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朱丽华事迹(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11-03 19:40:02 查看人数:23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感动中国朱丽华事迹 2826字 22段 10分钟 16分钟 22分钟 254人
感动中国朱丽华事迹 353字 3段 2分钟 2分钟 3分钟 166人
感动中国朱丽华事迹 1206字 11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30人
感动中国朱丽华事迹 689字 13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68人
感动中国朱丽华事迹 458字 7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52人
感动中国朱丽华事迹 1525字 15段 6分钟 9分钟 12分钟 126人

感动中国朱丽华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826个字,有2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2分钟,有254位用户喜欢。

朱丽华,女,汉族,195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一级视力残疾,嘉兴市南湖区丽华中医诊所所长。

她是几百学子的“好妈妈”,30多年来,省吃俭用,无房无车,穿36元两双的打折鞋,一件白大褂穿10多年不舍得扔,却资助寒门学子702人次,改变他们命运的同时也让更多人成为助人者;她是残疾人奋斗路上的引路人,身残志坚在黑暗中追光,成为嘉兴首位盲人中医师,创办丽华中医诊所,个人服务23万余人,帮助三百余脑瘫儿,引领100多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她是乐于奉献、无私无我的“光源”,免费为现役军人治疗4000多人次,各类捐款金额高达521余万元,2018年又签订了器官捐献协议,要将助人事业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

资助寒门学子702人次,她成为他们的“好妈妈”

朱丽华诊所虽然在嘉兴市区,但并不那么好找,可是那些一次都没来过的学子,却总能准确无误地找到那里。学子们执意过去,就是为了见她一面,跟她说一声“谢谢”,或是喊一声“好妈妈”。他们都是朱丽华资助过或正在资助的寒门学子,特意来感谢这位改变他们命运的“好妈妈”。

朱丽华从事中医工作36年,爱心助学也已经有30年了。在1991年的时候,她第一次从广播里听到了“希望工程”这个词,就立刻拿出了近3个月工资寄到了云南,资助了2个贫困孩子,这让她体验到了助人的欢乐。她认真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帮助更多人,给予他们希望的同时,自己也能不断得到快乐和幸福。”从此,她开始了30年的爱心助学之路。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学习压力大不大……她就像个母亲一样惦记着自己资助的孩子,时不时联系他们,事无巨细,样样都管。30年来,朱丽华的“爱心榜单”上受助贫困学子已达702人次,助学资金达到几百万元之多,一路播撒爱心的她也成了几百贫困学子的“好妈妈”。

嘉兴的寒门学子要资助,外地的贫困学生一样要帮!她给阿坝州黑水县初中捐赠热水器,为阿坝州马尔康市67名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去了15.41万元的助学金和67床鸭绒被。身为盲人,出行十分困难和无助,但朱丽华在2020年跨越2000多公里来到四川,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这些孩子,让他们知道心中有爱、有希望就能获得成功。

诊所的员工们常受到朱丽华的照顾,可他们都知道朱丽华对别人和员工都很大方,唯独对自己却“死抠”。脚上穿的是打折时买的36块钱两双的鞋子,身上的白大褂穿了10来年也舍不得扔,每次外出宁可多转几趟公交车也尽量不打车……朱丽华总是告诉他们,资助一个学生,就是在改变一个贫困家庭的命运。平时省一点,“儿女”们有需求的时候,她就想尽办法去满足。在她的帮助下,很多寒门学子读了大学,开启了美好的人生新篇章。对朱丽华来说,学子们的大学通知书、入职通知单、结婚请柬就是她最宝贵的财富,那是她所有付出的最美呈现。

以阿坝州壤塘县中考二类模式第一名考入高中的求拉四杰,曾因家庭贫寒差点辍学。她的母亲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经历过大手术,家中还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妹妹,一家人的开支全靠父亲打零工的微薄收入维持。幸亏有了朱丽华的帮助,她才能继续安心读书。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资助自己的竟然是一位盲人阿姨。朱丽华的故事和“自己少花一元钱,就能多捐出一元钱”的理念,让她动容,也激起了她努力读书,以后也要去帮助别人的决心。

让朱丽华欣喜的是,她的“儿女”中有很多人接过了自己的爱心接力棒,做起了志愿者,成为了新的爱心使者。

为100多位残疾人“谋前程”,她是奋斗路上的引路人

上世纪70年代,因为两次意外,三次失败的手术,不满20岁的朱丽华坠入了黑暗的世界,成了一位盲人。她在经历了7年的痛苦挣扎后,从张海迪的故事中汲取了力量,历经艰难,成为黑暗中的追光者,也是众多残疾人奋斗路上的引路人。

1985年,在政府的关心帮助下,朱丽华参加浙江省首届中医推拿培训班。盲人独自离开家庭,在生活中有诸多不便,学习盲文和医疗技术更是困难重重。但她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努力,潜心学习掌握医疗技术。在学习的过程中即使双手拉伤导致打石膏也没有一句怨言。“学好技术自己就有了傍身的本事,也能够去帮助别人。”这个念头支撑着她度过了许多难熬的日子。

学成归来后,朱丽华被分配到嘉兴市福利院医务室工作,一干就是22年。她二十多年如一日,视病人如亲人,精心为每一个脑瘫患儿进行服务,帮助了三百余名脑瘫患儿,给患儿和他们的家庭带去了希望。朱丽华的中医技术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1998年,她顺利晋升为中医师,成了嘉兴市首位盲人中医师,用双手改写了自己的命运。

2008年,朱丽华顺利创办了中医诊所,为了帮助更多残疾人,她招收的员工都是残疾人。她不仅无私地传授技术还包食宿,先后引领100多位残疾人就业。不少残疾人学成后,还积极创业就业,从家庭的“包袱”转变为家里的“顶梁柱”,真正达到了“安置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影响一大片”的效果。周围有好心人担心她这样的做法是“教出徒弟,饿死师傅”。她却乐意看到大家好起来,她说自己最大的快乐,就是看到自己曾帮助过的人能够靠自己有尊严地活下去。

陈永明是中医诊所的员工,在诊所干些杂活,他的父母这辈子都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能“换一种活法”。陈永明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强直性脊椎炎,2009年病情恶化,根本无法直起身,生命垂危。家人带着他辗转于各个医院,医生们都说希望渺茫。那时,朱丽华把陈永明接回了诊所,每天一有空就给他治疗,几年下来,不仅身体好转,还能扔掉拐杖走路了。与其说是朱丽华的中医技术功效神奇,不如说是爱的力量创造了奇迹。

朱丽华粗略估算了下,到现在为止,自己已经服务了23万多人。长时间的体力透支,让她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但能以一技之长帮到更多人,她的内心是快乐的。她自强不息、黑暗中追光的精神也鼓舞了更多残疾人乐观生活,自主创业。

捐款521万元再捐“自己”,她活成耀眼的“光源”

朱丽华对物质的要求极其简单,吃穿住行一切从简。从诊所开办那天起,她就把诊所当成了自己的家,一个20多平方米的房间,放着一张桌子两张床,她和视力残疾的女员工一人一张。年过六旬的朱丽华在嘉兴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商品房,旁人为她感到可惜,如果不是连年结对学子,她早就能买下一套自己的房子了。但她却认为自己做了此生最值的事情,省下来的钱都花在了对社会有用的地方。这些年她的各类捐款金额已达521余万元。

“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36年来,哪里有需要,朱丽华就会把爱洒向哪里。1990年南湖革命纪念馆筹建时,她捐出了2个月的工资;2006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新馆筹建时,又捐款1万元;2008年,汶川大地震第二天,她捐出10万元的全市个人最高“特殊党费”;2020年2月,她向当时疫情最严重的武汉捐款、捐物;她还出资53万元,为50多户贫困户改造卧室……这样的事情,对她来说远比买房更有意义,因为能帮助更多人。

在朱丽华的人生词典里,“帮助”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这么多年来,她已为现役军人免费治疗4000多人次,如果自己忙不过来,她就掏钱请员工帮忙。

很多年前,朱丽华就萌生过去世后要把自己“捐”出去的念头。2018年,朱丽华签下了器官捐献协议。对于自己最终的“归宿”,朱丽华早就做了“安排”:“等到以后干不动了,就把诊所卖了;等我走了,把钱全部捐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朱丽华坚定地说:“作为红船旁的一名共产党员,我的财产、我的器官、我的一切都将捐献给社会!”

感动中国朱丽华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53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66位用户喜欢。

朱丽华是一位盲人,也是红船旁的一名党员。她身残志坚,成为嘉兴首个盲人中医师;她自强不息,创办了推拿诊所,先后为22万多人次解除了病痛;她乐于奉献,为480多人次贫困学子捐款333万元;她心有大爱,引领100多名盲人走上了就业之路,为现役军人免费推拿超过3000人次;她无私无我,去年4月还签下了器官捐献书,“等我哪天去了,骨灰撒大海,不占人间一分地”……

朱丽华曾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模范”“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最美浙江人”“浙江省道德模范”“浙江省慈善奖”等荣誉。她以南湖畔切实的奋斗与奉献,映照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生动地诠释了红船精神和“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

朱丽华双目失明,却为他人带来光明未来。28年来,她捐款373万元,资助了寒门学子480人次,还带动了100多名残疾人就业。她先后获得了“全国自强模范”“浙江省道德模范”“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等30多项荣誉。

感动中国朱丽华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06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30位用户喜欢。

用双手改变命运,为未来努力拼搏

她用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她的按摩诊所让一百多个残疾人都得到了维持生计的专业技能,她以“行动”来示范,扶贫帮困、治病救人……她自始至终用自己豪情万丈默默奉献。

面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朱丽华只是淡淡地说:“我并不是企业经营者,我是在诊所为职工打工赚钱,让他们用自己的两只手,为了自己的美好未来而奋力拼搏。”

为他人带来温暖,用爱回馈社会

1985年,嘉兴市民政部门开设了一个中医推拿培训班,她被选中去参加学习。在这一年里,她学习认真刻苦,手受了伤,即便是大挫伤打石膏也不间断学习、也根本不愿放弃。最后,总算不畏艰难学有所成,实现了中医梦。后来,朱丽华在嘉兴市社会福利院创建了自己的第一家诊所——丽华中医诊所。从11平方米的一间房,一张床,到今日的467平方米,20张床,她用了几十年。可小小的诊所中,装满的却是大大的人间爱。她招来了许多和她有类似遭遇的人来学技术,不但包吃包住,还让她们用自己做实验,她的身上时常青一块紫一块的,可在她看来,这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学会了技术,她们也就能自力更生了。她先后教过一百多名盲人朋友,让她们用两只手创造出美好的明天。倾尽所有为他人带来温暖,用爱回馈社会。

用尽毕生帮助他人

朱丽华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也算事业有成,但她仍吃住在诊所里,一直单身,没有购房,也无儿无女,她宁愿省下钱帮助他人,自己也不愿意多花一分钱。希望把钱用在比她更需要的人身上。

朱丽华曾说:“安置一个残疾人,等于解放一个家庭,对困难家庭的帮助非常大。”在她看来,他人的事全部都是大事儿:一位职工的老伴没有退休金,她就让去店内做清洁工作,这样每月就有了收入来源,更重要的是,这个举动让人重拾了生活的自信;诊所里的职工陈永明还是朱丽华的帮扶对象,他身患心脏疾病和强直性脊椎炎,为了方便帮他推拿,朱丽华就将他送到了诊所,吃穿住行每样都由她操持。在残疾人同胞眼里,本来也需要他人照料的朱丽华,不仅成为了自己的家人、朋友,甚至是推动自己生活的引路人。在朱丽华的屋子里有一个非常大的衣柜,衣柜里的衣服裤子非常少,里边堆满了她三十多年来在慈善公益事业中所得到的荣誉证书和奖牌。

“我一直有一个小小心愿,就是去世后捐献我的器官,骨灰撒海,不占用一寸土地资源。但是母亲活着的情况下,我狠不下心提起这件事,如今我无所谓了。”

在老人去世25天之后,朱丽华郑重其事地签订了捐献器官书。

2018年,朱丽华的事迹被大家熟知,她在嘉兴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很多人都主动、找她合影留念,对她的行为十分敬佩。2019年4月,央视发布“2019感动中国年度候选人”,主办方遴选出21名本年度候选人名单中,就有她的名字。2020年1月11日在北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正式举办,这位来自嘉兴、双目失明的医生朱丽华因捐助爱心捐款等善行,与中国女排、四川木里灭火勇士、老英雄张富清等人一起被评为“本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朱丽华在相关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从后台走向领奖台的最高处。

感动中国朱丽华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89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68位用户喜欢。

朱丽华出生在中医世家。两次意外让她失去了光明,治病救人、悬壶济世的梦想,最终没有因为双目失明而停步。

在她重拾生活的希望成为一名医者时,她常常会思考偶像张海迪的一句话:“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

1989年夏天,一场罕见的洪灾侵袭了嘉兴,当时朱丽华在市福利院工作,茫茫的黑暗中,天灾显得格外恐怖。洪水退去后,朱丽华依然手足无措,福利院里狼藉一片,“一屋子老弱病残,困难重重。”

朱丽华急在心里,但一点忙也帮不上。这时候,子弟兵们来了,苦活累活他们抢着干。

经过多天的抗洪救灾,有些军人不慎受伤,院长就请朱丽华为他们治疗。

在推拿治疗的过程中她了解到,这些军人都是刚入伍的新兵蛋子,他们在家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入伍之后成了人民的守护者。

治疗结束后,被问到诊费是多少,朱丽华连忙摆手,“我也没有其他本领,就只能治伤疗伤,缓解你们的病痛。”

“不能让军人们受着伤干活。”那段时间,朱丽华每天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为军人们治疗,自己忙不过来,便花钱请诊所的盲人帮忙为他们推拿,“每天累得像散了架。”

军人们离开了,市福利院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然而,对军人们的敬重,却深深留在了朱丽华的心里。

“原来,在本职工作之外,我还可以用双手为社会作出贡献。”朱丽华感觉自己多了一份责任,“投身公益事业是我梦想的传递,我要坚持一辈子。”

初心,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简单朴素。但是,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

贫困学子、残疾人、困难家庭……对于来求助的人,她来者不拒,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渐渐地,朱丽华这三个字成了一张公益名片。

有人说她傻,有钱不赚,受助人也不一定回报她。她却不在意,“我不需要他们来回报我,他们只要回报社会就好了。”

感动中国朱丽华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58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52位用户喜欢。

因为眼睛看不见,朱丽华很少出门,可在20x年的8月她却出了趟远门去了龙泉,那里有她资助的5名大学生。朱丽华坚持到龙泉,她希望自己的故事能激励更多的贫困学生让他们有奋斗的目标。

“我没上过大学,也没有自己的孩子,我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和希望都放在这些孩子身上,他们替我圆了大学梦,我很高兴。”

朱丽华在资助贫困学子的同时,更关注他们的成长,希望自己对他们的精神鼓励多过金钱资助。平时,朱丽华从不主动联系这些受助的孩子,“我给他们提了一个小要求,在学期末给我打个电话或者发个短信,告诉我学习情况。”

她还让孩子们把她拉进微信群,“他们有了困难我好第一个知道,有些孩子瞒着我不肯考研,要被我骂的。”虽然从未见过这些孩子,但是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家庭背景都在朱丽华的心里。

每年给孩子们开个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动态;结对的时候跟每个孩子握手,传递温暖与爱心。

“我要感谢这些孩子,他们的青春给我带来活力,他们的困境促使我不断前进。”

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总是心怀感激,朱丽华在不断给予中收获幸福。她也相信,这些受到过资助的孩子们也都心怀大爱,一路前行,一路播撒爱与温暖。

感动中国朱丽华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25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26位用户喜欢。

朱丽华是嘉兴首位盲人中医师,也是嘉兴首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入党27年来,她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不变初心。

“党和政府培养了我,我对党感恩”

朱丽华出生在中医世家,但天有不测风云,两次意外让不满20岁的朱丽华双目失明。从光明坠入黑暗,朱丽华一度消极沉沦,甚至想过结束自己的生命。1983年,她从广播中听到了张海迪自强不息的事迹,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决心追逐中医师梦想。

在嘉兴市民政局的帮助下,1985年,朱丽华参加了浙江省首届中医推拿培训班,学成后被分配到嘉兴市福利院医务室工作。在她的悉心治疗下,4名脑瘫儿童竟然都站了起来。

1990年,南湖革命纪念馆馆舍筹建,嘉兴开展“我为南湖增光辉”捐款活动,“当时我还不是党员,但党和政府培养了我,我对党感恩,捐款时是毫不犹豫的。”朱丽华当即捐出整整两个月的工资——116元。

生在南湖畔,长在红船旁,朱丽华一直有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想法,然而,想到自己的盲人身份,她又有所顾虑,怕自己达不到共产党员的标准。通过捐款活动,嘉兴市福利院领导知道了她的想法,通过找她谈心,打消了她的顾虑,坚定了她的入党决心,不久后,朱丽华正式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

1994年10月8日,朱丽华站在南湖之滨,面朝党旗,庄严宣誓,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进了党的门,就要做好党的人”

“进了党的门,就要做好党的人。”从入党第一天起,朱丽华就这样告诫自己,这份质朴的初心,她用日复一日的行动践行着。

在工作上,朱丽华刻苦钻研医术,1998年,她从中医士晋升为中医师,成为嘉兴市首位盲人中医师,2008年,借着体制改革的春风,她又创办了自己的丽华中医诊所。

为了帮助更多残疾人掌握谋生技能,有能力立足社会,从1992年起,朱丽华就开始招收符合条件的盲人为员工,免费教导,包吃包住,在教学时,朱丽华甘当“小白鼠”,让员工们在自己身上练习技术。多年来,朱丽华先后带出了100多名徒弟,绝大多数人从原来的家庭“包袱”成为了家庭支柱。

在生活中,朱丽华对自己极为“抠门”,她至今没有购置房产,一直住在诊所的小房间里,一张床、一个床头柜、一个收音机,几乎就是她的全部家当,一件朴素的白大褂,一双十几元的布鞋,她一穿就是好多年。

和朴素生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在慈善事业中的“挥金如土”:1991年,她第一次听说“希望工程”,月薪58元的她拿出140元,资助了云南的两名贫困学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她交纳10万元“特殊党费”支援灾区;她还参与了嘉兴市民政局的“暖巢行动”,一次性捐出53万元,帮助53户贫困家庭改造房屋;2020年疫情来袭,她拿出13万余元,通过嘉兴市残联为嘉兴市1.1万名低保残疾人购买了11万只口罩……如今,朱丽华各类捐款总额已达454万余元。

“我还在追梦路上奔跑着”

因为身体原因,朱丽华很少离开嘉兴,但去年10月,她却不远千里前往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为那里的67名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去15.41万元助学金、67床鸭绒被。多年来,朱丽华资助的贫困学生已达587人次,在她的资助下,一个又一个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用知识改变了命运。除了捐资助学,朱丽华甚至把自己也“捐”了,早在2018年,她就签下了器官捐献协议,对于自己的“归宿”,她也做好了安排,“等以后干不动了,就把诊所卖了;等我走了,把钱全部捐出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朱丽华自强不息、热心慈善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无数人,也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她先后收获了“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浙江省“十大之江先锋”、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第六届道德模范等荣誉。作为一名27年党龄的老党员,今年,朱丽华还有一个特殊的心愿想要完成,那就是结对一百户贫困家庭,朱丽华觉得,建党x年之际,这样做特别有意义。一生跟党走,终生报党恩,在年过花甲的朱丽华心中,信仰的光芒丝毫未随岁月流逝而黯淡。“作为一名党员,夕阳路上我照样还能奋斗,我还在追梦路上奔跑着。”

感动中国朱丽华事迹(6篇范文)

朱丽华,女,汉族,195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一级视力残疾,嘉兴市南湖区丽华中医诊所所长。她是几百学子的“好妈妈”,30多年来,省吃俭用,无房无车,穿36元两双的打折鞋,一件白大褂穿10多年不舍得扔,却资助寒门学子702人次,改变他们命运的同时也让更多人成为助人者她是残疾人奋斗路上的引路人,身残志坚在黑暗中追光,成为嘉兴首位盲人中医师,创办丽华中医诊所,个人服务23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朱丽华信息

  • 感动中国朱丽华事迹(6篇范文)
  • 感动中国朱丽华事迹(6篇范文)23人关注

    朱丽华,女,汉族,1957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一级视力残疾,嘉兴市南湖区丽华中医诊所所长。她是几百学子的“好妈妈”,30多年来,省吃俭用,无房无车,穿36元两双的打折鞋,一件白大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