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事迹范文 > 科学家事迹

科学家先进事迹大全(16篇范文)

发布时间:2024-08-13 07:00:05 查看人数:90

内容目录(每篇详细参数)

内容标题 字数 段落 默读 朗读 慢速
科学家先进事迹大全 711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81人
科学家的先进事迹概括 626字 3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138人
黄令仪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体会 2695字 13段 9分钟 15分钟 21分钟 138人
关于科学家的先进事迹范文 1358字 11段 5分钟 8分钟 11分钟 181人
最美医生个人先进事迹 2359字 10段 8分钟 13分钟 19分钟 269人
科学家故事和先进事迹 753字 8段 3分钟 5分钟 6分钟 226人
科学家的先进事迹作文 393字 3段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188人
关于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 623字 8段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231人
“氢弹之父”于敏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 920字 7段 4分钟 5分钟 8分钟 116人
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558字 6段 2分钟 4分钟 5分钟 109人
科学家先进事迹心得启发 946字 3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16人
颜宁科学家个人先进事迹素材 1014字 18段 4分钟 6分钟 8分钟 226人
科学家先进事迹心得启发 1587字 12段 6分钟 9分钟 13分钟 144人
外国著名科学家的先进事迹 540字 3段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225人
最美医生个人先进事迹 726字 5段 3分钟 4分钟 6分钟 137人
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864字 6段 3分钟 5分钟 7分钟 255人

科学家先进事迹大全 篇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11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81位用户喜欢。

19岁时进入剑桥大学,成为三一学院的减费生,靠为学院做杂务的收入支付学费。在这里,牛顿开始接触到大量自然科学著作,经常参加学院举办的各类讲座,包括地理、物理、天文和数学。牛顿的第一任教授伊萨克·巴罗是个博学多才的学者。这位学者独具慧眼,看出了牛顿具有深邃的观察力、敏锐的理解力。于是将自己的数学知识,包括计算曲线图形面积的方法,全部传授给牛顿,并把牛顿引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

后来,牛顿在回忆时说道:“巴罗博士当时讲授关于运动学的课程,也许正是这些课程促使我去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当时,牛顿在数学上很大程度是依靠自学。他学习了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笛卡儿的《几何学》、沃利斯的《无穷算术》、巴罗的《数学讲义》及韦达等许多数学家的著作。其中,对牛顿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要数笛卡儿的《几何学》和沃利斯的《无穷算术》,它们将牛顿迅速引导到当时数学最前沿——解析几何与微积分。1664年,牛顿被选为巴罗的助手,第二年,剑桥大学评议会通过了授予牛顿大学学士学位的决定。

正当牛顿准备留校继续深造时,严重的鼠疫席卷了英国,剑桥大学因此而关闭,牛顿离校返乡。家乡安静的环境使得他的思想展翅飞翔,以整个宇宙作为其藩篱。这短暂的时光成为牛顿科学生涯中的黄金岁月,他的三大成就:微积分、万有引力、光学分析的思想就是在这时孕育成形的。可以说此时的牛顿已经开始着手描绘他一生大多数科学创造的蓝图。

随着科学声誉的提高,牛顿的政治地位也得到了提升。1689年,他被当选为国会中的大学代表。作为国会议员,牛顿逐渐开始疏远给他带来巨大成就的科学。他不时表示出对以他为代表的领域的厌恶。同时,他的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和同时代的科学家如胡克、莱布尼兹等进行科学优先权的争论上。

科学家的先进事迹概括 篇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6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38位用户喜欢。

9岁那年,苏步青的父亲挑上一担米当学费,走了50公里山路,送苏步青到平阳县城,当了一名高小的插班生。从山里到县城,苏步青大开眼界,什么东西都新奇。他第一次看到馒头里有肉末,常用饭票换成钱买"肉馒头"吃。一个月的饭票提早用完了,只好饿肚子。他见到烧开水的老虎灶,也觉得好玩,把家里带来的鸡蛋掷进锅里,一锅开水变成一锅蛋花汤,烧水工看到气极了,揪住他打了一顿。

苏步青整天玩呀、闹呀,考试时常坐"红交椅",到期末考试,他在班里得了倒数第一名。可是,他的作文写得还不错,私塾里的"偷听",激发了他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作文打了一点基础。然而,语文老师越看越不相信,总认为苏步青的作文是抄来的。因此还是批给他一个很低的分数。这样,更激发了他的牛脾气,老师越说他不好,他越不好好学,一连三个学期,都是倒数第一名。同学和老师都说他是"笨蛋"。

有一次,地理老师陈玉峰把苏步青叫到办公室,给他讲一个小故事:"牛顿12岁的时候,从农村小学转到城里念书,成绩不好,同学们都瞧不起他。有一次,一个同学蛮横无理地欺负他,一脚踢在他的肚子上。他疼得直打滚。那个同学身体比他棒,功课比他好,牛顿平时很怕他。但这时他忍无可忍,跳起来还击,把那个同学逼到墙角,揿在墙上。那同学见牛顿发起怒来如此勇猛,只好屈服。牛顿从这件事想到做学问的道理也不过如此:只要下定决心,就能把它制服。他发愤图强,努力学习,不久成绩跃居全班第一,后来成了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黄令仪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体会 篇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695个字,有1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9分钟,朗读时长15分钟,慢速需要21分钟,有138位用户喜欢。

一则“‘中国‘芯片之母’黄令仪逝世”的消息令国人悲痛不已,这位老奶奶是我国集成电路和芯片事业的首批创建者之一,“从分立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到通用龙芯CPU芯片的研发”黄令仪50多年如一日,始终奋斗芯片研发的第一线,因此被誉为“中国‘芯片之母”。这位经历了旧中国任人欺凌的女性,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净祖国身上的耻辱”!70多年来,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她以柔弱之躯打破了美国芯片的垄断,下面我们就走进这位广西籍女科学家人生,看看支撑她奋斗一生为祖国擦净身上耻辱的感人事迹。

黄令仪的故乡在广西桂林全州县两河镇鲁水村,上世纪30年代父亲带领全家到省城南宁谋生,1936年,生下黄令仪。小时候的黄令仪聪明好学,但是没有一片清净的国土可以安放下她的小小书桌。此时日本帝国主义正进行着罪恶的全面侵华战争,尽管广西处在中国西南,但这里不是大后方。1939年、1944年日军从越南两次攻陷广西,侵略者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所到之处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年幼的黄令仪经历过山河破碎的绝望,见证了国弱遭人欺的悲哀,所以从那时起,她就立下了救亡图存、立志报国的愿望。

新中国成立后,黄令仪终于可以安心的学习了。1954年黄令仪怀揣科教兴国的理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1958年毕业时,由于成绩优异,被推荐进入清华大学半导体专业继续深造学习。毕业后回到母校,一边教书,一边开始半导体的研究工作。当时全国正经历罕见的三年自然灾害期,物资非常匮乏,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黄令仪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半导体研究实验室,并研发出了我国的首个半导体二极管。新中国自诞生之日起,西方就全面封锁中国,1958年起中苏关系破裂,中国的“两弹一星”研制只能靠自己了。在这种情况下,崭露头角的黄令仪在1962年被调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为“两弹一星”研制控制系统所需要的集成电路和元器件,从此开启了芯片研究的人生。

刚刚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中国又在1966年迎来了__,30岁的黄令仪和同事们,排除一切干扰,克服重重困难,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半导体三极管、集成电路、空间计算机等三项重大突破在短短的数年间完成。

上世纪60年代后期,微型化的硅片集成电路(即芯片)由于体积小、成本低、能耗小,已经开始被应用到计算机电路中,中国也在1973年开始研制芯片,中科院计算所的黄令仪就是主持研究的成员之一。当时我们与世界水平的差异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大,黄令仪团队的研究成果在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到1984年时,她们的晶体管研发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中国的集成电路和芯片发展已经无限接近世界水平。

但是芯片研究毕竟投入大,见效慢,当时中国社会正经历改革开放,一切都以经济效益为重,在这种浮躁的背景下,全社会都充斥着“造不如买”的思维,于是黄令仪已经初现成效的芯片研究项目被叫停了。听到消息的黄令仪蹒跚的走出计算所大楼的北门,禁不住失声痛哭起来,她不是为自己哭,是为中国社会的短视而哭。

虽然黄令仪的芯片研究项目被取消了,但她在国际芯片研究领域已经闯出了名声,1989年,美国的一家芯片公司邀请黄令仪参加国际芯片展览会。在会上的上千家芯片生产企业中,竟然没有一家中国的企业,这令黄令仪深感悲伤和忧虑,她在日记中写到:“琳琅满目非国货,泪眼涟涟”。虽然国外企业愿意高薪聘请黄令仪继续研究芯片,但她毅然拒绝了橄榄枝,回到国内继续从事芯片研究。没有了国家的支持,芯片研究缓慢,许多同行都放弃了研究,转行做其他见效快的事情,只有黄令仪仍然在坚守。他曾经对学生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净祖国身上的耻辱”。正是这种精神让黄令仪坚持了下来。

在随后的几年中,中国与美国、日韩等在芯片领域的差距越来越大,真如欧美人嘲笑我们所说的:“中国人制造八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我们被摁在低端制造领域,沦为世界廉价工业品的制造工厂。放弃自主研发芯片的恶果开始显现,每年我们要花费几千亿美元来购买芯片,别人漫天要价,我们只能无条件的接受。这种状况终于引起了国家的警惕,2000年国家出台知识创新工程扶持中国芯片的研发。2001年5月中科院计算所争取到了知识创新工程的扶持,成立了龙芯课题研发组。

但此时黄令仪已经在2001年年初退休回桂林老家养老了。龙芯课题研发组成立不久中科院的胡伟武教授向全国研究芯片的同志们发出了打造中国龙芯的集结令,胡伟武教授亲自到桂林来请黄令仪出山。国家召唤,67岁的黄令仪二话不说,放弃了含饴弄孙快乐生活,再次披挂上阵,主持龙芯的研发工作。幸亏这些年没有放弃研发工作,在黄令仪的指导下,龙芯研发神速,当年8月份,龙芯1研制成功,10月份龙芯1号通过了中科院的鉴定;2003年10月,龙芯2号研制成功;2006年9月,改进后的龙芯2E研制成功,并获得了全球销售权。

在随后的几年中,70多岁的黄令仪不辞辛劳,亲自在电脑上查阅资料、设计电路,不断攻进龙芯2号性能,研发出可以和Intel、AMD等相媲美的芯片,其中的龙芯2G被应用在笔记本电脑,可以长时间的平稳运行。龙芯系列芯片的成功研发,打破了美国芯片的垄断,结束了中国无芯可用的历史。

2004年68岁的黄令仪准备正式退休,回桂林安度晚年,但是龙芯课题研发组又遇到困难,已经回到桂林的黄令仪再次被召回。老人家没有怨言,拖着疲惫的身体毅然回到北京,开始新的征程。为了设计出性能更加优秀的芯片,黄令仪长时间的坐在电脑前,亲自设计,她的学生心痛的劝道:“这些事交给我们年轻人来做吧,您给我们把关就可以了”。虽然她接受了建议,但是在工作中,仍然会情不自禁的亲自上阵,在她的感染下,学生们学会了独立钻研的风格,逐渐成长为芯片事业的接班人。

这一干又是10几年,在黄令仪和中国芯片人的不懈努力下,到2017年,龙芯3A、龙芯3B、龙芯2K、龙芯1H等一系列性能优良的芯片相继问世。有了这些芯片,我们国家的安全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领域,国家全部换上了中国自己的“心脏”——龙芯!复兴号高铁换上龙芯后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国产化,减少了来自外部的隐患;歼20战斗机和配套的相控阵雷达有了龙芯可以减少敌人的干扰,增强了战斗力;北斗卫星装上龙芯,可以放心的将这套导航系统全面运用于军事和经济建设生产。

2020年1月11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2019颁奖大会上,将CCF夏培肃奖颁发给黄令仪,这是对她一生从事中国芯片研究工作的肯定。八十四岁以后,黄令仪才从一线退下来休息,但她哪是闲的住的人,仍然会到计算所中指导年轻人的工作。没有享受几年悠闲的时光,黄老师就病倒了,2023年4月20日早上5点, 黄令仪老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去世,享年86岁。“两鬓斑白终不悔,路途艰辛已无惧,一腔热血赤子魂,铸就一颗中国芯”!黄老师生前发下的心愿“擦净祖国身上的耻辱”早已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已是不可阻挡的的洪流,愿黄老师在地下安息!

关于科学家的先进事迹范文 篇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358个字,有11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5分钟,朗读时长8分钟,慢速需要11分钟,有181位用户喜欢。

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中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1947年,邓稼先考取了留美研究生。顺利地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读物理系。他的导师荷兰人德尔·哈尔是搞核物理研究的,所以邓稼先很自然地也做了核物理方面的研究。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闻知消息,邓稼先激情满怀,当即朗读了别人创作的一首长诗:当一场暴风雨过后/祖国已迎来灿烂的黎明……我们就要回到你身边/祖国啊,母亲……

1950年8月20日,邓稼先获得了博士学位,那一年,他只有26岁,被人们称作“娃娃博士”。同年8月29日,邓稼先与一百多名学者一起,历尽艰辛,启程奔向新中国的怀抱。

1958年8月的一天,时任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的钱三强把邓稼先叫到办公室,幽默地对他说:“稼先同志,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调你去做这项工作,怎么样?”“大炮仗?”从事核物理研究的邓稼先稍一沉吟,马上明白——国家要研制原子弹。“我能行吗?”邓稼先似乎还没有从吃惊中回过神来。当钱三强谈了工作的意义和任务之后,邓稼先全都懂了。不过,这项工作之艰巨、自己后半生将为此付出的代价,一切的一切,在当时他都不得而知。

那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夜晚,邓稼先的妻子许鹿希永远无法忘记:“那一夜,他一反常态地无法安睡。到后来,他跟我说,他要调动工作。我问他调哪去,他说这不能说,做什么工作也不能说。后来,我说你给我一个回信信箱的号码,我跟你通信,他说也许这都不行。”“当时我们聊到了十几年前,国家备受侵略者蹂躏、日本的飞机肆无忌惮轰炸的情景。往日的情景或许触发了他。过了一会儿,他突然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第二天,邓稼先像变了一个人,从不喜欢照相的他,带着妻子、四岁的女儿和两岁的儿子,到照相馆照了一张全家福。这或许是他要留给亲人的纪念吧!

之后,邓稼先走了。他的妻子许鹿希感到一种莫名的伤害,因为,除了丈夫那些简短的话,没有一个人给她解释什么,丈夫就这样活生生地从身边“消失”了。其实,她哪里知道,邓稼先为了国家利益的无悔选择,不仅对她和家人是一种伤害,即使对邓稼先本人,也是一种伤害啊!他的一切都将不告父母不告妻儿,没有个人的行踪,不能发表学术论文,不能公开作报告,不能出国,不能与朋友随便交往,工作成绩再大、功劳再大都将无人知晓,一辈子都不会看到自己声名的成长,甚至到死也只能默默无闻!

但是,为了自己的祖国,邓稼先认了,宁愿伤害自己和自己的亲人!

1958年,邓稼先从许鹿希身边“消失”的时候,邓稼先34岁,许鹿希只有30岁,幼小的孩子一个四岁,一个两岁。在许鹿希的记忆中,邓稼先几乎从未休过探亲假。“从1958年他被调去搞原子弹,到1986年他去世,前后28年间我们聚少离多。他的工作保密性太强了,而且当时纪律十分苛刻、严格,他不能多说,我也不能多问。甚至我的北京医科大学的同事都不能来家里,免得出事。至于他突然回来和突然走以及什么时候回来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走的时候,一个电话,汽车马上就在楼底下等着,警卫员一来就马上走了。”

那是一个几乎从零开始的事业,艰难可想而知。然而,毕竟成功了。1964年10月6日和1967年6月17日,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研制爆炸成功!

最美医生个人先进事迹 篇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2359个字,有10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8分钟,朗读时长13分钟,慢速需要19分钟,有269位用户喜欢。

我叫陈__,男,生于19__年12月29日,汉族,于20__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读医学校本科。职称执业助理医师,就职于__市__街道__社区卫生服务站,从20__年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10多年来,在乡村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不分昼夜,任劳任怨,从未完整休过一天班,从未正式休过一天假,就连春节也不例外,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为病人服务,解除他们的病痛,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和肯定。我们范家庄社区卫生服务站,连续10多年被街道卫生院评为先进单位,本人于2019年被街道党工作授予优秀党员称号。

乡村医生工作是非常辛苦的,由于服务站内人员少,除了基本医疗外,还担负着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使的我们经常加班加点,白天忙医疗,有空就为慢性病人测释迦血压、量血糖进行体检活动,措导他们用药和康复训练,还得为儿童和孕产妇建卡建册,白天收集信息,到了晚上,还要把信息录入个人电子档案中,经常是一干就到下半夜,晚上值班时还得处理有些急症病号,但既使再累,我也从来没有怨言,急病人之所急,把病人当亲人,不管白天黑夜,随到随诊,悉心照料,遇有活动不便的患者就得上门提供服务,经常是顶风昌雪,顾不上吃饭,但不管再苦再累,我们也会做到让患者满意,让群众放心。

在20__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已是10点多钟,当时正下着大雨,我正在家中休息,突然一阵电话铃声惊醒了我,处于医生的本能,我知道这么晚了打电话肯定有急事,于是急忙接起电话,是邻村的一位大爷,说他儿子突然胸闷,喘不上气来,正在往我们服务站里赶,我一听,急忙抓起件衣服,只来的及拱上拖鞋,拿起雨伞就往服务站跑,刚进门,他们就到了。病人是个20多岁的青年男性,嘴唇紫绀,胸闷,全身发痒,经过紧急询问病史,弄清了病人是急性食物过敏,赶紧让值班人员给予抗过敏及对症治疗,并安抚病人及家属情绪,让他们精神放松,配合治疗,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病人症状很快好转,又继续观察了1个多小时,等病人一切正常后,又嘱咐了他们一些注意事项,才让他们回家。这时已经到了下半夜了,虽然我很劳累,但是我能为他们解除了病痛,维护了病人的健康,我感到很欣慰。

也是一年夏天,我正在值夜班,本村一名60多岁的妇女,急匆匆的赶到社区卫生服务站,说他丈夫突然生病下不了床,我赶紧拿起出诊箱就跑到病人家里。在为他检查完身体,做出诊断,然后进行了紧急输液。由于天已经很晚了,病人及其家属都已经困的睡着了,我就守在病人旁边,直到治疗结束,等病人好转之后我才回到服务站。

这些年来,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我还采取减免医疗费用的形式,为患者扰忧解难,虽然自己的收入有所减少,但我收获的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好评,我心里感到非常满足。

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危重病人需要送专业医院治疗,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病人或患者家属有需求,我都会随车护送,陪同诊疗。我经常免费给村民进行测血糖、量血压、测体温、查心律、测脉搏等常规检查,并讲授健康、防病知识,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深夜急诊、出诊更是家常便饭。

村卫生室不仅肩负着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而且承担着配合市卫生局及当地街道卫生院做好国家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我利用在社区卫生室基本诊疗工作空闲和下班后的时间,对国家规定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0-6岁儿童管理、孕产妇管理、预防接种、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重性精神病人管理、卫生监督协管等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及时收集相关的信息,为相关人员免费查体,指导用药,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增强他们的防病治病意识,每月按时进行巡查,及时发现辖区内关于卫生监督的不良行为,及时上报处理,配合街道卫生院的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发生的各类传染病都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处理。截至目前,已经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615份,每年发放12种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举办6次健康教育讲座,更换6期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播放6次影音宣传教育材料;及时通知辖区内适龄儿童到接种门诊进行因家计划免疫规划疫苗接种,通知孕产妇及儿童到街道卫生院妇幼保健科进行按时查体;配合街道卫生院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一全面的免费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及时反馈给老年人本人;对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及时发现,纳入管理,每年对他们进行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对他们的病情及时掌控,定期指导其用药及生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几年来,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享受国家的优惠政,耐心细致地向群众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使农村充分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提高了农民参合率,使我社区居民参合率达到97 %以上,更好的解决了农村看病贵的问题。

我严格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微机管理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从未出现过私自存放农民医疗卡的情况,认真做到了发票必须让患者签字的要求,真正做到了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交口称赞。在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规范用药,不滥用激素和抗生素,从而有效减少药物对居民身体的危害。实行微机操作,对于乡村医生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但我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正常宣传医改政策,除了自己自学电脑操作、医改系统外,我还帮助其他乡村就医生尽快熟练操作流程。作为一名党员,我始终保持党员形象,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廉洁自律,严格要求己。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和一名乡村医生,我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尽自己所能为村民们消除病痛。用我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服务好村民,用饱满的激情,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实现美好的中国梦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科学家故事和先进事迹 篇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53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226位用户喜欢。

美国人比尔·盖茨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20年里,魔术般地把900美元变成139亿美元,让世人大吃一惊。有人说,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将会改变整个世界。

1955年10月28日晚,可爱的小盖茨出世了,尽管当时没人能预见到这孩子将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但大家对他备加喜爱。盖茨非常爱读书,当别的孩子还沉迷于电视卡通片时,他已学会像大学者一样独坐房里翻阅父亲的藏书了。他成天泡在书堆里,有时可以几个小时一动不动地翻看厚厚的《世界图书百科全书》。

小盖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动。还是在婴儿时,他就喜欢让摇篮长时间不停地晃动,这好像很有趣。直到今天,他还是喜欢不停地摇晃,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他七八岁时,母亲担任社区服务工作,经常带他到学校里去给学生讲解西雅图的历史,盖茨总是坐在前排极为专心地听讲,这时好动的习惯却一点儿也找不到了。

盖茨从小志向远大。上四年级时,他就对自己的好友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无论是演奏乐器还是写作文,一概都认真完成,就是花很长时间,也要尽力争第一。一次,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故事,不超过20页即可,他却写了100页。盖茨善于思考,喜欢创新。他觉得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创造发明。

他也像许多美国孩子一样,当过童子军。长途行军时,别的孩子叫苦连天,盖茨磨破了双脚,鲜血直流,他却忍着伤痛和疲惫,坚持到底。

盖茨生于名门世家,但父母却不过度奢华。在母亲的安排下,一家人的吃饭、出游,包括孩子们的穿衣都井井有条。家庭这种严谨、精细的作风自然而然也影响了比尔·盖茨,养成他节俭的习惯。

“时间”和“观念”是盖茨最注重的两个条件。在他的读书笔记中清楚地记下这样一句座右铭:“机会加时间等于金钱。”自从他在中学就读后,便迷上了计算机,从此盖茨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科学家的先进事迹作文 篇7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393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4分钟,有188位用户喜欢。

诺伊曼(1903~1957),美籍匈牙利数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

诺伊曼出生在一个犹太银行家的家庭,是位罕见的神童.他8岁掌握微积分,12岁读懂《函数论》.在他成长的道路上,曾有这样一段有趣的故事:1913年夏天,银行家马克斯先生登出一则启示,愿以10倍于一般教师的聘金,为11岁的长子诺伊曼聘请一位家庭教师.尽管这诱人的启示,曾使许多人怦然心动,但终没有人敢去教导这样倾城皆知的神童……他在21岁获得物理-数学博士之后,开始了多学科的研究,先是数学、力学、物理学,又转到经济学、气象学,而后转向原子弹工程,最后,又致力于电子计算机的研究.这一切,使他成为不折不扣的科学全才.他的主要成就是数学研究.他在高等数学的许多分支中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最卓越的工作 是开辟了数学的一个新分支------对策论.

1944年出版了他的杰出著作 《对策论与经济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作出重要贡献.战后 ,运用他的数学才能指导制造大型电子计算机,被人们誉为电子计算机之父.

关于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 篇8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623个字,有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31位用户喜欢。

1832年10月1日,一艘名叫“萨丽号”的邮船,满载旅客,从法国北部的勒阿弗尔港驶向纽约。

“萨丽号”邮船缓缓驶出英吉利海峡,进入浩瀚的大西洋。途中,船受到风暴的袭击,在波峰浪谷中颠簸。许多人晕船,乘坐这艘船的美国着名画家莫尔斯也觉得浑身不舒服。

“遇到风暴,有什么办法使船不受到影响?”莫尔斯与船长聊了起来。

“毫无办法!”船长说,“这只能听天由命了。我给你讲一件事。那是1498年,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组织了一支有6条船、300人的大船队直奔赤道,准备去寻找黄金遍地的乐土。可是,途中由于天气太热,船上的食物全部霉烂了。这对于远航的船员来说,是十分可怕的。哥伦布对这束手无策,只好抱着侥幸的心理,写了一封求援信,塞进密封的椰壳里,然后将它投人大海。他指望海水能把这封信送到西班牙。但是,当哥伦布历经千难万险,返回西班牙时,才知道国内并没有收到那封求援信。连大智大勇的哥伦布对大自然的肆虐都无可奈何,我又能怎么样呢?”

“的确,在这无边无际的大海之中,一艘船、一个人实在太渺小了。”莫尔斯望着茫茫的大海,心中发出这样的感慨。

就在这次旅途中,莫尔斯结识了杰克逊。杰克逊是波士顿城的一位医生,也是一位电学博士。此次他是在巴黎出席了电学研讨会之后回国的。闲聊中,杰克逊把话题转到电磁感应现象上。

“什么叫电磁感应?”莫尔斯好奇地问。

于是,健谈的杰克逊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电磁感应现象。说着,杰克逊从旅行袋中取出一块马蹄形的铁块以及电池等。他解释道:“这就叫电磁铁。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它没有磁性;通电后,它就有了磁性。”

“氢弹之父”于敏先进事迹及学习心得 篇9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20个字,有7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116位用户喜欢。

敬爱的于敏先生:

您好!第一次听说您的名字是在历史书中,当时历史老师总说,“我们可以不用核武器,但是不能没有。”那时对核武器还是懵懵懂懂,不知道您所代表的意义。而让我开始印象深刻、肃然起敬的,是最近电视剧《功勋》中的您,隐姓埋名几十载,为国家研制出了氢弹以及核武器方面的突破,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令人敬佩!

学习您的淡泊名利。老子曾说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您正是有这种大智慧,才能不慕名利,对待身外之物处之淡然,从而另辟蹊径,获得成功。在您隐姓埋名28载中,只公开露面两次,无法与家人朋友诉说自己的工作内容与研发的艰难,面对流言蜚语无法做出解释,始终在被别人误解,甚至在氢弹成功爆炸后您也无法说出自己的身份,只能默默独自庆祝,但我知道您一定是不后悔的!您用一颗淡泊名利的心,告诉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以平常心面对得失,而后尽人事听天命,该努力时尽全力,是非成败反而看淡。

学习您的艰苦奋斗。夏衍曾说过,“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当年研制时国内唯一的一台万次电子管计算机95%的工作量用于原子弹研究,仅有5%的工作量能用于氢弹研究,计算机不够用,您不得不用计算尺进行计算,不仅如此,在研制过程中,您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您依然坚持在一线工作,在面对种种困难有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您用这种决心,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困难险阻有遇山开路、逢水架桥的勇气,一切将迎刃而解。

学习您的爱国情怀。您曾说过,“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惨痛的记忆,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正是因此,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便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改为研究核物理,为了祖国的强大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中国核武器事业,您用自己一腔爱国之情为亿万中国人民谋幸福。您用一生的行动为我们解读了“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感情,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

吾辈当以您为楷模,将您淡泊名利、艰苦奋斗、爱国的优良作风良好传承,如您一心为国家核武器理论发展而奋斗终身一般,不断提升自己,永葆初心使命,爱国情怀永不变!

您的晚辈

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篇10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58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109位用户喜欢。

“我的飞镖没有什么秘密,我也是经过多次失败,一点儿一点儿改进的。”

读小学时,男孩子们都爱玩飞镖——它用硬纸片折成,有尖尖的头部和一副向后斜掠的翅膀。做得好的飞镖,掷出去能像燕子一样飞行,还会在空中盘旋一番。钱学森很快成了个中高手,他折的飞镖总是飞得又稳又远,小伙伴们谁也赶不上他。有人不服气,拆开了他的飞镖检查,想看看里边是否搞了什么“鬼”。老师就让钱学森把飞镖复原,请他当着大家的面重新折好,再掷一次。结果,他的飞镖还是第一名!

老师请钱学森讲解其中的奥秘。钱学森说:“我的飞镖没有什么秘密,我也是经过多次失败,一点儿一点儿改进的。飞镖的头不能太重,重了它会往下扎,也不能太轻,头轻尾巴沉,它向上飞一会儿还会往下栽;翅膀太小飞不平稳,翅膀太大就飞不远,爱兜圈子……”得到秘诀的小伙伴们照他的话去做,果然折出飞行能力更强的飞镖,大家都很高兴。

最受震动的,还是钱学森的老师。小小飞镖里蕴含了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钱学森无师自通,竟然自己悟出来了。这个孩子不简单啊!

一个仰望蓝天的孩子,清澈的目光穿越了无数云层……这个镜头,或许是钱学森追逐蓝天梦想的第一次定格。

20多年后,钱学森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方面卓有成就。“一人能顶五个师”的他,亲手谱写了新中国从“两弹一星”到“神舟一号”的飞天神话,并带领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飞跃太空。

科学家先进事迹心得启发 篇11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946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16位用户喜欢。

我国在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时期出现了真正的瓷器,过了大约七百年左右的时间,到唐朝中叶即公元八世纪左右,我国的瓷器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传入阿拉伯,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和无比的喜爱。埃及人亲热地把这些瓷器叫做“绥尼”(sini),意思就是中国的或中国人的。埃及人还大量仿造中国瓷器。有位名叫赛尔德的工匠,就是著名的一个。到了十七世纪末和十八世纪初,中国瓷器虽然早已传到欧洲,但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所以数量是不多的。那时,中国瓷器业在欧洲竟和黄金一样贵重。那些王公贵族,为了满足他们的占有欲,除了不惜重资,派人远渡重洋到我国来购买大量瓷器外,还逼着炼金术士为他们秘密仿制中国瓷器。在他们看来,一旦能制成中国式的瓷器,无异是“点石成金”,从此就能永远过着他们那“挥金如土”的生活了。

在十八世纪初,法国还只能制造含有大量玻璃质、强度很低的软质瓷器。他们对中国那种质地坚硬,素肌玉骨,绚丽多彩的瓷器喜爱得着了迷。他们已经花了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时间来仿制中国瓷器,可都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把那些患着黄金迷的王公贵族们急得象热锅上蚂蚁一样。这时有一个奥里神父就派了一个叫安特略可的传教士跑到中国景德镇来,名为传教,实则想学中国的制瓷技术。这就是那个突然出现在景德镇街头的外国传教士的来历,他在一七一二年和一七二二年分别写了两封长信,把景德镇的制瓷原料——高岭土和瓷石的使用情况以及整个制瓷工艺都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奥里,并且取去了高岭土和瓷石的实样。

也就是在那个传教士来到景德镇前差不多一个世纪,我国明代著名的科学家宋应星早就来到景德镇进行调查研究。在他所著名的《天工开物?陶埏》的序言中,写下了 “水火既济而土合……后世方土效灵,人工表异,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这样一段话。宋应星总结了劳动人民制造陶瓷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泥土对于制造陶瓷的重要性。所以他在短短的一百多字的序言中就不止一次地谈到制造陶瓷所用泥土的作用。他用“水火既济而土合”这样一句话来概括人们依靠水火的帮助而把泥土制成陶瓷。这不仅如实反映了陶瓷的生产过程,而且特别强调了泥土是制造陶瓷的根本。在后文中他又进一步把陶向瓷的发展和资质越来越优良归功于劳动人民充分掌握了泥土的特性而发挥的能动作用。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那时不仅早已熟练地掌握了一套完整的制瓷工艺,而且已经有了科学的理论总结。

颜宁科学家个人先进事迹素材 篇12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014个字,有18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4分钟,朗读时长6分钟,慢速需要8分钟,有226位用户喜欢。

2017年4月,颜宁做出了让许多人大跌眼镜的决定——离开待了10年的清华大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雪莉·蒂尔曼是世界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建校200多年来的首位女校长,这样的头衔在美国教授序列里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

在此之前,她的声名早已超出科学界而被公众所熟知。她未满30岁即从普林斯顿博士毕业回到清华任教,成为「清华最年轻教授」。此后,她的科研成果更令人瞩目——2009年以来,她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最有影响力的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了19篇论文,其中两篇被《科学》「年度十大进展」引用。她还与前清华大学校长、现任上海市委书记的陈吉宁,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叶玉如,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等在2016年被《自然》评为10位「中国科学之星」。

如今,她又一次做出了大胆的决定: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

中国科学家颜宁个人事迹篇3

颜宁,女,1977年11月出生于山东章丘 ,结构生物学家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教授。

颜宁于1996年-2000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2000年-2004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2005年-2007年,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7年-2017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7年5月7日,已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邀请,受聘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

2019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1年4月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颜宁主要从事与疾病相关的重要膜转运蛋白、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工作机理及膜蛋白调控胆固醇代谢通路的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 。

2022年,著名科学家颜宁宣布,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到深圳创立医学科学院。

颜宁,1977年出生于山东章丘,从小是一个既有天赋,又勤奋学习的女孩子。

这时的颜宁成绩优异,在亲戚朋友眼中是一个漂亮文静的乖乖女。和其他女孩一样,颜宁也更喜欢文科的科目,人文历史,诗词散文,政治文化都深深地吸引着她。

同时,颜宁在文科上成绩也非常突出。这个时候的颜宁梦想是去中国文化最浓郁,文科的圣地北京大学,甚至连专业都想报中文系。

但是那个时候国家改革开放不久,正是经济建设的大浪潮,全国各地都急缺理工科型人才,当时学校更是受到影响,提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科学家先进事迹心得启发 篇13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1587个字,有12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6分钟,朗读时长9分钟,慢速需要13分钟,有144位用户喜欢。

莱特兄弟(Wright Brothers)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哥哥是威尔伯·莱特(Wilbur Wright,1867年4月16日—1912年5月12日),弟弟是奥维尔·莱特(Orville Wright,1871年8月19日—1948年1月30日)。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首次试飞了完全受控、依靠自身动力、机身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机,也就是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

飞机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有人将它与电视和电脑并列为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三大发明。莱特兄弟首创了让飞机能受控飞行的飞行控制系统,从而为飞机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此项技术至今仍被应用在所有的飞机上。莱特兄弟的伟大发明改变了人类的交通、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改变了军事史。

飞机(aeroplane,airplane)是指具有一具或多具发动机的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由机身的固定机翼产生升力,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飞机是最常见的一种固定翼航空器。按照其使用的发动机类型又可被分为喷气飞机和螺旋桨飞机。

飞机是20世纪初最重大的发明之一,公认由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他们在1903年12月17日进行的飞行作为“第一次重于空气的航空器进行的受控的持续动力飞行”被国际航空联合会(FAI)所认可,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

自从飞机发明以后,飞机日益成为现代文明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它深刻的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开启了人们征服蓝天历史。

飞机到底是谁发明的?这个问题难不倒大家。在众人眼里,对于飞机到底是谁发明的的回答肯定是莱特兄弟。然而,飞机真的是莱特兄弟发明的吗?关于科学的内幕,关于飞机到底是谁发明的的内幕?我们应该保持着客观的心态去对待。

20世纪初,滑翔机和动力机械已经成熟,许多飞行家开始将动力机械装到滑翔机上,研究动力飞行,因此针对谁发明了飞机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飞机到底是谁发明的这个问题要追溯到1882年,俄国的莫查伊斯基制造过一架机翼像平板似的蒸汽飞机。1886年到1890年,法国阿代尔先后造过4架蒸汽飞机。1893年,英国马克西姆也造过一架大型蒸汽飞机。1896年,美国兰利则造过蒸汽飞机模型。但是,这些飞机都因动力不佳或其他原因而未能飞行成功。尽管俄国、法国和英国声称它们造过最早的飞机,争论着飞机到底是谁发明的这个问题,但并未被公认。

业界称真正的飞机发明者是美国的莱特兄弟。这哥俩从小对飞行十分感兴趣,他们研究过鸟的飞行,曾用绳子拉着滑翔机,像放风筝那样试飞过。他们自己造出了内燃发动机和螺旋桨,并且将自己制造的带螺旋桨和发动机的飞机模型,放到自制的“风洞”中去模拟飞行。为了试飞飞机,他们还亲自写信给气象局,寻找理想的试飞场地。

1903年9月,他们将自己制造的“飞行者1号”飞机拉到东海岸的基蒂·霍克海滩,进行了充分的试飞准备。12月17日,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弟弟奥维尔·莱特和哥哥威尔伯·莱特分别驾驶着“飞行者1号”飞机,成功地飞行了四次,总共飞了97秒钟,飞了441米远。虽然只有短短时间和距离,但这却是人类第一次真正地乘动力飞机飞行。当最后一次飞行结束时,威尔伯·莱特曾激动地说过一句话:“飞行时代终于来临了。”是的,这的确是一次划时代的飞行。

飞机到底是谁发明的问题中,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飞机的发明权,还是一段插曲。1901年,美国政府曾出资5万美元,叫兰利研究飞机。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飞行的前70天,兰利研制的“航空站号”飞机也试飞过,可惜失败了。莱特兄弟成功后,美国另一位飞行家寇蒂斯曾对“航空站号”进行改装,并重新试飞成功。于是,他宣称,第一架飞机的发明者不是莱特,而是兰利。由于兰利是当时美国地位显赫的斯密逊研究院院长,所以当时的斯密逊研究院竟滥用职权,宣布“航空站号”飞机是最早成功的飞机。直到1942年,新任斯密逊研究院院长才纠正了过去的错误声明,为莱特兄弟平了反。同时决定,将莱特的“飞行者1号”陈列在美国博物馆的最佳位置。

当然,对于飞机到底是谁发明的这个问题,像任何一项发明都是在前人积累的经验基础上诞生的一样,飞机的发明也不是凭空出现的。莱特兄弟成功的原因在于总结了飞行前辈的经验。

外国著名科学家的先进事迹 篇14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540个字,有3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2分钟,朗读时长3分钟,慢速需要5分钟,有225位用户喜欢。

早在1834年,爱尔兰人詹姆斯查默斯就设计过邮票,但人们通常认为邮票的发明人是英国人罗兰希尔。1840年的一天,邮政大臣罗兰希尔爵士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忽然听见有人争吵。他走上前去,原来是一个送信的人与一名乡下少女为邮费在争论。信差告诉希尔,说他走了许多路,为这位少女送来了信,但这们少女看了信封一眼后就把信退还给了他,并说:“我没有钱收信。”希尔觉得其中必有缘由,就替少女付了钱,送走了信差。少女十分感激,她对希尔说:“我未婚夫外出做工了,这信是他写来的。我家很穷,付不起邮费,在他离家前我们就约定好,如果他一切顺利,就在寄给我的信封上画两个圆圈,表示他一切平安。”

当时的邮资是由收信人支付的。张村少女的话以及她的行动使罗兰希尔陷入沉思。经过认真思考,他向英国政府建议:废除邮件与邮资已付的票据分家的邮寄操作方式,发行一种邮票,由发信人出钱购买,并将邮票贴在信封上,作为邮资已付的凭据。英国政府采纳了希尔爵士的建议。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了首批邮票。这批邮票有两种,一种是印有英国女王头像,面值一便士的“黑便士”,另一种是面值为两便士的 “蓝便士”。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邮票。

希尔爵士没有直接设计这种邮票,但这种邮票的邮政动作方式的构想出自希尔,所以人们认为邮票是罗兰希尔发明的,称他为“邮票之父”。

最美医生个人先进事迹 篇15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726个字,有5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4分钟,慢速需要6分钟,有137位用户喜欢。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始终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执著作为自己的人生坐标,始终把让患者满意作为自己在技术水平上不断创新,在服务水平上不断提高的精神动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改善、医生先进事迹材料,社会因素要求剖宫产的孕妇越来越多,剖宫产率明显增加。在日常工作中她大力宣传自然分娩,使孕妇及其亲属懂得自然分娩是人类繁衍生息必然的生理过程,产妇和胎儿都具有潜力能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娩过程,产妇子宫的挤压、收缩,不仅有利于降低新生儿肺炎发生率,而且对于产妇的体能恢复、哺乳等都有好处。剖腹产只是解决难产和重症高危妊娠、高危胎儿需要终止妊娠的有效方法。经过宣传有一部分孕妇改变注意要求自然分娩。对于产程观察我也是一丝不苟,部分头位性难产的孕妇,经侧卧位、曲大腿法、徒手转头法、适当加强宫缩后转变为顺产,明显降低了剖宫产率,缩短了住院时间,为病人减轻了思想负担及经济负担,使病人满意而归。

县医院收治的病人大多是来自农村的病人,到了医院,她们往往感到陌生、紧张。查房时,我认真听取病人的叙述,耐心给每一位病人讲解病情、治疗,需要完善的相关辅助检查及疾病的预防等,消除她们的不安情绪。并针对不同原因做好解释工作。

有人说过,医生"需要一个科学家的头脑和一颗传教士的心灵"。从医以来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对生命怀有更深的悲悯之心和敬畏之情,对患者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用真情、知识和技术为患者解除病痛,是我一生的追求。

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是我人生的理想,也正是为了这个理想,我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我认为选择了医生职业,就注定了一生的平凡与奉献。只要病人平安,再苦再累我也不后悔。为了人民的健康,为了美好的医疗卫生事业,我愿意奉献自己的青春。

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 篇16

阅读小贴士:本篇共计864个字,有6个段落,预计默读时长3分钟,朗读时长5分钟,慢速需要7分钟,有255位用户喜欢。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钱学森的读书故事一、一份96分的水力学考卷

在交大的图书馆里,珍藏着一份96分的水力学试卷,做这份试卷的人就是钱学森。在这样一份普通的试卷之后,却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原来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时,品学兼优,各门学科都得90多分以上。在一次水力学考试中,钱学森答对了所有的6道题,他的任课老师金老师很高兴,给了钱学森100分的满分成绩。但钱学森却发现自己答题时把一处符号“Ns”误写成“N”了。钱学森主动把这个小错误告诉了老师,老师也把100分的试卷该为了96分。任课老师金老师一直保存着他的爱徒的试卷,即使在战乱的迁徙中也一直保存在行李箱中。在上世纪80年代钱学森再次回到母校的时候,金老师拿出了这份珍贵的试卷,赠与了母校。这份小小的试卷也反映了一位世界著名科学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学习、科研的一丝不苟、虚心诚实。

钱学森的爱国故事二、克服重重阻碍艰难回国

20世纪40年代,钱学森就已经成为力学界、核物理学界的权威和现代航空与火箭技术的先驱。在美国,钱学森可以过上富裕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然而,钱学森却一直牵挂着大洋彼岸的祖国。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兴奋不已,觉得现在正是回到祖国的时候。美当局知道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后,肯定不想放走,因为钱学森知道了太多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在客服百般阻挠之后,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百废待兴的祖国的怀抱。

回到祖国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从成功地指导设计了我国第一枚液体探空导弹的发射,到我国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成功;从组织领导了运载火箭和洲际导弹研制工作,到我国第一艘动力核潜艇的设计制造,以及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成功发射,他始终站在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最前沿,突破无数科研难题,为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许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贡献。

科学家先进事迹大全(16篇范文)

伽利略和开普勒的望远镜都属于折射望远镜,它们都由两个镜片组成,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但它们的缺点却是明显的,伽利略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太小,而开普勒望远镜的镜筒太长。有没有办法使一种望远镜既有较大的倍率镜筒又不长呢?反射望远镜就有这个优点。反射望远镜细分起来,又有许多种类,最常见的就是牛顿式反射望远镜。它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1671年发明的。它的物镜是一片凹面镜,而不是凸透镜,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先进信息

  • 科学家先进事迹大全(16篇范文)
  • 科学家先进事迹大全(16篇范文)90人关注

    伽利略和开普勒的望远镜都属于折射望远镜,它们都由两个镜片组成,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但它们的缺点却是明显的,伽利略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太小,而开普勒望远镜的镜筒太长。有 ...[更多]

  • 著名伟大的科学家先进事迹(6篇范文)
  • 著名伟大的科学家先进事迹(6篇范文)85人关注

    洗衣机被誉为历史上100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洗衣机的发明的确是一件伟大的事情,这使千千万万的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光是这一点,就足够给这个发明记上一大 ...[更多]

  • 科学家的先进事迹概括(16篇范文)
  • 科学家的先进事迹概括(16篇范文)83人关注

    60年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用一生的时光做“惊天动地事”,却甘为“隐姓埋名人”,精神与气质,不曾改。60年前,从创刊那日起,记录科学讲述科学人的故事,就成为《中国科学报》 ...[更多]

  • 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范文(16篇范文)
  • 著名科学家先进事迹范文(16篇范文)74人关注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述了许多许多名人小时候刻苦学习的故事,其中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让我深有感触和启发。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汉朝时,一叫匡衡的少年,非常勤奋好学。 ...[更多]

  • 摘抄科学家先进事迹(7篇范文)
  • 摘抄科学家先进事迹(7篇范文)60人关注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黄大年同志用他光辉而短暂的一生,诠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彰显了“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书写了“淡泊名 ...[更多]

  • 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16篇范文)
  • 科学家钱学森先进事迹(16篇范文)58人关注

    钱学森3岁时就有非凡的记忆力,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还能用心算加减乘除。大家称他为“神童”。5岁时,他已可读懂《水浒》了。他对爸爸说:“英雄如果不是天上的星星 ...[更多]