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 字数 | 段落 | 默读 | 朗读 | 慢速 | 喜欢 |
---|---|---|---|---|---|---|
“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简要事迹 | 1496字 | 7段 | 5分钟 | 9分钟 | 12分钟 | 277人 |
治沙英雄石光银事迹简介 | 843字 | 9段 | 3分钟 | 5分钟 | 7分钟 | 131人 |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 1026字 | 15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48人 |
石光银劳动模范事迹简介 | 734字 | 5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126人 |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 3029字 | 16段 | 11分钟 | 17分钟 | 24分钟 | 108人 |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 977字 | 11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99人 |
石光银人物事迹素材摘抄 | 1006字 | 5段 | 4分钟 | 6分钟 | 8分钟 | 235人 |
治沙英雄石光银事迹简介 | 1497字 | 14段 | 5分钟 | 9分钟 | 12分钟 | 248人 |
石光银主要事迹简介 | 2874字 | 18段 | 10分钟 | 16分钟 | 23分钟 | 230人 |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 320字 | 4段 | 2分钟 | 2分钟 | 3分钟 | 277人 |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 1969字 | 18段 | 7分钟 | 11分钟 | 16分钟 | 294人 |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 697字 | 9段 | 3分钟 | 4分钟 | 6分钟 | 255人 |
陕西治沙英雄石光银事迹简介 | 1111字 | 8段 | 4分钟 | 7分钟 | 9分钟 | 167人 |
“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事迹材料 | 1875字 | 7段 | 7分钟 | 11分钟 | 15分钟 | 233人 |
“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事迹材料 | 1664字 | 21段 | 6分钟 | 9分钟 | 13分钟 | 162人 |
“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事迹材料 | 742字 | 11段 | 3分钟 | 5分钟 | 6分钟 | 109人 |
“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简要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96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77位用户喜欢。
石光银,生于1952年,定边县海则梁乡农民。从小饱受风沙危害的他靠着顽强的信念、超常的毅力,累计承包治理荒沙13.6万亩、盐碱滩5.5万亩,在毛乌素沙地的南缘,营造了长百余里、宽12里的绿洲,为阻挡黄沙南侵、改善生态、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72年,20岁的他担任同心干大队队长,带领本队群众栽植杨树和沙柳,用3年时间治理荒沙1万多亩,建起了全乡第一片沙漠绿洲。1984年春,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政策出台后,他举家从海子梁最北面的圪塔套村搬到了荒沙面积最大的四大壕村,第一个站出来和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成为榆林市个人承包荒沙造林的第一人。他组织7户农民,筹措10余万元,当年春、秋两季,男女老少齐上阵,将3000亩荒沙地全部栽上旱柳、沙柳、榆树,成活率达到87%。为了防止牲畜践踏,他又跑到银川购回铁刺丝,全部围挡起来。石光银的成功,带动了群众,大家纷纷要求承包治理荒沙,当年海则梁乡就有187户村民承包了6万多亩荒沙治理任务。
1985年春天,石光银在全省林业局长会议上介绍了自己的治沙经验,林业厅领导对他联户承包治沙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赞扬,使他备受鼓舞。他没有满足成绩,回到乡里便和国营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5.8万余亩荒沙治理的合同。这片大沙漠东西长20多公里,有狼窝沙、黑套沙、榆树套等几十个大沙梁,是国有林场许多年都治不好的、难啃的“硬骨头”。为了扩大治沙力量,他联合周围6个村127户农民首创了股份制治沙公司,开创了群众自主大规模治沙新模式。他的公司,集体和农户都有经济责任和目标,户户有股,股股有利,多投多得。群众心理踏实了,治沙造林的劲头更大了。
石光银带领大家苦干实干,到1990年,5.8万亩荒沙全部得到治理。1999年,市、县林业局联合评估组对这块长45里、宽十几里的人工林进行了1个多月的测算,治理区的植被覆盖度达92.5%,当时林木总价值达3000多万元。风小了,沙固住了,四大壕村变富了,1996年被定边县命名为“小康村”,2000年人均产粮2000斤,人均收入1850元。1997年,他又相继承包了国营长城林场的荒沙5万亩、定边县盐化厂荒沙1.5万亩、草滩墩农场的荒沙829亩,1998年又签订了承包治理5.5万亩盐碱滩的合同……
近年来,他依托治沙公司大搞沙区综合利用开发,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闯出一条治理与开发相结合、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路子。先后办起了新兴林牧场、奶牛养殖场、饲料加工厂、绿色野菜食品厂、纯净水厂、育苗基地等实体。所造林木和固定资产总价值达8000多万元,年纯收入100万元,年产粮食46万斤。
治沙带动了脱贫致富,石光银在治沙过程中,不忘扶贫帮困,造福百姓。他用自己的推土机无偿给群众推沙丘、平水地3000多亩,他自己出钱买来打井机具,无偿给群众打多管井164眼。他给群众担保贷款百万元,让群众搞基本建设。垫资百万块砖,让群众盖新房,他搞生态移民,新建了十里沙行政村。他自筹资金120万元,建了两所学校。他垫资500万元,修通了定海公路。他出资30万元,拉土压沙,给十里沙群众改良土壤……。在老石的关照帮扶下,有300多户,上千人走出了贫困,走上了致富路。
石光银的事迹,受到了沙区人民的热切称颂,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表彰。他先后被选为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常委、省九次、十次党代会代表;市党代会代表、市委候补委员;被定边县委、县政府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多次授予“劳动模范”、“治沙模范”、“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被国家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绿化标兵”、“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 “国家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生产者”、“全国十大扶贫状元”、“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全国治沙英雄”等荣誉称号;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世界杰出林农奖”,他还被邀请出席联合国防治荒漠化会议并介绍治沙经验,为我国的治沙事业赢得了赞誉。曾10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治沙英雄石光银事迹简介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43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131位用户喜欢。
1月31日一大早,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十里沙村党支部原书记石光银拿出珍藏的“七一勋章”,小心擦拭。
看着眼前金光闪闪的“七一勋章”,石光银仍难掩激动之情:“这既是一种荣誉,是党和人民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工作的鼓励和指引。我会时刻提醒自己一心向党,继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为祖国作出更大贡献。”
2月6日,十里沙村迎来一场春雪,陕北高原刺骨的寒风依旧凛冽。70岁的石光银坐不住了。“年也过得差不多了,咱们应该到各自棚里检查一下,商量商量今年咱们村怎么发展。”他走上村头,挨家挨户招呼起来。
十里沙村村民韩伟波去年靠种植大棚蔬菜挣了2万多元。他高兴地说:“如果没有石老带着我们先治沙、后发展大棚蔬菜,哪有现在的好日子。石老经验丰富,往后怎么发展,我还要听他的建议。”
大棚种植是石光银经多方调研考察、与村民商议后共同定下的十里沙村重点产业。从2019年起,在石光银的支持下,当地村民共建移动大棚322座,流转土地200亩,发展起蔬菜、枸杞、蜜桃等种植产业。这些大棚种植产业,让当地农户一年增收480多万元。如今,十里沙村村民年收入超过2万元。
“现在流沙基本固定住了,不能再闷头种树,还要向沙地要效益。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治沙的积极性会更高涨,形成治沙、致富的良性循环。”石光银说。
经过数年摸索,石光银及其团队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带领当地群众走出一条集荒沙治理、苗木培育、畜牧养殖、休闲旅游等产业的综合发展之路,先后办起秀美林场、百头肉牛示范牧场、林业技术培训中心、月牙湖旅游景点等十多个经济实体,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
产业兴了,日子富了,生活好了,可石光银一刻也不敢放松下来。“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满村光棍无婆姨,有女不嫁海子梁……”当地过去传唱的顺口溜还不时在石光银的脑海中浮现。
“恶沙不除,穷根不拔,我枉活一世!”这位步入古稀之年的陕北老人坚定地说,“过去种的一些苗木寿命短、经济价值低,因此复种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歇。去年我们复种了樟子松林地1270亩、平茬柠条2000亩,一定要守好来之不易的治沙、致富成果。”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26个字,有1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对于很多地方来说,要致富得先修路,但对于定边来说,“要致富,先治沙”才是真正抓住了要害。
说到如何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石光银给出了自己的思路:开发利用荒沙,发展沙产业。
“治沙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自我经济支撑。”因此,石光银和他的团队创造出了“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把治沙与致富结合起来,依托林草资源发展畜牧业,突出肉牛业,实现产业带动,进而带动集体脱贫致富奔小康。
几十年来,石光银在带领乡亲们治沙的过程中,“搬”掉了大沙梁,平出2000多亩水地,打了20多眼机井,铺上了地下输水管道,栽上网框林,配上抽水机具。不仅如此,还办起了新兴林牧场、百头肉牛示范牧场、三千吨安全饲料加工厂、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西湖、太阳山、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500亩松柏园、5万亩生态林、狼窝沙项目治理区等经济实体和旅游景点。
石光银讲述,过去风沙肆虐,农田经常被沙子掩埋,粮食产量很低,老百姓生活非常贫困。现在沙子治住的地方,因为不受风沙侵害,粮食产物和经济作物都能种,产量也上来了。
“现在一亩地能产两三千斤粮,农民收入也提高了。没有治沙这头一步,致富是非常难的。”石光银感叹。
荒沙变绿洲,四大壕村确实也跟着变富了。2002年以来,沙区人均占有粮年年在1000公斤以上,现人均年纯收入上万元,石光银所在的四大壕村被定边县命名为小康村。
沙窝窝变成了“金饽饽”,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大家治沙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治沙与致富形成了良性循环。而这也是石光银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
事实上,从1997年开始,定边白于山区最贫困的50户272人就逐渐迁出大山,成立十里沙行政新村。石光银带领他们打水井、盖房子、架电线、发展养殖业,逐步脱贫致富。
扶贫先扶智。在扶贫帮困过程中,石光银还自筹资金,先后建起荒沙小学和光银希望小学,解决了当地孩子的上学难问题。
对定边来说,要致富,先治沙,治完沙后再修路。为了使更多的农副产品能够运出去,石光银再次奉献,自己垫资500多万修了一条砂石公路,如今这条路早已变成群众口中的“致富路”。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石光银始终坚守着这份承诺。他直言,能够坚持治沙四五十年的人确实很少,也是真的很苦,但是它能带来很多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从我父亲起就开始治沙,下一个一百年,我要把孙子培养好,一代接一代把治沙事业做下去,把高科技引进来,提高效益,造福人民。”
愚公曾说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这,正是石光银的信念。
石光银劳动模范事迹简介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34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26位用户喜欢。
“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满村光棍无婆姨,有女不嫁海子梁……”海子梁乡曾经流传的一段顺口溜,将过去这里的贫困情状展露无遗。
石光银的童年记忆里,漫天肆虐的风沙吞噬着庄稼和房屋,乡亲们总是被风沙撵着跑,父母无奈下带着他搬了九次家。7岁那年,石光银和邻家一个5岁的男孩虎娃在野外放羊时,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沙尘暴,昏天暗地里两个孩子被裹挟着失散。三天后,家人在30里外的内蒙古一位牧民家里找到了石光银,而曾经活蹦乱跳的虎娃却不知被风沙埋到了哪里,再也没有回来……这些痛苦的经历让少年的石光银恨透了风沙,立誓长大后一定要制服“沙魔”。
但制服“沙魔”哪有那么容易?世代饱受风沙之害的乡亲们都束手无策,石光银却偏偏要站出来“扭转乾坤”。“我们村自然条件很差,既有沙窝子,又有碱滩地。小时候吃不饱肚子是常有的事,像树皮、玉米芯子、糠、沙柳籽,这些我都吃过。”石光银说,一场风沙,能把新入地的种子吹得颗粒无存,把茁壮的秧苗吹得秆断叶无。就算是一般的年景,地里的庄稼也得种个三四茬才行。这让石光银坚信,如果不治沙,这里什么产业都发展不了,将永远陷在贫困的漩涡里。
终于,机会来了。1984年,国家出台政策,允许农民承包治理“五荒地”。“那会儿我在海子梁乡农场当场长,这在当时可是‘铁饭碗’,一个月能挣四五十块钱。但看到文件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想干的事情来了:治沙就是我想干、要干的事。”石光银要扔了“铁饭碗”去治沙!这在家人和乡亲们眼里简直是“疯了”,好多人嘲笑他是傻子、是“石灰锤”。但石光银认准的事儿,九头牛也拉不回!这一年,他同海子梁乡政府签订了合同,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成为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第一人。
“恶沙不除,穷根不拔,我枉活一世!”从此,石光银一头扎进茫茫沙海,一心治理荒沙、植树造林,“我想要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就一定要把沙治住、林造起!”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029个字,有1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1分钟,朗读时长17分钟,慢速需要24分钟,有108位用户喜欢。
邂逅石光银,是在陕西榆林定边县十里沙村的“石光银治沙展馆”。
八月初的“塞上油城”定边,骄阳似火、万里无云、热浪阵阵,由于今年入夏以来榆林全境未降透雨,正午干燥的空气吹得耐旱的杨树都有些枯黄,玉米等部分大田作物也出现伏旱。从定边县城往东,沿定海线大约三十里车程就到了曾是毛乌素沙漠南缘流沙侵袭、狂风肆虐、黄沙蔽日的定边县十里沙村。可当我们下了车,放眼望去,却是路成网、树成行、田成方,绿色的沃野掩盖了昔日的沙丘、摇曳的樟子松遮住了炽热的骄阳,塞外的阵风送来了瓜果的飘香……
“欢迎到十里沙村来!”随着一声爽朗而带有纯正陕北榆林口音的招呼声,一位身材高大、脸色黝黑、精神矍铄的老者健步向我们走来,听同行人介绍,此人正是曾荣获全国首位治沙英雄、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刚刚在北京被授勋的全国“七一”勋章获得者、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现任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董事长一一石光银。
我迎上前去,紧紧握住他那双与沙漠苦战了四十年的粗壮有力、又长满老茧甚或略有残缺的大手,顷刻间,我被这位治沙英雄深深地吸引了!
说来也巧,1952年出生的石光银与我同属大龙,他年长我一轮,也算忘年之交。简单交谈后,我们携手步入了“石光银治沙展馆”。这是一个建在石光银治沙干部培训中心东侧、十里沙村广场中央,面积仅有600平方米的展馆,一组组老照片、一件件老农具、一段段老影像无不真实地记录了石光银带领着他的治沙队员们四十年来治沙漠、战沙丘、锁沙龙的英雄事迹。
回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于毛乌素沙漠深处沙窝窝里的石光银,他的童年是多舛的,面对沙进人退、居无定所、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凄惨境遇,他不得不随父母九次举家搬迁躲避沙暴。这里“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其中一次巨大的沙尘暴把他与儿时的小伙伴刮出三十里地,直接从陕北刮到了内蒙!三天后当父亲找到他,石光银幸运地活了下来,而他的小伙伴则永远没了踪影。参观中,石光银告诉我:都说沙漠吃人不吐骨头不见血,我的亲身经历让我从那时起就发誓要把这沙漠治好,不再过苦日子。从石光银的目光中,我看到了这位陕北硬汉从小就立下的决心和誓言。
想治沙,要治沙,真正治沙何其易?22岁入党,24岁任村支书,32岁那年,已担任海子梁乡农场场长的石光银自己砸了“铁饭碗”,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3500亩荒沙的合同,成为榆林当时名副其实的承包治沙第一人。为了筹集购苗资金,他说服家人砸了锅、卖了羊,又动员七位老村骨干一起,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股份制治沙公司,浩浩荡荡、义无反顾地挺进了毛乌素沙漠腹地,成功将三千多亩沙地全部种上了沙柳、旱柳和杨树。初战告捷后,1985年,他又开始承包了长茂滩6万亩沙地,并贴出招贤榜,三省十八乡300多农民纷纷响应,三年三战最难啃的“狼窝沙”,虽屡败屡战,士气受挫,但石光银誓死也要战胜“狼窝沙”。
石光银告诉我,几次失败过后,大家感到治沙仅凭勇气是不够的,得讲科学!于是,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他们将“乔、灌、草”改成“草、灌、乔”,探索出“以草固沙、以灌固土、以乔固林”的“障蔽治沙法”,终于将“狼窝沙”变成了沙漠绿洲。听到这,从石光银布满皱纹的脸庞上,似乎看到了四十年他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植树造林、发展产业,使毛乌素沙漠不再南侵、“狼窝沙”不再咆哮、群众不再受穷而经历的艰辛与不易。
这种不易不光是缺人、缺钱、缺技术,还有对毅力、耐力的挑战,甚至亲情的考验。讲解员介绍:当治沙到了1997年,随着治沙面积达到了13万亩,面对政策变化、资金短缺、运转困难,守着绿色银行的石光银此时却举步维艰,他又作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毅然决然动员已在定边县公安局工作多年的儿子石占军挂职回乡与他并肩治沙,而这一“挂”就是十年,真正成了“沙二代”。出人意料、令人悲痛的是2008年植树节前,石占军在从银川运送樟子松树苗的高速路上发生了车祸,把生命定格在了治沙造林的路上,时年38岁……当讲解员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老人没有了刚才的兴奋和健谈,我也本能地避开了与老人的目光对视,我知道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锥心之痛,此时我不愿多问一句当时的场景,生怕勾起老人的回忆。因为我知道这样的陪同参观老人一年不知要经历多少次,而每一次都是对他情感的触碰与心灵的摧残。余光中,我似乎看到了他眼角皱纹中夹着的泪花,感受到了他内心无以言表的刺痛和对家人的遗憾与愧疚。
失去独子之痛以后的几年间,这位原本意志坚强、开朗健谈、无畏艰难的石光银变得少言寡语,除了默默的把儿子拉回来的樟子松树苗全部种在了十里沙区,他一度很少与人言谈,也没有人知道他究竟在想什么?有人说他后悔了,不该让儿子回乡治沙,把儿子性命都搭了进去;也有人说石光银是在默默地把这些松树当成他的孩子,寄托着他的哀思;更有人说他年纪大了,就像40年前栽下的杨树,老化退化得该退场了……可倔强的石光银此时却笃定治沙信念和初心,又把唯一的孙子送去林业大学造林专业学习。
“这就是我的孙子石健阳”,老人将身后同样干练帅气的陕北后生介绍给我们。石健阳告诉我,他大学毕业后带着技术团队又回到定边,投身于他祖辈、父辈为此付出汗水和生命的治沙事业。听到这,我在想,如果说一个人治沙可以成为英雄,那么三代人治沙是否就是一个传奇呢?此时老人看着孙子石健阳,欣慰的笑容中无疑给出了答案,我们也由衷地为治沙事业后继有人感到高兴。
展馆最后一单元介绍的是石光银带领群众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用5300万株(丛)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了百余里“绿色长城”,他还先后组建了十里沙行政村、石光银治沙集团公司,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出“公司+农户+基地”治沙新模式,帮助沙区群众将年收入从最初的不足300元增加到现在的3万多元,从根本上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石光银也为此荣获了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世界优秀林农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首位治沙英雄等荣誉称号。
面对展馆陈列的上百件金光闪闪、熠熠生辉的荣誉证书和奖杯奖牌,老人家脸上的表情是腼腆的、含蓄的,像个受到老师表扬的孩子一样。他对我说:我这一辈子么(没)念过书,大字不识几个,但我就想干好一件事,那就是治沙造林,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么(没)想到国家还给了我这个农民、“灰锤”、“二杆子”这么高的荣誉!
说到荣誉,让石光银最为看重并激动不已的就是刚刚从北京人民大会堂带回来的全国“七一”勋章!当时的颁奖词是这样介绍他的:“石光银,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四十多年坚持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创造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做出杰出贡献!”此时此刻,当石光银小心翼翼地把这枚象征着百年建党历史上最高荣誉,集党徽与五星、旗帜与葵花、山河与祥云、丰碑与光芒于一体的勋章郑重地重新戴在胸前与我合影留念时,并肩站在这位英雄身边,我感到他高大的身躯中似乎有一股力量、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在涌动,而我也完全被这种力量所感染、所震撼、所折服!
当我们慢步走出这仅有600平米的展馆,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参观学习,我们却仿佛与石光银共同走过了四十年的治沙历程,也因此而成了心心相惜的好友。展馆前宽大的广场周边是数十万亩绿树掩映着的十里沙新村,这里天蓝地绿、生态优美、松涛阵阵、倦鸟归林,这是石光银和他的乡亲们四十年与沙漠不屈抗争换来的新生活,是他们不懈奋斗创造的人间奇迹!
如今,在榆林,牛玉琴、郭成旺、张应龙等一大批石光银式的治沙模范和群体,共同塑造了“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治沙精神,累计治理沙化面积2.4万平方公里,境内860万亩毛乌素流沙得以固定或半固定,林木覆盖率达到34%以上,使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整整推进了400公里,塞上榆林正昂首迈向绿色之城,石光银们的绿色之梦也正在变为现实!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77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99位用户喜欢。
治沙是一项大工程,过程绝非一帆风顺。但正是因为有坚定的决心,石光银虽然屡战屡败,但屡败屡战,真正体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百折不挠的精神。
1984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理荒沙荒山的政策出台后,石光银就同原海子梁乡政府签订合同,承包治理乡农场3000亩荒沙,成为当时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第一人。
说起当时的心路历程,石光银再次强调,“要拔掉这个穷根不治沙不行,党和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我就要把握住,非要干成这个事。”
为了治沙,石光银举家从北搬到南,搬到风沙最大的四大壕村,同时还辞掉了原海子梁乡南海子农场场长一职。“农场场长在当时是个‘铁饭碗’,大家都觉得我疯了。”石光银回忆,当时说风凉话的人太多了,因为治沙难度确实非常大。
当时主要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劳力难组织,二是资金难筹集,三是风险难预测。但对于治沙,石光银的态度异常坚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没有人,石光银就苦口婆心做动员,最终鼓动了7户人家一起联合治沙,其中有5户是共产党员;没有钱,石光银不顾妻子和女儿的反对,咬紧牙关毅然把家里赖以维持生计的84只羊和1头骡子卖掉,还有6户也卖掉了自家的家畜,石光银又从亲友家借、从信用社贷,东拼西凑才凑够了树苗款。
要知道,在3000亩荒沙地上栽树,仅种苗一项,就需要10万元资金,而7户人家拿出全部积蓄,总共也才750元。
这一年,石光银带领7户人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在3000亩荒沙地上全部栽上旱柳、沙柳、杨树,好在这年天公作美,雨水好,树苗成活率达到85%以上,3000亩荒沙变成绿洲。
“一战成名”后,石光银又与国营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这片荒沙中难度最大的就是特大沙梁狼窝沙,狼窝沙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冬夏季地表温差达100多度,对树苗成活是巨大的挑战。
为了打赢“大战狼窝沙”这场硬仗,石光银鼓动更多人加入治沙队伍。那些日子,大家吃的是被风吹得又干又硬的玉米馍,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住的是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庵子。然而,吃了“风吹、日晒、沙烤”的苦,却没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这年十多次六级以上大风致使树苗90%被毁,几乎所有付出都打了水漂。
但石光银不死心,第二年,他又带领大家干了一个春天,但80%的树苗又被风沙毁掉。石光银仍不屈服,他意识到治沙不能蛮干,也要讲科学技术,于是到榆林、横山等地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终于取得了成功,树木成活率达到80%左右。
石光银人物事迹素材摘抄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0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35位用户喜欢。
在定边县海子梁乡的南端,有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海,绵延横亘几十里,一年四季,寸草不生。由东向西分别由狼窝沙、薛套沙、黑套沙、榆树套沙组成,所以人们叫他“四大号”,又名“四大壕”。
八十年代初,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政府鼓励群众承包治沙。于是,石光银想:自己大干一场的机会来了。他选择了全县沙漠面积最大,最难治理的“四大壕”,准备大干一番。他与政府签订了承包合同,就把家搬到了四大壕。
1984年春节刚过,石光银就在海子梁乡政府门前贴出了海报:为了响应政府承包荒沙的号召,我和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凡愿与我合作者,请积极报名参加。海报一贴出,如同一瓢凉水泼进了滚滚的油锅,在海子梁乡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国营林场靠国家投资,不知把多少票子都投进去了,治理几十年都不见成效,单凭你石光银赤手空拳,能成什么气候?一时间,石光银的举动遭到了亲戚朋友的强烈反对,周围群众也以不信任的口吻给他起了个“石灰锤”的雅号。可石光银不信这个邪,他找到周围6个村的干部们商量,把附近的困难户联合起来,成立了一个股份制的“治沙公司”。治沙公司承包国有林场的荒沙,二八分成,二成归国有林场,剩余八成中,六成归承包户,二成归治沙公司。治沙公司向承包户提供资金、技术等各类服务。承包户以工入股,多劳多得,多入多分(红)。这样的优惠政策无疑对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贫困户有了巨大的吸引力,与其坐着受穷熬日子,还不如跟上“石灰锤”干一场。于是,邻近5个乡8个村群众积极响应,就连内蒙古那边的群众也被吸引过来,使治沙公司迅速发展到127户、480多人的规模。人组织起来了,可栽树需要几十万资金,祖辈都在沙窝里滚的穷苦人家,要筹集这几十万元资金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石光银鼓励大家:“治沙是苦在一时,利在长远的事,为治沙致富,造福子孙后代,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筹足资金,把它搞成。”
面对困难,石光银心一狠,悄悄把家里的84只羊和几个大牲口赶上了集市,闻讯赶来的妻子紧紧拽住他的衣襟不松手,流着泪苦苦哀求:“你把牲口都卖了,以后日子怎么过!”妻子哭,孩子们也跟着哭,看着妻儿老小泪流满面,听着他们撕心裂肺的喊叫,石光银喉头的酸楚直往上涌,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可他咬紧牙关,铁着心赶着羊和大牲灵往前走,任凭大滴大滴的泪水落在沙地里……
石光银的这一举动,感动了其他承包户,他们也纷纷变卖自己的牲口和捐出自己存有的点点积蓄,于是加上石光银的借贷,一次性筹集资金84万,保证了治沙、造林、打井和平整土地的顺利进行。
治沙英雄石光银事迹简介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497个字,有1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2分钟,有248位用户喜欢。
阳春三月,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在首都北京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我是人民的代表,要说人民的心声。我这次的提案是关于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建议,把沙地治理向绿色推进,变成草长‘鹰’飞的毛乌素”。
英雄忙到霜满头 千年毛乌素终将成传说
在风沙线上奋斗大半生的石光银清醒地认识到,榆林治沙造林所取得的成效是阶段性的,并非已经彻底改变了这一区域生态脆弱的状况。植被分布不均、林分质量不高、防护林进入枯老衰退期等问题依然严峻,通过更新补种、自然修复等措施来解决的过程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榆林地区造林治理的步子绝对不能停歇。
陕西榆林出台了一个鼓励造林治沙的新政策抵御毛乌素沙漠的侵害。石光银挺身而出,响应政策号召,与风沙作斗争。
提起沙漠,人们会想到风沙肆虐、寸草不生的场景。千年毛乌素沙漠也曾是死亡之地的代名词。它是国内四大沙漠之一,横亘在陕西榆林的北边。这里的人们终年被这片浩瀚的沙漠侵害,年幼的石光银也是其中之一,他的小伙伴被沙尘暴卷走,杳无音信。
“我这一辈子,就干一件事。这一件事就是造林治沙。最开始是为了7岁那年被沙尘暴卷走的小伙伴,我与风沙誓不两立。”他沧桑的脸上布满回忆,他的眼睛望着车窗外掠过的树:“我爱这些树,爱这些高大的树,爱这些迎着大风倔强挺立的树。是这些树木挡住了风沙,这些树木是抗击风沙的战士。我要种下更多的树,让这些树帮助这里的人们实现他们的愿望。”2月28日,陕西榆林普降大雪,石光银乘车一路向西安和北京进发。车窗外的落叶树光着脊梁迎着风雪,常绿树种的针叶上覆盖着白白的雪。
“陕西榆林地处毛乌素沙地的南沿,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经过这些年的治理,沙尘暴小了,今春是下着滋润万物的雪。我小时候的春天是漫天蔽日的黄沙,刮得人们睁不开眼睛。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春苗捉不住,饥肠叫咕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治理,现在好多了。”
他指着窗外的雪说:“春天不再是黄沙漫天了,多好!这也是我后来治沙的愿望,我当上生产队长后,那时的愿望就是不饿肚子,能带领乡亲们吃饱肚子。”
这个愿望的实现是漫长的,为了这个愿望,他与毛乌素沙漠较劲了大半生。在距村部较远的地方,他带领乡亲在沙漠里打网格,铺稻草,栽沙柳,种杨树,来固定沙漠。在距村部较近的地方,他们拉沙平地、就地打井,开辟耕地,种植庄稼。
要致富,多种树,这个道理早已深入人心。在党的政策的鼓舞下,石光银带领村民在毛乌素沙漠中的四大壕、狼窝沙、榆树套、十里沙等沙海中,头顶烈日搭沙障,风餐露宿忙栽树。苦心志、劳筋骨、饿体肤,都是每天遭遇的平常事,最难过的是没有钱购买搭沙障的麦草和抗风沙耐干旱耐瘠薄的树苗。为了凑够这笔钱,石光银趁妻子下地干活时,偷偷地赶着自己家里的牲畜出去卖,妻子和女儿半路追来,跪在他面前苦苦哀求,石光银泪洒衣襟……好在付出总有回报,大自然从来都是暗暗奖赏那些热爱它的人们。如今这些地方由茫茫沙漠变成了莽莽林草,石光银的愿望也实现了,这里的人们不但吃饱了肚子,还穿上了时髦的衣服,一些村民住进了小洋楼,有的还开上了小汽车。
石光银治沙造林的付出得到了党和国家的肯定,他被授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全国治沙英雄称号,先后被国务院和有关部委授予全国绿化奖章、绿化先进工作者、全国农村优秀人才、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获得各类表彰奖励60余次,成为治沙英雄队伍中的突出代表和模范榜样。
石光银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用植树造林的方式筑起了有生命、有色彩、有芬芳的“草木长城”。有了草木长城,曾经荒凉寂寥的毛乌素变成了过去的传说。
今年的春雪降在毛乌素南边的定边县。原野茫茫,曾经的沙漠之地银装素裹,玉树琼花白了头,与石光银头上的白发一样。他大半生就忙一件事,那就是造林治沙。为此,忙到白了头。
石光银主要事迹简介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874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0分钟,朗读时长16分钟,慢速需要23分钟,有230位用户喜欢。
全国劳动模范、陕西省定边县农民石光银自1984年以来联合其他农户,先后举债1000多万元,承包治理荒沙、荒滩22.8万亩,植树2000多万株,经济价值高达5000多万元。但“绿色银行”取不出分文。
初秋的陕北,天高云淡。记者来到位于陕、甘、宁、内蒙古四省(区)交界的毛乌素沙漠腹地的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采访治沙老英雄石光银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的感人故事,品味一位六旬老人举千万元债务治沙造林的苦涩与希望……“恶沙不除,穷根不拔,我石光银枉活一世”
“您借债投资1000多万元栽树治沙,形成了5000多万元的林木资产,现在却一分钱都收不回来,不后悔吗?”
“遗憾确实有,但不后悔。”石光银平静、简单的一句话,让记者刻骨铭心。
“我是在沙窝窝里长大的,从小就受够了风沙的罪,长大后治沙、栽树,罪也受大了。”回忆起往日的艰辛,老石格外动情:“我8岁那年,和邻居一个5岁的小男孩一起放牲口,一场沙尘暴把我俩吹散了。3天后,父母才在30里外的内蒙古一个老乡家找到我,而那位小男孩却不知被黄沙埋到了何处。我当时就想,黄沙太可恨了,我一定要治住它!“1984年初,国家‘允许个人承包荒沙,所造林木谁造谁有’的政策刚一出台,我立即辞去了农场场长的职务,与海子梁乡政府签订合同,承包了乡农场3000亩寸草不生的荒沙地。
“要治沙,谈何容易?风险大、缺劳力、没资金,我走家串户劝说。最终,和我一样恨透了沙漠、一心想挖掉穷根、不信邪的7户农户成立了联合治沙户。
“要在3000亩沙地上栽树,仅买树苗一项就需现款10万元。我们7户人家拿出了全部积蓄,总共才750元。一天中午,趁婆姨不在家,我偷偷将家里的84只羊和1头骡子赶到集贸市场。半路上,我两个女儿和婆姨追上来,她们娘仨哭天喊地,拉着我的衣服不松手,跪在我面前,求我不要卖牲口,全家人的所有开销都靠它们呀!“我恼了:‘你这婆姨,自己吃的沙子还不够,还要让子孙辈辈吃下去?这恶沙不除,穷根不拔,我石光银枉活一世’。说这话时,我自己的眼泪也不知怎么就掉下来了,但我还是扭过头,赶着牲口走了。“其他6户也都卖掉了牲口,我又从亲友那儿借了一点钱。信用社的领导听说我们把牲口都卖了,白泥井乡、海则梁乡两个信用社破例给我贷了2万多元,总算凑足了买树苗的钱。
“那年春秋两季,我们7户人家的男女老少齐上阵,在荒沙地全部栽上了旱柳、沙柳、杨树。老天帮忙,当年雨水好,树苗成活率达到85%以上。第二年,我又与国营长茂滩林场签订合同,承包了长茂滩5.8万亩荒沙。费尽了千辛万苦,到1990年,这5.8万亩荒沙全部得到治理,林木成活率稳定在80%以上。林业部门评估认定,各种林木总价值达3200多万元。”但想从“绿色银行”取钱用的时候,却发现一分钱也取不出来。石光银治沙公司办公室主任高学文说:“过去差不多每年都申请,每次都申请不下来砍伐指标。到1998年,这片林子又被划成了生态林,连申请都不行了。这些树就成了‘死娃子’了。”“咋就成‘死娃子’呢?这林子长起来了,风就小多了,沙就给固住了。国家有了‘被子’,咱村里人的‘票子’不比以前翻了个番吗?”石光银一脸的严肃:“只要能治住沙子,即使一个子不挣,林子全部充公,我也高兴!”“千万富翁”其实是千万“负”翁
8月27日晌午,记者来到定边县城东北30多公里处的狼窝沙,满目绿色扑面而来,成排的杨树、柳树一望无际。随行的榆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姬世存介绍说:“这可是老石的心肝宝贝呀,林业部门估算过,就这片5万多亩的树林,至少也值1000万元。”“别瞎抬举我了,我是欠债大户,是千万‘负’翁。”石光银笑着纠正说。1998年,榆林市、定边县的林业部门抽调专家和技术人员,对石光银承包的沙地进行实地核查,鉴定林木总价值为3086万元(加上尚未核查的,总计约5000多万元)。按照承包约定,这些树木成材收益后按照二八分成,石光银得八。石光银用这八成收益吸引乡亲们入股,约定八成中的一成归石光银,七成归入股者。20年来,先后有200多户农户入股,最多时有127户,造林面积累计154500亩,直接投入的成本资金706万元,扣除1000多万元的贷款和利息,经济效益也不错。就这样,人们就给了石光银一个“千万富翁”的外号。“老石算哪门子千万富翁,成天吃的是大白菜、土豆,穿的还不如你们城里要饭的。”“为还债,老石把准备给宝贝儿子结婚用的3万元钱都垫上了。”记者一路走,村民们一路说。
老石说:“要说我有千万也不假,光那树就值好几千万呢。”
“可那不是你石光银的呀!”
“就算它不是我的,它变不成钱,它长在那里也跑不了呀。没有这些树,我们不又成天吃沙子?”
说着说着,村民和老石又打起了“嘴官司”。
“自己欠了1000多万元,给国家和乡亲们挣了5000多万元,这个买卖值。”石光银一边说,一边给记者算账:1984年后的10多年,是他造林治沙最红火的时期,也是他大举借债的时期,除了最初从信用社贷的2万多元,还从50多个乡邻手里借过30多万元的高利贷,全都用在了治沙造林上。季节不等人,有时只好寅吃卯粮,拆东墙补西墙了。在政府和银行的支持下,1997年和1998年,他先后3次从农业银行贷款360万元(连本带利要还510万元),还掉了以前的所有欠款,得到了喘息之机。“栽树治沙,为的就是过上好日子。现在林子长大后,政策规定一棵树也不能砍,林子就变不成钱了。”“这几年,一些家底比较薄的股东看着树木成材却不能砍,要求退股。老石就把省市以奖代补给治沙公司及给他个人的奖金共45万元,给要求退股的股东兑现了股金。”最早与石光银一起治沙、种树,后来又退了股的村民金占荣、高茂成感慨地说,“老石治沙治了20年,欠债也欠了20年。这个人心眼好,魄力大,有信誉,别人有一点难处都记在心里,自己有多大的困难都撑着,真是不易呀!”“不管‘绿色银行’取不取得出钱,我还是要治沙、栽树”
“治沙、种树的钱是你借的、贷的,树也是你领着大伙栽的,按照合同规定,这些树成材后,八成收入也是你的,但现在国家不让砍,你真的不急,真的不后悔?”在定边县一间不足8平方米的简陋招待所房间里,记者与石光银彻夜长谈。“不急是假的,但不后悔是真的。”老石低头猛抽了一口旱烟,剧烈地咳嗽了几下。
“别看我60岁了,身体还硬朗着呢”,石光银站了起来:“我最看不得沙窝窝害人,看不得乡亲们受穷,不管‘绿色银行’取不取得出钱,我还是要治沙、栽树。”
“为了滚动发展,今年我又投资460万元,兼并了县奶牛厂,办起了饲料加工厂、奶牛繁殖厂、养羊场、养猪场。扣除成本,养活自己没有问题,还可以赚一点钱。这不既减轻了国家负担,又能带动乡亲们致富吗?”“老石是个难得的热心肠,他的治沙公司吸收的127户农户,有50户都是吃了上顿愁下顿的特困户,现在人均年收入有2000多元呢。”定边县委宣传部的同志介绍说,老石还投资12万元,帮助山区50户特困农民移民到定边镇,组建成“十里沙移民新村”。他还无偿帮村民盖房子、打水井,教他们栽树技术。在自己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老石投资110万元,建起了一座上下两层、约5000平方米、包括10多间教职工宿舍的希望小学,解决了300名山区孩子的上学难问题。“治沙、种树需要钱,社会公益事业需要钱,你现在还有1000万元借款没有还,成材的林子又不能砍伐,变不成钱,还不了债怎么办?”记者刨根问底。
随便砍伐肯定不行,谁那样做我首先跟他急!但我那6万多亩林子都已长成,可以也应该抚育间伐,这对林地很有好处,国家不用出太多钱做补贴,我也可以自己滚动发展。听说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这办法呢。”说到这里,石光银的眼里透出信心和希望……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20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2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277位用户喜欢。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这是石光银内心笃定的一个信念。他说:“我活到老干到老,什么时候没气了,再交给下一代。一代接一代干,才能把榆林生态由浅绿推向深绿。”
治沙事业,后继有人。学林业技术专业的石健阳,毕业后就跟在爷爷石光银的身边学习和实践林业技术,成为第三代治沙人。
“我的爷爷出生在沙窝里,一辈子就干这一件事情,我的父亲因为这件事牺牲在了沙窝里。作为第三代治沙人,我要把治沙事业的接力棒接好,把我在大学学到的林业知识运用在治沙中,真正让沙区群众能达到增收致富,特别要为防止二次沙化作出不懈努力。”石健阳说。
石健阳的表态并不是一句“空穴风”,就在开启植树造林这一天,石光银和石健阳爷孙俩前后紧跟相随,热火朝天“战斗”在荒沙窝里,把一株株绿树苗的根深深扎进了黄土壤。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69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294位用户喜欢。
烈日炙烤着大地,7月中下旬的一天,气温逼近40摄氏度,石光银焦急地查看着今年新种的樟子松,并反复叮嘱工人们:“一定要时刻关注土壤的水分状态,及时浇灌……”
虽已汗透衣背,但这位年近七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位“全国治沙英雄”依然坚守在抗旱造林第一线。“我这辈子就干一件事,就是治住沙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石光银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治沙30多年始终坚守的信念。
回想起6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颁中国共产党最高荣誉——“七一勋章”时的情景,石光银仍然十分激动:“咱干了这么点儿事,党却给了这么高的荣誉!沉甸甸的奖章往脖子上一戴,不由得让人深感责任重大、压力也很大。有生之年,我要继续干、好好干、干到底,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1952年,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童年时,一场场风沙常常掩埋了庄稼、房屋,“沙都到了房梁上”。在他记忆里,风沙带来的苦难和贫困,迫使自己家前前后后搬迁过9次。
1984年,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时年32岁的石光银辞去乡农场场长的“铁饭碗”,成立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农民治沙公司。“乡亲们祖祖辈辈受风沙的害,住在这地方,要想过上好日子,就要治住沙!”石光银当时承包了3000亩荒沙地,成了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的“第一人”。
为了治沙,他举家搬迁到了风沙最大的四大号村,带领7家农户一头扎进茫茫大荒漠。治理3000亩荒沙地,不是件容易事,横在石光银面前的,是三大“拦路虎”:资金难筹集、劳力难组织、风险难预测。
在3000亩荒沙地上栽树,仅种苗一项就需要10万元,但7家农户拿出的全部积蓄只有750元。心急如焚的石光银避开妻儿,卖掉了自家的84只羊和1头骡子。其他农户相继卖掉自家的牲畜,还从各自的亲友处借贷,才凑够了树苗款。
1984年的春、秋两季,石光银带领男女老少齐上阵,在荒沙地栽旱柳、沙柳和杨树。好在天公作美、雨水好,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3000亩荒沙变成绿洲。
坚定了治沙决心的石光银再次承包5.8万亩荒沙地。在这片荒沙中,大小沙梁上千座,其中治理难度最大的就是特大沙梁——狼窝沙。狼窝沙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夏季地表温度能达到60多摄氏度、冬季可低至零下40多摄氏度。要在这里把树栽活,难度可想而知。
石光银贴出“招贤榜”,号召十里八乡的乡亲一起治沙。一旦资金投进去见不到收益,会连累大家穷上加穷。为此,石光银成立新兴林牧场,将股份制引入治沙中,户户有股、按股分红的机制激发了农户的治沙积极性。
1986年,石光银带领乡亲拉开“大战狼窝沙”的序幕。那些日子,大家吃的是被风吹得又干又硬的玉米馍,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住的是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庵子。风吹、日晒、沙烤,大家的脸被晒得黢黑,嘴上起泡,眼里布满血丝。不幸的是,当年刮了10多次六级以上大风,他们栽的树苗有90%被毁,几乎所有付出都打了水漂。
石光银强忍悲痛,鼓舞大家振作起来。第二年,他又带着大伙儿干了一个春天,但80%的树苗又被风沙毁掉。这时,石光银意识到“治沙不能蛮干,也要讲高科技”,所以他到榆林、横山等地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取得了治沙胜利,80%的树木活了下来。看到从沙窝里出来时如同“野人”的石光银,妻子心疼地放声大哭。
在30多年的治沙历程中,石光银带领大家历尽千辛万苦,在承包的25万亩荒沙和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树木的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了一条长达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
林草长起来了,风沙小了,四大号村变富了。为了让治沙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也为了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石光银探索出“公司+农户+基地”、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依托林草资源发展畜牧产业,先后办起新兴林牧场、秀美林场、百头肉牛示范牧场、3000吨安全饲料加工厂、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等经济实体,带动当地农民人均收入从几百元提升至3万元。
由于当年栽种的灌木林寿命短、经济价值小、观赏性差,二次沙化可能性大。近几年,石光银带领公司员工展开二次植树造林和低产林改造,栽种了以樟子松为主的优质树种达100多万株,面积已达5万亩,价值2000多万元。
不仅如此,石光银还带动白于山区曾经最贫困的50户272人搬出大山,成立十里沙行政新村,还无偿为每户划拨3亩宅基地,带领大家打水井、盖房子、架电线、发展养殖业,逐渐摆脱了贫困。他还自筹资金建起荒沙小学和光银希望小学,为当地孩子解决上学难题;垫资500多万元,为乡亲们修通了从定边至海子梁的砂石“致富路”……
在石光银的带领下,定边县先后涌现出杜芳秀、王志兰等众多治沙典型,当地的林草覆盖率也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0.5%提高至现在的32%。石光银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世界杰出林农奖等60多项荣誉。
“荣誉是过去的,咱拿到这些荣誉,就要对得起这些荣誉,要想想咱还能为国家、为老百姓做点啥。”石光银告诉记者,接下来,他打算加大治沙及农业工作的科技投入,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治沙事业,让治沙事业能够持续发展下去。
沙海“愚公”石光银先进事迹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97个字,有9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55位用户喜欢。
石光银是陕西定边县人,年近古稀的他把从青春到暮年的绝大部分时间、精力,都奉献给了治沙事业。
为何要把治沙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这还要从石光银小的时候说起。
他出生的定边县原海子梁乡同心干圪瘩套村,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扶贫题材剧《山海情》里这句对荒漠戈壁的描述,也是定边县的真实写照。
风卷黄沙,遮天蔽日,是石光银幼时记忆里最常见的场景。风沙过后,土墙被推倒,羊群被刮散,农田和水井被掩埋……风沙给乡亲们带来的苦难和贫困,刻在每个人的肌肤里。
历史上,陕西榆林生态曾遭到严重破坏,绵延千里的森林被大量砍伐,黄土高原裸露出苍黄的颜色,与毛乌素沙漠连成一片。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前的100年间,榆林地区有6个城镇、412个村庄、210万亩农田被流沙吞没。“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下,人们不得不一次次背井离乡。
石光银讲述,十几年间,父亲带着全家老小总共搬了9次家,最后落脚在毛乌素沙漠北缘的榆林市定边县原海子梁乡四大壕村。3年后,黄沙又逼近家门,本来还想搬,但父亲累垮了,病倒了,实在搬不动了。
除了自小就饱受风沙之苦,石光银专注于治沙的坚定信念还源于儿时的一段沉痛回忆。
在他7岁那年,有天和邻家一个5岁男孩在野外放牲口时,遭遇了沙尘暴袭击,两个孩子被沙尘暴刮出30多里。三天后,家人和乡亲们在内蒙古一位名叫巴特的人家里找到了石光银,但那个活奔乱跳的邻家男孩却被沙尘暴吞噬了……
“沙逼人退”的惨痛记忆让幼小的石光银恨透了风沙,“因为这件事,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下定决心,长大什么也不干,就跟沙子斗到底。”石光银接着说,我们祖祖辈辈几代人都吃了风沙的亏,受风沙的害,要拔掉穷根,必须先解决沙漠化问题。
陕西治沙英雄石光银事迹简介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11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167位用户喜欢。
要治沙致富,不是仅有一腔热血便可成事,资金、劳力短缺等问题都是横在石光银面前的“大山”。
在风刮沙动的荒沙梁上栽树,就是给沙窝里撒钱,撒出去容易、收回来难。但石光银只有一个心思:“治沙不光为个人,冒些风险也值,只要沙治住了,树栽活了,就是最大的贡献!”为筹措资金,石光银咬咬牙,顾不上妻女的哀求,把家里赖以生存的84只羊、一头骡子赶走卖了。其他被说动一同治沙的乡亲们也纷纷变卖家畜,大家东借西凑,终于凑够了买树苗的钱。
就这样,石光银带领乡亲们在承包的3000亩荒沙地上全部栽上旱柳、沙柳、杨树。这一年天公作美雨水好,树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治沙首战告捷。随后,石光银又一鼓作气与县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但这5.8万亩荒沙中,有大小沙梁上千座,其中难度最大的特大沙梁——狼窝沙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地表温度夏季高达60多度、冬季低至零下40多度,要在这里把树栽活,难度可想而知。
为进一步扩大治沙力量,石光银贴出了“招贤榜”,号召十里八乡的百姓一起治沙,队伍迅速壮大。但这么多人,要是资金投进去没效益,让大家穷上加穷,他难以向父老乡亲交代。于是,石光银成立了新兴林牧场,把股份制引入治沙中来,户户有股、按股分红,大大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
1986年,石光银带领乡亲们拉开了“大战狼窝沙”的序幕。那些日子,大家吃的是被风吹得又干又硬的玉米馍,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住的是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庵子。风吹、日晒、沙烤,大家的脸都被晒得黢黑,嘴上起火泡,眼里布满血丝。然而,这年十多次六级以上大风致使栽上的树苗90%被毁,所有付出都打了水漂。石光银强忍着悲痛,鼓舞大家振作起来。第二年,他又带领大伙干了一个春天,但80%的树苗又被风沙毁掉。石光银不屈服,他意识到“治沙不能蛮干,也要讲高科技”,于是吸取教训,到其他地方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终于取得了胜利,树木成活率达到80%左右。看到从沙窝里出来时如同“野人”般的石光银,妻子心疼地放声大哭。
就是凭着这种敢想敢干、坚韧不拔的“愚公”精神,石光银带领乡亲们硬是让肆虐的黄沙一步步向绿荫低头。但他清楚,要想持续推进治沙事业,必须“向沙漠要效益”。
经过几年的摸索,石光银和团队研究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发展模式,带领当地百姓大力发展林草经济和畜牧产业,走出了一条集荒沙治理、苗木培育、畜牧养殖、休闲旅游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发展之路,先后办起秀美林场、百头肉牛示范牧场、三千吨安全饲料加工厂、林业技术培训中心、月牙湖旅游景点等10多项经济实体,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
如今,沙窝窝变成了“金饽饽”,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大家治沙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更多沙海“愚公”聚集在一起,治沙与致富形成了良性循环。
“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事迹材料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875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5分钟,有233位用户喜欢。
1952年2月,石光银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市定边县海子梁公社圪塔套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地炕烂草棚,四季冒黄风,糠菜填肚皮,十户九家穷。”当时的一首民谣,道尽了风沙肆虐之下,当地群众恶劣的生产环境和贫苦的生活状态。据资料显示,在1949年前的100年间,榆林沙区已有210万亩农田、牧场被流沙吞没,剩下的145万亩农田也被沙丘包围。到1949年6月时,榆林林草覆盖率仅有1.8%。因此,风沙之苦填满了石光银的儿时记忆。风沙不仅压塌了庄稼,导致颗粒无收,还淹没了居所,让石光银不得不随父母搬家九次。“沙进人退”的局面在持续恶化。
从那时起,植树造林、拔除穷根的梦想便在石光银的心里扎下了根。1968年,石光银当选村里生产队的小队长后,开始带领村民在荒沙里种树。经过三年苦战,他们成功造林1.4万亩,让久居“不毛之地”的家乡出现了第一片绿洲。这片绿洲,也打破了村民们“沙窝里栽不活树”的观念。
石光银大规模地植树治沙,始于1984年。这一年,身为党员的石光银积极响应党中央允许个人承包治理“五荒地”的号召,毅然辞去定边县海子梁乡南海子农场场长职务,举家搬进沙区,成为全国承包治沙的第一人。当时有人为石光银放弃“铁饭碗”惋惜,他却坚定地说:“身在沙海不治沙,怎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呢?”随后,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并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为了筹措买树苗的资金,石光银拿出所有的积蓄,卖掉家里的84只羊和一头骡子,带动几户村民一起,干起了战天斗地的治沙事业。经过一年的艰辛劳作,再加之这一年雨水充沛,治理区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石光银继续治沙造林的信心与决心。于是,他又与国营定边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并榜告四方乡亲、招贤纳士,再次凝聚起127户484人的治沙队伍。
这次承包的沙地中,地形复杂而又常年刮大风的狼窝沙是“最难啃的硬骨头”。1985年,为了堵住这个大风口,他带领100多名村民打响了“三战狼窝沙”的战斗。据石光银回忆:“那些日子,大家吃的是被风吹得又干又硬的玉米馍,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住的是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庵子。风吹、日晒、沙烤,大家的脸都被晒得黢黑,嘴上起火泡,眼里布满血丝。”不但工作条件艰苦,天公也不作美!频繁的大风致使刚栽上的树苗几乎全部被毁,乡亲们的付出都打了水漂。石光银强忍着悲痛,鼓励大家振作起来,带领乡亲们又奋战了一个春天。但这次八成的树苗仍未逃过被风沙毁掉的命运。连续两次失败,让石光银意识到:治沙不能只靠蛮干,要讲科学。在吸取教训后,石光银组织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治沙经验,还向专家请教种植技术。1988年春,石光银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以“障蔽治沙法”为指导,在迎风坡画格子搭设沙障,使沙丘不流动;在沙障间播沙蒿、栽沙柳固定流沙;然后在沙丘间地栽植杨柳树。最终,他们在6000亩沙地上搭设了总长度达800余公里的沙障,使得树苗成活率达90%以上,成功攻克了狼窝沙的难关。
进入20世纪90年代,石光银治沙的脚步继续加快。他于1994年承包治理了4.5万亩盐碱滩,于1996年、1998年分别承包治理了定边县盐化厂苫湖地7.5万亩,于1997年承包治理了国营长城林场荒沙地4.55万亩……30多年间,石光银累计承包治理荒沙、荒滩25万余亩,植树5300多万株(丛),在毛乌素沙地南缘筑起一条长达百余里的“绿色长城”。
在治沙的过程中,石光银始终认为“作为党员,不能只顾自己,还要让群众一起好”,致力于将治沙与致富统一起来。为此,他付出了很多努力,包括个人出资实行生态移民,把生活在生态极为恶劣地区的50户特困农民迁移到自己承包的沙地上,为他们盖房子、打水井、分口粮田,帮助他们走上致富之路;组织80多名农民办起“农民文化夜校”,带动沙区农民学文化、学技术;投资数万元建起“黄沙小学”,解决十里沙村及周边适龄儿童上学难的问题等。如今,他的治沙公司仍在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的前景,按照“治理荒沙,开发利用荒沙”的发展战略,走“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使沙区群众年人均收入过万元。
“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40多年坚持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创造治沙与致富相结合的新模式,为彻底改变毛乌素沙漠南缘‘沙进人退’恶劣环境作出了杰出贡献。”“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寥寥几句颁奖词,勾画出“治沙英雄”石光银在大漠深处奋力书写绿色传奇与红色荣光的光辉事迹。实际上,除石光银外,我们还有“让沙漠绿起来”的治沙能手王有德、“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欺负死”的治沙女王殷玉珍、“用信念撑开一柄沙漠绿伞”的治沙劳模王银吉等一大批石光银式的治沙模范和群体。他们与石光银一起,扩大了中国的绿色版图,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奏响了一曲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时代之歌!
“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事迹材料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664个字,有2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62位用户喜欢。
石光银一生都在做一件事:与沙漠和贫困作斗争。
出生在饱受风沙侵袭的沙地边缘,植树造林,治理荒沙是他从小的志愿;当沙漠终于变成绿洲,如何让乡亲们富起来,过上好日子,是他身为共产党员的使命。
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石光银和当地群众一起,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治沙之余,他扶贫帮困,建学校,修公路,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多年来,石光银先后被国家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全国绿化十大标兵、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全国绿化十杰、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等荣誉称号,还两次被邀请出席联合国国际防治荒漠化会议,介绍治沙经验。2000年他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世界优秀林农奖”,2002年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的“世界林农杰出奖”。
1952年2月,石光银出生在陕西省定边县海子梁乡,他的家乡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在蒙语中,“毛乌素”的意思是“坏水”“寸草不生之地”。
在石光银的童年记忆里,漫天肆虐的风沙是当地人的“天敌”。一场大风沙,可以让庄稼失去收成,而移动的沙丘,则会淹没人们的居所。小时候,因为风沙的原因,石光银曾跟随父母搬家九次。
在八岁那年,石光银和小伙伴虎娃出门放羊,结果一场沙尘暴将二人席卷而走。石父花了三天时间,最后在三十多里地之外的一个蒙古包里找到了他。而五岁的虎娃再也没回来。
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当地人的生活异常艰辛。流传的顺口溜“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正是贫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石光银小时候,时常坐在门前,望着沙窝。治沙的信念就在那时候扎根在他的心底。
到了15岁,石光银加入当地生产队;18岁时,他成为生产队长,去榆林学习了沙漠栽树的技术;20岁那年,石光银担任公社大队队长,开始带领村民在荒沙里种树,让家乡出现了第一片绿洲。
1984年,国家出台政策,允许农民承包治理“五荒地”。身为海子梁乡南海子农场场长的石光银,毅然放弃当时被称为“铁饭碗”的职务,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股份治沙公司——“新兴林牧场”(现为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与乡政府签订了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的合同,成为全国首位承包沙地治沙的农民。
为了筹措买树苗的资金,石光银拿出所有积蓄,卖掉家里的84只羊和1头骡子,还四处借贷。最终他联合了7户村民,正式开始了治沙事业。
那之后,石光银和他的团队每天早出晚归,在3000亩荒沙地上栽种了旱柳、沙柳、杨树。恰好那一年天公作美,雨水充沛,树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治沙首战告捷。
第二年,石光银又与定边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石光银在海子梁乡政府门口贴了一张“招贤榜”,上面写着:“四方父老乡亲:我叫石光银。我成立了一个荒沙治理公司,要治理狼窝沙……凡有人愿意与我一起治理狼窝沙的,不论民族、不论身份,内蒙古的也行,宁夏的也行,甘肃的也行,咱陕西的也行,一概欢迎……”
这份招贤榜,帮石光银召集了127户484人的治沙队伍。
然而,这次治沙行动可以用惨烈来形容。第一年,连续刮了十几天的风沙将90%的树苗损毁殆尽,第二年80%的树苗也没能存活。
石光银没有屈服,他到县林业局向林业技术员请教,带人到榆林、横山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终于使得树木成活率达到八成左右。
石健阳告诉南都记者,通过爷爷的讲述,他得知当时治沙的困难超乎一般人的想象。“爷爷他们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吃的是风干的玉米馍,甚至啃过杨树皮。”石健阳说。
进入20世纪90年代,石光银治沙的脚步继续加快。据陕西日报报道,1994年,石光银承包治理了4.5万亩盐碱滩。1996年、1998年,又分别承包治理了县上盐化厂苫湖地7.5万亩。1997年,他承包治理了国营长城林场荒沙地4.55万亩。2003年春,按照“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的标准,一季造林5万亩……
到2004年底,石光银承包的25万亩荒沙、碱滩得到了全部有效治理,并且反复造林面积35万亩,直接资金投入2000多万元。
经过石光银等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遥感监测图显示,榆林市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12.04%增加到2018年的46.7%,毛乌素沙漠正在从陕西版图上“消失”,陕西成为中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
“全国劳动模范”石光银事迹材料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42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09位用户喜欢。
生态好了,致富就有奔头了
“狼窝沙”的名字留了下来,和石光银栽下的树一起成为那段岁月的见证。
如今,这里成了毛乌素沙漠边缘牢固的生态屏障。30多年间,石光银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植树5300多万株(丛),反复造林面积达35万亩,彻底改变了当地“沙进人退”的历史。
漫步林间,脚下的沙土柔软湿润。石光银蹲下来,搓起一把青苔,乐呵呵地科普道:“这就是植被良好的表现,就是这个东西把沙子变成了土,沙子才不会流动。”
固沙,已是一个久远的话题。生态恢复,成了石光银永恒的梦想。
进入新世纪之后,石光银意识到当年栽种的灌木林寿命短、经济价值小、观赏性差,粗放造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够显著,低产林改造成为他新的计划,通过不断改良,以樟子松为主的优质树种已达100多万株。“林子的生态效益好了,经济效益就上来了,致富不再是一句空话。”石光银说。
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治沙公司仍在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的前景,按照“治理荒沙,开发利用荒沙”的发展战略,走“公司+农户+基地”的路子,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在他的带动下,当地先后开办百头肉牛示范牧场、3000吨安全饲料加工厂、千亩樟子松育苗基地、千亩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千亩辣椒种植基地和5万亩生态林等十多项经济实体,惠及农户1000多户,使沙区群众年人均收入过万元。
治沙造林的事业需要一代一代传承
“种树和培养娃娃是一样的,要精心呵护才能成材。”树荫下,石光银悉心地把造林的经验一点一点传给孙子石健阳。他攒了多半辈子的心得成为孙子学习林业知识的“传家宝”,25岁的石健阳高中毕业后选择了林业技术专业,已成长为懂得林业科技的第三代治沙人。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想把学到的林草专业知识和高新技术带回这片土地,不光要把生态变好,还要发展好林下经济产业链。”石健阳说。
爷孙俩并肩,那片沙地,已经草木繁盛;那股干劲,在年轻的血液里更加炽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