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科学家事迹

一个科学家的简介和事迹(10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7-18 16:40:02 查看人数:35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一个科学家的简介和事迹 3446字 26段 12分钟 19分钟 27分钟 210人
一个科学家的典型事迹 604字 6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56人
一个科学家的简介和事迹 1226字 8段 5分钟 7分钟 10分钟 251人
一个科学家的典型事迹 1989字 13段 7分钟 11分钟 16分钟 122人
一个科学家的典型事迹 1104字 18段 4分钟 6分钟 9分钟 272人
一个科学家的典型事迹 1312字 11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232人
介绍一个科学家的事迹 375字 6段 2分钟 3分钟 3分钟 146人
一个科学家的简介和事迹 667字 4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269人
介绍一个科学家的事迹 398字 3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242人
一个科学家的典型事迹 755字 11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179人

一个科学家的简介和事迹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446个字,有2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12分钟,朗读时长19分钟,慢速需要27分钟,有210位用户喜欢。

冲破重重阻扰 毅然回到祖国

钱学森,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从1923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开始,他就立下了要用所学的科技知识报效国家的志向。

1935年,24岁的钱学森赴美留学,193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远赴加州理工学院,师从世界著名力学大师、被誉为“航空鬼才”的大科学家西奥多·冯·卡门,学习航空理论。1939年获得航空与数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校任教。1947年,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正教授,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在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后来还开创了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两门新兴学科,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的成立,让他看到了国家的希望,由于受美国_的影响,被美国政府无理拘押,并限制回国。

1955年10月,被美国政府监禁长达5年的钱学森经过不屈的抗争,冲破重重阻扰,在祖国的营救下,得以回国。当船离开美国时他说:“我很高兴能够回到自己的国家,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既是他冲出牢笼、渴望回到祖国的肺腑之言,更是他留学二十载,终于能够实现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人生誓言。

回到祖国的钱学森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望着百废待兴的祖国,他迫切希望自己早日融入,成为建设新中国的一份子。他把如何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期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此同时,新中国成立5年来所呈现的繁荣发展壮丽景象让他感到惊讶,与他1947年回国探亲所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国家政权稳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蒸蒸日上,人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他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历史选择,共产党的领导在国家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党的事业伟大而光荣,而他个人只有依靠党组织,参加党组织,才能让“同胞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他必须尽快向党组织靠拢,并成为其中的一员。

回国不久,钱学森就提出了入党申请,并且实现了入党的愿望。1958年9月24日,钱学森在多次深入剖析思想认识,并经过党组织的考察和所里广大科技人员的真诚帮助后,填写“入党申请书”,正式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1958年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支部召开有部分群众参加的支部大会,全体党员一致同意钱学森入党。次年11月12日,力学所支部大会一致通过钱学森转正。钱学森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名正式党员,这让他激动不已。此后50年无论是“两弹一星”事业还是金色晚年的科研工作,或是日常生活,他完全按照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永远跟党走,为党工作,毫不贪享私利,把个人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与党的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发奋学习,刻苦钻研,书写了一名爱国科学家、一名共产党员灿烂辉煌的人生篇章!

1955年10月28日,从美国返回祖国的钱学森到达北京,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等迎接

敢于担当的科学精神

1955年初冬,刚刚回国的钱学森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参观。时任院长的陈赓大将问他:“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说:“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陈赓拍案大呼:“好!就要你这句话!”

面对工业基础薄弱、科研条件十分落后、人才极为匮乏,甚至第一辆汽车都没有造出来,除他之外更没有人见过导弹长什么样的现实,他不辱使命,敢于担当,带领中国航天人艰苦奋斗、勇于攀登,使“两弹一星”事业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随后,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行的发展规划……

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点上,无不体现着他敢于担当的胆识和气魄。1960年,当“东风一号”导弹研制工作进行到最后阶段时,苏联撤走全部专家,研制工作陷入了困境。聂荣臻元帅急切地问钱学森:“你觉得我们的事业还能继续下去吗?”钱学森坚定地说:“能,当然能。”在苏联专家撤走仅仅83天后,在他领导下的“东风一号”导弹发射成功。

1966年10月,中国在自己的国土上进行了举世震惊的“两弹结合”热核试验。在导弹与原子弹对接现场,钱学森和聂荣臻元帅等领导谈笑风生,直到原子弹与导弹对接操作全部完成他才离开。作为这次试验的技术总负责人,他的无声行动给现场操作官兵以极大的信心和力量,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1982年退出国防科技一线的钱学森,把科研工作迅速转到一个充满荆棘和风险的新领域—社会科学研究。他认为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又必然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他创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构建了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关系,其阐述的科学技术十一大部类,从纵向分为三个层次,而其最高层次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这就是一位科学家立足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钱学森多次说过:“我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他把自己的知识和才能都奉献给了国家和民族。

他姓钱却不爱钱,钱学森把一生获得的几乎所有奖金和大笔收入都捐了出去,或者是交了党费。1958年他在中国科技大学给学生上课时,发现很多学生家庭条件不好,连计算尺都没有。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把在美国所著《工程控制论》翻译成中文出版的稿费,加上购买的公债共计11500元,捐给了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给学生买计算尺和其他教学设备。1994年钱学森获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100万港元,支票还没有拿到手,委托书都已经写好,把钱捐给了中国科协促进沙产业发展基金,造福西部人民。在他的一生,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他不恋权,钱学森本人说过,要不是工作需要,他什么官也不愿当。他不仅主动坚辞五院院长、国防科委副主任、科协第三届主席、学部委员等职务让位给年轻人。组织上多次要给他换房子,他都婉言拒绝,并且说“我现在的条件比同船回国的人好多了”。他一直居住在航天大院一个普通单元房子,直到去世。

一直以来,钱学森把自己当成普通科技人员,只想为国家做点事情。1991年钱学森获得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他在领奖发言的时候提到,他一生中有三次无比激动的时刻:第一次是早年在国外时,在学术上超过了自己的导师,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第二次是实现自己多年的愿望,于1959年加入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是中共中央组织部把他和雷锋、焦裕禄、王进喜,以及史来贺并列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当别人称他为“导弹之父”或“航天之父”时,他马上纠正并多次重申,“像导弹航天这样的‘大科学’,是一项成千上万人的事业,没有党的领导,没有集体的努力是谁也干不成的。还是那句话,一切成就归于党,归于集体。”

活到老,学到老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钱学森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和目标,始终遵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不仅始终坚信党的事业,坚持党的基本理论,而且十分注意从党报党刊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掌握国家社会发展,乃至世界风云变幻的方方面面。

党的理论刊物《红旗》杂志从1958年创刊号,到后来改名为《求是》杂志,他每期必读,直至去世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八份报纸是他每天必读之物。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亲手做剪报,共有629袋之多,剪报资料近十万份,所涉及的内容之广泛让人叹为观止。

中央文件、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等,他不仅认真记录,而且领会深刻,活学活用,贯彻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与此同时,他还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但凡有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等单位发来的意见征询稿,他都非常认真地阅读,积极给与科学的建议。平时也经常把自己科研工作的新成果、新思考当面或写信向中央领导或有关单位反映。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品质,使他的思想不断升华,境界不断提高,从早年的一位爱国者,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并进而成为一名优秀党员、科技界的楷模。

回顾钱学森的一生,他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全部无私地奉献给了他的祖国和人民,以及人类发展事业。他用一生抒发着自己的家国情怀,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信念,为自己许下的诺言奋斗。他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将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一个科学家的典型事迹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0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56位用户喜欢。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位世界“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倍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也造福了全世界。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1日。上世纪60年代初,他目睹了农民们粮食短缺的现状,于是决心改良水稻品种,探索科技兴农之路。在他的科研团队一次次努力下,终于发明出了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令我们敬佩和感动的。在当时,这种设想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要沿着当时被批判的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基因和染色体学说进行探索。但袁隆平不怕困难,决心改良品种。并且袁隆平不迷信权威,按照米丘林、李森科的经典理论,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实验没有任何意义。袁隆平却要亲自试验,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开拓出一条新的科技之路。

这条路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但科技创新精神和报效祖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和饥饿和灾荒作斗争,解决农民们的温饱问题。袁隆平以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和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发明了新一代水稻品种——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态度。比如遇到难题时,我们要坚持不懈地钻研,练钢琴时,要知难而进……我认为,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要做了,就要奔着目标前进,永不后退。而且我们也要有袁隆平先生报效祖国的精神,要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后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们还期待着袁隆平先生的“稻下乘凉梦”成为现实,真正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第二次绿色革命!

一个科学家的简介和事迹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226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7分钟,慢速需要10分钟,有251位用户喜欢。

从事科研工作25年来,严玲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以及国家工信部、辽宁省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和鞍钢集团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40多项。主持研发九大系列200多个船板海工品种,形成20项独有关键技术,53个关键品种填补国内空白,国内和全球首发产品6项,累计创效4.6亿多元。多项科研成果打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壁垒,不仅有力解决了我国海洋工程建设和建造各种超大型船舶急需的特种高端钢材,而且大幅度降低建造成本,保障了我国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增强了我国造船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了鞍钢在海工钢技术领域的“国家队”作用,为鞍钢民用海工钢实现国内领先,为我国海工钢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要像父辈一样扎根鞍钢,奉献所学,钢铁强国。”这是严玲从未动摇过的信念。1994年,严玲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许多钢厂向她投来橄榄枝,她毫不迟疑地选择了鞍钢。

人才的成长需要良好的“土壤”。鞍钢英模辈出,众多英模人物的感人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鞍钢人,也成为激励严玲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她从鞍钢这座钢铁熔炉里不断汲取着成长所需的“养分”。

入厂不久,严玲就主动申请下到生产一线。起初,工人们对这个瘦小女孩并不看好,认为现场工作这么辛苦,她待不了多久就会打退堂鼓,可严玲却让他们刮目相看。设备坏了,她和工人一起研究如何修理;数据不准确,她连续几个晚上加班查找原因;遇到紧急任务,她总会搭上一把手……工人师傅们都说:“这个小姑娘,爱看书,好钻研,不娇气,能吃苦,有股子拼劲儿。”

经过3年的艰苦磨砺,严玲被调入鞍钢技术中心高新技术研究所。6年时间里,从初轧、大型、小型、无缝到线材、厚板,她几乎把鞍钢各产线跑了个遍儿。在长材组,她作为主要参加人,在国内首家开发出系列精轧螺纹钢筋,用于三峡大坝岩体锚固、路桥建设等国家重特大工程;主持研发的易切削钢填补了市场空白;作为主要完成人研发出N80等系列石油钻采用无缝钢管,取得了优异业绩。

十多年前,专业对口、基础扎实、工作严谨的严玲被调入鞍钢新组建的造船海工团队。伴随着研发课题从几个到几十个再到上百个,她也成长为我国民用海工钢,特别是船舶用钢领域的领军人物。

2015年,“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鞍钢,让鞍钢海工钢研发插上了飞速发展的翅膀。从耐蚀钢、低温钢到止裂钢,一个个“卡脖子”产品的技术突破,让鞍钢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而这背后凝结的是严玲无怨无悔的全力付出。源于对事业的热爱和对梦想的坚持,鞍钢新产品研发的重点在哪里,严玲前行的脚步就紧跟到哪里,并为此谢绝了其他企业5倍年薪的高薪聘请。有人问她,这么拼值得吗?她回答说,能够与时代同行,为建设钢铁强国尽自己一点心力,这是我的幸运,更是我的光荣。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等不来,只有依靠自立自强,在关键领域和“卡脖子”地方创新突破。严玲始终心系“国之大者”,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坚决挺起中国制造的“钢铁脊梁”。

一个科学家的典型事迹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989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7分钟,朗读时长11分钟,慢速需要16分钟,有122位用户喜欢。

中宣部近日决定,追授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时代楷模”称号。连日来,彭士禄院士深藏功名、矢志报国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尤其是在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中引发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他“传承红色家风,矢志科技报国”的高尚精神,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贡献力量。

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吕娜说,作为一名科学史的研究者和彭士禄院士的校友,2011年我承担了中国科协牵头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并由此有了与彭士禄院士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在一次次的接触和十年的不断研究中,我逐渐懂得了彭士禄院士面对国家需求时那种奋不顾身的投入,对待学术研究的严谨求实。彭士禄院士与老一辈核动力人一起顶住压力、互教互学,实现中国核潜艇从无到有,他们那一代核潜艇人的垦荒牛精神,必将激励当代科技工作者继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吕娜说。

中国核动力院原科技委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胡明刚说:“彭士禄院士任中国核学会核能动力分会理事长期间,参加学会的学术交流活动较多,十分关心学术发展。他与人和善,谈吐幽默,没有一点架子,是一位非常和蔼的老人。”

中国核动力院员工周茂和邱彦回忆说:“彭士禄院士等创办了一本填补我国核能动力领域空白的学术期刊——《核动力工程》。他在任主编期间不仅明确了办刊宗旨和办刊方针,还不辞劳苦,严谨求实,为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做了大量工作。他撰写了《核能在我国能源中的地位》等多篇论文,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在科研生产和学术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系教授张威说,彭士禄院士的事迹充分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精神。从彭院士的身上我们不仅仅应该学到他百折不挠、坚韧不屈的品质,更应该学习他淡泊名利、爱党爱国爱民的精神。在过去的几十年内,我国在科研方面发展迅速,但仍然在很多方面有所局限,我们所能做的、所应该做的依然如同彭院士说的那样,“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

“我们学习彭老,首先学习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党的忠诚,一生不计名利,无私奉献,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奋斗终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宋国杰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要以彭士禄前辈为榜样,做热爱党、热爱祖国、充满干劲儿的孺子牛,在教学和科研的本职岗位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院长助理李际鹏说,彭士禄院士坚守初心、对党忠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将青春年华化作深海中前行的潜艇、澎湃动力的核电站,用自己坚挺的脊梁,给了整个民族以力量。“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把肩负的责任化作进步的动力和奋斗的激情,讲好包括彭士禄校友在内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故事,教育激励新一代哈工大人在新百年新征程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成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李际鹏说。

清华大学核研院青年教师周湘文说:“彭士禄院士隐姓埋名30余年,开创了我国的核动力事业,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我能够参与到高温气冷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倍感自豪和骄傲,向彭士禄院士学习。”

清华大学核研院博士生高群翔说:“彭士禄院士是核工业领域的前辈,我还记得他希望将自己的骨灰撒向大海,希望能够永远守望我国的核潜艇事业,他的精神令人为之动容和落泪。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全心全意为推动行业进步贡献绵薄之力,这就是我目前最应该去做的事情,也是最大的心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7级博士生许卓颐说,彭士禄院士身为革命先烈之子,传承红色家风,在选择专业时毅然以国家之需求为己任。在他的眼里,共和国的国防事业重于自己的生命。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生于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家,正是前辈们无私付出的努力,才给了我们今日安稳无忧的生活,才有了我国今日重新崛起的基础。

学习了彭士禄院士的先进事迹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核物理专业2018级本科生杨泽楷表示,面对争议与困难,彭士禄院士挺身而出,保持纯粹的科研态度,展示出老一辈科学家的担当与毅力。“作为一名北航核物理专业本科生,我将接过时代重任,努力学习,认真科研,继承发扬老一辈科学家拓荒牛的精神,为国家的核物理事业添砖加瓦。”杨泽楷说。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2018级学生常宁说,彭士禄院士用一生践行着爱国奉献,让我国的核潜艇事业从几张模糊不清的照片和一个玩具模型开始,一步步建立起中国核动力装置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成功确定了100多个参数,最终实现我国核潜艇从无到有的突破。当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们要将彭士禄院士的精神融入学习和工作中,坚持与时代同向同行,不畏艰难挑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传统,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吕传翰说,彭士禄院士的事迹是老一代科学家赤心报国的最真实写照,“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这是彭士禄院士对祖国立下的誓言,也是对我们年轻学子的鞭策。

一个科学家的典型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104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9分钟,有272位用户喜欢。

“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

“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

时间,上世纪50年代。问话者,是正在前苏联访问的国防部副部长陈赓。回答者,是正在前苏联留学的彭士禄。从此,彭士禄与“核动力”结下了不解之缘。

外号叫“彭大胆”“彭拍板”

1962年,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当时的各种争论实在太多了。我常常对研制人员说,不要吵,做实验,用数据讲话,最后,我来签字。对了,成就归大家;错了,我来负责。”彭士禄说,当时自己有两个外号——一个叫“彭大胆”,一个叫“彭拍板”。

在担任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期间,彭士禄亲自建立了核动力装置静态和动态主参数简易快速计算法,解决了核燃料元件结构等重大技术关键问题。

当指挥长噙着热泪声音颤抖地宣布“主机达到满功率转数,相应的反应堆功率达99%”时,现场沸腾了。“我们成功了!”此时的彭士禄却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连分享成功的力气都没了。

“老彭就像一头垦荒牛”

在彭士禄家中的写字台上摆放着“三件宝”:一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处女航的纪念磁盘;二是友人赠送的核电站模型;三是任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时,炊事员送的“垦荒牛”陶瓷塑像。夫人说,她最喜欢第三件,因为“老彭就像一头垦荒牛”。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决定上马秦山一期核电项目。究竟走哪种技术路线?熔盐堆和压水堆两套方案成为争论的焦点。最终,在彭士禄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首台核电机组选择了后者,为以后我国核电走“以压水堆为主的技术路线”起到了关键作用。

改革开放后,我国又启动了大亚湾核电项目,彭士禄任总指挥。回首当时的建设经历,彭士禄说自己学到了三点:一是懂得了一些经济,很早就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二是验算了法国核电的主要参数;三是学到了一点管理学——这对今后中国核电项目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986年,彭士禄调任核工业部副部长,负责秦山二期的筹建。他积极推行董事会制度,首次把招投标机制引入核电工程建设。

人生“三张牌”

在工作、生活中,彭士禄擅长打“三张牌”。

先说“简单牌”。彭士禄的座右铭是凡事越简单越好,做事要做“减法”。在吃、住、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尽量简单,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也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搞科研。

再说“懒汉牌”。彭士禄善于发动团队的力量完成使命,也喜欢培养年轻人。他说,新技术发展快,年轻人思想活跃,要放手让他们干。彭士禄手下出了很多优秀人才,都是他的“懒汉牌”打出来的。

最后看看“糊涂牌”。彭士禄说,做明白人不容易,做糊涂人更难。对公,他总是明明白白;对私,却很糊涂。到现在,他也不知道自己拿多少钱,坐的车是什么牌子,住的房子是多少平方米……

如今,86岁高龄的彭士禄虽然行动不便,却依旧神态安详,谈吐风趣。“我要感谢玛莎(夫人的俄文名字)对我的爱。她比我小9岁,现在已经是老太婆了。在家里,夫人排老大,女儿老二,然后是外孙女、女婿、保姆,我排老六。”言语中透出幽默。

一个科学家的典型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12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232位用户喜欢。

在20_年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广州医学院一附院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奋不顾身与同事们一道冲在救治非典型肺炎病人的最前线。他不顾年事已高,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悉心指导救治病人,在这次广东非典型肺炎的确诊治疗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病因不明患者从河源送来,其时该病人已出现双肺弥漫性渗出,呼吸窘迫的重症迹象。一连5天,医生仍找不出病因,患者病情不断恶化。这一异常情况很快报到钟南山院士那里。

钟院士非常重视,亲自对该病人进行会诊。但是将病人送进icU的4天临床监测中,所有的诊断都显示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病例。在暂时不能确定病因的情况下,钟院士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制订了相应的对症治疗方案,采取无创通气等疗法来暂时缓解病人的病情。

而就在钟院士率医务人员为病人殚精竭虑寻找救治方案时,从河源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曾经抢救过该病人的8名医务人员全部感染同一种病!钟院士立刻预感到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特殊传染病,当即吩咐呼吸疾病研究所的全体医务人员做好准备,考虑各种可能性。他请示广医一院将该病人的病情上报广州市越秀区防疫站,同时应省卫生厅要求派出专家到河源会诊。

但此时,中山、江门等地也相继有医务人员被“怪病”感染。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肖正伦教授即刻赶往中山会诊,接着去了江门。后来,钟院士自己也赶到中山,参加调研。大家隐约感到,一场大仗即将打响。

春节期间,广州地区发病人数越来越多,各种谣言散布开来,越传越邪乎,如什么某某医院死了上百医生,什么某某医院已经被关闭,等等。随着恐慌的蔓延,全城刮起了抢购风,药店里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以及商店里的白醋都卖断了货,甚至还有人囤积居奇,卖出了100元一瓶醋的天价!此时,广州非典型肺炎发病进入高峰期,短时间内,转送到广医一院的病人骤增,达到21人。

这时,钟院士主动请缨,要求将最严重的病人送到他们呼吸疾病研究所。作出这个决定需要很大的勇气。第一,当时病因不明,谁都没把握能治好病人,而治不好等于砸了自己的牌子;第二,当时已经很明确,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病情越重,传染性越强,接治最严重的病人,等于给自己寻找危险。

但钟院士没有考虑这些,他的心中只有病人。他说,如果有了危险,医生都逃避,那要医生做什么;他还说,我们本来就是研究呼吸疾病的,最艰巨的救治任务舍我其谁?

从此,呼吸疾病研究所成了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核心堡垒。每一个“非典”病人送进所里来时,他都要亲自检查,制订治疗方案,甚至抓起人工气囊为病人输氧;在探视病人时,为了检查患者的口腔,他把自己的头凑到和病人距离不到20厘米处细细观察;危重病人往往无法说出话来,为了和病人作足够的沟通,他耐心地查看病人的嘴形,猜测病人的手势,观察病人的眼神,辨认他们写出的歪歪扭扭的文字??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大量的研究,钟院士率领他的助手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使多数“非典”患者康复出院。

我们都还记得20_年“非典”肆虐时期的那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对整个人类而言都是一场生死的考验,但科学最终战胜了病魔。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钟南

山院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再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彰显了一名科学工作者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危急时刻尽显科学家英雄本色,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介绍一个科学家的事迹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75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3分钟,有146位用户喜欢。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这是爱迪生说过的一句话。所以,我特别喜欢探索和研究,尤其是发明一些小东西。

今天我要发明太阳能电风扇,它的颜色是紫色的,形状是椭圆形的。它的配件是:温度测量器、风扇、太阳能测试器、无线天线等。你别看它的配件很多,但它只有巴掌大,很方便携带。它的作用是:用太阳能测试器测出太阳能,供电;然后用温度测量器,按一下按钮,就会测出温度。有时候,天上有云不容易测,所以就安装上无线天线,它可以穿过云层测量。如果温度高于22度,就调出低于22度的温度,让小风扇来帮忙吹出凉风。

如果温度低于22度,就调出高于22度的温度。当然,它不是让你猜几度,而是有一个小屏幕,屏幕上会显示这个数。太阳能电风扇还有一条绳子,可以挂在脖子上。太阳能电风扇最大的优点是:不浪费电池,保护环境!

太阳能电风扇的优点太多了,也很容易做,你喜欢吗?

一个科学家的简介和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67个字,有4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69位用户喜欢。

严玲,女,1971年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海工用钢研究所船用钢研究室主任,“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中国船级社材料与焊接技术委员会专家,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材料学术委员会委员。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章、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辽宁最美女性、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所在的鞍钢造船用钢团队荣获“鞍山市优秀创新团队”称号。

严玲同志从事科研工作25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鞍钢集团级重大科研攻关项目40多项,主持研发九大系列200多个船板海工品种,形成20项独有关键技术,53个关键品种填补国内空白,国内和全球首发产品6项,累计创效4.6亿多元。多项科研成果打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壁垒,不仅有力解决了我国海洋工程建设和建造各种超大型船舶急需的特种高端钢材,而且大幅度降低建造成本,保障了我国海洋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增强了我国造船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为我国海工钢制造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严玲同志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勇担“钢铁强国”使命的优秀基层科研工作者,是新时代心系“国之大者”、勇担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重任的巾帼尖兵,是敢于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创新典范,是严谨认真、坚定执着、善带团队、把工作当事业的奉献楷模。

为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中共鞍山市委宣传部决定授予严玲同志鞍山“时代楷模”称号,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先进为榜样,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在新时代鞍山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进程中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介绍一个科学家的事迹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98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242位用户喜欢。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的进步,电池已经深入到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如计算器、闹钟、电蚊拍、手电筒、 Mp3、手机等,都需要电池才能工作。其用量越来越大,生产量也就越来越大——目前,全国生产电池的企业有1400多家,每年生产电池约140亿节;但据了解我国电池的回收率还不足2%。因此,加强废旧电池的回收、管理以及开发废旧电池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之一。

据说电池的历史非常的悠久,世上最古老的电池起源于大约200年前,而这个被叫做“巴格达电池”的电池,现在还保存在伊拉克首都的博物馆内。

179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法尼发现了以全金属片接触青蛙肌肉事会有肌肉收缩的现象,他误以为那是青蛙肌肉所产生的动物电流所致;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发明了伏特电池。他透过不同的全金属片之间所产生的电位差作为电流。伏特电池可以说是当代电池的起源,其后由大卫与法拉第等科学家的努力,建立了电池学与电池的基础。

一个科学家的典型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55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79位用户喜欢。

钟南山193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呼吸内科专家。

2003年,作为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在SARS(中国大陆地区民间通称为“非典型肺炎”)猖獗的非常时期,钟南山不但始终在医疗最前线救死扶伤,还积极奔赴各疫区指导开展医疗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

因功勋卓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被广东省荣记特等功,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称号。

扩展资料: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并首次证实了隐匿型哮喘的存在。

他所领导的研究所对慢性不明原因咳嗽诊断成功率达85%,重症监护室抢救成功率达91%。

2003年抗击“非典”中,钟南山不顾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区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合作,主持制定我国“非典”等急性传染病诊治指南,为战胜“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贡献。

主动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角色,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为夺取应对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3年,钟南山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荣誉称号。2003年,钟南山再次被评为中国全国先进工作者(即全国劳模)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钟南山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

一个科学家的简介和事迹(10篇范文)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位世界“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倍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也造福了全世界。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1日。上世纪60年代初,他目睹了农民们粮食短缺的现状,于是决心改良水稻品种,探索科技兴农之路。在他的科研团队一次次努力下,终于发明出了水稻新品种——杂交水稻。袁隆平的精神是令我们敬佩和感动的。在当时,这种设想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要沿着当时被批判的孟德尔、…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一个信息

  • 一个科学家的简介和事迹(10篇范文)
  • 一个科学家的简介和事迹(10篇范文)35人关注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位世界“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倍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也造福了全世界。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1日。上世纪60年代初,他目睹了农民们粮 ...[更多]

  • 一个科学家的典型事迹(10篇范文)
  • 一个科学家的典型事迹(10篇范文)20人关注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这位世界“水稻之父”创造的奇迹倍受全世界人民的瞩目,也造福了全世界。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1日。上世纪60年代初,他目睹了农民们粮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