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感动中国

知识分子的楷模罗建夫事迹材料(5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0-24 13:20:02 查看人数:17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知识分子的楷模罗建夫事迹材料 1259字 18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07人
知识分子的楷模罗建夫事迹材料 966字 5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87人
感动中国人物罗建夫事迹 3964字 28段 14分钟 22分钟 31分钟 137人
全国劳动模范罗建夫事迹 1429字 17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173人
感动中国人物罗建夫事迹 561字 2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235人

知识分子的楷模罗建夫事迹材料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59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07位用户喜欢。

6月21日上午,湘乡市第一中学,一尊罗健夫的半身铜像注视着穿梭的后辈。雕像的底座,刻着“校友罗健夫,1935——1982”字样。

铜像是罗健夫年轻时的模样,面色柔和,带着微笑,眼神坚定。“他是他们的学长,有中国科学家最为典型的样子——心中有家国、淡泊与超然、专注也执着。”湘乡市一中校长张四海告诉记者。

罗健夫生前是原航天工业部陕西骊山微电子公司(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第771研究所)一名工程师。他短暂的一生都与图形发生器发生着关联。

图形发生器是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制版设备。没有它,研制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几乎不可能。这个在今天早已被CAD技术取代的笨重“家伙”,曾经却帮我国航天电子工业发展打开了一扇门,也承载了一段罗健夫个人的奉献史。

心中有家国,才会舍小为大、竭尽所能。

1970年,罗健夫受命研制图形发生器,并担任课题组组长。当时,图形发生器是国外“禁运”设备,无资料,无样机。而且,研制图形发生器需要电子线路、自动控制、精密机械、应用光学等多方面知识,可罗健夫大学学的是核物理,怎么办?

一切从头学起。接到研制任务后,他一头扎进图书馆和新华书店,搜集所有能找到的相关资料,“恶补”有关专业知识。

研制过程中,课题组里负责计算机的技术员因有其他项目被抽调。无人负责计算机,对于罗健夫的研制工作来说,不亚于斩断了一条胳膊。当大家以为他就此会撂挑子时,他却坚持下来:“我们研制图形发生器,是国家急需,党的事业急需!作为一个党员,我为什么不替党着急?调走了一个人没有人搞计算机了,我为什么没有承担起双份工作的勇气,自己顶上去?”

这就是科学家的真情实意。

1972年,罗健夫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终于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图形发生器,填补了我国电子工业的一个空白。

3年后,他又成功研制出Ⅱ型图形发生器,为我国航天电子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978年,Ⅱ型图形发生器项目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当时申报奖项时,罗健夫把同事的名字写在前面,自己的名字则放在最后。

这是科学家的淡泊与超然。

在科研事业这条路上,罗健夫拼搏奋进,唯独忘了自己。1981年10月,他在进行Ⅲ型图形发生器的改良工作时,病魔向他袭来。为了Ⅲ型图形发生器能早日投入使用,他以惊人的毅力,一直坚持工作。

1982年2月,罗健夫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可他跟医生说不要告知自己的家人。胸腔的癌肿把胸骨顶起,皮肤如烧灼般剧痛,但他仍扎在资料堆里,修改Ⅲ型图形发生器的图纸。

除了工作,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别人。面对绝症,他看得很开,不止一次对主治医生说:“你们现在就可以在我身上做实验,死后我的身体捐献给国家,你们可以解剖好好分析一下,希望对以后其他人的治疗有帮助。”

1982年6月16日,47岁的罗健夫与世长辞。按照生前遗愿,医生对他的遗体做了解剖,结果发现他周身布满癌瘤,胸腔里的肿瘤比心脏还大。他得的是“低分化恶性淋巴瘤”,癌症中最凶的一种,潜伏期已在两年以上。医护人员一下子就哭了。

如今,罗健夫的母校湘乡市一中,总会在新生入校时组织学生走进校史馆,学先辈高尚情操,立笃学报国之志。而罗健夫的故事总会被提到。他忘我工作、勇于攻关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在后人心中树立了一座永远的丰碑。

知识分子的楷模罗建夫事迹材料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6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87位用户喜欢。

罗健夫

罗健夫(1935—1982)航天工业科学家,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人,1935年9月21日出生于湘乡县城关镇南正街。1948年入湘乡一中读书。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初中三年二期及高中三年的全部课程。1956年考入西北大学原子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1959年4月1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电子计算机技术所、航天工业部陕西骊山微电子公司工作。1965年开始研究微电子。1968年参加北京电机厂技术攻关协作。1970年主持国家空白项目——图形发生器攻关。图形发生器是中国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关键设备之一,为了更快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他在较短的时间内,以顽强的毅力学会了两门外语,先后攻读了电子线路、自动控制、精密机械、应用数学、集成电路等多门课程,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他经常整日不出工作室,饿了啃块馍,困了躺在地板上打个盹,带领研制组人员克服了许多困难,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图形发生器,1975年又研制成功Ⅱ型图形发生器,为中国航天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这一年,他又带领研制组成员技入了皿型图形发生器的研制工作。1981年10月完成了全部电控设计,进入调试阶段。1982年6月18日因患晚期淋巴癌不幸逝世,年仅47岁。

他是一位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平时酷爱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以保尔的志趣行为作榜样,身体力行,忘我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出了成果从不表现自己,发了奖金分文不取,多次放弃评聘高级工程师和升任领导干部的机会,连去香港考察的机会也让给别人,专心致志完成科研任务。因此,他被人们誉为"中国式保尔"。1981年10月,他正带领研制组人员试制皿型图形发生器时,突然感到胸口阵阵作痛,仍不去医院检查,也没有告诉同事,只抓了几副中草药吃,照常拚命工作。1982年春节后,病情恶化,医院诊断为低分化恶性淋巴瘤。他知道后保持镇静,更加奋不顾身地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党的事业。

他临终前交待,将其遗体献给医学事业。1982年9月16日,航天工业部追授他为优秀共产党员。11月11日,中共陕西省委追授他为省特等劳动模范。1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向全国发出通知,号召向他学习。《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等全国性报刊连续报道了他的感人事迹,他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1983年2月12日,国务院追授他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掀起了向科技先进人物罗健夫学习的热潮。

感动中国人物罗建夫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964个字,有2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4分钟,朗读时长22分钟,慢速需要31分钟,有137位用户喜欢。

湖南湘潭人,1935年9月5日出生在湘乡县南正街(今湘乡市昆仑桥办事处南正街)。他从小喜欢阅读历史故事、剑侠小说、传记等各种文学书籍。1948年7月,罗健夫趁父母外出,准备偷奔峨嵋山“练功”,幸亏母亲回家发现,经规劝,未能出走。1949年8月,家乡解放,罗健夫以优良的成绩考入县立中学。1950年被吸收为校内首批新民主义青年团员。1951年上初中三年级时,带头报名参军。不久,进入军校学习。毕业后,在甘肃山丹县军马场工作。

罗健夫在马场工作期间,利用三年时间,以惊人的毅力自学完高中的全部课程,于1956年考入西北大学原子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虽然罗健夫的基础较差,但是通过勤学苦练,他的成绩很快提高了。他一直担任班干部,工作积极,1959年4月14日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先后在母校、西安电子计算机技术所、骊山微电子公司工作。

1965年,他开始研究微电子技术。1968年参加北京电机厂技术攻关协作。1969年底,开始参加国家攻关项目——图形发生器的研制工作。“--”中研究工作一度中断,但他努力排除干扰,以顽强的毅力在较短时间内掌握了两门外语,攻读完电子线路、自动控制、精密机械、应用数学、集成电路等多门课程。

为了早日研制成功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关键设备——图形发生器。罗健夫白天紧张工作,晚上刻苦攻读,到了周日,新华书店像块大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了他。有一次,他从酒仙桥书店出来,乘车返回住地。他一上车就看书,下车后,才发现自己已过住地三个站了,只好返身往回走。路上,他又把书掏出来边走边看。三辆公共汽车从他面前过去了,他都没有察觉,因为他在深深思索着自己苦心钻研的问题……

为了发展祖国的微电子事业,罗健夫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外地出差,每天坚持工作十多个小时。有时一连许多天不回家,在工作室里连轴转。饿了吃块馍,喝口水;困了就随便倒在地板上睡一会,醒了接着再干。1968年,他和一个同志在北京电机厂做超声压焊机试验,在装备调试的几个月里,每天晚上只睡四个小时,而且要分两次睡。有一次,他离开实验室上厕所,迷迷糊糊地把厕所当宿舍,准备睡觉。当解开钮扣,脱衣服时才发觉错了。

1980年4月,公司要罗健夫和几个同志一道去广州验收一台进口计算机,当时因为缺乏检验手段,对外部设备无法进行程序检验。有的人主张不检验了,干脆先弄回来再说。罗健夫不同意,提出一定要想办法先验后收。为此,他不辞辛劳,乘公共汽车来到渭南的一个基地,经多方了解,终于找到了检验仪器和资料,一切准备就绪,才上路去广州。

广州,这颗南国明珠,古往今来曾使多少游客陶醉。罗健夫第一次出差到这儿,又适逢“五一”佳节,有的同志提议说:“先休息两天,出去玩玩。”可是老罗摇了摇头,他想,要搞好这次验收,有许多工作要做,如果在外面多待一天,不仅要多花钱,还会影响科研生产的进度。不过他考虑到多数同志都是头一次来广州,出去看看也是应该的。于是,他让同志们上街,自己留在招待所,查资料,看图纸,搞汁算,作记录……由于准备工作做得充分,终于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出国学习,这是很多人向往的事,可罗健夫却总是把这种机会先让给别人。1978年,组织决定要他带一组人去日本实习,随后接收一套进口设备,他又多次推荐要别人去。由于时间紧迫,领导坚决要他去,他才带领一个实习小组出发。

出国后,他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事,处处注意节约。他多次叮咛同志们:“这儿的生活水平比咱们国家高,要尽可能吃得便宜点,多节约一些外汇。”当时,在日本学习的有几个组,食宿也在一处,其他组的生活费用都达到了甚至超过了标准,而罗健夫带领的小组不仅一文不超,还节约了40%的经费,回国后罗健夫将节约的经费全部上缴给了国家。

罗健夫出国回家,带回一台电视机,孩子们多高兴啊,可有谁能想到,这台黑白电视机,是他路过北京时在一家寄卖店掏二百多元钱买的。

按规定,常在外面出公差的人,超过年度,家属可以享受探亲假。1968年,爱人陈显万第一次去北京探亲,当时罗健夫正忙于超声压焊机的研制工作,陈显万看到罗健夫很瘦,十分心疼,从早到晚帮他抄抄写写,整理资料,一个月探亲假,竟比平时工作还忙。临别时,老罗才抽了点时间,与爱人合了一张影,作为纪念。在探亲的日子里,爱人生怕给罗健夫添麻烦。一个月时间,夫妻二人没有游过一次公园,没有去过一次王府井。

罗健夫对爱人这样“无情”,可对别的同志却体贴入微。1975年冬,他和一位同志在北京出差。一天,当他得知这位同志的爱人要来北京探亲时,就主动提出帮助去接。他们头天晚上赶到车站,在车站整整等了一夜,直到凌晨4点,回到住地后他又帮助同事安排好食宿,然后才放心地回到自己的住处。

百人百性,各有不同。罗健夫就是一个很有个性、与众不同的人。他长期从事半导体设备的研究工作,是Ⅰ、Ⅱ、Ⅲ型图形发生器的主要设计者和研究者,工作成绩显著,业务扎实。领导和同志们都说,按照他的贡献和实际水平,晋升高级工程师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在1980年和1981年两次考高级工程师时,他都悄然避开了。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黄敞同志亲自动员他报名,他谦虚地说,水平不够,还没做出成绩,让别的同志考吧。以后,动员他的人越来越多,他只好说:“等Ⅲ型图形发生器研制出来以后再考虑吧!”

1977年,有的人为了调资大肆争吵,而罗健夫完全具备了升级条件,却一再找领导表示:“我是党员,家里经济不困难,把名额让给别人吧!”实际上,他工资不高,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家庭负担很重。这一年他弟弟不幸去世,留下两个孩子,他每月还要给弟媳寄20元。当党委批准他主动让出升级名额时,他高兴地说:“我感到这是党对一个党员的信任,也是我最大的光荣!”以后两次调资,他又主动提出把名额让给别人。

1978年,组织曾打算提升他为研究室主任,1981年又要提升他为制版中心副主任、主任工程师。他说,我能力不行,不是不服从分配,让我集中精力在技术上为党的事业多做点贡献吧。组织上了解他的心情,同意了他的要求。

1978年,Ⅱ型图形发生器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奖,而他作为这个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却不争功,不争利,大谈其他同志的成绩,惟独不谈自己的贡献。3000元的奖金,他一分钱也不要。

罗健夫把荣誉、地位、职称、待遇统统置之度外,有些人很不理解。他说:“有啥不可理解的,要当共产党员,就要少想点个人的事!”

罗健夫的大女儿在中学时就提出入团要求,她把自己的心愿告诉了爸爸。老罗对孩子说:“你还不到15岁,思想不成熟,要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好好锻炼。”1981年女儿上大学后,再次对爸爸说她要求入团。老罗反复考查她对入团的认识,最后严肃地说:“我以一个老共青团员的身份告诉你,入团一定要懂得为共产主义献身。”他要孩子学好团章,提高认识,改造思想,并把自己保存了30多年的《论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任务》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两本书送给女儿看,要她知道苏联当时的共青团员是怎样工作、怎样生活、怎样为共产主义事业战斗的。

一次,他得知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撒了一次谎,他让孩子写了书面检查。不久,孩子从学校拿回一张奖状,他让孩子把检查抄在上面,贴在床头,以作戒鉴。他教育孩子,要做三种人:诚实的人,正直的人,靠自己本事自立的人。他对女儿说:“你们都懂事了,不要受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现在有些人喜欢走后门,爸爸没有后门,有也不走,要遵纪守法,靠本事为人民服务。”

1980年10月,正在研制Ⅲ型图形发生器时,罗健夫病倒在了实验室,被送往医院时发现已患癌症。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为修改Ⅲ型图型发生器的图纸,强忍病痛又一头扎进了资料堆。往返奔波,每天总是干到下午7点钟,有时连晚饭都忘记吃了。看到他经常手拿图纸,忍着病痛,吃力地爬上四楼,有的同志感动得落下泪来。公司领导为了让他安心养病,为他分了一处新房子,但他执意不要,说有个住处就行了。

病魔是无情的。当罗健夫得知自己已到了癌症晚期时,明白留给自己的时间不会太长了,他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斗争。他再三嘱咐去医院探望他的人,不要把诊断结果告诉他爱人和别的同志,以免影响大家的工作。他还恳切地对医生说:“不要做切片检查了,时间对于我来说极其宝贵,尽量让我多工作一天吧!”

1982年4月,组织上送罗键夫住进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他顽强地与死亡作斗争,想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党为人民多做贡献。

住院期间,他承受着剧烈的疼痛,胸骨都痛得无知觉了,也没有呻吟一声,没有主动要求医生打过一次止痛针,他想能为国家节约一分算一分。晚上去厕所,他跌倒在地上爬不动,可他不愿意打扰护士和别人。他还再三鼓励医生说:“征服癌症也是一场革命,革命还没有成功,总是要死人的,你们就大胆在我身上做试验吧。”现在一提起这些事,在他住院期间曾护理过他的医护人员就伤心地流泪。大家说,罗键夫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疼痛,一日日加剧;病情,一天天恶化。罗健夫明白,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即将到来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罗健夫想,作为一个共产党人,应该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过得有意义。

在临终的前一天,他还尽力做好事。他对医生说:“不要为我再花钱了,把省下来的钱和药给别人用吧!”他对来看望他的同志说:“可惜我不能再为党工作了!”他饱含热泪,恭恭敬敬向党交了最后一次党费。临终前他嘱咐说:“丧事从简,我死了遗体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我是共产党员,我是属于党的”。

渭水呜咽,骊山默哀。1982年6月16日10时35分,罗健夫同志——这位为共产主义事业拼搏一生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科技工作者终于停止了呼吸。他去世后,家属按照他的遗嘱,一切从俭,将遗体献给了医院解剖。他像一支通红的蜡烛,为了人民的利益,燃尽了自己;他像一条春蚕,为了社会主义祖国,吐尽最后一缕丝。“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罗健夫那颗红亮的心,像珍珠一样,将永远放射出耀人的光辉。

1982年9月陕西省人民政府追认罗健夫为革命烈士。1982年10月11日,中共陕西省委作出了《关于开展向罗健夫同志学习的决定》,次年《工人日报》、《光明日报》相继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号召全国人民向他学习。

1983年,罗健夫被追授为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劳动模范罗建夫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29个字,有1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73位用户喜欢。

罗健夫生前是航天工业部陕西骊山微电子公司一名工程师。他短暂的一生都与图形发生器发生着关联。

图形发生器是电子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制版设备。没有它,研制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几乎不可能。这个在今天早已被CAD技术取代的笨重“家伙”,曾经却帮我国航天电子工业发展打开了一扇门,也承载了一段罗健夫个人的奉献史。

心中有家国,才会舍小为大、竭尽所能。

1970年,罗健夫受命研制图形发生器,并担任课题组组长。当时,图形发生器是国外“禁运”的设备,没有资料,没有样机。而且,研制图形发生器需要电子线路、自动控制、精密机械、应用光学等多方面知识,可罗健夫大学学的是核物理,这可怎么办呢?

一切从头学起。接到研制任务之后,他一头扎进图书馆和新华书店,搜集所有能找到的相关资料,“恶补”有关专业知识。

研制过程中,课题组里负责计算机的技术员因有其他项目被抽调。无人负责计算机,对于罗健夫的研制工作来说,不亚于斩断了一条胳膊。当大家以为他就此会撂挑子时,他却坚持下来:“我们研制图形发生器,是国家急需,党的事业急需!作为一个党员,我为什么不替党着急?调走了一个人,没有人搞计算机了,我为什么没有承担起双份工作的勇气,自己顶上去?”

罗健夫是这样想的,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这就是科学家的真情实意。

1972年,罗健夫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终于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图形发生器,填补了我国电子工业的一个空白。

3年后,他又成功研制出Ⅱ型图形发生器,为我国航天电子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978年,Ⅱ型图形发生器项目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励。当时申报奖项时,罗健夫把同事的名字写在前面,自己的名字则放在最后。

这是科学家的淡泊与超然。

在科研事业这条路上,罗健夫拼搏奋进,唯独忘了自己。1981年10月,他在进行Ⅲ型图形发生器的改良工作时,病魔向他袭来。为了Ⅲ型图形发生器能早日投入使用,他以惊人的毅力,一直坚持工作。

1982年2月,罗健夫被确诊为癌症晚期,面对这样沉重的打击,罗健夫异常镇定,他问医生:“我相信唯物主义,对癌症并不畏惧,请告诉我,我还有多少时间?”随后,他嘱咐同去的同志:“不要告诉我爱人,也别做切片检查了,现在,每分每秒对我都是宝贵的!”这个已知自己的寿命屈指可数的人,没有哀叹人生的短暂,没有眷恋小家庭的温暖,也没有考虑给妻儿留下什么遗言,他的心里只有一桩心事:“我还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完。”

胸腔的癌肿把胸骨顶起,皮肤如烧灼般剧痛,但他仍扎在资料堆里,修改Ⅲ型图形发生器的图纸。

癌细胞在急剧扩散,罗健夫承受着难以言状的折磨,但他心心念念的都是党的事业,他还忍着病痛对前来看望的同志详细讲解难题。除了工作,罗健夫想得最多的就是别人。在病房的49天中,他从未要求护土打过一次止疼针,从未拉过一次信号灯,甚至从未呻吟过一声。夜里上厕所,他从不叫人,也不开灯,总是自己一步一步的挪着去。他还不止一次对医生说,可以在他身上做实验,死后他的身体捐献给国家,可以解剖好好分析一下,希望对以后其他人的治疗有帮助。

1982年6月16日,罗健夫同志逝世了,终年47岁。按照他生前的遗愿,遗体做了病理解剖,医生们惊异地发现:他周身布满癌瘤,胸腔里的肿瘤比心脏还大;胸骨已酥脆,一碰就碎了。经过化验:“低分化恶性淋巴瘤”,是癌症中最凶的一种,潜伏期已经在两年以上。医护人员们都哭了,他们说:“很少见这样的病,更少见罗健夫这样的人,他真是特殊材料制成的!”

罗健夫去世时年仅47岁。1983年2月,他被国务院追授为全国劳动模范。2009年,罗健夫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感动中国人物罗建夫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61个字,有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35位用户喜欢。

罗健夫,湖南省湘乡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1950年距初中毕业尚差一学期,带头报名参军。在部队利用业余时间,学完初中三年二期及高中三年全部课程。1956年考入西北大学原子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学业成绩优异,工作积极。1959年4月1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先后在母校及西安电子计算机技术所、骊山微电子公司工作。1965年,开始研究微电子技术,1968年,参加北京电机厂技术攻关协作,次年,主持国家空白项目一一图形发生器攻关。“--”中力排干扰,以顽强毅力,短时间内掌握第二外语,攻读电子线路、自动控制、精密机械、应用数学、集成电路等多门课程,有时整日不出工作室,饿了嘴块馒头,困了就躺在地板上打个盹。1972年、1975年先后研制出第一台“图形发生器"、"Ⅱ型图形发生器",为我国航天工业作出重大贡献。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后,他再接再厉,继续研制"Ⅲ型图形发生器",至1981年10月已独立完成全部电控设计。一次调试设备时他突然病倒,诊断为晚期淋巴癌,医治无效去世,年仅47岁。他平日酷爱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以书中主人公保尔为榜样,身体力行,忘我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利害,从不表现自己,多次自动放弃评聘高级职称和提拔的机会,颁发奖金分文不受,被同事誉为“中国式保尔”。

1982年全国不少报刊连续报道其生平事迹。1983年,国务院追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知识分子的楷模罗建夫事迹材料(5篇范文)

罗健夫(1935年9月21日-1982年6月16日),汉族,湖南省湘乡县人,中共党员,生前系原航天工业部771所工程师。1983年2月,他被国务院追授为全国劳动模范。人物生平罗健夫,1935年9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城关镇南正街。1948年考入湘乡一中。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6年考入西北大学原子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19…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罗建夫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