作一束光,照亮了大山里女孩的梦想,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她前前后后为山区的孩子们、为慈善和教育事业投入了100多万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给她治病的钱,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教育,并无怨无悔。她用自己的肩膀挑起了偏远山区女孩的读书梦,给她们搭建了受教育的平台,为他们铺就了改变命运的道路。
人们常不解地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辜负学校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全部进入大学的殿堂,实现了走出大山,飞越大山的梦想。张桂梅曾说过“人要有一种不倒的精神,一种忘我的精神、一种自信的精神,雨水冲不倒,大风刮不倒,只有我们坚持着,觉得自己能行,就不会倒,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创造”。如今,张桂梅老师的“桃李”遍布在祖国的各个工作岗位上,恰如她身上繁茂的“枝叶”一样,她们时刻谨记张老师的教诲,也日夜不停地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张桂梅老师巾帼不让须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尽显巾帼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张桂梅就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她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_、献身扶贫的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她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工作和学生,她还是一团火、一盏灯、一颗星,燃烧着、闪烁着、散发出爱的光芒,向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引领他们走出大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像张桂梅老师一样的乡村教师还有很多,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宛如一座座灯塔,指引着孩子们前行的方向,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在前行的路上坚守初心、照亮他人。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践行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像张桂梅老师一样_、奉献一生,像张桂梅老师一样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在教书育人这条道路上披荆斩棘、昂首阔步。
她,走在校园中,是一抹清瘦的背影,却有着让人敬仰的力量;她,站在讲台上,讲解加减乘除,打开一个神奇的数学世界,让无数双眼睛绽放求知的光芒;她,坐在课桌前,勾勾画画,写写停停,让对错呈现,谱写人民教师的朴实乐章。她就是我们学校的刘梅老师,如一株咬定青山的松树,扎根在教育最基础的岗位上,一去就是三十多年,一个真正的培育祖国花朵的园丁,一个像张桂梅老师爱生如子、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人。
七年前,懵懂无知、一身稚嫩的我来到了这所学校,站上了三尺讲台,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可是,当我真的踏上讲台的那一刻,说来惭愧,我是忐忑不安的,我并非胸有成竹,我开始感到焦虑、困惑和深深的不安。我焦虑,我太过年轻,总是担忧自己能不能站稳那小小的三尺讲台,对自己的工作是否问心无愧;我困惑,我总是一次次的来反问我自己,我的专业知识能力是否达标,究竟能不能给我的学生带来正确的引导;我不安,每当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学生站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总是会害怕辜负他们纯净的眼神里看向我时所包含的`信任与期待。幸好,遇到了刘梅老师,她就像茫茫黑夜中的一盏明灯,划破了混沌,指引我前行的方面,看着她,我仿佛看到了希望,有了勇气,我坚信自己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八个字已经在我的心中萌芽生根,特别是跟刘老师搭档的两年里,在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让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跟体会。“学生学不会,我就睡不着;学生学不好,我就吃不饱。”这是刘梅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班的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还有几个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面打工,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好,学习习惯差,经常完不成家庭作业。特别是有几名男生,更是不爱学习,调皮捣蛋,自己不学习还影响别人。作为班主任的我,都已经对他们失去了信心,但是刘老师却对他们一视同仁,用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来教导他们。刘老师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来记录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这个笔记本上,完成和未完成作业的学生都一日了然。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从不放弃一个学生,用无私的爱和强烈的责任心给学生的心灵点上了一盏明灯,让他们的战绩逐渐提高,不让班级的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刘老师在教育战线奋战三十多年,没有荣誉,没有地位,有的只是付出和成绩。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甘做教育战线的老黄牛。刘老师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得失,一心装着班上的几十名学生,只要学生的学习习惯好了,学习成绩上去了,刘老师的脸上就会绽开笑容,尽管这张脸不再年轻,有了皱纹,却是那么的慈祥、可亲、可敬。
刘老师从事的是小学数学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小学生自制力差,容易粗心大意,但是刘老师一直是以细致耐心的态度,不厌其烦地教导着每一位学生。自从刘老师工作以来都是如此,从未间断过,刘老师始终以这种严谨细致、求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来认真完成每一天的工作。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辅导,批改作业等,都是非常繁琐细致的工作,但刘老师能够做到数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把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进步放在第一位,一丝不苟地完成教学工作和学生的管理工作,获得了学校的其他老师的尊敬,更获得了家长的一致肯定。刘老师走在路上总有家长围在她的身边跟她交流、和她探讨,许多家长都希望让刘老师教自己的孩子。
刘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真正践行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使命。如果说生命如风,她就是扑面而来的微风;如是微风化雨,她是润物无声的细雨;如果细雨成流,她便是潺潺流淌的小溪。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而现在时代又赋予了老师新的使命。“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这在张桂梅老师的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也为我们每位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如今,我也扎根山区农村小学已经满六年了,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一遍一遍看着张桂梅老师的报道,我不禁潸然泪下;一次一次感受身边榜样的力量,我不禁心有所悟。她们如一束光射进我的心里,照亮了我前行的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一定以张桂梅老师为榜样,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立足平凡,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辅导好每一个学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坚守教育初心,争做“四有”教师,不断超越自我,不谈条件、不计得失,一心一意干好每一项工作,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放在心坎上,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老师为榜样,永远忠诚于党和人民,要以张桂梅老师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自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以张桂梅老师为榜样,珍视教师职业荣誉和肩负的职责使命,始终保持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将满腔热忱献给党和人民教育事业。要以张桂梅老师为榜样,积极投身教育扶贫,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力量!
感动中国爱国人物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7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72位用户喜欢。
暴雨如注、电闪雷鸣,汹涌的洪水漫过道路,眼前是黑压压的模糊世界……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30岁的壮族女干部黄文秀生前传回的最后视频画面。
为了做好扶贫工作,黄文秀倾尽心力,克服困难,把发展基层村庄的党建水平作为突破口和抓手,强化村党支部建设,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用实际行动和成果,提高人民群众对党的信赖程度。她积极钻研和实践,探索“党建+产业”的发展路子,谋划产业发展的路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的推动发展,加强乡村青年志愿者服务,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对脱贫致富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质量,凝聚力量,一起努力改变落后状况。以“扶贫路上只有前进没有后退”的勇气和坚毅,冒着暴雨连夜开车返回工作岗位。返途中,遭遇山洪暴发,她随所乘车辆被水冲走,牺牲在扶贫工作的路上,年仅30岁。黄文秀同志将短暂的一生,献给了党和国家,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工作,不愧是优秀扶贫干部代表,体现了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同为驻村干部,感动于黄文秀同志无私奉献的同时,也深知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在广阔的基层一线,要扎根在群众中,把所掌握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不讲条件,始终听党的话,按党的要求做,这就是共产党员的光荣,是共产党员闪耀在身上的不同于其他群众的优点。党所指引的方向,就是共产党员工作的方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追梦路上,全心全意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能量,尽可能多地发挥出自己的重要作用。
感动中国人物心得观后感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22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73位用户喜欢。
班井斌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涌现出许多形形色色的人,他们默默无闻,渺小暗淡不被人注目,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年华不复的老一辈和尚未稚嫩的我们。
《20__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每一位都是我们的楷模,我们需向他们看齐,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大有作用的人。杨振宁,他被公认在凝聚奈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领城拥有了13项诺贝尔级别成就,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穷极一生。张顺东、李国秀用一双手脚相互扶持,将一双儿女养大,又用辛勤劳作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苏炳添,大龄运动员,是亚洲第一个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九秒区的亚洲飞人。顾诵芬开创了中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同样为国家奉献了一生。陈贝儿,为了世人证明中国在联合国计划的时间早10年脱贫的事实,恐高的她来因两次攀爬钢梯,身体一度抖的不行。
吴天一,60余年献身高原病学研究,让青藏铁路建设期间4万筑路大军无一人因高原病死亡。江梦南,从从双耳失聪,但她凭着惊人的努力一路逆袭考上清华,据她导师说,她做的模型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准……诸如此类人,诸如此类事迹,诸如此类精神,都是我们向前进的动力、支持力,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看身残志坚的张顺东、李国秀、江梦南、吴天一,他们哪一个不是普通人?他们哪一个是一出生就站在终点?不都是着心中的那股不屈服坚持的劲,才能一步步走到这个位置上。他们以阳光的心态战胜别人口中的不可能,坚定自己的选择,用事实向世人证明成功并不是
只有那些“厉害”人物可以做到,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只要你有动力,能坚持,肯吃苦,成功也会向你展开怀抱!
我们当代年轻人大都缺少这种精神,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那么就不会有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不仅感动了中国,也感了动了世人!
近三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材料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98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81位用户喜欢。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一向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更像一部荡气回肠的激情诗篇,走进了亿万观众的心灵,感受着质朴真诚的心声,让我们为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赞叹致敬,更凝聚着民族的正能量,点燃着美好的中国梦。
是的,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是一个不缺少英雄的国度,更是一个不吝啬感动的民族,整个颁奖现场,真情与感动交织,生命与伟大交融。十位“感动中国人物”就像一面面迎风飘扬的旗帜,在我们的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吴锦泉弓腰扛背,沐雨栉风,用粗糙的双手擦亮了爱心捐赠的“金字”招牌;无私志愿者张宝艳、秦艳友夫妇用无尽的善良为千千万万的宝贝照亮了回家的幸福征程;“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老人用一生的爱岗敬业创造健康生命的福音;刚刚过世的闫肃老人与人民始终心连心,唱出了一曲感天动地的世纪赞歌……当他们的故事一一呈现在眼前时,我们不由得感慨,感慨他们的执着坚守,感慨他们的毕生追求,感慨他们的艰辛付出,然而又不难发现,其实他们也是普普通通百姓中的一员,遭遇着人生的坎坷,经历着命运的磨难,但他们在逆境之中划出了人生漂亮的弧线,其坚定的信念与崇高的道德就是留给我们最好的一笔精神财富,有了这些,再普通的人生也不会暗淡,再沧桑的命运也会闪光。
整台颁奖盛典,真情涌动,大爱奔涌。爱祖国,爱得矢志不移;爱他人,爱得义无反顾;爱百姓,爱得全心全意;爱家人,爱得炽热如火。正是有了这份浓浓的爱,才有了工作中的勇于担当;才有了名利中的淡泊如水;才有了行动中的奉献自我;才有了家庭中的患难深情。久久地感悟着“感动中国”人物的不凡事迹,我们不禁汗颜于自身的渺小,为曾经的牢骚满腹而羞愧,为昨日的贪图安逸而自责,为以往的追逐功利而检讨。那么只要行动,就为时不晚,只要追逐的方向不变,只要奋进的动力不减,恪守本职也能升华价值,坚守平凡也能荣光无限。
感动中国人物,叩响大爱强音。在为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骄傲与感动之际,我们也将面对新一年的明媚征程,不妨也用朴实的双手擎起爱的火把,不仅照亮脚下的路,也能温暖身边的人,我们由衷地坚信,爱的力量聚沙成搭,人人献出一缕爱的春晖,世界则会春暖花开。
韩素云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15个字,有2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06位用户喜欢。
自古山东出好兵,山东人既有忠诚爱国的一面,又有勇敢无畏的一面,涌现出了很多让人佩服的英雄人物。
其实,山东不光出好兵,也出好军嫂,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有好军嫂,才成就了那些好兵。
比如闻名全国的韩素云,就是一位山东“好军嫂”的代表。
韩素云1961年出生于山东济宁梁山县马店村,1983年初,经媒人介绍,她与汶上县石闸东村的倪效武订下了婚约。
他们原本打算,等过了今年再挑个好日子举办婚礼,但是在当年10月,广西边防部队来到梁山县招兵,听到消息后的倪效武满心欢喜,因为他从小就有一个军人梦。
不过,倪效武却顾虑重重,因为他的父母都有病,奶奶也卧病在床多年,虽然哥哥在矿上工作,但因路途遥远,无法照顾家人,嫂子也是体弱多病,因此,倪效武就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根本走不开。
就在这个时候,未婚妻韩素云站了出来,对他说:“我知道你在愁什么,但是这跟你当兵相比又算得了什么?你只管去,家里的事交给我就行。”
在韩素云的鼓励下,倪效武踏上了南下的火车,投身南疆前线。
倪效武走后,韩素云就成了倪家的顶梁柱,不光要下地干活,还要照顾病人,打理一家人的吃喝拉撒,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如此繁重的劳动,让韩素云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还不到25岁就开始长出了白头发。
倪效武的父母看在眼里,也很心疼,不止一次地对她说:“都是我们家拖累了你啊,我们对不住你!”
但是,韩素云没有丝毫怨言,说:“爸,妈,没有谁拖累我,我和效武是夫妻,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忙碌几年下来后,韩素云积攒了5000多块钱,准备要给倪家盖两间新房,村里人听说后,都纷纷夸赞说:“倪家真是祖上积德了,给效武讨到这么一个好老婆!”
的确,韩素云与倪效武虽然有婚约在身,但毕竟没有举办婚礼,属于没过门的儿媳妇,没过门的儿媳妇给公婆家盖新房,这在村里可是头一回听说!
再说倪效武,入伍后因为表现突出,成绩出色,获得了报考军校的名额,但考虑到家里的困难,倪效武又萌生了退意。
韩素云在信中得知这个情况后,鼓励他说:“这么好的机会你应该去,家里都挺好的,种的粮食够吃,也盖起了新房,爸妈身体比以前硬朗多了,弟弟妹妹的成绩也很好,总之,你不要挂念我们,好好去考你的军校。”
所谓“家有贤妻,胜过良田千顷”,在得到韩素云的鼓励后,倪效武决定报考军校,最终顺利考入了桂林陆军学院,毕业后留在广西某部。
多年的劳累,让韩素云的身体吃不消了,去医院检查后,韩素云才知道自己患上了被称为“新癌症”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但为了一家老小,她没有声张,更没有给倪效武透露半点消息,全靠一个人默默地扛着。
但是,随着病情的加重,她实在扛不住了,家人这才知道了她的病情,赶紧给倪效武发去电报。
倪效武看到电报后,立即请假回家,见到卧病在床的韩素云时,素来坚强的倪效武泪水夺眶而出。
倪效武感觉自己太对不起妻子了,就带着韩素云回到部队,给她治病。
1993年10月,在《广西武装》杂志社担任通讯记者的周德国得知此事后,深受感动,就搜集了大量有关韩素云的光荣事迹,发表了多篇通讯报告,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连《解放军报》《人民日报》也都纷纷转载。
韩素云的事迹报道后,引起了广州中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强烈关注,就派人把韩素云接到该院接受治疗,经过精心治疗后,韩素云的病终于痊愈了。
韩素云的光荣事迹,让她获得了无数荣誉,比如“模范军属”、“优秀军人妻子”、“爱国拥军模范”、“全国三八女旗手”、“关心国防建设新闻人物”等等,让她成为举国皆知的英雄模范人物。
不过,韩素云对这些看得很淡,说:“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我想,不是我的事迹感动了大家,而是党和人民的关心、关爱感动了我。”
1997年,韩素云被组织安排到南宁市财政局,负责文秘工作,但韩素云觉得,自己仅仅只是初中学历,无法胜任这个工作,就向领导提出,做一名票据管理员就行了。
在她的多次请求下,领导只好同意了,就这样,韩素云当了一名普通的票据管理员,兢兢业业地工作了多年,一直到退休。
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评选出了“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韩素云的名字就在其中。
大学生感动校园人物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56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52位用户喜欢。
我叫付__,11级中药2班的学生,现任寝室长,爱心捐助站办公部部长,我知道我的青春是有限的,但我会让我有限青春中的每个细胞都跳动起来。有人说:“上帝只掌握我们的一半命运,而另一半的命运则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相信这句话,切深信不疑。上帝是伟大而充满智慧的,他让我们懂得,只有敢于挑战,敢于奋斗敢于向命运宣战的人才可以向梦想的彼岸靠近,才能拥有胜利果实的甘甜。
古诗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出身贫苦的我知道,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却可以如寒梅般顽强,凌雪傲霜,独自盛开。生于世间,不管天再冷,风再大,都要做自立自强的人,都要有不屈服的信念,都要认真生活。
高考的失利让我真正尝到失败的滋味,我曾一个人哭过,闹过,但仍要面对现实。我一遍又一遍的告诉自己:“你是家里的长女,你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在上学,不管你有多么的难过,多么的伤心,你一定要给他们做个好榜样,即使你现在落榜了也不要屈服于现实,因为你要让他们知道,只要尽力去做,就没什么可伤心的,你要振作!你要坚强!”那段时间,每当我看到爸妈越发弯曲的背影,泪水就会在眼里不停的打转,我仰望着天空让他们绝不落下!爸妈也曾劝过让我复习,可是家里的经济负担太重了,我没时间也没精力去复读了,于是在爸妈的强烈要求下我来到了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刚进入大学时,一切事物对我来说都是那样的新奇和迷茫。到可能从小就经常离家上学的原因,我很快便适应这里的生活。由于一心想着自立自强,以减轻父母的负担,所以对于老师一再强调不要到外面去做兼职的话我也没怎么放在心上,我在一个学姐的介绍下,报了一个兼职的中介。其实在没工作之前我也担心自己紧张,害怕,会不会做不好,因为我是一个偏内向的女孩,不怎么与别人交流,喜欢安静的一个人想问题。但渐渐的我发觉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学长学姐们太优秀了,他们不仅各有各的才艺,而且还是那么的热情,那么的活波开朗,好像什么人都不怕似的,而我却做不
到,我好羡慕他们,当时我就在心里暗暗告告自己,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这种性格,就当是为了工作,我也必须做到。后来,在社团招新的时候,我成功的抓住了这次机会当时就想着一定要试试,就当锻炼一下自己,强迫自己参加了各种面试,磨练自己的性格,让自己更加坚强,最终我实现了一个只要站在台上就打颤的女生,变成面对众人也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女孩。感谢上帝,我的兼职工作都很顺利,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能够成功地与别人交流沟通。
在外面的兼职锻炼了我的多方面能力,但是这只是解决我基本生活目标之一,。对于大学生来讲,学习是本质的工作,我更大的目标是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在除了双休,节假日在外做兼职以外的日子里,我利用课余的时间一直认真刻苦的学习专业课知识,步履匆忙的穿梭于教室与图书馆之间,时刻鞭策自己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努力。
韩素云感动中国人物事迹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35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33位用户喜欢。
韩素云,女,1961月9日22日,韩素云出生在山东济宁市梁山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她是一个挑起家庭重担,默默支持丈夫献身国防事业的好军嫂,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2009年9月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韩素云的事迹虽小但实在、感人。她初中毕业后开始务农,1983年初,与倪效武定了亲,当年10月在她的鼓励下倪效武参军到了边防。作为未过门的媳妇,素云经常去看望老人,农忙时帮着种地、收割,后来,不顾别人议论,搬到倪效武家住,替夫在家照顾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的奶奶,得慢性阑尾炎的父亲和有神经性官能症的母亲,帮当矿工的哥哥照顾身体虚弱干不了重活的嫂子,照顾眼睛半盲的弟弟和正在读小学的一对双胞胎妹妹。其中艰辛只有自知,外人可能无法想象,就这样,素云在倪家住了3年多,还用自己多年劳动的心血,为倪家盖了两间新瓦房。1989年夏天,她感到大腿有时像针扎一样的疼痛,两条腿弯不下来,为省线没有及时看病治疗,忍病痛继续劳作,直到1992年春天,她带着女儿到麦田里套种棉花,一下子倒在麦田里的时候,才在家人的劝说下,到部队医院检查治疗,才发现得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为治病,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还欠了2000多元的债......正当她对治好病有些丧失信心的时候,倪效武所在部队的战友被她无私的精神所打动,写了一篇报道并刊登在《广西日报》、《羊城晚报》上,军营和社会向她纷纷伸出了温暖的手,帮她治好了病。
1995年1月5日,韩素云作为“爱国拥军先进集体报告团”的主要成员,先后在北京、上海、山东作了9场报告,笔者有幸也含泪听过一次她的报告,身为感动,她的模范事迹也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外界评价她是用最朴实的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凯歌;她用最无私的精神,折射出时代最可贵的品德,在爱的名义下,书写忠诚的力量,她是让一个时代为之感动的“好军嫂”。
感动中国罗阳人物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0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81位用户喜欢。
罗阳自1982年参加工作以来,立足航空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建立了卓越功勋。作为沈飞集团公司发展的“掌舵人”,他务实创新,夙兴夜寐,始终坚定地站在党和国家利益的高度,践行“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不断创造航空工业的新奇迹,为我国航空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罗阳任职期间,把军机研制生产作为最重要的任务,“十一五”期间,完成了多个型号的新机首飞和设计定型,实现了国家战略工程项目和生产能力的新突破。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月,他不知疲倦,殚精竭虑,在两大重点型号的新机相继实现成功首飞后,便赶赴珠海航展为“鹘鹰”加油助威,继而又转战辽宁舰,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2012年11月18日,罗阳以“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的身份,进行舰载机首次实际着舰试验。他深知,这次上舰是对他和歼-15的一次考验,责任重大!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罗阳每次都近距离观察飞机起降,最近时不足20米,发动机轰鸣声震耳欲聋,使人的整个胸腔都承受着巨大压力。就在见证了歼-15首次在辽宁舰圆满完成起降训练任务、开创中国航母事业新纪元的光荣时刻,2012年11月25日,罗阳突发疾病逝世。
罗阳以国家之振兴为己任,以企业之发展为己任,三十年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三十年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奏唱了一曲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英雄颂歌。他把全部的精力奉献给了祖国的航空事业,他留下的“罗阳精神”——“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矢志不渝、航空报国的爱国热情;恪尽职守、忘我奉献的崇高品德;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航空人在实现航空强国梦想的路上拼搏创新、奋发图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故事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26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30位用户喜欢。
从他们身上,有人读出了感动的力量。20__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里,有90后,也有耄耋老人;有卖鸡蛋的大爷,也有两院院士。他们生逢不同的年代,守护着不同的岗位,坚守着不同的初心,却在“奉献”的精神世界中相遇,共同向我们传递着“利他”的价值观。他们拒绝诱惑,甘守清贫,付出了青春乃至宝贵的生命。这种力量,怎不让人泪流满面?
感动中国是一扇窗口。十七年来,上百位年度人物用伟岸的身姿,奠定了精神丰碑最坚实的底座。更多的人则从感动中汲取力量,用精神之光点亮自己前行的路。公交车上让座的年轻人,为清洁工免费提供热水的热心店长,春晚小品中那个春节不回家,在车站为大家排忧解难的铁路警察……他们也许永远登不上“感动中国”的舞台,却在“行动中国”的大舞台上,用热心,用担当,用奉献,温暖了每一个平凡的瞬间。
一朵朵浪花汇成了时代的巨浪。获奖者终究有限,但精神的奖杯在所有观众手中传递。十三亿中国人,人人心里都燃着一团烈火,这团烈火越烧越旺,化做无穷无尽的力量,这是咱们的靠山,这是咱们永远幸福的保证!
张桂梅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27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19位用户喜欢。
2021年华坪女高159人参加高考,70名女生超过一本线,取得这样的傲人成果,离不开学生的苦读、教师的苦教,更离不开张桂梅不顾生死的奋斗。今年是乡村振兴开局之年,党员干部要向张桂梅学习,筑牢理想信念的魂,深扎艰苦奋斗的根、满怀无私奉献的情,夯实初心与使命的根基。
坚定理想信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坚持不懈。
为实现理想,张桂梅四处奔走、风餐露宿,不顾他人的白眼和误会,想方设法筹集经费,经过6年的不断坚持,免费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中终于修建完毕并投入使用。作为党员干部,要向张桂梅学习,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在工作中要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以人民的需求为着力点,以人民的满意为落脚点,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清醒地认识到:乡村振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其间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要以实际行动诠释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用理想信念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做到凡事冲在前面、干在前面。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扎实办好民生实事,以工作实效取信于民,以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参与到乡村振兴伟大新征程中来。
坚持艰苦奋斗,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迎难而上。
张桂梅克服重重困难,每天早上5点起床、凌晨1点躺下,艰苦奋斗13年,换来了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作为党员干部,要向张桂梅学习,坚持艰苦奋斗,到条件艰苦的山区去,到生活清苦的农村去,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正大步迈进乡村振兴新征程,要积极投身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洪流之中,脱掉皮鞋穿草鞋、换下西装着便装,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发扬吃苦耐劳、实干苦干的精神,面对困难不退却,面对矛盾不回避,面对挫折不放弃。勇于扎根基层,怀着越是困难越向前,越是苦难越拼搏的决心,坚定前进步伐,奋力走在前列,坚守工作岗位,勇当开路先锋,敢于迎击挑战、迎难而上,做到“逢山能开路,遇水能架桥”,以决战决胜意志激活乡村振兴“动力引擎”。
坚守初心不变,以“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心劲无私奉献。
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静下心来做事,沉下心来育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始终坚守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让贫困女孩昂首走出大山。作为党员干部,要向张桂梅学习,坚守初心不变,淡泊名利,做到一心向党、一心为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任务艰巨而繁重,党员干部一定要正确对待个人得失,要把崇高使命装在心里,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把务实作风装在心里。实现乡村振兴,要在勤于为民上多下功夫,践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的庄严承诺,用实际行动赋予奉献以新的时代内涵,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无私奉献和“功成一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乘势而上,为服务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