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石光银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 939字 | 12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97人 |
石光银劳动模范事迹简介 | 734字 | 5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294人 |
石光银主要事迹简介 | 396字 | 4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223人 |
石光银主要事迹简介 | 413字 | 5段 | 2分钟 | 3分钟 | 4分钟 | 131人 |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 1969字 | 18段 | 7分钟 | 11分钟 | 16分钟 | 222人 |
“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简要事迹 | 789字 | 8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276人 |
石光银人物事迹素材摘抄 | 540字 | 4段 | 2分钟 | 3分钟 | 5分钟 | 138人 |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 1026字 | 15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95人 |
治沙英雄石光银事迹简介 | 1503字 | 14段 | 6分钟 | 9分钟 | 12分钟 | 235人 |
“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事迹材料 | 1664字 | 21段 | 6分钟 | 9分钟 | 13分钟 | 149人 |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 977字 | 11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19人 |
“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简要事迹 | 643字 | 9段 | 3分钟 | 4分钟 | 5分钟 | 118人 |
石光银人物事迹素材摘抄 | 1035字 | 6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159人 |
治沙英雄石光银事迹简介 | 1497字 | 14段 | 5分钟 | 9分钟 | 12分钟 | 144人 |
石光银主要事迹简介 | 1534字 | 5段 | 6分钟 | 9分钟 | 12分钟 | 178人 |
石光银人物事迹素材摘抄 | 1006字 | 5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63人 |
石光银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39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97位用户喜欢。
他紧跟党走,对党忠诚;
他治沙造林,创造了治理毛乌素的奇迹;
他创新模式,带领沙区群众脱贫致富;
他是林业战线上一面耀眼的旗帜!
治沙英雄石光银荣获“七一勋章”的消息让人振奋。这位坚守在毛乌素沙漠南部治沙一线的英雄,创造了治沙奇迹,使这里的人们告别了风沙和贫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大道,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边,浩瀚的毛乌素沙漠给周边乡亲带来了贫困和苦难。因风沙入侵,童年时代的石光银随父母搬了9次家。在他的小伙伴被沙尘暴卷走后,石光银下定决心,要治住沙子,与沙漠战斗到底。
造林治沙的榜样就在身边。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堆子梁小滩子村的李守林因造林治沙成功,20世纪60年代当选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石光银以李守林为榜样,暗暗给自己鼓劲。
石光银的能力逐渐得到党组织和群众的认可,担任了同心干大队党支部书记兼大队长。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植树治沙。当时班子不同意、群众有意见,石光银反复做工作。他的赤诚之心打动了群众,开始带领群众大规模造林治沙。3年造林1.4万亩,创造了当时定边县海子梁乡唯一一块沙漠绿洲。
20世纪80年代,党和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理荒沙荒山。国家扶持政策让石光银吃下了“定心丸”,他与海子梁乡政府签订了合同,承包治理该乡农场的3000亩荒沙,成为当时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第一人。
为了治沙,石光银辞去海子梁乡农场场长职务,举家从北搬到南,搬到了荒沙面积最大的四大壕村。这一举动成为海子梁乡的爆炸性新闻,全乡议论纷纷。家人的担心、亲朋好友的劝阻,都没有动摇石光银治沙的决心,他说:“我们祖祖辈辈受风沙害,咱住这地方要想过上好日子,就要治住沙,我是共产党员,我决心已定。”石光银的治沙决心也感动了乡亲,“我们没有说服你,你反倒把我们说服了,为了过上好日子,是死是活,我们都和你绑在一块干。”就这样,石光银带领7户人家联合治沙。
荒沙地栽树,仅种苗款就要10万元,7户人家拿出全部积蓄,总共才750元。为筹措资金,石光银咬咬牙,顾不上妻女的哀求,把家里赖以生存的84只羊、1头骡子赶走卖了。其他被说动一同治沙的乡亲们也纷纷变卖家畜,石光银又向亲友、信用社借贷,才凑够了买种苗的钱。
这年春秋两季,石光银带领7户人家男女老少,在3000亩荒沙地上全部栽上旱柳、沙柳、杨树。这年雨水好,树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治沙首战告捷。
石光银劳动模范事迹简介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3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94位用户喜欢。
“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满村光棍无婆姨,有女不嫁海子梁……”海子梁乡曾经流传的一段顺口溜,将过去这里的贫困情状展露无遗。
石光银的童年记忆里,漫天肆虐的风沙吞噬着庄稼和房屋,乡亲们总是被风沙撵着跑,父母无奈下带着他搬了九次家。7岁那年,石光银和邻家一个5岁的男孩虎娃在野外放羊时,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沙尘暴,昏天暗地里两个孩子被裹挟着失散。三天后,家人在30里外的内蒙古一位牧民家里找到了石光银,而曾经活蹦乱跳的虎娃却不知被风沙埋到了哪里,再也没有回来……这些痛苦的经历让少年的石光银恨透了风沙,立誓长大后一定要制服“沙魔”。
但制服“沙魔”哪有那么容易?世代饱受风沙之害的乡亲们都束手无策,石光银却偏偏要站出来“扭转乾坤”。“我们村自然条件很差,既有沙窝子,又有碱滩地。小时候吃不饱肚子是常有的事,像树皮、玉米芯子、糠、沙柳籽,这些我都吃过。”石光银说,一场风沙,能把新入地的种子吹得颗粒无存,把茁壮的秧苗吹得秆断叶无。就算是一般的年景,地里的庄稼也得种个三四茬才行。这让石光银坚信,如果不治沙,这里什么产业都发展不了,将永远陷在贫困的漩涡里。
终于,机会来了。1984年,国家出台政策,允许农民承包治理“五荒地”。“那会儿我在海子梁乡农场当场长,这在当时可是‘铁饭碗’,一个月能挣四五十块钱。但看到文件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想干的事情来了:治沙就是我想干、要干的事。”石光银要扔了“铁饭碗”去治沙!这在家人和乡亲们眼里简直是“疯了”,好多人嘲笑他是傻子、是“石灰锤”。但石光银认准的事儿,九头牛也拉不回!这一年,他同海子梁乡政府签订了合同,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成为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第一人。
“恶沙不除,穷根不拔,我枉活一世!”从此,石光银一头扎进茫茫沙海,一心治理荒沙、植树造林,“我想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就一定要把沙治住、林造起!”
石光银主要事迹简介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96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23位用户喜欢。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石光银的一辈子,与治沙种树牢牢绑在了一起。但所有与此有关的记忆里,他最不愿提起的就是2008年的植树节。就在这一天,石光银的儿子在从银川调运树苗的归途中意外发生车祸,不幸去世。然而安葬爱子后的第三天,石光银又义无反顾地出现在治沙的“战场”上,和往常一样扛苗、挖坑……在别人看来,石光银是敢与天斗、与地斗,敢将“沙魔”踩在脚下的英雄,但他同时也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他把对儿子的思念与不舍深深埋进心里,化为了继续治沙造林的强大动力。
三十多年来,他带领乡亲们历经千辛万苦,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扭转了“因沙致穷”的千年困局。
如今,总有人劝年近70岁的石光银可以歇歇了。但这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全国治沙英雄”,依然不改“全国劳动模范”的风范,语气坚定地说:“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我活多长时间,治沙就用多少时间!”
石光银主要事迹简介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413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31位用户喜欢。
进入夏季,石光银最忙的事情就是带着大伙修剪林地里的树木。这片6000多亩的林地叫狼窝沙,很难想象这里曾是陕西省定边县最难治理的不毛之地。
1984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已有11年党龄的石光银带头响应。第二年,他牵头承包了58000亩荒沙地,其中就有长年处于风口的狼窝沙。
然而,苦干了一个春季,一场大风过后,90%的树苗全部被掩埋。来年再战,80%的树苗又被风沙毁掉。通过外出学技术,1988年春天,他们在沙坡上划格子、搭沙障,栽下的杨树和沙柳成活率达到了90%,狼窝沙终于被战胜。
从这以后,石光银又带领大家继续承包沙地造林。然而,2008年植树节,因运送树苗遭遇车祸,他失去了唯一的儿子,三天后就领着大伙继续挖坑种树,没人知道这位父亲忍受了多大的悲痛。
几十年里,石光银造林治沙的脚步从没停下,他带领群众先后治理了25万亩荒沙地,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出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如今,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石光银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大力发展种养殖业,实现了沙区群众的致富增收。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69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222位用户喜欢。
烈日炙烤着大地,7月中下旬的一天,气温逼近40摄氏度,石光银焦急地查看着今年新种的樟子松,并反复叮嘱工人们:“一定要时刻关注土壤的水分状态,及时浇灌……”
虽已汗透衣背,但这位年近七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位“全国治沙英雄”依然坚守在抗旱造林第一线。“我这辈子就干一件事,就是治住沙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石光银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治沙30多年始终坚守的信念。
回想起6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颁中国共产党最高荣誉——“七一勋章”时的情景,石光银仍然十分激动:“咱干了这么点儿事,党却给了这么高的荣誉!沉甸甸的奖章往脖子上一戴,不由得让人深感责任重大、压力也很大。有生之年,我要继续干、好好干、干到底,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1952年,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童年时,一场场风沙常常掩埋了庄稼、房屋,“沙都到了房梁上”。在他记忆里,风沙带来的苦难和贫困,迫使自己家前前后后搬迁过9次。
1984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时年32岁的石光银辞去乡农场场长的“铁饭碗”,成立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农民治沙公司。“乡亲们祖祖辈辈受风沙的害,住在这地方,要想过上好日子,就要治住沙!”石光银当时承包了3000亩荒沙地,成了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的“第一人”。
为了治沙,他举家搬迁到了风沙最大的四大号村,带领7家农户一头扎进茫茫大荒漠。治理3000亩荒沙地,不是件容易事,横在石光银面前的,是三大“拦路虎”:资金难筹集、劳力难组织、风险难预测。
在3000亩荒沙地上栽树,仅种苗一项就需要10万元,但7家农户拿出的全部积蓄只有750元。心急如焚的石光银避开妻儿,卖掉了自家的84只羊和1头骡子。其他农户相继卖掉自家的牲畜,还从各自的亲友处借贷,才凑够了树苗款。
1984年的春、秋两季,石光银带领男女老少齐上阵,在荒沙地栽旱柳、沙柳和杨树。好在天公作美、雨水好,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3000亩荒沙变成绿洲。
坚定了治沙决心的石光银再次承包5.8万亩荒沙地。在这片荒沙中,大小沙梁上千座,其中治理难度最大的就是特大沙梁——狼窝沙。狼窝沙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夏季地表温度能达到60多摄氏度、冬季可低至零下40多摄氏度。要在这里把树栽活,难度可想而知。
石光银贴出“招贤榜”,号召十里八乡的乡亲一起治沙。一旦资金投进去见不到收益,会连累大家穷上加穷。为此,石光银成立新兴林牧场,将股份制引入治沙中,户户有股、按股分红的机制激发了农户的治沙积极性。
1986年,石光银带领乡亲拉开“大战狼窝沙”的序幕。那些日子,大家吃的是被风吹得又干又硬的玉米馍,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住的是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庵子。风吹、日晒、沙烤,大家的脸被晒得黢黑,嘴上起泡,眼里布满血丝。不幸的是,当年刮了10多次六级以上大风,他们栽的树苗有90%被毁,几乎所有付出都打了水漂。
石光银强忍悲痛,鼓舞大家振作起来。第二年,他又带着大伙儿干了一个春天,但80%的树苗又被风沙毁掉。这时,石光银意识到“治沙不能蛮干,也要讲高科技”,所以他到榆林、横山等地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取得了治沙胜利,80%的树木活了下来。看到从沙窝里出来时如同“野人”的石光银,妻子心疼地放声大哭。
在30多年的治沙历程中,石光银带领大家历尽千辛万苦,在承包的25万亩荒沙和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树木的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了一条长达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
林草长起来了,风沙小了,四大号村变富了。为了让治沙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也为了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石光银探索出“公司+农户+基地”、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依托林草资源发展畜牧产业,先后办起新兴林牧场、秀美林场、百头肉牛示范牧场、3000吨安全饲料加工厂、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等经济实体,带动当地农民人均收入从几百元提升至3万元。
由于当年栽种的灌木林寿命短、经济价值小、观赏性差,二次沙化可能性大。近几年,石光银带领公司员工展开二次植树造林和低产林改造,栽种了以樟子松为主的优质树种达100多万株,面积已达5万亩,价值2000多万元。
不仅如此,石光银还带动白于山区曾经最贫困的50户272人搬出大山,成立十里沙行政新村,还无偿为每户划拨3亩宅基地,带领大家打水井、盖房子、架电线、发展养殖业,逐渐摆脱了贫困。他还自筹资金建起荒沙小学和光银希望小学,为当地孩子解决上学难题;垫资500多万元,为乡亲们修通了从定边至海子梁的砂石“致富路”……
在石光银的带领下,定边县先后涌现出杜芳秀、王志兰等众多治沙典型,当地的林草覆盖率也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5%提高至现在的32%。石光银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世界杰出林农奖等60多项荣誉。
“荣誉是过去的,咱拿到这些荣誉,就要对得起这些荣誉,要想想咱还能为国家、为老百姓做点啥。”石光银告诉记者,接下来,他打算加大治沙及农业工作的科技投入,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治沙事业,让治沙事业能够持续发展下去。
“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简要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89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76位用户喜欢。
致富不忘本,群众是老根。为了帮扶困难群众,石光银在十里沙村建起移民新村,将白于山区的一部分困难群众搬迁到这里,并在承包治理好的沙地上,无偿为每户划拨3亩宅基地,带领他们打水井、盖房子、架电线、发展养殖业,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他还自筹资金建起荒沙小学和光银希望小学,解决了当地孩子的上学难题;垫资500多万元,为乡亲们修通了定边至海子梁的砂石“致富路”。据不完全统计,石光银所在的公司先后帮扶300多农户、1000多人脱了贫。
“宣誓成为党员的时候,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为群众着想,那就不是一个好党员。”石光银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入党誓言。这些年,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他利用公司的优势条件,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联合了300多户农民,先后办起了肉牛示范养殖场、饲料加工厂、蔬菜大棚种植等10多个经济实体,带动当地群众人均增收近2万元,沙窝窝变成了“金饽饽”,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大家治沙造林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治沙与致富形成了良性循环。
把治沙精神传承下去
“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想着咱还能为国家、为老百姓做点啥。”石光银告诉记者,今后,他打算在巩固治沙成果的同时,加大治沙及农业方面的科技投入,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治沙事业。
治沙事业,后继有人。学林业技术专业的石健阳,毕业后就跟在爷爷石光银的身边学习和实践林业技术,成为第三代治沙人。
“我要把我在大学学到的林业知识运用在治沙中,真正让沙区群众能达到增收致富,特别要为防止二次沙化做出不懈努力。”石健阳说。
治沙精神代代传。5月17日,定边县刘峁塬小学的师生来到石光银治沙展馆,开展“传承治沙精神、参与生态建设”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这是石光银近些年来最繁忙的事务之一,每一回接待来访者,他都尽可能亲自为大家讲述榆林的治沙事业。
“石爷爷给我们讲述他的事迹,我听了很感动。他坚持不懈的品质很值得我们学习。”刘峁塬小学学生徐荷婷说,今后她会努力学习,争取成为下一代治沙人,让白于山上到处充满绿色。
石光银人物事迹素材摘抄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38位用户喜欢。
石光银的一辈子,与治沙种树牢牢绑在了一起。但所有与此有关的记忆里,他最不愿提起的就是2008年的植树节。就在这一天,石光银的儿子在从银川调运树苗的归途中意外发生车祸,不幸去世。然而安葬爱子后的第三天,石光银又义无反顾地出现在治沙的“战场”上,和往常一样扛苗、挖坑……在别人看来,石光银是敢与天斗、与地斗,敢将“沙魔”踩在脚下的英雄,但他同时也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他把对儿子的思念与不舍深深埋进心里,化为了继续治沙造林的强大动力。
三十多年来,他带领乡亲们历经千辛万苦,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扭转了“因沙致穷”的千年困局。
如今,总有人劝年近70岁的石光银可以歇歇了。但这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全国治沙英雄”,依然不改“全国劳动模范”的风范,语气坚定地说:“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我活多长时间,治沙就用多少时间!”
2018年,石光银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这之前,他已连任过多届省、市、县级人大代表。作为一名老党员、老代表,石光银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人大代表要把人民装在心里头,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真正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石光银的话语中依然充满干劲,就像那仍在“成长”中的沙漠绿洲焕发着盎然生机。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26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95位用户喜欢。
对于很多地方来说,要致富得先修路,但对于定边来说,“要致富,先治沙”才是真正抓住了要害。
说到如何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石光银给出了自己的思路:开发利用荒沙,发展沙产业。
“治沙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自我经济支撑。”因此,石光银和他的团队创造出了“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把治沙与致富结合起来,依托林草资源发展畜牧业,突出肉牛业,实现产业带动,进而带动集体脱贫致富奔小康。
几十年来,石光银在带领乡亲们治沙的过程中,“搬”掉了大沙梁,平出2000多亩水地,打了20多眼机井,铺上了地下输水管道,栽上网框林,配上抽水机具。不仅如此,还办起了新兴林牧场、百头肉牛示范牧场、三千吨安全饲料加工厂、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西湖、太阳山、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500亩松柏园、5万亩生态林、狼窝沙项目治理区等经济实体和旅游景点。
石光银讲述,过去风沙肆虐,农田经常被沙子掩埋,粮食产量很低,老百姓生活非常贫困。现在沙子治住的地方,因为不受风沙侵害,粮食产物和经济作物都能种,产量也上来了。
“现在一亩地能产两三千斤粮,农民收入也提高了。没有治沙这头一步,致富是非常难的。”石光银感叹。
荒沙变绿洲,四大壕村确实也跟着变富了。2002年以来,沙区人均占有粮年年在1000公斤以上,现人均年纯收入上万元,石光银所在的四大壕村被定边县命名为小康村。
沙窝窝变成了“金饽饽”,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大家治沙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治沙与致富形成了良性循环。而这也是石光银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
事实上,从1997年开始,定边白于山区最贫困的50户272人就逐渐迁出大山,成立十里沙行政新村。石光银带领他们打水井、盖房子、架电线、发展养殖业,逐步脱贫致富。
扶贫先扶智。在扶贫帮困过程中,石光银还自筹资金,先后建起荒沙小学和光银希望小学,解决了当地孩子的上学难问题。
对定边来说,要致富,先治沙,治完沙后再修路。为了使更多的农副产品能够运出去,石光银再次奉献,自己垫资500多万修了一条砂石公路,如今这条路早已变成群众口中的“致富路”。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石光银始终坚守着这份承诺。他直言,能够坚持治沙四五十年的人确实很少,也是真的很苦,但是它能带来很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从我父亲起就开始治沙,下一个一百年,我要把孙子培养好,一代接一代把治沙事业做下去,把高科技引进来,提高效益,造福人民。”
愚公曾说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这,正是石光银的信念。
治沙英雄石光银事迹简介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03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35位用户喜欢。
石光银是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四大壕村农民,18岁时入党。过发展沙产业,把治沙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使农民在治沙中得到实利。
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颁发了金质奖章和证书。
2018年1月当选为陕西省出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8年1月任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31日,陕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通过,任命:石光银为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 治沙英雄
他20岁担任大队长时,就带领群众致力于治理沙漠的伟大事业。1984年,他怀着锁住黄沙、拔除穷根的责任感和坚定信心,辞去乡农场场长职务,举家搬进沙区,成为全国承包治沙第一人。37年来,石光银同志承包荒沙、荒滩22.8万亩,己已治理19.5万亩,植树2000多万株(丛),在毛乌素沙地的南缘,营造了近100公里长的绿色屏障,为阻挡黄沙南侵,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沙方法,经治理的沙地林草覆盖率均达65%以上;他组织207户农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治沙公司,探索出一条“公司十农户”,综合开发,多业并举,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保治理的产业化治沙新路;他关心乡亲,个人出资实行生态移民把生活在生态极为恶劣地区的50户特困农民迁移到自己承包的沙地上,为他们盖房子、打水井、分口粮田,帮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他组织80多名农民办起“农民文化夜校”,带动沙区农民学文化、学技术,他投资数万元建起“黄沙小 学”,让沙区子弟就近上学读书。石光银同志的治沙模式和技术辐射了周边乡村,他无偿为群众提供树苗50万株,种子4000多公斤,打水井160多眼。践行誓言
石光银是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多年,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 个人荣誉
石光银同志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他还被联合国邀请出席防治荒漠化会议,介绍治沙经验,并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世界优秀林农奖”,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为表彰石光银的先进事迹,弘扬他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格,2002年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授予石光银同志全国治沙英雄荣誉称号,颁发了金质奖章和证书。
2021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授予石光银“七一勋治沙践行
“治沙是我唯一的事业,只要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树,把治沙进行下去。
这句誓言,“治沙英雄石光银已经践行了40多年。从20岁开始,这位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四大壕村的普通农民,便怀着为沙区人民锁住黄沙、拔掉穷根的强烈责任感和坚定信念,带领群众投身于治沙事业中。
石光银从小在沙窝里长大,饱受风沙危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就开始尝试造林治沙。1984年初,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的政策出台后,石光银敢为人先,毫不犹豫地带领妻儿,把家搬到沙区,和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沙3000亩的合同,成为全国农民承包治沙的第一人。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治理荒沙、碱滩22.8万亩,累计植树4000多万株(丛),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营造了百余里长、几十里宽的绿色生态屏障。在实践中,石光银创办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治沙公司,创造出“公司+农户+基地”的治沙模式,联合了5乡8村302户的农民。通过大办沙产业,实行农林牧、种植养殖并举的办法,把治沙与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使农户在治沙中得到实利。如今,石光银的治沙公司资产总值已达1亿多元,年纯收入达100万元,成为一个集造林治沙、种植养殖、旅游观光、科技示范、农工牧一体的大型绿色庄园。
石光银在沙海里摸爬滚打40年,为我国治沙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先后11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获得各种荣誉称号和先进模范工作者奖状、奖牌上百件。
“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事迹材料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64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49位用户喜欢。
石光银一生都在做一件事:与沙漠和贫困作斗争。
出生在饱受风沙侵袭的沙地边缘,植树造林,治理荒沙是他从小的志愿;当沙漠终于变成绿洲,如何让乡亲们富起来,过上好日子,是他身为共产党员的使命。
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石光银和当地群众一起,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治沙之余,他扶贫帮困,建学校,修公路,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多年来,石光银先后被国家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全国绿化十杰、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等荣誉称号,还两次被邀请出席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会议,介绍治沙经验。2000年他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世界优秀林农奖”,2002年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世界林农杰出奖”。
1952年2月,石光银出生在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他的家乡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在蒙语中,“毛乌素”的意思是“坏水”“寸草不生之地”。
在石光银的童年记忆里,漫天肆虐的风沙是当地人的“天敌”。一场大风沙,可以让庄稼失去收成,而移动的沙丘,则会淹没人们的居所。小时候,因为风沙的原因,石光银曾跟随父母搬家九次。
在八岁那年,石光银和小伙伴虎娃出门放羊,结果一场沙尘暴将二人席卷而走。石父花了三天时间,最后在三十多里地之外的一个蒙古包里找到了他。而五岁的虎娃再也没回来。
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当地人的生活异常艰辛。流传的顺口溜“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正是贫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石光银小时候,时常坐在门前,望着沙窝。治沙的信念就在那时候扎根在他的心底。
到了15岁,石光银加入当地生产队;18岁时,他成为生产队长,去榆林学习了沙漠栽树的技术;20岁那年,石光银担任公社大队队长,开始带领村民在荒沙里种树,让家乡出现了第一片绿洲。
1984年,国家出台政策,允许农民承包治理“五荒地”。身为海子梁乡南海子农场场长的石光银,毅然放弃当时被称为“铁饭碗”的职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现为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成为全国首位承包沙地治沙的农民。
为了筹措买树苗的资金,石光银拿出所有积蓄,卖掉家里的84只羊和1头骡子,还四处借贷。最终他联合了7户村民,正式开始了治沙事业。
那之后,石光银和他的团队每天早出晚归,在3000亩荒沙地上栽种了旱柳、沙柳、杨树。恰好那一年天公作美,雨水充沛,树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治沙首战告捷。
第二年,石光银又与定边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石光银在海子梁乡政府门口贴了一张“招贤榜”,上面写着:“四方父老乡亲:我叫石光银。我成立了一个荒沙治理公司,要治理狼窝沙……凡有人愿意与我一起治理狼窝沙的,不论民族、不论身份,内蒙古的也行,宁夏的也行,甘肃的也行,咱陕西的也行,一概欢迎……”
这份招贤榜,帮石光银召集了127户484人的治沙队伍。
然而,这次治沙行动可以用惨烈来形容。第一年,连续刮了十几天的风沙将90%的树苗损毁殆尽,第二年80%的树苗也没能存活。
石光银没有屈服,他到县林业局向林业技术员请教,带人到榆林、横山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终于使得树木成活率达到八成左右。
石健阳告诉南都记者,通过爷爷的讲述,他得知当时治沙的困难超乎一般人的想象。“爷爷他们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吃的是风干的玉米馍,甚至啃过杨树皮。”石健阳说。
进入20世纪90年代,石光银治沙的脚步继续加快。据陕西日报报道,1994年,石光银承包治理了4.5万亩盐碱滩。1996年、1998年,又分别承包治理了县上盐化厂苫湖地7.5万亩。1997年,他承包治理了国营长城林场荒沙地4.55万亩。2003年春,按照“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的标准,一季造林5万亩……
到2004年底,石光银承包的25万亩荒沙、碱滩得到了全部有效治理,并且反复造林面积35万亩,直接资金投入2000多万元。
经过石光银等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遥感监测图显示,榆林市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12.04%增加到2018年的46.7%,毛乌素沙漠正在从陕西版图上“消失”,陕西成为中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77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19位用户喜欢。
治沙是一项大工程,过程绝非一帆风顺。但正是因为有坚定的决心,石光银虽然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真正体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百折不挠的精神。
1984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理荒沙荒山的政策出台后,石光银就同原海子梁乡政府签订合同,承包治理乡农场3000亩荒沙,成为当时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第一人。
说起当时的心路历程,石光银再次强调,“要拔掉这个穷根不治沙不行,党和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我就要把握住,非要干成这个事。”
为了治沙,石光银举家从北搬到南,搬到风沙最大的四大壕村,同时还辞掉了原海子梁乡南海子农场场长一职。“农场场长在当时是个‘铁饭碗’,大家都觉得我疯了。”石光银回忆,当时说风凉话的人太多了,因为治沙难度确实非常大。
当时主要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劳力难组织,二是资金难筹集,三是风险难预测。但对于治沙,石光银的态度异常坚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没有人,石光银就苦口婆心做动员,最终鼓动了7户人家一起联合治沙,其中有5户是共产党员;没有钱,石光银不顾妻子和女儿的反对,咬紧牙关毅然把家里赖以维持生计的84只羊和1头骡子卖掉,还有6户也卖掉了自家的家畜,石光银又从亲友家借、从信用社贷,东拼西凑才凑够了树苗款。
要知道,在3000亩荒沙地上栽树,仅种苗一项,就需要10万元资金,而7户人家拿出全部积蓄,总共也才750元。
这一年,石光银带领7户人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在3000亩荒沙地上全部栽上旱柳、沙柳、杨树,好在这年天公作美,雨水好,树苗成活率达到85%以上,3000亩荒沙变成绿洲。
“一战成名”后,石光银又与国营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这片荒沙中难度最大的就是特大沙梁狼窝沙,狼窝沙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冬夏季地表温差达100多度,对树苗成活是巨大的挑战。
为了打赢“大战狼窝沙”这场硬仗,石光银鼓动更多人加入治沙队伍。那些日子,大家吃的是被风吹得又干又硬的玉米馍,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住的是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庵子。然而,吃了“风吹、日晒、沙烤”的苦,却没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这年十多次六级以上大风致使树苗90%被毁,几乎所有付出都打了水漂。
但石光银不死心,第二年,他又带领大家干了一个春天,但80%的树苗又被风沙毁掉。石光银仍不屈服,他意识到治沙不能蛮干,也要讲科学技术,于是到榆林、横山等地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终于取得了成功,树木成活率达到80%左右。
“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简要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43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18位用户喜欢。
在石健阳的心目中,爷爷是一位可亲可爱,值得敬重的长辈,更是自己一辈子都要去学习和追赶的榜样。
石光银曾经教导石健阳:“人一辈子不一定要干多大的事情,但是一定要干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而且不能一个人好,要让其他周边群众都好起来。”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就是石光银为自己选定的有意义的事。
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过巨大的磨难和伤痛。2008年3月12日清晨,石老唯一的儿子石占军遭遇车祸,不幸逝世。此前一段时间,石占军一直忙着考察优质树苗和节水灌溉管道,在“植树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他在凌晨急着驱车赶回定边县布置工作,却发生了意外。经历了丧子之痛的石光银,并没有停下脚步。
在石光银的影响下,孙子石健阳在大学时期选择了林业技术专业,毕业后也加入到治沙造林队伍中,成为“第三代”治沙人。而爷爷对石健阳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职业选择上。
时至今日,石健阳都对石光银的质朴印象极深。他告诉南都记者:“爷爷经历过苦日子,直到今天,他不会浪费一点粮食。吃饭时候,掉在桌子上的一两粒米饭,他都要捡起来吃掉,这不是装出来的朴素。”
石健阳发现,虽然石光银没读过书,认识的字不多,但他一直记得入党时候的宣誓词。而且,他在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誓言。“爷爷一直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是我在他身上看到的一个优秀共产党人的品质。”
为了追随爷爷和爸爸的步伐,石健阳在大学时期就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在他已经是一名共产党员。
石健阳从小就记得,爷爷有一枚特别珍视的徽章,每当有重要活动,都会小心翼翼地别在胸前。长大后他认出,那枚徽章,是中国共产党党徽。
石光银人物事迹素材摘抄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3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59位用户喜欢。
狼窝沙是四大壕最大的一块沙漠,有6000多亩,一个又一个的大沙梁像倒扣的铁锅一样,10米多高。绵延横亘百十里,寸草不生。夏天,这里地表温度可达60度,炽热的沙子能把人的皮烫掉;冬天,气温又在零下20多度,寒风刺骨,冷气逼人。沙暴一起,整个天地混沌一片,风声如狼嗥鬼叫,阴森恐怖,人走在沙里,只要几分钟不挪动不抖动,就会被黄沙掩埋。在这里,风是主宰,沙亦是主宰。八十年代前,海子梁人几进狼窝沙,都铩羽而归。1986年4月,石光银拉起100多人的队伍首战狼窝沙,在迎风坡和沙丘上全部种上乔木,谁知接连刮了11场大风,树苗全被沙埋,当年成活率不足10%;第二年他又带领近200人再战狼窝沙,改乔木为灌木,全部种上了沙柳,结果成活率也只有20%。
“光银,我看咱们就别白费劲了,这狼窝沙根本栽不活树,那么多的树苗子白白地贴进去,那是用我们的血汗钱买的啊!”股东们开始泄气地说。
听见大家一句句丧气的话,看着一个个被风沙吹得蓬头垢面、嘴上干裂着厚厚的皮的治沙同伴们,他的心在滴血,难道真像别人所说,我们在白扔票子?
不能垮下去呀,一旦垮下去,前边的心血就会白白耗费,自己绿色的梦就要永远破灭。石光银暗暗为自己鼓劲,并亲自到榆林、横山等地考察学习,取得了障蔽治沙办法。1988年春天,石光银拉出300多号人再进狼窝沙,这次他们经过充分准备,彻底改变了方法。丘间地栽植杨、柳树,迎风坡全部设置高障蔽,有时栽一棵树周围也用柴草木棍设个障蔽。沙梁大,架子车进不去,只好由人从十几里外的村子里将树苗树栽子一步步扛进狼窝沙,累了相互吆喝着鼓劲。十天半月守在沙地里回不了家,他们就在丘间挖个壕,上边盖上柳条和塑料布,搭成庵子住进去。风沙大了,庵子常常一会儿就被夷为平地,一群人只好蹲在一起,抱成团取暖,并不停地抖抖身子,以防被沙子埋住。吃饭更是问题,干粮被风沙吹得干中带沙,难以下咽。没有水喝,就在沙窝里刨一个坑,用芦草管吸一点水解渴。当他们走出狼窝沙时,人人嘴上起满了泡,个个晒成了“黑包公”,活脱脱像一群“毛野人”。
障蔽的使用,使石光银成功地制服了狼窝沙,年终,成活率达到80%。啃下了狼窝沙这块硬骨头之后,石光银率领的治沙军势如破竹,相继大战蛇峁湾,突击神圪塔梁,四进薛套沙,节节取得胜利。到1990年,承包的长茂滩林场5.6万亩沙地得到全面治理。
如今的四大壕,那是怎样的情景哟,远远望去不再是迭嶂起伏的黄沙,到处都是绿茵茵的林草。走进林地,地上看到嫩嫩的绿苔,林间传来鸟的鸣叫,草丛间野兔、山狐狸在穿梭,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是荒漠中的一片绿洲,这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杰作。
治沙英雄石光银事迹简介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97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44位用户喜欢。
阳春三月,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在首都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我是人民的代表,要说人民的心声。我这次的提案是关于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建议,把沙地治理向绿色推进,变成草长‘鹰’飞的毛乌素”。
英雄忙到霜满头 千年毛乌素终将成传说
在风沙线上奋斗大半生的石光银清醒地认识到,榆林治沙造林所取得的成效是阶段性的,并非已经彻底改变了这一区域生态脆弱的状况。植被分布不均、林分质量不高、防护林进入枯老衰退期等问题依然严峻,通过更新补种、自然修复等措施来解决的过程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榆林地区造林治理的步子绝对不能停歇。
陕西榆林出台了一个鼓励造林治沙的新政策抵御毛乌素沙漠的侵害。石光银挺身而出,响应政策号召,与风沙作斗争。
提起沙漠,人们会想到风沙肆虐、寸草不生的场景。千年毛乌素沙漠也曾是死亡之地的代名词。它是国内四大沙漠之一,横亘在陕西榆林的北边。这里的人们终年被这片浩瀚的沙漠侵害,年幼的石光银也是其中之一,他的小伙伴被沙尘暴卷走,杳无音信。
“我这一辈子,就干一件事。这一件事就是造林治沙。最开始是为了7岁那年被沙尘暴卷走的小伙伴,我与风沙誓不两立。”他沧桑的脸上布满回忆,他的眼睛望着车窗外掠过的树:“我爱这些树,爱这些高大的树,爱这些迎着大风倔强挺立的树。是这些树木挡住了风沙,这些树木是抗击风沙的战士。我要种下更多的树,让这些树帮助这里的人们实现他们的愿望。”2月28日,陕西榆林普降大雪,石光银乘车一路向西安和北京进发。车窗外的落叶树光着脊梁迎着风雪,常绿树种的针叶上覆盖着白白的雪。
“陕西榆林地处毛乌素沙地的南沿,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经过这些年的治理,沙尘暴小了,今春是下着滋润万物的雪。我小时候的春天是漫天蔽日的黄沙,刮得人们睁不开眼睛。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春苗捉不住,饥肠叫咕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治理,现在好多了。”
他指着窗外的雪说:“春天不再是黄沙漫天了,多好!这也是我后来治沙的愿望,我当上生产队长后,那时的愿望就是不饿肚子,能带领乡亲们吃饱肚子。”
这个愿望的实现是漫长的,为了这个愿望,他与毛乌素沙漠较劲了大半生。在距村部较远的地方,他带领乡亲在沙漠里打网格,铺稻草,栽沙柳,种杨树,来固定沙漠。在距村部较近的地方,他们拉沙平地、就地打井,开辟耕地,种植庄稼。
要致富,多种树,这个道理早已深入人心。在党的政策的鼓舞下,石光银带领村民在毛乌素沙漠中的四大壕、狼窝沙、榆树套、十里沙等沙海中,头顶烈日搭沙障,风餐露宿忙栽树。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都是每天遭遇的平常事,最难过的是没有钱购买搭沙障的麦草和抗风沙耐干旱耐瘠薄的树苗。为了凑够这笔钱,石光银趁妻子下地干活时,偷偷地赶着自己家里的牲畜出去卖,妻子和女儿半路追来,跪在他面前苦苦哀求,石光银泪洒衣襟……好在付出总有回报,大自然从来都是暗暗奖赏那些热爱它的人们。如今这些地方由茫茫沙漠变成了莽莽林草,石光银的愿望也实现了,这里的人们不但吃饱了肚子,还穿上了时髦的衣服,一些村民住进了小洋楼,有的还开上了小汽车。
石光银治沙造林的付出得到了党和国家的肯定,他被授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全国治沙英雄称号,先后被国务院和有关部委授予全国绿化奖章、绿化先进工作者、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获得各类表彰奖励60余次,成为治沙英雄队伍中的突出代表和模范榜样。
石光银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用植树造林的方式筑起了有生命、有色彩、有芬芳的“草木长城”。有了草木长城,曾经荒凉寂寥的毛乌素变成了过去的传说。
今年的春雪降在毛乌素南边的定边县。原野茫茫,曾经的沙漠之地银装素裹,玉树琼花白了头,与石光银头上的白发一样。他大半生就忙一件事,那就是造林治沙。为此,忙到白了头。
石光银主要事迹简介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3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178位用户喜欢。
第一次看见石光银同志的名字,是去年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看着他听着雄壮的“忠诚赞歌”走上领奖台,领取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第二次看到石光银同志的名字,是近日媒体推出的《功勋闪耀》栏目,再次目睹了他择一事,终一生的“治沙传奇”。
他是乡亲们眼中的“石疯子”,可他从小就目睹了想在荒沙碱滩里生活的艰难,连片的“不毛地”让他一家人搬了九次家,于是他下定决心,“以后就干治沙这一件事”“干成治沙一件事,就算没白活”。他立下的铮铮誓言,用了40多年的时间去实现。“没白活”,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他却用了一生证明;“没白活”简简单单的三个字,他却将其作为自己一生的“传家宝”。广大党员干部,我们要读懂他“没白活”里的意义非凡。
“身在沙海不治沙,怎能算是真正的党员”——“没白活”是他的坚定信念。石光银从小就生活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陕西省榆林市定海边县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他亲眼目睹了“浪沙窝”肆虐的风沙给村民们带来的痛苦,生命、庄稼在大自然肆虐的风沙里简直是太微小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暗自下决心,身在沙海就得治沙,这样才能算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于是,16岁的他,当被选为村里生产队小队长后,就开始带领村民植树造林。三年里,他带领乡亲们克服了治沙环境中的各种困难,种树无数次失败,仍然咬牙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带领村民们经过三年的苦战,竟然在不毛之地种活了1.4万亩树木,他写下了从“不毛之地”到“绿树成荫”的绿色奇迹。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石光银为旗,在基层工作中,会遇到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面对各种困难,要想法设法去解决,认准目标砥砺前行。
“恶沙不治,穷根不拔,我就枉活一世”——“没白活”是他的躬身实践。植树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要在“浪沙窝”植树造林,绝非是一件易事,需要付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需要的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执着精神,只要敢闯、敢干,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浪沙窝”是他在植树造林中“最难啃的硬骨头”,面积高达6000余亩,为了堵住这个大风口,他带领100多名村民三战“浪沙窝”,他们为了植树,自己搬运树苗,住的是茅草庵子,吃的玉米馍又干又硬,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的水,可即使是这样,前两次种的小树苗仍然禁不住风沙的肆虐。最后一战,他亲自走出去向林业技术人员请教,到其它地方学习治沙经验,第三次征战采用了“障蔽治沙法”,他终于获得了成功。从此,他带领村民们,承包了越来越宽的盐碱滩……截止目前,他坚持承包治理荒沙、荒滩近30亩,植树近6000万株。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石光银为“标”,干什么事都要有一种执着的精神,“吃劲关头不松劲,‘十八盘’上不停步。”越是在吃劲的关键阶段,越是不停歇,才能真正突破“瓶颈”,才能完成破茧成蝶的美丽蜕变。
“党员不能只顾自己,还要让群众一起好”—— “没白活”是他倾情奉献。不管他在哪里,他总喜欢说一句话,“人一辈子不一定要干多大的事,但一定要干一件有意义的事。我这一生都在做的一件事,就是与沙漠和贫困作斗争。”作为党员,不能只顾自己,还要让群众一起好。”择一事,终一生。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战天斗地,创造了大漠传奇;对于迁出大山的村民,他无偿把自己承包治理好的沙地划拨给每户村民三亩作为宅基地;他还探索出“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发展模式,先后办起百头肉牛示范基地、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因为他清楚,荒沙治愈,穷根能拔。乡亲们口中的那个被亲切叫着的“石疯子”,带着乡亲们造林一生,福荫一方。广大党员干部,要以石光银为镜,学习他无私奉献的品质,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要抓好为民的“关键小事”,常怀忧民之情、常担为民之责、常抓利民之举。在为民的过程中,学会讲群众话、干好群众事,把群众的办法转化为“为民服务解难题”的“法宝”,时刻将人民群众“置顶”,用尽全力办好每一件事,用尽“一辈子”去追寻与坚守,把“群众过上好日子”这件事办得妥妥帖帖。这样的人生,才算真正“没白活”。
石光银人物事迹素材摘抄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0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63位用户喜欢。
在定边县海子梁乡的南端,有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海,绵延横亘几十里,一年四季,寸草不生。由东向西分别由狼窝沙、薛套沙、黑套沙、榆树套沙组成,所以人们叫他“四大号”,又名“四大壕”。
八十年代初,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政府鼓励群众承包治沙。于是,石光银想:自己大干一场的机会来了。他选择了全县沙漠面积最大,最难治理的“四大壕”,准备大干一番。他与政府签订了承包合同,就把家搬到了四大壕。
1984年春节刚过,石光银就在海子梁乡政府门前贴出了海报:为了响应政府承包荒沙的号召,我和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凡愿与我合作者,请积极报名参加。海报一贴出,如同一瓢凉水泼进了滚滚的油锅,在海子梁乡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国营林场靠国家投资,不知把多少票子都投进去了,治理几十年都不见成效,单凭你石光银赤手空拳,能成什么气候?一时间,石光银的举动遭到了亲戚朋友的强烈反对,周围群众也以不信任的口吻给他起了个“石灰锤”的雅号。可石光银不信这个邪,他找到周围6个村的干部们商量,把附近的困难户联合起来,成立了一个股份制的“治沙公司”。治沙公司承包国有林场的荒沙,二八分成,二成归国有林场,剩余八成中,六成归承包户,二成归治沙公司。治沙公司向承包户提供资金、技术等各类服务。承包户以工入股,多劳多得,多入多分(红)。这样的优惠政策无疑对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贫困户有了巨大的吸引力,与其坐着受穷熬日子,还不如跟上“石灰锤”干一场。于是,邻近5个乡8个村群众积极响应,就连内蒙古那边的群众也被吸引过来,使治沙公司迅速发展到127户、480多人的规模。人组织起来了,可栽树需要几十万资金,祖辈都在沙窝里滚的穷苦人家,要筹集这几十万元资金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石光银鼓励大家:“治沙是苦在一时,利在长远的事,为治沙致富,造福子孙后代,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筹足资金,把它搞成。”
面对困难,石光银心一狠,悄悄把家里的84只羊和几个大牲口赶上了集市,闻讯赶来的妻子紧紧拽住他的衣襟不松手,流着泪苦苦哀求:“你把牲口都卖了,以后日子怎么过!”妻子哭,孩子们也跟着哭,看着妻儿老小泪流满面,听着他们撕心裂肺的喊叫,石光银喉头的酸楚直往上涌,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可他咬紧牙关,铁着心赶着羊和大牲灵往前走,任凭大滴大滴的泪水落在沙地里……
石光银的这一举动,感动了其他承包户,他们也纷纷变卖自己的牲口和捐出自己存有的点点积蓄,于是加上石光银的借贷,一次性筹集资金84万,保证了治沙、造林、打井和平整土地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